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苦干实干 一心为民——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苦干实干 一心为民——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苦干实干 一心为民——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苦干实干 一心为民——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苦干实干一心为民——李保国先进事迹

报告会发言摘编

2016年06月13日08: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三十五年如一日,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扎根太行,用科技染绿荒山,把富裕带给乡亲,创建了一套完整的山区生态开发模式,探索出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赢得山区人民群众的深情爱戴。

6月12日下午,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河北省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现摘编发言。

——编者

他是太行山的儿子

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饶桂生

2016年4月10日,我校博士生导师李保国教授,因心脏病突发,猝然离世。噩耗传来,学校师生和太行山区的农民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他生前服务过的山区农民一批批来到家中吊唁,多地农民自发设置灵堂为他守灵,为什么一个普通大学教授的去世,会让这么多山区百姓悲伤和不舍?

作为李保国生前所在学校的领导,我目睹了解李保国从一个学农爱农、要求进步的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山区综合治理专家,执着于太行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奋斗历程,感受到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报国情怀。

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他常说,党把我培养成一个教授,就是让咱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干点事,我是一名党员,理应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他有强烈的大局观念,时刻听从党的召唤,1981年,刚刚大学毕业留校的李保国,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的太行山综合开发研究;1996年,河北中南部发生特大洪水后,他又率先报名参加省科技救灾组;2015年,

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后,作为知名的山区治理专家,他积极为省委省政府建

言献策,在全省脱贫攻坚下乡干部培训大会上作首场报告,还亲自帮扶十几个

驻村工作组开展工作。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总是为农户、企业无偿提供技

术指导,既不拿工资,也不持股份,还时常自己搭路费。我曾听到有记者问他“你有这么好的技术,又常年奔波在外,每年至少也得有上百万收入吧。”他说,“不为钱来、不为利往,农民才能信你、才能听你的”。他夙兴夜寐、激

情工作,尽管身患重度糖尿病和疲劳性冠心病已有多年,但他从没有把自己当

病人看待,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始终冲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以超常的意志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李老师生前获得过诸多荣誉,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

优秀科技特派员,但他最看重的还是“优秀共产党员”这个称号,刻着“共产

党员先锋岗”的标牌,一直摆在他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

李保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走与人民群众

相结合的道路,在服务人民中寻找和实现自身价值。他曾讲:“我这辈子最过

瘾的是干了两件事,一个是把我变成农民,一个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

‘我’。”他经常走进田间地头,用农民的语言讲解技术,手把手地传授技术,培养了一批“永久牌”的“技术把式”。在他手机存储的电话号码中,有1/3

以上是农民朋友的,并随时随地为农民群众解答难题,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生产为科研出题,科研为生产解难”的理念,把

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他常说,“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为了农民的需求,为了产业的发展,他一次次探索创新,一次次开辟“战场”,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山区开发的典范,从邢台前南峪、内丘岗底、临城绿岭、平

山葫芦峪,再到多得数也数不清的帮扶点,他所到之处,都用点石成金的科技

之手,让太行山区的一个个村子绿起来、富起来,他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太行

山上。

30多年来,他始终把“三尺讲台”和“田间地头”紧密结合,把自己的科

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及时充实到教学中,他主讲的课程生动、形象,实践性强、

接“地气”,深受学生欢迎。他注重言传身教,无论是课题攻关还是下乡实习,都与学生一同住联排通铺,一同做试验课题,一同劳动实习,用知识魅力和人

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他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充满关爱,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

孩子,不论是在校的还是毕业的,看到谁生活上有困难,都会主动帮一把。在

学生心中,他既是严师又是慈父。

李保国是脱贫攻坚的榜样。他教农民学科技,帮农民搞产业,为农民打品牌,在邢台县前南峪进行的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将贫瘠干旱山地变成了“洋

槐戴帽,果树缠腰,梯田抱脚”的生态经济沟,成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在内丘县岗底,他开发了优质绿色苹果生产的标准化工序,打造了“富岗”苹

果品牌,苹果年收入达2000多万元;在临城县凤凰岭,培育出全国知名的“绿岭”核桃,使过去赤壁几十里、草都长不好的荒岗变成了“花果山”“摇钱树”,带动了太行山区百里优质核桃产业带的发展;在平山县葫芦峪,将“山

水林田路”山区综合治理技术做成标准化模块,指导园区连片高规格治理荒山

3万多亩,带动周边地区复制开发荒山近30万亩。他用科技的力量使许许多多

的贫困山村摆脱了贫困,帮助10万多贫困群众走上致富之路,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科技财神”“农民教授”“太行新愚公”。

李保国是太行山人民的好儿子。他经常讲,太行山人民为我国革命和发展

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授,有责任、有义务为太行山人民脱

贫致富干几件实事。35年来,他的足迹踏遍太行山所有山区县,身上沾满了泥土,心中装满了百姓。他把太行山当成自己的家,他把那里的人民当成亲人,

年轻时在前南峪,为了方便工作,他把家安在了村里的石板房,和同课题组的

爱人把孩子接到山里,一住就是4年多。农民也把李老师当成自家人,有一年

春节,我给他打电话拜年,电话里,他兴奋地说,“我们全家在岗底村过年呢,这儿热闹,就是呀,叫我去吃饭的人太多,不去谁家谁都不高兴,我一顿饭要

吃两三家,有时一天要吃6顿饭!”我真切地感受到,他和山里人在一起的那

股子亲热劲、兴奋劲。在我们学校,有一件尽人皆知的事。有一天,李老师急

着赶回学校上课,走到村边遇到堵车,他心里着急,下车看看,村民一看是农

大李老师,二话没说,拆掉自家篱笆院墙,让他过去。李老师和山区农民亲如

一家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李老师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太行山区不同地方

的乡亲带走,撒在他生前为之奋斗、牵挂的太行山上,与巍巍太行相融,与山

区人民相依。

李保国走了,但他的人生价值依然发光发亮,他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奋发

前行!

“我见不得老百姓穷”

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

我和李保国教授是1996年认识的。那年8月,连降暴雨,山洪暴发,洪水冲走了全村200多亩保命田,山场果树遭受了很大损失。村民们哭着说,“这

日子没法过了。”

这个时候,李老师随省里的科技救灾组来到了岗底村查看灾情。他递给我

一张写在烟盒上的字条:“需要果树管理技术,我可以帮忙。李保国。”后面

留了电话,还说:“你3个月修一条通往村后沟的路,路修好了,我再来。”

岗底村是河北省内丘县太行深山区的一个小村,1984年人均收入不足80元,为了脱贫致富,从1985年开始,10年种了20多万棵苹果树,但苹果质量

特别差,到1996年还没摘掉穷帽子,迫切需要技术指导。

20天后,路修好了,我给李老师打了电话,讲了我们的困难和愿望。没想到,他真带着铺盖卷来到了岗底村,一头扎进山里,查看果树情况,每天跑50

多里山路,累得晚上都上不去炕。看到果树光疯长不挂果,他比我还心疼,说“我来晚了。”

李老师对我说:“我是农村长大的,过去家里也很穷,所以我见不得老百

姓穷。你相信我,依靠科技肯定能致富,咱们一块干,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

我一分钱也不要你的。”从那天起,这个愿望就在我俩心里扎下了根。他比我

小4岁,他喊我大哥,我喊他老弟。我们哥俩一起干,一干20年。

刚来岗底村的时候,李老师指着树上的苹果,跟我开玩笑说,“你看它们

简直就是黑蛋子。”他还说,“3年内,要让这些果树长出金苹果。”

向农民传授科学技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让农民能听懂、记住,

李老师把技术编成顺口溜、歌谣,简单易懂接地气儿。

李老师给村民上的第一堂课,是剪枝。他把课堂设在果园,亲自动手,一

会儿用锯,一会儿用剪子,把一棵果树的枝条,剪掉了1/3。农民心疼得不行,

还有村民找到我家里,急切地说:“你找来的这个教授到底行不行?这不是糟

蹋年景吗?看他穿戴也不像教授。”面对质疑,李老师就一句话:“明年果树

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损失了,算我的。”

为了推广“套袋”技术,李老师买了16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因为以前村民使用不成熟的套袋技术吃过亏,这次很多人死活不敢用。李老师还是

那句话:“损失了算我的。”

李老师就这样一次次给村民们立着军令状,推广新技术。第二年初见成效,第三年果园的面貌全变了,一亩多卖了3000多元,带来效益900多万元,真成了金苹果。

这下,村民打心眼儿里服了,以后全听他的,他说怎么干,咱就怎么干。

李老师在岗底村扎下了根,他研究推广的28项成果中,有15项是在岗底实验

成功的。

从1996年到2009年这十几年里,李老师每年都有200多天住在岗底村,

他把富岗苹果栽培技术分解成了128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是先对村民集中

培训,然后再单独辅导。

李老师刚到村时,画了两张平面图,一张是果园分布图,一张是村民住宅图。他经常到果园里转,看到谁家的果树有问题、谁家操作不规范,就直接找

到村民家里去辅导。

村里有些老树生了腐烂病,传染途径广,传播速度快,防治不及时,整个

果园就毁了。村民十分绝望,想把树刨了种庄稼。李老师想了好多办法,并反

复给果农做示范,就这样救活了100多亩果园。

根据太行山独有的气候特征,李老师还对果树进行了树形改造,让树冠变

成了垂帘形。改造后,果树变得通风、透光、枝条壮;苹果变得果形正、果面光、着色均匀见太阳。

李老师在管理果树时,经常起早贪黑,探索、实践出绿色、有机苹果的治虫、施肥生物链条,形成了完整的生产、管理体系。富岗苹果获得了99世博会银奖、中国驰名商标、河北名片,一个极品果儿卖到了100块钱。

这些都是李老师的功劳,可他却说:“科技致富,不能光依靠我一个人,

要把农民变成我,把大家都培养成管理果树的专家。”他想方设法给村民办夜校、搞培训,建议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让100名果农在家门口读了中专。后来,62人拿了大专文凭,现在都在考本科。

在他督促下,又请农校对全村208名果农进行培训,191人获得国家颁发

的果树工证书,人民日报报道说岗底是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我们

村现有技师14名,农艺师1名,高级技师5名。

在岗底20年,李老师始终保持着刚来时的样子:“比农民还像农民”。

现在,岗底村富了,村民人均收入3.1万元,村民都住上了楼房,做饭、

取暖烧燃气,100多户买了小轿车。

可是,就在今年4月10日,李教授去世了。李教授,我的好兄弟,岗底的好日子,是你用命换来的。我们要把你安葬在岗底高高的山冈上,让你看蓝天

白云,赏日月星辰;把你的碑,立在山顶上,让你看见岗底的绿水青山、金山

银山;让你看着我们一起谋划的50平方公里生态大花园变成现实!

我们的严师慈父

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利英

我是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1999级本科生,从本科毕业实习开始,一直跟随李保国老师从事核桃种植与研究。

第一次见到李老师是在《经济林栽培》课上。那天,我和同学提前十分钟

进教室,发现老师已经到了,就好奇地问:“老师来得这么早?”他笑着说:“刚从邢台基地赶回来,怕耽误上课就直接来教室了。”

每次课,李老师都是提前到,准备课件、和我们沟通学习体会……还把手

机号码告诉我们,说学习上有困难,可以随时找他。

李老师讲课最大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他总能

把书本上枯燥的理论,讲得明白透彻。慢慢地,我们都喜欢上了这门课,觉得

果树管理并不难。然而,当我们走进果园才发现,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不容易。

2003年初,我们随李老师到邢台临城县绿岭核桃基地毕业实习。不久后,

他教我们嫁接,要求每人一行,按他教的步骤做,不但成活率要高、速度还要快。当时,小苗只有四五十厘米高,我们顶着太阳蹲着、跪着练习,一天下来

腰酸背痛,累得连饭都不想吃。但第二天,还得接着练。他说,所有技术都是

这么练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只用一周时间,我们全都熟练掌握了嫁接技

术。

2010年我考取了李老师的研究生。一入学,我们每个人,都接到一个学习

任务清单,每一项后面都有详细的要求和明确的时间。2013年寒假,一个师弟

没有按要求完成论文,老师要求他留在学校继续完成,直到大年三十写完才回家。

李老师常年在学校、基地之间奔波,白天除了上课,就是上山下地,讲技术、做科研,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修改论文。无论多忙,李老师对每篇论文,

从框架结构到字句标点,都会仔细修改。师弟的论文先后被李老师修改了7次,内容从最初的3000字丰富到7000字。

李老师要求遇到问题不能放过,要提出来一起研讨。我们建了一个微信群,叫“桃‘李’之家”。在群里,李老师给自己取名叫“老山人”。4月8日上

午10点,在阜平县林业局工作的祁娇娇在群里发图片询问:“我这有一片树,主枝上全是小裂口,裂得多的枝条就死了,是什么原因啊?”晚上9点9分,“老山人”回复,这是一种害虫产卵造成的。这是我们收到老师的最后一条信息。

李老师常说,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最关键的是要踏实、认真。2008年大旱,7月的一天中午,我正在午休,突然接到李老师电话,要我马上到核桃地。到了地里发现,一片核桃树受旱严重,已经长成个的核桃都蔫了。他安排我对

土壤、叶片、果实取样,测定含水量,并观察浇水后的变化,我把测得的数据

随手记在了一张纸上。后来有事耽搁了几天,等我想起来时,那张纸却找不到了。李老师知道后生气地说:“大旱不是每年都有,错过了这次调查也就错过

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机会”。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粗心大意。

在我的心里,他不仅是严师,更像慈父。我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尤

其是在人多的场合。李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2008年开始,每次对外技

术培训都会叫上我,并鼓励我开口讲,他做补充。在他的引导下,我的能力不

断提高,先后在邢台、石家庄等地独立开展技术培训上百次。

李老师常教导我们,搞科研不能纸上谈兵,要真刀真枪解决生产一线的实

际问题。2013年4月19号,正值果树的盛花期,石家庄以南,包括邢台,天

气突然转阴,并由阴转雨,随后下起了鹅毛大雪,气温骤降。李老师得到消息后,给我打电话,让我“摇树除雪、熏烟防霜、霜后及时补充营养”。从白天

到晚上,我一直和老师保持通话,那晚,他彻夜未眠。天刚蒙蒙亮,他又开车

来到了绿岭,他的到来让所有人的心里都踏实了。当年河北省中南部核桃几乎

全部绝收,但李老师指导的绿岭基地却几乎没有减产。

在他的影响下,我们也把研究的课题聚焦在生产一线。以前核桃树修剪是

在秋季和冬季,但秋季修剪不利于树体营养积累,冬季修剪会引起养分流失。

在老师的指导下,师弟汤轶伟经过反复研究,将修剪时间确定在春季核桃树发

芽前的20天以内,避免了因剪枝时间不当造成树势衰弱。目前,这一创新成果写进了教科书。

我的老家在平原,小时候没见过核桃树。在李老师的指引下,我不仅爱上

了核桃,还留在了山区成为邢台市市管专家、荣获河北省农村拔尖人才等多项

荣誉称号。师姐在研究生期间,一直跟随老师下乡,精通苹果管理技术,到石

家庄果树研究所工作以后,参与、并承担了多项研究课题,在服务基层、服务

群众中增长了才干,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李老师,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我们人生的引路人。我们一定会努

力成为和您一样的人,帮更多的百姓脱贫致富。

我和保国的三个家

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郭素萍

我和保国是大学同学,我们1981年结婚,一起生活了35年。我和他既是

生活伴侣,也是工作搭档,这些年,我陪伴着保国几乎走遍了河北的山山水水。

像许多夫妻一样,我们也用心经营自己的家。不一样的是我们有三个家:

一个是城市里的家,在保定河北农大家属院;一个是山里的家,在各个帮扶基地;还有一个流动的家,是常年穿梭在山地平原之间的越野车。

80年代初,山里的家是我们的生活中心,生活比较艰苦,没水没电,经常

干粮就咸菜。当时为了不分心,我们把城里的老母亲和一岁多的儿子接到村里,一住就是4年多。那时我们搞的课题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村民们都管

我们的儿子叫“小流域”。

近年来,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后,保国帮扶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常常开车奔

走于各地,帮扶基地的家我们住得少了,在车上的日子越来越多了,一年行程

约4万公里。

比较起来,保定市里的那个家待得最短。2016年春节前,我俩回到保定是

腊月二十九,想准备年货第二天过年三十儿。可是我俩忙得都不知道,今年没

有年三十儿,看着家里清锅冷灶啥也没有,我心里一阵难受。最后,还是亲家

打来电话,让我们去他们那里过了个除夕。

这个春节,和以往一样,大年初一保国就在家里给学生改论文,初二就有

蔚县农民找到家里,咨询山怎么治,果树怎么管。初五到十一,我们冒雪开车

跑了张家口的2个村,承德滦平7个村。这个春节,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车

上过的。

30多年来,我们在三个家之间来回奔波,保国因为太忙,常常顾不上家。

我前后两次做手术,他都不在身边,连手术签字都是同事代签的。去年在“燕

赵楷模”发布厅录制现场,他对主持人说,这辈子最愧对的就是老婆和孩子!

别看家里的事他顾不上,可保国也有温情的一面。对老人,他特孝顺;对

晚辈,他特慈爱;我们夫妻间,别看他脾气急,说话冲,但对我是从心里惦念着。

保国最爱的是治山,最高兴的就是看着山里的百姓富起来。为了治山他不

求名利,什么苦都吃,什么罪都受。

保国身体底子很好,可常年往山里跑,生活不规律,超负荷工作,身体越

来越差。1998年,患上了糖尿病。2007年,在张家口黑龙山林场,平时上山总是走在前头的他,突然觉得憋气,嘴唇发紫,也就在这次,被确诊为疲劳性冠

心病,心脏造影显示他75%的血管狭窄,连心脏支架都做不了,只能做搭桥,

但医生说做搭桥后,需要休养干不了事,所以他坚决不做,采取保守治疗。一

般医生讲解病情都不让患者本人在场,为的是不增加患者心理负担。但是我们

家不一样,我特意叫着他一起听,就是希望医生能帮我劝住他,把节奏慢下来,稍微休息一下,别再这么拼命。可他不听啊。

有一次,在辛集市果园做调查,他的心脏病又犯了,去医院检查,医生说

是心梗,马上住院,还在他的床头插了块儿牌子:“绝对卧床休息”。可是医

生一出去,他就把那牌子翻过去了,坚持要出院,还像原来一样工作,那次学

校领导给我下了死命令,“保国走到哪,你必须跟到哪,他身边时刻不能离开人!”这以后,我更是形影不离地陪伴着他,督促他按时吃药,可他给农民讲

起课来,啥都忘了,有时看我在旁边端着水,拿着药,还嫌我烦,说:看不见

忙着呢,过会儿再说!

在基地,他爬沟过坎,大步流星,讲课示范,精神百倍,没有一点病态,

不了解他的,哪知道他是个病人!可是到了保定的家里,他连上楼的力气都没有。

从去年冬天,我就发现他身体状况在变差,饭量越来越小,不吃肉,人消

瘦得厉害,脸色也不好看,多次劝他去医院看看,他总说,没时间!山在他心

里比什么都重要。现在想想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不是不知道这病

的危险性,正是因为知道,他才更拼命,他怕时间不够,他怕他少帮了一个点,就会辜负一群人的希望。

2009年,保国出国考察,我给他买了一件大红色的冲锋衣,他问我,干嘛

买个红的。我说,红色显眼,在果园丢了你,好找!今天,那件红色的冲锋衣

还在,保国却丢下我,走了,我多想再看见他穿着红色的冲锋衣在果园中忙碌!风风雨雨三十几年,他是我事业的领路人,是我心灵的寄托。

保国,多想和你再去岗底看苹果,多想和你接着在车上聊绿岭核桃,多想

咱家再吃顿团圆饭,多想看到你再抱抱我们的小孙子。

民心深处有丰碑

河北广播电视台驻石家庄记者站站长于良

苹果花开的季节,李保国走了,走得让人牵肠挂肚!

当了20多年的记者,采访了无数的典型人物,李保国留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2016年4月12日,李保国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保定市殡仪馆举行。那天

清晨,天公落泪,古城含悲,殡仪馆大厅内外聚满了人群;他曾帮扶过的邢台

县浆水村的农民都要来参加告别仪式,村干部给大家做工作,最后选了近70名村民代表。他带过的60多位博士生、硕士生从各地赶来,跪倒在告别大厅,哭送这位情重如山的恩师……

采访中,一个细节让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李保国去世后,他的手机还不时地传出老乡们的声音:“李老师啥时来村

里作指导啊?”

山区百姓盼李保国,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李保国没有架子,是个“农民教授”,能和他们打成一片,手把手地教他们,从没有嫌麻烦。

内丘县岗底村有个农民叫杨会春,干活实在,就是脑子转得有点慢。教苹

果套袋技术时,李保国教了一天多,他才学会。以后,再传授技术,李保国都

会专门给他开“小灶”,为他重点讲解示范;李保国说一他不二,道道工序都

能落实到位,后来,他成了行家,十里八乡的果农都请他当师傅。种苹果再加

上技术服务,他一年收入十几万元。

多年来,李保国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多场,培训人员9万多人次,

创新推广了36项农业实用技术,帮助山区农民实现增收28.5亿元。

翻看李保国教授生前照片,背景大多是村庄和乡亲,而不是书斋、讲台。

在李保国的心里,农民的事儿比什么都重要!去年12月初,李保国在邢台市作课题研究,一天晚上,前南峪村的农民给他打电话咨询果树冬季剪枝问题,听说他在市里,就邀请他去村里做指导。本来时间安排得很紧,而且从市里到

村里,打个来回儿得半天工夫,但面对邀请,他应了下来,说第二天上午挤时

间去看看。可第二天一早,起了雾,高速路封了。随行人员都劝说:“高速路

不知道啥时候开,别去了吧?”李保国说:“村里知道我今天上午过去,肯定

都等着呢,还是绕道走吧!”

在他的指引下,三拐两拐,车子驶上一条窄窄的路,到村里的时候,比约

定的时间晚了近一个小时。一下车,李保国就冲着果农大声说:“今天雾大,

高速路封着,国道堵车,来晚了,实在对不起啊!”诚恳地道歉后,他才拿起

工具,教大家怎么操作。

一个知名教授,对山里的农民这么谦逊和气,让我十分震撼!

在他的手机通讯录里,有很多这样奇怪的名字:“井陉核桃”“曲阳核桃”“平山苹果”等等。原来,这些都是全国各地的农民给他打电话咨询事情,又

没说清他们叫什么,所以李保国就先这么存了起来,方便随时指导。

35年来,李保国带领他的团队,打造了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峪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山区发展之路。

这两年,河北省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举全省之力打好

脱贫攻坚战。李保国更忙了。很多地方慕名找到他,给他们的乡镇、村庄作规划。他能多去一个地方,绝不少去一个。

有一回在石家庄,他一天之内转了4000亩苹果园。我劝他说:“你这样干太辛苦了!”他说:“通过我的技术,早一年进入盛果期,一亩地可以增收

4000斤苹果,按一斤苹果卖两块钱算,一亩地就能增收8000元,4000亩地是

多少啊?3200万啊。我一个人辛苦一天的事儿,多值啊!”

为了百姓早一天脱贫,他像个“拼命三郎”。采访时见到他的遗物,十几

本工作日志,密密麻麻记载着他奔波忙碌的行程。仅从2016年1月到他去世的101天里,外出的时间就达62天,行程7860公里。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里,

他依然忙碌着……

是什么支撑他心系太行、立志扶贫、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操碎了心?是什

么支撑他不顾病体、一年行程4万公里、200多天扎在农村?是什么支撑他三

十多年如一日埋头耕耘、淡泊名利、不图回报?

是信念的力量,他的信念就是让贫困农民尽快富起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有如此的苦干实干精神,有如此为民的百姓情怀,百姓又怎能不爱戴、不尊崇他呢?百姓说,李老师没有走,这漫山的苹果树、核桃树,都是他的心血和汗水化成的。他,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人民日报》( 2016年06月13日 16 版)

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稿

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稿 篇一:在先进事迹报告会的讲话 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周克非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舟山市民主党派先进人物事迹报告 会,一起聆听先进典型的事迹,共同学习我们身边的先进榜样。在此,我谨代表中共舟山市委,向各位先进典型致以深深的敬意,向我市统一战线广大成员表示诚挚的问候! 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很朴实,很真诚,也很感人。他们奉献祖国、忠于党派、爱岗敬业、执着追求、服务社会的感人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统战特色,不仅诠释了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而且对于广大统一战线成员来说具有极大的激励和感召作用。同时这也表明,一年多来统一战线有针对性地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主题突出,形式多样,作用明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值得充分肯定。今天,在这里举行这个报告会,是为了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经过一年多来由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我们身边涌现了大批的优秀的同志,这说明此次活动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也为下一步继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通过举办这次报告会,我们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为党派换届选举做好准备。今年,我市各民主党派面临着换届选举,任务沉重繁冗。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向先进学习,树立良好的大局观念,提高思想认识,踏实工作,为党派换届选举做好准备。要通过学习我们身

边的先进典型,使我们党派成员提升素质,提高工作积极性,以正确的观念来参与多党合作的事业,以良好的态度来搞好社会服务,使党派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市统一战线广大成员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坚持与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在深化学习、巩固成果、典型激励和服务大局上下功夫,切实把践行核心价值体系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为促进我市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多的贡献。这里,我向大家提几点希望:第一,学习先进典型,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发挥作用 刚才几位同志为大家宣讲了他们的典型事迹,展示了他们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崇高的事业追求,我们在感动的同时也深受教育。以上5位同志的身上体现了四个主要特点:一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他们急工作所急,想群众所想,能设身处地为自己的工作对象、服务对象考虑,舍个人为大家。二是热爱本职工作。不论是教师、医生还是律师,他们都出于对本职的热爱和认真负责负责的态度把工作做好。三是有较强的党派意识。无论是本职工作还是党派工作,都以自己是民主党派成员为自豪,有为党派争光的意识。四是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他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内心里拥护,从行动上践行,坚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是走向繁荣昌盛的康庄大道。 我们要深入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深刻体会其中的意义,以这些同志为榜样,发挥我们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积极作用。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标准严要求自己,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二要立足本职,不浮夸,不造作,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工作;三要围绕中心、服从大局,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献

优秀的大学生事迹报告会演讲稿

优秀的大学生事迹报告会演讲稿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 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讲述我过去一年的经验和历程,同时能够代表09级的学生们抒发我们的心声和承诺,我感到很荣幸。 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高x,临床医学系07级7班。目前的职务是院报学生记者,学生分会学习部干事,五月剧社副会长。过去两个学期做出的成绩和贡献主要在学习和写作两个方面,两次期末考试,我的学习成绩都是班里第二名,拿过一次一等奖学金和一次二等奖学金,截至目前,共五次在院报发表作品,在其他校园报刊上也经常有文章发表,在院系组织的各种征文比赛中也拿过不少奖项。另外,我还比较喜欢表演,在“英语短剧大赛”中,我们五月剧社选送的《吕布与貂蝉》以幽默生动的表演征服了全场的观众,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我饰演的王允一角颇受师生们的好评。 在竞争残酷的医学院里,学习永远是第一要务,尤其是临床医学系就业形势严峻,我们都背负着考研的压力,更应加倍努力,争取考研以将来获得一份比较不错的工作。就第一学期的课程而言,由于都是公共基础课,所以相对轻松,只要上课专心地听讲,跟上老师的思路,把功夫下在平时,期末考出高分拿到奖学金还是十分有可能的。就具体的科目来说,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基础化学这些科目理解的成分更多,所以上课必须跟上老师的思路,第一遍就把知识学通学透,如果一时疏忽走神没有跟上,下课一定多学多问,以免造成知识的空

白。思修,形势与政策,计算机等科目都是记忆的成分多一点,所以上课认真听课,课后若有时间就及时的复习一下前面的内容,考前下点力气背一背,也问题不大。我想强调的是英语,因为我们最后拿学位或考研,都要过英语这一关,而且英语的分数是死杠,这里通不过,其他科目分数再好也无济于事,而第一学期课程相对轻松,你们就必须把英语的基础打牢,以免将来考研时太过吃力,所以你们平时要把英语课重视起来,作业认真对待,最好提前做一下四级考试题,将来肯定受益很多。 在没有上大学之前,大学在我们的印象里是一座圣洁典雅、遥不可及的梦幻乐园。学习之余,我们经常构思着大学里的幸福图景,良师益友的畅谈宏辩,假山花圃的春意盎然,并行恋人的漫步私语,人工湖畔的徐徐暖风,多少次出现在酣然的梦中。然而,当我们真的站在大学的门前,呈现给我们的却是一座漫天黄土,遍地沙石的硕大荒园。于是,我们期待中的精彩纷呈便被大大简化,甚至简化到了每天宿舍、教室、餐厅三点一线来回奔忙。虽然心中有一点失望,但我并没有因为生活方式的枯燥单一而觉得委屈了自己,相反,溢满心头的是一种充实之后的满足和快慰。因为我明白,选择了医学就选择了这种枯燥单一,医学的博大精深要求我们必须去承受学习的苦涩的磨砺,也只有远离了那些浮华和喧嚣,我们的心灵才变得空明澄澈,一丝不乱,我们才能将那些淳厚的心志倾注于知识的沃土,才有可能去实现心中的誓言和宏愿,才有资格去做一个笃行济世的天使。而学习

先进事迹报告会主持词开场白

先进事迹报告会主持词开场白 导读:本文先进事迹报告会主持词开场白,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广大员工、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 为深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进一步学习“八荣八耻”主题荣辱观教育活动,增强学习效果,使广大青年学有榜样,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宣传推广公司的企业文化,大力倡导“本色做人、出色做事”,营造诚信、竞争、进取的良好氛围。我公司通过层层把关,严格筛选,隆重推出了第二届**十大优秀青年。按照公司的安排,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表彰**第二届十大优秀青年,并专门安排了先进事迹报告会。参与本次报告会的既有来自一线的青年工人,也有青年干部,他们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本色做人、出色做事”的深刻内涵。 今天来到我们报告会现场的有**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今天,会议安排四项议程:⒈公司团内创争活动及十大优秀青年表彰;⒉先进事迹报告团作报告;⒊宣读倡议书;4、领导讲话。 下面进行第一项。 一、有请**宣读《关于表彰20**年度团内创先争优各类先进的

决定》。 二、有请**宣读《关于第二届“**市电力十大优秀青年”的表彰决定》。 三、有请公司总经理**同志宣读省团工委《关于表彰20**-20**年度团内各类先进的决定》 四、有请公司领导为**十大优秀青年颁发荣誉证书、送鲜花。 背景音乐: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荣获第二届**市电力十大优秀青年的职工表示祝贺。下面进行大会第二项议程。有请公司领导到二排就座。 在我们这个企业涌现出不少的先进青年,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书写了一曲又一曲平凡而瑰丽的篇章。今天,我们推出的10位同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有的来自送电战线、有的来自多经战线、有的来自农电战线、有的是中层干部,但他们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勤于学习、自强自立、开拓进取、艰苦创业、乐于奉献,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下面,请先进青年代表作事迹报告,让我们来倾听他们的故事 首先请**同志作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爱岗敬业竞风流》,大家欢迎。 在电力行业中,他平凡的像一棵小草,但他默默地点缀着春天的色彩。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在勤学苦练中,他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屡次代表**农村电工参加省公司及国网公司的专业技能比武,并获得丰硕成果。他就是**同志,下面请**同志作报告,他

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体会5篇_优秀范文

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体会5篇_优秀范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参考! 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体会(一) 20XX年4月7日上午,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乐东中学举行报告会上,五位师德标兵分别作了《倾情教育,坚守这片蓝天》、《爱岗敬业,终身无悔》、《用爱心换取信任》、《春风细雨,大山洒爱心》等报告。五名师德标兵用自己精彩的报告展示着教师的人格魅力,通过自身切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中的小故事,现身说法,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节课。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在他们的身上得到诠释。五位师德标兵典型的故事,平凡中见伟大,简朴中见真情,体现了他们对教育、对生活、对学生的挚爱,折射出他们高尚的师德。听了师德标兵们精彩的报告,感动之余,感触颇多。通过学习,我对师德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一、加强学习,充实与完善自我。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知识容量在扩大。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 王崧舟老师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四大支柱,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是啊,一个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教师,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 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

李保国先进事迹观后感

李保国先进事迹观后感 李保国同志是一名无私的共产党人。他是燕赵楷模,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扎根深山,开垦荒山种果树,带领当地人民脱贫致富。2016年4月10日凌晨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观看了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会议分别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 对待工作, 30多年来,他每年在农村工作200天以上,足迹遍布我省太行山所有山区县。在他的激励和带动下,河北农大广大师生积极投身山区脱贫致富攻坚战,形成了坚实的“太行山道路”。李保国同志淡泊名利,只要是事业需要的事,只要是对山区扶贫开发有利的事,他都义无反顾地去做,从不考虑有什么回报,有时甚至还贴上自己的科研经费。对待自己的学生非常严厉,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农业方面的人才。 对待家庭,在会议上,他的妻子说道,他们有三个家。他与妻子生活俭朴,去考察的时候,条件艰苦经常睡在车里。他自己的孩子小时候和他在山里生活了几年,当有领导去慰问李保国临走时,他的孩子哭着喊着要回城市里的家。可见,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李保国同志宁愿牺牲家人的利益,也要坚持在山区做研究,舍小家为大家。 对待人民,李保国同志将百姓当做自己的亲人,成为百姓拥戴的“科技财神”,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让当地人民生活的更幸福。他常说:“干成点有益于人民的事,什么时候想起来,也是值得骄傲的。山岭都绿起来,父老乡亲都富起来,我的事业才算成功”。 对待国家,李保国同志是时代楷模,对党忠诚,心系群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他的崇高境界和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表彰李保国同志为贫困地区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作出的卓越贡献,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带动作用,省委决定,追授李保国同志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从李保国同志身上,闪现出了太多的闪光点值得我学习。他爱党敬业,为人民服务,牺牲个人利益,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及经验应用于帮助人民脱贫致富。他还说要把所有的当地农民教成李保国,就是把自身的技术经验无偿的传授给他人,不求回报。在我的学习生活中,必须做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强大自身为他人做贡献。

优秀大学生事迹报告会演讲稿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讲述我过去一年的经验和历程,同时能够代表09级的学生们抒发我们的心声和承诺,我感到很荣幸。 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高x,来自临床医学系07级7班。目前的职务是院报学生记者,学生分会学习部干事,五月剧社副会长。过去两个学期做出的成绩和贡献主要在学习和写作两个方面,两次期末考试,我的学习成绩都是班里第二名,拿过一次一等奖学金和一次二等奖学金,截至目前,共五次在院报发表作品,在其他校园报刊上也经常有文章发表,在院系组织的各种征文比赛中也拿过不少奖项。另外,我还比较喜欢表演,在英语短剧大赛中,我们五月剧社选送的《吕布与貂蝉》以幽默生动的表演征服了全场的观众,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我饰演的王允一角颇受师生们的好评。 在竞争残酷的医学院里,学习永远是第一要务,尤其是临床医学系就业形势严峻,我们都背负着考研的压力,更应加倍努力,争取考研以将来获得一份比较不错的工作。就第一学期的课程而言,由于都是公共基础课,所以相对轻松,只要上课专心地听讲,跟上老师的思路,把功夫下在平时,期末考出高分拿到奖学金还是十分有可能的。就具体的科目来说,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基础化学这些科目理解的成分更多,所以上课必须跟上老师的思路,第一遍就把知识学通学透,如果一时疏忽走神没有跟上,下课一定多学多问,以免造成知识的空白。思修,形势与政策,计算机等科目都是记忆的成分多一点,所以上课认真听课,课后若有时间就及时的复习一下前面的内容,考前下点力气背一背,也问题不大。我想强调的是英语,因为我们最后拿学位或考研,都要过英语这一关,而且英语的分数是死杠,这里通不过,其他科目分数再好也无济于事,而第一学期课程相对轻松,你们就必须把英语的基础打牢,以免将来考研时太过吃力,所以你们平时要把英语课重视起来,作业认真对待,最好提前做一下四级考试题,将来肯定受益很多。 在没有上大学之前,大学在我们的印象里是一座圣洁典雅、遥不可及的梦幻乐园。学习之余,我们经常构思着大学里的幸福图景,良师益友的畅谈宏辩,假山花圃的春意盎然,并行恋人的漫步私语,人工湖畔的徐徐暖风,多少次出现在酣然的梦中。然而,当我们真的站在大学的门前,呈现给我们的却是一座漫天黄土,遍地沙石的硕大荒园。于是,我们期待中的精彩纷呈便被大大简化,甚至简化到了每天宿舍、教室、餐厅三点一线来回奔忙。虽然心中有一点失望,但我并没有因为生活方式的枯燥单一而觉得委屈了自己,相反,溢满心头的是一种充实之后的满足和快慰。因为我明白,选择了医学就选择了这种枯燥单一,医学的博大精深要求我们必须去承受学习的苦涩的磨砺,也只有远离了那些浮华和喧嚣,我们的心灵才变得空明澄澈,一丝不乱,我们才能将那些淳厚的心志倾注于知识的沃土,才有可能去实现心中的誓言和宏愿,才有资格去做一个笃行济世的天使。而学习的道理也是朴拙平易的,只要我们精诚地努力,勤勉地付出,学习道路上的风景便会呈现给我们最最真实的美丽。 学习固然是重中之重,但大学的殿堂却实在不应该仅仅被学习所充斥,大学就是大学,大学生就应该有不一样的风采。如果跨出大学校门后我们的回忆中只有学习,这不能不说是留给青春的遗憾,这段最美好的年华应该丰盈充实,但不应暗淡无光,我们需要的是一些安恬劳碌的景致和气度。刚来潍医时,虽然硬件设施条件不是很好,但我依然尝试着将身影投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从院报到五月剧社,从学生分会到大学生艺术团,从在红协中的演唱到在英语短剧大赛中的演出,从在院报发表第一篇文章到在各类征文比赛中屡屡获奖。在这些纳新和比赛的参与和竞争中,我不知经历了多少挫败,但在我的词典里,青春就应该轰轰烈烈,大学就应该潇潇洒洒,即使我们热切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即使我们自鸣得意的作品没有受到应有的赏识,只要我们去做了便心满意足,只要我们努力过了便无怨无悔。其实一切都没有成败可言,停止就意味着一切,努力过了便会有很好的未来。面前的机会很多很多,

[事迹材料]最美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演讲稿

[事迹材料]最美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演讲稿 最美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演讲稿 恪守教师职责坚守山村教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叫xxx,来自xxx市xxx镇洪山庙小学。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洪山庙小学在xxx镇西南的山脚下,处在群山环绕之中,是一所七村合并的近六百人的寄宿制完全小学;辐射距离最远达12公里,学校共有教师25名,50岁以上的老教师有18人,由于严重缺编,返聘回来的老师最大年龄已有66岁了;而在本年底将有6人退休。弯弯曲曲的公路向山里延伸,七个村的孩子们背着沉重的书包,从狭窄的土路上一步一步走向充满阳光的校园。 一、深山情怀 我生长在大山深处,我的血脉里流动着大山的内涵,我喜爱大山的孩子们!在我任教的这十七年里,劝我去城里工作的朋友不少,劝我改行去干轻松的工作、收入又颇丰的人也不在少数,面对各种压力和诱惑,为了心中那份爱,我不忘初心,坚守大山深处的讲台不离不弃。 深山的形象我早已读懂,深山的情怀,直到我参加了工作,才真正读透了它,那就是坚毅和执着!路向山里延伸,我的事业也就在深山里落脚! 二、破冰行舟 俗话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我家的企业年收入上百万,厂里亟需一个财会管理人员,全家人都认为我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教育是一份事业,从事教育工作是我的理想,而我们学校的现状是年轻教师因为偏远而不愿来,因为婚姻问题都难以解决而不敢来,已经来的又因为看不到希望而离去,可是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神和瘦小的身材,让我不忍心舍弃这份工作,也不愿意这样轻易放弃我的理想而让我悔恨。 学生很喜欢我和我所教的数学课,我也沉浸在教育的喜悦之中,工作的成就感又激励着我,把更多的精力扑在了教学中,久而久之,家庭矛盾越来越严重,一家人都和我杠起来了,公公语重心长地说:“这个厂早晚都得你们俩管理,我的年纪也大了,你这也不是什么好工作,别干了”。婆婆埋怨说:“一年工资万儿八千,会弄点啥”;丈夫整天抱怨说:“一个月工资不够给车加油,不够请客吃顿饭。把工作辞了,回家吧”! 面对家庭的压力,我的思想也在波动。当我走进校园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教师还在三尺讲台上用心讲课,此时,我的心里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学校教师如此老龄化,我若辞职不干,山里的孩子怎么办?留下来,家庭将面临很多战争,是

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主持讲话

周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主持讲话 县委副书记黄衍全 (2012年4月1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开展“学习践行广西精神,推动玉林跨越发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把弘扬和践行广西精神与先进典型宣传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掀起学习、宣传周军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坚定信念、牢记宗旨,无私奉献、创先争优,为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根据市委的部署安排,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周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参加今天报告会的人员有:县四家班子领导;县直机关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各企事业单位,中直、区直、市直驻兴各单位正职领导;各镇党委书记、宣传委员,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站长等,共200多人。 首先,我简要介绍周军同志的有关情况: 周军,男,1981年8月生于容县杨梅镇,曾任容县六王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副站长。1999年至2001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服役;2002年以来,一直从事基层水产畜牧兽医工作;2010年4月,挂任容县六王镇驻古里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去年6月,六王镇遭受百年不遇的重大地质灾害,造成房屋倒塌,一些群众被掩埋。周军和工作组成员不顾自身安危在重灾区冲锋在前。两天两夜里,周军硬是用手“挖出”了3名被泥土掩埋的村民,又帮助17名村民安全撤离;还深入危险地带查看险情,并运送救灾物资。那些天,儿子发烧4天,周军都没能回家看

看。周军还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生前献血17次,在8年内献血6800毫升,相当于把全身的血换一遍。2011年6月13日,他因为长期劳累过度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年仅29岁。作为一名80后乡村兽医,他用短暂的人生谱写了我市青年干部职工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感人诗篇。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报告团领队及主要成员,他们是: 报告团领队、市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林咏; 报告团领队、容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邓定旭; 周军同志的妻子杨港新女士; 容县六王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强; 容县六王镇政府干部李丽丽; 容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干部彭炎森。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 下面,请少先队员向报告人员献花,请4位报告人员上到主席台,接受献花,大家鼓掌欢迎。 …… (待献花结束后) 下面,请报告团成员作报告。 …… (待报告团成员报告结束后) 各位领导、同志们: 刚才,报告团的几位同志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真实生动地介绍了周军同志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先进事迹,使我们深受教育和启迪。我们既为失去这样一位好同志而感到痛惜和悲伤,更为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涌现出这样一位先进模范而感到

李保国先进事迹材料

保国先进事迹材料(一) 保国,男,46岁,农业大学教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保国深知,为人师者,“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一缸”。他大学毕业20年后,为了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毅然放下教授的架子去读博士。他坚持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他主持的科研项目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分别获得了国家、林业部、省的一系列奖项,如他主持的“太行山石质山地爆破整地造林技术”获原林业部“国家七五重大攻关成果荣誉奖”,“太行山高效益绿化配套技术研究”获原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区‘聚续’生态农业工程技术”中心试点的前南峪村获得“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五百佳”提名奖,并获得“省山区创业二等奖”,“优质无公害红富士苹果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保国每年在艰苦的农村工作超过200天。他带领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县桨水试区,他们把一个穷山沟变成了花果山,成为太行山区最绿的地方,荣获联合国全球环境500佳提名奖。在丘县富岗村,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到苹果生产中,生产出的优质苹果被评为A级绿色食品,创出了国著名的“富岗”苹果品牌,在99世博会上获得银奖,极品果卖到100元一个。大量的实践,使学生看到了学农也会大有作为;在与基层群众的接触中,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可喜变化,巩固了专业思想,坚定了“学农爱农”的决心和信心。 长期的科研工作,大量的科研成果,丰富的实践经验,使保国最了解学科的前沿、农村的需要、果农的期盼。他及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充实到教学容中,把生产一线的信息作为自己调整教学容的信号,更新教材,更新讲授容。他先后主讲了《高级经济林栽培专题》等9门课程,每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主持完成了《北方经济林栽培

先进事迹报告会演讲稿

先进事迹报告会演讲稿 ----用真情浇灌医患友谊之花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xx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妇科医生叶敦敏,我报告的题目是《用真情浇灌医患友谊之花》。 我是一名普通平凡的妇科医生,要说不平凡,那是因为我是男的。从医21年来,面对无数被不孕不育困扰的患者,我坚持以中医为特色,将技术作支撑,把患者当亲人,用如水的真情,浇灌出医患友谊之花;用阳光行医的方式,去建立和谐美好的医患关系。 说起来我的患者确实比较特别:这些年轻的女性由于生殖障碍,首先要承受来自于家庭、亲人以及社会的压力,她们或多或少地存在焦虑、紧张、悲观等心理问题,加上长年累月在坎坷艰辛的求医路上跋涉,身心的痛苦可想而知。这就需要我们给予她们笑容、安慰和鼓励,帮助她们树立信心,面向未来。我是带着真情和关爱,将每个患者视为自己的姐妹,去和她们沟通、治疗的。 有一次,我给一个患者做了手术后,向她和她丈夫介绍了即将面临的两种辅助治疗方法,她丈夫想了一会儿,贸然向我提了这么个问题:“叶哥,如果躺床上的这个女人是你太太,你会采取哪种方法治疗?”我郑重地回答:“哥们,首先说明她不是我太太,但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这样

做……”我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想法,他拍着我的肩膀说:“行,就按你说的做。”那位患者开始吃我开的中药,四个月后怀孕,现在已经生下了一个男孩。正因为我把患者当成姐妹,我为她们诊病时始终遵循中医的辨证施治观,实施个性化治疗,每张处方都认真按照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不需要的药物、检查和治疗绝对不用。 除了住院病房大量的工作和频繁的手术,我每周还要出四次门诊,由于找我的病人太多,预约挂号增加到60名,还是满足不了需要,常常得再加20多个号,出诊时间也由四个钟头延长到七八个小时。许多患者都说到我这里已经不是纯粹的看病,而更像去和一位老朋友约会。而且他们对我的称呼,也由“叶教授”变成了“叶哥、叶兄”。为了节约时间,我尽量不喝水不去洗手间,特别是星期天,下午两点半出诊,晚上八九点全部看完后我才回家吃饭。长期如此,我的右肾“意见很大”,长了一块巨大的结石“表示抗议”。至今我还没顾得上好好“抚慰”它。 即使这样,我还是觉得和患者的交流时间太少,好在有电话、短信、邮箱、博客、微博、qq等科技手段可供利用。我增加了下班后的义务工作:每晚十点后,妻子和孩子睡觉了,我就坐在电脑前,倾听患者的心声,回复患者的咨询。这种交流既解决了门诊时间有限的问题,又避免了一些暴露个人隐私的尴尬,便于我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同时拉近了

先进事迹报告会

先进事迹报告会反馈 2013年5月29日下午,多个优秀组织,以及优秀班级代表经我院的盛情邀请亲临我院,进行了优秀事迹的报告。 第一个为我们报告的是来自文法学院学生会的学生代表郭忠雯,郭同学从组织建设、常规工作、特色活动、宣传新局面和我们在路上这五个方面为我们进行了报告,且以“三个‘自我’工作方针”来构建模型对学生进行管理,这些先进管理体系值得我们学习。此外,校十佳社团之一的ERP协会代表白璐为我们进行了第二场演讲,白同学从四个方面“齐心协力谋发展、博学笃行重实践、倾心营造获嘉勉、同心同德创新天”为我们讲述了这一社团的辉煌历程,并且让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ERP方面的知识。第三个为我们进行报告的是获得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的国贸1101班的代表,这个团结向上的团体从进去我校开始就把乐观向上服务社会作为团支部的目标,在进入大学的俩年时间里以此为发展方向,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校级的优秀社会实践团动物医学院“疫苗使用抗风险,科技支农势在行”社会实践团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精品的社会实践团队。在负责人张玉娇的讲解下,我们对于社会实践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无论是从目的、思路、调研方法等方面都给我们一个新的全面的实践思路,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我院将更加多元化的展开实践,以求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最后为我们进行演讲的是挑战杯获奖的代表食品学院挤压再造淀粉类专用工程食品构质研究的负责人殷丹婷,跟随的她的演讲我们走进了挑战杯,对于挑战杯我们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使想参加挑战杯的同学

不会再对挑战杯迷茫,对以后参加挑战杯有了一定的方向。且从她的挑战杯中我们看到了科研的严谨性以及科学性,对我们未来无论是求学还是工作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这里,再次感谢来到我院的优秀组织和优秀班级代表,感谢他们为我院所作的报告,让我们在发现了自身存在的许多不足的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其它学院的优点。对我们未来的学生工作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理学院团委学习部 2012年5月29日

李保国先进事迹材料

李保国先进事迹材料(一) 李保国,男,46岁,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李保国深知,为人师者,“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一缸”。他大学毕业20年后,为了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毅然放下教授的架子去读博士。他坚持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他主持的科研项目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分别获得了国家、林业部、河北省的一系列奖项,如他主持的“太行山石质山地爆破整地造林技术”获原林业部“国家七五重大攻关成果荣誉奖”,“太行山高效益绿化配套技术研究”获原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区‘聚续’生态农业工程技术”中心试点的前南峪村获得“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五百佳”提名奖,并获得“河北省山区创业二等奖”,“优质无公害红富士苹果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保国每年在艰苦的农村工作超过200天。他带领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邢台县桨水试区,他们把一个穷山沟变成了花果山,成为太行山区最绿的地方,荣获联合国全球环境500佳提名奖。在内丘县富岗村,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到苹果生产中,生产出的优质苹果被评为A级绿色食品,创出了国内著名的“富岗”苹果品牌,在99昆明世博会上获得银奖,极品果卖到100元一个。大量的实践,使学生看到了学农也会大有作为;在与基层群众的接触中,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可喜变化,巩固了专业思想,坚定了“学农爱农”的决心和信心。 长期的科研工作,大量的科研成果,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李保国最了解学科的前沿、农村的需要、果农的期盼。他及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把生产一线的信息作为自己调整教学内容的信号,更新教材,更新讲授内容。他先后主讲了《高级经济林栽培专题》等9门课程,每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主持完成了《北方经济林栽培学总论》等9部教材的编写,在全国性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教学研究成果先后获省级二等奖一项、校级一等奖二项。他的进取精神激励着学生。他教的毕业班,25%的学生考上硕士研究生,他带的硕士研究生,70%考上了博士研究生。 李保国讲:“我自己就是农民出身,农民的孩子上学不容易”。他自己出钱为贫困学生交学费。他主动和学习后进学生交朋友,使他们努力上进,完成学业。别人不愿意上的课他去上,别人不愿意管的班他去管,别人认为是“刺儿头”的学生,在他的帮助下,不仅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而且和他结下了深厚友谊。一些毕业十几年的学生,有了困难他仍然一如既往给予帮助。

时代楷模陈俊武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稿

时代楷模陈俊武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稿 时代楷模陈俊武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稿1 每当提到陈俊武院士,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入职后第一次见到陈院士的情景。那是一个清晨,我急着往办公室走,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楼道尽头,有一位身形消瘦的老人正站在复印机前专心地复印文件,阳光轻轻地洒在他略微佝偻的背上。这位老人就是陈俊武院士。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难以相信正在工作中的陈院士,已是一位年近90岁的老人。直到现在,他仍然坚持上班。由于和陈院士在同一楼层办公,我时常能在走廊或电梯间碰见他。他的步履有些蹒跚,可是精神头儿依然昂扬向上。 陈院士曾说:“人的一生,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应该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对社会的奉献应该永无止境,从社会的获取只能适可而止。”对于奉献和索取,他有自己的一套“不等式”。他说:“奉献小于索取,人生就暗淡;奉献等于索取,人生就平淡;奉献大于索取,人生就灿烂。” 陈院士对自己很“小气”。到外地出差,他常常为省点差旅费而计较,个人生活非常节俭。他谢绝了单位给他配秘书、配专车的专家待遇,坚持步行上班20余年。 20xx年7月,公司多数人员搬到广州工作,按照相关政策,公司给陈院士预留了一套安置房。陈院士听说了,明确表示不要。公司领导和同事多次劝他,也有人提醒他,如果自己不住,可以留给女儿,

或者以后卖了,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陈院士不为所动,在给公司的书面意见上写道:“我已年届九十,不能去广州工作居住,不必为我预留住房,感谢公司的关照!” 陈院士对他人又很“大气”。在抚顺工作时,他把自己技术革新获得的奖品交给集体或送给其他同事。搬到洛阳工作后,他还把自己的奖金捐给公司幼儿园和优秀民办教师,并默默资助一名贫困大学生直到毕业。 作为郑州大学的客座教授,他从来不让学校负担任何吃住行费用,反而经常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20xx年3月,陈院士将在郑州大学6年授课所得20万元全部捐出,用于奖励优秀青年学子,而他只接受了学校送给他的一束鲜花,献给了久病卧床的爱人。 陈院士在90岁生日时说:“回忆逝水年华,因有所为而有所成,也因有所未为而有所失。雪泥鸿爪,人生如斯,一生未得休闲固然是有所遗憾,但毕竟是有得有失、无怨无悔。”他的每根白发和每道皱纹,都写着豁达、超然和宁静。 以身许国,无怨无悔,这就是我眼中的陈院士。他从科学攀登中收获快乐,从培育后人中收获满足,从奉献国家中收获幸福,与共和国风雨同舟70载,完美解答了自己的“人生等式”。 时代楷模陈俊武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稿2 每年3月17日前后,我都会去看望陈俊武先生,为他送上生日祝福。常有朋友问我,是什么,让你一直追随陈老? 是什么呢?是他传授知识的方法吗?是他钻研学术的劲头吗?

任长霞先进事迹报告会演讲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新闻界的同行们:我叫牛晓农,是郑州电视台的一名记者。三年来的跟踪采访和频繁的工作交往,我耳闻目睹了任长霞许多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亲身体验了任局长的工作作风,深切地感受了老百姓对她的真情厚爱。忘不了2004年4月17日,那是为任局长送行的日子。就在这天,我经历了登封有史以来最悲壮的场面。早上不到8点,登封市区已是万人空巷。14万从四面八方自发赶来的群众将大街小巷变成了鲜花和泪水的海洋。哀悼的人群中有被儿女搀扶的老人,他们步履蹒跚,神色凝重,泪眼模糊;有抱着小孩的年轻妈妈,母亲的脸紧紧贴着孩子的脸,任泪水长流;有从学校接队而来的老师和学生,满脸的悲伤和泪痕无法抹掉;有从偏远山区步行赶来的老农,鞋子上还沾着泥土和草叶;还有刚从工地匆匆而来的民工,挽着的裤脚来不及放下,沾满灰尘的手来不及清洗……她们就是为再看一眼长霞,再看一看登封人民的好女儿。阳光下,泪水横流;灵堂前,哭声一片,父母双亡,被任长霞收养的孤儿刘春雨哭哑了嗓子:“任妈妈,女儿还没有孝敬您一天呢,你怎么就匆匆地走了呢……”曾被任长霞从绑匪手中解救出的学生,16日晚上熬了一夜,亲手做了一幅大的挽幛,上面写着“任妈妈永远活在我心中,听您的话,好好学习,报效祖国”。一位抱着孩子的大嫂失声痛哭起来:“我们失去的是一位好局长,可孩子却永远失去了妈妈。”登封市城郊62岁的王老太太,早晨4时就起了床,步行5公里来到医院。她说:“长霞来登封 3年,虽然没有给俺办过事,俺也不认识她,但是俺感到她给登封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登封变安全了。今天俺要来见她最后一面,送送她。”遗体告别仪式开始后,人们看着哭着、哭着看着,肝肠寸断。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群众依然潮水般地涌来。当灵车缓缓驶出医院,少林大道两侧的数万名群众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悲痛,放声痛哭:“任局长,您慢点走!----长霞,一路走好!”……人群紧追着灵车、喊着长霞,护送着这位女局长走完最后一程。我流着眼泪穿行于如潮的人群中、纷飞的泪雨里,看着这震撼人心的场面,禁不住感慨万千:十几万百姓送行,十里长街痛哭。作为一个公安局长,她为什么能赢得百姓如此的爱戴?作为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她为什么能赢得乡亲这样的亲情?作为一个人民公仆,她是怎样赢得人民像对待儿女般的热爱呢?答案写在登封62万人民的心中,写在登封青山绿水之间。人民爱戴任长霞,是因为她对人民怀着深厚的感情。任长霞到登封工作半个月,就抽调20名民警,组成控申专案组,变被动为主动,变上访为下访,并把每周六定为局长接待日。群众们说,这个局长不一般哪。2001年7月19日,是第一个局长接待日。任长霞从上午8点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一天里只吃一个烧饼。接待了124位群众的她,腿站麻了,嗓子哑了。外边人多,长霞把乡亲们请到了五楼会议室。有的群众边说边哭,任长霞边流泪边记录。一个叫陈秀英的老上访户把材料交给任长霞,说头被人打伤了。长霞把手伸进大娘蓬乱的头发里一点一点地摸着。摸到伤口,任局长心疼地说“咦,咋打成这样。他人呢”,“跑了”,“跑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抓回来。”2004年2月份,陈秀英的案子终于告破,犯罪嫌疑人被从广州抓获归案,听到这个消息,陈大娘泪流满面,逢人便说:我终于盼到这一天了。登封市公安局的民警至今还记得任局长最爱说的那句话:“不到案件现场的局长不是称职的公安局长。”就是这位称职的公安局长,上任几个月后,抓了王松、捕了砍头帮,侦破了一个又一个案件,处理了积压多年的申诉信访。她在登封三年,局长接待日从未间断;千余个日日夜夜,任局长接信接访3476件,使476个上访老户停访息诉。从此,登封的天又蓝了,老百姓的心又暖了,任局长的脸上这才有了笑容。“女包公”、“任青天”的说法也就在乡亲们中间流传开来。任长霞对人民充满热爱,对孩子更是一片深情。2001年5月,在一次矿难事故中,已经失去母亲的刘春雨又失去了父亲,成了孤儿。当时,任长霞正在事故现场,她眼含热泪一把把小春雨搂在怀里:“孩子,从今往后你就是我的亲闺女!”自此,任长霞独自承担了小春雨生活和学习的全部费用。小春雨对我说“2002年秋天,任妈妈到我家来看我,给我带来一双运动鞋和一件粉红色棉袄。她蹲在地上给我穿鞋,见到我的袜子破了一个窟窿,就说,‘这咋穿哪,给你点儿钱去买双新的’。要不是旁边站着别人,我真想搂住她亲她一口,叫一声‘妈妈’。”任长霞

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范文最新推荐------------------------------------------------------ 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先进事迹报告会非常成功。我代表行党委对参与汇报的各位同志表示热烈祝贺,对为了组织好这次先进事迹报告会而付出大量心血的行办公室的同志表示感谢。 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是行党委为了弘扬新时期敬业奉献精神,挖掘行内先进人物及事迹,激励全体员工树立开拓创新意识,为优秀员工脱颖而出搭建的一个平台。身边的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最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也最亲切、最真实、最容易引起共鸣。因为他们是我行的普通一员,与我们血脉相连,感情相通。他们的喜怒哀乐,就是我们大家的喜怒哀乐;他们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精神,必将激励着我们努力工作,开拓进取,为实现我行的战略目标而开拓创新,努力工作。 我希望全体员工要自觉向先进人物看齐,学习他们以行为家、以苦为乐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不屈不挠、永不服输的战斗精神,学习他们肯动脑筋、不怕困难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合作共事、不争名利的团结精神,学习他们为了我行的大发展、大跨越、大腾飞而不息奋斗的主人翁精神。当然,参与今天演讲的,是大家公推出来的先进人物; 1 / 8

我相信,在我行,还有更多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员工,他们常年在本职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工作,为我行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当前,我行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阶段,改革、创新和发展的任务很重,压力也很大。我希望先进人物能够更加勤奋的学习、工作,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做到“一个人影响一大片”;我也希望其他同志能够努力向先进人物看齐,不仅在工作上,也在奉献精神、创新意识和发展观念上向先进人物看齐,使我行的发展更具活力。 我相信,只要各部门、各单位都能紧紧团结在行党委的周围,积极贯彻落实总行和行党委的战略部署,着眼发展,面向市场,大胆创新,积极开拓,我行的各项业务必将走上梯级、持续发展轨道。我也相信,通过今天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全体员工一定会振奋精神,昂扬斗志,为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而更加努力的工作。 预祝大家取得更好的业绩,谢谢大家! 此文章是我站原创文章未经我站允许不得私自转载我站文章 在几千年皇权历史的中华大地,有句口头禅异常流行: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上下三千年,几乎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潜伏着一个帝王的梦想。 什么样的梦想堆出什么样的土壤,什么样的土壤结出什么样的果实。上下三千年,我们看到真正的帝王不是那么容易当的:杀人如麻,血流千里。然而帝王般的威福却可以轻松模拟: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小公司如同大小王国一样风起云涌,大小老板怀揣帝王般的心态层出

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材料

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材料 ----平凡工作见真情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xxx,是xx局新港办事处集司码头查验科的科长,我汇报的题目是《平凡工作见真情》。 检验检疫工作,说它大,那是守卫国门的大事;说它小,那是有一件件琐琐碎碎的小事组成。林应太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将小事做成精品,将细节做成微妙,将服务做成超值,将重复做成精彩。 XX年大年初一晚上11点30分,值班的同事在一艘停泊在码头的国际船舶上检疫,发现了一名土耳其船员发烧达℃,有“疑似非典”症状。瞬间我们启动了应急预案,紧急上报、隔离船员、联系医院、勘察现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 晚上12点,我正考虑由谁上船检疫的时候,林应太打来电话,他焦急地说:“科长,听说发现疫情,我现正赶赴码头,请批准我上船检疫。”我心里咯噔一下,喜忧参半,喜的是林应太是业务骨干,检疫有经验,防控sars他确实是最好的人选;忧的是他身体刚治疗,还没完全恢复,面对面地接触病人,容易被感染。我就劝他说:“你除夕值夜班还没休息好,现在身体也在治疗阶段,我另安排人吧”。可是,林应太坚决地回答说:“科长,我熟悉业务,由我去!”

当我们赶到码头时,林应太早早穿好了严密厚重的隔离衣,背着工作箱和照相机,拿着检测工具和消毒器材在码头边整装待命,眼里闪烁着坚定的目光。 “sars”!在“sars”肆意横行的时期,多少人躲着唯恐不及,可是我们的阿太,不顾化疗后的反应,义无反顾地冲在最抗击“sars”最前沿。面对这样的勇士,我能说些什么呢?只好紧紧地握住阿太的手,说了声“保重!” 我们一起上船拍照、给所有船员测量体温、排查情况,严格按照非典防制“四个不漏”的规程实施检疫。发烧的船员被隔离在一个工作室里,两眼通红,全身冒冷汗。阿太亲自为他戴上口罩,详细询问他的身体情况后做简易治疗,每隔一小时帮他重测一次体温。一次、二次、三次、四次,我的心不断地剧烈跳动,要知道多接触一次疑似病人,就多增加一次感染的机会呀。阿太的孱弱身体能顶得住么?可是我们的阿太面带微笑,一次又一次完成了这好像平凡不得了的工作。 连续四次体温测试都是℃,我们当机立断,马上把这位船员送进医院。 随后,阿太也没闲着,对整条船上人员进行隔离、消毒,直到清晨,才完成所有检疫工作。阿太脱下防护服,摘下护目镜,寒冷的冬天,他的衣服居然全部让汗水湿透了,眼里都布满了血丝。看着脸色苍白的林应太,我问:“阿太,刚

大学生观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感悟

大学生观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感悟 大学生观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感悟 名和利,我不追求,只要你做,总会有人认可的,干就完事了。李保国老师这种不追名逐利的品格值得我们敬佩,更是我们现在的青年人需要好好学习的。我们正处在最好的年华,所以我们需要好好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有实践技能,理论终究还是要落到实处,我们要将学以致用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向李老师致敬! 李保国同志作为时代楷模的典型,他的故事可亲可敬,更是可复制的。他见不得农民们受穷,他要让老百姓们过上好的生活。他与农民们,建立了如同亲人般感情基础。我们未来作为理工学科的从业者,虽然未必能够像他那样拥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但是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坚守精神,不忘初心,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贡献力量。 在李保国同志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老一辈共产党员的艰苦奋斗精神,还看到了他自身上值得后人学习的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工作方法。为了治理太行山,三十五年如一日,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帮助农民一起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李保国同志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事业却不会停止,他的精神也从未远去。作为两学一做的楷模,青年党员们应当发扬李保国同志的精神,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认真、执着、亲力亲为是他的标志,牛人铁人凡人是他的标签,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是他的动力。年轻的他肯干脏活累活,处在高职位的他却是学院调课率最低的老师,一年中有二百多天待在乡下的他几乎踏遍了太行山所有的山区县。李保国同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愚公精神令人动容,苹果花开的季节我们失去了他,但他的精神在我们心中铭刻。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也应该树立他这样的精神价值,锻炼自己的意志,积极学习李保国同志的品质作风。 以李保国为镜,自觉为民造福。我是农民的儿子,最见不得农民穷! 这是李保国内心深处的呐喊。他一心一意为民,时时刻刻把群众利益挂心上,真心实意为群众干实事谋福利,一年里,行程4万公里,200多天扎在农村,让140万亩荒山换了绿装,带领10万农民脱了贫致了富。是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贫困群众不斩穷根、祛穷病,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当前,决胜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以学习李保国精神为契机,大力发扬敢挑重担、敢于担当的精神,激发迎难而上、攻城拔寨的勇气,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改善基本民生,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最触动我的还是李保国教授对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和说到做到的坚忍作风。李保国教授几十年如一日活跃在太行山间的村庄里,和乡亲们同吃同住,戮力同心,把自己的技术和乡亲们的劳作结合在一起,几乎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对几个村庄的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让他们福起来,自己却分文不取,最终在田间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