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十一章 节肢动物门

第十一章 节肢动物门

第十一章 节肢动物门
第十一章 节肢动物门

第十一章节肢动物门

动物界第一大门,100多万种,占动物总数的85%以上,分布极广。

要求:掌握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棉蝗,沼虾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特点,并掌握甲壳纲,蛛形纲(虾、蟹)、多足纲(蜈蚣)和昆虫纲的主要特点,基本掌握三叶虫纲、肢口纲、原气管纲的简要特征以及昆虫纲的主要目的鉴别特征,主要经济昆虫的生态习性,形态结构及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常见的有经济意义的节肢动物及节肢动物的系统发展。

第一节门的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异律分节、附肢分节及其意义,体被几丁质外骨骼、生长与脱皮,肌肉系特点,体腔及血液循环、呼吸、排泄及神经感觉器官特点,生殖发育,节肢动物的高度适应性。

一、身体异律分节及附肢分节

1、异律分节:节肢动物身体自前而后各体节发生分化,并且相邻体节相互愈

合形成体区,其机能和结构互不相同,这种分节方式称为异律分节。

头部(6节体节):感觉、摄食中心

如:昆虫胸部(3节体节):运动中心

腹部(其余体节):代谢、生殖中心

意义:使各种机能更集中与分化,提高了动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2、节肢:节肢动物的附肢与身体相连处有活动的关节,而且本身也分节,内

有发达的肌内,活动灵活,这种附肢称为节肢。

意义:大大加强了附肢的灵活性,使其适应多种功能。

触角:感觉

口器:摄食、咀嚼

如:步足、游泳足:运动这些功能与附肢有关

双枝型附肢:节肢动物原始的附肢呈双枝型,由与体壁相连的原肢及其顶端发出的内肢和外肢三部分构成。如虾类腹部的游泳足等。

外肢:

原肢(前基节、基节、底节)

内肢:座节、长节、胫节、跗节、趾节单枝型附肢:由双枝型附肢的外肢节退化而形成,如昆虫的3对步足。

二、体被具几丁质的外骨骼(角质膜),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1、外骨骼:节肢动物体壁包括一层上皮细胞,整齐地排列在底膜之上,由上

皮细胞向外分泌坚实的角质膜,覆盖着整个身体,起着保护、支持运动(与附着的肌肉一起)、感受刺激和防止体内水分大量蒸发的作用(功能)。

外骨骼主要由几丁质和蛋白质形成。

不透水性: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上表皮:蜡质层(薄)防止化学物质的侵入

角质膜外表皮:几丁质+骨蛋白(或钙),坚硬

体(外骨骼)内表皮:几丁质+蛋白质,富弹性

壁上皮层:细胞层,向外分泌外骨骼,向内分泌基膜。分泌酶基膜:(几丁酶、蛋白酶)

角质膜:上角质膜(或上表皮)、外角质膜(或外表皮)、内角质膜(或内表皮);2、蜕皮:节肢动物的外骨骼分泌完成后,便不能继续扩大,限制了虫体的增长,

这样身体长到一定限定后,便蜕去旧皮,重新形成新皮,在新皮还未骨化之际,大量吸水迅速扩大身体,这种蜕去旧皮的现象称为蜕皮。

节肢动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蜕皮现象,但昆虫成熟后不再蜕皮,而甲壳动物终生都可蜕皮。

三、由横纹肌组成的成束状,收缩强劲有力。

外骨骼(肌肉的附着点、起杠杆作用)、肌肉、关节相互配合,使运动更加迅速而强有力。

四、混合体腔、开管式循环,心脏在消化道背方。

混合体腔:在胚胎发育早期出现体腔囊,但这些体腔囊并不扩大,囊壁中胚

层细胞分别发育成组织和器官,而体壁与消化道之间的空腔由囊内的真体

腔和囊外的原始体腔形成,因此称为混合体腔

开管式循环:指节肢动物和部分软体动物的循环系统方式,循环系统由具备多对心孔的管状心脏和由心脏前端发出的一条短动脉构成,血液由后向前至

头部,再由前而后进入血窦,又由血窦通过心孔复流入心脏。

血体腔:节肢动物的混合体腔内充满血液,因此又称为血体腔。

五、具高效的呼吸器官——气管,并以气管、鳃、书鳃、书肺和体表进行呼吸。

气管:是陆栖节肢动物的呼吸器官,由外胚层发生,是体壁的内陷物,其外端以气门与外界相通,内端在体内延伸分枝,伸入组织间,直接与细胞接

触,可以运输氧气和排放碳酸气。

书肺:为蛛形纲动物的呼吸器官,是腹部体表内陷的囊状构造,内有很薄的书叶状突起,是气体交换的地方。

六、排泄系统为与体腔管同源的触角腺(绿腺)、颚腺或基节腺(水生种类),

或为与消化管相连接的马氏管(陆生种类)

马氏管:指节肢动物的排泄器官,即从中肠与后肠之间发出的多个细管,直接浸浴在血体腔内的血液中,能吸收大量尿酸等蛋白质的分解产物,使之

通过后肠,与食物残渣一起由肛门排出。

蛛形纲动物的马氏管由中胚层衍生而成,而昆虫的来自外胚层。

七、消化管完全、发达,由头部和附肢组成口器(多种多样)。

前肠:口、咽、食道外胚层后肠:直肠、肛门。直肠垫可从食物残渣中回收水分,适应陆生 (蜕皮) 中肠: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内胚层

八、具有灵敏的感觉器官(单眼、复眼、触角、触须、听器、平衡囊等)和发达的

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神经节有愈合趋势。具神经内分泌系统(昆虫的咽侧体能分泌保幼激素,胸腺能分泌蜕皮激素。)。

九、雌雄异体,一般雌雄异形;多数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有直接

和间接发育,也有孤雌生殖。

从节肢动物的特点,说明在动物界中节肢动物种类多,分布广的原因:节肢动物是身体分节、附肢也分节的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类,它们成功地登上陆地以后,就几乎占据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境。这是因为它们一面产生适于陆栖生活的新结构,一面又发展原有的器官系统,以增强运动,适应陆地上变化莫测的外界环境。

具体表现在如下:

1)、身体分为前后连接的多数体节,借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而且是异律分节,

体节间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从而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具几丁质的外骨骼,有保护身体,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接受刺激的功能。这

也是节肢动物对广泛生活环境有适应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与之相适应的是在发育过程中出现蜕皮现象。

3)、具分节的附肢,关节之间能作各种活动,使附肢的活动更多样化,能适应许

多功能,如爬行、游泳和跳跃,还利用翅作远距离飞行。

4)、产生了专职的呼吸器官,以促进气体交换。水栖种类以鳃、书鳃呼吸,多数

陆栖种类用气管、书肺呼吸。可以获得足够的氧气,以适应活动量的增大,且可以保持体内的水分。

5)、具混合体腔和开管式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的复杂是与发达的呼吸系统相适应

的。

6)、肌肉由横纹肌组成,能作迅速的收缩,牵引外骨骼,从而产生敏捷的运动。

7)、消化系统完全,分前、中、后肠三部分,并由头部和附肢组成口器,增强了

取食的能力,消化、吸收功能增强,可以满足能量消耗增大的要求。

8)、马氏管、触角腺、颚腺、基节腺等排泄器官的出现,满足了代谢作用旺盛的

需要。

9)、具有十分发达的感觉器官,如单眼、复眼,触角、触须、听器、平衡囊;愈

合的神经节提高了神经系统传导刺激,整合信息、指令运动等,以能及时感知陆上多样和多变的环境因子,并迅速作出反应,用利于适应各种生境的生活。

10)、多数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繁殖能力强,后代种群数量大,发育过程

中有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并且部分种类有休眠和滞育现象以渡过不良环境

因子的影响。

第二节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依据:呼吸器官、身体分区及附肢等不同分三亚门、七纲

三叶虫纲:化石种类、原始

有鳃亚门甲壳纲:虾、蟹、水蚤、剑水蚤

肢口纲:鲎

有螯亚门蛛形纲:蜘蛛、蝎

原气管纲(有爪纲):栉蚕

有气管亚门多足纲:蜈蚣、马陆

昆虫纲:

一、甲壳纲

常见种:虾、蟹、水蚤

1、纲的主要特征:

1)结构在节肢动物门中比较原始,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蟹腹部退化),体外常被几丁质外骨骼。

2)节数及与之相关的附肢对数较多,每个体节几乎一对,触角2对,附肢大多保持双枝型。

3)鳃呼吸(叶鳃和丝鳃,小型种进行体表呼吸)。

叶鳃:甲壳动物鳃的一种类型,由鳃轴和附属物构成,其附属物扁平呈叶片状,鳃轴中有入鳃血管和出鳃血管,流经鳃叶时进行气体的交换,如日

本沼虾、寄居蟹及蟹类的鳃属于叶鳃。

4)排泄器官为触角腺(成体)和颚腺(幼体)。

5)消化系统常为一根直管,胃内具有几丁质构造的胃磨。

磨胃:甲壳纲软甲亚纲的大型种类的胃特别发达,胃内面的角质膜增厚,形成骨板和硬齿等,用来研磨食物,具有这种结构的胃则称为磨胃。6)神经系统低等种类保持梯形,高等种类神经节明显愈合。

7)感觉器官发达,有嗅毛、触毛、复眼及平衡囊等感觉器官。

平衡囊:是甲壳纲十足目类的感觉器官,由触觉器演变而来,是第一对触角原肢内凹形成的一个小囊,囊底着生触毛,其上粘有平衡石。是重

力感受器,并与运动相关,以调节身体平衡。

8)一般雌雄异体,发育经变态(无节幼虫等);绝大数种类水栖,海洋种类特别丰富。

无节幼体:是甲壳动物最典型的幼体,在水中营浮游生活,身细小,呈卵圆形或圆形,不分节,有一个单眼和一片大的上唇,附肢3对,即2对

触角和1对大颚,利用大颚和第2对触角游泳和摄食。

2、分类

1)鳃足亚纲:水蚤、丰年虫等

体小,胸肢扁平似叶,为呼吸和运动器官。水蚤(枝角类)常行孤雌生殖,是鱼类优良的天然饵料。

2)桡足亚纲:剑水蚤(桡足类)

水蚤、剑水蚤是浮游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鱼类(特别是幼鱼)的主要饵料。

3)蔓足亚纲:藤壶、名荷儿等。

体被石灰质的壳板,6对蔓状胸肢(顶端弯曲如瓜蔓),雌雄同体,固着或寄生生活。

4)软甲亚纲:虾、蟹、寄居蟹、虾姑、鼠妇等。

体形较大、较高等的甲壳类,生殖孔雌:第3对步足之间

雄:第5对步足基部

简述解剖虾的方法和步骤:

方法步骤如下:用剪刀先从虾的头胸甲后缘开始,沿头胸部两侧向前剪,然后将头胸甲剪去,可观察到心脏、肝脏、胃、生殖器官等。然后再用剪刀沿腹部两侧由前向后剪,将腹部背面外骨骼去掉,再用镊子移去腹部一部分肌肉,露出消化道,即可以观察消化系统。再用摄子将全部腹部肌肉和头胸部的内脏除去后,但保留食道,可看到腹神经链。

二、蛛形纲

大多为陆生,常见种:蜘蛛、蝎子、脾、螨

1、纲的主要特征:

1)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无触角,具螯肢。

2)4对胸足或步足,腹足退化;

3)书肺、气管呼吸;

4)马氏管(成体)和基节腺(幼体)排泄。

2、分类

1)蝎目:蝎,钳蝎等

卵胎生。前腹部较宽、后腹部细长,身体的末端(尾端)具毒刺(毒腺)。2)蜘蛛目:圆网蛛、狼蛛、蝇虎、班络新妇等

头胸部和腹部之间以腹柄相连,螯肢内有发达的毒腺,具纺器和吸胃。

3)脾螨目:如红蜘蛛,牛蜱、人疥螨等

体小,头胸部和腹部愈合,螯肢和脚须突出在体的前端形成假头。

三、多足纲

常见种:蜈蚣、马陆、蚰蜒等。

1、纲的主要特征

1)蠕虫状,体分头部(触角1对)和躯干部(每节足1-2对)

2)气管呼吸、马氏管排泄。

蜈蚣:毒爪位于第一附肢(称颚足)末端

节肢动物各纲的比较

第二节昆虫纲

动物界最大一纲,占节肢动物94%以上。种类及数量多,分布广。

头部:感觉、摄食中心………触角、复眼、口器

三部胸部:运动中心………………3对步足、2对翅

鉴别性腹部:代谢、生殖中心

特征六足:分节附肢

四翅:

一、概述和主要特征代表动物:棉蝗(或其它蝗虫)

一)外部形态: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附肢演变成一对角、一对大颚、一对小颚和一片下唇,胸部是运动中心,有3对强壮的步足和2对可

飞翔的翅,腹部附肢几乎全部退化。附肢对数少,且全部单枝型。

1、触角柄节

结构:梗节

鞭节:变化较大

功能嗅觉:寻找食物、配偶

类型:丝状(蝗虫)、刚毛状(蜻蜓)、连珠状(白蚁)、栉齿状(♀蛾)、锯齿状(叩头虫)、膝状(蜜蜂)、具芒状(蝇)、环毛状(♂蚊)、

棍棒状(蝶)、锤状(鞘翅目)、鳃叶状(金龟子)

2、复眼1对、单眼若干

单眼:感光,一般3个

功能:成像(视觉),辨别颜色及物体的形状。

复眼结构:许多小眼

感光部分:视杆、视觉细胞(7个)

特点:近视眼、视野开阔(350°)、光波敏感范围宽(2537-7000A)、分辨能力强。

复眼: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是由多数视觉单元即小眼组成的眼。能感知物体的形状、距离、运动,一定的颜色和光强度等。

并列像(镶嵌眼):昼眼,白天活动的昆虫。

重叠像:夜间活动的昆虫。

3、口器:取食器官,由头部的骨片及三对附肢组成

主要有5 种:咀嚼式(蝗虫)、刺吸式(雌蚊)、虹吸式(蝶蛾)、舐吸式(蝇类)、嚼吸式(蜂类)等口器

1)、咀嚼式:昆虫中最原始、最基本的口器,适于取食固体食物,如蝗虫。

上唇:

大颚:研磨、咀嚼食物

包括小颚:小颚须有嗅觉和味觉作用适于切断和咀嚼

下唇:把持食物

舌:有味觉和搅拌食物的功能

2)、刺吸式:是吸食动植物体内液体物质的一种口器。它的上唇、大颚、小颚

及舌变成了六条口针(相互抱握成针管状),藏于下唇形成的喙状沟槽中,使于穿刺及吸食。如蚜虫、雌蚊的口器。

3)、虹吸式:为蝶蛾类所具有的口器。主要是由两个小颚的外颚叶极度延长并

相互嵌合成管状(发条状),中间形成食物道,除下唇须尚发达外,口器的其它部位退化或消失。

4)、舐吸式:为蝇类所具有的口器。大、小颚退化,但留有小颚须,下唇延长成

喙(发达),其未端特化为唇瓣,喙背面的槽上盖有舌及上唇,并形成食物道。

5)、嚼吸式:为一些蜂类所具有的口器,有咀嚼及吸收两种功能。上唇及大颚保

持咀嚼式类型,适于咀嚼花粉,小颚、下唇和舌延长成管状,适于吸食花蜜,小颚的外颚叶发达,呈刀状,盖在下唇的中唇叶上形成食物道。

根据口器的类型和结构,如何选用农药防治害虫:

由于食性及取食方式的不同,昆虫的口器基本上可分为以上五类,昆虫的食性极为复杂而不同的口器是对不同食性的适应。昆虫对人类危害方式与其食性是分不开的,掌握口器的类型对害虫防治有重要意义,可根据口器的

不同采用不同的杀虫剂。例如,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应用胃毒剂农药(因植物表面的农药可随植物组织同时进入害虫胃内,而起毒杀作用);而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应用内吸剂或触杀剂等农药(因为它们的口器是吸食植物组织内的汁液,撒在植物表面的农药对这类害虫不起作用),但具有胃毒、触杀及熏蒸3种作用的农药(如有机磷类杀虫剂或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则无论是哪一种口器都适用。

4、足

前胸:前足

中胸中足

后胸后足

结构: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爪、爪中垫)

类型:形态和功能多样。分布广的原因之一。如跳跃足(蝗虫后足)、挖掘足(蝼蛄)、捕捉足(螳螂前足)、步行足(蟑螂)、游泳足(龙虱)、

携粉足、攀缘足等

5、翅

本纲之重要特点。在整个无脊椎动物中,仅昆虫具翅。是其广布的原因之一。意义:使昆虫在取食、避敌、求偶、迁徙等方面的活动能力大大加强。

形成:体壁向外延伸而成。血管(血液)、神经形成翅脉(支持作用)。

分类:翅的分区与脉相为分类依据。

类型:膜质(蝇)、皮质(蝗虫前翅)、鞘翅(天牛)、半鞘翅(蝽象)、鳞翅(蝴蝶)、平衡棒(蚊)

二、内部结构

1、体壁:具几丁质的外骨骼

蜡质层(上皮层):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体外化学物质的侵入外骨骼几丁质层外皮层:骨蛋白(或钙)………坚硬

内皮层:蛋白质…………………富弹性

保护

功能防止体内水分大量蒸发

与肌肉配合,产生复杂运动,提高了运动能力。

是昆虫适应陆生,分布广的原因之一。

2、消化管分为前肠、中肠、后肠三部分。

咽、食道、嗉囊、前胃(砂囊具几丁质的齿,磨碎食物)胃盲囊前肠贮存食物(嗉囊)、初步消化(唾液中酶)为界

中肠(胃)分泌各种酶,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前端向外突出2-6个胃盲囊,扩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积马氏管后肠回肠、结肠、直肠、肛门,形成和排除粪便。为界具直肠垫(6个纵向排列的),回收水分,适应陆生。

前、后肠:外胚层,内有几丁质膜

中肠:内胚层,内有围食膜(昆虫特有),防止对肠上皮的损害

3、开管式循环系统。

4、高度适应陆生,具有完整而高效的空气呼吸器即气管。

气门主气管微气管各组织中

气体进入气囊(贮存空气、增加飞行浮力)有气门片防止水分蒸发(适应陆生)

防止异物进入

5、排泄器官为马氏管(排泄不溶于水的尿酸,适应陆生)。

6、典型的链状神经,分为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三部分。具有十分发达的感觉器官,有触毛、听毛、弦音感受器、嗅毛、单眼、复眼等。

7、昆虫激素

作用:对昆虫的生长、蜕皮、变态和生殖等功能,起着调控作用。但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形成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机制。

产生:体表腺体空气、水、媒介物等外激素(信息素)作用:引起同类其它个体产生反应(交配等)类型产生:内分泌腺激素体液靶器官

激素前胸腺蜕皮激素

脑脑

种类:神激保幼激素

经素咽侧体

卵黄生成素

8、大多数行两性生殖,发育有变态现象。中央黄卵、表面卵裂,羊膜卵(适

应陆生)。

昆虫适应真正陆地生活的特征:

昆虫是高度适应于陆上生活的无脊椎动物,是与以下特征相关的:

(1) 昆虫具有几丁质外骨骼,并具有蜡质层,包裹整个身体,可以防止体内水分

的蒸发,使其能适应陆地生活。外骨骼也对昆虫提供了很好的保护,它防止外界的损伤及异物的侵入。外骨骼有许多内陷,形成所谓“内骨骼”,为肌肉的附着提供了支点。

(2) 昆虫的体节是高度的异律分节,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是感觉和摄

食的部分,有触角一对,头部及其附肢形成变化不同的口器,与它们各种食性分不开。胸部是运动中心有3对强壮的步足和2对可飞翔的翅(无脊椎动物中唯一),增加了它生存及扩散的机会,通过飞翔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食物及栖息场所,能更有效地逃避敌害。

(3) 很小的体型。小型的身体对极少量的食物即可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有

利于隐藏、躲避侵害,被携带并进行传播扩散。

(4)具完整而高效的空气呼吸器官即气管。有直接供应氧气给身体各部分的组织

和细胞。气管还可连接气囊,可以储藏较多的空气,以增加飞翔时的浮力。

(5)消化系统发达,消化管分为前、中、后肠三部分,消化能力强,其中后肠的

直肠垫能将食物残渣的水分及盐分进行重吸收,这对于生活在干燥条件下的昆虫尤为重要。

(6)排泄器为马氏管,与昆虫的排泄及体内渗透压的调节密切相关,以尿酸为排

泄物以减少水分的丢失。

(7)有强大的横纹肌的肌肉系统。使昆虫具有强大的运动能力和飞翔能力。

(8)具发达的神经系和感器。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周边

神经系统。发达的感受器包括机械感受器(如触觉、听觉)、化学感受器(味觉、嗅觉)及光学感受器(视觉)。使之具有良好的接受刺激和神经传导及判断的能力。

(9)强大的繁殖能力与较短的生活周期并产羊膜卵。昆虫具有多种生殖方式,包

括有性生殖、孤雌生殖、多胚生殖及幼体生殖等,且繁殖力较高,生活周期短,条件有利时每年繁殖数代,环境不利时可以休眼或滞育,这些特性都有利于它的繁盛。

(10)发育中经过变态。绝大多数昆虫在生活史中经历了卵、幼虫、蛹及成虫。

变态使各虫态之间有效地利用和协调有利与不利的外界环境而保证了自身的发展。

以上昆虫在结构和生理方面的多样性使它们能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适应与生存,造成了昆虫陆栖生活的繁盛。

棉蝗的解剖方法及内部器官的观察顺序。

解剖方法:用剪刀将棉蝗的翅和足剪去,沿体两侧气门上方,自腹部末端向前剪开,注意剪刀尖向上提,以免破环内脏器官,然后用镊子小心地将背

壁取下,存放在解剖盘中,再加少量水,以便观察心脏。

观察顺序:

(1)循环系统:观察已取下的腹部背壁内面,在正中线上隐约可见一条透明的

管状构造。前段为大动脉,后段为心室。

(2)呼吸系统:在除去背壁时,可见到由气门向内通入一条短的白色半透明小

管,并有分枝互相连接,即为气管。

(3)生殖系统:观察雌性和雄性生殖器官。

(4)消化系统:将精巢或卵巢拔开或除去后,即可进行观察。包括前肠(口腔、

咽、食道、嗉囊、砂囊)、中肠及后肠。

(5)排泄器官:位于中肠与后肠交界处的马氏管,即细长呈丝状的盲管。

(6)神经系统:用尖头镊子除去头顶部分的外骨骼和骨肉,注意在食道上方有

一白色的脑,以及食道左右两侧的围食道神经,然后将消化道除去,露出下面的腹部神经链和神经节,即可进行观察。

二、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昆虫的个体发育胚胎发育:昆虫在完成胚胎发育后,破壳而出,叫孵化。

胚后发育:变态是昆虫胚后发育的重要特征之一。

无其它差别。

如蜻蜓: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在空中飞行。

完全变态:幼虫的形态与成虫完全不同,在幼虫变为成虫前必须经过一个不食不动的蛹期。在蛹期内部器官发生巨大变化,蛹蜕皮后

才羽化为成虫。

(卵孵化幼虫蛹羽化成虫)

变态:昆虫从卵到成熟阶段之前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逐渐增大躯体,还经过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以及行为习性上一系列的变化,才能发育为成虫,这种变化称为变态。变态类型有无变态、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三种。

完全变态:昆虫自卵孵出后,经幼虫、蛹发育为成虫,幼虫与成虫形态不同,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多不一致,经过蛹期最后羽化为成虫的变态过程。如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昆虫均属完全变态。

渐变态:昆虫自卵孵化,经过幼虫期便直接发育为成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上较相似,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一致,只是大小不同,翅未长成,性器官未成熟的变态过程。如:直翅目昆虫属不完全变态。

羽化:昆虫一生中的最末一次蜕皮特称为羽化。

年生活史:昆虫从卵开始,经过若虫,或者顺次经过幼虫和蛹,直到变为成虫而产生后代为止,称为一个世代。而一年中经过一个或几个世代的过程,称为年生活史。

幼虫寡足型:幼虫具仅三对胸足,如金龟子幼虫。

蛹裸蛹(离蛹):附肢及翅与蛹分离,如鞘翅目的蛹

围蛹:最后两龄幼虫蜕的皮形成一个桶形的硬壳包围(保护)里面的蛹,如蝇蛹。

休眠与滞育:昆虫度过不良环境的适应方式

休眠: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非致死的不利环境条件下 (如低温、干旱、食物缺乏),直接引起活动停止、代谢降低、虫体处于暂时静止状态,一

旦不利因素被解除,昆虫立即恢复正常活动与发育,这种现象称为休眠。滞育:是昆虫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比休眠更深化的新陈代谢被抑制的生理状态,它不是直接由外界条件所引起,是昆虫对于有节奏地重复到来的不良环境条件的历史性反应,由体内激素所控制(激素是引起和解除滞育的内因)。光周期的变化是引起滞育的重要因素。另外,温度也影响着昆虫的滞育。

警戒色:体色鲜艳,但有毒或有防卫武器,如许多有毒毛毛虫。

拟态:昆虫的形态与环境中动、植物的非常相似,如枯叶蝶、竹节虫等。

三、昆虫的分类

分类依据:口器、触角、足、翅、变态的类型。

主要目:缨尾目、蜉蝣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脉翅日、鳞

翅日,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蜻蜒目、等翅目、虱目、蚤目等。

一)无翅亚纲:较小、原始无翅,无变态(表变态)

1、缨尾目:衣鱼

2、弹尾目:弹跳虫

二、有翅亚纲:多具翅,大多有变态

昆虫主要目成虫的特征比较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节肢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依据对人类的利

害关

系,可分为有益和有害两个方面。

有益的作用:

(1) 提供工业原料和具有商业价值的产物。如家蚕能产蚕丝,蜜蜂能产生蜂蜜、

蜂蜡、王浆等,白腊虫分泌的白蜡,紫胶虫分泌的紫胶是高级绝缘体。

(2) 作为食物。甲壳纲的各种虾蟹,营养价值高,蝗虫及蚕蛹等可以食用。

(3) 经济鱼类的天然饵料。

(4) 完成植物传粉作用,虫媒植物要借蜜蜂等昆虫传播花粉。

(5) 作为生物调节因素,抑制害虫。

(6) 药物来源。

(7) 清除腐物,地下生活的昆虫的活动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与排水性,利于

作物的生长。

有害的方面:

(1)传播疾病,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2)危害各种农作物,如有害昆虫给人类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3)危害仓库贮物,一些鳞翅目、鞘翅目害虫可以危害谷物、果类、木材、皮

毛甚至衣服和书籍等。

节肢动物由环节动物演化而来的根据:

节肢动物是由环节动物进化而来,为学者所公认。理由有:

(1)身体同是具体节的。

(2)神经系统基本上是相同的。

(3)排泄系统如触角腺等构造和体腔管是同源的。

(4)叶足的构造和疣足是相似的,因此节肢可能是在疣足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

(5)循环系统在消化管背方。

(6))原始的有爪纲兼有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点。

09 第十一章棘皮动物门习题

第十一章棘皮动物门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次生性辐射对称 2、水管系统 二、判断题(对的填“+”,错的填“-”) 1、棘皮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 ) 2、海盘车又叫海胆。( ) 3、区别海星的正反面最明显的标志是在其背面各腕中间均有一条由口伸向腕端部的步带沟。( ) - 4、海星的外皮层兼有呼吸及排泄功能。( ) 5、海盘车的血系统很发达。( ) 6、海星的发育为变态发育。( ) 三、填空题 1、棘皮动物具有__________骨骼,它起源于__________胚层。 2、棘皮动物的真体腔在成体时分化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3、海盘车的卵裂为典型的__________,囊胚经__________形成原肠胚,同时以__________法形成体腔,并且由体腔的一部分形成独特的__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__系统。 4、棘皮动物的囊胚经内陷而形成原肠胚,以体腔囊法形成体腔,胚胎发育时的原口将来变成__________,它区别于原口动物而属__________。 5、棘皮动物不同于其它多数无脊椎动物,而属于__________动物,本门常用的代表动物为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纲。 6、海星的神经系统包含三个有联系的系统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7、海盘车的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幼虫和幼虫期。 8、海胆纲的代表动物是;海参纲的代表动物是。 四、选择填空 1、海星的早期胚胎发育特点是( )。 A 等全卵裂,有腔囊胚,内陷法形成原肠胚 B 螺旋形卵裂,有腔囊胚,体腔囊法形成中胚层 C 盘状卵裂,极囊胚,分层法形成原肠胚 D 辐射型卵裂、实囊胚、外包法形成原肠胚 2、无脊椎动物中,与脊索动物关系密切的类群是( )。 A 环节动物 B 棘皮动物 C 软体动物 D 节肢动物 3、下面哪一门动物是完全海产的( )。 A 节肢动物 B 环节动物 C 软体动物 D 棘皮动物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10 第十章 传染与免疫

第十章传染与免疫 概论: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或病原体(pathogen)——寄生于生物机体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传染——机体与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病理过程。病原体、宿主和环境是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免疫——生物体能够辨认自我与非自我,对非我做出反应以保持自身稳定的动能。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防御感染和维护机体完整性的重要手段。免疫功能: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免疫稳定(immunologic homeostasis);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erveillance)。免疫: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 。 10.1 传染 10.1.1 微生物的致病性 1、细菌的致病性:致病菌——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非致病菌——不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有些细菌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亦可致病。毒力(virulence)——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毒力的基础:侵袭力(invasiveness):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包括:吸附和侵入能力、繁殖与扩散能力、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力。毒素(toxin):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两大类。 抗原性的生物制品,将其注射机体后,具有免疫功能。常用的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和肉毒类毒素等。 内毒素的测定方法:鲎试剂法或鲎变形细胞溶解物试验(Limulus amoebocyte lysate test)

节肢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第一节主要特征 为动物界种类最多的、无脊椎动物中进化到陆地取得巨大成功的一门动物。其绝大多数种类演化成真正的陆栖动物。 登陆成功要解决的问题:呼吸、承重、保水。 节肢动物的祖先在进化过程中机体产生了一系列的适应,克服了以上问题。 一.异律分节和身体分部 异律分节:体节发生分化,各体节的结构和机能互不相同。(顶节和尾节不是真正的体节) 身体分部是异律分节的高度发展,由相同功能的体节愈合而成。 各部的功能:头部——感觉、摄食 胸部——支持、运动 腹部——代谢、生殖 分部的类型:头、胸、腹——昆虫纲 头胸部、腹部——甲壳纲、肢口纲、蛛形纲 头、躯干部——多足纲、有爪纲 二.发达的几丁质外骨骼(解决保水和承重) 外骨骼:指覆盖在节肢动物身体表面一层坚硬的外壳。具有防止水分蒸发、支持、保护内脏,供肌肉附着和协调运动的机能。体壁:包括表皮、单层上皮细胞和基膜。 表皮(形成外骨骼):由上皮细胞向外分泌,由上表皮和原表皮(外表皮和内表皮)组成,主要成分为几丁质和蛋白质。 外骨骼按体节形成分离的骨片,骨片间通过节间膜相连。每1体节通常包被4块骨片:背板、腹板和2块侧板。 矛盾和适应:限制动物的生长发育(通过蜕皮解决),限制运动(形成骨片和关节解决) 蜕皮受激素的控制。通常由1对互为拮抗作用的激素调节,如昆虫的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 三.附肢分节 附肢与体壁相连处有关节,附肢本身也有关节相连接。这种附肢称节肢 由原肢和端肢组成,原肢和端肢各有内、外肢,端肢附着在原肢的内肢上 附肢的2种类型: 双枝型:较原始,由原肢、内肢和外肢构成,是甲壳动物的典型附肢。 单枝型:由双枝型的端肢外枝退化演变而来,如虾的步足。 附肢高度特化,有支持、运动、感觉、摄食、咀嚼、进攻、防御、呼吸、生殖等功能。 代表动物的附肢: 蝗虫的附肢:触角、大颚、小颚、下唇、足、产卵器、交配器、尾须 虾的附肢:触角、口肢、颚足、步足、游泳足 四.肌肉系统的特点 为横纹肌,肌纤维成肌肉束着生在外骨骼上,与骨骼共同作用,增强了运动机能。 肌肉束往往按节成对排列,相互拮抗。每体节有躯干肌和附肢肌2种。 五.血体腔和循环系统 1、体腔为混合体腔,由次生体腔与原体腔合并而成,内充满血液,故又称血腔。由背隔膜和腹隔膜分成背窦、围脏窦和腹窦3部分。 2、心脏由背血管演变而成,形成一系列心室,每心室有心孔、瓣膜、翼肌。 3、开管式循环:血液从心孔→心脏→动脉→血腔—器官组织—心孔 功能为传送营养和代谢物、激素 开管式循环对节肢动物具有保护意义(压力较低,附肢折断时不致大量失血)。 六.呼吸系统 水生种类以鳃或书鳃呼吸(向外突起形成,血管发达,血液含呼吸色素) 陆生种类以气管或书肺呼吸(内陷形成,血管不发达) 循环系统的复杂程度与呼吸系统的结构密切相关。 七.排泄器官: 1. 马氏管:陆生种类具有,来源于外胚层,着生于中肠和后肠交界处,开口于消化管,末端封闭。从血体腔中收集代谢废物

节肢动物门

第九章节肢动物门 一、选择题 1.种类最多的动物门是()。 A.节肢动物门 B.软体动物门 C.脊索动物门 D.环节动物门 2.下列哪个无脊椎动物类群中具有能飞翔的种群? A. 节肢动物 B.环节动物 C.棘皮动物 D. 鸟类动物 E.软体动物 3.在下列无脊椎动物中,完全用气管进行呼吸的是()。 A.宽跗陇马陆 B.日本沼虾 C.中国鲎 D.大腹圆蛛E. 水蚤 4. 东亚钳蝎属于节肢动物门()。 A.多足纲 B.昆虫纲 C.蛛形纲 D.甲壳纲 E.原气管纲 5. 下列不是节肢动物排泄器官的为()。 A. 颚腺 B. 触角腺 C. 马氏管 D. 基节腺 E. 气管 6. 下列哪种动物产的卵鞘可入药,称为桑螵蛸()。 A. 蚱蝉 B. 大刀螂 C. 家蚕 D. 蟑螂 E. 蝗虫 7. 下列哪一器官不是节肢动物的呼吸器官()。 A. 鳃 B.书鳃 C. 书肺 D.气管 E.马氏管 8. 昆虫纲分类的主要依据除了触角、足、翅特征之外,还有()。 A.体壁突起 B.口器 C.生殖器 D.听器 E.化学感受器 9. 下列动物的附肢分节的为()。 A.蚯蚓 B. 水蛭 C.沙蚕 D. 蜈蚣 E. 蚂蝗 10. 下列动物具有坚硬的外骨骼为()。 A.节肢动物 B. 软体动物 C. 棘皮动物 D. 环节动物E.线形动物11.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点是()。 A.有分节的附肢 B.身体异律分节明显 C.具有外骨骼 D.链状神经系统 E.开放式血液循环 12.节肢动物的肌肉为()。 A.横纹肌 B.斜纹机 C.平滑肌 D.环肌 E.心肌 13.蜚蠊目的重要药用动物是()。 A.美洲大蠊 B.大刀螳螂 C.中华蜜蜂 D.牛虻 E.斑蝥 14.在无脊椎动物中,()因运动的增强,有与脊椎动物骨骼肌类似的横纹肌。

第七章 门和窗教学资料

第七章门和窗

第七章门和窗

C. 边框、五金零件、玻璃 D. 亮子、上冒头、下冒头、玻璃 9. 开启时不占室内空间,但擦窗及维修不便;擦窗安全方便,但影响家具布置和使用。 A. 内开窗、固定窗 B. 内开窗、外开窗 C. 立转窗、外开窗 D. 外开窗、内开窗 10.一般住宅的主门、厨房、阳台门及卫生间门的最小宽度分别是。 A. 800、800、700 B. 800、900、700 C. 900、800、700 D. 900、800、800 11.组合式钢门窗是由组合而成的。 A. 基本窗和窗扇 B. 基本窗和基本窗 C. 基本窗和拼料 D. 基本窗和横拼料 12.彩板钢门窗的特点是。 A. 易锈蚀,需经常进行表面油漆维护 B. 密闭性能较差,不能用于有洁净、防尘要求的房间 C. 质量轻、硬度高、采光面积大 D. 断面形式简单,安装快速方便 13.带副框的彩板钢门窗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 A. 外墙装修为普通粉刷时 B. 外墙面是花岗石、大理石等贴面材料时 C. 窗的尺寸较大时 D. 采用立口的安装方法时 14.下列是对铝合金门窗的特点的描述。 A. 表面氧化层易被腐蚀,需经常维修 B. 色泽单一,一般只有银白和古铜两种 C. 气密性、隔热性较好 D. 框料较重,因而能承受较大的风荷载 15.下列描述中,是正确的。 A. 铝合金窗因其优越的性能,常被应用为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的外窗 B. 50系列铝合金平开门,是指其门框厚度构造尺寸为50mm C. 铝合金窗在安装时,外框应与墙体连接牢固,最好直接埋入墙中 D. 铝合金框材表面的氧化层易褪色,容易出现"花脸"现象 16.从水密、气密性能考虑,铝合金窗玻璃的镶嵌应优先选择。 A. 干式装配 B. 湿式装配 C. 混合装配 D. 无所谓 17.请选出错误的一项: A. 塑料门窗有良好的隔热性和密封性 B. 塑料门窗变形大,刚度差,在大风地区应慎用

第11章 节肢动物门

第11章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一)、名词解释 1.外骨骼:表皮由上表皮和原表皮组成。上表皮很薄,覆盖在身体最外面,仅占表皮厚度的3%或更少,主要含脂蛋白,但不含几丁质。 2.微气管:极为细小的气管分支。 3.混合体腔:体腔囊的囊壁解体而相互打通,和初生体腔混合为混合体腔。 4.异律分节:节肢动物的某些体节进一步愈合、集中为不同的体区:有些节肢动物身体明确分为头部、胸、腹3部分,有些头部与胸部愈合,分头胸部和腹部两个体区,有的只有头部和躯干,这种称为异律分节。 5.马氏管: 6.咀嚼式口器 7.刺吸式口器 8.磨胃 9.变态 10.完全变态 11.不完全变态 12休眠 13.滞育 (二)、判断与改错 1、节肢动物的混合体腔,又称为血体腔。(√) 2、昆虫的血液主要是运送养分和氧气。(×) 3、节肢动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脱皮现象,昆虫和甲壳动物终生都可以蜕皮。() 4、昆虫的咽侧体能分泌蜕皮激素,胸腺能分泌保幼激素。() 5、节肢动物具有由中胚层发育而来的平滑肌。() 6、昆虫有十分发达的中肠突出物,便于养分储存,以适用陆栖生活。() 7、蟹类的雌雄可以通过“蟹脐”来判断,即雌蟹的呈圆形,雄蟹略呈三角形。() 8、鲎的血液内含有血红蛋白及鲎素。() 9、所有的蜘蛛都产丝,并都能织网。() (三).填空题 1、节肢动物的外骨骼,主要是包被身体的_______,自外而内分别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主要由_________和______形成。 2、节肢动物蜕皮时,分泌的蜕皮液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酶。 3、节肢动物的附肢可分两种类型,即__ ___ 和___ __。 4、节肢动物不仅分节,而且身体分部,多足纲的身体由_______和______部组成,蟹、虾则由________和_______部组成,蛛形纲的蜱螨目的头胸部与腹部_____,昆虫纲体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节肢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门动物,这与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的高度特化有关。在无脊椎动物中,它是登陆取得巨大成功的类群,绝大多数种类演化成为真正的陆栖动物,占据了陆地的所有生境。一、进化地位 原口动物中最进化的类群。什么是原口动物、后口动物? 1、异律分节 2、分节的附肢 3、外骨骼 4、高效的气管呼吸 5、高效的马氏管排泄 6、无脊椎动物中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类群 二、结构与功能 (一)异律分节 1、定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节之间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差异,某些体节愈合形成体区完成不同功能。(1)头部:感觉和摄食中心(2)胸部:运动中心(3)腹部:生殖和代谢中心 昆虫纲(蝗虫):头、胸、腹三部分甲壳纲(虾):头胸部、腹部二部分 蛛形纲(蜘蛛):头胸部、腹部多足纲(蜈蚣):头部、躯干部 (二)分节的附肢 1、定义与结构(1)定义:附肢本身分节,与身体相连处也有活动的关节——节肢,各节称为肢节。 (2)意义实心,内有发达的肌肉,十分灵活而且有力,增强了适应机能,身体分部和附肢分节是动物进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与环节动物的附肢疣足相比,有了重大进步: 疣足 1)按节分布,数量多 2)形态划一 3)与身体之间无关节,附肢不分节 4)无肌肉附着 节肢附肢分节形态多样与身体之间有关节有大量肌肉附着体部分布数量少 2、分化1)感觉(2)运动(3)捕食(4)呼吸(5)生殖 3.结构与类型双肢型:原肢、外肢、内肢;单肢型:外肢退化 三)外骨骼与肌肉 节肢动物的体壁具有一定的硬度,包在身体外面,并在某些部位向内突出成为肌肉的附着点,其功能相当于脊椎动物的骨骼,故称该层为外骨骼。 1.来源:上皮细胞分泌 2.组成:上表皮:0.1-1um,蛋白质+脂类+蜡质(陆生种类) 外表皮:几丁质(复杂的含氮多糖类物质)+蛋白质碳酸钙、磷酸钙的沉积使外表皮变硬 内表皮: 几丁质+少量蛋白质 3、意义保护、支持、运动和防止水分蒸发。 4、蜕皮及调节 外骨骼限制了身体的生长。蜕皮时上皮细胞分泌的几丁质酶和蛋白酶,能将旧外骨骼逐渐分解溶化,分泌新的表皮层。 一般在动物的背中线处破裂,个体从中钻出,迅速吞入空气、水分——使身体长大——新的表皮经鞣化变硬。昆虫:胸腺:蜕皮激素——蜕皮 ;咽侧体:保幼激素——保持幼虫性状 5.肌肉:均为横纹肌,形成独立的肌肉束,肌肉与体壁脱离,肌纤维发展为分离的肌肉束,两端着生在坚厚的外骨骼上,动作有力。 (四)混合体腔与开管式循环 1、混合体腔: 中胚层形成的真体腔裂开与囊胚腔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体腔。 节肢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以肠体腔法形成中胚层和出现按节排列的体腔囊;但在以后的发育中,体腔囊形成的真体腔退化、断裂,形成围心腔、心脏、生殖管腔、排泄管腔等几部分。在以后的发育中,围心腔壁消溶,使消化管与体壁之间的空腔实际上是由真体腔的一部分和囊胚腔形成的,因此称为混合体腔。 混合体腔内充满血液和体液,统称血淋巴,所以混合体腔又被称为血腔。

第七章 门与窗构造练习题

第七章门与窗构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门的主要作用是、同时起着和的作用;窗的主要作用是、、;门窗同时还起着作用。 2、门按开启方式分为、、、、、;窗的开启方式有、、、、。 3、窗墙比是指,限制窗墙比是建筑保温节能的重要环节。 4、门窗框的安装方法有和,门窗与墙洞口的相对位置有、、、。 5、门窗框与墙之间的缝隙用、、、等三种方法进行处理。 6、为了使木门窗框与门窗扇关闭紧密,通常在门窗框的内侧设、平开木窗扇之间的接缝处应做成,以关闭紧密。 7、木窗的窗扇一般由、、等组成。 8、铝合金门窗安装应采用,在前进行。 9、塑钢门窗门窗框与洞口墙体的连接固定方法一般

有、和。 10、遮阳板的基本形式有、、、四种。 二、选择题 1、开启时不占室内空间,但清洁、维修不方便;擦窗安全方便,但影响家具的布置和使用。 A.外开窗;内开窗B.内开窗;外开窗 C.固定窗;内开窗D.推拉窗;固定窗 2、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推拉门是建筑中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门; B.转门可作为北方寒冷地区公共建筑的外门; C.折叠门开启时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 D.木门的名称由门框决定的。 3、常用门的高度一般应大于;当门高超过时,门头上方应设亮子。 A.1500mm;2000mm B.1800mm;2100mm C.2000mm;2200mm D.2000mm;2400mm 4、窗的尺寸一般以为模数。 A.50mm B.200mm C.300mm D.600mm 5、门窗框的安装位置。 A.内平齐B.外平齐C.居中D.以上都可以 6、位避免木门窗框靠墙一侧因受潮而变形,常在木框背面开。

A.灰口B.裁口C.铲口D.钉口 7、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铝合金窗因优越的性能,常被用于高层建筑; B.铝合金窗在安装时使用立口法; C.铝合金型材的壁厚有0.6mm就足够了; D.铝合金窗自重轻、强度高、密封性好。 8、只适用于东西向窗口的遮阳板是。 A.水平遮阳B.垂直遮阳C.混合遮阳D.挡板遮阳 三、判断题 1、悬窗是窗扇沿竖轴转动的窗。() 2、塞口法是在墙砌好后再安装木门框,应在门框的上框伸出羊角头。() 3、各种不同的木门其主要区别在于门扇,门的名称由门扇的名称决定的。() 4、铝合金门窗的称谓一般以门窗框料的系列来称呼的,如70系列铝合金推拉门是指推拉门的门框宽度尺寸为70mm。() 四、名词解释 1、塞口法: 2、水平遮阳 五、简答题 1、塑钢门窗有何特点? 2、简述门窗的保温节能措施。 六、绘图题

11、节肢动物门

1、节肢动物:具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身体异律分节,横纹肌发达, 以气管等结构进行呼吸,内部结构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一类高等无脊椎动物。 2、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身体异律分节 ①昆虫类:头部 + 胸部 + 腹部 ②甲壳类、肢口类、蛛形类:头胸部 + 腹部 ③多足类:头部 + 躯干部 ④头部:感觉和摄食中心;胸部:运动中心;腹部:营养和生殖 中心 (2)具有几丁质的外骨骼:由几丁质和蛋白质形成,位于体表,由外胚层(表皮层)产生,属死物质,有蜕皮现象。有维持、保护、防止水分蒸发、运动的功能。 ①蜕皮现象:节肢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发达的外骨骼限制了 身体的生长,停止取食和活动,脱去旧表皮而产生新表皮的现象。 ②蜕皮受蜕皮激素的控制,甲壳动物终身蜕皮;昆虫成熟后不蜕皮。(3)附肢分节:体壁突出形成 ①双肢型:肢口类和甲壳类;单肢型:多足类、蛛形类和昆虫类。(4)强劲有力的横纹肌 (5)混合体腔和开管式血液循环系统:心脏、动脉(1条)、血窦 ①混合体腔:一般是囊胚腔(初生体腔)和真体腔(次生体腔)混合而 成,里面充满血液,又称为血体腔、血窦。

(6)呼吸系统 ①水生:鳃或书鳃呼吸,血管较发达,含呼吸色素。 ②陆生:书肺或气管呼吸,血管不发达。 (7)排泄系统:与后肾管同源的腺体结构,水生:基节腺、触角腺或下颚腺;陆生:马氏管 (8)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头部3对神经节愈合为脑视觉器。 分为单眼、复眼,触觉器,化感器。 (9)生殖和发育:一般为雌雄异体,有性生殖,水生多体外受精,陆生多体内受精,多为卵生,也有卵胎生,直接发育,间接发育有变态现象。 3、分类:三叶虫亚门、甲壳亚门、螯肢亚门、多足亚门、六足亚门 4、三叶虫亚门:代表动物三叶虫,已绝灭。 5、甲壳亚门:以虾和蟹为代表。代表动物是中国明对虾。 (1)身体:分头胸部、腹部 (2)附肢:19对,司感觉(2对)和摄食(3对)的在头部,司运动的颚足(3对)和步足(5对)在胸部,游泳足(5对)和尾足(1对)在腹部。 (3)消化:①前肠(口--食道--胃)、中肠、后肠 ②口器:上唇、大颚、小颚、颚足 ③胃:贲门胃(磨碎食物)、幽门胃(消化) (4)呼吸和循环:鳃呼吸,开管式循环,心孔4对,4条动脉(3前1后)

慕课艺术及审美章节测试题答案解析

绪章人生境界与加强审美教育 1【单选题】(20分) 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 A.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 B.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C.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 D.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2【单选题】(20分)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 A.冯友兰——“乐道”; B.朱光潜——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 C.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 D.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3【单选题】(20分) 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A.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 B.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的本质; C.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 D.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4【多选题】(20分) 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 A.玻尔:“我们都认为你的理论是疯狂的,但令我们意见不一的是:它是否疯狂到有可能是正确的”; B.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C.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 D.霍金:“纵观整个科学史,人们已渐渐明白,(科学发现、发明的)事件不会随意发生——它们反映出潜在的次序”。 5【多选题】(20分) 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这些新的特点和新趋势,要求我们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官员要有: A.经济的头脑; B.技术的眼光; C.文化的头脑; D.美学的眼光。

门窗培训教材

铝合金门窗培训资料

目录第一章基础知识 一.门窗的概念与作用 二.门窗的材料及其优缺点 三.门窗的分类、构造 第二章组成门窗材料 一.铝合金型材 (一)铝及铝合金简介 (二)铝合金型材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二.玻璃 三.密封胶 四.五金配件 五.其它辅材 第三章铝门窗生产加工 一.基地加工厂简介 二.生产加工流程 第四章铝门窗安装 一.门窗安装作业指导书 二.… 第五章铝合金门窗工程行业术语 第六章门窗工程其它产品介绍

一.阳台玻璃栏杆、钢栏杆 二.护窗栏杆 三.玻璃雨蓬 四.… 第七章铝合金门窗设计 一.门窗设计规范 二.大样图、节点图的深化设计 三.常见错误及注意事项 四.… 第八章铝合金门窗工程投标 一.招标文件阅读 (1)招标文件阅读 (2)投标疑问 二.成本预算 (1)材料询价 (2)材料用量计算 (3)成本表编制 三.投标报价 四.经验总结 五.…

第一章基础知识 一、门窗的概念与作用 门窗即门与窗(英文:Doors & Windows)。 作用一、窗:通风、采光及观景眺望; 门:室内、室内外交通联系交通疏散,兼起通风采光的作用。 作用二、门窗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要分别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功能,新的要求节能,寒冷地区由门窗缝隙而损失的热量,占全部采暖耗热量的25%左右。门窗的密闭性的要求,是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门和窗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用三、门和窗又是建筑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虚实对比、韵律艺术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它们的形状、尺寸、比例、排列、色彩、造型等对建筑的整体造型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门窗的材料及其优缺点 1.铝合金:优点是挤压成型、装饰效果好,缺点是保温差、耗能高; 2.断桥铝:有穿条和注胶两种形式,节能隔热、坚固美观。 3.玻璃:常用于制作室内隔断,无框地弹门等。 4.不锈钢:优点是装饰效果优异、不生锈,缺点是造价较高; 5.塑钢:优点是综合性能好,性价比高,缺点是采光面积小; 6.钢:标准钢窗料(实腹、空腹),优点是坚固耐久、防火、挡光少、经济,缺点是维护不 好易锈蚀、保温性能差; 7.木:高档木窗用集成材,优点是加工修理方便、保温性能优,缺点是挡光较多、实木易 变形、开裂及受虫蛀; 三、门窗的分类、构造

笫八章节肢动物门

笫八章节肢动物门 1门的主要特征 1.1身体分部 例如:昆虫纲(蝗虫):头、胸、腹三部分 甲壳纲(虾):头胸部、腹部二部分 蛛形纲(蜘蛛):头胸部、腹部 多足纲(蜈蚣):头部、躯干部 身体的分部在生理机能上也出现了分工: 头部:感觉和取食中心 胸部:运动和支持中心 腹部:营养和繁殖中心 1.2附肢分节 节肢动物的附肢也按节排列,与环节动物的附肢疣足相比,有了重大进步: 疣足与节肢的比较 疣足节肢 按节分布,数量多体部分布数量少 形态划一形态多样 与身体之间无关节附肢不分节身体之间有关节附肢分节 无肌肉附着有大量肌肉附着 1.3具有发达的横纹肌 节肢动物的肌肉与体壁之间不形成连续的肌肉层,而是发展为分离的肌肉束。 在节肢动物以前的动物肌肉都是平滑肌,从节肢动物开始形成横纹肌,获得高度发达的运动机能。 1.4体被含有几丁质的外骨骼 体壁含有几丁质是节肢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节肢动物的体壁具有一定的硬度,起着相当于骨骼的支撑作用,故称其为外骨骼。 几丁质是含氮的多糖类化合物醋酸酰胺葡萄糖(C32H54N4O21) 几丁质以网格状结构包埋在蛋白质的基质中。 几丁质的物理性质是柔软的,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几丁质与蛋白质一起组成节肢动物体壁的主要成分。体壁的坚硬程度不是由于几丁质的存在,而是由于蛋白质在酶作用下的鞣化和硬化。 坚硬的外骨骼会限制身体的生长,因此具有蜕皮现象。 1.5呼吸系统多样性 节肢动物呼吸器官形式多样,随着不同的生态类群而有一系列变化: 1)体壁:低等的小型甲壳动物,如水蚤。 2)鳃:水生甲壳动物在足的基部由体壁向外突起薄膜状的结构,充满毛细血管。如虾、蟹等。 3)书鳃:由足基部体壁向外突起折叠成书页状,有血管分布。为水生种类鲎的呼吸器官。 4)书肺:由体壁向内凹陷折叠成书页状,为陆生的节肢动物蜘蛛、蝎的呼吸器官。 5)气管:由体壁内陷形成分支的管状结构,为陆生节肢动物昆虫、马陆、蜈蚣等的呼吸器官。气管上无毛细血管分布,是直接将氧气输送到呼吸组织。

第10章节肢动物门

第十章节肢动物门 1.节肢动物门有哪些重要特征?节肢动物比环节动物高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①全身包被发达坚厚的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发。②高效的呼吸器官——气管,能高效地进行呼吸。③简单的开管式循环系统。④异律分节和身体的分部,提高了动物对环境条件的趋避能力。⑤分节的附肢,有灵活的附肢、伸屈自如的体节以及发达的肌肉,藉以增强运动。⑥强劲有力的横纹肌。⑦灵敏的感觉器和发达的神经系统。⑧独特的消化系统和新出现的马氏管。 2.从节肢动物的特点,说明在动物界中节肢动物种类多、分布广的原因。 答:为动物界种类最多的一门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健康、经济等各方面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绝大多数种类陆栖;全身包被坚实的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发。有灵活的附肢、伸屈自如的体节以及发达的肌肉,藉以增强运动。还具备气管等空气呼吸器,能高效地进行呼吸;完全适应于陆上生活。在无脊椎动物中,登陆取得巨大成功的一门动物,其绝大多数种类演化成为真正的陆栖动物,占据了陆上所有生境。 3.根据什么说节肢动物由环节动物演化而来? 答:节肢动物由环节动物演化而来,为学者所公认。节肢动物的原始远祖近似目前的环节动物,因此本门动物中体节较多的种类常被视为是较原始的。 至于节肢动物的原始远祖是怎样的?它与现存的类群之间究竟有何亲缘关系? 节肢动物的起源是多元还是单元的?关于这些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下述见解流播较广:海栖的原有爪类或称原古颚类,是节肢动物的远祖,由此分别朝两个不同的方向演化,其一是:有爪纲→多足纲→昆虫纲。这个演化方向显示了动物由海栖朝陆栖的发展。有爪纲为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间的一个过渡类型,既具环节动物的形态特点,如体表有薄的角质膜、由平滑肌形成的皮肌囊、按体节排布的多对巨管肾等;同时也有节肢动物的结构标志,如末端带爪的成对步足以及作为空气呼吸:瓣的气管等。有爪纲只是节肢动物演化树上发展早期的一小侧支而已,其他节肢动物类群并非由此发展而来。多足纲跟有爪纲保持着一定的联系,但较有爪纲高等,完全具备节肢动物的特征,如体表角质膜坚厚、头部发达、附肢有关节等。昆虫纲乃是节肢动物门中最高等的巨大类群,完全适应于陆栖生活,与节肢动物门的任何类群相比,最接近多足纲。 4.举例说明甲壳纲动物的洄游。 答:游泳亚目与爬行亚目。前一亚目系指各种虾类,擅于游泳。腹肢为游泳足,划水有力。尾肢和尾节组成尾扇。除日本沼虾外,又如罗氏沼虾,成体栖憩淡水,而幼体却在半咸水中生活。这种虾有洄游习性;朝鲜半岛南端济州岛西南水深70m以上的广大黄海海区是它们的越冬场所,在越冬期间,对虾分散栖居,到3月底春暖时节,水温上升,就逐渐聚集在一起,成群从黄海南部向北游动,沿山东半岛经廓岛列岛进入渤海湾与辽东湾,随即分散,在各大河口附近的浅海中产卵。雌虾不抱卵,排出的受精卵散落水底,夏初孵化,发育和生长都十分迅速,到秋末幼虾大小已接近亲虾。初冬天气转寒,水温开始下降,由越冬场所游迁来的老个体多已被捕,少数也自然死亡,新个体则逐渐自沿岸浅海向较深处密集,形成大群,从11月中、下旬开始,再循春季洄游的路线反向南迁,约在次年1月,到达越冬场所。再经2个多

第十二章无脊椎动物各门之间的系统演化关系

第十二章无脊椎动物各门类之间的系统演化关系 一、原生动物起源:孢子虫全部寄生,纤毛动物大多结构比较复杂,肉足动物虽然形态简单,但又行异养生活,可见它们均不是最早出现的,只有鞭毛虫中的虫体,尤其是结构比较简单的无色鞭毛虫,尤其是那些能行腐生性的营养的无色鞭毛虫,它们可能经漫长岁月、发展变化成至今的原生动物。 二、多孔动物起源:多孔动物具大量的领细胞,其结构与原生动物的群体领鞭毛虫(Choanoflagellates)与原绵虫(Proyterospongia)十分的相似,因此多孔动物可能是起源于原生动物,可能是由类似群体领鞭毛虫发展而来的。由于多孔动物具有特殊的水沟系与胚层逆转现象等,因此把多孔动物视为是多细胞动物后生动物中的侧生动物。 三、扁盘(吞噬动物)起源:它们形状、大小、运动方式与变形虫很相似,但虫体由几千个细胞组成为两层(Gre ll 1982认为它是两胚层),细胞发生四种分化(上皮细胞具鞭毛上皮细胞腺细胞以及埋于间质层的星状纤维细胞),行动物性营养,具体外消化能力(腹面腺细胞分泌消化酶,营养同时被它们吸收),因此扁盘(吞噬动物)可能是起源原生动物,它应该是属于多细胞动物中最原始的真后生动物。 四、腔肠动物起源:从形态结构(实心原肠胚、外长纤毛)推测,腔肠动物可能是由群体鞭毛虫,经个体(细胞)移入,最终发展成为具两个胚层的动物。另外从腔肠动物开始,再无胚层逆转现象,因此把腔肠动物以后的动物视为是多细胞动物中真后生动物。 五、栉水母动物起源:从栉水母动物体制(两辐对称)、两胚层、消化循环系统(具辐管)说明,可能栉水母动物是与腔肠动物同起源(同祖先),只是栉水母动物比腔肠动物略高等,因为栉水母动物有了中胚层细胞等。 六、扁形动物起源:看法不一。一派认为扁形动物起源栉水母动物(栉水母动物中的扁栉水母Ctenoplana,能水底爬行,可能经长期丧失游泳能力),另一派认为起源于腔肠动物,由类似浮浪幼虫祖先经水底爬行,口移向腹面逐渐演化而形成的。 七、纽虫动物起源:纽虫动物与扁形动物相似(具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背腹扁平、具纤毛柱状上皮、原肾、梯形神经系统、螺旋型卵裂、连帽状幼虫与牟勒氏幼虫也很相似),说明纽虫动物起源于扁形动物的。纽虫动物有闭管式血液循环系统、有完整的消化系统,又表明纽虫动物比扁形动物更高等一些。 八、线虫动物起源:从腹毛动物还有角质膜、原体腔、尾有粘腺,这又与自由生活的线虫相似,说明线虫动物也与扁形动物有类缘关系。 九、腹毛动物起源:通过腹毛动物的结构(体扁平、具腹毛、具原肾、雌雄同体等),说明它与扁形动物有类缘关系。 十、轮虫动物起源:轮虫动物体多较扁、具纤毛的头冠显著偏向腹面、具原肾、螺旋型卵裂,说明轮虫动物可能由扁形动物演化而形成的。 十一、环节动物起源:从环节动物螺旋型卵裂,担轮幼虫与牟勒氏幼虫的相似性,以及某些环节动物仍具原肾结构,说明环节动物可能是由扁形动物的某些个种类演化而形成的。十二、螠虫动物起源:螠虫动物蠕虫状,次生体腔发达,闭管式血液循环系统,肾管兼作生殖管,有担轮幼虫,幼虫发育曾有分节现象,至成体才消失,说明螠虫动物可能由环节动物中一类动物演化而形成的。 十三、星虫动物起源:星虫动物蠕虫状,次生体腔发达,肾管兼作生殖管,螺旋型卵裂,幼虫似担轮幼虫,幼虫无分节现象,因此视它由环节动物中一类动物经退化演化而形成的。十四、须腕动物起源:蠕虫状,体分节,有体腔(无体腔膜),闭管式血液循环系统,具后肾管,这予示须腕动物可能与环节动物亲缘关系更密切。 十五、软体动物起源:软体动物具螺旋型卵裂,担轮幼虫,还有后肾管,故有理由认为,软体动物与环节动物是有着共同起源的。

第八节 节肢动物门

第八节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门动物,这与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的高度特化有关。在无脊椎动物中,它是登陆取得巨大成功的类群,绝大多数种类演化成为真正的陆栖动物,占据了陆地的所有生境。 进化地位 身体异律分节,有带关节的附肢; 具混合体腔、开放式循环系统; 有几丁质外骨骼; 一些种类对陆地生活高度适应; 原口动物中最进化的类群。 生物学特征 在分节的基础上,身体分为头、胸、腹3个部分; 附肢有关节,有的类群具有可以飞翔的翅; 体表具几丁质的外骨骼,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身体结构及形态、呼吸器官及排泄器官多样化,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个门。 分布范围:5500m的深海——6000m的高山;有的种类几乎占据了陆地的所有生境——甚至出现具飞翔能力的翅——无脊椎动物中唯一真正适应陆生的动物。 已知种类>100万,约占动物种数的84%! 一、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异律分节、附肢; 2、外骨骼、肌肉; 3、混合体腔、开放式循环系统; 4、多样的呼吸和排泄器官; 5、消化与取食;

6、神经系统、感官; 7、生殖、发育 1.1 异律分节 体节发生分化,其机能和结构互不相同(其中,身体最前一节称为顶节(acron),最末一节称为尾书(telson=pygidium),末端的称肛节(anal segment)。节数因种类而不同,最多可超过200节)。机能和结构相同的体节常组合在一起,形成体部(tagmata)。体节既分化,又组合,从而增强运动,提高了动物对环境条件的趋避能力。 节肢动物的一些相邻体节愈合——形成不同的体区,机能分工更明显: 头部甲壳类、多足类、昆虫的前6个体节都不同程度地愈合形成头部——动物取食和感觉中心。 胸部昆虫头后的3个体节成为胸部——动物的运动中心; 腹部昆虫胸部后的体节成为腹部——动物生殖和代谢的中心。 甲壳类头后部的一些体节常与头部联合形成头胸部; 多足类头部之后的体节则形成躯干部。 和取食的功能 形态的这种分化伴随着机能的分工 头部具感觉 和取食的功能 胸部主要为 运动的机能 腹部是代谢 及生殖中心 1.2、附肢 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附肢与体躯之间也有关节——分节的附肢增加了附肢运动的灵活性。附肢的分节以及着生的体区存在差异,进化过程中附肢的形态、机能发生了变化——形成口器、触角、各种运动的足、辅助呼吸和生殖的各种形态。 与环节动物不同: 环节动物疣足:是体壁的中空突起,本身及其与躯干部相连处无活动关节,小而运动

第十一章无脊椎动物的发展变化—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的发展变化-进化(演化)趋势 一.体制的进化趋势 1.体制多样 完全不对称:原生动物变形虫、有孔虫、草履虫等与扁盘动物 完全对称:原生动物放射虫、太阳虫等 辐射对称:原生动物钟形虫等 两侧对称:原生动物四膜虫等 2.辐射对称与完全不对称~多孔动物 3.辐射对称~腔肠动物的水螅类、水母类 4.两辐对称~腔肠动物的海葵类与栉水母动物 5.两侧对称~扁形动物至棘皮动物的海参类和半索动物 二.胚层与体腔的进化趋势 1.无胚层~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中生动物(真正原始多细胞动物) 2.两胚层~多孔动物(只不过具胚层逆转它应属多细胞动物中后生动物中侧生动物)、扁盘动物(有学者认为它是真正两胚层动物,属多细胞动物中后生动物最原始的真后生动物)、腔肠动物(属多细胞动物中后生动物真后生动物)、栉水母动物 3.三胚层 (1)无体腔~扁形动物、纽形动物 (2)假体腔~腹毛动物、线虫动物、线形动物、轮虫动物、棘头虫动物 (3)真体腔,端细胞法形成~环节动物、螠虫动物、星虫动物 (4)真体腔与假体腔并存~软体动物 (5)真体腔与假体腔融合成混合体腔~节肢动物 (6)真体腔,(肠)体(肠)腔囊法形成~腕足动物(原口形成口)、苔藓动物(原 口形成什么?)、箒虫动物(原口形成什形成?)、棘皮动物、毛顎动物、半索动物 三、身体的分化的进化趋势 1.无分化(无头、无躯干、无尾、无足)~原生动物、中生动物、扁盘动物、腔肠动物、 栉水母动物 2.有分化 (1)头(端)、躯干~纽形动物 (2)头(端)、躯干与尾~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线形动物、轮虫动物、腹毛动 物、毛顎动物 (3)头、足(腕)、内脏团~软体动物 (4)身体分节,同律分节~环节动物的蚯蚓类、沙蚕类 (5)身体分节,异律分节~环节动物的磷沙蚕类等 (6).身体分为体区: 甲、头部、胸部、腹部或头胸部与腹部或头部与躯干部等~节肢动物 乙、头叶、腺体部、躯干部、固着器~须腕动物 丙、吻、领、躯干部~半索动物 四.运动与肌肉系统的进化趋势 1.纤毛、鞭毛、伪足、触毛、小膜、波动膜、肌原纤维~原生动物、中生

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

第十章节肢动物门 第一节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异律分节 与环节动物的分节不同,节肢动物的体节发生分化,其机能和结构互不相同,一些相邻体节愈合形成不同的体区,这种分节现象称之为异律分节。即身体的若干原始体节分别组成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动物取食和感觉中心。胸部——动物的运动中心;腹部——动物生殖和代谢的中心 二、分节的附肢 节肢动物附肢各节之间以及附肢和躯体之间都有可活动的关节。可上下左右摆动,还能沿肢体长轴作一定程度的折弯动作,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与环节动物附肢的区别: 环节动物疣足:是体壁的中空突起,本身及其与躯干部相连处无活动关节,小而运动力不强。 节肢动物附肢:实心,内有发达的肌肉,本身及其与身体相连处有活动的关节,十分灵活而且有力,这种附肢称为节肢。附肢除了步行外,还有游泳、呼吸和交配的机能。疣足与节肢的比较 疣足节肢 按节分布,数量多按体部分布,数量少 体壁的中空突起实心 与身体之间无关节与身体之间有关节 不分节分节 无肌肉附着有大量肌肉附着 形态相同形态多样 运动力不强运动力强 单枝型:由双枝型演变来的。 外肢退化。昆虫步足。 双枝型:比较原始,原肢(前基节、基节、底节)+外肢+内肢 三、发达坚厚的外骨骼 外骨骼由外而内,可分3层: (1)上表皮:只有0.1~1微米厚,由蛋白质+脂类组成;陆生种类还含蜡质,可有效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2)外表皮:由几丁质(复杂的含氮多糖类物质)+蛋白质结合而成的糖蛋白组成,薄,但很坚固,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3)内表皮:厚,由几丁质+少量蛋白质组成,柔软而有弹性。 节肢动物的体壁包括: (1)角质膜:外骨骼 (2)上皮:上皮细胞分泌形成外骨骼 (3)基膜:非细胞结构 外骨骼: 是节肢动物体表一层非细胞结构,分为上表皮、外表皮、内表皮三层,具有保护内脏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抵抗不良环境及病毒细菌等的侵染;与附着在体壁内面的肌

第十一章 节肢动物门

第十一章节肢动物门 一、名词解释 1.异律分节;2.外骨骼;3.蜕皮现象;4.开管式循环系统;5.混合体腔;6.气管;7.马氏管;8.半变态;9.渐变态;10.不完全变态;11.完全变态;12.幼体生殖;13.多胚生殖;14.羽化 二、判断题 1.节肢动物的体腔为混合体腔,腔内充满血液,又称为血体腔。 2.昆虫的血液主要是运送养分和氧气。 3.节肢动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脱皮现象,昆虫和甲壳动物终生都可以蜕皮。 4.节肢动物身体最前一节称为顶节,相当于环节动物的口前叶。 5.昆虫的咽侧体能分泌蜕皮激素,胸腺能分泌保幼激素。 6.节肢动物头部内位于消化道上方的前3 种对神经节分别形成前脑、中脑与后脑。 7.节肢动物具有由中胚层发育而来的平滑肌。 8.昆虫有十分发达的中肠突出物,便于养分储存,以适用陆栖生活。 9.栉蚕雌雄异体,发育为不完全变态。 10.大栉蚕可从口腔内发射出丝状分泌物,用来粘捕昆虫等食物。 11.有爪纲动物由于气孔不能关闭,易丧失体内水分,因此只能栖息在潮湿的场所。 12.日本沼虾全身共有19 体节,因此共有19 对附肢。 13.日本沼虾的血腔和血窦内部所含血液的性质不同,血腔内含静脉血,而血窦内含动脉血。14.沼虾的3对口肢是摄食的主要器官,颚足是摄食的辅助器官。 15.沼虾能感知方位的平衡囊位于第二触角原肢第一肢节内。 16.蟹类的雌雄可以通过“蟹脐”来判断,即雌蟹的呈圆形,雄蟹略呈三角形。 17.蟹类交配时,雄蟹的阴茎不直接与雌蟹接触,精液的转运通过生殖肢。 18.昆虫的复眼有调节焦距的能力,适应于其飞行生活。 19.甲壳动物的排泄器官是由环节动物后管肾演变而来的。 20.甲壳动物的鳃具有呼吸和排泄的机能。 21.沼虾的排泄系统为一对触角腺,开口在第一触角基部。 22.鲎的血液内含有血红蛋白及鲎素。 23.鲎的发育是间接发育,要经过无节幼体阶段。 24.游猎型蜘蛛跗节只有2 爪,织网型蜘蛛中跗节有5 爪。 25.所有的蜘蛛都产丝,并都能织网。 26.蛛形纲动物和昆虫的马氏管均由中胚层衍生而成。 27.蛛形纲动物除蝎类卵胎生外,其余均卵生。 28.蜈蚣的毒腺和马陆的臭腺都是皮肤腺。 29.蝗虫的直肠垫是一种腺体。 30.稻蝗虫的血液可以运输氧气、养料、激素和代谢废物。 31.蝗虫的一对触角有触觉和嗅觉的功能。 32.蝗虫类的中肠内有围食膜结构,主要由几丁质组成。 33.蜜蜂、蚂蚁等社会性昆虫靠嗅毛来识别同种个体。 34.白蚁和蚂蚁同属于膜翅目。 35 豆娘和纺织娘同属于蜻蜓目

第十一章 苔藓动物门、腕足动物门、箒虫动物门

第十一章苔藓动物门、腕足动物门、箒虫动物门 一.名词解释 1总担 2.外肛动物 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并改正) 1. 苔藓动物门、腕足动物门、箒虫动物门可能介于只有次生体腔的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之间的一类动物。() 2. 苔藓动物非群体,营固着生活,外形似苔藓植物,故名。() 3. 腕足动物体外具两贝壳,属软体动物门的瓣鳃纲。() 4. 腕足动物为开管式循环。() 5. 苔藓动物、腕足动物、箒虫动物的消化管呈“U”形,肛门位于体前方。() 6. 箒虫体呈蠕虫状,管栖,全部生活在浅海海底泥沙中。() 7. 箒虫为开管式循环。() 8.总担除有摄食功能外,又是腕足类的呼吸器和幼体孵化袋。() 9.腕足动物及瓣鳃类的两贝壳均由隔膜分泌而形成。() 10.腕足动物门主要分为无铰纲和有铰钢。() 三.填空 1.腕足动物以其双瓣的贝壳与软体动物的瓣鳃类相似,但腕足类的两个壳分别称 _______和_______,而瓣鳃类的两个壳称为_______和_______。 2.被称为总担动物的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等三门。 3.在动物界的若干小动物门中,与瓣鳃纲动物在外形上相似的是_______动物门,与腔肠动物在外形上相似的是_______动物门,有的种类的雄虫寄生于同种雌虫体表或体内的是_______动物门。 4.酸酱贝属于_______动物门。 5.腕足类的_______壳小,_______壳大,常具一肉质柄,营固着生活。 6.苔藓动物门通常以_______行无性生殖。 7.海产的苔藓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有一似_______的幼虫期。 8.胚胎发育中以肠腔囊法形成中胚层及次生体腔,这是_______动物的特征。 四.选择填空 1.海豆芽由于具有两片外壳和肌肉质的柄,故属()。 A苔藓动物B须腕动物C腕足动物D软体动物 2.以总担(或触手冠)来捕食的动物是()。 A棘皮动物B节肢动物C环节动物D虫动物 3.腕足动物为()。 A次生体腔B初生体腔C假体腔D无体腔 4.苔藓动物在胚胎发育中,胚孔形成口,这是下面哪种动物的特征?()。 5.河蚌在外形上与下列哪种动物相似()。 A乌贼B长蛸C海星D酸酱贝 五.问答题 1.为何过去将苔藓动物、腕足动物和箒虫动物三类归属于拟软体动物门,其依据是什么?三类动物各具何结构特点而独立成门。 2.试述苔藓动物,腕是动物和箒虫动物介于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之间类型的理论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