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掌握批评的艺术

掌握批评的艺术

掌握批评的艺术
掌握批评的艺术

掌握批评的艺术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父母当着亲戚朋友的面,训斥孩子:“你怎么那么笨,数学只考了50分!”“十岁了还尿床,真没有出息!”更有甚者,有的父母还当着老师或同学的面,揭孩子的短:“他啊,昨天又掏他爸的裤袋,都学会做贼了!”“她长那么矮,还要去学什么跳舞!”“他真的是那么笨哦,教死都教不会!”......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不争气,做错事,当众揭他的短,让他觉得羞耻,可以刺激一下他,促使他为挽回自尊而下决心改正。其实这种观点是极端错误的。父母这样做是在拿子女的痛苦来发泄私愤,是不健康的表现。这些父母内心深处在怨恨孩子的不成器,同时也怨恨自己教育失败。他们以一种扭曲的方式来消解这种怨恨——嘲弄孩子的过失,以免别人说自己教子无方。实际上,这样做非但谈不上有什么教育作用,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尊重每个孩子】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更会小心地去维持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是你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有了,他们愈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了打击,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的好评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正如洛克所述,孩子如若被父母当众揭短,甚至被揭开心灵上的“伤疤”,那么孩子自尊、自爱的心理防线就会被击溃,甚至会产生以丑为美的变态心理。

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被爱,被保护,他们更渴求得到尊重和理解。孩子也都是有自尊心的,孩子越大自尊心就越强,中学生比小学生自尊心强。父母当众批评孩子容易使孩子自尊心受到损伤,父母经常当着外人批评孩子,有可能使孩子产生敌对心理孩子有缺点,父母要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善意的批评,并指出改进的措施,父母这样的批评,一般来说孩子都能容易接受。

一个星期天,一位学生邀请他的同学来家聚会,他们玩得正开心,妈妈回来了,看到家里乱七八糟,便火冒三丈,当着同学的面把他臭骂了一顿。儿子觉得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同学们也感觉下不了台阶。这孩子一气之下就到姥姥家去

住,每天都从姥姥家直接上学,母子俩僵了两个星期,最后还是妈妈主动承认错误,化解了矛盾,孩子才肯回家。

尊重孩子,保护他的面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站在孩子的立场尊重孩子,会有益于孩子产生和形成一种自重、自爱、自尊,并要求受到别人尊重的情感。具有这种情感的孩子,在人际关系上,既能尊重自我又能尊重他人,所以他们也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在生活中就会自信心高,责任感强,有进取精神。

【孩子的心声】

作为父母,你知道孩子们在想些什么吗?你知道孩子心底的真实想法吗?从现在开始聆听孩子的心声吧!

1、你要是觉得人家的孩子比我好,就让他(她)当你的孩子好了,何必老拿我和人家比呢?

2、“妈妈,我知道您担心我的学习,但是您不能老逼我,让我喘不过气来,这样我会学一次,忘一次。”

3”妈妈骂我笨猪,我气得牙齿都要掉了,这让我感觉自己很笨,和猪一样,以后希望妈妈不要骂我了”

4、“爸爸,请把25%的温柔+75%的严厉变成100%的温柔好吗?”

5、“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既爱您们,又怨您们。爱您们的是关心我的成长,怨您们的是为什么有时严厉得不合情理。”

6父母天天教育我这个哪个,我觉得,首先他们自己就没做好,他们以身作则才对。

7妈趁我上厕所的时候翻我的房间,结果什么也没发现,我觉得妈妈一点都不信任我,更不尊重我。

8、爸爸经常说我胖,本来很好的心情,被他弄得一团糟。

9、我“恨”爸爸,“恨”他对我的严厉,“恨”他对我自尊心的伤害,他让我这沉重弱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我不要这样的爸爸,爸爸请别说了。

10、妈妈喜欢说脏话,可我不喜欢听她说脏话。

11、在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需要的是一个包容和理解的妈妈,而不是出口伤人的妈妈。

【批评的艺术】

其实,孩子的面子比大人的面子更重要。因此,父母们不要当众批评孩子,因为孩子每一个行为都是有原因的。这是由孩子的心理生理年龄特点所决定的。也许这些原因在成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孩子的眼里那是很严重的事情,不了解原因当众批评孩子,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糟,使孩子产生逆反抵触情绪,导致对孩子的教育很难继续下去。父母对孩子进行批评是为了抑制孩子不良行为、不良品德与不良学习态度。其实,父母要做到正确的批评,还真有些小窍门,因为批评不仅应该有益于家庭教育,也应该是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关键所在。

1、通常我们批评孩子时总是声色俱厉,如临大敌,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受到伤害。所以我们不如换一副表情,比如我们可以用凝重表情、严肃的表情来显示我们对待孩子的错误的态度,语调也大可不必高八度,相反可以比平常的声音更低沉一些,缓慢地如谈心般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并注意用眼睛一直看着孩子的眼睛。

2、批评孩子一定要客观,实事求是,就事论事。告诉孩子他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所犯错误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父母的感受如何等,千万不要夸大孩子的错误,比如孩子有几次把屋里弄得很乱,批评孩子时就不能说孩子总是把屋子弄得很乱。

3、有的家长批评孩子时唠唠叨叨说个不停,却说不到要点上,尽说一些废话和孩子反感的话,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于是索性左耳进右耳出。所以批评的话不在多,要言简意赅,恰到好处。

4、不要给孩子下结论,贴标签。如不要因孩子做错了一件事,就给孩子下结论说孩子笨。因为孩子爱睡懒觉就说孩子懒。

5、不要当众批评孩子。不要在公共场合和孩子的朋友面前批评孩子,要给孩子留面子。批评最好在只有两个人的时候进行。

6、父母对待孩子犯错误的态度要一致,如果父母的看法都不能统一,孩子就更不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7、不要翻旧帐,不要因为孩子这次的错误而把孩子过去的所有错事重新数落一遍,这样会让孩子反感,觉得自己只要犯了错误,就永远无法摆脱,既然摆不脱,改又有何用。

8、平时在本着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该表扬的时候表扬,该批评的时候批评,孩子会觉得父母是公正的,如果只批评不表扬,孩子会因你只看到他的缺点看不到他的优点而不满,从而不愿意接受批评。

9批评孩子也要给孩子申诉的机会

当批评不符合事实,父母也应允许孩子作出解释。因为如果孩子表面上虚假地表示接受批评,然而心里大感委屈,实际上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引发种种弊端。与此同时,父母也要让孩子明白:解释的目的并不是推卸本来应负的责任,还应要求孩子保持解释时心平气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和场合】

父母尽量不要在清晨、吃饭时、睡觉前批评孩子。在清晨批评孩子,可能会破坏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饭时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睡觉前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睡眠,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最关键的是,父母批评孩子最不应该在公开场合,比如:公共场所、当着孩子同学朋友的面、当着众多亲朋的面。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甚至有的孩子自尊心会很强。如果父母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很没面子,还可能会对父母心怀不满甚至心生怨恨,会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孩

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家长讲文明、懂礼貌,孩子也就会学着家长的样子做一个文明的人。家长待人友善,团结亲友、邻里、同事,乐于助人,孩子也能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多做好事。家长维护孩子自尊,懂得呵护孩子的心灵,那么他的孩子必定也懂得如何自尊自强,懂得如何改正自己的错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批评孩子是一门艺术,因此,我们每个做父母的,都应该努力去学习、去探讨这门艺术,以便让我们对孩子的批评能有的放矢,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孩子的心田。让我们的孩子在一个民主、快乐、充满关爱的家庭里幸福地成长,是我们每个家长的责任。希望今天的礼仪课堂能引起你对孩子教育的一些反思,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在您的言传身教下健康成长。

当前艺术设计批评的三个尺度解读

当前艺术设计批评的三个尺度 武汉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教授徐晓庚 设计学界的有识之士提出开展设计批评,指导设计学的建设与设计创作,这是很好的想法,但大家并没有提出设计批评的基本标准或尺度,设计批评如何建设就成了一个口号,难以产生批评的效应。设计不同与文学艺术,不能以审美性、政治性为主导原则,我们设计理论界不可以手持文学与艺术的尺度来进行设计批评,这也不应成为设计艺术批评的标准,艺术设计是亚艺术,它有着设计学的自律性,我们应针对设计学的学科特点提出相应的批评标准,这些标准的确立,应当是借鉴文学艺术的批评标准来形成的。针对设计学理论建设的这种学术现状,我们可以寻找到的设计批评标准有哪些呢?在当前的情况下,我认为人文意识、文化性和经济性应成为我们从事设计批评的基本尺度,这些方面的含金量的多少应该说决定着设计的水平高低,我们应该以此来指导设计学和设计批评的建设。我提出设计批评的这三原则,供设计学界参考,以期等设计学建设早日形成一定的格局。 一、人文意识 人文意识应成为设计批评的尺度,为何这样说呢?设计要成为艺术设计,让设计有着艺术性,就必须有艺术的个性和艺术的独创性,这就要设计有人文性;其次当代设计要求讲究环保意识,要讲究生态设计,要求设计为人的家园来设计,这就决定设计要有人文意识,所以人文意识是设计好坏的基本尺度,这也应是现代设计批评的基本标准。我们当代的设计最缺乏就是这方面的文化内涵。当代中国的设计缺乏人文意识是历史造成的,也是我们在设计创造的过程中缺乏这样的意识所形成的。中国设计史历史悠久,长期以来是“百工”之技,现代设计也是作为工艺美术来发展的,没有进行人文意识的设计启蒙,真正的现代设计是起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晚期,我们的现代设计也只有近20年的历史,在这期间,我们的设计走完了西方150年的设计发展史的路程,我们没有消化西方的设计内涵,就与西方设计进行平等的对话进行发展,出现设计没有人文意识是可以理解的。西方设计的发展之所以有着人文意识,这与他们进行人文启蒙教育是分不开的。莫里斯看见了韦帕设计的“水晶宫”,称其为“怪物”,就是看到了英国设计对自然的破坏,设计没有艺术性,他开始提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在英国进行设计启蒙,对英国设计进行批评,并投身到“工艺美术运动”的实践中去,追求“红房”世界。格罗佩斯从英国考察“工艺美术运动”,回国后,在德国进行设计启蒙,提出“好的设计”和“平民设计”,以此来促进德国的设计,以此作为自己的设计原则。他在《包豪斯宣言》说:“把各种艺术和各种流派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一种新的统一性的想法就成了包豪斯的指导原则。这新的统一的基础就是人的自身,由于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它才具有意义。”“人的自身”极为重要,也极为根本,这就是说设计是为人而设计,为此他投入到包豪斯中去。我们中国是没有这一过程的前提下就直接从事现代设计。我们在发展现代设计时缺乏设计的批评启蒙。中国当代的设计中,我们的设计人员缺乏设计意识,我们的设计大多是在复制别人的东西,自己的创新设计产品太少。我们的设

批评的艺术和艺术的批评

---------------------------------------------------------------最新资料推荐------------------------------------------------------ 批评的艺术和艺术的批评 班主任工作经验点滴之谈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赏识、表扬、鼓励在课堂上热闹极了,真乃是课改潮中教育,听取掌声一片。 一时间,广大教师视表扬为灵丹妙药,大力宣扬让学生说,哪怕是说的不作边际,让学生想,哪怕是想的异想天开,笃信只要让学生吃上这剂良药就可以根除犯错顽疾,似乎表扬越多,带来的教育效果就越佳。 诚然,表扬是一种易于使用且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但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不只有表扬,更需要及时的,有效的,艺术的批评。 因为批评及时,方法灵活,收效如意;批评过火,动辄训斥、体罚,事倍功半,事与愿违。 特别是对高年级学生,更应注意批评艺术。 我从教的十五余年中,甜酸苦辣都尝过啊! 因此,在现在的学生都娇气下,我们更应讲究批评的艺术和艺术的批评。 首先作为班主任要做到热爱学生,因为热爱学生是艺术批评学生的前提条件。 批评只是教育的手段,不是教育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 1 / 8

他也时刻记着: 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而应充满情和爱。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常看到。 有些教师对学生的缺点过错往往采用讽刺、训斥、挖苦、体罚等极端措施,但这些做法,反而容易导致学生怨恨心理的孕育,逆反心理的滋生,给他们的身心带来不利的影响。 甚至酿成悲剧。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使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一旦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的批评就容易输送到学生的心坎上,被学生乐意接受,从而使批评产生较好的效果。 班主任要在批评学生时得到学生积极配合,就必须做到任何时候都热爱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批评是对他的爱,有利于学生接受教育。 其次是艺术的批评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艺术的批评应遵循客观性原则。 这个原则主要是指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实事求是,防止认识上的主观主义。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切批评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上,使批评不至于变成空穴来风。 特别是有的学生为了避免老师的惩罚,往往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就达不到纠正错误

浅谈批评的艺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批评的艺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1-21T14:12:04.07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6期供稿作者:王利艳[导读]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朝阳小学批评既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又是一种有效的沟通信号,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朝阳小学138000 摘要: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正确运用批评的方式和方法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注重批评的艺术性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批评既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又是一种有效的沟通信号,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用艺术性的批评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批评艺术性方法策略批评既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又是一种有效的沟通信号,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它又是很多教师常常感到无法回避而又深为犹豫的领导手段。需要认识的是,这种手段不仅是工具论意义上指向结果的工具,它更大程度上是一门直击心灵的艺术。批评之所以为一门艺术,在于它并非只要满足某些既定的条件即可得到某种确定的结果,而更多地取决于一些微妙的甚至难以言传的感应和领悟,特别注重对批评对象、时机、场合和方式的选择。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对批评艺术的巧妙运用可让教师的教学变得事半功倍。 夸美纽斯说过:“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教育人使用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语言的艺术性不仅指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还包括教师批评的艺术性。艺术性的批评,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认为在学生教育中运用批评的艺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批评的方法 1.批评的方法要具有针对性。批评的方法要因人因事而异,性格内向与性格外向的人、初犯错误与屡教不改的人、男生女生等,对他们采取的批评方法应该有所差异;而对于其所犯错误的性质、程度的不同,批评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得到良好的效果。 不恰当的批评,教师会用“你总是怎么样怎么样”、“你从来”、“根本”之类以偏概全的字眼,使学生心理觉得受冤枉。所以在选定评语之前,教师要明确你要批评的是针对学生的哪一件事、哪一个行为。对学生而言,针对某一件确实有错的行为的批评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2.批评的方法要富有变化性。单调的、始终不变的批评方法,只能使学生感到厌烦,其教育效果必然甚微,特别是对那些屡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如果总是讲那么一套道理,学生就会听而不闻、无动于衷,甚至他们还能把老师所讲的一套道理毫无差错地复述出来。但由于老师的这些批评并没有真正触动他们的内心,所以,效果必然很差。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方法还要富有变化性,要注意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地对学生加以教育。 二、注意批评的时机 “时机”,是指具有时间性的有利的客观条件。无论干什么事,总要把握好时机,这样才能有成功的希望。批评的时机,就是教育者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和运用最合适的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容易发生作用的时间里进行批评。一般来说,批评与表扬一样,也以及时为好,这样可以及时地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因为错误还没有深入发展时,改正起来也就比较容易,而不是“时过境迁”,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再提出批评。但是批评的时机也不是固定的,教育者要根据批评对象、性质等的不同来具体确定,有时就需要耐心,等待时机的到来,操之过急反而会事与愿违,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把握好时机,对于批评的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是教师教育机智的体现。三、注意批评的场合 批评场合的不同,也常常会影响到批评的效果。一般说来,青少年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十分重视自身在同龄群体中的形象,把同龄伙伴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看得比父母、师长的评价、态度更为重要;而且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还有着特殊的心理现象,这就是他们喜爱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而不愿在他(她)们面前受到批评。所以,一个教师如果在同龄伙伴面前对某个学生进行严厉批评,学生就会认为老师不给自己留面子,使自己在集体中的形象受到影响,于是他们就会固执起来。有些批评本来他们可以接受,而一旦在众多的同学面前、在公共场合中,他们就会拒不接受,甚至与老师发生争执、顶撞。所以,教师在批评学生时,特别是在批评一些年龄大的学生(尤其是女生)时,应注意避免在公共场合中,尽量多采取个别交谈的方式,这样便于学生接受。 四、注意批评中的引导 一般的批评多半把重点放在“错”的地方,而未指明“对的”应如何。如果学生听了你的批评而没有任何行动,又有何意义呢?这样的批评收不到积极的效果。真正懂得批评的人侧重引导,侧重的是正而不是误。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批评时要说明该做的事,指出改正的方向,让学生用积极的态度思考批评的问题。 总之,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爱,批评学生要立足“育人”宗旨。巴班斯基说:“每种策略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的,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策略都有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每种策略有可能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了另一种目的。”谁能把批评变成爱的雨露和爱的阳光,谁也就掌握了批评的艺术。只有运用艺术的批评才能使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达到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目的。

浅析艺术批评的价值与作用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words (3) 一、了解艺术批评 (3) (一)艺术批评的概念 (3) (二)批评与评论的区别 (4) (三)艺术批评与艺术鉴赏的区别 (4) 二、艺术批评的特点 (4) (一)艺术批评具有科学性 (4) (二)艺术批评具有艺术性 (4) 三、艺术批评的功能与价值 (4) (一) 艺术批评的功能 (4) (二)艺术批评的价值 (5) 四、结语 (7) 参考文献 (7)

浅析艺术批评的功能与价值 摘要:艺术批评是以理性活动为特征的科学分析、论断活动。艺术批评是艺术界的主要斗争方法之一,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艺术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开展正确的艺术批评,可以帮助艺术家总结创作经验,提高创作水平;可以帮助艺术鉴赏者提高鉴赏能力,正确地鉴赏艺术作品;还可以使各种艺术思想、创作主张、艺术流派、艺术风格相互交流和争论。 关键词:艺术批评;功能与价值;批判 Abstract:the artistic criticism is rational activity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scientific analysis, judge activity. Artistic criticism is the main method of art, is the "struggle megabite one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policy in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art activities. Carry out the correct artistic criticism, can help artists summary creative experience, enhance creativity level; Can help art appreciator raise appreciate ability, appreciation of art works correctly, Still can make various artistic thought, create claims, artistic genre, artistic style of interaction and debate. Keywords:art criticism, Function and value, criticism 前言 艺术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真正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是一下子就能领悟和把握到的,这就需要艺术批评来发现和评价优秀的艺术作品,指导和帮助广大群众进行艺术鉴赏。 一、了解艺术批评 (一)艺术批评的概念 艺术批评 (Arts criticism)是艺术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指根据一定的思想立场和美学原则,以艺术理论为指导,运用一定的批评方法,并依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艺术现象特别是艺术作品所作的理论上的鉴别、分析和评判活动。 (二)批评与评论的区别 批评与评论从字面上看意思相近,但在实质上完全不同,它们的区分不

音乐批评的标准

“存在两种彼此完全不同的审美态度,但不应误解两者,以使双方对立。其一是感官性的判断,一种有教养的天赋,在美的事物中见出完美或不完美,凭直觉感受,生气勃勃,异常彻底,忘却自我。这即是第一种审美态度,它仅仅只是感官性的判断,是混淆的感觉,而它理应如此。这种有才能的心灵,我们或称为天才,或称为聪颖人杰,或称为高雅人士——根据他们审美感受水平的高低而定。他们的审美感觉是天性使然,是美的见证。但另外一种审美态度――科学的审美――究竟是什么?它的注意力集中于已经过去的感觉,将个别部分剥离,将各个部分从整体(已不再是美的整体)中抽象出来;此时,在这一片刻,美的事物变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随后,这种审美态度又从个别部分开始,进行反思,将所有部分重新捏合在一起,以便重铸先前的整体印象,最终进行比较。它反思得越精确,比较得越仔细,也就能越坚实地把握美的概念。因此,一个清澈明晰的美的概念就不再显得自相矛盾,而是与先前模糊的美感全然不同的东西。” 赫尔德(Herder)的意图是为了证明心理/审美分析的正当性(《赫尔德全集》第四卷,第24页)。其思维的基础是,将权力分配(Gewaltenteilung)的原则运用于审美。直接的感觉和本能(“凭直觉感受,生气勃勃,异常彻底,忘却自我”)虽然将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但仍处在所谓“混淆的”阶段中——赫尔德的形容词仍和亚历山大〃鲍姆嘉通一样。在十八世纪的学术哲学语言中,“混淆”(verworren)一词指的是那种缺乏概念和反思的印象,但这并不排除这种印象是相当“清楚的”(klar)。“混淆”的对立面不是“清楚”,而是“明确表达”(deutlich)。明确表达的观念只能由使用概念的分析来传达。在分析中,必须分割整体――它构成了接受者感觉和本能印象的基础数据。分析“将个别部分剥离,将各个部分从整体中抽象出来”。然而,分析并不是最终目的,不是审美经验的目标,而是一种方法,(按其字面本意)是一种途径。而本能感觉,第一次印象,在其直接性中不能被稳定保持;它要继续进入反思;随后,像是完成一个循环,在第二次本能感觉的直接性中,反思倾向于消失。 分析——赫尔德对“科学的”审美态度与“自然的”审美态度所做的区分——常常受到指责:在它把握和定义感觉印象的过程中,它歪曲或者抽空了这些印象的实质。审美经验是在一个聆听者处于忘我的音乐本能感觉中发生的,而此时审美经验似乎拒绝服从判断的公理(反思正是借此运作)。在艺术中,而且不仅在艺术中,一般的共识是,智力让人反感,它会干扰没有概念的纯粹感受。智力所能把握的,仅仅是原来呈现在审美经验中的那种丰满印象的苍白影像。 但是可以反驳这种鄙视分析的偏见(这种观点认为,将直接的印象转换为反思的印象,就会造成贫乏和缺失):偏见本身也依赖于反思。原来的本能印象对自身是毫无所知的。审美快感的观念与意象――“凭直觉感受,生气勃勃,异常彻底,忘却自我”――其实来源于反思。其实不妨怀疑,所谓失去的直接性(因厌倦自我而抛弃自我的文化所渴望、所怀念的状态),很可能是残缺破碎的、令人窘迫的;相形之下,隐藏在深处的内核意蕴更为丰富多彩,那才恰恰是怀旧心理所渴望的目标。真正的直接性并不是第一性的本能印象(“失去的乐园”并不是直接性),而是第二性的、由反思所传达的印象。借用卡尔〃克劳斯(Karl Kraus)的话,“原初的喷射是目的”,而不是开始。

文学批评的标准

文学批评的标准 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文学批评的标准,从所有的教科书上归纳一下,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美学和历史标准;二是思想标准;三是艺术标准。 先说美学和历史标准。所谓美学标准,就是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作品成败得失。什么叫美?美就是和谐。对作品来说,看形式和内容是否和谐?主题和表现手法是否和谐?字词句段是否和谐?所谓历史标准,是指作品反映的内容是否符合历史真实?即是否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凡是反映了历史真实和生活本质的作品,肯定是美的。所以,美学标准与历史标准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别林斯基指出出:“不涉及美学的历史批评,以及不涉及历史的美学批评,都将是片面的,因而也是错误的。”当然,历史不等于文学,而文学则必定反映了历史。过去对于未来,就是历史,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文学家反映历史,不是象历史学家那样,机械地记述下来,不容许虚构,要求客观而公正。文学作品反映历史,也要求客观公正,但要求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通过形象塑造曲折地反映生活的,它反映生活更本质的东西。列宁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历史的一面镜子”,就是这个道理。 再说说思想标准。思想标准是衡量文学作品有无哲学价值的尺度。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思想,任何时代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作家处在什么时代,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受时代思想的影响,也就是主流思想的影响。有人说,我搞文学就是要与时代思想唱反调,要远离政治,唯有远离政治才能创作出传之后世的作品。不错,文学史上,有好多作品在当时那个时代是不受欢迎的,若干年下去,反而成了人民欢迎的好作品。这是因为作家富于远见,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虽然不与世俗思想合拍,但有个前提,必须是先进的思想。所以,批评家要善于辩别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的区别,既要充分肯定反映时代主流思想的好作品,又要善于发现代表未来先进思想的好作品。果戈里的《死魂灵》发表后,不少人贬低甚至于辱骂它,认为是琐屑无聊之作。而别林斯基针锋相对地指出:“果戈里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死魂灵》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后来也证明就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批评家的慧眼识珠很重要。思想性标准实际上就是真理性标准,即实践是检验作品价值高低的唯一标准。不管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还是非统治阶级的思想,只要是作品代表了时代潮流和历史的本质,就应该说是思想性好的作品。我这样讲,与传统的教科书不太一样,但我认为文学创作有它自身特别的规律,批评也要遵循这个规律。思想性标准第一要求是真实性;第二要求是考查作品与时代的先进思想相联系的紧密程度;第三个要求是考查作品的内容对读者的道德和精神境界是有益还是有害?第四是衡量作品的内容是否体现了人民的意愿? 最后再谈谈艺术标准。第一要看作品中的意象和形象是否逼真,鲜明,生动,也就是说是否具有典型意义?凡是在读者中取得共鸣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典型化做得好的作品。所谓典型,就是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也就是集成了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兴趣。第二要看作品是否富于情感的表现力。文学作品的特点是以情感人,如果作品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怎么去感动别人?第三要看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否统一,和谐?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内容再好,如没有一定的形式也不能表达出来。体裁,结构,情节,语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是好作品。第四要看作品是否具有艺术的独创性?一切雷同化,公式化,概念化的都是艺术创新的大敌。你写出的作品,谁也模仿不了,就是独创性。第五要看作家驾驭语言的能力?作品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个性化是基本要求。第六要看作品是否具有民族性?凡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语言,民族风格,民族气派,民族形式,民族的欣赏习惯等,都应该是作家追求的目标。有了民族性,也就有了读者。为什么一些跑到国外的艺术家,非得要回国内来发展?就因为艺术若没有民族性,就没了根。这个道理很浅显。 上面三条标准不是唯一的。此外,还有许多具体的标准。如社会标准,哲学标准,法律标准,道德规范标准等。千标准,万标准,人民群众喜欢就是最大标准。因为任何作品都是写给别人看的,人民历来是最公道,最权威的评判者。金奖银奖,不如人民的夸奖。与人民站在一起,为人民鼓与呼,代表人民的意志和趣味,才称得上人民作家和人民灵魂工程师这个称号。

批评的艺术

批评的艺术 作为管理者,在管理中,总会有批评他人的时候。但是,在批评时,你是否能够把握批评的意义,真正达到批评的效果? 一、批评的涵义 什么是批评? 批评既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也一种有效的沟通信号,在管理者的管理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又是很多管理者常常感到无法回避而又深为犹豫的管理手段。需要认识的是,这种手段不仅仅是一种指向结果的工具,而且还是一种艺术,很高的艺术。批评的目的是帮助他人了解到自己的缺点或者是不当之处,让其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有助于他人日后进行改善。当员工生产操作时出现失误和错误,你会以什么方式批评别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论是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在生活中,我们也有必要指出他人的错误,如果这时你给予的是过激的、不适当的批评,只会让他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成长,让他在今后的工作中表现更出色。批评得当对方乐于接受、容易改善。人都有自尊的,批评不当对方产生逆反心理,伤及对方自尊和人格而且还事倍功半,所以批评要讲究方法与原则。 二、批评的方法与原则 第一原则是褒奖批评法。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天底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但人们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决定了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是要容纳个性,允许差异。尊重他人不能把职位高低、权力大小或拥有财富的多少与尊重程度划等号。凡是在自己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与劳动的人都值得我们尊重。当你发现朋友的缺点和错误时,不要直接指出,而要以委婉、让人易于接受的方式指出。要先赞美他,然后批评他,最后再赞美他,这样他才乐于接受。 比如:美国玫琳凯化妆品公司董事长玛丽凯被人们称为“美国企业界最成功的人士之一。”玛丽凯一直严格地遵循着这样一个基本原则:无论批评员工什么事情,必须找出一点值得表扬的事情留在批评之前和批评之后说,而绝不可只批评不表扬。有一次,她的一名女

浅谈批评的艺术方式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浅谈批评的艺术方式 浅谈批评的艺术方式 批评是教育工作中经常运用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增强自控能力,转变学生行为习惯的“特效药”,如果说表扬是给幼苗施肥、浇水,那么批评则是给幼苗整枝除虫。如何实施批评才能起到最佳期的效果,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值得研讨的问题。恰当的批评能使学生心悦诚服,让你的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取得明显的成效。否则,可能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甚至还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激起抵触情绪。因此,我们应慎重采用批评方法,做到态度要诚恳,感情要真挚,必要时,也可以严厉些,但要注意把握批评的角度。要区别批评对象的个性特点,尽量创设批评时的激励情景,讲究批评的艺术。在这里,我简单谈谈这几年教学生涯中的几点见解。

一、鼓励——巧妙的批评 有些学生是自尊心强,爱面子,对于这一类学生不可从正面提出批评。而要婉转地从侧面绕一绕,即寓批评于鼓励励中,采用巧妙地鼓励,在鼓励中饱含信任和期望,在信任中维护其自信和勇气,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码而又不丧失自尊,从而起到预期的批评效果。徐特立说过“对犯错误的学生要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中去批评他们的坏处。“例如,我们班里的一位优秀生,他喜欢上科技课,玩四驱车。上语文课,他也拿起四驱车玩个不停,我找他来谈话:“你热爱科技,喜欢改装四驱车,这是好事,老师也赞赏你。要是你在语文方面也能这样用功,那就更好了,相信你是能做到的……老师没有声色俱厉地直接批评使他很感激,也很渐愧。后来这位学生对语文也下了苦功,写了许多有关科技的小论文,获得了学校一等奖。这样貌似鼓励,实是批评的方法较之训斥和责备,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二、提醒——善意的批评 面对性格倔强的学生,切忌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去训斥和指责。应该以诚恳的态度,热情的关怀去帮助他们,适时地给予提醒,言语要饱含深情,蕴藏期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感到教师的善意批评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接受批评,改正错误。如:有一位学生,他家庭经济不好,父亲患病,母亲下岗。可是受不良风气影

作文批评的艺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作文批语的艺术 新城学校魏朝明 时正假期,翻看故事集,有这么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清朝光绪年间,阿城街里有一个秀才叫傅雅韶。他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尤善书法,只是怀才不遇,屡试不中。有一次适逢大比之年,傅雅韶在参加乡试中,因考卷上的署名潦草一些,把傅字的一个点和一横连在一起了,冷眼看好像缺少一笔,结果主考官就没录取他。不过,在考卷上写了一个批语,“字写得好,文章做得好,傅字缺一点,中不了。”真叫人啼笑皆非。笑过之余,我在思索,反省自己作为语文老师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呢,虽说不是决定学生命运的一次批语,但每次作文后的批语有没有起到好的效果,真正让学生有受益匪浅。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老师许多时间都花在批改作文上,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作文教学上的诸多问题,使得学生们的文章千篇一律,而我们教师也就在做着卓别林拧螺丝式的机械而重复的劳动——其中的枯燥、无奈和精力浪费,是有目共睹的。作文批语虽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小环节,但因为它直接面向每一个学生,对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给予切实的指导,所以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我们教师必须用好的评价手段,给予学生自信与快乐,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这是发展性课程的永恒追求。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在作文批改中,有可批才批,无可批即不批,不一定眉批段批总批一应俱全。批改不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叶老先生道出了习作批改的基本原则。因此,在习作批改中应该多批少改,改进批改语言,讲究批语艺术。教师的批语要建立在一种新型师生关系上,是教师与学生站在同一水平的欣赏,是在与孩子共同感受生活,是心灵的交流、心灵的碰撞。恰到好处的批语才会使学生的劳动成果得到充分肯定,使他们产生喜悦、自豪之情,更加努力写作,从而促进师生交往,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浅谈批评的艺术性运用

浅谈批评的艺术性运用 后进生是指班级中思想品德方面表现较差或学习成绩较差或二者皆有的学生他们人数不多但在班级中的影响很大。因而班主任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首先要有防范于未然的思想意识;其次要了解后进生的心理活动特点用客观的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他们。转化过程中班主任要发挥教育主导作用批评必不可少。进行批评教育时注意抓住批评时机选用适当的批评方式合理使用批评用语就会消除后进生的心理戒心缓解学生事发后的不安心理与冲动不止的情绪为达到真正教育目的做好前提准备。讲究批评的艺术性运用往往事半功倍。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转化工作时批评时机选择的恰当有利于学生认识错误的根源产生改正错误的决心。所谓批评时机就是什么时候批评。常言道:‘打铁须看火候’。批评也要把握时机早了晚了都不行。批评早了条件不成熟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还可能出现僵局批评迟了就会事过境迁失去意义使错误发展。怎样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呢?(1)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这需要了解学生摸准批评对象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比如当一名学生在劳动中(或其他方面)受到表扬时给他指出学习上的某些缺点和不足即使比较严厉他也容易接受;而当一名学生在有关个人荣辱上受到刺激或在学习中受到挫折心情沮丧缺乏前进信心时对其批评即使不重也不会有好的效果。(2)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这需要注意时间性。从现代的心理学、生理学

来看晚餐前的四时至六时一天的疲劳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已达到了顶峰于是焦躁不安思考力减弱。由此下午四时至六时是不宜批评人的时间。只要时间允许尽可能避免在被批评者疲倦、不安时批评他。(3)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这需要经验的积累有时甚至是灵感。九五年下半年我教初一三班并担任该班的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强化教育时有幸选择到一次恰当的批评时机利用这次时机为强化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记得当时有这么一天我较早地来到班里发现学生张某不经他人同意就把他人的课本、练习册借给其他班的同学结合其他同学的反映我当即决定对他的这一行为进行教育。如何进行呢?我乘其将他人的课本等东西拿出教室之际来到他的桌前把放在课桌上的数学课本、练习册拿起然后放到讲桌上等铃声一响学生就座时我宣布上课并让全体学生打开课本此时张某发现自己桌上的课本没有了便着急起来东瞅瞅、西望望我见状叫起张某问道:“张某你在干什么呢?”张某答道:“老师我的课本不见了不知谁给拿走了真是也不经我的允许就拿走太不象话。”我借机诱导他“你知道拿你课本的人违反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哪一条吗?”他沉吟了一会儿道:“违反了‘未经他人允许不得私自动用他人物品’这一条。”此时我认为批评教育的时机已到便当着大家的面说:“同学们对不起老师今天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未经张某同学同意私自把他的课本拿走了。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关条文在此特向张某同学道歉对不起。希望

浅谈批评的艺术方式(精)

浅谈批评的艺术方式 浅谈批评的艺术方式 批评是教育工作中经常运用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增强自控能力,转变学生行为习惯的“特效药”,如果说表扬是给幼苗施肥、浇水,那么批评则是给幼苗整枝除虫。如何实施批评才能起到最佳期的效果,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值得研讨的问题。恰当的批评能使学生心悦诚服,让你的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取得明显的成效。否则,可能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甚至还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激起抵触情绪。因此,我们应慎重采用批评方法,做到态度要诚恳,感情要真挚,必要时,也可以严厉些,但要注意把握批评的角度。要区别批评对象的个性特点,尽量创设批评时的激励情景,讲究批评的艺术。在这里,我简单谈谈这几年教学生涯中的几点见解。 一、 鼓励——巧妙的批评 有些学生是自尊心强,爱面子,对于这一类学生不可从正面提出批评。而要婉转地从侧面绕一绕,即寓批评于鼓励励中,采用巧妙地鼓励,在鼓励中饱含信任和期望,在信任中维护其自信和勇气,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码而又不丧失自尊,从而起到预期的批评效果。徐特立说过“对犯错误的学生要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中去批评他们的坏处。“例如,我们班里的一位优秀生,他喜欢上科技课,玩四驱车。上语文课,他也拿起四驱车玩个不停,我找他来谈话:“你热爱科技,喜欢改装四驱车,这是好事,老师也赞赏你。要是你在语文方面也能这样用功,那就更好了,相信你是能做到的……老师没有声色俱厉地直接批评使他很感激,也很渐愧。后来这位学生对语文也下了苦功,写了许多有关科技的小论文,获得了学校一等奖。这样貌似鼓励,实是批评的方法较之训斥和责备,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二、 提醒——善意的批评 面对性格倔强的学生,切忌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去训斥和指责。应该以诚恳的态度,热情的关怀去帮助他们,适时地给予提醒,言语要饱含深情,蕴藏期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感到教师的善意批评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接受批评,改正错误。如:有一位学生,他家庭经济不好,父亲患病,母亲下岗。可是受不良风气影响,却染上打游戏机的习惯,成绩直线下降。找他谈话时,我不直接提出批评,而是先与他拉家常,问他家中父母情况,每月收入,及姐弟的开支,然后说:“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不像个别同学成绩差而又是不努力……你父母对你寄予很大希望,他们培养你,很不容易,够辛苦了!要是你能在生活上多替你父母想想,自觉约束自己,你父母也一定会很欣慰,

关于自我批评的简短句子

关于自我批评的简短句子 本文是关于关于自我批评的简短句子,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和上帝的途径。 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我。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 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 惯于实际生活的人能坚持到底,坚持到最后结局,自我反省和空谈理论的人却不想越过他们自己所指定的边界,而永远停在那里,他们在崇高的意向,绝对的真诚和才干的条件下,阻碍事件前进,因为山巅险峻会撞伤他们。 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每个人都知道鞋子挤脚的地方。 我们走过了很多弯路,企业的创业者和经营者对此都要深刻地反思。 一个人的心灵隐藏在他的作品中,批评却把它拉到亮处 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 濯清泉以自洁。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 只一自反,天下没有不可了之事。 知错就改,是永远不嫌迟的。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本人个性鲜明、是一位真性情的人。由于自我意识太。。。针对本人一贯的具体表现与作风,此刻开展用心的自我批评与反省,基本状况如下:学习只流于表面,与实际结合得不够深入。三、在责任上,不管对工作、生活,都缺乏强烈的责任感,容易自我满足,觉得做到领导要求的,做到应该做的就行。被这样的思想所误导,到了最后才发现,其实最基本最简单的本职工作都没有做好。通过这次的自我剖析、自我批评与反省中,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找对了问题,也找到了产生问题的根源,认清今后努力的方向,要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努力克服自己存在的不足。工作方法有时不够恰当,

不够策略,特别是对群众的批评和对单位的同事指导及批评,有时不够讲究方法,结果使同志们有时候出现比较勉强的现象,对工作方法,处事艺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总认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好的,方法问题欠缺一些,同志们都会相互谅解的。

浅谈批评的艺术

浅谈批评的艺术 老师对学生的批评的语言,是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终止不良行为,向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心理刺激素,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方法”和一种教学手段。恰当使用批评的语言,能指点迷津,启迪心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事物总是辨证的。“直来直去,直言不讳”形容一个人心底坦荡,待人真诚,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人的优点,即使对对方有所冒犯,也会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而得到谅解。可“直言”并非处处适用,事事可行,如在批评的时候如果语言使用不当,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可能引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产生,梳远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挫伤。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不是伤害学生心灵的刑具,不是批评者广施威风,使被批评者无地自容,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尊严感,激发学生上进心,促使学生道德上的自勉,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本文试以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批评学生的手段。 一、正确理解批评的涵义。 教育必须以关心、爱护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循循善诱,批评既然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应如此。批评不是解恨发泄,不是为自己的利益扫除障碍,而是为了学生更健康地成长,呼唤学生心灵的一种教学方法。批评应该像习习的春风,总是饱含着使万物复苏的温暖。所以,只有从老师口中道出的批评是出于真心关怀,学生才会乐意接受。 记得有一次我带领同学们去野外采集,排着队准备穿过一条乡间的公路,这时,小伟的水瓶掉到了路中间。一时性急,竟忘了看路,正想直奔过去,这时有一辆拖拉机急速驶来,我一看情况不妙,赶紧冲过去拉住小伟的衣服,把他拉回了公路边。我心有余悸地对小伟说:“小伟,怎么搞的?太危险了,差点吓死我!来,拉着我的手,我们过一会儿去检。”孩子感激地一笑,乖乖地由我护送到对面。老师的关怀犹如春风深深感染了学生,收到的当然是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二、批评要情感投入。

什么是艺术批评_彭锋

什么是艺术批评 彭锋 内容提要艺术批评就是关于艺术作品的话语,介于艺术理论与艺术作品之间。批判和评价只是艺术批评的部分,除此之外,它还包括描述、分析和解释等成分。艺术批评是在描述、分析和解释之后做出的评价,有它自身的形式规定性。艺术批评之所以较科学批评发达,原因在于艺术领域没有抽象的规则和普遍的标准,从而给批评留下了余地。艺术批评参与构成艺术作品的价值。随着理想批评家在艺术界中的影响力的减弱,今天的批评界正在寻求程序共识。只有符合程序的批评,才有可能获得艺术界的共识。 关键词艺术批评话语共识程序 尽管艺术批评已经普遍参与到艺术实践之中,但系统的关于艺术批评的历史梳理和哲学反思并不多见。艺术哲学和艺术史的著述已经汗牛充栋,批评哲学和批评史的著述仍然凤毛麟角。最近卡罗尔出版了《论批评》一书,这是少有的关于艺术批评的哲学反思著作。关于艺术批评的历史梳理还得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6年出版的文丘里《艺术批评史》仍然是这个领域的经典之作。然而,就是在少有的有关艺术批评的哲学和历史著述中,艺术批评的面貌也不统一。在卡罗尔的《论批评》中,艺术批评涉及所有的艺术门类,包括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绘画、摄影、雕塑、建筑、电影、录像和新媒体艺术等等。在文丘里的《艺术批评史》中,艺术只涉及美术。卡罗尔和文丘里用的是两个不同的“艺术”概念,前者是广义的“艺术”概念,后者是狭义的“艺术”概念。他们对于批评的理解也非常不同。卡罗尔维持人们对于批评的一般理解,认为批评就意味着评价①。不过,更多的当代批评家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关艺术的判断(judgment)或者评价(evaluation)已经让位给了理解(understanding)或者解释(interpretation)②。文丘里认为,所谓“批评”就是在对艺术的判断与直觉之间建立起关系③。那么,究竟什么是艺术批评?它与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实践之间具有怎样的关联?理想的艺术批评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本文力图围绕这些问题对艺术批评做些反思。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反思的目的,不是

如何进行艺术性地批评

如何进行艺术性地批评 后进生是指班级中思想品德方面表现较差或学习成绩较差或二者皆有的学生,他们人数不多,但在班级中的影响很大。因而,班主任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首先要有防范于未然的思想意识;其次,要了解后进生的心理活动特点,用客观的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他们。转化过程中,班主任要发挥教育主导作用,批评必不可少。进行批评教育时,注意抓住批评时机,选用适当的批评方式,合理使用批评用语,就会消除后进生的心理戒心,缓解学生事发后的不安心理与冲动不止的情绪,为达到真正教育目的做好前提准备。讲究批评的艺术性运用,往往事半功倍。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转化工作时,批评时机选择的恰当,有利于学生认识错误的根源,产生改正错误的决心。 所谓批评时机,就是什么时候批评。常言道:…打铁须看火候?。批评也要把握时机,早了晚了都不行。批评早了条件不成熟,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还可能出现僵局,批评迟了,就会事过境迁,失去意义,使错误发展。 怎样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呢? (1)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这需要了解学生,摸准批评对象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比如,当一名学生在劳动中(或其他方面)受到表扬时,给他指出学习上的某些缺点和不足,即使比较严厉,他也容易接受;而当一名学生在有关个人荣辱上受到刺激,或在学习中受到挫折,心情沮丧,缺乏前进信心时,对其批评,即使不重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2)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这需要注意时间性。从现代的心理学、生理学来看,晚餐前的四时至六时,一天的疲劳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已达到了顶峰,于是焦躁不安,思考力减弱。由此,下午四时至六时,是不宜批评人的时间。只要时间允许,尽可能避免在被批评者疲倦、不安时批评他。, 可见,转化工作中,批评时机选择的恰当,十分有利于学生养成教育的形成与发展。二、转化工作中,批评方式的选用妥当与否,直接关系着转化效率。批评方式有多种,事后批评是其中的一种。在实际工作中,事后批评的选用,有时更能敲开后进生的心扉,为了解当时情况,公正地进行评价、处理打下教育基础。当然,事后批评决不是姑息迁就,而是等待时机,以求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什么是事后批评?事后批评,也叫延缓性批评,就是在问题发生后先设置一个缓冲阶段,等当事人头脑冷静下来后再作批评教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冷处理”。准确把握冷处理,对解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矛盾能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 1、采用事后批评,能发挥被批评者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作用。 人的心理状态对接受批评信息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当人们的情绪处在稳定或心情舒畅时,最易于接受批评的信息;当情绪处于被动或在气头上时,感受到批评的信息就会引起猜疑和抗拒心理。事后批评就是让人在情绪稳定易于接受信息的状态下接受批评,以获得最佳效果。作为班主任,常碰到两个学生发生口角或打闹的现象,一般情况下,班主任都会立刻制止,然后进行批评教育,但有时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是当事学生的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批评的艺术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批评的艺术 批评,既是班级管理中的一种方式,又是师生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手段。然而,如果批评使用得不好,会使人难堪,会造成对学生的伤害,导致破坏性的后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它断绝了学生谋求改进的道路。批评通常都是在事情发生之后进行的,有时也会在事情发生过程中进行,而教师在批评时难免会有片面性,又大都采用不满的口吻。二,批评通常是单方面的行为,教师把话说完了,就不再听取学生的意见。三,教师在批评时往往会以偏概全,就一点错误而大发议论,把其他可取之处抹杀了。不好的批评不但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还会给学生心理上带来伤害。其实,批评的目的是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错误,促使学生积极改进自己的行为。如果教师的批评方式得当,入情入理,富有人情味,独具风格,定然能收到好的效果;反之,会引起学生的对抗心理,弄不好还会给班级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能否把握好批评的艺术,是教师能否正确引导学生的关键所在,也是班主任能否做好班级工作的关键。 一、批评的几种常用方法 1.激将法。激将法就是利用学生自尊心和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以“刺激”的方式对学生寄予良好的期望,以激起

其“不服气”的情绪,使其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收到不同寻常的教育效果。自尊要强是青少年的重要特点,适当运用激将法是促进学生进步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好胜心强、有能力的学生可采用激将法。环境中如果没有挑战性的困难,人就会失去要改变要进步的动机。目前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多数,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竞争压力,因此可以在学校教育中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接受挑战,使其潜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我有一个学生,各科的成绩都很优秀,就是对语文不重视,成绩老上不去。如果老是数落他对语文不重视,不仅会使他厌烦,还会使他对语文的学习更无信心。于是我采用了“友谊式”的打赌方式,帮他制定了一个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促使他努力去达到。结果在一次测验中他的语文成绩有些进步,我再进一步激励他。期末考试的时候,他的语文成绩大有进步。这种貌似激励实则批评的方法较训斥责备效果更佳。 2.趣味法。趣味法就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语言要诙谐幽默,让人在笑声中坦然接受,使教育更轻松、更有效。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委婉含蓄的幽默语言,可以使学生在笑声中得到启迪,领会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我当初一班主任时,班上有两个学生偷偷吸烟,我在对他们说明吸烟的危害时,故意正话反说: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