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 必修二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教案

人教版 必修二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教案

人教版  必修二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教案
人教版  必修二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教案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学习目标] 1.掌握DNA和RNA分子的异同。2.描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重、难点)3.理解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的区别。(重点)

知识点1 遗传信息的转录

请仔细阅读教材第62~63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RNA的组成及种类

(1)基本单位及组成

(2)结构:一般是单链,且比DNA短。

(3)RNA的种类及功能

2.DNA和RNA的比较

3.转录

(2)过程

知识点2 遗传信息的翻译

请仔细阅读教材第64~67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叫作翻译。

2.密码子

(1)含义: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

(3)密码子与氨基酸对应关系

①一种密码子决定1种氨基酸。

②1种氨基酸可能对应一种或多种密码子。

(4)特性

①通用性: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共用一套密码子。

②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个密码子。

3.tRNA

(1)结构:类似三叶草的叶形,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碱基能和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叫反密码子。

(2)功能:携带、转运氨基酸,识别密码子。

(3)种类:61种。

(4)与氨基酸对应关系

①一种tRNA只能运输一种氨基酸。

②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tRNA运输。

4.翻译过程

(1)场所:核糖体。

(2)原料:氨基酸。

(3)模板:mRNA。

(4)转运工具:tRNA。

(5)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6)产物:蛋白质。

5.多聚核糖体的作用

通常,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因此,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

蛋白质。

要点一DNA与RNA的比较

【典例1】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种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DNA,在正常情况下复制后形成两个相同的DNA

B.②为tRNA,一种tRNA可携带不同的氨基酸

C.遗传信息位于①上,密码子位于②上

D.①和②共有的碱基是A、C、G、T

[解析] ①为DNA,复制时两条链都作为模板,形成两个相同的DNA;②为tRNA,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遗传信息位于DNA上,密码子位于mRNA上;DNA和tRNA共有的碱基为A、C、G。

[答案] A

[针对训练1] 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和RNA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B.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一样的

C.细胞核和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

D.由碱基A、C和T可以组成5种核苷酸

[解析] DNA和RNA是两类不同的核酸,A错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错误;细胞核和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错误;碱基T为DNA

的特有碱基,碱基A可组成2种核苷酸,碱基C也可组成2种核苷酸,而碱基T只能组成1种脱氧核苷酸,D正确。

[答案] D

要点二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特别提醒] (1)复制、转录、翻译的场所

真核细胞????? 细胞核:DNA 复制、转录细胞质?????

核糖体:翻译线粒体、叶绿体:DNA 复制、转录、翻译

②原核细胞:DNA 复制、转录、翻译都在细胞质内。

③病毒: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翻译都在宿主细胞内。

(2)真核生物先转录再翻译。原核生物转录和翻译在细胞同一空间进行,两个过程紧密偶联,可同时进行。

(3)翻译过程中mRNA 并不移动,而是核糖体沿着mRNA 移动,进而读取下一个密码子。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碱基配对不是A —T ,而是A —U 。

2.联系

【典例2】下列有关如图所示的生理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三个过程均有氢键的破坏也有氢键的形成

B.能在胰岛B细胞的细胞核内进行的是甲、丙过程

C.图乙表示翻译,通过多个核糖体的工作,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合成多条肽链

D.图甲表示DNA的复制,通过增加复制起点,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完成该DNA的复制

[解析] 题图甲表示DNA的复制,乙表示翻译,丙表示转录,

三个过程均有氢键的破坏也有氢键的形成,A正确;胰岛B细胞不能增殖,细胞核内不能进行DNA的复制,B错误;图乙表示翻译,通过多个核糖体的工作,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合成多条肽链,C正确;图甲表示DNA的复制,通过增加复制起点,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完成该DNA的复制,D正确。

[答案] B

[针对训练2] 如图为细胞中某些生理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过程的模板相同

B.①③过程的酶相同

C.②过程中遗传信息由mRNA流向tRNA

D.③过程中的母链与子链反向平行

[解析] 读图知①为转录,③为DNA的复制过程,其模板不相同;①过程所需酶为RNA聚合酶,③过程所需酶有DNA解旋酶、DNA聚合酶及DNA连接酶等;②过程中遗传信息由mRNA流向蛋白质;③过程中的母链与子链反向平行。

[答案] D

要点三基因表达中的对应关系及有关的计算1.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关系

由图可得出如下结论

(1)由①⑥可知:除终止密码子外,一种密码子对应一种反密码

子。

(2)由④⑤可知:一种氨基酸对应一种或多种密码子(或反密码子)。

(3)由②③可知:一种密码子(或反密码子)只对应一种氨基酸。

3.转录、翻译中的有关计算

(1)基因中碱基、RNA 中碱基和氨基酸的数量关系

①转录时只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因此转录形成的mRNA 分子中的碱基数目是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2。

②翻译过程中,mRNA 中每3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数目是mRNA 中碱基数目的1/3。

(2)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相关数量关系

基因中碱基数∶mRNA 中碱基数∶蛋白质中氨基酸数=6∶3∶1。

4.蛋白质的有关计算

(1)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肽键数+肽链数。

(2)蛋白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肽键数×18)。

(3)若基因中有n 个碱基,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则

合成含m 条多肽链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n 6a -18? ??

???n 6-m 。若将基因中有n 个碱基改为有n 个碱基对,则公式为n 3a -18? ??

???n 3-m 。 [特别提醒] (1)转录实际上是DNA 分子上部分片段(基因)控制合成RNA 的过程。转录产生的RNA 的长度明显小于模板DNA 。

(2)由于终止密码子的存在,准确地说,mRNA 上的碱基数目比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3倍还要多一些。基因上的碱基数目比氨基酸

数目的6倍还要多一些。在回答有关问题时,应加上“最多”或“至少”等字。

【典例3】一个mRNA分子有m个碱基,其中(G+C)有n 个;由该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有两条肽链。则控制该mRNA 合成的DNA分子至少含有的(A+T)数、合成蛋白质时最多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A.m、(m/3)-1

B.m、(m/3)-2

C.2(m-n)、(m/3)-1

D.2(m-n)、(m/3)-2

[解析] 由题意知,mRNA分子有m个碱基且G+C的数目为n,则此mRNA分子中A+U的数目为m-n,控制其合成的DNA 分子模板链中A+T的数目至少为m-n,整个双链DNA分子中A +T的数目至少为2(m-n);由mRNA分子有m个碱基可知,以其为翻译模板可合成最多含m/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题干中给出此蛋白质分子有两条肽链,脱去的水分子数最多应为(m/3)-2。

[答案] D

[针对训练3] 假设一段mRNA上有60个碱基,其中A有15个,G有25个,那么转录该mRNA的DNA分子区段中,C和T 的个数之和及该mRNA翻译成的多肽中肽键数最多分别为( ) A.15、20 B.60、18

C.40、19 D.60、19

[解析] 一段mRNA上有60个碱基,则转录成该mRNA的DNA 中应有120个碱基。DNA是双螺旋结构,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有A=T、G=C,则在双链DNA分子中A+G=C+T=(1/2)×120=60。mRNA有60个碱基,不考虑终止密码子,据关系式mRNA

中碱基数∶氨基酸数=3∶1可知,合成的多肽中有20个氨基酸,肽键数最多为19。

[答案] D

课堂归纳小结

[网络构建]

自我校对:遗传信息tRNA 密码子细胞核一核糖mRNA 氨基酸

[拓展阅读]

龙之九子

中国民间有“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说法。古代传说有一位龙母,生了九个儿子,而这九个儿子长相、脾气和爱好各不相同。《天禄识余·龙种》中记载:“一曰贔屃(bìxì),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趺是也;二曰螭(鸱)吻(chīwěn),形似曾,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三曰蒲牢,形似龙而小,性好叫吼,今钟上级星也;四曰狴犴(bì'àn),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五曰饕餮(tāo tiè),好饮食,故立于鼎盖;六曰趴蝮(bāfù),性好水,故立于桥柱;七曰睚眦(yázì),性好杀,故立于刀环;八曰狻猊(suān ní),形似狮,

似好烟火,故立于香炉;九曰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闭,故立于门铺。”

性状表达包括哪些过程?

提示:基因的转录、翻译过程。

[学业水平合格测试]

1.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和RNA不能同时存在于一个细胞中

B.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组成成分完全不同

C.—AGCTGA—既可能是DNA的碱基序列,也可能是RNA 的碱基序列

D.mRNA的碱基序列,取决于DNA的碱基序列,同时又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序列

[解析] DNA和RNA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细胞中,A错误;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两者中都含有磷酸,并且含氮碱基都有A、G、C三种,B错误;T 为DNA的特有碱基,所以含有T的核苷酸序列只能是DNA,不可能是RNA,C错误;DNA上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转移到mRNA上,mRNA通过翻译指导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答案] D

2.对于下列图解,正确的说法是( )

DNA…—A—T—G—C…

RNA…—U—A—C—G…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②表示DNA转录过程③共有5种碱基④共有8种核苷酸⑤共有5种核苷酸⑥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A.①②③B.④⑤⑥

C.②③④D.①③⑤

[解析] 由图可知,此过程是DNA的转录过程,整个过程涉及到A、T、G、C、U这5种碱基,但由于组成DNA链的是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组成RNA链的是4种核糖核苷酸,因此图解中共有8种核苷酸。

[答案] C

3.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录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

B.转录可发生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C.转录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D.转录的产物与DNA的长度相等

[解析] 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真核细胞的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但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可发生该过程;转录过程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转录产生的mRNA是DNA上基因选择性表达的产物,因此其长度应小于DNA。

[答案] B

[学业水平等级测试]

4.下图表示细胞核中所完成的mRNA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有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所使用的教材是中图版必修二。讲述的内容是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基因的表达”。本节是从本质上阐述生命现象的理论,是分子遗传学的核心。本节教材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之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材前后联系 “基因的表达”这部分内容,(1)从物质上看,讨论的是生命特有的两种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和核酸在生命现象中的关系。学习过程需要生物学第一模块《分子与细胞》的知识作为基础,其中密切相关的内容有第二单元“细胞的自我保障”中关于蛋白质的结构和合成,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等。(2)从结构上看,基因表达的过程是在细胞基本结构的不同区域中完成的,因此,还需要第一模块第一单元“有机体中的细胞”中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作为基础。(3)从功能上看,细胞代谢过程都是性状的体现,都是基因表达的结果,从这一点上说,本节内容有有助于对生命最基本特征的理解,这涉及第一模块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中,关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及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周期”中有关细胞增殖、分化等内容。 另外,本节教材与生物学第三模块《稳态和环境》的学习也有密切的联系。因为生命许多特有的调节活动都是基因——酶——性状或基因——蛋白质——性状的具体体现。 就本册而言本节有利于从本质上理解染色体变异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同时也有利于对第二单元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本质作进一步理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基因的本质》后,已经对基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进一步探知有关基因的其他问题,学习的欲望强烈,但具以往的经验,学生往往会陷入学习时明白,学完了就糊涂的困惑中,同时还有课时紧,任务重的矛盾。 三、教学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一——糖、脂肪和蛋白质

一、糖类 1.元素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多数糖类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是2∶1。 2.分类 (1)单糖: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如葡萄糖、果糖、核糖等。 (2)二糖: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常见种类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3)多糖:多个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水解成单糖后才可被吸收。常见的种类有淀粉、纤维素、糖原。 3.生理功能 (1)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如葡萄糖是“生命的燃料”。 (2)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如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成分。 (3)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如淀粉是植物细胞中主要的储能物质,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中主要的储能物质。注意:①单糖、二糖、多糖的划分根据是能否水解及水解后产生单糖的多少。 ②尽管淀粉无甜味,但可以在口腔里经唾液淀粉酶水解成麦芽糖而产生甜味。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③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指的是葡萄糖,核糖和脱氧核糖不能做能源物质。 植物的种子形成及种子萌发时的糖类变化。 种子形成时:单糖→二糖→多糖(淀粉)。 种子萌发时:多糖(淀粉)→二糖→单糖。 ⑤葡萄糖、果糖及二糖中的麦芽糖是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鉴定,多糖不具有还原性。 ⑥多糖中的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而原核细胞的细胞壁不含纤维素,是由肽聚糖构成的。因此能否被纤维素酶除去细胞壁,是区分植物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依据之一。 种类分子式分布生理功能 单糖五碳糖 核糖C5H10O5 动 植 物 细 胞 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脱氧核 糖 C5H10O4 六 碳 糖 萄 葡 糖 C6H12O6 光合作用产物,细胞的 重要能源物质 二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 细胞 水解成果糖和葡萄糖而 供能物质 麦芽糖 水解成两分子葡萄糖而 供能 动物 细胞 水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 而供能 乳糖 多 糖淀粉(C6H10O5)n 植物 细胞 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组成 成分

高中生物必修一《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测试题[001]

高中生物必修一《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观察下列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两种氨基酸,可以确定共同的结构特点是() A.都只含有一个氨基(—NH2) B.都只含有一个羧基(—COOH) C.都只含有一个氢原子 D.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一个分子量大于10000的多肽中A的种类可能有20种 B.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B中 C.多肽中A的数目一般大于B的数目 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A的多样性 3.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B.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是一种二肽 C.某二肽的化学式是C8H14N2O5,水解后得到丙氨酸(R基为-CH3)和另一种氨基酸X,则X的化学式应该是C5H9NO4 D.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氨基数为m-n 4.三鹿牌等不合格婴幼儿奶粉中掺入了一种“假蛋白”——三聚氰胺。右图为三聚氰胺分子的结构式。下列有关“假蛋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聚氰胺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含量比碳元素的含量还高 C.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后提高了蛋白质的含量 D.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三个肽键 5.如下图表示一个由153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分子中含有152个肽键 B.该分子形成过程中,产生了153个水分子 C.该分子中有1个氨基酸侧链基团含硫 D.该分子彻底水解将产生153种氨基酸 6.催产素、牛加压素、血管舒缓素等多肽化合物的氨基酸数量相同,但其生理功能却不同,原因有() ①氨基酸种类不同②合成的场所不同③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④肽链的折叠盘曲方式不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是蛋白质分子的单体,由氨基和羧基组成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的结构是 C.每个氨基酸分子都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 D.组成人体的氨基酸都能在人体内合成 8.胰岛素是胰岛素原通过蛋白酶的水解作用而生成的,那么胰岛素原水解所需的水中的氢用于() A.形成-COOH和-SH B.形成-COOH和连接碳的-H C.形成-SH和-OH D.形成-NH2和-COOH 9.丙氨酸的R基是-CH3,丙氨酸是由哪几种化学元素组成的?() A.C、H、O B.C、H、O、N C.N、P、K、H、C D.C、H、O、N、P 10.人体细胞中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执行着各种特定的功能,抗体具有的主要功能是()A.进行物质运输B.发挥免疫作用C.催化生化反应D.构成细胞成分11.某条肽链由88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其中共有氨基6个,甲硫氨酸5个,且在肽链中的位置为3、25、56、78、88,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C5H11O2NS,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共有N原子数目94个 B.去掉甲硫氨酸得到的肽链中,肽键数目会减少10个 C.去掉甲硫氨酸得到6条肽链,氨基和羧基均分别增加5个 D.特殊水解酶水解掉甲硫氨酸后,所得产物中氧原子增加5个 12.人体的肌肉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但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功能各不相同,这是因为() A.肌细胞形状不同B.在人体的分布位置不同 C.支配其运动的神经不同D.构成肌细胞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13.一种酶切除一种三十九肽中的所有丙氨酸,得其余氨基酸组成的肽链如下图,那么原肽链中的丙氨酸个数和新生成肽链中所有的肽键数是()

优质课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单位:横县中学授课班级:1609 授课教师:黎文华上课地点:1609班教室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能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能力目标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识图能力,分析归纳和推理判断的能力。让学生能利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原理和过程。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用生物学观点认识和分析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 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三、课时安排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二、遗传信息的翻 译 DNA RNA 组成元素 基本单位 碱基 结构 分布 分子大小 另外,教师补充:RNA的在细胞中有三种: mRNA(信使RNA),tRNA(转运RNA),rRNA(核糖体 RNA)。 探究二 DNA的遗传信息是怎么传给mRNA的? 观看动画,阅读教材63页,回答以下问题: 1、概述转录的过程? 2、转录的单位是什么? 3、DNA的两条链都能转录吗? 4、DNA链完全解开吗? 5、在转录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有什么特殊情况? 转录:图示P63图4-4以DNA为模板转录RNA的图解。 利用动画:显示转录过程。 探究三、mRNA上的碱基序列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呢? 思考:mRNA的4种碱基如何决定20种氨基酸? 提出:mRNA上每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 小结:64种密码:61个编码控制20种氨基酸合成,另 外3个(UAG、UAA、UGA)不编码任何氨基酸,而是合成 蛋白质的终止信号又称终止密码。 继续设疑:是谁把细胞质中游离的氨基酸运到蛋白质的 “装配机器”——核糖体上的?————引出tRNA 课件显示:tRNA的结构示意图,特别注意反密码子的种 类和读取的方向(61种,从携带氨基酸的那一端开始 读取) 学生阅读课文,思 考问题,并填写表。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课文,小组讨论。 通过阅读课文,进 一步提高学生自 学能力。 教师导学,进一步 掌握知识要点。 并利用教材中的 图解,引导学生通 过观察、思考、归 纳获得知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2.用交叉相乘法,解析孟德尔二对相对性状实验结果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 交叉相乘法的应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的是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而在实际情况中,生物的性状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当生物的多种性状综合起来的时候其遗传又有什么规律呢? 二、新课教学

以“问题探讨”引入。 提示:可以通过水稻杂交育种等实例,使学生自然地认识到任何生物都不止表现一种性状,后代表现的特征可以是两个亲本性状组合的结果。进一步思考讨论,双亲的性状是遵循什么规律进行组合、传递给后代的?在育种实践中如何获得所需的性状组合? (一)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实验现象(参考P9图1-7) (1)杂交P: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种子)(种子) (植株)(植株) F1:(受精卵) 黄色、圆粒 (种子、100%) (2)F1自交:黄色、圆粒(种子时的F1) 同植株卵子精子 F2:种子 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315 108 102 32 (≈9︰3︰3︰1) 2.数据分析 (1)分析每对性状的F2:

①粒色:黄/绿=315+101/108+32≈3︰1 ②粒形:圆/皱=315+108/101+32≈3︰1 (2)结论: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仍遵循分离定律;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时,遗传因子互不干扰。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杂交:纯黄、圆X 绿、皱 P 基因型(YYRR )(yyrr ) 配子:YR yr F1:YyRr 2.F1植株自交 F1配子:♀YR yR Yr yr (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 ♂1/4 1/4 1/4 1/4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YR yR Yr Yr (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F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教案

第七章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一、教材分析: 本章课程的核心是介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和其他科学理论的发展一样,不是简单的新理论对旧理论的否定和排斥,而是新理论对旧理论的修正、深入和扩展。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及现代进化理论的由来,大体都走过了这样的轨迹。这些应该成为处理本节教学内容的基本脉络。本节内容包括: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达尔文以后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其中重点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 ⑵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⑶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⑷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⑸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以教师提供讨论素材,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活动,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进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⑵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 3.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生物进化的内容,知道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但是现在已经遗忘,而且拉马克进化论,达尔文进化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尚不了解。因此介绍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分析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的重要贡献和历史局限性,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不是一个静态的体系,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五、教学方法 此部分内容简单,前后顺序逻辑严密,框架思路清楚。以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学探究的方法处理教学内容是可行的。关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评说其要点,然后教师可以指出,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是达尔文学说之前影响最大、最为系统的进化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本节教学的中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综合了生物学各学科的成就和多种生物进化因素建立起来的,因此,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学生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由来的关键。因此大致思路如下:通过录像片段引入本课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拉马克进化学说 4个录像片段并结合长颈鹿的进化探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自学并讨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自制多媒体课件,主要是插入与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录像,和与课文相关的图片,以

高中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测试题(附答案)知识讲解

高中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测试题(附 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2 第4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某细胞内相关的生理活动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若该细胞为记忆B细胞,其细胞核、细胞质中均能发生a、b过程 B. 细胞发生c过程时,mRNA沿着核糖体移动,参与的tRNA可能有61种 C. 图中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由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D. 分化的细胞中mRNA和蛋白质一定不同 2.某种物质可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该物质不会阻断的细胞生理过程是 ①DNA复制②转录③翻译 A. ① B. ①② C. ③ D. ②③ 3.若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结构或物质的关系,则表中相应的叙述与图示不符的选项是选项甲乙丙相应的叙述 A DNA RNA蛋白质①过程可表示转录;②过程可表示翻译 B二倍体花粉单倍体通过③得到甲的常用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种子 C离体细胞愈伤组织植物体①过程表示脱分化,②过程包括再分化 D CO 2+H 2 0C 6 H 12 O 6 丙酮酸 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②③过程表 示有氧呼吸 A. A B. B C. C D. D 4.下列有关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都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B. 人体不同细胞中DNA复制方式不同 C. 翻译过程中mRNA都要与核糖体结合 D. 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可由DNA流向RNA 5.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目前该病毒已经造成超过5160人死亡。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下图途径进行增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设计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的计算题归析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的计算题归析

————————————————————————————————作者:————————————————————————————————日期:

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的计算题归析(灵璧中学) 1.有关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例1组成生物体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一条含有100个肽键的多肽链的分子量为多少? 解析: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明确的基本关系式是: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水数×18(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本题中含有100个肽键的多肽链中氨基酸数为:100+1=101,肽键数为100,脱水数也为100,则依上述关系式,蛋白质分子量=101×128?100×18=11128。 变式1:组成生物体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由100个氨基酸构成的含2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为() A.12800 B.11018 C.11036 D.8800 解析:对照关系式,要求蛋白质分子量,还应知道脱水数。由于题中蛋白质包含2条多肽链,所以,脱水数=100?2=98,所以,蛋白质的分子量=128×100?18×98=11036,答案为C。 变式2: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由于吃毒蘑菇而身亡,其中鹅膏草碱就是一种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种环状八肽。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则鹅膏草碱的分子量约为( ) A.1024 B. 898 C.880 D. 862 解析:所谓环肽即指由首尾相接的氨基酸组成的环状的多肽,其特点是肽键数与氨基酸数相同。所以,鹅膏草碱的分子量=8 ×128?8 ×18=880,答案为C。 2.有关蛋白质中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脱水数的计算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明确的基本知识是蛋白质中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脱水数的数量关系。基本关系式有: 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条多肽链,则肽键数=(n?1)个; 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则肽键数=(n?m)个; 无论蛋白质中有多少条肽链,始终有: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全册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 《遗传与进化》 人类是怎样认识基因的存在的? 遗传因子的发现 基因在哪里?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是什么? 基因的本质 基因是怎样行使功能的? 基因的表达 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 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 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生物进化历程中基因频率是如何变化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主线一:以基因的本质为重点的染色体、DNA 、基因、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性状间关系的综合; 主线二:以分离规律为重点的核基因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主线三: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为重点的进化变异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一、孟德尔简介 二、杂交实验(一) 1956----1864------1872 1.选材:豌豆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纯种 性状易区分且稳定 真实遗传 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 一对相对性状的 正交 P (亲本) 互交 反交 F 1(子一代)纯合子、杂合子 F 2(子二代) 分离比为3:1 3.解释 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区分大小写) ②因子成对存在。 ③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 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 测交 F 1是否产生两种 比例为1:1的配子 5.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体现在 三、杂交实验(二) 1. 亲组合 重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四、孟德尔遗传定律史记 ①1866年发表 ②1900年再发现 ③1909年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更名为“基因” 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五、小结 1. 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依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基因在染色体上 证据:果蝇杂交(白眼) 伴性遗传:色盲与抗V D 佝偻病 现代解释:遗传因子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一、减数分裂 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2.过程 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联会成 着丝点分裂 精原 复制 初级四分体(交叉互换)次级 单体分开 精 变形 精 细胞 精母 分离(自由组合) 精母 细胞 子 染色体 2N 2N N 2N N N DNA 2C 4C 4C 2C 2C C C 3.同源染色体 ① 形状(着丝点位置)和大小(长度)相同,分别来自父方与母方的 ②一对同源染色体是一个四分体,含有两条染色体,四条染色单体 ③区别:同源与非同源染色体;姐妹与非姐妹染色单体 ④交叉互换 4.判断分裂图象 奇数 减Ⅱ或生殖细胞 散乱 中央 分极 染色体 不 有丝 有 配对 前 中 后 偶数 同源染色体 有 减Ⅰ 期 期 期 无 减Ⅱ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教案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 设计理念: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独霸课堂45分钟,学生只能充当“留声机”,新课程标准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不应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结论的过程,而应该亲自参与丰富的生动的思维活动并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过程。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积极探索设计一个可以让学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理念,具体做法是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讨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并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探究,动手,合作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根据自身反馈信息来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生物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2)新课标(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这一课是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一节,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学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等知识基础上进行,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并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了细胞学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内容在知识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观察减数分裂动画过程,通过创设一系列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通过学生模拟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变化,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和概念,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并赞美生命的奇妙。具体视课时、进度而定。)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概念。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它是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关键。 学情与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等相关知识,这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基础,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对于细胞中微观世界的物质变化缺乏感性认识,仍难以理解,较难抓住本质。大部分学生表现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学会”但“会学”的同学不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逻辑推理和整体把握两个方面存在障碍,对问题探讨停留于表象认识,难于抓住事物的本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画有细胞轮廓的白纸板,红、蓝两色的橡皮泥)(视教学进度定) 教学过程: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总结生物必修一蛋白质女王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总结生物必修一蛋 白质女王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与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有关的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查,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 [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 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 m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 =肽键总数+氨基总数 ≥ 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 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 =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 ≥ 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

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 脱氢总原子量)=na 18(n m); 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 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 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 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 DNA双链数=c 2; 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 mRNA单链数=c 1; 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 DNA脱水总分子量=(6n)d 18(c 2)。 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 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 18(c 1)。 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练习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某蛋白质分子由M 个氨基酸、4条肽链组成,则该蛋白质分子( ) A .共有M 个肽键 B .至少含有20种氨基酸 C .至少含有4个羧基 D .水解时需要M+4个水分子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是( ) A.NH -CO B. NH2-COOH C.-NH 2-COOH - D.-NH -CO - 3.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 A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B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 .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 .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4.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楚,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 A .反光镜未调好 B .显微镜物镜被破坏 C .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D .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5.免疫球蛋白IgG 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其中-S-S-表示连接两条相 邻肽链的二硫键。若该IgG 由m 个氨基酸构成,则该IgG 有肽键数 ( ) A .m 个 B .(m-4)个 C .(m-2)个 D .(m+1)个 6.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二肽,并生成一分子水,这一分子水中的氢来自于( ) A .羧基和氨基 B .氨基 C .羧基 D .连接在碳原子上的氢 7.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时,高倍镜视野与低倍镜视野相比,前者( ) A .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 .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C .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 .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8.人体的肌肉主要由蛋白质构成,但平滑肌和骨骼肌的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 A .属于不同系统 B .在人体内的分布位置不同 C .肌肉细胞的形状不同 D .所含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9.使用高倍镜观察装片的步骤是( ) (1)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镜 (2)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3)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4)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象清晰为止 A.(2)(3)(4)(1) B. (2)(4)(1)(3) C.(2)(3)(1)(4) D.(3)(4)(2)(1) 10.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10倍物镜观察组织时镜头与玻片的距离比用40倍物镜观察时近 B .若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一污点不动,则污点在反光镜上 C .若载玻片上有d 字母,则视野中呈现p 字母 D .换上高倍物镜后一定要用凹面镜和放大光圈 11.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 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

【推荐下载】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设计庐江三中:许佳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如:豌豆茎的高矮。 相对性状是指一种_____ _的____ __性状的____ _表现类型。如:_____________ 。 设问:豌豆有多对相对性状,孟德尔做杂交实验时是同时观察的吗?他先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并对此进行分析。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观察图1-4) P 纯种的高茎豌豆×纯种的矮茎豌豆 ♀(♂)↓♂(♀) F1高茎豌豆 ↓自交 F2 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3 : 1 思考: F1为什么表现出高茎,没有表现出矮茎的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2为什么又出现了矮茎?且统计是3:1的数量比?这比值是偶然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________ 的两个亲本杂交所产生的F1中__________ _的性状叫显性性状。而_______________ 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指在______ _后代中,同时显现出________ _和_________ _的现象。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生物必修2全册教案-全册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 课时安排讲课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程序 导言 前面学习了遗传物质DNA及其基本单位--基因,知道它的复制使前后代保持连续性,它的表达使亲代和子代相似。那么,基因在传种接代过程中有没有一定的传递规律呢?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 [二]教学目标达成过程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2-4 教师列出如下提纲:(投影显示) 1.了解孟德尔简历 2.孟德尔的试验研究方法是什么?选用什么材料?纯系亲本的杂交技术怎样进行? 在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拨: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动力。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例证; (2)孟德尔用避免外来花粉干扰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豌豆纯合植株进行杂交试验,这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设疑:什么是杂交法? 教师出示人工异花传粉挂图,并与学生一起回忆: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胚珠发育成种子,直到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从而理解杂交试验法。 教师最后强调:孟德尔在试验中发现豌豆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如茎的高与矮、种子形状的圆粒与皱粒。从而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最后归纳理解相对性状要从三点出发: (1)同种生物; (2)同一性状; (3)不同表现类型。 教师出示:豌豆相对性状的挂图。 学生观察后得出:不同品种的豌豆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 提问:在人体上存在哪些相对性状? (答:有耳垂和无耳垂,单眼皮和双眼皮,蓝眼和褐眼……) 再提问:孟德尔开始是否对图示中所有相对性状同时分析呢? 学生回答:否。(这是孟德尔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练习图文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蛋白质练习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某蛋白质分子由M个氨基酸、4条肽链组成,则该蛋白质分子() A.共有M个肽键B.至少含有20种氨基酸 C.至少含有4个羧基D.水解时需要M+4个水分子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是() -COOH- D.-NH-CO- A.NH-CO B. NH2-COOH C.-NH 2 3.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A.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4.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楚,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A.反光镜未调好 B.显微镜物镜被破坏 C.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D.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5.免疫球蛋白IgG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其中-S-S-表示连接 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若该IgG由m个氨基酸构成,则该 IgG有肽键数() A.m个 B.(m-4)个 C.(m-2)个D.(m+1)个 6.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二肽,并生成一分子水,这一分子水中的氢来自于() A.羧基和氨基 B.氨基 C.羧基 D.连接在碳原子上的氢 7.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时,高倍镜视野与低倍镜视野相比,前者() A.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C.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8.人体的肌肉主要由蛋白质构成,但平滑肌和骨骼肌的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A.属于不同系统 B.在人体内的分布位置不同 C.肌肉细胞的形状不同 D.所含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9.使用高倍镜观察装片的步骤是() (1)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镜(2)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3)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4)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象清晰为止 A.(2)(3)(4)(1) B. (2)(4)(1)(3) C.(2)(3)(1)(4) D.(3)(4)(2)(1) 10.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10倍物镜观察组织时镜头与玻片的距离比用40倍物镜观察时近 B.若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一污点不动,则污点在反光镜上 C.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中呈现p字母 D.换上高倍物镜后一定要用凹面镜和放大光圈 11.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A.6 18 B. 5 17 C 5 18 D.6 17

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①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②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1.2过程与方法: ①作好本章的引子。 ②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与侧枝内容的教学要求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同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方法 2. 教学重点/难点 2.1 教学重点 ①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2 教学难点 ①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片段1:导入

师:当我们认识到基因的本质后,能不能利用这一认识,分析现实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呢?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像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描述的那样,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呢? 生:讨论、争论,看图,形成新的问题 (提出探究的问题,引起悬念,明确探究的目标) 师:如果能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你认为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需要使恐龙DNA上的基因表达出来,表现恐龙的特性。 师: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研究“基因的表达”。引导学生看本章的章图。询问学生看懂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问题。 师: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导入新课。 片段2学习转录过程 师:DNA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两者如何联系起来? 推测有一种物质能够作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科学家发现此物质就是RNA。 师:如何解读DNA信息? 生:看图分析比较核糖和脱氧核糖的区别,通过图形和CAI课件的演示,认识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并且完成对比表格。 RNA与DNA的比较

师:DNA是如何转录的,特点是什么?转录的单位是什么?转录与复制有何异同? (通过问题的步步深入,学生推理分析,形成结论) 生:学生阅读教材找到答案。 (结合图解、讲CAI课件,认识转录的过程) 教师讲述:DNA相当于总司令。在战争中,如果总司令总是深入前沿阵地直接指挥, 就会影响他指挥全局。DNA被核膜限制在细胞核内,必须先把遗传信息传给mRNA,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教师提问:为什么mRNA适于作DNA的信使呢?DNA的遗传信息是怎样传给mRNA 的? 结合多媒体课件或图示教师精讲点拨: ①DNA双螺旋解开,DNA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其中一条链提供准确模板; ②游离的核苷酸随机地与DNA链的碱基碰撞,当核苷酸的碱基与DNA的碱基互补时,两者以氢键结合。 ③新结合的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合成的mRNA分子上; ④合成的mRNA从DNA链上释放,而后,DNA双链恢复。 学生听讲、阅读、思考,师生讨论共同完成以上问题,即①mRNA为单链,而且比DNA短,因此能够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②转录成的RNA的碱基序列, 与供转录用的DNA单链的碱基序列之间的碱基是互补配对关系,与DNA双链间碱基互补 配对不同的是,RNA链中与DNA链的A配对的是U,不是T。这样转录出的这个mRNA 与DNA另一条链的碱基序列基本相同,只是DNA链上T的位置,RNA链上是U,从而 保证了转录的准确性。 教师讲述:转录与复制都需要模板、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规律,等等。可以从所需条件、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规律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 师:转录得到的RNA仍是碱基序列,而不是蛋白质。那么,RNA上的碱基序列如何 能变成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呢?RNA如何将信息翻译成蛋白质?

高一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教案

高一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教案 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一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教案,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高一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教案1 一、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经过两年的生物学学习,学生已经储备了很多生物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本节课主要讲述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对酶的本质和特性作了重点介绍。本章本节课内容是高二生物教材的重难点内容。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现象皆与酶的活动有关。在本章节中通过探索验证酶的特性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精神。 首先,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酶的发展历程、特性、作用等都已经知道并理解。这些都与接下来的酶的特性紧密相关。也一定程度上反馈了上节课的上课质量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且为接下来的教学作为指导。其次,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比如说加酶洗衣粉,学生都可能接触过,那么他们就会有很多问题出现了:加酶洗衣粉添加了什么类型的酶呢?酶在洗衣粉里是怎样工作的?在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等等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学生会形成无意注意,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欲望,学习效果也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这方面下手,收集资料,增大信息量,活跃课堂气氛。再者,酶的生产应用的引入,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觉得生物对他们来说,不是只是抽象的某某技术,某某发现,某某科学家等等,而是贴近日常生活的,很常见的东西,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掌握了这个,那我是不是就相当于令人羡慕的科学家了呢?”这样,也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也为以后的择业多一个选择。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在这节课中,我打算先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酶的本质,作用。然后问大家一个问题:“生活中你遇到酶了吗?”其次,给大家展示几张酶的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看大家反应,并尝试总结。再者,就用几个案例来一一说明酶具有哪些特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