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如何使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课件.doc

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如何使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课件.doc

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如何使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课件.doc
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如何使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课件.doc

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如何使用“最近发展区”理论

江苏如皋市搬经中学季小刚

毛泽东同志说过:“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新理念和新标准,体育教师不能停留在从理念到理念的分析,也不能停留在从目标到目标的分解,如何很好的解读它,并实现由理念向操作化层面的转移,把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知识从宏观向中观乃至微观的领域推进,需要正确的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作指导,“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一、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好的教学是“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教学内容应落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或稍有超出。因此,确定最近发展区就显得非常重要,要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体育知识、技能结构,做到有的放矢,学生既有的知识、技能结构是教师选择、设计教学内容,进而开展教学活动的最根本的依据。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是其长期学习积累的结果,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预测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找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选择、设计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内容应打破“体育教材竞技化”的束缚,关注生活,贴近生活,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由于学生对现实生活最熟悉,就体育知识与技能而言,学生除了在学校学到的之外,通过媒体、现场体育比赛等多种途径了解体育、认识体育,甚至体验体育,形成体育知识、技能一定的现实发展区,可以说这个发展区更多的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中的,是建立在游戏的基础上,因此,体育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就越能为学生所领会与掌握,越能实现向更高层次的知识、技能的发展,从而就越能体现教学的价值,实现教学的目标。因而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要避免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片面性和竞技化倾向,教学内容不仅要有创新性、易接受性,从动作难度、美感、力度等方面考虑,形成有效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还必须要体现现实意义,为现实生活所理解所感受,如在内容中设计生活情景,对生活化的内容作教材化的改造,对竞技项目作规则的适当调整,寻求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科学性与人文关怀相结合,设计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健康有益的教学内容。

二、体育教学手段、方法的运用

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知识、技能界限除了最低界限(现有水平)之外,还存在着最高界限(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最近发展区”为教学发展的最佳期限,在此期限内,学生的心理发展机能处于形成和成熟阶段,表现为不能独立完成问题的解答。怎样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由低向高的转化是教师选用教学手段、方法必须面对的问题。新的体育课程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学生的性别、个人爱好、成长背景等不尽相同,教师应意识到学生是带着不同的经验、兴趣和专长来到学校的,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同等的机会,应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努力满足学生的广泛需要,这就需要教师实施的教学手段有针对性、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手段、方法的选择运用应着眼于师生双方的行为合作,通过教学或合作性学习情景的创设,来促成学生穿越其最近发展区,避免采用死板的、教条的、程序化的教学方法,搞统一模式。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体育知识技能建构的媒介,适宜的方法和手段是学生由现实发展区向最近发展区过渡的桥梁和纽带,不仅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拓展了新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发展潜能更大,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过程是教师创造发展潜能大小的能力的体现。

三、学习评价

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提出是维果斯基为了解决发展的内部自我推动机制与外部文化影响之间的张力这一理论难题而做出的大胆尝试,它作为一种调节学习、促进发展的手段将教学与评价联系在了一起,所强调的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动态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对评价实践产生了广泛影响。

新体育课程评价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与他人比较、排队并贴上标签,而是通过诊断性评价获得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心理等的现实发展区,了解学生过去和现在的状态,

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促进学生的提高。因此评价应围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展开,参考客观评价标准,在动态评价中关注学生个体在最近发展区内的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和进步程度,在新理念、新标准的操作中,坚持评价手段多样化,评价内容全面性,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以相对评价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为主。

评价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评价应该被视为教学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教学的结束(费厄斯坦(Feuerstein,1979))。不能以静态的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个体间最近发展区存在较大差异的学生。同时,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评价中不能忽视,教师观察和师生对话是评价的主要形式,建立在师生互动、同伴互动或计算机环境基础上的互动模式成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也是新体育课程的动态评价理念与维果斯基的思想产生共鸣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写照。

公共体育课选项方案

#####职业学院公共体育课 选项教学实施方案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教体艺)【2002】13号文规定:“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和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求”。根据《新纲要》的精神,结合我院现有的体育场地条件,建议体育课进行改革,现将具体实施方案报告如下: 一、课程性质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豫发【2007】30号)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结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的要求:“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所以,公共体育课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实现高职阶段体育教学的四个目标。1、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2、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3、掌握1—2项科学锻炼的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4、增强学生职业身体素质,强健体魄,胜任未来岗位。综合上述,公共体育课程就是完成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任务而设置的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发展学生个性,具备从事职业活动的体能和适应能力、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体育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新纲要》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4个学期共计144学时的体育必修课程。第一、二、三、四学期每学期18周,每周2学时。学生每学年选修一项内容。学生获得体育课程合格并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毕业证必要条件之一。

体育理论课答案

公共体育理论作业题答案 一、概念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健康的新概念 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要道德健康,同时要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内容。 2.亚健康 亚健康也称第三状态,现代医学根据人的健康状况,把健康人称为“第一种人”,把患病者称为“第二种人”,把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人称为“第三种人”,又称第三状态。第三状态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功能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一种暂时性的生理功能失调,会造成精神紧张综合征、疲劳综合征和疼痛综合征等。 3.平衡膳食 答:所谓平衡膳食,是指膳食中所含有的营养素数量充足、种类齐全、比例适当。平衡膳食由多种食物构成,它提供足够数量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以满足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 4.行为 答:人的行为是指具有认知、思维能力和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对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所作出的能动的反应。 5.运动处方 答:运动处方是指医师个人的身体状况,采用处方的形式规定健身者锻炼的内容和运动量的方法。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现代健康生活的理念? 答: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2.现代人的健康危机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答: ⑴环境破坏和污染 ⑵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 ⑶运动不足和运动过量 ⑷紧张和压力 3.促进和危害大学生健康的行为主要有哪些? 答: ⑴吸烟 ⑵酗酒 ⑶吸毒 ⑷不良性行为 ⑸网络成瘾 ⑹不良的饮食习惯: ①无节制的饮食 ②盲目节食 ③偏食 ④不卫生的“共餐” 4.适量运动对健康有哪些影响?

答: ⑴适量运动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 ①对运动系统的影响②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③对呼吸系统的影响④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⑥对胃肠机能的影响 ⑦对身体成分的影响⑧防治疾病⑨延缓衰老 ⑵适量运动对人体心理机能的影响 ①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 ②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③有助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④有助于心理卫生问题和心理障碍的防治 5.健身跑的锻炼方法? 答: ⑴间歇跑健身法⑵重复跑健身法⑶慢速跑健身法 ⑷定时跑健身法⑸变速跑健身法⑹倒退跑健身法 ⑺沙滩赤足慢跑健身法 6.简述平衡膳食宝塔的内容。 答: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的结构特点设计的:从塔尖到塔底依次㈠油25-30克、盐6克㈡奶及奶制品300克、大豆类及坚果30-50克㈢畜禽肉类50-75克、鱼虾类50-100克、蛋类25-50克㈣蔬菜类300-500克、水果类200-400克㈤谷类薯类及杂豆250-400克、水1200毫升;

(完整版)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和答案

理论课试题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 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c___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c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c___和训练以及运动 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 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b___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a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 b 为基本手段, 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 康,掌握体育三基, a 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 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c 、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程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 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 a 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 b ”名言。

体育理论课试卷及答案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公共体育课理论作业题 1健康的概念及十条标准?增进健康的途径? 2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及危害?自我健康行为的保持与强化? 3亚健康状态及原因? 4力量素质的概念?力量素质练习方法及手段? 5 运动前后饮食需注意什么?为什么不应在饭后立即进行运动? 6运动时饮水应注意什么?运动后如何补水? 7运动中抽筋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8 出现肌肉酸疼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9 什麽是有锻炼?有氧锻炼对心肺功能的价值?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订一份有氧锻炼计? 10结合自己所选的专项谈谈该专项运动的运动特点、锻炼价值以及你对体育课的认识和建议。(包括对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场地器材的建设性建议等等,要求不少于300字) 注:作业可开卷或参阅体育学院网站提供的知识指南,要独立完成,手写无需打印。 1健康的概念: 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与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健康的十条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 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应变能力强,能较快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4)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5)能抵抗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 (7)头发有光泽,头屑少。 (8)眼睛明亮,反映敏锐,眼睛不易发炎。 (9)牙齿清洁,无疼痛,牙龈无出血而颜色正常。 (10)肌肉丰富,皮肤富于弹性。 增进健康的途径: 改善遗传素质,提倡优生优育;合理营养;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2健康的“1234”生活方式: 一个中心:健康; 两个基点:小事糊涂一点,对人大度一点; 三大快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 四块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 不良生活方式及危害:吸烟,酗酒,吸毒,不良性行为等。 危害:酒能损害口腔,胃,肠黏膜,诱发胰腺炎,食道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酒对肺也有影响。吸烟能使心脏跳动加快,血压上升,血管收缩。能引起中风,心脏及循环系统疾病。癌症,肺病及呼吸疾病,能使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吸毒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都有危害。

体育部公共体育课体育理论考试题库

体育部公共体育课体育理论考试题库 体育部公共体育课体育理论考试题库 组建理论课考试题库的要求:一、组卷方法 1、按照多种题型,选择一定题量的试他题组成试卷。 2、由专家组卷法,可由专家自行选择一定量的试题。 3、随机组卷法,教师发出指令,通过软件系统组卷。二、组卷范围 1、以全部试题库内容为样本组卷。 2、以所讲授章节试同一库内容为样本。 3、因理论课程内容的补充和修改,课重新命题修改原命题。三、为了方便评分,不同题型的题量分配形式不同。 例如1。8/8/8/8/4/2分配法 A型题8道(每题2分)。B型题8道(每题2分)。C 型题8道(每题2分)。D型题8道(每题2分)。)。E型题4道(每题5分)。F型题2道(每题8分)。总分100分。例如2。5/5/5/5/4/2分配出法 A型题5道(每题3分)。B型题5道(每题3分)。C型题5道(每题3分)。D型题5道(每题3分)。E 型题4道(每题5分)。F型题2道(每题10分)。总分100分 备注:1、题库参考选用“理论考试指导”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材一书;由于指导纲要的执行,可在适当时机对题库进行修改和补充。 2,考试出题的原则按照三的方法出题,但可以根据每学期理论教学的实践情况对分数的分配可以有所改变;也可以只选择某一类出题来进行考试。 体育理论考试题库一、名词解释: 001体育(广义) 002社会体育 003健康 004体质 [1**********]7 超量恢复运动性疲劳能力耐力 006 010 014 018 收缩压、舒张压反馈心理状态柔韧素质 007最大吸氧量 011活动性休息 015适宜负荷 019肺活量 008条件反射 012情感 016运动处方 020准备活动 021运动性贫血 022 运动性昏厥 023肌肉痉挛024“极点” 025第二次呼吸 026 体育疗法 027空间知觉 028时间知觉 029意志 030绝对感觉阈限 031气质 032体育锻炼

公共体育课的特点与文化课的区别

公共体育课的特点与文化课的区别 体育学院11级励志班李春辉111004019 就近期在学校关注了公共体育课。对其观点如下: 大学体育课专业性比较强,体育项目是根据学生的爱好所设置的,你可以选修任何一项你喜欢的活动。老师在这一方面也是具有丰富的阅历,具有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活动,同学们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和身心健康发展。 体育课培养大家吃苦耐劳精神和审美观念。身体活动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作用,它还伴随着知识的信息、心理的活动、情感的体验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时出现。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营造紧张的气氛,培养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结构健全的个性心理;可以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伴以优美动听的旋律,通过充分展示外形的动作来表达内在的情感,从而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气质,提高审美意识,使我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还可以通过体育实践体验后的“ 成功感” 和“ 收益感”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保健素养,形成科学用脑、讲究规律的现代生活模式;亦可以通过复杂技术动作的学习实践,既了解内部结构又能感知外部形态,促进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体育运动与思维训练的巧妙结合,不仅有利于诱发和促进想象力和创造的灵感,而且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善。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运动本身在于防病治病强身健体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同学们通过对太极拳的学习知道:太极拳是不同于其它的拳术。它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的,是一种易学难精的一个拳术,太极拳是我国传统保健体育项目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既是一种合乎生理和心理原理的体育运动,又是一种防治疾病、陶冶情操的健身手段。太极拳的锻炼强调意识、动作、呼吸三者同时协调运作,在强身的同时也锻炼了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是一种全面的养生锻炼。高等师范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识渊博、普于创新、体魄强壮和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高师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此高师教育必须进行素质教育改革。高师公共体育是高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而作为公共体育课程不可分割部分的体育理论教学改革则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 公共体育课和其他课有共同点,也有其不同点。共同点是:有规定的教学大纲,有固定的班级学生和时间课表,在固定的老师的知道下进行。 其不同点是:学生上体育课时,(1)不是学生坐在教室内听讲和读写,而是在教室的知道下,在操场上从事各种身体练习。(2)教学的组织工作较复杂。(3)课前需要进行更加周密的计划和准备。(4)学生上体育课时,身体要承担一定的负荷量。上体育课时,学生个别活动较多,容易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行为。(5)学生之间的联系,协作对抗性的活动也较多,经常有个人与个人的,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因此,体育课就更加需要也更有可能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道德意识品质。 远离师范公体课体,理论教学的现状 1.高等师范公共体育课程无自己的理论体系、无师范性特点,体育理论教材内容不切合学生实际

(完整版)体育理论试题及答案

基础理论试题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C___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_C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__C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 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_B__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__A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 B 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 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 A 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 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 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C 、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程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 A 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 B ”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B、生命在于运动 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 A 、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 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 C、完美人格个性 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 C 、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A、智力 B、兴趣 C、情绪 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C 和道德健康。 A、自我实现 B、意识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14、人的信仰、品德、情操、人格等处于积极向上、高尚和完善的状态就是 B 。 A、身心健康 B、心理健康 C、体质健康 15、体育作为一种健身养生、 A 的手段是最好的,并且可以伴随终身。 A、延年益寿 B、增长知识 C、形体锻炼 16、现代健康观的内涵包括 B 、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A、遗传因素 B、生物因素 C、体育因素 17、体育运动在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形态结构和机能方面具有提高心肌用氧能力、 B 、降低血脂的作用。 A、防止脑动脉硬化 B、提高心力储备 C、促进胃肠蠕动 18、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神经官能症、 C 、精神分裂症。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心身疾病 19、运动可以增强社会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尤其是 A 运动。 A、户外 B、足球 C、健身 20、一般来讲,信仰的形成,世界观的确立,是经过了较长时期的思想活动、 B 、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而取得。 A、身体活动 B、生理活动 C、物质基础 21、 C 因素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成才、成功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更是大学生的健康因素。 A、形象 B、气质 C、性格 22、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 A 环境,它们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A、社会 B、运动 C、生活 23、健康是人一生关注的永恒主题,树立“ B ”的理念,将对人类的发展的社会进步,对我国在新世纪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 远的影响。 A、比赛第一 B、健康第一 C、友谊第一 24、大脑只占人体重的2%,但它需要的氧气却要由心脏总流血量的20%来供应,比肌肉工作时所需血液量多 B 。 A、10%—15% B、15%—20% C、20%—25% 25、 B 是指人的信仰、品德、情操、人格等处于积极向上、高尚和完善的状态。 A、心理健康 B、道德健康 C、身体健康 26、运动处方锻炼主要是采用 A 运动 A、有氧 B、无氧 C、有氧与无氧相结合的 27、持续5分钟以上尚有余力的运动称为 C 。 A、有氧运动 B、无氧运动 C、恒常运动 28、根据运动时心率和强度相关关系标准,心率160次/分钟的锻炼强度大约是 A 。 A、80% B、70% C、60%

大学体育理论课

《大学体育》理论作业 (2019-2020学年第2学期) 姓名:学号:1803090124 班级:车辆工程18-1班成绩: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任选网课内容,写出五种居家常用身体素质动作的名称。得分:答:1.平板支撑 2.俯卧撑 3.深蹲 4.仰卧起坐 5.高抬腿 2、二十四式太极拳技术动作名称(按动作顺序答题)。得分: 答:1起势2左右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4左右搂膝拗步5手挥琵琶6左右倒卷肱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9单鞭10云手11单鞭12高探马13右蹬脚14双峰贯耳15转身左蹬脚16左下势独立17右下势独立18左右穿梭19海底针20闪通臂21转身搬拦捶22如封似闭23十字手24收势 二、论述题(20分) 谈谈疫情期间居家锻炼的感受。同时根据自身情况写出需加强哪方面的身体素质及练习计划。(400字以上)得分: 答:本次疫情期间,由于疫情的原因禁止出行,我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居家锻炼。我认为只有好的体质,才能更好地增强免疫力,才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身体面对未来。通过学校体育部公众号推送的有关信息,我知道了许多不同体育项目的规则与技巧要领,其介绍的体育项目内容在运动理论和科学锻炼等方面拓宽了我的视野,加强了我的认知。但是在家锻炼因为没有老师面对面精确的指导,明显不如在学校效率高,但依旧需要积极锻炼,因为强健的身体才是我们锻炼最主要的目的。另外我认为在我们日常的锻炼中,不能盲目的锻炼,要有意识的进行有规律的锻炼,保证规律性锻炼的同时搭配合理的饮食习惯以及充足的睡眠,这样可以让身体达到舒适健康的生长环境,再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乐观的心态,这样我们的身体素质一定会提高。 在疫情期间,我每天主要的练习计划有:早晨起床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在学习之余做几组简单的练习动作比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晚上饭后在家附近进行散步,以及利用公共器材进行低强度锻炼。

体育理论

大一的吧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公共体育课理论作业题 2014-05-21 09:29 1、健康的概念及十条标准?增进健康的途径? 2、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及危害?自我健康行为的保持与强化? 3、亚健康状态及原因? 4、力量素质的概念?力量素质练习方法及手段? 5、运动前后饮食需注意什么?为什么不应在饭后立即进行运动? 6、运动时饮水应注意什么?运动后如何补水? 7、运动中抽筋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8、出现肌肉酸疼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9、什麽是有氧锻炼?有氧锻炼对心肺功能的价值?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订一份有氧锻炼计? 10、结合自己所选的专项谈谈该专项运动的运动特点、锻炼价值以及你对体育课的认识和建议(包括对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场地器材的建设性建议等等,要求不少于300字) 注:作业可开卷或参阅体育学院网站提供的知识指南,要独立完成,手写无需打印。 1健康的概念及十条标准?增进健康的途径? 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与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健康的十条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3)应变能力强,能较快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4)善于休息,睡眠良好。(5)能抵抗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7)头发有光泽,头屑少。 (8)眼睛明亮,反映敏锐,眼睛不易发炎。(9)牙齿清洁,无疼痛,牙龈无出血而颜色正常。(10)肌肉丰富,皮肤富于弹性。 增进健康的途径:改善遗传素质,提倡优生优育;合理营养;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2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及危害?自我健康行为的保持与强化? 健康的“1234”生活方式:一个中心:健康; 两个基点:小事糊涂一点,对人大度一点;三大快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四块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不良生活方式及危害:吸烟,酗酒,吸毒,不良性行为等。 危害:酒能损害口腔,胃,肠黏膜,诱发胰腺炎,食道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酒对肺也有影响。吸烟能使心脏跳动加快,血压上升,血管收缩。能引起中风,心脏及循环系统疾病。癌症,肺病及呼吸疾病,能使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吸毒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都有危害。 自我健康行为的保持与强化:知行统一;正确体育态度和意识的形成;培养自己的体育能力;正确对待体质测试,并能科学解释。 3亚健康状态及原因?

公共体育课概述

公共体育课概述

前言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依据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年2月20日国务院批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年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1999年6月13日)等文件精神,特别是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央七号文件);2012年10月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和体育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发53号文件);2014年6月教育部下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国办发【2016】27号);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议》“加强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等政策文件的颁布,在学校修订2017版人才培养计划的背景下,开展“继承优良传统,改革发展创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发展思想,推进体育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进程,制定公共体育课教学大纲。 体育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体育课程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中心工作。体育课程是学校教学计划的必修课程之一,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任务的重要途径。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

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是编写教材、组织教学、进行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检查的主要依据。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纲要,是体育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的纲要性的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各门课程的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并明确了体育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2017年6月,在全部教师共同参与下,确定源于基础教育、高于基础教育的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基点,紧紧围绕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价等四个问题,在注重课程模式、体系、内容、方法和注重学生情感、意识和价值观的同时,更加注重课程教学的细节、教学效果和教师个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经过三稿讨论和专家论证,课程注重以“学生为本”,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握“兴趣”引导和适宜的“强制”,覆盖健康、实效、能力、兴趣、个性和安全六大要素,更好的贯彻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第一章指导思想 体育课程的设置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指导下,将育德、育智、育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注重以“学生为本”,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握“兴趣”引导和适宜的“强制”,覆盖健康、实效、能力、兴趣、个性和安全六大要素,实现“生活的体育、生存的体育、人格的体育”的总体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根据建构主义、全人教育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的教育新理念,以及我国教育发展规划对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创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客观要求,针对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仅重视技能与体能,忽视心理、社会适应能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4.《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4.1 课程基本信息(表4-1) 表4-1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信息 4.2 课程性质与任务 4.2.1课程性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规定,围绕“终身体育”、“健康第一”这一主题,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院体育教学和体育资源的实际情况,编写了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公共必修课程之一,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理论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是我院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完成我院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 4.2.2课程任务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其任务是:

①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生理) ②掌握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及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的方法,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监测方法) ③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1—2项健身运动的方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锻炼方法) ④发展学生个性,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心理) ⑤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其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的优良品质。(品德)4.3 课程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其根本目标为“培养具有健康第一的现代理念,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4.3.1知识目标 A1:体验运动乐趣,掌握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 A2: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竞争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4.3.2能力目标 B1:掌握保健与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锻炼的能力。 B2: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的优良品质。 4.3.3素质目标 C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4.4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4-2) 表4-2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体育理论课作业答案(篮球)

一、专项题(50分) 1.列出你所学专项的4种基本技术,并简述之。 2.简述你所学专项活动的锻炼价值。 3.列举出你所学专项运动中的六种以上裁判规则。 4.请创编一个你所从事专项活动的比赛(或练习)的形式和方法(例如:三人篮球赛、五人制足球赛等)。 二、体育常识(30分) 1.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标志是什么? 2.简述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几种方法。 3.简述足踝关节扭伤的急救处理方法。 4.在体育运动中,出现昏厥的原因是什么?预防措施包括哪些? 5.请列出5种以上你所喜欢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三、论述题(20分) 通过体育课的学习,谈谈你对体育课的认识和体会,并且设计出你认为适宜于大学生的体育课形式。 注:所有作业题只需手写,无需打印。 1.列出你所学专项的5种基本技术,并简述之。 一、攻守技术:学习打篮球,首先要学会篮球场上专门的脚步移动。包括基本站立姿势、跨步急停、转身、摆脱、切入、抢位、滑步、后撤步、交叉步等。 二、传、接球: 1.传球—传球由持球和传球两个动作组成,双手持球时最基本的持球方法。 2.接球—接好球使传球的保证。接球时眼睛腰注视来球,手臂迎球伸出,手指自然分开,当手指触球后,手臂屈肘后引,缓冲来球的力量,两手握球,保持身体平衡。常用的接球方法有双手接胸部高度的球,双手接头部高度的球,双手接反弹球,单手接球等。 三、投篮:要想练好投篮必须有正确的投篮方法、恰当的瞄准点、合适的飞行路线和球的旋转,并且全身要协调用力。 四、运球和突破: 1.运球—运球是控制球,支配球,组织战术配合和突破对手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家喜爱练习的技术之一。 2.突破—突破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技术,是完成个人进攻的主要手段。他是以运球和脚步动作为基础,由蹬、跨、侧身、探肩、推放球和加速等动作组成。运用时应结合投篮、传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体育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就学科本身而言,体育的范畴非常广泛,根据当前我国高职高专教学的实际情况,体育课总学时为72学时,同时我们选择历年重要章节作为教学内容,它们包括:理论课(体育与健康);基础体育课(田径、体操、球类、武术);选修课(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体操、健美操、武术等)。其中安排8学时理论讲授和62学时实践课。学生应当通过听理论课和自学,掌握上述各章节的基本内容,并通过实践课学会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实践成果,并争取学习掌握一、二项终身锻炼身体的技能。 本大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精神,本着以实际出发的原则,对部分章节中的某些叙述作个必要修改,以便于同学学习,由于当代科技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教学时在完成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专业的发展适当介绍相关研究领域的某些新理论,新进展,供同学参考。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适用层次:本大纲适用于我校三年制大专小学教育方向学生 教学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增进身体健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的生活方式。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学生可以提高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技能。

体育部公共体育课体育理论考试题库

体育部公共体育课体育理论考试题库 组建理论课考试题库的要求: 一、组卷方法 1、按照多种题型,选择一定题量的试他题组成试卷。 2、由专家组卷法,可由专家自行选择一定量的试题。 3、随机组卷法,教师发出指令,通过软件系统组卷。 二、组卷范围 1、以全部试题库内容为样本组卷。 2、以所讲授章节试同一库内容为样本。 3、因理论课程内容的补充和修改,课重新命题修改原命题。 三、为了方便评分,不同题型的题量分配形式不同。 例如1。8/8/8/8/4/2分配法 A型题8道(每题2分)。B型题8道(每题2分)。C型题8道(每题2分)。D型题8道(每题2分)。)。E型题4道(每题5分)。F型题2道(每题8分)。总分100分。 例如2。5/5/5/5/4/2分配出法 A型题5道(每题3分)。B型题5道(每题3分)。C型题5道(每题3分)。D型题5道(每题3分)。E型题4道(每题5分)。F型题2道(每题10分)。总分100分 备注:1、题库参考选用“理论考试指导”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材一书;由于指导纲要的执行,可在适当时机对题库进行修改和补充。 2,考试出题的原则按照三的方法出题,但可以根据每学期理论教学的实践情况对分数的分配可以有所改变;也可以只选择某一类出题来进行考试。 体育理论考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001体育(广义)002社会体育003健康004体质 005超量恢复006收缩压、舒张压007最大吸氧量008条件反射 009运动性疲劳010反馈011活动性休息012情感 013能力014心理状态015适宜负荷016运动处方 017耐力018柔韧素质019肺活量020准备活动 021运动性贫血022 运动性昏厥023肌肉痉挛024“极点” 025第二次呼吸026 体育疗法027空间知觉028时间知觉 029意志030绝对感觉阈限031气质032体育锻炼 033健身运动034运动频度035爆发力036身体形态 037呼吸差038神经衰弱039比赛规则040竞技运动 其它球类等专业理论名词解释 二类:填空题 041

大学公共体育理论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 1. 健康: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持身体、精神、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完美状态。 2. 学校体育的总目标:增进学生健康,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和锻炼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3. 运动性昏厥:在运动中,由于脑部突然血液供给不足而发生的暂时性直觉丧失现象。 4. 运动处方: 康复医师或体疗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科学锻炼的一种方法。 5. 心理健康: 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二、填空题(30分):每个空格1分 1.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 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 ”。 2. 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个性化原则,动态性原则,体质的基础性原则,安 全和有效性原则。 3. 在运动锻炼过程中,为了保持有价值的负荷量而不间断地在连续进行运动的 方法叫。持续锻炼法 4. 处置运动中挫伤的“RICE”步骤是指:休息,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5. 健康包括身体、、、和四个层面的健康。心理社会道德 6. 我国第一位奥运金牌获得者是。许海峰 7.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在香港举行。马术 8. 锻炼开始时,应作准备活动;锻炼结束后,应作。整理、放松活动 9. 中国的国球是。乒乓球 10.田径项目中,以高度和距离长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

公共体育理论作业

2012—2013学年2011级公共体育理论作业题 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专项 1、如何科学安排运动量?(8分) 2、运动中出现“极点”的原因是什么?出现“极点”后应怎样对待?(8分) 3、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是什么?(10分) 4、运动前后饮食需注意什么?为什么不应在饭后立即进行运动?(10分) 5、试述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的重要性。(10分) 6、运动时的适宜心率约为多少?怎样推算?如何进行脉搏的自我检测?(12分) 7、健康的概念及十条标准是什么?增进健康的途径有哪些?(12分) 8、结合自己所选的专项谈谈该专项运动的运动特点,锻炼价值以及你对体育课的认识和建议(包括对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场地器材的建设性建议要求。不少于300字)(30分) (1)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跑步,时间不应少于 5 分钟,否则对心肺功能的提高没有好处。 (2)以减肥健美为目的的跑步,时间不应少于20 分钟,速度要慢一点,保持均匀呼吸 无论是体育锻炼还是运动训练,都存在一个合理安排运动量的问题,锻炼效果好坏,也往往取决于运动量的大小。因为运动量过小,不用动员内脏器官的潜力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担负下来,这样就达不到提高内脏器官功能的目的,因而锻炼的效果甚微。相反,如果运动

量过大,在安排时又缺乏必要的节奏,长此下去就会超过人体生理负荷的极限不仅达不到增强体质的锻炼目的,往往还会对锻炼者的健康有不利影响,并对学习或工作造成影响。一般可以用客观生理指标的测定和锻炼者的主观感觉来分析,便可知道运动量安排是否合适。 客观生理指标的测定:目前常用指标包括锻炼前后及安静时的脉膊、血压、体重、肺活量、心电图、尿蛋白、血色素等指标。 测量脉搏是最简便易行、且最能反映机体情况的一个指标,如果安静时的脉搏与以往比较是逐渐下降或者不变,则表明机体反应良好,运动量安排合适,并且还有潜力。每分钟脉搏的正常变化幅度为2~6次。如脉搏频率超过10次/分以上,说明机体反应不佳,如无疾病或其它原因,则说明运动量过大,应予以调整。 安静时正常的血压变动范围应在10毫米汞柱以内,体重不超过0.5千克。如血压明显升高,肺活量显著下降,体重持续减轻,且减轻幅度超过正常体重的1/30时,说明运动量有可能安排不当,要引起注意。 尿蛋白也是评定运动量是否适宜的一个常用指标。可以连续地测定训练后或次日晨的尿蛋白的量,如果训练的开始阶段增加,而后逐渐减少,这说明锻炼者对运动量从不适应到适应,是一个好现象。如果开始时增加,而后数量不仅不减少,反而逐渐增加,恢复也慢,这说明身体不适应,所安排之运动量应予以及时调整。

公共体育课理论作业题答案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公共体育课理论作业题 体育学院--2010-06-01 1健康的概念及十条标准?增进健康的途径? 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与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健康的十条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 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应变能力强,能较快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4)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5)能抵抗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 (7)头发有光泽,头屑少。 (8)眼睛明亮,反映敏锐,眼睛不易发炎。 (9)牙齿清洁,无疼痛,牙龈无出血而颜色正常。 (10)肌肉丰富,皮肤富于弹性。 增进健康的途径:改善遗传素质,提倡优生优育;合理营养;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2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及危害?自我健康行为的保持与强化? 健康的“1234”生活方式: 一个中心:健康; 两个基点:小事糊涂一点,对人大度一点; 三大快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 四块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 不良生活方式及危害:吸烟,酗酒,吸毒,不良性行为等。 危害:酒能损害口腔,胃,肠黏膜,诱发胰腺炎,食道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酒对肺也有影响。吸烟能使心脏跳动加快,血压上升,血管收缩。能引起中风,心脏及循环系统疾病。癌症,肺病及呼吸疾病,能使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吸毒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都有危害。 自我健康行为的保持与强化:知行统一;正确体育态度和意识的形成;培养自己的体育能力;正确对待体质测试,并能科学解释。 3亚健康状态及原因?

成都大学公共体育课理论作业大二

成都大学公共体育课理论作业20132014 一、 1、对老师有礼貌。上课铃响,体委整队,静候上课。要求;快、静、齐。因故迟到 要喊报告。下课时按老师要求整队,听老师下达口令后才下课。 2、不迟到,不早退。如有特殊情况要有班主任或医生证明。提前向教师请假并按老师的要求参加适当的活动、见习或全休。 3、上体育课要穿轻便的服装和鞋子,尽量穿运动服、运动鞋。严禁携带小刀、钥匙、胸针、钩针等硬物。 补充重点对运功服、运动鞋的要求必须要做到。 4、注意安全。严格按老师教授的方法练习,未经允许不随意动器材,不做与课无关的动作,同学间要互相鼓励,做好保护、帮助,听从体委和组长的指挥。 重点强调对安全的注意,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5、爱护公共财物。课前按老师要求布置好场地器材,练习是要爱护使用器材,课后要认真清点归还器材。 二、 (课程项目不同,所以自己百度下哈) 普遍的: 1 课前做好准备运动,课后做好放松整理。 2 课前课后进行点名,见习生必须随队见习。 3 穿着紧凑的服装,鞋,禁止穿着有碍运动的服装。 4 听从指挥,服从安排,有秩序地进行各项目的练习 5 在做器械,高难度,危险动作时做好安全保护。 6 上课过程中,不可嘻戏打闹,不做过于激烈的运动。 7 做练习时,要求由慢到快,运动强度由低到高。 8 课前应检查场地,器材,课中提出安全要求。 三、 1. 热身运动可增加肌肉收缩时的速度和力量。 2. 热身运动可改善肌肉协调能力。 3. 热身运动可预防或减少肌肉、肌腱韧带的伤害。 4. 在耐力性运动项目,热身运动可以加速「再生气(second wind) 」的出现。 5. 热身运动可以改善肌肉的黏滞性。 6. 血红素和肌蛋白结合和释放氧的能力增强。 7. 代谢过程改善。 8. 血管壁阻力减少。 9. 神经感觉受纳器的敏感度和神经传导速度可因体温适当地提升而获得改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