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拨云见月醉江天 Microsoft Word 文档

拨云见月醉江天 Microsoft Word 文档

拨云见月醉江天 Microsoft Word 文档
拨云见月醉江天 Microsoft Word 文档

拨云见月醉江天

——浅析《前赤壁赋》的问答艺术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一中李勇

《前赤壁赋》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于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而被捕入狱,被赦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受到监管而不得签书公事。仕途失意,必然导致其内心的苦闷,但他并不消极,而是在佛老思想的影响下,寄情山水,随缘自适,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的解脱。他在《初到黄州》一诗中说:“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虽牢骚却出以自嘲诙谐,纵在逆境而能苦中作乐,表现了他别求寄托,旷达超脱的一面。正是在这种十分苦闷而又努力寻求排解的思想情绪的支配下,苏轼于元丰五年的七月,夜游黄州赤壁,写下了这篇著名的《前赤壁赋》,生动地描写了他夜游赤壁所见的优美景色,真实而又艺术地反映了他谪居生活的心境和对人生的独特思索。苏轼在结构本篇时,仍沿用赋的传统方式---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而本篇在问答艺术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一:推陈出新,主客合一

《前赤壁赋》是宋代文赋的优秀代表作品,它打破了骈赋、律赋在声律字句方面的限制,使之如散文那样富于伸缩性,能够自由挥洒,体现了苏轼散文的“行云流水”。但作者仍沿用了汉代大赋的主客问答方式来结构全文,继承了赋的传统规格。在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中均是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完成君臣之间劝谏说理的目的。本文也是借助主客二人在江天水月中的一问一答来使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使全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文章由景入情、披情入理,既充满诗情画意又蕴含着畅达的人生哲理,在主客问答中完成了人生“愀然”之意的解脱和升华。

苏轼在记游赤壁时,既保持传统结构模式,又推陈出新,记叙之体采用虚拟的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翁德森先生在其《中国古代诗文讲析》中说:“本篇采取赋的传统的表现手法,以主客对答、抑客伸主的结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两种不同的矛盾看法及其解决过程。主客对答的内容,实际上代表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两个方面。作者所描写的这两位思想感情迥然不同的人物实际上是作者自我形象的写照。”陈振鹏、章培恒主编的《古文鉴赏辞典》云:“主客对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与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在这篇赋里,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轼的日常的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之后的哲学的领悟。”由此观之,客人的观点和感情是作者因生活遭遇而引发的怅惘之意,而主人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万物、俯察人与宇宙的领悟,而这一切则是通过呜呜洞箫引起主客设问,从而展开了辩论的两个对立面,主客二人在消极和积极两种人生态度中相互驳难,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人来宣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人来抒发,主人最后说服了客人,反映了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两者合而不露,意在言外,实际都是作者内心矛盾斗争的独白。当“客喜而笑”时,对立走向了统一。

二、因景缘情而问,触景生情

东坡先生夜游赤壁之下,明月一轮映照着风平浪静的江面,清风徐徐,白雾茫茫,在水光山色中,主客举杯相嘱,乐极而歌,箫音呜咽。引出文中第一问:“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这一问是议论的开始,也是本赋正文的开始,同时全文的情感抒发在这里完成了“由乐而悲”的大转换。在文章一、二段中,作者通过“夜游赤壁”展示了“清风明月,星光水色”相互辉映,主客把酒赋诗、萧歌应和的良辰美景,在“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极度快乐中,却听到了客人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苏子岂不纳闷,故而“愀然”而问“何为其然也?”此问在全文中承上启下,悲乐相接,极为自然地把苏子“飘然入仙”的清梦揉碎在一江粼粼波光之中,不禁让人悲从中来。那“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思而不见,求而不得”的哀怨在箫声中找到了寄托。这一问,非苏子不知箫音何怨也,实为“明知故问”,其心中有数,故以此问引人思考,意在引出下文客之答也。也就是这一问,连接起了一、二段的写景叙事和三、四段的议论说理。这一巧妙的构思,把人生理想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公开的对立在一起,却又自然过渡,竟使人不易觉察,可见苏轼谋篇布局之工巧。

第二问是客人作答中的第一个设问:“‘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问貌似在回答,其势却来得陡峭,如飞来一笔,接着连续三问令人应接不暇,作者以三问如滔滔江水之势,喷涌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历史画面,使文势陡然生奇,而细细品味却同样是因景缘情之问。前文中的“泛舟于赤壁之下”“清风明月”“诵明月之诗”“望美人兮天一方”等语句,在地点、情景方面无不与三国与政治抱负有着一定的关合,客人想到孟德之诗句、三国之史实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所以,文势虽如“万斛泉源”,而情理却是“一脉相承”,收到了文情并茂的效果。

三、抚古伤今而问,纵横千古

设问手法运用于分析问题之中,往往能使文气产生变化,行文更自由灵活,也利于句式的变化,使语意曲折。文章第三段的客人之“悲”,乃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既明合“夜游之境”,又暗示“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人生理想何日实现的惆怅不言而明,也照应了上文中的《诗经·陈风·月出》的“劳心悄兮”和“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思慕之苦,所以此问的重点意在抒情言志,抒发伤时忧国之情,也表明作者忠君用世之心未泯,一种无奈的渴望在箫音中呜咽。此问使文势从现实世界叉转到历史时空之中,在现实美景与历史风云的交织中,一股悲凉的贬谪之意幽幽溢出。

客人乘势而问:“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引出赤壁之地的险要之势,突出此地“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概括出三国英雄豪杰的雄姿英发,特别是第三问的“方其”所衔八句,作者用铺陈之笔,饱满地写出了曹操“故一世之雄”的丰功伟绩,写尽了兵力之强大、声势之浩大,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八字,把曹操推向了一个“高、大、全”的形象,却以“而今安在哉?”轻然一问,便使这一豪杰形象“灰飞烟灭”。这三个连续的反问使文势跌宕起伏,充满抑扬顿挫之感,在起伏变化中一条历史规律从字里行间溢出:“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江山依旧,物是人非,人生无常,可谓“浪花淘尽英雄”。“一世之雄”尚且如此,又何况只能“渔樵于江渚之上”的贬谪之徒,从而引发出对人生的渺小、短促、平凡、无意义的伤感,对理想难以实现的慨叹。

此三问起到纵横古今、跨越时空的功效,三国壮阔的历史画卷在设问中迅速

打开,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中把作者的思绪扩展到宇宙的无穷中来,使全文的思路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文章的内涵得到了深化。

四、在设问中对比,在辩证中升华。

文中所设的客人三问,还隐含着三组对比:古之英雄与今之贬谪之徒,宇宙之无穷与人生之须臾,理想与现实。这三组对比使同一地点、相似的景象中呈现出不同的人生状况,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悬殊,此一悲也;生若蜉蝣、转瞬而逝,此二悲也;想“挟飞仙”“抱明月”却“知不可乎骤得”,此三悲也。这种复杂的情绪从悲古人到悲己生,再到悲理想,在设问与对比中层层递进,把“悲”推向极致而难以解脱,在人生的无奈中只有“托遗响于悲风”,此境界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一樽还酹江月”相似,在这样的人生慨叹中,作者是无法走向精神上的自我超越的。

令人欣慰的是作者在第五段中,仍以“江天水月”为话题开始了对客人的劝慰,反驳前文的消极情绪,在“变”与“不变”的推理中,诠释了“人生永恒”的内涵,最后仅以“而有何羡乎?”一句反问,把客人那无尽的“悲情”涤尽,起到了拨云见月的作用,再次把文章开头的“清风明月”唤醒于江天之上,从而使情感从“悲情”中解脱,蜕变为超然万物的旷达情怀,体现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与乐观。至此,主客心中的阴霾散尽,又是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作者的心灵完成了自我超越,文章也完成了“由悲转乐”的升华过程。在主客问答的对比中,悲乐自现,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跃然纸间,在一问一答中,人生态度的抉择便以完成,作者面对贬谪之境尚能豁达开朗、乐观自信、随意自适的人生态度令人肃然起敬。一句洒脱的“而有何羡乎?”让读者清楚看到作者的思想认识:不发无病之呻吟,不求虚幻之境界;而应适应现实,把握好当下的宁静恬适之境,陶醉于自然的美景中以求精神的愉悦和满足。这轻然一问点明了全文主旨,作者潇洒地摆脱了“人生如梦”的空幻和悲哀。所以,此问是全文的归结所在,让“羽化”之梦回到美好的现实中来,让面对历史的悲怆回到现实的快乐中来,使这次“夜游赤壁”成为现实中的一次美丽的永恒。这正是文章的成功之处,也是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地方。

总之,《前赤壁赋》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而作者能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在“一问一答”的模式中推陈出新,实为可贵。主客问答的形式,成为其结构全篇的主要手法,正是问答手法的运用使作者得以在篇中驰骋纵横、天马行空;同时又能体现出作者细密的文心和谨严的法度;问答之中,作者由景入情、披情入理地完成了情感的变化过程,使哲理与诗情高度融合,表现了主客二人于“江天水月”中开怀畅饮、兴尽酣眠、超然物外的快乐。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使文情顿生波澜、起伏荡漾,变板滞为活泼多姿,化沉闷为行云流水,借问答层层推进,举重若轻、娓娓而谈,成就了这不朽的名篇。

参考书目:

①:翁德森先生《中国古代诗文讲析》;

②:陈振鹏、章培恒主编的《古文鉴赏辞典》;

③: 吴小如《读苏轼<赤壁赋>》;

④: 赵齐平《<赤壁赋>赏析》;

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年第7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