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4混合农业学案湘教版必修2

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4混合农业学案湘教版必修2

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4混合农业学案湘教版必修2
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4混合农业学案湘教版必修2

混合农业

一、考点突破

1. 了解世界混合农业的分布区;

2. 掌握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及生产优点;

3. 理解我国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区位条件及生产特点。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

1.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及生产优点;

2. 我国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区位条件及生产特点。

难点: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优点。

一、混合农业——以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为特征的农业地域类型,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是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的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世界混合农业的分布:

二、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2.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生产的优点

①土地交替使用——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②生产交替进行——农民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③比例由市场决定——生产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对市场适应性强。

三、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我国广大农耕区在谷物生产的同时,也饲养猪、羊、兔以及各种家禽。但规模较小,与上述的混合农业有很大差别。

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生产是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基塘农业是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

1. 生产特点

①将甘蔗、果树、桑蚕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生产上有紧密的联系;

②植物与动物互养,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

③塘与基合理分布,水陆资源相结合。

【随堂练习】

关于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经营方式是资本主义的大农场,机械化水平高

B. 按生产目的分类是商品农业,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C. 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混合经营

D.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答案:D

思路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以小麦—牧羊混合为主,经营方式是资本主义的大农场,机械化水平高;产品商品率高,故按生产目的分类是商品农业,主要面向国际市场;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以墨累-达令盆地最为典型,该地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降水较少,水源不足,需用抽水站将大分水岭东部的水输送到西部。

例题1(四川高考)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左图)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右图)。

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优点。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混合农业的优点。解答此题首先要从图中获取信息,左图说明该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立体农业,右图为混合农业。该农场的生产经营的优点可借鉴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点来回答。

答案: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综合效益(或农林牧立体利用土地,发挥了各类土地的生产潜力);种植业、畜牧业与土地之间形成了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或利用海拔差异多层次发展农、林、牧业,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冬季从事旅游经营,利用了劳动力的农闲时间;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

例题2 (郑州一模)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四川盆地

C. 雷州半岛

D. 华北平原

(2)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A. 热量和土壤

B. 地形和水分

C. 光照和温度

D. 积温和降水

思路分析:第(1)题,图中有香蕉种植,香蕉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喜高温,忌霜冻。华北平原位于温带,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气温较低,都不适合香蕉生长,A、D错;从图中的生产模式看,类似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生产,四川盆地没有这种生产模式, B错;雷州半岛位于广东南部,生产条件符合,所以选项C正确。第(2)题,图示为典型的基塘农业模式,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水分较多的地区,主要是对地形和水分条件的改造形成的,故B正确。

答案:(1)C (2)B

【综合拓展】

农业地域类型的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2)按投入状况分:粗放型农业与集约型农业。

集约型农业投入较多,产量、产值较高;而粗放型农业一般分布在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地区,投入较少,产量相对较低。

(3)按产品的用途分:自给型农业与商品型农业。

自给型农业是农民在小块土地上,用传统的农具种植多种农作物,以求自给自足,用来出售的农产品是很少的。主要分布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商品型农业是在较广阔的耕地上,利用现代耕作方式,大规模经营,农产品商品率较高,价格较低。多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新开发区。

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中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也称水田农业或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水热条件充足(或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②地势较为低平;③土壤肥沃;④灌溉水源较丰富;⑤旱、涝灾害频繁。 2.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存在问题:①小农经营(或生产规模小);②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土地资源退化(或土地肥力下降)。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④兴修水利;⑤培育良种;⑥合理利用肥料和农药;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二、立体农业,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水热条件充足;②地形复杂,土地类型多样;③生物资源丰富;④水资源丰富;⑤红壤分布面积广。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③封山育林,保护农业生态环境;④改良土壤;⑤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⑥兴修水利。 三、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条件较好;②地势较平坦;③土壤肥沃;④水源不足;⑤旱、涝灾害频繁;⑥多风沙和盐碱地。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土地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③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④发展喷灌,滴灌技术;⑤加强水资源管理(或合理开采地下水);⑥退耕还林还草;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灌溉农业(也属于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等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营养成分的积累;③地势较平坦;④土壤肥沃;⑤有黄河水(或祁连山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⑥气候干旱,降水不足;⑦多风沙和盐碱地。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土地次生盐碱化和沙漠化。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③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④发展喷灌,滴灌技术;⑤退耕还林还草;⑥加强水资源管理;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五、商品谷物农业(也属于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雨热同季;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③地势平坦开阔;④土壤肥沃;⑤灌溉水源较丰富;⑥农作物生长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高中地理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重点强化卷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1~2题。 【导学号:64490060】 1.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的需求变化B.科学技术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变化D.国家政策的变化 2.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对图中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改造较为明显的是() A.化肥、农药B.饲料加工、城市 C.机械、科技D.灌溉水源、大棚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变化与市场需求的变化关系密切。第2题,该地人类活动对农业投入较为明显的是灌溉水源和大棚生产。 【答案】 1.A 2.D 下图为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H市的某优质荔枝采摘区,据图回答下题。 3.广东荔枝产量有“大小年”之分,大年和小年的产量有时相差几倍乃至

几十倍。近些年,广东荔枝种植的大小年差别越来越小,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气象灾害少,有利于荔枝的稳产 B.荔枝的市场需求稳定,农民扩大荔枝的生产面积 C.由于种植管理技术进步,克服过去完全“看天吃饭”的做法 D.虫害不再隔年发生,保证了荔枝的稳产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荔枝产量的稳定,是种植管理技术进步的结果,C正确。 【答案】 C 下图是某地种植X、Y、Z三种农产品的利润与城市距离的关系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在距城市20~60 km范围内,利润最高的农产品是() A.X B.Y C.Z D.X、Y、Z 5.影响Y农产品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源B.市场 C.土壤D.地形 【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距城市20~60千米范围内,X农产品的利润位于其他两种农产品之上,利润最高。第5题,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Y农产品的利润急剧下降,说明市场为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 【答案】 4.A 5.B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时间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农业区位练习题

农业综合练习题一 下图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示意图。读图,回 答1~2题: 1.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2.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水源充足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热量条件好 (2014唐山一模)“某山区土地利用形式多种多样,1 000米以下的河谷平原以种植甘蔗为主;1 000米至2 000米的坡地,多种植咖啡、可可;2 000米到3 000米的地区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一年可两熟;海拔更高的地区是高寒草原和终年积雪。”读上述材料回答3~4题: 3.影响该地农牧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为( ) A.坡度大小 B.热量变化 C.土壤类型 D.水分变化 4.在2 000米到3 000米的地区多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其中以马铃薯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其原因是( ) A.可在霜期栽种 B.适合冻土培育 C.生长季最短 D.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2014唐山二模)上海郊区顾某一家有7口人,2007年之前种0.5公顷地;2008年承包10公顷农田,建起家庭农场;2009年起,用部分承包地,建了年上市1 500头肉畜规模的生态养殖基地,形成了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养殖基地牲畜粪便连续还田2年后,顾某农场与其他单纯粮食家庭农场相比较,每公顷种粮化肥成本降低20%,粮食产量和品质均有提高。2010年其全年种养收入超过18万元。据此回答5~6题: 5.该家庭农场农田面积增加主要是由于( ) A.土地流转 B.人口减少 C.开垦荒地 D.生态好转 6.种养相结合的家庭农场生产方式( ) A.化肥用量会提高 B.土壤矿物质减少 C.市场适应性增强 D.农业科技投入减少 如图表示的四个平原地区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读图,回答7~9题: 7.四个平原中农业地域类型属于传统农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关于四个平原上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面积广阔,水源不足 B.乙-土壤肥沃,雨热同期 C.丙-草场茂密,光照不足 D.丁-河流众多,黑土广布 9.关于四个平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粮食商品率高 B.乙-机械化水平低 C.丙-水利工程量大 D.丁-市场适应性强 (2014泗县模拟)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玛雅社会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放牧业 B.混合农业 C.原始迁移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11.玛雅社会农业生产方式直接导致( )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漠化 C.全球气候变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2014菏泽一模)天然橡胶喜高温、高湿,年均温在19℃以上,以21~27℃为宜,年降水量1 000~1 500mm,相对湿度70~80%;静风向阳,风速小于3米/秒。天然橡胶喜肥沃深厚的土壤,土层厚度大于60cm,越冬低温天气是橡胶生长的限制因素,当温度 小于5℃就会引起冻害,温度小于0℃会引起严重冻害, 时间较长则引起死亡。读“我国天然橡胶优势产区分 布示意图”,回答问题:(30分) (1)说出图示中热带界线的走向及主要影响因素。(8 分) (2)指出形成我国橡胶分布区、橡胶密集分布区和橡胶高产 区不同适生区的主要因素。简述与广东相比,云南天然橡胶 优势产区在气候方面的优势条件。(6分) (3)下图为海南某橡胶产业园生产示意图,据此说明该天然橡胶产业园生产经营的主要优势。(8 (4)海南的天然橡胶生产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热带种植园相似,但规模、质量、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海南进一步发展天然橡胶生产,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8分)

高一地理农业地域类型资料讲解

即墨四中高一地理导学案——农业地域类型 出题人:高一地理组时间:2015.5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学习难点:对比分析各农业地域类型和区位条件方面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考查点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常用的几种农业类型(补充介绍) (1)亚洲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 区位因素:自然条件 1、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充足气候区。大部 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降水充沛, 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2、地形: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 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土壤:人工改良的水稻土,土壤肥沃 4、水源: 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原因 1、劳动力: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力强度大, 而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2、人均耕地:由于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小,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3、生产习惯:由于历史的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 4、食物偏好 (2)商品谷物农业 种植作物:小麦、玉米 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 亚、俄罗斯、乌克兰,我国的东北、西 北国营农场 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 优势 自然因素: a)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 b)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世界三 大黑土区之一) c)水源: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 河提供灌溉水源) d)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温带大陆性气候) 社会经济因素: a)人口: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b)工业: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 c)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d) 交通:五大湖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3)大牧场放牧业 分布及放牧牲畜品种美国、阿根廷牧牛 (干旱、半干旱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牧羊 潘帕斯草原发展气温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大牧场放牧业的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区位优势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促进了牛肉的销售 阿根廷为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使肉牛方便地通过布宜诺斯艾利斯等港外运发展牧牛业采取的措施大打机井,开辟水源 种植饲料 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

高三文科实验班练习(二)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 图3中阴影区域为铁观音茶产地,读图回答1-2题。 1.铁观音产地适宜种植茶树的自然条件是( A.海拔较低,热量充足 B雨水充沛,云雾较多 C. 昼夜温差小 D.日照时间长 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E地比F地更 适于铁观音的种植,主要原因是E地比F地 () A.坡度陡 B.纬度高 C.劳动力多 D.更加适合商业化生产 中国的玉米种植主要是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其中夏播玉米一般在小麦收割之后播种。下图为中国玉米种植优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玉米优势区域中,主要种植夏播玉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关于中国优势区域玉米种植条件的分析,正确 的是() A.①地区纬度较高,热量充足 B.③地区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大 C.④地区秋季晴朗,利于收摘 D.⑥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5.影响该企业采用图示模式的最主要因素是 A劳力价格 B土地成本 C科技水平 D热量条件 考点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图,读图完成6-7题。 6.有关三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混合农业 B.②为商品谷物农业 C.③ 为水稻种植业 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 7.有关三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市场适应性强,有利于恢复地力 B.②生产规模小,单产高 C.③专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低 D.①③生产规模大 读图“某河流干流和流域围示意图”,回答8题。 8.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优势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考点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楼养鱼,2楼养猪,12楼种植西红柿……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读右图,回答9—10题。9.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关键因素是() A.粮食需求 B.气候变化 C.技术水平 D.劳动力数量 10.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②减轻物流业的能源消耗 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A.①③ B.②③ C.②③ D.③④ 过感悟·实战体验探索 下左图为农业分类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乳畜业 D.混合农业 4.美国某个以生产小麦为主的农场,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甲 B.乙 C.丙D.丁 读上右图“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 系示意图”,完成5~7题。 5.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D.乳畜业 6.图中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围广,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政策B.交通C.市场D.劳动力 7.图中a、b、c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 A.美国B.中国C.澳大利亚D.日本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9-1-19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六种学习资料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六种: 1.水稻种植业: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2.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3.种植园农业: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美国南部以及萨哈拉以南非洲 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5.混合农业: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6.乳畜业: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 一、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是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季风水田农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有以下特点:一是小农经营;二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三是机械化水平低;四是水利工程量大;五是科技水平低;六是种植经验丰富。 解决措施:加大科技投入,适度扩大种植规模等。 二、大牧场放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这种农业往往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地表主要为草原植被,因而形成了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区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 生产特点: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专业化程度高。 解决措施: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培育良种、开辟水源、种植饲料等。三、种植园农业 种植园农业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我国海南岛的国营橡胶农场,生产形式虽然与种植园相似,但性质、规模、管理方式都与种植园有很大差别。种植园农业往往从事的是大规模生产。园内拥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生活设施,不少种植园不仅有农业和运输机械,还有

2019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如图示意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四种代表性农业地域类型的农业结构及商品率情况。读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丁四种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2.下列属于丙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 A.水利工程量大B.劳动力投入多 C.专业化程度高D.生产规模小 解析:1.D 2.C 第1题,商品谷物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种植业为主,且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图中甲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畜牧业并重,且商品率高,为混合农业;乙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比重高,但商品率低,为季风水田农业;丙农业地域类型畜牧业比重高,且商品率高,为大牧场放牧业;丁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比重高,且商品率高,为商品谷物农业。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丙为大牧场放牧业,其特点是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且商品率高。水利工程量大、劳动力投入多是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2018·西安八校联考)读图,完成3~4题。 3.若甲图中x轴代表农业人口密度,y轴代表农作物商品率,则与乙图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对应的是( )

A.①B.② C.③ D.④ 4.乙图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中国同类农业地域类型的相同点为( ) A.经营方式都是家庭经营 B.农业机械化水平一样高 C.都是单产高,商品率低 D.主要农作物中都有玉米 解析:3.C 4.D 第3题,根据经纬度定位可知,乙图中的农业区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故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这类农业商品率高,采用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农业人口密度小,根据甲图坐标轴的含义可判断出,③符合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第4题,我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以小麦和玉米种植为主,乙图中阴影区域也大量种植玉米;美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机械化水平、商品率等都高于我国;美国的农场多为家庭经营,而我国以国有农场为主。 读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D.乳畜业 6.图中a、b、c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 ) A.美国B.巴西 C.澳大利亚D.日本 解析:5.A 6.A 第5题,由图可以判断,a高温多雨,为季风水田农业;b年均温较低,年降水量少,为商品谷物农业;c范围广,气温、年降水量差别大,为乳畜业。第6题,美国国土面积大,跨纬度广,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以上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均有分布。 (2018·东阳模拟)读某国一家庭农场的土地利用配置图,完成7~8题。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_知识点归纳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知识点归纳 农业地域 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类型 主要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美国、阿根廷、澳美国、加拿大、澳大 欧洲、北美、南非、 澳 大利亚、新西兰、利亚、阿根廷、乌克 大利亚、新西兰、我 国 地区 南非兰、俄罗斯的珠江三角洲 1、高温多雨的气候1、气候温和、草 1、优越的自然条件1、优越的自然条件 2、平坦的地形类茂盛2、便利的交通运输2、地广人稀 3、人口密、劳动力丰2、地广人稀,土 3、高度发达的工业3、机械化水平高 形成的主 4、稻米是主食,市场地租金低4、地广人稀(墨累河—达令盆地) 要原因需求量大(亚洲)3、交通便利5、先进的科技 (阿根廷的潘帕(美国) 斯草原) 1、小家经营1、商品率高1、商品率高1、农场是一个良性的 2、单位面积产量高,2、农场经营规模 2、生产规模大农业生态系统 但商品率低大3、机械化程度高2、有效地利用时间安 主要特征 3、机械化水平低排农业活动 4、水利工程量大3、很大的灵活性和对 5、科技水平低市场的适应性*我国部分地区农业区位分 析A.青藏高原地区的农业 生产有利条件: ①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高寒低温,生长周期长;④ 夜雨较多;⑤河谷地带积温较高,灌溉便利。 主要制约因素: ①降水稀少,水源不足;②地形复杂,温度过低,生长期短; ③经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交通不便;④地势起伏大,生态脆弱,耕地面积小。*例: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但为什么农作物单产较高? ①光照条件好,植物光合作用强;②昼夜温差大,夜晚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有机质积累。 B.南疆(印度河、尼罗河三角洲)盛产长绒棉的原因: ①气候(降水):夏季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充 足;②气候(热量):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高;③ 水源:有天山冰雪融水灌溉,灌溉条件便利;④土壤: 土质疏松,多为沙性土壤,土壤肥沃。 (尼罗河三角洲:光热资源丰富、有灌溉水源、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C.商品谷物农业——东北地区

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2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2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8分) 1. (2分) (2016高三上·吉安期中) 下图为某地年内气温折线图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该地适宜发展 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 季风水田农业 B . 乳畜业 C . 商品谷物农业 D . 热带种植园农业 2. (2分)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等地域类型所具有的共同点是() A .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其发展的优势条件 B .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是其发展的基础 C . 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是其生产的保证 D . 投入资金和技术多、商品率高的商品性农业 3. (2分) (2014高一下·资阳期末) 大洋洲的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我国最大的奶粉来源国.2013年上半年,我国从新西兰进口的奶粉达37万吨,占我国进口奶粉总量的83%.从乳业整个纵向产业链上来看,目前我国奶牛养殖生产、乳品加工、乳品销售三环节的投入比为75:15:10.而利润比则为10:35:55.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1)新西兰乳畜业发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新西兰地形以平原为主,面积广大 ②新西兰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 ③新西兰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富,多雾,日照少 ④新西兰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人们有消费乳制品的习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针对材料中我国乳业的情况,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 . 继续保持新西兰居我国进口第一的势头 B . 加大我国奶牛养殖的科技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C . 加快构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一体化的养殖体系 D . 加强质量监控,提升监管水平,及时更新生鲜乳收购标准 4. (2分) (2018高一下·无锡期中)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气候分布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 季风水田农业 B . 商品谷物农业

高中地理新高考第23讲 农业的区位因素

第23讲农业的区位因素 2017版课程标准 内容要求 学业层级2018年四省市教学内容建议核心素养要求 1.结合实例,说明 农业的区位因素 合格考 1.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 素 综合思维、区域 认知 2.结合实例,说明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 理环境的影响【环 境保护要求内容】 等级考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综 合思维、地理实 践力 [知识体系构建] [主干知识整合] 一、农业区位的含义 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二、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

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2.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和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图析如下: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易误辨析]宁夏瓜农常在瓜地里铺上一层鹅卵石,试分析其作用。 提示减少蒸发,保持水分;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积累有机物,提高瓜果品质。 四、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真题研析 【例1】(2019·北京文综)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老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工业薄弱。近年来,该国优质玉米、香蕉、咖啡豆等农产品出口量增加。 分析老挝发展多种优质农产品的有利条件。 [尝试自解] [思维路径]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了解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3、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4、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形成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学会应用区位因素分析某一具体事物,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能力。 2、通过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应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学会分析地理事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农业生产的感情,为将来从事社会活动打下基础。 3、通过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掌握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培养学生辩证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技术、社会因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难点: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教学过程与方法 当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哪些?你能说出本地几种主要农产品吗?它们属于哪一种农业类型? 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板书) 农业生产是直接从动植物的选育、驯化、栽培、优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农业生产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又要受到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因此,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构成了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板书) (1)热量 热量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热量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农业生产中有两个与热量相关的概念,一是积温,一是复种指数。我们常以活动积温,即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的积温,作为衡量大多数农作物热量条件的基本指标。热量条件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复种指数,复种指数=播种面积/耕地面积。 (2)光照 光照为植物的光和作用提供能量。不同农作物对光照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小麦、棉花、水果、蔬菜、马尾松等对光照的要求较高。 (3)地形 不同地形类型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存在很大的差异。平原地区由于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由于坡度较大,土层较薄,耕作不便,适合发展畜牧业和林业。 (4)土壤

(完整版)高中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练习题(含答案)

农业的区位选择练习题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丙、丁四地分别位于( D ) A.中央大平原、湄公河三角洲、西欧平原、墨累达令盆地 B.湄公河三角洲、墨累达令盆地、中央大平原、西欧平原 C.墨累达令盆地、中央大平原、西欧平原、湄公河三角洲 D.湄公河三角洲、中央大平原、墨累达令盆地、西欧平原 2.影响丙地两大农业部门生产结构作出调整的最主要因素是( B )A.保鲜冷藏技术 B.国际市场需求C.气候不断变化 D.交通运输条件 车厘子(一种水果)原产于小亚细亚半岛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味道鲜美,但容易腐烂。某网店采用“先订购,后采摘”的预售方式销售美国车厘子,力求进口水果从源地直达消费者。下图为销售流程,回答3~4题。 3.美国最适宜种植车厘子的地区是( A ) A.西部高原区 B.佛罗里达半岛C.中央大平原 D.密西西比河口 4.智利也是著名的车厘子产区,如果该网店欲预售智利车厘子,最佳时间在( A ) A.12月下旬—次年1月上旬 B.2月中旬—2月下旬 C.6月下旬—7月上旬 D.8月中旬—8月下旬 瑞士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在陡峭的石坡上用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在上面堆积土壤,建成一道道梯田,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莱蒙湖,对岸是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成为瑞士著名的葡萄酒产地。读“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景观图”及“瑞士主要河流与山脉分布图”,据此回答5~7题。 5.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在图中的位置是( A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6.有诗人写道:“德萨雷是幸福的,因为有3个太阳照耀着它的葡萄园”,诗中的“3个太阳”是指( C )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一、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作物:水稻为主(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A、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B、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 E、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A、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B、单产高,商品率低 C、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 D、水利工程量大 二、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1、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2、主要特征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三、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 (1)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作物:小麦、玉米(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A、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丰富) B、交通运输便利 C、市场广阔 D、地广人稀 E、机械化程度高 F、农业科学技术先进(3)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四.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及生产对象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美国和阿根廷以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以养羊为主 (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 A、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B、地广人稀,地价低 C、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五、乳畜业 (1)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2)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A、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B、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3)乳畜业的主要特点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六、立体农业 地势起伏的高海拔山地、高原地区,农、林、牧业等随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带分异,按一定规律由低到高相应呈现多层性、多级利用的垂直变化和立体生产布局特点的一种农业。种植业一般多分布于谷地和谷坡,山地为天然林,间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 农业区位因素

第九单元农业 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广义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 种植业 种植业是利用植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粮食、副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的社会生产部门。在我国通常指粮、棉、油、糖、麻、丝、烟、茶、果、药、杂等作物的生产。 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是谷类作物(包括稻谷、小麦、大麦、燕麦、玉米、谷子、高粱等)、薯类作物(包括甘薯、马铃薯、木薯等)、豆类作物(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的统称。 通常,粮食作物也是农作物中的主导作物,世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5%,其中小麦、稻谷和玉米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80%。

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一般是指对自然条件的选择较严、技术要求复杂、产品的经济价值较高、主要用作工业原料的作物,故又称“技术作物”或“工业原料作物”。 我国纳入人工栽培的经济作物种类繁多,包括纤维作物(如棉、麻等)、油料作物(如芝麻、花生等)、糖料作物(如甘蔗、甜菜等)、三料(饮料、香料、调料)作物、药用作物、染料作物、观赏作物、水果和其他经济作物等。 畜牧业 畜牧业,是通过人工饲养、繁殖畜禽等以取得肉、蛋、奶、羊毛、皮张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包括牲畜饲牧、家禽饲养、经济兽类驯养等。

林业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 渔业 渔业是指人类开发和利用水域,采集捕捞与人工养殖各种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渔业按水域可分为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按生产特性分为养殖业和捕捞业。 农业区位 农业区位,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选择实际上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2019高考地理农业地域类型试题

2019高考地理农业地域类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位于埃及尼罗河下游地区,图示同纬度其他地区为沙漠,故甲地区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的主要原因是有尼罗河作为灌溉水源。 答案:C 读“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完成2~4题。 2.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3.图中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其影响因素是( ) A.政策 B.交通 C.市场 D.劳动力 4.图中a、b、c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 ) A.美国 B.中国 C.澳大利亚 D.日本 解析:由图中三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空间分布范围与热量、水分条件关系图分析,a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具有高温多雨的特点,因此判断为水稻种植业;b为商品谷物农业;c为乳畜业,其分布范围广,主要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图中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在美国都有分布。

答案:2.A 3.C 4.A 下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甲)和农业产值构成图(乙),读图完成5~6题。 5.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业 B.种植园农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解析: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区域农业既有小麦种植也有畜牧业,所以属于混合农业。 答案:C 6.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 解析: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是混合农业的特点。 答案:B 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7~9题。 7.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解析:①地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最低,投入大量劳动力,故A正确。 答案:A 8.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解析:②地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相差不大,故为混合农业。墨累-达令盆地属于混合农业区。答案:D 9.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解析:③地为大牧场放牧业,可通过建设高质量人工草场提高载畜量。 答案:C 经过地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相交于甲、乙两点。据此回答10~11题。 10.甲点位于(37°N,118°E),其所属的自然带为(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归纳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归纳(2011-07-26 11:29:36)转载▼ 标签:高考区位分析文化分类:知识点分析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因素 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典例】⑴、东北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区位因素是: ①平原辽阔,耕地连片,利于大型机械化操作;②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或有

肥沃的黑土);③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热同期;④山环水绕,灌溉水源充足。⑤人少地多,土地增产潜力大;⑥交通发达,铁路公路网稠密;⑦中国人口众多,对粮食需求量大,国内市场广阔;⑧国家政策扶持;⑨有辽中南重工业基地提供机械化设备等。 ⑵、秦淮一线以南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沛(四川盆地水热充足);②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深厚(长江中下游有水稻土,四川盆地有紫色土);④交通便利,市场广阔;⑤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⑥栽培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思考】两广丘陵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哪一种?该区域发展此农业类型的区位优势有哪些?从土地利用的潜力看,该区域可以发展什么?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经济因素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学会判断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学会判断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和联系实际的方法来说明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区位理论知识,树立学生联系的普遍性,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难点:说明主要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教学方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图片、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案导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我们中国有句俗话: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古到今,这个农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自主学习:展示农业五种类型的图片,由学生判断那幅图片能代表农业,

并明确农业的定义。观察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的图片,总结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地形 过渡:由第一幅图片的农业生产类型,引出我国“南米北面”的饮食格局。 探究一上:给出学生中国小麦、水稻分布图,并结合学案材料上的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及中国温度带图以及水稻、小麦的习性,分析两种作物生长适宜的气候条件。 材料一: 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温度带 材料二:小麦生长习性:温带性作物,耐寒耐旱,适应性强; 水稻生长习性:喜温喜湿,生长在热量充足、雨量较多的区域。

请同学们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影响小麦、水稻种植生长的气候条件?学生自主讨论总结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气候因素——热量和降水,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我国作物熟制。 探究一下:我们来看到学案合作探究的活动一,认真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远离海洋,四周又有高山环绕,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很难到达这里,所以雨量很少,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热量丰富。这里的气温日夜变化很大,尤其是夏季,白天烈日炙烤,气温很高,一到夜晚又急剧下降,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这里出产的瓜果色鲜、果香、味甜,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更是果中佳品。 据材料分析新疆瓜果为什么特别甜?----光照 由新疆瓜果产业布局地点(绿洲、河流沿岸)引出水源是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影响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探究二: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闻名世界,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原因是什么?-----土壤 学习活动二: 材料一:

中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中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也称水田农业或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水热条件充足(或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②地势较为低平;③土壤肥沃;④灌溉水源较丰富;⑤旱、涝灾害频繁。 2.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存在问题:①小农经营(或生产规模小);②商品率低;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土地资源退化(或土地肥力下降)。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④兴修水利;⑤培育良种;⑥合理利用肥料和农药;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二、立体农业,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水热条件充足;②地形复杂,土地类型多样;③生物资源丰富;④水资源丰富;⑤红壤分布面积广。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③封山育林,保护农业生态环境;④改良土壤;⑤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⑥兴修水利。 三、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条件较好;②地势较平坦;③土壤肥沃;④水源不足;⑤旱、涝灾害频繁;⑥多风沙和盐碱地。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土地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③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④发展喷灌,滴灌技术;⑤加强水资源管理(或合理开采地下水);⑥退耕还林还草;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灌溉农业(也属于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等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营养成分的积累;③地势较平坦;④土壤肥沃;⑤有黄河水(或祁连山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 ⑥气候干旱,降水不足;⑦多风沙和盐碱地。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土地次生盐碱化和沙漠化。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③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④发展喷灌,滴灌技术;⑤退耕还林还草;⑥加强水资源管理;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