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德黑兰到罗马第十五章-对日作战方针

德黑兰到罗马第十五章-对日作战方针

德黑兰到罗马第十五章-对日作战方针
德黑兰到罗马第十五章-对日作战方针

第十五章?对日作战方针

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1944年1月24日,我写下备忘录—

海军上将蒙巴顿派来的代表团到达英国—新计划—美国的不

同意见—新加坡迎来一支凶悍的日本舰队—两栖作战计划受

它干扰—我们在当地不再占据海军优势—我3月10日给罗斯

福总统的电报—罗斯福总统的回电—3月20日,我给英国参

谋长委员下达一项决定—“折中战略”

缅甸和太平洋的陆空决战非常激烈,这在上一章叙述到了,就在其最凶猛的时候,华盛顿的美国人和伦敦的英国人,考虑的是日后如

何对日作战。而且伦敦和华盛顿相互之间也是如此,围绕其全面策略

的辩论火正热进行。在过去的开罗会议上,对于太平洋战争的长远策略,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给出一份报告,其中对这场战争中英国应承担的任

务有所论述,但是,罗斯福总统和我既没有来得及研究它,也没有互

相讨论或与顾问们一起讨论,因为我们都比较忙。这些我在前面都谈

到了。我在马拉喀什的时候,英国参谋长委员会要求我分别向所有自

治领发去一份电报,谈论这个问题。我这时才发现他们的看法已经发

生很大变化。在那一刻,我觉得不能认可他们的想法。我们是信任军

事同僚们的,但是,仅仅就这一次,我与他们有了分歧,战时内阁也

和我一样。

简单说来,我们能够把澳大利亚当作基地,与西南太平洋上美国部队的左翼相配合,进行联合作战,但是我们需要做出选择:应不应

252

该派遣我们的海军去澳大利亚,如果陆军或空军可以抽调或运送出去,

要不要也派过去?我和我的同僚们不主张这样,反而认为应以印度为

基地,向东推进到马来亚半岛和荷属群岛。但是,参谋长们是同意的,

而且已经在开罗会议上与他们的美国同僚轻易地就此取得协议。参谋

长们认为,我们有责任增援太平洋,如果德国战败六个月后,蒙巴顿

还不能发动大规模的两栖战役,那么,我们就要尽可能提前实施增援

计划。

我们要认真研究所有问题,并且进行充分的讨论,所以我回国后,

立即召开了国防委员会会议,这是第一次讨论。

过了几天,我写下备忘录:

首相致伊斯梅将军,转参谋长委员会 1944年1月24日

1.针对这个计划,计划人员在19日的会议上,做了详细的

论述。这些我本身是不同意的,而我和与会的所有内阁同僚谈起

时,他们也表示强烈反对。只能在两国之间辩论这个问题。另外,

美国人自己的意见也存在明显分歧,因为麦克阿瑟将军的参谋长

在给我们解释这个计划时,又是完全不同的情况,这是值得注意

的地方。

2.美国舰队可能准备6月发动一次战役,我们当然可以派少

数舰艇过去,和他们一起战斗,这谁也不会反对。而且在太平洋上,

我们自己也应该做准备,以便随时成立一支舰队。但是:我们会

在1944年到1945年之间打败希特勒,在这之前,驻在印度和孟

加拉湾一带的庞大的陆空军,应把力量用在太平洋战场上;如果

太平洋战场任何一个作战计划,不能满足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认

为它是不行不通的。

3.“长炮”作战计划中苏门答腊,是唯一一个可以让这些部

队出色发挥战斗力的地方。在这里作战,可以把许多日本飞机,

可能还有大量日本陆军,吸引过来;从另一方面看,它也可以克

253

复重要领土,获得基地,我们想要在新加坡、曼谷、马六甲海峡,

或者在日本至缅甸的交通线上打击敌人,都可以从这些地方出发。

所以,一直以来我就深信这个方案是相当符合实际的。把力量集

中在苏门答腊才是合适的,这是我的同僚和我的共同意见。同时,

我们还要对美国人说明一点,我们如果在太平洋支援他们(我们

是为了这个目的),就会选择在10月、11月或12月进攻苏门答腊,

到时候,希望他们帮忙提供一些登陆艇。这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

因为他们已经制造出大批新型坦克登陆艇,而且今年一整年都会

持续生产。

4.蒙巴顿海军上将已经派遣军官前来详细商讨这个问题,我

们必须等他们到来;我们不能急于向各个自治领发电报,至少要

等到我们有了自己的主见。

1944年2月中旬,干练的魏德迈将军带领着蒙巴顿的代表团到了,他是蒙巴顿麾下一名美国副参谋长。美国计划在1946年6月以前修建

一条双行道公路,直通北阿萨姆和中国,而蒙巴顿认为这是无法实现的。

所以,他提议改善现有的空中通道,以替代这一计划。他希望攻克敌

人占领的马来亚及荷属东印度群岛一带,并沿着亚洲大陆海岸的各个

岛屿快速向东北进军。如果以上建议能被采纳,他就不用再去广大缅

北区域作战,从而为他的计划匀出力量。如此一来,就可以在海上创

造一条更顺畅的、通往中国的交通线,也就对美国从中太平洋及新几

内亚进军日本起到直接的支援作用。如此一来,“长炮”作战计划再次

被提上日程。因为,为了完成以上目标,他建议西北欧的两栖部队一

腾出来就立即进攻苏门答腊。

然而,在开罗会议上联合参谋长委员会一致通过的建议,与这个建议大相径庭。这个战略问题直观而具体地体现了我们之间关于长期

策略的争执。我对蒙巴顿提出的新计划非常赞同,因为进攻苏门答腊

从来也是我的主张。苏门答腊方案不得不占用过多兵力,我原先想到254

这一点了,现在看来依然如此,然而,从蒙巴顿的计划来看,缅甸陆

战需要的部队,也很难满足。即便如此,让这些部队执行麦克阿瑟的

战役中的次要任务,我也不会同意。关于这一点,外交部完全站在我

一边。他们想的是,英国不能在远东给美国打下手,因为英国人民几

乎无法接受这一点;而且,亚洲人对太平洋岛屿没有多大兴趣,他们

更关心对他们具有重要意义的广大地区。要论加速日本垮台,东南亚

指挥部提出的方案,具有更直接的心理影响和政治影响。

罗斯福总统在1944年1月25日的电报中,说了下面一段话。我

没有吃惊,因为美国人的意见一定异于我们,这我完全知道。

最近的战略倾向于日后在苏门答腊和马来亚方面采取行动,而没有正视我们在缅甸面临的迫切困难,我对此极为忧心。我想

不通的是,在欧洲战争结束之前,如果在苏门答腊和马来亚作战,

会过多耗费物资和兵力,但为什么还要这样呢?目前拥有的一切

资源,都应在全面进攻缅甸北部的战斗中发挥作用,“长炮”作

战计划的成功可能会有许多收获,但也远没有缅甸作战的收获大;

我们会因为它在中国获得空中实力,也一定可以支援我们沿着台

湾—中国大陆—吕宋线向西进军的行动。

对魏德迈而言,这种意见预示着他的使命将有难处。虽然3月的

时候他们在华盛顿参加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但是在他们之前,已

经有人出入过了。蒙巴顿海军上将的副手—美国的史迪威将军就不

支持他的计划,尽管蒙巴顿的总司令们都同意。史迪威同时还有其他

几个职务,尤其是蒋介石的参谋长,所以说,可以理解他的表现。虽

然我们当时只能认可,但其实美国人的这种安排有不合适的地方。只

要可能是利于中国的措施,史迪威总是赞成的,而且他认为,可能会

在东南亚指挥部预测的日期之前实现陆路供应。蒙巴顿海军上将接受

他的看法,如果没有获得采纳,还可以在蒙巴顿的同意下,提交给他

255

在华盛顿的上级,而且,他还背着蒙巴顿,擅自派出一个代表团前往

华盛顿申述他的理由。

虽然对菲律宾的进攻依然由麦克阿瑟将军继续指挥,但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从中太平洋向台湾方面发动主要进攻应由尼米

兹海军上将来主持,而且他们已经做出了这个决定。所以,他们的意

见是,耗费长时间去解放马来亚和荷属东印度,并没有多少战略意义,苏门答腊不是非进攻不可。越过“驼峰”,把更多资源空运给中国,并

建成滇缅公路,这些仍然是他们满心希望的。他们给中国提供物资的

吨数会比以往多很多,因为要在中国修建基地,以便在进攻日本时远

程轰炸,这是他们的新计划。魏德迈的听众和上级没有因他对蒙巴顿

的建议进行了非常聪明的辩护而改变主意。

* * *

但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在此时意外发生了。不知道怀着怎样的目的,日本一支包括七艘战列舰在内的强大的舰队,却从中太平洋开

向新加坡。它的目的,一是短时间内躲避美国空袭,再者就是更拉近

它们与荷属东印度石油供应站的距离,这些直到现在我们才知道。尽

管如此,准备在印度洋进行的“长炮”或其他两栖作战计划,暂时被

搁置起来,因为不得不考虑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它们驶进孟加拉湾。

甚至我们在那里的海军优势也因此失去了。这将是一个令人沮丧的事

实,我立刻发现这一点。

首相致伊斯梅将军,转参谋长委员会 1944年3月7日

1.我们是在假设日本主力舰队不会派出一支勇猛分舰队的基

础上制定苏门答腊计划的。当然,我们在做这样的假设时是单纯

从合乎敌人情理的角度出发的,但是敌人会不会做出超出常理的

事,对此谁也无法保证。敌人担心美国袭击特鲁克和拉包尔及其256

他前哨据点,所以要保护它们,而且自己还要随时展开一次舰队

作战:我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就是这样从普遍角度琢磨日本人的。

但是,他们已经从各个前哨据点往后撤退,现在已经拉开舰队的

防御阵势,其中新加坡驻停着强力战舰;如果说他们有过上面那

种想法的话,如今他们已经放弃了。很明显,我们如果要进攻苏

门答腊,或进行其他的类似活动,就必须把这支舰队赶出这个地

区,或者我们迎接一场舰队作战的到来,这就要求我们提升自己

的海军实力直到可以一战。美国会因为在新加坡牵制日军而获益

的。尼米兹海军上将如果想提高行动自由度,同时加快向前推进

的速度,就必须使日本在那里停留的时间更长久。而美国向前进

军的情况又决定日本的舰队在新加坡的时间。可以看出,日本人

势必会再次集合他们的舰队,为了保卫菲律宾或更接近本土的区

域,他们之后会试图再发动一次大规模战役。如果日本离开新加坡,

那么只能根据当时情况来预测他们会不会再次回到那里。我们愈

长时间在新加坡牵制日本,美国就会得到我们愈多的支持。所以

我们要继续准备,美国的主力一旦进攻日本舰队,他们就不得不

集中把舰只撤到太平洋,这时就可以发动大规模的两栖进攻,进

而实现以上所说目标。

2.这份备忘录一定要交给联合计划处。

* * *

我们和我们参谋长们的讨论也同时进行着,其过程是漫长的,间

或还很紧张。我们在澳大利亚基地上驻扎多少军队,以及到底是在东

海岸驻扎,还是在西北海岸,这些都会决定要不要实施援助麦克阿瑟

将军或尼米兹海军上将的计划。目前来看,要作进一步调查,因为我

们没有足够完整的情报。很明显,我们的航运会因这个计划的实施而

承受不小的压力。3月的时候,我们自己内部各执己见,局面僵持住了。

257

三军参谋长们的意见是,6月间,美国人可能会在太平洋发动一场战役,他们现在希望的是我们调一支舰队过去参战。所以,我认为向罗斯福

总统澄清这一点,并告诉他全部形势,是很有必要的。

首相致罗斯福总统 1944年3月10日

1.在开罗会议的最后报告中,对于一个战胜日本的完整方案,

联合参谋长委员会说他们“在原则上批准”,并且根据这个计划,

“更深层的调查和准备工作”也可以展开。这个方案中临时规定,

英国舰队分拨出一支分遣队到太平洋,并且在1944年6月的太

平洋,这支分遣队参与作战。对于这个报告,虽然你我两人都签

字了,但是一直没有机会亲自研究这些问题,因为我们在忙着更

为紧急的事务。战时内阁和参谋长委员会对报告的“调查研究”,

从它提出来以后就没有停止,直到目前,我们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我在此期间发现一个全新的大事件发生了,那就是日本舰队开到

新加坡。

2.我在意大利舰队1943年9月投降之后,盼望着以最快

的速度派我们舰队的一支分遣队到太平洋上。但是,当我向金

海军上将说明这个想法时,他给我的答复使我觉得他不太需要

我们。关于美国海军在这个海域强于日本海军这一点,他做了

天花乱坠地演说。我的上述印象又经过了我们驻华盛顿的海军

代表的几份来电的印证。反过来,据说金海军上将曾经通知第

一海务大臣,你们后勤方面的需要到了8月或9月才会轻易得

到满足,所以他很十分乐意接受我们的分舰队,但最好不要在

8月或9月前到达。结果使我根本搞不清楚,我们今年到底要

不要去你们那里。

3.所以,我真诚地请你告诉我,在太平洋,美国是否会在

1944年底以前或1945年夏季以前进行一场战斗,如果英国舰队

分遣队不参加这场战斗,是不是会影响到它或使它无法展开。

258

4.另一方面,敌人好像在密切关注着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

岛和苏门答腊的情况,因为我们的战舰队伍驶往印度洋的时候,

日本舰队恰巧知道我们的行动(当然它和其他情况也有巧合),就

驶向了新加坡。我们可以在孟加拉湾为你们清理太平洋战场,你

们从而可以全速迂回前进并继续进军,那就是我们在保持住孟加

拉湾的对敌阵势,这样日本舰队或舰队的一大部分就会被牵制在

新加坡。对你们而言,这当然是有利的。

5.魏德迈将军可以清晰地陈述蒙巴顿关于印度战场和孟加拉

湾的全部计划。看起来蒋介石提出的、你们所赞成的要求,能从

这些计划得到满足,但是在雨季到来以前,我们满足不了这些要求,

因为我们还要进行地中海和“霸王”战役。我的个人想法仍然是,

以后十八个月的对日战争中,要完全利用我们在印度的全部兵力

和设施,跨过孟加拉湾进行两栖作战是可行的。我们正在对后勤

情况一一核查。从初步估计结果看,我们的进攻力量可以提升两

三倍,但不是我们绕过澳大利亚南部,从太平洋出发在你们南侧

作战(这样就把运输线大概拖长了九千英里),而是我们进攻孟加

拉湾对面的岛屿,进而攻击马来亚半岛。另一方面,有人反对在

太平洋和印度洋两个地区分置我们的舰队和力量;我们从加尔各

答到锡兰,甚至再远处苏伊士运河地区的诸多现有据点就会难以

连接。

6.至少目前我们有一个计划,因为日本舰队仍在新加坡,这

个计划是我们把印度洋和孟加拉湾当作重心,并获得资源后在那

里进行两栖作战。你们的太平洋战役,会不会因而受到影响?我

特别期待的是,在我对这个问题最后下决定以前,你可以回答我

在上面第三阶段提出的问题。

对我直接提出的问题,罗斯福总统给了明确的回答。

259

罗斯福总统致首相 1944年3月13日首先,我们1944年在太平洋上的特殊作战,不会因为英国分舰队没有加入而受到不良影响。其次,在1945年当中肯定不需要

英国分舰队加入这里的战斗的判断是无法做出的,因为目前阶段,

对未来太平洋形势如何发展的预测不可能那么精确。但是就目前

形势而言,好像这种增援在1945年夏季之前不是必需的。

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没有在太平洋意外遇险,于我们共同战斗的价值更为巨大的是你们的海军留在印度洋,这是考虑到敌

人近期部署情况说的。

情况一旦有变,所有上述意见都要随时变更,它们本身就是根据目前情况估计出来的。

* * *

如此一来,我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就可以在处理我和我的内阁同僚与三军参谋长之间的争论时,少些苦恼;我认为做出某种决定的责任在我身上。我这次写信给每一位参谋长,而不再把他们当作委员会集体通知他们。

首相致第一海务大臣、帝国总参谋长和空军参谋长

1944年3月20日每位参谋长应已收到我附带的备忘录。

1.我们是否对美国当局有某种义务,务必在1945年夏之前,

派一支英国舰队的分遣队到太平洋上?如果我们不参加,会不会

影响到他们的作战行动?我提出的问题就是特别针对这一点的,

而罗斯福总统给我的回答也是如此。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我们

不必承担这种义务,而且也不会危害到他们的作战行动。还有,

在1945年夏季以前,我们也没有援助他们的必要,除非他们遭遇260

了意外的重大事故。因此,我们考虑这个问题时,完全可以照顾

英国的利益,不用有一点顾忌。

2.我发现目前的形势很严峻,三军参谋长们不愿意他们的美

国同僚进行会谈,因为他们担心和我以及我的内阁同僚之间的意

见分歧,会在美国人面前被发觉。在今后一年时间内,不管怎么说,

实行名曰“孟加拉湾方案”的计划于英国是有利的。如果由战时

内阁来处理问题,他们就会同意这一点,对此国防委员会的大臣

们十分确信,而且我也是如此。作为首相兼国防大臣,我有责任

作出下列决定:

(1)从现在到1945年夏季以前,意外事变不算在内,这段时

间内,大不列颠和英帝国对日作战的重心将一直都是印度战场和

孟加拉湾。

(2)收复新加坡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要全力做好跨过孟

加拉湾的准备,对马来亚半岛和该半岛的各个护卫性前哨岛屿发

动两栖作战。

(3)集结一支强大的英国舰队,并快速为这支东方舰队准备

好辅助舰艇。这支舰队以锡兰、阿杜岛和东印度群岛的港口为基地,

同时要有实力雄厚的飞机,它们可以从岸上起飞掩护基地。进行

舰艇准备工作,必须优先满足“霸王”作战计划及地中海作战的

需求,而且,本国粮食是按目前的量基本供应的,这个量不能受

到影响。

(4)为了尽快和敌人近距离交战,对东南亚指挥部关于跨过

孟加拉湾的两栖作战计划,要进行分析、修正并改善。

(5)派往澳大利亚的调查团应在我对其成员名单核准之后,

即刻启程。东方舰队及其辅助舰艇,还有所有必需的补充船只,

都要随时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驶入西南太平洋,并在澳大利亚港

口驻留。为实现这一点,对于澳大利亚目前的设施,以及已在它

北面克复的岛屿的情况,以上调查团都应迅速做出报告,并提出

261

具体建议。

3.我们在和美国朋友沟通时,心里应该已经明白我们未来将

采取什么路线,为了实现这一点,我特别希望和三军参谋长们就

以上决定进行探讨。目前还有一些重要而迫在眉睫的工作,那会

要求我们以真诚的同志关系和足够的彼此信任来解决。我们在消

除掉这些关于长期计划的分歧以后,再把心思全放在上面。

但是后来我觉得还是不做出最后决定更好一些,因为局势发生了异乎寻常的快速变化。我们就继续对其他计划进行研究。我们考虑了

一条中间路线,我们这一群人称之为“折中战略”,即从澳大利亚向北

进军,使麦克阿瑟将军可以解放婆罗洲,进而进攻新加坡和马来亚或

是香港和中国沿海一带。之所以会有这一路线,是因为日本舰队可能

会发动攻击以阻断我们跨过孟加拉湾的进攻;而且在东方,德国一旦

战败,我们没有能力在之后的六个月内发动大规模两栖作战。成立一

支由一位澳大利亚指挥官领导的英澳部队,是这条路线的具体措施,当然这位指挥官应听从麦克阿瑟的命令。

许多显而易见的不利点存在于这个战略中。美国人的中太平洋战役不会从“折中战略”有多大收获。我们已经下定决心要参与太平洋

主力战,但是,现在来看,我们到达婆罗洲时,他们的计划如果已经

顺利施行,我们就错过了袭击香港的时机,因而可能会被排斥在外。

美国人掌握着整个澳大利亚地区的绝对优势,而在那里成立一个帝国

司令部,刚好可以缓解这个优势,所以澳大利亚人是表示欢迎的。可

是我们不能通过重新调整基地来满足英国的需要,因为美国人已经完

全占用了澳大利亚东海岸基地,紊乱情况可能会因那种行为而产生。

另外,我们的航运也要面临重大压力,因为与到印度的航线比,到澳

大利亚要更为遥远。

虽然这些重大的棘手的题目没有在当时得到解决,但是它们又被摆上了5月1日在伦敦召开的自治领总理会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总

262

理明确表示他们同意“折中战略”,是在他们确认我们不愿再使他们的

国家付出更多力量之后。关于准备军队和大部分飞机,他们也赞成。

对自治领来说,他们可以把这个提案作为契机,付出个人力量,然而,

最终未能成功实施这些计划。召开开罗会议时的形势,开罗会议几个

月以后的形势,或者在那个时期可以预见的形势,都发生了根本性转

变,因为事态发展太快了;我们在讨论这些问题时,做梦也不会想到,

在什么时候结束对日作战,结束时的情况又如何。

263

第一章 先知性事奉的目的

第一章先知性事奉的目的 ?联合推荐序展翅上腾的新世代先知,吉姆,歌自序——先知性社群的推动和发展/克里斯·韦罗顿前言你是先知的子孙!第01章先知性事奉的目的第02章先知与预言第03章学习聆听神的声音第04章神的语言第05章分辨和领受预言第06章先知恩赐的领受和事奉第07章先知的体统第08章假先知第09章操练预言联合推荐「先知性事奉」是建造教会的重要基石,是每一个基督徒都要了解及实践的课题,克里斯·韦罗顿以多年服事教会、带领先知性事奉的经历,再配合许多真实见证所写出的《先知性事奉基础训练》一书,相信必能引领先知性事奉的浪潮,带动教会的复兴。基督教台北真道教会主任牧师朱植森先知性事奉开始被华人教会注意到,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不可否认的是,先知性事奉对教会来说,虽然非常重要,但也是非常危险的,好像一刀的两刃。过去,台湾或是华人的教会,对于先知性的事奉,采取相当负面或消极的态度,其实是有其背景因素。因着发生一些不成熟先知性的事奉?于是对教会造成了极具杀伤力的影响。但感谢神,在最近这几年,开始出现一些比较健康的教导与书籍?特别是有一些好的榜样出现,因此对于先知性事奉,有了比较明显的进展与突破。在这一方面,比尔·强生牧师的教会和其团队,给了我们非常好的榜样与见

证。特别是本书的作者克里斯·韦罗顿,所提出非常稳健、合乎圣经、又丰富的美好经历,相信对于我们、对于华人的教会,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期待,在先知性事奉这方面,能够从起步,慢慢地越来越成熟。而我相信当先知性的事奉能够成熟,与使徒性的事奉,以及五重职事紧密连结在一起,对教会的建造、对成全圣徒、对域市国家的影响,会带来非常大的突破。盼望这本书能够人手一册,成为我们个人及教会操练先知性事奉非常美好的基础。我相信神会使用这本书,成为华人教会很大的祝福。灵粮全球使徒性网络主席周神助克里斯·韦罗顿是一位建造型的先知,他不但清楚论述先知预言的功用、类型、运作,本书清楚指引如何正确的领受、辨别及操练先知预言的恩赐,是一本实用的先知性训练手册。以琳书房、和撒那事奉中心、大卫会幕祷告中心创办人章启明在末后的世代要兴起一群与圣灵一同飞翔在超自然启示 领域里的飞鹰部队。这本训练手册是作者多年实战经验所提炼出来的精心杰作,能帮助刚学飞的雏鹰如何循序渐进地发展出先知性恩赐。对想进入先知性事奉的个人和教会?绝对 是一本必读的好书。台北灵粮神学院院长谢宏忠人说:先知预言的恩赐好像是雷射光一样,同时具有医治跟摧毁的能力。正确的使用先知预言的恩赐可以带来从神来的造就、安慰与劝勉,使教会与神的百姓得着益处。但如果在一个不成熟的方式下使用时,其摧毁的功力我想对于很多牧养同工来说,

第一章 神存在的真实性

第一章神存在的真实性 在无神论教育下成长的知识分子,大都有相似的关于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观念,就是当人类处于生产力低下的原始阶段,人们对雷电、洪水、地震等自然现象产生恐惧心理,因而开始拜雷公、水神、山神、地神,产生了宗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明白这一切都是自然现象,并不是什么超自然的神明,因而确定了无神论信仰。也就是说,有神论是人类愚昧无知时期的产物,无神论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后的必然归宿。因此,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持无神论观点被视为理所当然并引以为豪。 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学者到西方学习和工作。面对美国这样一个既有世界第一流科学技术水准,却又是有神论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我们的惊愕和困惑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要让我们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向,重新面对我们过去不屑一顾的有神论,无论在感情上还是理性上,都是十分困难的。我个人旅美的前八、九年,坚决抵制有神论,从不接触基督教和任何宗教。 可是,神的存在是一个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对神的存在所持的态度与每一个人休戚相关,没有人能够回避。凡追求真理,勇于在真理面前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的人,或迟或早都会认识到神的真实存在。哲人培根说过:“神对无神论者,并没有创造奇迹来说服他们,而是他们看见宇宙间那种不可思议的现象,不由地不相信起来,人们之变成无神论者是因为对哲学没有深切的了解;倘对哲学的研究甚为精湛,那就不会不皈依宗教了。”不仅象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匠相信有神,连达尔文主义的先锋战士赫胥黎也承认:“从纯粹哲学立场上看,无神论是站不住脚的。” 近几年来,经过反复探讨、思索和挣扎,我放弃了无神论观点,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有神论,接受了耶稣基督作我个人的救主和生命的主宰。现在,我拟从几个方面探讨神存在的真实性,与大家分享。 一、神的普遍启示 神的普遍启示又称自然启示,是神借着他创造的大自然(包括人类本身)向人们启示他自己,这是在任何时间、地点,人人均可领受的启示。 井然有序的宇宙 宇宙的浩瀚无际一直令人叹为观止。太阳系有一颗恒星、九颗行星、几万个小游星和无数流星。地球带着月亮以每秒三十公里的速度绕着太阳旋转,太阳则带着九大行星以每年一千五百亿里的速度在一个大轨道上绕着离太阳最近的一颗恒星(昴星)旋转,每转一周需要几千年。昴星又绕着不知名的中心旋转。太阳系所属的银河系的星云总质量是太阳系的两千亿倍,大得难以想象。但银河系只是一个小宇宙而已。大约一千亿个小宇宙构成一个中宇宙,其直径达一百五十亿光年。至于大宇宙有多大,大宇宙之外还有什么,目前只能猜想臆测。 宇宙如此宏恢,又这样精确,很难让人相信是自然碰撞形成的。对天文了解越多,越叹服造物主的大能。所以不少天文学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牛顿是基督徒,但他的一位好友却总不相信神的存在。据说有一次他到牛顿家作客,见到一具精美的太阳系模型。只要摇动曲柄,众星球就各

罗马书第一章测试卷

罗马书第一章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 一.判断题(12题) 1.耶稣按肉体来说是大卫所生的() 2.万国之中叫人为保罗的名信服真道() 3.保罗不以福音为耻,是因为福音是好消息() 4.罗马书是主前58年之前保罗第二次旅行布道时写的() 5.“义人必因信得胜”是引至哈巴谷书2:4 () 6.神的忿怒是降临在每个犯罪的人身上() 7.人内在的败坏是因为人对神敬拜的堕落( ) 8.神的神性和永能是在神的创造中彰显的() 9.上帝在创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敬拜性放在人的生命里, 人之所以拜假神,是因为找不到真神( ) 10.现在教会中还有使徒() 11.保罗去罗马是因为想要看看罗马的信徒() 12.保罗所传的福音是在应许的() 二填空题(10题) 1.福音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罗欠谁的福音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请默写罗马书1: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罗马书的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罗马书分为两大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虔不义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保罗为什么去罗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8.保罗为什么不以福音为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人为什么需要福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学习罗马书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