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1卢瑛

21卢瑛

21卢瑛
21卢瑛

土壤与环境 2002, 11(2): 206~209 https://www.sodocs.net/doc/004734875.html, Soi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ses@https://www.sodocs.net/doc/004734875.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9831004);中国科学院特别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卢 瑛(1966-),男,副教授,博士,从事土壤质量与环境、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城市土壤的特性及其管理

卢 瑛1,2,龚子同2,张甘霖2

1: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8

摘要:城市土壤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正日益受到关注。城市土壤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强烈,许多性质不同于自然土壤。文章就城市土壤形态、物理、化学、生物和污染特性作了详细综述,并提出了城市土壤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城市土壤;特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S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1X (2002)02-0206-04

长期以来,土壤研究主要集中在农地和林地土壤上,以确保满足世界不断增长的人口对食物和纤维的需要,无暇顾及城市土壤。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日益受到广泛关注[1,2]。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城市园林植物生长的介质和养分的供应者,是城市污染物的汇和源;它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3,4]。因此,了解城市土壤特性,可为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和管理、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本文详细综述了城市土壤的特性,并提出了其管理对策。

1 城市土壤的特性

城市土壤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强烈,其形成和性质与所处的自然环境没有必然的联系,本质上是一种泛域的人为土或人为新成土[2]。城市土壤在空间上变异十分明显,在较短距离内会出现完全不同的土壤类型[5~8]。除自然土壤物质外,城市土壤包含大量的人为物质,这些物质决定或影响着城市土壤的形态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和污染状况[2]。 1.1 形态特征

城市土壤土层变异性大,呈现岩性不连续特性,这导致不同土层的结构、质地、有机质含量、pH 、容重及与其有关的通气性、排水性、持水量和肥力状况的显著差异[7,8]。

城市土壤土层排列凌乱,许多土层之间没有发生学上的联系,腐殖质层被剥离或者被

埋藏,其它土层破碎且没有统一的出现规律,土层

深浅变异较大[2]。大多数城市土壤缺少发生学的A 层和B 层,土壤剖面中包含不同颜色和厚度的人造层次,层次之间过渡明显[7]。

土壤中人工粗骨物质较多,包括建筑和家庭废弃物、碎砖块和玻璃、沥青碎块、木炭、煤渣、钢渣、混凝土块、金属、铁钉、陶瓷、骨头等,与工业废弃物、泥炭-堆肥混合物和自然土壤发生层的土壤碎块混合在一起,有些层次完全由固体废弃物组成[6,7,9]。

土壤可能出现特异的颜色,这种特异的颜色是由于特异物质的存在或有色化学物质污染所致,而非发生学过程的结果[2]。

裸露的城市土壤,在表面的几厘米内有明显形成结壳的趋势[8,10]。 1.2 物理特性

城市土壤中含有一定量的砾石、石块和其它固体碎屑状物质。由于建筑、修路等,城市生态系统中输入了砂和砾石,且在煤矿场的废料、工业残余物、废弃物、和其它工业底质中含有相当的砾石和石块,因此,城市土壤中的砾石和石块等在不断增加[6,7,9]。有些土壤层次砾石和石块(直径>2 mm )含量可达80%~90%以上[11~13]。

土壤压实和板结是城市土壤的物理特性之一。土壤压实和板结导致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减小。Short 等[11]研究了华盛顿马尔的土壤,土壤体积质

量表层平均为1.61 Mg/m 3

(1.25~1.85 Mg/m 3);0.3 m

深度处的更大,平均为 1.74 Mg/m 3(1.40~2.03

卢瑛等:城市土壤的特性及其管理207

Mg/m3);表层和0.3 m深度处的土壤孔隙度分别为36.6%和32.8%。Jim[12,13]对香港行道树和城市公园的土壤进行了详细研究,行道树土壤体积质量平均为1.65 Mg/m3(1.15~2.63 Mg/m3);总孔隙度平均为37.75%(0.75%~56.60%),城市公园土壤也基本相似。

城市土壤因紧实而减少了总孔隙度,降低了大孔隙的比例,不利于土壤的通气、排水、有效水分的储存和植物根系的生长[6]。城市土壤中的水分运动受土壤的石质度、孔隙度、水分含量以及土壤化学组成的影响;土壤中的石块、孔隙和裂隙也影响水分运动,土壤剖面中的水分沿着建筑废弃物和家庭废弃物等产生的孔隙运动是城市土壤水分运动的特征[2,6,7]。土壤容重影响到水分入渗速率。如人行道紧实土壤和邻近未压实的土壤体积质量分别为1.41和1.30 Mg/m3,而水分入渗速率则分别为0.8和3.5 mm/min[6]。

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土壤温度比周围自然土壤高[8]。Mount等[14]监测了纽约市中央公园和拉托里特公园土温特征,结果表明,人为活动明显提高了土壤温度,城市土壤年均土温比邻近的林地高3.13~11.22 ℃。

1.3 化学特性

1.3.1 pH值

城市土壤向碱性的方向演变,pH值比周围的自然土壤高[3,6,7],热带、亚热带地区尤为明显。如香港,主要的土壤是由花岗岩母质发育,pH 通常为4-5,而城市行道树和公园土壤大部分土层pH 呈碱性,甚至高达9.95。高pH值导致城市土壤营养元素有效性降低,影响树木的生长[9,10,12,13,15]。

城市土壤碱性增强的原因可能包括:融化道路积雪的氯化钙、氯化钠和其它种类的盐,随地表径流积累在土壤中;用富钙的水灌溉植物;建筑废弃物、水泥、砖块和其它碱性混合物中钙的释放;大量含碳酸钙和碳酸镁的灰尘的沉降;流经混凝土和石灰石表面的径流到处存在,而径流中含有钙离子等碱性物质;土壤中碳酸盐与碳酸反应形成重碳酸盐等[6~10,15]。

1.3.2 交换性盐基和盐基饱和度

城市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以交换性Ca2+、Mg2+为主,位于道路旁的草坪土壤,交换性Na+可占交换性盐基总量的5-10%;高盐基饱和度是城市土壤的典型特征,许多土层甚至超过100%[7]。

1.3.3 土壤有机质

城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决定于原层次的性质和管理措施,常常大于本底土壤[7]。但也有研究认为,在城市土壤中,由于表层土壤有机质氧化或者侵蚀的损失,或者由于表层土壤被除去,心土层露出地表,导致有机质水平低[6]。

Beyer等[16]研究了城市土壤有机质组成,与自然土壤比较,城市土壤中富里酸比例低,疏水类脂化合物组分很低,这种变化是由于城市土壤高pH 值所致。研究表明[7],城市土壤腐殖质的组成不同于自然土壤,胡敏酸和富里酸组分中以钙结合态为主;胡敏酸/富里酸比大于1;游离胡敏酸和富里酸、不水解残留物含量低。

1.3.4 土壤养分元素

在城市土壤中,氮、磷、钾元素呈现无规律的分布,不同地区的研究结果也不同。在莫斯科城市土壤中,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超过了植物的需求,磷和钾的供应很充足[7]。南京城市土壤中全磷、有效磷和可溶性磷含量都比较高,且与浅层地下水磷浓度有显著的相关性[3,4,17]。香港的城市土壤研究结果显示,土壤中的氮、磷、钾水平不高,甚至很缺乏[12,13]。

城市土壤中钙、镁含量高,供应充足[6,7];由于硫存在于一些底质中,大气来源的输入相对较多,所以城市土壤不可能存在硫缺乏的问题,而更多关注的是工业来源硫的输入,导致土壤酸化和毒害的问题[6]。

1.4 生物特性

城市土壤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是比较薄弱的,积累的资料不多。研究表明,由于人为扰动、压实和污染等,城市土壤中生物多样性降低、生物的生物量减少、微生物群体结构发生变化,且有危害人体健康的病原生物的侵染[6~8]。

1.5 城市土壤的污染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家庭活动、废弃物处置、交通运输、金属矿开采和冶炼、制造业、加工业、发电厂、废料场等[6,7,18]。城市土壤中Pb 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含铅汽油的污染和燃烧。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高,可移动态占比例大,

208 土壤与环境第11卷第2期(2002年5月)

生物有效性高[7,19]。

城市土壤中PAHs(多环芳烃)和PCBs(多氯联苯)主要来源于废弃物的处置和大气的沉降。城市土壤中PAHs和PCBs的含量空间变异很大,在不同的气候带含量不同。地处热带的城市土壤比温带的城市土壤低,这可能是由于热带气候促进其生物的降解、挥发损失和光氧化作用以及强烈淋溶进入地下水等原因所致[20,21]。

2 城市土壤的管理对策

城市土壤主要用于生长园林植物和给人们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因此在管理上应重点考虑城市土壤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充分发挥城市土壤的功能和作用,保护和改良城市土壤。

2.1 合理规划,减少土壤性质的改变和污染

由于土壤一旦受到人为的干扰破坏和污染,是很难治理和恢复的。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该确定园林绿化区的位置,研究和评价其土壤的适宜性,保护绿化区域不受建筑的压实和建筑垃圾的污染。对于即将被城市建设占用的农田,在施工前,园林部门与施工单位联系,将肥沃表土堆积贮存,供工程结束之后绿化所需,或由绿化部门运走,用作城市绿地树木的换土。加强城市土壤管理,防止城市工业、建筑和生活垃圾等的混入而引起土壤碱性增强、污染物含量增加,影响城市园林植物生长和危害人体健康。

2.2 进行城市土壤的调查和研究

土壤调查和研究工作常常在城市边界处便停止,在土壤图上的城市区域仅简单地标记为“城市”,因而缺少对城市土壤特性的了解。城市土壤资料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基础资料,土壤条件是决定城市园林植物类型选择以及绿地面积多少的重要依据之一。由于城市土壤受到人为作用的强烈改变,土壤理化性质与自然和农业土壤有很大的差异;且城市土壤是城市污染物的汇集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必须进行城市土壤调查和研究工作,了解城市土壤的肥力特征和污染状况,研究城市土壤改良和治理的措施。在城市绿化工作中,做到适地适树,提高城市绿化效率。

2.3 加强城市土壤的治理和改良

对影响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的城市土壤,根据其有害物在水中的溶解析出程度,从低到高可依次采用覆盖栽培、隔水工程(用隔水薄板)、隔断工程(用混凝土围住污染土壤)防治措施。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来恢复并重建退化或污染的土壤环境,也可用于污染的城市土壤的治理。

城市土壤不良的性质会影响到树木的生长,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改良。对于不适宜绿化植物栽植的区域,先改土,再绿化;对于已栽植的树木由于土壤原因而生长不良,要进行改土复壮,可采用每年部分改土或换土,以减少对树根的损伤。另外,城市绿化部门可将每年修剪的树枝和落叶等集中粉碎、堆呕,用来改良城市土壤。

2.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由于公众对城市土壤的知识缺乏了解,对城市土壤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知道甚少,错误地认为树木能在任何土壤上生长,不了解污染的土壤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应加强城市土壤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使公众了解和认识城市土壤,从而自觉地爱惜和保护城市土壤。

参考文献:

[1]DE KIMPLE C R, JEAN-LOUIS MOREL. Urban soil management: a

growing concern[J]. Soil Sci, 2000, 165(1): 31-40.

[2]张甘霖,龚子同. 城市土壤与环境保护[J]. 科学新闻周刊, 2000, 37:

7.

[3]卢瑛,龚子同,张甘霖. 南京城市土壤特性及其分类的初步研究[J].

土壤,2001, 33(1): 47-51.

[4]卢瑛,龚子同,张甘霖. 城市土壤磷素特征及其与地下水磷浓度的

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2001. 12(5): 735-738.

[5]SCHLEUΒU, WU Q-L, BLUME H-P. Variability of soils in urban

and periurban areas in northern Germany[J]. Catena, 1998, 33(3-4): 225-270.

[6]BULLOCK P, GREGORY P. Soils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Black-

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M]. Great Britain: Oxford, 1991.

[7]STROGANOV A M N. Soils of Moscow and Urban Environment[M].

Moscow, 1998.

[8]CRAUL P J. A description of urban soils and their desired characteris-

tic[J]. Journal of Arboriculture, 1985, 11(11): 330-339.

[9]BURGHARDT W. Soils in urban and industrial environments[J]. Z

Pflanzenernahr Bodenk, 1994, 157: 205-214.

[10]CRAUL P J. The nature of urban soils: their problems and future[J].

Arboricultural Journal, 1994, 18: 275-287.

[11]SHORT J R, FANNING D S, MCINTOSH M S, et al. Soils of Mall in

卢瑛等:城市土壤的特性及其管理209

Washington, DC: I. statistical summary of properties[J]. Soils Sci Soc Am J, 1986, 50: 699-705.

[12]JIM C Y.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 Hong Kong roadside

soil in relation to urban tree growth[J]. Urban Ecosystems, 1998, 2: 171-181.

[13]JIM C Y. Soil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in an urban park in

Hong Kong[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998, 22(5): 683-695. [14]MOUNT H. Temperature signatures for anthropogentic soils in New

York city[A]. In: KIMBLE J M, et al., eds. Classification, Correl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nthropogentic Soils, Proceedings-Nevada and Callifornia[C]. September 21-October 2, 1998. USDA-NRCS, Na-tional Soil Survey Center, Lincoln, NE, 1999, 137-140.

[15]WARE G. Constraints to tree growth imposed by urban soil alkalini-

ty[J]. Journal of Arboriculture, 1990, 16(2): 35-38.

[16]BEYER L. Soil organic matter composition and microbial activity in

urban soils[J]. Sci Total Environ, 1995, 168: 267-278.

[17]ZHANG GANLIN, BURGHARDT W,LU YING, et al. Phospho-

rus-enriched soils of urban and suburban Nanjing and their effect on groundwater phosphorus[J].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Soil Science, 2001, 164: 295-301.

[18]TILLER K G. Urban soil contamination in Australia[J]. Aust J Soil

Res, 1992, 30: 937-957.

[19]LU YING, GONG ZITONG. Heavy metal content, activity and parti-

tioning of urban soil in Nanjing, China[A]. The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conference on soils of urban, industrial, traffic and mining area[C]. July 12-18, 2000, Essen, Germany.

[20]WILCKE W, MüLLER S, KANCHANAKOOL N, et al. Urban soil

contamination in Bangkok: concentrations and patterns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in topsoils[J]. Aust J Soil Res, 1999, 37: 245-254.

[21]WILCKE W, MüLLER S, KANCHANAKOOL N,et al.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hydromorphic soils of the tropical metropo-lis Bangkok[J]. Geoderma, 1999, 91: 297-309.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Soils

LU Ying1, 2,GONG Zi-tong2,ZHANG Gan-lin2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2: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China

Abstract: There is increasing concern about urban soil because of its effect on urban eco-environment quality and human health. As influenced extensively by human activities, urban soil characteristics are different from natural soil.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oils in respects of morphological, physical, chemical, biological and polluting properties, and advances the strategies of urban soil management.

Key words: urban soil; characteristics; management

21世纪市场营销面对的挑战

21世纪市场营销面对的挑战 专业班级:工业gc1202 姓名:蔡惊学号:0121204930416 摘要:市场营销无疑是企业生存的重要手段,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营销作为企业经营的生命线。市场如没有硝烟的战场,营销也在今天面临这许多挑战,但挑战又何尝不是机遇,在这场战斗中,谁把握住了机遇,那么他也就胜利了一半!对于中国的众多企业来说,在21世纪进入经济全球化之后,我们在思考如何融入全球经济的同时,在不断更新自己信息技术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身为中国人的最基本的品德与责任。 关键词:挑战,机遇,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道德与责任。 一、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 当前,有几个趋势值得注意:首先,全球化的力量会继续影响每一个人的商务活动和个人生活。制造业将会移向经济上更加有利的地区,而保护主义者的一些措施虽会阻止这种转移,但对每个人而言将是提高成本。第二,科技力量将会继续进步,并使我们惊奇不已。克隆羊多利仅仅是生物革命的开始。人类基因工程有希望引入新的医学良药。数字革命产生的芯片正在进入智能化的房子、汽车,甚至服装。我们正处于智能化、机器人能为我们做大部分工作的时代开

端。第三,政府经济部门管制的日益放松。越来越多的人和国家已确信,市场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会运作得更好。买方能自由决定采购什么,何处采购;卖方能自由决定制造、销售什么。竞争性经济能比高度管制或计划经济创造更多的财富。 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中国在整个市场经济中处于一个独特的地位,我们的营销、商品已不仅在中国受到关注,而且受到全球关注。比如格兰仕,它的微波炉产品的世界市场占有率已达到80%。于是有人批评说,中国总是在制造业里做一些低附加价值的产品,人家是靠技术赚钱,而我们是靠劳动力赚钱。我认为这些批评实际上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工业化初级阶段,我们的制造业形成它的大规模生产能力,能够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保证质量、保证市场供应链、保证物流的畅通实际上是非常难的一项科学。如果我们在生产能力比较低下、生产规模比较小的情况下,而去拼命提高所谓的品牌竞争,提高所谓的技术含量,去和世界500强去比拼,实际上是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地位。格兰仕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概念,叫做"制造占有率"。格兰仕微波炉在世界的制造占有率是80%,世界上最著名的28个品牌的微波炉都是格兰仕生产的,格兰仕在生产这些品牌的过程中,体现出一种全球供应商、全球制造商的概念,于是,就

21世纪管理挑战读书报告

管理学读书报告—《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著作信息 书名:《21世纪的管理挑战》 作者:[美]彼得·杜拉克译者:朱雁斌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年月:2009年9月 二、内容简介 我们生活在一个意义深远的转型期,变革空前而彻底。现在的管理学思想仍然沿用20世纪的那些基本假设,很少有人去注意它们是不是“事实”。但实际上,它们都已经过时了。如果用不正确的假设去制定战略,将不可避免地把组织引向不正确的轨道。《21世纪的管理挑战》只涉及明天的“热点”问题,即关键性的、决定性的、生死攸关的和明天肯定会成为主要挑战的问题,将从以下6个方面深刻分析2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管理的新范式,战略一新的必然趋势,变革的引导者,信息挑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自我管理。 三、摘录作者的一些观点: 第一章管理的新范式 管理学的真正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自那时起,大多数学者、作者和管理工作者都比较认同以下两种关于管理事实的假设。 第一种构成管理原则的基础: 1、管理是企业管理。 2、企业应该具有或者必须具有一种恰当的组织结构。 3、企业应该采取或者必须采取一种管理人的恰当方式。 第二种假设奠定了管理实践的基础: 1、技术和最终用户是一成不变或给定的。 2、管理的范围是由法律界定的。 3、管理是对组织内部的管理。 4、按国家边界划分的经济体是企业和管理依托的“生态环境”。 现在:管理是所有组织机构所特有的和独具特色的器官。 管理学界与其探寻恰当的组织形式,还不如学会寻找、发展和检验适合特定任务的组织形式。 管理不是“管理”人。管理的使命是“领导”人。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特定优势和知识。 管理将越来越需要以这样的假设为基础,即技术和最终用途都不是管理政策赖以存在的基础。它们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可支配收入的分配上,客户的价值观和决策才应该是管理政策的基础。因此,这些基础已经逐渐成为制定管理政策和战略的出发点。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1乡下人家

21乡下人家 周瑾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棚架、装饰”等词语。 2、初步把握课文层次结构,运用小标题概括。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并进行仿写训练。 4、感受语言的优美、凝练,想象所描绘的独特、迷人画面,激发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受到审美熏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运用小标题概括段意。 2.难点: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独特、迷人画面,并学习写出画面感。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进入第六组课文的学习,打开书,快速默读单元导语,边读边思考:这组课文的主题是什么?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任务?用“”勾出来。(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堂课,我们就透过课文,去欣赏乡村的美景。齐读课题:乡下人家。 二、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指名读词语,一人读一排,注意纠正字音。 2、齐读词语 2、检查预学单多音字组词 相机认读多音字:“冠”什么意思时读“guàn”?(居第一位)什么意思时读“gu?n”? 出示字典中的两种意思:①帽子。②鸟类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出示词语:衣冠楚楚、冠军、皇冠、怒发冲冠、夺冠、树冠(开火车读) 小结:多音字标音可根据意思确定读音。 3、指导写字:率 ①这个字笔顺特别容易出错,仔细看老师写,注意看清楚笔顺。提示:先中间,后两边。 ②师范写,生书空。 4、理解“捣衣”: 有一个词生活中出现得很少,老师想考考你们,“捣衣”是什么意思?(“捣衣”就是洗衣服的意思。)

师:怎么洗呢?乡下人家, 妇女们在河边拿着棒子,敲打衣服,这样洗衣服就叫……捣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找出来,画上“____”并读一读。 (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齐读句子,抓中心句也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2.哪两个词语写出了乡下人家风景的特点?板书:独特迷人 独特:就是独一无二,特别的;迷人:就是令人向往的,让人着迷的,沉醉的。 四、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过渡:快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独特、迷人的画面? 1、指名说画面,能不能把长句子说得更精短些?(师板书)师说概括方法:抓住主要景物来概括或“什么怎么样”来概括。 2、还看到了那些画面?请你们用小标题的方式来概括。小组合作学习,在小黑板上写出小标题。 3、交流汇报: 归纳并板书: 绿藤红瓜鲜花春笋鸡群觅食群鸭戏水庭院晚餐月下虫鸣 4、师:课文六个自然段给我们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六幅画面,再总结,这样的结构叫什么结构?(分总)过渡:让我们走进第一幅画面,从作者的语言文字中去感受这一份独特,迷人的美景。 五、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一)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勾出具体描写绿藤红瓜的句子。 (二)反馈: 1、当花儿逐渐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①绿藤红瓜是农家小院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从哪儿看出它的别有风趣?(“青、红”看到了色彩,“一个个”看到了数量,“长长的、绿绿的”看到了色彩、姿态) 师:这样的描写才能让我们仿佛看到美丽的画面。 ②用你们的声音传递出这么美的画面。抽读、齐读。 2、难怪作者有这样的感受:“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①城里人门前用什么做装饰?(出示图片) ②乡下人家的门前怎么装饰的?(图片) ③这一对比,觉得乡下人家的装饰怎么样?(可爱,有意思,有生气)

【人力资源】21世纪企业面临的环境和挑战资料

21世纪企业面临的环境和挑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技术进步和需求多样化使得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面临着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作出快速反应,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定制的"个性化产品"去占领市场以赢得竞争,市场竞争也主要围绕新产品的竞争而展开。毋庸置疑,这种状况将延续到21世纪,使企业面临的环境更为严峻。 综合而言,企业面临的环境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信息爆炸的压力。大量信息的飞速产生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迫使企业把工作重心从如何迅速获得信息转到如何准确地过滤和有效利 用各种信息。 (2)技术进步越来越快。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一方面使企业受到空前未有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使每个企业员工受到巨大的挑战,企业员工必须不断地学习新技术,否则他们将面临由于掌握的技能过时而遭淘汰的压力。

(3)高新技术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全球高速信息网使所有的信息都极易获得。而更敏捷的教育体系将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在越来越少的时间内掌握最新技术。面对一个机遇可以参与竞争的企业越来越多,从而大大加剧了国际竞争的激烈性。以计算机及其他高技术为基础的新生产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是20世纪的主要特色之一。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柔性制造供应链管理系统、自动存储和拣出系统、自动条码识别系统等,在世界各 国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的生产和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虽然高技术应用的初始投资很高,但它会带来许多竞争上的优势。高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在于节省人力,降低劳动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了废品和材料损耗,缩短了对用户需求的响应时间。由于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就把新产品或服务介绍给市场,企业赢得了时间上的优势。这种趋势在21世纪还会进一步加强。 (4)市场和劳务竞争全球化。企业在建立全球化市场的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造就了更多的竞争者。尽管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需要订单和产品,许多发展中国家却坚持他们更需要最新技术,希望也能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供应商。商品市场国际化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国际化的劳动力市场。教育的发展使得原本相对专门的工作技能成为大众化的普通技能,从而使得工人的工资不得不从他们原有的水准上降下来,以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21乡下人家

21 乡下人家 学习目标: 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玩一个猜字谜的游戏: ?出示:我们把“居住在繁华的大都市的人”,称作(城市人家)。 ?那有许多渔民,常年生活在船上,靠打鱼为主,我们称作(水上人家)。 ?传说中的嫦娥、吴刚住在天上的月宫里,我们称作(天上人家)。 ?生活在广袤的农村地区的人们,我们称作(乡下人家)。 2、让学生根据句意,说说自己的答案。 3、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陈醉云笔下的《乡下人家》。 师:板书乡下人家 4、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师:昨天咱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先来看看文中的生字新词。 出示: ?装饰率领鸟巢 ?屋檐辛苦催眠曲搬桌椅 ?鸡冠花 ?棚架耸肩 ?菊花瞧见觅食捣衣和谐 ?天高地阔月明人静房前屋后别有风趣甜甜蜜蜜 1、指名读词语,读对了,全班跟读;读错了,马上纠正。 2、问:在读音方面,你认为那些字需要提醒大家的? 3、汇报(前鼻音后鼻音翘舌音平舌音多音字) 4、自由读 5、问:在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你认为哪个字容易写错,要提醒大家?(师示范:率瞧饰) 6、做《写字教材》L21的生字 7、展示优秀作品 三、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师引导: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哪些?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段意串联法、抓关键词句、课题 扩充法、提问法、抓住四要素等。平时,我们要根据文章的不同题材,采用不同的概括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乡下人家》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你们会采用什么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汇报 出示: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4、齐读句子。 5、问: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疑问呢? 小结:作者为什么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现代生产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对策.doc

现代生产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基珀精益生产启动大会演讲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消费者从“粮票排队时代”到足不出户就能选购所需的商品,还能够为自己设计独特的产品特性。同时“中国制造”的概念开始响遍全球,令13亿中国人感到自豪,以致于开始让很多反华人士感到担忧,“中国威胁论”也一定程度上来自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反对者担忧大量优秀制造企业转入中国,影响本国的就业率和社会稳定。 21世纪是中国的舞台,我想所有中国人都有信心实现这个理想。但是,我们离此目标还差很远,我们现在最多只能说是制造大国,要变成制造强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这些年的工作经历当中,我接触到了很多企业,其中很多业绩良好的民营企业,在深入企业了解过程中让我惊讶和震惊。在我原来的概念中,这种企业属于那种基本没有生存能力的组织,但他们却活得很好。(很多人肯定问我,为什么呢?)那这些年,这些企业是如何发展壮大起来的呢?我总结国内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靠产品(指产品本身拥有的广阔市场),二是强大的销售队伍和销售能力,三是廉价的劳动力。未来几年内这些优势都将失去,我们可以分别从这三方面来分析。一、靠一个产品发家致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大家可能经常听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只要够胆量去做,成功的机会很大,因为市场空缺大。现在已经进入买方市场,商品极为丰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进入“过剩”的阶段。虽然很多人积极在“红海”中想要发掘“蓝海”,但“蓝海”客观存在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二、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对销售产生了抵抗能力,如果你的产品没有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不管你多么强大的销售能力都将碰壁,强行推销的方式只能导致失败,很多企业库存积压和不能满足顾客交付的矛盾越来越严重。企业只有满足客户对产品性能的要求,对质量的要求,对交货期的要求,对服务的要求才能生存和发展。三、廉价劳动力一直是吸引外资和产品低价格的重要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为国内企业提供了低成本的竞争力。但这种优势也将逐渐失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于薪资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沿海甚至是内陆地区,即使工资在普遍上涨,人员招聘也越来越困难。大量人员的流失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薪资待遇问题。(其实,我们基珀也在面临这样的问题),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再则即使员工工资要求不提高,比中国落后的国家还很多,他们的劳动力可能更廉价,如果有一天他们搞开放了,我们是否也意味着将失去这种优势呢。 总之,前面三点赖于生存和发展的有利条件都将逐步尚失,那我们凭什么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舞台呢?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新形式下的激烈竞争?“中国制造”应如何打造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一、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这样的话题大家一听可能要失去兴趣,老掉牙了,但这对中国制造业来说可是至关重要。当然,要避免“口号主义”和“形式主义”,要真正地将科学管理落到实处,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口号”和“形式”一直是中国特色地两大误区,很多企业有很漂亮地使命、方针,但这紧紧停留地“口号”层次(比如:邮政服务的遭遇)。很多企业大厅里可以看到很多证书和奖状,比如很多企业通过ISO体系认证,但我们扪心自问,这些究竟改变了企业多少内涵,是不是仅停留在“形式”层面。

21世纪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中国经济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日期:2010-11-09] 来源:北京社科规划办作者: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 究基地江瑞平教授 [字体:大中小] 中国经济外交历经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变化,目前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全新阶段中国经济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积极调整经济外交战略并采取有效对策,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对于确保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和多层面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意义至关重要。 中国经济外交进入全新阶段,是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出现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围绕中国经济外交的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发生的这一系列重要变化,也为步入全新阶段的中国经济外交提供了多层面的重要机遇。 机遇之一:全球化受挫增大经济外交需求 一般认为,全球化的首要表现是经济全球化,其时间起点是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至少从三方面增大了经济外交需求——越来越需要通过经济外交拓宽国际经济交流渠道、形成国际经济交往规则和化解国际经济摩擦。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向仍未发生根本变化,因而对经济外交的上述需求仍呈强化之势,但进程遇到阻碍,势头受到挫折,从而其速度也显现出减缓甚至停滞之势。其主要表现包括:(1)反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最近一段时间每到WTO、APEC、G20等重要全球和地区经济组织举行会议期间,就会遇到绿色和平组织、工会组织等各类团体和民众举行越来越广泛和激烈的抗议示威活动,即是其突出表现。(2)新保护主义影响扩大。目前新保护主义已扩展到贸易、投资、技术转让、资源环保等国际经济活动的所有领域,更加重要的是,实行保护主义的已不再是那些传统的弱小、落后国家,那些强大、先进的发达国家反而越来越成为新保护主义的主要执行者。这方面一个明显的事例是,2007年夏开始陷入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后,在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推出的经济刺激政策中,均带有浓重的保护主义色彩。(3)国际经济组织功能缺失。这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各地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中几乎无所作为,而改革又停滞不前;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谈判原定于2005年完成,而迄今仍未真正启动等事实中即可得到证明。而这些国际经济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本该扮演重要角色,是经济全球化必需的游戏规则的主要制定和监管者。(4)国际贸易增速放缓。国际贸易迄今仍是全球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最重要渠道,在经济全球化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近期其增长速度却出现了明显的放缓之势,在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中更是如此。如据IMF资料,1991—2000年全球贸易增长率平均达7.1%,而2001—2010年将降到3.5%,下降一半以上。2009年更是出现了11.0%的负增长。(5)国际投资剧烈波动。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近前其发展势头出现的剧烈波动更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的重要表现。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资料,全球国际直接投资(FDI)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高速增长后,于2000年达到历史高点(流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1 乡下人家

1 21 乡 下 人 家 作者:陈醉云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 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yán )。 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2 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shì),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①在介绍农家别有风趣的装饰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描绘出一幅瓜藤缠绕的乡下人家美景图。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 sháo )药,凤仙,鸡冠(guān )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 几分华丽,显出3 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②作者为什么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呢?]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 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4 [③“探”改成“长”“冒”好吗?为什么?]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幅鲜花轮放以及雨后春笋生机勃勃的画面。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 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5 [④写雄鸡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描绘了鸡群觅食的景象。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 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dǎo )衣,它们也从不吃惊。6 [⑤文章表现了小鸭子怎样的情态?]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xié)的田 园风景画。7 [⑥乡下人家的晚餐有什么特点?] 1 ? 2 ①“装饰”本指在身体和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这里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指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把农家小屋装点得色彩明丽,亲切可爱,质朴自然。 3 ②它们不像城市里的花有漂亮的花瓶来衬托,有美丽的彩纸来包装。农村的花是那样的简单,那样的朴素,但朴素是最自然的,最自然的往往是最美的。 4 ③不好。因为“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竹笋想迫不及待地看这个世界,充满了勃勃的生机,让人感觉到竹笋的无比可爱。其他两字则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5 ④精彩句解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再现了宁静、和谐的农村生活画面。 6 ⑤从“游戏”中读出鸭子们生活得很自由很快乐;从“从不吃惊”中知道了这种自在、轻松、和谐的场景在农村是很常见的。

21世纪管理的挑战读后感

21世纪管理的挑战读后感 《21世纪对管理的挑战》一书是国际著名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1999年出版的一本最新著作,该书瞻望了未来对管理的思考与实践。下面是给大家的21世纪管理的挑战读后感,仅供参考。 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他必须问自己为什么要活着,怎样活着,怎样更好的按自己的方式活着,为了更好地活着自己应该怎样做以及自己活着对别人、对社会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有一天自己死后希望别人如何记住自己。当然对于不同的人群可能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角度、思考深度是不同的。对于一个农民或者工人他可能只会想自己活着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好的生活,让自己的家庭更好的存在。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他必须认真工作;但如果对于一个在组织里贡献自己脑力与智慧的知识工作者,他的思考可能更加深刻,也必须更加深刻。而对于以上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以及经过思考而做出的选择及行动究其本质就是一个人自我管理的过程。 为了更好的管理自己,一个人必须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了解自己是谁(为什么要活着),了解自己的长处,了解自己的行为准则,了解自己通过正确的方法和辛勤的努力之后能够给这个社会贡献什么。 “自己是谁”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简单无聊的话题,实则不然,很多人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都只是停留在我叫XXX的阶段,以为姓名就足以说明一切。然而他忽略了姓名只是一个代码,其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对于现代社会的一名知识工作者,必须能够彻底的弄

清楚这个问题,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做自己想做的、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到底应该怎样去剖析呢?我认为: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如:在家庭中的角色、在组织中的角色等,其次就这些角色进行细分,然后给每一个细分的角色赋予一定的权重。以此来了解自己的哪些角色是必不可少的,是最重要的,哪些角色是可有可无,不太重要的。最后,弄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尝试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并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进行反思。 了解自己的长处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集中精力去做擅长的事情。在本章节中也提到了了解自己长处的方法。而在这里,我想将了解自己的长处与对关系负责衔接起来进行说明。我个人认为了解自己的长处无疑需要通过两种途径:通过自我思考与实践了解,通过外界了解。而最好的方法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这样会有更好的效果,也会有更高的效率。我们作为个体需要对人际关系负责,而我们也知道别人往往是自己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那么如何让这面镜子很好的发挥作用呢,这就需要我们对我们的人际关系负责。如果个体是带着一种敌对或者不友好的态度去对待他人,那么通过这面镜子我们不仅不能够了解自我,反而会造成盲目无知。同样,作为组织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对组织负责,对我们自己所做的工作负责,那么通过组织这面镜子我们也同样可以了解到自己的长处。 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往往是一个人价值观的体现。作为一个个体,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行为准则,按照这些准则有序的

21.乡下人家课文

21、乡下人家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yán)。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shì),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sh áo)药,凤仙,鸡冠(guān)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dǎo)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xié)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1乡下人家公开课教案

《21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走进田园,热 爱乡村” 的第一篇讲读课文。作者陈醉云多次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抓住乡村生活 中最平凡的事物和场景,呈现出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展现了乡下人 家风景的独特、迷人,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勤劳的双手装点家园、装 点生活的美好品质。 本文语言生动、优美,字里行间充满着诗情画意,饱含着作者对乡村田园生 活由衷地热爱与赞美。通过本文的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情怀,带给 他们美好的情感体验,更有助于学生通过朗读积累语言,理解语言,进而运用语言。 二、设计理念: (一)以读为本,以悟为主,读悟结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 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贯彻“以读为本” 的理念,返璞归真,让琅琅的书声回到教室。《课标》又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 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 可见,读和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不可分割的。 (二)学习阅读,学习习作,意文兼得 崔峦老师在讲话中提出:“语文教学要从阅读当中学习阅读,从阅读和习作当中学 习习作,积累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这是语文课程的专责。”于永正老师也 曾再三强调:“文章一旦被选进语文教材,成了‘课文’ ,它就具有了双重意义, 一是内容意义,二是形式意义。学生学习它,不但要了解写的是什么,而且要知道 作者是怎样写的。所以,阅读教学必须‘意文兼得’ 。” 本课教学设计秉承以上理念,以读为本,以悟为主,在读悟中质疑探究、想象补 白、积累迁移,在读悟中品意悟文、获意得文、延意拓文,让课堂洋溢着浓浓的 语文味。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鸡冠花、归巢、率领”等词语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语言,摘录积累好词佳句,感受乡下人家 风景的独特、迷人。 3、学习用拟人化手法描写乡村生活画面,运用语言,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四、教学重点: 感受乡下人家诗情画意的生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难点: 学习用拟人化手法描写乡村生活画面。 六、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咱们都是农村乡下的孩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香味;在夜 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去看看作家陈醉云先生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1课乡下人家1同步练习附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课时同步练 习-21乡下人家(1)附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énɡ jià zhuānɡ shì jīɡuān huā qiáo jiàn cuī mián qǔ( ) ( ) ( ) ( ) ( ) dǎo yīɡuī cháo dà lì jú hé xié xīn kǔ ( ) ( ) ( ) ( ) ()二、将下面的汉字各组两个词语。 檐()()冠()() 眠()()辛()() 搬()()特()() 三、我会写。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瓜架()南瓜 ()尾巴()旗杆 ()桌椅()梦乡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形容词。 ()的浓阴()的竹竿()的风景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小河一()浓阴 一()石狮子一()春雨 一()风景一()农家风光 四、用“_____”画出每组里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1、凤仙芍药鲜花大理菊鸡冠花 2、丝瓜苦瓜地瓜冬瓜哈密瓜 3、母鸡老鹰狗猪鹅 4、燕子螳螂蝉天牛纺织娘 5、彩云红霞乌云白云星星 6、傍晚晌午时间黄昏夜晚 五、读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3、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六、阅读理解。 我爱乡村的傍晚 6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大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冈。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

21.《乡下人家》同步练习(附答案)

21.《乡下人家》同步练习(附答案) 看拼音,写词语。 pénɡ jià zhuānɡ shì jīɡuān huā qiáo jiàn cuī mián qǔ dǎo yīɡuī cháo hé xié dà lì jú xīn kǔ 将下面的汉字各组两个词语。 率()()冠()()觅()()眠()()辛()()搬()()我会写。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瓜架()南瓜()桌椅 ()尾巴()旗杆()梦乡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形容词。 ()的浓阴()的竹竿()的风景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小河一()浓阴一()风景 一()石狮子一()春雨一()农家风光

用“_____”画出每组里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1、凤仙芍药鲜花大理菊鸡冠花 2、丝瓜苦瓜地瓜冬瓜哈密瓜 3、燕子螳螂蝉天牛纺织娘 4、彩云红霞乌云白云星星 5、傍晚晌午时间黄昏夜晚 我能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即使……也…… 如果……就……不论……不论…… 1.()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从不吃惊。 2.乡下人家,()住着小小的房屋,()总爱在房前屋后种些东西。 3.()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吃惊地跑开。 4.乡下人家,()什么时候,()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读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21世纪的管理挑战

21世纪的管理挑战 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th Century 【精彩书摘】 ■管理的新典范 社会科学对事实有其自成一套的基本假设。这套假设构成了这门学科的典范(paradigms),管理学也是如此。这种对真实的根本假设,实际上更界定出整个学科的范畴。假设虽然如此重要,却很少被分析、研究,甚至很少被质疑。 大多数学者,著作者和实务工作者,一直将以下两套管理的假设认定为真实。 第一套假设奠定了管理原理的基础: 一、管理就是企业管理。 二、有、或必定有一种正确的组织形态。 三、有、或必定有一种正确的方法来管理「人」。 第二套假设奠定了管理实务的基础: 一、科技,市场,和最终使用者是特定的。 二、管理的范围由法律界定。 三、管理是专注于内部的。 四、由国家疆界所定义的经济体系,就是企业和管理的「生态环境」。 现在,这些假设已经全数过时,几乎快要变成一种讽刺。它们与现实远远脱节,不仅成为理论的障碍,更是实务上严重的绊脚石。事实上,现实很快地与这些假设背道而驰。因此,此刻正是仔细检视这些假设,并创立一套新假设,作为研究和实务基础的适当时机。 本章并未尝试提供答案──而且刻意如此。它主要是要提出一些问题,但在这些问题背后有一引人深思的洞见。现代社会、经济和社区的重心,并不是科技、信息、或生产力;重心应该是妥善管理的组织,它是社会用来创造成效的工具。管理是使机构能够产生绩效的特定工具、特定功能、特定方法。为此,需要最后一个管理的新典范:管理的重心和管理的责任,涵盖所有会影响一个机构绩效的因素──不论是内部或外部;是这个机构可以控制的,或完全超出它的控制范围的。 ■策略──新的根本现实

21.乡下人家课文

2 1、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yán)。 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shì),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sháo)药,凤仙,鸡冠 (guān)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dǎo)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xié)的田园风景画。 1/ 2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 “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 2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乡下人家教学设计(配套课件)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读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并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 3、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用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感知乡下人家的生活。 1、出示图片 2、了解这是什么地方,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3、过渡:竹绿花娇,鸡鸣鸭戏,一幅幅自然、安静、优美的乡下人家的生活画面让人感到亲切、舒服,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作者是用怎样的文笔,向我们勾画乡下人家的安静、祥和的生活。 4、读课题:《乡下人家》 二、自主阅读,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自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乡下人家的特点? 3)你在文中发现了哪些美景?每一处美景用几个字概括出来? 2、检测预习:生字认读 3、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全文内容。 (1)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乡下人家的特点?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2)你在文中发现了哪些美景?每一处美景用几个字概括出来? 屋前搭瓜架——花美竹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

饭——夜静入人梦 (3)美景的写作顺序 第1、2自然段——描写植物 第3、4自然段——描写动物 第5、6自然段——叙写乡下人家的夜生活 4、师启发:如此美丽的乡村生活,作者如何评价的呢? (齐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独特、迷人) 三、课堂小结 《乡下人家》的作者以细腻、流畅、自然的文笔,为我们描绘了乡下人家的美好生活,那么,乡下到底有多美?我们一下课在细细品味。 【板书设计】 屋前搭瓜架 花美竹笋冒 院里鸡觅食 河中鸭嬉戏 门前吃晚饭 夜静入人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读词语。 2、 请说说文中发现了哪些美景? (屋前搭瓜架、花美竹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如人梦) 二、品读句子,感受乡村美好生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你认为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划出来,反复读,并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由。 2、组内品读,交流感受。 3、 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21《乡下人家》练习题(附答案)

21《乡下人家》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énɡ jià zhuānɡ shì jīɡuān huā qiáo jiàn cuī mián qǔ( ) ( ) ( ) ( ) ( ) dǎo yīɡuī cháo dà lì jú hé xié xīn kǔ ( ) ( ) ( ) ( ) () 二、将下面的汉字各组两个词语。 檐()()冠()() 眠()()辛()() 搬()()特()() 三、我会写。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瓜架()南瓜 ()尾巴()旗杆 ()桌椅()梦乡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形容词。 ()的浓阴()的竹竿()的风景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小河一()浓阴 一()石狮子一()春雨 一()风景一()农家风光 四、用“_____”画出每组里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1、凤仙芍药鲜花大理菊鸡冠花 2、丝瓜苦瓜地瓜冬瓜哈密瓜 3、母鸡老鹰狗猪鹅 4、燕子螳螂蝉天牛纺织娘 5、彩云红霞乌云白云星星 6、傍晚晌午时间黄昏夜晚 五、读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3、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六、阅读理解。 我爱乡村的傍晚 6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大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冈。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远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①一阵晚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②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③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蝴蝶落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晚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乡村的傍晚多美呀!我如果有架照相机,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颈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爱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1、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空气()地呼吸()的晚景()地欣赏()的夕阳()地爱抚()的炊烟()地啃着草 2、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1)阔别已久:。 (2)车水马龙:。 3、读画横线的句子,这三个句子分别用了、、的修辞手法。请你用“一边……一边……”“仿佛”各写一个句子。

《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读书笔记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课程论文 题目:《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读书笔记 课程名称管理热点研究 考查学期14 /15学年小学期 考查方式课程论文 学号2012163022 姓名彭洋 专业工商管理 指导教师李智俊

《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读书笔记 前言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这个时代在变,可是它哪些方面在变,这些变化需要我们怎么做,我们却不甚了解。这本《21世纪的管理挑战》,让我惊讶的是它可以把如此宏大的话题讲得清晰而又醍醐灌顶。 在书中,德鲁克认为21世纪最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变化不是在经济领域,也不是技术领域,而是社会和政治层面上的变化。包括越来越低的出生率,可支配收入上的变化,对绩效的认识,竞争全球化与政治分裂的不协调。这些变化可能使得现在处于高度增长的行业逐渐走向衰退,而一些细微的现象也可能暗示着巨大的机会和潜力。作者认为,企业管理不仅仅是关于内部的管理,而是对外部机会和威胁的管理,任何组织的绩效都只能在外部反映过来。因此,革新是一种必然。 但是,作者有一句非常鼓励人心的话:“创新不是天才的灵光一现,而是艰苦卓绝的工作,它也遵循很多原则”。 作者介绍 彼得-德鲁克,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现代管理学理论的奠基人。德鲁克著述颇丰,计有15部管理学著作,13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问题著作,2部小说,1部自传。他的著作被译成了20多种文字,畅销于世界各地。他卓越的学术成就给他带来了20多个名誉博士学位。作为管理学界的“智叟”,德鲁克年逾九旬而不辍耕耘,目前仍执教于加州克莱蒙特研究院,并不断解深刻的著述。代表作有《管理的实践》,《管理:任务、责任与实践》、《公司的概念》、《有效的管理者》、《后资本主义社会》、《旁观者》、《剧变时代的管理》等。 第一章管理的新范式 社会科学对事实有其自成一套的基本假设。这套假设构成了这门学科的范式,即一般公认的理论。然而事实证明现在很多假设与现实相差太远,阻碍了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1.管理不等于企业管理,管理是所有组织所特有的和独具特色的工具。 2.所谓一个恰当的组织形式是不存在的,每个组织形式都有独特优势、局限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