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八年级物理下册9.1二力平衡教案新版苏科版_39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八年级物理下册9.1二力平衡教案新版苏科版_39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八年级物理下册9.1二力平衡教案新版苏科版_39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八年级物理下册9.1二力平衡教案新版苏科版_39

《9.1 二力平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状态,通过阅读图片,观察并思考物体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叫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并能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

2.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 通过探究活动认识二力平衡满足的条件,能根据已知的力求另一个平衡力的大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 二力平衡的条件.

2. 二力平衡的应用.

教学难点: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三、教学资源:探究二力平衡实验装置一套.

四、教学设计自主空间

(一)引入新课

阅读课本图9-1,这些物体各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它们分别受到

哪些力的作用?

(a) , .

(b) , .

(c) , .

(d) , .

(二)新课教学

1. 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当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简称二力平衡.

3.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学演示实验)

(a)(b)

(1)为什么用轻质硬纸片?(边演示边启发提问)

.

(2)在(a)(b)两图中,纸片重力不计时,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平衡力吗?为什么?(边演示边启发提问)

(a) .

(b) .

(3)把硬纸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它受到的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松手后它还能保持平衡吗? (边演示边启发提问) (教师总结板书) 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上时,两个力才能平衡.这就是二力平衡的条件.

即: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4.指导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

思考:为什么阿迪力在钢丝上行走时需不断调整自己的重心?

5.完成“WWW”1.2.3.4

(三)发《巩固案》

五、教学反思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一、二力平衡教案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衡状态和平衡力,知道最简单的平衡是二力平衡 (2)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3)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对生活中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 (2)通过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通过运用知识分析实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研究总结物体二力平衡时的规律 教学难点:做好探究实验 [教具和学具]:小卡片、细线、滑轮两个、铁架台、钩码一盒、铅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挑战:任务一——你可以用笔尖顶起小鸟吗?(学生挑战成功) 师:同学们都成功啦,那现在加大难度,任务二——你可以在小鸟的嘴部用笔尖顶起小鸟吗?(学生挑战失败) 师:笔尖能否顶起小鸟,就是一个平衡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平衡的知识。板书标题二力平衡 二、平衡状态 1.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四张图片,你能否将它们分成两类?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分类回答)引入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板书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2.师:还有其他分类方法吗?能否根据这些物体的受力情况来分类呢?怎么分?(学生思考回答)一类:只受两个力两类各选一例,请二位学生画力的示意图(其他同学在自己书上画)另一类:受到四个力 3.师:刚才我们根据这四个物体运动状态的不同、受力多少的不同进行了分类,那它们又有什么相同特点呢?(引导学生它们都受到力的作用,都处于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板书:平衡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 静电现象教案 苏科版

主备人:审核人:审批人: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不是微观粒子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2.通过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还可以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3.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感知丰富的微观世界,体会人类在揭示微观世界奥秘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知道这种探索还要继续进行下去。 4、了解加速器在探索微观粒子中所起的作用,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知道在粒子世界探索中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与加速器技术的革新与进步是分不开的。 5、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大致数量级的概念。 【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还可以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2.用文字根据典型图例叙述人类在探索原子内粒子世界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果。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扩散现象表明()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2、我国交通法规定不准酒后驾车,司机如果是洒后驾车,一般警察只要一靠近司机就能 够知道,这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3、向一满杯水中加几勺子盐,可以发现水不但没从杯中溢出,反而看到水面会下降,这 是由于____________,将一块橡皮放在一把塑料尺上(靠近的一面要光滑),压紧后过一段时间,会发现它们好象是用胶水粘在了一起,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 4、物体中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快慢程度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分子无规 则运动的速度越快。 5、分子由______组成。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________,如:_____。由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________,如:_____。 二、课堂学习研讨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那分子是不是最小了呢?还可不可以再分? 1.原子组成 [摩擦起电实验]: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可以吸引小纸屑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可以吸引小纸屑 从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出什么? 拓展: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与此类似呢? 2.原子模型 物质的微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一直不断的研究探索这些微小粒子,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1897年,汤姆逊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提出了“枣糕模型”,他认为电子像蛋糕中的枣子一样是镶嵌在原子核内部的;在此基础上,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提出了电子是围绕原子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下面我们根据原子的结构来看看有什么规律:

八年级物理教案(苏科版)—第一章第三节令人厌烦的噪声

第一章声现象第三节令人厌烦的噪声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特点、作用 技术常常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产生弊端。处理好噪声问题,益发显得重要,近年来,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污染着环境,尤其是城市环境。节节就是从这一角度切入主体的,同时在教学中还要借此渗透关于“技术是一柄双刃剑”的思想教育,故本节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与以往教材相比,本节内容的选择和展开具有以下特点: (1)关于噪声的来源,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图1-16所示的内容和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进行分析、讨论,并尝试对它们分类。 (2)关于噪声的危害,希望通过一些简易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后再结合声音的级别加以展开。 (3)结合噪声的控制,增加了一个探究性活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4)在习题中特意设置了一个调查学校受噪声污染情况的“作业”,其目的不仅限于巩固和应用有关的噪声的知识,而且还在于培 养学生将科学技术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和情感。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的来源及危害,控制噪声的三种方法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实验探究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器材 录音机小闹钟鞋盒棉布报纸塑料袋 泡沫塑料音叉铝锅饭勺 三.学情分析 由于初二学生刚学习物理,实验能力较差,故在进行探究活动时要悉

心指导,引导学生比较出有关材料的隔声效果。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2)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3)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2.能力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与技术 设计。 3.情感与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和讨论,培养热爱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的意识,提高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指导: 1.课前准备 (1)准备阅读提纲 (2)上网查阅城市区域噪声标准 (3)准备一块玻璃板和一塑料泡沫、一只铝锅和金属饭勺 (4)现场收集噪声,到闹市区录下各种噪声 (5)观察街道上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了解其作用 (6)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公众对噪声的认识、政府及相关部门控制噪声的举措 (7)寻找家庭和教室的噪声来源 (8)收集各种隔声材料,准备闹钟和鞋盒 2.活动目的 (1)了解噪声的概念、来源、危害以及控制噪声的途径 (2)探究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3)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增强自我健康保护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弹力教案苏科版

力弹力 课题8.1力弹力(2) 课型新授课、习题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弹力及弹性势能。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会正确使用。 【情感与态度】: 对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通过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力的概念的建立。 2.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难点:力的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弹簧弹簧测力计塑料尺铁丝橡皮筋(共5组) 教学课时 2 教学过程(第1课时)二次备课 一、问题引入,激发兴趣 大家会鼓掌吗?请试一试。 师:若大家只用一只手,请鼓掌。 为什么听不到掌声呢?我们学习第八章以后大家就会明白原因了。 二、学生自学: (任务一)认识什么是力: 阅读思考:阅读课本上P44的内容,重点观察图8-1真的四幅图片, 思考以下问题: 1.结合具体的用力实例说明:什么是力?有力的作用至少要几个物 体?请解释“孤掌难鸣”。

2.请指出P44中图8-1各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除课本上的用力的实例外,请你再举出2-3个用力的实例,并指 出其中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任务二)认识形变和弹力: 一。观察与实验:利用手边器材进行下列实验:手压气球;手压弹簧;手拉橡皮筋;手弯铁丝。并仔细观察气球、弹簧、橡皮筋、铁丝有何变化。 分析与思考: 1.力作用在物体上,可能会对这个物体产生什么效果? 2. 气球、弹簧、橡皮筋和铁丝的形变撤去外力后能不能恢复原状? 探究结果:叫弹性形变。 二、探究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关系: 观察与实验:利用手边器材按照课本P45活动8.1的要求进行实验,用大小不同得力压塑料尺和拉弹簧,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与思考: 1.对比分析上述实验现象,并完成P45活动8.1的中的填空。 由此可见: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 2. 当你的手压塑料尺时,弯曲的塑料尺对你的手有力的作用吗?当你的手拉弹簧时,伸长的弹簧对你的手有力的作用吗? 3.什么是弹力?哪些力属于弹力? (任务三)认识弹簧测力计 观察与思考:仔细观察你手边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刻度盘,然后完成以下问题: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教案全册

八年级上册物理授课计划进度安排表

教学工作计划 为适应本学期教学工作的要求,本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物理教学工作有续进行,现对本学期工作安排如下: 一、认真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安排,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三、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从而加深理解掌握知识。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尤其在初三物理复习中注意精讲精练,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做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上网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安排。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在教学中不段学习、总结,最大努力的提高自己教学能力。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精品教学案

第六章第1节物体的质量 【教学时间】________ 【教者】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在了解物体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无关的基础上,理解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通过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了解其他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3.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大小,培养估测质量的能力,会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重点、难点】 个人复备【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 二、目标定学: 三、预习探学: 1.阅读课本P2-P4,完成下列填空: (1)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符号为。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和()。它们的换算关 系是。 (3)实验室中常用测量物体的质量。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还有 。 2.你在预习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 四、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

个人复备 (一)质量 1.交流:【预习探学】中第1(1)、(2)小题。 练一练:1.8t= g 30mg= kg 2.想一想:P5 “WWW ”第2题。 练一练: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初中生的质量50 一只鸡蛋的质量50 一粒药片的质量100 一只鸡的质量2 一只苹果的质量150 一头大象的质量4 (二)测量质量的工具 1.交流:【预习探学】中第1(3)小题。 2.读一读: 阅读P2 “托盘天平使用说明”,完成下列问题: (1)对照托盘天平实物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2)使用方法: ①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 上。 ②调节天平时,应先将 移至标尺左端的 处,再调节横 梁上的 ,使指针对准 。 ③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 盘;然后用 向 盘中加减砝码,移动 ,使指针对准 。 此时, 与 之和,就等 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事项: 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待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 。 向托盘中加减砝码时,应 。 ②天平与砝码应保持 ,不要把 或 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里,不要用 直接取砝码。 (3)仔细观察你使用的天平最大测量值是 ,分度值 是 。 3.议一议: (1)观察课本P3图6-2,指出在使用托盘天平过程中的错误。

八年级物理下册 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苏科版

物质的物理属性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用探究的方法了解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2.学会对物质分类,通过填写物质分类表将物质常见的属性表现出来,感受自然界物质的 多样性,激发探究自然界奥秘的浓厚兴趣。 3.在探究活动中了解探究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学习交流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比较物质的物理属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过:一杯水和一杯酒精,我们如何来辨别?(闻气味) 一杯盐水和一杯糖水,我们如何来辨别?(尝味道) 一杯水和一块冰,我们如何来辨别?(看状态) 形状、体积都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我们如何来辨别?(比密度) 师总结:状态、颜色、气味、密度都是每种物质所特有的,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了解这些属性,对于生产、生活及认识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除了这些物理属性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物理属性,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板书)五物质的物理性质 二、新课教学 1、师:同学们有没有玩过飞镖?当飞镖射中飞镖盘时,我们可以看到飞镖头部进入盘中。师:(出示)蜡烛铁钉 用铁钉在蜡烛上刻画,可以看到什么?(铁钉在蜡烛上留下了刻痕。)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不同物质的软硬程度是不同的。钉子比较硬,蜡烛比较软。)师:我们把物质软硬程度的特性称为硬度,它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板书:一、物质的软硬程度的特性称为硬度。) 师:(过渡)不同物质的硬度不同,那么下列物质的硬度谁大谁小呢?你能从大到小排列正确吗? 2、探究活动一:比较物质的硬度 [器材]:玻璃、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铁钉、铅笔心、铜钥匙等。 [探究目的]:比较物质的硬度,并按硬度大小排序。 [猜想]:根据你的预测,将这些物质硬度的大小进行排序: (1)(2)(3)(4)(5) [设计实验]: (1)学生思考、交流得出比较硬度大小的方法: 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刻画,若被刻画物上留下痕迹,则刻画物比被刻画的硬度大;若被刻画物上不能留下痕迹,则刻画物比被刻物的硬度小。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重力)教学设计案例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重力)教学设计案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会使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重力。 ●知道重力的三要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由实验探知重力的方向,并能运用这一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得到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关系:G=mg。 ●掌握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重力现象的兴趣和对相关科学知识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重力的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社会中的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和道理。

.引导学生发现“水平”的意义。板书: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教后反思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中孙雯 在认真的备课、上课之后,我根据实际上课效果反复思量教学设计,现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对这一节课的看法。 首先,我对这一节课的整体印象是:这节课以重力的知识为载题,围绕重力的方向和大小设计探究活动。学生们在亲身经历了自主探究的全过程后,知道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大小G=mg;掌握了对重垂线、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的操作技能;体验到了科学探究成功后的快乐;初步培养了对科学的兴趣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下面,我就将结合具体事例来谈一谈这节课中的一些亮点: 1、创设了适宜的探究情景 在课的一开始,我展示了两组镜头——美丽的瀑布引人入胜,田亮跳水则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这两个情境,既为学生指明了探究的方向,又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情感,一下子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究的位置。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在探究重力的方向的环节里,有的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垂直或是竖直,我首先问“能不能凭空想象?”学生们经过思考,一致认为“应通过实验验证。” 在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案里是用眼睛观测重物下落方向的,我问“这样观察清楚吗?”引导学生发现“由于重物下落的速度太快,看不清,所以这是由大概的印象得出的结论,不可信。” 最后,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发现系重物的细线下垂方向可以体现重力的方向。 这样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引导学生思维,帮助他们完善方案。在这里,教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还有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正是所谓的“授人以渔”。 3、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俩交换一下,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俩交流一下,每个人就会有两种思想。”但,个人认为这仍只是停留在浅表的交流,高水平的交流不应是简单的叠加,而应是两种思想的碰撞上升,其结果必然会大于二者之和。在这一节课中,我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不断的质疑思辩,这就是一种高水平的交流。这一节课为什么能够活力四射,那正是因为在交流碰撞中不断迸发出的创新的火花。 4、注重实验 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在这一节课的几个环节中,我都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自己获得知识,让他们尽可能的贴近科学

(共34套107页)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案汇总

个人复备 (共34套107页)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 册)教学案汇总 第六章第一节 物体的质量 【教学时间】________ 【教者】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在了解物体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无关的基础上,理解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通过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了解其他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3.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大小,培养估测质量的能力,会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 二、目标定学: 三、预习探学: 1.阅读课本P2-P4,完成下列填空:

个人复备 (1)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符号为。常用的质量单 位还有( )、 ( )和 ( )。它们的换算关 系是。 (3)实验室中常用测量物体的质量。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还有 。 2.你在预习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 四、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 (一)质量 1.交流:【预习探学】中第1(1)、(2)小题。 练一练:1.8t=g 30mg=kg 2.想一想:P5 “WWW ”第2题。 练一练: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初中生的质量50一只鸡蛋的质量50 一粒药片的质量100 一只鸡的质量2 一只苹果的质量150一头大象的质量4 (二)测量质量的工具 1.交流:【预习探学】中第1(3)小题。 2.读一读: 阅读P2 “托盘天平使用说明”,完成下列问题: (1)对照托盘天平实物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2)使用方法: ①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上。 ②调节天平时,应先将移至标尺左端的处,再调节横 梁上的,使指针对准。 ③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盘;然后用向 盘中加减砝码,移动,使指针对准。 此时,与之和,就等 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事项:

苏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引言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各种有趣物理现象; 2.知道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3.了解科技探究的一般过程; 4.能对某一物理现象按常规步骤进行探究.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产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2.知道什么是物理学,知道科学探究的环节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测】 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后将一只回形针轻轻放入水中,水_______(会/不会)溢出。由此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问导学〗出示一张照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点燃蜡烛,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熄灭火焰。 1.新课引入 同学们好!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可以这么说,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观察、实验、思考。 2.新课讲授 (1).在自然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现象一: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 现象二:海市蜃楼的形成; 现象三:冬天晚上睡觉时,脱毛线衣会看到电火花,它从哪儿来的? (2).一些有趣的实验 实验一:一密封的灯罩中有一长一短两支点燃的蜡烛,哪一支先熄灭?(教材图0-1) 实验二: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教材图0-3) 实验三: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盐并使其溶解,会看到鸡蛋浮起来了.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力集体备课8.1力 弹力习题课教案 苏科版

一、力弹力习题课 学习目标: 1、初步建立力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受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通过动手实验,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3、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对比,认识 弹簧秤的构造及使用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学会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 4、知道国际单位制力的单位。 5、通过观察,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重点:认识弹性、弹力、弹性势能。 难点:理解弹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教具:弹簧、钩码(若干)、橡皮筋、橡皮泥、充满气的气球、塑料直尺等。 学习过程: 一、学生活动1:压弹簧、拉弹簧、压气球等利用手边的器材做推、拉、举、挤、揉、压等游戏,感知力的作用。 自学课本“力是什么” 在手压气球中,手对气球有的作用;手拉弹簧中,对有的作用;钩码拉弹簧时,钩码对弹簧有的作用,其中施加了这种作用,是物体,受到这种作用,是受力物体。 课本图8—1中的推、拉、举、压分别是的作用形式。 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个物体发生作用, 分别举出日常生活中推、拉、举、压的例子,并写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如:推土机推土,推土机是施力物体土是受力物体。 例:推,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例:拉,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例:举,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例:压,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 二、学生活动2:探究弹性 在压气球、拉弹簧、拉橡皮筋、揉纸团、压橡皮泥等的活动中,你会看到它们的 发生了改变,分别松开手后,你又看到了,有的,像等,有的,像。 称为弹性形变。在压气球、拉弹簧、拉橡皮筋中,你的手有的感觉。 叫做弹力。 可见弹力产生的条件是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等都是弹力。 三、学生活动3:探究物体形变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实验:1、架高塑料尺,施加不同的压力,观察塑料尺的形变。 2、在弹簧下挂不同的钩码;观察弹簧长度的变化情况,并探究弹簧长度的变化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小组交流总结:弹簧长度的伸长与外力的大小。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否利用手边的器材制一测量力的工具,如果能请试一试。 四、学生活动4:交流、讨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1、自学课本活动8—2 观察弹簧秤测量力计,讨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八年级物理下册 静电现象教案 苏科版

第六章第2节(新授课) 主备人:审核人:审批人: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不是微观粒子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2.通过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还可以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3.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感知丰富的微观世界,体会人类在揭示微观世界奥秘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知道这种探索还要继续进行下去。 4、了解加速器在探索微观粒子中所起的作用,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知道在粒子世界探索中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与加速器技术的革新与进步是分不开的。 5、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大致数量级的概念。 【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还可以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2.用文字根据典型图例叙述人类在探索原子内粒子世界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果。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扩散现象表明()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2、我国交通法规定不准酒后驾车,司机如果是洒后驾车,一般警察只要一靠近司机就能 够知道,这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3、向一满杯水中加几勺子盐,可以发现水不但没从杯中溢出,反而看到水面会下降,这 是由于____________,将一块橡皮放在一把塑料尺上(靠近的一面要光滑),压紧后过一段时间,会发现它们好象是用胶水粘在了一起,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 4、物体中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快慢程度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分子无规 则运动的速度越快。 5、分子由______组成。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________,如:_____。由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________,如:_____。 二、课堂学习研讨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那分子是不是最小了呢?还可不可以再分? 1.原子组成 [摩擦起电实验]: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可以吸引小纸屑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可以吸引小纸屑 从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出什么? 拓展: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与此类似呢? 2.原子模型 物质的微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一直不断的研究探索这些微小粒子,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1897年,汤姆逊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提出了“枣糕模型”,他认为电子像蛋糕中的枣子一样是镶嵌在原子核内

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案苏科版液体的压强教案苏科版物理 [课题名称]:液体的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观察实验,认识到液体内部与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与概括能力 2)通过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应用,让学生体验STS精神 2)通过观察和探究,激发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物理学习的兴趣,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经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过程 2.难点: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教具和学具]: 1.教具:大试管、PV管、水、盐水各一筒、刻度尺、压强计、铁架台 2.学具:小木块、塑料袋、矿泉水瓶、气球膜、水、盐水各一筒、刻度尺、压强计、铁 架台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 老师:请同学们将塑料袋装水,用手指按压塑料袋,你有什么感觉, 老师:请同学们把小木块放入矿泉水瓶中。 教师提问:1、在这里,谁对谁有压强, 2、木块对矿泉水瓶的什么部位有压强, 教师提问:虽然存在压强,但是我们并不能“看见”这种压强,能否想一个办法让大家 “看见”这种压强, 如何证明存在有压强, 一、液体对容器的压强: 1、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如果向玻璃管中倒水,橡皮膜会形变吗 实验演示。 教师提问:(1)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2)无论是小木块或是水,为什么都会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 2、液体对容器壁的压强: 如果在玻璃管的侧壁开几个洞,蒙上橡皮膜,会怎样, 1 用心爱心专心 实验演示。 教师提问:(1)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2)如果放木块,橡皮膜会形变吗,固体对容器壁有压强吗, (3)为什么固体没有液体有,

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全册教学案全集

第六章第一节物体的质量 【教学时间】________ 【教者】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在了解物体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无关的基础上,理解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通过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了解其他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3.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大小,培养估测质量的能力,会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个人复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 二、目标定学: 三、预习探学: 1.阅读课本P2-P4,完成下列填空: (1)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符号为。常用的质量单 位还有()、()和()。它们的换算关 系是。 (3)实验室中常用测量物体的质量。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还有 。 2.你在预习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 四、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 (一)质量

1.交流:【预习探学】中第1(1)、(2)小题。 练一练:1.8t= g 30mg= kg 2.想一想:P5 “WWW”第2题。 练一练: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初中生的质量50 一只鸡蛋的质量50 一粒药片的质量100 一只鸡的质量2 一只苹果的质量150 一头大象的质量4 个人复备(二)测量质量的工具 1.交流:【预习探学】中第1(3)小题。 2.读一读:阅读P2 “托盘天平使用说明”,完成下列问题: (1)对照托盘天平实物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2)使用方法: ①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上。 ②调节天平时,应先将移至标尺左端的处,再调节横 梁上的,使指针对准。 ③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盘;然后用向 盘中加减砝码,移动,使指针对准。 此时,与之和,就等 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事项: 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待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 向托盘中加减砝码时,应。 ②天平与砝码应保持,不要把或 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里,不要用直接取砝码。 (3)仔细观察你使用的天平最大测量值是,分度值 是。 3.议一议: (1)观察课本P3图6-2,指出在使用托盘天平过程中的错误。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重力)教学设计案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会使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重力。 ●知道重力的三要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由实验探知重力的方向,并能运用这一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得到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关系:G=mg。 ●掌握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重力现象的兴趣和对相关科学知识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重力的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社会中的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和道理。

过程 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合 作 探 究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其它类似现象。 3.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对重力的认识。 板书: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二、探究发现重力的方向 1.引导学生设计方案去探究重力的方向。 ①不经任何实验,仅凭印象、凭经验; ②剪断细线,引导学生发现重力方向与小球 下落方向的关系; ③引导学生发现重力方向与悬线下垂方向的 关系。 2.引导学生发现“竖直”的意义。 3.引导学生发现“水平”的意义。 4.引导学生了解全球各个地区的“竖直向下”。 板书: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活动:请利用手边的工具,你能用多少种方法 检验我们的桌面是否水平? 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讨论。 通过充分的观察、思考、讨论、 改进,确定观察重力方向的最 佳方案。 设计实验,发现“竖直”与“垂 直”的差别 通过充分的直观体验,发现 “竖直”与“水平”的关系 动手动脑,在活动中深化对知 识的理解。 让学生初步感知 重力概念。 培养学生观察和 交流能力,和实事 求是、探索真理的 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比较和 分析的能力。 丰富学生生活经 验,交流生活体 验。 深化对重力的方向 的认识。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 的物理知识解决实 际生活中问题,培养 学生关注生活。

苏科版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案

苏科版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全册教学案 目录 第六章第1节物体的质量 第六章第2节测量物体的质量 第六章第3节物质的密度第1课时 第六章第3节物质的密度第2课时 第六章第4节密度知识的应用第1课时 第六章第4节密度知识的应用第2课时 第六章第5节物体的物理属性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复习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 第七章第1节走进分子世界 第七章第2节静电现象 第七章第3节探索更小的微粒 第七章第4节宇宙探秘 第八章第1节力弹力 第八章第2节重力力的示意图第1时 第八章第2节重力力的示意图第2课时 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第1课时 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第2课时 第八章第4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九章第1节二力平衡第1课时

第九章第1节二力平衡第2课时 第九章第2节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第九章第2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第九章第3节力与运动的关系 第九章力与运动复习 第十章第1节压强第1课时 第十章第1节压强第2课时 第十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 第十章第3节气体的压强第1课时第十章第3节气体的压强第2课时第十章第4节浮力第1课时 第十章第4节浮力第2课时 第十章第5节物体的浮与沉第1课时第十章第5节物体的浮与沉第2课时

个人复备 第六章第一节 物体的质量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在了解物体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无关的基础上,理解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通过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了解其他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3.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大小,培养估测质量的能力,会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 二、目标定学: 三、预习探学: 1.阅读课本P2-P4,完成下列填空: (1) 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 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符号为 。常用的质量单 位还有 ( )、 ( )和 ( )。它们的换算关 系是 。

八年级物理下册 物体的质量教案1 苏科版

课题:§6.1 物体的质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和单位。 (2)通过自主学习,学会天平的使用。 (3)学会测量固体质量,并了解测量液体质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天平使用说明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在天平的操作中总结规律,熟悉使用方法。 (3)经历实验探究过程,领悟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发现”成功的喜悦。 (2)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质量的概念与单位,以及用天平测量质量。 【难点】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一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播放“神舟六号”发射发射视频 出示“神舟六号”的一些数据,引导性提问: ①飞船的是8.86m;②飞船的是7790kg 导语二师:物理学中什么是质量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质量(mass) 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用字母m表示。 2.质量的单位 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吨(t)千克(kg)克(g)毫克(mg) 宇宙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尺度可形象表示为图1. 教学札记 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图1 宇宙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尺度 【练一练】 1、 在下列空格内填上合适的单位: (1)人民币一元硬币的质量约650____; (2)一只大公鸡质量约2.5____ (3)一头大象的质量是2×106 _____ 2、单位换算: (1)一头鲸的质量约为1.5×105 ㎏=______t ,(2)一枚药片质量约为250 mg =____㎏。 3、质量的测量工具 A .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1)托盘天平的构造.如图2; 图2 (2)托盘大平的使用方法: 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侧零位; ②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标盘的中央刻度线上,这时天平平衡; ③称: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④记: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把被测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来.称完后把砝码放回盒内,不许用手捏砝码. 【议一议】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操作情况如图3所示,其中的错误是: (1) ; (2) ; (3) . B .常用测量测量工具 生活中常用杆秤、案秤、电子秤测质量,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测质量等.如图4 图4 几种测量质量的工具 教学札记

八年级物理下册:三、宇宙探密教案 苏科版

总课题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总课时 课题三、宇宙探密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科学历程,认识到人类 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2、过程与方法:感受以文献资料为主的科学发展史的科学探究过程,培 养积极探索宇宙和热爱科学的科学素养! 3、情感与价值观:认识人类探索宇宙的艰难历程,体会我国载人航天成 就在体现我国的综合科技实力及提升国际地位中的重 要作用! 教学重点感受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果。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宇宙整体膨胀的科学理论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札记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

一、新课导入: 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带着中国人的千年企盼,梦圆浩瀚太空。中国人登月计划的实现指日可待! 讨论:人类飞天梦想的实现和对宇宙奥秘的继续探索充分说明了什么? 归纳:科学的认识宇宙、和平利用宇宙。 过渡:今天,我们沿着人类宇宙探密的历程,感受人类认识宇宙的艰难、成果和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 二、新课程序: 板书课题:三、宇宙探密 示标:简要揭示教学目标。 探究活动一:根据教材图7-17概貌了解和讨 论我们的宇宙。指导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宇宙,并简要介绍银河系、太阳系的有关知识。 探究活动二:组织学生讨论,从“古人看天”和从“地心说”到“日心说”说明了什么? 练习巩固一: 1、远古时代,人们根据自己的视觉感受,得出了“天圆地方”的宇宙形状。为此,建立了托密勒的学说。 让学生带着爱国情感走进宇宙探密 激发科学情感 感知学习目标 学习利用文献资料进行探究活动 感受人类宇宙探密的艰难曲折和不懈追求 强化巩固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套精品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套教案 奇妙的物理现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物理学在社会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 1.了解物理学的探究过程和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使学生对物理学产生兴趣,产生要学的愿望。 2.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从而感受物理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及施教策略: 运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使学生仔细观察各种物理现象并描述出来,引导学生生疑发问。并在此学习过程中喜爱物理学,产生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及克服办法: 通过有趣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乐于动手的探究式学习的好品质,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用具: 蜡烛2支,高、低磁针支架各一个,玻璃钟罩1个,火柴1盒;圆底烧瓶一只,水,金鱼二条;磁铁、玻璃板、搪瓷盘、塑料板。

教学程序: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这样一个蒸蒸日上的社会里,大家都会感觉到科学的神奇力量!繁华的街市夜景、潜水艇发射导弹、发射卫星,这里隐藏着无数的物理知识。离开了物理知识,就没有繁华的街市、没有稳固的国防、人类就无法实现登天的梦想。物理是有用的,而且也是有趣的。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奇妙的物理世界吧! 二、新课教学 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我们探究的物理现象,但有些物理现象有很大的随机性,不是你想观察就能观察到的(举例:闪电、霜冻)。所以我们现在要观察这些现象,我们只好通过实验来观察,再现这些物理现象。 1、演示实验:磁的屏蔽 用玻璃板、课本、搪瓷、塑料板等物品分别隔着磁体和铁钉观察磁体对铁钉的吸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学生实验:不听话的丝条 学问学问,就是要用心看,要善于提问。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在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时,他就想:为什么地球上的物体总是往下掉呢?最后他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他注意到肥皂膜上变幻的色彩时,他又产生了疑问,物体的颜色是怎么回事儿呢?最后揭开了颜色之谜。有人问爱因斯坦,说:“你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爱因斯坦说:“假如有人叫我和别人一起到麦垛里去找一粒豆子,别人可能找到一粒后就不找了,而我则要翻遍整个麦垛,看看有没有其它的豆子。”我希望同学也有这样的精神,在下面的实验中仔细地看,大胆地想——看见别人没有见过的现象,问出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把我问倒了,是你们的光荣。我们要比比看,谁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