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

论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

论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
论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

课程名称: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

论文题目:论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

2008年6月30日

目录

目录 (2)

【摘要】 (3)

【关键词】 (3)

第一章、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4)

第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热 (4)

第二节、传统节日的回归 (5)

第二章、保护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6)

第一节、过节的无奈 (6)

第二节、西方节日的冲击 (7)

第三节、“端午节申遗”之争 (8)

第四节、民间对法定节假日的调整的态度 (9)

第三章、传统节日文化复兴了吗 (10)

第一节、传统节日成为法定节假日之后 (10)

第二节、复兴传统节日文化需要创新 (11)

小结:复兴传统节日文化任重道远 (12)

参考资料: (13)

【摘要】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是人们了解、认知、体悟、传承传统文化的窗口。近年来,传统节日得到了很多的关注和保护。传统节日的复兴有赖于整个社会尊重传统、重视文化氛围的形成以及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复兴传统节日文化任重道远。

【关键词】传统节日法定节假日复兴创新

第一章、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热

近年来,随着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越来越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1

在2003年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以官方的名义提出对传统节日的全方位保护。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这对于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重要意义。

2006年5月,国务院批准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我国履行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义务。国家级代表作名录的建立,对于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年10月,文化部以部长令的形式颁发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2007年6月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承办了中国“文化遗产日”大型专题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这次展览分为年画、剪纸、皮影、木偶、染织5个专题,共展出来自全国各地的1400余件作品。展览通过展板、实物、现场制作和表演等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成果。

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赞同。6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200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剧场拉

开帷幕。这次活动对于宣传和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传统节日的回归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积淀着民族的信仰、伦理、情感,留存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记忆。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是人们了解、认知、体悟、传承传统文化的窗口。

节日文化是“以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氛围为主要表象,以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为深层底蕴,以特定时间、特定地域为时空布局,以特定的主题为活动内容的一种文化现象”2。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节日文化没有很好保持和继承,西方的众多节日进入人们的视野。一时间,西方节日受到了一部分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热捧。过洋节竟然成为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而且,每当碰到西方节日的时候,商家更是百般热情,一起凑热闹,卖起了琳琅满目的节日礼品。情人节的玫瑰和巧克力,母亲节的康乃馨。最热闹的莫过于圣诞节,商场超市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圣诞礼物,制造出一种强烈的节日气氛。人们普遍认为过西方的节日比较轻松,也好玩。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传统的节日文化也受到强烈的关注。有人开始抵制西方的节日,认为中国人过西方的节日没有意义,传统节日才能体现我们的身份和特色。网络上出现了大量抵制西方节日的帖子。但是,也有人认识到,“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不再被国人冷待,要重新找回中国人的文化主体性,与其呼吁拒绝西方节日,不如提倡了解自己传统节日的真谛。”3

另一方面,当中国的年轻人愈来愈热中于西方传统节日之际,却出现了韩国人将源自中国的端午节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风波。消息一出,便在中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很多人惊呼,我们的传统文化被韩国人抢注成世界遗产了。此举似乎刺激了中国人猛然反省,觉得自己的传统节日同样可贵,不仅有历史文化价值,还有商业价值和其它影响。

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各种有关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呼声和建议也通过媒体传播开来。注意到这一现象后,精明的商人已经开始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推出一些新花样,吸引顾客。

2004年3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届二次会议提2高占祥/主编:《论节日文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10月,第7页

交了《关于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日的议案》,传统节日保护问题成为国内舆论的焦点。

2006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等30项传统节日榜上有名。这又引发了一轮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争论热潮。

在经历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和舍弃之后,中国人开始重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已经复兴。“今天,在全球化浪潮下,人类的许多价值观都在趋同。我们的文化认同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而节日可能是人们文化认同感的最后一道壁垒了”。4

第二章、保护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节、过节的无奈

传统节日的中国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它本身即使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它有可以为中国文化的顺利传承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模式。5由节日的文化认同功能所决定,人们在选择过什么节,怎么样过节,以及和谁一起过节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文化身份做出选择。6

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等节日寄予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理想和祝愿,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通过沿袭传统节日,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体认和感受那些隐藏在生活背后、潜伏在思想深处的民族文化底蕴,无疑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这些节日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不同地区还产生了众多的传说、节名和习俗。比如,端午节在不同地区就有端阳节、端节、女儿节、五月节、娃娃节、蒲节、重五节、天中节、天长节、女娲节、龙子节、诗人节、龙船节、香包节、沐兰节、白赏节、解粽节、粽包节等众多别称。节日期间,除划龙舟、吃粽子以外,还有女儿回娘家、佩香囊、悬菖蒲、挂艾草、饮雄黄酒、荡秋千、吃粽子、放五毒风筝等习俗,体现出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和热爱。现代考古发现,端午节可能起源于古代吴越民族的祭龙神活动。

然而,传统节日的衰微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多种文化激荡中,尽管传统节日在民间从未

4李国庆,《节日假面下的诸神狂欢》,《新周刊》2006年1月15日,第28页

5赵东玉,《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09页

6王宵冰:《节日:一种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传统节日与文化空间——“东岳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专

中断,但它越来越像一个形单影只的孤立事件。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法定假日没有充分配套的文化生活,而有丰富内涵的传统节日,却没有法定假日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而且,中国的传统节日的特定内涵与农耕、宗教有很大的关系,而中国如今的工业文明对原有的农业文明造成了很多的冲击,中国的宗教更是远远比不上以前的地位。

近年来,围绕传统节日的各类商业活动丰富多样,各种食品、用品争奇斗艳、花样百出。然而,在这种围绕节日的商业繁荣背后,传统节日文化品位的缺失却为人们所诟病。一些传统节日,在进行“花样翻新”上最不遗余力的,当属节日的“食文化”,以至于有人将传统的三大节日春节、中秋、端午,戏称为饺子节、月饼节、粽子节,内中夹杂了些许的遗憾和无奈。本来作为烘托气氛的节日食品,“喧宾夺主”成为主角,暴露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商业化与同质化倾向正在渐渐吞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总之,当我们重拾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时,却发现传统节日的味道往往被商品狂潮淹没。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过节不过就是吃得好些,穿得好些,很多人把其中的文化内涵摈弃了。人们已经忘掉了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文化和精神价值。

传统节日正是因为有了传统文化的支撑,才有了更为深刻和丰富的内涵。但是反观当前,我国传统节日出现的“空壳化”迹象,值得反思。对传统节日的传承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假日上,而要善于以现代形式巧妙地展现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使人们在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不断体味传统节日浓郁的文化气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最终使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传统美德,在每个人的身上得到内化和升华。

今天,我们为什么过节?为了体现自己的文化身份、文化认同?但是,现在的节日还能不能让我们找到自己的文化身份、文化认同呢?我们应该怎样过节,这是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二节、西方节日的冲击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经济繁荣之后,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变得更加物质化,而且传统节日注重的精神宣泄功能也变弱了,人们对它们的感觉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强烈了。而国外的节日在这个时候以商业经济的形态挤了进来,很容易就抢占空缺。

西方节日的冲击之大,令人难以想象。不仅情人节、母亲节、感恩节这种温情节日受到热捧,圣诞节这种宗教节日受到热捧,而且万圣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都吸引了不少的民众。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似乎已经威胁的我们的生存,我们已经西化了吗?

比如圣诞节在中国的流行就有些不可思议,因为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日,而中国的基督教徒绝对远远少于中国过圣诞节的人数,因此,很大一部分的人都不会明白这个节日的真正内涵。但是,每年的圣诞节到来的时候,看看商场和超市,看看各地的大学中学,中国人俨然和西方人一样快快乐乐的享受。圣诞节或者其他西方节日并不一定都很可爱,很好玩,但是中国人也没有功夫对它进行更多的了解,但是中国人却愿意为它大张旗鼓的狂欢。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没有人愿意成为被时代所抛弃,于是就有了全球化境界下大家同过圣诞节的一个假象。

就像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可口可乐,牛仔裤一样,西方节日的本身意义在中国已经不重要,而更多的体现为一件来自西方的时髦消费品。只是,当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过这些西方节日的时候,中国的传统节日又在哪里?

第三节、“端午节申遗”之争

2004年,中国媒体就开始爆炒韩国将申请把端午节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曾有人提议动员万民进行签名运动,以示抗议。2005年,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7。

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极大地触动了中国人的神经。很多人认为这是韩国盗取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流失。

“韩国端午祭是江陵民众由村落祭奠发展而来的一项传统民俗庆典活动。它始于岁时风俗的端午节,如今已经演化为尝试新文化,探索新方式的现代庆典活动。其内容虽然与我国的端午节有某些交叉之处,但确实具有独特的品质,两者不可混同。”8

而且,和中国的端午节相比,江陵端午祭于1967年就被韩国政府确认为“文化财13号文化遗产”,受到法定保护,所以至今韩国江陵的端午祭的风俗仪式都保存的相当完好,一系列的仪式搞得有模有样。而20世纪中国的剧烈社会动荡和多次政治运动对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造成了较大毁坏。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建国后也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只有春节被确立为国家法定假日,其他的传统节日都没有放假。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以及改革开放后深刻的社会转型与飞速的经济发展又对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念造成巨大冲击,很多人都忘记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甚至有很多人连清明节、端午节是哪一天都已经不知道了。7丁肇文:《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韩国江陵最终胜出》,北京晚报,2005年11月25日

总之,韩国的端午祭早就立法保护了,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却迟迟没有得到重视。这一点就解释了为什么韩国的端午祭能申请上世界文化遗产,而中国的端午节却还没有申请上。

另外,端午祭虽然在时间上于与我国的端午节有相合之处,但是,它也有很多不同于端午节的地方,有江陵地区的特色。“祭祀的对象是他们信仰的神话人物,祭祀礼仪也有明显的江陵地方特色,尤其是风物游艺更表达出他们代代相传的文化底蕴。”9

更为重要的是,韩国的端午祭并不是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节日文化,而是在传统节日文化中加入了很多的现代元素。2004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与国际观光相结合,定名为“2004年与千年端午节同乐——江陵国际观光民俗节”。这次活动持续17天,附设了20多个观察所,如农业博物馆、世界民俗馆、江陵端午馆、端午节民俗体验村、民俗游乐场所、乡土饮食村、公演馆、大型集市、秋千场、摔跤场等等。公演馆内,除了本国的传统节目,还有很多其他国家艺术团体的节目表演。中国的吉林剧团,昆剧团也应邀进行了多场演出。

韩国江陵端午祭成功申遗实际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示:首先,他们使用立法的方式保护好民间的传统节日文化;第二,向传统的节日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的元素,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并得到了国际认同。这对于中国的节日文化和其他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更重要的是,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令中国人认识到: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正在流失,我们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

第四节、民间对法定节假日的调整的态度

1999年,国家对原有的法定节假日安排进行了调整,将五一、十一放假天数分别由原来的1天和2天增加到3天,并通过调整前后周末休息时间,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休7天的长假。开始的几年,这种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社会的进步,这种放假方式的局限性和缺点越来越明显,受到了很大的质疑。

2004年以来,社会各方人士包括中国民俗学会的学者们纷纷向政府决策部门提出调整法定节假日的方案。这些方案虽各有特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主张将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的传统节日增加为法定节假日。

2007年,国家公布法定假日调整方案:1、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由10天增加到11天。

2、元旦放假1天不变;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不变;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10

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公布后,人民网、新华网、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以及新浪网、搜狐网等网站都将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草案放在头条显著位置。网友对方案表现出极大的热心,纷纷投票,踊跃留言。“不同于读经活动,不同于国学私塾,甚至于丹的讲论语、易中天的品三国,与其他复兴行动总引起议论鼎沸迥异,将除夕、端午、清明、中秋四大传统节日“法定化”的消息几乎赢得了学者和百姓的齐声赞同”。11

这次法定节假日调整的内容与方式体现了政府部门顺乎民意、以人为本的追求与努力。对传统节日的珍惜与保护是对民众情感需求的尊重和对民众精神利益的维护。设定法定节假日发扬光大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遗产,是各种民间力量不断努力的结果,反映了民众对节假日法定化的愿望。

第三章、传统节日文化复兴了吗

第一节、传统节日成为法定节假日之后

2007年,经过一番调整之后,四大传统节日都成为了法定节假日。但是,保护传统节日绝不仅仅是增加假日这么简单。一直以来,春节都在放假。但是,年味越来越淡,有关春节的传统活动越来越少。对于很多人来说,春节就是吃喝玩乐,感受传统倒在其次。设立传统节日,只是给保护传统提供了一个载体。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中国并没有假日,却在青年人群中迅速流行,而且风头日盛。假日和保护乃至发扬传统之间,并不存在决定关系。把传统节日变成法定假日,传统节日依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和保护,这种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

传统节日的法定化仅仅提供了一种方式,传统节日文化的兴盛与否,关键在其形式和内涵是否适应时代和民众的需求。已经变味的圣诞节在中国并无法定假期,但却日益红火、声势浩大,原因就是契合了人们在快节奏现代生活中的放松愿望。与此不同的是,早已法定化的春节,却因内容单调之弊,在2005年就被人喊出“保卫春节”。

10《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问卷调查表》,人民网,2007年11月6日

因此,虽然四大传统节日已经成为法定节假日,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第二节、复兴传统节日文化需要创新

节日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有的节日消失了,有的节日又诞生了;有些消失的节日,又再出现,有些新生的节日,瞬间结束。哪个节日消失了,说明人们已经不需要它;只要人们需要,就随时可以创造出一个新的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有很多已经消亡,而很多的节日也经过不断的变化,改造而被传承下来。

传统节日法定化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节日文化上的重新挖掘和创新。当传统节日赖以生长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之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就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承和延续,而是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化和重塑,是从内涵到外延的不断创造和更新。

要想传统节日让人们过得快快乐乐,欢天喜地,必须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传统节日与时俱进。

“节日的现代化改革,不能仅仅局限在过节的形式上,而应该在主题及其所追求的公共价值上也进行相应的改造和创新,从而使节日所体现的社会理想与道德规范,能够与时代的潮流并进,与社会大多数人的口味和意志保持一致。”12

西方的圣诞节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众所周知,圣诞节原来是基督徒纪念耶稣诞生的一个重要节日,原来并没有圣诞老人、圣诞卡,或者是摆设圣诞树、送圣诞礼物、吃火鸡大餐等等的概念和习俗。19世纪前期,荷兰传教士将芬兰关于圣诞老人的相关说法传到美国。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商人一方面由于快到年终,为了激励士兵,另一方面也为了振兴经济,运用商业炒作的手法大加鼓吹,产生出许多相关的商品,遂形成了一种流行的风潮。伴随购买各种各样圣诞礼物的购物快感,和蔼可爱的圣诞老人形象出现在橱窗、电视屏幕上,不同故事但同样温馨的电影、卡通片,营造出幽默、轻松的过节氛围。这种方式逐渐被其他各个工业国家所仿效,而成为了国际性的传统民俗节日。可见,节日文化是可以被改造的。

其实,传统节日的创新正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比如春节联欢晚会、短信拜年、网上祭奠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与时俱进。但是,这些形式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还有待观察。近年来对春节联欢晚会的争论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12王宵冰:《节日:一种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传统节日与文化空间》,中国民俗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

小结:复兴传统节日文化任重道远

总之,复兴传统节日文化,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传统节日内涵、魅力的开发,不是依靠个人力量所能实现的,节日氛围也不是自发形成的。国家把传统节日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四大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这些措施都会促进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民间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和参与是复兴传统节日文化的关键,而相关团体、组织和商家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里面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整个社会尊重传统、重视文化氛围的形成。

传统节日的复兴是以民族传统复兴为基础的。节日传统,只是民族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复兴传统节日就是复兴民族传统。“传统节日文化里的民俗形成有各种不同的原因和背景,主要有生活中自然形成和政治影响或商业炒作下的编造与设定。但是无论那一种,都会形成一定的民俗纪念物来达到唤醒人们关于节日的记忆。”13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民俗和纪念方式,传统节日为其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文化空间。传统节日的复兴也包括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兴。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全球化的影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自身的民族特性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国内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和国外的“春节热”“汉语热”,最终会促使中国人找回自己曾经的优秀传统文化,到那时,我们就可以不再讨论“复兴传统节日”了。

13钟宗宪:《民俗节日氛围营造与文化空间存续——以台湾民俗假日与商业性文化游乐园区为例》,《传统节

参考资料:

【学术著作】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2.高占祥主编:《论节日文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3.中国民俗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传统节日与文化空间——“东岳论坛”国际学术研

讨会专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8月版

4.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5.朱子仪:《西方的节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学术论文】

1.贺学君:《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以江陵端午祭为例》,中国全文期刊数据

【报纸杂志及网站】

1.丁肇文:《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韩国江陵最终胜出》,北京晚报,2005年11月25日

2.卢新宁:《节日,渐渐明朗的“中国表情”》,人民日报,2007年11月10日

3.李国庆:《节日假面下的诸神狂欢》,《新周刊》2006年1月15日,第28页

4.杜燕编辑:《港报:与其抵制西方圣诞不如提倡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新闻网2006年

12月15日

5.《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问卷调查表》,人民网,2007年11月6日

6.毛建国:《别以为有了假日就保住了传统》,新华网,2007年11月13日

中西方传统节日差异

一、背景: 节日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现。有这样一句名言: “每个民族的每个节日, 正是反映这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每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都包含着一个民族历史形成和沉淀下来的性格、心理、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以及诸多民族文化深层结构内涵的价值取向,是民族精神在特定的社会土壤上长期孕育的结果和重要载体,是一个民族生存形态最突出、最具特色的展示。 二、中西方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形成差异 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统治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之中,所以其传统节日当然不可避免地保持其农业色彩。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都跟中国作为农业社会所厉行的历法和中国历法中所规定的节气密切相关,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 在西方国家,宗教是文化和社会的中心。人们的思想可以通过宗教来反应。与此同时,宗教通过人类对上帝或精神的信仰控制着他们。自从欧洲大陆被基督教文明浸染后,西方几乎所有影响最大的传统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宗教存在于各行各业。 通过对比,我们看到:中国的节日主要与节气有关,祈求自身吉祥幸福,这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比如我们过春节时有守岁除“夕”的习俗,这就是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的精神消融于自然界之中,人与自然共呼吸的和谐状态。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缅怀上帝、求其保佑,以基督教的精神教育感化着民众。比如过圣诞节时人们会感谢上帝,祈祷一切美好的梦想会变成现实。孩子们更为高兴,因为他们会收到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 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习俗的差异 节日习俗则是在节日里出现的风俗习惯和庆祝方式。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庆祝活动,这一点中西方都相同。但中西方的节日风俗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题,并且以家庭为单位。中国的传统节日都以具有文化意蕴的饮食风俗:如清明节的冷食与雄黄酒、中秋节的月饼、重阳节的重阳糕与菊花酒、端午节的粽子等等。 西方人对生命的追求是以健康快乐为目的,除必须的饮食营养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宗教和娱乐活动来实现,认为人生来有原罪,必须通过信仰上帝,参加宗教仪式和不断忏悔等才能赎罪,从而得到行令净化和快乐,因此西方的节日习俗不仅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注重宗教仪式后的一种身心季解脱式的愉悦和快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中西民族在这种节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中国讲究饮食,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传统;西方则偏好交往,具有游牧文化的遗风和商业文明的特色。 四、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尊重集体并把个人投入集体当中,他们重视集体而不是个人。因为是继承了儒家的集体主义,因此这些节日表现出对整体情况的考虑。而西方人却截然不同,他们尊敬人与自然,强调个人价值,并且追求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的节日体现着中国人的美德和风尚,尊老爱幼,互叙亲情,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应该继续发扬,所以国人一直坚守着这些中国节的好习俗、好风气。西方的传统节日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前进的必然,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群体性、众人共同参与性,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渴望互相交流、群体参与、共同发泄情绪的愿望。 五、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到,中西传统节日文化存在着其起源及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性。而在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它们彼此渗透彼此交融。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多彩的传统文化。然而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只有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包括增强文化竞争力,保持传统节日的生命力,才能融入国际社会,又稳住阵脚,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文化学认为,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也不例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物质层面 1,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节日里蕴藏着丰厚的“吃”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节日就是一路“吃”过来的。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而且,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在古老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伴随着祭神、祭祖以及节日饮食而逐渐形成一种习俗的食物,都负载着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它们不仅为后来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节日食品的献祭、馈赠与集体分享,构成了中国节日物质生活的重要传统, ① 体现着中国人处理天人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表达方式。 2,传统节日中的服饰文化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这在春节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说,节日是一个民族的特色盛装的展示舞台。与便装相比,盛装雍容、典雅、庄重、讲究、繁琐,它更注重节日文化内涵的表达与展示,是我们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的重要参照,具有更为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比如唐装的演变和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 2,传统节日中的节日仪式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最早起源于祭祀。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多都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等活动有密切关系。保留到现在的民俗活动,如安塞腰鼓、端午龙舟、上元花灯等,不仅增添了中华民众的节日乐趣,也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独特的一部分。 另外,作为与节日仪式相关的民间文艺,如祭神神词、神话、传说、故事等民间文学样式,祭神歌舞、戏剧等表演艺术以及搭建神棚、扎纸结彩等民间工艺,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宝库。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精神层面 1.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美满:贵和尚美 贵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节日中常有流露,传统节日是人们期盼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如:通过团拜、探亲等仪式活动密切了与周围人的关系;通过节日化装的巡游、节日锣鼓的敲打、节日竞赛的开展,释放内心的情感、期望,加强村落社区成员之间的情感依赖和精神交流,从而使这里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节日也调节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通过节日,一个民族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向其他民族展示自己的强大,弘扬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不同民族的人聚在一起庆祝节日,能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与爱同行----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特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与爱同行” ———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特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提到幼儿园课程在座的各位都不陌生,当代的幼儿园课程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园现在开设的现有课程就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幼儿多元能力探索课程、蒙氏课程、礼仪课程、亲子课程、托班课程、准妈妈胎教课程、特色班选修课程(舞蹈、爵士鼓、戏曲、美术、跆拳道、轮滑、奥尔夫、逻辑狗思维训练、口语训练、茶道表演、幼儿模特表演等)。这么多异彩纷呈的课程都是我们引入的成熟的课程,在此不再赘述。今天重点给大家谈一谈我们的园本特色课程—传统节日教育特色课程,该课程研究从2008年至今历时三年,通过我们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已初具雏形。下面我就和大家来谈一谈: 一、选择传统节日教育特色教育课程的意义 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孩子们年龄小,可塑性强,正是形成各种观念、习惯的良好时期。但是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环境来看,幼儿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众星捧月的地位,幼儿园及家庭重智轻德的教育愈演愈烈,使我们的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任性、骄蛮、无理”等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许多教师经常发出无奈的感叹“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教育了”。无论家庭还是幼儿园在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弊端,目前青少年罪犯在罪犯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存在着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20岁以下罪犯已达到罪犯总数的三分

之一强。因琐事跳楼轻生的事件有之,简单的自我服务意识导致无法完成学业的有之。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我们的教育只注重知识的教育,智力的开发,缺乏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存在严重的德育教育的缺失。 众所周知,幼儿时期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是儿童接受情感刺激的敏感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期。幼儿正是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交互作用,逐渐掌握一定的社会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该时期的幼儿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点还没有形成,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都会在他们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传统文化节日以其独有的特点存在于儿童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是儿童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以每年一循环的方式反复出现在儿童的社会生活之中。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 因此,我们选择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做为我们的园本特色课程,并进行了历时三年的研究与实践,有机地将传统文化节日的内容与新时代的要求结合起来,和幼儿园的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既丰富了幼儿园民族精神教育的内涵,也对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了有益的补充。 二、传统节日教育特色课程的核心理念 课程理念是我们对课程理想的追求,也是对研制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的概述。包括课程框架设计思路的确立,课程

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节日的发扬和传承

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节日的发扬和传承 城市学院082班严春兰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成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节日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精华,它区隔出一个生活周期中的各个阶段,集中地展现了各个阶段的含义,并在节日活动中,保留了该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一面。中国历史悠久,所蕴育的节日活动十分多采多姿,无一不是代代相传的文化资产,个别的节日形式虽然风格迥异,但都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先人智慧及经验成果。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传统节日,即是一个名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和对传统文化情感的集中表达。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的进入,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冲击。现在很多人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而对中国传统节日显得很冷淡,甚至忽略或者忘记了很多传统节日。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也往往被元宵、粽子、月饼等食品所代表,对于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传递出的民族精神,大家却知之甚少。”王习三委员的一席话,表达了他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关注 传统节日内涵深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在特定时间的集中体现。 把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假日,显示出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利用好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传递民族精神。首先,要在全社会对传统节日进行宣传,让

浅谈中俄传统节日的文化对比_王阿琴..

浅谈中俄传统节日的文化对比 王阿琴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本文比较研究了中俄传统节曰的文化习俗,指出了两国主要传统节曰的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本文介绍了中俄主要传统节日来源上的异同,比较中俄两国在过新年、三八妇女节以及祭祀死者节日的风俗习惯,研究中俄传统节曰文化,并分析其异同,探寻在俄语教学中渗透节曰文化知识的方法,以增强大学生俄语学习习得能力和培养跨文化语言交际的能力,以便促进中俄两国人民更好地交流 关键词:中俄;传统节曰;文化对比 作者简介:王阿琴(1990.06.21-),女,汉族,籍贯: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2139(2014)- 1斗191- 01 一、中俄传统节日的文化对比 1、中俄新年节日比较 在俄罗斯人看来,新年是最重要的节日,节期是1月1 日。但以前不是这样,最初俄罗斯新年在每年的3月1日庆祝,会举行祭祀太阳的仪式。1699年,彼得大帝下令把新年定到每年的1月1日庆祝,并命令人们用柏树、枞树等树装饰房屋。之后,枞树成为了新年重要的标志。1930年,新年被定为全国法定节日。为了庆祝新年,俄罗斯人会早早地置办新年食品,如水果、马铃薯、蜜饯等,采购松树、枞树或云杉。在他们看来,装饰新年枞树是件大事,所以,常常会全家人一起动手用枞树装饰房子。新年的庆祝中当然少不了严寒老爷爷和他的孙女雪姑娘。在新年来临之际,他们会背着一大口袋礼物,以便赠送人们新年礼物,向人们祝贺新年。在午夜12点钟,克里姆林宫的大自鸣钟会传出响亮的钟声,电视机和收音机将把这个钟声传遍全国,此刻,举国欢庆,人们都举杯祝福,相互祝贺。 丰盛的晚餐也是庆祝新年的必需品,俄罗斯人认为,新年要吃得好,来年才能吃饱;新年要着新装,一年将不愁穿;除夕若不痛快,全年都将倒霉。这也反映了俄罗斯人新年讲究吃好,穿好,玩好的传统风俗习惯。 新年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期限是从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初五,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年才结束。 过年之前,每个家庭都会把屋子打扫的非常干净,被叫做“扫尘”。家庭主妇还要置办好年货,包括过年食物,新年衣服。其中鱼是新年必不可少的食品,要知道在汉语里,“鱼”和“余”是谐音,为祈求连年有余,表达人们美好的祝愿,鱼就成了新年独特的食品。中国新年讲究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亲人早早就计划好何时乘何种交通工具方能准时回家,以便和家人共度春节。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就会贴上春联,挂好年画,贴好福字。除夕,中国人喜欢一家人围在一个桌子上吃年夜饭,饭后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春节期间,不管大人,小孩都会走亲访友,俗称“串门”。所以,拜年是中国传统新年的特点之一,为新年增添了活跃的氛围。 俄罗斯的新年和中国的新年都凸显了家人的大团聚而营造的一种祥和和快乐的气氛。但中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夏茹 学号:2009110224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精神,对丰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球化,世界交流不断加强,许多西方节日逐渐在我国流行起来。加上商家的利益驱使,许多洋节日在中国华丽地登场,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反观中国的传统节日,一些传统习俗逐渐流于形式,连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端午节也不知怎么变成了“舌尖上的粽子”,其中的那些深层次的文化的厚重的东西却被渐渐遗忘。对此,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公布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明确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目为法定假日。笔者认为此举是及时而有效的。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它根植于古代农业社会文明,有着丰富而厚重的文化内涵。其中的许多优秀的精神内容为我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可以吸收传统节日文化的优秀资源,也必定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系的精神内涵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节日文化的生成是一个不断演进,多种文化元素综合与提炼取其精华的过程。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和谐的节日体系。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1、贵和尚美,团结统一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以和为贵,这种和谐思想贯穿整个历史,而传统节日是人们期盼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春节从过小年到大年三十除夕夜,从初一到初七再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有开始有尾声,有思想有仪式,无一不表达了人们期盼合家团圆,和谐美好的愿望。整个传统节日体系中,通过探亲、团拜等仪式活动,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透出追贤思孝、认祖归宗的家族民族认同感,这些都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安定。节日也调节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通过节日,一个民族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向其他民族展示自己的强大,弘扬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不同民族的人聚在一起庆祝节日,能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比较解读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比较 传统的民族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节日的由来原因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它体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 世界, 寄托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有这样一句名言: “每个民族的每个节日, 正是反映这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可见, 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 必须从他们的传统节日入手, 才能了解到他们的 文化特色与民族特点。 一、中西节日的起源与形成差异 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中, 其传统 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包含了农耕文明的社会特征, 主要是从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我国古代长期以农为本, 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 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 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以节日为主的传统节日。勤劳的中国人民为了更好地生存, 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天气的关照。古人云“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在古代, 春节、清明节( 古代称三月节) 等都是重要的农事节日。 西方文化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 其传统节日起源带有浓厚的宗 教色彩, 如情人节( 纪念名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 、复活节( 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 、万圣节( 纪念教会所有圣人) 、圣诞节( 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 , 这些节日的起源大多与宗教有关系。当然, 西方节日中也有和农业有关的节日, 但他们以农业为主的节日的历史不如

中国漫长。 二、中西节日庆祝方式差异 中国的传统节日, 基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 不可避免地留下封建社会的痕迹: 等级制、家族式, 节日无不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西方的传统节日就不同了, 更多的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集体性和狂欢性, 以自我为中心, 崇尚个性张扬。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 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群体性, 反映了人们渴望互相交流、群体参与的愿望,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的特点。这里试举两例说明。 ( 1) 春节与新年。作为新一年的开始, 中西方有着极大差异的庆祝方式。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源于秦朝, 定于每年农历的一月一日, 从农历12月23日开始, 人民开始开展各种庆祝方式, 一直持续到元宵节。春节的习俗繁多, 如大扫除、吃团圆饭拜年、放鞭炮, 舞狮子等。总之, 不论是大街小巷, 都笼罩着一股浓浓的喜庆气氛。而西方, 他们崇尚的是过公历新年, 即元旦。相比之下他们过年的方式就浪漫多了, 在12月31日晚, 各地区的人民涌上街道,进行盛大的狂欢, 到了深夜接近零时时, 数十万人会聚集于一起, 诚心地祈祷, 为新的一年的到来倒计时。当大钟敲响12下, 顿时, 优美的乐曲奏响, 揭开了华丽舞会的序幕, 人们通宵达旦地庆祝。 可见, 春节与新年各有千秋: 春节, 充满浓厚的传统气息和独有的魅力; 新年, 体现时代的气息和潮流的感觉, 更贴近现代生活。( 2) 万圣节与中元节。万圣节作为西方的重要节日之一, 颇受人民

传承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好精神底蕴

传承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好精神底蕴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源远流长,留存着独特的文化记忆。眼下时值年轮交替,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即将来临。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人们唱着欢乐的歌谣,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记得小时候,每到新年,有喜贴春联、年画、福字、窗花的喜庆文化;有扫房、祭灶、敲锣打鼓,张灯结彩,挂红灯、放鞭炮、寻根祭祖,求祥祈福,走访亲友和除夕守岁、拜年的祝福文化;有舞狮子、扭秧歌,踩高跷、表演皮影、玩社火等的艺术文化;有吃年饭、年糕、包饺子、的饮食文化,人们用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来庆祝新年。这些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项活动都渗透着深刻的讲究和包含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每一个人在参与这些活动中都会受到中华文化的薰陶和从内心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但近些年来,传统文化在人们的视野里逐渐淡化,这些节日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正在被现代人所忽视。在新环境下生长起来的年轻人,则热衷于过各式各样的“洋节”。许多人感慨:春节越过越没有意思,太单调乏味了,充分说

明传统节日所特有的文化精神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不少人嫌麻烦而省略了传统的民俗文化,取而代之的是吃喝玩乐、高档消费。君不见,在过年的前一个月,高档酒店的包间已被订年夜饭的抢订而空,商业街、旅游点更是人山人海,麻将馆、KTV舞厅等娱乐场所去晚了就没有位置,似乎现代人过年就是吃喝玩乐。据调查发现,有不少青少年对传统节日文化知之甚少,有的只知道在过春节时要守岁、吃饺子、拜年、贴春联和收压岁钱,有的认为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有的不能准确地回答出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的内容。有的还将妇女节、儿童节、国庆节、劳动节这些法定节假日说成了我国的传统节日。 也许这些调查未必准确,但应该能够从一个侧面上反映现在的青少年对春节和我国其他一些传统节日的认知程度。从中也可以看出,与传统节日连在一起的民间文化,正在与我们渐行渐远,其影响力已经下降到令人担忧的地步。而在传统节日逐渐式微的同时,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却大行其道。与其惊呼“端午节”被韩国人抢了,不如把自己的节日内容尽可能地展示出来,让国人特别是年轻人了解自己的东西,领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从中找到乐趣。 如何过年,如何看待深植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节庆活动,如今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在现实生活中,文化的

中西方节日方面文化差异

中西方节日文化对比 一、中西方传统节日起源的差异 各国有着不同的国情,其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形成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中国是一个有着古老东方文明的国家。其悠久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为传统节日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作为一个农业国,中华文化深深根植于农业,因此,农业活动使得节日更具有地方性色彩。从另一方面来说,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例如,春节与一些农业活动,如种植、收获,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来不断进化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传说和传统。 西方的传统节日的起源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西方国家,宗教是文化和社会的中心。人们的思想可以通过宗教来反应。与此同时,宗教通过人类对上帝或精神的信仰控制着他们。自从欧洲大陆被基督教文明浸染后,西方几乎所有影响最大的传统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宗教存在于各行各业。二、中西方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差异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再加上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我们的节日就特别注重仪式,节日里,年轻人必须礼拜老人,全家要吃团圆饭,要阖家共庆,阖家节日。即使是春节的互相串门拜年,也基本是在亲属之间。一群陌生人在一起狂欢,那是没有的、不可想象的。西方的节日的庆祝却强调内容的丰富多彩。在节日里,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由此可见,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几乎是成两极分化的中国的传统节日, 基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 不可避免地留下封建社会的痕迹。西方的传统节日就不同了, 更多的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集体性和狂欢性, 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 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群体性, 反映了人们渴望互相交流、群体参与的愿望,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的特点。 三、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价值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尊重集体并把个人投入集体当中,他们重视集体而不是个人价值或个人的自由发展。而西方人却截然不同,他们尊敬人与自然,强调个人价值,并且追求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西方的人道主义重视个人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的节日体现着中国人的美德和风尚,尊老爱幼,互叙亲情,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应该继续发扬,所以国人一直坚守着这些中国节的好习俗、好风气。其实中西方节日差异的远远不止这些,归根结底所有的一切还是与民族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日益频繁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国际交往中,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及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所以,保护我们原有的传统文化是必须的,但吸收新的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中西方的文化互相渗透,相互融合,这是两种文化紧跟时代潮 流、永葆生命活力的一大福音。

论传统节日精神实质的“淡忘”及其“回归”

论传统节日精神实质的“淡忘”及其“回归”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历经中华文化悠久历史的熏陶,有着深刻的内涵与丰富的表现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改革开放以来,泥沙俱下,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不断冲突、融合,无论外来文化还是本土文化,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传统节日在洋节、新的社会节奏、新的文化意识影响下,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何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内核,成为了时代的课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洋节;文化内涵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内核,成为了时代的课题。针对此问题,课题组从2014年12月开始以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调研,我们选择上海、安徽、河北、山东、湖北等地区作为调研区间,以随机抽样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本次共发放80份问卷,回收76份,回收率达到95%;以访谈形式对53人进行了访谈调研。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现状及分析 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略呈“下降”之势,人们的过节方式日益表面化、物质化以及程序化,却把节日的原初意义以及其体现的文化内涵及社会道德导

向功能逐渐淡化,例如默默变为“粽子节”的端午、连日期都几近忘记的重阳、淘宝操办扫墓的清明等。过节的氛围日益淡化已成不争的事实,追其原因,难与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及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扯开联系。 1.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有了更多接触外来文化的机会,而一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节日对于我们来说,既新鲜、又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虽然这些洋节在中国还没有享受到假日的礼遇,但它们却得到了商家们的宠爱,成为商家和众多年轻人竞相追逐的目标。在本次针对“人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及态度”的调查中,对于过西方节日的态度,30%的人赞成,34%的人反对,36%的人持中立态度,虽然西方节日没有占到主导地位,但是人们过西方节日的态度已经可以和过传统节日相媲美了。例如圣诞节、情人节等,对年轻人有相当的诱惑力,他们认为时尚且有趣,而敏锐的商家则趁机各种促销活动,使得洋节越来越受到欢迎,我们的传统节日的地位却岌岌可危。 表1 2.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 中国传统节日源于中国农业社会,在当时经济及社会水平都较为低下的环境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带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即是说与各地的生活习俗、民族习惯、当前

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最神圣和最重要的日子,传统节日的魅力之处在于凝聚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激励人民奋发向上,寄托了对来年的祝福与希望。 我国传统节日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高,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深远的民族性,即使受到国外文化因素的入侵,其影响也不可磨灭,它 己渗入到炎黄子孙的骨髓之中,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其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以和为贵。“持中贵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而且也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心态。文徵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 嫌简不嫌虚。”清朝形容宋代首都东京过节时:“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这里“片子飞”说的就是达官贵人们一到春节,就四处 发“片子”,相互拜年送祝福,体现了和和气气的节日气氛。一般 来说,在节日期间,很多的矛盾和争执都被搁置下来,就算是宿敌,在此时此刻都会道一声节日快乐的祝福,都不想破坏节日气氛,这 便是节日带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四、重血缘。中国是一个重血缘、亲缘关系的、以宗姓家族为基本社会结构的国家。在封建的社会,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以及 以儒家仁义道德为信念,使中华民族形成了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 伦理本位的价值观。[5]宗族是构成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单位,中国 人有很强的家族观念,重视家族之间的情谊和血亲联系。正所谓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因此在重大节日和活动事,家庭成员 都要团聚在一起,共度佳节。所以在如此重要的春节,以血缘为基 础的家族都要团聚在一起,加深情谊。 感受中国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之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 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龙头节(农历二月初二) 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日)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或十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 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其中,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为中国七大传统节日。 一、除夕: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来历:除夕最早源于先时期的“逐除”。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除”意思是“交替”;“夕”意思是“夜晚”。故除夕之夜,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除夕”有“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风俗活动:守岁、放烟花、吃团圆饭。 诗句:(唐)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二、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来历: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年: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

浅谈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 (1)

广西教育学院 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浅谈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差异系别:外语系 专业:应用英语 年级班级:11F应用英语班 学号:110338F01018 学生姓名:杨慧 指导教师:冯卡梨职称:讲师

广西教育学院 专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浅谈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差异 系别外语系 专业应用英语 班级应用英语班 学号110338F01018 姓名杨慧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_________ 年月日 年月日

论文任务书

目录 浅谈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差异 (4) 中文摘要 (4) 关键词 (4) Abstract (5) Key words (5) 一、中西方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形成的差异 (6) 二、中西方传统节日习俗的差异 (7) 2、1中国主要传统节日的习俗 (8) 2、2西方主要传统节日的习俗 (9) 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相互交融 (10) 四、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浅谈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差异 摘要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产物,无论是在有着五千多年悠长历史的中国还是在新生的美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都显示出相通之处,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源自于人们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对丰收的期盼、对天地神灵和自然的崇拜、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祭奠等等。传统节日在长期的演变和发展中,已经成为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透过传统节日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精神。同时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存在着各个方面的差异,传统节日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而中西节日文化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节日文化博大精深,各国的节日风俗是约定俗成的,有着各自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本文从两国传统节日中有着相似文化内涵的节日出发,探讨这些传统节日在起源、节日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从而折射出两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另外本文也探讨了中西方传统节日的相互融合。 关键词:根源传统节日中西文化差异相互融合

高中语文中国传统文化之传统节日(个人整理修改版)

中国古代传统节日 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或十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其中,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一、除夕: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来历: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除”意思是“交替”;“夕”意思是“夜晚”。故除夕之夜,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除夕”有“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风俗活动:守岁、放烟花、吃团圆饭。 诗句:(唐)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夕英文名Chinese New Year's Eve 别称:大年夜、除夜、岁除 节日时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 节日类型传统节日流行地区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节日起源除旧布

新、祭祀祖先 节日活动:清扫庭舍、贴年红、祭祖、守岁 节日饮食:年夜饭 节日意义:除旧布新,迎祖宗回家过年起源时间先秦时期 风俗习惯 ?年夜饭?贴年红?燃爆竹?祭祖?守岁?挂灯笼?压岁钱 节日禁忌 1、福字不能倒贴,大门是迎福纳福的地方,福字应该正贴。福字倒贴的地方一般是水缸,垃圾箱。[19] 2、如果是自家大门对准邻居家大门,那么,务在自家大门口外面的门框上挂两个中国结,以趋利避害。[20] 3、忌倒污水、倒垃圾、丢弃杂物、扫地、洒水、随地便溺。据说这样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就会降祸于人。[20] 4 、不论是否守岁,屋里的灯都不要关,要彻夜不灭,寓意来年前途光明。 5、记得要在年前还清债务,如果已欠过年,初一到初五也不能上门讨债。 6、忌说不吉利的字眼。 7、过年期间鱼是必备菜,曰“有余”。吃鱼时,应将头尾留下不吃,这样就表示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 典故传说 夕的传说?七郎射夕?熬年守岁?春联门神 二、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来历: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年: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人们发现“年”有“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年”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从此后,“年”一直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后来,人们才把防“年”、“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 风俗活动:贴春联、放爆竹、敲锣鼓、吃饺子、拜年。 诗句: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文名春节英文名Spring Festival 别称新春、年节、新禧、岁首、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差异比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乱世佳人》中的清教主义思想解析 2 《儿子与情人》中扭曲的爱 3 A Summary of Symbols of The Scarlet Letter 4 论《吉姆老爷》中的英雄主义 5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汉语公示语的英译 6 An Interpretation of A Tale of Two C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sm 7 企业文化构建的话语分析路径 8 中美道歉语的跨文化研究 9 (英语系经贸英语)国外对华“双反”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10 The Alternation of Language: A Study of Microblogging V ocabulary 11 美国梦的迷失—解析《了不起的盖茨比》 12 《洛丽塔》—时间的悲剧 13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 14 电影字幕英汉翻译中网络流行语的现象研究 15 《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和女权主义 16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探究《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里夫 17 中美文化视野中对个人主义的认同差异 18 中外酒文化差异分析 19 中美脱口秀会话分析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 20 哈代的女性观在苔丝中的反映 21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反叛和自我救赎 22 中西餐桌礼仪中的文化差异 23 浅析理发师陶德一剧中歌词的妙用 24 从体育舞蹈看中西方社会的审美文化差异 25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26 质本洁来还洁去——解读茶花女玛格丽特的悲情人生 27 我国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现存的问题与对策 28 维多利亚时期简爱与苔丝的不同命运 29 海明威的死亡哲学——海明威作品解读 30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及翻译 31 分析《红字》中的孤独感 32 对《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性分析 33 关于爱伦坡诗歌死亡主题的探讨 34 浅谈《认真的重要性》里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冲突 35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修辞分析 36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Interpretation Class 37 解析《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必然性 38 《名利场》的女性主义解读 39 从影片《刮痧》分析中美文化差异和冲突 40 An Analysis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ranslation 41 《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的服饰所反映的女性意识 42 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

中外节日的差异比较

一、中西节日的起源与形成差异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中, 其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包含了农耕文明的社会特征, 主要是从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我国古代长期以农为本, 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 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 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 形成了以节日为主的传统节日。勤劳的中国人民为了更好地生存, 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天气的关照。古人云“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在古代, 春节、清明节( 古代称三月节) 等都是重要的农事节日。西方文化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 其传统节日起源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如情人节( 纪念名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 、复活节( 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 、万圣节( 纪念教会所有圣人) 、圣诞节( 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 , 这些节日的起源大多与宗教有关系。当然, 西方节日中也有和农业有关的节日, 但他们以农业为主的节日的历史不如中国漫长。 二、中西节日庆祝方式差异中国的传统节日, 基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 不可避免地留下封建社会的痕迹: 等级制、家族式, 节日无不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西方的传统节日就不同了, 更多的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集体性和狂欢性, 以自我为中心, 崇尚个性张扬。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 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群体性, 反映了人们渴望互相交流、群体参与的愿望,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的特点。这里试举两例说明。(1) 春节与新年。作为新一年的开始, 中西方有着极大差异的庆祝方式。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源于秦朝, 定于每年农历的一月一日, 从农历12月23日开始, 人民开始开展各种庆祝方式, 一直持续到元宵节。春节的习俗繁多, 如大扫除、吃团圆饭拜年、放鞭炮, 舞狮子等。总之, 不论是大街小巷, 都笼罩着一股浓浓的喜庆气氛。而西方, 他们崇尚的是过公历新年, 即元旦。相比之下他们过年的方式就浪漫多了, 在12月31日晚, 各地区的人民涌上街道,进行盛大的狂欢, 到了深夜接近零时时, 数十万人会聚集于一起, 诚心地祈祷, 为新的一年的到来倒计时。当大钟敲响12下, 顿时, 优美的乐曲奏响, 揭开了华丽舞会的序幕, 人们通宵达旦地庆祝。可见, 春节与新年各有千秋: 春节, 充满浓厚的传统气息和独有的魅力; 新年, 体现时代的气息和潮流的感觉, 更贴近现代生活。 ( 2) 万圣节与中元节。万圣节作为西方的重要节日之一, 颇受人民的重视。那一天, 每户门前都要挂上一盏南瓜灯, 人人都穿上奇装异服, 据说有辟邪之用。其实, 作为先进的发达国家, 人们对于鬼怪已不再迷信, 他们多半是为了寻开心而已。同时, 人们还举行盛大的化装舞会。他们可以任意去左邻右舍讨吃的, 绝不会受到惩罚。在中国, 传说中元节是鬼门关打开的日子, 这一天, 地府里的小鬼会出来游荡, 迷信色彩浓厚的中国人, 对鬼神是极为敬惧的。那一天, 他们会当街烧香祭祖, 祈求鬼神不要降祸于他们。于是, 中元节这个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产物逐渐被淘汰了。 三、中西方节日文化比较之饮食差异比较中西传统节日中的饮食特点也有显著的差异。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是趋于感性的, 讲究色、香、味俱全。尤其是节日性美食, 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食品以区别其他的节日。春节是个祥和的节日, 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 离家在外的人, 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除夕晚上, 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夜、守岁, 欢聚酣饮, 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 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 “和”字就是“合”; 饺子的饺和交谐音, “合”和“交”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此外, 饺子因为形似元宝, 过年时吃饺子, 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 甜甜的粘粘的年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