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汉乐府《有所思》赏析

汉乐府《有所思》赏析

汉乐府《有所思》赏析
汉乐府《有所思》赏析

汉乐府《有所思》赏析

有所思①,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②?双珠瑇瑁簪③,用玉绍缭之④。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⑤。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⑥!鸡鸣狗吠⑦,兄嫂当知之。妃呼豨⑧!秋风肃肃晨风飔⑨,东方须臾高知之⑩。

【注释】①有所思:指她所思念的那个人。②何用:何以。问遗(wèi慰):“问”、“遗”二字同义,作“赠与”解,是汉代习用的联语。③瑇瑁(dài mào代冒):即玳瑁,是一种龟类动物,其甲壳光滑而多文采,可制装饰品。簪:古人用以连接发髻和冠的首饰,簪身横穿髻上,两端露出冠外,下缀白珠。④绍缭:犹“缭绕”,缠绕。⑤拉杂:堆集。这句是说,听说情人另有所爱了,就把原拟赠送给他的替、玉、双珠堆集在一块砸碎,烧掉。⑥相思与君绝:与君断绝相思。⑦鸡鸣狗吠:犹言“惊动鸡狗”。古诗中常以“鸡鸣狗吠”借指男女幽会。⑧妃(bēi)呼豨(xū xī):妃,训为“悲”,呼豨,训为“歔欷”。⑨肃肃:飕飕,风声。晨风飔(sī思):据闻一多《乐府诗笺》说:晨风,就是雄鸡,雉鸡常晨鸣求偶。飔当为“思”,是“恋慕”的意思。一说,“晨风飔”,晨风凉。⑩须臾:不一会儿。高:是“皜”、“皓”的假借字,白。“东方高”,日出东方亮。这二句是说在秋风飕飕的清晨,听到晨风鸟求偶的鸣叫,我的心更烦乱了,太阳是会察知我的心的纯洁无瑕。

【赏析】

这是《汉铙歌十八曲》之一。铙歌本为“建威扬德,劝士讽敌”的军乐,然今传十八曲中内容庞杂,叙战阵、纪祥瑞、表武功、写爱情者皆有。清人庄述祖云:“短箫铙歌之为军乐,特其声耳;其辞不必皆序战阵之事。”(《汉铙歌句解》)本篇就是用第一人称,表现一位女子在遭到爱情波折前后的复杂情绪的。

开头五句写其对远方的情郎心怀真挚热烈的相思爱恋:她所思念的情郎,远在大海的南边。相去万里,用什么信物赠与情郎,方能坚其心而表己意呢?问遗(wèi),犹言赠与。她经过一番精心考究,终于选择了“双珠瑇瑁簪”。“瑇瑁簪”,即用玳瑁(一种似龟的动物)那花纹美观的甲片精制而成的发簪。“双珠”,谓在发簪两端各悬一颗珍珠。这在当时可谓精美绝伦的佩饰品了。然而女主人公意犹未足,再用美玉把簪子装饰起来,更见美观(绍缭,缠绕之意)。单从她对礼品非同寻常的、不厌其烦的层层装饰上,就可测出她那内心积淀的爱慕、相思的浓度和分量了。这几句写物寄情,以少总多,表达已言简意丰,情调复缠绵悱恻。试看汉末繁钦《定情诗》中“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结恩情?佩玉缀罗缨。”“何以慰别离?耳后瑇瑁钗”等句,分明是受本篇启发而化出,此亦正可发明本诗“何用”三句意蕴之妙处。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晴光滟敛的爱河上顿生惊涛骇浪,爱情的指针突然发生偏转,“闻君有他心”以下六句,写出了这场风波及其严重后果:她听说情郎已倾心他人,真如晴天霹雳!骤然间,爱的柔情化作了恨的力量,悲痛的心窝燃起了愤怒的烈火。她将那凝聚着一腔痴情的精美信物,愤然地始而折断(拉杂),再而砸碎(摧),三而烧毁,摧毁烧掉仍不能泄其愤,消其怒,复又迎风扬掉其灰烬。“拉、摧、烧、扬”,一连串动作,如快刀斩乱麻,干脆利落,何等愤激!“从今以后,勿复相思!”一刀两断,又何等决绝!非如此,不足以状其“望之深,怨之切。”(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语)

“相思与君绝”以下六句,写其由激怒渐趋冷静之后,欲断不能的种种矛盾、彷徨的复杂心态。“相思”句较上文“勿复相思”之果断决绝,口气已似强弩之末。盖“相思”乃长期的感情积淀,而“与君绝”,只一时愤激之念,二者本属对立而难统一,故此句实乃出于矛盾心情的叹惋,大有“剪不断,理还乱”之意蕴。循此绪端,自然生出“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的回忆和忧虑。“鸡鸣狗吠”“喻风声布闻。”(《诗比兴笺》)《易林·随之既济》:“当年早寡,孤与(宇)独居;鸡鸣狗吠,无敢问者。”即指鳏夫与寡妇夜间来往,惊鸡动狗,已露风声。此处亦谓女子忆昔与郎幽会往来,不免风吹草动,使兄嫂备悉隐情,而今若断绝,居家将何以见人?对兄嫂又如何解释?所谓“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隙穴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公下》)加上始乱终弃的严重后果,自然使她不无顾虑和动摇。何况那“鸡鸣狗吠”中幽会的柔情蜜意时刻,仍然顽固地在牵动着她那旧日的缕缕情思,使她依依难舍呢!“妃呼豨”,正是她在瞻前顾后,心乱如麻的处境中情不自禁地发出的一声歔欷长叹。清人陈本礼《汉诗统笺》云:“妃呼豨,人皆作声词读,细观上下语气,有此一转,便通身灵豁,岂可漫然作声词读耶?”闻一多《乐府诗笺》亦云:“妃读为悲,呼豨读为歔欷。”训释至为允当。三字悲叹,在感情、语气上承上启下,直贯结尾二句意脉。“肃肃”,形容风声凄紧;“晨风”,即晨风鸟。《诗·秦风·晨风》:“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晨风鸟即雉,朝鸣以求偶。“飔”,闻一多训为乃“思”字之讹,言晨风鸟慕类而悲鸣。“高”,音、义皆同“皓”,指东方发白,天将欲晓。二句写女子在悲叹中但闻秋风阵阵凄紧,野雉求偶不得的悲鸣不时传来,使她更加感物共鸣,相思弥甚,犹豫不决。然而她又自信:只待须臾东方皓白,定会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陈本礼云:“言我不忍与君绝决之心,固有如曒日也。谓予不信,少待须臾,俟东方高则知之矣。”(《汉诗统笺》)如此,则“高”尚有喻其心地光明皎洁,感情热烈持恒之义。不过,这层隐喻之底奥,在字面上却是含而不露、引而不发的,读者似乎亦拭目以待其下文。故庄述祖、闻一多皆以为《上邪》即本篇下文,应合为一篇。余冠英亦认为“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此说确实发人深省。

此诗的结构,以“双珠瑇瑁簪”这一爱情信物为线索,通过“赠”与“毁”及毁后三个阶段,来表现主人公的爱与恨,决绝与不忍的感情波折,由大起大落到余波不竭。中间又以“摧烧之”、“相思与君绝”两个顶真句,作为爱憎感情递增与递减的关纽;再以“妃呼豨”的长叹,来联缀贯通昔与今、疑与断的意脉,从而构成了描写女子热恋、失恋、眷恋的心理三部曲。层次清晰而又错综,感情跌宕而有韵致。其次,这首诗通过典型的行动细节描写(选赠礼物的精心装饰,摧毁礼物的连贯动作)和景物的比兴烘托(“鸡鸣狗吠”及末尾二句)来刻画人物的细微心曲,也是相当成功的。文章摘要:《有所思》是一首表达男女情爱的诗。这首诗通过典型的行动细节描写和景物的比兴烘托来刻画人物,表现了一位女子在遭到爱情波折前后的复杂情绪,把主人公因爱而思、由爱而怨、因怨生恨的情感以及忠贞、倔强、爱憎强烈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是一首久传不衰的情诗绝唱。

文章快照:南·野有死麋》第三章云:“舒而脱脱兮,无感我fl兑兮,天使龙(长毛狗)也吠!”写女子要求情人与她相会时,悄悄地来,不要动她的围裙,不要惹得狗叫。将“鸡鸣”两句解为与情人相会,是对的,但同谁相会,沈氏没有详说。如果认为是指“在大海南”的情人,同上下文合着,似显得有些突兀。张玉毂认为这是女子揣测对方心理,表白自己忠贞的话,“言我(女子)实思君,则今与君绝者,以君有他心故;君亦常思我,今与我绝者,岂亦疑我之有他心乎?”因而说我若与他人往来,定当惊动鸡狗,兄嫂必知,意谓自己是忠贞的(见《古诗赏析》)。此说似乎较为合乎情理和上下文气。应当指出的是,这不仅仅是女子表白自己的绝

无“他心”.还含有另外两层意思。一层是说,我对你这样忠贞,你却生了“他心”,是对情人的怨恨;一层是说,如果对方之生“他心”是因为对我的忠贞有怀疑,那么只要他了解了真实情况,就能消除误会,他们还可以恢复旧好,。怨恨之中。又存在着眷恋,相思弥甚,犹豫不决使他不能断然同对方绝裂。结尾两句刻画了女子犹豫不决的心理。“妃呼稀”是表声词,这里指叹息声,正是她在瞻前顾后,心乱如麻的处境中情不自禁地发出的一声虚徽长叹。“肃肃”是风声.形容风声凄紧。“晨风”是鸟名,即鸥,善迅疾高飞,此指疾速之意。“飓”指凉风,即瑟瑟秋风是那样凄凉,似乎也在为姑娘而忧伤。她抬眼望天空,鹤鸟已在飞翔,天即将破晓,因此在心里说:“再过一会儿,太阳就会从东方升起,我的忠贞清白之心,高天白日,均可鉴知!”这是自誓之辞。既是向天表白,也是在向情人表白。而这自誓的本身就表明她还没有拿定主意,下不了决心。特举鹳鸟.也有希望它将自己的心迹转告情人之意。说是“与君绝”。其实是不能绝。她恨情人有“他心”,叉不能和不愿完全消除过去的美好回忆,她还是希望情人能够回心转意。更幻想着这传闻本来就不是事实;她既担心着那可怕的结局终于降临,同时心里仍然闪烁着点点希望的火花。怨恨,猜测,忧虑,种种情感,交织一身。正如沈德潜所言,“怨而怒矣,然怒之切,正望之深,末段余意不尽。”(《古诗源》)此说极其精妙。《有所思》是《汉铙歌》十八曲之一,该曲原本是写女子与情人诀别时的悲思,后人的拟作范围有所拓展,既可以此曲抒发对恋人的思念,也可写思念亲人或朋友。这首诗就是以深切思念远方挚友“公子”为主题的,写得独具特色。

从首联“公子远于隔,乃在天一方”可知这对朋友相隔之远:茫茫旱天,各自在天的另一端。离得愈远,再聚就愈加困难,这是自不待言的了。紧接着对“远”字的概念又从景物上作进层渲染,“望望江山阻,悠悠道路长”是一组对仗甚工的句子,意思是说:望远处巍巍高山、滔滔江河无际无岸,看眼前道路迢迢漫漫无尽无边,这一切都横阻在离人之间。这两句对首联来说是一个生动而又具体的补充。开篇四句展现了诗中主人公对“公子”思念之深、感情之浓。最精彩之处当在以下四句:“别前秋叶落,别后春花芳。雷叹一声响,雨泪忽成行。”这四句既追忆了分手之际正是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的深秋季节;又点出了离别的情思已经整整翻腾了一年,漫长的寒冬过去了,百花飘香的春天也过去了,现在正是雷声隆隆的、多雨的夏天。“秋叶”、“春花”是诗人墨客标明季节时常用的字眼,以“雷”、“雨”暗示夏天的到来也是诗文常事,但是与众不同的是作者落笔成趣,不同凡响:一个“别前”,一个“别后”,就把从“秋”到“春”的苦苦思念之情带进诗来。分手以前秋叶就在凋零,满地枯叶使萧杀气象更浓,也使离情更增添几分凄苦;离别之后的春天,虽然一如往年,百花仍在,但春花虽好,无人共赏,岂不更让人别情难堪。“雷叹一声响,雨泪忽成行”二句是该篇诗眼,不仅借“雷”与“雨”写出了夏季特点,更重要的是借大自然的“雷”与“雨”寄托了诗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与情感。“雷叹”分明是诗中主人公在为思友而长叹,“雨泪”分明诗中主人公在为念友而落泪,这是写作方法上的拟人化手法。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极有气魄。收尾两句“怅望情无极,倾心还自伤”,充分流露出思念而不能见的伤感之情。大意是说:满怀惆怅地望着远方,思念之情绵绵增长,明知关山路远不得相聚、而又过分地倾注真情于挚友,其结果只能更加重自己的悲伤。

这首诗主题集中,就是反映对朋友的思念,虽远隔万水千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更加坚定而深切。诗的艺术构思有所创新,特别是“雷叹”、“雨泪”之句,一反过去对雷、雨的形象描写,雷鸣不是天公震怒的隆隆狂吼,而是像人在深深叹息,雨落不是急骤滂沱而是像人之潸然落泪,显得那么柔和细腻而带着人情味,更衬托出友谊的真挚与纯洁感人【赏析】

这是《汉铙歌十八曲》之一。铙歌本为“建威扬德,劝士讽敌”的军乐,然今传十八曲中内容庞杂,叙战阵、纪祥瑞、表武功、写爱情者皆有。清人庄述祖云:“短箫铙歌之为军

乐,特其声耳;其辞不必皆序战阵之事。”(《汉铙歌句解》)本篇就是用第一人称,表现一位女子在遭到爱情波折前后的复杂情绪的。

开头五句写其对远方的情郎心怀真挚热烈的相思爱恋:她所思念的情郎,远在大海的南边。相去万里,用什么信物赠与情郎,方能坚其心而表己意呢?问遗(wèi),犹言赠与。她经过一番精心考究,终于选择了“双珠瑇瑁簪”。“瑇瑁簪”,即用玳瑁(一种似龟的动物)那花纹美观的甲片精制而成的发簪。“双珠”,谓在发簪两端各悬一颗珍珠。这在当时可谓精美绝伦的佩饰品了。然而女主人公意犹未足,再用美玉把簪子装饰起来,更见美观(绍缭,缠绕之意)。单从她对礼品非同寻常的、不厌其烦的层层装饰上,就可测出她那内心积淀的爱慕、相思的浓度和分量了。这几句写物寄情,以少总多,表达已言简意丰,情调复缠绵悱恻。试看汉末繁钦《定情诗》中“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结恩情?佩玉缀罗缨。”“何以慰别离?耳后瑇瑁钗”等句,分明是受本篇启发而化出,此亦正可发明本诗“何用”三句意蕴之妙处。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晴光滟敛的爱河上顿生惊涛骇浪,爱情的指针突然发生偏转,“闻君有他心”以下六句,写出了这场风波及其严重后果:她听说情郎已倾心他人,真如晴天霹雳!骤然间,爱的柔情化作了恨的力量,悲痛的心窝燃起了愤怒的烈火。她将那凝聚着一腔痴情的精美信物,愤然地始而折断(拉杂),再而砸碎(摧),三而烧毁,摧毁烧掉仍不能泄其愤,消其怒,复又迎风扬掉其灰烬。“拉、摧、烧、扬”,一连串动作,如快刀斩乱麻,干脆利落,何等愤激!“从今以后,勿复相思!”一刀两断,又何等决绝!非如此,不足以状其“望之深,怨之切。”(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语)

“相思与君绝”以下六句,写其由激怒渐趋冷静之后,欲断不能的种种矛盾、彷徨的复杂心态。“相思”句较上文“勿复相思”之果断决绝,口气已似强***之末。盖“相思”乃长期的感情积淀,而“与君绝”,只一时愤激之念,二者本属对立而难统一,故此句实乃出于矛盾心情的叹惋,大有“剪不断,理还乱”之意蕴。循此绪端,自然生出“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的回忆和忧虑。“鸡鸣狗吠”“喻风声布闻。”(《诗比兴笺》)《易林·随之既济》:“当年早寡,孤与(宇)独居;鸡鸣狗吠,无敢问者。”即指鳏夫与寡妇夜间来往,惊鸡动狗,已露风声。此处亦谓女子忆昔与郎幽会往来,不免风吹草动,使兄嫂备悉隐情,而今若断绝,居家将何以见人?对兄嫂又如何解释?所谓“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隙穴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公下》)加上始乱终弃的严重后果,自然使她不无顾虑和动摇。何况那“鸡鸣狗吠”中幽会的柔情蜜意时刻,仍然顽固地在牵动着她那旧日的缕缕情思,使她依依难舍呢!“妃呼豨”,正是她在瞻前顾后,心乱如麻的处境中情不自禁地发出的一声歔欷长叹。清人陈本礼《汉诗统笺》云:“妃呼豨,人皆作声词读,细观上下语气,有此一转,便通身灵豁,岂可漫然作声词读耶?”闻一多《乐府诗笺》亦云:“妃读为悲,呼豨读为歔欷。”训释至为允当。三字悲叹,在感情、语气上承上启下,直贯结尾二句意脉。“肃肃”,形容风声凄紧;“晨风”,即晨风鸟。《诗·秦风·晨风》:“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晨风鸟即雉,朝鸣以求偶。“飔”,闻一多训为乃“思”字之讹,言晨风鸟慕类而悲鸣。“高”,音、义皆同“皓”,指东方发白,天将欲晓。二句写女子在悲叹中但闻秋风阵阵凄紧,野雉求偶不得的悲鸣不时传来,使她更加感物共鸣,相思弥甚,犹豫不决。然而她又自信:只待须臾东方皓白,定会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陈本礼云:“言我不忍与君绝决之心,固有如曒日也。谓予不信,少待须臾,俟东方高则知之矣。”(《汉诗统笺》)如此,则“高”尚有喻其心地光明皎洁,感情热烈持恒之义。不过,这层隐喻之底奥,在字面上却是含而不露、引而不发的,读者似乎亦拭目以待其下文。故庄述祖、闻一多皆以为《上邪》即本篇下文,应合为一篇。余冠英亦认为“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此说确实发人深省。

此诗的结构,以“双珠瑇瑁簪”这一爱情信物为线索,通过“赠”与“毁”及毁后三个阶段,来表现主人公的爱与恨,决绝与不忍的感情波折,由大起大落到余波不竭。中间又以“摧烧之”、“相思与君绝”两个顶真句,作为爱憎感情递增与递减的关纽;再以“妃呼豨”的长叹,来联缀贯通昔与今、疑与断的意脉,从而构成了描写女子热恋、失恋、眷恋的心理三部曲。层次清晰而又错综,感情跌宕而有韵致。其次,这首诗通过典型的行动细节描写(选赠礼物的精心装饰,摧毁礼物的连贯动作)和景物的比兴烘托(“鸡鸣狗吠”及末尾二句)来刻画人物的细微心曲,也是相当成功的。

汉乐府《长歌行》

原文: 汉乐府《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解词: 园:园圃,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场所。 葵:《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秋节:秋季。节,时节,节令。 华:通“花”。 衰:为了押韵,文里可按古音读cui。衰老,衰败。 少:少年时期。 壮:成年时期 老大:指人生命力衰败的老年时期。。 徒:徒然,白白地。 译文: 园中的葵菜郁郁青青 那上面的滚动的晶莹的露珠啊 就要被早晨的太阳晒干 春天的太阳散布恩惠 万物都生机勃勃 常常担心秋天到来 那花儿、叶儿都将衰败 那千百条河流啊 一路向东,奔向大海 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回头西归呢? 青少年时不努力 到老了只能白白地悲伤地叹息了 赏析:这首诗意在劝诫人们要珍惜青少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避免“老大徒伤悲”。 这首诗一开始不写人生,而写园中葵,这是“比兴”的写法,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你看,园中的葵菜,郁郁青青,那葵菜上的滚动的晶莹的露珠,是多么可爱,但是一旦天亮,阳光照耀,它就会被晒干。朝露的生命是多么短暂啊!春天里,太阳散布恩惠,万物欣欣向荣,可是,一到秋天,那万物凋零,一片凄凉。那一路向东的河流是一去不返啊。大自然如此,人生也是如此。“人生短暂,譬如朝露”;又正如西方哲人所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生不可逆转。西方有哲人说,如果人能够倒着活的话,世界上最少有一半人活得比现在精彩,可是世上是不会有后悔药的,也没有人会返老还童的。一个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激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这首诗善于选择典型细节,如朝露易逝、花草易萎、百川归海等自然现象来说理,情景交融,有可读性,避免了空洞的说教,达到了“浅入”但“深出”的效果。

六年级下语文赏析古诗三首长歌行_人教版

六年级下语文赏析-古诗三首长歌行人教版 汉乐府 作品简介: 汉乐府“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 汉乐府创作的基本原则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它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汉乐府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它的叙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选取典型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汉乐府已产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诗。流传下来的汉代乐府诗,绝大多数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编著的《乐府诗集》中。 原文: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注释: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古代的一种蔬菜。 晞:晒干。 阳春:就是春天,是阳光和露水充足的时候。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秋节:秋季。节,时节,节令。 焜黄:枯黄。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 百川:无数条江河。川,河流。 徒:徒然,白白地。 今译: 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 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 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 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 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 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赏析: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简析】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

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原文译文赏析

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原文译文赏析《长歌行》 两汉: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注释】 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句:阳是温和。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华(huā):同“花”。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百川:大河流。 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

2.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

2 . 长歌行①汉乐府 [引领诵读]需要补充录音 [注释有道] ①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②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 ③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④阳春:温暖的春天。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 ⑤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华:同“花”。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⑥徒:白白的。 [翻译直通车] 园中的葵菜正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着阳光的照耀。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天地万物都生机勃勃、一派繁荣。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随处可见草木摇落、百花凋零。 万千河流一路奔腾,东归入海,千百年,这般一去不复返! 如果年少时不知努力奋进,到老来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品味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名篇,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 时光,及时努力。诗歌先从园中葵菜起调,采用“托物起兴”的手法,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写出了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生机勃勃之态。继而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在春天阳光雨 露的滋润下闪耀着生命的光辉。这四句,既是对春天的歌颂,也是对人生最宝贵的青春的赞歌。人生 最具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 然而,自然界春去秋来,时序交替。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 昔日熠熠生辉的叶子也会变得焦黄枯萎,丧失活力。人生也是如此,春华秋实,生老病死,这是一个 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在这里,一个“恐”字,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青春”稍纵即逝的无奈和珍惜。接着,诗人一进步联想到:时光就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那么我们的人生是否是随波逐流,一去 万里呢?此处,由情入理,诗人顺理成章地转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堪称 点睛之笔,与岳飞的《满江红》中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异曲同工之妙,显得浑厚有力,意味深长,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继而引起我们无限的思索。 [拓展链接] 作品简介 《长歌行》选自北宋文人郭茂倩编纂(zuǎn)的《乐府诗集》,是一首五言汉乐府古诗。乐府是自秦 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行(xíng):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歌行体的简称,诗歌的字数,和 句子的长度不受限制。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是为乐府的曲配的唱词。它对 应的是“短歌行”(如曹操的《短歌行》)。长歌”、“短歌”是指“歌声有长短”。如魏文帝曹丕《燕歌行》中的“短歌微吟不能长”。 《乐府诗集》是北宋代郭茂倩编纂(zuǎn)的一部乐府诗总集,收录了号称乐府双璧的《木兰诗》 《孔雀东南飞》等作品。 阅读链接

语文诗词名句大全 长歌行译文及赏析3篇

长歌行译文及赏析3篇 长歌行译文及赏析3篇 长歌行译文及赏析1 长歌行乐府诗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的

百川:河流。 译文 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 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解题 此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 行(xíng):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歌行体的简称,诗歌的字数,和句子的长度不受限制。 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衰:读"cuī".古时候人们读的没有"shuaī"这个音。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乐府解题》说这首古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把“努力”理解为“努力为乐”,显然是一种曲解。汉代的五

言古诗,许多是慨叹年命短促、鼓吹及时行乐的。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一部乐府诗总集,全书一百卷,分十二类。上起汉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谣十余首。除收入封建朝廷的乐章外,还保存了大量民间入乐的歌词和文人创造的《新乐府诗》(《新乐府诗集》其中包括《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全书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对各种歌辞、曲词的起源和发展,均有考订。 简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

汉乐府《长歌行》

汉乐府《长歌行》 [汉]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本诗选自《乐府诗集》 乐府原是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门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歌谣和文人的诗来配乐曲,以备朝廷祭祀和宴会时演奏。后来把乐府搜集、整理、保存的诗歌叫做“乐府”。它也就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新诗体。 以民歌俗曲为主的乐府诗,常见的有“歌”、“行”、“吟”、“曲”、等形式。本诗属于歌形体,歌形体形式自由,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富于变化。 1、四时的变化,万物的盛衰各有其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园中青葵,一片青翠,金黄的花儿饱沾朝露,正期待着日光把它晒干。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红日升起,阳光散布恩惠,把温暖无私地施舍给万物。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秋天将至,花儿凋谢,草木枯黄的衰败景象怎能不让人忧虑、担心呢? 从春天的生机盎然到秋天的萧条冷落,寓意人生也是如此,告戒人们要趁着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努力奋斗。 2、劝勉人们要及时努力,不可蹉跎岁月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所有的河流都向东直奔大海,什么时候才再向西流回呢?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如果少壮时代不发奋图强,那么年老力衰时,悲伤悔恨也来不及了。 本诗造语平淡,但细加体味就会觉得意味深长。诗句不多,感染力却极强。 诗的主旨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赤裸裸地推出,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 ----------------------------------------------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本诗托物起兴,通过清晨葵菜上晶莹的露珠太阳出来就会被晒干,春天的繁华美景到了秋天就会衰败凋零,千万条江河东流到海一去不返等大自然中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说明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不再,年华易逝,因而劝导人们要珍惜少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全诗采用比兴等手法,借物喻理,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前四句写万物在春天竞相生长的勃勃生机: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园子里的葵菜长得非常茂盛,郁郁青青的,等到太阳一出来,葵菜叶片上滚动着的露珠就被晒干了。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大自然里的一切生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后六句与前四句形成对比,说明光阴如流水,时间一去不复返,激励人们应该趁年轻发愤努力,珍惜人生,不要虚度光阴: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时常担忧秋天一到,美丽的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千百条江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够重新返回西方?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也一样啊,年少时如果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到年老体衰时只能白白地悔恨与悲伤。 注释: ①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行: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歌行体的简称,诗歌的字数和句子的长度不受限制。②葵:菜名,即冬葵。又名冬寒菜。是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③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汉乐府《长歌行》原文、译文、赏析

汉乐府《长歌行》原文、译文、赏析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作品简介] 汉乐府“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汉乐府创作的基本原则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它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汉乐府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它的叙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选取典型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汉乐府已产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诗。流传下来的汉代乐府诗,绝大多数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编著的《乐府诗集》中。 [注释]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古代的一种蔬菜。 晞:晒干。 阳春:就是春天,是阳光和露水充足的时候。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秋节:秋季。节,时节,节令。 焜黄:枯黄。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崔”。 百川:无数条江河。川,河流。 徒:徒然,白白地。 [译文] 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 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

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 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 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 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赏析]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简评] 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古诗长歌行翻译赏析

古诗长歌行翻译赏析 《长歌行》作者是唐朝文学家郭茂倩。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前言】 《长歌行》是一首汉乐府诗歌,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 【注释】 ⑴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⑵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⑶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干。 ⑷”阳春“句:阳是温和。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 ⑸秋节:秋季。 ⑹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华(huā):同“花”。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huāi”这个音;一说读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⑺百川:大河流。 ⑻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⑼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翻译】 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原文+赏析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原文+赏析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的 百川:河流。 【译文】 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 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解题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

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 行(xíng):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歌行体的简称,诗歌的字数,和句子的长度不受限制。 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衰:读"cuī".古时候人们读的没有"shuaī"这个音。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乐府解题》说这首古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把“努力”理解为“努力为乐”,显然是一种曲解。汉代的五言古诗,许多是慨叹年命短促、鼓吹及时行乐的。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一部乐府诗总集,全书一百卷,分十二类。上起汉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谣十余首。除收入封

汉乐府长歌行赏析

汉乐府《长歌行》赏析 作品简介: 汉乐府“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 汉乐府创作的基本原则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它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汉乐府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它的叙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选取典型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汉乐府已产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诗。流传下来的汉代乐府诗,绝大多数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编著的《乐府诗集》中。 原文: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葵:古代的一种蔬菜。晞:晒干。阳春:就是春天,是阳光和露水充足的时候。布:散布,洒满。德泽:恩泽。秋节:秋季。节,时节,节令。焜黄:枯黄。华:同“花”。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百川:无数条江河。川,河流。徒:徒然,白白地。 今译: 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赏析: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简评: 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野望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汉乐府民间诗歌长歌行

汉乐府民间诗歌长歌行 导读:《长歌行》是一首汉族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相关的信息,我们来看看下文。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字词解释: 长歌行:汉乐府曲牌名。 葵:“葵”作为蔬菜名,指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本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另有一种菊科草本植物也叫“葵”。向日葵即其中之一。此外,蒲葵也可简称.“葵”,用蒲葵叶做成的扇子称“葵扇”。 朝露:清晨的露水。 阳春:温暖的春天。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华:同“花”读音同“花”。衰:读"cuī",古时候没有"shuaī"这个音。 百川:大河流。少:年轻。老:老年。 徒:白白地。⑼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老大:年老。(指年老了,中年时,人老了,过了青年时期。此句话指到指年老了,中年时,人老了,过了青年时期只能白白地悔恨与悲伤了。) 译文 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长歌行赏析: 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

【长歌行 原文】翻译 赏析_古诗大全

精心整理 【长歌行原文】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朝代:两汉 作者:佚名 原文: 园中的葵菜青青郁郁,葵叶上的露水被朝阳晒干。 春天的阳光把温暖布满大地,万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常常担心秋天一到,美丽的花叶就会枯黄、衰败。 千万条江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 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 : ③朝露:清晨的露水。 ④阳春:温暖的春天。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

⑤秋节:秋季。 ⑥?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华:同“花”读音同“花”。衰:读"cu ī",古时候没有"shuaī"这个音。(但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所以我们认为,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所以读shua ī) 题解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乐府解题》说这首古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把“努力”理解为“努力为乐”,显然是一种曲解。汉代的五言古诗,许多是慨叹年命短促、鼓吹及时行乐的。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 兰诗》 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 、汉乐府、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行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的一些特点。 3.结合自己的生活与知识对诗歌进行独立解读。 4.拓展诗歌阅读视野,培养诗歌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生活与知识对诗歌进行独立解读。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 教具:多媒体电脑 一.导入:启功说:“唐以前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诗是仿出来的。”今天我们学习《饮马长城窟行》,来探究一下中国古典诗歌成长的土壤。二.初读感知课文 1.齐读全文,正读字音句读。 2.对照课文注释,疏通文句。 3.指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命意所在。 4.提出自己的疑问,大家协商解决。 三.释题: 1.“行”是古乐府诗的一种体裁,有“奔放”的意思,所以此类作品大多放情长歌,慷慨疏放,与“歌”的性质相似,常合称“歌行体”。 2.“饮马长城窟”五臣注:“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片人路同于此而伤悲矣。言天下征役,军戎未止,妇人思夫,故作是行。”以后成为艰苦的行役生活的代名词。 四.精读课文 (一)理解课文内容 1.原则: 董仲舒:“诗无达诂。”《春秋繁露》 陈寅恪:“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表一种之同情”。《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 ?——自由与同情是我们讨论的前提。 2.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2.1“河畔草”: 2.1.1《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说“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萌生

小学古诗词鉴赏—长歌行

小学古诗词鉴赏—长歌行 导读:小学古诗词鉴赏—长歌行 长歌行(节录)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1.青青:植物生长得旺盛时颜色。 2.晞(xī):晒干。 3.阳春:暖和的春天。 4.德泽:恩惠。 5.秋节:秋季。 6.焜(kūn)黄:枯黄色。 7.华:同“花”。8.老大:年老。9.徒:徒然。 [今译] 河水滔滔流向东海,怎么可能再往回流呢?少壮年华不努力有所作为,待到年纪老时,就是懊悔悲伤也没有用。 [赏析] 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 “青上园中葵”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清晨、朝露、青葵、阳光,这是一副多么生机盎然的图画。春回大地,万物生长,大自然赐

与人间春光和恩泽。诗人的欣喜,感激之情力透纸背,随即又抒发了悲壮的情绪。“哀”字既是对萧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的表达。接着联想到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并以此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最后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长歌行》属汉乐府《相和歌、平调》两首中的第一首。“长歌”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这一首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复吟诵。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长歌行.汉乐府

长歌行 乐府诗集原文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的

百川:河流。 译文 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 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解题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 行(xíng):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歌行体的简称,诗歌的字数,和句子的长度不受限制。 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衰:读"cuī".古时候人们读的没有"shuaī"这个音。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乐府解题》说这首古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把“努力”理解为“努力为乐”,显然是一种曲解。汉代的五言古诗,许多是慨叹年命短促、鼓吹及时行乐的。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一部乐府诗总集,全书一百卷,分十二类。上起汉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谣十余首。除收入封建朝廷的乐章外,还保存了大量民间入乐的歌词和文人创造的《新乐府诗》(《新乐府诗集》其中包括《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全书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对各种歌辞、曲词的起源和发展,均有考订。 简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

小学高年级古诗经典赏析长歌行

长歌行 两汉: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注释 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句:阳是温和。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华(huā):同“花”。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百川:大河流。 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

乐府诗《长歌行》的意思及赏析

乐府诗《长歌行》的意思及赏析长歌行 乐府诗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1。 一陽一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2黄华3叶衰4。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5徒6伤悲。 1晞(xī):晒干、天亮,引申为一陽一光的照耀。 2焜(kūn)黄:颜色衰败的样子。 3华(huā):同“花”。衰:衰老,衰败。 4衰(cui):衰老,衰败。 5老大:指人生命力衰败的时期。 6徒:副词,可译为“空”。

园中有满眼碧绿的葵菜,晶莹剔透的朝露在一陽一光下渐渐晒干。美好的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世间万物呈现出一派繁荣、茂盛的景象。我常常担心萧瑟凄清的秋天会来到,满树的叶子变得枯黄而飘落,百草也开始凋零衰亡。成百上千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回头向西流呢?如果青春年少的时候不努力,到老的时候只能是白白悔恨了。 【奋进之美】 这首乐府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万物在整个春天的一陽一光雨露之下,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谁也不甘落后。因为它们都惧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的厉害,因为到时会在秋风的吹拂下一一凋零。“一陽一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展现在我们眼前 的是,万物都在仰着头,争相生长的吃力景象,体现了生命的奋进之美。 【赏析】 《长歌行》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它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

被称作“托物起兴”,人们称它是语言的智慧之花。赋、比、兴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认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先去描写其他对象然后再引到自己要表达的对象上来的一种写作手法。对托物起兴的了解和运用,可培养我们写作时的想象能力。 【启示】 在这首诗中,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一陽一光、雨露滋养,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自然界生命的节奏如此快捷,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少年时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一习一奋斗,反而让青春白白地一浪一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我们每个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不虚度生命的每一天。

长歌行 历年中考鉴赏试题

《长歌行》赏析题 译文;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1.诗中描写的自然景物有什么特点? 答:清新质朴自然,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2.诗人从眼前的景象中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从而感悟出怎样的哲理? 答: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联想到自然界,再联想到人生。感悟到了人生要经历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要珍惜人生,不要虚度光阴。 3.诗中写大自然的景物的目的是什么? 答:以自然景物的由盛到衰从生到灭的规律暗示人的生命有限。 4.如何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一句? 答:以江河东流入海不复西归为喻说明光阴一去不返。 5.这首诗在说理方面有什么特点? 答:借物喻理。由眼前美景想到人生易老,鼓励年轻人要珍惜时光。用联想和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6.结合对整首诗的理解填空。 (1)第二联中的“布”和最后一联中的“徒”,在诗中分别是布:散布;徒:空的意思。(2)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 (3)诗歌从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最终得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 (4)诗歌写法的特点是以景寄情,由情入理。 7.用自己的话再现“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的画面。 答:园中的葵菜啊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在阳光下飞升。 8.这首乐府诗的主旨句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说说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慨? 答:抒发了对光阴一去不返、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劝诫世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 10.结合全诗赏析,句末的“徒”字有什么妙处? 答: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人生苦短,必须及时努力。 11.理解性背诵。 (1)诗人寄寓在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的形象中的人生哲理是: (2)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明确地体现在诗句,中。 (3)比喻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奋发努力的两句是: (4)诗中采用拟人手法的诗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5)诗中"百川东到海"是说成百上千条河流向东流向大海。我们曾学过一首词,其中有地句此句相反,请写出这一句:_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苏轼《浣溪沙》) 12.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D ) A."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可理解为"晒干";"昆黄华叶衰"中的"衰"可理解为"衰败"。 B.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云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点睛之笔,它精炼醒目,与岳飞的《满江红》中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是千古名句。 D.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冬葵,百川,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13.珍惜时间的诗句。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3)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