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电视作品分析

电视作品分析

电视作品分析
电视作品分析

电视作品分析

?电视节目的考察主要有两种方式:

1》笔试写作的形式出现,也就是当场观看一段或者一期时长为15~30分钟的电视节目,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电视节目分析的文章。

2》面试的时候,主要以面试的方式综合考察,直接回答考官关于电视节目的内容或者形式提出的问题。

?关于电视节目:

1·什么是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是电视台各个频道为了使得观众收视方便,把节目按照内容分成板块,并且每一个版块都有一个名字,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播出的形式。

2·电视节目的类型

1》新闻类节目:包括文化教育类,社会教育类等类型

2》文艺类节目:包括专题文艺,综合文艺,晚会节目以及各种文艺栏目等节目类型

3》体育类节目:包括体育比赛,体育新闻,体育知识,体育欣赏,健身健美等节目类型

4》服务类节目:包括衣食住行,卫生保健,就业,结婚,气象,家庭工艺,房间布置等节目类型。

3·常考的电视节目类型:

1》电视新闻专题片:例如《今日说法》《新闻调查》等栏目中的一期节目,考查的侧重点在于考生对电视新闻作品的主旨,叙述方式,视听语言,电视新闻的特点等方面。

2》电视纪录片:电视记录片是电视作品中最具有文化含量的节目类型,同时也综合了电视的各个表现要素,对于考生的文字表达以及感受能力的考查最具综

合。专业考试常考查的纪录片主要是分为两种:经典短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幼儿园》《龙脊》,另外一种是最近几年央视的热门长纪录片中的一集,例如《故宫》《再说长江》《大国崛起》《舌尖上的中国》等系列记录片中视听语言以及叙事结构上比较鲜明的一集。

3》电视文学:电视文学是电视节目中文艺色彩比较浓的节目类型,包括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等三种节目形态,在专业考试中,常见的就是电视散文,尤其是叙事性的电视散文。备考的时候多关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上播出的《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一些比较优秀的电视散文《江南》《丽江印象》

《情归同里》等。

【备注:字体加粗的片子,有时间一定要看】

4·电视节目的分析角度:

1》内容:主要分析节目内容定位是否贴近节目的受众,是否有自身的特点,节目的内容定位表现为节目的主旨,性质,内容,功能,受众范围,文化品位,民族与地方特色等,分析的时候可以就一个侧面着重进行。

2》结构:主要分析节目怎么开始,怎么发展,怎么结束的逻辑过程,节目的起承转合是否严密,线索是否清晰。

3》制作:主要看节目制作是否大气,精致。分析点主要可以围绕着影视视听语言的内容。摄影,照明,声音,光线等。

4》主持人:主持人是构成节目风格的主要元素,他跟节目的定位相得益彰,有些电视节目以某一名主持人为标志而设置,根据主持人的学识,风格来选题或者设计节目,甚至以主持人的名字来给节目命名。

5·电视节目分析的写作建议(重点!!)

第一部:先对给定电视节目的总的认识和看法

第二部:针对给定的这一期节目的看法,谈一下这一期话题的选择,定位,深度,特点等。可以分析本期节目是否能够符合要求,又是否能有价值。

第三部:从上面提及的一个角度选择一个自己认为突出的并且能够有话说的方向,明确给出自己的观点,并且结合节目的具体内容细节,展开分析论证,这

是类似电影评论的要求。

第四部:再次结合节目的整体定位进行总结,要言简意赅,简明得当。

?例文:

?【电视栏目类】

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

——浅析《艺术人生》

《艺术人生》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的一档谈话类节目。作为一档高品味的谈话节目,从创办至今,它凭借温馨,温情以及对人生命运的关注在观众中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虽然,全国各大电视台的谈话类节目层出不穷,但是《艺术人生》一直在“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使广大的电视观众获益良多,成为中国电视界的一个经典个案,《艺术人生》的成功源自哪里?是什么造就了它独特魅力?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

一·明星嘉宾的选择。在谈话类节目中,嘉宾的选择十分重要,嘉宾的定位决

定了一档栏目的特色。《艺术人生》所邀请的嘉宾都是文艺界的知名人士,这是吸引观众眼球的首要元素。明星效应是收视率的重要保障,观众通过《艺术人生》可以看到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明星成长过程中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另

外,这些明星嘉宾都是经历丰富,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他们丰富的生活阅历,坎坷的人生经历,独特的人生感悟都会给观众有价值的信息,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认知欲。所以,收看《艺术人生》的观众都可以从明星嘉宾那里了解到一定的历史知识,从嘉宾的生活经历中受到一定的启发。

二·独特的主持风格。主持人是谈话节目的灵魂和核心。主持人控制节目的整

个节奏,谈话节目的风格与成败取决于主持人的水平与魅力。《艺术人生》的成功离不开朱军扎实的主持功底和儒雅,温和,机智而不失幽默的主持风格。

在与嘉宾交谈时,朱军真诚,平实,善于倾听,极具亲和力。这种独特的风格容易营造出平等的交流平台。嘉宾在这种真诚的氛围中,感觉到这个栏目不以

挖掘明星的隐私为乐趣,而是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和他们聊人生,聊感悟,意识到这是一个沐浴正在人文关怀之中的心灵港湾,从而消除原来的紧张和拘谨,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在对嘉宾进行提问的时候,他的提问随意自然而恰到好处,他对嘉宾的谈话总是满怀兴趣地倾听,进行深入思考,并且能够根据现场气氛灵活机动地把话题引向深入,控制谈话走向。

三·讲究的表现形式。《艺术人生》的结构也是很有特色的,每一期的节目都能根据不同嘉宾的个性特点,不同的话题,用不同的方式来组织谈话内容,建构故事,使故事的叙述总是处于上升和前进状态,最后在高潮中结束。《艺术人生》也擅长用特别的道具来引领谈话内容,用意外的“礼物”来制造悬念,营造谈话氛围。另外,栏目在形式上还增加了就乐队一些新的包装内容,如设置现场乐队就可以根据谈话的节奏和进展予以不同性质的音乐伴奏,以渲染现场气氛;为了强化舞台背景,栏目组常常以被放访者的生平剧照,童年影像以及将被纳入谈话议题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照片资料作为舞台背景装饰,所有的这些设置都会使节目本身增加更多的可视性。

综上所述,《艺术人生》不论是在嘉宾选择,还是主持风格,以及栏目的表现形式上都紧紧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让观众在一个又一个既好看又真诚的情感故事的交流中,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审美快乐。

【浅评:对于电视栏目的分析,具体要根据题型进行详细的解答,但是无论什么题型,基本上都是上面涉及到的这几点,主持人以及节目的宗旨,节目的结构特色,这些都是重中之重,在平时看节目的时候,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有意识的思考,积累。范文只是让大家知道这类的考试主要是从哪些方面下手,至于写成什么风格,大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行文方式来进行。】

【电视纪录片类】

以见证人的身份观照历史

——浅析电视艺术片《圆明园》

当影片缓缓谢幕,一切躁动和喧闹都归于平静的时候,圆明园本身已经不再只是一座旷世的皇家园林。它所经历的辉煌与没落都与大清帝国的兴衰荣辱相辉映,它以一个见证者的身份观照着那段沉默的历史,《圆明园》的每一块碎石,每一处遗址,都再现了我们对那段辉煌的全部想象。

一·极尽华丽的真实再现是《圆明园》艺术特色成功的基础

真实再现手法是历史题材的电视艺术片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本片中,为了还原圆明园的壮阔气势,还原相关的历史事件,片中大量的运用了真实再现的艺术手法。

首先,精妙的人物扮演与表演场景的还原。与其他讲述纪录片不同,《圆明园》的人物扮演更像是一场大型的历史戏剧,在人物性格的表现上,几代皇帝举手投足之间差异尽显;在事件描述上,画面与解说词交相辉映,和谐统一,演员扮演和历史素材的交替出现强化了影片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场景设置上除了突出数字技术手段的精彩同时在实景布景上也破费精力。例如,不同的宫殿因为其中发生的事件而呈现出不同的影调和色调,这些色彩和潜在的人物情感相符合,这样的交融,实际上是编导人员巧妙的艺术构思;把圆明园内在的特质,体现在了每一处建筑和人心中。

其次,多角度的解说词设计实现了圆明园兴亡的客观评价。圆明园遗址作为大清王朝屈辱的象征,带给中国人的更多是愤慨和不平。为了防止这样的主观感情扰乱观众的观影立场,本片解说中主要的一条主线是使用外国传教士的经

历来完成,他与常识性的解说相契合互补,既填补了画面的空白又整合了全片的节奏。

二·恢宏气势下潜藏的深刻内涵是《圆明园》表达的最终目的

圆明园的场面之所以震撼人心,恰恰是由于其建立和灭亡的强大对比,数字技术还原的精妙的复原图,为我们立体地展示了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壮丽,圆明园在片中不仅仅是满足帝王欲望的建筑和场所,它更是那段历史不可代替的见证者,他以中立的姿态,伴随着大清帝国逐渐走向强大,圆明园也经历了扩充和壮大,即便帝国走向腐朽灭亡,断壁残垣的圆明园依然忠实地见证着这段历史的坎坷。

所有看过影片的人都会对这座旷世园林的毁灭唏嘘不已,然而叹息之后,更重要的是思考,如果不走向强大,下一个毁灭的将是什么?

三·细节之处蕴藏的无尽震撼力是《圆明园》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部展现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电视片,《圆明园》的细节设计十分突出,例如,对皇帝的描述进行人性化的设计,皇帝并非冷酷无情,面对兄弟的背叛表现出的内心的挣扎和惶恐,以及片中低沉色调的渲染,都突出了作为普通人的帝王感性的心理。

在中国的电视艺术片史上,《圆明园》留下的不仅仅是强大的制作团队集体协作的结果,精美的艺术设计和真实再现创新的探讨,它所追求的艺术和精神内涵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可以说《圆明园》是电视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这部作品的成功,这个旷世园林在影像中的完美再现,是中国电视片通道上的里程碑之作。

【浅评:这类的影评和平常练习的很相似,大家在看范文的时候,要吸取别人的长处,比如行文结构:三个小标题将整个文章串联起来,其中又不乏深刻的评论。不足之处是一些点并没有比较扎实的例子,大家这点一定要注意,要充分利用影片中的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论点。】

电视剧市场总体分析报告

中国电视剧市场总体分析报告(上) 热度 1已有 729 次阅读2009-9-16 18:16 | 弄了好几天才弄完,内容比较多,请您慢慢看,别累着,没意思的地方就漏掉别看了 目录 1 电视剧产业概况 1 1.1中国电视剧产业迈入繁荣发展期1 1.2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现状 1 2 中国电视剧产业价值链的发展与走势 2 2.1电视剧产业链已初具规模并趋于成熟完善2 2.1.1电视剧产业链的成熟2 2.1.2电视剧产业链的发展2 2.2电视剧产业发展趋势 3 2.2.1电视剧市场化程度将继续增强3 2.2.2政府监管更注重宏观与微观结合 3 3 电视剧市场分析 4 3.1电视剧市场的新趋势 4 3.1.1“订单化生产”成为电视剧市场运营新模式 4 3.1.2卫视竞争拉动了电视剧购买价格 5 3.1.3数字技术兴起提供了电视剧播新平台 6 3.2 我国电视剧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展 6 3.2.1制作体制的完善增强了市场空间的扩展力 6 3.2.2资本社会化为市场空间的开拓提供保障7 3.2.3市场交易多样化优化了市场运作空间7 3.2.4积极寻求国际市场空间7 3.3 中国电视剧的市场营销分析7 3.3.1电视剧营销的方法7 3.3.1电视剧市场已经渐入“整合营销时代”8 3.4 中国电视剧竞争分析 10 3.4.1电视剧播出放量增长,竞争激化10 3.4.2抢夺电视剧资源的竞争11 4 电视剧产业投资分析12 4.1电视剧的市场力量13 4.2电视剧投资与回报13 4.3电视剧主要融资模式14 4.4融资环境14 5 民营企业投资电视剧取得大发展14 5.1民营影视公司占据半壁江山14 5.2民营影视公司经营模式15 1 电视剧产业概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广播影视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广播影视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革,听广播、观电影、看电视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改革开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 新年新面孔。《传媒周刊》从本期起开辟新栏目《版话版语》,每周遴选出3~4个版面供读者赏析。这些版面,让人眼前一亮甚至过目不忘;这些版面,记录一周来的大事或变革。欢迎各报同行为我们推荐优秀版面。 编者按中国新闻奖——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这是很多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检验和推出新闻精品的最佳激励。2012年12月19日~22日,在由中国记协主办、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新闻奖暨长江韬奋奖高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人对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新闻作品进行了评析,希望通过对获奖作品的解析为提高新闻作品引导力、传播力提供借鉴。 这些获奖作品,有对宏大主题的精确把握,有对社会问题的真实展示,也有对热点话题的前瞻思考,但不论哪一篇,背后都凝聚了创作单位的集体智慧、倾注了编辑记者的大量心血。本期《传媒周刊》在6版刊登部分获奖作品的创作体会,以期从中汲取经验与读者共飨。 从获奖作品中感受真实的中国 对于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新闻作品来说,它们究竟有哪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和令人眼前一亮的“色彩”,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此次高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人对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让我们为这些问题找到了答案,也让我们读懂了这些作品以及蕴涵在其中的那个真实的中国。 小场面也能牵动大主题 2011年对中国新闻界来说似乎格外“重大”,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新中国成立62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在这一年中,还发生了很多至今依然令我们记忆犹新的大事:“7·23”动车追尾、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

《我与地坛》电视散文赏析

《我与地坛》电视散文分析 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史铁生 史铁生的这篇大作,是在高中课本中就已拜读的。那时便为他的深郁冷静所打动,觉得非一般残疾人士的自怨自艾,而是一种沉着的大勇,一种冷静的自我剖析。而电视散文《我与地坛》就更令人眼前一亮。将文字图象化后,那种冰凉的温度透过影象透过声音扑面而来,将作者的思想原原本本的表现出来。使史铁生的涅盘重生完完整整的重现在我们面前。电视散文选取了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并将它们分为三个章节:我,母亲,生与死。以回忆——追悔——超越为线,以老人为线索穿起了整个电视散文。我以为,这种结构是很精妙的。 若是将那老人看作一个看客。他沿着史铁生文章的足迹,踏着他的过去与现在,体会他曾经历的痛苦与醒悟。重新经历史铁生的涅盘,并达到自我的超越。而通过这一过程,以达到感染观影人--也就是我们的目的,在老者和少年史铁生之间的来回转换,能更立体的展现他的心路历程。而若将老者视为老年史铁生--虽然老者是站立的,但我更愿意将这看成是小小的失误。一则整个影片使用第一人称,而老者又是故事的主线。二则将他看作老年史铁生可更深化原文的意境,有了今夕思想上的对比,更突出的表现了史铁生冷静锐利的笔触。这样,整个电视散文就是一场卓绝的自省,就是涅盘的史铁生一场前尘的回顾,情节会更加单纯深刻。 作为影响化的散文,《我与地坛》在声色上也极为讲究。青年和老年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境,便采用了不同的色调,技法。青年时,昏暗的光线,空旷的地坛,压抑的俯拍,是青年时史铁生的绝望显现出来。而到了老年人,温暖的橙黄光,来来往往的人群,平静面庞的直击,不论他是谁,他都是平静而安逸的。此外,在表现母亲亡故后的悔恨时,那一声声敲打人心房的重锤,在悠长的男生哼唱中愈显惊魂,和一下下打击湖面相辉映,表现了青年史铁生的内疚与自责。 影像也能很好的衬托,补充文章。在叙述到壮年残废时,他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面对灾难,他也找不到自己--因此面对镜中,他的影像是模糊的,他看不到未来也看不到身边的一切。而在"母亲"这一章节中,当讲述到"他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时,母亲的面容也是模糊的。那既是回忆的象征,也表明了史铁生的一种内疚--他无法想象也不敢想象当年的母亲承受这多大的痛苦,有着多么憔悴的面容。 史铁生的涅盘是因着地坛的,也是因着思考的。他终日思考着生与死,他说"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那时的他是厌世的,他剥离了生,只一心想着死。而随着不断从地坛汲取抚慰,与地坛共同度过时间的沧海,他终于参透了,他又说"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人想活着",跨越了生死,超越了灾难,他涅盘重生!这正是因着地坛的陪伴!

优秀新闻作品选读

优秀新闻作品选读 扬州大学武新宏 主要内容 一、报纸新闻作品类型 二、广播新闻作品类型 三、电视新闻作品类型 四、网络新闻作品类型 一、报纸新闻作品类型 消息、通讯两大类,新闻写作之宗。 消息:简讯、动态消息、人物消息、非事件消息、 述评消息 通讯:人物通讯、风貌通讯、工作通讯、专访、 新闻特写、深度报道 (一)消息: 最悠久的新闻题材,也是最常用的题材。 明显标志有电讯头、消息头,新闻5要素 俱全,可长可短。 2003年梅尔文·文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十项原则 1、先理解事件,再写作。 2、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时,再写。 3、要展现,不要讲述。 4、把好的引语或重要的内容放在报道的显著位置。 5、把最有趣的故事放在显著位置。 6、使用具体名词和生动的动词。 7、避免大量用副词、滥用形容词。 8、避免在报道中作判断和推论,让事实说话。 9、不要提出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 10、质朴、诚实并迅速的写作。 1、简讯 又称单细胞新闻、简明新闻、简讯。 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无标题新闻。 特点:快、短、重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遇刺丧命》5行、91个字 《新闻作品选读》93页 2、动态消息 迅速及时反映现实世界最新变动状态的消息。 适合时效性强、事实清楚,事件不太复杂的题材。 要求5个要素俱全。导语、主体、结尾,也可穿插背景资料。 (1)文字简约 (2)用事实说话,疏于议论。 (3)写好导语,善用背景。 (4)抓住特点,不必求全。 (5)交代来源、真实可靠 《选读》114《三峡工程实现大江截流》 14页《翔纪录:罗伯斯破了》 26页《奥运主题歌无线下载创纪录》 3、人物消息 以人物为主的消息,抓人物的本质特征、人物行为等,反映人物的性格、精神、境界等。 篇幅小、叙事单一、主题集中,时效性强。 (1)标题精彩 (2)以小见大,以短见长 (3)角度新 32页《一座城市向一位普通市民告别》 4、非事件消息(综合消息) 不以动态事件为目标,关注社会问题、社会现象。 既有概括的观点,又有具体的做法。 (1)广阔的报道空间 (2)不明确的时效性 (3)显著的思想性

评析古装电视剧《琅琊榜》概述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评析古装电视剧《琅琊榜》学院:文学院 年级:2012级 专业:对外汉语 姓名:张拓 学号:20120889 指导教师:郭玉生 2016 年 4 月6 日

摘要 电视剧《琅琊榜》是根据海晏同名小说《琅琊榜》改编,由白玉兰奖最佳导演孔笙、李雪合力执导的大型古装传奇电视剧。自开播以来,电视剧《琅琊榜》以优良创新的改编、环环相扣的情节设置、细致精良的制作以及积极昂扬的价值观受到了观众的热捧以及业内人士的一众好评。本文将通过对该剧筹备、拍摄、制作等环节二的分析,让观众认识到电视剧《琅琊榜》成功的原因,了解优秀电视剧的制作过程,也让广大影视工作者进行反思,并对今后电视剧的制作给予借鉴。 关键词 琅琊榜;IP;复仇;改编;情节;细节;精神

Abstract TV series "Nivana in fire" is based on the novel of the same name ,which is writed by Haiyan,adapted from the Magnolia Award for best director Kong Sheng Li Xue force directed by the legendary large costume drama. Since its launch, the TV series "Langya Bang" with excellent and innovative adaptation, interlocking plot settings, detailed well-produced high-spirited and positive values by a favorable public praise from the audience and the industry. This paper will play through the preparation, filming, prod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analysis II, the audience realize that the reason the TV series "Langya list" of success, to understan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utstanding drama, but also to reflect the majorit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ers, and the future TV production given reference. Key words Nivana in fire;IP;revenge;adaption;plot;detail;spirite

新闻作品评析课程

《新闻作品评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721805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 学时 54 学分 3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2006年11月

《新闻作品评析》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 学时:54 学分: 3 一、编写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新闻作品评析》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它系统而全面地讲述了新闻评析的性质与作用、特点与目的、原则与方法,以及新闻评析的写作步骤与技巧、新闻评析工作者的基本素养等,并结合案例分析对各种新闻体裁及不同新闻媒体的新闻评析进行了阐述,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新闻写作水平及对新闻作品的鉴赏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必备的专业基础。 (二)本大纲制定的依据 根据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即能够适应广播电视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应具备扎实的新闻写作基础以及对不同新闻作品的鉴赏能力,并结合本课程的教学性质和特点而制定的。 《新闻作品评析》课程的设置主要面向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非师范专业),属专业课程,于第三学期开设,每周3课时,开设18周,共54课时,占3学分。(三)大纲内容选编原则与要求 一是全面系统的原则:本大纲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系统讲授新闻评析的相关理论以及新闻评析的写作步骤与技巧、新闻评析工作者的基本素养等,使学生首先具备全面而系统的新闻评析的理论基础。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求学生在掌握新闻评析相关理论和新闻评析写作原理的同时,突出实践环节,并通过个案分析与写作练习,使学生具备对不同体裁新闻作品的评析能力。 三是互动与创新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讲授内容,广泛开展讨论、实践练习等活动,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时数分配表

广播电视作品分析文本资料

广播电视作品分析 美国电视节目概述 电视节目的四分法 在美国电视行业中,栏目的分类完全采用一种实用主义的方法 Action/Adventure 动作与冒险类 Cartoon 卡通 Children 儿童节目 Comedy 喜剧 Drama 戏剧 Game Show 游戏(滑稽综艺节目) News 新闻 Reality 真实探险类 Science Fiction 科幻 Soap Operas 真人秀 Talk Shows 脱口秀 电视节目的简单四分法 1.普通新闻(以晚间新闻为核心的常规新闻播报、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和特别报道等) 2.娱乐性新闻(由新闻部门制作并以制造收视率为主要目的的其他新闻类节目) 3.非虚构娱乐节目(包括谈话节目、游戏节目、综艺节目等类型的各种电视剧以外的娱乐性 节目) 4.电视剧(所有戏剧性节目,包括电视电影) 体育节目、纪录片、科教节目、生活服务节目等 用新闻娱乐公众 美国电视中,早间节目与黄金时间新闻杂志最大的共性在于 1.它们都是由新闻部制作的娱乐节目 2.它们都是杂志型栏目,即在一次节目中分出若干板块,分别讲述一些互相没有关联的故 事 《今天》(Today)、《早安美国》(Good Morning, America)、《60分钟》(60 Minutes)、《20/20》 等代表性节目 在电视中谈话 夜间谈话节目在形式上变化不大,但在内容和主题方面有很大的突破 早期的夜间谈话节目内容主要集中于娱乐界新闻和生活琐事,追求娱乐性和戏剧效果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夜间谈话节目越来越向严肃和敏感的时事话题靠拢,甚至逐步以这类话题作为主题内容 综艺还是游戏 上个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这类滑稽综艺节目成为电视中最热门的类型。 当前,目前唯一真正有影响的综艺节目,是NBC的《周六夜直播》(Saturday Night Live) 历史上第一种让大众着迷的单纯电视娱乐形态是所谓的“益智节目”(quiz show) 1955年,CBS推出了一档高额奖金的智力竞赛节目《64000美元问题》(The $64000 Question) 此后,CBS制作了派生节目《64000美元挑战》(The $64000 Challenge) NBC 仿效《64000美元挑战》制作了《21点》;类似的节目还有《大惊讶》(Big Surprise)、《高额经费》(High Finance)等 “真实”的游戏

怎样写电视片分析

考试内容:这里的影视作品可能是电影或电视剧,也可能是电视散文,还可能是专题片或纪录片,还可能是综艺节目片等等,考生观摩后,当场写出一篇评析性的文章。 考试目的:主要是考察考生对影视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及文字写作能力。作为一个影视导演,其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优秀影视作品的感悟、鉴赏和借鉴,因此影视作品的分析是影视导演专业入学考试的首要一环。 应试指导:在这一考试科目中,影视作品的类型可能是故事片也可能是纪录片,还可能是综合艺术片等等。不论所提供的影视作品是哪种类型,分析总要从艺术分析的角度进行而不能是复述性的内容概括或泛泛而谈的观后感。考生要结合影视作品的画面、音响、音乐、解说、主持等各方面的要素,对其主题内容、结构框架、制作造型等方面作出艺术性的分析。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集中深刻,有独特的视角,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表达具有自己个性的构思。 1、评析策略 对一部比较完整的故事片类型的影视作品,常见的具体的评析策略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评片名 片名,是影视片的具体名称。片名不但是个称谓的符号,还包含着如下涵意:1)文化含义,片名包含着制作者对观众的诱导和暗示,因为它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自觉不自觉地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内容。2)统领意义。片名起的新巧,固然有着给观众联想的余地,起到审美作用,但最实际的,还应看片名是否承当了统领、指向影视片本体的职能。换一个角度,就是看片名是否和影视片内容相关或者一致。有的好片名不仅仅切合影视片内容,而且对帮助观众理解影视片的主题也有提示性的作用,则更有评论的必要。 (2)评导演 1)导演构思。为了把剧本转化成影视片,导演要从整体上构想未来影视片的内容与形式的各个方面。这里既有对影视片的基调、样式、风格、人物等方面的确定和追求,又有对各门类艺术家的具体要求。这是导演艺术创造力的体现。 2)导演手段。导演为塑造银幕形象,要在影视片中利用多种具体的表现手段,通过故事和人物感染给观众。导演手段包括:画面的运动和镜头的运动;镜头之间的组接;音乐、语言的运用;场景交换;气氛烘托等。 评论影视手段运用,要亿时亿影视片的具体情况,看其使用的是否合理,是否有创造性。

新闻作品消息赏析

徐金波吴忠新陶涛 2012年12月18日07: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武汉12月17日电(徐金波吴忠新陶涛)年初承诺,年底“验收”。武汉市治庸问责办公室主办的为期5天电视问政17晚正式开场,多个政府部门的主要官员现场向百姓评委交出答卷。当晚的首场考试,那些信心满棚进场的官员却“哭着”走了出来。 武汉电视问政的出题人是普通百姓。今年3月1日,武汉市治庸问责办公室针对百姓普遍反映的部门职责不清、新城区工业化水平不高、审批流程复杂、出租车营运秩序不规范、小餐饮脏乱差与扰民等1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让市交委、城管局等27个单位主要负责人向社会作出公开整改承诺。 武汉电视问政的评委也是普通百姓。本期电视问政就是让50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网民、特约评论员等,手持“笑脸”(表示满意)和“哭脸”(表示不满意),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整改承诺进行“拷问”、“验收”和“打分”。 17日晚20时正式开始的首场电视问政,以“兑现承诺,优化环境——让服务更到位”为主题。为给“考官们”留下良好的印象,武汉市委组织部部长胡志强、市政府副市长秦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杨泽发、市编办主任黄松如、市法制办主任李子林、市人社局局长潘汉生等6位“考生”,满脸笑容地提前了20分钟入场,并频频向现场“考官们”挥手致意问好。 在开场总结年初承诺阶段,政府官员们显得成竹在胸、高谈阔论,认为自身的工作应该得到考官们满意的笑脸。然而,随着暗访人员将小餐饮整改存在“盲点”、卤味作坊“五味杂陈”、低价羊肉卷由鸡鸭肉混合造、民众维权遭遇多个部门推诿等问题,以短片的形式在现场一一呈现,刚刚还危襟正坐官员们再也坐不住了,纷纷做出“自我批评”,连忙道歉,甚至现场办公督促其职能部门立即查处。 轮到评委们现场打分时,虽然大多评委对政府官员一年的成绩表示“满意”,但也有评委表达“不满”,期望政府部门能够理清职责、严格落实。而评论员犀利的点评,更是让他们在近两个小时的问政过程中如坐针毡。场内外观众积极踊跃地献计献策,则让他们甚感宽慰。 中共武汉市纪委负责人表示,武汉电视问政就是要通过“百姓参与、百姓评说、百姓监督”的方式,让政府部门进一步理顺监管职能、落实服务承诺,从而进一步优化武汉社会发展软环境。(完)

中外电视剧赏析

电视剧《裸婚时代》观后感 爱情和面包孰轻孰重?“裸婚”到底行不行?“裸婚”会幸福吗?这些在电视剧《裸婚时代》播出之后都成了一时热议的话题。支持者说:“裸婚本该是年轻人正常的生活状态,一结婚就婚纱、典礼、房子、车子,这是社会对幸福的错误理解。”也有网友这样概括自己对“裸婚”的疑惑:“也许九块钱可以证明爱情,但谁可以保证这九块钱的爱情坚不可摧?”在同学的推荐下我也看完了这部电视剧,看完还是蛮有感触的,还是有些话想说的,但又总是郁郁而终不得要领。平心而论,《裸婚时代》不能算是一部太差的作品,至少跟当今泛滥的穿越宫廷题材还是有明显的不同的。其实我们大致可以理解导演的意思,故事其实很简单:两个没房没车的80后情侣因为一股傻乎乎的叫做爱情的东西,历尽辛苦成功感化反对的父母终于走到了一起,然而那得来不易的结婚证却在婚后的柴米油盐中过早的夭折了。后来的后来,他们彼此又经历好多的磨难重新走到了一起。这应该还算是一个不错的故事。 先说说剧中的人物,女主角童佳倩在一个殷实的家庭里长大,因为从小得到东西都很容易,她养成了凡事志在必得的性情。当老师和家长对她和刘易阳的早恋围追堵截时,反倒激起了她的逆反。在她的坚持下,两人的情侣关系得以保持了8年。而剧中的男主角刘易阳出身于一个工人家庭,由于父母都是工人,对刘易阳不懂得进行过多的干涉,再加上刘家代代单传,奶奶从小溺爱,才保存了他的创造力。他优点一大堆,大家都看得出,最让人感动的是他对童佳倩的那份深情。陈娇娇是童佳倩的小表姐。她从小就知道什么样的情境下用什么样的姿态,能够给自己谋得最大的利益。在陈娇娇看来,所谓爱情所谓理想都不过是味精而已,她宁愿在宝马里哭泣也绝不在自行车后座上轻笑。孙晓娆,刘易阳的下属,是个富二代,家里资产有多少她也说不清。她不愁吃不愁喝,只愁没有一个真心对她好的男朋友。她不知道哪个男人是为了她的钱而来,哪个男人又不是。她厌倦透了这种猜测,又迫切想要证明自己。特蕾西,童佳倩所在公司的台湾女老板。特蕾西的全名是特蕾西方,方是姓,特蕾西是英文名,她要求公司里的员工都起一个英文名字,这才显得洋派、大气。公司里只有两个人不遵从她,一个是童佳倩,另一个是魏国宁。田淑云,童佳倩的妈妈。当得知童佳倩离婚后,她认为摆在童佳倩面前的唯一“正途”,就是和刘易阳复婚。刘易阳诚然不是什么理想的对象,但女儿已经嫁给过他,最好的结局就是从一而终。童建业,童佳倩的父亲,在妻子田淑云的身边,童建业永远像一头老山羊,不言不语,温和谦恭。从小童佳倩见惯了妈妈呼风唤雨,却不知妈妈当年怎么看得上寡言少语的爸爸。刘明,刘易阳的父亲,儿子把人家姑娘肚子弄大了,闹着要结婚,刘明开始并不以为然,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儿媳妇的亲妈竟是他记恨的仇人。童佳倩不惜和田淑云决裂,嫁到刘家,刘明心里暗乐。吴红霞,虽然出生在新社会,却因为没主见,一直秉行着“以夫为大”的宗旨。对于童佳倩,她说不上喜欢讨厌。她的上半辈子是“以夫为大”,下半辈子就是“以子为大”。李冬,外号冬瓜,冬瓜人如其名,刘易阳常笑他,就是太能算计,才长不高。他是刘易阳的同事,可是还经营着一家洗车、修车的店铺。他是刘易阳的好朋友,可是肚子里往往有自己的小九九。黄有为,黄有为喜欢卖弄文采,陈娇娇认为他与众不同。她很快俘获了黄有为,沾沾自喜,自以为自己是织好网的蜘蛛,看着黄有为这个大头苍蝇落网;却不知自己只不过是黄有为骗到手的若干姑娘中的一员,黄有为不是苍蝇,而是蜘蛛背后的黄雀。奶奶,作为刘易阳的奶奶,的确处处为自己的孙子着想。作为这个大家庭的最大发言人,她的确为这个家投入了太多。但是作为从旧社会中成长的一员,多多少少也受传统思想的禁锢,是维护旧传统的守护者。 再说说这部电视剧的剧情,《裸婚时代》童佳倩与刘易阳相恋近十年,本以为最终结合应当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然而真正实施起来方才发现,婚姻这件东西,还真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尤其是像他们这样没房没车没存款没钻戒没婚礼的“裸婚一族”。刘易阳家没有

电视散文

电视散文的分析评论及案例 一、什么是电视散文 电视散文,是通过特定的屏幕声音形象,散点式地反映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散文的意境,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电视文学样式。 实际上它是一种文学散文的电视化,或者说是电视化了的散文。电视散文采用电视艺术手法重现散文那种“形散神聚”、“以小见大”、“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电视散文是以抒情写意为主的电视文学样式。电视散文旨在介绍散文名篇,特别是突出原作的文字魅力。 二、电视散文的特点 1、反映生活的原生态 它不注重情节的完整性和因果关系,没有明显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戏剧结构要素,也不具备展现完整矛盾过程的鲜明线索。 2、总体构思 它往往由若干串联在一起的自然段落所构成,且不讲究段落衔接的必然性以及他们之间的依存关系,多采用顺序的方法,或侧重写人写事,或侧重表情达意,或追求思辨哲理。 3、结构方式 它取材灵活自由,形式丰富多变,解说词不受韵律拘束,在近似散点式的生活表象中,或抒情,或议论,或叙事,或三者兼而有之,强化作品的艺术真实性。 4、语言 自然简洁优美,散文不以情节冲突和人物塑造取胜,因而对语言的艺术表现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散文的内容多接近生活,语言必训自然简洁,否则,会显得矫揉造作。但自然简洁并不等于平板枯燥,相反,散文的语言必须优美形象。 三、电视散文的创作特征 1、立意新颖 所谓立意,就是确立电视散文的主题或主旨。“以小见大”、“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由于电视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取材细微,因而更需要在立意上下功夫。

至纯真情至美意境电视散文《毕业了》评析

至纯真情至美意境电视散文《毕业了》评析至纯真情至美意境 ——电视散文《毕业了》评析 电视诗歌散文通过电视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双重表达和有机结合,再现以至升华文学作品中那至纯的真情、至美的意境,《毕业了》这部电视诗歌散文就成功地将散文与电视艺术相结合,达到了诗歌的意境与电视作品的美学特征的完美结合,给人一种舒缓、淡雅、优美的感觉,使人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电视画面所反映的文学意境当中去,从画面到心灵的感知使人们能切身体会作品的制作意图之所在。 电视散文是一种以形传神的电视艺术作品形式,它通过形象的感性的东西要观众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下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讨论《毕业了》作为一部电视散文作品向观众所展示的从视觉冲击到强大的美的感染。 文学描写美。电视散文,顾名思义,是将电视与散文结合,那么散文的优美是电视画面反映影像的基础。《毕业了》这部作品之所以会感动观众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散文内容强大的感染力,简单的画面配合上感人至深的文字才是最令人从平淡中得到启示的。文章中按照时间顺序,大量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将大学生活清晰而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一言一语仿佛一个个画面将原本沉积在记忆深处的平凡而又不可或缺的生活细节挖掘出来,非但不让人觉得繁琐,反而更令人怀念,勾起回忆。所以,《毕业了》的成功之处最首先就起源与散文的优美,才为拍摄提供了一个很有高度的平台,从而进行创作就 更加游刃有余了。 故事立意美。电视散文的优美不仅需要优美的散文做基础,更需要电视作品与散文的完美结合,而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毕业了》的成功之处在于电视作品的导演与散文的作者选取了同样的角度,本着同样的立意,向着同样的目标迈进。有的

影视作品的鉴赏方法

影视作品鉴赏需要掌握影视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透视。影视作品解读可以分为文本内解读和文本外解读,文本内的解读是画格、镜头和段落的分析,而文本外的解读则是多角度、多视域的社会、文化、时代、审美、政治等方面的分析。影视作品是视听艺术,基本的结构单位是镜头,这就需要准确掌握影视作品的镜头与镜头的结构方式:镜头语言、蒙太奇、长镜头、场面调度。对影视作品的结构的掌握同时也是对其意义的解读。影视作品的结构按照层级可以划分为画格、镜头、段落。画格是影视作品最小的单位,就是一格画面的图像。我们在观看影视作品时,画面静止的内容就是一格画面,也是一格胶片的内容。对画格可以进行构图分析,对拍摄对象、位置关系、光线、色彩、前景、后景和背景等进行仔细的分析。镜头的内容其实就是画格的集合,镜头会因此产生人物的运动,从而进行叙事,镜头分析是影视作品的基本分析单元。对镜头的构图、色彩、光线、场面调度和镜头中人物的身体、表情、动作等等方面的分析是影视作品意义解读的基本组成部分。镜头之间的组合形成段落,段落可以交代场景,也可以进行叙事,形成一个小情节。 镜头之间也可以产生修辞效果,形成抒情性段落和表情段落。在镜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段落分析,最后形成影视作品的分析。对一名选修影视艺术鉴赏课程或影视艺术初学者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从视听语言出发,理解作品的美学、社会和文化含义,对作品的主题、叙事、人物等方面进行准确的分析。 一、影视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 影视作品是现代传媒时代的艺术,这种光影构筑的世界具有独特的魅力,分析影视作品的情感、美感和艺术内涵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理解了这些方面才能感受到影视艺术的独特感染力。 1.重视影视知识的积累 专门的影视分析与一般的观众观看电影电视是不一样的。观众看电影或电视作品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而专门的电影或电视作品分析则不大一样,首先是需要一定的影视知识的积累。作为一般的选修者或爱好者,需要积累的影视知识很多,阅读的书籍也很多,首先可以系统地涉及专门的中外电影史或电视史、影视美学以及影视评论;其次则可以阅读关于中外经典电影、本章内容的写作主要参考了《电影艺术词典》(修订版),王心语著《导演艺术基础》,林洪桐著《表演艺术手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等,特此感谢。033奥斯卡获奖电影和其他电影节获奖的影片等介绍或分析的书籍。只有阅读了一定数量的影视作品介绍或分析的论著才能具有比较系统的影视知识,从而可以对影视作品进行正确的意义解读和全面的审美体验。当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一定的影视理论知识,有意识地培养专业的影视思维,培养视听语言体验和欣赏的习惯,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事情。但是现阶段影视教育在中国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专业的影视专业老师很少,初学影视艺术鉴赏的学生如果完全是自学,那么就特别要注意影视知识的系统学习。 2.不断扩大知识面 影视艺术鉴赏需要一定的影视、美学和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这些知识后可以对影视作品进行专业的分析及表述,否则只能陷入文学的泥淖,把影视作品当作文学作品来分析。因此,除了掌握一定的影视知识之外,美学知识的学习可帮助观众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可以对作品进行文本内外的阅读,即对影视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进行到位的阅读。文化方面的修养可以使得观众拥有广阔的知识面和多维度的视域,从宏大的文化视域对作品进行恰当的分析。 3.养成写影评的习惯

优秀电视新闻节目对比评析(绝对独家!!)

优秀电视新闻节目对比评析 【PK作品】 由东南卫视《海峡深呼吸》栏目播出的“打击‘酒驾’两岸如何互相借鉴”节目 由央视《新闻1+1》栏目播出的“醉驾,‘满月’入刑!”节目 【栏目概况】 《海峡深呼吸》是大陆第一档“两岸互看”、“两岸同看”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台湾电视媒体深度合作,主持人和特邀评论员将与北京、台北、香港等地演播室的嘉宾实时卫星连线,专访两岸高端人物,与网民进行实时视频互动,对新闻事件与社会文化现象深入点评,寓意“台海同呼吸,两岸共此时”,力图打造一档关于台海和两岸的新闻深度评论节目。 《新闻1+1》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采用“1+1”即一位主持人和一位新闻观察员的双人谈话模式,由白岩松董倩联袂搭档主持,第一时间跟进评论直播,深入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像,更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给观众最质朴的新闻。 【评析】 一.从题材与主题上(或是从报道角度上) 由于我国从2011年5月1日起开始实行“酒驾入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大媒体竞相报道有关“酒驾入刑”的最新消息。2011年5月22日东南卫视《海峡深呼吸》栏目、2011年5月26日央视《新闻1+1》栏目分别进行了报道,对我国出台的这一新规定展开评论分析。 《海峡深呼吸》栏目播出的“打击‘酒驾’两岸如何互相借鉴”节目,邀请了大陆的刑法专家陈浩然、台湾知名政论名嘴张友骅,围绕两岸如何打击酒驾这一角度展开热烈讨论。由于大陆酒驾入刑时间较台湾相对晚一些,所以此次节目对于两岸今后如何更加合理的打击酒驾具有借鉴意义。节目不仅分别介绍了大陆、台湾对于“酒驾”的处理方式,还简略探讨了大陆和台湾之间对于判定“酒驾”标准的差异、两岸和国际之间对于“酒驾”处理方式的不同。 《新闻1+1》栏目播出的“醉驾,‘满月’入刑!”节目,通过列举了各地法院对“酒驾”案件处理方式的不同,主要围绕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和公安部对于“醉驾入刑”标准不同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建议公检法三家提前统一入刑标准,今后能更合理准确的执法。

电视散文分析

(一)电视散文分析 1、电视散文分析概述 电视散文是用视听手段在电视屏幕上书写的文学,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反应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境和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顿,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散文意境,是具有浓郁抒情气氛的电视文学样式。 电视散文可分为两类:一是文学散文的电视化表现,它把文学形式的格调、品性和意境用电视特有的艺术手段加以反映,形成动人的艺术魅力,如央视《电视诗歌散文》栏目播出的《名家名作》。二是电视表现内容采用散文形式,形式比较灵活,追求意境营造,画面优美动人,如《皖风·皖韵系列》。 2、电视散文分析的技巧 (1)电视散文的主题分析 ①精神启迪 电视散文通过诗意的空间,让观众以理性的自觉和情感的波动去体验生命、体验自然、体验世界。电视散文展现的是个体对人生的独立思考和觉悟,对情感世界的眷恋。 ②人文关怀 其一,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在享受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需要精神层面的关怀。其二,在电视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观众的鉴赏水平已有了较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观众的精神需求开始从娱乐型向思考型转移。电视散文提高了电视屏幕的文化品位,给予了观众人文关怀和艺术的审美享受。 (2)电视散文的艺术手法分析 ①电视散文的五个美 电视散文有五个美:文字描写美,故事立意美,画面拍摄没,音乐创造美,编辑包装美。电视散文是以形传神的电视艺术作品,它必须通过形象的、感性的东西使观众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②电视散文的组合表现 电视散文是各种艺术表现手段的组合:有解说词——散文的朗诵,有画面——自然景观、作者的行动、生活场景,有同期声——使观众身临其境,有音乐——抒发更深层次的情感。 ③电视散文的造型语言 电视散文也讲求“文采”,体现为画面语言、有声语言、造型语言、光效语言、色彩语言、影调语言,特别是电子特技手顿的有机组合。这种屏幕造型语言,不仅要准确、形象、精炼、生动,更需要自然、活脱,富有节奏感。 (二)广告片分析 1、广告片分析 (1)广告片分析概述 广告片分析是艺术类型考试一种新的形式,在现场放一至两个广告片,然后根据广告片让考生回答一些专业的知识。这些专业知识包括广告片的表现手段,也就是广告片的艺术创作手法或者艺术表现形式,广告片的创意是什么,以及广告片为什么采取这种创意形式。 (2)广告片分析的技巧 ①艺术手法 在色彩上,运用了冷色调还是暖色调,目的是什么?在光线上,是如何打光突出主体的?是如何使用镜头传达广告信息的?采用的是近距离镜头还是长镜头远摄?是否大量运用短而快的运动镜头?是如何运用音乐与音响的?

基层电视台如何做好新闻作品的创优

摘要:基层电视台新闻节目是电视媒体报道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承担着宣扬我党政策和方针的重要责任。但是基层电视台由于受资金和人员的限制,往往在新闻作品中存在定位不准、优秀作品不多等问题,需要进行不断探讨。本文就是对基层电视台如何做好新闻作品的创作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能够有所启示。 关键词:基层电视台;电视媒体;新闻作品;创优 基层电视台必须要严格的保障新闻作品的质量,使得新闻作品能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够得到基层群众的认可。基层电视台不仅要及时对上级的政令进行传达,同时,还需要对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发展做出贡献,使得新闻作品能够具有地方特色,真正的为人民群众服务,将新闻传播的重要意义充分展现出来。所以,对于基层电视台如何做好新闻作品的创优进行深入探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我国基层电视台新闻类节目面临的现状分析 (一)电视新闻类节目官气太重 基层电视台新闻类节目承担着传播我党政策和方针的重要责任,也是基层电视台影响力和感染力的重要体现,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基层电视台想要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站稳脚步,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就必须要保障新闻作品的质量,增强基层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吸引力。对于我国基层电视台新闻类节目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很多新闻作品往往围绕领导转,群众镜头不多。新闻节目官气太重,不接地气,导致群众不爱看。这是目前基层电视台,尤其是偏远地区基层电视台新闻节目存在的最大问题。 (二)电视新闻作品的内容和报道形式多元化 现如今是信息的时代,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不仅对于一些国家大事有所关注,对于民生新闻更是如此,这样我国基层电视台新闻作品内容也是多元化呈现的,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新闻内容。而且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速度很快,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报道形式也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人民群众对于电视新闻作品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以往地方电视新闻作品主要是采用说教的形式,没有故事,缺乏细节,有的甚至不注重同期声的应用,导致新闻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较低。所以,我国基层电视台需要积极的找寻新闻作品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性、有目的性的进行改善,从而使得新闻作品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扩大基层电视新闻作品的影响力,将其具有的重要作用全面展现出来[1]。 二、基层电视台新闻作品的创优途径 (一)从我国基层群众的利益出发 1、坚持走群众路线 对于基层群众而言,大家更多是关注与自身日常生活、工作,与人民群众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这也是新闻的接近性特征所决定的。许多看似平常的民生新闻,因为发生在基层群众身边,所以要远比那些重大的国际新闻更加具有吸引力。基层电视台的记者需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与人民群众有近距离的接触,要善于从基层群众中挖掘新闻亮点,创建具有基层地方特色的优秀的新闻作品[2]。 新疆阿克苏地区电视台就是一个基层电视台,近年来在新闻作品的创优上紧紧抓住坚持走群众路线,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这个原则,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如新闻中心创作的《千万富翁送四个儿子上维稳一线》、《70岁农村老太的t台首秀》、《爸爸陪我当村警》等新闻作品,都是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故事。既反映了基层群众思想变化,又反映了新疆维护稳定和去除宗教极端化影响的主题。这些新闻不但群众喜闻乐见,而且在全疆广播电视新闻优秀作品评选中均获得一、二等奖。其中长消息《千万富翁送四个儿子上维稳一线》,讲述了一位普通的维吾尔族商人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心中,不顾危险,毅然把自家的四个孩子

电视剧人物分析

电视剧人物分析 ------以闯关东为例分析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掌握了有关电视剧人物塑造的基本知识。下面我结合闯关东这部电视剧简要素数一下我对人物塑造的的理解 电视剧与其他叙事艺术如电影,戏剧一样,都是以写“人”作为其核心任务。可以说,在电视剧中,一切都是为人物服务的。没有能够脱离人物的纯粹事件,没有与人物无关的环境描写,剧中所有的冲突与对抗更是紧紧依附于人物。观众观看电视剧的热情,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对剧中人物的关注。他·她的命运,她·他的一举一动无不牵动着观众的心。而一部电视剧之所以能够被观众深深记住,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剧中出色的人物形象。因此电视剧人物形象的艺术性策划在电视剧策划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自明。 首先是人物形象的塑造。 最直观的是人物肖像与造型的塑造。肖像特征是人物的职业身份,生活处境,社会地位和心理状态等特征的综合体现。创作者往往根据这样一些特殊限定,从中抓取那些可以实现外化的外表特征细节进行造型设计。 《闯关东》中那文的形象由牛莉扮演,牛莉演那文堪比晓旭演黛玉。,牛莉丰满的脸庞、圆润的下巴和嘴唇,蛮有点富家小姐的味道,一种曾经养尊处优的痕迹若有若无地随时流露出来。正好与那文的格格身份相匹配。 通过人物的服装造型设计赋予人物形象以强烈的视觉能量,进而加强性格表达,可以说已经成为当前电视剧创作的一个自觉追求。 《闯关东》中服装设计恰到好处,以那文为例,生长在王府,从小锦衣玉食,穿着打扮自然别具一格。以她常穿的那套白色对襟为例看上面绣满了深色花纹,高雅别致,在配上墨绿色百折裙,非常好看,把她和劳动人民(文他娘)、读书人(玉书)明显区分开来,

同时人物形象的塑造还要注重人物刻画的扁,圆 创作者要完成一段特殊的叙事,必须依靠人物来完成叙述的每一个环节,人物身上于叙事无关的属性,无益于叙事的统一,只会干扰叙事。所以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戏剧作品,都需要一种只体现但以叙事功能的人物,称之为“扁形人物”,扁形人物性格明晰,形象突出,塑造简单,功能强大。但缺点也非常明显—可信度低。因为他来源于创作者的需求而不是现实生活。在一些风格特殊而且不需要完全参照现实生活的场景中,如喜剧,闹剧,荒诞剧或非现实的特殊形象中扁形人物有着非常重要的使用价值,可是在绝大部分的作品中,需要的是与扁形人物相对应的另一种人物—圆形人物。 所谓圆形人物,是指有多个侧面并有发展的人物。不能简单理解为仅仅是任务的多重性,比如多重性格,复杂身份等。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维”的正确认识,“维”在戏剧影视人物形象上的准确定义指的是人物内心深处的矛盾统一。作品中的主人公必须是所有人物中维度最多的,否则就会出现创作中心偏移,主人公与其他人物关系失衡登问题。 闯关东中潘五爷即为一个扁形人物阴险毒辣,老成稳重 他是老朱家在哈尔滨的死对头,他的存在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体现老朱家闯关东的艰难与朱开山的英勇厚道足智多谋的所必需的其次是人物性格的刻画 对电视剧来说,人物形象是电视剧作品的灵魂,而这个灵魂是否能深入人心,人物性格是关键。 性格人物的特点是是多面性和不稳定性。电视剧对人物多重性甚至分裂性的描写,主要目的或主要任务大致来说有三个: 第一为刻画复杂真是的人性做努力第二通过刻画人物性格的多重甚至分裂可以有效地触及人物生存活动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环境,是作品的社会内涵以开掘第三一些作品关注人物性格中偏于消极性质的成分,突出她们进而加以艺术处理,一次完成特殊

一 新闻作品评析的基本原则

一新闻作品评析的基本原则 1新闻本位原则: 构成新闻的要素:事实新鲜报道 2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1)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真实(消息) 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5W) 引用材料、背景材料真实、准确、全面、客观 2)事实的概括真实 3)单个事实与这类事实的总体要一致 新闻评析的真实性原则 分析消息来源: 是否有可靠的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的选择、倾向 同质消息源与异质消息源的选择 分析记者提问 分析现场感 3 把握作品新鲜性原则: 时效性:事实是否新鲜: 报道的角度是否新颖 4、新闻价值的判断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所包含的适应社会需要和引起受众兴趣的素质。 分析新闻作品中的新闻价值 是否具有重要性 是否具有显著性:显著性除了表现在人,还表现在特定的地理空间、特定的事件,特定的生活领域等。 是否具有接近性(地理、心理) 是否具有趣味性:(可读性) 积极方面:唤起人们肯定、欣赏的追求真善美的事件和人;消极的方面:满足人们猎奇、窥探欲望的暴力、犯罪的事件。 是否具有人情味:一方面指写出感人的故事,靠真情实感打人;更表现在媒体的人文关怀。将人放在新闻报道的核心位置。人文关怀的基本要素就是对生命的关怀 5 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原则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媒介舆论监督 6 社会指向与文化批评原则 二新闻作品分析的方法: 个案研究:对特定的新闻作品中的不当进行分析对新闻报道的模范文本进行分析 比较研究 综合研究:对作品表现的各方面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新闻报道的一般趋势,审视新闻价值观,是否触及突出社会问题,维护公共利益。 三新闻作品分析的角度 1 新闻语言分析 新闻语言的要求: A 准确:表达恰如其分知识准确时间准确:尽量避免使用近日、日前等词表达准确要形象具体避免笼统抽象 不要滥用修饰词及没有实质内容的空话、套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