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遗传学》复习资料

《遗传学》复习资料

《遗传学》复习资料
《遗传学》复习资料

遗传学

Nothing in biology makes sense except in the light of evolution.

(只有在进化论的光照下,生物学才有意义。)

第一章绪论

遗传:生物亲代繁殖与自身相似的后代的现象。

变异:生物亲代繁殖中后代发生于亲代不同的现象。

遗传学研究的核心:遗传和变异

基因型:个体遗传,决定各种形状发育的所有基因。对某一生物体而言,从亲本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对于某一性状而言是决定性状的基因组合。

表型:生物体表现出所有形态特征、生理特征、行为特征。某一生物体而言,是全部单位性状的总和;对于某一性状而言是该性状的具体表现。

特创论:瑞典分类学家林奈提出,物种固定不变。

用进废退论:法国学者拉马克提出,每一代中用或不用回加强或消弱的形状可遗传。

进化论: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随“贝格尔”环球旅行,提出生物通过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而进化。

·遗传学奠基——奥地利的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分离和自由组合,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创始人。1900年遗传学奠基年,三位不同国家的植物学家独立发现孟德尔原理。

·细胞遗传学建立——1910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确定基因是染色体上的分散单位,提出基因连锁交换定律,创立染色体遗传为核心的细胞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创立——1953年沃尔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创立分子生物学。

现代遗传学分类:传递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生统遗传学。

第二章染色体

次级键:静电作用、氢键、疏水键、分子间作用力

染色体形态特征:数目、大小、着丝点位置、臂比、次缢痕、随体

染色体分类:臂比=q/p,着丝粒指数=p/(p+q),相对长度=(p+q)/染色体长度根据着丝点位置、两条染色体臂长度分类:中间、近中、近端、顶端着丝粒染色体

染色体排列:1短臂上,长臂下,着丝点在同一直线上;2随体有无;3按照大小排列

着丝点/着丝粒/主缢痕:碱性染料处理的浅色区,并表现出缢缩。

次缢痕:某些染色体上处主缢痕以外,还有另一个染色较浅的缢缩部位。

随体:某些染色体的次缢痕末端具有圆形或略长形的染色体节段。

端粒: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用于封闭染色体末端,是染色体彼此之间不能连接的特化部分。染色体四级包装过程:

·由H2A、H2B、H3、H4各两个外加H1一个,形成一个八聚体核小体,直径10nm 1将200bp的DNA分子(2nm)缠绕在核小体外,从68nm压缩到10nm中,压缩率1/7 2六个核小体形成一个螺线管,压缩率1/6,直径30nm

3螺线管形成超螺线管,压缩率1/40,直径4000nm

4超螺线管形成染色单体,压缩率1/5

染色体区带命名法:1q23,4:1:染色体;q:臂;2:区;3:带;4:亚带

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

纺锤体:中心粒+纺锤丝(显微管、极微管、重力微管)

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红细胞、干细胞【低能耗】)。

高等生物细胞分裂过程:G1【细胞生长】—(G0)—S【DNA合成】——G2【检查期】细胞分离遗传调控依赖成熟促进因子(Cyclin)、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决定细胞周期进程。

意义:保证了细胞周期中各环节的有序进行,避免细胞周期紊乱、分裂异常、癌变。染色质/染色体:

1染色质是指处于细胞分裂间期,疏松折叠,解旋展开表达的核苷酸链和蛋白的结合物,没有组蛋白、非组蛋白保护包裹的DNA双链

2染色体是细胞处于分裂期高度螺旋化的染色质,有组蛋白、非组蛋白保护的DNA双链

巨型染色体主要包括多线性染色体(果蝇)和灯刷染色体(卵母细胞)

减数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1:

1细线期:细胞内出现细长染色体,且已经复制为双重结构。

2偶线期:发生练会,形成二价体。

·联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偶线期,同源染色体彼此靠拢,准确配对。

·二价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偶线期,同源染色体彼此靠拢发生联会形成的

四重结构。

3粗线期:二价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某些节段进行交换,产生第一次变异。

4双线期:联会复合体解体,出现交叉(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

的结果)

5终变期:染色体收缩程度达到最大,分散在核内,是观察的做好时间·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出现第二次变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2:基于粗线期的染色体片段交换发生第三次变异,每条染色体自着丝点开始一分为二

减数分裂意义:

1通过两次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复制,是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母细胞的一半,以便在性细胞结合中使染色体数目回复正常,保证物种世代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

2分裂过程中的多次发生变异的过程使得不同子细胞中染色体组合方式多样,使配子受精后的子代群体产生遗传多样性变异。

第四章孟德尔遗传定律

性状:生物全部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

单位性状:每一个具体的性状。

相对性状:单位性状内具有相对差异的性状。

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在配子的形成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去。

孟德尔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发生自由组合。

一对等位基因的测定:正交、测交、F1自交

两对等位基因的测定:测交、自交

测交法:被测个体与纯合隐形杂交。

适合度X2检验:X2=Σ[(O-C) 2/C]

O实际得到的观察值;C理论的期望值;(O-C)观察值和期望值的偏差

基因互作:不同基因(两对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性状的表现。

·本质:一对基因只影响一个生化过程。

·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

·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可以影响同一个性状的发育。

1互补作用:只要同时存在显基因,就产生相同性状。9∶(3∶3∶1)

2积加作用:显基因分别存在和同时存在时,都各体现同一种性状。9∶(3∶3)∶1 3重叠作用:只有两对基因均为隐性产生另外一种性状。(9∶3∶3)∶1

4显性上位:一对显基因对另一基因有显性作用。(9∶3)∶3∶1

5隐性上位:一对隐基因对另一基因有显性作用。9∶3∶(3∶1)

6抑制作用:一对显基因没有直接的表型,但抑制另一对基因。(9∶3∶3)∶1

第五章连锁遗传

连锁遗传: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常常连在一起不相分离,而进入同一配子中。

连锁:用来描述同一条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特点:1、F2、测交F1各基因型之间比例都不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2、与亲本基因型组合相同的配子型比例总是大于非亲本配子型的比例。3、亲本与非亲本配子间的比例接近1∶1。

相引相:不同多对显性基因间的基因连锁现象

相斥相: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之间的基因连锁现象。

完全连锁:同一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发生分离被一起传递到下一代的现象。只产生比例相同的亲本型配子。

连锁遗传定律:同一染色体上紧密靠近的基因总是相互联系在一起遗传,不进行独立分配,他们的重组是染色体片段交换的结果。

交换:在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间相互配对时,配对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偶尔会发生互换

交换不会发生在减数分裂的所有孢母细胞中,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重组基因型不会超过总配子的1/2-----------染色体内重组的标志

重组值: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比。

交换值: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配子数的百分比。

交换值≥重组值

·交换值↑——遗传距离↑——基因距离↑

·交换值↑——连锁强度↑——基因距离↑

1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换的数目、位置是不变的。

2交换值/重组值来度量基因间的相对距离=遗传距离,以1%作为1个遗传距离单位,重组频率决定遗传距离。基因间的距离越大,发生交换的细胞越多,重组频率越高,反之亦然。

3交换值大小决定连锁强度

影响重组率的因素:年龄、性别、温度

基因定位: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

·两点测验:将双因子杂合体用双隐性纯合体杂交,测交后代中重组基因型的大小直接反映基因间的连锁关系和连锁程度。

特点:1三次杂交,三次测交;2不排除双交换,五个单遗传位以上不准确

双交换:三个基因的交换中,中间的基因为出现了两次交换,而不进行基因重组,于是重组值=1/2的现象。

·三点测验:利用三因子杂合体的测交,一次测验,确定基因间的连锁关系,估计连锁距离。

特点:1一次杂交,一次测交;2考虑到了双交换的存在。计算(P99)

三点测验与两点测验的优势:操作简单,考虑到双交换的存在,使遗传距离更加准确

干扰:双交换值与理论上期望得到的双交换值不相符的现象。

符合系数:实际获得的双交换类型的数目或频率与理论上期望得到的双交换数目或频率的比值。

连锁群: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群。

第六章染色体作图

人类基因定位法:1基因缺失定位法,2外祖父法,3DNA介导定位法,4克隆分布分析法,5家系分析

染色体作图注意点:1尽可能多的标记基因,2基因与着丝粒距离越小越好

红色面包霉染色体着丝粒作图:减数第二次分裂计算重组率,因为考虑之后还有有丝分裂,于是重组率上需要×1/2,最大重组率=67%×1/2=33.3%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每条染色体有姐妹染色单体组成,且单体区段可发生交换,但不产生新的基因型。

遗传标记:一种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学操作的基本工具。

分类:形态学标记(多因一效)、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精确性差)、分子标记。

特点:1位点专化,2在所研究的群体中存在多态性,3容易用它进行基因型分析

·分子标记:根据DNA序列上的变异发展起来的标记。

优点:1数量几乎无限多运用上无限制

2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准确性高

3不存在同工酶标记所具有的时期特异性,易于实际使用

4许多标记为共显性,能区分纯合、杂合基因型,提供完整基因信息

5不存在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等效

6无表型效应,对目标性状的表达不影响

常用分子标记物:RFLP、STS、AFLP、SSR、RAPD

应用:1可用于动植物品种的遗传改良

2打破不利连锁

3加快不同优良基因聚合的过程

4对两亲本基因组进行分析,推测多位点基因型,为亲本选配、预测后代表型

比较图谱:用一套相同的分子标记在有关物种中进行基因组作图,研究不同基因组中的线性分布和重拍机制,揭示物种间的遗传保守性和变异,为遗传信息的共享提供指导。

基因、标记之间的遗传距离与它们之间的实际物理距离没有必然的线性关系,只能通过使用尽可能多的标记接近目标基因,实现突围图位克隆。

原位杂交:DNA探针直接与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上对应的同源区段杂交结合,杂交结果直接显示出与探针序列同源的区域在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上所处的位置。

FISH(荧光原位杂交):将不同发光特性的荧光标记物标记的一组探针与单个染色体杂交,同时显示各探针序列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GISH(基因组原位杂交):用整个基因组的总DNA作为原位杂交的探针,检测远缘杂交后代中外源染色体的导入情况。

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作图

微生物在遗传学研究的特征:

1繁殖世代时间短,20min一代

2遗传物质比较简单,没有蛋白、组蛋白的保护,便与研究基因的突变和相互作用

3 微生物缺乏线粒体、叶绿体等复杂细胞器;灭有核膜,没有界限分明的细胞核

4微生物的数量庞大

5微生物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朊病毒:具有侵染性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蛋白质颗粒。(最小病毒、山羊瘙痒病)

质粒:

自主复制的小型、双链、闭合、环状DNA分子。(小型、双链、闭合、环状、具有独立自主复制能力的DNA分子)

拟有性过程:不经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遗传重组。包括:转化、结合、转导。

1转化:细菌细胞从周围介质中吸收另一不同基因型细胞的DNA,而是其自身基因型和表型发生变化的现象。

·转染(转化的特殊形式):用除去蛋白质外壳的病毒核酸感染细菌或原生质体的过程。

具体过程:1外源DNA吸附在细菌表面的接受位点

2细菌吸收外源DNA,进入感受态

3细菌膜面核酸酶降解一条单链供能,DNA酶内切另一条单链DNA

为14kb片段入胞

4单链DNA的部分与受体染色体部分联会,置换受体染色体部分区

段,稳定整合进入受体DNA中

·细菌能够吸收外源DNA时的生理状态,成为感受态。

2结合:遗传物质(质粒)在菌体的直接接触下,从供体菌到受体菌的过程。

·F质粒:雄性染色体外的一个共价环状DNA分子,大约是细菌基因组DNA的2%。

·F因子转移:F因子的结合是可逆的,带有F因子部分和受体菌的部分基因。

·F+雄性菌,有F质粒;F-雌性菌,无F质粒;Hfr重组后菌株。(F因子的DNA整合

到细菌的染色体的菌株)

3转导:通过噬菌体为媒介,讲一个细菌的基因导入另一个细菌的过程。

·普遍性转导:P1、P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可以随意包裹宿主细菌染色体DNA的很多不同片段,只要片段含有基因座位不超过细菌遗传图谱2min的距离。

·局限性转导:在转导中被转导的只是λ噬菌体在细菌染色体插入位点两侧的基因。(转导仅限于gal、bio)

第十章性别决定与性别有关的遗传

性别发育的两步骤:

1性别决定:细胞内遗传物质对性别决定作用。

2性别分化:在性别决定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内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发育成为一定性别的表型。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明显直接关系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没有明显之间关系的染色体。

性染色体异数:生物的雄体与雌体在性染色体上的数目不同。

雄异配型:雄性个体中有两条不同性染色体,雌性个体中有两条相同的性染色体。

雌异配型:雄性个体中有两条相同性染色体,雌性个体中有两条不同的性染色体。

异配性别:雌雄个体间性染色体彼此不相同。(产生2种等比例的性染色体的配子)

同配性别:雌雄个体只产生一种性染色体。

正常雌性(或多倍体雌性):X染色体数目∶常染色体组数=1

性染色质:细胞核内着色较深的性染色体,由一条失活的X染色体形成,又称巴氏小体。·Lyon假说:正常雌性个体的哺乳动物,1只有一条X染色体有活性;2另一条在胚胎发育16d失活,3失活是随机的。

性逆转:不改变本身的性染色体组成,却引起雌雄性别的转变。

半合基因:X、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部分的基因只位于各自染色体上,相互之间没有配对关系,没有功能上的联系。

伴性性状:半合基因控制的性状,此性状只与性别有关。

从性遗传:所涉及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支配,但由于内分泌等因素影响,性状只在一种性别中表现,或者以一性别上体现为显性的遗传,另一性别为隐性。

限性遗传:只在某一性别中表现的性状的遗传。

第十一章核外遗传

回交:用同一个父本和杂交的子代不断杂交的遗传方式。

染色体外遗传:除了核内基因以外的其他基因的遗传。包括叶绿体、线粒体、非细胞器的细胞质颗粒(病毒、拟病毒细菌质粒)都是核外遗传的载体。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1正交、反交结果不同,由于不同的细胞作为母本,导致胞质不同

2回交不造成性状的丢失

3可存在类病毒的转导、转染,可传给其他细胞

4基因定位困难,属于非孟德尔遗传,后代不按照比例发生性状分离,由于胞质在细胞分裂时分别配不均等。

椎实螺外壳的旋转方向解释:第一次分裂螺壳的方向是由受母体基因控制的纺锤体方向决定,第二次分裂螺壳方向,因细胞质殆尽,由细胞核控制,出现性状分离比。

母性影响:核基因产物(mRNA、蛋白质)在胞质中积累的现象。

前定作用/后代遗传延迟作用:报纸中的核基因产物影响后代的现象。

花斑现象:叶绿体发育失常成为白体。

共生体:非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细胞器。

胞核遗传VS胞质遗传:

基因突变的类型:

分类1: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

分类2:形态突变、营养突变(生化突变,影响特定生化功能的变化)、致死突变

基因突变的特点: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稀有性(优势性状突变)、可诱变性、稳定性(可遗传性)、可逆性、独立性。

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表达不同性状的基因。

突变分子基础:

错义突变:DNA分子中碱基改变后,引起密码子变化,导致编码氨基酸发生替换,影响蛋白质功能,以至影响突变体的表型。

无义突变:DNA碱基的改变,导致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突变成为终止密码子,引起mRNA翻译提前终止,产生不完整的多肽链。

沉默突变:DNA分子碱基改变后,突变密码子仍然编码相同的氨基酸,并未引起多肽链中氨基酸的变化。

自发突变:自然状态下未经右边处理而出现的突变。碱基异构互变(脱氨基作用、脱嘌呤作用、三键→双键)

化学诱变:化学物质诱发基因突变,有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碱基修饰物(烷化剂、亚硝酸)、插入突变剂(吖啶橙)

物理诱变:紫外线、X射线、α射线、β射线、中子、超声波、激光多种物理因素对基因的突变的诱导。

回复突变:基因突变后,突变基因通过突变再次回复为原来的野生型基因。

基因突变的修复:

1光修复(光复活):针对紫外线引起的DNA损伤形成的嘧啶二聚体进行专一性修复的方式。此作用基于光激活酶催化嘧啶二聚体成为单体的过程。

2切除修复:DNA损伤太细微,无法被修复系统识别,当单个碱基自发脱落形成无嘌呤、无嘧啶的AP位点,AP内切酶切开磷酸二酯键,以互补链为模板,替换缺损核苷酸。此过称可能是其他修复途径的最后一步。

3重组修复:先从同源DNA母链上将相应核苷酸序列片段移至子链缺口处,然后再用新合成的序列补上母链的空缺。

4错配修复:通过识别并替换错误插入的碱基,并改正DNA复制时的错误。通过甲基化酶识别模板链和新生链(未甲基化)。

5倾向差错修复:在DNA分收到大范围损伤时,防止细胞死亡,产生一种新的DNA多聚合酶,导致识别精确度降低,DNA复制的保真度降低。

第十五章群体遗传平衡

群体:在一定区域内能相交配产生后代的个体的综合。

群体遗传学:研究群体遗传变化规律,以及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和维持的学科。基因库:群体全部基因的总和。

基因频率:某基因在整个群体的基因中所占的百分率。

基因型频率:某基因型在整个群体的基因型中所占的百分率。

遗传平衡定律:在一定理想条件下,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在世代的繁殖中保持不变。遗传平衡定律决定了遗传平衡群体。

理想群体:数量庞大,基因频率没有过大的波动,群体之间随意交配,没有自然选择的作用的群体。

选择VS突变的平衡:突变压力——基因型频率↑;选择压力——基因型频率↓。二者的共同作用维持群体遗传平衡。

第十六章遗传与进化

遗传多态性:一个群体中,某一基因座位上存在两个或多个高频率的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酶:某个座位的两个等位基因使得蛋白质的凝胶电泳特性发生轻微变化,且蛋白质仍旧执行相同功能,则这两个等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为等位基因酶。

保持群体多态性的方式:

过渡性多态性

平衡多态性:等位基因杂合体存在的一种旷日持久的平衡状态。

中性突变随机漂变: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发生中性突变;中性基因(不具有选择有利或不利的基因)在基因库中随机漂变。

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

1突变(突变率:每百万基因中发生突变的数目)

2遗传

3随机遗传漂变:由于某种机会,某一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尤其是小群体中,世代遗传、波动的现象

4隔离:由于自然条件、宗教、习惯等因素形成的使群体间不能通婚,没有基因交流,使纯合子比例增加,产生类似近亲结婚。

5迁移:具有某一基因频率的种群,迁移至另一基因频率不同的群体中,造成基因频率变化。

·建立者效应:一些异常基因在一个小群体中非常高,可能由于群体中少数祖先所具有的基因,因漂变而处于高水平。

·基因流:基因横跨物种障碍而缓慢扩散,使得群体基因型变化的过程。

适合度:个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生存将基因传给下一代的能力,是生存与生育的联合效果,用生育率来衡量。选择系数+适合度=1

遗传负荷:群体由于有害基因的存在,使得适合度下降的现象,一般用群体中带有有害基因的数量来衡量。

·致死基因在生育前便使得个体死亡,降低了基因的频率。

物种进化方式:

渐变式:物种进化的主要方式,自然选择中包含的方式。

爆发式:没有繁杂的亚种进化,高等植物进化中存在。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繁殖、进化的基本单位,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分布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类型。

隔离的分类:地理隔离、生态隔离、生殖隔离。

动物遗传学试题库及答案复习课程

动物遗传学试题库及 答案

动物遗传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 联会 核型 随机交配 数量性状 遗传相关 剂量效应 等位基因 DNA的复性 基因突变 核小体 GT-AG法则 复等位基因 孟德尔群体 遗传标记 母体效应 PCR 同源染色体 基因家族 卫星DNA

基因定位 基因 遗传力 基因组印记遗传多样性图距单位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遗传漂变 密码的简并性移码突变 冈崎片段 不对称转录基因工程 启动子 信号肽 帽子结构RNA剪接 缺失

假显性 单倍体 嵌合体 主效基因 二、填空 1.在动物细胞的细胞器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是()。 2.根据着丝点位置的不同,染色体可分为()、()、 ()和()四种类型。 3.基因的相互作用包括()、()、()和 ()。 4.在性别控制中,精子分离法包括()、()、()、()、()和激光细胞分离器法。 5.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 ()。 6.DNA二级结构的类型主要有()、()、()、()和()。 7.断裂基因由()和()间隔组成。 8.根据对遗传信息的改变,基因突变可分为()、() ()和()。 9.影响群体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和 ()。 10.解释杂种优势产生的学说有()和()。 11. 染色体要确保在细胞世代中的复制和遗传,起码应具备三种功能元件,一个是(),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能够自我复制;二是 (),使细胞分裂时完成复制的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三是(),以保持染色体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12. 转录时只有一条链为模板,其中将作为模板的DNA单链称为(),而另一条不作为模板的DNA单链称为()。 13. 染色体结构畸变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缺失、()、()和易位。 14. 在人类中,大约12个男人中有一个色盲患者(色盲是由于性连锁隐性基因引起的)。则女人中色盲患者的概率为()。 15.数量性状的表型值是由基因型值和环境值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基因型值又可剖分为()、()和(),用公式表示为 ()。

遗传学试卷.

一.填空题 1、一对等位基因中的____隐性_____基因_____遮盖_________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表现,称为隐性上位作用。 2、有人镜检黑麦的染色体,除了有14条可正常配对的染色体外,还发现3条比较小的染色体,这3条染色体可能是_ B_染色体,它们多由__异染色质__组成,其上不载(没有)基因。 3、当两个基因间的重组率为0.5时,即表示这两个基因可能位于___同一________染色体上,但相距甚远;也可能在____同一染色体_______的不同___臂__________上;又有可能位于___不同染色体_________上。 4、表型方差的成分一般来源于三个方面,即_____基因型___、_环境___和__基因型与环境互作____,其表达式是______ V P=V G+V E+V GE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子女的血型只有A和O两种,由此推测双亲的血型一个为__A____型,另一个为__ _O___型。已知子女的血型有A、B和O三种,推测双亲血型一个为__A_____型,另一个为__B_____。 6、在果蝇中,AB/ab雌?ab/ab雄的杂交中,在减数分裂时,如果有20%的卵母细胞在a-b间出现了一个交叉节,则在该侧交后代中出现aaBb基因型的频率将会是_5%,aabb基因型的频率应该是___45%____ 7、某个体有A.a和B.b两对同源染色体,产生的配子有_AB,Ab,aB,ab_______ 8、人有23对染色体,产生只有父方(或母方)染色体的配子的概率是___ 23 2 1 ? ? ? ? ? _______ 。 9、某生物有3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能形成__3__个二价体和_____12___个染单体。 10、在植物杂交育种中,杂种后代长期不能稳定是由于____基因分离_______,欲缩短育种周期,最有效的办法是____单倍体育种_______。 11、__纯合_______致死为隐性致死基因,_杂合________致死为显性致死基因,致死基因_ __不___一定伴有可见的表型改变。 12、人类的2n=46,末期Ⅰ时的DNA分子数是_23_,染色体数是_23_,染色单体数是_0_。 13、人类下列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单体_45_、单倍体_23_、三体_47_和三倍体_69 14、在双因子杂交试验中,F2代出现__两____种亲本原有的性状组合,这称____亲组合___ __。同时出现____两___种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这称__重组合______。 15、用于制备人类遗传病转基因小鼠模型的方法有_随即突变___、_定点突变___和_插入人的突变基因___ 16、玉米的甜胚乳由第四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s控制,淀粉胚乳由显性基因S控制,假设 n+1,上网花粉粒是无功能的,若ss植株由Sss的4-三体授粉,子代胚乳的基因型为_Sss__ _ 和___sss_,相应的表型为淀粉____和甜____ 17.瘿蚊的卵细胞后端含有极细胞质。极细胞质中的核保持了全部40条染色体,但位于其他细胞质区域的核失去了__32__条染色体,保留了__8__条染色体。后来保持全部染色体的细胞分化成__生殖__细胞,失去染色体的细胞则分化成__体__细胞 18、对于线粒体内膜蛋白质成分,线粒体基因除编码一些电子传递链或与其有关的蛋白及合成线粒体蛋白质所必须的全部tRNA和rRNA外,其他成分主要由_核基因组___编码的19、在俩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试验中,如果一对基因为完全显性,一对基因为不完全显性,则F2会有_9___种基因型,如果一对基因为不完全显性,另一对基因为共显性,F2有_9__种,

《普通遗传学》2004试题及答案

《普通遗传学》试题(A) 闭卷适用专业年级:生物类专业2004级本科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客观题答题卷 [客观题题目]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首页表中)(每小题2分,共34分) 1.狄·弗里斯(de Vris, H.)、柴马克(Tschermak, E.)和柯伦斯(Correns, C.)三人分别重新发现 孟德尔(Mendel, G. L.)遗传规律,标志着遗传学学科建立的年份是(B)。 A. 1865 B. 1900 C. 1903 D. 1909 2.真核生物二价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相互排斥的时期是减数分裂的(D)。 A. 前间期 B. 细线期 C. 偶线期 D. 双线期 3.某被子植物,母本具有一对AA染色体,父本染色体为aa。通过双受精形成的种子子 叶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B)。 A. aa B. Aa C. Aaa D. AAa 4.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传递的是(A)。 A. 不同频率的基因 B. 不同频率的基因型 C. 亲代的性状 D. 各种表现型

5.人类中色素缺乏症(白化病)受隐性基因a控制,正常色素由显性基因A控制。表现型 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白化病小孩。他们另外两个小孩均患白化病的概率为(A)。 A. 1/16 B. 1/8 C. 1/4 D. 1/2 6.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 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亲本基因型为(C)。 A. Ddrr×ddRr B. DdRR×ddrr C. DdRr×ddrr D. DDRr×ddrr 7.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雌蝇杂合体和红眼 雄蝇交配,子代中眼色的表现型是()。 A. 雌果蝇:? 红眼、?白眼 B. 雌果蝇:?红眼、?白眼 C. 雄果蝇:? 红眼、?白眼 D. 雄果蝇:?红眼、?白眼 8.染色体的某一部位增加了自身的某一区段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称为()。 A. 缺失 B. 易位 C. 倒位 D. 重复 9.对一生物减数分裂进行细胞学检查,发现后期I出现染色体桥,表明该生物可能含有 ()。 A. 臂间倒位染色体 B. 相互易位染色体 C. 臂内倒位染色体 D. 顶端缺失染色体 10.缺失杂合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形成缺失环中包含()。 A. 一条缺失染色体 B. 两条缺失染色体 C. 一条正常染色体 D. 两条正常染色体 11.通常把一个二倍体生物配子所具有的染色体称为该物种的()。 A. 一个同源组 B. 一个染色体组 C. 一对同源染色体 D. 一个单价体 12.有一株单倍体,已知它具有两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时发现其全部为二价体,说明 它是来自一个()。 A. 同源四倍体 B. 异源四倍体 C. 三体植株 D. 四体植株 13.假定在一个植物株高由A, a和B, b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决定,基因效应相等且可累加。 双杂合体(AaBb)自交后代中与F1植株高度相等植株约占()。 A. 1/16 B. 4/16 C. 6/16 D. 15/16

医学遗传学复习资料

2007级临床医学5班 医学遗传学复习资料 20050419 名词解释: 遗传异质性染色体多态性探针基因组 FISH荧光原位 杂交 分子病标记染色体基因治疗基因簇易感性 问答题: 1、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分子机制 2、以镰刀形细胞贫血症为例,说明分子病的致病机理 3、某常染色体隐性疾病的患病率为10-6,问 a.随机婚配的发病风险 b.一个携带者和一个正常人婚配的发病风险 c.二级表兄妹(从表兄妹)婚配的发病风险 4、计算题:某女子的家族中有多个成员患有DMD(XD),她的姨妈的儿子和舅父都是死于该病,她生有两个正常的儿子,问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多少? 20080630 (八年制) 名词解释: 核型分析同源染色体致癌基因遗传多态性Depletion treatment for genetic diseases 易患性Mosaicism分子病单体型Prior probabilities (in Bayesian analysis) 选择题: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prenatal diagnosis procedures can be performed earliest? A.Cordocentesis B.Maternal serum screening of AFP C.Amniocentesis D.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 2.There are four diseases below, indicate the one can NOT cured by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A.SCID (sever combined immuneodeficiency) B.Sickle cell disease C.Thalassemia D.Down syndrome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ld be a cause for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A.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B.Protein replacement C.Dietary restriction D.Vitamin B6 administration

医学遗传学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医学遗传学》答案 第1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染色体病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体细胞遗传病 2、突变基因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细胞质 二、名词解释 1、遗传因素而罹患的疾病成为遗传性疾病或遗传病,遗传因素可以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 内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也可以是体细胞内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2、主要受一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即由于一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单个基因或 一对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所引起的疾病。呈孟德尔式遗传。 3、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畸变)所导致的疾病。 4、在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体细胞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第2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填空题 1、碱基替换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 2、核苷酸切除修复 二、选择题1、A 三、简答题 1、⑴分离律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每个生殖细胞中只有亲代成对的同源染 色体中的一条;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生殖细胞中只含有两 个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对于亲代,其某一遗传性状在子代中有分离现象;这就是 分离律。 ⑵自由组合律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完全独立的分和随机,即自由组合 定律。 ⑶连锁和交换律 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彼此间连锁在一起的,构成一个连锁群;同源染色体上 的基因连锁群并非固定不变,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在配对联会 时发生交换,使基因连锁群发生重新组合;这就是连锁和交换律。 第3章单基因遗传病

一、填空题: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 2、系谱分析法 3、具有某种性状、患有某种疾病、家族的正常成员 4、高 5、常染色体、无关 6、1/4、2/3、正常、1/2 7、半合子 8、Y伴性遗传9、环境因素10、基因多效性 11、发病年龄提前、病情严重程度增加12、表现型、基因型 二、选择题——A型题 1、B 2、A 3、C 4、D 5、D 6、A 7、D 8、B B型题 1、A 2、D 3、B 4、C 5、D 6、C 7、B 8、C 三、名词解释: 1、所谓系谱(或系谱图)是从先证者入手,追溯调查其所有家族成员(直系亲属和 旁系亲属)的数目、亲属关系及某种遗传病(或性状)的分布资料绘制而成的图解。 2、先证者是指某个家族中第一个被医生或遗传学研究者发现的罹患某种遗传病的患 者或具有某种性状的成员。 3、表现度是基因在个体中的表现程度,或者说具有同一基因型的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 的不同部位,由于各自遗传背景的不同,所表现的程度可有显著的差异。 4、外显率是某一显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或纯合隐性基因在一个群体中得以表现的 百分率。 5、由于环境因素的作用使个体的表型恰好与某一特定基因所产生的表型相同或相似, 这种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表型称为拟表型。 6、遗传异质性指一种性状可由多个不同的基因控制。 7、一个个体的同源染色体(或相应的一对等位基因)因分别来自其父放或母方,而表 现出功能上的差异,因此所形成的表型也有不同,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印记或基因组印记、亲代印记。 8、杂合子在生命的早期,因致病基因并不表达或虽表达但尚不足以引起明显的临床症 状,只有达到一定年龄后才才表现出疾病,这一显性形式称为延迟显性。 9、也称为半显性遗传,指杂合子Dd的表现介于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dd的表现 型之间,即在杂合子Dd中显性基因D和隐性基因d的作用均得到一定程度的表现。

普通遗传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遗传学试题及答案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遗传学试题库(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外显子 2、复等位基因 3、F因子 4、母性影响 5、伴性遗传 6、杂种优势 二、填空题:(每空分,共20分) 1、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假设这两个 位点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若把真实遗传的高茎黄子叶个体与矮茎绿子叶个体进行杂 交,F 2 中矮茎黄子叶的概率为。 2、人类中,苯丙酮尿症的常染色体隐性纯合体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缺馅。如果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问: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3、大麦中,密穗对稀穗为显性,抗条诱对不抗条诱为显性。一个育种工作者现有一个能真实遗传的密穗染病材料和一个能真实遗传的稀穗抗病材料,他想用这两个材料杂交,以选出稳定的密穗抗病品种,所需要类型有第______代就会出现,所占比例为_______,到 第________代才能肯定获得,如果在F 3代想得到100个能稳定遗传的目标株系,F 2 代至少 需种植_________株。 4、某一植物二倍体细胞有10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可观察到个双价体,此时共有条染色单体,到中期Ⅱ每一细胞可观察到条染色单体。 5、人类的性别决定属于型,鸡的性别决定属于型,蝗虫的性别决定属于型。 6、有一杂交:CCDD × ccdd,假设两位点是连锁的,而且相距20个图距单位。F2中基因型(ccdd)所占比率为。

7、遗传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义遗传力是_________方差占 ________方差的比值。遗传力越_____,说明性状传递给子代的能力就越_____,选择效果越________。 8、萝卜甘蓝是萝卜和甘蓝的杂种,若杂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36,甘蓝亲本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为9条,萝卜单倍体数应为______条,可育的杂种是________倍体。 9、在臂间倒位情况下,如果倒位环内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一次交换,则后期将形成四种形式的染色体即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他们的比例为。 10、遗传病通常具有和的特点,目前已知的遗传病大体可归纳为三大类,即、、。 11、基因工程的施工程序可分为四个步骤: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顺反子中,把两个突变点分别位于两条染色体上称为式,若有互补,表明两个突变点位于顺反子中;若没有互补,表明它们位于顺反子中。检验两个突变点是否属于一个基因即顺反子的实验叫,是由首先提出的。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Aabb与AaBb杂交产生A_B_类型子代的比率为() A、 3/8 B、 5/8 C、 7/8 D、 9/16 2、亲代传给子代的是()

遗传学试题

《普通遗传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杂种优势 2.核小体 3.完全显性 4.复等位基因 5.变异 6.遗传图谱 7.隐性上位作用 8.相互易位 9.整倍体 10.转导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孟德尔遗传规律实现的条件 2.简述减数分裂的过程(图示)和意义 3.设计一试验方案证明控制果蝇某一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而不在常染色体上。(注:试验方案一定要写出遗传分析过程) 4.小麦抽穗期的狭义遗传率h2=64%, 两亲本的平均表型方差为10.68,F2表型方差为40.35。求:环境方差(Ve ),加性效应(V A),显性效应(VD ),广义遗传率H2 综合题(1题10分,2题6分,共16分) 1、设某植物的三个基因t、h、f依次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已知t-h相距12个单位,h-f相距16个单位,现有如下杂交:+++/thf × thf/thf。 问:(1)符合系数为1时,列出后代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 (2)符合系数为0时,列出后代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 2.用遗传学所知识,设计无籽西瓜品种培育的方案 《普通遗传学》课程考试试卷(B卷)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相对性状 2.联会复合体 3.共显性 4.非等位基因 5.孟德尔群体 6.基因 7.一因多效 8.简单易位 9.同源染色体 10.转化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分别简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遗传意义 2.设计一试验方案证明控制植物某一性状基因与细胞质基因有关。(注:试验方案一定要写出遗传分析过程) 3.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zt)是显性,晚熟基因(Lm)是显性,且两性状连锁遗传,交

遗传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孟德尔定律 1、为什么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 答:因为1、分离规律就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现象,而显性现象的表现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2、只有遗传因子的分离与重组,才能表现出性状的显隐性。可以说无分离现象的存在,也就无显性现象的发生。 2、在番茄中,红果色(R)对黄果色(r)就是显性,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现型,它们的比例如何(1)RR×rr (2)Rr×rr (3)Rr×Rr (4) Rr×RR (5)rr×rr 3、下面就是紫茉莉的几组杂交,基因型与表型已写明。问它们产生哪些配子?杂种后代的基因型与表型怎样?(1)Rr × RR (2)rr × Rr (3)Rr × Rr 粉红 红色白色粉红粉红粉红 合的。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型,它们的比例如何?(1)WWDD×wwdd (2)XwDd×wwdd(3)Wwdd×wwDd (4)Wwdd×WwDd 5、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就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就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子(r)就是显性。

现在有下列两种杂交组合,问它们后代的表型如何?(1)TTGgRr×ttGgrr (2)TtGgrr×ttGgrr解:杂交组合TTGgRr × ttGgrr: 即蔓茎绿豆荚圆种子3/8,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圆种子1/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 杂交组合TtGgrr ×ttGgrr: 即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矮茎绿豆荚皱种子3/8,矮茎黄豆荚皱种子1/8。 6、在番茄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就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C控制缺刻叶,基因型cc就是马铃薯叶。紫茎与绿茎就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的植株就是绿茎。把紫茎、马铃薯叶的纯合植株与绿茎、缺刻叶的纯合植株杂交,在F2中得到9∶3∶3∶1的分离比。如果把F1:(1)与紫茎、马铃薯叶亲本回交;(2)与绿茎、缺刻叶亲本回交;以及(3)用双隐性植株测交时,下代表型比例各如何? 解:题中F2分离比提示:番茄叶形与茎色为孟德尔式遗传。所以对三种交配可作如下分析: (1) 紫茎马铃暮叶对F1的回交:

医学遗传学整理复习资料

第四章单基因病 单基因病:由某一等位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染色体:X连锁显性遗传从性遗传限性遗传 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 Y连锁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显性基因控制,这个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为AD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系谱特点: ①患者双亲之一有病,多为杂合子 ②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③连续遗传 完全显性:杂合子的表现型与显性纯合子相同 不完全显性(中间型显性、半显性):杂合子的表现型介于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之间 共显性:杂合子的一对等位基因彼此间无显、隐之分,两者的作用都同时得以表现。 复等位基因(I A、I B 、i ):在群体中,同一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两个以上的基因。不规则显性:带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表现正常或表现出不同的表现型。 不外显(钝挫型):具显性致病基因但不发病的个体 外显率:一定基因型个体所形成的相应表现型比率 不同表现度:同一基因型的不同个体性状表现程度的差异 表现度:指在不同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相同基因型的个体在性状或疾病的表现程度上产生的差异 延迟显性:带显性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在个体发育的较晚时期,显性基因的作用才表现出来。--------------------------------------------------------------------------------------------------------------------------------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隐性基因控制,这个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为 AR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特点:①患者的双亲无病,为携带者 ②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③散发 X 连锁显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所控制,其遗传方式为XD。XD遗传病系谱特点:①患者双亲之一有病,多为女性患者 ②连续遗传 ③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女儿全发病) X 连锁隐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所控制,其遗传方式为XR。 交叉遗传:男性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母亲,也必定传给女儿 XR遗传病系谱特点:①患者双亲无病②多为男性患者。③交叉遗传 从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类基因,基因的效应随着个体性别的不同而有差异(即杂合子的表型在不同性别个体中表现不同) 限性遗传: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的一类基因,由于性别限制,只在一种性别中表达。 (即男性表达,女性不表达。或反之。)

遗传学试题库及答案_(12套_)

遗传学试题库及答案 (12套 ) 遗传学试题库(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外显子 2、复等位基因 3、F因子 4、母性影响 5、伴性遗传 6、杂种 优势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假设这两个位 点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若把真实遗传的高茎黄子叶个体与矮茎绿子叶个体进行杂交, F2中矮茎黄子叶的概率为。 2、人类中,苯丙酮尿症的常染色体隐性纯合体是一种严重的代缺馅。如果正常的双亲生了 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问: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3、大麦中,密穗对稀穗为显性,抗条诱对不抗条诱为显性。一个育种工作者现有一个能真 实遗传的密穗染病材料和一个能真实遗传的稀穗抗病材料,他想用这两个材料杂交,以选 出稳定的密穗抗病品种,所需要类型有第______代就会出现,所占比例为_______,到第 ________代才能肯定获得,如果在F3代想得到100个能稳定遗传的目标株系,F2代至少需 种植_________株。 4、某一植物二倍体细胞有10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可观察到个双价体, 此时共有条染色单体,到中期Ⅱ每一细胞可观察到条染色单体。 5、人类的性别决定属于型,鸡的性别决定属于型,蝗虫的性别决定属于型。 6、有一杂交:CCDD × ccdd,假设两位点是连锁的,而且相距20个图距单位。F2中基因型(ccdd)所占比率为。 7、遗传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义遗传力是_________方差占________ 方差的比值。遗传力越_____,说明性状传递给子代的能力就越_____,选择效果越________。8、萝卜甘蓝是萝卜和甘蓝的杂种,若杂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36,甘蓝亲本产生的配子染色 体数为9条,萝卜单倍体数应为______条,可育的杂种是________倍体。

遗传学复习题(云师大)

遗传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前导链与后随链:DNA复制的两条新链中,有一条链是沿5′→ 3′方向连续合成的,合成的速度相对较快,故称为前导链;另一条则是沿5′→ 3′方向先合成一些比较短的片段,然后再由连接酶将它们连接起来,其合成是不连续的,合成的速度相对较慢,故称为后随链。 2、转录的模板链:DNA转录中作为转录模板的DNA一条链称为模板链,另外一条则称为非模板链。 3、密码子与反密码子:mRNA上的每3个相邻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也称为三联体密码,一个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翻译过程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tRNA 的分子结构中具有三个与密码子相配对的碱基组成的反密码子。 4、简并:一种氨基酸可由一个以上密码子决定的现象称为简并。色氨酸(UGG)和甲硫氨酸(AUG)例外,意义:同义的密码子越多,生物遗传的稳定性也越大。 5、基因家族:真核生物的有些来源相同、DNA序列相似、所编码的蛋白质具有互相关联的功能的基因,这样的一组基因称为“基因家族”。 6、重叠基因:有的噬菌体存在不同基因共用一部分DNA序列的现象,具有这种共用序列的基因称为重叠基因。 7、单交换与双交换:两对基因之间距离较小,这个区段只能发生一个交换,即为单交换。当基因间距离比较大时,同一个性母细胞可能在这个区段发生两个交换,即称为发生双交换。 8、干扰与符合系数:一个单交换的发生影响了另一个单交换的发生,这种现象称为干扰。干扰程度的大小通常用符合系数或并发系数表示。 9、超亲遗传:是指在数量性状的遗传中,F2及以后的分离世代群体中,出现超越双亲性状的新表型值的现象 10、狭义遗传率:是加性方差在表现型方差中的百分数。 11、亲缘系数:两个个体都带有同一祖先某一特定等位基因的概率。 12、纯系:纯系是指一个群体中只存在一种基因型,并且这种基因型是纯合的。自花授粉的一个植株的自交后代可得到纯系。 13、细胞质遗传: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存在DNA,它所组成的基因也能决定生物某些性状的表现和遗传。这类遗传现象,称为细胞质遗传。又称非染色体遗传、非孟德尔遗传、染色体外遗传、核外遗传、母体遗传等。 14、细胞质基因组:分布于细胞质的全部DNA序列。 15、表观遗传变异: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最终导致表型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型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 16、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由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相互作用控制的雄性不育类型,简称质核型雄性不育,又称为胞质不育型。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Chapter 1 AnIntroduction toGenetics (一)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二)选择题:?1.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 拉马克(4)克里克 2.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 称之( 4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经典遗传学?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1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 (4)细胞遗传学 4. 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1)1859 (2)1865 (3) 1900 (4)1910?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 (1)J·Lamarck (2)T·H·Morgan(3)G·J·Mendel (4)C·R·Darwin?6.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1)J·Lamarck (2)T·H·Morgan(3)G·J·Mendel(4)C·R·Darwin Chapter2Mitosisand Meiosis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两种分裂各有什么意义?那么,无性生殖会发生分离吗?试加说明。 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列于下表:

有丝分裂的遗传意义: 首先:核内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其次,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核中从而使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首先,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发育为雌性细胞或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n)雌雄性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受精卵(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2n。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 其次,各对染色体中的两个成员在后期I分向两极是随机的,即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与任何另一对染体的分离不发生关联,各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均可能自由组合在一个子细胞里,n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n种自由组合方式。 例如,水稻n=12,其非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的可能组合数为212 =4096。各个子细胞之间在染色体组成上将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组合。 此外,同源染色体的非妹妹染色单体之间还可能出现各种方式的交换,这就更增加了这种差异的复杂性。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是12对,问下列各组织染色体数是多少? 答:(1)胚乳:32;(2)花粉管的管核:12;(3)胚囊:12;(4)叶:24;(5)根端:24;(6)种子的胚:24;(7)颖片:24。 3。用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是什么类型,比例为何? 答:胚乳是三倍体,是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的结果。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和比例为下列所示: 4. 某生物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一对是中间着丝粒,另一对是端部着丝粒,以模式图方式画出:(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图; (2)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图。

遗传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遗传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C)年。 A 1859 B 1865 C 1900 D 1910 2、水稻体细胞2n=2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结果,子细胞染色体数为(C)。 A、6条 B、12条 C、 24条 D、 48条 3、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 C): A J·Lamarck B T·H·Morgan C G·J·Mendel D C·R·Darwin 4、染色体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B)。 A内质网中 B细胞核中 C核糖体中 D叶绿体中 5、一个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及B和B',在它的生长期间,你预料在体细胞中是下面的哪种组合( A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6、蚕豆正常体细胞内有6 对染色体, 其胚乳中染色体数目为 ( D )条。 A、3 B、6 C、 12 D、18 7、一个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大孢子,最后形成( A)个雌配子。 A、1 B、2 C、3 D、4 8、一个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小孢子,最后形成( A )个雄配子. A、8 B、6 C、4 D、2 9.由等位基因A-a组成的遗传平衡群体,A基因频率为0.8,那么Aa基因型频率为( C ) A、0.8 B、0.64 C、0.32 D、0.16 10、AaBb的个体,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组合是( C )。 A、 Aa AA aa Bb BB bb B、 A a B b C 、 AB Ab aB ab D、 Aa Ab aB Bb 11、分离定律证明, 杂种F1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 B )。 A、分离, 进入同一配子 B、分离, 进入不同一配子 C、不分离, 进入同一配子 D、不分离, 进入不同一配子 12、Aabb与AaBb杂交产生A_B_类型子代的比率为( D ) A、9/16 B、7/8 C、5/8 D、3/8 13、豌豆红花基因(R)对白花基因(r)是不完全显性,另一对与之独立的高杆(T)对矮杆(t)是完全显性,RrTt的个体自交后代会产生( B ) A.1/8高杆,开粉红色花 B.1/8矮杆,开粉红花 C.3/16矮杆,开白花 D.3/16矮杆,开红花 14、有一豌豆杂交:绿子叶×黄子叶→F1全部黄子叶→F2 3黄子叶:1绿子叶。那么F2中能真实遗传(即纯合体)的黄子叶的比率是( D )。 A、3/4 B、2/3 C、1/3 D、1/4 15、杂种AaBbCc自交,如所有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无连锁关系,基因显性作用完全,则自交后代与亲代杂种表现型不同的比例是(C ): A、1/8 B、25% C、37/64 D、27/256 16、在独立遗传下,杂种AaBbDdEe自交,后代中基因型全部纯合的个体占( C ): A、25% B、1/8 C、1/16 D、9/64 17、一个性状受多个基因共同影响, 称之( C )。 A、一因多效 B、一因一效 C、多因一效 D、累加效应 18、某一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它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应该是( C )。

遗传学考试试题库汇总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变异(variation):指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个体之间总就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有时子代甚至产生与亲代完全不同形状表现的现象。 遗传(heredity):指在生物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体之间在各方面相似的现象。 二、填空题 在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中,Lamarck提出了器官的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等学说;达尔文发表了著名的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理论;于1892年提出了种质学说,认为生物体就是由体质与种质两部分组成的;孟德 尔于1866认为性状的遗传就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确定了基因的连锁程度,创立了基因学说。沃特森与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式,揭开了分子遗传学的序幕。遗传与变异以及自然选择就是形成物种的三大因素。 三、选择题 1、被遗传学家作为研究对象的理想生物,应具有哪些特征?以下选项中属于这些特征的有:( D ) A.相对较短的生命周期 B.种群中的各个个体的遗传差异较大 C.每次交配产生大量的子代 D.以上均就是理想的特征 2、最早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建立起遗传学基本原理的科学家就是:( ) A James D、 Watson B Barbara McClintock C Aristotle D Gregor Mendel 3、以下几种真核生物,遗传学家已广泛研究的包括:( ) A 酵母 B 果蝇 C 玉米 D 以上选项均就是 4、根据红色面包霉的研究,提出“一个基因一种酶”理论的科学家就是:( ) A Avery O、 T B Barbara McClintock C Beadle G、 W D Gregor Mendel 三、简答题 如何辩证的理解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遗传与变异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遗传就是相对的、保守的;变异就是绝对的、发展的;遗传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变异就是生物进化产生新性状的源泉,就是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遗传与变异都有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第二章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名词解释 冈崎片段: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就是在DNA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 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时首先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裂两条链分开,然后以每一条链分别做模板各自合成一条新的DNA链,这样新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就是新合成的。 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时,以3‘→5‘走向为模板的一条链合成方向为5‘→3‘,与复制叉方向一致,称为前导链;另一条以5‘→3‘走向为模板链的合成链走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称为滞后链,其合成就是不连续的,先形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断(冈崎片断),最后连成一条完整的DNA链。 联会:亦称配对,就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在纵的方向上两两配对的现象。 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就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

遗传学复习题目

遗传学复习资料 1.遗传学: 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与规律的科学 2.遗传: 亲子间以及子代间的相似现象。 3.等位基因 :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形式的基因。 4.减数分裂:在真核生物性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的过程。 5.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点上,存在3个或3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种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 6.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7.基因座:基因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 8.完全显性:F1代所表现的性状与具有显性性状的亲本完全相同,若与该亲本种在一起,根据该性状无法将亲本与F1代区别开来的现象。 9.不完全显性:F1代所表现的性状趋向于某一亲本,但并不等同于该亲本的性状的现象。 11.共显性:F1代表现为两个亲本的中间类型,双亲的性状融合为一体,对后代的影响力相同的现象。 12.基因互作:非等位基因在控制某一性状时,表现出各种形式的相互作用 13.互补作用 : 多个非等位基因只有同时存在时才表现出某一性状,其中任何一个基因发生突变时都会导致同一突变型性状的现象称为互补作用。 14.累加(积加)作用:是指当两对显性基因单独存在时生物体表现为同一种显性性状,同时存在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而没有显性基因存在时则出现第三种性状的现象。 15.重叠(叠加)作用:当多对基因共同对某一性状起决定作用时,不论显性基因多少,都影响同一性状的发育,只有隐性纯合体才表现相应的隐性性状,这种作用被称为叠加作用。 16.抑制作用:在两对独立基因中,一对基因是显性基因,它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是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抑制作用,前者被称为抑制基因,而由此所决定的遗传现象被称为抑制作用。 17.多因一效:多个基因一起影响同一性状的表现。 18.一因多效 : 一个基因影响多个性状的发育。

遗传学复习资料【何风华】

绪论 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2.遗传(heredity):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即生物在世代传递过程中可以保持物种 和生物个体各种特性不变; 3.变异(variation):指生物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在子代与子代之间表现出一定差异的现 象。 4.变异的多态性(polymorphism) :生物所表现出的性状变异分为可遗传(heritable)变异和不 可遗传(non-heritable)变异 ●环境引起的变异中包含可以遗传给后代的特性;也包含只在生物当代表现出来,而 不能传递给后代的变异。 ●考察生物遗传与变异应该在给定环境条件下进行 5.遗传与变异是一对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同卵双生、克隆牛也不同) ●没有遗传就没有物种的相对稳定,也就不存在变异的问题; 没有变异,物种将一成不变,也不存在遗传的问题 6.进化(evolution):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生物进化就是环境条件(选择条件)对生物变异进行自然选择,在自然选择中得以保存的变异传递给子代(遗传),变异逐代积累导致物种演变、产生新物种。动、植物和微生物新品种选育(育种)实际上是一个人工进化过程,只是以选择强度更大的人工选择代替了自然选择,其选择的条件是育种者的要求 7.遗传学的发展 ?亚里斯多德(Aristotle)血统论。遗传是通过血液来传递的。血缘关系、血统、混血 儿。 ?先成论精子中的小人 ?后成论婴儿的各种组织器官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 ?获得性状遗传法国拉马克认(1744-1829)为生物物种是可变的,他提出了用进废退学 说,或获得性状遗传学说来解释物种形成的机制。盲肠退化,洞穴鱼盲目的,长颈 鹿。但铁匠的儿子肌肉发达? ?泛生论达尔文遗传物质是存在于生物器官中的“泛子/泛生粒”;遗传就是泛子在生 物世代间传递和表现 ?融合遗传高尔顿及其学生双亲的遗传成分在子代中发生混合,而后表现。虽然错误, 但在这一基础上所创建的一系列生物数学分析方法,却为数量遗传、群体遗传的产 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种质论魏斯曼 ●多细胞生物由种质(Germeplasm)和体质(Somatoplasm)组成:种质指生殖细胞,负 责生殖和遗传;体质指体细胞,负责营养活动 ●种质是“潜在的”,世代相传,不受体质和环境影响,所以获得性状不能遗传; 体质由种质产生,是“被表达的”,不能遗传 ●种质在世代间连续,遗传是由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一定分子性质的物质(种质)在世 代间传递实现的 ●魏斯曼在生物进化方面支持达尔文的选择理论,但在遗传上否定获得性状遗传,是 新达尔文主义的首创者。

遗传学复习资料整理

2015遗传学复习资料整理 名词解释: 1、冈崎片段:DNA合成过程中后随链上的DNA合成不连续,这种 不连续的合成首先是由冈崎等人发现的,所以将后随链上的不连 续片断称为冈崎片断。 2、完全连锁:在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总是连系在一 起而遗传的现象。 3、伴性遗传: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 性别而遗传的现象;特指X或Z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 4、限性遗传:指位于Y/W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它们只在异 配性别上表现出来的现象。 5、恢复系:是指同不育系杂交后能使F1代花粉恢复正常可育的品 系。 6、遗传漂变:当群体很小时,抽样误差就会很大,导致群体中基因 频率的随机波动,称为随机遗传漂变,简称漂变。 7、多因一效:多个基因一起影响同一性状的表现。 8、 F’因子:F因子整合到宿主细菌染色体的过程是可逆的,当发生 环出时,F因子又重新离开染色体,然而F因子偶然在环出时不够准确,它携带有染色体的一些基因,称这种F因子为Fˊ因子。 9、杂种优势: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在生长 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指杂合体在一种或多种性状上表现优于两个亲本的现 象。) 10、光修复:经过解聚作用使突变恢复正常的过程。 11、Hfr菌:指细菌接合时,将染色体以高频率传递给雌性菌(F-菌)而形成重组体的雄性菌。12、半不连续复制:是指DNA复制时,前导链上DNA的合成是连续的,后随链上是不连续的,故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13、抑制作用:某显性基因本身并不直接控制性状的发育,但可抑制另一种基因的表达。 14、同源染色体:大小及形态相同,分别来源于父本和母本的一对染色体。 15、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某一性状的不同形式的基因。 16、不完全连锁:指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之间或多或少地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测交后代中大部分为亲本类型,少部分为重组类型的现象。 17、保持系:是与不育系杂交后,仍能保持不育系雄性不育的特征的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