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博弈论与经济学:回顾与展望

博弈论与经济学:回顾与展望

博弈论与经济学:回顾与展望
博弈论与经济学:回顾与展望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 博弈论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的核心。萨缪尔森在他的经典教科书中曾引用过的短谚是:“你可以使鹦鹉成为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所有它必须要学的只是两个词,供给和需求”——现在它们或许可换成“博弈”和“均衡”。 天才数学家冯诺伊曼(1904-1957)是“传奇中的传奇”。他是一个卓尔不群的数学天才,他几乎独立完成了这篇1200页的论文,进行史无前例的论述了“博弈论是一切经济学理论的正确基础”,为博弈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看法,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是20世纪社会科学最主要的成就。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经济活动的考察没有考虑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其实,一个人的行为总是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人们在追逐自己利益时,难免要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或矛盾,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如何克服和解决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如何才能实现一种既能让每个人都实现自己的利益,又能让每个人都不妨碍和伤害他人利益的互利互惠的和谐局面,显而易见,这些问题的解决并非易事,于是就出现了博弈论。它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力工具。博弈论以人的理性为基本假定,强调策略性——一种普遍的行为现象。这种现象的广阔背景是市场中的竞争与合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博弈论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揭示经济行为的相互影响和制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大部分经济活动都可以用博弈论加以解释,甚至连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这样的重大问题,都可看成博弈现象来研究。 下边列举两个故事,来简单说明一下。 1. 智猪博弈的故事猪圈里有一大一小两头猪,猪圈一边装有踏板,踩一下,远离踏板的食槽端就会落下食物。若一猪去踩踏板,另一猪就会等在槽边抢先吃到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pdfnet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pdfnet

————————————————————————————————作者:————————————————————————————————日期: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课程英文名称: Game and Information Economics 课内学时:32 课程学分:2 课程性质(学位课/选修课)开课学期:每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考核 大纲执笔人:刘林主讲教师:刘林 师资队伍:刘林郭海涛 一、课程内容简介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产生相互作用时各个主体之间的最优决策以及决策均衡问题的。博弈论在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已是一门被广泛接纳的理论知识课程。博弈论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本课程讲授的是非合作博弈。博弈论之所以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信息问题在经济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从非合作博弈理论来看,主体内容包括: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信息经济学是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给定一定的信息结构,什么是最优的契约安排。信息的非对称性可以从两个角度划分:非对称信息发生的事件以及非对成信息发生的内容。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研究不可观测行动的模型称为隐藏行动模型,研究不可观测知识的模型称为隐藏知识模型(或隐藏信息模型)。在委托人-代理人的框架下,信息经济学的主体内容包括: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逆向选择模型,信号传递模型,信息甄别模型。 二、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目的和要求】 通过导论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形成与演变,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课程目的与任务,课程基本要求,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重点】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形成与演变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课程目的与任务 ●课程基本要求、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 【难点】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三、课程主要内容

博弈论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用博弈论思想分析经济学现象,分析生活中一个经济现象 学院:计算机技术与科学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年级:软件123 学号: 1208060324 学生姓名:廖杰 指导教师:刘涛 2014年 5月 23日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正文 (4) 一、完全信息讨价还价 (4) 二、不完全信息下的讨价还价 (6) 三、总结 (7) 参考文献 (7) 附录一 (8)

从讨价还价看经济、市场 摘要 本文阐述了博弈论在讨价还价方面的应用理论。主要在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下,进一步针对不同的情况,综合地介绍讨价还价理论模型以及应用。 讨价还价作为市场经济中最常见、普通的事情,也是博弈论中最经典的动态博弈问题。现实经济中充满了“讨价还价”的情形,大到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协定,小到个体消费者与零售商的价格商定,还有厂商与工会之间的工资协议、房产商与买者之间关于房价的确定、各种类型的谈判等等。这实际上是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博弈问题,也可以把讨价还价看作为一个策略选择问题,即如何分配两个对弈者之间的相互关联的收益问题。 关键词:博弈论,讨价还价,博弈树

Viewing from the bargaining, market economy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rgaining game theory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ory. Main under complete information and incomplete information, further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ituation,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bargaining model 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Bargaining as the most common, ordinary things in market economy, as well as the most classical game theory of dynamic game problems. Is full of "bargain" in real economic situations, big to trade agreements between countries and agreed on the price of small to individual consumers and retailers, and manufacturers and the unions wage agreement between, between property developers and buyers about the determination of prices, various types of negotiation, and so on. This is actually a game between two agents, can also read the bargain as a strategy choice problem, namely how to divide the two player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come problem. Key words:Game theory Argy-bargy, Game tree

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刘肃素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11211086) 摘要:博弈论是研究策略博弈的数学理论,亦称对策论。它的作用在于发现普遍有效的博弈原则。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充满了博弈,这就需要了解博弈的思想,用科学理论来指导行为。博弈论应用于经济学,已经和正在引起现代经济学一系列的发展和突破。博弈论在经济学中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发现,博弈论方法越来越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流方法。随着博弈论在现代经济学中的运用和研究的深化以及经济复杂性现象的不断涌现,博弈论的经济学研究呈现出合作化、对称化和连续化的发展新趋势。 关键词:博弈论经济学对策论应用 Abstract:game theory is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research strategy game, which is also called game theory. It is found that the average effective principles of game. In the modern economic society is full of game, this game, you need to understand in a scientific theory to guide behavior. Game theory is applied to economics, has been and is causing a series of modern economics development and breakthrough. Major progress was made in the game theory in economics, found that the game theory method is becoming the mainstream in the economics research method. With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习题库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 任课教师:刘江会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习题 一.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并作简单讨论: 1.有限次重复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每次重复采用的都是原博弈的纳什均衡。 答:不一定。对于有两个以上纯策略纳什均衡的条件下就不一定。如“触发策略”就不是。 2.有限次重复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最后一次重复必定是原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 答:是,根据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要求,最后一次必须是原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 3.无限次重复博弈均衡解的得益一定优于原博弈均衡解的得益。 答:错。如严格竞争的零和博弈就不优于。 4.无限次重复古诺产量博弈不一定会出现合谋生产垄断产量的现象。 答:正确。合谋生产垄断产量是有条件的,由贴现率来反映,当不满足条件时,就不能构成激励。 5.如果博弈重复无限次或者每次结束的概率足够小,而得益的时间贴现率充分接近1,那么任何个体理性的可实现得益都可以作为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结果出现。 答:这就是无限次重复博弈的民间定理。 6.触发策略所构成的均衡都是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答:错误。触发策略本身并不能排除重复博弈中不可信的威胁和承诺,因此由触发策略构成的不一定是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7.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中各博弈方都不清楚博弈的进程,但清楚博弈

答:不一定,不是所有博弈方都不清楚博弈的进程,只要有一个博弈方都不完全清楚博弈的进程。 8.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中的信息不完美性都是客观因素造成的,而非主观因素造成。 答:错。信息不完美很多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因为出于各自的动机和目的,人们在市场竞争或合作中常常会故意隐瞒自己的行为。 9.在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中,若不存在混合策略,并且各博弈方都是主动选择且行为理性的,则不完美信息从本质上说是“假的”。 答:正确。因为只包含理性博弈方的主动选择行为,利益结构明确,而且不同路径有严格优劣之分,从不需要用混合策略的动态博弈来说,所有博弈方选择的路径都可以通过分析加以确定和预测,根本无须观察。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博弈的不完美信息实际上都是假的。 10.子博弈可以从一个多节点信息集开始。 答:不能从多节点信息集开始,因为多节点必然分割信息集。 11.不完美信息指至少某个博弈方在一个阶段完全没有博弈进程的信息。 答:不是完全没有博弈进程的信息,而是没有完美的信息,只有以概率判断形式给出的信息。 12.海萨尼转换可以把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转换为不完美信息博弈,说明有了海萨尼转换,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一般的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是等同的,不需要另外发展分析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专门分析方法和均衡概念。 答:错误。即使海萨尼转换把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转换为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也是一种特殊的有两个阶段同时选择的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对这种博弈的分析进行专门讨论和定义专门均衡的概念有利于提高分析的效率。 13.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的混合策略可以被解释成不完全信息博弈的纯策略贝叶斯纳什均衡。 答:正确。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的混合策略博弈几乎总是可以解释成一个有少量不完全信息的近似博弈的一个纯策略Bayes—Nash均衡。夫妻之争的混合策略Nash均衡可以用不完全信息夫妻之争博弈的Bayes—Nash均衡表示就是一个

浅谈博弈论在数学和经济中的应用

浅谈博弈论在数学和经济学中的应用 彭秋迪 (经济学院金融工程专业0911747) 摘要:现代经济学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博弈论作为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更是对现代 经济学发展有着深刻影响。本文简要探讨了博弈论中体现的数学思想以及博弈论在数学与经 济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博弈论;数学;经济学 在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中,数学与经济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人的 行为变化莫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人的行为所产生的经济关系变化错综复杂,极大地 增加了经济研究的难度。因此,经济学家不得不借助数学方法分析人的行为的本质特征,揭 示经济系统运行的内在规律。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经济学的分支学 科领域,尤其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而博弈论是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意义深远影响的 一种重要方法。 博弈论又名“对策论”,“赛局理论”,是一种以数学为基础、研究对抗冲突中最有解 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博弈论的研究,开始于策墨洛(Zermelo,1913),波雷尔(Borel,1921) 及冯·诺伊曼(von Neumann, 1928),后来由冯·诺伊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v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1944,1947)首次对其系统化和形式化(参照Myerson, 1991)。随后约翰·福 布斯·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 1950, 1951)利用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均衡点的存在,为 博弈论的一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在经济学中的广泛应用,经济学家们吧博弈论视为 经济分析的最合适的工具之一。到20世纪90年代,博弈论已融入主流经济学,用博弈论方 法分析问题成为一种时髦。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博弈论专家:纳什、泽尔腾 和海萨尼,表明了博弈论在主流经济学中的地位及其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和贡献。 应用举例 在博弈论中,含有占优战略均衡的一个著名例子是由塔克给出的“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博弈模型。该模型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警察与小偷的故事。假设 有两个小偷A和B联合犯事、私闯民宅被警察抓住。警方将两人分别置于不同的两个房间内 进行审讯,对每一个犯罪嫌疑人,警方给出的政策是:如果两个犯罪嫌疑人都坦白了罪行,交出了赃物,于是证据确凿,两人都被判有罪,各被判刑8年;如果只有一个犯罪嫌疑人坦白,另一个人没有坦白而是抵赖,则以妨碍公务罪(因已有证据表明其有罪)再加刑2年,

博弈论与策略思维课后练习

博弈论与策略思维课后练习 判断题: 1、理性的参与人应该选择劣策略。[题号:Qhx008231] A、对 B、错 您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理性的参与人应该选择占优策略,不应该选择劣策略。 2、石头剪刀布是序列博弈。[题号:Qhx008227] A、对 B、错 您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石头剪刀布是同步博弈。 3、三个火枪手游戏中甲提高生存策略的办法是放空枪。[题号:Qhx008224] A、对 B、错 您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甲通过改变策略,即放空枪有效提高了生存率。 4、海萨尼建立了“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题号:Qhx008226] A、对 B、错 您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海萨尼把不完全信息纳入到博弈论方法体系中;泽尔腾的贡献在于将博弈论由静态向动态的扩展,建立了“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的概念。 5、协调博弈只有一个纳什均衡。[题号:Qhx008229] A、对 B、错 您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协调博弈中至少有两个纳什均衡,具体是哪个均衡组合,需要博弈方协调。 单选题: 1、“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了解”这是()的名言。[题号:Qhx008236] A、坎贝尔 B、纳什 C、萨缪尔森 D、海萨尼 您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萨缪尔森的这句话意思为,你也许没必要深入学习博弈论高深的数学模型和推导,但它背后所包含的思维方法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你应该要有所掌握。 2、情侣博弈是用()来寻找纳什均衡的。[题号:Qhx008244] A、占优策略法 B、最优反应法 C、逆向归纳法 D、劣策略重复剔除法 您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占优策略法、最优反应法以及劣策略重复剔除法是寻找纳什均衡的三种方法,逆向归纳法主要用来推导有限重复博弈的结果。

生活中的博弈论论文1

生活中的博弈论论文 摘要: 生活、博弈、无处不在、利益 正文: “博弈论”原本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但由于它较好地解决了对竞争等问题的可操作性分析,成为经济学中激荡人心的一个研究领域。可以说,“博弈论”已经改变了经济学的传统轮廓线。 我们先从经济决策上来看“博弈论”。假如你是一个公司的老总,你在决定是否将自己的产品降价以及降价多少时,必须首先要考虑至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消费者将会增加购买吗?大概会增加多少购买量呢?其他同种产品的厂家也会降价吗?等等。你只要是理性的话,一定会在对这些问题考虑的基础上来作出你的决策。所以说,“博弈论”主要是研究各相关行为主体的决策行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假定条件下,理性的行为主体如何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等问题的。在这里,决策均衡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意味着最佳决策或最佳决策的组合。因为只要决策是最佳的,相关的行为主体就不会去改变它,从而它处于稳定、均衡的状态。再简而言之,“博弈论”就是分析博弈行为和博弈决策的一门科学。 其实博弈现象不只现身于经济领域,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处处可见的,所以博弈论的思想不仅仅能够用来分析经济从而获得最大的盈利,我们也可以尝试将博弈论的观点与日常生活联系,将博弈论的思想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从而获得最优的策略。 比如,某一天你觉得应该是你太太的生日,但又不能肯定:如果是太太的生日的话,你可以送一束花,太太会特别高兴;你不送花,太太会埋怨你忘了她的生日;如果不是太太的生日的话,你可以送太太一束花,太太感到意外的惊喜;你不送花,结果生活同往常一样。 在这个博弈里,我们看到可以有两种策略:确定今天是太太的生日或确定今天不是太太的生日,但不论采取何种策略,你的最好行动都是买花。 夫妻吵架也是一场博弈。夫妻双方都有两种策略,强硬或软弱。博弈的可能结果有四种组合:夫强硬妻强硬、夫强硬妻软弱、夫软弱妻强硬、夫软弱妻软弱。 根据生活的实际观察,夫软弱妻软弱是婚姻最稳定的一种,因为互相都不愿让对方受到伤害或感到难过,常常情愿自己让步。动物学的研究有相同的结论,性格温顺的雄鸟和雌鸟更能和睦相处,寿命也更长。 夫强硬妻强硬是婚姻最不稳定的一种,大多数结局是负气离婚。夫强硬妻软弱和妻强硬夫软弱是最常见的一种,许多夫妻吵架都是这样,最后终归是一方让步,不是丈夫撤退到院子里点根烟,就是妻子避让到卧室里号啕大哭。 这些都是生活中最简单的例子,下面让我们看一下博弈论在生活中较大的应用 一、房地产市场中的博弈 生活无处不博弈,就衣食住行中的住而言,就不得不提近年来成为社会经济

新制度经济学 复习 要点 总结

名词解释 新制度经济学: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科斯革命:科斯在微观经济学中增加一个新的成本分类,这个新的理论被接受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有限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们不能像完全理性一样时刻遵循效用最大化原则行动。制度变迁:新制度的产生并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的过程。 路径依赖: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变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理性:每个经济主体都能遵循趋利避害原则,通过成本—收益的边际分析,通过深思熟虑后对其所面临的所有机会和手段进行最优化选择。 有限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的在一定限制下的理性。 互惠制度:互惠互利的制度,即一种双方承担义务的制度,一方做出给予的另一方必须给予相应的回馈。交易费用:指交易成本在完成一笔交易费用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产权: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包括财产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外部性:社会成员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也即行为举动与行动后果的不一致性。 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 道德风险: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委托—代理关系:为了使交易双方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委托人希望设计一种契约机制授权给代理人从事某项活动,并要求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活动。 资产专用性:某些投资一旦形成某种专门用途的资产就难以改变为他用,如果要改为其他用途,定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剩余索取权:是一项索取剩余的权利,也就是对资本剩余的索取,即经营者分享利润。 剩余控制权:相对于合同收益权而言的,指对企业收入在扣除所有固定的合同支付的余额的所有权。 寻租:在非市场领域,通过政治行动获得比通过市场活动所获得更多的报酬。 利益集团:一个由拥有某些共同目标并试图影响公共政策的个体构成的组织实体。 诺斯悖论:国家权力构成有效产权安排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没有国家就没有产权;另一方面,国家权利介入产权安排和产权交易又是对个人财产安全的限制和侵害,就会造成所有权的残缺导致无效的产权安排和经济的衰落。 路径依赖:参与人一旦获得优势地位,便可以通过信念的维持来确定旧有制度。 正式制度;正式制度也叫正式规则,它是指人们(主要是政府、国家或统治者)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正式制度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它们是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与普通法,再到明确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也叫非正式规则,它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 公地灾难;如果不确立私有产权而是采取共有产权的形式的话,必然会导致对这种物品或资产的过度利用,出现“公地灾难”。公地灾难出现于共同拥有的资源由众多人使用的情境之中。其中,每一个人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该公共资源时都能获益,但如果所有的人都如此行事,就会出现资源遭破坏的灾难性局面。” 诱致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它的发生必须要有某些来自制度非均衡带来的获利机会。 ;强制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现的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及其政府。 诺思悖论; 国家具有双重目标,一方面通过向不同的势力集团提供不同的产权,获取租金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国家还试图降低交易费用以推动社会产出的最大化,从而获取国家税收的增加。国家的这两个目标

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 明确重点

名词解释 完全信息(博弈):指所有博弈方完全了解参加博弈的所有博弈方各种情况下的得益的博弈。 不完全信息(博弈):指至少部分博弈方不完全了解其他博弈方各种情况下的得益的博弈。 完美信息(博弈):动态博弈中所有博弈方对自己选择之前的博弈过程完全了解的博弈。 不完美信息(博弈):动态博弈中存在博弈方对自己之前的全部博弈进程不完全了解的博弈。 划线法:通过在每个博弈方对其他博弈方的每个对策或者对策组的最佳对策的得益下划线,来分析博弈的方法被称为划线法。 纳什均衡:在博弈G=(S1….Sn;u1……un)中,如果由各个博弈方的各一个策略组成策略组合(S1*……Sn*)中,任一个博弈方i的策略Si*都是其余博弈方策略组合(S1*…..Si-1*,Si+1*….Sn)的最佳对策,也即ui(S1*….SI-1*,Si*,Si+1*……Sn*)≥ui(S1….Si-1,Sij,Si+1*…..Sn),且Sij包含于Si*,则称(S1*……Sn*)为G的一个纳什均衡。 纳什定理:在一个有n个博弈方的博弈G=(S1….Sn;u1……un)中,如果n是有限的,且Si都是有限的集(对i=1….n),则该博弈至少存在一个纳什均衡,但可能包含混合策略,即每一个有限博弈至少有一个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逆推归纳法:从动态博弈的最后一个阶段博弈方的行为开始分析,逐步倒推到前一个阶段博弈方的行为选择,直到第一个阶段的分析方法。 子博弈:由一个动态博弈第一阶段以外的某阶段开始的后续博弈阶段构成的,有初始信息集和进行博弈所需要的全部信息,能够自成一个博弈的原博弈的一部分,称为原博弈的一个子博弈。 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如果在一个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中,各博弈方的策略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满足在整个动态博弈及它的所有子博弈中都构成纳什均衡,那么这个策略组合被称为这个动态博弈的一个“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触发策略:重复博弈中的两个博弈方所采用的,首先尝试合作,一旦发现一方不合作则用不合作来相报复的策略,称为触发策略。 合并均衡:不同情况下的完美信息博弈方采取完全相同行为的市场均衡。 分开均衡:不同情况下的完美信息博弈方采取完全不同行为的市场均衡。 柠檬原理:在信息不完美的情况下,劣质品赶走优质品,搞垮整个市场机制,最先由乔治阿克罗夫在讨论柠檬市场交易问题时提出。 逆向选择:由于消费者的信息不完美,不能识别商品质量,因而不愿付高价购买优质品,最终引起优质品逐渐被劣质赶出市场的过程,通常称为逆向选择。 暗标拍卖:指参加拍卖的竞价者在互不知道其他竞价者报价情况下各自出价统一时间开标,价高者中标的拍卖行为。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课程论文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课程论文 2014-2015(1)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态学 年级: 2011级 学号: 1107040029 学生姓名:李贵阳 任课教师:胡鸣 2014年12月

论博弈论中的策略思维 李贵阳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550025) 内容摘要: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 Theory)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生物学家使用博弈理论来理解和预测进化论的某些结果。本文从合作、模仿、创新、拍卖、战争和群居等实例表明博弈论中的策略思维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的。 关键词 :博弈论策略思维 博弈论源于历史上一些颇为有趣的游戏, 但同时也是一门学问艰深的理论。那么博弈论为什么能在经济学领域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呢 ? 又何以在经济分析中独辟蹊径,形成了能与 (随机 )一般均衡理论相对立的另一种经济学研究范式? 这恐怕还得益于博弈论的起源和其中蕴含的策略思维。博弈论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游戏理论, 在给定游戏的特定规则 (信息结构 )下, 游戏参与人要想赢得游戏就必须对其他参与人的心理和可能采取的行动进行反复揣摩, 并据此决定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这就是制定策略或对策的过程。为此, “博弈论”一般也称为“对策论”或“游戏理论”。加之博弈论的游戏情节一般也源于人们的真实生活, 是生活环境的抽象和概念化, 因此, 博弈的结果不仅仅是游戏胜败的表现, 而且更是生活哲理的凝结 ,它为人们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各类社会经济现象提供了一份独特的视角,同时对制定社会规则和经济政策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囚徒困境”:合作还是不合作 考虑这样一种情形,小偷甲和乙联手作案 ,私入民宅被警方逮住, 但未获证据。警方将两人分别置于两所房间分开审讯。若一人招供但另一人不招, 则招

博弈论与行为经济学论文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 (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 二○一四~二○一五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编号8001510001 课程名称博弈论与行为经济学主讲教师评分 学号姓名专业年级 题目:高考志愿博弈 转眼又一年高考了,然而各地高考和报志愿的顺序并不相同,2014年以前北京为先报志愿再高考,其他大部分地区都为先出成绩再报志愿,还有个别地区为高考完后估分报志愿。然而高考过后总有一部分人过高估算自己的成绩而没有被大学录取,当然也有不少的考生原本可以上更好的大学,却因他们的保守估算而失去更好的机会,所以大学开学后,总有一些学生放弃入学资格未报到,或者入学后对学校各方面的不满意,学习兴趣大减,沉迷游戏或半路辍学重新高考。 而发生这些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改进高考报志愿的方式呢,这是我接下来要讨论的话题。 填报志愿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认同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实质上考生填志愿时都在进行一场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 在先报志愿再高考的方式中 由图中可知考生报考志愿时,不考虑大家集中式填报某一学校的情况下,填超出自己水平的院校只有在自己超水平发挥时才能被录取,报适合自己自己水平的志愿时,超水平发挥和正常发挥都可以被录取,填报低于自己水平的志愿时,无论怎样发挥都可被录取。填报超出自己水平的志愿虽然有可能被高于自己水平的院校录取,但落榜的风险很大,很可能得不偿失,填报低于自己水平的院校时,虽然肯定能考上大学,但过于保守,失去了很多更好的机会,所以填报适合自己水平的志愿更合适,虽然失去了拼搏更好的院校的机会,但保障了适合自己水平的院校。所以最终因志愿目标过高未被录取和填报低于自己水平志愿被录取的考生都是博弈中的失败者。 而先报志愿再高考的方式劣于先出成绩再填志愿的方式,因先填报志愿再高考比先出成绩再填志愿多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考生无法预知高考时的发挥水平,增大了考生目标过高落榜和因保守不能上更好的院校的机率。假设高校根据考生的成绩而确定其能被录取的机率为X,先出成绩再填志愿的方式中,考生能被录取的机率就是X,而在先填志愿再高考的方式中,首先高校根据考生的成 第1页共3页

1.2.1博弈论与经济学的关系

博弈论与经济学的关系 一、博弈论与经济学的关系 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1994年至2012年期间,诺贝尔经济学奖曾六次眷顾博弈论,表明了博弈论在主流经济学中的地位及其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与贡献。微观经济学建立在现代西方经济学鼻祖—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基础上。1776 年,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简称《国富论》)一书中写了如下名言: “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是自利,每个人都有权追求自己的利益,没有自私,社会就不会进步,现代社会的财富是建立在对每个人自利权力的保护基础上的。因此,经济学不必担心人们参与竞争的动力,只需关注如何让每个求利者能够自由参与尽可能展开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只要市场机制公正,人们在追逐自我利益的过程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会使整个社会富裕起来。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格里高利·曼昆(N.Gregory Mankiw)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博弈论几乎应用于经济学的所有领域—包括工业组织、国际贸易、劳动经济以及宏观经济学。在这些领域,博弈论都成功地更新了原有的研究方法。”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博弈论已融入主流经济学并对经济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博弈可以说无处不在,只要涉及到人群的互动就有博弈。博弈论是一门以数学为分析工具,研究解决对抗冲突问题最优方法的学科,自然也就成为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析工具。 二、相关名家介绍 1. 亚当·斯密(Adam Smith) 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 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 (University of Glasgow)时期,亚 当·斯密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 和伦理学等课程;1740~1746年间, 赴牛津学院(The Oxford Academy)求 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1750年后,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不仅担任过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还兼负责学校行政事务,一直到1764年

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和经典著作

老制度主义 :(对他的历史地位以及理论价值作出客观的评价,可以参看张宇燕1993的论文、Ekelund and Hebert1997的第16章以及贾根良1999的论文) 凡勃伦(老制度主义创始人)的著作必读!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1899), New York, Macmillan, 1908 The Theory of Business Enterprise (l904),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78 The Instinct of Workmanship and the State of the Industrial Arts, New York, Macmillan, 19l4 The Higher Learning in America: A Memorandum on the Conduct of Universities by Business Men, New York, B. W. Huebsch, l918 The Place of Science in Modern Civilization (l9l9),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l990 The Vested Interests and the State of the Industrial Arts, New York, B. W. Huebsch, 19l9 The Engineers and the Price System (192l),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1ishers, 1983 Absentee Ownership and Business Enterprise in Recent Times, New York, B. W. Huebsch, l923 A Veblen Treasury: From Leisure Class to War, Peace and Capitalism,ed. Rick Tilman,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1993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重视国家和法律制度的作用,他还以对劳动问题的研究而闻名)米歇尔:以货币、物价和危机为主要研究对象,注重经验资料和统计分析。 新制度主义 : 要想对新制度主义有一个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把握,可以参看 埃格特森的“Economic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s”<<新制度经济学>>; 柯武刚和史漫飞的《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 霍奇逊的《现代制度经济学宣言》; 青目昌彦的《比较制度分析》; Furubon and Richter的《新制度经济学:一个评价》,载于他们主编的《新制度经济学》 对新制度经济学一些很重要的评介性文章:陈郁评《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企业制度与

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知识点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考察占优战略均衡概念及求解 解题思路:理性参与人做出是最优选择,该博弈存在占优战略均衡,据此可知答案为(3)。 考察重复剔除劣战略占优战略均衡概念及求解 说明:考察重复剔除劣战略,求解占优均衡的方法。答案:(U,L) 下面考察PNE及其解法

妻子 丈夫 (a )请检验,纳什均衡(最优战略组合)是同生共死;均衡结果是同生,或者共死; (b )请检验,占优均衡(占优战略组合)是坚强活着;均衡结果是同生(互相煎熬); (c )请检验,纳什均衡(最优战略组合)是你死我活;均衡结果是死活,或者活死; 显然,(c )情形之下,二人之间的仇恨比(b )中更深。 一些类型的博弈中,PNE 未必存在。以下考察MNE 及其解法 说明:猜谜游戏,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弈。这类博弈没有纯战略NE ,但是却存在混合战略 (c ) 活着 死了 (b ) 活着 死了 活着 死了 (a ) 活着 死了 活着 死了

NE。希望大家通过这个例子,加深对NE的概念及NE存在性定理的理解。同时,混合战略NE求解也是本题考察点。以下两个例子,与此相同,供大家练习使用。 模型化如下博弈:两个小朋友一起做猜拳游戏,每人有三个纯战略:石头、剪刀、布。胜负规则为:石头胜剪刀,剪刀胜布,布胜石头,如二人出手相同则未分胜负。二人同时出手。胜者的支付为1,负者的支付为-1,未分胜负时支付均为0。(1)请写出该博弈的支付矩阵,并判断其是否存在占优战略均衡。(2)该博弈是否存在纯战略纳什均衡,是否存在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如果存在,请写出。 下例来自张维迎,P131。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弈论”课程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如果给你两个师的兵力,你来当司令,任务是攻克“敌人”占据的一座城市。而敌人的守备是三个师,规定双方的兵力只可整师调动,通往城市的道路有甲、乙两条,当你发起攻击时,若你的兵力超过敌人你就获胜;若你的兵力比敌人守备部队兵力少或者相等,你就失败。你如何制定攻城方案? 与零和博弈不同,有些博弈既有PNE,又有MNE。如以下性别战博弈和斗鸡博弈。 性别战博弈:

基于博弈论的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高级微观经济学论文

基于博弈论的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 摘要:产业集聚是指某行业相关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和接近,这种空间的集聚产生的集聚效应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集聚可能反映在国家和地区的层次上,也可能反映在城市、县乡和村镇的层次上。本文运用博弈论原理分析了企业的空间集聚过程,给出了产业集聚的一个博弈解释。 关键词:博弈论 产业集聚 集聚均衡 博弈论是研究多个理性决策主体的决策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以及这些决策均衡的科学。首先,博弈论要研究博弈。其次,博弈论重点要研究博弈的均衡,即纳什均衡,研究和分析纳什均衡是博弈论的目的和重点。所以,学习博弈论的重点也是学习如何寻找纳什均衡。可以简单地认为,博弈论就是关于纳什均衡的理论,纳什均衡是指所有参与人最优战略的组合。纳什均衡是博弈论最核心的概念。它的深刻涵义在于 给定别人战略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参与人有积极性单独选择其他战略,从而没有任何人有积极性打破这种均衡 从这个意义上讲,纳什均衡是一种僵局,是一种妥协。和我们比较熟悉的决策论寻找最优解的思路不同的是博弈论发现一厢情愿地寻找自己的最优解是不现实。因为作为博弈的参与人无法摆脱的决策和其他参与人的决策的相互影响。那么,寻找均衡将成为博弈论的目标,跟经济学里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决定的一般均衡不同的是,博弈论要寻找的均衡是所有战略组合中的一个。他们是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组成的,但是这个最优是有条件的。就是每一个参与人的最优战略都依赖于其他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是其他所有参与人都选择最优战略的情况下该参与人的最优选择,每一个参与人都进行这样的思维活动于是就可以得到在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前提下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的组合。 产业在空间上的地理集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如中国广东的东莞、浙江的温州、北京的中关村,美国著名的硅谷、底特律、好莱坞和印度的提诺普尔等。研究这种集聚经济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豪泰林模型 经典的豪泰林模型中,假设产品在物质性能上是相同的,但是在空间位置上是有差异的。由于处于不同位置的消费者获取商品的运输成本是不同的,那么他们除了关心产品价格p 之外,还关心自己的运输成本。假定有一个长度为1的线性城市,消费者均匀的分布在线段上,分布密度为1。两个企业分别位于城市的来年各个端点上,企业A 位于0点处,企业位于1点处。企业生产的单位成本为c ,消费者到达企业的旅行成本与其离企业的距离成正比,单位距离的旅行成本为n 。位于线段上x 处的消费者到企业A 采购,旅行成本为nx ,到企业B 采购旅行成本为n(1-x)。 x 如图:企业A 企业B 两个企业同时选择自己的产品价格,企业i 的定价为p1,为需求函数,i=1,2。如果在点x 处的消费者对两个企业产品的选择是无差异的,则所有位于x 左边的消费者在企业A 采购,位于x 右边的企业都在企业B 采购。这里x 满足: p1+nx=p2+n(1-x) (1) 需求函数为: n n p p x p p D 212)2,1(1+-== (2)

论文-博弈论方法在经济学中

经济生活中的博弈论应用 摘要:博弈,这个原来只是在学术圈出现的名词,如今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博弈论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非合作博弈(non- cooperative game)是现代博弈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基础,下面通过对经典案例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的分析,对纳什均衡相关定义的研究,得到了在经济决策中行为人如何决定最优决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纳什均衡作为理论支撑点,结合得益矩阵分析解决了经济生活中商家价格战的一些实际问题。 关键词:博弈论;均衡点;得益矩阵;纳什均衡

目录 一.引言 (3) 二.博弈论与纳什均衡的主要内容 (3) 2.1博弈论的主要思想 (3) 2.2博弈论的分类 (4) 2.3纳什均衡 (4) 2.4 纳什均衡的分类 (4) 三.案例分析 (5) 3.1 囚徒困境(1950年,图克) (5) 3.1.1案例分析 (5) 3.1.2案例应用 (6) 3.2 智猪博弈(1950年,约翰.纳什) (6) 3.1.1 案例分析 (7) 3.1.2 案例应用 (7) 四.价格战博弈 (8)

一.引言 近代对于博弈论的研究,开始于策墨咯(Zermelo),波雷尔(Borel)以及冯·诺伊曼(V on·Neumann)。1928年冯·诺伊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从而宣告了博弈论的正式诞生。1944年,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共同撰写了时代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并将二人博弈推广到n人博弈结构并将博弈论系统的应用于经济领域,从而奠定了这一学期的基础和理论体系。1950-1951,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利用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均衡点的存在,以此为博弈论的一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纳什的开创性论文《n人博弈的均衡点》(1950),《非合作博弈》(1951)等等,给出了纳什均衡的概念和均衡存在定理。此外,塞尔顿、哈桑尼等人的研究也对博弈论的发展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二.博弈论与纳什均衡的主要内容 2.1博弈论的主要思想 书上是这样定义的:博弈是指一些个人或者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者先后一次或者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进而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结果。现代科学将这种“对策论”、“对局理论”称之为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博弈一般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博弈的参加者,各博弈方各自选择的全部策略或行为的集合、博弈方的得益(得益矩阵)、结果、均衡等。 1、参与人指的是博弈中选择行动以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决策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 2、行动是指参与人在博弈进程中轮到自己选择时所作的某个具体决策。 3、策略是指参与人选择行动的规则,即在博弈进程中,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行动的预先安排。 4、信息指的是参与人在博弈中所知道的关于自己以及其他参与人的行动、策略及其得益函数等知识。 5、得益是参与人在博弈结束后从博弈中获得的效用,一般是所有参与人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