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5年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官方参考书解析

2015年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官方参考书解析

育明教育

专注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

育明教育金牌咨询师徐老师赠言: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传播学)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招生专业:传播学 (050302) 人数:25

2015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一、考试书(必看、最核心书目)

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版

这本书是每个人必备的最经典的基础读本。这本书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深入浅出的涵盖了传播学的各个基本领域和基本知识,看透这本书就能考90分。

2、《传播学概论》许静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是考北大的必读书目。几乎每一年这本书都有10分以上的题,出题导师许静老师。

3、《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李彬(著)新华出版社

这是本入门级的书,但是实际上这本书有自己的重要性,难度不大。

4、《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

这本书兼具深度和广度,可读性也很强,需要细读。

5、《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几乎两三年甚至一两年就会考个范式演变的问题,学派发展的问题,这本书的思路是非常重要的。14年考研就凸显了这本书的重要性。专业一简答题二直接考了个“《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一书的基本观点与内容”。

6、《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宏观微观大家都不能丢!!!

7、《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陈阳著 \\《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李琨著

这两本可以交叉看,李琨老师主要定性,但是陈阳老师定性定量都有,互相补充。2014年专业二名解第一题考的扎根理论,袁方书上没有。

8、《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利萨.泰勒(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是绝对要看的,大家可以好好注意一下名词解释。

9、《传媒批判理论》潘知常林玮著

10、《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谢新洲\\《网络传播概论》彭兰

挑出重点进行记忆即可。

二、专业素养书(提升学科素养,较重要)

(一)核心素养类

育明教育虽然将这一部分书称之为素养类的,但是重要性也不比考试类的书稍差。如果没有特意说明,希望大家多看几遍。

1、《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沃纳·赛佛林(著)郭镇之、孟颖(译)华夏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把知识点补充起来是最重要的。特别是最后部分的那个用麦克莱恩模式整合所有理论的方法应该借鉴。《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巴兰(美)戴维斯著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可以帮你构造传播学演进的历程,让你看清这条理论的河流是如何奔流而至的。

2、《人类传播理论》李特约翰

规划在素养类里面的话是非常好的一本书。建议好好读一下。但是,对于考试来说性价比不是很高。如果时间不足,可以不看。

3、《大众传播效果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著),刘海龙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如果实在没时间就不用看了。看了之后会对每个理论的来源有个清楚的了解,但考研不会涉及得这么清楚。这本书可以结合巴兰那本看。

4、《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麦奎尔(著)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虽然这本放在核心里,但主要是因为麦奎尔的名气。实际上如果时间格外多可以拿来翻翻,不建议深入。

5、《单向度超真实内爆》作/译者:石义彬著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对批判学派有很详细而全面的论述。对于大家了解批判学派那种批判精神,以及批判理论之间的关系还是有好处的。

(二)延伸素养类

1、《众声喧哗》胡泳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不要太期望在这本书里找到什么现成的答案,本书提供了一种在公共领域问题上的分析视角。很值得一看。

2、《全球化:起源、方法与影响》杨伯溆

这本书有一定的思辨性,读起来不很枯燥。2010年的谷歌退出中国,这本书就涉及到很多知识点,但最后考题没涉及。全球化和本土化算是杨老师研究的最重要的领域。

3、学术专著类

这一块可以包含很多书,只要是传播学经典书目都可以。当然这一块初试并不太会涉及(为以防万一可以看个一两本,也不太占时间),主要是复试老师会问。当然如果考试你能用上几句很著名的原话,你会加分很多的,毕竟考试就是展示自我,让老师知道你就是要找的人。

三、可选看或不看的书(我列的主要是被有些人推荐过的书目,这一方面要看自己观感,查缺补漏,不放心可以看)

1、《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重点热点难点50题透析》

这本书跟经编不同,说的主要是热点问题,所以时间一过,时鲜性就不强了。

2、《传播学概论》吴文虎著

挺搞笑一本书,不用看。

3、《传播学概论》周庆山著

和其他的概论书重合太多了,也没什么代表性。没时间的话不读。

4、《传播学简史》阿芒·马特拉

翻译的一般,写的视角也主要是从批判出发,以罗杰斯的为主。

5、《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著

看前十章就可以了,和袁方、陈阳、李琨老师重合比较多。不得不说,名字起的霸气让人记得住。

6、《现代市场研究》刘德寰著

虽然这本书是刘老师写的,也是硕士生的教材。但是考研的话如果时间不够就不用看了。

7、《文化研究导论》陆扬、王毅著

重合的太多了,可以选读。

8、《传媒文化研究》陈龙著

同上。

9、《手机媒体概论》匡文波著

移动媒体是业界和学界研究的大潮流,但是不推荐这本书,太老了,同学们可以再去找一下别的,或者搜索一下相关论文来补充知识点。

10、《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张咏华

虽然技术学派也有可考得点但也没有考得特别多,但是这本书总体来说不是很必要,经编已经比较细致了,而且可以结合一些论文来补充。可以适当关注,不用看太多遍。

11、《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李彬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找不到可以找许静老师那本《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符号学这块估计不会考得太深,对基本知识掌握就可以了,主要还是看相关的批判理论。

12、《作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黄旦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近几年考了公民记者什么的,难保不会出对比公民记者与新闻专业主义的题,或者探讨专业主义的演进历程。但是这本书相对来说比较深,用不了那么多,选看即可。

四、期刊

学术类的可以看一看,非学术类的不要太关注,比如《南风窗》和《新周刊》《南方周末》什么的,社会热点刷刷微博即可,业界热点关注一下北大新媒体微博,那是北大新媒体研究中心的官方微博,还有一些相关科技网站,例如36氪,胡泳老师也很关注。

1、《国际新闻界》月刊,人大新闻院出的

鉴于北大和人大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对于期刊来说抽出主要知识点就可以了,看得太细致了没什么用,太浪费时间。2014年专业一论述题的第一题“大众传播学不同的发展阶段与代表理论”就可以在期刊上找到答案。可能有人会说很多书上都有啊,但那上面演进的分期基本都是以研究重点为标志。这本期刊上有一个是以研究方法为标志来介绍的。这本期刊光看传播就可以了,新闻的不要关注。

2、《现代传播》双月刊,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这个比较偏重实务,太过于技术类的,新闻广告类的都可以不关注。

3、《新闻大学》季刊,复旦出的,比较好,但是要有侧重的看,觉得没什么重要性的可以排除掉。

五、读书原则

1、不要贪多

你要知道考试就是考试,你没有太多时间准备的,涉猎太多没什么好处。毕竟有很多书是师兄师姐经过无数次总结推荐的,还是比较实用的。有人说要多看一些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什么的书,在有限的时间里这些完全都是没有必要的。

2、不要求少

这跟刚才说的又有点相反,要求同学们在空闲时间内在专业框架内多读一些专业经典,例如《娱乐至死》《网络社会的崛起》。这些书一方面有点意思,另一方面能给你一个新的认识社会的视角。老师是很讨厌只考试不求知的学生的。

3、从试题里看书

好多书其实你想想也就不会考,那么难的理论,让你应用不是有点强人所难么?同时光看书也不够,有好多考题是从老师的论文上来的。比如有一年的论述题问“网络民意和舆论是否等同?”。这个题的来源就是刘德寰老师和喻国明老师在一个论坛上的辩论而来的(被整理成一篇论文了),后来专硕也考了这个。

4、思考比看书更重要

做题盲目的追求“字数多”。这样怎么能胜任北大的考试?所以要求同学们要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坚实的理论框架体系。当然也要动脑子,只看书不思考是绝进不了北大的。

育明教育考研咨询QQ1559022430 徐老师

一致论基础上的态度改变研究

一致论:“一致论”有三大基本假定:客观世界有规律可循、人类行为力求和谐和人类心理上的合理化解释,上述三者都有一致性。由此该理论认为,人们坚信世界的因果相连和人类行为的合理性,一旦遭遇不一致和不和谐的情况,或出现行为上的不合理之处,就会产生心理压力,并形成对不合理行为的“合理化”解释,以求心理上的平衡和一致。态度改变是减轻或消除不一致带来的不舒服感或心理压力的方式之一。一致论的具体理论包括海德的平衡论、纽科姆的均衡论、奥斯古德和塔南鲍姆的和谐论和费斯汀格的“认知不一致”理论。大众传播中的认知一致研究,是从心理学角度对“说服与态度改变研究、传播效果研究与受众研究”的理论铺垫。

海德的平衡论

心理学家海德最早提出一致论。他认为平衡状态指人的内在心理的和谐,不平衡状态

会产生紧张,并产生一种恢复平衡的力量。海德提出 P-O-X 模式(P 是分析者,O 是分析对

象,X 是物体、观念或事件),指涉及第三者或物时两个人之间可能存在的一致性或不一致

性的程度。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肯定的或两种否定一种肯定,则为平衡状态;三者之间关系

都是否定的或者两种肯定一种否定,则为不平衡状态。平衡的状态是稳定的,不受外界影响,

而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产生紧张心理,从而导致一方改变态度向平衡状态转化,这包括

一个态度改变和抗拒改变的模式。

优点:①简洁明了;②暗示了一种态度改变和抗拒改变的模式;③它把注意力集中在人

际关系上;④开启了一致论的先河。

平衡论的局限:①某些不平衡状态也有可能维持稳定,不一定非产生趋向平衡的压力。

②喜欢和不和谐的程度没有作出区分。③能对态度改变的方向和程度作出预测。

纽科姆的均衡论(对称理论):

纽科姆把海德的平衡论用于人际传播,1953 年提出了 ABX 模式。他认为,人们企图相

互影响以建立均衡的关系,保持一致的意见;如果不能通过交流就某个共同关心的事件达成

一致,人们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舒服并设法改变对方的立场或自己对该事件的态度,以恢复

均衡。如其模式所示,A 和 B 对 X(事件)态度不一,趋向平衡的力量就会促使 A 和 B 调整对 X 的态度。纽科姆更强调人际间的传播,而不是态度改变。在对 X 的看法上 A 与 B 之间的对称越不足,则 A 就 X 向 B 进行沟通的可能性就越大。纽科姆预测,A 越是被 B 吸引,则 A 的意见越可能向 B 的立场改变。可见,人际传播是双方关系逐步协调的过程。

育明教育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

育明教育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f813474844.html,

咨询师 QQ:1615220118

八年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对称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和自己看法一致的人交往或成为朋友;若要使态度发生改

变,人们必须接触到那些与他们现有态度不同的信息。纽科姆的 ABX 模式启发了韦斯特利- 麦克莱恩的模式,后者适用于大众传播。

奥斯古德和塔南鲍姆的和谐论(调和理论,congruity theory):

是海德平衡论的特殊模式,特别针对受众对信源及信源所主张的事物的态度。优点是

能对态度改变的方向和程度作出预测。他们认为,在受者(P)、信源或传者(S)、传播的对

象(O)之间,受者倾向于与其他二者保持一致;受者改变态度以适应信源或传者,还是否

定或改变态度或传者,取决于受者对信源或者传者和传播对象的喜爱程度,以及受者所拥有

的跟具体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结构。

奥斯古德和塔南鲍姆对传播学的贡献:

①在海德的平衡论之后提出另一种一致论学说——和谐论。

②发明了一种用于对态度进行定量化测定的“语义差异量表”,由一系列正反相对的修

饰语组成,如好与坏、喜欢与厌恶、赞成与反对等,在两个极端的修饰语之间,再划分出 7 个依次递增的层次 1-3 否定,4-中性,5-7 肯定。用该量表可对某人对某事的态度作出定量的测定。

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研究个体的态度与行为处于冲突之中的理论,费斯廷格在《认知失调理论》(1957)一

书中首先提出。该理论认为,人们追求认知上的和谐,不和谐形成心理上的不舒服,会促使

人们改变态度或主动避开不和谐信源、减少冲突,以恢复协调的状态。费斯廷格认为,社会

群体是个体认知失调的主要来源,也是他消除和减少可能存在的失调的主要来源。作决策时

不和谐程度和决策的难度成正向相关,调整不和谐状态的方法往往是寻找有利于决策的依据。认知不和谐是选择性心理的原因。

认知不和谐理论产生的后果:

做决定:只要被拒绝的选择含有可能被接受的特征,或作出的选择含有可能被拒绝的特征,就会产生不和谐心理。越难做出的决定,越可能在决定后产生不和谐。而作出决定后,

所采纳的选择会比拒绝的选择更有吸引力。

被迫顺从:当人被置于一种情境,必须公开反对自己私下所持有的信仰或态度时,便会

产生不和谐。解决这种不和谐的方法,是改变自己私下的信仰与公开的行为一致。不和谐感

越大,需要减轻不和谐的压力就越大,人们向公开行为方向转变态度的可能性也越大。如果

有相对较大的奖赏或惩罚,则个人对违背自己信仰或态度的公开行为会找到合理化的借口。

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对制造不和谐信息的躲避。

娱乐的选择:对娱乐的选择是冲动型的,在于一时高兴或自动做出,而不是深思熟虑的

选择性接触。人们似乎是根据自己的情绪直觉的选择娱乐节目。

选择性记忆:人们倾向于记得那些符合他们的“主导参考结构”或态度、信仰、行为

的材料,而忘记那些与他们意见不符的材料。降低对过去所作决定的事后不和谐感。

卡茨的功能取向:

卡茨主张,对态度的形成与改变,都必须以态度服务于人格需要的功能来理解,由于这

些功能不同,态度改变的条件和技巧也不同。其关键论点是同样的态度可能基于不同人心中

不同的动机,人们很难预测态度在何时及如何改变。卡茨提出的态度服务于人格的 4 种功能:

育明教育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 育明教育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f813474844.html,

咨询师 QQ:1615220118

八年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1)工具性的、调适用的、功利主义(调节)的功能。人们极力争取从外部环境中得到

最高的奖赏,并将对己不利的惩罚降到最低。例如:认为赋税太高的选举人可能拥护承诺减税的候选人。

2)自我防卫的心理功能。某些人对少数群体投注蔑视感情,以此作为支撑自我的方式。

3)表达价值观的功能。人们之所以会持某种态度,是因为这些态度能使一个人向中心

价值观和该人认为同属一类人的正面表达。一位喜爱摇滚乐团的青少年会通过这种态度来表现他的个性。

4)知识的功能。人们之所以会持某种态度,是因为其能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欲望,或对

世界提供结构与意义。很多宗教信仰具有这种功能,分享文化准则的其他态度也是一样。

卡茨的功能取向认为,说服消息应该加以裁剪,以适应某种态度的动机基础。如果不了解态度所服务的功能,而试图改变态度,便会导致相反的效果。

宣传的策略:

李(Alfred McClung Lee)和李(Elizabeth Briant Lee)在其合编的《宣传的完美艺术》(The Fine Art of Propaganda)中提供了七种常用的宣传策略:

①辱骂法——给某思想或事物贴上一个不好的标签,使受众不经过检查就拒绝和谴责它。不常用于广告,政治宣传中较普遍。如“恐怖主义”、“流氓国家”。普通语义学指出,我们

依据自己的目的、主观印象和我们的评价来称谓别人,当我们更换标签时,这个人其实并无改变。

②光辉泛化法(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将宣传对象与褒扬词语联系在一起,使受众不经证实就接受它。

③转移法——将某种令人尊敬的事物的权威、影响力、声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使后者更容易被接受。目的是将一种观念、产品或事业与人们赞赏的东西联系起来。如名人广告。通常可以使用象征性的事物来进行转移。

④证词法(中传 2007)——通过某些令人尊敬或使人讨厌的人评论某种观念、节目、

产品或人,以影响公众的态度。如名人广告。是广告和政治宣传的常用技巧。效果:高可信度来源比低可信度来源更能改变态度,但是效果也有限。实际上明星可能根本不了解该产品,证词法的真实性有待考量。

⑤平民百姓法——讲话者向受众展示其宣传内容与“人民的”“公众的”想法一致,以

受到更广泛的信任。如克林顿“只是普通人”。商业广告和政治宣传中常见。

⑥洗牌作弊法(card stacking,清华 2004)——选择使用事实或谎言、例证或不相关的材料、合理或不合理的陈述,对某种观念、产品尽可能好或尽可能坏的说明。洗牌作弊法与普通语义学的偏向技巧基本相同。它选择支持某种立场的论点和论据,而忽视不支持这种立场的论点和论据,选择的论点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这论点是对的时候,这种技巧最为有效,但有些同样正确的论点可能被忽略了。例如引用电影评论的电影广告,它们所引用的都是对电影有利的好听话,而评论家说过的负面评价则不会被选用。洗牌作弊法也是把关人概念的雏形。

效果:单方面消息基本采用该方法,只有争议中一方的意见被表达出来,在两方面消息中,也可能简单提及反面意见。单方面消息对起初就倾向于赞同这种观点或教育程度低的人很有效,双方面消息对起初就倾向于反对这种观点或教育程度高的人非常有效。

⑦乐队花车法——宣传者告诉人们“大家都在这么做”,企图说服属于某团体中的成员

接受某观点,体现了群体力量在传播中的作用。如广告:今年“今年流行…”

育明教育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 育明教育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f813474844.html,

咨询师 QQ:1615220118

八年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效果:在群体压力下,多数人会选择顺从主流意见,但仍有人坚持己见。

以上 7 种策略被认为是对“劝服与态度改变”研究所作的早期探索,其中有关“只说一面或两面都说的诉求方式”,信源特征”,群体压力和从众心理”等影响宣传效果的因素得到了很大关注。同时还研究了受众特点、所处环境因素对宣传效果的影响,但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此后的“枪弹论”源于一战后的宣传分析。

思考:上述其中宣传技巧能否找到对应的传播学理论解释?

①辱骂法

②光辉泛化法:晕轮效应

③转移法

④证词法:高可信度信源。

⑤平民百姓法:

⑥洗牌作弊法:单方面消息,把关人。

⑦乐队花车法: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

一、批判学派概述

二、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本雅明,洛文塔尔,哈贝马

三、文化研究学派:霍加特,威廉斯,汤普森,霍尔,莫利,费斯克,洪美恩,拉德韦,

女性主义

四、政治经济学派:斯麦兹,席勒,莫斯可,乔姆斯基,加汉姆,默多克与戈尔丁,马特拉,哈洛伦

八、意识形态霸权理论:阿尔都塞,葛兰西

一、批判学派概述

西方传播学的流派:传统上分为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但从 20 世纪学术发展的实际看,这种简单的二分法不符合实际。目前一种观点认为,可分为三种取向:结构-功能主义取向(美国传播学研究的主流)、社会文化批判取向(欧洲传播研究的主流)、社会技术生态取向(多伦多学派及其继承者)。

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差异:

社会观:(多元社会,管理手段——阶级社会,控制工具)经验学派是肯定现状,认为资

本主义社会是多元社会,多元利益协调平衡即可消除社会矛盾,媒体可以帮助改进社会问题,是社会管理的手段。批判学派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持否定和批判态度,认为大众传媒在本质上是少数垄断资本对大多数人实行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并以它们作为变革的对象。

研究目的:实用主义,维护现行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为大众传播媒介充分实现政治、经济、军事功能服务。批判学派立足现行体制外,从哲学、社会学质化分析角度探讨传播与社会结

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利用对现存传播状况的研究改变既存事实、促进社会变化。

研究焦点:传统学派关注如何传播(how),注重传播效果与受众的微观研究,致力于寻求

传播活动自身规律,以更有效地服务于实践。批判学派关注为谁传播、为何传播(who,why),注重控制分析,着重点在于宏观的传播体制、社会结构、意识形态与传播的关系。

研究方法:传统学派主要采用社会学、心理学方法,强调实证研究,注重实证、经验、微观。批判学派主要采用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等方法,强调定性分析,注重思辩、理论、宏观、全面、广泛联系,但并不一概的排斥经验调查和量化研究,特别是经过 20 世

纪 60 年代到 80 年代两大学派的大辩论,双方在方法论上更有所接近

两种人生哲学

两种现代思潮:科学-进步-发展的现实取向的科学主义&精神-价值-意义的永恒主题的

人本主义,工具理性——价值理性

育明教育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

育明教育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f813474844.html,

咨询师 QQ:1615220118

八年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两种学术判断:事实判断,即“是什么”——价值判断,即“为什么”

传播学研究中的批判学派(critical school)(北京大学 2002)

20 世纪 60 年代兴起于欧洲,以法兰克福学派和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从哲学、符号学、语言学、政治经济学等层面入手,是不同于美国经验学派研究立场、坚持以批判观和方法进行研究的不同观点、不同方法的集合体。特点:①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持否定和批判态度;②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与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意识形态的关系;③方法论上注重定性分析与思辨,但并不一般的排斥经验调查和量化研究。主要流派有:①法兰克福学派:代表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②政治经济学派:代表有默多克、戈尔丁、斯麦兹、莫斯可等;③文化研究学派:代表有威廉斯、霍尔、莫利等;④意识形态“霸权”理论:代表有葛兰西、阿尔都塞等。他们分别从文化工业、政治经济结构、意识形态霸权入手,分析大众传播中存在的异化现象,指出大众媒介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维护其政治统治和意识形态霸权的工具。与经验学派在社会观、研究目的、研究焦点、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

1941 年拉扎斯菲尔德在《论传播中的管理研究和批判研究》中首次提出传播学经验与

批判学派的对立。

批判学派总体评价:

长处:①是一种精神-价值-意义的人本主义思潮,追求价值理性。②历史的、总体的、联系的方法,致力于传播现象之宏观、深层背景的考察,透视内在本质与外在联系。

不足:过于注重宏观,过于轻视定量研究,忽视对传播自身规律的探讨,远离传播实践,其研究结果大多无助于指导人们从事传播活动。

批判学派的理论基础:

1、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是一种哲学流派,兴起于20 世纪三四十年代,

主张解释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尊崇列宁、斯大林的苏联解释模式,其早期代表可追溯至卢卡奇、葛兰西,到法兰克福学派已成蔚然大观,主要代表阿尔都塞、葛兰西、伊格尔顿、阿多诺。他们主张回归青年、人道的马克思,但仍遵循经济因素决定论和社会阶级分析法等基本社会历史概念。尽管他们都高度赞扬马克思,但也对马克思主义作了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修正,形成各种学术流派。60 年代开始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文化及意识形态等进行批判。传播与意识形态

1)马克思:①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②意识形态的概念;③阶级斗争的观点。

古典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方法认为,必须将各种文化作品与其产生的历史环境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其中心论断:一个社会生活资料的生产将最终决定这个社会政治、社会和文化样式及其未来的发展。文化永远不可能是历史中的主导力量,但它可以促进历史变革或保持社会稳定。

2)阿尔都塞:①意识形态是人对于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的想象,人是意识形态的人。②

意识形态通过“召唤”使人成为社会结构的主体。③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是国家暴力机器,而教会、学校、政党媒体是国家意识形态机器。③暴力机器的镇压和意识形态的诱导共同构成了国家权力。

3)葛兰西:霸权(hegemony,或译为领导权)不是意识形态,它不是阶级意念的简单

再现,也不能由统治阶级强加,而是由大众传媒等通过日常的新闻报道、宣传、广告活动,把支配阶级的利益描述为社会的普遍利益,目的是制造“社会同意”。

育明教育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 育明教育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f813474844.html,

咨询师 QQ:1615220118

八年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4)伊格尔顿: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若不在一定程度上如实反映并使人确信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农民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没有把握这些阶级的经验中某些至关重要的主题并加以改造,是不可能长久存在下去的。

5)法兰克福学派:结合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批判学派兴起的背景:学术和社会背景

传统学派的缺陷:①过分偏重微观研究;②过分依赖定量方法;③维护现行体制。批判学派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

欧洲:①欧洲社会人文学科研究传统更强调哲学、社会学的思辨研究和质化分析,不同于美国的实用主义。②欧洲传播实践与美国的不同,欧洲大众传播业多是公营或国有,强调公共利益。美国则是商业性的私营传播体制占主流。

从学术研究的发展规律看,欧洲批判学派的兴起是一个学科繁荣兴旺的标志。

社会背景:批判学派的兴起还与西方文明整体发展出现的危机有关。在实现了工业化并逐步迈向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出现了环境危机、精神危机、和平危机、能源危机、人权危机等一系列社会矛盾引起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的反思。批判学派立足于欧洲的批判传统,把矛头对准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过度商业化和垄断化的传播体制,对其中所隐含的权力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对西方信息传播的意识形态属性进行分析与揭露。

二、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本雅明,洛文塔尔,哈贝马

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

指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1923 年成立)为主的一个学术派别,批判学派的理论渊源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存在哲学与弗洛伊德理论的结合。早期代表:霍克海默、阿多诺(二人合著《启蒙辩证法》),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弗洛姆(提出“社会过滤器”)、文艺批评家洛文塔尔、经济学家格罗斯曼等。第二代旗手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和《交往行为理论》)。他们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宏观的批判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商业化体制下工具理性主宰和文化工业的批判,批判了西方媒介的垄断化和霸权主义本质,并分析了大众传播中的“异化”现象。其研究方法以思辨为主,研究范围涵盖哲学、社会学、文学批评、心理学等领域。

1)阿多诺:文化工业千篇一律的产品容纳了包装后的意识形态,造成文艺作品的标准化、模式化和简单化,也带来了文化消费的物化。张艺谋电影变迁:《秋菊打官司》反映了下层民众的反抗,后来则脱离了批判立场,《十面埋伏》颂扬政府。《蜗居》禁播。

2)马尔库塞:文化工业抹杀了文化的鲜明个性,抹杀了“否定的理性”,造成人们的虚假需要,把人们禁锢成“单向度的人”。

3)本雅明:艺术的“机械复制”。技术的进步带来了艺术的可复制性和贴近性,造成神秘感和韵味的消失。

4)哈贝马斯:提出“交往理性”和“公共领域”两个概念,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公共领域遭到政治领域和商品经济领域的双重侵蚀。(联想阿特休尔:真正独立的媒介是不存在的,任何媒介都是政治经济利益的代言人。)

批判的三个方面:①批判实证主义;②批判马克思主义;③批判社会。

育明教育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 育明教育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f813474844.html,

咨询师 QQ:1615220118

八年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文化观(05年论述):

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对传统“文化”定义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他们认为文化的基本功能应该是“否定”和“对幸福的承诺”,包含着与社会现实的不合理

现象相互排斥的成分。然而在后工业社会,文化产品沦落为商品,出现了“文化工业化”现象。“文化工业”的特征是:

1)文化沦落为商品。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过程都严格按照商品的操作模式进行,其生产目的是为了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换。

2)在“文化工业”时代,文化产品不是由“大众”自发产生的,而是统治阶级将其包

装于大众文化之下,大批量生产和批发到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是统治阶级维持其统治地位的一剂强有力的“精神麻醉剂”。

3)“文化工业”的文化产品具有隐蔽的欺骗性。它提供大量的娱乐,以“快感”麻痹

人们的神经,使人们丧失批判和思考能力。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观,归根到底是在维护传统的“精英文化”,否定新兴的“大

众文化”,认为文化应该是少数人的专利。

霍克海默

阿多诺(T.W.Adorno)(北京大学 2007)

马尔库塞/ 单向度的人(one-dimensionality)

洛文塔尔

本雅明

弗洛姆

文化工业

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提出的概念,他们主张用“文化

工业”代替“大众文化”来表示现代大众传媒及其传播的流行文化,如流行歌曲、畅销书、娱乐性电影、肥皂剧等。该理论认为:①大众文化是商品生产与消费体系的产物,具有商品性、标准性、批发性、伪个性化,既非大众自发创造也非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它遵循市场逻辑,迎合大众口味,是一种媚俗文化。②文化工业是一种更为隐蔽的控制,隐藏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在大众文化的包装下的精神麻醉剂,具有隐蔽的欺骗性,是异化劳动的延伸,让人顺从现状。文化工业实际上就是商品社会中的一种政治经济霸权,政治上是意识形态的操作工具,文化上是异化潮流的吹鼓手。

文化工业理论批判工具理性,关注人的主体性与人的解放,但它是一种精英文化观,

对大众文化过于悲观。

物化:西方马克思主义鼻祖卢卡奇 20 世纪 20 年代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提出“物化”概念,其集中表现是商品拜物教,这种虚假意识犹如“社会水泥”,构成资本主义制度的保护层。

异化: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思想,指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同生产者相对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统治生产者的一种社会现象。异化过程中,

人的主体性丧失,遭到本来由自己创造而现在却成为异己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奴役。西育明教育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

育明教育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f813474844.html,

咨询师 QQ:1615220118

八年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

方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法兰克福学派认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更多地看到了生产过程的异化,而没有注意到在当今时代已同样被异化的消费过程。正如弗洛姆指出,消费本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如今却成为目的本身。如今,异化问题已经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异化的概念也变得宽泛,指人的本质的丧失、主体性的消亡。批判学者对发达工业社会普遍异化进行揭露与批判,唤醒被资本主义文明所扭曲压抑的主体意识,将人从非人化的境遇中解放出来。

不同文化的斗争,话语权的争夺:(北大老师讲过)

大众文化(武汉大学 2004)媚俗文化客奇 Kitsch 商业好莱坞生产的文化,超女是一种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伴随工业革命的进程,以现代传播媒介特别是电子传媒为载体,以工业方式大批量生产、复制的标准化、消费性的文化商品,包括流行歌曲、畅销书、电影等。不同于阶层性明显的高级文化,也不同于自发性形成的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大众文化有以下特点: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标准化、娱乐性、对大众传媒的依赖性。积极作用是改变了长期以来文化为社会上少数上层人士所独占的局面,转向了广大民众。消极作用是大众文化走向商业化、庸俗化,迎合低级趣味。大众文化的产生依赖于大众社会的形成,其中渗透着“宰制的意识形态”(dominant ideology),构成异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个性的泯灭,是一种政治和经济的霸权。

英国学者 F.里维斯在《大众文明与精英文化》(1943)中提出了大众文化的概念,认为在机器大工业生产时代,大众化生产造就了以电影、大众广告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带有贬义色彩。

文化工业:阿多诺把大众文化的生产称为“文化工业”。文化工业的产品生产、流通、和消

费都严格按照商品的操作模式运行。文化产品的特性:商品性、标准性、批发性。文化产品的本质是:政治经济霸权,精神麻醉剂。文化工业的文化产品具有其它商品没有的特质:隐蔽的欺骗性。大众文化是物化的意识形态的产物。

通俗文化/民间文化: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虽然都具有一定的民间性质和通俗性,但大众文化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与文化的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紧密联系;通俗文化/民间文化植根生活传统,与精英文化相对,是早就已经存在的文化形式,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它们的产生是自发的,主要以口头语言为载体,以及由于交通、通讯等条件的制约,文化交流相对狭小。而当代大众文化则是借助在表面上抹平了一切地域和民族差异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力量,主要以直观的电子画面和声音为载体,按照市场机制有意识地运作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其生产和消费以大工业和现代科技为基础而具有生产的批量性和可重复性。

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亚文化(subculture)则

是社会上属于某一区域或为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因阶层、民族、宗教、职业差别以

及居住环境的不同,都可以在统一的主文化之下,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群体或地区文

化即亚文化。亚文化具有变动性,主文化是在逐渐吸收亚文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研究亚文化对于深入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亚文化直接影

响人们生存的社会心理环境,其影响力往往比主文化更大,它能赋予人一种可以辨别

的身份认同和属于某一群体或集体的特殊精神风貌和气质。

亚文化有各种分类方法,罗伯逊将亚文化分为人种的亚文化、年龄的亚文化、生

育明教育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 育明教育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f813474844.html,

咨询师 QQ:161522011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