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常见鹅病防治技术

常见鹅病防治技术

常见鹅病防治技术
常见鹅病防治技术

---------------------------------------------------------------最新资料推荐------------------------------------------------------

常见鹅病防治技术

2010-08-16 14:31:04 来源:

阳光畜牧网浏览:

489 次(一)小鹅瘟小鹅瘟又名德斯氏病,是雏鹅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出壳后 4-30 日龄,传播快,死亡率高,据方定一教授首次报导, 1956 年发生于江苏杨州市郊,大批流行,随后在广西广东、浙江、安徽等省发生,普及全国各养鹅地区,世界有几个国家对该病作了报导,但他们将该病误认为鹅流感,方定一在 1961 年分离到病毒,测得其直径为 20-25 纳米,称做小鹅瘟病毒,匈牙利地尔斯在 1971 年建议将其称做为鹅细小病毒。

[病原]小鹅瘟的病原体是鹅细小病毒(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完整的病毒颗粒呈六角形,没遂膜,有 32 个壳粒,直径为2022 纳米,病毒的基因为单股线状 DNA,鹅细小病毒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很强,可耐受56℃30 分钟加热处理,鹅细小病毒在不同条件下可抵抗多种化学物质的处理,在-20℃冰冻下至少能存活 2 年。

鹅细小病毒存在于病雏的各内脏组织、肠、脑及血液中,经免疫荧光直接染色证明,各脏器的检出率依次为肾、胰、肝脾、心肺、脑,以肾、胰、肝检出机会最多,也就是肾、胰、肝含病毒最多。

初次分离将病毒接种于 12-14 日龄鹅胚,鹅胚经 5-7天死亡。

1 / 18

[流行病学]本病在自然传染的情况下只感染雏鹅,鸭和鸡不感染。

最早发病的雏鹅为 3-5 日龄, 7-10 日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以后又逐渐下降,死亡率一般为 70-95%,最高达 100%, 20 日龄的鹅发病率较低,一月以上的鹅极少发病,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年龄越大,死亡率越低。

被感染的鹅经粪便排出大量病毒,污染饲料、水源、垫料和各种管理用具,经消化道引起本病迅速传播,该病的发生大部分由垂直传播引起,成年鹅发生亚临诊感染并成为鹅细小病毒的携带者,经所产的蛋可将病毒传播给孵化室的易感雏鹅。

[临床症状]本病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三种。

1、最急性:

出壳 3-5 天发病,发现即衰竭、倒地划动直至死亡。

2、急性:

6-15 天发病,精神萎顿,虽能采食,但将啄得之草随即甩去,有的拒食,行动落后,瞌睡,口渴,排灰白色、淡黄绿色米汤样稀粪,并混有气泡,肛门突出,周围被毛潮湿并粘有污物,呼吸困难,鼻孔流出浆液性渗出物,啄端色泽变暗,蹼呈暗灰色,病程 1-2 天,临死前可出现两腿麻痹或抽搐, 15 日龄以上的雏鹅病程一般为 2-5 天。

3、亚急性:

萎顿,消瘦拉稀便秘,少数幸存者则生长不良。

---------------------------------------------------------------最新资料推荐------------------------------------------------------ [病理解剖]最急性的只在肠道发生卡他性炎症,其它器官病变不明显。

急性病变比较典型,全身呈败血性变化,泄殖腔扩张,结膜干燥,全身脱水,皮下组织充血,心脏变圆,心房扩张,心壁松弛,肝脏淤血肿大,质脆易碎,少数病历肝实质有真尖至栗粒大的坏死灶,肾脏肿大呈暗红色,少数病例肾实质有小坏死灶,胰腺淤血肿大,偶有灰白色小坏死点,肺水肿,小肠发生卡他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有时肠内形成栓子堵塞肠管,肠管极度膨大,质地坚实,长约 2-15 厘米如香肠状,剖开可见淡灰色或淡黄栓子,切开栓子的中心为深褐色干燥的肠内溶物、纤维素性渗出物和坏死物,凝固形成扁平长带似绦虫,肠壁非薄呈淡红或苍白,脑膜及实质血管充血有小出血灶、坏死灶、非化脓性脑炎。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可作初步确诊,但要确切诊断必须作实验室检查。

[治疗]各种抗菌药物对本病均无治疗作用,只有抗小鹅瘟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每只 l 毫升,对早期病效果较好,晚期重病效果差。

[免疫]历史记载小鹅瘟疫苗只能被动免疫,不允许给雏鹅直免,即给母鹅免疫接种疫苗后,母鹅 300 天内产的蛋所孵出雏鹅有 80-95%能抵抗鹅瘟。

最近两年,黑龙江省兽医卫生防疫站(哈尔滨香坊区新工街 13

3 / 18

号)生产的小鹅瘟疫苗可以给雏鹅直接免疫,其说明如下:

1、性状:

本疫苗为透明或冻融后微有沉淀的液体。

2、用途:

本疫苗供预防小鹅瘟,对一日龄以内的雏鹅及;成母鹅均可应用。

3、用法:

以灭菌生理盐水做 100 倍稀释,首免皮下或肌肉注射 lml,二免可做 10倍稀释注射 1ml,雏鹅做 20 倍稀释注射 0.2m1。

4、保存:

本疫苗从制造日起-10℃以下可保存 1 年半, -5℃以下可保存半年,0℃可保存 15 天。

5、免疫期:

雏鹅接种本苗后产生免疫不再发生小鹅瘟,成母鹅接种后一年内所产蛋孵育后代可产生被动免疫。

注:

疫区或注射过该苗的母鹅,应于 7 日龄后应用本苗,病鹅拒注。

(二)禽霍乱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烈性传染病鸡鸭鹅和野鸟都可发生,成年禽造成的损失很大,南方各省常年流行,比方各省呈季节性流行,原因是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引起,急性死亡率高,慢性低。

---------------------------------------------------------------最新资料推荐------------------------------------------------------ [病原]本病的病原体是多杀性巴氏杆菌,革兰氏阴性,不运动,不形成芽孢,多呈单个或成对出现,偶可形虚链状,在蛆织血掖和分离培养物中的菌体呈两极染色,有荚膜,大小为0.2-0.40.6-2.5 徽米,本菌对化学、物理卫生因子的抵抗力不强,一般毒药都能杀死,56℃15 分钟,60℃10 分钟即被杀死,在密封试管肉汤培养物贮于室温 2 年之后仍有毒力, 2-4℃能存活一年,-30oC 低温可保持长时间不变味,冻干苗可保存 20 年以上。

[流行病学]鸡鸭鹅和野鸟都感染,鸡和火鸡易感,鸭和鹅次之,禽霍乱传播的主要来源:

1、新购进带菌病禽;

2、同家禽有接触的野鸟;

3、禽群内有慢性带菌禽;

4、鼠、猫、猪、苍蝇和吸血昆虫都是传染源;

5、被污染的饲料、饮水、设备、用具和人员往来。

[临床症状]急性型:

发症急,死亡快,往往看不到症状即死,病禽无神,缩颈闭眼,羽毛松乱,发热厌食,离群孤立,口腔内有粘液流出,腹泻,排黄色和绿色稀便,肉髯常肿胀,死前冠和肉髯变青紫色,慢性的肉髯,翅和腿关节肿胀,鼻流粘液,呼吸困难,中耳感染则引起颈扭转或斜颈。

[病理解剖]急性:

心包液增量,心冠和心内外膜有出血点或块状出血,肝肿大,有灰白色和黄白色坏死点,十二指肠出血瘀血,肠内溶物含有血液,

5 / 18

肺充血,出血和炎性变化。

慢性:

鼻窦和肺有炎症变化,面部水肿,关节肉髯发生肿胀,含有干酪样渗出物,中耳和颅骨局限性感染。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和细菌学检查,对急性死亡的可自心、肝、脾和骨髓等部位分离细菌或作肝压片经瑞氏染色后观察可见两极浓染球杆菌,慢性病例只能自病变部位分离细菌。

[治疗] 1、链霉素 2-3 万微克/公斤,肌肉注射每天 1-2 次,连用 2 天。

2、青霉素 3 万单位/公斤,肌肉注射每天 4 次,连用 2 天。

3、金霉素 40 毫克/公斤,肌肉注射每天 1 次,连用 2 天。

4、氯霉素 20 毫克/公斤,肌肉注射每天 1 次,连用 2 天。

注:

青霉素和链霉素混在饲料中喂给无效。

5、磺胺二甲基嘧啶钠混料喂为 0, 1-0.2%,混水饮为0.04-0.1%,连喂 2-3 天(大剂量如 0.5%的磺胺连用 3 天以上则有毒性作用)。

6、喹乙醇 30 毫克/公斤,口服每天一次,连喂 2 天。

---------------------------------------------------------------最新资料推荐------------------------------------------------------ [防疫(免疫)]养禽场若无禽霍乱发生时,不需要用苗,若曾发生过禽霍乱则应进行疫苗接种,常用的苗有弱毒活菌苗和灭活菌苗。

弱毒活菌苗有三种:

1、 731 禽霍乱弱毒菌苗,免疫时用生理盐水稀释,作皮下注射,免疫期为 3 个月,该苗也可傲气雾免疫,气雾尧疫用蒸馏水稀释。

2、 833 禽霍乱弱毒菌苗,免疫时用生理盐水稀释,作皮下注射,该苗安全和免疫原性好,是较理想的弱毒菌苗。

3、 G190E40 禽霍乱弱毒菌苗,免疫时用 20%氢氧化铝胶盐水稀释作肌肉注射。

灭活苗有两种:

1、禽霍乱油乳剂灭活菌苗;

2、禽霍乱荚膜亚单位苗,按其说明使用。

在短期预防可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高免血清,每只 2ml,预防期为 7 天。

(三)大肠杆菌病本病是一种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有原发也有继发性)主要危害成年母鹅,表现为成年鹅的生殖器官病和雏鹅的下痢,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率在 10-67, 4%,死亡率在 8.6-49.7%,个别严重的鹅场可达 50%左右,多取慢性经过,本病除引起死亡外,还导致产蛋量、受精率、孵化串和育雏

7 / 18

率下降,因此,本病对发展养鹅业危害甚大。

[病原]本症的病原体是大肠埃希氏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大小为 2-30.6 微米,为卵圆形或杆状菌,呈单个或成双排列,无芽胞、无荚膜,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有的菌珠在血液琼脂上表现有溶血性,细菌广泛分布于病鹅卵巢、输卵管、腹水、阴茎及眼结膜等处,从心血、肝、鹅胚的死胚中能分离到本菌。

[流行病学]本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对干燥的抵抗力很强,在粪便、垫草、土壤、圈舍尘埃及孵化器的棉毛、蛋壳碎片上可长期存活,对其它禽类都可感染,死亡高峰多在春节前后和产蛋高峰期,新留种鹅的死亡率高于老年种鹅,母鹅比公鹅死、亡率高,寒冷季节喂料不足,多发病,误注疫苗,如给鹅注射鸭瘟疫苗可导致大批死亡,其传播途径为消化道,被污染的草料水及孵化设备(垂直传播)以及交通工具等。

[临床症状]急性:

死亡快,死后泄殖腔内有硬壳或软壳蛋滞留。

亚急性:

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不愿走动或在水面上浮游不动,离群呆立,后期食欲废绝,眼睛凹陷,脱水,排泄物有蛋清、凝固蛋白,蛋黄呈煮蛋汤样,肛门周围羽毛常潮湿沾染,着恶臭排泄物。

公鹅阴茎充血肿大 2-3 倍,露于体外不易回收,露在外面的阴茎呈黑痂,阴茎基部有大小不一的黄色脓性干酪样结节,雏鹅主要

---------------------------------------------------------------最新资料推荐------------------------------------------------------ 表现精神不好,站立不稳,头向下弯曲,嘴触地,口流清水,呼吸困难,气喘,发出呼噜声,拉黄白色稀便,病程短,疾跑伸颈,随即倒地而死。

慢性的少数病例可延长到 10 天以上,最后多因衰竭而死。 [病理解剖]卵黄性腹膜炎,肠粘膜上有针尖大小出血点,卵子变形,呈灰、褐、酱等异常色泽,腹腔有凝固性硬块,有卵黄碎片,肠管粘连,雏鹅气管有黄白色带泡沫的分泌物,肺气肿,肝质脆、肿大,表面有出血和坏死斑,脾充血肿胀,有肺炎变化,组织学检查,心肝脾肺组织中可见到炎性细胞浸润及化脓性坏死灶,心脏出现纤维索性心包炎、肝包膜炎,包膜混浊,纤维素沉着。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虽能做为初步诊断,但难以确诊,所以要想达到真正确诊必须做细菌学检查。

[治疗]据 ErganiS(1989)报告,在试验的 35 个菌珠中,大多对氯霉素、四环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甲基苄氨基嘧啶和新诺明均有抗药性,但对庆大霉素和萘啶酮酸都有高度敏感。

据张知良报道:

氯霉素、土霉素均有疗效,呋喃唑酮拌料喂服也有效,肌注链霉素,同时口服呋喃唑酮疗效更佳。

[防疫(免疫)]针对鹅大肠杆菌病的疫苗,目前我国只有一种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本苗是用免疫原性良好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接种适

9 / 18

宜的培养基培养,加甲醛溶液灭活后,再加氢氧铝胶制成的氢氧化铝灭活疫苗)母鹅在产蛋前 15 天左右肌肉注 1ml。

(四)曲霉菌病曲霉菌病见于多种禽类和哺乳动物,幼禽尤为常见,发症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本病特征是肺和气囊广泛性炎症和小结节,世界各国广泛流行,我国也广泛存在,南方潮湿地区,时常在鸡鸭鹅群中暴发,当蛋保存条件差的情况下,蛋壳污染曲霉菌较严重,可从死胚中分离到烟曲霉和黄曲霉菌。

[病原]本病主要的病原体为子囊菌纲曲霉菌属中的烟曲霉,有时还可分离出黄曲霉和黑曲霉,偶而也可从病灶中分离出青霉菌和白霉菌,烟曲霉长 300 微米,宽 5-8微米,直径 20-30 微米,分子孢子梗膨大部发育成圆形单层小梗,小梗开始呈卵圆形和长形,黄曲霉长 400-1000 微米,宽 5-15 微米,分生孢子呈卵形或球形,曲霉菌类能产生毒素;黄曲霉 B1 毒素有较强致痛作用,是血液毒、神经毒和组织毒,并能产生痉挛和麻痹,能使肺产生病变、肝硬化和诱发肝癌。

曲霉菌在自然界适应能力很强,一般冷热干湿的条件不能破坏孢子的活力,煮沸 5分钟才能杀死,120℃干热 60 分钟才能失去发芽能力,对化学消毒药有较强的抵抗力, 5%氨胺 10 分钟 2%碘化钾 10 分钟能杀死,一般消毒药须 1-3 小时才能灭活。

[流行病学]曲霉菌的孢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传染源是被污染的垫料、饲料、饮水、育雏室、育雏器、种蛋、空气和土壤、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将孢子吸人气管引起肺和气囊感染,也可通过眼

---------------------------------------------------------------最新资料推荐------------------------------------------------------ 睛,各种禽类都有易感性,雏禽易感性高,呈群发,成年禽为散发。

[临床症状]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渴欲增加,羽毛蓬松,两翅下垂,对外界反应淡薄,嗜眠,消瘦,呼吸困难,张门呼吸,有气管罗音,摇头,打喷嚏,冠和肉髯颜色发绀,拉稀,头向背仰,运动失调,最后窒息而死,病程 3-5 天。

[病理解剖]气囊增厚,有淡黄色小结节,渗出物、干酪物肺脏密集淡黄或灰白色结节,肠粘膜肿胀充血,肝肿大,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气管充血,肾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腺胃和肠粘膜有灰白色结节和坏死区。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和病理解剖可做出初步确诊,最后确诊还需实验室检验。

[防治]制霉菌素:

每公斤饲料加制霉菌素 1 片(每片 50 万单位),保护环境卫生和干燥,垫料要选择不易发霉的材料,禁用发霉饲料喂饲家禽,及时隔离病鹅。

(五)球虫病球虫病是通过肠道或肾感染的侵害鹅的一种原虫病,目前已有 15 种球虫侵袭鹅,但主要的还是截形艾美耳球虫对鹅威胁最大, 21-90 日龄的鹅最易感此病,主要侵害肾脏,多呈急性经过,病程 2-3 天,死亡率很高,其余 14 种球虫寄生于肠道,该病能使幼鹅发病大量死亡,所以损失也是严重的。

11 / 18

[临床症状]精神沉郁,翅膀下垂,食欲减少或废绝,拉稀、粪便白色,鹅体瘦弱,眼反应迟钝,下陷,发病 2-3 天而死,如侵害肠道会引起出血性肠炎,即腹泻带血。

[病理解剖]肾脏肿大,呈淡灰色或红色,在肾的表面见有血斑,针尖大灰白色病灶或条纹,在病灶中有尿酸盐沉积物和大量卵囊、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可傲初步确诊,从病变处刮取少量粘膜放于载玻片上,用生理盐水调匀,加盖玻片,用高倍显檄镜检查,或取少量粘膜涂片,用瑞氏或姬姆萨氏染色高倍显微镜检查可见到裂殖体、裂殖子方可确诊。

[防治]治疗:

0.02%复方新诺明或 0.05%广虫灵混人饲料中连喂 4-5 天。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鹅舍定期打扫卫生,定期消毒保持鹅舍清洁,饲料和饮水要保护好,杜绝环境污染。

(六)鹅绦虫病本病是由绦虫引起的一种内寄生虫病,雏鹅感染此病后,日渐消瘦,体重减半,不仅发育受阻,而且饲料耗量增加,给养鹅场和养鹅户造成极大损失。

[临床症状]精神不振,羽毛蓬乱,食欲减少,头颈缩回,走路摇头,病鹅腹肿,排出具有粘液状物,有臭味,日渐消瘦发育不良,有神经症状,步态不稳,头向后背,肢体强直、痉挛、瘫痪,作划水动作。

---------------------------------------------------------------最新资料推荐------------------------------------------------------ [病理解剖]肠粘膜增厚有出血点和卡他性炎症,多处有米粒大结节和溃疡,肠腔内积有多条扁平分节状虫体,有的肠段变硬变粗,阻塞肠管,心内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肌胃肿大。

[诊断]通过临床观察粪便中的体节和剖检病鹅能检出肠内虫休即可确诊。

[防治]治疗:

硫双二氯酚,每公斤体重 200-300 毫克,四氯化碳每公斤体重 2ml、液体石蜡 3m1 混合后内服,槟榔 1 份,南瓜子 10 份制成条状或豆大丸,服用每公斤体重给槟榔 1 克计算,直接填喂,喂后饮水。

预防:

不要到死水泡及有中间宿主的地带去牧鹅,在秋末春初对成鹅驱一次虫,粪便堆积发酵。

(七)中毒病 (雏鹅痢特灵中毒) 痢特灵也叫呋哺唑酮,常用于防治家禽疾病,由于用药量过大,或药搅拌不均,加上雏鹅吃的多少不一,常易引起中毒损失也不小。

[临床症状]精神不振,食欲减少,口渴,喜饮水,站立不稳,走路摇晃,两腿蹲伏,不断甩头,并发叫声,稀便呈淡黄色,重者转圈倒地,头颈扭转,抽搐而死。

[病理解剖]尸僵不全,肠浆膜呈黄褐色,小肠充血出血,肝淤血肿胀,口腔粘膜黄染,肌胃中有黄褐色食物,气管粘膜黄染

13 / 18

内有黄褐色泡沫样物。

[诊断] l、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前服用了痢特灵,应怀疑此病。

2、检菌,用病死鹅的肝、脾、心血接种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基和肉汤培养基,结果无细菌生长,并见不到细菌。

3、将病鹅与健康鹅同居饲养,健康鹅未见发病。

[治疗] l、对所有的鹅供给 10%葡萄糖水,让其自由饮用。

2、每只鹅肌肉注射维生素 C 和 VBl 各 1ml,每日三次。

3、立即停止喂痢特灵的混合料和药溶液,应用此药时必须坚持用药标准,千万不能过量,可顶防本病发生,预防量为0.01%,治疗量为 0.04%,药料拌的要均匀,料由少到多,喂时每个鹅都要有吃食的位置,防止中毒。

(八)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是家禽维持生命和生长发育所必须的一种有机化合物,家禽虽对各种维生素的需要量不多,并且有一部分在体内又可合成,但一发生不足和缺乏时就会产生很严重的疾病。

(维生素 A 缺乏) [临床症状]生长停滞,精神萎顿、衰弱、运动失调、身体消瘦、体重减轻、羽毛松乱、喙和脚蹼部黄色素消失、流泪、眼睑内有干酪样物质、沉积,如果发病后饲料仍末补加 VA,死亡率可达 100%,肠内蛔虫寄生的时间延长,贫血、步态不稳、尾垂趾缩、冠髯苍白,母鹅产蛋下降,公鹅性机能降低,重者眼失明、鼻流粘液、呼吸困难。

---------------------------------------------------------------最新资料推荐------------------------------------------------------ [病理解剖]鼻腔、口腔、食道和咽有小白色的脓疱、粘膜赞疡,肾有尿酸盐沉着、肾灰白、输尿管扩大、心肝脾均有尿酸盐抗着,呼吸器官腺体萎缩变性,颜面肿胀,泪管阻塞,喉气管粘膜有结节样颗粒。

[治疗]鱼肝油:

每只鹅每次喂给二分之一食匙,每日三次,眼部病变用 3%的硼酸溶液冲洗,每日一次。

预防:

补充富于维生素 A 和胡罗卜素饲料,如鱼肝油、胡罗卜、三叶草、玉米、菠菜、南瓜、苜蓿和各种牧草。

(九)鹅流感鹅流行性感冒是由鹅流感志贺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渗出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为鹅渗出性败血病,简称为鹅流感。 [病原]本病的病原体是鹅流感志贺氏杆菌,细小杆菌,独立或成对排列,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无荚膜、不运动,在鹅心血、心包液、肝脾肾纤维蛋白渗出物及鼻腔分泌物中均可见到该菌,以心包掖、肝脾为最多。

菌体长丝状,大小可达 7-13 X0:

5 微米,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适宜在 37-38℃温度生长,低于15℃不能生长,对热的抵抗力极弱,56℃5 分钟即可致弱,本菌对鹅的致病力最强,鸡鸭不能致病。

[流行病学]常发生于春秋两季,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

15 / 18

发病,开始是幼鹅出现,后可使成鹅感染,幼鹅死亡率可达90-100%,流行一般在 2-4 星期后才能停止蔓延,其他家禽不感染本菌。

[临床症状]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羽毛松乱、离群、缩颈、蹲伏、呼吸困难、摇头、流鼻水,呼吸时有鼾声,时而甩出鼻腔粘液,头脚发抖,死前出现下痢,病程 2-4天,严重者脚部麻痹,不能站立行走,即使站起来也要翻倒。

[病理解剖]浆液性,纤维索性心包炎,心内膜及心外膜瘀血出血,鼻腔内有少量粘液,气囊、肺表面、气管粘膜有纤维素样渗出物,肝脾肾瘀血、肿大、脾表面有粟粒大灰白色坏死灶,肠粘膜充血出血。

[诊断]可根据全身性败血症及浆膜气囊的纤维素性炎症变化及心血、肝、脾组织的细菌学检查而确诊。

[治疗]可用青霉素、磺胺治疗效果很好。

磺胺咯淀每只每次二分之一片(0.25G)每隔 4 小时服四分之一片。

20%磺胺噻唑第一次肌肉注射 1ml,隔 4 小时注射 0.5ml.氯霉素:

肌注每次每只 12-15 毫克,每天 2 次,一般经 4 次即可痊愈。

(十)鹅口疮鹅口疮是一种酵母状真菌引起的真菌性口炎或念珠菌病,是一种消化道上部的真菌病,各种家禽和动物都能够感染,主要发生在鸡鹅和火鸡,其特征为上部消化道口腔、喉头、

---------------------------------------------------------------最新资料推荐------------------------------------------------------ 食道嗉、粘膜形成白色假膜和溃疡,有时也可蔓延侵害胃肠粘膜。 [病原]本病的病原体是酵母状真菌,珍白色念珠菌,属于酵母菌群,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菌体宽度为 2-5 微米,长为 50500 微米,除菌丝体外,还有酵母状细胞呈圆形,卵圆形,直径 3-5 微米,一般培养基能生存,也能在马铃薯、胡萝卜、甜菜上生长,本菌能分解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甘露糖,产酸不产气,筋胶穿刺生长为短绒状至树枝状而不液化。

[流行病学]在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发生在鸡、鹅、火鸡、珠鸡和鸽等禽类,猪牛和人也可被感染,不论何种畜禽幼龄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老龄高,饲养管理不好,饲料配合不当,维生素缺乏,导致抵抗力降低,天气湿热都是促使本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也可通过鸡卵传染。

[临床症状]食欲减少、精神萎顿、羽毛松乱、眼脸口角可见痂皮样病变,腿有皮肤病变, U 腔、舌面可见溃疡坏死,由于上部消化道受损害,吞咽困难,嗦囊胀大,触诊松软有痛感,压之有气体或有酸味的内容物排出,鸽常常出现下痢,逐渐消瘦,死前出现痉挛状态。

[病理解剖]嗦囊粘膜增厚,表面见有灰白色,圆形隆起的溃疡、粘膜表面常见有假膜性斑块和易刮落的坏死物。

口腔和食道粘膜上的病变常形成黄色、豆渣样的典型鹅口疮,腺胃偶然也受感染,粘膜肿胀、出血,表面附有卡他性或坏死性

17 / 18

渗出物。

[诊断]必须采取病料作涂片检查,发现有酵母状的孢子体和菌丝体,并结合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而确诊,必要时可进行分离培养和动物接种,实验动物中家兔最为敏感,皮下注射白色念珠菌液,在肾脏和心脏形成局部脓肿,有时发生全身性反应,在产生病变的组织中可见有孢子和菌丝体。

[防治]改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并可对症治疗,将病鹅口腔粘膜的假膜刮去,溃疡部可用碘甘油等消毒药物涂擦,嗦囊中灌人数毫升 2%硼酸溶液,饮水中加入1:2019 硫酸铜,连续一周,也可用 6:1000 醋酸酸化的硫酸铜 3000 倍溶液进行治疗。

鹅常见病的防治

鹅常见病的防治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鹅常见病的防治 目录

1、小鹅瘟。 症状: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该病发生有周期性,死亡率30%-40%,高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蜡肠粪。 防治:①搞好孵坊和鹅舍的消毒。 ②刚孵出的雏鹅每只注射高免血清1毫升免疫,治病时皮下注射1.5毫升; ③母鹅注射鸭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1毫升,或鹅胚弱毒苗10 0倍稀释液给母鹅注射,500倍稀释液给小鹅滴鼻免疫。 ④鸡鸭制备的卵黄抗体每只1毫升,腿部皮下注射,防治效果达90%以上。 (5)对病鹅和同群鹅要用高免的抗小鹅瘟血清进行防治。 2.小鹅流行性感冒。 症状:由鹅流行性感冒志贺氏杆菌引起。主要危害30日龄左右的幼鹅,传染快,死亡率高。病鹅食欲减退,流鼻涕,下痢,缩头嗜睡,伏卧怕冷,不断摇头,羽毛乱,两脚瘫软无力。 防治:①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防寒保暖。 ②病鹅按每公斤体重用青霉素4万单位或氯霉素12-15毫克,肌注,每天2次,连用2天。 ③磺胺嘧啶片每只每次0.25毫克,1次内服;敌菌灵按鹅每公斤体重30毫克,1次内服,每天2次。 3.曲霉菌病。

症状:由烟曲霉和黄曲霉引起,多发于雏鹅。病鹅精神萎靡,缩头闭眼,减食口渴,气喘,流鼻液,消瘦,体温升高,后期下痢。 防治:①不使用发霉垫料和饲料,鹅舍严格消毒,通风良好。 ②多雨潮湿季节,每只雏鹅每天用制霉菌素2-3毫克,拌入料中饲喂,连用3天。治疗病鹅用量加倍。 4.鹅卵黄性腹膜炎。 症状:由大肠杆菌引起。病鹅精神沉郁,离群落后,减食,肛门外粘污物,粪便带蛋清或凝团的蛋白、发臭。停止饮水,衰竭死亡。病程2-6天。 防治:①搞好鹅舍卫生,及时隔离病鹅。 ②按鹅每公斤体重用链霉素50-200毫克,或氯霉素10-30毫克,卡那霉素10-15毫克,壮观霉素30-40毫克,1次肌注,每天2次。 ③也可用呋喃唑酮每只25毫克,拌入料中饲喂。 5.鹅出败病。 症状:由巴氏杆菌引起。20日龄以内的小鹅不发生该病,主要见于成年鹅发病,每年5—6月是发病高峰期。最急性型,鹅突然死亡,未见任何症状。急、慢性型,病鹅体温升高43℃以上,食欲减退,离群,闭目,毛乱,口鼻流粘液,拉黄绿或灰白色稀粪,便中带血。先兴奋不安,曲颈于背,后麻痹而死,死亡率50%—80%。 防治:①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注射禽出败菌苗每次每只2毫升,每年3—4次。 ②病鹅立即隔离,鹅舍用具彻底消毒。

农家养鹅常见疾病及防治

农家养鹅常见疾病及防治 近年来,我国农村鹅业快速发展,而随着养鹅规模的不断扩大,鹅病及其危害也随之增加,其中对养鹅业危害较大的有小鹅瘟、鹅蛋子瘟、鹅鸭瘟和由饲料因素引起的软骨病。现将常见的、危害较大的几种鹅病及其防治分述如下。 一、小鹅瘟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0日龄以内的雏鹅,致死率高达90%以上。典型病状是病鹅离群独处,毛松颈缩,闭目呈昏睡状,重者废食;排黄绿色稀便,鼻孔周围粘附有污秽分泌物,濒死时发生颈部扭曲、两腿麻痹或抽搐等神经症状。剖检可见特征性的消化道病变,小肠中下段肠腔内有黄白色带状假膜,堵塞肠腔,形成栓塞状物,质地坚实,形如腊肠;亚急性病例腊肠样物十分明显,据此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有赖于采取肝、脾、胰等病料作病毒分离与鉴定。 防制措施: 1、小鹅瘟主要通过孵坊传播,因此孵坊要做好各个环节的消毒。发生本病后应立即停止孵化,对全场彻底消毒后方可再孵。 2、用小鹅瘟弱毒疫苗在母鹅产蛋前作二次免疫接种,所产后代可获得坚强免疫力。 3、对出壳雏鹅每羽注射1毫升小鹅瘟高免血清,病鹅每羽注射2―3毫升用于治疗。 二、鹅大肠杆菌病(蛋子瘟) 鹅的大肠杆菌病俗称“蛋子瘟”,是由特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主要发生于成鹅,但近年来育成鹅也时有发生。母鹅剖检病变以腹膜炎、卵巢炎和输卵管炎为主,腹腔内充满淡黄色腥臭液体和卵黄块,卵巢萎缩、变性、坏死,输卵管管腔中含有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子宫内充满干酪样坏死物,病程一般为2―6

天,少数病鹅能康复,但不能恢复产蛋;公鹅主要是交配器出现红肿、溃疡,其上常覆盖着黄色粘稠液体,并有坏死痂皮;仔鹅表现行动迟缓,拉黄白色稀粪,病死仔鹅常见心包积液,且包膜混浊增厚,肝肿大,气囊壁增厚、混浊,常覆盖有干酪样物,有的小肠有出血点。 防制措施: 1、药物防治。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疗效较好。 2、减少授精污染。带菌公鹅可通过交配将病原传给母鹅,因而有严重病变的公鹅应作淘汰处理。治疗:将交配器上的结节切除,清创消毒,肌注抗菌药物,使其康复。 3、免疫预防。当前较有效的办法是用从本场发病鹅中分离的大肠杆菌制成灭活菌苗,对后备种鹅群2月龄、4月龄时各注射一次,可控制发病。 三、鹅鸭瘟 该病是由于鹅群与鸭瘟病鸭、鹅频繁接触或到疫区放牧而感染鸭瘟病毒所引起,可呈区域性流行。雏鹅较易感,一般鸭发病后1―2周,鹅开始出现症状。病鹅食欲减退,行走困难,眼睑肿胀,流鼻液,下痢。剖检见口腔、食道有淡黄色假膜或溃疡,肝肿大,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坏死点,十二指肠、直肠、泄殖腔充血出血。 防治可用5―10倍量的鸭瘟弱毒活疫苗在疫区对鹅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并加强 饲养管理,使鹅群不与病鸭接触,不到发病地区下游放牧,同时做好病鹅群的隔离消毒。病鹅或疑病鹅可用鸭瘟高免蛋黄液每羽肌注3―5毫升,效果较好。四、软骨病 该病属营养代谢性疾病。由于肉鹅生长发育快,当饲料中的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时即易发生。病鹅腿无力,常以飞节着地,呈蹲伏状,喙和爪变软,生长发育缓慢,消瘦贫血。剖检可见黄色粘稠之关节液增多,关节面软骨肿胀,常见粟粒大突起或溃疡,有的有较大软骨缺损或粘附纤维样物。预防主要是改善饲养管理,保证钙磷正常需要。 治疗:给予易消化含矿物质及维生素较多的青草,并把病鹅赶出鹅栏,增加日光照射和适当运动。补喂骨粉或贝壳粉,每100千克饲料中添加骨粉4千克或贝壳粉5千克左右。喂鱼肝油,每只病鹅喂几滴,每天1―2次,连喂7天。严重者注射10%的葡萄糖酸钙。

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

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 1、鹅白痢 主要症状是雏鹅排白色稀便,有糊肛现象(粪便在*周围)。一旦发现必须积极治疗,负责容易大批死亡,使用新华痢 + 可见全身出血性变化,皮下结缔组织,整个肠道以及实质器官如肝、心、脾、肾等出血。最有特征的病变是心脏和肝脏:心冠脂肪和心内、外膜出血,出血可以是点状,也可以由出血点融合成为出血斑;肝脏表面有许多针尖至针头大小的白色环死点。立即注射青霉素链霉素,每公斤体重各用10-20

万单位,一天2次;敌菌净、氟苯尼考饮水。 4、浆膜炎 呼吸困难,眼和鼻孔分泌物增多,下痢、运动失调和抽搐、斜颈,肺部斑点。防雨淋日晒、防寒冷等应激以及营养不足等,特别注意防惊吓。多种抗菌药对传染性浆膜炎都有 , 饮 可选磺胺嘧啶按0.5%的比例拌入粉料中连续喂8天。 8、球虫病 该病主要危害3周龄至3月龄的鹅,预防应集中于20-90日龄,可在每公斤饲料加入氯苯胍50毫克,(治疗量用100毫克)连用10天。

9、软脚病 由于鹅的生长速度较快,对钙的需求量比较大,如果饲料中没有充足的钙含量、则会出现站里不稳,坡脚等症状,主要是饲料中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D。治疗方法是每只每次喂服维生素D10毫克,每天两次,连服3-5次,症状严重的 体缺水。已发生脱水的雏鹅,要在饮水中加0.9%的生理盐水,做到间断供给,每次少量,饮速宜慢;也可采用先加大青绿多汁饲料,再逐步加大饮水量的方法。 11、小鹅瘟 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患鹅精神沉郁,食欲

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此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患病初期食欲减退,精神萎顿,缩颈,羽毛蓬松,离群独处,行走艰难;继而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排出混有气泡或呈黄白色或黄绿色水样的稀粪;鼻分泌液增多,摇头,口角有液体甩出,喙和蹼色发绀。 或呋喃唑酮治疗效果较好。也可将大蒜洗净捣烂,1份大蒜加5份清水制成20%的大蒜汁内服,疗效较好。 13、小鹅流行性感冒 此病是发生在大群饲养场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常侵袭半月龄后的雏鹅,所以称小鹅流行性感冒。初期

鹅常见病的防治

鹅常见病的防治

目录 1、小鹅瘟。 (1) 2.小鹅流行性感冒。 (1) 3.曲霉菌病。 (1) 4.鹅卵黄性腹膜炎。 (2) 5.鹅出败病。 (2) 6.绦虫病: (3) 7.鹅口疮。 (3) 8.鹅球虫病。 (3) 9.鹅裂口线虫病。 (4) 10.鹅链球菌病。 (4) 11.禽霍乱 (4) 12.鹅大肠杆菌病(蛋子瘟)。 (5) 13.副伤寒 (6) 14.鹅矛形剑带绦虫病 (6) 15.软骨病。 (7)

1、小鹅瘟。 症状: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该病发生有周期性,死亡率30%-40%,高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蜡肠粪。 防治:①搞好孵坊和鹅舍的消毒。 ②刚孵出的雏鹅每只注射高免血清1毫升免疫,治病时皮下注射1.5毫升; ③母鹅注射鸭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1毫升,或鹅胚弱毒苗10 0倍稀释液给母鹅注射,500倍稀释液给小鹅滴鼻免疫。 ④鸡鸭制备的卵黄抗体每只1毫升,腿部皮下注射,防治效果达90%以上。 (5)对病鹅和同群鹅要用高免的抗小鹅瘟血清进行防治。 2.小鹅流行性感冒。 症状:由鹅流行性感冒志贺氏杆菌引起。主要危害30日龄左右的幼鹅,传染快,死亡率高。病鹅食欲减退,流鼻涕,下痢,缩头嗜睡,伏卧怕冷,不断摇头,羽毛乱,两脚瘫软无力。 防治:①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防寒保暖。 ②病鹅按每公斤体重用青霉素4万单位或氯霉素12-15毫克,肌注,每天2次,连用2天。 ③磺胺嘧啶片每只每次0.25毫克,1次内服;敌菌灵按鹅每公斤体重30毫克,1次内服,每天2次。 3.曲霉菌病。

鹅病防治技术

鹅病防治技术

鹅病防治技术 (一)小鹅瘟 小鹅瘟又名德斯氏病,是雏鹅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出壳后4-30日龄,传播快,死亡率高,据方定一教授首次报导,1956年发生于江苏杨州市郊,大批流行,随后在广西广东、浙江、安徽等省发生,普及全国各养鹅地区,世界有几个国家对该病作了报导,但他们将该病误认为鹅流感,方定一在1961年分离到病毒,测得其直径为20-25纳米,称做小鹅瘟病毒,匈牙利地尔斯在1971年建议将其称做为鹅细小病毒。 [病原]小鹅瘟的病原体是鹅细小病毒(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完整的病毒颗粒呈六角形,没遂膜,有32个壳粒,直径为20—22纳米,病毒的基因为单股线状DNA,鹅细小病毒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很强,可耐受56℃30分钟加热处理,鹅细小病毒在不同条件下可抵抗多种化学物质的处理,在-20℃冰冻下至少能存活2年。 鹅细小病毒存在于病雏的各内脏组织、肠、脑及血液中,经免疫荧光直接染色证明,各脏器的检出率依次为肾、胰、肝脾、心肺、脑,以肾、

胰、肝检出机会最多,也就是肾、胰、肝含病毒最多。初次分离将病毒接种于12-14日龄鹅胚,鹅胚经5-7天死亡。 [流行病学]本病在自然传染的情况下只感染雏鹅,鸭和鸡不感染。最早发病的雏鹅为3-5日龄,7-10日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以后又逐渐下降,死亡率一般为70-95%,最高达100%,20日龄的鹅发病率较低,一月以上的鹅极少发病,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年龄越大,死亡率越低。 被感染的鹅经粪便排出大量病毒,污染饲料、水源、垫料和各种管理用具,经消化道引起本病迅速传播,该病的发生大部分由垂直传播引起,成年鹅发生亚临诊感染并成为鹅细小病毒的携带者,经所产的蛋可将病毒传播给孵化室的易感雏鹅。 [临床症状]本病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三种。 1、最急性:出壳3-5天发病,发现即衰竭、倒地划动直至死亡。 2、急性:6-15天发病,精神萎顿,虽能采食,但将啄得之草随即甩去,有的拒食,行动落后,

鹅常见29种传染性疾病技术资料

鹅常见29种传染性疾病技术资料(与养鹅人共免) 61.157.135.* 1楼 1小鹅瘟 2鹅副粘病毒病 3雏鹅病毒性肠炎 4小鹅流行性感冒 5鹅大肠杆菌病 6鹅包涵体肝炎 7鹅鸭瘟病毒感染 8鹅传染性法氏囊病 9禽霍乱 10鹅沙门氏菌病 11葡萄球菌病 12肉毒梭菌中毒 13螺旋体病 14鹅口疮 15鹅曲霉菌病 16鹅球虫病 17鹅绦虫病

18鹅线虫病概述 19比翼线虫病 20毛滴虫病 21鹅羽虱 22维生素A缺乏症23维生素B1缺乏症24维生素D缺乏症25鹅有机磷农药中毒26鹅黄曲霉毒素中毒27鹅硬嗉病 28中暑 29脚趾脓肿

2006/05/27 00:07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共505字节] 沧海一声笑 -* 未注册 *- 等级: 未知 信息: 威望: 未知积分: 未知 现金: 未知 存款: 未知 贷款: 未知 来自: 未知 发帖: 0 篇 精华: 0 篇 在线: 0 时 0 分 0 秒 注册: 未知 造访: 未知 复制引用回复只看我 [第 2 楼] 小鹅瘟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体是一种细小病毒。该病主要侵害3—20日龄雏鹅,传染迅速,死亡率高。其特征性病变为严重的渗出性肠炎,肠粘膜脱落坏死,形成香肠样栓子,堵塞肠管。 一、病原 病原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鹅细小病毒。该病毒对外环境的抵抗力较强,56℃能耐受3小时,PH3时仍稳定。对一些消毒药有较强抵抗力。 二、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感染鹅,其它禽类除番鸭外,均不易感。在自然情况下,主要发生在3—20日龄的雏鹅,20日龄以上鹅发病率较低,成年鹅感染后不发病,但可成为带毒者,将病毒通过种蛋传给下一代。患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10日龄内死亡率可达100%,15日龄以上发病较为缓和,部分可自行康复。但据近年报道,发病日龄已延至30—6 0日龄,甚至有73日龄的报道。

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一、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鼻涕、痰液在空气中传播。流感传染性强,发病快、状重,在冬春季流行。 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病人多表现为38℃以上,浑身酸痛、头痛明显,而咳嗽、流鼻涕则较轻。流感对老年人、儿童、孕妇和体弱多病者危害极大,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防治措施: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另外,不要养成揉鼻子、抠鼻孔的坏习惯,这样很容易把手上的病毒带到最易被传染的部位。 2、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同时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 3、在流感高发期,尽量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在封闭的空间久留。作息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不吸烟、少饮酒,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免疫力。 4、饮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 5、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 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道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等特点。 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泻,通常持续1~2天。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

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但病程较短,一般为2~3天。秋冬季节为病毒性腹泻高发时期,多发生在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工厂、大型游轮等人群聚集场所。 防治措施: 1、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贝类等水产品。 2、一旦出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3、家庭内在处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时,应先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再清理,在消毒、清理受污染物品时,要戴口罩和塑胶手套,处理完后进行手部清洁,避免感染。 三、人感染禽流感 患者多表现为起病急,病程早期有发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至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一旦发病,诊治不及时,病死率高。 目前已进入冬春季禽流感的高发期,随着年末禽类贸易和流通的加大,人们对于禽类的消费增加,因此大家要重视人感染禽流感的预防。 防治措施: 1、加工食品时,应生熟分开。烹制必须熟透,不吃生的或半生的禽肉、禽蛋,不吃病死禽肉。 2、多吃桔子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可以增强抗病能力。 3、尽量避免接触异常死亡的禽类。 4、饲养野禽、鸽子等禽类,须对笼、舍定期消毒。不混养鸡、鸭、鹅等。防止家禽与野生禽鸟接触。

鹅常见病的防治

鹅常见病的防治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鹅常见病的防治 目录

1、小鹅瘟。 症状: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该病发生有周期性,死亡率30%-40%,高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蜡肠粪。 防治:①搞好孵坊和鹅舍的消毒。 ②刚孵出的雏鹅每只注射高免血清1毫升免疫,治病时皮下注射1.5毫升; ③母鹅注射鸭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1毫升,或鹅胚弱毒苗10 0倍稀释液给母鹅注射,500倍稀释液给小鹅滴鼻免疫。 ④鸡鸭制备的卵黄抗体每只1毫升,腿部皮下注射,防治效果达90%以上。 (5)对病鹅和同群鹅要用高免的抗小鹅瘟血清进行防治。 2.小鹅流行性感冒。 症状:由鹅流行性感冒志贺氏杆菌引起。主要危害30日龄左右的幼鹅,传染快,死亡率高。病鹅食欲减退,流鼻涕,下痢,缩头嗜睡,伏卧怕冷,不断摇头,羽毛乱,两脚瘫软无力。 防治:①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防寒保暖。 ②病鹅按每公斤体重用青霉素4万单位或氯霉素12-15毫克,肌注,每天2次,连用2天。 ③磺胺嘧啶片每只每次0.25毫克,1次内服;敌菌灵按鹅每公斤体重30毫克,1次内服,每天2次。 3.曲霉菌病。

症状:由烟曲霉和黄曲霉引起,多发于雏鹅。病鹅精神萎靡,缩头闭眼,减食口渴,气喘,流鼻液,消瘦,体温升高,后期下痢。 防治:①不使用发霉垫料和饲料,鹅舍严格消毒,通风良好。 ②多雨潮湿季节,每只雏鹅每天用制霉菌素2-3毫克,拌入料中饲喂,连用3天。治疗病鹅用量加倍。 4.鹅卵黄性腹膜炎。 症状:由大肠杆菌引起。病鹅精神沉郁,离群落后,减食,肛门外粘污物,粪便带蛋清或凝团的蛋白、发臭。停止饮水,衰竭死亡。病程2-6天。 防治:①搞好鹅舍卫生,及时隔离病鹅。 ②按鹅每公斤体重用链霉素50-200毫克,或氯霉素10-30毫克,卡那霉素10-15毫克,壮观霉素30-40毫克,1次肌注,每天2次。 ③也可用呋喃唑酮每只25毫克,拌入料中饲喂。 5.鹅出败病。 症状:由巴氏杆菌引起。20日龄以内的小鹅不发生该病,主要见于成年鹅发病,每年5—6月是发病高峰期。最急性型,鹅突然死亡,未见任何症状。急、慢性型,病鹅体温升高43℃以上,食欲减退,离群,闭目,毛乱,口鼻流粘液,拉黄绿或灰白色稀粪,便中带血。先兴奋不安,曲颈于背,后麻痹而死,死亡率50%—80%。 防治:①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注射禽出败菌苗每次每只2毫升,每年3—4次。 ②病鹅立即隔离,鹅舍用具彻底消毒。

鹅的常见病与防治

鹅的常见病与防治 一、小鹅瘟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急性败血性的传染病。特征症状是严重下痢,典型病变为小肠粘膜渗出性炎症,大处理坏死和凝固物形成腊肠样栓状物都塞肠管。 本病主要侵害 3—25 日龄雏鹅,日龄越小损失越大, 3—15 日龄为高发日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时日龄增大而降低; 15 日龄以上的雏鹅,症状较缓和,部分可自愈; 25 日龄以上 的很少发病;成年鹅感染后不显症状,成为带毒者。 主要传染源是病雏鹅和带毒成年鹅,病鹅的排泄物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及场地,健康鹅饮食经消化道传染,带毒的种蛋用于孵化更易传染。 l. 症状: 7 日龄以内的雏鹅感染后常为最急性,病程仅此天左右,大多不显症状突然死亡; 15 日龄以内为急型,病症为吃食减少、精神沉郁、缩颈、离群呆立、不愿活动、羽毛 松乱,继而不吃,严重下痢,排出黄白色或黄绿色混有气泡的水样粪,鼻分泌液增多,喙、蹼呈青紫色,死前全身由于抽搐或摊痪,有神精症状,病症程1— 2 天; 15 日龄以上雏鹅多为恶急性,主要症状多是精神萎顿,不愿活动,少食或不食,下痢、消瘦。 2. 病变:最急性的特征病变是十二指肠粘膜充血,呈弥漫红色,小肠中、下段特别是回 盲部极度膨大,像香肠一样的坚实,切开肠管可见腊肠样状的栓子,凝固物堵塞肠腔。亚急性型病例的主要病变除肠管栓子外,肝脏肿大呈深紫色,胆囊膨大,脾脏充血。 3. 预防: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物治疗,及时用小鹅瘟血清治疗,治愈率可达50%左右。 采取预防措施能有效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应加强对种鹅和雏鹅的预防接种工作。 种鹅的免疫程序由于小鹅瘟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与种鹅的免疫直接相关,因此应特别重视和加强种鹅的免疫接种工作。种鹅应于开产前1 个月进行首免,用灭菌生理盐水将疫苗做20 倍稀释,每只鹅皮下或肌肉注射 1.0 亳升。如有条件应定期对种鹅群进行免疫监测,以便及 时了解掌握其抗体水平的消长状况。 雏鹅的免疫程序 对来源于免疫监测达标种鹅群的种卵,其孵出的雏鹅应于出壳后7—10 天接种小鹅瘟疫苗。用灭菌生理盐水将疫苗做 50 倍稀释,每只雏鹅皮下或肌肉注射 0.5 毫升。 对来源于未免疫监测或免疫监测未过标种鹅群的卵,其孵出的雏鹅应首先于出壳 24 小时

鹅常见病

鹅常见病 一、小鹅瘟 该病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鹅表现为精神萎顿、废食、下痢以及共济失调等症状。一般出壳3-5天已发生,可以蔓延全群,1月龄以后的鹅一般不会发生。典型的病理变化为小肠形成栓子堵塞肠道。 (一)症状:该病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3种病型。(1)最急性型: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多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雏鹅。(2)急性型有精神萎顿、废食、严重下痢、排黄白或黄绿色水便等现象,病程多1-2天,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多发生于1-2周龄的雏鹅。(3)亚急性型:多发生于2周以上的鹅群,有精神差、不吃、下痢水便等现象。一部分鹅会自愈。 (二)病理变化:主要病理变化在小肠,死于最急性的鹅小肠只出现肠粘膜充血、出 血等败血症现象。死于急性或亚急性型的鹅小肠里有大量渗出物形成的带状假膜,呈栓子样管状物堵住小肠后段,使后段小肠状如香肠。 (三)防治措施:(1)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左右连用两次小鹅瘟疫苗,使种蛋中含有母源抗体,从而使雏鹅产生被动免疫。(2)如果种鹅没有注射小鹅瘟疫苗,对刚出壳的小鹅要注射弱毒苗。对种鹅已经接种的,根据当地疫情发生情况也酌情注射弱毒苗。(3)对病鹅和同群鹅要用高免的抗小鹅瘟血清进行防治。 二、禽霍乱

禽霍乱是家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疾病,又叫出败。是禽巴氏杆菌引起的,鹅也易得。多发生于秋季在鹅性成熟时期,如果预防措施不当,在疫区每年都会发生。 (一)症状:该病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和慢性型3种。(1)最急性型: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多在流行初期。(2)急性型:病鹅闭目泉立,不敢下水,饮水增多,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下痢稀便似草绿色,体温在41-43℃,病程2-3天,很快死亡。(3)慢性型:多发生在该病流行后期,鹅只消瘦、拉稀,有关节炎症状。 (二)病理变化:最急性型病变不明显。急性型、慢性型心外膜、心冠沟处有出血点,肠道有充血、出血。 (三)防治措施:(1)疫区应在该病流行之前彻底消毒,尽量避免该病再度发生。(2)发现疫情及时治疗。磺胺类药物、喹乙醇及抗生素类药物都有良好效果。一般用0.02%的复方新诺明拌饲料,再用青霉素、链霉素合剂肌肉注射3-4天,每天2次基本可以控制该病。 三、鹅流行感冒 鹅流行性感冒简称鹅流感,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是因为气候突然变化,饲养管理不善,小鹅受寒而感染。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由于小鹅抗病力差,所以死亡率较高。 (一)症状:病鹅表现为精神萎顿,食欲不振,雏鹅打堆,流鼻涕,呼吸困难并摇头,甩

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

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 1、鹅白痢 主要症状是雏鹅排白色稀便,有糊肛现象(粪便在*周围)。一旦发现必须积极治疗,负责容易大批死亡,使用新华痢康+氟甲康、阿孢玉奇、替米考星等2-3种药品联合抗菌增效剂(TMP或DVD),如果效果不理想,立即加大联合用药剂量,不得延误时间。 2、鹅流感 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因育雏室温度忽高忽低或气温突变而致。病鹅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挤成一堆、流鼻涕、摇头晃脑,治疗不利则死亡。治疗方法是病鹅群肌注青霉素+病毒唑,饮水中加金刚烷胺。 3、禽霍乱 也叫巴氏杆菌病、禽出败、摇头瘟,病鹅闭目呆立、沉郁、离群、食欲减少或废绝、呼吸困难、腹泻、下痢粪便呈草绿色,体温高达41-43℃,发病2-3天死亡;剖检死、病鹅可见全身出血性变化,皮下结缔组织,整个肠道以及实质器官如肝、心、脾、肾等出血。最有特征的病变是心脏和肝脏:心冠脂肪和心内、外膜出血,出血可以是点状,也可以由出血点融合成为出血斑;肝脏表面有许多针尖至针头大小的白色环死点。立即注射青霉素链霉素,

每公斤体重各用10-20万单位,一天2次;敌菌净、氟苯尼考饮水。 4、浆膜炎 呼吸困难,眼和鼻孔分泌物增多,下痢、运动失调和抽搐、斜颈,肺部斑点。防雨淋日晒、防寒冷等应激以及营养不足等,特别注意防惊吓。多种抗菌药对传染性浆膜炎都有疗效。 5、曲霉菌病 食入发霉的饲料或垫料等霉变,张口吸气时,呼吸困难,排灰白色稀粪,在肺部气囊表面有黄豆料大小、灰白色硬霉菌结节。硫酸铜1:3000倍饮水,维生素B1,维生素B2,%饮水,制霉菌素口服或拌料。 6、风湿症 又称“风脚病”,将雏鹅的脚掌叉剪开,挤出污血,放入人尿中浸泡5分钟即愈。 7、副伤寒 10日龄的雏鹅最易感染,表现不吃食、口干喘气、颤抖、拉稀粪便、头往后仰、痉挛抽搐、最后倒地死亡。治疗此病可选磺胺嘧啶按%的比例拌入粉料中连续喂8天。 8、球虫病 该病主要危害3周龄至3月龄的鹅,预防应集中于20-90日龄,可在每公斤饲料加入氯苯胍50毫克,(治疗量用100毫克)连用10天。

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常见传染病得症状及防治措施 一、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鼻涕、痰液在空气中传播。流感传染性强,发病快、状重,在冬春季流行。 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病人多表现为38℃以上,浑身酸痛、头痛明显,而咳嗽、流鼻涕则较轻。流感对老年人、儿童、孕妇与体弱多病者危害极大,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防治措施: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得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另外,不要养成揉鼻子、抠鼻孔得坏习惯,这样很容易把手上得病毒带到最易被传染得部位。 2、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得入侵,同时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 3、在流感高发期,尽量避免到人员拥挤得公共场所,不要在封闭得空间久留。作息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不吸烟、少饮酒,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免疫力。 4、饮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 5、接种流感疫苗就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得最有效手段。 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就是由诺如病毒引起得病毒性胃肠道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等特点。 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泻,通常持续1~2天。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但病程较短,一般

为2~3天。秋冬季节为病毒性腹泻高发时期,多发生在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工厂、大型游轮等人群聚集场所。 防治措施: 1、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不吃生冷食品与未煮熟得食物,尤其就是贝类等水产品。 2、一旦出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3、家庭内在处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时,应先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再清理,在消毒、清理受污染物品时,要戴口罩与塑胶手套,处理完后进行手部清洁,避免感染。 三、人感染禽流感 患者多表现为起病急,病程早期有发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至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 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一旦发病,诊治 不及时,病死率高。 目前已进入冬春季禽流感得高发期,随着年末禽类贸易与流通得加大,人们对于禽类得消费增加,因此大家要重视人感染禽流感得预防。 防治措施: 1、加工食品时,应生熟分开。烹制必须熟透,不吃生得或半生得禽肉、禽蛋,不吃病死禽肉。 2、多吃桔子等富含维生素C得食品,可以增强抗病能力。 3、尽量避免接触异常死亡得禽类。 4、饲养野禽、鸽子等禽类,须对笼、舍定期消毒。不混养鸡、鸭、鹅等。防止家禽与野生禽鸟接触。 5、与禽类接触得工作人员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有禽类接触史。

鹅的常见病与防治

鹅的常见病与防治 一、小鹅瘟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急性败血性的传染病。特征症状是严重下痢,典型病变为小肠粘膜渗出性炎症,大处理坏死和凝固物形成腊肠样栓状物都塞肠管。 本病主要侵害3—25日龄雏鹅,日龄越小损失越大,3—15日龄为高发日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时日龄增大而降低;15日龄以上的雏鹅,症状较缓和,部分可自愈;25日龄以上的很少发病;成年鹅感染后不显症状,成为带毒者。 主要传染源是病雏鹅和带毒成年鹅,病鹅的排泄物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及场地,健康鹅饮食经消化道传染,带毒的种蛋用于孵化更易传染。 l.症状:7日龄以内的雏鹅感染后常为最急性,病程仅此天左右,大多不显症状突然死亡;15日龄以内为急型,病症为吃食减少、精神沉郁、缩颈、离群呆立、不愿活动、羽毛松乱,继而不吃,严重下痢,排出黄白色或黄绿色混有气泡的水样粪,鼻分泌液增多,喙、蹼呈青紫色,死前全身由于抽搐或摊痪,有神精症状,病症程1—2天;15日龄以上雏鹅多为恶急性,主要症状多是精神萎顿,不愿活动,少食或不食,下痢、消瘦。 2.病变:最急性的特征病变是十二指肠粘膜充血,呈弥漫红色,小肠中、下段特别是回盲部极度膨大,像香肠一样的坚实,切开肠管可见腊肠样状的栓子,凝固物堵塞肠腔。亚急性型病例的主要病变除肠管栓子外,肝脏肿大呈深紫色,胆囊膨大,脾脏充血。 3.预防: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物治疗,及时用小鹅瘟血清治疗,治愈率可达50%左右。采取预防措施能有效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应加强对种鹅和雏鹅的预防接种工作。 种鹅的免疫程序 由于小鹅瘟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与种鹅的免疫直接相关,因此应特别重视和加强种鹅的免疫接种工作。种鹅应于开产前1个月进行首免,用灭菌生理盐水将疫苗做20倍稀释,每只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0亳升。如有条件应定期对种鹅群进行免疫监测,以便及时了解掌握其抗体水平的消长状况。 雏鹅的免疫程序 对来源于免疫监测达标种鹅群的种卵,其孵出的雏鹅应于出壳后7—10天接种小鹅

鹅常见病的防治修订版

鹅常见病的防治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鹅常见病的防治 目录 1、小鹅瘟。 (1) 2.小鹅流行性感冒。 (1) 3.曲霉菌病。 (1) 4.鹅卵黄性腹膜炎。 (2) 5.鹅出败病。 (2) 6.绦虫病: (3) 7.鹅口疮。 (3) 8.鹅球虫病。 (3) 9.鹅裂口线虫病。 (4) 10.鹅链球菌病。 (4) 11.禽霍乱 (4) 12.鹅大肠杆菌病(蛋子瘟)。 (5) 13.副伤寒 (6) 14.鹅矛形剑带绦虫病 (6) 15.软骨病。 (7)

1、小鹅瘟。 症状: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该病发生有周期性,死亡率30%-40%,高达7 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蜡肠粪。 防治:①搞好孵坊和鹅舍的消毒。 ②刚孵出的雏鹅每只注射高免血清1毫升免疫,治病时皮下注射1.5毫升; ③母鹅注射鸭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1毫升,或鹅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给母鹅注射,500倍稀释液给小鹅滴鼻免疫。 ④鸡鸭制备的卵黄抗体每只1毫升,腿部皮下注射,防治效果达90%以上。 (5)对病鹅和同群鹅要用高免的抗小鹅瘟血清进行防治。 2.小鹅流行性感冒。 症状:由鹅流行性感冒志贺氏杆菌引起。主要危害30日龄左右的幼鹅,传染快,死亡率高。病鹅食欲减退,流鼻涕,下痢,缩头嗜睡,伏卧怕冷,不断摇头,羽毛乱,两脚瘫软无力。 防治:①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防寒保暖。 ②病鹅按每公斤体重用青霉素4万单位或氯霉素12-15毫克,肌注,每天2次,连用2天。 ③磺胺嘧啶片每只每次0.25毫克,1次内服;敌菌灵按鹅每公斤体重30毫克,1次内服,每天2次。 3.曲霉菌病。

常见鹅病防治技术

---------------------------------------------------------------最新资料推荐------------------------------------------------------ 常见鹅病防治技术 2010-08-16 14:31:04 来源: 阳光畜牧网浏览: 489 次(一)小鹅瘟小鹅瘟又名德斯氏病,是雏鹅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出壳后 4-30 日龄,传播快,死亡率高,据方定一教授首次报导, 1956 年发生于江苏杨州市郊,大批流行,随后在广西广东、浙江、安徽等省发生,普及全国各养鹅地区,世界有几个国家对该病作了报导,但他们将该病误认为鹅流感,方定一在 1961 年分离到病毒,测得其直径为 20-25 纳米,称做小鹅瘟病毒,匈牙利地尔斯在 1971 年建议将其称做为鹅细小病毒。 [病原]小鹅瘟的病原体是鹅细小病毒(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完整的病毒颗粒呈六角形,没遂膜,有 32 个壳粒,直径为2022 纳米,病毒的基因为单股线状 DNA,鹅细小病毒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很强,可耐受56℃30 分钟加热处理,鹅细小病毒在不同条件下可抵抗多种化学物质的处理,在-20℃冰冻下至少能存活 2 年。 鹅细小病毒存在于病雏的各内脏组织、肠、脑及血液中,经免疫荧光直接染色证明,各脏器的检出率依次为肾、胰、肝脾、心肺、脑,以肾、胰、肝检出机会最多,也就是肾、胰、肝含病毒最多。 初次分离将病毒接种于 12-14 日龄鹅胚,鹅胚经 5-7天死亡。 1 / 18

[流行病学]本病在自然传染的情况下只感染雏鹅,鸭和鸡不感染。 最早发病的雏鹅为 3-5 日龄, 7-10 日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以后又逐渐下降,死亡率一般为 70-95%,最高达 100%, 20 日龄的鹅发病率较低,一月以上的鹅极少发病,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年龄越大,死亡率越低。 被感染的鹅经粪便排出大量病毒,污染饲料、水源、垫料和各种管理用具,经消化道引起本病迅速传播,该病的发生大部分由垂直传播引起,成年鹅发生亚临诊感染并成为鹅细小病毒的携带者,经所产的蛋可将病毒传播给孵化室的易感雏鹅。 [临床症状]本病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三种。 1、最急性: 出壳 3-5 天发病,发现即衰竭、倒地划动直至死亡。 2、急性: 6-15 天发病,精神萎顿,虽能采食,但将啄得之草随即甩去,有的拒食,行动落后,瞌睡,口渴,排灰白色、淡黄绿色米汤样稀粪,并混有气泡,肛门突出,周围被毛潮湿并粘有污物,呼吸困难,鼻孔流出浆液性渗出物,啄端色泽变暗,蹼呈暗灰色,病程 1-2 天,临死前可出现两腿麻痹或抽搐, 15 日龄以上的雏鹅病程一般为 2-5 天。 3、亚急性: 萎顿,消瘦拉稀便秘,少数幸存者则生长不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