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4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分析报告

2014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分析报告

2014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分析报告
2014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分析报告

2014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分析报告

2014年12月

目录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历程 (3)

1. CDM发展 (3)

2. 国内配额交易试点的发展 (4)

二、中国的碳交易系统 (5)

1. 我国七大碳交易市场试点情况 (5)

2. 碳价信号初步形成 (6)

3. 市场行情 (7)

4. 试点之间竞争加剧 (8)

5. 受益主体 (9)

三、国内碳交易发展趋势 (10)

1. 2016拟建全国市场 (10)

2. 全国碳市场的四种可能方案 (11)

3. 构建全国碳市场的两条路径 (11)

四、存在的风险: (13)

五、其他 (14)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的碳交易发展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国际CDM阶段和国内配额交易试点阶段。

1.CDM发展

国内CDM的起始点是2002年,荷兰政府与中国政府签订内蒙古自治区辉腾锡勒风电场项目,由此正式进入中国。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碳市场交易。自2002年以来,中国的CDM 项目迅速发展,2006年中国逐渐取代印度、巴西成为CDM项目第一大国。截至2014年6月末,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全部CDM项目共计5058个,在CDM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的中国CDM项目共计3802个,已获得CERs签发的中国CDM项目共计1394个。截至2014年6月末,全球累计的核证减排量(CER)总共为14.68亿吨CO2e,中国列居第一,占总量的60%以上。

2013年以后,得到签发的中国的CDM项目急剧减少,中国的CDM 市场发展并不乐观,这主要是因为,全球第一大碳交易市场欧盟碳交易市场在2011年以后持续低迷,受实体经济不振的影响,社会生产缩减,能耗下降,对碳排放权的需求也随之下降,而国际上CER的不断签发导致供给过剩,CER的价格也急剧跌落,近两年价格一直在1欧元以下波动。另外,欧盟对2013年后碳市场交易设置更多限制,2013年后将不再接受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批准的CDM项目的减排量指标,国际CDM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2.国内配额交易试点的发展

●2008年,国家发改委首次提出要建立国内的碳交易所。此后两个

月,北京、上海、天津相继成立环境资源交易所。

●2009年,中国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

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2011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约束性目标: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

●2011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等七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2011年1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

作方案》通知,再次明确到201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的主要目标,研究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方案,逐步形成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2012年6月,发改委印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确立国家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提出核证减排量(CCER)交易。

●2013年,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陆续启动碳排放交易。2013

年6月18日,中国第一个碳交易试点在深圳正式启动,截至到2014年6月末,中国的七大碳交易试点均已启动运行。分别为: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广

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和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二、中国的碳交易系统

借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中国7个碳交易试点均实施总量控制下的碳排放权交易,同时接受国内核证的自愿减排量(CCER)抵消碳信用。目前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所涉及的碳交易产品主要为:总量控制下的碳排放权配额和可用于抵消配额清缴的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

根据我国减排目标,发改委首先确定各交易试点配额总量,然后各交易试点选择纳入的控排主体,多为能耗大的工业企业,基于历史排放法和行业基准线法等配额分配方法,采取免费或免费+有偿(拍卖或固定价格)的方式向相应的各个控排企业分配年度配额,履约期为每个自然年,履约期截止日前,控排单位须向主管部门提交与其上年度实际碳排放量相等的配额数量及其可使用的核证自愿减排量之和,否则,则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1.我国七大碳交易市场试点情况

七大碳交易试点均已开始运行,通过一定的门槛标准,各试点城市均纳入了主要的控排单位,多为能耗高的工业企业。随着交易试点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纳入控排的行业的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在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方面,各试点交易所依据免费为主、适时推行拍卖等有偿方式为辅的原则,同时又各有特色,并且以后将逐步扩

大拍卖的比例,碳排放权的初始配额发放,将由无偿发放到有偿发放的适当过渡,增强控排企业的碳交易积极性。

碳配额市场是各试点独立的,但核证减排量(CCER)是全国统一的市场,不限制来源,由国家发改委签发,经过第三方机构认证之后可以在各个市场进行买卖,但有履约比例的限制,各地的限制比例都不超过10%。就交易主体而言,控排单位和其他机构均可参与,且目前除了北京和上海,其他试点也允许个人参与交易。对于交易价格,各交易试点设置了不同的涨跌幅限制,从而防止市场过度动荡。

2.碳价信号初步形成

碳交易市场的重要功能是释放碳价格信号,反映碳减排成本。各试点地区价格比较悬殊,截至2014年8月22日,市场价格最高达到130.9元/吨(深圳),最低为20.74元/吨(天津),成交均价最高为70.2元/吨(深圳),最低为29.6元/吨(天津)。从价格波动上来看,深圳波动幅度最大,达到+80%~-62%,上海和北京市场波动幅度相对较小。

碳市场运行一年情况后,碳市场规模和价格区间已经形成,但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各试点地区二级市场已初具规模,市场整体价格波动幅度基本处于20元/吨到90元/吨之间,但是,流动性严重不足的问题,也同时影响到碳价的准确性。

各试点省市基本将履约期设定在每年6或7月份,2014年履约前最后一个月的成交量占总成交量的比重,除天津之外均超过了65%,这说明大部分交易集中发生在最后一个月,以履约为主要目的,交易

集中度过高,市场有效性不足。

3.市场行情

目前各地区的配额属于地方“粮票”,总量大小和配额发放松紧直接影响该地区的交易活跃度。市场上交易品种单一,仅限于配额现货。

在履约截至期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碳交易量很少,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但在2014年6月30号之前两周内,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的碳交易量急剧增加,价格也因需求的拉动而出现短暂的回升,但在2013年的交易履约期过后,碳交易市场又恢复不活跃状态,价格小幅下行。这代表了我国碳交易各个交易试点的大致情况。

国有企业在参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上的意愿明显不同。国有企业普遍将参与一级市场有偿分配活动视为政治义务,而对二级市场的交易活动缺乏积极性。

控排企业参与二级市场存在四点障碍。一是担心未来配额不足,希望留存配额。二是普遍未建立完善的碳管理体系。三是缺少专业性人才。四是政策不稳定,使得参与市场的风险较大。

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利马会议中国碳市场展望主题边会上表示,截至今年11月底,共交易1436万吨二氧化碳,累计成交金额突破了5亿元人民币。

虽然试点地区基本均已对投资机构开放,但碳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微弱的流动性导致投资机构保持观望态度。除了率先引入个人投资者,深圳近期成功引入境外投资机构,但深圳在试点地区中市场总量

最小,恐难以大规模地提高交易量。而受制于证监会的“37/38号文”,碳交易平台采用了限制市场交易活跃度的“T+3/5”交易模式。

4.试点之间竞争加剧

碳交易的第一目的是减排,第二才是交易。中国目前的碳交易都是现货交易,而欧洲市场上有90%的碳交易都是期货交易。当前政策明确鼓励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和碳期货,各地交易所也与企业合作,在碳债券、碳基金、碳信贷等领域创新。

七个试点交易所之间的竞争加剧,各自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交易服务,提高交易规模。碳金融在国内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尤其是在几个交易试点。

2014年9月9日,湖北签约全国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湖北宜化集团以210.9万吨碳配额作为质押担保,获得兴业银行4000万元质押贷款。其评估标准为每吨23.7元左右的价格,该价格为湖北碳市场开市以来的二级市场平均价格,在此基础上乘以通用贷款系数0.8,最终确定为4000万元。

2014年12月11日,上海银行与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签约国内首个《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质押贷款协议》,这是国内首次金融机构与碳资产管理公司就CCER进行质押,CCER由此进入金融领域。

上海宝碳以CCER作为质押,获得上海银行500万元质押贷款。CCER质押定价方式是以目前七个碳交易市场碳配额价格的加权平均价作为基准价,再按照一定质押率折算为质押价。

CCER和配额作为企业的资产,以碳产品的形式进入金融领域,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两者带来的潜在风险各不相同。在试点碳交易市场运行一年后,碳配额的价格是可以预期的,将其作为质押物,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相对较低;而CCER在2014年尚未进入试点用于履约,缺少透明的市场价格,不可预期性较大。

除上海、湖北外,深圳也在尝试碳金融产品创新。12月3日,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和超越联创环境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托管会员协议书》,超越联创成为深圳碳市场首家托管会员。通过开展托管业务,帮助管控单位提升碳管理能力、提高市场交易活跃性、促进碳排放权资产化,并以企业碳资产为支点,为深圳碳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个协同创新的平台,不断发掘企业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商业模式。

5.受益主体

建设我国国内碳交易市场的目的是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从参与主体来看,主要利好以下四类企业:

第一类是节能环保型企业,他们可以通过出售碳排放权(多余配额)获得营业外收入;

第二类是具备环保项目资源,如具备林业资源的企业;

第三类是为企业提供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性公司,通过为耗能建筑、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分享节能收益;

第四类企业是从事替代技术、碳捕获或回收的企业。

三、国内碳交易发展趋势

国内碳交易发展趋势:产品创新+全国性交易市场

1.2016拟建全国市场

2014年9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规划》明确提出,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将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加快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

不过,由于碳交易在我国仍然处于起步发展的试点阶段,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仍然面临重重困难。一方面,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基础还相对薄弱,相关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财税、价格、金融等政策需要进一步创新,市场化机制需要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从现实操作层面看,企业对于碳排放交易的热情以及履约情况,也将对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试点情况看,多地在履约期临近之时都出现了推迟履约期的情况。

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近日公开表示,尽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争取在2016年开始运行。目前国家已经初步确定了未来全国碳市场的时间表。

根据国家发改委规划,全国碳市场的时间表为:

●2014-2015年为准备阶段,完善法律体系等;

●2016-2020为运行完善阶段(第一阶段),全面启动实施和完

善碳市场。

●2020年后为拓展阶段(第二阶段),扩大参与企业范围和交易

产品,探索与国际市场的连接。

2.构建全国碳市场的两条路径

12月6日,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在秘鲁利马召开的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0次缔约方大会的“中国角”边会上,发布了《2014年中国碳金融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提出,全国碳市场的构建可存在两条路径。一是自上而下的碳市场。即国家发改委从中央政府的角度构建全国性的减排目标体系、履约体系、MRV体系、市场运行体系、监管体系等,建立统一的市场规则,在新的框架下进行市场交易。而是自下而上的碳市场。即允许区域碳市场获得更大的自主权限,包括与其他非试点区域的连接,与全国碳市场的逐步连接,配额的自主分配,拍卖资金的灵活应用等。

当前,在全国碳市场顶层设计阶段,七个区域碳市场在未来将执行怎样的角色值得关注。全国7个试点碳交易所运营形式和股权结构较为复杂,而全国碳市场最多需要两个交易所的支撑即可。这意味着至少5个碳交易所面临转型的问题,转型有两个方向:一是发展为地方拍卖平台,二是转型为碳金融服务机构。

3.全国碳市场的四种可能方案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发布《排放权交易与制度创新:中国碳交易试点之经验》(以下简称《碳交易》)报告。《碳交易》对全国碳市场的建设路径提出了四种可能方案。

第一种,中国可以从目前的试点为中心出发,建设多个区域性的排放权交易体系。其他27 个非试点的省级单位要从现行七

个试点中择一加入。为了避免各个试点互相竞争,这样的作法

可包含中央政府实施对排放权交易体系核心内容质与量的管控(例如,出台相应的处罚条款以维持排放总量上限的完整性),这些措施必须要被纳入继承的项目内。

●第二种,中国可能决定针对单一或几个排放行业建设统一排放

权交易体系。建立一个针对电力与热生产排放源的排放权交易体系是合理的选项,该行业约占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50%以上。针对电力行业能够有效的限制受控排放源的数量,同时也可大幅的简化配额分配、基准线界定、监测、报告及查核系统(MRV)、以及执法过程。中国可以借鉴其他针对电力行业的排放权交易体系(例如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 以及美国酸雨项目)。行业针对性的项目可与美国目前推动的电厂减排项目相似。

●第三种,中国可选择针对东部沿海地区建立包含多种行业的三

大区域市场,例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渤海经济圈。

上述三个区域2007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当年全中国GDP 的一半左右;2008 年三地区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约占中国总排放量的48%。为鼓励投资,区域项目能够推动CCERs 的发展,并纳入不在覆盖范围内的西部欠发达省份,这样的措施也与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相符合。

●第四种,建立一个覆盖多个行业的全国性市场。与针对单一行

业或区域体系相比较,这样的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施行和运作面临较大程度的挑战。但项目排放源、边际控成本、以及发展的

速率的多元化也可带来许多单一性体系缺乏的益处,例如更多

的成本节约、市场流动性和投资机会等。

四、存在的风险:

●参与主体风险。碳市场发展历史较短,缺乏有规律性的数据积

累和成熟的避险工具,对参与企业的风险管理带来了更多的不

确定性。同时,对于一个年轻的市场,无论是市场设计者、操

作者的经验积累都非常有限,受管制的公司和投资、咨询机构

也缺乏相应的人才储备和能力准备。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市场

操作失误或出现事故的几率较高,从而损害投资者利益。

●产品供给风险。目前,全球碳交易包括配额交易和项目信用两

种。项目交易包括一级、二级CDM交易和联合履约(JI)交易。

CDM和JI二级市场主要是由碳基金的投资行为建立的规模庞

大的不受国际法约束的碳金融市场。在不同机制形成了不同产

品的同时,又形成了在交易所等平台上完成的场内交易和交易

平台之外的场外交易,且衍生出包括远期、互换、期货、期权

等产品,呈现出碳货币证券化和发展为套利交易产品的趋势。

如何衡量这些金融产品的质量将会成为方法和评估技术上的

难题,这种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将使碳衍生品交易变得更加不透

明,更易于隐藏和传递风险。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将很可能是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将面

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一般情况下,市场围绕着具有较高流动性

的交易所运行。这取决于市场本身的商品化程度,参与者的多

少,以及产品是否足够丰富,从而使较多的参与者针对丰富的

产品寻求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如果市场的发展致使交易工具可

替代性低,进而导致流动性分散,则会有损市场信心。低流动

性阻碍了参与者自由交易,会给市场和潜在投资者带来风险。

信息不对称风险。市场发展有序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参与者以及公众是否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得对于交易规模、质量、

价格等方面信息。在不成熟的碳金融市场,会大量存在信息不

对称的情形,市场交易一方利用掌握信息的便利条件,使自身

获益而使交易另一方受损的风险大量存在。

五、其他

碳市场设计的初衷是应对气候变化,高效的实现经济体的节能减排目标。因此,对于市场主要参与者,即需要履行减排目标的企业、投资者、金融工具的设计者而言,碳市场发展与节能减排总体目标之间的关联度尤为重要。任何来自碳市场的微观市场行为以及宏观发展上与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背道而驰的评价都有可能对市场长期、有序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碳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碳纤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碳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粘胶基、沥青基、聚丙烯腈基纤维等)在10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裂解碳化形成的一种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纤维。根据原丝种类,碳纤维主要可分为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粘 胶基碳纤维。其中,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占据主流地位,产量占碳纤 维总量的90%以上,粘胶基碳纤维还不足1%,沥青基碳纤维约占8%。 该碳纤维项目计划总投资19668.2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6415.4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46%;流动资金3252.84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16.54%。 达产年营业收入31498.00万元,总成本费用25035.91万元,税金及 附加346.52万元,利润总额6462.09万元,利税总额7699.93万元,税后 净利润4846.5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853.3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2.86%,投资利税率39.15%,投资回报率24.64%,全部投资回收期5.56年,提供就业职位587个。 充分依托项目承办单位现有的资源或社会公共设施,以降低投资,加 快项目建设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节约用水。贯彻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消防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 的总体规划与建设要求。

......

碳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2020-2026年全球及中国咖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咖啡行业技术水平及需求变动分析(附报告目录) 1、我国咖啡行业发展现状 咖啡作为舶来品,进入我国已逾两百年。早在18 世纪末,法国传教士就将咖啡引入云南省。1989 年,雀巢在中国推出速溶咖啡,标志着我国进入速溶咖啡消费时代;20 世纪末以来,陆续有台系、欧美系、韩系咖啡店品牌进入大陆市场,国人开始接触到现磨咖啡;目前市场上的现磨咖啡、速溶咖啡和即饮咖啡等产品中使用的咖啡原料产品主要包括烘焙咖啡豆、咖啡萃取液、速溶咖啡粉及咖啡浓缩液等。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全球及中国咖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1)烘焙咖啡豆 烘焙咖啡豆是咖啡生豆的粗加工产物,根据品种可以分为阿拉比卡(Arabic)和罗布斯塔(Robusta),同时也对不同产地、粒种大小进行品质区分。目前,在咖啡豆烘焙工艺中,通过调整不同的温度、时长、爆点等参数,实现对咖啡豆的浅度、中度、深度烘焙,不同烘焙程度对口感和风味影响较为明显,可以满足不同咖啡用户对于咖啡口味的需求。 (2)咖啡萃取液 咖啡萃取液可以广泛应用在乳品、饮料、冰激凌、烘焙、糖果制造等领域。根据不同行业需求,可以使用不同的萃取原液。其中,热萃咖啡原液是通过85℃以上的净化水充分萃取,能够获取咖啡中的水溶性成分,从而得到咖啡的香气和味道;冷萃咖啡原液采用冷萃取技术,经过8 小时以上的浸泡或滴滤,在良好地保留咖啡香气和余韵的同时能够拥有更加醇厚的口感。 (3)速溶咖啡粉 速溶咖啡粉是通过将咖啡萃取液中的水分蒸发而获得的干燥的咖啡提取物。速溶咖啡粉突破

了现煮咖啡局限性,具有使用方便的特性,从而迅速融入食品工业中。在国内,速溶咖啡粉的用途广泛,不仅可以用作日常冲泡咖啡,而且在食品加工领域,也成为各类咖啡饮料、三合一咖啡粉及糖果、调味乳、甜品、烘焙等各种咖啡口味食品的原料。速溶咖啡在口感上虽略逊于现磨咖啡,但由于其具有高性价比、饮用便捷性等特点,目前在国内咖啡消费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4)咖啡浓缩液 咖啡豆经过萃取后,水解液经过真空浓缩后回填芳香液,混合均匀再罐装,行业内具有较强技术能力的生产企业,会在浓缩过程中增加香气回收工艺。由于在常温环境下咖啡浓缩液中蕴含的芳香物质容易挥发,因此,咖啡浓缩液通常以冷藏方式保存。 2、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1)咖啡烘焙技术工艺 咖啡豆的烘焙是咖啡生豆的化学与物理性质转变转化过程,只有经过烘焙之后才能产生能够释放出咖啡香味的成分,因此,烘焙环节是咖啡生产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烘焙豆的品质主要由咖啡生豆决定,同时烘焙设备和工艺也会对口感有重要影响。烘焙工艺主要由烘焙师设置温度曲线决定。通过调整不同的温度、时长、爆点的参数,可以实现对咖啡豆的浅度、中度、深度烘焙,不同程度的烘焙对口感影响较为明显。

2017年碳市场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碳市场行业分 析报告 2017年11月

目录 一、全球气候持续恶化,碳减排形成国际共识 (4) 1、全球气候持续恶化,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4) 2、碳税和碳交易,各国采取不同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5) 3、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巴黎协议,碳减排形成国际共识 (7) 4、完整的市场机制保证碳交易的进行 (9) 二、制度设计不尽相同,国外碳市场曲折前行 (11) 1、利益集团相互博弈,全球碳市场方兴未艾 (11) 2、欧盟成为碳排放交易最成熟区域,为世界各国提供诸多可借鉴的经验 .. 13 3、适应不同国情,各国开发本国碳排放交易体系 (16) 三、我国碳市场试点启动,全国统一碳市场呼之欲出 (17) 1、中国碳排放量已居世界首位,产业转型和国际压力推动碳减排 (17) 2、先期参与CDM机制,区域试点启动国内碳市场 (19) 3、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统一碳市场建立在即 (25) 四、不断完善交易体系,碳交易市场大有可为 (26) 1、逐渐完善数据体系,纳入更多的行业和企业 (26) 2、更加灵活的配额机制,保证碳市场的平稳发展 (27) 3、开发更多的方法学,为清洁能源发展助力 (28) 五、相关企业 .......................................................................................... 28 28 1、置信电气 .......................................................................................................... 29 2、爱康科技 ..........................................................................................................

中国柑橘市场行情分析报告(特撰版)

中国行业研究报告咨询系列 中国柑橘市场行情分析报告 中国企业高层战略决策参考必备

●行业研究分析报告(推荐指数★★★★★) 《中国柑橘市场行情分析报告》是博研咨询依托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提供的最新行业运行数据为基础,验证于与我们建立联系的全国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组织的权威统计资料。凭借博研咨询在其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基础上建立起的完善产业研究体系,一整套的产业研究方法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是目前国内覆盖面最全面、研究最为深入、数据资源最为强大的行业研究报告系列。 《中国柑橘市场行情分析报告》充分体现了博研咨询所特有的与国际接轨的咨询背景和专家智力资源的优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为主线,全面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等多层面信息源,依据权威数据和科学的分析体系,在研究领域上突出全方位特色,着重从行业发展的方向、格局和政策环境,帮助客户评估行业投资价值,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寻找最佳营销机会与商机,具有相当的预见性和权威性,是企业领导人制定发展战略、风险评估和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 我们的优势: 丰富的专家资源和信息资源:博研咨询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信息中心系统丰富的数据资源,建成了独具特色和覆盖全面的产业监测体系。同时,与国内众多研究机构和专家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中国行业研究分析报告》全部由国内一流经济学家、行业专家作为顾问,由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资深研究员撰写,他们长期专门从事行业研究,掌握着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加上我们严格的审稿制度,使报告的质量都有充分的保证。 行业覆盖范围广、针对性强:博研咨询《中国行业研究分析报告》的入选行业普遍具有市场前景好、行业竞争激烈和企业重组频繁等特征。我们在对行业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还对其中重要的细分行业或产品进行单独分析。其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是任何同类产品难以企及的。 内容全面、论述生动:博研咨询《中国行业研究分析报告》在研究内容上突出全方位特色,报告以本年度最新数据的实证描述为基础,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各行业的市场供求、进出口形势、投资状况、发展趋势和政策取向以及主要企业的运营状况,提出富有见地的判断和投资建议;在形式上,报告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避免套话和空话。报告附加了与行业相关的数据、政策法规目录、主要企业信息及行业的大事记等,为投资者和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动的行业全景图。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可知,由于制度不完善、基础数据不规范等原因,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呈现从局部到整体,纳入行业单一等特点。以湖北碳交易试点市场为典型案例,发现其在配额分配、交易注册等方面对我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根据碳交易数据,对比分析中国7 大试点交易市场的发展情况,发现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1 研究背景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抑制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是全世界需要面对的共同挑战。我国目前虽然不承担强制减排任务,但已将降低碳排放列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于2017年12月正式启动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深入发展。 关于碳交易市场分析,欧盟对碳信息披露、搜集、整理与报告起步较早,Kolk A、Levy D(2008)研究碳信息披露项目(CDP)数据,发现其通过反应二氧化碳排放对企业产生的碳成本、碳风险等信息,有助于增进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度。张彩平、谭德明(2013)回顾了2003年至2012年CDP在推动碳信息披露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研究国际碳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法规的演进历程,发现企业利益相关者主要通过碳信息披露报告的方式了解掌握企业碳成本控制及碳资产管理情况。崔也光、周畅(2017)搜集中国七大碳交易试点的年度报告,整理总结出截止2016年末,七大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额25亿元,成交量1.16亿吨等关键碳排放数据,其团队对除重庆市场外的六大试点市场调研考察,收集了代表性高排放企业的会计处理方式、会计信息披露等相关数据,发现全国碳交易市场仍缺少统一的会计处理办法,急需制定相应准则规范碳交易,且市场活跃度与碳交易信息披露状况有着紧密联系。本文将对中国碳交易市场进行数据分析,并以湖北碳交易试点市场为典型,提出促进中国碳交易市场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2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2018年碳纤维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18年碳纤维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正文目录 1、碳纤维材料前景广阔,全球产能高度集中 (6) 1.1、碳纤维应用领域广泛,全球需求增长态势良好 (6) 1.2、碳纤维技术壁垒高,行业龙头优势显著、成本控制能力强 (17) 2、日本企业后发先至,精准定位碳纤维市场 (21) 2.1、东丽掌控碳纤维核心技术,引领行业持续发展 (22) 2.2、帝人东邦布局全球生产基地,碳纤维材料业务盈利能力不断增长 (27) 2.3、三菱丽阳兼备多种碳纤维材料生产能力,大力发展车用碳纤维复材37 2.4、西格里集团碳纤维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45) 3、发展高端制造业,国内未来碳纤维需求巨大 (51) 3.1国内碳纤维的需求增长迅速,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51) 3.2、国内外企业规模差距大,碳纤维近年获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57) 3.3、国内碳纤维行业步入快速发展期,竞争力持续增强 (58) 4、主要公司分析 (59) 5、风险提示 (60)

图目录 图1:全球碳纤维市场需求及预测 (6) 图2:2016年全球碳纤维需求分布 (6) 图3:2016 年碳纤维在全球航空航天领域细分应用占比 (7) 图4:波音787“梦想客机”的碳纤维机身 (8) 图5:国外商用飞机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占比 (8) 图6:波音公司预测2014 -2033年全球新增客机数量 (9) 图7:客机碳纤维渗透率预测 (9) 图8: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情况 (10) 图9:全球汽车领域碳纤维需求量预测 (12) 图10:风电机组正向着大型化发展 (12) 图11:风电叶片的长度和材料经济性关系 (12) 图12:碳纤维在风电叶片中的主要应用部位 (13) 图13:风电新增装机容量预测 (14) 图14:风电叶片碳纤维需求量预测 (14) 图15:碳纤维高尔夫球杆 (15) 图16:碳纤维自行车 (15) 图17:2014-2016年各领域碳纤维价格变动趋势 (17) 图18:2014-2016年全球碳纤维市场需求分布情况 (17) 图19:碳纤维的制造工艺 (19) 图20:全球小丝束碳纤维市场分布 (20) 图21:全球大丝束碳纤维市场分布 (20) 图22:碳纤维行业发展历史 (21) 图23:东丽近年营业收入及毛利率 (23) 图24:2016年东丽株式会社营业收入各业务板块占比 (24) 图25:东丽株式会社PAN碳纤维生产工艺 (25) 图26:聚丙烯腈预氧化化学式 (25) 图27:东邦公司的全球化布局 (28) 图28:帝人集团的全球设施分布 (28) 图29:帝人集团业务领域概要 (29)

国内咖啡市场调查报告

国内咖啡市场调查报告 了解消费者对于咖啡的需求及咖啡市场的现状,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温州、杭州、南京8个城市的2465名近3个月曾经喝过咖啡的普通市民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采用配额抽样方法,并按年龄层次和性别比例分配名额。 主流产品——速溶咖啡 数据:在受访者中,绝大多数的人喝过速溶咖啡,这个比例高达92.2%,过半数者(58.4%)喝过三合一袋装咖啡。16.8%的人喝过焙炒咖啡,29.4%的人喝过其他咖啡饮料。在问及被访者对于某一类咖啡的消费频率时,每天喝速溶咖啡的为6.0%,经常喝的为38.4%,在“偶尔喝”的咖啡种类中,三合一袋装和速溶的消费频率已很接近。而表示经常喝三合一的则只占13.1%。 分析:喝过速溶咖啡和三合一袋装咖啡的百分比最高,在“偶尔喝”的调查里这两者的百分比也是最高的,这说明速溶和三合一咖啡在初级消费者领域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 目前市场上的咖啡饮料尽管具有口味纯正、饮用方便等优点,但由于其价格相对较高,饮用时亦缺乏咖啡文化所体现出的高雅、温馨的情调,因此,绝大部分消费者只是偶尔喝一喝。 主要人群——中青年人 数据:各年龄段对咖啡的喜爱程度不同,其中表示非常喜欢咖啡的人群中41~50岁占了24.0%,20~30岁占了18.0%。

进一步调查表明,喝咖啡的男性比例要高于女性比例。在所有受访者中,喝咖啡的男性为55.1%,女性为44.9%。 分析:咖啡作为一种口味独特的饮品深受青年消费者的喜爱,中年人和青年人是咖啡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同时男性消费者的人数远远超出女性消费者,购买者中也以男性居多。其原因在于咖啡属烟糖类产品,更多为男性所关注。而且作为一种嗜好品,更易受到男性的青睐。 主要因素——味道诱人 数据:消费者在选购咖啡时哪些因素是他们所要考虑的呢?本次调查采用10分制让消费者对各种购买考虑因素打分,分数最高的代表其重要性越高。调查结果显示,味道以8.3分位居第一,其次是饮用方便性,为7.4分;保存期、品牌知名度等各项分值也较高。 分析:消费者对于咖啡的味道是极为重视的,毕竟咖啡是一种饮品,好味道的咖啡才会广受欢迎。同时作为一种饮品,饮用的方便性与否对消费者来说也是购买时考虑的一大要素,咖啡的生产厂家在生产时可以多考虑如何不断改进其味道和如何使咖啡更便于携带,使消费者在饮用时更方便。 主要信息——电视广告 数据:在众多获得咖啡信息的渠道中,电视广告以86.4%的比例成为消费者获取咖啡信息的首要渠道。另外,以促销活动、广播、杂志、报纸等一系列的传播渠道也是消费者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 进一步调查消费者想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咖啡的信息,发现有37.3%的人想通过传媒报道来获取信息,免费试用、传媒广告、朋友推荐等几项也占有较高的比例。

最新碳交易市场分析报告

碳交易市场分析报告

内容目录 1.始于20年前《京都协议书》,碳排放权可具备商品属性 .............................. - 4 -2.准备充分,中国全国碳交易市场望2017年底正式启动................................ - 4 - 3. 碳配额+CCER两部分构成全国碳交易市场 ................................................... - 6 - 3.1 碳配额:我国多为免费发放,交易市场累计成交已近百亿................... - 8 - 3.2 CCER:可能出现0.8-2.7亿缺口,产生60-120亿市场....................... - 9 - 4. 对标世界,中国碳交易市场望快速追赶 ....................................................... - 12 - 5 碳资产管理再迎重要市场机遇....................................................................... - 13 - 6 重点关注标的................................................................................................. - 14 - 7 风险提示........................................................................................................ - 14 - 图表目录 图表1:中国碳交易市场覆盖行业范围............................................................... - 5 -图表2:截止2017H1 碳市场累计成交数量....................................................... - 6 -图表3:截止2017H1各地区碳市场累计成交量情况......................................... - 6 -图表4:2013-2016 履约年度各试点覆盖企业数情况........................................ - 7 -图表5:2016 年配额二级市场现货交易累计成交量(万吨) ........................... - 8 -图表6:2016 年配额二级市场现货交易累计成交金额&成交均价..................... - 8 -图表7:一、二级现货市场历年成交量(万吨) ................................................ - 9 -图表8:一、二级现货市场历年成交金额(亿元)............................................. - 9 -图表9:CCER开发流程................................................................................... - 10 -图表10:各碳交易试点CCER抵消规则.......................................................... - 10 -图表11:截至2016H1 CCER累计成交量(单位:万吨).............................. - 11 -图表12:2014-2017 1-9月CCER成交量(万吨) ....................................... - 11 -图表13:全球主要碳交易市场 ......................................................................... - 12 -图表14:2016至2017-10-31 欧洲碳现货市场行情 ....................................... - 13 -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趋势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趋势 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通过艰难谈判,于1992年5月9日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过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所谓碳金融,是指由《京都议定书》而兴起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或称碳融资和碳物质的买卖,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 碳交易的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在六种被要求排减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为最大宗,所以这种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为计算单位,所以通称为碳交易,其交易市场称为碳市场(Carbon Market)。 在碳市场的构成要素中,规则是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有的规则具有强制性,如《京都议定书》便是碳市场的最重要强制性规则之一,其规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件一国家(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量化减排指标,即在2008—2012年间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减5.2%。其他规则从《京都议定书》中衍生,如规定欧盟的集体减排目标为到2012年,比1990年排放水平降低8%,欧盟从中再分配给各成员国,并于2005年设立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确立交易规则。当然有的规则是自愿性的,没有国际、国家政策或法律强制约束,由区域、企业或个人自愿发起,以履行环保责任。 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2007年碳交易量从2006年的16亿吨跃升到27亿吨,上升68.75%。成交额的增长更为迅速。2007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达400亿欧元,比2006年的220亿欧元上升了81.8%,2008年上半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总值甚至与2007年全年持平。全球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达到1500亿美元,超越石油交易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全球碳交易市场2020年将达到3.5万亿美元。 碳交易机制就是规范国际碳交易市场的一种制度。碳资产,原本并非商品,也没有显著的开发价值。然而,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签订改变了这一切。 按照《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在内的六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1990年减少5.2%。但由于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结构优化,新的能源技术被大量采用,因此进一步减排的成本高,难度较大。而发展中国家能源效率低,减排空间大,成本也低。这导致了同一减排量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成本,形成了价格差。发达国家有需求,发展中国家有供应能力,碳交易市场由此产生。

福建关于成立碳纤维生产制造公司可行性报告

福建关于成立碳纤维生产制造公司 可行性报告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摘要说明 碳纤维是含碳量大于95%的纤维材料,由聚丙烯腈、黏胶纤维、沥青纤维等有机纤维在高温下碳化制得。本质上来说,它是碳的同素异形体。按 照力学性能分类,碳纤维可分为标准模量(230GPa左右)、中模量 (280~350GPa)和高模量(>350GPa)三类;按照纤维丝束大小分类,可分为小 丝束(或标准丝束,≤24K)和大丝束(>24K)两大类;按不同的前驱体分类,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占碳纤维总量的92%,沥青基碳纤维占7%,黏胶基碳纤 维只占1%。 xxx(集团)有限公司由xxx实业发展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400.0万元,占公司股份74%;B公司出资140.0万元,占 公司股份26%。 xxx(集团)有限公司以碳纤维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 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集团)有限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10232.71万元,其中:固定资 产投资8312.72万元,占总投资的81.24%;流动资金1919.99万元, 占总投资的18.76%。

根据规划,xxx(集团)有限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15286.00万元,总成本费用11964.40万元,税金及附加186.67万元,利润总额3321.60万元,利税总额3966.42万元,税后净利润2491.20万元,纳税总额1475.22万元,投资利润率32.46%,投资利税率 38.76%,投资回报率24.35%,全部投资回收期5.61年,提供就业职位308个。 碳纤维复合材料由于其优良的材料性能,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 天(国防)、风电叶片、汽车、船舶、压力容器、建筑、电缆芯等不同行业。2017年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需求达到8.42万吨,预计2020年全球总 需求将达到11.21万吨,复合增长率达到10%。

关于国内咖啡市场的调查报告

关于国内咖啡市场的调查报告 了解消费者对于咖啡的需求及咖啡市场的现状,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温州、杭州、南京8个城市的2465名近3个月曾经喝过咖啡的普通市民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采用配额抽样方法,并按年龄层次和性别比例分配名额。 主流产品——速溶咖啡 数据:在受访者中,绝大多数的人喝过速溶咖啡,这个比例高达92.2%,过半数者(58.4%)喝过三合一袋装咖啡。16.8%的人喝过焙炒咖啡,29.4%的人喝过其他咖啡饮料。在问及被访者对于某一类咖啡的消费频率时,每天喝速溶咖啡的为6.0%,经常喝的为38.4%,在“偶尔喝”的咖啡种类中,三合一袋装和速溶的消费频率已很接近。而表示经常喝三合一的则只占13.1%。 分析:喝过速溶咖啡和三合一袋装咖啡的百分比最高,在“偶尔喝”的调查里这两者的百分比也是最高的,这说明速溶和三合一咖啡在初级消费者领域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 目前市场上的咖啡饮料尽管具有口味纯正、饮用方便等优点,但由于其价格相对较高,饮用时亦缺乏咖啡文化所体现出的高雅、温馨的情调,因此,绝大部分消费者只是偶尔喝一喝。 主要人群——中青年人 数据:各年龄段对咖啡的喜爱程度不同,其中表示非常喜欢咖啡的人群中41~50岁占了24.0%,20~30岁占了18.0%。

进一步调查表明,喝咖啡的男性比例要高于女性比例。在所有受访者中,喝咖啡的男性为55.1%,女性为44.9%。 分析:咖啡作为一种口味独特的饮品深受青年消费者的喜爱,中年人和青年人是咖啡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同时男性消费者的人数远远超出女性消费者,购买者中也以男性居多。其原因在于咖啡属烟糖类产品,更多为男性所关注。而且作为一种嗜好品,更易受到男性的青睐。 主要因素——味道诱人 数据:消费者在选购咖啡时哪些因素是他们所要考虑的呢?本次调查采用10分制让消费者对各种购买考虑因素打分,分数最高的代表其重要性越高。调查结果显示,味道以8.3分位居第一,其次是饮用方便性,为7.4分;保存期、品牌知名度等各项分值也较高。 分析:消费者对于咖啡的味道是极为重视的,毕竟咖啡是一种饮品,好味道的咖啡才会广受欢迎。同时作为一种饮品,饮用的方便性与否对消费者来说也是购买时考虑的一大要素,咖啡的生产厂家在生产时可以多考虑如何不断改进其味道和如何使咖啡更便于携带,使消费者在饮用时更方便。 主要信息——电视广告 数据:在众多获得咖啡信息的渠道中,电视广告以86.4%的比例成为消费者获取咖啡信息的首要渠道。另外,以促销活动、广播、杂志、报纸等一系列的传播渠道也是消费者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 进一步调查消费者想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咖啡的信息,发现有3

2014中国碳市场报告

2014年,中国碳市场稳步发展,顺利完成首个履约期义务,各地减排工作在碳市场的带领下成果显著。同时,各试点地区稳中求变、创新不断,碳金融衍生品多地开花,区域碳市场初见端倪,全国碳市场呼之欲出。随着中美联合公报的发布以及“十二五”收官阶段的展开,新的减排压力接踵而至,碳市场的成功运行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注入一剂强心针。面对国际减排压力以及国内稳增长、调结构的需求,碳市场需要更快更好的发展来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需求,为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实现百年“中国梦”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4年4月2日,湖北启动碳排放权交易;6月19日,重庆碳市场开市,至此,7省市碳交易试点已经全面启动。在这一年里,各试点依据预先制定的管理办法及交易规则,运行平稳有序,履约情况良好。 2014年各试点碳市场有效成交日共计249天,成交总量1535万吨 ,日均成交量6.16万吨;成交总额5.5亿元,成交均价35.92元/吨,各市场日均价格区间为17-89元/吨。 七市场碳交易全年走势 七试点碳市场中,年初深圳日成交价最高,其次是北京、上海和天津;年中深圳等5市场履约结束后,日成交价也随之下滑,至11月中旬,北京日成交价跃居七市场之首;湖北自开市起价格一直稳定在25元/吨左右,全年基本保持在七市场中最低水平。

上海碳市场成交总量达197万吨,成交额为7549万元,年成交均价为38.31元/吨,价格曲线较平稳。 北京碳市场成交总量达211万吨 ,成交额为1.05亿元,年成交均价为49.7元/吨,履约日前后价格出现明显峰值,全年走势平稳。 广东碳市场全年成交总量达126万吨,成交额为6556万元,年成交均价为52.03元/吨。由于下半年改用阶梯底价方式进行拍卖,底价设置较上年大幅下调,市场价格明显下行。 碳市场全年成交总量达101万吨,成交额为2052万元,年成交均价为20.32元/

关于锅铲的市场分析报告(1)

关于锅铲的市场分析报告 一、调研目的 调研现有市场锅铲行业的特点,以及现有市场锅铲产品相关的市场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包括:总体市场规模、细分市场规模、市场饱和度、竞争格局主要竞争品牌、市场集中度、销售渠道、价格、消费者特点······等等。 二、调研方法、资料收集的方法 我们以互联网,实体店销售为调研目标市场,采用误差尽可能小的调研策略: 线上(电商销售平台):在天猫,京东,淘宝,亚马逊······等多家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上浏览上万份锅铲产品,并进行了分析、汇总。 线下(实体商品销售商店):走访了我们学校所在地较大的商场,以及专营店,为确保调研数据的可靠性,我们远赴省会城市进行采样。 三、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1、锅铲价格方面 (1)锅铲大致可以分为低档(0~50)、中档(50~400)、高档(400以上)三种档次的锅铲。 (2)不同价位的锅铲区别体现在锅铲材质、外观造型、以及制作细节方面等(其中以淘宝为例:高档锅铲共计86件,中档锅铲714件,

低档锅铲1144件)。 2、锅铲因材质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 (1)传统铁铲 因为在炒菜时在与锅的摩擦过程中会有极少部分的铁融入菜中,铁是我们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用铁铲子炒菜可以补充人体对铁的需要。 如今纯铁铲子的风头渐渐被不锈钢铲子抢走,但它作为传统金属铲子的代表仍受到广泛烹饪美食家的青睐。 (2)不锈钢菜铲 不锈钢菜铲手柄处采用高温耐热不锈钢材质,可防高温和具有隔热的作用,使用方便,可放进消毒柜消毒。优质的不锈钢菜铲在铲头部分进行加厚及圆弧处理,使铲子更贴锅形,不伤锅。 因其性价比较高的原因,也是普通家庭生活必备。 (3)硅胶铲子 硅胶铲子是近几年新兴的烹饪工具,适用于所有不粘锅。采用烹饪食品级专用耐高温(-40℃--250℃)的硅胶材料,无毒无味。 相较金属类菜铲,硅胶铲子可弯曲,更贴合锅底,其抗水、抗油、不粘锅、易清洗的特点也受到广大烹饪爱好者的喜爱。 (4)木头铲子 原木材质手感好,不会铲坏锅的保护层。 尽管硅胶铲子日趋被大家接受,但木头铲子由于其本身的木料香气有时能为美食增加独特的香味。

中国咖啡市场分析报告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中国咖啡产品市场分析报告目录 一、中国咖啡产品市场分析 二、中国咖啡产品市场发展分析 三、中国咖啡产品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终端消费者分析 2、销售渠道分析 3、投资市场分析 4、行业总体分析 5、发展趋势分析 四、竞争分析 五、咖啡产品swot分析

一、中国咖啡产品市场分析 跨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饮品日益多样化,咖啡逐渐与时尚、现代生活连在一起带动了咖啡消费量的迅猛增加,形成巨大消费潜在市场。 1. 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在中国咖啡消费量近年来保持在3万-4万吨之间,每年市场增长速度在10%-15%。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咖啡消费大国。预测2012年我国的消费量将达到12万吨,市场零售额将达到数百亿人民币。北京市场的增长率更是高达18%,全国有13600家咖啡馆,2200家咖啡相关企业,从业人数达到50万人,其消费市场的规模和吸引力,让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已经开始关注中国市场,而这也正是各大咖啡生产国和咖啡商热衷于进入中国的主要原因。 2.咖啡消费品位越来越高,文化的魅力就是市场的魅力。速溶咖啡己远远不能代表咖啡消费了,消费者开始认知咖啡的品牌、风格和纯正,知道如何享受咖啡带来的乐趣。"文化咖啡"无疑是现在整个咖啡产业的主流,发展相当迅速。咖啡市场的快速发展,与消费者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密不可分。 3.教育水准、家庭月收入和饮用咖啡的频率呈现明显的正比例关系,意味着咖啡这种西方传入的饮料在中国大陆是一种象征成功阶层的生活方式。 4.行业内部及与相关联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趋向行业标准化发展。 5.根据国家权威机构调查表明,咖啡加盟行业正以25%的速度增长,而咖啡馆正成为城市文明进步、经济增长的亮点。目前,咖啡消费在中国城市里,平均每人每年的咖啡消费量是4杯,即使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每人每年的消费量也仅有20杯。而在日本和英国,平均每人每天就要喝一杯咖啡。日本和英国都是世界著名的茶文化国家,目前已经发展成了巨大的咖啡市场。拥有强大茶文化的中国具有广阔的咖啡消费潜力,一定会成为世界最大的咖啡市场之一。国际咖啡组织(ICO)运营部主管巴勃罗.迪布瓦也认为中国市场极具潜力。他说:“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日本每年仅消费25万包咖啡,而如今其消费量达到了700万包。中国市场也已经呈现出沿着这一趋势发展的迹象,因此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咖啡消费市场。”

儿童服装市场分析报告

童装市场分析报告 一、童装市场概况分析 1. 中国童装业的迅猛发展 中国童装业目前被誉为服装界的朝阳产业,之所以有这样的赞誉,与近几年童装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分不开。在我国,0~16岁的儿童有3.8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4,这一庞大数量成为我国童装业发展迅猛的必要前提。而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及社会与家庭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童装的消费支出在家庭的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也逐年上升。而相对于市场的旺盛需求,我国童装的年产量却只有6亿多件,平均每个孩子每年不足3件。由此可见,一方面是市场旺盛的需求,而另一方面是生产上供给的相对不足,因此童装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2. 中国童装业的发展现状在我国童装业发展迅猛的背景下,更需冷静地审视其中的成绩与不足。 在童装品牌建设方面,我国涌现了一批具有良好口碑与较高知名度的国产童装品牌,如趋势发布、自己的专业化的设计师队伍、专门的童装设计大赛等等。可以说,我国的童装业伴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也在迅速成长着。但在看经济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童装业的一些问题。 3. 尽管现在市场上童装产品可以说是玲琅满目,但国产童装品牌只占品牌童装50 %的市场份额,另外一半的市场份额均被外资或合资的童装品牌所占据。而在国产童装中,只有30 %是有品牌童装,另外70 %是无品牌产品。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价格问题,如目前童装市场价格两极分化严重;也有设计方面的,如款式不够新颖,没有符合儿童心理;也有质量方面的,如目前媒体频频爆出的童装质检方面的问题等等。但其中有一个重要问题不能忽视,就是国内童装的市场细分不够到位。 二、童装品牌市场细分 (一)童装品牌文化及形象 品牌文化是一个品牌生命力的源泉,是一个品牌能在变化纷繁的时尚潮流中不迷失自我的依靠,也是其产品设计师天马行空的想象开始出发的地方,而品牌的形象直接向外界与消费者传达着品牌文化。因此,品牌“文化”与“形象”的细分,对增强童装品牌的竞争力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在这方面,很多品牌做得都比较到位。如美国的“史努比”,品牌形象就很有特色。它的店面是由鲜亮的大红色与纯净的白色组成,与其色彩干净而艳丽的服装搭配得相得益彰。醒目的小狗“史努比”懒散而可爱的形象随处可见,恰到好处地宣扬了其既“休闲”又“运

中国碳交易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国碳交易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在世界碳交易市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也逐步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各试点地区的碳排放交易所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状况。研究认为,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尚未成熟,存在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分割问题,据此提出积极培育碳金融市场主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中国碳排放;碳交易市场 [中图分类号]F752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2095-3283(2015)02-0064-03 [作者简介]冯志远(1987-),男,河北承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管理与创新;李磊阳(1986-),男,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金融和货币政策。一、引言 碳交易市场,是指由各种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活动和金融活动所组成的市场。碳交易市场的形成来源于温室气体国际减排公约《京都议定书》的相关规定。《京都议定书》主要规定了三种市场机制来控制世界的碳排放总量,从而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控制碳排放的总体标准。这三

种市场机制是联合实施机制(Joint implementation,JI)、国际排放权交易(International Emission Trading,IET)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交易的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其中,在中国得到广泛运用的是清洁发展机制,即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直接进行节能减排项目投资,或者通过购买碳排放权份额的方式,获得核证减排单位(Certificated Emission Reductions,CERs)。这三种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的实际运用,使碳排放权量化为无形商品,构成了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基础。《京都议定书》及其相关配套文件规定各缔约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节能减排进度、碳排放权的配额,缔约国政府再向参与碳交易的企业分配年度碳排放权配额,若企业的碳排放权配额不足或者多余,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二级市场上购入或者卖出相关的配额,从而形成了碳交易排放体系的微观基础。据汉能集团最新发布的《全球新能源报告2014年》显示,2013年全球碳市场交易总量1042亿吨,交易总额约为5498亿美元,其中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是全球碳金融市场的引领者,占全球碳信用交易的65%;其次是清洁发展机制,约占33%。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20年,全球碳交易总额有可能达到35万亿美元,并将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场。 二、中国碳排放与碳交易市场现状 (一)中国碳排放总体状况

咖啡店市场调研报告

咖啡店市场调研报告 喝咖啡在中国大陆仍可说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咖啡店市场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咖啡店市场调研报告一一.咖啡厅概述: 咖啡厅,是供人喝咖啡的地方。作为社交聚会的地方,人们聚集喝咖啡或茶、听音乐,阅读、下西洋棋或双陆、或聆听诵读。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咖啡也开始走进大众生活,不再是一种可想而不可及的奢侈品。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或许咖啡依旧是那么遥远。的确,咖啡的价位有点高,这和他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咖啡,和中国的茶一样,是一种地方风味。正由于咖啡属于西方文化,加上咖啡店特有的西方情调,因此价格就会高出很多。一间咖啡厅,如果没有优雅的环境,那就不叫咖啡厅了。喝咖啡,属于上流人士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正因为对应上流社会,所以价位会比较高。在咖啡厅里,有中国人向往的异域风情,也有外国人眷恋的故土情怀。咖啡厅,正是一种流行于上流社会并日益红火的中高档场所。 二. 经典实例分析 左岸咖啡 1.地点:法国巴黎塞纳河左岸 2.整体概述: 美丽的塞纳河,蜿蜒西流穿过巴黎市中心,河之南就是著名的左岸,以普各伯咖啡馆、“塞纳左岸”咖啡馆为代表的咖啡馆是艺术家朝圣的殿堂!这里曾经是莎士比亚书屋的“第二编辑

部”;海明威在这里构思他的《太阳照样升起》;毕加索在这里与朵拉?玛尔小姐一见钟情;萨特和西蒙?波伏娃在这里讨论“存在与虚无”;俄罗斯的夏加尔来了;美国的亨利?米勒来了;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来了……塞纳河左岸的咖啡馆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几代诗人、作家、画家、哲学家曾在这里驻足停留。 塞纳左岸咖 塞纳左岸”咖啡——汲取欧洲咖啡文化的精髓,源于历史悠久的塞纳河左岸咖啡文化,全力打造心灵栖息的第三空间。 “塞纳左岸”咖啡无关乎中国与巴黎的物理距离??将最纯粹的法国塞纳左岸文化与中国千年文明完美糅合,从而更贴近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塞纳左岸”是一种优雅的韵味,一种浪漫情调,一种享受生活的写意。醇香的咖啡,和着甜美浪漫、旋律诱人的法国香颂??偷得浮生半日闲,重拾遗失的浪漫情怀。配上一盘特色点心,甚至还会随手带来他最爱看的报刊,不必说谢谢,这些在“塞纳左岸”咖啡馆里都是理所当然的。而这是无数人孜孜不倦追求的生活方式,“塞纳左岸”的咖啡味道,正弥漫在中产阶级聚集的每一个角落。从中你可以体味什么是经典,什么是奢华,什么是浪漫,什么是优雅?? 三. 实地调研分析 尚水咖啡 1.地点: 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王城公园西门内东北方向人工湖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