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综述的特点

综述的特点

综述的特点

文献综述的类型

文献综述是"一种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一定时空范围内有关特 定课题研究的全部或大部情报的基础上,简明的类述其中的最重要部分,并标引出处的情报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的定义包含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文献综述反映原始文献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它反映一定时期内或是某一时期一定空间范围的原始文献的内容。其次,文献综述集中反映一批相关文献的内容。其它二次文献如题录、索引、文摘、提要等一条只能揭示一篇原始文献的外表信息或内容信息,且各条目之间没有联系,而综述一篇可集中一批相关文献,且将这批文献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予以揭示,信息含量比二次文献多得多。第三,文献综述是信息分析的高级产物。书目、索引等是对原始文献的外表特征进行客观描述,不涉及文献内容,编写人员不需了解原始文献的内容,也不需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提要、文摘是对原始文献的 内容作简要介绍和评价,编写人员需要具有相关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以识别和评价原始文献;文献综述则要求编写人员对综述的主题有深 入的了解,全面、系统、准确、客观地概述某一主题的内容。运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等方法对一定范围的文献进行深度加工,对于读者具有深度的引导功能,是创造性的研究活动。 文献综述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献综述进行划分,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文献综述反映内容深度的不同即信息含量的不同划分按照文献综述信息含量的不同,可将文献综述分为叙述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和专题研究报告三类。

叙述性综述是围绕某一问题或专题,广泛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其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和综合,并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对有关的理论、观点、数据、方法、发展概况等作综合、客观的描述的信息分析产品。叙述性综述最主要特点是客观,即必须客观地介绍和描述原始文献中的各种观点和方法。一般不提出撰写者的评论、褒贬,只是系统地罗列。叙述性综述的特点使得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花费较少的精力了解到本学科、专业或课题中的各种观点、方法、理论、数据,把握全局,获取资料。 评论性综述是在对某一问题或专题进行综合描述的基础上,从纵向或横向上作对比、分析和评论,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明确取舍的一种信息分析报告。评论性综述的主要特点是分析和评价,因此有人也将其称为分析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在综述各种观点、理论或方法的同时,还要对每种意见、每类数据、每种技术做出分析和评价,表明撰写者自己的看法,提出最终的评论结果。可以启发思路,引导读者寻找新的研究方向。 专题研究报告是就某一专题,一般是涉及国家经济、科研发展方向的重大课题,进行反映与评价,并提出发展对策、趋势预测。"是一种现实性、政策性和针对性很强的情报分析研究成果"。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预测性,它在对各类事实或数据、理论分别介绍描述后,进行论证、预测的推演,最后提出对今后发展目标和方向的预测及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对于科研部门确定研究重点和学科发展方向,领导部门制定各项决策,有效实施管理起着参考和依据的作用。这一类综述主

关于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

关于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 摘要:组织文化一直是组织领域研究的主流问题,其内涵逐渐丰富、完善起来且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将从国外学者的定义、我国学者的定义阐述其概念的界定,引出国外研究状况,如组织文化理论研究的深入探讨、组织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研究问题等,还有我国研究状况,如在实践领域的塑造缺乏整体性、忽视了组织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等问题。针对我国组织文化研究问题提出了综合把握组织文化概念、从方法论方面加强研究、注重创新实行人本管理等建议。 关键词:组织组织文化企业文化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西方社会在反思了日本经济如何在短期内飞速发展的原因之后,认为一个组织不仅以结构、部门、关系存在,它们还像人一样具有个性,具有区别于其它组织的独特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这便构成了组织文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组织文化管理问题渐渐成为西方组织理论学家们关注较多的、同时也是引起激烈竞争论的问题。一大批学者围绕组织中的文化问题进行了孜孜不倦地探索,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大批学者认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组织中,人们总得与组织打交道。因此要了解组织生活,了解组织发展的原动力,就必须建立组织文化的概念,对组织中的文化问题有深入的了解。 1 组织文化概念的界定 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发现企业的文化特征是促使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管理学家开始对组织文化或企业文化给予了相当热情的研究。因此当组织文化在实践领域、企业管理领域及学术界变成时髦且流行的名词时,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其概念并对其定义。 1.1国外学者的定义 1.1.1普遍的观点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活动中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及体现组织群体意识与行为规范的规章制度和物质特色。 国外的学者大多把组织文化看成是组织内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的文

文化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2009.11 今日南国2009年11月(总第139期) 今日南国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NO.11,2009(Cumulatively ,NO.139) 一、研究背景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的一种新现 象,反映了当代时代的总体特征和主要 趋势。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 心、包含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 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 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 自吉登斯提出了全球化的完整理论之后,国内外学者对此的关注度越来越 高,学者关注的角度和程度都不一样。这 些研究所涉及的面很广,很少有学者对 这些研究进行整理,因此,本研究就这些 研究的一个方面进行整理是必要的。 二、文献搜索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方面,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文献法。国内文献搜素中,首先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系列数据库”中以“全球化文化”为“主题”或“关键词”或“题名”,限定学科为社会学和统计学进行搜索。因为关于“全球化文化”的文章最早出现在1993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所以搜索年限是从1990年以后开始的。由搜索的结果整理可以看出:各学科对全球化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年份的研究成果呈现上升趋势。三、研究内容在所学者对此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1.文化认同。认同就是主体对自己身份、角色、地位和关系的定位的一种认识和把握,即一种自我意识。文化认同即对自身文化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自觉和把握。文化认同表现在众多方面,政治、经济、伦理、宗教、语言和观念凡同人类的活动有关的一切领域几乎都是文化的领域,因此都存在文化认同的问题。 一方面,有学者认为即使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在21世纪并不会随大流,丧失自己的文化个性,而是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在世界文化的多元格局中显示出独有的地方性。麻国庆站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认为文化的 选择性使得族群的认同、地方文化的认同与跨国文化圈———华人文化圈的认同在一种良性的状态下展开。民族文化的“无意识的传承” 传统,进行着“有意识的创造”,这种创造的过程,正是一种“文化的生产”与“消费”的过程。这种“生产”和“消费”并没有脱离固有的文化传统。同 时,这一过程,也从单一的民族文化的领 域进入到地域共同体之中。 张卫东教授选择中国饮食和西方麦当劳在饮食目的、饮食的制作和饮食的 选择三个方面的碰撞和互动的案例,证 明了中国饮食并没有被西化,但是另一 方面也没有阻碍西方快餐。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正因为文化认同,致使我国传统文化的丧失。吕传庭等学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提出由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侵入,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者在文化认同的背景下,所获取的外来文化都是肢解的、片断的直观印象,并非是真正的文化内涵。2.文化冲突。刘晓研和胡永辉指出全球化已对各国的很多社会活动产生了不同影响,尤其是西方霸权文化伴随这 一浪潮不断扩张,使人们的文化意识逐 渐“西化”。同时,他们也批判了在东西方 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失却自己民族身份的 作者和批评家。他们提出民族国家在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应坚持自己 的文化立场和文化主体性。从历史来看,伴随经济、军事、政治而来的往往是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在全球化时代,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会产生冲突。强势国家会借助经济、军事、政治上的优越地位,迫使他国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念。文化 本身的异质性也是产生价值冲突的重要 根源。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对国家集体利益重视的差别,对人性善与恶的不同认识,对人的私利行为与利他行为的不同评价,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等不同的文化传统都隐含着自己的价值系统,并显示在社会风俗和社会政治制度层面,这标志着文化及其价值的异质性差异。 霍志钊在他的研究中,阐述在乡村都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在发展中造成文化变迁二者所产生的矛盾,探讨了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提出了文化自觉是文化保护的思想基础。 四、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尽管学术界对此问题进行了很多的探讨和研究,但是就社会学这一领域来说,对此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广泛,大多都是围绕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对待西方文化侵入的反应和表现,同时他们提出了应对“西化”的措施。但是却很少有学者从更深入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 其次,文化包括很多方面,在这些研究中,有少数的学者提到了休闲和消费文化,对文化的其他方面研究得不够,甚至是没有。 最后,在这方面的研究方法上,大多都是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以文献为主的研究方法占绝大部分。 全球化仍然对各国各个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是怎样的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如何保持自己的地方性、本土性,这些都值得学者关注,以个人、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领域对此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参考文献] [1]韩勇.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社交[J].青年探索,2006,(4). [2]王金宝.吉登斯全球化理论的深度解读及其批判[J].哲学研究,2007,(6). [作者简介]符琼(1985-),女,湖北恩施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8社会学专业硕士。 文化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 符琼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 610064) [摘要]全球化已经是当今世界的一种趋势,国内外学者对此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本文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里 索所有关于文化全球化的文章,对所有文章进行简单地梳理。在梳理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两方面。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文化冲突[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90-(2009)11-0236-01 236

从文化哲学角度浅析《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从文化哲学角度浅析《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本文阐述了人类精神发展的重要意义,从文化哲学角度浅析了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人类精神的发展史是划分人类发展史的标准;人类精神的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人类的起源和人类发展的目标是统一的。文化哲学是内在精神超越和外在整体认识的统一,认为物质的进步不再是人类的首要追求,而对于精神进步与文化发展的追求则是恒久的。 标签:文化哲学;人类精神;历史观;卡尔·雅斯贝斯 近年来,文化哲学这一哲学范式在哲学研究领域占据着愈加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恩斯特·卡西尔提出的文化是符号系统,还是阿尔贝特·施韦泽的文化哲学是敬畏生命的伦理观,亦或是衣俊卿提出的文化哲学是一种生活范式的理论,他们都试图从理论上高度概括和总结出具有普适性的文化哲学概念。但是卡尔·亚斯贝斯另辟蹊径,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以历史观为基础,以人类精神发展为核心,探寻人类历史起源,划分人类历史阶段,追寻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为文化哲学的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视角。 一、人类精神发展的重要意义 1、人类精神的发展史是划分人类发展史的标准 卡尔·雅斯贝斯对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了划分,首先划分的便是史前阶段与历史阶段。他认为划分这两个阶段的根本标准便是人的意识的产生,“人类意识到自己就是历史”。[1] 他又将人类历史阶段大致划分为古文明历史时期,轴心期和现代历史时期。古文明时期人已具有意识但并未认识自我,各种行为大多来自于本能,这一阶段没有精神变革和运动。 轴心期是古文明时期后的时期,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关键也是最具特色的时期,这一时期“人性整体进行了一次飞跃”,[2]“改革的观念支配了实践活动”。 [3]轴心期理论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的核心理论,轴心期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它将古文明时期奠定的基础充分利用,人类精神实现了第一次的解放,从此支配人类的不再是原始本能,而是精神诉求,轴心期为它以后的历史发展积蓄了巨大的力量。 2、人类精神的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动力 如果按照粗略的时空标准划分的话,可以将人类的发展史分为过去,现在与未来。但无论如何划分,人类精神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狭义的来讲,过去即历史。历史显示出人类意识的从无到有是人类从史前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而

什么是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类型、特点及作用 文献综述是“一种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一定时空范围内有关特定课题研究的全部或大部情报的基础上,简明的类述其中的最重要部分,并标引出处的情报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的定义包含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文献综述反映原始文献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它反映一定 时期内或是某一时期一定空间范围的原始文献的内容。其次,文献综述集中反映一批相关文献的内容。其它二次文献如题录、索引、文摘、提要等一条只能揭示一篇原始文献的外表信息或内容信息,且各条目之间没有联系,而综述一篇可集中一批相关文献,且将这批文献作为 一个有机整体予以揭示,信息含量比二次文献多得多。第三,文献综述是信息分析的高级产物。书目、索引等是对原始文献的外表特征进行客观描述,不涉及文献内容,编写人员不需了解原始文献的内容,也不需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提要、文摘是对原始文献的内容作简要介绍和评价,编写人员需要具有相关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以识别和评价原始文献;文献综述则要 求编写人员对综述的主题有深入的了解,全面、系统、准确、客观地概述某一主题的内容。运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等方法对一定范围的文献进行深度加工,对于读者具有深度的引导功能,是创造性的研究活动。 1.文献综述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献综述进行划分,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文献综述反映内容深度的不同即信息含量的不同划分 按照文献综述信息含量的不同,可将文献综述分为叙述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和专题研究报告三类。 叙述性综述是围绕某一问题或专题,广泛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其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和综合,并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对有关的理论、观点、数据、方法、发展概况等作综合、客观的描述的信息分析产品。叙述性综述最主要特点是客观,即必须客观地介绍和描述原始文献中的各种观点和方法。一般不提出撰写者的评论、褒贬,只是系统地罗列。叙述性综述的特点使得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花费较少的精力了解到本学科、专业或课题中的各种观点、方法、理论、数据,把握全局,获取资料。 评论性综述是在对某一问题或专题进行综合描述的基础上,从纵向或横向上作对比、分析和评论,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明确取舍的一种信息分析报告。评论性综述的主要特点是分析和评价,因此有人也将其称为分析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在综述各种观点、理论或方法的同时,还要对每种意见、每类数据、每种技术做出分析和评价,表明撰写者自己的看法,提出最终的评论结果。可以启发思路,引导读者寻找新的研究方向。 专题研究报告是就某一专题,一般是涉及国家经济、科研发展方向的重大课题,进行反映与评价,并提出发展对策、趋势预测。“是一种现实性、政策性和针对性很强的情报分析研究成果”。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预测性,它在对各类事实或数据、理论分别介绍描述后,进行论证、预测的推演,最后提出对今后发展目标和方向的预测及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对于科研部门确定研究重点和学科发展方向,领导部门制定各项决策,有效实施管理起着参考和依据的作用。这一类综述主要表现为预测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专题调研报告,建议、对策与构想报告等。按文献综述报道内容的时间范围划分,可分为动态性综述、回顾性综述和预测性综述。动态

文献综述的特点

1 综述的定义和特点 综述是查阅了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 综述的特点: ①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②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③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2 综述的内容要求 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层次要清: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语言要美:科技文章以科学性为生命,但语不达义、晦涩坳口,结果必然阻碍了科技知识的交流。所以,在实际写作中,应不断地加强汉语修辞、表达方面的训练。 文献要新:由于现在的综述多为"现状综述",所以在引用文献中,70%的应为3年内的文献。参考文献依引用先后次序排列在综述文末,并将序号置入该论据(引文内容)的右上角。引用文献必须确实,以便读者查阅参考。 校者把关:综述写成之后,要请有关专家审阅,从专业和文字方面进一步修改提高。这一步是必须的,因为作者往往有顾此失彼之误,常注意了此一方而忽视了彼一方。有些结论往往是荒谬的,没有恰到好处地反应某一课题研究的"真面目"。这些问题经过校阅往往可以得到解决。 3 综述的格式和写法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

认知领域研究综述

认知领域研究综述

————————————————————————————————作者:————————————————————————————————日期: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研究综述 本研究报告中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综述从两个角度来阐述:学前儿童和早期教育。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中,早期科学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本研究综述中也会把早期科学教育的研究成果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和概括。 一学前儿童认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有关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研究成果 1、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研究: 研究表明:个案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在两年中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表现出较大的个别差异。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在两年中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中班上学期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得分高的儿童在大班末时得分仍然偏高。儿童的基数概念、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以及书面加减运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的儿童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如在学习兴趣、注意力、自控力与坚持性方面高得分组有明显的优势。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的儿童的家庭教育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周欣,黄瑾等,4-6岁儿童书面数符号表征和理解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2、儿童运算能力发展研究: (1)该研究表明,幼儿6岁时的加减能力比5岁时有显著提高;在5-6岁期间,幼儿解决三种不同呈现方式加减问题能力的发展速度不同,符号加减题的解决能力发展最快。幼儿园数学教育应改变以往过于注重技能训练与口诀背诵的教法,而更为重视幼儿数概念的形成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许晓晖,庞丽娟,陶沙,韩小雨,不同任务呈现方式下幼儿加减能力的发展) (2)在现有研究文献中,大多数是关于测量估算和计算估算的研究。许多研究已分析了计算估算所使用的策略种类,也有研究已经接触到计算估算技能与其他能力之间的关系,但关于数量估算的研究很少。根据现有的研究,估算能力不是一种整体的能力,即不同类型的估算任务,如数量估算和计算估算似乎需要不同的能力,并且在各种估算任务之间似乎不容易进行能力的迁移或转化。一个好的计算估算者并不必然是一个好的数量估算者。估算任务的多样性和儿童在这些任务上的表现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赵振国,儿童估算发展研究综述) 3、儿童排序能力研究: 该研究发现,4-6岁幼儿的排序有一个不断精确的发展过程,其排序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幼儿的排序能力受到排序对象数量、正逆排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此外,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排序策略的运用及数字排序能力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年龄差异。(戴佳毅,王滨,4-6岁幼儿排序能力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 4、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研究: 从生态观的角度研究儿童早期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数学问题解决是儿童早期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从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来看,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其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是认知加工与情感态度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提取与知识建构的共生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开放式的循环渐进过程。(魏勇刚,庞丽娟,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 5、数感研究: 从数感的定义、教感的发展、数感的评佑及教学四个方面对国外学前儿童数感发展进行详细综述。(浦晓黎,国外学前儿童数感研究综述) 6、儿童科学、数学能力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家庭与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关系:该研究从近年来相关的实证研究出发,进一步证明家庭对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是通过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为孩子提供和

历史概念教学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有关概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早己有之。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许多学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研究对概念教学的定义、概念形成过程和概念获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而提出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这对于概念教学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借鉴意义。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概念形成模式即被塔巴作为归纳思维教学模式三大教学策略之一,她认为这一模式通过让学生参与或观看一些实验、现象来获得信息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进而形成概念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并不是教师将理论和概念悉数传授给学生。这就启示我们,对于思维积极、活跃的高中学生而言,历史老师要注重学生思维和智能的全面培养并不是给他们“倾倒”概念和理论。 进入20世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纳(Bruner)提出概念学习理论,他认为概念学习是思维的核心,并把概念学习分为概念形成和概念获得两部分,特别强调了概念获得的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既要注重学生对历史概念的“体验”,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历史概念进行高水平的思维,这样在学生的大脑里形成的历史概念才会更牢固、更深刻,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他们的史思维能力。 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是其学习认知理论的重要概念。他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类型有三种: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他将概念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形成概念和同化概念。这两个阶段也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阶段。同时,他将概念学习之间的属性关系分为上位关系、下位关系和组合关系,他提出的概念学习的目标和过程比布鲁纳的概念学习更加明确和具有操作性。这对我们高中历史概念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对学生进行历史概念的学习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思路和依据。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Gagne)在布鲁纳和奥苏贝尔提出的概念学习理论基础上,将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加涅在其名著《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中认为:具体概念是通过直接感觉而获得的,例如对某个人物的认识;定义概念是通过下定义的方式而获得的。概念形成和概念强化这两种学习方法和策略就是他在阐明这两种概念的内涵后他提出的。这一分类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概念的内涵。

文献综述基本特点和格式

题目:文献综述的特点 文献综述属于二次性文献,它能较全面地介绍有关研究领域的新知识、新观点或是有争议的问题,能让读者快捷、全面地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发展动态。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一、文献综述的特点 (1)研究素材的间接性; 综述就其本质来看是作者对大量国内外有关文献,通过搜集、分析、归纳、整理,为一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而写成的专题性或专项性的综合述评文章。(2)内容叙述的评介性; 综述性文献应具备这样两个特点:一是综合。指它较全面地介绍一定范围的人员在某一历史阶段对某一特定问题的研究状况、已取得的成果。以及各家之间观点的异同。也就是说它要进行文献横向对比的综合。二是评述。是指集中地记述某一问题研究的发展概况和作者在分析大量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前人研究成果所作的恰当评价以及对未来本课题研究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的预测。 (3)问题阐述的系统性; 综述性文献的篇幅较原始科研论文要长,依篇幅的大小可以分为 3 类:大篇幅者几万字,其围绕某一问题的阐述常系统、全面而详尽,尤其是综述性期刊上发表的综述。中等篇幅者几千字,一般专业期刊“综述”栏目下所刊载综述性文献的字数均在5000~10000,以中等篇幅为多。也有数百字的短篇综述,即“微型综述”其登载讨论的问题更集中,篇幅较小。在撰写综述之前的选题和酝酿阶段一定要目标明确,是为一般性专业期刊的“综述”性栏目撰写一般性综述,还是为综述性期刊撰写专著式的综述。这不仅是选题的大小与宽窄问题,更关系到围绕某一论题论证的广度和深度。 二、文献综述的题目 (1)选题应是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范畴; 综述的选题应与自已所从事或熟悉的专业密切相关,即为本学科的研究内容,这样才能在掌握动态、理解文献内容的基础上全面消化,做到综中有述,述中有综;既不是纯粹的文献堆砌,又不是纯经验之谈,才能客观地进行合理的谋篇布局。选题过大可能会由于研究者自身知识结构、时间、精力等因素所限而难于驾驭;选题太小,难于发现各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 (2)文题范围适当,主题明确; 设立标题要言简意赅地概括全文的内容。注意主题与内容相贴切,保持题目与内容的一致性及协调性。一般讲,,综述的题目越具体、明确,文献搜集越容易,写作范围就越清楚,因而也越容易把综述的“焦点”写深写透。 三、文献综述的结构布局

文化概念综述

文化概念综述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 一、文化的辞源学含义 (一)汉语中“文化”的词源学含义 “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经?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均指此义。在此基础上,有若干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序》所载伏曦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论语?子罕》所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是其实例。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所以《尚书?舜典》疏曰“经纬天地曰文”,《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这便是《礼记?乐记》所谓“礼减而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尚书?大禹谟》所谓“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儒生编辑的《易传?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段话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

文化哲学

第一讲文化及其属性 --------邴正教授 一、文化的含义 1、与自然相对 2、与文明相对 3、物质成果和精神活动的对立 文化广义:人所创造的成果;狭义:人所创造的精神成果。文化哲学中的文化主要指的后者。 文化的基本定义就是文化是人所创造的物质出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进一步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状态即文明。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和文明是同义语。 二、文化的特点 人、社会、历史是同义语与三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的实质是人的创造活动及其活动形式、活动成果。 1、创造性人对自然加工改造的结果。 2、继承性文化是继承的结果,是传播的结果。传播的结果是有个别现象成为普遍的现象。动物没有继承性,零继承性。个体经验、个体的智慧转会到集体的经验和集体智慧。动物都是零起点,人类是活动的高起点性。 3、地域性和民族性传播的变异 4、价值性文化的工具性、文化的意义性。物质物品具有可磨损性,文化的价值具有不可磨损性。 三、文化的实质 文化是人的分化和整合。 1、文化是人与自然的分化和整合。分化:人有简单的依赖自然转为依赖文化。整合:精神文化通过物质文化把人和自然在更高的水平上整合在一起。各种文化目的就是设计来为人服务的。 2、文化是人与人的分化和整合。人有个性。识别每个人获得的文化心理、特点。同时文化通过传播继承造就了群体的共性。不同时代的共性。民族不仅仅是一个血缘关系,是一个文化的概念。 3、文化是人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分离。文化实际上就是人们从事精神活动的工具。 结论:文化的实质是人的自我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文化是人的本质特征。 四、文化的功能 1、创造性功能把人的目的转化为现实的存在。

写文献综述须注意的事项.doc

写文献综述须注意的事项 文献综述的撰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要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没有资料的查阅准备,或者资料准备不充分,是不可能写出好综述的。尤其不能出现重大遗漏,就是重要文献没有检索到,没有写入综述,在这一点上是可以一票否决的。 2.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相反等情况,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比如说,最好多引用核心期刊上的文献、专业权威人士的观点等。 3.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断章取义、断句取意,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作者。 4.参考文献规范。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按照国际标准规范撰写格式。 5.文献综述的内容与自己的观点相区分。有的人喜欢在综述的每一部分之后,加上自己的一段评论或者感慨,这是写综述的一大忌讳。综述对于研究现状的陈述应相对客观。 文献综述的基本步骤 1. 文献综述的第一步:概括归纳 收集文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如文献索引、

文摘杂志检索,也可利用光盘或网络进行检索;二是从综述性文章、专著、教科书等的参考文献中,摘录出有关的文献目录。 选择文献时,应由近及远,因为最新研究常常包括以前研究的参考资料,并且可以使人更快地了解知识和认识的现状。首先要阅读文献资料的摘要和总结,以确定它与要做的研究有没有关系,决定是否需要将它包括在文献综述中。其次要根据有关的科学理论和研究的需要,对已经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做进一步的筛选,详细、系统地记下所评论的各个文献中研究的问题、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及其存在的问题、观点的不足与尚未提出的问题。将相关的、类似的内容,分别归类;对结论不一致的文献,要对比分析,按一定的评价原则,做出是非的判断。同时,对每一项资料的来源要注明完整的出处,不要忽略记录参考文献的次要信息,如出版时间、页码和出版单位所在城市等。 对要评论的文献先进行概括(不是重复),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和对照,目的不是为了对以前的研究进行详细解释,而是确保读者能够领会与本研究相关的以前研究的主要方面。个别地和集中地对以前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进行分析和评论,这在文献综述中是非常重要的。 2. 文献综述的第二步:摘要 不同的学科对引用摘要的要求与期望不同[1]。虽然文献综述并不仅仅是摘要,但研究结果的概念化与有组织的整合是必要的。其做法包括:将资料组织起来,并连到论文或研究的问题上;整合回顾的结果,摘出已知与未知的部分;理清文献中的正反争论;提出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3. 文献综述的第三步:批判

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

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 摘要:组织文化一直是组织领域研究的主流问题,其内涵逐渐丰富、完善起来且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将从国外学者的定义、我国学者的定义阐述其概念的界定,引出国外研究状况,如组织文化理论研究的深入探讨、组织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研究问题等,还有我国研究状况,如在实践领域的塑造缺乏整体性、忽视了组织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等问题。针对我国组织文化研究问题提出了综合把握组织文化概念、从方法论方面加强研究、注重创新实行人本管理等建议。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西方社会在反思了日本经济如何在短期内飞速发展的原因之后,认为一个组织不仅以结构、部门、关系存在,它们还像人一样具有个性,具有区别于其它组织的独特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这便构成了组织文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组织文化管理问题渐渐成为西方组织理论学家们关注较多的、同时也是引起激烈竞争论的问题。一大批学者围绕组织中的文化问题进行了孜孜不倦地探索,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大批学者认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组织中,人们总得与组织打交道。因此要了解组织生活,了解组织发展的原动力,就必须建立组织文化的概念,对组织中的文化问题有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组织组织文化研究文化理论研究方法 1组织文化概念的界定 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发现企业的文化特征是促使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管理学家开始对组织文化或企业文化给予了相当热情的研究。因此当组织文化在实践领域、企业管理领域及学术界变成时髦且流行的名词时,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其概念并对其定义。 1.1国外学者的定义 1.1.1普遍的观点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活动中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及体现组织群体意识与行为规范的规章制度和物质特色。国外的学者大多把组织文化看成是组织内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观念、价值体系、道德规范、传统、风俗、习惯和与此相联系的生产观念。组织正式依赖于这些文化来组织内部的各种力量,将其

中华文化哲学篇期末满分论文范本 9

期末论文 题目己学之“元” 学院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生姓名贺梓文 学号2014141011027 年级2014级指导教师麻尧宾

己学之“元” 绪论: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儒学中“己学”的提出与发展是对儒学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造具有重大意义。“己学”以“一己遍照”为统摄,贯穿“己学”思想中的宇宙面及人生面。“己学”从易本体论演义,综合宋以来的主理、主心、主物三系的为己精神,建立起物、心、理三元的不离不杂的本体构造。己学中的本体亦即元是己学中的重要概念,在主体性与道德性的讨论与阐释中,本体即宇宙与人生的本根和本然的存在是对儒学生命科学的境界论、本体论和功夫论的有机统一的关键。 正文: 一、“己学”与“元”之我见 何谓之己学?“己学”乃“切己之学问”。己学者,以“一己遍照”为“己学”的全幅的统摄,贯穿“己学”思想中的宇宙面及人生面。’“己学”着重点在于宇宙面与人生面本体的构造和实现;而本体的构造和实现又在于物、心、理三元的不离不杂。 “一己遍照”中“己”即是自我,宇宙有一个最根本的本根之体,乃是宇宙自我的本根之体,宇宙的一切事物皆有它发展而来,同时具有了不同的殊相,称之为照体。“遍”者,或谓无时无处,或谓无处不在,亦或谓之宇宙,宇,元一贯穿空间形态,“宙”,元一贯穿时间形态。“照”一方面在完整地体现自己特点,但同时又存在于整体之中。“照”,或谓由宇宙面的本体下落至人生面的本体,或谓由人生面的本体挺立至宇宙面的本体,亦落在物、心、理的不离而不杂。“照”体现出元的具理、具心、具物的三重属性。 何谓之元?元者,始也。从一从兀。《“己学”发略: 本体的综合构造与儒家的生命哲学》中: 《易》中谓之“元”者,盖即是宇宙生命的资以为根底焉:“始”“首”“长”“善”诸义。 以“元”为“本”,综合了“始”“首”“长”“善”诸义:“本”者“根”义与“本”者“体”义;以动词云“体”,一谓体觉、体知的“体”,一谓体势、体用的“体”。

饮食文化的研究综述

10加工一周超学号38 摘要: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方面。 本文就近些年来,国外和国内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进行一个简要的梳理和概括,从而使大家能够从更多的方面去了解并弘扬中国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 一.专著类1(日)中山.时子主编徐建新译的《中国饮食文化史》, 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介绍了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中国人的饮食 思想以及与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关系,中国人的饮食体系,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特色,中国及其周围地区的饮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本书撰写论文的诸先 生都是当今日本中国学研究和食文化界享有盛名的权成人土.文章虽短,但简洁馆炼、面面俱到,可谓今日日本学术界对中国食文化各项研究的精华。[1] 2.赵荣光著的《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这本书《中国饮 食文化概论》对《中国饮食文化》一书的节略和改写。共20章,70余万字,他主要讲述了饮食文化学科的的范畴、研究内容、发展过程、阶段特征以及 20世纪70年代末至2002年间饮食文化研究的批量成果等。同时,还探究了 饮食文化研究落后的历史原因。这本书对中国的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民俗、筷子文化、饮食思想、传统食礼等方面否做了探究,内容十分丰富。[2] 3.逯耀东《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这本书虽 然只是作者的读书笔记及探访饮食的随笔,但是已向社会文化领域迈步,尽管还不成体系,却将过去中国对饮食文化的探讨从掌故提升到文化层次。[3] 4.施连方编著的《趣谈中国饮食文化》(第一辑)。 这本书从中国历史、饮食起源与定义和文化内涵方面对中国饮食文化做了一定的探讨。其中还谈了许多和我们现实生活有关的饮食习惯与文化,涉及面很广,也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二论文类1.季鸿克的《〈三礼〉与饮食文化》,在这篇文章里, 作者不仅系统地阐述了先秦时代上层社会的饮食名物制度和吉、凶、军、宾、嘉五个方面的饮食礼仪,列举了对后世影响很深的王室食官制度,并深入讨论了儒家礼学的伦理基础。所有这些对中国饮食文化传统影响极大,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7] 季鸿克的《〈尚书〉与饮食文化》。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对《尚书》中的五味、农耕文化以及农业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的作用,勤俭节约为中华饮食消费传统的美德方面做了探讨和研究,以为当前饮食业的发展服务。[8]

辽海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研究综述

辽海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研究综述 对“辽海文化”这一概念,虽然国内很多同行对此也下过一些定义,但是往往局限于某一个方面,所以难免有些偏颇和疏漏。而且对辽海文化的内涵和特点研究也还不够深入,本文试图通过对前人的论述加以整理和归纳,从中找出其共性或者达成一定的共识,为以后辽海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深入研究奠定基础。辽宁作为经济大省地位,早就毋容置疑,不过辽宁要想成为文化大省,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通过对辽海文化深入研究,不断扩大辽海文化影响,深度发掘辽宁省的历史文化资源,从而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步伐。同时,也能为辽宁省老工业基地的复兴和“五点一线”对外开放战略顺利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标签:辽海文化;内涵;特点;研究综述;文化强省;智力支持 一、辽海文化的内涵 (一)文化是什么 《辽宁文化通史》总主编曲彦斌基于“大文化”的理念“就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四个层面的概念:1.物质文化层面: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2.制度文化层面: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的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3.行为文化方面: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4.精神、心理文化层面:指人们在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①这种提法,在辽宁的地域文化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本人也比较认同此观点,把它作为研究辽海文化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二)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化 2007年,程琳曾给地域文化下过这样的定义:“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该地域的成员,在既定的时间、空间,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承、社会制度,以及民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② 2012年张亚冰对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化作过辨析,他认为:“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化也是两个不同的命题,地域文化重在研究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其所包含的境界是模糊的、动态的,不受国家行政区域甚至疆域的限制;区域文化论述的范围是依从于国家的行政区划,具有人为的规定性。”③ (三)辽海文化与辽河文化 2004年10月,辽宁省历史学会等单位在大连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对于“辽海”一词的概念,学者们大多赞同以其作为“辽河流域黄渤海以北广大地区”的代表性的区域文化符号。④此即辽海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上,顾奎相、陈涴、董守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要求

文献综述格式及要求 一、格式 文献综述包括摘要、引言、主题和参考文献 1、摘要限200字以内。摘要要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公式和非公知的符号、缩略语。摘要后须给出3-5个关键词,中间应用分号“;”分隔。 2、引言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课题的研究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引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在综述的引言部分要写清以下内容: (1)首先要说明写作的目的,定义综述主题、问题和研究领域。 (2)指出有关综述主题已发表文献的总体趋势,阐述有关概念的定义。 (3)规定综述的范围、包括课题涉及的学科范围和时间范围,必须声明引用文献起止的年份,解释、分析和比较文献以及组织综述次序的准则。 (4)扼要说明有关问题的现况或争论焦点,引出所写综述的核心主题,这是广大读者最关心而又感兴趣的,也是写作综述的主线。 3、主题部分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 主题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了,以15字为限,不用标点符号,其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不含引言部分)。 插图应精选,具有自明性,勿与文中的文字和表格重复。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 表格应精心设计,结构简洁,便于操作,并具有自明性,内容勿与正文、插图重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可适当加注辅助线,但不能用斜线和竖线。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主要内容 (1)该领域的研究意义(特点、应用范围、相关技术等)。 (2)该领域的研究背景和发展脉络。 (3)目前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及可能的原因(可包括国内外现状等)。 (4)进一步的研究课题、发展方向概况。 (5)自己的见解和感想。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参考文献格式同毕业设计说明书要求的参考文献格式。 二、要求: 1、为了使开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在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在文献综述时,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课题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在文献综述中,应说明自己课题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