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外认知负荷理论与有效教学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国外认知负荷理论与有效教学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国外认知负荷理论与有效教学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国外认知负荷理论与有效教学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2009年第2期(总第259期)全球教育展望

GLOBAL EDUCATION

Vol.38

No1,2009

国外认知负荷理论与有效教学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吴先强 韦斯林

摘要 有效教学一直是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热点。关注学习者个体差异的认知负荷理论为有效教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空间。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国外学者在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材料设计和个体学习差异等方面对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加以梳理,以期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认知负荷理论 有效教学 研究进展

作者简介 吴先强/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硕士生 (上海200062)

韦斯林/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育专业博士生 (上海200062)

顾名思义,有效教学就是有效果、有效率的教学,其理想的状态是教师少教,而学生却能多学。目前国内的许多研究过分关注教师应该如何 教得有效 ,而忽视了从学习者的角度研究为什么 教得无效 。由于通常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不能反映学习者的学习本质,这些相关结论通常很难促进有效教学研究的实质性进展。但国内外也有大量的研究发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教学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活动都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在学习个体认知心理的层面上为有效教学扫除障碍。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者的认知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 工作记忆 (Baddeley, 1974)对信息的有限加工和 注意 的选择性(Coull,1998;Sturm&Zimmermann,2000),即复杂的学习内容会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这就是有效教学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新近发展起来的认知负荷理论为我们深入研究有效教学问题开辟了新的道路。

一、认知负荷理论简介

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1]由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约翰 斯威勒(John Sweller)在1988年首次提出。从认知结构的分析到认知负荷的测量,从传统教学效应到学习者的前知识,从常规的课堂教学到基于计算机的网络教学,认知负荷理论的研究对象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都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其对教学的指导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谓的认知负荷是指同时被要求施加在工作记忆上的智力活动的全部数量,[2]即工作记忆必须注意和处理的内容总和。认知负荷理论提出了三种基本类型的认知负荷:内部认知负荷、外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由于元素间交互形成的认知负荷称为内部认知负荷(Intrinsic Cog nitive Load),它取决于所要学习材料的本质与学习者的专业知识之间的交互程度。外部认知负荷(Ex traneous Cognitive Load)是超越内部认知负荷的额外负荷,它主要是由设计不当的教学引起。相关认知负荷(Germane Cognitive Load)是指与促进图式构建和图式自动化过程相关的认知负荷。外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都直接受控于教学设计者。三种类型的认知负荷是相互叠加的。为了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外部认知负荷,增加相关认知负荷,并且使总的认知负荷不超出学习者能承受的认知负荷,否则,就会产生较低的认知效率。[3]

二、国外认知负荷理论与有效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纵观国外有关认知负荷与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文献,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材料设计,以及个体学习差异等几个方面。

(一)对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研究

1.图表

T以图表为代表的视觉呈现方式可以包含很高的信息内容,给学习者工作记忆带来的 冗余 信息较少,从而降低教学过程中的认知负荷[4]。同时,它们还能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可视化的方法来观察那些太小、太大、太快或者太慢,甚至是无法直接观察和经历的抽象现象。研究发现,难度较大的复杂教学内容,图表在减轻认知负荷方面的作用尤为明显[5](Robert Carlson,Paul Chandler&John Sw eller,2003)。这是因为图表可以激活和利用学生大脑中的认知图式,从而减少外部认知负荷,学习者只要在工作记忆中操作少数信息元素就可以进行有效的学习。特别是在新手学习的起始阶段,大脑中还没有形成学习新知识的基本图式,这就需要图表来帮助他们形成一定的认知支架。

2.计算机模拟

图表在呈现 静态 的文本内容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它却无法很好地呈现 动态 的教学内容,如科学教学中探究与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复杂的实验室环境和多样化的实验任务通常会引起学习者过高的认知负荷总量,同时学习者的外部认知负荷通常很难操控。这就要求他们在实验之前必须通过适当的准备以降低后续实验教学可能带来的内部认知负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计算机模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有研究表明,包括理论回顾和技能提示的前实验练习可以明显降低实验过程中提出表层问题的学生比例,同时有助于改善学生在后续实验中的表现(Jonstone,1997)。但如果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不允许的话,教师可以通过电脑模拟的方式来向学生呈现前实验的内容。T.M ikael Winberg &C.Anders R.Berg发现,电脑模拟前实验的呈现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关注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的程度更大,而不是疲于应付具体的操作细节。[6]这是因为该呈现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将各种知识内容整合成图式,有助于降低他们的内部认知负荷,从而有更多的认知空间去思考和关注实验中的理论问题。

3.整合多种呈现方式

由于知识的复杂性和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单纯的视觉呈现方式已不能很好地降低认知负荷。在不同的外部呈现方式之间寻找关联性会增加学习者的外部认知负荷,即产生 注意力分散效应(Split-Attention Effect) (Chandler&Sweller, 1992)。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整合多种呈现方式来减少认知负荷,这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减少 注意力分散效应 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把课文、图片、表格和动画多种呈现方式相互补充、相互整合地呈现给学生。这是因为文本呈现方式占用工作记忆中的言语部分,图片或动画占用工作记忆中视觉部分,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工作记忆空间,减少认知负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同一页或同一屏幕上呈现相互关联的文本和插图,让文字和图片紧靠在一起,学习者就能很容易地在工作记忆中同时建立起文字和图片之间的联系。有研究发现,在基于多媒体的科学教学中,用整合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比用单独文本呈现内容,无论在认知负担、学习时间,还是在成就测试中,其教学效果都较好[7](Zeynel Kablan&Munire Erden, 2007)。也就是说,整合多种呈现方式可以让学习者避免从不同信息源获取知识并加以整合时出现的注意力分散,从而降低学习者的认知负荷。

(二)对学生学习材料设计的研究

教学的理想状态是,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利用各种丰富的学习资源来获得知识和培养能力,并能随时得到有效的指导。但由于时下匮乏的教育资源,学生在很多时候只能利用有限的学习材料进行自学来实现自身发展。这就给学习材料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期望和挑战。

1.实验手册的设计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经常设计一

些实验手册帮助学生提高在实验中的学习效率。但常规的实验手册一般以文本说明为主,呈现了太多不加整合的文字信息,学生的认知负荷常处于超载状态,从而降低了它对实验的指导作用。为了尽可能降低实验手册给学生带来的认知负荷,我们可以利用图表等来整合大量相关的信息。有研究将具有同样内容容量的实验手册用 图表 和 文本 两种形式分别提供给学习者学习。结果发现, 图表 实验手册组的学生不论在成就测试,还是在操作技能测试中都比 文本组 表现得好[8](P.Dechsri,L.L.Jones&H.W. Heikkinen,1997)。由此可见,在文本中整合图片和表格而设计出的实验手册可以通过降低工作记忆中的信息量来降低学生的外部认知负荷,从而有利于学习者的理解和改善实验教学的效果。

2.教科书的设计

M arie Iding等人曾对优秀的科学教材(H MSS)中一个有关海洋的教学单元(The Living Ocean)进行过内容分析。他们发现教材内容的设计是建立在对图形、图表和实际动手操作的交互利用基础上的。[9]整本教材中没有大段的文字叙述,信息通过图形和表格表达出来,并且这些图形和表格直接为学生的动手学习和调查探究服务。学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计过程、收集和整理数据、呈现和讨论探究结论来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由此可见,该教材便于学习是因为图表、表格、课文和科学探究过程的整合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认知支架,学习内容蕴含在各种信息源之中,而不是仅仅由教材直接呈现,学生通过这些经过整合的信息源获取知识可以降低学习过程中认知负荷,从而有利于他们的学习。

3.超文本学习材料的设计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师经常会借助网络平台为学生开发基于计算机的电子学习材料。 超文本 链接和动态的 注释 经常会被使用在这些学习材料中。这些辅助手段到底效果如何呢? M?nica Macedo-Rouet&Jean Francois Rouet 等人曾对 超文本 的效果作过认知负荷角度的研究与分析。[10]他们发现,低水平的学习者在利用超文本阅读辅助内容时,由于不断切换信息源,导致了较多的 注意力分散 ,增加了认知负荷,从而阻止他们对学习材料的学习与理解。

Erik Wallen和Jan.L.Plass等人则对注释作过专门研究。他们把注释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选择水平、组织水平和整合水平的注释,并将他们应用于科学学习材料中以检验效果。结果发现,三种类型的注释都有助于不同水平知识的学习。[11]但选择和组织水平的注释可以改进所有水平知识的学习,而整合水平的注释作用有限。接受交互式注释的学习者比只接收一种类型注释的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差。这是因为选择和组织水平的注释本身引起学习者认知负荷的量较小,而整合水平的注释由于其自身内容的复杂性和交互性很大,很容易给学习者带来过重的认知负担,因而对学习帮助不大。

(三)对个体学习差异的研究

1.关于前知识

学习者是从前知识中建构概念的,他们利用前知识从各种外部呈现方式中选择相关信息,然后将所选信息与前知识相结合,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研究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前知识的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

Hyunjeong Lee&Jan L.Plass等人专门研究了前知识对于科学教学效果的影响。[12]他们发现,当知识复杂性较低时,降低外部认知负荷,并增加相关认知负荷,仅仅对具有低水平的前科学知识的学生有效,而对于那些具有高水平前科学知识的学生却有阻碍作用,因为这些试图降低外部认知负荷的措施很可能在无形中为后者构建出了多余的认知框架,给认知过程增加了负担,从而阻碍了他们的学习。但当知识复杂性较高时,学习者高水平的前知识有利于图式的形成,这些图式又可以帮助选择信息建立新的图式,从而降低学习者的内部认知负荷。因此,有效的教学一定要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前知识水平来采取具体的措施以调节他们的的认知负荷。

2.关于背景音乐

M oreno R.&Mayer R. E.的研究发现,前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背景音乐会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13]而对于低水平前知识的学生来说,背景音乐的作用恰好相反。相同的教学内容,低前知识水平的学生会产生较高的内部认知负荷,背景音乐也会增加相关认知负荷,这样他们认知负荷的总量就很容易超标。但高水平的前知识可以

降低教学内容本身所引起的内部认知负荷,这就使得背景音乐的激励情感的积极作用要大于所增加认知负荷的消极作用。该研究还发现,个人的音乐兴趣也会对研究结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背景音乐与学生的欣赏取向和教学信息的特点相匹配,它就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增加学习者的相关认知负荷,从而提高高前知识水平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三、相关研究启示

(一)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负荷

目前的许多教学设计经常会帮助学生假设该学什么,应该怎么学,这明显忽略了学习者的个体特点。认知负荷理论提出的 冗余效应 (Redundancy Effect)要求呈现给学生的教学内容必须是剔除了冗余信息的核心内容, 形式效应 (M odality Effect)则要求所呈现的教学内容可以充分调动起学习者的各种感官通道,以免教学信息在工作记忆中 堵车 ,而 注意力分散效应 的排除需要各种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之间的整合。正因为如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负荷,而不能脱离学生去作一些 理想化 的设计。例如,我们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应该以一种整合的方式加以呈现,多用具有整合信息功能的图表和伴有声音讲解的动画演示,以及把不同的核心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上紧密相连地呈现出来,以有效地降低学习者的认知负荷。

(二)积极开发和使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负荷特点的学习材料

教育资源的缺乏要求我们研究和开发有效的学习材料,以帮助学习者通过自学实现课堂之外的发展。上述研究表明,学习材料的开发和使用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负荷特点,应该能够引起学习者较低的内部认知负荷和较高的相关认知负荷。然而从普通教材到实验手册,从课堂学案到阅读素材,我们一直为学生准备的学习材料大多数是以文字描述为主,图形和表格的比例较小,这样很容易引起他们较大的认知负荷,而不利于学习。因此,在开发和选择学习材料时,我们可以通过整合文字、表格和图形使得学习材料易学(可以降低内部认知负荷),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使得学习者爱学(可以增加相关认知负荷),从而帮助他们实现自主发展。

(三)教学中兼顾认知负荷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对学习者个体特征的理解和把握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和根本。我们的研究不能只谈外在的 原则 ,而忽视对教学对象学习本质的诉求。学习者在课堂中产生的认知负荷由多种因素引起,不能只通过教学设计来简单加以控制。相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前知识水平的学习者所产生认知负荷的数量和种类可能不同。因此,我们要对每一个学习者的个体认知特征加以深入研究,找到其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在认知负荷理论的指导下,以 个性化 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我们可以为前知识水平低的学生提供一些诸如表格、概念图等引起较低认知负荷的内容,防止他们因认知负荷超载而降低课堂学习效率;而对于那些前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则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内容交互性大的复杂材料,在保证负荷总量不超标的情况下,让他们尽量满负荷工作,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发展。

尽管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教学有效性研究还处于个案积累阶段,但我们可以从教学内容和学习材料的设计,以及学习个体的差异等方面来探索有效教学的本质规律和实施途径。后续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学习个体的特点(如前知识、认知风格、学习兴趣等)与认知负荷之间的本质关系,以及如何根据这些认知特点来控制和操纵学习者的各种认知负荷量,以从根本上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John Sw ller,Cogniti ve Load During Problem Solving:Effects on

L earning[J],Cognitive Sci ence,1988(12):257-285.

[2]Graham Cooper.Research into Cogniti ve Load Theory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at UNSW[A].School of Education Studies

[C].T 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 ales,Sydney,Australia.

1998:11.

[3]Fred Paas,Alexander Renkl&John Sw e ller.Cogni tive Load Theory

and Instructional De sign:Recent Developments[J],Educational Psychologi st,2003,38(1):1-4.(下转第10页)

综上所述,凯洛夫 教育学 第三版虽与第二版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论基本相同,承袭了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但是,其意识形态方面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即清除斯大林意识形态的影响,这反映了斯大林去世后的政治形势的要求(这后来成为中国批判凯洛夫 教育学 ,认定其是 修正主义教育学 的直接原因)。

20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苏联教育理论研究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文主义回归苏联教育学,教育理论重新走向关心儿童,促进儿童发展的科学之路,这就使苏联教育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斯大林时期的意识形态基础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直以斯大林专制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凯洛夫 教育学 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在遭到苏联教育理论界不点名的批判[39]及他本人的检讨之后,凯洛夫 教育学 慢慢淡出了苏联教育理论的舞台,在今天的俄罗斯大地上已经很少有人记起他的名字和那本红极一时的教科书。

参考文献:[1] !? #?%&?( )?+?,(?#, ?./!.光盘版.

[2] !?#?, . . !?#?%? !?#? %#&??: !?#?%.

. !?#?%&?( (?)?+?,??#?#.! /%?+0,?!1? !? #?%&. . . !?#?. . !?#?// !?#?%.

. !?#??% &?? &#%?( (?): 8.

[3][4][6-7][9-14] !?#?%&?!?? %()(?(( &+?(

!?#??% #& !%?? ( &#). . . !?# . !?#?%& !?#??%!, 5,1949.

[5]日丹诺夫等.苏联哲学问题[M].新华书店,1950:4.

[8] !?#?%&?()!??+(,(???./(?/?%?)?!0?,(,/1!?+(2#?3+!.

!?#?%&?!(%) )??%, 4,1949.

[15-17] !?#?% &?(!#)??+,(??(, !?#?%! ##.

!?#?%&?!(% ).(1917-1991), !? #?30- !?.

http://s om.fi o.ru/Resources/Drachlerab/2005/08/34.htm. [18]教育资料 凯洛夫教育学的一些观点摘录(内部刊物).教育

科学研究编印,1963:1.

[19-23][25-38]凯洛夫、冈察洛夫等编.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21,21,21,22,22,130,130,257,265,222,257, 224-226,228,231,231,230,235,235.

[24]凯洛夫主编.沈颖,南致善等译.教育学[M]上册.人民教育

出版社,1950:16-17.

[39]参见杨大伟 赫鲁晓夫时期对 苏维埃教育学 的批判[J]

全球教育展望,2007(12).

(责任校对:周巧学)

(上接第31页)

[4]M ichelle Patrick Cook,Vi sual representations in science

education:T he i nfluence of pri or know ledge and cognitive load theory on instructional desi gn principles[J],S cience Education ,2006,90(6):1073-1091.

[5]Robert Carlson,Paul Chandler&John Sw eller.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S cience Instructional M ateri al[J],Jour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3,95(3):629-640.

[6]T.M ikael W i nberg,C.Anders R.Berg.Students Cognitive

Focus Duri ng a Chemistry Laboratory Exercise:Effects of a Computer-Simulated Prelab[J],Journal of Research i n Scien ce Teaching,2007,44(8):1108-1133.

[7]Zeynel Kablan,M u n ire Erden.Instructional efficiency of

integrated and separated text w i th animated presentations i n computer-based sci ence instruction[OL],w ww.el sevier.

com/locate/compedu/doi:10.1016/https://www.sodocs.net/doc/fe12603484.html,pedu.2007.07.002.

[8]Precharn Dechsri,Loretta L.Jones,Henry W.Heikkinen.

Effect of Laboratory M annul Design In corperating Vi su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Aids on Students Learning and Atti tude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 each i ng,1997, 34(9):891-904.[9]M arie Iding,E.Barbara Klemm,M artha.E.Crosby&T homas

Speitel.Interactive T exts,Figures and Tables for Learning Scien ce:Constructivism in T ext Design,International[J], Joural of Instructional M edia,2002,29(4):441-452. [10]M nica M acedo-Rouet,J ean Francois Rouet,Isaac Epstein,

Pierre Fayard.Effects of Onli ne Reading on Popular S cience Com prehension[J],Science Communication,2003,25(2): 99-128.

[11]Erik Wal len,Jan L.Plass&Roland Brunken.T he Function of

Annotations in the Comprehension of S cientific T exts: Cognitive Load Effects and the Impact of Verbal Abi lity[J], Educational Technology,Research an d Development,2005,53

(3):59-72.

[12]Hyunjeong Lee,Jan L.Plass&Bruce D Homer.Optimizing

Cognitive Load for Learning From Computer-Based S cience Simulations[J],Jour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6,98

(4):902-913.

[13]M oreno R,M ayer R E.A coheren ce effect in multimedia

learning:the case of minimizing irrelevant sounds in the design of multimedia instructional m essag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 ychology,2000,92(1),117-125.

(责任校对:周巧学)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理论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教学理论 一、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鲁纳(J.S.Bruner) 产生的主要背景: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国的教育改革受到影响。 理论要点: 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 “基本”指获得广泛新知的基础;“结构”指基本概念、原理及相互联系。 学习有两种迁移:特殊迁移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用简化的方式储存在记忆中,可使记忆具有“再生性”特征。 2.提倡早期学习。 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理智的方法, 有效的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学生。 以困难为理由,把重要的教学往后推迟,往往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 3.教学原理方面的四个原则: A.动机原则——满足社会需求愿望的外来动机作用短暂,而内在动机能起长效作用。 学习的好奇心、胜任感、互助欲是学习的三种基本内在动机。 在实施方面要做好三点: 激活工作:设计“具有最适合的不确定性”的学习课题。 模棱两可的情况最可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维持工作:探索活动被激发出来,就要维持,这取决于对教学过程的控制。 要使学生相信,成功的可能要超过失败,要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独立做出决定与行动的能力。 方向性工作:把注意力引向完成学习项目的主要方面。 B.结构原则——将知识组织起来的最理想方式是建立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的再现形式有三种: 表演式:一组动作; 肖像式:简化的图解、知识树、系统图; 象征性:符号。 以上分别体现出结构的再现性、经济性与有效性。 C.程序原则——学生学习知识所遇到的材料的序列,就是教学的序列。 处理好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智慧发展二者关系,以确定最有效的序列。 决定学习序列的因素: 学习速度(要考虑认知的紧张度)、抵制遗忘的作用、旧知识迁移到新情况的可能性、知识再现的形式、有利于积极和有效地掌握知识。 D.反馈强化原则——没有反馈就没有教学。 基本要求为: (1)时间及时:过早则增加记忆负担,过晚则无指导作用; (2)具有不在思维定势和焦虑状态的条件: 先退出状态,方可进行矫正,否则矫正性信息无效; (3)处理方式:矫正不超出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4.发现学习。其教学模式为:

北外翻译学考博参考书目

MUNDAY, Jeremy. 2001.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Routledge. 2、Gentzler, Edwin. 1993.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 Routledge. 3、Pym, Anthony. 2010. Exploring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4、Colina, Sonia. 2003. Translation Teaching from Research to the Classroom. Toronto: McGraw Hill. 5、Hatim, Basil. 2005.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ranslation. Beijing:FLTRP. 6、陈福康. 2000.《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马会娟苗菊. 2009.《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8、泛读书目:外研社、外教社翻译研究文库、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的翻译系列丛书;《中国翻译》和外语类核心期刊发 北大 、翻译研究方向参考书目: (请注意:下面给出的仅是一个框架性的书目,并非博士考试的出题范围,英语系只是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文本资源) 马祖毅等:《中国翻译通史》(5卷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罗新彰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 Bassnett, S. Translation Studies(3rd e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Gentzler, E.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Hermans, T. e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Studi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Beckenham, Kent: Croom Helm Ltd, 1985. 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Nida, 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 Leiden: E. J. Brill, 1964. Steiner, G.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Toury, G.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国外家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国外家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应该教给孩子的就是学会做人,具备了正直,善良,勇敢,坚毅,宽容,自信的品质和乐观,开朗,平易,独立,豁达的性格,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能立于不败之地。国外的家庭教育就非常重视这一点,但这一点却往往被中国的家长们忽视,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国外家长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培养孩子成人成才。 一、西方人对于孩子成名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

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二、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 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综述

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综述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深入,有效教学的内涵从原来注重知识传授的片面时效向“生命课堂”的全面时效观转变。如何提高教学时效,优化教学效果成了摆在教师与学生面前的迫切问题。本文着重从新课程新视野下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做些探索和思考。 有效教学即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自教学诞生以来,教育者就在追求有效教学,进行有效教学的探索。但作为一种鲜明的教学理念和自觉的教学实践,其历史并不长,国外要稍早些,但国内是近阶段的事。本文就把国内现在进行的有效教学研究做个粗浅的探讨。 有效教学的研究分为国外有效教学和国内有效教学两部分。国外有效教学着重从教的角度研究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师的 特征或品质开始研究,教师的这些特征或品质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生理和心里特征或品质,如外表、魅力等,二是与教学工作相关的特征或品质,如体谅学生等。教师要成为有效教学的教师,必须培养有效教师的所具有的特征和品质。继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努力发现能促进学生学习并使他们学习进步和发展的教学行为,同时避免国外进行有效教学研究时所存在的问题①。总之,教学的有效性,决定作用在于教师,只要教师能进行有效教学,那么有效教学就算是进行了,我觉得有效教学应从师生两方面进行研究,因为教师的教学效果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来体现的,从这方面说,

教学的有效性其实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国内进行的有效教学,大致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大部分还在讨论有效教学的特征、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研究及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课堂行为差异研究等等。我把国内的有效教学罗列了一下,大致讲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首先,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指的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内容要具有发展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要具有挑战性,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二是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我们说的开放性,一是指教学内容既要联系学生生活的世界,又要联系学生可能的生活世界,二是教学内容要联系社会生活与科技发展的现实,三是教学内容要尽可能的情境化②。 其次,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是指科学的组织、清晰的讲解。科学的组织指教学实施时保证了教学内容、活动、策略、秩序等的合理性科学性,尤其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安排。科学地组织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秩序井然,合理分配教学讲授和辅导、学生思考和参与的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减少课堂干扰,使教学按照教学计划设定的方向顺利进行③。黛安?蒙哥马利(Diane Montgomery)还倡导“策略的上课计划”,注重活动的转换。 Roshenshine&Furst(1971) 将清晰的讲解简单的定义成“教学 清楚和易于理解。”因此教学要做到清楚明了 再次,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指监控能力。监控能力分为教师的监控能力和学生监控能力。对教师的监控能力的研究,黛安? 蒙哥马利认为,课堂上“的问题学生”出现的“问题”,大多不是学生引起的,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章节题库-第一章至第八章【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 答:“社会学”是对人类社会做整体研究的社会科学。它横跨经济、政治、人类学、历史及心理学。它的意义在于寻找混合了人类知识及哲学的源头。“社会学”一词是由孔德首创的,他试图使用一种物理学的方法来统一所有的人文学科——包括历史、心理和经济学,从而建立经得起科学规则考验的学科。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一门研究社会的学科。社会学使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实证调查和批判分析,以发展及完善一套有关人类社会结构及活动的知识体系,并会以运用这些知识去寻求或改善社会福利为目标。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由微观层次的社会行动或人际活动,至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社会学研究的重心很大一部分放在现代社会中的各种生活实态,或是当代社会如何形成演进以至今日的过程,不但注重描述现况,也不忽略社会变迁。家庭、各式各样的组织、企业工厂等都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而这些研究对象的共通点是一些具有社会性的社会事实。 2.工业革命 答:工业革命最早是由恩格斯提出来的,是指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发生在英国的从手工生产转向大机器生产的技术、经济变革,后来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国。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的变革,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

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从社会关系说,它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3.社会问题 答:社会问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社会问题,是指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况,也是人们主观构造的产物;是被人们感知、察觉到的状况;是由于价值、规范和利益冲突引起的,需要加以解决的状况;是社会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二、简答题 1.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思想背景。 答:(1)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历史背景(时代条件):工业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导致社会结构的变迁。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民主意识的觉醒,但也伴随着社会规范的混乱。十九世纪上半叶,是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也是其弊端开始暴露的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例如市民社会的危机表现为三次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罢工和德国纺织工人起义。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急切寻求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来对这一变化进行科学解释。 ②科学条件: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论等自然科学方法的影响。当

当代外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对我国的教育发展值得借鉴

当代外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对我国的教育发展值得借鉴 在全球化网络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多研究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借鉴发达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先进经验,不断调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增强和改进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一、典型的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分析 1、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美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核心就是“美国精神”,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合格的美国公民”。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形成统一的民族精神,形成基本的价值观,认同美国这个国家。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十分广泛,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美国学校的课程设置全面,历史课程是美国学生的必修课,在专业课程中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学校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以个性发展为前提,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1)美国注重加强社会政治环境建设。美国首都华盛顿就是一个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博物馆。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塔、罗斯福纪念馆、国会图书馆、独立纪念碑、航天航空博物观等全部免费开放,全国各地博物馆星罗棋布。建筑物的周围是干净整洁的自然环境,各种建筑物处处都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的宣传,到处都渗透着美国“意识”。(2)实践性也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美国各级各类学校都非常重视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政府和社会非常支持学生参加社会性服务。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社会生存的能力。 (3)美国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社会化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只局限在学校范围内,学校只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国会、政党、教会、学校、企业、社区等都负有道德教育的职能,重视个性的发展,注重爱国主义教育。 2、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传统和底蕴。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德国政府非常重视。德国成立了联邦政治教育中心,管理全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邦政治教育中心的工作重点始终与社会发展、国家政治和外交政策等重大问题保持一致,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政治安定和民族统一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德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其中,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人权的教育是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 德国在教育方法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通过各学科、各专业的渗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课程隐蔽进行,使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其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2)德国是多教派并存的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以宗教化的形式存在于各类学校中。宗教在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上有重要作用,通过宗教教育可以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与人际关系。(3)利用大众传媒是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大众传媒是宣扬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极为迅速,德国高校特别重视网络建

翻译实践与评析范文简要

【育才毕业作品(翻译实践与评析)范文简要】 (中文封面页)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 本科毕业作品 《欧洲的前景:临近眼前的深渊》翻译与评析 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年级2008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二○一二年四月

(英文标题页,单独用一页) Translation and Comments on The Future of Europe: Starring into the Abyss (论文作者名,斜体) Supervisor (指导教师名,斜体)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B. A. in English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YUCAI COLLEGE SOUTHWEST UNIVERSITY April, 2012

(致谢,单独用一页,向指导教师及相关人员致谢) Acknowledgements Firstly, I would like to show my deep gratitude and respect to my supervisor …for her / his careful guidance and hard work. Her /His experienced suggestions and continual encouragement have guided me through all my writing process of this paper. Without her /his guidance and assistance, the completion of this thesis would have been impossible. Secondly, I want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the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of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who instructed and helped me a lot in the past half and three years. Finally, I wish to thank my parents and friends, whose spiritual and practical support ensures my courage in face of difficulties.

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寅子 2015-04-28 清源渭水阅503 转8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引言 我国是一个文章大国,自古以来,文章的河流滔滔不绝流传至今,记载和传播着中华文明,培育了雄立于世界的中华民族之魂。写作在教育的过程中历来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远在几千年前,曹王以帝王之尊谈到做文章时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终,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典论·论文》)为封建帝王,能认识到文章具有治国安邦的作用,并将它作为经国大业重视起来,实为不简单。如何写好作文,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时至今日,时代对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项基本能力。但人们实际的写作能力却令人担忧。我国学生从小学三年级甚至更早就开始作文训练,到高中毕业却只有少数学生能写一手漂亮的作文,多数学生视作文为畏途。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许多有志之士对其做过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成效都极为有限,至今作文教学仍未走出“高消耗、低效率”的怪圈。其实我们与其闭门造车不如放眼国外!在此之前我们还要明确一个概念:在现代教育中究竟什么是作文教学呢?可以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作文水平是衡量一个人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想象、语言表达、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多种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的重要标尺,特别是特别是思维和想象和语言表达。现代写作学认为,写作是客观外界事物在头脑中加工制作过程的一种观念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想象和语言表达就可以得到真的锻炼! 那么在我们迷茫和探索的同时国外美、英、日等国的作文教学又有哪些特点?取得了那些成绩呢?笔者通过研究分析美、英、日等国在作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特点,①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从教材、教学观念、教学实践、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综合分析现阶段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作文教学发展的症结。结合国外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让学生从写的需要出发,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阅读、去调查研究、去鉴别,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再创作。从而开发出新的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的写作教学法——“调酒式写作教学法”。 一、美、英、日几个的国家作文教学特点: 总的来说,在外国作文教学中,作文的动力是来自学生本身,作文教育是实践教育,在信息化的社会,应注重掌握社会通讯技能,更好的施展文章的社会传达机能作用,侧重实用文(指具有实际应用性的文章)的写作,如较为重视写报告、意见陈述文、评论文、说明文等。 具体而言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外国作文教学理念比较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注重写作目的和对象。如英国作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把实际作文当成作文教学的关键,学生就各种各样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期末总结 本学期,我们主要从西方翻译学的各个学派学习了有关西方翻译学的一些理论。所以,在进行期末总结时,我按照课本上所划分的学派,从学派简介、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评价这四个方面做了简要总结,最后简单的谈几点在本学期的学习之后我的个人感想。 在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语言学派翻译理论、阐释学派翻译理论、功能学派翻译理论、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解构学派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和苏东学派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20 世纪50 年代,翻译的独立学科性凸显出来,一些学者开始引用语言学理论研究翻译,这批学者被称为西方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派(结构主义),他们从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视角出发,为翻译研究开辟新途径。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尤金?奈达、约翰?卡特福德、彼得?纽马克、巴兹尔?哈蒂姆、罗曼?雅克布逊、斯奈尔-霍恩比、费奥多罗夫(本书中将其理论放在了苏东学派中的语言学派)。 在这次总结中,我按照时间顺序对语言学派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翻译理论进行了简单概括: 1、20世纪50至90年代,对等概念是翻译研究的主要思想。以语言为中心,从语言的结构特征出发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对等是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思想核心(例如:奈达:功能对等?动态对等;纽马克: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卡特福德:等值?转换) 2、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派开始从语篇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并开始注重语境的研究,在此阶段,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开始逐渐接受文化意识形态对翻译学研究的影响,对翻译的文化转向起了过渡作用。 3、20世纪9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逐渐升温,翻译迎来了“认知转向”“认知翻译”逐渐形成 在语言学派之前,语文学式的翻译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人们对于翻译

近十年国外知识可视化研究发展述评_刘超

在知识经济时代,“有效教育不能再集中于曾经需要记忆的、构成稳固知识库的信息块的传播。教育必须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高效学习,这样他们就 能应对不断变化的信息、技术、工作与社会环境”, [1] 实现高效学习的手段之一即“帮助学生发展必要的 认知(智力)工具和学习策略”,[2] 对所学知识建模, 因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关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 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3]知识 可视化作为认知工具中的重要表征,在教育领域中有机运用,所能发挥的作用恰如一剂催化剂,“能帮助教师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与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与学在学生‘想学’、‘愿 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4]在学生“学懂”、 “学会”、学活”的能力层次中升华,从而促进有效教与学。 笔者以Knowledge Visualization 为主题关键词,以“2004~2011”为起止日期,从CALIS 外文期刊网数据库中共检索至相关文献共135302篇,经过筛选获得部分有一定代表性的文献,并通过对这些核 心文献的仔细研读后发现:国外对于“知识可视化”无论是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抑或评价研究都凸显出相当的深广度,尤其是理论研究,更是涌现出一批蕴含较高参考价值、引领学术潮流的文献。此外,以上诸多研究方向皆保持不断创新、臻于完善的发展态势。具体主要研究成果大致归纳如下。 一、知识可视化的前世及今生 “知识可视化”虽是2004年才正式兴起的新兴研究领域,但“可视化”的相关研究却由来已久。早在由布洛斯·麦卡米克(Bloss McCamic )于1987年2月所发表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报告《科学计算中的可视化》(Visualization in Scientific Computing ),可视化(Visualization )一词即作为专业术语正式出现,由此拉开国外“可视化研究”的序幕。直到2004年7月,M.J.埃普拉(M.J.Eppler )和R.A.伯卡德(R.A.Burkhard )共同编写的工作文档《知识可视化———通向一个新的学科及其应用领域》(Knowledge Visual -ization -Towards a New Discipline and its Fields of Application )[5] 发布,则标志着知识可视化正式成为 〔摘要〕知识可视化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 它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在日益强调有效教与学的今天,已逐步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学家及一线教学实践者的关注。本文以近十年国外部分核心文献为研究基础,对知识可视化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扼要述评,以期引起国内研究者的关注。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国外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外知识可视化研究发展述评 笪 刘超 文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圣才出品】

第七章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 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学术背景 1.家庭和教育背景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出生于德国爱尔福特市,父亲是一位地方

行政官员,母亲是一位加尔文教信徒,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新教教徒。 韦伯在18岁那年考入海德堡大学,服军役后来又来到柏林大学继续学业,博士后毕业后留在柏林大学任教。1889年以博士论文《中世纪商业团体的历史》通过答辩并获博士学位。1891年,韦伯又写了博士后论文《罗马农业史》,获得了在柏林大学授课的资格,被聘请为柏林大学的法学讲师,1892年提升为副教授。 2.学术生涯 1895年,韦伯发表了就职演说《论民族国家和经济政策》,受到了学术界和政治界的广泛关注,1896年被聘为海德堡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还兼任弗赖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这期间,韦伯的学术活动十分活跃,他不仅发表了许多有关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学术论文,而且还热情地同各界学者开展广泛的交往,并且还在基督教团体中参与一些政治活动,韦伯逐渐成为德国学术界和政治界一位很有影响的青年学者。 1903年,韦伯同维尔纳·桑巴特和埃德加·雅费合作编辑德国主要学术刊物《社会科学文献》。1904年,韦伯应邀到美国讲学,1905年发表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被认为同在美国的这段经历有关。 3.主要著作 《用作文化科学逻辑性的批判性研究》、《新教各派与资本主义精神》、《俄国资产阶级民主形势》、《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关系》、《论广义社会学的某些范畴》、《(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的导言》、《儒教与道教》、《印度教和佛教》、《古代犹太教》、《论社会和经济学中价值哲学中立性的意义》、《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城市社会学研究》、《经济与社会》、《音乐理性及社会的基础》、《经济通史》、《国家社会学》等。 4.思想来源 对韦伯思想产生较大影响的有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文德尔班、李凯尔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教学理论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鲁纳(J.S.Bruner) 产生的主要背景: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国的教育改革受到影响。 理论要点: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 “基本”指获得广泛新知的基础;“结构”指基本概念、原理及相互联系。 学习有两种迁移:特殊迁移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用简化的方式储存在记忆中,可使记忆具有“再生性”特征。 2.提倡早期学习。 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理智的方法, 有效的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学生。 以困难为理由,把重要的教学往后推迟, 往往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 3.教学原理方面的四个原则: A动机原则——满足社会需求愿望的外来动机作用短暂,而内在动机能起长效作用。学习的好奇心、胜任感、互助欲是学习的三种基本内在动机。 在实施方面要做好三点: 激活工作:设计“具有最适合的不确定性”的学习课题。 模棱两可的情况最可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维持工作:探索活动被激发出来,就要维持,这取决于对教学过程的控制。 要使学生相信,成功的可能要超过失败, 要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独立做出决定与行动的能力。 方向性工作:把注意力引向完成学习项目的主要方面。 B、结构原则——将知识组织起来的最理想方式是建立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的再现形式有三种: 表演式:一组动作; 肖像式:简化的图解、知识树、系统图; 象征性:符号。 以上分别体现出结构的再现性、经济性与有效性。 C、程序原则——学生学习知识所遇到的材料的序列,就是教学的序列。 处理好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智慧发展二者关系, 以确定最有效的序列。 决定学习序列的因素: 学习速度(要考虑认知的紧张度)、抵制遗忘的作用、 旧知识迁移到新情况的可能性、知识再现的形式、 有利于经济和有效地掌握知识。 D、反馈强化原则——没有反馈就没有教学。 基本要求为: (1)时间及时:过早则增加记忆负担,过晚则无指导作用; (2)具有不在思维定势和焦虑状态的条件: 先退出状态,方可进行矫正,否则矫正性信息无效; (3)处理方式:矫正不超出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可编辑版】

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一个10岁的中国孩子,被送进了美国学校,上英文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写论文,题目居然大得冲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上历史课,老师让孩子扮演总统顾问,给国家决策当高参;在中学的物理课上,作业竟然是一个市政研究项目——城市照明系统的布局;而道德教育,居然是从让孩子们爱护小动物开始。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没有统一的考试,没有对学生的三六九等的分类牌位。这就是呈现在一个中国记者眼前的美国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这个中国孩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过熟练地在美国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地各种文字和图象资料了。面对他不懂地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美国的小学教育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眼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办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起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有一次中国家长问孩子的老师弗丝女士:“你们怎么不让孩子背一些重要的东西呢?”弗丝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在一个是他综合使用

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业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我常常想到中国的小学教育,想到那些在可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得孩子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地考试……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合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动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但是多少代人都顺从着它的意志,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或许有着自身的辉煌,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代社会,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审视这种孕育了我没自身的文明?我们一直倡导素质教育,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真正的“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我们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首先想到的是他考试的分数和名次,没有想到他到底又多少实践操作能力,到底对学习又多高的兴趣。改变评价的办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的目光由校内引向广阔的社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地学习。这就是我看美国教育的初步启发。 附送: 美国本科留学推荐信怎么写 美国本科留学推荐信怎么写 在申请学校的过程当中,申请者会发现学校会要求申请者提供2至3封信,对于申请本科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信应该是来自其高中老师、教导主任或者是校长的,而信的内容也应该是从学科成绩到标准化考试再到课外活动等多个方面的,因为学校招生委员会的人员在审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1罗曼·雅科布逊 2彼得·纽马克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Ⅱ) 3约翰·卡特福德论翻译转换 4尤金·奈达论对等原则 5 巴兹尔·哈蒂姆互文介入:利用翻译中缺省语篇的理论体系 6玛丽·斯奈尔—霍恩比翻译:一种跨文化活动 第二章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1乔治·斯坦纳阐释的步骤 2安托瓦纳·贝尔曼翻译及对异的考验 第三章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3凯瑟琳娜·莱丝翻译的抉择:类型、体裁及文本的个性 4汉斯·弗米尔翻译行为中的目的与委任 5克里斯汀娜·诺德目的、忠诚及翻译中的惯例 第四章文化学派翻译理论 12 詹姆斯·霍尔姆斯翻译学的名与实 13 伊塔玛·埃文—佐哈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 14 吉迪恩·图里描述性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15 安德烈·勒菲弗尔大胆妈妈的黄瓜:文学理论中的文本、系统和折射 16 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 17 西奥·赫曼斯翻译研究及其新范式

18 瓦尔特·本雅明译者的任务 19 雅克·德里达巴别塔之旅 20.保罗·德曼评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 21.劳伦斯·韦努蒂文化身份的塑造 第六章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22.雪莉·西蒙翻译理论中的性别化立场 23.劳丽·钱伯伦性别与翻译的隐喻 24.巴巴拉·格达德女性主义话语/翻译的理论化 25.冯·弗罗托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批评 第七章后殖民翻译理论 26.道格拉斯·罗宾逊后殖民研究与翻译研究 27.特佳斯维妮·尼南贾纳翻译的定位 28.盖亚特里·斯皮瓦克翻译的政治 29.埃尔斯·维埃拉解放卡利班们——论食人说与哈罗德·德·坎波斯的超越/越界性创造诗学 第八章苏东学派翻译理论 30.安德烈·费奥多罗夫翻译理论的任务 31.吉维·加切奇拉泽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原则 32.吉里·列维翻译是一个作选择的过程 33.安娜·丽洛娃翻译研究的范畴 6Roman Jakobson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本课题国内外及区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本课题国内外及区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1.课题的研究现状评述 “兴趣”是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古今中外许多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对其做过许多的研究。从心理学角度讲,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事,可以发挥智力潜能的80%以上;而做不感兴趣的事情,则只能发挥智力潜能的20%左右。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他对自己获得巨大成功的经验总结。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平庸的孩子,但他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极大的热情去野外学习和搜集标本,以至后来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杨振宇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观察力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增强自信心,取得理想的成绩。 (三)2、课题研究的意义 (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所以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被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从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真挚而深厚的情感。这样往往会让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从而更加努力、乐意地去学习它。早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强调过兴趣的重要性。他说:“知之不如好知,好知不如乐知。”所以由古至今,无论学习什么,都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达到学进学好学透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3、课题的研究价值 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都离不开老师对他们进行的学习兴趣的培养。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更重视学生个性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或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增强他们走入社会的竞争能力。 (二)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课题的研究目标 现代教育的核心地位是学生,学生应该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索、发现、批判和创新。所以充分的培养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最大的潜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提升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能力。因此,学习国内外有关的先进教学方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寻求高效的数学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强化思维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使我校教学质量走出低谷这一困境。 2、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 采用座谈等形式分别调查各年级,各班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对调查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分析归纳兴趣不足的各类原因。 (2)、激发并维持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 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兴趣不足的各类原因分别进行研究。每个小组成员对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原因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开展重点研究。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课后习题(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圣才出品】

第三章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 1.如何评价斯宾塞对孔德未能真正坚持客观性原则的批评? 答:(1)斯宾塞认为,孔德的学说不是关于社会客观性研究的学说,而是从主观性出发,实质是对社会的主观方面展开研究的学说。斯宾塞指出:孔德所倡导的目的是对人的概念的进步作出完整的回答,而他的目的是对外部世界作出全面的回答;孔德认为各种思想具有必然和实在的继承关系,他却认为各种事物具有必然和实在的继承关系;孔德希望弄清自然知识的起源,他是要弄清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构成。孔德研究主观,斯宾塞研究客观。 (2)在斯宾塞看来,若想对社会进行真正客观地研究,首先必须面对真实存在着的社会有机体,而不是面对作为社会有机体附带的思想状态。只有把个人存在、群体活动和社会组织都看成像生物有机体一样独立于人的思想的外在存在,才能真正客观地观察社会现象,客观地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进化。 (3)斯宾塞认为,坚持对社会展开客观性研究更重要的是排除研究者的主观成见。但避免主观性的干扰,寻求社会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是难以办到的。因为社会现象是由人的行为来完成的,当在一定条件中开展研究活动的社会学家面对在同样条件中存在的人或人群时,因利益、处境、传统等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者的情感、意志、评价就会同被研究对象发生错综复杂的联系。 (4)斯宾塞认为追求客观性的理论往往要排斥个别性,只有在同类事物的一般性上成立的知识才具清楚的客观性。 一般说来,强调客观普遍性、排斥主观个别性的社会理论,往往忽视社会个别存在,而专注于社会普遍规律的研究。斯宾塞与此不同,他在强调客观性前提下,不但没有过高估计

社会普遍规律的作用,反而高度重视社会个别性的研究。 (5)斯宾塞的理论出发点是排除或忽视个人情感、意愿等主观因素的客观个人主义。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自然主义。 (6)总之,同孔德相比,斯宾塞追求的客观性确实要彻底得多,因为他不仅主张克服研究者的主观性,而且还排斥研究对象的主观性,并且把这种客观性追求扩展为对社会的自然主义态度或不干涉主义态度。 2.怎样评价斯宾塞提倡的政府对社会生活应当采取不干涉的自然主义? 答:斯宾塞不赞成像孔德那样试图以社会学理论来指导和管理社会,他主张对待由个人活动构成的社会,应当像对待自然那样顺其自然,而没有必要采用种种政府行为来干涉社会过程,他指出:“一位著名学者认为干涉自然秩序不知会产生什么结果,如果他说的能适用于低于人类的自然秩序,那么就更能适用于存在于人类社会的自然秩序。”斯宾塞崇尚个人自由,认为一个好的社会是个人按照自己的利益达成契约而形成的,如果个人不受政府束缚而像其他生物那样竞争求存,社会将在不断的优胜劣汰中而趋向进步与和谐。 3.怎样理解斯宾塞关于社会分化的理论? 答:斯宾塞认为社会同生物有机体一样,其成长与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过程来完成的。社会有机体增长的基本形式是机体增大和功能增强。斯宾塞更注意的是后者,他首先从社会功能的增强与分化人手讨论社会有机体增长。他认为,引起增长的原因是物竞天择。 (1)社会成员在竞争中保持优势的有效方式是其职能的专门化。只有强化某一方面的能力,社会成员才能在社会竞争中保持其他成员难以取代的优势。斯宾塞所说的社会有机体的增长,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和机能膨胀,而是因竞争推动的社会成员专业分化和社会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