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分析

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分析

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分析
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分析

2009年美国货物贸易及中美双边贸易概况

美国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家具玩具和纺织品及原料为主,2009年进口1353.7亿美元、409.2亿美元和309.0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5.7%、13.8%和10.4%,下降7.0%、15.6%和1.99%。中国的家具玩具、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皮革制品箱包占美国同类产品进口市场的67.7%、76.3%和68.7%,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国产品的竞争者主要来自墨西哥、越南和意大利等国家。

美国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HS编码商品类别2009年1-12月上年同期同比% 占比%

章总值1,557,876 2,103,641 -25.9 100.0

27 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270,354 491,960 -45.1 17.4

85 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214,153 251,587 -14.9 13.8

84 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203,204 249,102 -18.4 13.0

87 车辆及其零附件,但铁道车辆除外131,069 194,990 -32.8 8.4

30 药品55,629 52,343 6.3 3.6

90 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50,065 57,265 -12.6 3.2

29 有机化学品45,026 52,334 -14.0 2.9

71 珠宝、贵金属及制品;仿首饰;硬币38,642 49,530 -22.0 2.5

61 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33,368 37,380 -10.7 2.1

62 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30,928 35,719 -13.4 2.0

94 家具;寝具等;灯具;活动房30,065 38,303 -21.5 1.9

39 塑料及其制品28,396 35,717 -20.5 1.8

95 玩具、游戏或运动用品及其零附件27,257 31,820 -14.3 1.8

73 钢铁制品24,285 37,833 -35.8 1.6

88 航空器、航天器及其零件18,344 21,521 -14.8 1.2

64 鞋靴、护腿和类似品及其零件17,523 19,545 -10.3 1.1

40 橡胶及其制品15,455 20,417 -24.3 1.0

22 饮料、酒及醋14,742 17,116 -13.9 1.0

48 纸及纸板;纸浆、纸或纸板制品14,739 18,376 -19.8 1.0

72 钢铁12,394 32,044 -61.3 0.8

76 铝及其制品11,708 17,630 -33.6 0.8

28 无机化学品;贵金属等的化合物11,302 17,794 -36.5 0.7

03 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9,996 10,813 -7.6 0.6

44 木及木制品;木炭9,800 14,148 -30.7 0.6

63 其他纺织制品;成套物品;旧纺织品9,401 10,379 -9.4 0.6

42 皮革制品;旅行箱包;动物肠线制品8,147 10,175 -19.9 0.5

08 食用水果及坚果;甜瓜等水果的果皮7,847 7,530 4.2 0.5

38 杂项化学产品7,365 10,211 -27.9 0.5

33 精油及香膏;香料制品及化妆盥洗品7,098 8,113 -12.5 0.5

74 铜及其制品6,312 11,709 -46.1 0.4

以上合计1,364,613 1,863,404 -26.8 87.6

美国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章)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HS编码商品类别2009年1-12月上年同期同比% 占比% 章总值296,402 337,773 -12.3 100.0

85 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72,945 80,346 -9.2 24.6 84 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62,424 65,150 -4.2 21.1 95 玩具、游戏或运动用品及其零附件23,200 27,181 -14.7 7.8 94 家具;寝具等;灯具;活动房16,024 19,406 -17.4 5.4 64 鞋靴、护腿和类似品及其零件13,337 14,480 -7.9 4.5 62 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12,903 13,316 -3.1 4.4 61 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11,458 10,684 7.3 3.9 39 塑料及其制品8,032 8,942 -10.2 2.7 73 钢铁制品7,496 12,039 -37.7 2.5 42 皮革制品;旅行箱包;动物肠线制品5,993 7,386 -18.9 2.0 90 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5,582 6,156 -9.3 1.9 87 车辆及其零附件,但铁道车辆除外4,993 6,384 -21.8 1.7 63 其他纺织制品;成套物品;旧纺织品4,713 5,168 -8.8 1.6 29 有机化学品3,898 4,974 -21.6 1.3 40 橡胶及其制品2,816 3,348 -15.9 1.0 83 贱金属杂项制品2,756 3,350 -17.7 0.9 44 木及木制品;木炭2,326 2,881 -19.3 0.8 71 珠宝、贵金属及制品;仿首饰;硬币2,273 2,705 -16.0 0.8 82 贱金属器具、利口器、餐具及零件2,097 2,516 -16.7 0.7 48 纸及纸板;纸浆、纸或纸板制品2,062 2,330 -11.5 0.7 96 杂项制品1,692 1,871 -9.5 0.6

49 印刷品;手稿、打字稿及设计图纸1,612 1,817 -11.3 0.5

03 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1,565 1,704 -8.1 0.5

76 铝及其制品1,561 1,701 -8.3 0.5

69 陶瓷产品1,427 1,681 -15.1 0.5

70 玻璃及其制品1,207 1,436 -15.9 0.4

67 加工羽毛及制品;人造花;人发制品1,069 1,240 -13.8 0.4

20 蔬菜、水果等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914 1,278 -28.5 0.3

65 头饰901 1,030 -12.5 0.3

68 矿物材料的制品901 1,149 -21.6 0.3

以上合计280,177 313,650 -10.7 94.6

美国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类)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海关分类HS编码商品类别2009年1-12月上年同期同比% 占比% 类章总值296,402 337,773 -12.3 100.0 第16类84-85 机电产品135,368 145,496 -7.0 45.7

第20类94-96 家具、玩具、杂项制品40,916 48,458 -15.6 13.8

第11类50-63 纺织品及原料30,896 31,489 -1.9 10.4

第12类64-67 鞋靴、伞等轻工产品15,664 17,153 -8.7 5.3

第15类72-83 贱金属及制品15,374 24,092 -36.2 5.2

第7类39-40 塑料、橡胶10,848 12,290 -11.7 3.7

第6类28-38 化工产品7,607 9,662 -21.3 2.6

第18类90-92 光学、钟表、医疗设备6,617 7,411 -10.7 2.2

第8类41-43 皮革制品;箱包6,076 7,500 -19.0 2.1

第17类86-89 运输设备5,523 7,042 -21.6 1.9

第10类47-49 纤维素浆;纸张3,679 4,160 -11.6 1.2

第13类68-70 陶瓷;玻璃3,535 4,266 -17.1 1.2

第9类44-46 木及制品2,592 3,207 -19.2 0.9

第14类71 贵金属及制品2,273 2,705 -16.0 0.8

第4类16-24 食品、饮料、烟草2,017 2,438 -17.3 0.7

其他7,418 10,403 -28.7 2.5

美国自中国进口的十大类商品及其国别/地区构成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HS84-85:机电产品HS39-40:塑料、橡胶

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 占比% 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 占比% 中国135,368 -7.0 32.4 中国10,848 -11.7 24.7

墨西哥68,107 -13.0 16.3 加拿大9,907 -26.4 22.6

日本34,881 -31.1 8.4 墨西哥3,456 -13.9 7.9

加拿大23,779 -24.8 5.7 日本3,213 -20.6 7.3

韩国20,992 -8.2 5.0 德国2,154 -23.9 4.9

德国19,862 -30.9 4.8 韩国1,683 -19.0 3.8

HS94-96:家具、玩具、杂项制品HS28-38:化工产品

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 占比% 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 占比% 中国40,916 -15.6 67.7 爱尔兰19,934 -8.4 14.4

墨西哥4,612 -22.3 7.6 加拿大15,966 -20.4 11.5

加拿大3,407 -32.7 5.6 英国15,132 1.4 10.9

越南1,526 -1.4 2.5 德国13,727 -10.1 9.9

日本1,377 -13.4 2.3 法国7,696 -19.1 5.5

台湾省1,260 -21.7 2.1 中国7,607 -21.3 5.5

HS50-63:纺织品及原料HS90-92: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 占比% 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 占比% 中国30,896 -1.9 37.1 墨西哥7,435 -3.3 13.7

越南5,176 -1.8 6.2 中国6,617 -10.7 12.2

印度4,864 -10.3 5.9 德国6,481 -15.4 12.0

墨西哥4,792 -13.6 5.8 日本5,511 -25.0 10.2

印度尼西亚4,061 -5.6 4.9 爱尔兰4,603 -10.5 8.5

孟加拉国3,491 0.3 4.2 瑞士3,479 -24.3 6.4

HS64-67:鞋靴、伞等轻工产品HS41-43:皮革制品;箱包

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 占比% 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 占比% 中国15,664 -8.7 76.3 中国6,076 -19.0 68.7

越南1,377 5.4 6.7 意大利668 -36.6 7.6

意大利801 -31.3 3.9 法国331 -21.2 3.7

印度尼西亚572 7.6 2.8 印度242 -12.3 2.7

巴西381 -25.7 1.9 越南189 16.1 2.1

墨西哥295 -1.6 1.4 加拿大167 -19.9 1.9

HS72-83:贱金属及制品HS86-89:运输设备

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 占比% 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 占比% 加拿大16,713 -43.1 23.2 加拿大37,219 -31.2 24.5

中国15,374 -36.2 21.3 日本33,730 -38.2 22.2

墨西哥6,005 -37.2 8.3 墨西哥27,205 -16.9 17.9

日本3,782 -25.8 5.3 德国16,387 -32.5 10.8

德国3,455 -39.1 4.8 韩国7,479 -25.1 4.9

台湾省2,737 -39.8 3.8 中国5,523 -21.6 3.6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成绩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结构分析 专业09届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文章通过对2002-2011年10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 一、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至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30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6%,创出历史新高。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后,全年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 在外贸进出口增长的同时,进出口平衡也取得重要进展。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今年我国全年贸易顺差估计将比去年减少300多亿美元,贸易顺差占G D P的比重在2%左右,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 从结构上看,据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11个月我国对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家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分别为1063.5亿美元、775.6亿美元、720.5亿美元和414.5亿美元,分别增长33.8%、36.7%、44%和82.5%,均高于同期我国总体进出口增速,表明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强劲。同时,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同期总体出口增速,其中重庆、河南、贵州和江西等省市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8倍、78.4%、56.3%和68.1% 。

但是,寒流来袭,前高后低成定局。在海关总署官方网站的首页上,有两张外贸进出口走势图,清晰地勾勒出今年外贸进出口前高后低的走势。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不久前指出,今年9、10、11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增幅每个月均比去年同期下降约2个百分点,12月份,外贸出口增幅将继续延续前几个月回落的趋势。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进出口主要呈现5个特点:一是一般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加工贸易比重下降明显,顺差规模收窄;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快于整体,外资企业增速进一步放缓;三是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回落较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有所回升;四是对欧盟出口增长乏力,与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发展;五是部分沿海省市出口放缓,西部地区出口快速增长。 二、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密集型产品仍是一大出口项目,国际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甚至呈现出极大竞争劣势的态势 2.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虽逐步上升,却没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 3.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虽在上升,但产品技术含量及产品附加值仍然不高,表现为低竞争优势 4.加工贸易方式仍占有最大出口比例,加工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比重过大,加工程度低

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增长,但在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市场单一,出口贸易渠道结构不畅,出口贸易经营主体失衡,贸易体制结构不完善等。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最重要的物质,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上述问题,我国应加大对农产品支持力度,加强政策指导;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战略;完善多元化市场格局;提高渠道效率;开展多样化经营等。本文运用数据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理论,并从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现状入手,阐述了应该如何解决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面临的严峻问题。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

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 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Structure Abstract Since its accession to the WTO,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has grown,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structure, such as the unreasonable product export structure, the single export market, the weak export trade channel, the imbalance export trade operating subject, the incomplete trade structure system, etc.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survival of material, a stable suppl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are of vital importance. In the face of all these problems, China should give agricultural support, strengthen policy guidance, adjust th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strategy, perfect diversified market patter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hannel and establish various management. The paper uses data and case analysis methods to analyze the theor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structure and states how to solve the serious problems faced by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structure. 【Key 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Trade Structure

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分析

2009年美国货物贸易及中美双边贸易概况 美国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家具玩具和纺织品及原料为主,2009年进口1353.7亿美元、409.2亿美 元和309.0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5.7%、13.8%和10.4%,下降7.0%、15.6%和1.99%。中国 的家具玩具、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皮革制品箱包占美国同类产品进口市场的67.7%、76.3%和68.7%,具有 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国产品的竞争者主要来自墨西哥、越南和意大利等国家。 美国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HS编码商品类别2009年1-12月上年同期同比% 占比% 章总值1,557,876 2,103,641 -25.9 100.0 ?27 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270,354 491,960 -45.1 17.4 ?85 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214,153 251,587 -14.9 13.8 ?84 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203,204 249,102 -18.4 13.0 ?87 车辆及其零附件,但铁道车辆除外131,069 194,990 -32.8 8.4 ?30 药品55,629 52,343 6.3 3.6 ?90 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50,065 57,265 -12.6 3.2 ?29 有机化学品45,026 52,334 -14.0 2.9 ?71 珠宝、贵金属及制品;仿首饰;硬币38,642 49,530 -22.0 2.5 ?61 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33,368 37,380 -10.7 2.1 ?62 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30,928 35,719 -13.4 2.0 ?94 家具;寝具等;灯具;活动房30,065 38,303 -21.5 1.9 ?39 塑料及其制品28,396 35,717 -20.5 1.8

中国-东盟进出口商品结构比重

越南: 越南出口中国的商品结构 年份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食品和动物15.1% 11.9% 15.4% 11.6% 12.4% 饮料和烟草0.6% 0.7% 0.8% 0.6% 0.6% 原材料,燃料31.5% 27.5% 20.0% 22.3% 29.4%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相关材料26.8% 28.3% 29.0% 22.3% 28.0% 动物和植物油,油脂和蜡0.5% 0.7% 0.4% 0.2% 0.4% 化工及相关产品 5.0% 4.3% 5.3% 6.3% 4.7% 制成品 5.9% 8.4% 9.7% 14.1% 12.0% 机械和运输设备 6.1% 9.0% 9.1% 13.6% 8.7% 杂项制品 3.6% 3.9% 3.5% 4.0% 3.3% 越南进口中国商品的结构 年份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食品和动物 2.8% 2.4% 2.6% 2.0% 2.4% 饮料和烟草0.2% 0.2% 0.5% 0.3% 0.3% 原材料,燃料 1.2% 1.2% 1.1% 1.6% 1.3%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相关材料 6.3% 6.2% 10.6% 8.6% 10.4% 动物和植物油,油脂和蜡0.0% 0.3% 0.0% 0.0% 0.1% 化工及相关产品12.6% 12.7% 11.6% 11.6% 12.3% 制成品39.6% 34.4% 23.7% 29.5% 33.2% 机械和运输设备31.6% 36.4% 43.5% 39.6% 35.1% 杂项制品 4.2% 4.3% 5.0% 5.7% 4.8%

美国对中国出口货物情况

2012年美国对华货物出口概况 一、2012年美国货物贸易概况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2年美国货物进出口额为38218.5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长3.6%。其中,出口15464.6亿美元,增长4.5%;进口22753.9亿美元,增长3.1%。贸易逆差7289.4亿美元,增长0.2%。 分国别(地区)看,2012年美国对加拿大、欧盟27国、墨西哥、中国和日本的出口额分别占其出口总额的18.9%、17.2%、14.0%、7.2%和4.5%,其中对欧盟出口下降1.2%,对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和日本的出口增长3.9%、9.1%、6.4%和6.6%;自中国、欧盟27国、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的进口额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8.7%、16.7%、14.3%、12.2%和6.4%,分别增长6.6%、3.4%、2.8%、5.6%和13.6%。美国前四大贸易逆差来源地依次是中国、日本、墨西哥和德国,2012年逆差额分别为3150.5亿美元、763.4亿美元、613.2亿美元和597.4亿美元,墨西哥下降4.9%,中国、日本和德国增长6.7%、20.8%和20.7%。美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分别为320.4亿美元和216.7亿美元,香港顺差额与上年同期持平,澳大利亚增长25.3%。 分商品看,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和矿产品是美国的主要出口商品,2012年出口额分别为3772.3亿美元、2445.7亿美元、1626.9亿美元和1471.9亿美元,占美国出口总额的24.4%、15.8%、10.5%和9.5%,增长3.4%、14.6%、1.2%和4.9%。在机电产品中,机械设备出口2151.7亿美元,增长4.7%;电机和电气产品出口1620.7亿美元,增长1.8%。机电产品、矿产品和运输设备是美国的前三大类进口商品,2012年进口5990.9亿美元、4313.9亿美元和2680.4亿美元,占美国进口总额的26.3%、19.0%和11.8%,矿产品下降6.4%,机电产品和运输设备增长5.8%和18.0%。在机电产品中,机械设备进口3075.5亿美元,增长6.9%;电机和电气产品进口2915.4亿美元,增长4.7%。化工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纺织品及原料等也是美国的重要进口产品。运输设备进口增长较快,主要为其中的车辆及零附件进口2400.3亿美元,增长18.5%所致。 二、2012年中美双边贸易概况

中国对美国商品出口与美国通货膨胀关系研究

摘要:近几年来,西方世界一直有股“中国威胁论”的论调,表现在经济上就是认为“中国因素”是世界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之一。通过分析美国近几年的通货膨胀率、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额占美国进口额的比例等因素,得出了中美经济之间的关 “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国家盛行,体现在金融问 1 近年来, 题上就是“中国输出通胀论”。2002年下半年,西方社会盛行“中国输出通缩论”,认为中国出口产品价格持续下降时全球通缩的罪魁祸首之一,其代表人物是摩根斯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在他名为《中国因素》的世界经济报告中,将2002年世界经济的疲软 2003年, 西方社会风向逆转,随着中国需求对全球大宗商品需求和价格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他们又提出了“中国输出通胀”的论调。英国央行行长默文•金(mervynking)在2006年6月曾指出,全球通货膨胀正在推高英国通胀水平,他特别提到了来自中国进口品价格上涨的威胁,理由是中国的劳工成本有上升趋势。在美国,有数据显示,自2003年起,价格就一直在下降的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价格现在也开始回升,就像来自其他低成本新兴国家市场的商品短短一年时间,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出现截然相反的变化,这充分 说明“中国因素”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日益增加,如何在国际经济事务中有效地发挥这种影响力,就成为中国政府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选择美国作为代表,利用1994年到2005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年度数据与同期美国通货膨胀指数来计算并分析其相关性,利用数据来说明中国出口商品对美国通货膨胀指数的影响程度,分析其原因,进而指出我国是否能够输出通缩或通胀,为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发展 2 研 在对中国出口商品与美国通货膨胀进行相关性分析之前,我们先 对美国的通货膨胀进行一下观察。美国的通货膨胀率1994年2.6%,1995年2.8%,1996年2.9%,1997年2.3%,1998年1.5%,1999年2.2%,2000年3.4%,2001年2.8%,2002年为1.6%,2003年2.3%,2004年为2.7%,2005年为3.4%1。其中,2000年至2002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从3.4%下降到1.6%,具有通货紧缩的征兆,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西方世界出现了“中国输出通缩论”;2003年美国通货膨胀率又上升到2.3%,在这种大背景下,又出现了“中国输出通胀论”。由此可见,西方世界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论调与美国当时的通货膨胀率是休休戚相关的。

最新浅谈如何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1论文

浅谈如何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1)论文 摘要:本文从观念转变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研究出发,分析了调整产业结构、树立竞争优势观念、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对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作用。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大幅增长的过程中,出口商品结构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它离将我国塑造成为世界贸易强国的要求差距还很远,仍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如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过大、出口工业制成品档次较低、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比重偏低、服务贸易发展滞后、出口商品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等。因此,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对于实现外贸出口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再上新台阶至关重要。如何优化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谈谈对策: 一、转换出口观念,增强竞争优势意识传统贸易观念认为,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应该在外贸战略上突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但是,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并不一定能转变为竞争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已趋饱和,国际消费需求结构以及相应的投资需求结构已向更高层次转换。此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歧视性的贸易政策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到诸多壁垒的阻碍,在国际市场上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有限。我国大部分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出口效率不高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我国大部分为加工贸易出口,其所得不过是一点微薄的加工费,有很多企业在为诺基亚、摩托罗拉、英特尔等跨国巨头贴牌加工;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片面追求“出口创汇”,使出口企业竞相杀价“肥水流入外人田”,造成我国出口利润率低下,给中央财政造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总体情况及变化情况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总体情况及变化情况 我国在2001到2010年间都出现了顺差,即商品出口总量大于进口总量。在2001到2008年间顺差逐渐增加,尤其从2005年开始顺差增长速度加快。但是在2009年滑落。具体数据如图一所示: 总体来看我国出口总值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是其增长率在2001-2004年间呈上升趋势,在2004年以35.358%的增长率达到顶峰。在2004到2008年略有下降,尤其是2008-2009年度下降严重,甚至在2009年时呈现负增长。具体增长情况如图二所示:

在2002到2009年间中国进口总值持续增长,其中2002-2003年增长率升高,随后有所下降。2005到2008年其增长率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在2009年时呈现负增长。具体数据如图三所示: 进口初级产品基本都是上升趋势,其中非食用类原料以及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增长明显但是在2009年仍有所下滑。具体数据参照图四:

出口初级产品也都是呈上升,但是动植物油脂及蜡和饮料烟类并不明显,较为稳定,视频活动类的出口表现活跃,其中矿物类在2007-2008年有个突跃,在2009年回落。具体数据参照表五: 进口工业制品方面,其他商品较为平稳,机械及运输设备上升势头明显,在2008年到达顶峰。其他类别基本涨幅在500左右。

具体数据参照表六: 出口工业制品依然是机械及运输类上升较快。与之不同的是杂项制品和按原料分类制品涨幅也都分别达到2500和2000。其他商品依然保持一个稳定的态势。具体数据参照表七:

2001年进口商品分布与2009年相比基本相同,其中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类比率提高,按原料分类的制品和化学品的比率下降。9年间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一直是进口商品的主要成分。

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与分析

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与分析 【摘要】贸易,早在古代就出现了萌芽,随后慢慢地在我国发展起来。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国际贸易蓬勃发展。但是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了出口商品价格低廉、外贸增长额主要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拉动、与新兴市场贸易加快和贸易出口额主要依靠外资企业拉动等问题和特点。本文主要研究的方向就是从这些问题点出发,研究制定出一些针对我国贸易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贸易市场产业结构进出口额区域合作人才 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 (一)古代经济的对外交往 古时候的中国,虽然历代朝廷不太看得起商人,但是并不轻视贸易,很早就开始了与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公元前963年,周穆王曾携带丝绸金银等贵重物品西行至里海沿岸,并将和田玉带回。及其后最具盛名的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我国开启了与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的新纪元。秦汉时期以及宋元时代,中国的对外贸易都是比较发达的。而到了明朝统治者过度依赖农业生产,中国就逐渐走向了闭关锁国的道路。 (二)近现代贸易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改变了闭关锁国情况,大力发展生产力,慢慢打开国门与其他国家发展经济贸易。自我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我国的贸易就进入了迅猛发展的几个历史新阶段。从而使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历了从初代产品为主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到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 第一阶段:1978—1991年,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快速发展。这一时期,我国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它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样板和经验,支撑我国度过了经济体制改革最为关键和艰难的时期。 第二阶段:1992—2000年,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发展。在这一阶段,我国抓住了发达国家机电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环节向外转移的机遇,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实施一系列鼓励扩大开放的政策,大力发展外向型的机电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对外贸易发展步入历史新阶段。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抓住了发达国家信息服务业向外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以IT为代表的高科技出口产业。这一阶段是我国30年来外贸发展最快的时期,我国不仅顺利度过了WTO过渡期,而且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不仅出口贸易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的进口商品结构也明显优化。从最初的初级原材料产品占大多数到之后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增长,不仅弥补了国内经济建设和技术的不足,而且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创造了条件。 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如何分析商品结构

如何分析商品结构翼展图策划 如何分析商品结构 一、分析商品结构的目的 分析商品结构可以帮助主任及时理清自己的经营思路,优化商品结构从而提升柜组效益。 二、什么时候分析商品结构比较合适? 1:销售不好. 2;换季(季初、季中、季末)3:月底. 4:销售平稳不突出. 总之:不管是以上四方面还是其他时候分析商品结构一定要勤分析,所谓“勤”不是指限制分析次数,主要针对自己的项目去决定。像季节性商品必须做到勤分析,这样才有可能不出现问题,或者问题刚在萌芽阶段能够及时发现把它消灭。一些常规项目,变化不大、思想也不要懈怠,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时间多分析,这样才能永远处于主动状态。 三、如何分析商品结构 〈一〉:认知六大结构——确定分析主次顺序 这六大结构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不同项目商品组合是不一样的,大体分为两类A多品类组合B单一品类组合,一定要根据项目不同,确定结构分析的主次顺序,再确定重点结构。举两个例子共同分析: 例一:头饰组品类繁多有套圈、香蕉夹、夹子、并卡、梳卡、套圈里又分五节扣、套圈、五节扣分品牌,夹子里分为盘头夹、三指夹、鸭嘴夹、顶夹,……像这种项目品类繁杂首先选择品类结构进行分析然后单品类再分析,画图分析: 主打品牌怡丽 主打品类套圈主打五节扣 辅助套圈辅助品牌点金 香蕉夹 头饰主打盘头夹三指夹 夹子 辅助鸭嘴夹顶夹 辅助品类并夹 梳夹 例二:休闲男裤组商品结构图如下:主打颜色深蓝 主打款式编号612 主打品牌苹果辅助颜色米色白色 休闲男裤辅助款式编号603 辅助品牌曼特劳 古特奇 这个单一品类柜组是有多个品牌组成先分出主辅品牌,单一品牌再用别的结构深入分析,例款式、规格、颜色等。 通过两个案例我们发现商品组合不同分析商品结构一定要分清主次顺序,确定重点。〈二〉画出商品结构图深入分析六大结构. A:品类结构品类结构是商品品类组合。 画出商品结构图进行分析 童鞋 例:主打沙滩鞋70% 主打男凉鞋65% 主打品类皮凉鞋辅助皮凉鞋30% 40%辅助女凉鞋35%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趋势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趋势: 传统上,国际贸易的结构分析往往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根据产品的要 素密集度或技术密集度进行分析。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劳动密集或资源密集产品 占较大份额,而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产品占较小份额,则该经济体出口贸易的 技术结构比较低。产品的要素密集信息来自于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而世界各 国(或地区)一般只是给出产业分类的二位数水平的投入产出表,研发支出数据 也一般只能在产业水平上得到,所以,这种方法只能在产业水平上实施,从而 只能粗略地测度一个经济体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第二种方法是简单考察国际 贸易产品分类,例如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一位码下产品的出口份额。因为,SITC分类中的第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和第8类杂项制品等大类产品往往被认为 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而前四类例如第0类食品及活动物、第1类饮料香烟类、第2类非食用原料等被认为是仅仅具有低技术含量的初级产品,所以,经济体 第7类或第8类产品的出口份额高,而前四类产品出口份额低,就被认为该经 济体出口贸易具有较高的技术结构。这些传统的贸易结构分析方法,在产业水 平或粗略的产品分类水平上分析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在一定条件下是有效的,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主要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条件下是有效的,从而是迄今经 常被采用的方法(安德逊,2005;WTO,2005;以及其他一些经济实践部门的 分析)。

但是,在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的条件下,传统的产业水平上结构分析法就不再有效了。产业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同一类产品上进行贸易,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贸易产品之间的差异不在于花色品种等,而主要在于技术含量水平。在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完全有可能集中在该产业中的低技术含量(或高技术含量)产品。这样,传统的产业水平上国际贸易分析方法,就可能严重高估(或低估)该经济体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 实际上,近几十年来,世界生产和贸易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垂直专业化分工,而世界贸易的高速增长就源于这种垂直化分工(Feenstra,1998;Yi,2003;Grossman and Helpman,2002,200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最大增长也来源于这种贸易方式。1981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占全国总出口的比例为4.82%,1990年上升为40.94%,而2004年进一步上升到55.28%,而加工贸易正是一种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高度一致的具体贸易形式。中国的总体垂直专业化程度已经高于韩国等OECD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Hummels and Yi,2001;张小蒂和孙景蔚,2006)。平新乔(2005)研究了中国出口中来自国内和国外生产的价值比重,结果表明1992—2003年间,中国出口贸易的“来料加工”的价值比率从14%上升到21.8%,即上升了一半多:这说明有效测度一个经济体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必须考虑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深入到产品水平上,或至少在更加详细的产品分类水平上。

中国从美国进口哪些商品

中国从美国进口哪些商品 中国从美国进口哪些商品作者:Kenneth Rapoza 2011-09-21 随着中国消费者日趋富有且人民币兑美元日益走强,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正在不断增长,然而这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相比微乎其微。美国中西部地区及诸如邦吉(Bunge)和ADM公司(Archer Daniels Midland)等公司很喜欢中国。美国对华的大豆出口贸易额年年增长,从而使大豆成为中国从美国购买的第一大商品。中国每年从美国购买大豆的开支,几乎和中国从美国购买半导体和飞机零部件的开支相当,而后两样都是美国对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 美国对华贸易失衡是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去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2,730亿美元。该数字每年增长。据美国统计局(U.S. Census Bureau)外贸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到目前为止——即从1月1日至7月31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已达1,604亿美元,在美国截至7月31日的4,270亿美元总贸易逆差中占据近三分之一。 当然,原油是美国贸易逆差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美国对其前五大石油生产贸易伙伴国都出现贸易逆差。他们是加拿大、沙特阿拉伯、墨西哥、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但想想以下这一事实:去年,美国在进口中国制造的电脑及电脑配件方面的开支超过了美国进口加拿大原油的开支——493.8亿美元。

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正在不断增长。在过去三年中,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前10大产品都出现了出口量及出口额的双增长。随着中国消费者日趋富有且人民币兑美元日益走强,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正在不断增长,然而这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相比微乎其微。如果美国没有向中国出口大豆的话,那么美国出口中国的前两大产品的总价值与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 中总额排名第十的鞋类总价值几乎相等。 此外,美国每向中国出口一个半导体,就会相应地有六台中国制造的电脑销售到美国来。美国每向中国出口一块塑料,就会有一只中国生产的芭比娃娃到美国来。 中国从美国购买的10大产品 (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所有出口额数据均以十亿美元为单位。) 中国从美国进口哪些商品(表一) 查看详细商品类别 2010 2009 2008 大豆 10.82 9.19 7.25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进口倾向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进口倾向分析 黄彦琳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在总量上的不断增加,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受到广泛重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拥有一定的特征,该特征对于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总量,分析和探讨优化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思路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进口的基本情况 (一)有形商品进出口一般分析 1、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从1980年至2008年,中国出口额从181.2亿美元激增至14307.0亿美元。1980年,中国商品出口总额仅占世界商品出口总额的0.9%,在世界出口国排名为第26位。2009年,中国商品在世界出口国的排 名跃居第二位。1980年中国商品进口总额仅为200.2亿美元,在世界商品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0.98%,2008年,中国商品进口总额增长至11325.6亿美元。 2、对外贸易依存度大大提高。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通常是本国或本地区的对外贸易额除以GNP或GDP,西方经济学家经常使用“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概念来测定对外贸易对经济 的增长作用。从我国的数据来看,如果不考虑中国GDP被低估等因素,中国进 口和出口依存度虽然有所波动,但依旧呈上升趋势,这说明中国对外贸易特别 是出口在经济增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1: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

占G D P 百分比% 19 80 19 90 19 92 19 94 19 96 19 98 20 00 20 02 20 04 20 06 单位(亿美元) 199 2 199 3 199 4 199 5 199 6 199 7 199 8 199 9 200 0 200 1 200 2 200 3 200 4 200 5 200 6 200 7 200 8 20 08 对外贸易依存度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进口 出口 时间1980-2008 (二)无形产品方面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1、总体水平不高。 2、出口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中国的服务几年来出 口结构虽有所变化,但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中国在旅游、建筑、咨询等方面 有竞争力,但是在金融、保险、专利费等方面缺乏国际竞争力。 3、进出口不平 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近年来,中国对外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并且 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4、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不强。中国对外服务贸易中具有 比较优势的是旅游、海运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 业发展滞后。 图 2: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00 出口额 进口额 年份 (三)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和现状分析 1、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制成品出口比 重不断上升,高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2)中间品出口中半成品和零部 件增长迅速,资本品出口增长明显。从 1995 年到 2006 年,我国消费品出口所

便利店商品结构分析

便利店商品结构分析 东区—解菲区域:0058店,纬二街店, 辛晓妮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某大户人家养了几十只猴子~后因食物供给困难~主人决定减少供应量~便与众猴们商量:每天每位早上发三个果子~晚上发四个果子。众猴觉得太少齐声抗议~面对众猴的反应~主人又说:既然大家有异议~那我们就早上四个~晚上三个~面对新的分配方式~众猴欣然接受。很明显故事中每位猴子每天的总供给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唯一改变是果子发放的组合方式做了相应调整。在便利店的门店经营过程中~同样可以通过改变商品的组合方式、包装方式等将商品进行重新搭配~开发其新的功能~扩大其应用范围。商品是店铺经营的根本~优化商品结构~调整商品组合必将伴随便利店销售的增长。 一、便利店商品结构 便利店是指以满足消费者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零售业态。便利店主要为了满足有即时性需求的消费者。主要特点是消费群体相对稳定、年龄结构层次不齐、容易形成依赖等。 商品结构是指符合商圈内消费者需要的商品组合。便利店的商品结构大致大致可分为食品、非食品和服务三大类~主要从顾客的便利性和门店的绩效性出发。食品类商品构成了便利店商品的主力~占到总的销售量的50%以上~对于同类品牌的标准包装商品在价格上不能与大超市相抗衡~季节性的非常温食品却可以作为高毛利周转快的商品进行重点开发。非食品类商品主要作为食品类商品的辅助商品存在~虽然销售量并不是很大~但为满足消费者的日常需求~商品品种多,服务类商品是补充性的消费~是培养顾客忠诚的重要手段。 二、便利店商品结构的优化 1.便利店的商品结构要抓住刚性需求和便利性需求两个方面

便利店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居住在一个固定区域的消费群体~日常生活商品的需求与消费是所谓的刚性需求。目前便利店的经营者往往只注重满足消费者的便利性、应急性需求~忽略了便利性需求是以刚性需求为基础和前提的。这一点要求便利店商品结构贴近生活~价格趋于合理~自然而然消费者会有事没事进来看看~我们的客流量就会不断上升。 2.摒弃大而全的商品结构~进行商品的错位经营 大型综合超市宽而深的商品结构决定了消费群体的广泛性~便利店则有明确的消费主体~便利店的商品经经营~应该做到精准性。 便利店目标消费群体确定了~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自然也就明确了。要密切关住小区主流消费群体的日常需要。便利店在商品经营上应根据身边人的主流需求进行商品结构的调整~对于顾客提出来的未能得到满足的个性需求~应该进行市场分析~及时跟进~尽量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要~商品是顾客决定的~我们销售的商品不是因为竞争店里有销售~而是要依据顾客需求经营顾客需要且喜欢的商品。 3.经营知名度高的一线品牌商品 在信息传递方式多样化的时代~人们所能掌握的商品信息量极大~便利店的货架上应该陈列人们熟知的能够辨别的知名商品~让消 费者买的放心。便利店的消费群体注定是熟面孔、老熟人以及回头客~这些人是便利店生意旺盛的主力军。向他们传递我们商店的商品信息~提高商店的知名和信誉度~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使我们有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生存之地。 在此要求下~我们必须保证便利店商品货架的利用率极高~在有限的商品空间中~陈列人们日常所需的生活必需~这就对商品组合提出了高的要求。一家便利店铺的商品组合不可能像大卖场做到即宽又深~面面俱到。在保证多样性需求的情况下~尽量精简商品品种~选择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少数品牌。 4. 适度开发服务类商品

中国出口商品变化结构及主要动因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动及其动因分析 (2010级电子商务王辰霖学号1012124)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并以此研究变动的原因。并且会根据原因对未来的商品结构变动进行预测。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动因分析 一、我国从1978-2010年间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动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出口贸易与整个出口贸易额之比。一国出口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 而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从出口方面来看,总额从初期的97.5亿美元发展到了2010年的12016.1亿美元,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下图为1978-200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在2000-2005年之间,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那么,我国的出口商品的结构在这30年中又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下图为1980-2010年间我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变化(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社科院金融统计数据库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我国的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增加速度十分迅猛,尤其是2002之后,而初级产品的增加速度比较缓慢,基本可以忽略。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初级产品包括食品、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动植物油脂和蜡。工业制成品包括化学品、轻纺、橡胶、矿冶产品、机械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的商品。 具体说来,1980年时,我国的初级产品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占大半的比重。然而,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初级产品比重明显下降,而工业制成品比重则稳步上升。在初级产品中,矿物燃料和润滑油的上升幅度最大,2009年为1980年的620多倍;动、植物油脂及蜡,非食用原料以及饮料及烟类上升幅度也很大,分别为30多倍、50多倍以及30多倍。在初级产品中,食品及主要供使用的活动物出口额上升幅度最小,仅为5倍多。而在工业制成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比重上升幅度最大。 下表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及比重(单位:亿美元)

产品结构分析

产品结构分析 (1)大程控交换机供不应求,小程控交换机将供过于求。 在我国,无论大程控交换机还是小程控交换机均是1984年左右才开始生产的,建设初期大程控交换机设定的生产能力最多也不过年产30万线。近几年由于电话需求增长迅速,一方面刺激了原有的生产企业扩大生产,另一方面新建了几条大程控交换机生产线。新建的生产线起点较高,产量均在100万线以上。1995年又至少有三家新建厂投产,在1995年形成的1200万线生产能力中,大程控交换机将占80%。1994年之前,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各厂家的主要目标是扩大生产规模,目前规模初步形成后,各厂家已开始注重价格、质量、功能,而人们的需求到了一定程度后,也会追求更高的标准。由于小程控交换机质量、规模军不如大程控交换机,目前已经出现买方市场。预计1995年初部分装机量较小的用户需要小程控交换机以外,大部分小程控交换机将供过于求。 (2)移动电话需求旺盛,很有发展前景。 我国1988年开办移动电话业务。起初买主是一些从事对外贸易的单位。1992年以后掀起了私人抢购热潮。激烈的市场竞争是经营者希望随时随地能与国内外客户进行通话,联系业务,收集信息,处理紧急事务。移动电话方便、快捷、灵活,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随着我国股票、期货、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扩大,移动通信会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优势。如果成本再降低一些,实现全国移动电话自动漫游,移动电话是长江相当广阔。 (3)“BP”机市场供大于求,竞争激烈。 我国1984年开办无线寻呼业务。它价格便宜,具有联络、携带方便的特点。由于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它很快被国内市场广泛接受。1993年,国家放开了“BP”机经营,进一步促进了“BP”机市场的发展。目前仅北京地区的寻呼台就有160——170家。从市场需求来看,中国庞大的人口决定了“BP”机具有庞大的潜在市场,需求还在不断上升。目前由于经营单位过多,市场出现供大于需的局面。1995年的“BP”机市场仍是供大于需,竞争激烈。 2、需求结构分析。 (1)住宅电话需求猛增。 1993年之前,在我国电话总量中,公务电话占主导地位。到了1993年住宅电话与公务电话已各占一半,而且目前住宅电话已占到了60%。尽管如此,待装户数量仍不减。目前北京的待装户仍有5——6万。近几年全会的电话待装户总在万上下徘徊。作为沟通信息、方便生活和节省时间的电话,适应了居民家庭逐步更新的生活方式,目前已成为城市居民追求的新大件。预计1995年住宅电话比重将占到60%以上。 (2)公务电话需求稳定。 公务电话的增长的主要对象是新建单位,从楼量上来讲增量平稳。今后公务电话的需求方向是朝着高质量、多功能方向发展。从我国目前的国情考虑,近几年内公务电话的另一需求方向将是移动电话。由于移动电话价格较贵,近期私人购买形不成主流。 (3)公用电话需求迫切。 从我国无线寻呼用户拥有量及发展趋势看,公用电话的需求前景广阔。因为无线寻呼是单向传输的呼叫系统。用户一旦被叫,需要尽快与呼叫者取得联系,这就需要公用电话亭遍布大街小巷。从我们的观察来看,近已两年公用电话亭已有很大发展。排长队打电话的现象逐渐减少,但公用电话的分别仍很稀疏,供需矛盾突出,因此近一两年公用电话的需求将很迫切。(四)加快我国通信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程控交换机的生产管理。 “八五”期间,我国程控交换机的生产迅猛增长。生产已达相当规模,初步缓解了供需矛盾,但也暴露了目前国内程控交换机生产存在着种种令人忧虑的问题:由于需求刺激,使得各地纷纷上程控项目。引进机型过多,对于今后联网、发展智能网造成困难;另外,分散的重复

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演化分析

17 《商场现代化》2006年10月(上旬刊)总第481期 一、建国到改革开放期间我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的产业结构畸形而且水平低下。在整个产业构成中,农业和手工业居主导地位,农业净产值占国民收入的68.4%,工业净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仅为12.6%。1953年我国进入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国家制定了建立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的工业生产体系。到了“大跃进”期间,进一步提出“以钢为纲”的钢铁工业导向的部门发展目标,工业的超常发展使得工农业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以后虽然因工业发展过快而进行了调整,但这种以重工业为主导部门来加快不平衡增长的战略基本保持下来,直到改革开放前。 与此同时,我国的进出口商品构成情况如下:进口商品中绝大部分为生产资料,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比重均高于工业制成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外贸商品结构呢?原因在于:建国以来,我国基本上实行的是一个进口替代战略。在这种战略指导下,政府通过关税以及对外汇、进出口的统一管理,有时甚至融管理与经营为一体,或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来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保护国内工业生产,扶植国内工业体系的建立。20世纪50年代,我国效仿苏联、东欧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初级产品的出口从苏联、东欧换回一批机器和成套设备,引进项目共有400多个,建立起了一个以重工业为中心、密切联系国防工业的体系。20世纪60年代,我国大搞三线建设,兴建了一些二线工业并进一步加大了以国防工业为主导的机械加工工业。但这一时期的引进项目减少,一共只有84项。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项目增多,进口替代型工业建设速度也加快了。整个这一时期,我国的出口及贸易收汇主要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支付基本的进口所需的外汇,而进口则主要是为了“建立独立自主的工业基础”。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这种外贸政策目标可以说是走到了极端。 对比我国的产业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可知这个时期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受制于产业结构主要表现为进出口商品结构服务于产业结构,服务的途径是通过出口初级产品换回工业原料大力发展重工业。进口商品结构的不平衡和产业结构的不平衡正向对接,粗略表现为进口商品中生活资料的低比重与产业结构中农、轻工业的低比重相一致,进口商品中工业原料的高比重走势与产业结构中重工业的高比重走势相一致。出口商品结构中的不平衡和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反向对接,粗略表现是出口商品中的初级产品的较高比重对应于产业结构中农、轻工业的较低比重,而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较低比重对应于产业结构中重工业的较高比重。 二、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改革开放以后,在理论界对外贸易“引擎”说和一些国家借 外贸出口使经济发展获得成功的诱导下,中国自觉不自觉地采纳了出口导向战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制定了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提出要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的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实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随着中国外贸出口主导战略的实施,工业制成品出口有了长足的发展,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出现不断优化的演进趋势。1980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为53.4%,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为46.6%。1990年,前者下降为25.6%,后者则上升为74.4%。到2002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降至10%以内,而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超过90%。我国已由一个改革开放初期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并重的出口商品结构发展成为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到90%以上出口商品结构。与此同时,工业制成品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出口占对外出口总额比重的大幅度上升,工业制成品的内部结构日益呈高级化发展趋势。从我国进口商品结构来看,改革开放初期,进口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弥补国内生活资料不足的一种手段,从而限制了对生产方面的作用,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因而也受到制约。1980年,我国进口产品中初级产品的比重为34.8%,其中食品及活动物的比重为14.3%。同年,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为65.2%,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占进口总额的25.6%。80年代之后,对外贸易的地位和作用被重新认识和定位,对外贸易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支生力军,不再仅仅是调节余缺的手段。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资本品的进口越来越多。到2002年,我国工业制成品进口比重达到83.3%,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所占份额有46.6%。资本品的进口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国内的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经济增长的潜力。 改革开放在给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带来欣喜变化的同时,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偏高,而第三产业滞后发展的状况也发生了改变。以农矿业为主的第一产业的发展速度逐年下降,以制造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强劲提高,第三产业稳中有升。 在这个时期,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受制于产业结构表现为产业结构决定进出口商品结构。三大产业发展中独占鳌头的第二产业一方面为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大量输出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对进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大量输入也提出了更多要求,因此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的比例都很高。相反,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所占比例的不断减小与产业结构中日益萎缩的第一产业相对应。总体上看,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格局与产业结构的不平衡格局大体相似。 夏锦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 [摘 要] 本文将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总体的产业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并试图从产业发展战略的角度探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演变原因。 [关键词]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产业结构 产业发展战略国际经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