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简论日本国民性的特点

简论日本国民性的特点

简论日本国民性的特点
简论日本国民性的特点

简论日本国民性的特点

摘要:国民性是指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范围内比较普遍的、甚至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心态、倾向、潜意识。日本的历史发展过程及文化风土, 造就了日本人特有的国民性特征, 从而构成日本人与日本社会的复杂而矛盾的性格。深刻认识日本的国民性, 对于正确处理两国之间的关系与增进两国民众的了解很有必要。

关键词:日本国民性特点沉默模仿自然和谐集团主义等级制度

国民性是指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范围内比较普遍的、甚至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心态、倾向、潜意识。构成国民性主要特征的, 是规定人们行为方式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和制约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深刻认识日本的国民性,对于正确处理两国之间的关系与增进两国民众的了解很有必要。

1.崇尚沉默

日本也被称作沉默的民族。一千多年来,日本从未受到过外民族的侵入和征服,也没有发生过外民族大规模的移入。本民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亲和感与凝聚力。因此社会结构简单、人际关系单纯,人们的思想方法、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也大致相同。在这种社会环境里生活的人们对周围的人和事相当熟悉,很多事情不多说大家也略知一二。在日本,埋头苦干被视为一种美德,通常即使不用言语也可以做到对方明白,这就加深了对沉默的自信。所以在日本,人们崇尚沉默而蔑视能言善辩。日本人信奉沉默是金,并把它作为实际生活的一项行为准则,在国际社会日本人也希望用沉默来达到交际的目的,这在别的民族也是很少见的。

2.善于模仿

日本人非常擅长模仿,模仿作为一种行动方式已经深深扎根于日本民众的思想中。日本人采用的是先模仿后创新的模式。纵观日本的发展,每一次模仿与创新其实都是一次很好的吸收与消化的过程。日本人很注重现实利益,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这种实用主义使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化中表现为取自己所需,无数的事实可以证明这点。如日本文字的创立、对儒家文化的政治伦理的吸收以及外来宗教的选择性吸收和内化。日本人通过模仿、选择、融合,并和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相结合,形成一种内化的融合文化。这个过程体现了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但是也体现了日本人强烈的务实主义。这也是日本民族可以迅速崛起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3.重视与自然的和谐

日本处于温带湿润性地区,自然环境温和,对于早期的农耕社会而言,自然就是最大的恩赐,因此生活在其中的日本人也是深深热爱自然,对自然充满着好高的情趣。在日本国民性中有一种艺术的感受性,对于天物之美特别能领会。日本人对自然的这种情感早已深植到内心之中,大自然对于日本民族来说就是一种生命的向往,同时也是这个民族哲学、思想、宗教等所有精神活动的根本。即使是在进入大规模无节制地开发自然的工业社会,日本人仍然是最早开始重视环保的。在现在看来,日本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充分证明了这一民族对待自然的态度。

4.集团主义

日本人具有强烈的集团性特征。日本近代化的成功及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特征。

日本人的集团主义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传统。岛国的特殊地理环境为集团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可能。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水稻为主的农业,形成了共同体并产生了最朴素的共同体观念。传统的家族制度也是集团性观念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人从小就受到家的影响,非常重视家族整体的利益,处处在行动上与其他成员保持统一,如果破坏了这种统一就要受到断绝家族关系的制裁。由此培养出日本人集团性特征。

在日本, “超越集体的价值决不会占统治地位”。在思维方式上, 日本人具有强烈的集团归属意识, 人们时时意识到自己属于集团的一员, “自我”是以社会群体方式体现的。个人应该属于某一集团,集团成员由一种共同命运和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这种集团的概念,对于现代日本人来说, 最重要的是自己所供职、求学的企业、机关、学校个人价值的实现途径主要是服从集团, 集团内部反对个人竞争, 人

们崇尚“枪打出头鸟”的处事哲学。在行为方式上,日本人与中国人和西方人最大的不同莫过于喜欢合群和重视集团的共同行动, 人们总是自觉地把自己纳人集体之中。在价值观念上, 中国人与西方人都重视个人的天赋, 强调个人的作用, 而日本人更多的是重视集团的作用。日本的集团内部反对个人竞争, 不认可以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带动大家的做法, 他们认为鼓舞大家工作热情的动力不是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 而是集团主义精神。合作精神、通情达理、体谅别人是最值得称道的品德, 而个人奋斗、刚直不阿、坚持自己的权利却往往不受人们喜欢。久而久之, 形成了日本人自发的合作意识和自我牺牲精神, 对集团的依赖心理和追求“和”的集团氛围, 使他们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在集团和社会中所处的位置, 并心甘情愿地在这一位置上扮演相应的角色, 而不是设法表现自我, 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总之, 高度的集团主义精神, 确保了集团秩序的稳定性。

集团主义在日本社会和日本人的观念中深深扎根, 形成一种普遍的国民性格, 直接影响到日本历史发展进程。

5.严格的等级秩序

在集团主义的日本社会内, 靠什么维持社会秩序日本的答案是, 除了法律法规制度规范这些硬件, 等级秩序是不可缺少的软件。日本是个等级观念极强的国家, 这一点与其民主政体及经济大国的地位形成强烈的反差在现代日本社会中, 人与人之间是一个从上到下的等级序列, 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等级秩序位置上。判别人的社会地位, 衡量人的社会价值的尺度不是能力, 而是公认的等级秩序。日本的人事制度采取的就是资历制, 尤其是在高层的政治活动中, 更多地体现出“任资唯贤”, 而不是“任人唯贤”。在政界, 代代从政就是一种资历。这种等级制度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

几乎每个国家都有等级秩序, 但中国人或者西方人很难赋予这种秩序以合理性, 日本的特点则在于人们对等级秩序的认同。在日本人看来, 只要自觉地遵守和维护等级秩序, 日本社会的稳定就有了保证。西方学者评价日本人“各安其分”, 对秩序和等级制充满信赖。而这种“各安其分”的表现就是“安分守己”, 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其身份地位, 认真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 这就是日本社会所提倡的“分限”意识。在社会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人们普遍习惯于按照自己所属身份序列行事, 在各自的职业中勤奋工作, 社会秩序得以保持稳定, 整个社会保持着较高的工作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