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民间组织在粤剧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民间组织在粤剧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民间组织在粤剧的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孙丽霞

民间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公益性或互益性活动,独立于政党体系之外的正式的社会组织。①这里的“正式”是指必须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并登记注册。由于文章组织涉及到我国古代和海外的社会团体,所以将民间组织的定义下的宽泛些,即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公益性或互益性活动,民众自愿组成的非政府组织。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与粤剧有密切关系的行会组织、同乡组织、文化研究机构和不以营利为目的艺术团体。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来自民间,所以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粤剧曲折流传历程来看,它能够得以流传至今,民间组织对它的保护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一、琼花会馆是粤剧创立和发展的基石

清中期之前,佛山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戏剧并不发达,虽有多个剧种演出,如本地酬神的神功戏,外来的昆曲、弋阳腔、梆子腔等等,但没有一个成熟的本地剧种。雍正年间,北京名伶刘五,南下来到佛山,“摊手五以京戏昆曲授诸红船弟子(粤剧戏班伶人常常乘红色的船在珠江三角一带流动演出,所以称之为红船弟子),变其组织,张其规模,创立琼花会馆。”②这是粤剧形成的一个转折点。正如刘正刚先生说:“成立于雍正年间的琼花会馆,是广东最早的戏剧行会组织,其建立直接导致了粤剧在佛山的诞生与发展,……琼花会馆的建立,规范了粤剧剧种,为粤剧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粤剧从此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③琼花会馆是管理戏班的机构和行业祭祀、议事的场所,艺人在此祭拜行业神、聚会、切磋技艺,办理戏务。本地班下乡演出前,必须在琼花会馆聚头,再分散到四乡演出。”④琼花会馆也是当时粤剧演出的中心,“每逢天贶(节),各班集众酬恩,或三四班会同唱演,或七八班合演不等,极甚兴闹。”行业组织的建立,规范了粤剧行业管理、戏班演出制度,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对粤剧的唱腔、角色、身形手法、音乐等都做了规范和改革,大大提高了粤剧的艺术水平;使其赢得民众广泛喜爱,成功地

①王名刘培峰《民间组织通论》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②麦啸霞《广东戏剧史略》转引自罗一星《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③刘正刚《广东会馆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④《粤剧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粤剧大辞典》广州出版社2008年版

立足于社会,并迅速传播,很快成为了岭南第一大剧种。琼花会馆开创了粤剧的一个新时代,粤剧进入第一个繁荣期。咸丰四年,粤剧名伶李文茂率粤剧艺人在佛山起义,响应太平天国。清军捣毁琼花会馆,大肆捕杀粤剧艺人,禁演粤剧,粤剧班子纷纷逃离佛山,粤剧发展一度陷入低潮。

十多年之后,清政府对粤剧禁演稍有松动,同治七年(1868),粤剧艺人几经周折终于在广州又建立了新的行业组织——吉庆公所。此时,广州已成为新的粤剧文化中心。光绪十五年,广东八和会馆在广州建立,吉庆公所并入八和会馆。八和是指公馆下面所属的德和、永和、兆和、新和、福和、慎和、普和、合和八个堂。八堂分别管理粤剧行业里不同的行当。从琼花到吉庆再到八和,从艺人们积极筹建行业会馆的举动,我们可以看出行业会馆对粤剧业不可或缺的作用。琼花会馆和吉庆公所随着社会的变迁陆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广东八和会馆随着粤剧不断向各地发展,也成立了不少分会,现存的分会遍布世界18个国家或地区,而广东八和会馆被海内外粤剧人士尊为“母会”。一百多年来,各地的八和会馆在推动粤剧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①

二、民间组织对粤剧的保存与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发展、衰落往往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较早地有计划有组织地保存和记录、保留它的资料,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复兴是非常有意义的。光绪十五年(1889)粤剧艺人在成立广东八和会馆之初就制定行业规则,把注意收集和储存剧本、曲词等资料作为一项行规定了下来。②1945年,时任广东八和会馆主席的薛觉先主持登记了3000名伶人名单、梨园墓葬群名单等资料,希望能够详细记录粤剧的发展。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大陆民间组织非常少,更不要说活动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粤剧民间团体才开始出现。1995年广州市粤剧粤曲学会成立后,积极搜集整理粤剧资料,组织著名编剧、导演、乐师编写从艺经验,与他们的代表作品集成档案资料;并录制了粤曲大腔、南音及粤剧锣鼓点一批CD和卡带。

③1996年,南宁粤剧艺术研究会成立,开展粤剧艺术的研究,并出版学术刊物《粤剧艺术研究》,参与编写《中国戏曲志?广西卷》。④2009年,广东八和会馆着手编写一套粤剧八和会馆史料,包括伶人介绍、会馆历史等内容。⑤也就是这段时间,粤剧粤曲学会、研究会、粤剧联谊会、业余剧团等民间组织纷纷成立,从各个角度记录和研究粤剧。虽

①何裕华《八和会馆“寻子”阳江》《羊城晚报》2011年5月11日A18版

②李倩瑜陈淑仪《全球八和会馆广州同台飙戏》《南方都市报》2009年12月24日GA18版

③《粤剧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粤剧大辞典》广州出版社2008年版

④《粤剧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粤剧大辞典》广州出版社2008年版

⑤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fa18442521.html,/news/Detail.aspx?ID=987

然这些民间组织保存、记录的资料相对零星,但也是弥足珍贵的。

相比而言,香港民间组织对粤剧的保存和研究更具规模。2000年3月1日,香港中文大学戏曲资料中心成立。中心收藏有大量剧本(1100种)、曲本曲谱(5000本)、书籍(11000本)、卡式录音带(3800盒)、黑胶唱片(6260张)、镭射唱片(1200张)、相片及幻灯片(14000张)、剪报、场刊、单张、海报、录影带等戏曲资料。藏品以粤剧资料为主,也有京剧、潮剧等其它戏曲资料。中心自身进行研究的同时免费开放,将大批珍贵戏曲资料提供给本港学者、创作者、戏曲界人士、学生及对戏曲有兴趣的人士使用。中心出版自己的刊物《香港戏曲通讯》,也进行专题研究和出版相关的书籍。①香港八和会馆是香港粤剧业的行会组织,有极强的号召力和领导力,总领香港粤剧的发展。会馆非常既重视本港粤剧自身的特点保留也注重粤剧创新。清末粤剧传入香港后,发展一直比较平稳,所以在表演程式和唱腔上保留了更多的传统艺术。2009年,香港八和会馆主席汪明荃女士在给香港政府的《八和粤剧文化中心——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第二轮评审补充资料)》计划书中特别强调了香港粤剧独特优势和保护其的重要意义。她认为,香港粤剧保留了传统粤剧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文化大革命以后,国内粤剧的表演形式单一,许多表演程式传承出现真空状态,而且内地演出还加入导演一职,由导演主导整体演出,传统的粤剧表演程式几乎完全消失。唱腔方面,香港与大陆的发展很不一样,大陆唱腔只剩下一至两种,而香港唱腔则是百花齐放的局面,当时很著名的唱腔包括芳腔、女腔、凡腔、新马腔、旧马腔等等。香港粤剧可说是保留了粤剧最活泼的精华部份。我们从这份数万字的补充材料中可以看出,八和会馆对保护粤剧的认识水平和所做的细致的工作。香港八和会馆自2008年6月起进行“口述历史计划”,由八和理事会的李奇峰、新剑郎和罗家英,分别与多位资深粤剧前后台人员进行访问。八和再将之整理成文字纪录,出版为《八和粤剧艺人口述历史丛书》。此书是“口述历史计划”丛书的首部结集,八和还计划将来陆续为其他资深粤剧工作者作访问记录,让他们的从艺心得和舞台艺术得以传世。民间组织自觉地保存、记录和收藏的粤剧资料,是我们了解粤剧历史,全面认识、研究粤剧的重要资料。正是有香港八和会馆、香港中文大学资料中心这样机构的辛勤劳动,才使香港粤剧保留了大量文字和音像资料,也保留了传统的表演程式,对现在和将来整个粤剧艺术的发展都有很大帮助。

三、民间组织对粤剧的传承与宣传推广

①香港中文大学戏曲资料中心网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在于有一代又一代的人,喜欢,欣赏,愿意传承;在于有更多地区的民众愿意认识,了解并接纳。所以对年轻人的培训、引导、示范;在更广泛区域宣传推广显得尤为重要。

香港八和会馆特别注重粤剧的传播和推广,会馆章程中“会馆使命”第一条就是“向公众推广粤剧及传统中国文化。”会馆制定了详细的香港粤剧传承计划,包括向公众推广关于粤剧表演艺术、剧本写作、歌曲撰写、戏剧演出的知识及技巧;出任粤剧教育与培训推广人;以非牟利的方式,支援涉及保护、发展、促进及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及粤剧的训练课程、训练科目、研讨会及后援组织;出版及发行有助推广粤剧及传统文化的报章、期刊、书籍、录影带、录音带,影碟等各种印刷品和媒体视听产品;培训粤剧各行当的接班人;拓展粤剧艺术的市场。希望发展香港成为粤剧艺术的重镇;推广粤剧艺术至世界各地。①八和对于粤剧的传承工作,积极而主动,在社会不同的角落,尽力推行不同形式的工作和活动,也一直倡议政府及民间人士支持粤剧的发展。

八和会馆属下的八和粤剧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在1996年合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1998年改为与香港演艺学院合办夜间粤剧培训证书课程。1999年香港演艺学院在“粤剧培训证书课程”的基础上,聘用全体夜间课程的教职员,举办两年全日制粤剧文凭课程,训练专业粤剧演员。2004年开办锣鼓课程,2005年开办粤曲伴奏课程及社区粤剧学院季度短期课程,并且开设少年儿童粤剧班。②2010年,第62届香港学校音乐节粤曲项目决赛,香港八和会馆赞助“八和杯”,并捐赠奖学金予优胜者赴广东粤剧学校交流学习。③

2008年,香港粤剧发展基金、任白慈善基金拨款220多万元资助由港大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粤剧小豆苗”计划。计划开始获准在本港7所学校试行,后增至10所。计划培训课程包括“剧本教学”和“表演教学”两大部分,并资助学生到剧场观赏粤剧演出,邀请粤剧名伶到校主持导赏讲座,安排学生作粤剧文化的实地考察等。“粤剧小豆苗”计划为配合2009年9月实施的新高中学制,编制了一千本《帝女花教室》供全港中学参考,内容包括粤剧常识和研究文章。计划希望培养学生懂得欣赏粤剧艺术,令其得以传承。④

上世纪80年代,新加坡冈州会馆粤剧团悉力推广粤剧艺术,多次到手工艺中心、联

①汪明荃《香港粤剧文化中心——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第二轮评审补充资料)》

②香港八和会馆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fa18442521.html,/news.php

③香港八和会馆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fa18442521.html,/news.php

④陈颖镭《香港中学生也唱<帝女花>《南方都市报》2008年5月22日DA48版

络所、学院进行演出示范及讲解,以让年轻一代,对这门传统艺术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并藉以培养他们对粤剧的兴趣。为了培养粤剧艺术的接班人,乐剧部设立了粤曲及音乐培训班,并请了广东省新会市的曲艺及音乐家前来协助指导。还有新加坡八和会馆、新加坡华族戏曲研究会等组织都在举办讲座,示范表演,参与到一些华人学校的艺术教育计划中,合力宣传推广粤剧艺术。

香港八和会馆、冈州会馆粤剧团等民间组织都以推广粤剧为己任,在努力地向青少年示范和宣传推广。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我们相信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培养,必定在更多的年轻人心中种下粤剧的种子,总有开花结果的那一天。有今天的培训推广就必定有明天的传承有序。新加坡八和会馆1890年成立,到现在120多年过去了,虽然没有了四、五十年前的兴旺发达,但粤剧还在冈州会馆、八和会馆,还在华人社区传唱着,可见他们的工作还是有成效的。

四、民间组织对粤剧的传播、创新与保护

在粤剧形成过程中,琼花会馆的建立是一个转折点,把粤剧带入了第一个兴盛期。李文茂起义之后,粤剧活动中心从佛山转移到了广州,艺人们克服重重困难,在广州先后建立了吉庆公所和八和会馆。粤剧传入香港后,在光绪年间香港八和会馆很快建立。随着粤剧在海外的传播,新加坡、澳门、马来西亚、美东(美国)及美西(美国)等八和会馆相继建立,有粤剧传播和发展情况比较好的地方就有八和会馆。由此可见,粤剧的发展离不开行业组织的协调、指导和市场拓展以及对艺人的管理。行业组织促进了粤剧在新的区域空间的稳步发展,带领粤剧更规范更专业地传播,向更远更多地区的传播。粤剧在海外传播过程中,民间组织尤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其中也包括行业组织和一些同乡组织,它们成为粤剧发展的大本营、传播的立足点和宣传与交流的平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往往是先有了同乡组织,粤剧才有了立足之地,慢慢开始传播。冈州会馆是广东省新会地区的同乡会馆,在东南亚、欧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50多间会馆。1947年,新加坡冈州会馆成立粤剧团。粤剧团多次应邀到国外、香港和中国内地参加演出活动。上世纪80年代后,多次回到江门、佛山等地访问演出。澳洲墨尔本冈州会馆粤剧曲艺社成立粤剧剧团后,他们常应广播电台的邀请演唱粤曲,去华人聚居的社区表演。①粤剧能在海外如此广泛地传播、传承,除了行会组织,同乡会馆这样的民间组织是功不可没。

①冈州会馆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fa18442521.html,/aboutus3.asp

私伙局是珠江三角洲一带粤剧爱好者自己组织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业余粤剧艺术团体。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前后,佛山市(包括南海、顺德、高明、三水区)私伙局有400多个,全员5000人,每年演出6000多场。①据广州市文化局2003年的统计数字,全市私伙局已近1,300个,成员约3万人。②私伙局常年活跃于社区、公园、村镇舞台,不仅滋润着民众的文化生活,也将粤剧艺术真正带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让更多的人了解粤剧,让粤剧深入社区,回到民间。私伙局的兴盛让我们看到了粤剧传播的深入人心和强大生命力。近几十年来,广东及港澳地区,移民美国的粤籍华人大幅度增加,粤剧粤曲之演出和传艺活动也逐渐恢复和活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美国各埠唐人街平时能够维持正常活动的业余粤剧粤曲社团,约有七十至八十个,它们是深入美国社区的“私伙局”。它们平时活跃于各埠唐人街,每逢过年过节就有更隆重热闹的演出,不仅丰富了华人社区文娱生活,也为海外传演和传唱粤剧粤曲,作出了很大贡献。③中国戏曲学院特聘教授傅谨说:“包括粤剧在内的各种戏剧要得到发展,都应回到观众中去。佛山‘私伙局’的大量存在,正好在这方面提供了成功经验,说明粤剧在佛山民间生命力里很强,有很大的文化市场空间。”④

“志士班”是辛亥革命前后出现的以鼓吹革命、开发民智为宗旨的改良粤剧团体。出于宣传革命的需要,“志士班”对传统粤剧音乐、剧本创作、唱腔、舞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推进了粤剧地方化、现代化进程,加快了粤剧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志士班”推动了粤剧改革,使粤剧从中规中矩的传统戏,转变为不断编演新戏,利用戏剧进行时事宣传和配合社会民主改革,针砭时事的新型戏剧。⑤1947年,香港华仁书院的华仁戏剧社为了向英语社区推广粤剧,开始演出英语粤语。后来新加坡也开始兴起。新加坡敦煌剧坊除了排练英语粤剧,还创作马来语粤剧《拾玉镯》,希望能够向海外推广中国戏曲文化。有些则在题材方面着手。公元2001年,罗家英、秦中英等人把莎士比亚名剧《马克白》改编为粤剧《英雄叛国》。粤剧从它的诞生到今天就是在不断发展、变化和创新中前行的。正是这样的与时俱进,粤剧才能经历百年沧桑顽强地生存下来。象“志士班”的粤剧改良和华仁戏剧社英语粤剧的推广,也许只是粤剧发展和创新过程中的小小节点。但是,民间组织对粤剧的改革与创新有更强的社会性,是以更好地传播和服务社会为目的的,这是特别应该关注的。

①马梓能江佐中主编《佛山粤剧文化》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②《广州私伙局“暗自妖娆”》《文汇报》(香港)2007年7月7日

③黄镜明《粤剧与美国华人社会》第四届羊城国际粤剧节研讨会专题论文

④新浪网https://www.sodocs.net/doc/fa18442521.html,/c/edu/2006-07-01/14229346879s.shtml

⑤郭秉箴《粤剧艺术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民间组织对粤剧的保存、研究、推广、传承、传播等都是对粤剧的保护。但这里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谈民间组织对粤剧的“保护“,即民间组织对艺人本身的扶持和帮助。粤剧行业组织从一开始的琼花会馆、吉庆公所到八和会馆都有帮困助弱,为同业者谋取福利的传统。吉庆公所和广东八和会馆都建有艺人宿舍,为单身或家在外地的艺人提供住处。香港八和会馆和广东八和会馆(建国前)还建有养老院、医疗所、子弟小学、安息所,平时为失业流浪艺人提供食宿,照顾无人奉养的老艺人,为去世艺人料理后世。①会馆还有行业工会的职能,协调艺人和班主间的关系,通过收会费作保证金的形式,保证班主不欠工钱,保证艺人不在协议期间跳槽。②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对粤剧艺人的照顾和保护,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丽霞,广东省佛山市博物馆文博馆员,主要从事地方历史文化研究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汾江中路43号佛山市博物馆;邮编:528000

电话:130********;电子邮箱: mengyou85@https://www.sodocs.net/doc/fa18442521.html,

①《粤剧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粤剧大辞典》广州出版社2008年版

②龚伯洪《粤剧》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