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A型肉毒毒素国产和进口到底有多大差别

A型肉毒毒素国产和进口到底有多大差别

A型肉毒毒素国产和进口到底有多大差别
A型肉毒毒素国产和进口到底有多大差别

A型肉毒毒素国产和进口到底有多大差别

在接诊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患者,她们好像对肉毒素注射后的副作用、起效时间和达到效果都不很在意,而把重点放在价格上和国产的肉毒素和进口的哪个好上了,一直在追问,反正进口和国产效果都差不多,那我为什么要多花钱用进口的?恰恰这种心理很容易被利用和误导!

一.国产和进口肉毒素的相同点

1、主要成分相同

肉素素不管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在药物主要成分上都是肉毒杆菌在繁

殖过程中分泌的一种A型毒素。

2、作用机理相同

在面部除皱作用机理上也都是抑制乙酰胆碱从运动神经末梢的释放,使肌纤维不能收缩导致肌肉的运动抑制和松弛,从而起到美容的除皱和瘦脸等效果。

3、适应症和禁忌症相同

这两种产品在临床使用上的适用范围和不适用对象基本上也没什么差别,在这里还是要唠叨下他们的禁忌症:过敏体质者、孕妇、哺乳期妇女、重症肌无力患者、上睑下垂者和心、肝、肺、肾等内脏疾病患最好不要选择肉毒素注射美容。而在适应症上最好的效果是针对运动性的皱纹。

4、副作用和美容效果维持的时间相同

无论是国产的肉素素还是进口的,它们都是通过抑制肌肉的运动来达到除皱或瘦脸,因此如果操作不当,出现的副作用是相差无几的,如偶尔会产生头痛、过敏、复视、表情不自然等不良反应。由于他们都是短效的美容生物制剂,除皱效果一般都在5-8个月,在这点上,进口的和国产的肉毒素没有明显的差别。

二.国产和进口肉毒素的不同点

虽然国产肉毒素和进口的相同点比较多,但它们还是有细微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药物提纯方法,药物纯度和弥散性上,进口肉毒素使用的成分是人体白蛋白,而国产的使用的是猪明胶,猪明胶,异种蛋白易引起免疫反应;同时,进口的肉毒素采用的是真空干燥法(液体-固体),而国产的肉毒毒素采用的是冷冻干燥法(固体-固体)。进口肉毒素的弥散

性要小(半径)5mm;而国产的弥散性要大(半径)10mm;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精确注射时,如治疗皱眉纹时,弥散性越小就越显优势(个体化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针对这几点来看,进口肉毒素注射方法疗效和安全性综合评估都要优于国产肉毒素。

三.温馨提示:

当你在选择注射肉毒素注射时除了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医生外,还要注意自己甄别药物的真假;

1、看包装是否完好:这主要是看药瓶的封口是否完整,如果被打开了最好拒绝使用。

2、看药物的性状:国产的肉毒素可见在瓶子里呈白色粉末状,进口的肉毒素之间在瓶子底部有极少量的白色物(类似于喝完牛奶的杯子底部残留的干燥痕迹),如果是透明的液体的话,拒绝使用,那是已经用过的,这种生物制剂一定要现用现配。

3、看准药物包装上的内容:首先要看药物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其次,国产的肉毒素要看是不是有“国药准字”,进口的肉毒素要看是不是有“进口药品注册证号”等,在这里主要是要区别进口药物的真假,很多假的劣质的肉毒素被充当进口的来打,只要是国家批准的进口药物,在说明上和外包装上一定有中英文对照描述的,否则就是假的。

肉毒杆菌毒素对情绪的影响研究综述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20, 9(2), 116-120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20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0117949782.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117949782.html,/10.12677/ass.2020.92020 A Review of the Impact of Botulinum Toxin on Emotion Xuerui Peng 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Jan. 17th, 2020; accepted: Jan. 31st, 2020; published: Feb. 7th, 2020 Abstract Targeted intramuscular injections of botulinum toxin (BTX) for dynamic wrinkle redu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osmetic treatments.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such treatment not only alters facial appearance but also affects emotional status and recognition ability which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 Treatment of corrugator muscles wa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negative emotion while the treatment of crow’s feet wa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positive emotion. These findings may contribute to the emergence of novel treatment option for major depression. Keywords Botulinum Toxin, Emotion, Antidepression 肉毒杆菌毒素对情绪的影响研究综述 彭学睿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20年1月17日;录用日期:2020年1月31日;发布日期:2020年2月7日 摘要 肉毒杆菌毒素,简称肉毒素,通过注射肉毒素来祛除动态皱纹是最常见的医疗美容手段之一。研究发现这一治疗不仅会改变人们的外观,对其情绪状态和情绪加工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与面部反馈假说一致。 具体而言,眉间肌注射肉毒素会降低负性情绪,而鱼尾纹处注射肉毒素会降低正性情绪。这些研究结果或许可为抑郁症带来新的治疗方案。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病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症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症简称肉毒中毒,是因吸收肉毒梭菌毒素而发生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毒病。临床上以运动神经中枢麻痹和延脑麻痹为特征。本病世界各国都有发生,但不常见。1960年新疆曾发生马的肉毒梭菌中毒症,1987年春节新疆塔城发生一起人的肉毒梭菌中毒症。 (一)病原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简称肉毒梭菌)属于为专性厌氧菌梭状芽胞杆菌属,革兰氏阳性杆菌,有鞭毛、形成芽孢,芽胞比繁殖体宽,呈梭状。单个或成短链排列,运动性较强,顶端芽孢呈网球拍状。肉毒梭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腐败变质的肉类、鱼类等饲料中,它在厌氧环境下可产生一种强力的外毒素——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BTX),可抑制呼吸导致死亡,这是迄今为止所知的最毒的自然生成的毒素之一。按其抗原的不同可将肉毒毒素分为7个血清型即A、B、C、D、E、F和G型, 其中C型还分为Cα和Cβ两个亚型。各型毒素均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中毒, 而在食物性肉毒中毒中, 因A 型毒素强烈的亲神经性, 故引起的中毒更为严重,C 型肉毒梭引发动物、禽类肉毒中毒,极大的影响了动物性蛋白食料的加工和储藏及使用安全性 (二)免疫 所有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对肉毒毒素均有易感性。家畜中以马类动物易感性高,猪易感性低,其它畜禽易感性介于其间。各型肉毒梭菌毒素均可致病,C型肉毒梭菌毒素为各种畜禽及动物肉毒毒素中毒症的主要病因。用各型毒素或类毒素免疫动物,只能获得中和相应型毒素的特异性抗毒素。在C型毒素中,Cα毒素只能被本亚型抗毒素中和,Cβ毒素则既能被C β抗毒素中和,也能被Cα抗毒素中和。各型或亚型菌虽产生其特异性毒素,但也存在交叉产生毒素的现象。如Cα亚型除产生Cα毒素外,还能产生少量Cβ毒素和D型毒素;D型菌也可 产生少量Cα毒素;F型菌和E型菌也能相互产生少量对方的毒素成分。同型的抗毒素能很好地保护动物抵抗肉毒毒素中毒。肉毒毒素制备成类毒素,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接种动物可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 (三)疫苗 目前在肉毒疫苗开发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 类毒素疫苗已经应用于临床, 基因工程疫苗和DNA疫苗在动物实验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类毒素疫苗 类毒素疫苗是最早研究的疫苗, 国外已有一种五价类毒素疫苗( 由福尔马林灭活后的A、B、C、D、E 型毒素组成) 和一种针对BoNT/ F的单价类毒素疫苗。研究表明, 这种五价疫苗并不能激发机体的高效免疫应答。另外, 这种内毒素疫苗存在如下缺陷: ( 1) 需要频繁接种, 增加了疫苗使用的危险性; ( 2) 毒素纯化困难; ( 3) 制备过程直接接触毒素, 危险性高, 如灭活不够, 则危险性更高; ( 4) 肉毒梭菌产生的BoNT 量相当少, 不适宜大批量制备类毒素疫苗; ( 5) 接种后有一定的副作用, 如超敏反应等。因此, 开发新一代的基因工程疫苗已经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 2.亚单位疫苗: 研究表明,PCR 扩增的Hc 段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对小鼠具有免疫原性, 可作为一种良好的免疫原。Hc 片段也成为当前开发亚单位疫苗的重点。除了以Hc作为候选疫苗

肉毒杆菌毒素对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影响

实验设计 ——肉毒杆菌毒素对神经-肌 肉接头的影响

肉毒杆菌毒素对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影响 ————实验设计 实验原理: 神经-肌肉接头是由接头前膜、接头后膜和接头间隙三部分组成。运动神经纤维到达骨骼肌细胞时,其末梢失去髓鞘,嵌入肌细胞膜。当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时,接头前膜的电压门控Ca2+通道打开,可引起大量Ca2+由细胞外进入接头前膜,使接头前膜将ACh释放到接头间隙。ACh通过接头间隙到达接头后膜(终板膜)是,立即与终板膜上ACh受体(氮气受体)结合,使通道开放,允许Na+和K+等通过(以Na+为主),因而引起终板膜静息电位减小,使终板膜去极化。一次终板电位一般都比相邻肌细胞膜阈电位大3~4倍,所以很容易引起邻近肌细胞膜爆发动作电位,引起骨骼肌细胞的兴奋。肉毒杆菌毒素通过与胆碱能神经元的突触前膜结合,再进行细胞内吞,形成一个包裹毒素分子的酸性小泡。此酸性小泡滞留在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前膜的末端。含有神经递质ACh的突触小泡在突触前膜上锚定、融合,以及ACh向突触间隙释放均需要一组SNARE蛋白的介导。而肉毒杆菌毒素能特异性切割SNARE蛋白,阻止转运小泡中ACh的释放,阻断神经传递,从而引起肌肉麻痹。 实验目的: 1、了解家兔的解剖结构。 2、探究肉毒杆菌毒素对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影响。 实验对象:家兔 实验仪器和试剂: 气管套管、换能器、动物人工呼吸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兔手术台;200g/L氨基甲酸乙酯溶液(取20g氨基甲酸乙酯与烧杯中溶解,转入100mL 容量瓶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倒入细口瓶待用),液体石蜡,10%肉杆菌毒素溶液(取1g肉毒杆菌毒素加入9mL水溶解,倒入细口瓶待用),生理盐水,乙酰胆碱溶液。实验方法: 1、手术准备

肉毒杆菌的作用机制

肉毒杆菌的作用机制 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BOTOX)的美容作用风靡全球,了解其对人体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分析患者及类似病例的情况。 BOTOX:由肉毒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革兰式阳性、厌氧的梭状芽孢杆菌)产生,据称是世界已知毒性最强毒素,小鼠LD50为0.1~1ng/kg体重[1];按抗原性不同分为A、B、C1、C2、D、E、F、G八个类型,其中A型是目前主要市售的BOTOX。1979年底,Schantz制备的A型BOTOX最早通过了FDA认证。目前世界上主要商品有:美国Allergan公司的BOTOX,英国的Dysport和我国的BTXA。BOTOX在细菌细胞内以“前体毒素”的形式存在,细菌死亡后游离,经蛋白酶激活才具有毒性。BOTOX 由一条H链和一条L链通过二硫键联结(图1)[2]。 作用机制[3]:可分为4个过程(图2、3):(1)H链的羧基端受体识别位点与胆碱能神经末梢质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2)受体介导下,经能量依赖性内吞作用,跨膜转运形成小泡,亦称为内化过程;(3)在酸性小泡中,BOTOX发生构象改变及分解,L链释放进入胞质。(4)释放的L链具有锌肽链内切酶作用,能特异性切割SNARE蛋白复合物。不同类型BOTOX的切割位点不同,最终的结果都是阻止了Ach的释放,阻断N-M接头兴奋传递,称为肌肉的“化学性去神经支配效应”。 该效应可保持3~6个月,最终恢复原有功能。根据de Paiva提出的二阶段观点:第一阶段,BOTOX作用后,神经纤维末梢胞膜芽生,形成幼稚性突触联系;第二阶段,BOTOX清除,神经纤维末梢修复,N-M接头功能恢复,并由于竞争抑制作用使新芽结构退化[4]。 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三方面:(1)化学性去神经支配效应,应用于肌肉过度收缩等症状[1];(2)腺体分泌过多症状,如多汗、流涎症等[5];(3)疼痛症状[6]。 此外,在美容外科领域,BOTOX对消除面部的动力性皱纹和咬肌肥大非常有效[7]。 禁忌: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的患者(重症肌无力,Lambert-Eaton综合征)、孕妇、哺乳期妇女、注射部位感染等。 BOTOX中毒的治疗:立即静脉或肌肉注射肉毒抗毒素;催吐、灌肠等方法排出毒剂;肌肉或皮下注射新斯的明、乙酰胆碱、毛果云香碱、钙制剂等。 图1.BOTOX的分子结构

为什么会导致肉毒杆菌中毒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为什么会导致肉毒杆菌中毒 导语:肉毒杆菌中毒是常见的食物中毒之一。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会导致肉毒杆菌中毒呢? 肉毒杆菌中毒是经口食入而引起的。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食品如鱼、肉类、水果、蔬菜、谷类、海产品和罐头食品等,食入后均可引起中毒。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肉毒杆菌的特点。肉毒杆菌是一种只能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存在于土壤、鱼、家畜的肠内及粪便中。它的芽孢耐热力强,在沸水中可存活5~22小时,湿热至120度,须经5分钟才能死亡。肉毒杆菌中毒并不是致病菌直接引起的,而是由肉毒杆菌产生的外毒素-嗜神经毒素所致,顾名思义,它专门侵害人类的神经系统,其毒性之强,比砒霜还大一万倍,注入人体35微克即可致死。但这种毒素的弱点是易被碱和热破坏,加热至80度,30~60分钟或100度,10~15分钟就可被破坏,暴露于日光下亦可迅速失去毒力。 肉毒杆菌中毒是经口食入而引起的。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食品如鱼、肉类、水果、蔬菜、谷类、海产品和罐头食品等,食入后均可引起中毒。只要污染了肉毒杆菌的食物不具有强酸性或强碱性,并在储藏过程中与空气隔绝,肉毒杆菌都可以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如果食用前又未经彻底加热,就不能杀灭细菌和破坏毒素,从而引起中毒。此外,某些地区所发生的肉毒杆菌中毒,是由于吃臭豆腐、豆豉或做面酱用的发酵馒头所引起。也有因食用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蜜糖及奶粉引发婴儿中毒的报道。 肉毒杆菌的外毒素一旦经肠道吸收后,它专门侵害神经系统的颅神经核及神经肌肉相连接的地方,即所谓神经肌肉接头处以及植物神经末梢,而胃肠症状并不明显。病初表现为头晕、头痛、全身无力,尤

肉毒素简要分析

视点政策产经终端数据会员专区 肉毒杆菌毒素市场的美丽传说 2014-02-13 08:48:02 来源:米内网 米内网专稿(研究员 lily-cha)长久以来,明星们为了保持靓丽的外表可谓用尽各种手段,如电波拉皮、飞梭镭射、打美白针、注射玻尿酸以及Botox瘦脸针等等。其中Botox就是大名鼎鼎的肉毒素,它是肉毒杆菌分泌的一种A型毒素。 肉毒杆菌毒素( botulinum toxin) 是由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肉毒杆菌分泌的一种高分子蛋白神经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生物毒素之一,人的中毒致死量仅为μg级别。根据其抗原性不同,可将毒素分为A~G 7种亚型。目前临床中使用最多的是A型。就像世间事物均奉行的“硬币理论”,即任何事物都有两面一样,A 型肉毒毒素既是著名的神经毒素也是治疗疾病的良药。至1991年FDA批准A型肉毒素用于12岁以上人群的肌肉张力性疾病以来,人类研究肉毒杆菌毒素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从1898年Van Ermengem E分离出肉毒杆菌神经毒素,到1946年Schantz EJ提纯A型肉毒杆菌毒素(BTA)结晶,再到1979年Schantz EJ制备出BTA结晶,直至1991年批准上市,无数的科学家前赴后继地深入研究终于使该药物造福于人类。但是人类没有就此停下脚步,对BTA的研发一直在进行中,适应症从治疗斜视、特发性眼睑痉挛及半侧面肌痉挛,扩展到用于偏头痛和小便失禁的治疗,再到用于去除眉间纹和鱼尾纹等等。 商品名为BOTOX(保妥适)的主成分为高度纯化的A型肉毒杆菌毒素,是艾尔健公司的旗舰产品,自1991年获FDA批准以来,随着适应人群的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不断增大。 图1 2001~2012年BOTOX的销售情况(单位:亿美元)

肉毒毒素──危险中的“美丽”

肉毒毒素──危险中的“美丽” 作者:李之佳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学院研究生 学号: 5050809434 2009年4月26日,中国许多报刊媒体都刊登了以下这样一则新闻报道: 近日,一种被称为“保妥适”的A型肉毒毒素正式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进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正规医院,用于医学美容。目前,获批准进入正规医院整形美容科和皮肤科的肉毒毒素,仅仅适用于去除皱眉纹,而且属于特殊管理的毒麻药品,须经严格的处方限制才能购买和使用。此外,药品监管部门还做出“只能在有处方权的医生监护下注射使用”,“不能在药店或美容院销售”等诸多严格的限制规定。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副主委祁佐良说,此前多年,肉毒毒素虽然已在中国众多整形美容医院中被广泛应用于除皱、瘦脸,但一直未经国家药监局批准,处于尴尬的“非法”状态。 这个消息发布之后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那报道中所说的肉毒毒素到底为何物呢?它为什么能用于美容但又必须处于这么严格的监管之下呢? 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m),也称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或肉毒杆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很容易分离,在厌氧环境中能产生一种强烈的肉毒神经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 BoNT),这就是我们所称的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它可导致人和动物发生以肌肉麻痹为特征的肉毒中毒。关于肉毒中毒的最早报道,是Kerner医生报道的德国发生因食用腊肠引起234人中毒、110人死亡的事件,由于是食用腊肠引起,故俗称腊肠中毒。到1895年,比利时人Van Ermengem首次从中毒食品火腿和死者脾脏中分离出肉毒梭杆菌,并证实该菌在厌氧环境下生长,产生外毒素,即BoNT,至此,对肉毒中毒的原因才有了较明确的认识。 根据毒素抗原性的不同,肉毒毒素分成A型、B型、C型、D型、E型、F型及G型7个型别,其中A、B、E、F是人中毒最主要的型别。迄今为止,肉毒毒素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生物毒素(包括化学毒剂)中毒性最强的物质。据估计,结晶的A型肉毒毒素对普通成年人的致死剂量为1~2ng/kg,小鼠腹腔的LD50为1ng/kg,其毒性分别是有机磷神经毒剂VX的1.5万倍和沙林(sarin)的10万倍,1g结晶的A型肉毒毒素制剂足以杀死100万人和2000亿只小鼠。关于其作用机制,目前初步认为各型肉毒毒素具有相同的作用方式,即通过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末梢的神经肌肉接头,即突触处,抑制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正常释放和传递,影响副交感神经系统和其他胆碱能神经支配的生理功能,引起肌肉松弛性麻痹,肌肉弛缓、呼吸衰竭。 肉毒梭菌及其芽孢广泛分布于土壤、海洋沉积物和家畜粪便中,亦可附着于水果、蔬菜和谷物上。如果有一种食品受到污染,且其条件又适于该菌的生长,则将产生大量营养细胞,并产生肉毒毒素。食用此种含有毒素的食品后,毒素经由小肠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而引起毒性作用。肉毒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主要与饮食习惯有着密切关系。欧美国家引起肉毒中毒的食物主要以罐头、香肠、腊肠等肉制品为主;日本等沿海国家主要是由于进食水产品引起;我国则主要是由于进食臭豆腐、豆瓣酱、豆豉和甜面酱等发酵食品引起。肉毒中毒在我国十几个省、区均有发现,但80%集中在新疆地区,主要是家庭自制的豆谷类食品引起,这些发酵食品所用的粮和豆类常有肉毒梭菌芽孢,发酵过程往往密封于容器中,在20~30℃发酵,在厌氧菌适合的温度、水分条件下,污染的肉毒梭菌得以增殖和产毒。 肉毒中毒的治疗主要使用特异的肉毒毒素抗毒素。临床上对肉毒中毒患者应尽早根据症状作出诊断,迅速注射单价或多价马血清抗毒素。抗毒素使用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由于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