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文秘专业建设方案

文秘专业建设方案

文秘专业建设方案
文秘专业建设方案

文秘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人才需求调查

目前,全省中小型企业户数约13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8%以上。由于我省

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新型劳动岗位不断涌现,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由以往侧重单纯的从业技能,逐步转向现在的强调综合职业能力,也就是对择业者所具备的综合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各种辅助性的办公服务需求日益增多,文秘岗位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也就日益突出。虽然文员的社会需求量在与日俱增,但是,社会各单位对于一般秘书和行政助理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一变化通过山西省劳动力市场热门职位排行榜的变化得到印证。资料显示,近两三年来,山西省人才需求显示出新的走向:原先热门职位依然排行靠前(如市场营销、计算机操作、财会等)外,前三名位置常常为新主所占据,如文员、行政助理、行政事务人员、文案设计等。文秘专业的就业岗位直接对应的职位——行政助理,正在日益呈现强大的就业优势。因此,山西省中小企业已成为吸纳文秘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培养符合山西省中小企业秘书岗位要求的文秘人才是我院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专业定位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和沟通能力,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现代化办公设备的使用能力,在各类中小(微)型企业、金融企事业单位及司法系统的办公部门、宣传部门、接待部门、档案管理部门、公关礼仪部门等机构,能胜任秘书、办公室文员、速录书记员、行政助理、会议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专业建设目标

1. 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岗位的有效对接。通过对山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查,紧贴山西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优化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企业对秘书职业的特定要求,结合我院“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坚持培养适应山西省中小(微)型企业需求的职业道德修养高,职业能力强,专业技能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体现“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基础”的育人理念。

构建面向工作过程的文秘专业课程群体系。围绕文秘专业核心工作能力“会沟通、2.

善表达、能协调”,整合优化文秘专业课程群,课程群建设以显性课程群和隐性课程群两种形式进行。通过显性课程群和隐性课程群这两种形式迥异、手段不同的课程群进行互补,培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文秘人才,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能力。

3.改进教育教学过程,重视实践教学。完善校内外实训条件,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积极参与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推进以赛代练制度,以每年四月秘书节为契机,设计一套秘书职业专项技能大赛和公共礼仪,融入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中。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企联合打造一支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立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训、

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提升教师教研科研水平,力争成为优秀教学团队。四、专业特色

文秘专业以“弘文明礼,凸显技能”为专业理念,融“传道、授业、解惑”于一体,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1)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全面贯彻我院“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职业素养课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文秘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和沟通能力,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现代化办公设备的使用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加强学生校内外实训实践教学。

在校内,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为学生校内专业实践活动提供了宽阔的平台。经院领导协调,本专业学生定期或不定期有组织的到党办、行办、图书实验管理部、科研外事处、总务处等党政、业务部门实践锻炼。这些部门对学生积极指导,对其中的优秀生进行顶岗使用,不断强化他们的职业角色,提高职业能力。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院刊、院报和学生会、团委有关学生刊物的编辑工作和记者工作,让他们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全面提高素质。

在校外,充分利用学院长期的行业背景及良好的学院与金融企业的关系,创建了协议挂牌型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功能明确,主要进行学院与金融企业的双向培训、科.

研开发合作、现场教学、顶岗实习等;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能够满足学生了解银行、保险、证券企业工作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将金融企业的工作流程与本课程的教学、实训、毕业有机融合为一体,最终实现“零距离”就业目标。

(3)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与企业共同修定《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秘专业开设了《文学基础》《演讲与口才》和《硬笔书法》等课程,重在培养学生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规范书写能力。同时,开设《金融应用文写作》和《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培养学生专业领域表达能力。文化传播系以凸显文秘专业特色为出发点,通过课程的学习,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全方位、立体化的表达能力和水平。

五、文秘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校内实训室建设

根据文秘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在巩固和拓展现有实训基地和实训室的基础上,重点建设融档案、会议、咨询服务、礼仪为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根据教学计划,被培训者可在实训基地解决任何一个文秘课题或者制定一整套完整的文秘相关方案,并且指导和跟踪被培训者利用实训中心设备从事文秘课题的实践。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实施及培养模式的需求,邀请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参与论证指导,建设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在现有实训室的基础上新建 1个实训室,以满足本专业校内实训要求。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计划表

实训室名功能建设方式序号拟共建企业称实现活动的组织、策划、场地布置、文印资秘书会务料等工作;学生课余均有序地安排在学院各1 新建职能处室办公室见习,并定期轮岗,

营造校中心

内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

附件:1.文秘专业课程建设方案

2.文秘专业教改工作方案

附件1:

文秘专业课程建设方案

当前文秘人员的就业渠道主要以正在成长发展的各类中小型企业为主,这类企业规模较小、分工细化不高。企业要求秘书人员既要能够处理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能够协调各项工作,灵活处理秘书工作中的问题,对秘书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企业对文秘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确定文秘专业核心工作能力为“会沟通、善表达、能协调”。

围绕文秘专业核心工作能力“会沟通、善表达、能协调”,整合优化文秘专业课程群,课程群建设以显性课程群和隐性课程群两种形式进行。通过显性课程群和隐性课程群这两种形式迥异、手段不同的课程群进行互补,培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人格结构的文秘人才。

1.显性课程群建设首先确立了课程群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了一个能够代表本专业所投射的岗位群的核心工作内容为项目。依托该项目进行典型工作过程任务分解,以秘书完成职业岗位工作过程所需的素质、知识、能力目标为准则,依据项目——核心课程——基础课程的理念整合课程内容,突出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根据企业调研结果,文秘专业学生就业涉及的办公室文员、部门经理秘书、前台接待等,突出的专业核心工作能力为“会沟通、善表达、能协调”三大能力,因此,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所有的课程围绕“秘书”项目的业务来设置。将“秘书”角色作为一个项目,把“秘书”的业务范围分解为“会沟通、善表达、能协调”三个实施任务,再将三个任务具体化为相应的课程群。先修课程群旨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高端录入能力、职业心理和职业形象塑造能力,相对应的课程为《秘书人际沟通》、《秘书心理学》、《秘书礼仪与形象设计》、《速录》,核心课程群包括《秘书实务》、《文书写作》、《演讲与口才》,凸显学生能协调、善表达、会沟通的核心工作能力,实践课程群是学生将秘书理论付诸于实践,全面提升秘书的实务操作能力。

2.打造文秘专业隐性课程群

隐性课程群旨在提升学生从事秘书职业归属素质。现已成立学生秘书学会。学生秘书学会作为系学生会社团组织,文秘专业全体学生均为会员。另设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职务,每学年换届选举产生、学会定期、不定期地举办各种提高文秘职业素质活动,如组织文书写作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与学院团委、学院各部门联系,辅助会议的承办工.

作,档案的管理工作等。邀请企业资深人士为学生开办专题性讲座,邀请本专业优秀毕业生返校,现身说法对在校生进行职业引导。构建以专业技能竞赛为抓手

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第二课堂,通过突出职业技能的比赛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引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向,同时以技能大赛为纽带促进工学结合促使学生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缩短学生进入职业岗位的磨合期,实现“零距离”就业目标。

附件2:

文秘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当前文秘人员的就业渠道主要以正在成长发展的各类中小型企业为主,这类企业规模较小、分工细化不高。企业对秘书知识结构的要求更趋向于专业化、行业化。要求秘书人员的核心工作能力不再单是打字、传递文件和提供信息,而是扩展为从报告的撰写到文书档案的整理加工,从文件信息传递到信息收集、汇总、提炼,从日常活动到内部的沟通协调,独立解决问题等方面。但文秘人才培养存在重文化熏陶,轻实践训练,重专业能力,忽视专业核心岗位能力的培养的问题,培养出的毕业生职业化程度不高,供需不对口,学生就业及招生存在一定的困难,阻碍了文秘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文秘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明确文秘专业核心岗位能力、改革课程设置、优化教学过程及考核评价体系,才能使文秘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使文秘专业人才走向多元化。

一、专业核心工作能力的定位

文秘专业教学团队带着《文秘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查问卷》和《2016级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别对平安银行山西分行、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等多家单位进行了连续性专业跟踪调查。重点调查了文秘专业岗位设置、文秘人员的岗位职责、社会对文秘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及文秘人员所需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调查显示,当前文秘人员的就业渠道主要以正在成长发展的各类中小型企业为主,这类企业规模较小、分工细化不高。企业要求秘书人员既要能够处理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能够协调各项工作,灵活处理秘书工作中的问题,对秘书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企业对文秘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确定文秘专业核心工作能力为“会沟通、善表达、能协调”。

二、课程体系设置

(一)调整专业核心课程,优化文秘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从秘书职业的核心专业能力来设计课程,进一步对现有文秘专业课程进行高度整合,提炼主干、繁简结合,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处理和解决实际的工作问题的能力,体验岗位工作过程和职场环境,提升职场的感悟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调整文秘专业核心课程,提高学生语言围绕文秘专业核心专业能力“会沟通、善表达、能协调”文书由秘书实务、文书与档案管理、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往届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核心课程共5门,文学鉴赏、速录组成。优化文秘专业课程体系,首先确定一个能够代表本专业所投射的岗位群的写作、以秘书完成职业岗位工作过任务所需的依托该项目进行典型工作过程任务分解,核心工作内容为项目,突出项目导依据项目——核心课程——基础课程的理念整合课程内容,素质、知识、能力目标为准则,向,任务驱动。项目的选择是首要的也是重要的。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文秘专业学生就业涉及的办公室文员、部门经理秘书、前台接待、公文文员等,核心专业能力归纳为“会沟通、善表达、能协调”三大能力,因此,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所有的课程围绕“秘书”项目的业务来设置。秘书项目3

2 实施任务实施任务1 实施任务3

2 核心课程核心课程1 核心课程

将“秘书”角色作为一个项目,把“秘书”的业务范围分解为“会沟通、善表达、能协调”三个实“会沟通、能协调”要求熟悉秘书工作的内容和处理施任务,再将三个任务具体化为相应的核心课程。《秘书礼仪与形象设计》、、《文书与档案管理》方法,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礼仪知识等,《秘书实务》“善表达”不仅仅局限于文字表达能力,还要语言表达能力,要作为“会沟通、能协调”的核心课程;“善表《文书写作》《演讲与口才》则作为求秘书人员具备文书写作能力和大众面前讲话或演讲等能力,达”的核心课程。“专业能力教育”和“实践能力教育”三大能力,其、我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围绕“素质教育”结合学校基础能力课程的设置,充分挖掘文秘专业核心课程所需要的基占据首位。中“专业能力教育”《晋商文、、《秘书心理学》《硬笔书法》《文学鉴赏》《秘书学概论》础知识,设置《公共关系与实务》、、《会计基础》和《金融基础》作为基础性课程。、《管理基础》、化与晋商精神》

“项目——核心课程——基础课程”的理念将渗透到课程的设计中,课程目标是教学生完成一个与课程相关的实际项目或任务。课程的设置则是按照实际的项目或任务完成时的操作过程进行逐层的任务分解,以此构成任务分解关系的实践操作,确保完成每个最底层子目标或子任务需要的文秘专业相关知识。

(二)落实实践教学,打造文秘专业隐性课程建设

隐性课程旨在提升学生从事秘书职业归属素质。隐性课程不是单独上课,隐含在其他课程教学过程及第二课堂活动中。文秘专业课程的建设,通过显性课程群和隐性课程群这两种形式迥异、手

段不同的课程群进行互补,培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人格结构的文秘人才。

首先成立学生秘书学会。学生秘书学会作为系学生会社团组织,文秘专业全体学生均为会员。另设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职务,每学年换届选举产生、学会定期、不定期地举办各种提高文秘职业素质活动,如组织文书写作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与学院团委、学院各部门联系,辅助会议的承办工作,档案的管理工作等。

其次开发具有“职业导航”功能的隐性课程,增强学生对文秘职业的感性认知,促使学生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缩短学生进入职业岗位的磨合期,实现“零距离”就业目标。如邀请企业资深人士为学生开办专题性讲座,邀请本专业优秀毕业生返校,现身说法对在校生进行职业引导。三、教学过程的组织方式改革

文秘专业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必须勇于创新,变传统的理论输入为师生互动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实施重视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培养的双向性、发展性的教学模式。采取项目化教学,成立教学做一体化的秘书实训基地,创设方针职场情景化教学,将教室变为秘书职场。按照秘书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标准,引入真实秘书工作任务操作流程、设计情景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模拟演练,掌握知识脉络和工作方法,融“工作情景——学生演练——理论讲解——综合实训——教学反馈”为一体,达到“教、学、做”一体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用任务驱动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教师通过提供项目情境或多种选择或设置障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使“如何做”与“为什么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再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实际做法加以改进,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学习工作,对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工作结果、工作环境进行整体化的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对接企业的工作过程,融企业工作过程于教学过程之中,推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四、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评价,应以职业能力和素质作为考核的重点,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淡化理论考试。评价重点应放在学生完成每项工作任务时的表现,在团队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取得的项.

目成果。

教学过程是动态的,教学评价也应该是动态的。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能力及心理素质、写作精神、职业道德等。由教学管理人员、部分专业教师及任课老师组成测试小组,对学生进行课程阶段性测试,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以次评价教师的教学,推动教师的教学改革。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以往的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这样的评价容易片面,而且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较难发现学生的合作情况以及他们参与项目的深度。因此,采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方式相结合,多角度、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公正、更加具有说服力。

1.学生自评

根据教师讲解,参照《课程实践任务单》中“评价标准”分别从基本知识技能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工作态度和项目完成情况五方面进行打分评价。

2.同伴互评

根据倾听其他小组的计划,对比自己的作品,指出其他小组优缺点,给出评价。小组成员之间内部评价,按照理解掌握知识点的程度,参与性度,帮助其他小组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组内互评的评价标准则侧重于学生在项目中的参与情况和学习态度,因为在小组合作中,合作伙伴最了解该学生对项目的实际贡献度、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3.教师评价

根据每个小组作品展示及分析情况,教师进行综合点评。

(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由传统的一个期末考试成绩确定学生整个学期学习成果的片面考核,转变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模块化学习,分模块及时考核,更加全面记录学生每一模块掌握情况,方便教师及时指正。

1.过程性考核

在项目化课程标准的制定、项目化课程的开发以及实施等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理论,但在项目化课程的评价方式上往往还沿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而终结性评价常常以期末笔试方式进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技能和职业素质,这就导致无法满足项目化课程改革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多元结构的需求。因此,在项目化课程改革过程中构建符合项目化课程教学规律的的评价模式,全面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学习,是高职项目化课程实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构建实现的评价目标基于工作过程就是要在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工作过程”制定基于

该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情境,学生根据工作任务进行学习和实践。项目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为载体,学生学习是在完成各个项目和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积累以及掌握技能。针对学生的具体项目和任务,以项目实施过程中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要求作为评价目标,更真实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力提高过程以及学习情况,更好地引导学生重视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设计过程性的考核方式转变以往只采用期末笔试的方式,只采用期末考核的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忽略整个学习过程的现象。因此,采用过程性的考核方式,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各个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促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

2.终结性考核

结合高职院校教学要求,讲理论和实践操作有效地结合起来采用理论加实践的方式理论部分可采用闭卷、开卷、口试、小论文等形式。理论考核时间根据比重可灵活多样,可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等。

理论命题要求如下:

考核内容要覆盖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并体现课程的重点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能体现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能使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题型要多样化,一般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简答题、计算题分析题等题型中的若干项,试题的文字表述要准确无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