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经济地理学导论

经济地理学导论

经济地理学导论
经济地理学导论

第二章

一.标准产业分类法是为了统一各国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由联合国制定的。因而,这种分类法具有权威性、完整性及广泛的适用性,也是研究产业结构常用的产业分类方法之一联合国于1971年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将全部经济活动共分十类。在大类之下又分若干中类和小类。这十大类是:

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

2.矿业和采石业;

3.制造业;

4.电力、煤气、供水业;

5.建筑业;

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

7.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

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性;

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

10.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标准产业分类法的优点在于对全部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并且使其规范化,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有利于分析各国各地的产业结构,而且与三次产业分类法联系密切。标准分类法既是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细化,例如将制造业细分为食品、饮料、烟草;纺织、服装、制药冶金工业;化工产品和药品、石油加工、煤炭加工、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等

二.区域开发,是指以一定的区域为对象,依据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

优势的原则,为实现区域发展目标,以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统一的观点,

为综合开发利用自然、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保护环境而进行的综

合协调、统筹安排的工作。

三.(1)区域间的平衡问题:无论世界范围还是一国范围,由于各地发展条件有差别,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总是不平衡的,在客观上形成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就应有空间推移。问题的实质都涉及如何处理好效益与公平问题。据有关部门研究,如果采取梯度开发战略,首先加强沿海地区,经济效益最高,但地区之间的差距拉得太大;如果采取重点开发西地区,优点是缩小了地区间的差臣,但经济效益又太差;如果来取中间突破战略,把中部区作为投资重点,虽然地区的差距拉得不大,然而其经济效益也比较差。切实可行的办法是,要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出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改善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地区经布局。主要采取轴线发展方式,重点突出沿海、沿长江、沿黄河三条主轴线。通过三条主线,将三大地带贯穿起来。沿海地带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又是对外开放的有利地区,沿海地的开发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万里长江是我国黄金水道,它连接东、中、三大地带,而且其上游水能和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在水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以及伴随上海浦东进一步开发开放的今天,建设长江经济走廊显得十分重要;只有既充分发挥沿海地区优势、又重视沿边地区的开发与开放,并通过横贯东西的两条经济走廊把全国各地联连起来,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不致于使各地区之间的差距拉得太大。与此时,还应将轴线开发与重点发展地区有机结合起来。今后一个时期,要对全国十几个经济发或者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综合开发,在全国形成一些有特色经济中心区,包括京津唐地区宁杭地区、辽中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山东半岛、闽南三角洲等。。当然,还要采取切有效措施逐步提高面上的欠发达地区及贫困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做到重点发展与均衡发展相结合。这样,既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的优势,又重视沿边地区的开发与开放,并通过两条东西向经济走廊将三大地带以及各重点发展地区连结起来,从而在整体上提高经济效益,又不致

于使各地区之间的差距拉得太大。

(2)、优化产业结构问题:如何对地域结构研究再深入一步,也就是如何将结点开发转向线开发,再由轴线开发转向网络系统开发,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并在不同类型区域反复实践。一般而言,在一些技术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地区,缺乏足以带动全区发展的经济中心。例如我国的西藏、青海地区、城市功能主要是作为行政中心。在这类地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就应将有限的财力物力投入到一、两个城市中去,实行重点开发,以便发挥其增长极的作用。经过一个阶段的结点开发以后,将会形成中等发达地区,有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交通运输也有进一步发展,工业、人口及中小城镇开始以某一中心城市为极核,沿交通路线向外延展。要促使这类地区进一步发展。关键在于选好重点开发轴线。一方面沿重点开发轴线配置一些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对轴线上的原有增长极(中心城市)进行技术改造,使其逐步形成产业密集带。以上海经济区(沪、苏、浙、皖)为例,根据全国“T”字型总体布局要求,再结合本区的发展条件和已有基础,其产业布局在地域结构方面的总体设想是:以沿路、沿江、沿海三条轴线为基本走向展开,充分利用现有大中城市的产业实力和区域基础设施,以调整、改造、提高为重点,逐步形成以上海为轴心,沿路、沿江、沿海呈放射状向外延伸的产业密集带。在经济发达地区,一般采用网络型开发模式。这类地区多由若干城镇组成,物质技术基础雄厚,交通通讯发达,经济地位显著。如我国的上海及苏锡常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辽宁中南部地区等。这类地区的显著特点是以特大城市或大城市群为核心,区域开发历史较早,产业布局密集。现阶段的区域开发,一方面是对老区进行改造整治,另一方面规划建设新区,两者是相互联系,协调配合的。例如,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和中心城浦西部分的疏解改造就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当然,新区开发一般也应采取点轴开发模式,而不是分散建设、全面铺开。

在经济发达地区之所以采取网络型布局模式,既是客观需要,又有这种可能条件。所谓客观需要,主要是由于生产力过度集中而导致一系列“膨胀病”,造成能源、电力短缺,用地用水困难,环境质量下降,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成本增加,从而使由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逐步丧失,城市建设和企业自身发展都要求向周围地区扩散。同时,也只有在经济高度发达地区,具备社会信息化、产业结构高科技化、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条件,才有可能在区域扩散力的作用下向平衡化方向发展,最后使整个区域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化区域,网络型地域结构也就水到渠成。

(3)、区域发展政策问题:1.区域产业政策就是在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变阶段客观判断和区域发展条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所确定的区域产业发展对策。2.区域组织政策亦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政策,是区域经济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政策保证。它的基本目标是保证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的实施,建立和规范区域经济秩序,促进区域经济均衡而有效地增长。

第三章产业布局条件

一.自然条件,又称自然环境。经济地理学领域中所研究、分析的自然条件,指的是自然环境里对人类经济活动——产业发展与布局有影响的各个自然要素及其组成的自然综合体。二.自然资源,则是指自然环境中一切对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有用的物质,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三.自然条件的分类:1.根据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分类

(1)资源型条件:凡有利于生产力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均属此类。它又包括以下三种:①对象型资源:可分为非生物资源、生物资源。非生物资源的特点是数量上的有限性和消费后的不可再生性。②条件型资源:指伴随对象型资源而存在的资源。如风力、水力、地热、潮汐、日照、瀑布、水流、气候等等。③优态环境型资源:指一切可供人类利用的生态环境及其优化。例如不受公害的、受到社会保护的生存活动空间。

(2)非资源型条件:凡是对生产力起破坏作用的自然条件可称为非资源型条件。例如山洪、火山爆发、泥石流、地震、森林自然火灾、飓风等等。它们不仅不为生产力系统提供自然基础,反而成为导致生产力系统遭受破坏的灾害源。

2.根据再生性能的分类:

1)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例如太阳辐射能、风力、水力、海潮、径流、地热、温泉等连续往复供应的资源均属此类。应该根据充分利用和综合开发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2)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它包括动物、植物资源。这类资源是能生长繁殖的有生命的有机体。应该遵循永续利用的原则,尽一切可能使它们向有利于社会的方向更新,加以充分利用。(3)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地质资源和半地质资源。地质资源有金属矿、非金属矿、核燃料、化石燃料等。对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应该根据节约和尽可能综合利用的原则,杜绝浪费和破坏。

四.自然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1)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提供必要自然前提,这具体表现为:①为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及服务业等经济活动,提供必不可少的空间与场所。②为各种经济活动和产业发展与布局提供不可缺少的水源。③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多种经济活动的发展和布局,提供作为劳动对象或劳动必要条件的各种天然矿物资源和原料等等

2)为实行劳动地域分工(生产地区专业化)提供自然基础,所谓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为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各地的地区优势,满足国家或地区的需要,而使经济发展在地域上实现合理的分工,以利于用最小的社会支出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3)为制约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自然条件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有极为深刻的影响。一般来说,在幅员广阔,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有利于建立、发展多部门综合发展的地区产业结构。

4)影响产业地理分布的地区界限,如在工业布局上,原料消耗量大的部门往往受制于矿产原料地的地区分布,钢铁工业多采用接近煤铁矿产资源地的资源型布局即是一个实例。五.技术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1).影响利用、改造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这具体表现在:①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原先一些不为人们注意或不明其用途的资源,陆续被引进生产过程中。②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降低矿产资源利用的品位界限,使一些原先难以利用的低品位矿藏获得了工业利用价值。③由于提炼加工、综合利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拓宽了资源利用的深度。2)影响各国各地区经济结构的组成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广泛地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实现生产的综合自动化,从而引起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生产方法等要素的变化,出现了不少新兴产业部门。这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另一方面又使技术密集型产业获得飞速发展,并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导致生产力发生质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与此相适应,物质生产部门所占用的劳动力大大减少了,人们先后从第一产业(农业)转向第二产业(加工工业),又从第二产业转向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另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不断地改变生产力诸要素的地域结合状况,从而会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乃至地区经济的内部结构。技术进步还势必会引起生产各部分的专业化、社会化。

3) 影响产业布局对原料地、燃料地的地区指向:技术发展状况往往对于选择最有利的区位进行企业布点,以争取最佳效益有直接的影响。

4)促进地区生产专业化和劳动地域分工:技术进步,还能减少或削弱空间障碍对展开、深化产业布局的限制,促进地区生产专业化和区际(乃至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六.新技术革命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这场新技术革命,同科技史上以往发生过的几次科技革命相比,表现出一些突出的特点,信息化、综合化、分散化、全球化、快速化等等。

新技术革命也将深刻地影响、制约生产力的空间表现形式——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其地区组合,引起产业布局的巨大变革。大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知识、智力和科学技术因素将愈益成为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2)影响对自然优势的认识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合理的产业布局,是以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各地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优势为必要前提的。

3)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原来人们对地区产业结构最优化的衡量标志,往往总是以“物”的因素为主。可以预料,未来对地区产业结构优劣的衡量标准为:是否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了当地的知识、技术信息资源,是否朝着由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的方向发展。4)企业的小型化、分散化趋势,影响到在工业布局中对集聚因素作用的再估计:世界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企业生产规模结构变革的潮流,将是以小为好

5)引起产业布局出现向若干地区转移的趋势:首先,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将把一些所谓的“夕阳工业”,即耗用原料、能源多,公害大,效率低,利润少的劳动密集型工业逐步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其次,发达国家的主要工业中心出现了由“煤铁复合型”和“沿海型”

布局转向“临空型”布局的趋向。

七.社会经济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影响、制约产业布局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人口——劳动力资源,产业布局的历史基础,生产力基础,生产关系(主要是经济管理体制),市场、物价与流通渠道。

一) 人口——劳动力资源:人口是指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居住于一定地区、一定时间的人的总和。人,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即生产力中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又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者。这两方面的属性都对产业布局有影响。1)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当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与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时,就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否则就会延缓社会经济发展。2)人口构成:人口构成是人口素质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包括人口的自然构成和社会构成(即城乡构成、职业构成、民族构成、文化构成等)a人口性别构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有些行业适合妇女劳动力,如纺织业;有些工业部门则仅适合男劳动力,如采矿、冶金、重型机械制造业。b.人口年龄构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人口的年龄构成是人口自然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直接决定劳动力资源的比重,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有重要影响。c.人口城乡构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人口城乡构成是人口职能上的基本区分。城市人口的增长除靠本身的自然增长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d人口文化构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人口的文化构成反映人口的文化程度,而文化程度是人口素质的重要表现之一,是评价劳动力资源的重要指标e.人口民族构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首先,不同的民族往往有特殊的劳动素养、生产技能。

二)产业布局的历史基础:产业布局有历史继承性。产业布局现状,乃是历史发展的结果。现今及今后产业布局的展开,必须充分估计、考虑其历史基础的影响。对于产业布局的历史基础,重要的是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结合现实需要与可能,充分利用其中的有利因素;而对于不利因素则应尽力避开,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三)生产力基础:主要指一国一地区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包括原有经济基础、经济实力等。可以反映这一水平的,大体有各个产业部门、生产单位间相互联系、协作配套状况供水、供电、交通与通讯联络等基础设施水平,居民生活基础服务设施(包括商业网点设置、教育、文娱、体育和医疗机构等),以及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熟练职工的补给等因素。四)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②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③由上述两项决定的产品分配形式。

五)市场、政策及行为条件:现代化大生产的社会化,是以消费市场的需要为前提的。如果说资源和自然条件是从生产的可能前提方面影响产业布局的话,则市场、消费条件是从生产的目的的方面影响产业布局的。

六)经济地理位置1)经济地理位置的涵义:地理位置是指地球上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关系。地球上的任何物体在特定时间内只能占有一个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是某一事物与具有经济意义的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如武汉处在我国重要河运干线长江的中游

八.评价产业布局条件的依据

1)注重评价2)注重评价产业布局诸条件的地区组合:客观事物都是处于相互联系、彼此制约之中,影响和制约产业布局的各种条件或因素也并非彼此孤立存在,它们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总是形成一定的地区组合,从而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布局产生综合的影响、制约作用。所以,对产业布局诸条件的评价,就不能就某项个别条件或因素作孤立的分析、评价。

3)运用全面、辩证的观点:对产业布局诸条件进行评价时,应力求以科学方法论——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作为指导。具体地说,就是要运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去评价产业布局条件。1.既要看到诸条件的有利面——地区优势方面,也必须指出其不利方面——限制因素2.既要注意资源的数量,更要重视资源的质量3.既要看资源的绝对量,又应注重其相对量。4)运用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存在着普遍联系的,又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的。1.影响产业布局的条件本身是有发展、变化的。2.对诸条件开发利用的能力也是变化、发展的3.对各条件,尤其是自然条件被开发利用后可能引起的反馈

第四章第一产业布局

一.所谓第一产业,系指对自然界存在的劳动对象进行收集和初步加工的部门,即通常所指的生产工业原料或生产不需经深度加工即可消费的产品的部门。

二.通常所说的农业布局实际上包含两方面的意思:①某个农业部门或门类、项目生产的地域分布;②各个农业部门、门类、项目的生产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是怎样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相互组合在一起的

三.农业布局研究的基本内容:1.农业生产条件评价2.农业部门布局3.区域农业总体布局

四.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因素:

1)自然条件:影响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1.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包括太阳辐射、日照时数、热量、水分和空气等。

a 热量:空气冷热的程度叫气温。在一定意义上,可用它表示一个地区的热量水平。因此,气温对作物的影响实际上就是热量对作物的影响。三基点温度:任何一种作物的生命活动,都有三基点温度——最低、最高、最适温度。在最适温度范围内,作物生长快而健壮。当温度达到最低温度或最高温度时,作物停止生长发育,但不会死亡。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在作物生长的某一个时期或全生育期中,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温度叫活动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之差叫有效温度。活动积温是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个发育时期内活动温度的总和。而有效积温是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个发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农业界限温度:它是指示农作物生长发育及田间作业的温度。0℃: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地通过0℃的初日,表示冬季已过,土壤开始解冻,田间作业开始,早春作物春小麦和春油菜播种,冬小麦开始返青。秋季日平均气温稳定的通过0℃的终日,则冬小麦停止生长,土壤冻结,田间操作停止。稳定通过0℃的初、终日之间持续日数称为温暖期或可能生长期,其积温称为总热量或可利用积温,它反映了一地区的总的生长期和全部的热量资源,是评定地区农事季节和热量多少的一个指标。10℃:日平均气温稳定地通过10℃的初日是喜温作物,如水稻、棉花、花生等的开始播种和生长开始期,是麦类作物开始积极生长的界限。其终日为喜温作物的停止生长期。稳定通过10℃的初、终日基本上与初、终霜冻出现和终止日期相一致。因此从10℃初日到终日之间的持续日数及积温为喜温作物的生长期或活跃生长期和可利用的热量,是评定地区喜温作物生长期长短和热量多少的指标。

B太阳辐射:光照强度是指单位水平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的能量(短波

和长波辐射能量光照时间:气象上常用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来表示光照时间。

C 水分:水是植物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植物制造有机物质的原料,也是植物体的主要部分。

D 空气:由于空气有“含碳性”和“运动性”两个重要的特性,所以空气是农作

物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2地形条件:各种不同的地貌形态,如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沼泽、洼地,都直接影响农业的生产和布局。一般以地形的高度、坡度、坡向、地面切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最明显。

3土壤条件: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其结构、肥力、深度、化学成分、酸碱度,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布局都有一定的影响技术条件

2)技术条件: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技术条件主要包括农业工艺技术、农业技术装备和

劳动素养等三方面。1.由“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2.由“石油型”向“生态型”发展3.由“自然式”向“设施式”发展4.由“机械化”向“自动化”发展5.由“农场式”向“公园式”发展6.由“化学化”向“生物化”发展7.由“单向性”向“综合性”发展

3)社会经济条件:1.国民经济的需要及市场需求2.工业及城市条件3.交通运输条件交通运输,一方面可以为农业生产输送各项必要的生产资料;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把农产品送到消费区,推动农业商品生产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4.劳动力条件5.农业生产与布局的原有基础

五.如何通过合理布局农业,来保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实现物质能量转化的最佳效率呢

1.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优化生态环境,保持农业生态平衡

2.实现农业生产地域结构合理化:所谓农业生产结构,指的是农业经济结构、技术结构、生态结构等交织而成的主体网络结构

六.土地:一般被理解为是地球陆地表面部分,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空间场所。七.土地类型的评价土地类型一般是指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貌—土壤—植被的集合体。“○”级:相当于大面积的“土地结构”。一般以自然地带或气候—生物带为划分土地类型的主导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虚设的”一级土地类型分类单位;“1”级:相当于“土地系统”。一般以中地貌条件为划分土地类型的主要因素;“2”级:相当于“土地单元”。一般以小地貌条件为划分土地类型的主导因素;“3”级:相当于“立地”。是最低一级的土地类型分类单位。

八.土地利用类型评价

九.土地潜力分类是将一定区域的土地根据一般利用目的(主要是耕地利用)将土地分成由好到坏、潜力由高到低的几个等级,每一等级土地对于所规定的若干利用方式或指定的管理措施及其潜力。

十.土地适宜性,是指一定地段的土地对特定的、持续的用途的适宜程度。衡量土地适宜性的标准,是由投入产出状况决定的经济效益

十一。土地的经济评价,就是以土地经营投入产出为标准,评价土地利用及其适宜性。在进行土地经济评价时,应将土地作为独立的变量,其他非土地的因素固定下来作为常量,从而计算土地的投入产出经济指标,准确地反映土地因素对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十二。土地的利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综合的内容;狭义是指把土地作为生产过程中的一个要素投入于再生。

十三。土地资源管理:土地管理是为确立、维护某一社会的土地关系或土地制度以及保证土地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的宏观控制、监督、检查、协调等活动和措施。其核心内容是土地权属管理、地籍管理和利用管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制管理。

十四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利用管理是国家对土地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的一种宏观管理,它由行政部门及土地管理机关进行。

十五土地地籍管理:地籍管理是国家为取得地籍资料而建立的以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评价、土地统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制度。

十六农业区位论:系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十七农业部门布局原理

1)种植业(农业)布局:它主要研究农作物的生产条件、地表空间分布的差异及其规律,探讨与当地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农作制度、作物布局及发展潜力,以便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与经济资源,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从而获得稳产高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农作物适应区域的划分和适应地的选择;2.农作物生产基地和集中产区的确定;

3.农作物生产结构的组合;

4.农作物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的确定

2)林业布局:林业和种植业一样,也是以利用太阳能为中心,以地力和环境条件为基础的生物生产事业。林业布局主要研究林业生产的地域分异及其规律。

3)畜牧业布局:畜牧业布局主要研究饲养动物(畜禽等)生产在地表空间的分布现象及规律。这种现象与规律是受各种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制约的。畜牧业布局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饲养动物种群的分布及其与生态环境诸因子的关系和种群生态地理规律性研究。

2.畜牧业生产与发展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生产技术水平)的评

价。3.畜牧业生产的地域性及其特点的研究。4.畜牧业分区、区划与布局的研究。着重研究区域(或地区)畜牧业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与确定畜牧业生产发展方向,可能的生产前途与规模,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以及解决途径与措施等。

4)渔业布局:渔业布局是以研究渔业生产地域分异规律为主要任务的学科。通过这些规律的研究,可以为因地制宜地发展渔业生产和实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渔业,系指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水域或开发潜在水域(包括低洼地、废坑、故河道、坑塘、沼泽地、滩涂等),采集、栽培、捕捞、增殖、养殖水生经济动植物的生产部门。

5)城郊农业布局:城郊农业,是指城市行政辖区内的市区外围地区以提供蔬菜、副食品满足城市居民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农业。

十七农业生产地域分工,是指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而进行各有侧重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产品的交换,从而表现为农业生产在地域间分工的关系,这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体现。

十八农业地域专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不同地区各自着重发展少数突出的部门或作物,使每个地区成为以某一种或少数几种农产品占压倒优势的专业化生产区,其产品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都是商品,并同其他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商品交换。

十九农业商品生产基地:是指农产品商品率高,能够长期稳定地向外提供大量商品性农产品的集中产区。

二十农业区:是指农业生产上具有类似的条件、特征和发展方向的一定区域。它是农业生产地域差异和地域分工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区际差异和区内共同性的特点,属经济区类型(部门经济区的一种)之一。

二十一农业生产地域分异规律:反映农业生产强烈地区差异性的必然的内在联系。人们据对这一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按照区别各地农业生产的差异性,归纳一定地区范围内农业生产的相似性、共同性,由粗到细,逐级地把这种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性辨认出来,理成系统,分区划片

二十二农业区划:是指按农业地域分异规律,科学地划分农业区。农业的地区差异,大至全世界,小到一个地方,不仅是到处客观存在,而且各有其历史形成过程。农业区划就是

这种客观的农业地域差异在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反映。

二十三农业区划的内容与分级

1)农业区划内容:为了充分反映农业各部门以及各种生产条件的地区差异性和区内共同性,揭示各种农业生产现象的地区分异规律,既需要分别进行分项专业性区划,

又需要进行综合区划。按其性质、内容和作用的不同,主要包括下列四方面:

1.农业自然条件区划:它着重分析不同地区农业自然条件、资源与农业布局的关系。

一切对农价。

2.不同工业企业和部门行业对水源要求特别是耗量需求是有差异的。

3.工业生产同其他物质生产一样,与自然条件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4.工业企业选择厂址和布局,要求占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土地,有适宜的地质基础和

地貌条件,避免受洪水威胁,还要注意风向频率等小气候条件等。

2)技术条件1.技术条件使工业布局与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联结起来,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赋予工业布局以指向性。2.技术进步使工业生产工艺流程更加复杂。3.技术进步改变着工业布局对工业原料、能源等的需求。4.技术进步使缺少原料、能源的地区、国家有发展原材料加工工业的可能。5.高技术工业的发展导致技术密集型工业布局的涌现3)经济条件:从逻辑系统来看,研究制约工业布局的经济条件,主要应研究论证区域的现有经济基础态势,而不是进行技术条件的技术经济论证。

4)社会条件:人口、劳动力、城镇居民点以及第三产业的许多方面等社会条件,同样对工业布局起着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

二工业的部门(行业)结构:是指社会分工体现在按产品用途、加工原材料、工艺过程等多方面的同异,纵向划分许多工业部门和行业。

三工业地域结构:是工业布局的地理空间组合的表现形式。工业生产力的地域结构(组合),决非杂乱无章,也不单凭主观愿望,而是遵循特定的工业布局规律结合起来的有机联系的客观整体。

四工业地域结构类型

1) 工业点(industrial point),是由一个或为数不多的小型工业企业所组成,是工业布局地域类型的“基层细胞”。

2) 工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是以一个或几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包括联合企业)为骨干,由若干大中小型企业组成的工业企业群体。这些企业之间在生产、工艺技术和经济上协作配套关系密切,并有共同的市政工程设施。

3) 工业枢纽(industrial junction):是由若干个工业区和众多的工业点所组成。这个工业区群体应具备工业区数量多、规模大、工业门类复杂的特点,对于辐射、凝聚的枢纽功能较大的工业城市来说尤应如此。

4) 工业地区(industrial area):是由两个以上的工业枢纽,聚集在几千到几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城市群,所组成的一种工业地域结构类型。

5) 工业地带(industrial zones)(或称走廊、长廊等),顾名思义,是由重要交通干线(沿海、江、湖、铁路、高速公路等)联结起来的若干工业地区、工业枢纽等形成带状工业地域系统,这是最高层次的工业地域结构类型。

五在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时,要从具体条件和现状特点等实际出发,注重以下几点:1)要立足于传统的第三产业,即是早已存在、主要涉及人民群众生活消费的某些传统行业,如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等,予以加速发展,逐步完善,并着手使它们向现代化发展和转变;同时亦应兼顾新兴型的,与第一、第二产业关系密切,多数是生产性服务行业的

建立与发展。

2)在所有制上,传统型第三产业的发展似应以个体、集体为主,国有为辅;而发展新兴型第三产业,则似应以国有、集体为主,个体为辅。

3) 在从业人员构成上,考虑到第三产业分布主要集中于城镇,故发展第三产业应以城镇青年、机关单位精简的冗员、退休职工为主,亦可适当吸收一些进镇的农民

4) 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应注意适当规划,按需设点,见缝插针,方便群众,方便生产。第七章城市布局

一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①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产品有了剩余;②农业劳动力的剩余。也就是说,当农业生产力创造的农产品,除了第一产业从业者及其家属所需的份额以外,出现了农产品的剩余时,城市的兴起才有可能;仅有农产品的剩余尚不足以导致城市的产生,还必须要有剩余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

二城市化,又称城镇化(Urbanization),通常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指变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三集中型城市化: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从空间上的分散状态向集中状态发展的一种过程,它实际上是城市中的各种服务设施和社会经济活动向城市中心集聚,又称为向心型城市化,这是城市化初期的基本形式(图7-1a)

四分散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外扩散的一种过程,又称离心型城市化(图7-1b)。

五外延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的建成区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和延伸的扩散方式,它使城市地域范围不断向外延展,蚕食郊区,同时使郊区的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在地域上逐渐连成一体,成为大城市的组成部分。

六飞地型城市化是指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出现了在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但职能上与中心城保持密切联系的一种扩展方式(图7-1d)。许多大城市周围的卫星城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结果。

七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这是国内地理学界对城市职能用一种普遍看法,着重强调了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1)凡是主要为城市以外区域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如全国或地区性的工商企业、交通运输、行政机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以及重要的名胜古迹等),均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本因素,相应构成城市的基本职能

2)凡是主要为城市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如服务性的工业企业、商饮业、服务业、市级以下行政机关和中小学等),均属于非基本因素,相应形成城市的非基本职能。3)城市的经济活动分成基本活动和非基本活动,城市的总收入就等于来自这两部分活动的收入之和。我们将基本活动收入和非基本活动收入之比称之为基本—非基本比率,用B/NB 表示,通常换算成1:X 的形式。

八城市的性质是指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主要职能和发展方向,它是城市的总纲。城市性质时,绝不能就城市论城市,还必须坚持全局的观点,从地区乃至更大区域范围着眼,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和国民经济合理布局的原则,对城市性质开展全面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1)从地区着眼,由面到点,调查分析周围地区的资源条件、工农业生产特点和水平,以及与邻近城市的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关系等。

2)全面调查分析本市的建设条件,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基础、交通运输条件以及风景旅游资源等;深入分析本市经济结构特点,确定城市的职能序列。

3)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及地区国民经济的总体部署,结合本市的发展条件,明确城市的发展方向。

4)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地区综合平衡,根据城市的主要职能及今后发展方向,并注意到与周围城市的分工协作,最后确定城市性质。

九城市分类

1)城市规模分类:我国城市人口规模的划分标准是:100 万人以上的为特大城市,50~10 万人为大城市,20~50 万人为中等城市,20 万人以下的为小城市。1980年10月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重新确认了这一分类标准,1984年国务院颁发的《城市规划条例》中也再次明确了这一分类标准。

2)城市职能分类:1921年,美国学者奥隆索(M.Aurousseau)提出的城市分类法,是地理学领域关于城市职能一般性描述分类的代表。他把城市分为6 类,每类中又划分出若干小类,其内容如下:

(1)行政城市:首都、税收(关卡)城市;

(2)防御城市:堡垒城市、驻军城市、海军基地;

(3)文化城市:大学城、教堂城、文艺中心、朝圣中心、宗教中心;

(4)生产城市:加工工业城市;

(5)交通运输城市:

①采集城市:矿业、渔业、林业、仓库城市;

②运输城市:市场、悬瀑线、物质集散、桥头、潮线、航海起点城市;

③贸易城市:出口、进口、供应城市;

(6)游览疗养城市:疗养、观光度假城市。

但这种职能分类存在一些缺点。我国于1984 年295 个城市分成3个大类、19个亚类和54 个职能组:

第一大类:全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或工业城市,共包括2 个亚类22

个城市。这些城市工业部门齐全,工业结构比较完整,工业规模较大,许多

工业部门和工业产品实际上具有重要的区外意义,甚至全国性意义。

第二大类:以能源、冶金为主的重工业城市,共包括4 个亚类56 个城市。

它们分别以煤炭、电力、石油、有色或黑色冶金等重型的能源、冶金工业为

专业化部门。而且一般来说主导的专业化部门都有较高的职能强度,都是本

市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工业部门。

第三大类:不同专业化部门和专业化程度的加工工业城市,共包括13

个亚类217 个城市。这些城市的工业职能特征介于上述两大类之间,工业职

能规模一般不如第一大类,工业职能强度一般不如第二大类,实际上是由不

同专业化部门和专业化程度的加工工业为主的城市的大杂烩,不同的主导工

业部门是13个亚类划分的主要依据。

十城市地域,从理论上讲就是指城市落在地表上的实际范围,是城市各项活动赖于开展的空间场所。

城市地域形态,是指城市地域的轮廓形状,它是城市物质实体在空间上的投影。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职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配置及组合状况,即通常所说的各种功能分区或城市用地在地域上的排列和组合关系。

十一城市地域形态类型

1)团块状城市:这是在城市对磁心的向心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城市地域形态。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在向心力作用下向市中心地区集中,城市地域呈同心圆状向外延展,城市地域形态呈团块状,一般为单中心城市。但团块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产生

一系列弊病。随着城市地域呈同心圆状向外扩展,往往造成工业区和生活区层层包

围城市,这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工业布局中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2)带状城市:主要是在沿交通线发展的轴向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城市地域形态,也有

①城市形态,既包括城市的地域形态(外部形态),又包括城市的地域结构,还包

括城市的建筑形态和城市的社会、文化景观(参见文献9)。

3)星状城市:当城市的发展轴并非一条或平行的若干条,而是由3 条以上相互交叉轴线构成时,城市在沿交通线的轴向力和对磁心的向心力共同作用下,形成有3 个或

3 个以上的超长伸展轴的星状地域形态

4)组团式城市:城市由于受自然条件因素(如用地、河流阻隔等)的影响或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主要是规划和控制),建成区以河流、农田或绿地为间隔、形成具有一定独立性的众多团块状城市地域形态,称为组团式城市。

5)一城多镇:大城市周围客观上存在着大小不等的城市或城镇,它们之间自然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吸引与被吸引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是有机的有组织有秩序,不同于人

为建设的卫星城或一城多镇的布局形态。

十二城市体系使一定区域内不同规模等级,不同职能性质的城市间产生密切的联系,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即城市体系(City system)。城市体系是区域经济的骨架,是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极核。

城市体系由于其发生机制不同,以及城市之间的组合特征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地域类型:

1)以某一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周围伴有若干不同等级的中小城市及卫星城镇的大城市地区。

2)由若干规模相仿的大中城市及其周围的城镇所组成的多中心的城市集群。

3)以各级行政中心为依托,大中小各类城镇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城市体系。

第八章经济区划与区域发展规划

一经济区: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经济单元;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基础上所制定的区域经济社会远景发展目标和重点;区域规划是在经济区(或一定地区)发展战略基础上对国民经济建设所进行的总体部署。

二狭义的经济区划是指对经济区的划分;广义的经济区划既包括对经济区的划分,也包括经济区划方法论问题。本章所说的经济区划主要指后者。

三经济区划类型: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地域经济单元,经济区划则是人们在认识经济区形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客观存在的经济区所进行的主观划分。由于经济区划的目的、任务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经济类型区:以某一经济现象的客观分布为对象进行经济区划,所形成的区域即为经济类型区。这类经济区强调区内一致性和区际差异性原则,根据一定的指标,将特征相同的地区划成一个区。

2)部门经济区:对国民经济某一部门经济活动进行地域划分,所形成的区域为部门经济区。一个国家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某个地区来讲,可能有利于某些经济部门的发展,而不利于另一些经济部门的发展。通过部门经济区的划分,可以揭示各地区发展条件与发展要求间的矛盾,使每个经济部门都尽可能地在对它有利的地区发展,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3)综合经济区:对国民经济全部经济活动进行地域划分,所形成的区域为综合经济区,即通常所说的经济区。它是相对完整的地域经济系统,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子系统。

综合经济区与部门经济区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对国民经济整体的划分,后者则是对国民经济某一部门的划分。综合经济区与经济类型区的主要差别在于,经济类型区以区内一致性为特征,而综合经济区则以区内差异性和互补性为前提,以经济联系为纽带,以较为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和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承担一定任务为主要特征。

综合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地域经济综合体。由于人们对它的认识角度和深度不同,在综合经济区的范畴内,又有经济协作区、经济行政区、城市经济区三种类型。

1.经济协作区:它是从行政区向经济区的一种过渡形式,是以横向经济联合为主要

目的,是由各级政府按照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发挥优势、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的,开展跨地区经济技术协作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

2.经济行政区:它兼有经济区和行政区的双重特点,既是具有区际意义专业化的地

域经济单元,又在地域范围上与行政区保持一致,是计划和管理国民经济的地域单元。

3.城市经济区:它是以中心城市及与其紧密联系的吸引范围所组成的地域经济单元。

其显著特点就是以大中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或大城市群为核心,经济区范围的大小取决于中心城市的规模及对周围地区的吸引程度,区内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和扩散性。

四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经济区是劳动地域分工的产物。因此,通常认为劳动地域分工的学说是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所谓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一些地区(或国家)专门生产某些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其他地区(或国家)专门生产另一些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各地区(或国家)通过商品流通和交流,满足社会对产品的需求,从而达到发挥地区优势,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Adam Smith)从工场手工业看到了分工的利益,于是联系到整个社会,论证了劳动地域分工。他指出,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生产的条件(这里主要指自然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最低,这叫作绝对利益原则,又称绝对成本说。如果每个国家均按此原则进行专门化生产,通过贸易进行交换,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有效的利用,这是斯密地域分工学说的基石。斯密的学说对解释当时国际和区际的劳动地域分工和产业布局,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他片面地夸大了自然条件对地域分工的影响,并且,用绝对利益原则来解释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不利于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也同以后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同发达国家间国际贸易的实况不相符合。

继斯密之后,另一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者大卫·李嘉图(DaridRicardo)提出了比较利益原则,或称为相对成本论的地域分工原则。他认为,确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的地位的依据,是这个国家在生产某类商品时,其生产成本与其他国家比较是相对有利还是相对不利。每个国家都应出口其“比较成本”较低的商品,进口其“比较成本”较高的商品,这样,国际贸易就可使双方都获得利益。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原则比斯密的绝对利益原则能较好地解释劳动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问题。但他单用劳动时间来计算比较利益,是不全面的,事实上,各地生产要素的结构和内在关系是复杂的,实际情况同他的理论分析尚有很大的差距,故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被称为国际贸易的纯理论。此外,他的理论是一种静态的比较利益理论,不利于发展国家或“后起国”的发展,实际上产业优势和劣势是会相互转化的。

本世纪初,瑞典著名经济学家、1977 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俄林(Bertil Ohlin)把价格理论与一般均衡区位论结合起来研究劳动地域分工,取得了较大进展。俄林认为,地区是分工和贸易的基本地域单元。从一国范围来看,国内各地区由于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导致国内贸易和各地工业区位的形成;从国际范围来看,各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导致国际贸易和各国工业区位的形成现象,补充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地域分工论,成为近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权威。但俄林的学说也有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例如,按照此学说,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应致力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商品的输出,放弃对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市场争夺。但现实世界中,无论是发达的工业化

国家或是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对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市场争夺仍十分激烈,这给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贸易增添了不少困难。前苏联著名经济地理学家巴朗斯基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劳动地域分工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地域分工论。他认为,所谓劳动地域分就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有两种情况:一是某国家或地区不能生产某种产品,而由另一国家或地区输入;另一是某国家或地区虽能生产某种产品,但成本较高,因而输入这种产品。前者称为绝对地域分工,后者为相对地域分工。可见,他概括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学说。巴朗斯基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分工的理论出发,分析了影响地域分工的因素,指出各地区自然条件(包括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的差异是地域分工的基础和前提,经济利益是地域分工发展的动力,交通运输技术的改善引起运费下降,扩大了劳动地域分工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为经济区划提供了理论基础。

劳动地域分工过程,实质上就是地区生产专门化过程。而地区生产专门化是建立在区域优势基础上的,区域优势又是由自然、社会、经济及技术等多因素的优势所构成。一般来讲,在劳动地域分工形成的早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优势起决定作用,它使某些地区能够生产某种产品,而另一些地区则不能。但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环境能力的提高,降低了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也使劳动地域分工格局起了新的变化。在现实世界中,除了少数产业或产品生产受自然环境的严格限制外,更多的产业或产品生产则主要受社会、经济及技术条件的影响,自然条件只不过是众多影响因素中的一个,且影响程度在逐步下降。

经济利益是地区生产专门化和劳动地域分工得以巩固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一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必须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区域优势。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绝对优势,二是相对优势。前者是指一个地区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劳动生产率较另一个地区要高(或成本要低)。

劳动地域分工和地区生产专业化必须要进行区际产品交换,只有通过此种交换才能使地区优势变为现实。而区际产品交换必须要以一定的交通运条件作为保障。因此,交通运输条件是劳动地域分工的物质保障。

总之,劳动地域分工和地区生产专业化的程度,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商品交换十分有限,劳动地域分工不很明显,自然也就不可能形成经济区。只是到了产业革命后,由于大机器生产和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各国各地区的劳动地域分工才得到巨大的发展。只有到了资本主义时期,随着大机器工业的建立,近代交通运输的发展。生产日益社会化、商品化,打破了原来的自给自足,冲破了地方市场和民族界限,各地区以及各国之间的劳动地域分工得到充分发展,才有可能形成具有专业化特色的经济区。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不但不会削弱劳动地域分工(包括国际分工),反而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更有可能自觉地运用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发挥地区优势,为经济建设服务。前苏联运用劳动地域分工理论进行经济区划的尝试,以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出现的跨地区跨行业的横向联系和地区协作,都是很好的例证。因此,运用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开展我国经济区划工作,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五经济区划的原则和方法:经济区划的原则是人们在认识经济区形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理论概括,是科学划分经济区的客观依据。基于上述我们对经济区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形成机制的分析,我国经济区划的主要原则或依据应该是:

1.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经济中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形成经济中心。经济中心一经形成,就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

响;反过来,地区经济的发展又将进一步加强经济中心的地位和作用。这也是经济区形成的一个客观规律。适应于这一客观规律,在经济区划中必须重视发挥经济中心的作用。

2.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是经济区内部产业结构的最重要特征。如前所述,每个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一般包括四种类型的产业部门,即专业化生产部门、辅助性生产部门、自给性生产部门以及基础性生产部门。按其产品在区际间的流向来看,又可归为两大类,即专业化生产部门和综合发展部门。专业化生产部门具有区际意义,其产品主要流向区外,体现经济区的优势及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综合发展部门主要是为专业化部门协作配套,或为区域居民服务,或为地区性基础设施,其产品流向主要在区内,不具备区际意义。服务,或为地区性基础设施,其产品流向主要在区内,不具备区际意义。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形成经济区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体现经济区特色,在地域上则形成相互联系的地域经济综合体。把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结合起来。既是经济区自我发育、完善的客观需要,也是划分经济区的重要依据。

3.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相关性原则:任何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为前提。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保证经济区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经济区的发展向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分布集中、储量大的自然资源是决定经济区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多样的自然资源或有利的空间组合为建立地域经济综合体,形成经济区内产业体系创造有利条件,甚至潜在的自然资源也影响着经济区的远景发展方向。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重视保护治理,只有将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做到经济发展、生态平衡。

4.远景发展方向一致性:如前所述,经济区划的目的并非单纯地认识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更重要的是还要预测未来,以便为国民经济远景规划与产业布局合理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在经济区划工作中,首先需要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现状进行全面考察与综合分析,进而科学地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以及产业布局演变的前景

5.适当照顾行政区划完整性:在我国,目前行政区和经济区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区域类型。行政区是与一定等级的政府相对应的政治经济社会实体,内部具有完整的垂直行政系统,各级政府是区域的决策主体和利益主体,对区域发展具有决策权、调控权和利益追求。而经济区与之有较大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地域经济实体,内部具有发达的横向经济联系,区域经济是在经济规律作用下主要通过市场调节运行,不存在全区性的决策主体和利益主体。因而,客观上存在着“双重区域”。划分经济区的目的是通过地域形式来有效地组织区域经济。因此,注意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的协调,适当照顾行政区划的完整性,是非常必要

的。

六区域发展战略是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重大决策。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划,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

七发展战略类型和主要特征

1.全局性:发展战略所涉及的问题都是属于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全国的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皆如此,也就是说它所研究的不是局部的微观方面的问题。

2.长远性:各国各地区的发展战略,都是着眼于在今后较长时期内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和应采取的相应对策,决不是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一般时限为10年、20 年,甚至30~50 年不等。

3.层次性:发展战略范围有大有小,层次有高有低。从一个国家到一个经济区(或地区),从一个部门到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战略问题。下一个层次和较小范围的发展战略是上一个层次和更大范围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4.实用性:发展战略是理论性很强的研究工作,它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然而,发

展战略归根到底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所以评估发展战略的标准在于它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而不是纸上谈兵。

5 就区域发展战略来说,还必须具备区域性的特征。全国各地区的发展战略需要论述的一些方面可能大同小异,但每个方面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是有地区差异的。由于各地区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不同,各地区原有基础和发展条件不同。

八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一个较为完整的区域发展战略,一般包含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和产业总体布局等一些主要内容。

1)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部分,它是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区人民为之奋斗的远景蓝图。战略目标既包括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质”的规定,也包括对主要经济指标的“量”的要求。制定战略目标要以全国发展战略的要求和本区区情条件为依据,同时还应参照相关区域的经验。

2) 战略方针:区域发展战略方针是对实现某种发展战略而应采取发展路子的理论概括。它体现了战略意图和战略思路的要求,又是对区域发展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的分析和判断,反映着区情区力的客观要求,从而在战略目标和区域现实之间架起一条可以通达的桥梁,成为各种战略行为的指南。

3)战略重点:所谓战略重点,实质上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所寻找的战略突破口,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正确地选择一定时期的战略重点,既要有利于加快实现战略目标,又要体现战略方针的要求。

4)产业布局总体模式:众所周知,产业结构的空间表现就是产业布局。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布局,是由自然资源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等因素在较长时间内相互作用的结果。

九区域规划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区域规划包括区际规划与区内规划;狭义的区域规划,就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所进行的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我们通常所说的区域规划主要是指后者。

十区域规划的由来乃是在城市、矿区、疗养区建筑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类区域规划最早出现于欧美,如英国的当卡斯特矿区规划(1922~1923 年)和美国纽约的城市区域规划(1929年),都是与城市规划相似而在区域范围上又稍大于城市的建筑平面布置。前苏联于30 年代所进行的库兹巴斯矿区规划(1934~1936年)和高加索矿泉疗养区规划(1937~1938年)亦属建筑规划性质。在30 年代,只有美国田纳西河流域规划(始于1933年),是与水利资源综合开发有关的工程措施与经济开发相结合的全面规划。田纳西流域规划,是基本上成功的典型,从1933年开始到1977年,经过40 多年的综合治理,收获很大,人均国民收入从168美元提高到5630 美元,即增加近34倍。

二次大战后,许多国家已从原来局部的或单项的区域开发,发展到以国家为整体进行综合开发与治理。这是由于战后许多国家经济复苏,工业化与城市化急剧发展,人口与产业分布高度集中,从而造成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用地紧张、环境质量恶化;而在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外流,土地利用日趋粗放,出现了一些过疏与过密的区域。于是,许多国家提出了调整产业布局、改善生活环境、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的问题。

十一区域规划的目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不同而有所变化。编制区域规划(国土综合开发整治规划),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它标志着人们在改造、利用大自然,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入了一个更自觉,更主动的阶段。

十二国土规划的主要作用是:

(1)对规划区范围的资源开发和建设具有约束力。从原则上讲,任何开发建设都不应与国土规划相矛盾。如果在资源开发、环境整治方面与国土规划发生矛盾,都应与规划的行政

主管部门协商解决;

(2)国土规划中提出的地域分工、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城市布局、城市化速度预测、重点开发地区、江河防洪、沙漠化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森林保护和发展等具体内容,都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3)国土规划对行业规划、城市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起指导作用并提供依据。

十三区域规划的基本特性:一般来讲,区域规划都具有三个共同的特性,即战略性、区域性、综合性。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重视这三个基本特性。

1)战略性:这是指区域规划要对规划地区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建设布局作出战略决策。国民经济战略布局是百年大计,各项建设一旦落实,一般来说难以更动,合理与否可能将对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区域规划中,近期建设布局必须符合长远发展方向,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

2)地域性:所有的自然资源都有强烈的地域性。如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其地域组合状况,资源开发条件的区域差异,都影响开发利用的难易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因而区域规划必须因地制宜。因地制宜不仅是依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优势,还必须结合社会、经济条件。

3)综合性:区域规划既非规划单个生产部门,更非单项建设布局,而是规划国民经济各部门、各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建设在一定地域范围的总体布局,着重解决有关区域开发和建设布局的一些综合性问题。如对自然资源进行综合考察,对自然、技术、经济、社会条件综合评价,研究矿物资源综合利用,各产业部门综合平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

以上三个特性并不是孤立的,在区域规划中必须综合考虑。

十四区域规划的内容与方法:一般而言,区域规划主要包括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及重大项目建议五个方面。当然,各地区可以有所侧重。

1)资源开发利用:这主要是指自然资源,也包括社会经济资源。对资源的评价应注重综合分析,既要对开发利用的内容、时序安排、规模进行全面分析,又要对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作出评估。然而,由于各地区资源种类、丰度存在差异,因而对资源的分析论证也不能采取同一模式,而应有所侧重。

2)产业布局:这是区域规划的核心部分,自然也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一般是在分析产业布局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根据其在全国地域分工的要求,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略,提出产业总体布局的蓝图,在总体布局框架基础上,再分部门进行布局规划。总体布局应着眼于重点开发轴线、重点开发区及主要经济中心的论述。

3)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就区域规划而言,主要是研究区域性的重大问题。所以在内容上就不仅要对生产、生活所产生的“三废”进行综合治理,还需采取措施防止重要水源地、城镇居民点、风景旅游区的污染,保护有科学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物古迹,减免水灾、风灾、泥石流、沙漠化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恢复已经被破坏的生态平衡,逐步建立起人工控制的生态环境系统,促进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4)重大项目建议:在资源开发、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中,凡涉及带有区域性的而且影响深远的重大项目,需要做为专题提出专项建议。关于这一类重大项目建议,不仅要论述它的必要性,还需要分析其可能性,包括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资金来源等。

第九章

一遥感技术在经济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1)应用遥感技术进行自然环境与资源普查

实践证明,应用遥感技术编绘的各种专门地图,是摸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我国应用陆地资源卫星像片,发现了不少地学领域新概念,也摸清了一些自然资源。例如青藏高原,在历史上曾经过800多年150多次探险考察,仅查出500 多个湖泊;应用卫星图像以后,已订正了其中半数湖泊的形状和面积,还新查出300 多个湖泊,而且可以分清淡水湖、咸水湖、盐湖或碱湖不同类型。

(2)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研究

查清土地利用及其变化情况,是发展和部署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过去采用传统的方法调查研究,远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如英国以往为了查清国内土地资源并分类,曾经动员了6000名中小学教师,经过6 年的努力才普查一遍,历时25 年才获得一份粗略资料。而在1976年利用遥感技术仅4 个人用9 月个的时间,就将全英土地分成5 大类31 个亚类,精度达到每5 公顷以上的地块就有统计数字,不但测出了面积,而且还重新编绘了全英土地利用图。

(3)应用遥感技术进行趋势预测和动态分析

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实例,是利用遥感技术等多种信息源的互相配合,根据农作物生长势态进行估产。美国在大面积农作物估产方面,已经进行多年,并取得了比较准确的效果。例如美国某州的20 多个试验场,通过遥感估算的产量与美国农业部实际统计数字仅差3%,并可在收获前提前两个月作出预报

二在经济地理研究中应用遥感技术的具体方法

遥感图像中包含丰富的自然信息和社会经济信息。这些信息在广大空间范围内都被同步地记录下来,因而对于研究区域经济地理各要素的分布甚为有用。现以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中的应用为例作简要说明:土地,因其自然属性的差异及其利用状况的差异,在遥感图像上表现为不同的色调、形状、图形结构、位置等特征。通过对遥感图像的这些特征的分析,可以区别出不同的土地利用状况。其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①收集资料。主要指收集研究地区的自然、经济等资料,着重收集土地利用的现状和历史方面的资料,尤其要注意收集过去所作过的土地利用图和地形图(收集地形图的比例尺根据不同任务、要求来确定),作为调查、制图的参考依据,以及对比分析之用;

②收集不同比例尺、不同时期的卫星像片,进行放大、彩色合成和增强处理。如果区域范围超出一幅卫星像片时,就需要进行镶嵌,并进行几何纠正;

③室内判读。以已知地区的已知目标作为基础,对卫星像片进行初步的室内判读,并确定不同类型的判读标志,对像片上不能确定的界线和有疑问的图象特征,可提出问题,作进一步研究;

④野外踏勘。根据室内初步判读中提出的问题和确定重点,布置路线,进行野外踏勘,建立野外的判读标志,并对室内的判读结果进行初步的野外核对;

⑤详细判读。在野外踏勘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判读标志,进行详细的判读。按不同判读标志,在透明薄膜上画出土地利用现状判读图。

⑥对判读图进行重点验征、抽查。以野外验证为主,有些人们不易到达的地区也可用航空像片验证;

⑦按验证结果,修改判读图,使之成为正式土地利用现状图。这个图可以是象常规地图一样只用颜色、符号、线条等线划内容来表示不同的土地利类型,也可以以单色的卫星像片影像作为底图,迭加上颜色、符号等线划内容,成为一张专题影像地图。这种影像地图由于以影像作背景,比常规地图更为直观,且具有更大的信息量。

经济地理学导论

第二章 一.标准产业分类法是为了统一各国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由联合国制定的。因而,这种分类法具有权威性、完整性及广泛的适用性,也是研究产业结构常用的产业分类方法之一联合国于1971年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将全部经济活动共分十类。在大类之下又分若干中类和小类。这十大类是: 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 2.矿业和采石业; 3.制造业; 4.电力、煤气、供水业; 5.建筑业; 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 7.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 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性; 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 10.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标准产业分类法的优点在于对全部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并且使其规范化,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有利于分析各国各地的产业结构,而且与三次产业分类法联系密切。标准分类法既是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细化,例如将制造业细分为食品、饮料、烟草;纺织、服装、制药冶金工业;化工产品和药品、石油加工、煤炭加工、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等 二.区域开发,是指以一定的区域为对象,依据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 优势的原则,为实现区域发展目标,以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统一的观点, 为综合开发利用自然、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保护环境而进行的综 合协调、统筹安排的工作。 三.(1)区域间的平衡问题:无论世界范围还是一国范围,由于各地发展条件有差别,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总是不平衡的,在客观上形成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就应有空间推移。问题的实质都涉及如何处理好效益与公平问题。据有关部门研究,如果采取梯度开发战略,首先加强沿海地区,经济效益最高,但地区之间的差距拉得太大;如果采取重点开发西地区,优点是缩小了地区间的差臣,但经济效益又太差;如果来取中间突破战略,把中部区作为投资重点,虽然地区的差距拉得不大,然而其经济效益也比较差。切实可行的办法是,要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出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改善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地区经布局。主要采取轴线发展方式,重点突出沿海、沿长江、沿黄河三条主轴线。通过三条主线,将三大地带贯穿起来。沿海地带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又是对外开放的有利地区,沿海地的开发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万里长江是我国黄金水道,它连接东、中、三大地带,而且其上游水能和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在水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以及伴随上海浦东进一步开发开放的今天,建设长江经济走廊显得十分重要;只有既充分发挥沿海地区优势、又重视沿边地区的开发与开放,并通过横贯东西的两条经济走廊把全国各地联连起来,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不致于使各地区之间的差距拉得太大。与此时,还应将轴线开发与重点发展地区有机结合起来。今后一个时期,要对全国十几个经济发或者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综合开发,在全国形成一些有特色经济中心区,包括京津唐地区宁杭地区、辽中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山东半岛、闽南三角洲等。。当然,还要采取切有效措施逐步提高面上的欠发达地区及贫困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做到重点发展与均衡发展相结合。这样,既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的优势,又重视沿边地区的开发与开放,并通过两条东西向经济走廊将三大地带以及各重点发展地区连结起来,从而在整体上提高经济效益,又不致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2018年1月1日最新版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即能够吸引并确定人类活动场所位置的支持条件。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二是与前者正好相反。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也就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或费用的节约。区位因子(经济因子(成本(运费、非运费)、收入)、非经济因子) 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这一规模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 市场特性: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企业增长的因素: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竞争激励。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 产品周期理论:每个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从研制生产出来到退出市场一般要经历:创新、增长、成熟、衰退、老化等阶段。 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的地区。 跨国生产单位分为的几种组织模型:全球集中生产、市场地生产、专业化生产、跨国一体化生产。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体。 区域的类型:均质区、结节区和规划区。 配第—克拉克定理: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人中的比重大体是上升,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一,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第二,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第三,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第四,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五,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最后,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区域创新网络:就是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网络式。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A.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B.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C.带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域条件、外部环境。 增长极的概念: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作用:A.支配效应B.乘数效应C.极化与扩散效应。 产业集群: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

【发展战略】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性质、学科体系与任务 一、研究对象与性质 二、学科体系及其任务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二、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三、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二、对当今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三、新世纪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热点 本章讨论议题: 1、理论上而言,如何认识我国经济地理研究落后于自然地理学? 2、如何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些认识对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有何意义?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古代~19世纪末) (一)史志描述阶段(17世纪前) 1、特点 1) 对一些经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述; 2) 多见于各种历史记述; 3) 对经济地理知识积累具有重要作用 2、代表著作 ◆中国:《山海经》、《禹贡》、《史记》、《汉书》。 ◆欧洲:赫尔泰的《地球的描述》(B550-475年);斯特拉波的《地理学》(B64-A20年) 此外,还有如东晋高僧法显的〈佛国记〉、唐三藏的〈大唐西域记〉、《徐霞客游记》、〈马可波罗游记〉等。 (二)商业地理研究阶段(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 1.特点

1)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2)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2、代表著作 ◆17世纪中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 ◆奇泽姆的《商业地理手册》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阶段 1.概念的提出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2.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标志经济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一)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纵向演变, 环境决定论(1900年—20世纪30年代早期) 区域差异研究(30年代—50年代中期) 区位分析、空间组织、空间系统演化(50年代中期以来) 行为主义方法、生态方法(70年代以来)。 (二)研究区域尺度变化,研究企业组织变化和思维方式变化 1.区域研究尺度的变化 1)区位论 ◆代表理论: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廖什区位经济论。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的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 2)区域科学研究 ◆代表理论: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 此外,其它区域研究及全球化研究—— ◆代表理论:皮鲁的增长极理论,默戴尔的“循环积累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模式等。 ◆特点: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 全球化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活动全球化与信息化日益加强,把区域研究放在全球背景下,以扩大研究视野。 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研究客体的变化: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导致变化的原因:以单部门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古典区位论,逐渐暴露出研究的局限性,已不能揭示企业的区位原因,更不能揭示“公司帝国”的空间格局及演变。 ◆麦克尼提出的公司地理、企业地理等研究领域形成,关注企业内部不同组分空间结构的研究。 3、研究思维的变化 1)规范性分析(normative analysis) ◆时期:20世纪前期的区位论研究。 ◆特点: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 结果。 2)实证主义分析 ◆时期: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 ◆特点: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行为主义分析

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第四版)

经济地理学导论 第一章: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任务 1.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及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 2.政治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上政治的地域分异的科学,研究国家的划分、类型、领土、政治地理位置、国家间的关系、国家内的行政区划分以及边界等内容。 3.历史地理学(Historioal Geography),就其广泛的意义来说,包括自然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地理学 4.聚落地理学:研究人类居住的居民点的形态及其地域分布规律的科学。聚落是人类生活环境和生产活动的集中点。 5.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形成发展的地域条件及城镇的体系、结构、布局的学科。 第二章: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1.产业结构: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和相互制约的方式。 2.区域开发:以一定的区域为对象,依据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为实现区域发展的目标,以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统一的观点,为综合开发区域资源、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保护环境而进行的综合协调、统筹安排的工作。 3.区域发展政策:1)区域产业政策:就是在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变阶段客观判断和区域发展条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所确定的区域产业发展对策。2)区域组织政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政策,是区域经济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政策保证。3)区域调控政策: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手段。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是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实行中央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两级调控体系。 4.如何促进我国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 ①以东、中、西三大地带作为地域单元,制定全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统筹规划全国经济布局。 ②主要采取轴线开发方式,重点突出沿海、沿长江、沿黄河三条主轴线,通过三条主轴线将三大地带联系起来。 ③重视沿边地区的的开发和开放,既发挥沿海地区的优势,并通过横贯东西的两条经济走廊把全国各地连结起来,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并避免各地区差距越来越大。 ④轴线开发与重点地区开发相结合,推进区域一体化及参与国际竞争。 ⑤继续发展较发达地区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扶持欠发达和贫困地区,重点发展与均衡发展相结合。 5.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①主导产业的特点: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且在全国同类产品占较高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

经济地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可以分为是()、()和()三个阶段。 2、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经济地理学文献:()和()。 3、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成最是()提出的。 4、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 )、()。 5、经济地理学研究尺度的变化主要表现: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50十年代(),近二十年来( )。 6、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有哪些? (1)经济活动的内容(三大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场所发生、为什么会在这个场所发生,作用:对过去的总结,对未来的预测) (3)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相互关联)。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7、简述经济地理学科学体系? 经济地理学-通论-(区域)(部门)-{(农)(工)(交)(商)(信)}(公司) 8、分析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世界人口问题;世界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 9、简述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1)人地关系与区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全球与地方的关系 (3)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 (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益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1、区位:事物所占有的场所,位置、位置关系、分布、布局等方面的意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简述区位理论的含义 (1)由区位主体选最佳区位。 (2)已知区位研究区域,研究区位主体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4、区位条件:即区位本身具有的条件、特点、属性、资质。 主要包括:主要区位条件:劳动力、资源、原料、能源、运输、市场。 次要:水、研究开发、经营、税制等 5、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成本因子、运费因子、非运费因子等) 6、需求门槛:能支持任何经济活动的基本运营成本,达到的需求规模。 7、定价制度:(距离比例)、(区段)、(远距离递减)、(均一)定价。 8、交通网络连接度:β=边数/点数 9、通达度:可以用(通达指数)、(分散指数)来衡量。 10、通达指数:A i=一个顶点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的区间个数,指数越小,该点越通达。 11、分散指数:各个点的通达指数之和,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指数越小,该网络越通达。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电子版)

经济地理学 李小建 目录 ?内容提要 ?序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 20 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二、 20 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三、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 ?二、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 ?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五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 ?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 ?三、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 ?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三、区位的相互依存学派 ?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五、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六、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 ?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 ?二、普雷德的行为矩阵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31301011 课程名称:经济地理学 英文名称:Economic Geography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 总学时: 72 学分:4 适用对象: 地理科学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一、编写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类的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以区位入手,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多数国家地理科学系统中最为发达的一门分支学科。1998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学科专业介绍》,将经济地理学列为地理学所有三个专业主干课程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这门课程也被作为地理科学和资源环境与城乡管理专业的主要必修课程。 本课程通过对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经济活动区位理论、经济活动区域分析和经济活动全球化等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经济地理学学科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以及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使学生全面掌握古典区位理论和影响经济活动布局的条件,并能从经济活动布局条件入手分析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为高年纪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 1.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3.使学生掌握经济活动区位、区域经济发展、经济活动全球化等方面的理论; 4.使学生掌握经济地理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5.使学生能将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我国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辅以多媒体教学。 (四)实践环节 无

《地理科学导论》试题(B)及参考答案

上海师范大学标准试卷 2006 ~ 2007 学年第一学期考试日期2007 年月日 科目地理科学导论(B卷) 地理教育专业本科2006 年级班姓名学号 我承诺,遵守《上海师范大学考场规则》,诚信考试。签名:________________ 一.辨析下列地理科学术语:(每题2分,2×5=10分) 1.流星和陨石; 2.生物圈与智慧圈; 3.城市“烂皮树”现象与城市“烂心树”现象 4.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 5、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 二、连线(每项1分,1×12=12分) 1.将下列文化现象与主要发生地区连线 文化现象:主要发生地区: 四合院上海 石库门北京 窑洞云南西双版纳 竹楼山西 评剧华北 碉房内蒙 马头琴西藏

2.将下列观点与相关方法理连线 方法论:观点: 例外主义反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主张研究区域的多样性。 逻辑实证主义地理学应重点研究区域个性和差异性,以便因地制宜地改造环境 发展经济 结构主义地理学是空间科学,应研究共性、规律、法则,应用数学方法人本主义重视研究人地关系中人的主观方面 后现代主义认为区域结构和特征是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 三、填图: 1将中国生态文化区名称填入图中空白处(每空1分,1×10=10分) 中国生态文化区 2、读图分析(每项1分1×8=8分) 以下是某城市草图,请为下列产业选址,填到相应字母标志的地点 化工厂、小麦、菜田、茶园、林业、商业街、印刷厂、食品厂 A B C D E F G H

四、问答:(每题3分,5×9=45分) 1有位商人从赤道空运1000公斤黄金到极地,到极地后变成1005公斤,这是为什么? 2为什么在月球上行走的宇航员,好象是飘了起来?为什么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脚印可以长久留存? 3、世界第二最小岛国图瓦卢位于太平洋南部,近年因为海平面上升,全国1.1万人口全数迁至新西兰,放弃了自己的国土。为什么海平面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4、 A E C C E B B D H F G G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试论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与创新

专论: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编者按 技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加快技术进步和创新是关系我国未来综合实力的一件大事。21世纪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将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这种形势,任何一个学科都将面临如何系统理解技术创新内涵的新问题,都需要在各个方面加以创新,以使本学科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服务。为促进地理学工作者系统理解技术创新,并把技术创新广泛地应用于学科实践,本刊从2000年第4期开始,将陆续刊登 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方面的专论,殷切希望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关心技术创新,关注 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专论栏目,并踊跃参加。 文章编号:1003 2363(2000)04 0001 05 试论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与创新 张占仓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从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走势分析入手,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取得的成绩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21世纪中国经济地理研究要进一步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发展思想,并认为观念创新、能力创新、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创新、研究领域创新及组织管理创新是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创新重点。 关 键 词:技术创新;经济地理学;市场经济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0 08 12;修订日期:2000 10 16 作者简介:张占仓(1958 ),男,河南偃师人,研究员,学士,主要从事经济地理研究。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8月23~26日召开了 全国技术创新大会 。这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将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如何全面系统地理解技术创新的内涵,贯彻落实技术创新的精神,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地理学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 1 技术创新的概念及其意义 1.1 创新理论 1912年,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2]。按照熊彼特提出的观点, 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把一种从 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狭义的技术创新主要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广义的技术创新还包括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相适应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创新等。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显然,我们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所提出的技术创新是广义的技术创新。 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部认为, 技术创新就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OECD 报告认为,技术创新是 把一种想法(设想)变成一种投放到市场上的新的或改进的产品的转变过程;把一种想法转变成用于工业中的新的或改进的工艺(操作过程)的过程;或是一种新的社会服务方式的转变过程。 中共中央中发?1999%14号文件称,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 第19卷 第4期2000年 12月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 RESEA RCH AN D DEVELOP M EN T V ol.19 N o.4Dec.2000

辽宁师范大学地理考研历年真题

辽宁师范大学地理考研历年真题 2011年真题 地理学综合 人文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20分 1.文化区计划分依据 2..地理物象 3.PRED问题 4.麦金德 5.人口迁移及其机制 6.辽宁沿海经济带 二、试述文化史层及意义。10分 三、试论旅游开发对区域的影响。10分 四、试论民族及其特征10分 气象学与气候学 一、简答题20分 1.空气增温与冷却的方式,固定地点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影响因子 2.降水形成的原理 3.空气水平运动与高低压的关系,为什么? 4.小气候及其形成 二、试述大气环流的平均状况。10分

三、季风气候的主要成因及其对我国的影响10分 四、分析北半球温带气候类型及其特点,为什么?10分 地貌学 一、名词解释20分 地貌羊背石黄土地貌断层三角面海蚀柱新月形沙丘侵蚀基准面冰水扇河口泥石流 二、问题30分 1.何谓坡面径流,形成那些地貌? 2.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3.分析说明河漫滩与河流阶地关系。 中国地理 一、基本概念30分 线性构造带台风后备耕地资源风景旅游资源邮电通讯业地域分异规律 二、简答题70分 1.自然风光资源主要有哪些?14分 2.地下水资源的种类?12分 3.中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15分

4.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15分 5.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和意义14分 三、论述题50分 1.论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发展。 2.晋陕内蒙古地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10年真题 地理学基础 气候与气象学部分 一、简答题30分 1.引起气温变化的原因及其主要方式 2.人工降水及其方法 3.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动力 4.热带气旋的基本特征、天气和分类 5.季风的形成 6.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 二、试述大气环流平均基本特征与形成主要因素 三、试分析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是气候类型最复杂的区域 地貌学 一、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人文地理学 二、填充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神的意志决定和生产关系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文化地理问题和政治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对立统一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地理环境。 6、人地关系研究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人地关系论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人地相关论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行为革命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区域性性、综合性性和社会性性。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地理学系统,三大子系统,五大圈层,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 联系。2.二元论:自然地理二元论:地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不包括研究人文现象 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二元论:经济地理研究应从经济部门为出 发点,抛弃自然地理空间基础。3.人地关系适应论: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对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适 应性。4.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形成原因的科学。5.人地关系:人与地理环境之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6.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人文现象是社会现象;人文现象时间发展即变化。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人类利用环境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 的改造能力不断加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断加强。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人文地理环境的 关系,内含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新的科学理论:和谐论、人地共创论 新的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调论、耗散结构。 四、问答题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演化过程及产生原因。 包括(1)空间分析(2)时间序列分析(3)人地关系分析 主要内容:(1)基本理论:元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人文地 理学方法论;(2)应用理论: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3)应用学科:综合人文地理学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全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 切,时代背景(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课件

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 课程内容 ●着重研究地理学思想的起源、继承和发展的理论思维 ●从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以及科学哲学角度,对地理学的科学结构、科学性质、研究 目的、意义、逻辑体系,发展进程中各种学派与学术观点,进行系统的研究与评论。●从历史的发展中阐发地理学的进取与开拓。 ●由于地理学科学属性的特殊性,黄秉维:“地理学传统上是联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 间的桥梁”,展示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内容主要包括: ●地理学思想的起源、演变与发展分期 ●地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代、近代到现代的发展阶段: ●地理学思想萌芽散布于上古时代的史诗、哲学、历史丛书中,当时中国、埃及、巴比伦、 印度诸国产生了相当规模的地理知识积累,形成了地理学观念的雏形。从公元5世纪延续到15世纪,是地理学发展的中古时期,宗教势力特别是欧洲的基督教垄断了学术领域,窒息了地理学的思想。 ●从公元2~15世纪,中国发达的古代文明形成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地理研究中心,中国的 地理志、地图、专论等从数量到质量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地理学的近古时期约始于地理大发现时代,从15~17世纪中叶,地理学的视野扩展到 全球,标志着地理学科学见解的启蒙。 19世纪后半期,进入近代发展时期,地理学思想不断发展,新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逐步形成了现代地理学。 ●地理学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定着地理学的科学性质、功能和发展趋势,是现代地理 学思想争论的重点。 ●地理学不是机械的拼凑,偶然的堆积,而是有序的,有结构的,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科学体系。 ●地理学从古代的数理地理学和描述地理学为主体的学科,经过演化已发展成具有许多分 科的有自己逻辑体系和层次的科学结构。 ●不同学派或观点依据地理研究客体组成元素的层次性或空间尺度的层次性而进行分类。 许多地理学家为探索地理学的科学结构和逻辑体系作出了艰辛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精辟见解。 ●地理学科学性质认识的形成和发展 地理学在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领域和范畴,研究对象和任务,其基础理论和核心的探索,历来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和争辩,也是地理学思想的活跃领域。 ●地理学的方法论思考 ●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詹姆斯(P. E. James)的《地理学思想史》 ●赫特纳的《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 ●哈特向的《地理学性质》和《地理学性质透视》 ●哈维(D. Harvey)的《地理学解释》等 ——阐发了历史地形成的独特的方法论所反映的地理学思想的发展。 ●地理哲学与科学哲学思想 ●从地理学发轫初期,各种哲学观念就渗透于地理学领域,朴素的唯物论思想促进了地理 学思想的活跃。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4)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 2 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总结版

经济地理学导论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地域生产综合体:指能有效利用地区各种自然资源,充分发挥生产联合化优越性的一定地域的,在结构上相互联系的生产企业的总体。(04) 产业结构;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 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三次产业分类:也称为克拉克产业分类,即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分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农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等,农业实际上是指种 植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商业、 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及其它各项事业(如科学、文化、教育、 卫生、公务等)。 标准产业分类法:联合国为了统计各国国民经济统计口径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大类,在大类之下又分若干中类和小类。(07) 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 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 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03)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 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 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 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 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 有上升。(05) 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呈下降的趋势。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 霍夫曼比例为5 (±1)。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业 快,但在规模上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比例为2.5(±1)。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规模大体相当,这时,霍夫曼比例是 1(±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霍夫 曼比例<1。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10) 雁行形态说: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 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 “雁行形态说”。第一只雁—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的浪潮。第二只雁 —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 的出口浪潮。 增长极模式:工业企业总是选择一些区位条件比较优越的地点进行布局与生产,通过产业集聚而形成工商业活动集中的城市,并成为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在地 域上表现为增长极模式。(03) 点轴模式:当城市经济实力扩大到一定程度,也就是产业集聚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将出现向外扩散的趋势,而这种扩散首先是沿着交通线进行的,产业布局便出现以城市(点)和交通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 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1.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 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2.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 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4.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 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5.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6.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7.规模经济: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 增加,称规模效益。 8.范围经济: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而获得的效率。 9.生产链: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从原材料、运输、逐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 提供相应的增加值。 10.组织链:组织关系系统。 11.主导产业: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12.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13.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 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14.产业集群: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 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 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15.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认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将产生不利 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16.地域根植性:指生产网络中的每个要素,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这个区位具有与当地的历史 文化和制度相适应的“沉没成本”,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小,但地理的作用并未变小。 17.讨论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发展特点。定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出现的新研究视角与研 究方向;其主要标志是“文化及制度转向”,即从原来单纯注重经济要素转向研究社会文化要素与经济要素的综合作用。发展特点: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的实际,更加侧重于大型跨国公司内部组分空间格局和演变的研究);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结构主义地理学应运而生。); 18.古典区位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 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19.试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离标,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消费成本以及交 通便利程度都成为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一)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而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减少装卸等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均可起到减少运费的作用。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除非改变供给地或消费地。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