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必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试题(附答案)

【必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试题(附答案)

【必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试题(附答案)
【必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2.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B.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C.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

D.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

A.元宵节B.端午节C.中秋节D.元旦

4.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匈奴”指代的是()

A.女真统治者B.突厥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

5.下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该画的作者是()

A.吴道子B.赵孟頫C.阎立本D.张择端

6.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回纥

B.回族

C.藏族

D.蒙古族

7.一位学者评论他所处的朝代,认为当时地方州郡之所以“日就困弱”,是因为朝廷把各州的“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政刑一切收了。”该学者所处的朝代是()

A.秦朝B.西汉C.宋朝D.唐朝

8.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B.台湾府C.琉球巡检司D.台湾巡检司

9.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

A.北宋与金的争战B.南宋与辽的争战

C.北宋与辽的争战D.南宋与金的争战

1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A.元朝

B.唐朝

C.隋朝

D.宋朝

11.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

A.市舶使B.宣政院C.榷场D.十三行

12.金庸武侠小说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A.澶渊之盟

B.靖康之变

C.宋金和议

D.南宋灭亡

13.“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主要是由于( )

A.统一文字B.独尊儒术

C.始设进士科D.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14.北宋时期,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这说明北宋()

A.与辽保持长期的和平B.军队战斗力得到提高

C.解除统兵将领的兵权D.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15.下列对宋辽、宋夏和议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②都加重了少数民族人民的负担

③都有利于北宋边贸的发展

④都是在北宋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前提下签订的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16.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反映了宋朝统治者推行的国策是()

A.重文轻武B.重农抑商C.重视教育D.重武轻文18.“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历法,该历法的主要功能是()

A.用于占卜B.观察天象C.指导农事D.辅助政治

19.下列关于《资治通鉴》的表述中,不确切的是

A.是由北宋的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B.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C.按年月日顺序,叙述了原始社会到五代的历史

D.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20.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

A.建立北宋B.统一蒙古C.八股取士D.闭关锁国21.“则知澶渊之盟,未为失策。”……“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澶渊之盟"体现的是哪两个政权力量平衡?

A.辽——西夏

B.北宋——辽

C.北宋——金

D.北宋——西夏

22.岳飞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某电视台想拍摄一部反映他生平的纪录片,如果请你当导演,下列情景中不可能使用的是

A.训练岳家军排兵布阵

B.在郾城大败金军

C.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D.根据《宋金对峙图》安排战术

23.北宋灭亡后,赵构建立南宋,南宋的都城在()

A.开封B.大都C.应天府D.临安

24.北宋的都城是()

A.长安B.开封C.洛阳D.灵武

25.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

A.宋朝重武轻文B.宋朝重文轻武

C.从军死伤几率大D.从军收入低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叙述了北宋与辽之间的澶渊之盟,而双方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是南宋与金达成和议的内容,宋金对峙局面形成,选项D和题干无关,符合题意;选项ABC均和澶渊之盟有关,A是澶渊之盟的背景,B是澶渊之盟的内容,C是澶渊之盟的作用,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所以澶渊之盟也不是没有任何积极意义。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大意是说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故D 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

4.A

解析:A

【解析】

依据题干所给信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可知,它体现了岳飞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报仇雪耻的坚定信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岳飞是南宋抗金的著名将领,他口中的“匈奴”指的是女真统治者,也就是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理解“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涵义,还要和岳飞所处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因为岳飞是南宋抗金的著名将领,他口中的“匈奴”指的是女真统治者。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秋郊饮马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赵孟頫的代表作。画面是江南初秋时节,放牧人赶着一群马到岸边饮水的情景。故本题应选B项。

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元朝时期,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人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他们同汉、藏、畏吾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到元朝时期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政刑一切收了”可知,该学者所处的朝代是宋朝。为了巩固统治,北宋初期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将兵权收归中央;派文官任知州;派转运使把地方财政大部分收缴中央。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

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A符合题意; 1684年设置台湾府,不是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排除B;澎湖巡检司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不是琉球巡检司,排除C;澎湖巡检司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不是台湾巡检司,排除D;综上所述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9.C

解析: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澶渊之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澶渊之盟是北宋真宗年间和辽国签订的盟约;因此杨家将的故事反映的是北宋与辽的战争;所以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建立的统一王朝,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朝代都是汉族人建立的朝代,不符合题意;故选A。1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为了加强两国之间的贸易,在边境设置了榷场,所以答案选C。

1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词“郭靖和杨康、勿忘国耻”可知,当时的国耻是指靖康之变。结合所学可知,1126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汴京,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及宗室等三千多人北去,并掠走宫廷仪仗、典籍、乐器以及大批珍宝器物,北宋灭亡。此事被称为靖康之变。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郭靖和杨康、勿忘国耻”是解题的关键,当时的国耻是指靖康之变。1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宋太祖赵匡胤自己是黄袍加身的武将出身,因此对武将集团相当顾忌,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后世的赵氏王朝也继承了这一传统。综观宋朝历史,“崇文抑武”是一种极其突出的社会政治现象,提倡和贯彻者,非一朝一帝,也非一时权宜之计,而是宋王朝所采用的具有纲领性的治国思想与方略。它源于专制集权主义,反过来又推波助澜,强化了专制皇权。所以出现了题文“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的现象。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建立后,吸取唐朝末期藩镇割据的危害,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注重文人的地位,出现了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的现象,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15.C

解析: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辽和议是在北宋军队与取得重大胜利的前提下签订的,宋夏和议是在双方损失严重的情况下签订的,对北宋来说,都是屈辱的和议;北宋每年送给辽和西夏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后,都结束了大规模的战争状态,宋辽之间和宋夏之间都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安定的局面,有利于宋辽和宋夏之间贸易的发展,①③两项叙述正确;②④两项叙述错误,需排除含②或④项的ABD三项。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熟悉宋辽、宋夏和议签订的过程,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这两个和议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都有利于北宋边贸的发展。还需掌握这宋辽和宋夏战争的性质,它们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争夺生存空间和巩固统治而进行的民族战争。

1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西夏、金、北宋和南宋。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北宋,③是北宋,故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17.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可知在宋朝时期崇尚读书,这是因为宋代实行的国策是重文轻武,宋太祖赵匡胤时期为防止武将篡弑重演,太祖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对军队的控制,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提倡文人典军,严禁武人干政。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

1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我国是以农业立国,因此二十四节气的主要功能是指导农事,C 选项符合题意。占卜、观察天象及辅助政治与二十四节气无关,AB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准确把握,由于我国是以农业立国,因此二十四节气的主要功能是指导农事。

1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资治通鉴》按年月日顺序,叙述了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故B表述错误,符合题意;《资治通鉴》是由北宋的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故ABD表述正确,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2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族的杰出首领铁木真完成了蒙古统一大业。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被誉为“一代天骄”,主要是因为他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故B符合题意;赵匡胤建立北宋,故A不合题意;明代实行八股取士,故C不合题意;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2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004年秋,辽国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宋真宗才至澶州督战,北宋战胜,宋辽于十二月间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之间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1141年,南宋与金和议,形成了宋金对峙局面,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因此D项中所述情景不可能出现,符合题意。故选D。

2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都城临安,故D符合题意。开封是北宋都城,大都是元朝都城,应天府是明代的,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2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称皇帝,建立北宋,定都开封,赵匡胤就是宋高祖,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2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宋太祖赵匡胤自己是黄袍加身的武将出身,因此对武将集团相当顾忌,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故B符合题意;宋朝重武轻文、从军死伤几率大、从军收入低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