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语风汉教中心在汉语教学中对于“就”和“才”的区别教学

语风汉教中心在汉语教学中对于“就”和“才”的区别教学

语风汉教中心在汉语教学中对于“就”和“才”的区别教学
语风汉教中心在汉语教学中对于“就”和“才”的区别教学

语风汉教中心在汉语教学中对于“就”和“才”的区别教学

“就”和“才”都是时间副词和关联副词,作为时间副词放在时间词前或者时间词后意义都不一样,作为关联副词放在两个动词中间意义也不一样。如果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没有将其区分清楚的话,就会造成本意的错误表达。

我们先看看“就”和“才”作为时间副词的区别。

1、时间词+“就”或者“才”

(1)“时间词(时间点或年龄)+就”,表示说话者认为动作发生得早。例如:

他早上五点半就起床了。(早)

他的女儿五岁就上小学了。(早)

“时间词(时间点或年龄)+才”,表示说话者认为动作发生得晚。例如:

他晚上十点才下班。(晚)

他的儿子八岁才上小学。(晚)

(2)“时间词(时段)+就”,表示说话者认为动作进行得快,用的时间少。例如:

从三星到曲江,五十分钟就到了。(快)

“时间词(时段)+才”,表示说话者认为动作进行得慢,用的时间多。例如:

从曲江到钟楼,两个小时才到。(慢)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类句子中,表示时段的时间词必须和“就”或者“才”一起出现,二者不可缺一。

2、“就”或者“才”+时间词

(1)“就+时间词(时间点)”,表示说话者认为动作发生得晚。例如:

昨晚加班,回到酒店就十点多了。(晚,句尾要用“了”)

“才+时间词(时间点)”,表示说话者认为动作发生得

才。例如:

今天没有堵车,到曲江才六点多。(早,句尾不要用“了”)

(2)“就”/“才”+动词+时间词(时段),都表示说话者认为动作进行得快,用的时间少。例如:

学这首中文歌,他们就(才)用了半个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类句子中,“就”和“才”实际上是表示限定的范围副词,要重读,可以用“只”替换。

民汉合校工作汇报材料

***民汉合校 情况汇报材料 ***始创于1960年,是一所由学前班,完全小学,至初中、高中,为一体的9年一贯制的民汉合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人,取得副高职称***人,中级职称***人,初级职称***人,现有教学班***个,学生***人,校园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 几年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在市教育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以“三个面向”为指导,贯彻《中小学徳育大纲》,坚持全面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制定“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落实德育为首,教学为主,教研领先,发展特长,促进学生的科学文化、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劳动技能等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策略,走出一条符合民汉合校的独特办学的道路。 加强民汉合校的德育工作: 1、爱国主义教育 学校在学年开始制定教育计划,每月专门举行校德育会议,制定班主任目标管理,进行双文明评分,定期召开班主任周会,检查督促班级日常工作。严格规范升旗制度,通过唱国歌,升国旗,国旗下的讲话,国旗下的宣誓,不断强化师生的爱国之

情。通过举办主题班会、队会,全面开展马克思五观、无神论、新疆三史和安全教育,使学生深深领会“三义”“三观”的实质,激发学生的国家集体荣誉感。在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中体现德教相结合,在各科教学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学校自身是民汉合校,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民族团结方面做了很多有特色的工作,每年5月学校均制订详实的民族团结活动计划,各个职能部门紧密配合,民汉教研室开展多种形式的联谊活动,民汉班级之间也开展多种友谊活动。使各族师生深深感到真挚的民汉友谊,在平时的教学中,民汉教师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学生间经常性地学习交流,沟通了彼此的心灵,使各族师生牢固树立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德育处还积极组织学生观看反分裂图片展,办民族团结手抄报,进行反分裂宣讲,向民族英雄学习,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学校的稳定,提高了各族学生的反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的警惕性。 2、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思品教育 学校在各学期之初,要求民汉班主任制订详实的计划,将行为规范教育视为重点,通过班会课,政治思想品课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团队活动,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每年的3月、4月学校全面开展“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学赖宁,献爱心活动”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养成良好的习惯。提倡家庭和学校的紧密联系,塑造学生优良的品格,养成良好的家庭公德、社会公德,使学生人人理解《中小学行为

中文歌曲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中文歌曲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中文歌曲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应用中文歌曲辅助教学仍在探索阶段。 中文歌曲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是多方面的。 首先,中文歌曲能营造汉语学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指出,语言输入的接受程度主要取决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负面情感如同一个过滤器,阻碍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因此教师应创设一种轻松的氛围以唤起学生的正面情感。而歌曲正式一种实现低情感过滤,促成语言习得的有效途径。赵越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审美趣味的汉语歌曲,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就能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预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单调讲授中解放出来。”实践表明歌曲《甜蜜蜜》在很多东南亚国家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学习兴趣浓厚。 其次,中文歌曲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巩固语法点,介绍修辞常识。汉语初学者对汉字和词汇的识记都有一定的恐惧感。“中文歌词充满了富有生趣的词语,学个能促进学生巩固旧词语,学习新词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汉语程度,选用不同的歌曲进行穿插教学。以一位老师对零起点留学生的教学为例,他选用了《北京欢迎你》的MV进行教学。学生在MV中看到了故宫、长城等名胜古迹,也能看到“鸟巢”、首都机场T3航站楼等现代化建筑,还欣赏了书法、京剧等,感受到了北京的魅力。其优美的旋律,舒缓的节奏,也便于留学生学习。留学生都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在学唱过程中记住并学会了课本中还未出现的词语。

歌词基本符合语法规范,且重复率较高,对巩固语法知识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如:“比字句”——“一年更比一年好,一岁更比一岁妙”(张真菲的《一年更比一年好》)“把字句”——“把爱放开、把手放开、把心打开”(飞儿乐队《把爱放开》),“被字句”——“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张真《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等。 很多中文歌的歌词优美是因为运用了修辞手法,使歌词意境深远,增添美感。如: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大量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个美丽的女孩儿的形象。 另外,歌曲会反映出民族特色或时代特色。留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中文歌曲,拓宽文化视野。如《中国娃》、《北京欢迎你》、《九月九的酒》、《常回家看看》等。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歌曲,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歌曲辅助教学是汉语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手段。它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氛围,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对外汉语教师可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不断探索歌曲辅助教学的技巧。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衔接

每月一家 2007.091 文学教育 语言教学的内容是语言要素和文化要素共同组成的,对外汉语教学同样包括这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关于汉语语言教学,目前已经有许多系统而优秀的成果,随着汉语和汉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对外汉语教学界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随之出现了一些专门介绍中国文化的教材,如《中国概况》、《中国文化史》、《中国书法》、《中国文化地理》、《中国文学》等,很多院校还开设了相应的文化课。这些文化知识对留学生了解中国、学习汉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除了这种文化课上系统的文化教学,我们认为,文化教学还有很多是应该而且可以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的。 在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词汇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同时也是和文化教学关系最为密切的内容,因为汉语的词汇里包含着大量丰富的文化信息。这里要谈的就是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衔接问题。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关于文化的界定。季羡林先生说:“凡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的精神、物质两个方面,并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就叫‘文化’”。也就是说文化包括表层的 物质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表层的物质文化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风俗礼仪等,深层的精神文化包括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即文化的精神内核。 以上两种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是有一定层次的。表层的物质文化教学接受起来比较容易,所以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应侧重于表层物质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教学则难度较大,因为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不容易理解,所以,到了中高级再介绍深层的精神文化。这是就文化教学的阶段性而言。(这种划分只是就总体原则侧重点而言,实际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授在每一个阶段都有所体现。)不管表层物质文化还是深层精神文化,可以说都离不开词汇的教学。这是因为语言中的词汇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不同语言的词义由于历史、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民族特点。因此,从词汇中可以反应很多文化要素,这就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词汇教学来传授文化知识。下面结合实例分阶段讨论一下词汇教学和文化教学的衔接。 在初级阶段进行文化教学 时,可以通过词汇教学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如:解释“聘礼”、“迎亲”等词汇时介绍中国的礼俗文化;介绍“姑妈”、“姨妈”这些亲属称谓时,可以对比汉英亲属称谓的不对称性来介绍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解释“龙井”、“旗袍”等词汇时介绍中国的饮食、服饰文化;遇到“中秋”、“端午”等节日的词时,可以介绍与之相关的风俗和节日来历;解释“京剧”、“唐诗”等词汇时介绍文学艺术文化;解释“胡同”、“园林”等词汇时介绍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这样留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又了解了中国文化,既有利于他们了解中国,又能增加学习汉语的兴趣。而到了中高级阶段,再介绍深层的精神文化。 精神内容的教学,比物质文化的教学困难得多,除了讲授词汇和成语的表面意义之外,还要介绍较深层次的引申意义。比如不同文化对同一动物不同的隐含意义,大家所熟知的“狗”在东西方文化中就有截然不同的感情色彩,这样在介绍到相关词或熟语时就要介绍相关的隐含义;同样的例子还有对“鼠”的不同态度,中国文化贬鼠,有“鼠辈、鼠目寸光、鼠窃狗盗、贼眉鼠眼”等;而英语mouse却可喻指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衔接 石 瑛 硕士论坛

在西安语风汉语教学培训中心如何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在西安语风汉语教学培训中心如何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当我们问外国人为什么学汉语时,他们的回答内容主要是: 1为了了解中国文化 2为了工作需要 3为了和中国人沟通。 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交际,包括工作上的交际、生活上的交际、文化上的交际。 但是如何才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呢? 根据西安语风汉教中心老师在西安三星对韩国人汉语教学的经验,分享交流下教学方式。 首先是扩大词汇量。 扩大词汇量不是简单的背词典,或者看到一个词语就要记住,而是有针对性的扩大词汇量,要建立一个语义场。 比如说运动类,课文中有几个运动的生词,“跑步”、“游泳 ”等,那么就可以根据“跑步”扩充“散步”,根据“游泳”扩

充“自由泳”、“仰泳”、“蛙泳”等,还可以扩充相关的球类运动,器材如“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加上动词,“踢足球”、“打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加上“比赛”,“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等,世界杯、NBA、姚明、球队等也可以扩展,同时运动的场地补充,“运动场”、“足球场”、“游泳馆”等。 所有这些运动类的就是一个语义场,根据课堂的时间、计划和学生的能力、兴趣有选择性的进行扩充。 如果学生对游泳很感兴趣,那么针对游泳类的词汇多补充一些,甚至有些游泳健将的名字和昵称也可以补充。 比如我有一个学生是电子工程师,就扩展电子方面的词汇,如“硬件”、“软件”、“系统”、“配置”、“耗电”等,他喜欢网上购物,就扩展诸如“搜索”、“商品详情”、“评价”、“包邮”、“快递”、“包退包换”、“网上银行”、“支付”等网上购物的词汇。 其次是提高词汇的复现率,将扩充的词汇应用到已学的语法表达结构中。 教学过程中扩展的词汇,如果学生不及时复习、教师不提高复现

民族团结:推动民汉合校发展的正能量

民族团结:推动民汉合校发展的正能量 近年来,作为多民族聚居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培养“民汉兼通”的人才,推行民汉合校,大力开展双语教学,取得了巨大成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实验中学就是新疆众多民汉合校中的一所。学校成立以来,短短8年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能取得这么快的发展,靠的是什么呢?校长骆志强说:“因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开展得好,师生拧成了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给学校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正能量。” 从“烂摊子”到“花园式学校”,仅仅用了8年 走進伊犁州实验中学的校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校园。这里环境幽雅,树木苍翠,不时传来朗朗读书声。 这所学校是2005年经伊犁州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州直十八中和州直二中合并而成立的一所以汉语、哈萨克语、蒙古语3种语言教学的全日制完全中学。“民汉合校之初,校园里还有年久失修的平房,像样的教室都没有几间。”骆志强回忆说,“当时,虽然我们遇到了很大困难,但全校师生团结一心,努力奋斗,学校得到了快速发展,办学水平也一年比一年高。” 学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上下齐心,鼓足干劲,克服困难,多方筹资,短短几年间,先后修建了1栋教学楼、1栋办公楼、3栋

宿舍楼、1栋三层的学生食堂。投入上百万元添置了实验设备、训练器材和图书资料,按照国家标准建好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等。如今,学校拥有室内体育馆、有塑胶跑道的运动场、标准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体育运动场所,音体美教学设施完备。办学条件的改善,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5年,伊犁州实验中学仅有几百名学生。目前,学校有汉、哈萨克、蒙古、维吾尔、回、锡伯、达斡尔等13个民族的学生1500多人,少数民族学生占64%。学校以“品正学实”为校训,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形成了“温馨和谐”的校风、“爱生善教”的教风、“好学会学”的学风。近年来,伊犁州实验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师生多次在国家、自治区、自治州级各类竞赛中获奖。近几年,学校为高校输送了一批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并有多名学生考入内地新疆高中班。 民族团结红红火火,和谐氛围凝聚力量 一走进伊犁州实验中学的大门,就可以看到,在左侧的草坪上,一块大石头上刻着一个醒目的“和”字。骆志强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要走进校门,就能看到这个‘和’字。选择‘和’字,是费了一番思量的。作为一所民汉合校,十几个民族的师生在一起学习生活,团结无疑是最重要的。‘和’就是和睦共处、团结协作、和谐发展之意,以此向师生强调团结和和谐的重要性。” “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稳定,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幸福生活。”这不仅是学校领导班子的共识,也是各族师生的共

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1、汉语各要素的教学任务、原则和方法 (1)语音 A、语音教学的任务和目的:使学习者掌握汉语普通话标准、正确的发音及语音系统。 B、通常认为语音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a、单音教学(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 b、通过语音对比突出重点和难点 c、循序渐进 d、理解与发音相结合 e、机械性练习与有意义的练习相结合 C、辅音和声母教学:辅音不同由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特别注意:送气音&不送气音;清音&浊音; D、元音和韵母教学:韵母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 E、声调教学 (2)词汇 A、词的选择:确定要教的词的范围。选择所要教的词汇的标准:a、频率b、范围c、可用性d、覆盖率e、熟悉程度f课堂交际用途g、可学性。二语教学中的选词标准:a、常用和构词能力强b、考虑学生的特殊需要和教学的特殊需要 B、词汇量的控制:决定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学习时限

国家汉办制定的留学生长期进修大纲:初等2500个,中等5000个,高等8500个 C、词义解释的方法:a、实物或图片解释b、用同义词和反义词解释c、用语素义进行解释d、类比e、叙述情境f、用学生已掌握的语言解释。 词汇教学的一般原则和方法:a、翻译法b、直接法c、语素法d、语境法e、词根法f、词源法g、搭配法h、话语联结法i、比较法j、用话题词汇核对表k、循序渐进l、数量与质量相结合m、课上、课下结合n高复现率 D、词汇练习:常用的练习方法是―― a、感知性练习b、理解性练习c、 模仿性练习(语音模仿和汉字书写模仿)d、记忆性练习e、应用性练习 (3)语法 A、语法是语言音义结合的各结构单位之间的组织规则的总汇。任务和目的 是让学生通过理解语法规则进而理解目的语本身,并正确表达遣词造句。 B、语法教学的内容: a、把词组织成词组的规则 b、把词和词组组织成句子的规则 c、把句子组 织成语段的规则d、把语段组织成语篇的规则 C、重点语法项目的选择:两个标准――选择的项目要能体现语法系统的总 体特征;选择的项目应是学习者的难点。重点语法项目举例:量词用法;形容 词谓语句;无标记被动句;把字句;了着过用法;比较句;方位词用法;长定语;三位数以上的大数目,等等。 D、语法点的编排:a、先易后难b、在不违背上一条原则的前提下,尽可 能把相关的语法点组成一个系列,连续编排。 E、语法点的解释和练习 教语法的方法三种:A、归纳法,先给例子,后总结规则。B、演绎法,先 给语法规则,再举例说明;C、引导性的发现法,结合两种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类推,自己发现语法规则。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 一、引言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一门正式学科的历 史还不到两百年[1],但是学者们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 言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却没有停止过。同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一直也是饱受争议的对象。语言教学的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就已经成为对外汉语学界的探讨话题,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紧密相关,很少有人去质疑它的地位(限于年代久远,本文所涉及到的研究以20 世纪90年代之后的文献为主)。但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文化的渗入,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被推上风口浪尖被迫进行对比,对二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的争论也未曾间断。到21世纪,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关系的研究基本上形成 了定论――将文化作为教学因素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因此,这时期的研究主要以“如何有效地将文化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为主。 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与文化关系 的研究中主要盛行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以纯语言教学为主,忽视了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并且提出语言只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的教学不能离开文化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因此,主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升文化

教学的地位,打破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纯语言教学,以此来建立一种新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语言文化教学 或者称“文化语言教学”。另一种则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本来 就是语言的教学,文化只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因素。主张减少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确保语言教学的首要地位。 21世纪期间,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以及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依然是对外汉语教学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领域的热议话题。在这期间,由于孔子学院的开办,使得文化教学的呼声日益高涨。这时期的研究主要以“如何有效地将文化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为主。总体上看,21世纪在有关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研究中重心已经开始偏移,具体表现为从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争议探讨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研究。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初探阶段 在众多的研究之中,金路(1993)可以作为语言教学地位发生变化的正式开端。文章明确提出了语言教学以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教学为主,语言教学是一种纯语言的教学,是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2]。并且认为这种传统的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存在重语言轻文化的问题,即注重语言本身而轻视语言行为。于是,开始提倡将语言与文化综合起来

西安语风汉教中心老师教一位美国留学生学习汉字的体会

西安语风汉教中心老师教一位美国留学生学习汉字的体会 汉字学习对留学生来说一直是一大难点,特别是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我在一对一的教学过程中,接触过很多欧美学生。西安语风汉教中心一位美国学生对汉字学习的执着让我开始认真思考汉字教学的有效方法。 学生是一位家庭主妇,她的先生是华裔,孩子也在国际学校学习中文,并且都说得不错,为了更好地和家人沟通,她决定学习汉语。 学汉语,汉字是绕不开的话题。从语音阶段开始,学生就开始接触一些简单的汉字,比如:一,二,三,大,天等等,这些汉字笔画简单,学生的记忆负担也不重,对她来说并不是很难。但越到后面,汉字笔画越多,结构越复杂,学生有时候看着汉字,知道它的意思,却对应不上发音,或者知道怎么发音,却不知道意思,音形义的结合总是不同步。 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汉字,我除了用传统的方法给学生介绍汉字的起源、演变之外,也介绍了造字法,并且尽可能地利用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造字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汉字的意义,这样教学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字都适用。 对于没有办法归类的汉字,只能采用笔顺笔画的练习,让学生一遍遍书写并记忆。对于记不住的汉字,学生会表现出焦躁的情绪,我也会有一种无力感,但我知道,这种时候老师需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并且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 后来,学生说到她孩子学习汉字的方法,突然启发了我,我意识到传统的汉字教学方法中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汉字的内容,特别是对那些想象力很丰富的学生来说。我跟学生一起创造了我们自己的方法,比如“早”这个汉字,让学生先想

象教堂上的十字架,当太阳升到十字架上时,早上就来到了。再比如“今天”的“今”,学生总是记不住发音,它的下半部分特别像英语的J,而J又是“jin”的声母,通过这样的联想记忆,学生终于记住了这个汉字的发音。 当然,适用于这个学生的方法不一定适用所有学生,这是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想象力来配合老师的,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还是要研究不同的方法。

浅谈民汉合校

---------------------------------------------------------------范文最新推荐------------------------------------------------------ 浅谈民汉合校 浅谈民汉合校新疆,这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有维吾尔、汉、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多民族聚居,各民族生活地域基本上是大杂居、小聚居的形态,南疆的少数民族呈片状分布,北疆则多呈点状分布。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质量连上新台阶,但是与汉族教育相比,少数民族教育质量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中央和新疆政府为了新疆长远发展,推进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力调整校点布局力度,推进民汉合校。一、民汉合校的概述及演变过程所谓民汉合校,是指在同一所学校既有民语班也有汉语班,同时使用民语和汉语开展教学的学校管理模式。也就是说民汉合校以后,民汉学生、民汉教师在一起互相交流,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特别是推进双语教学,既创造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语言的一个环境,又利于少数民族教师提高双语授课的能力。当然,合校后的民汉学生在同一所学校学习、生活,必将较之于非民汉合校学生面临的问题复杂。 1949 年以前,新疆各地已出现了许多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或汉语言授课的学校,一些兼收各族学生的学校则主要以汉语文授课为主。在同一学校中对不同民族的学生分开编班,并采用不同的语言授课的学校(如同我们今日的民汉合校)并不多,如 1942 年博乐县第一中心学校初小的6 个班中汉、蒙、哈各2 个班,分别学习各自民族的课本。建国后,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阶段不同,对民汉分校与合校的认识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出现了民族学校与汉语授 1 / 10

汉语歌曲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歌曲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歌曲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专业是从汉语言专业分出的一门新兴的更专注于汉语教学的这么一个专业,它的专业性针对性更强,学校所教的内容不仅对英语有相当高的要求,还包括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外学等等丰富的内容。从对外汉语专业成立以,到今天的繁荣发展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学方法也越加成熟。比如中歌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就不应小视,而各个国家语言的传播与发展,以其超越政治经济和民族化差异的影响用歌声的形势发挥了不可思议的作用。 中歌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有目共睹,从先从音乐的角度判断音乐对人类大脑的影响,对左右脑的影响对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发挥的角度,就能说明音乐本身在人类学习的过程中就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而且中歌曲,挑选适当的合适的中歌曲也推动了汉语在全世界的普及,也可以说是主要的一种渠道和力量,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和大家联系紧密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恰当的中歌曲用于教学中,不仅乐于教学又使教学充满了娱乐因素,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自然而然的掌握了字和句子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首先介绍了中歌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比如说音乐

本省对人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还有歌曲在教学堂效果上发挥的激发作用,以及具体到中歌曲能从哪些方面产生作用,比如词汇的积累,对中国化的了解,语感和听力的积极影响等等。细致的讲解了合理的运用中歌曲能在教学中发挥什么样的效果。 另外一个方面对如何挑选中歌曲,使之合理的出现在教学工程中,做了细致的说明,比如挑选合适教学的有中国特色的反应中国化的具体中国风这样的歌曲,还注意了对教授不一样汉语时候的学生人群,具有针对性。最后还要注意中国歌曲中的方言问题比如有些京剧中的小调中就包含了东北的一些方言,还有人群比较多的粤语方言,以及后出现的网络歌曲所包含的一语双关的新潮中歌曲现象。结合这些特点之后再结合中国现有华语乐坛的流行歌曲和教授学生的年龄差距,具体说明了教授中歌曲在汉语教学中所应该注意的问题,使汉语教学更加的生活化和音乐化,提高学生的兴趣,在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化的同时学好汉语。 一、中歌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作用的理论基础 从对外汉语的教学方法讲,中歌曲的教授真不愧是一个最有效,又最寓教于乐的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方法。它的作用不仅立竿见影又能活

对外汉语教学与修辞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与修辞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与修辞文化 语言蕴藏着民族文化的内涵,是民族文化精神的表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修辞特征往往与汉文化思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 为汉语修辞就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修辞现象是一种外部因素影响与制约下的一种内部语言结构的生成活动。外部因素主要指题旨、情境与文化语境;文化语境包括历史 的与现代的,是其中关联紧密、至关重要的一种关系,它决定语言 内部词语与句式的选择和调整。具体到汉语中的修辞文化,我们还 要了解汉文化及汉民族的文化心理。 1.修辞现象的文化心理 第一,炼字与求新求异的文化心理。常用的修辞手段是使词语变异,突破一般词语搭配的习惯,比如临时改变词性,临时仿造词语,成语的活用和翻造。比如我们说一个人是“气管炎”,就是因为 “气管炎”和“妻管严”谐音而有了新的含义。第二,认同与谦逊 的文化心理。受儒家文化影响,谦逊、谦和是汉民族文化心理的重 要组成部分。我们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中国人之间拉家常的时 候常常问一些能拉近彼此距离的问题,来达到一种认同,比如:你 今年多大了?你家孩子多大了?在送别时,我们说:“慢走,走 好!”“别送了,请留步”,突出了谦逊的心理特征。第三,求吉避 凶的文化心理。戴昭铭曾说:“耽于语言幻想大概是因为李泽厚说 的中国人‘乐感文化’的国民性表现之一。”这里的“乐感文化” 体现在汉民族在生活中处处讲究“讨个好彩头”,如短信中的祝福语,命名(人名、地名、商店名)的'含义。第四,追求美辞的文化心理。其中包括以“均衡”为美的审美心态。体现在修辞里的对偶和 排比,诗歌里的平仄和押韵;追求“典雅”“含蓄”的审美心态,体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题 一、你认为第二语言写作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210 二、教口语的方法很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选择方法的依据是什么?P196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在选择方法上应遵循口语课的教学原则: 1、交际性原则 (一)学习内容中的交际:口语教学要重视说话双方能互相交际的内容和意义,因而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有着其独特的要求。 (二)课堂活动中的交际:口语课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没有互动就不能称之为口语教学。 (三)以学生为中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口语交际的特定情境,在特定环境中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和学习动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注意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话题,绝大多数学生都可参与的话题,便于双向互动的话题 2、个人化原则 在口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谈熟悉的事情、讲自己的故事。 3、精讲多练原则 (一)精讲 其一,立足于与情景相结合的功能,讲清一定的情景下的一定的交际功能,以及完成一定功能的语法项目,以功能统语法。 其二,口语用法。注意多讲一些口语的表达特点,尽量在课堂上再现社会口语的特色和情景,增强真实感,使课堂教学和社会交际接轨。 (二)多练 第一,多样化的练习方式。 第二,强化教学重点的练习。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一)通过教授语言讲解文化 (二)通过相关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三、举例说明分析教学对象的重要性。P85 P86 分析教学对象能够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学对象的分析指引着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设定。 教学对象的特征主要从自然特征、学习目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时限四个方面分析。 1、自然特征包括学习者的国别、年龄、文化程度、第一语言及文化背景等等。这些自然特征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有决定的作用。自然特征关系到教学原则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例如:孩子与成年人的第二语言学习在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有所不同;文化程度高低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教学策略;国别不同、第一语言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教学原则和方法也是不同的,如教韩国、日本学生的中文和教欧美学生的中文就很不相同。 2、学习目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受教育目的、职业工具目的、职业目的、学术目的和临时目的等五种。不同的学习目的决定了第二语言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 3、学习起点一般是根据学习者的目的语水平而定。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对学习汉语的认识、兴趣、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都有差异,直接影响了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 北京东路的日子 加拼音

北b ěi 京j īn ɡ东d ōn ɡ路l ù的de 日r ì子z ǐ 开k āi 始sh ǐ的de 开k āi 始sh ǐ ,我w ǒ们m ?n 都d ōu 是sh ì孩h ái 子z ǐ 。 最zu ì后h ?u 的de 最zu ì后h ?u , 渴k ě望w àn ɡ变bi àn 成ch ?n ɡ天ti ān 使sh ǐ 。 歌ɡē谣y áo 的de 歌ɡē谣y áo ,藏z àn ɡ着zhe 童t ?n ɡ话hu à的de 影y ǐn ɡ子z ǐ 。 孩h ái 子z ǐ的de 孩h ái 子z ǐ,该ɡāi 要y ào 飞f ēi 往w ǎn ɡ哪n ǎ去q ù 。 开k āi 始sh ǐ的de 开k āi 始sh ǐ ,我w ǒ们m ?n 都d ōu 是sh ì孩h ái 子z ǐ 。 最zu ì后h ?u 的de 最zu ì后h ?u ,渴k ě望w àn ɡ变bi àn 成ch ?n ɡ天ti ān 使sh ǐ 。 歌ɡē谣y áo 的de 歌ɡē谣y áo ,藏z àn ɡ着zhe 童t ?n ɡ话hu à的de 影y ǐn ɡ子z ǐ 。 孩h ái 子z ǐ的de 孩h ái 子z ǐ, 该ɡāi 要y ào 飞f ēi 往w ǎn ɡ哪n ǎ去q ù 。 当d ān ɡ某m ǒu 天ti ān ,你n ǐ若ru ?听t īn ɡ见ji àn 有y ǒu 人r ?n 在z ài 说shu ō,那n à些xi ē奇q í怪ɡu ài 的de 语y ǔ言y án 。 当d ān ɡ某m ǒu 天ti ān , 你n ǐ若ru ?看k àn 见ji àn ,

谈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结合

谈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结合 [摘要]中国文化深层次渗透于汉语言中,使汉语成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标志,因而学习汉语必须深刻理解中国文化,树立文化习得意识,重视中国文化在汉语释义中的作用,以及汉语词语对中国文化内涵的依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具有渗透中国文化的意识,以提高汉语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技能专业术语 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怎样把传统文化教育与语言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已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问题。中国文化与汉语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文化深层次渗透于汉语言中,汉语成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标志,所以学习汉语必须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否则要学好汉语是不可能的。 一、树立文化习得意识,运用文化语言观来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在长期的语言教学过程中,工具主义语言观在语言教学和研究中起着主导作用,使人们只注意对语言系统内部组织规律的学习和研究,忽视了对制约工具使用的外部因素的学习和研究。其结果是:使语言学习者只能学到静态的语言知识,而不能学到运用语言的知识;使他们只能了解语言符号的语言意义,而不能真正把握言语的语用意义。“文化语言观”是从文化的角度学习语言,不是把语言视为独立于文化系统之外的语符系统,而是把语言系统视为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是构成文化大系统其他要素赖以存在的基础。它强调,学习语言必须学习文化,要求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要大量接触所学语种的文化,注意考虑语言以外的行为和各种环境,养成一种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 二、中国文化在汉语释义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文化里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有着几种不同的传说和记载。如其中一种是《易经·系辞》上有关八卦产生的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象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者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使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包牺在“仰天”“俯地”以及观察天地之间万物后,

对外汉语教学40基本语法和教案

基本语法项目(40项) ●主语—谓语—宾语 我学习汉语 ●定语、状语、补语 我的朋友学习汉语他认真地学习汉语他学得很好 1.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 怎么去? 2.正反疑问句:1.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去不去商店?/ 你忙不忙? 2.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词典?/ 你有词典没有? 3.用“还是”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区别:A还是B ?// A或者B 4.定语:1.的+ 名词: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领属关系) 2.不用“的”:这是中文书。/ 他是汉语老师。(说明性质)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亲属或单位)3.动词…的+名词:这是我买的书。/ 看电影的人很多 5.状语:1.副词作状语:我常去商店。 2.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 3.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 我要多听多说。 4.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们很认真地学习。 5.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我在他那儿看电视。/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

6.存现句:处所+动词+名词 1.表示存在:墙上有(挂着)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7.动态助词“了”:动词+了(“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1.昨天我去了书店,他没有去书店。(过去:动作已经完成) 2.明天我吃了早饭去书店。(将来:动作1完成后会出现动作2)3.每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平时:动作1完成后出现动作2) 8.语气助词“了”(一):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事情已经发生):1.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2.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 9.语气助词“了”(二):名词/ 形容词/ 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变化):1.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2.他现在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10.表示很快会发生:“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1.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车快要开了。 2.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 11.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 语气助词“了”(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1.现在,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一年。(还要继续) 2.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以后不学了。(不再继续) 12.动态助词“着”:动词+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1.外边下着雨,刮着风。(动作的持续) 2.教室里的窗开着,门关着。(状态的持续)

“民汉合校”的成功范例

2004年5月,新疆乌鲁木齐市政府决定将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与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合并,成立“民汉合校”的新的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学校成立后,经过短短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汉合校”的一个成功范例、如今的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校园环境幽雅,花木扶疏,绿树环绕,桃李满园,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更是令人惊慕,“学校大雅,教师儒雅,学生文雅”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令人称道。 2004年6月,学校在“民汉合校”后,召开第一次全体教职工大会,主题为“同呼吸、共命运、手拉手、心连心,携手共创二十三中学辉煌明天”。由此,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翻开了改革与发展的新篇章。 学校针对“民汉合校”的实际,坚持“三个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学习在一起,活动在一起)的指导思想,提出“合校先合心”和“四个一”(一个制度、一种管理、一样要求、一视同仁)的管理理念,以此统领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张德宏校长说,学校提出这样的指导思想和管理理念,目的就是要让全体师生深刻地认识到:既然是民汉合校,首先要“合校先合心”,就是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绝不能搞形式。 学校确立了“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目标,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思想,把建成“特色鲜明,教育教学质量上乘,人文环境和谐,社会各界满意”的现代化学校作为办学目标。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统一思想,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全校专任教师170名,其中全国优秀教师2名,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103名,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11名,自治区、市、校级教学能手和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十教师、优秀青年教师63名。 民汉合校前,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学校自筹资金,创办了自治区第一个“宏志班”。民汉合校后,学校承办了国家“西部助学工程”民语“宏志班”。2007年,经自治区侨联引荐,由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提供资助,学校创办了新疆“珍珠班”。目前,学校有6个“宏志班”、3个“珍珠班”,共有510名民汉“宏志班”、“珍珠班”学生。 “民汉合校”后的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现已成为乌鲁木齐市的对外窗口学校。2010年5月31口,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领导的陪同下,18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到学校参观,学校向外界展示了“民汉合校”以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现了民汉师生相互包容、尊重差异、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精神风貌,展现了新疆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之情。 “民汉合校”后,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对学校的“民汉合校”工作都大加赞赏。学校的校风越来越好,教学质量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一所党和政府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向往的学校、乌鲁木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华到学校调研时,高度评价二十三中学是“乌鲁木齐市乃至全疆民汉合校工作的一面旗帜”。 “一个制度,一种管理,一样要求,一视同仁” “一所学校,特别是一所新组建的民汉合校,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会面临许多新问题。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学校如果没有严格、科学、规范、合乎情理的管理制度,就会出现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必定阻碍学校健康、有序地发展。”校长张德宏说。 “民汉合校”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第二十三中学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立足长远,果断决策,提出了“四个一”的管理理念,即“一个制度、一种管理、一样要求、一视同仁”,以此统领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学校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组织教职工认真讨论研究,制定了符合民汉合校特点的各项规章制度,汇编成册。 规范制度,科学决策,人性管理,充分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教职工的纪律和法制观念。这些制度的落实,有效地促进了学校良好校风校貌的形成,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民汉教师结对子工作总结

民汉教师结对子工作总结 篇一:民汉教师结对子工作总结(马秀芳) 民汉教师结对子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承担带努尔巴哈提老师的汉语工作任务。在工作中,我们本着“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理念,不断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现将一学期扶帮工作总结如下: 一、品德方面 通过进一步学习、领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优秀教师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的精神,树立依法治教、爱岗敬业的意识。一学期来,我们能较好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责任心较强,能服从学校的安排,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有一定的开拓进取精神。努尔巴哈提老师虽然是一位汉语品德老师,却能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虚心好学,积极上进;特别是她还承担了几个班的品德教学任务,工作却从不落下。 二、教育教学方面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通过一起学习、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努尔巴哈提老师作为少数民族教师,能深入钻研教材,

备好每一堂课。能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拟定教学方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编写比较实用性的教案,教案中体现学法的指导。在课堂上,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入课堂,在每一 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授课后及时记载本课教学的成功和失误,能够比较真实地从教师的备课、教学目标的要求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等方面加以分析,寻找问题出在哪里,并能提出今后的改革措施。总之,在她自身的努力学习下,在备课、课堂教学方面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欠缺,有待在今后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总结人: 马秀芳 篇二:民汉教师结对子活动总结 民汉教师结对子活动总结 教师:梁俊河 去年我校开展民汉结对子活动,学校召开了民汉教师结对子与青年教师拜师活动,同时对上一学期此项活动的开展做一个总结。第十七中学中是一所民汉合校,长期以来民汉各校各自为阵,我校理化生组随着双语教学的广泛开展,打破常规,一切工作开展均由学校统一管理,从年级、班级的

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 近几年来,我国与各国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或出于对我国当前经济持续发展的看好,或出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仰慕,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 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数字, 2006年在华留学生来自184个国家,总人数已超过16万。随着外国留学生规模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的留学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语言机能训练为核心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各国来华留学生渴望了解中国文化、进行深层交流沟通的需求。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学习语言,掌握语言能力是首要的。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学习者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并培养他们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注重语言教学中蕴含着的文化因素教学。一方面,积极而充分的文化因素教学对语言教学本身十分有利,能起到促进和深化语言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为后者提供传播的方式和手段。因此,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完全脱离文化的语言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以往的语言教学,重视语言结构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忽视文化的教学,尤其是忽视不同文化在语言上的反映。虽然现在的“汉语热”日渐升温,但是从总体上看,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较低。很多教师在汉语教学中,仅仅教给学生最基础的语言文字知识,就汉语讲汉语,重视了语言结构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却忽视了文化的教学。有的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虽然没有什么问题,能说比较标准的汉语,但对汉文化知之甚少,在交际中不懂汉民族的风俗习惯,尤其是不懂交际礼节和规则,常常会使用一些不得体以致不正确的话语。对外汉语教学中这种只重表层因素而忽视其他文化因素渗透和拓展的做法影响了留学生对汉语的深入学习和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应面对这一事实,将汉语教学与汉文化熏陶结合起来,提高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要进行文化教学,选择恰当的文化教学手段,这一点已逐步成为共识。 那么对外汉语的教学与中国文化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又该如何运用呢? 语言是在人类社会生活日渐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符号系统,这套符号系统总是代表一定的意义和内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习者利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