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

很早就听说《万历十五年》非常精彩,立意深远,给人感触颇多。学校图书馆里这书也十分热门,几乎看不到这本书,都被借走了。近来在网上看了这本书,的确是名不虚传。只是我水平有限,无法说出什么很有思想见地的话,就在这大致讲一下这书内容吧。

本书篇幅精悍,每章专撰一人,围绕主角命运沉浮,兴衰际遇,融汇于历史时光中去演绎,作者以旁观者姿态,逐一分析事件原委、人物苦衷。书中所叙,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因为叙及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即使是侧面提及的人物,如冯保、高拱、张鲸、郑贵妃、福王常洵,也统统没有好结果。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作者在中文版《自序》中提及:此书“说明16世纪中国社会的传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的侧面形态。有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就可以保证冲突既开,恢复故态决无可能,因之而给中国留了一个翻天覆地、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

第一章万历皇帝,深刻而集中的向我们介绍了礼仪在中国封建时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所占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章以一个戏剧化的午朝事件拉开序幕,数以千计的官员被一个谣传蒙骗,万历皇帝为此事不损伤朝廷体统便应付差事似的下了一道圣旨平复此事件。他的这一举动正是出于礼仪所限,因为从皇帝到臣僚都彼此心照,朝廷上的政事千头万绪,而其要点则不出于礼仪和人事两项。仅以礼仪而言,它体现了尊卑等级并维护了国家体制。万历皇帝便是熟悉各种礼仪的君主,从1587年3月他的父亲隆庆皇帝为他举行的象征成为成人的冠礼;到几个月后,9岁的他穿着丧服接见臣僚;再到每年在先农坛附近举行的“亲耕”等等,在这之中皇帝的参加时间,穿着,谈吐无不遵循着各项礼仪的程序和规则。古人为礼所限,依礼而行是因为在他们眼中礼治所维护和倡导的道德是做人之根本,是第一位的。另外本章还重点介绍了两个重要的人物一是张居正,另一个是“大伴”冯保。这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对今后的政治形势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第二章首辅申时行,申时行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润滑剂,他不能改变政治结构中的任何一个齿轮,难免最后他所不安的是他所尽的心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对于皇帝最重要的人物张居正死后,这个旁大的帝国失去重心步伐不稳,最终失足而坠入深渊。它正在慢慢地陷入一个“宪法危机”之中。立储一事使万历皇帝与为他服务的文官集团进行了消极对抗,致使纲纪败坏党争纷起,国家基础渐渐松动,知识分子“内圣外王”的理想的火焰被一点点熄灭。皇帝放任自流,臣下自甘下流。朝廷中那些有远见、有理想、有道德、有才干的人,在皇帝在这种为自己“放长假”的情况下也束手无策。明帝国就这样一天天地枯萎下去。在本章中作者提出“多少年来,文官以形成了一种强人的力量,强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摈弃他个人的意志。皇帝没有办法抵御这种力量,因为他的权威产生于百官的跪拜之中,他实际上所能控制的则至为微薄。名义上他是天子,实际上他受制于廷臣”事实上,当一个人成为一个国家的象征,而他又却是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那么,他只需什么也不做,就足以毁灭或成全这个国家。

接着,作者又用了三章分别介绍了海瑞,戚继光和李贽。海瑞是个清官毋庸置疑,但他为清廉所做出的种种不合人伦的举止,让人无法用正常来评价,他一味提倡节俭,不懂经济,连甜食都不准民间生产,只知道用道德和政治压力管理社会。他的几起几落也是复杂奥妙得很,甚至不能引起现在已经知道真相的后人同情;而作为民族英雄的戚继光,其战争天赋终于在个人人格污点的强大压力之下,消失在了文官集团的政治角逐中;幻想哲学家李贽在1602年用剃刀自杀,这个现在看来具有深刻意义的事件,由于李贽平民代言人身份在封建统治下并不十分张显,而没有震撼到太多的人。

作者黄仁宇以这样一段悲怆的文字结束了全书:“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

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值得研读的书。作者的分析方法尤其值得学习,于细微处看大变化,通过有血有肉的重要历史人物来还原历史,解读历史。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 篇一: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万历十五 年平淡无奇,明朝注定灭亡。"也就是说,在平淡无奇的一些日常 生活背后,导致了一个不平凡的大帝国的灭亡,这实在是非常经 典的。你仿佛看到冰山上面的一角,然后感觉到底下有一个巨大 的冰山,在支撑着它,使你认清一个历史的必然性,明朝的灭亡 并不是决定在李自成打进北京城,而是决定在万历十五年。 我们可以把万历十五年这个时期的明朝看作是一个家族企业,万历皇帝就是这个家族企业的继承人、董事长;把第二章所写的 首辅申时行当做是他任命的 CEO ;把第三章写的张居正这个人, 当作是一个前任的 CEO ,你可以比较前面的 CEO 跟后面的 CEO 做法有什么不一样,从而影响了什么样的一个未来;第四章,"活 着的祖宗",你可以看作是这个家族企业所遗留下来的一些企业文化、企业的价值观,所带来的一些制约,祖宗虽然已经死了,可 是仿佛活着,你的权力和限制都是来自祖宗,但是到底对一个人 影响有多大,又与这个人的能力有关系,如果万历是唐太宗或者 康熙这样的皇帝,把他摆在同样一个地方,做的肯定是不一样的 事情。 第五章所写的海瑞,是一个低阶别的政府官、地方官,有点

像我们分公司、办事处的主管。他们直接接触客户,立即服务, 为当地服务。然后他也会产生书中所讲的困惑:到底是听朝廷的,还是要听老百姓的?类似这种矛盾。像以服务为导向的部门,自 然是以客户为先。但是,朝廷的意愿与百姓的心声,永远是两难 的选择。 接下来戚继光。戚继光是一个将领,他去打倭寇,这比较像 行销部门,跟竞争对手作行销的战争。例如我从台湾被派到大陆来,就是一个外派的将领,就是要来攻打这个市场。而在打仗的 过程当中,必须要用掉公司大量的资源,但这个仗要怎么打,公 司就要因此决定怎样去分配资源。 如果说"活着的祖宗"代表了历史的包袱、历史的价值观、或 者是朝廷上层的价值观,第七章讲到的李蛰正好相反,代表的是 下层平民文化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体系,他比较接近老百姓,可是 跟上层的思想体系有一些冲突,是"自相冲突的哲学家".这就好像 刚进公司的大学毕业生,感觉公司的上层,就像是"被腐化的知识 分子",权力很高,已经萎靡了。 从第一章念到第七章,从"公司董事长"内心的转变,一直看 到普通人的思想。然后你会慢慢醒悟,平淡的"万历十五年"如何 决定了几十年后明朝的灭亡。把它归到你现在的企业里面,或许 这一周也是平淡无奇,和以前一样,但可能公司未来的五年就决 定在这一周,不是因为这个礼拜产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变局, 不是!而是在这一周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冰山、一个很大的体系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历史著作《万历十五年》的优秀读后感范文3200字:“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 是《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先生就这本书提出的大历史观。先生出生于1918年, 1936年考入南开大学机电工程系,抗战爆发后辍学参军,1940年中央军校毕业, 加入驻印远征军,后赴美求学,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以历史学家、中国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著称。多彩的人生经历,使得先生能够以广博的学识,娴熟的文字功底,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给我们展示了大明王朝的兴衰画卷。先生高屋建瓴,宏观的评价了这个王朝的兴衰历程。 经历了唐朝的藩镇割据后,统治者似乎觉得应该遏制武官权利,提倡文官精神。 万历皇帝当政时,大明王朝已经运行了一百年,整个朝代文官制度成熟,政治组织基本上为一元化。这个王朝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其精神支柱为道德,管理方法依靠文牍。为人君者的施政目标,是使人民丰年得以温饱,凶年免于死亡。政府的职能是选贤任能,提倡诚信与和谐。在这样的治国纲领下,明朝政府出现了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就今天看来,也是发人深思的

以文官制度为例,到万历当政时,文官制度已经形成体制,对整个朝廷具有绝对的控制能力,以至于万历皇帝曾经有28年不上朝,而国家行政凭借惯性也照常运行。 对明朝文官制度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首先是官员的发迹。文官踏入仕途,无一例外都是通过科考,在考取功名之前, 都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人,在执行职务之前,已接受过道德伦理的熏陶,凭借道德教育中的善、恶作为为官处世的原则和标准,道德至高无上。文官的道德观念,不仅可以指导行政工作,而且可以代替行政,至于具体的技术问题,比如治水,修路,架桥,和周边国家的互市以及对边民的治理等等,则是各地巡抚的事情。因此所选巡抚如果德才兼备,当然会使地方受益,否则就只能寄希望于朝廷选派下来的官员能够在某一方面有专长,但是这种希望非常渺茫,因为朝廷用人的首选是关注道德优劣,并不是其他。 其次是官员的俸禄。明朝建国之初,经历了长期战乱,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从洪武皇帝开始,上至皇帝,下至黎明,都厉行节俭。当历史发展到万历年间,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年,但是官员的工资仍然极低,为了解决官员家庭的基本开支,朝廷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其实不算认真看完,只是快速浏览。里面很多故事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对我来说更重要的其实是书末的“《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说白了就是,把明朝这段历史置于世界大背景下,然后再把时间长度拉长到数百年,如此可以看出很多在微观上无法看到的东西。 对于当时中国的日渐衰落,以及中国目前遇到的困境,其实都可以归结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上学时候学了无数遍的“生产关系不符合生产力的发展”。 具体点说,什么民主自由文明什么的,都是建立在一种东西之上,那就是“契约精神”,也就是“法治”的基础。这一点,有赖于商业的发展,翻过来又能促进商业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国内都说“经济改革倒逼政治改革”。某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在一开始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到了瓶颈期,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而这时,就会产生促进生产关系改革的呼声。 黄仁宇还谈到了市民阶层的重要性。不知中央大力推进城镇化的时候,有没有这方面的考量,如果有,那真的是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联想到前段时间广东发生的事件,可以看出,“契约精神”的要求在南方是高于北方的,这既是南方商业发达的结果,也反过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要实现富强民主自由文明,首先得把北方的游牧气质和小农气质去掉,除了大力提倡发展经济外,如何改革上层管理模式也是今后面临的一大问题。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二》 万历皇帝自小受慈圣皇太后和首辅张居正严格教育儒家教育;熟读经史,敬重天道,效仿祖法。开始万历皇帝也想按着他受教育的努力去做好皇帝,严重旱灾时,甚至亲自步10里为百姓祈雨。但是经过一些事情,慢慢发现的人性和体制的复杂性。首先是自己非常信任的对他严格说教的导师张居正个人生活被揭发是如此腐败,而文官打倒张居正的文官的目的,显然又和他万历初想的并不一样。当他想自己能主导政治时,却发现想做任何的改变,就会受到非常大的阻力,这些以道德和祖法为工具的阻力让他难以对抗。黄老先生讲明朝是文官体系为统治的,不如直接讲以儒家意识形态为统治,任何文官甚至皇帝都很难对这种意识形态有任何的挑战。最后万历选择妥协,以道家无为来默默的发泄他的不满和进行抵抗。书中儒家意识形态根深蒂固,以及这种意识形态和人性的冲突矛盾。就行成了一些特殊的行为。 张居正政治上厉行改革,做为万历的老师,对皇帝严格要求。但他本人又口是心非,表面满口节俭,而私生活极其奢侈。厉行改革,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历史本无所谓错与对,但人们在讨论历史的时候总爱如此评论:“如果当年韩信在汉中自立王……”,“假如元朝大军向日本进发不遇到海难……”,这些言论无法改变已过去的事实,有意义的在于总结经验,以改造未来。昆德拉所言“永远隆起的硬块”意亦如此。历史是欲望推动的,众多的欲望组成之合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力量之源。人类开始住在树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猎为生,后觉得植物也不错,于是开始了种植。当然,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冲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从树上跑下来的时候,其他的强烈反对,“野兽来了怎么办?”“在地上怎么睡啊?……,这些反对和赞成冲突融合,推动了人类的进步。最初的人类公社,是人类最团结的时刻,因为那时人常常挨饿,用马斯洛的理论来说,就是人的需求还处于最低层——生理需求。要吃饱饭这统一的欲望就是团结的基石,同一团队的人必须要相互配合才能猎取到食物。但通常这仅局限于内部,在部落与部落之间,如何获得更多的食物就不再是能靠协作解决的问题,资源争斗(抢地盘)则成了更能解决问题的手段,战争和掠夺由此而生。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更高层次需求相应而生。得到尊重变成了理所当然的追求。由于得到尊重的主体必然是个人的,这种欲望彻底破坏了团结,成员之间相互冲突,出现了社会等级。等级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彻底解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欲望的冲突,这种用暴力或者其他强制性力量对冲突进行缓冲,这种冲突急迫地需要解决,同时胜利者希望自己的地位能够长久保持,因而道德呼之而出。道德实际上就是对欲望的抑制,是对欲望冲突最有效的协调中和。道德是神秘主义的法律,法律则意味着工具性,这种神秘主义色彩和工具性相互矛盾的两大特性同存。神秘主义是人类思维的黑洞,是超越人类理性思维之外的东西,中间蕴涵着最强大的能量,这就是道德这个工具难以控制的根源。希特勒从这个黑洞里舀了一点能量出来便世界大乱,拉登沾了一点就能制造“9.11“。道德自然而然地成为抑制人的欲望的工具,道德本身的神秘主义特点就意味着对道德的理解的多样性。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对如何吃面包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这让今天的我们感到好笑;伊斯兰教的妇女们个个是蒙面大侠,让汉人望而生畏;纵欲主义和禁欲主义的争论今天依然激烈,这说明了道德由于其神秘主义特性,无力完成对欲望的彻底控制,道德只是神秘主义的法律,而不是单纯的法律,有时相反成了欲望冲突中的武器工具。事实上中华帝国从古到今,道德都成为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汉王朝开始,就以道德为根基建构社会制度,但德治始终是美丽的梦想,当管理体系中的大多数成员都把道德当成有效手段,整个社会呈两幅画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挂在口头的目标,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对追求自己的私欲。出了清官就是楷模——楷模本身就意味着稀有罕见,然后大家都怀着万分景仰的心态仰望海瑞,心中却想着自己的勾当,却谁也不肯去做海瑞,这就是中国政界的现状。这也是中国整个社会状况的缩影,绝大多数人都将仁义道德披上,穿上这件漂亮绚烂的衣服,以高尚的名义,行苟且之事。中国古代的德治,毕竟是种境界,全民景仰,只因无法实现而不去要求自己的生活,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以国家的名义公然撒谎,在大家都知道是谎言的情况下,搞政治教育,三个代表,事实上连统治者自己也知道是个谎言,公然推行与所言不符之政策,此实为世界奇观之最。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同名4790)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一: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记得上大学时“国学”兴盛,有一次在图书馆无意中翻到《万历十五年》时就被它深深吸引。作者借万历十五年这发生的看似琐碎的事情作为线索展开叙述,全面展示了明代万历年间从皇帝到官员国家暗藏的症结,显示了在落后的制度里无论怎样的个人,身处何等位置,做出怎样的努力,无论是他个人,还是他所想改变和摆脱的社会环境,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锢着,让个人成为了这制度的牺牲品。个人已无法做出任何改变,这制度让中国几乎停滞不前,甚至无法跟上白山黑水边上一个游牧民族的节奏,明王朝已走到沉没的边缘,落日余辉,败落已经是无可逆转的事了。 作者选择的人物很具代表性,他们看起来都认识到了帝国前进与滞后的碰撞中出现的问题,也曾满腔热情试图扭转帝国的命运。但无论是坚持道德的力量维持传统,亦或是某种程度追求自由和变革,结果对于个人命运或者追求来说都是失败的。因为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对抗制度,每个人都是制度链条中的一分子,当他想改变这链条时,他无疑会被链条上的其他人所残酷打压,维持守旧平衡的集体力量是强大的,而想阻挡时代的前进也是个人办不到的。因此即使某个人意识到了现实与社会制度的格格不入,他也无法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只能感受着社会的暗流涌动而束手无策。

和管理理念,求真务实,勤俭节约,不说空话,励志创新,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下,重塑一种既不同于传统又不是西方简单照搬,而是一个自信自强开放创新的新文化。这文化,产生于对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的不断改革中,产生于对民生问题的不断解决中,或许,这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努力方向。 篇二: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历史沧桑,到头来什么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随同历史的波涛一起消逝在我们目光尽头。又是一个长假,终于又拿起了读了一半的《万历十五年》,重新翻开读到孤单的将军戚继光,读到首辅张居正,读到万历皇帝。曾有人感叹道:“历史竟然可以这么写!”是的,在读本书时,我也有同感,这本书不是单纯的描述历史,而是生动的分析历史。本书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译到英文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本书的读到所在,我想本书说到的末端小结也许正是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的结证。 整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作者黄仁宇先生由于为了写一个论文从此结缘于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让读者对历史长胜了浓厚的兴趣。在书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由此,万历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但黄仁宇先生却以此命为书名并从这一年开始写起,以横向思维解剖当时著名人物的生平经历和悲惨结局,展现明代甚至是整个封建社会的问题,进而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分为七章,通过对各种人物的经历和结局进行叙述和分析,作者得出“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这一结论。 第一章万历皇帝 一个执政达48年的皇帝——万历皇帝,自小受慈圣皇太后和首辅张居正严格教育和儒家教育,熟读经史,敬重天道,效仿祖法,加上冯宝经常向慈圣太后报告,万历皇帝逐渐担心自己遭受责罚,甚至失去皇位。开始万历皇帝按着他所受的教育,战战兢兢,勤勉诚恳地处理政务和待人接物,努力去做好皇帝,厉行节约,废止铺张浪费的项目。但只要封建等级社会存在,就必然存在相应的社会问题,收入分配不公平、权利的不公平、招权纳贿、以次充好、争权夺利等。他虽贵为天子,也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经过这一系列些事情,万历皇帝慢慢发现体制的纷繁复杂性和人性的难以解读性。首先是一批官员参劾揭发张居正,进行反张运动,后来万历慢慢发现,他和他母亲曾误信忠诚保皇的张居正不过是玩弄阴谋与权术的卑鄙小人。然而这批文官打倒张居正的文官的目的,显然又和他万历初想的并不一样,他逐渐明白,除掉张居正,真正受益者并不是他自己。接着倒张人物分为两类:一类强硬拘泥,抑制万历的个性自由发展。当他想自己能主导政治时,却发现想做任何的改变,就会受到非常大的阻力,这些以道德和祖法为工具的阻力让他难以对抗。一类则进行新的一轮权力的争夺,在朝廷空出来的职位上,当仁不让地安排亲友。作者讲明朝的统治是文官体系,不如直接讲它是以儒家思想为统治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根深蒂固,任何人甚至皇帝都很难对它有任何的挑战。最终万历厌倦了,他以道家无为来默默的发泄他的不满和进行抵抗。不得不说关于张居正住宅或卖或租的情况万历已有了微妙复杂的思考,同时我想这一问题真的是值得深思的。 第二章首辅申时行 作为张居正的继任者,他早已理解了作为皇帝顾问中的精微奥秘——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的帝国,其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方法则依靠文牍。当时的帝国没有崇尚武功的趋向,也没有改变社会,提高生活程度的宏愿,它的宗旨只是在于使大批人民不为饥寒所窘迫,即在“四书”所谓“黎民不饥不寒”的低标准下以维持长久治安。朝廷的最大任务就是促进官员之间相互信任与和谐,申时行放弃了张居正的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实行较为和缓地施政方针政策,提出自己的诚意,宁可被视为大和事佬,甚至被批评为牺牲原则的政客,但他坚持调剂折衷原则。无疑,从另一种角度说,他是一位成功的首辅,联系到其前几任首辅,或遭软禁,或遭刑处分,或死后遭追究,而能与善终者,寥寥无几,他是其中之一。而其之所以能够全终,无疑与其中庸之性有莫大关系,他见证了其前任首辅张居正如何从权力顶峰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善而非善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这大概是读完整本书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了。我们一直在提道德、提道德,可是道德只能是锦上添花的装饰,而不能作为雪中送炭的干货。不然最终我们满口的善便也就最终成了我们非善的理由。 首先我们知道所谓口头上说说而已并不能代表什么,大部分人做到的只是站在了一个道德的制高点去审判别人的命运,而做不到以道德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就像万历幼年的老师张居正,满口的诗书礼易,以最高的圣人标准去要求万历,自己却依旧贪赃、铺张浪费、任人唯亲。其实我们都有着私欲,如果仅以道德为治国标准,最终也只能是造成大部分普通人在外满口的仁义道德,指正别人的不道德行为,却当自己有了操纵一定的权力时难以以要求别人的道德标准去自律。这也就是所谓善却非善了。 其次当道德作为唯一或者主要的评判社会、治国理政的标准时就会造成一种对人性的束缚。不管是申时行还是海瑞,其人生命运的可悲可叹可笑可怜之余,反映出来的更多的是当以一个圣人的标准去要求全体的普罗大众时,人们会一边压抑着自己的个性,一边又无法压抑自己本性的矛盾。或许人本就生而具有七宗罪,没有谁是个完完整整、从不犯错的圣人。所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治国,强调所有人去接受一个严苛的道德的体系,最终只能是造成对人性的一种摧残和束缚。 再者,对道德的狂热追捧甚至会造成一定的混乱。就像在明朝,忠孝节义作为一种最基本的道德标准,由“忠”产生了变态的监察制度——厂卫制度,同时由“孝”和“节”从而产生了海瑞这样的狂热的道德卫道士,这些畸形病态的社会现象,或多或少的都是由于对道德的狂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与感悟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与感 悟 早就想写一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了,鉴于时间因素,一直 未能动笔,最近读了这本书,感触颇深,遂成夙愿!高中年代, 最怕最差的科目非历史莫属了,老师说要将历史学成一条线,而 我一直在点上打转。如何将点穿成线,想想都困难! 早就想写一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了,鉴于时间因素,一直 未能动笔,最近读了这本书,感触颇深,遂成夙愿!高中年代, 最怕最差的科目非历史莫属了,老师说要将历史学成一条线,而 我一直在点上打转。如何将点穿成线,想想都困难! 想来对历史的兴趣起源于工作后,在某毛的熏陶下,陆陆续 续看过些西方历史书籍,尤其是盐野七生关于罗马关于文艺复兴 方面。过程中,脑海里有个思绪不停地在飞:“当时的中国是怎 样一番场景呢?”。既然看西方了,为什么不去看看东方呢?上 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该有怎样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啊。于是找 来豆瓣评分高达8.9分黄仁宇的这本《万历十五年》。通本读完,感受不到一点豪情勃发,有的只是无处释放的压抑! 本书一共七章,通过对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 戚继光和李贽等人物的描写,叙述了明朝中后期的政治体制、财 政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全文一条主线,即“文官制度”贯穿

始终,这也是一切悲剧的源泉! 我们的帝国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行政工具是文官制度,经过一两百年的发展,这种文官制度早已成熟,文官是人民的公仆,实际上成为权力的源泉,也是这一大帝国的实际主人。而本朝开国之初,各项制度的依据是“四书”上的教条,认为官员们应当过简单朴素的生活是万古不磨的真理,所以官员的俸禄极低,于是官员们在似合法又似非法之间取得一部分额外收入也就不可避免。从而导致文官的双重性格,即:虽称公仆,实系主人,有阳则有阴。是否能认清文官的这双重性格,也导致了各历史人物的成败。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与感悟 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全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施政的要诀以道德为一切事业的根基。张居正看透了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的文官,却忽略了国家最大的问题也是文官。他一心改弦更张,把文官集团当作行政工具,摆在他个人的严格监视之下,并且凭个人的标准加以升迁或罢黜,从而严重威胁了文官的安全感,开罪文人,使自己陷于孤立的地位!相比较而言,申时行这个和事佬没有忽略文官的双重性格。他知道若要恰如其分地处理此中矛盾,即要给予文官物质上的报酬使他们乐于效劳,也要动员他们的精神力量,使他们根据伦理道德的观念尽忠国事,于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不断地推行礼仪,讲解“四书”和其他经史。时势要求申时行充当和事佬,他就担任这样角

关于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300字.docx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00字 《万历十五年》,书名在很久以前就知道了,作者也久闻其名,只是在内心一直怯于去读它,因为始终觉得它是一本史书,给人一种厚重感,一翻书序就谈及财政制度方面,令人不禁生畏。“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代万历十五年,丁亥年……”明史的卷轴渐渐在眼前展开…… 直到前些天才下定决心打开这本尘封已久的书籍,细细读来,才发现它并非我以为的那样艰深晦涩。看不多时,我发现《万历十五年》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奇书,带给人以震撼的感觉,并非是因为作者写明朝史写得非常生动,而是因为作者的视野非常广,摆脱了普通历史书枯燥无味的感觉。 故事涉及荒怠朝政的万历、被清算的前任首辅张居正、调和文官阴阳的现任首辅申时行、古代模范官僚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九岁登基而早熟的万历皇帝懈怠了皇帝这份工作,宁可躲在宫中看宦官掷银游戏,也不愿上朝面对百官议政。张居正励精图治,仍无法挽回王朝走向衰败的现实,海瑞一身正气,却在官场处处碰壁无法立足,戚继光抗击倭寇立下大功,申时行深谙官场之道,也未能带给明帝国任何起色。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张居正在历史上以铁腕著名。黄仁宇先生认为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依靠自己的勤奋和人事关系安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改革却远远超过了盘根错节的文官集团可以接受改革的范围,过大的威胁到了既得利益者而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张居正的确很快,但是不见得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太快。只是现实没有给他放慢的机会。万历年幼尚有他改革的机会,一待万历成年,有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他的种种措施很有可能化为泡影。 他必须在短短十几年内获得成功。书中一章取名为“世上再无张居正”,倒是反映出作者对张居正的些许惋惜之情。如果多那么几个张居正,前赴后继般努力进行变革,张居正也不需要那么急切,可以按部就班理清各种复杂交错的社会关系,将整个社会推上正轨。 只可惜,儒家的中和色彩排斥着这种人的存在。

万历十五年的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的读书笔记 看完这本书,我对于其主要支干的思考完全是支离破碎的。 到是书里面有几个小地方,印象很是深刻。 一。 今天通用的“封建”一词,是日本学者在一百年前从FeudalSystem翻译过来的。其实,中国的官僚政治,与欧洲的FeudalSystem差别很大。当时译者对中国明清社会的详情并不了解,而欧洲的FeudalSystem也只是近三四十年来,经多数学者的苦心研究,才真相大白。本书的英文本论述明代社会,避免了FeudalSystem的字样,在中文本文中也不再用“封建”一词来概括明代的政治与经济。 我猜想,很多人都像我一样,原来会觉得中国的封建制度和欧洲的封建制度没有什么区别。而旁人要问我们理由,你我能给出的答案可能也就是因为两种制度都有“封建”二字。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很多现象的认知,都有先入为主和一相情愿的情况。 而就像X-file里面男主角天天说的:TheTurthisourthere。 怀着怀疑一切,并且渴望寻找真相的我,又来到了书中

的另一个地方: 二。 1959年,我在密支根大学历史系读书,选定了“明代的漕运”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这一研究过程花了5年。论文完成后,算是对明代的财政税收制度有了一知半解,然而遗留的问题依然不小。 我们怀疑一切,渴望寻找真相,所以要进行大量的思考和学习。 可是黄仁宇花了5年,才对诺大的一个明代中的那小小的一个税收有了个一知半解。 人生有多少个5年,就算我们不吃不喝,这精彩万分的大千世界还是有那么多的奇妙,我们永远无法了解,永远无法触及。 要是人生无限长,那就好了……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叔叔教育我的话: 人生要是无限长,那这场游戏就没有比赛下去的意义和意思,也就太没有技术含量了! 本书是由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著,作者以其“大历史”观的视角从明朝万历年间的人物入手,从而提出了明朝最终走向衰弱的原因是依靠道德而非法治,因而不能在数目上管理国家的观点。 数目上管理国家意味着用更精细和更有组织的方法去

万历十五年 读书笔记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历史沧桑,到头来什么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随同历史的波涛一起消逝在我们目光尽头。最近我终于拿起了备受推崇的《万历十五年》,翻开读到孤单的将军——戚继光,读到首辅张居正,读到万历皇帝。曾有人感叹道:“历史竟然可以这么写!”是的,在读本书时,我也有同感,这本书不是单纯的描述历史,而是生动的分析历史。风起于青萍之末,我想本书说到的末端小结也许正是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征兆与开端。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评价很高,作者是黄仁宇。本书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看完《万历十五年》之后的感觉就是佩服作者对历史的所用观察视角。通常一般的作家,不管是哪类作家写历史总要从整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找这个朝代的衰落过程,然后再从这些研究结果来证明这个朝代的各式人物或成或败的原因。但是黄仁宇老先生却不同,他是反着来。他是从各式的人物命运的起落中梳理出当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脉络,是以是一种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并且以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各式人物(如张居正、戚继光、海瑞等)的悲剧结局来推导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且里面引经据典,用的都是在史料中有真实记载的文献资料作为本书的大部分内容,这就保证了它的可靠性和学术性和来源。

《万历十五年》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本书的独到所在,在本书的第一章,作者写道:“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位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时间。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来虽似末段小节,但实质上确实从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本书也正是紧紧围绕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一些事一些人对从前和将来的发展展开详细,独到的诉述。一般来说,记载,研究历史的书籍都大凡枯燥乏味,但此书却不同,黄仁宇老先生的妙笔,读起来既又不枯燥也不乏味,反而读起来像侦探小说一样一气呵成,让人深入其中。我在读《万历十五年》时经常会因为看到某个句子或是某个例子会心一笑。本书中最有趣的莫过于那些例子,这些例子不但闻所未闻,而且完全颠覆了我们一般在影视作品或者文学作品当中所见到的历史。在这里历史总是很有趣甚至是幽默甚至是不可能,根本不像是真的历史,倒像是作者杜撰的小说。比如戚继光也会向张居正行贿,首辅申时行因为一时的妥协放过了剿灭皇太极的机会导致后来的明朝被皇太极所灭,万历皇帝和当时的朝臣是对立的两派,最惊讶的莫过于当时倭寇的入侵并非单纯的外敌入侵,而是由于万历皇帝关闭了当时的海关大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致使原来沿海经贸比较发达的对外贸易关系受到重创,农民不堪其苦便纷纷联合海盗里应外合反抗朝廷,万历皇帝的这一举措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了本来已经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又被消灭了。这些都跟一般历史书上的记载和坊间流传的完全相反,但从作者对这些看似小说里才会出现的例子的中又可以让我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历史无对错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太多关注明朝那一段历史,因为明朝出名的几位皇帝我都不喜欢,在我的印象里,明太祖朱元璋残杀开国功臣,建文帝朱允炆懦弱无能,永乐帝朱棣篡位并且残杀三千宫女,嘉靖皇帝昏庸无道等等,用易中天那句话来讲,明朝皇帝多混账而朝臣无大恶。所以,我对明朝一直都不太感冒,但是,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对明朝历史的态度改变了,甚至对自己看待历史的观念也改变了,我开始觉得,历史是没有对与错的。 初看书名,我还以为这本书写的是万历皇帝在位期间其中十五年的故事,万万没想到,作者如此独具匠心,居然仅仅以1587年也就是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故事为线索来展开的,以诸多名臣为章节向我们论述了这一年的重要性,经过仔细的阅读,我对万历皇帝以及万历皇帝在位期间的诸多名臣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对于万历皇帝,我对一代名臣首辅张居正更感兴趣。因为早在看百家讲坛时我便对张居正有了一定的了解,当时年纪还小,只记得郦波对张居正的评价是那么的高,所以幼小的心里牢牢的记住了这位明朝的名臣。可是在读了这本书后,我发现,我知道的我了解的我听到的我所崇拜的英雄居然也会做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等一些贪官才会做的事情!当我又查阅许多资料后,才发现我所认知的历史是那么的浅显,我一直对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抱有太多的偏见,就像张居正的道德瑕疵,对得到理想的偏见一样,也行是我还不够了解明朝历史,可是当我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发现对于我那么了解的三国历史也存在很大的偏见,一旦认定了那件事情的好坏就认定了那个历史人物的好坏,但是,我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他们只是生活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人,而我的幼稚的执着对于浩瀚的历史只是沧海一粟。因为,历史本身并无对错。 不仅仅是张居正,这本书后面的海瑞和戚继光也曾是我心目中的好人,可是他们不是一样也做过不好的事情吗,读着读着我开始迷茫,但是思考着思考着,我又开始明晰,是啊,我所看到的仅仅是历史本身,甚至有些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历史,因为那些历史无法考证。但是对于历史,我们真的应该简单的分清好或者坏吗?冯保是一个很多人不喜欢的宦官,可是他帮助张居正这位贤臣登上了首辅之位,帮助万历也做了许多有益于百姓的事情;张居正是许多人夸赞的名臣,可是他的任人唯亲结党营私又该从何评议;海瑞道德水平如此之高,可是他的自身能力和性格却不好…这些仅仅是这本书中所看到的,但是那么多的历史人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我们应该理性客观的看待历史,带了太多的主观意见,有时反倒看不清历史的真实面目了。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万历十五年前后的历史知识,它让我意识到了我应该用更加客观的态度看待历史,我们但可煮酒论英雄,但是,历史本无对错,英雄依旧是英雄,而历史依然是历史。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篇万历十五年读书心 得 最近我把《万历十五年》重看了一遍,当然还没看完。我就看了三章,可是这三章让我明白许多,也让我明白了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里极力想说的观点。 1、道德与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与法的位置。 自从秦朝因重法而灭亡后,自西汉以来,各朝都开始任用儒生。但是治国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观念,还是需要法家的,于是明儒暗法这一治国之道诞生了。但是一直以来儒都是高于法的,也就是说道德是高于法律的。这一点到了明朝最为显著。明朝的官员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时,是在用道德观念来判定对错,而明朝的道德观念是被朱熹的四书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标准里就非常强有力地表现出这一点: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这样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观得以解决,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观填补,没准有一些没有道德观的官员回去钻法律漏洞,以图私利。但是如果让法律高于一切,就会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况,无论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么面面俱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法律肯定会有漏洞,这个时候

又没有道德观,社会将会更加腐败。只有让法律和道德齐头并进,社会才会和谐。可是自秦朝以来,各朝统治者怕蹈秦之覆辙,所以致使儒生目空一切。 2、文官集团的弊端。 由于天下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让皇帝过目,所以各朝统治者创建了文官集团,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可是久而久之,统治者们发现问题本身就是文官集团。但是这个时候要改是不可能的了,因为文官集团这个制度已被天下有学之士所接纳,如果彻底改变,天下人都会说统治者无道,局部改变又无济于事。文官集团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呢?科举制度。 如果想入朝为官、名扬天下,这缺不了祖父的生财致富、父母的辛苦养育、妻子的贤淑达惠、老师的辛勤培养、朋友的鼓励加油、考官的欣赏录取、上级的提拔教导等等等等,所以说一个人当官之后都要回报这些人,可是明朝官员的俸禄仅够温饱,与实际脱节,就算俸禄可以维持小康,但是不够回报帮助他的人。所以要收常例,有良心的人就收一点,没良心的就会造成苛政。这全看当政的人的品行。所以张居正想改革,最后措施全部作废;申时行和稀泥,最后虽然使明帝国苟且残喘,可还是阻止不了帝国的衰亡。 如果真的想改变这一状况,还是需要林达所提出的“平衡与制约”。 当然,《万历十五年》里对封建社会制度的看法远不止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_万历十五年有感范文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_万历十五年有感范文 以前一直以为传统社会的皇帝可以为所欲为,呼风唤雨,看过《万历十五年》才根本改变了我的看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明朝,没有元朝的铮铮铁骑,没有清朝的风雨飘摇,它静静地潜伏在历史的穴罅,呻呤着属于它的孤寂。-----题记(一)黄仁宇的“大历史观”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仁宇,只是依稀记得他的“大历史观”。由于孤陋寡闻,不能从专业的角度解释“大历史观”。 最初我觉得历史是由一个个事件组成,既然是发生过的事实,那么历史书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历史事件罗列出来告诉人们过去曾经发生过些什么。人们掌握的史料越详细,就越接近历史"真相"。后来才知道书写历史时还有所谓的"历史观"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对历史持有不同观点的人眼中的史实是不同的。大概这也就是方法论上的差别。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中很明白地指出他所持的是大历史观。所谓的大历史观就是注重历史事件背后的大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而不纠缠于具体的人人事事,因为所有人物的"贤愚得失不足以更改上述历史发展的程序"。以前,屡次在书摊上和那本书擦肩而过,直觉固执地认为《万历十五年》如传统史记般琐碎地描写该年事记。其实该书是以1587年为支点,将明后期的历史支撑开来,更大的意图在于从人性角度阐释中国文明史。书,特别是一本沉淀了历史精髓的书,是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解读。拿到书的时候,装帧显得很朴素。相对其他小说类读物,淡淡的封面不禁渗透出深邃的历史。于是就一天看一点,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从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模范官员海瑞、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到活祖宗万历皇帝,无不叙述了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饱受煎熬,无论是皇帝还是官员,这些人最终都没有功德圆满,甚至身败名裂。张居正最终被查没,万历自己死后也无法同最爱的郑氏同陵,海瑞则在大家的摒弃中挣扎......“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引自书中的话。(二)首辅之殇张居正几乎开创了“万历盛世”,把明朝推向辉煌的历史顶峰。以前只知道张居正生前身后的强烈反差,兀自归咎于万历的“逆反报复心理”。读后感触颇深,幡然醒悟其真正原因乃是他的强势行政模式和作风同当时的“文官政治体制”格格不入。他在世的时候没有发挥他旷世的精明干练发现“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看它与所有的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忧,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他忽视了他所要改变的东西正好是当时落后的生产方式与政治现实相平衡的产物,他忽视了中国两千年来封建体制的症结就在于道德代替了法制。于是他的失败和海瑞被视为异端就理所当然的。张居正十年鼎力革新,也受尽怨谤,最终人亡政息,至他身后,与他交好的还屡受其株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政治家最大的失败。而在其后的申时行,也许就领会到了这一点,他开始同文官体制妥协,甚至宁可被看作是大和事老,被批评为牺牲原则的政客,但依旧坚持折中调剂的原则。一切的一切,目的也是为了让国家机器的稳定运转。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变成文官体制与封建皇权的缓冲剂。一旦缓冲失效,夹于中间的首辅就不得不“引咎辞职”,成为冲突的替罪羊。首辅犹如深陷历史漩涡的一叶扁舟,注定沉沦。所以说,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政治家为保障社会的稳定,而有可能采用保护落后来作为手段之一,在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一种政治家的睿智,因为当时落后的一方占据主动权。因为这样,无论从国家资源还是个人资源以及发展中可能付出的社会成本都有可能是最小的。在上层文官集团和下层成千上万的农民之间,在多达两万人的文官集团内部,明朝如此庞大的国家所赖以维持秩序的是儒家的“孔孟之道”。换句话说,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并不是靠现代化的法律和理性的制度而是依靠道德来维持的。但是,道德不过是一些抽象的准则,真正在人与人之间起作用的是"礼",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礼保证了整个社会运行秩序。无奈的是,这腐朽的制度就这样肆无忌惮地不断创造一幕幕历史的悲剧。(三)怠政的背后——万历从阳到阴自汉代儒家思想上升成为意识

《万历十五年》读书札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札记 前言 这几年自己对明朝历史的兴趣骤增,可能全赖一个盘旋于脑海良久的问题:如果想架空构建一个历史朝代,你最想选哪个真实朝代作为历史模本? 我的选择是明朝。 明朝作为汉民族创建、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其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已达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个巅峰。然而巅峰之后就是低谷,明后期政治军事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完全暴露了王朝各种社会经济制度与当时生产力水平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来看,明朝其实处在一个历史转折点,假如当时明朝的一些统治者能抓住机遇,采取一定的改革措施让这个庞大的帝国平稳过渡到一个更为文明先进的社会结构中,那么说不定几百年后,中华民族就不会以那样惨痛持久的方式完成早该完成的社会变革。因此,明朝不仅有许多传奇般的人物值得怀念,还给人留下无数“如果当初“这般让人感叹唏嘘的遐想。 然而惭愧的是,虽然自已有这种想法,但自从初中读完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之后,就再没看过一本关于明朝的书籍。直到今年八月,自己断断续续才读完这本极受明史爱好者推崇的《万历十五年》。 《明朝那些事儿》与《万历十五年》

在知乎上看到过关于《明朝那些事儿》与《万历十五年》孰好孰坏的讨论,结合自身阅读时的感受而言,个人认为这种比较其 实意义不大。因为这两本书对于不同层次的历史爱好者而言,都 大有裨益。 《明朝那些事儿》作为一本文笔生动有趣、且带有科普性质的历史通俗读物,其目的在于让普通人对明朝历史的发展流程有了 一个粗疏的认识。当年明月用人物串起了明朝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对明史的研究论述主要还停留在“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做了某事“这种层面上。这种层面当然说不上深刻,但确是研究的基础, 比起那些干涩难懂佶屈聱牙的原始史料,《明朝那些事儿》无疑是入门明史的不二选择。 然而,只知道人物的行为是不够的,因为对一个历史人物了 解越多,就会发现他身上的矛盾之处越多,也就越发不能理解这 种行为的怪异之处。举个例子,初读《明朝那些事儿》嘉靖朝的朝堂斗争时,我曾经很脸谱化地将朝臣分为好人坏人,或者君子小 人两个阵营,两个阵营的领头人物自然是徐阶和严嵩。然而多读 几遍之后发现,纵然徐阶是斗争的最终胜利者,也因自己的才干 获得了“名相“的称呼,然而在严党未倒前,他一些谨慎隐忍, 曲意逢迎的行为也不能算是君子该有的德行操守。虽然我能理解 人性的复杂,也知道对一个人不能只是非黑即白的两极化评价, 但确乎不能理解这种行为出现的原因。 只将目光集中在单个人物身上无法理解这种困惑,而恰逢其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读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评价很高,作者是黄仁宇。《本书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经典之作。它的重要在于,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国人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口吻,一种角度,只提供了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谈到这本书先说说黄仁宇先生其人。黄仁宇,湖南长沙人,曾经学过工科,在报社工作过,当过兵,后来又在美国攻读历史。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对历史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他在自序中提到他与明史的联系,博士论文做的就是明代的漕运。为了写书、做论文,他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读完了《明实录》133册,再加上写书的时间,一本不厚的书竟用了7年的时间!如此严谨的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都是令人敬佩的。而正因为他的治学作风才有可能写出如此精彩,有影响力的巨著。 看完《万历十五年》之后的感觉就是佩服作者对历史的所用观察视角。通常一般的作家,不管是哪类作家写历史总要从整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找这个朝代的衰落过程,然后再从这些研究

结果来证明这个朝代的各式人物或成或败的原因。但是黄仁宇老先生却不同,他是反着来。他是从各式的人物命运的起落中梳理出当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脉络,是以是一种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并且以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各式人物(如张居正、戚继光、海瑞等)的悲剧结局来推导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且里面引经据典,用的都是在史料中有真实记载的文献资料作为本书的大部分内容,这就保证了它的可靠性和学术性和来源。 《万历十五年》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本书的独到所在,在本书的第一章,作者写道:“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位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时间。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来虽似末段小节,但实质上确实从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本书也正是紧紧围绕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一些事一些人对从前和将来的发展展开详细,独到的诉述。一般来说,记载,研究历史的书籍都大凡枯燥乏味,但此书却不同,黄仁宇老先生的妙笔,读起来既又不枯燥也不乏味,反而读起来像侦探小说一样一气呵成,让人深入其中。我在读《万历十五年》时经常会因为看到某个句子或是某个例子会心一笑。本书中最有趣的莫过于那些例子,这些例子不但闻所未闻,而且完全颠覆了我们一般在影视作品或者文学作品当中所见到的历史。在这里历史总是很有趣甚至是幽默甚至是不可能,根本不像是真的历史,倒像是作者杜撰的小说。比如戚继光也会向张居正行贿,首辅申时行因为一时的妥协放过了剿灭皇太极的机会导致后来的明朝被皇太极所灭,万历皇帝和当时的朝臣是对立的两派,最惊讶的莫过于当时倭寇的入侵并非单纯的外敌入侵,而是由于万历皇帝关闭了当时的海关大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致使原来沿海经贸比较发达的对外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