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修学佛法读书笔记(16)

修学佛法读书笔记(16)

个人读书笔记(十六)

智平

以下879-910为学习善知识吕真观讲解的《法华探微》1-6期重点内容摘录:

879、修行人的守护灵就是天龙八部。如果你的守护灵能力很差,随便一个鬼神都可以来害你。被鬼神作祟的人,有的会生一些怪病,有的会变得很倒楣,做什么事都不顺利。如果你有天龙八部来护法,这些东西你就不用怕了。所以说,天龙八部的护持对于我们是非常有用的。我们要供养这些护法。吃饭的时候,合掌默念“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六道众生”,身边的六道众生,包括护法神就能受到供养。

880、“禅定”就是心一境性。一般的禅定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简称“四禅八定”),这些是通于外道的禅定。另有灭尽定,是佛教的出世间圣者才能证得的禅定。

881、增上慢人,指认为自己证果,实际上却没证的人,比如他没有证

阿罗汉,以为自己证了阿罗汉。或是他证了果位,但他自认为的果位比实际所证的高,这也是增上慢,比如只有证初果,以为证了二果。增上慢是非故意的未证言证;另有大妄语,是故意骗别人说自己证了果,是比增上慢更加严重的恶业。

882、“开、示、悟、入”佛知见,“开”和“示”是说法人的事;“悟”和“入”是学法人的事。“开”、“示”主要指说法人所用的方法:“开佛知见”相当于语言文字的教导;“示佛知见”则是直接指出清净本心的所在,也就是教外别传的手法,例如中国禅师所用的机锋。“悟”、“入”是佛弟子在说法人的开、示下,得以悟、入佛知见,二者之间也有区别:“悟佛知见”,是知道清净本心是什么;“入佛知见”,是能够转依在清净本心的真如性上,修习真如三昧。所以必须先悟而后入,次序和层次不一样。对尚未见道的菩萨而言,悟、入比较重要,之后才好从事开、示。

883、整个三界万法,其实都是清净本心出生的幻法,就像电视的影像一样,但众生不知道这是假的。声闻、缘觉人,知道这是假像,但不知道电视机具体是个什么;佛菩萨既知道影像是假的,也知道电视机如何显示出这种种影像。

884、为什么众生统统都会成佛?因为有漏的东西终究会烂坏,无漏的东西永远不烂坏。有漏的都烂坏光了,当然只剩下无漏的,所以无漏法是可以一直累积的。与成佛有关的法,都是无漏法,所以会一直增长。你现在再怎么不想成佛,再怎么贪玩,这些都是有漏的,迟早会漏光,总有一天你会知道:“唉!我拼了这么久,做了这么多有为、有漏的事业,还不是统统都没用!”当你发现花力气经营有漏法,到头来毫无意义,只是平白受罪,你就会把主要精力放到佛菩提道上来,继续增上无漏法,到时候一定成佛。

885、智慧分很多种,二乘人有二乘人的智慧。菩萨刚明心的时候,有了“根本智”;接下来有般若的“后得智”;成为菩萨摩诃萨,就会有“道种智”;究竟成佛时,对第八识所含藏的种子的一切功能差别都能够了知,就称为“一切种智”

886、我们现在就是佛灭后,很多人没有亲眼看到佛的神通变化,也看不到其它世界的众生,还有鬼神、天人、龙这些,他们都看不到,会怀疑也很正常。那么,现在佛陀不在人间,为什么还有人相信《法华经》呢?因为你可能过去世就在法华会上,目睹佛陀示现的神通,现在世自然就相信,未来世也会。当初你看得目瞪口呆,印象非常深刻,这个无漏法种,深深地种在了你的心田,让你永劫不忘。但如果你当时不在场,现在突然看到《法华经》,很可能会起怀疑,这个时候只要你不毁谤,

等到下一尊佛出世,你亲眼看到佛的神通、威德,就会接受这个法,没有丝毫的怀疑

887、“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相当于《心经》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因为诸法皆是第八识流注种子所现起的功能差别,若以种子来看,一向都不曾有变异。这个道理《大乘起信论》称之为“如理正念真如法”,发菩提心,还要懂得这个道理,才能保证三个阿僧祇劫之后成佛。

888、众生的业力,是可以跟佛菩萨的神通力抗衡的!这表示众生和佛菩萨是平等的。为什么众生有这么大的本事?因为,佛陀是在无量劫中,熏习一切智慧法和清净行而成就神通智慧。众生也不输给佛,他们是从无始以来,累积了一切的邪见,一切的烦恼,足以和佛的神通智慧抗衡。所以,佛不可能仅用神通就把众生度尽,必须运用方便善巧来度众生。

889、一神教一直无法解释两件事情:一、既然上帝是万能的,为什么没有办法阻止人造恶?第二、既然上帝是万能的,为什么还会发生战争和各种天灾人祸?祂的善良子民,每天都在拼命祈祷、由衷许愿,希望世界和平、风调雨顺,但是都不管用。一神教解释不了第一件事,就承认说人有自由意志,上帝管不到,所以人类造成的天灾人祸自然也管不

了。

890、大乘法说,生死有两种:第一种,是从出生到死去,几十年,或者生下来一两分钟死掉,有一个时间段,从轮回来看是分成一段一段的,称为“分段生死”──其实分段生死也只是个假名,因为这期间的五阴,仍然有剎那剎那的生灭──阿罗汉取证无余涅槃,离开了轮回,叫作“断分段生死”。第二种,是“变易生死”,就是第八识自心种子的流注。这一种生死阿罗汉是没有断的,也是他能离开无余涅槃、再来三界受生、修习大乘法的关键。

891、《菩萨璎珞本业经》曾提到一件事:过去曾有名叫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的菩萨修行人,他们在六住位将入七住位的时候退转了,因为邪见的关系,之后又造作了五逆重罪,甚至无恶不做,下了地狱,但几个大劫后,又通过修行进入了七住位。几个大劫,与在无余涅槃里耽误的时间相比,根本不算什么。而且《瑜伽师地论》说,菩萨下地狱,跟一般人下地狱有极大的差别,因为他有熏习佛法、发菩萨心、受戒等种种善因缘,在地狱里也有特别的待遇。有漏的法会烂坏,无漏的法不会烂坏,无论他再怎么做恶,也总有一天会从地狱出来,而过去世累积的无漏善种都在,所以在菩萨道上可以继续成就。

892、第八识的功能很深细,与七转识的差别非常大,大乘见道的人也

只知道一部分,这已经是后得智了。见道的人在后得智上用功的时候,会发现这和第八识有关、那也和第八识有关,必须不断深入观行才会明白,这样他就不会落入狂禅。“狂禅”是一个人证得了根本智后,以为不用再修行、只要一直保持下去就好。但只要他在后得智上用功,就会发现大乘法的深广和细腻。

893、小乘佛法的三解脱门“空、无相、无作”。

小乘法和大乘法都有三解脱门,意思不太一样。“空”这个字,在佛经里有不同的意思。这里小乘法的“空”,是指没有用处。声闻法说“无常故苦,苦故空,空故非我”,这个空是“到头来一场空”,也就是没有用处。三解脱门的“空”也是指没有用处,世间的这些无常法都归于空,到最后都没有用,执着于这些是没有意义的。空是有为法的共通性,了解这种共通性,也是一种智慧,由这种智慧发起的定境,称为“空三昧”。住在这个空三昧里,可以解脱烦恼,所以这个空三昧也叫“空解脱门”。

“无相”,六尘相都是起起灭灭、无法常存,不可说为任何一相。

“无作”,不想再去追求、作为,包括刚才讲的看都不想看、听都不想听、想都不想想。为什么说连想都不想想?比如他过去可能是一个王子,有优越的生活、和睦的亲眷,但他不会去回味。而阿罗汉是修“无作”,无作就是不想去干、对许多事没心念去做,包括对众生有利的事,他也

不太想做。这里的“空、无相、无作”也是声闻法修证的一个核心,属于声闻法中较深的法。

“于诸法中,任力所能”,这就是告诉你要怎样安排自己的修行,这一点非常重要:你刚开始修行时,很多事情是做不到的。做不到的时候,就不要勉强去做,否则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增添不必要的负担和烦恼。你应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做得到的开始做,做不到的先搁置,遵守不了的戒律先舍掉。不然,你会一天到晚都在忏悔:“哎呀,刚才我在路上又多看了几眼漂亮的东西!真不应该!”或者说:“人家可以日夜精进修行,而我刚才看书又睡着了!真不象话!”这样就成了“掉悔”。掉悔是五盖之一,意思是常常对以前的事追悔愁恼,心境不能安住,也是障道因缘。

大乘法也讲“空、无相、无作”三三昧,但那是证解第八识而发起的,比声闻法的三三昧胜妙多了。

894、

“于诸法中,任力所能”,你刚开始修行时,很多事情是做不到,就不要勉强去做,否则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增添不必要的负担和烦恼。你应该从做得到的开始做,做不到的先搁置,遵守不了的戒律先舍掉。不然,你会一天到晚都在忏悔:“哎呀,刚才我在路上又多看了几眼漂亮的东西!真不应该!”或者说:“人家可以日夜精进修行,而我刚才看书又睡着了!真不象话!”这样就成了“掉悔”。掉悔是五盖之一,意

思是常常对以前的事追悔愁恼,心境不能安住,也是障道因缘。

所以在戒律的受持上,你应该优先遵守那些做得到的戒条,以及你虽然不能完全做到,但大多数时候都做得到的,这样慢慢守得越来越好,到后来都能做到,这样的受戒才有意义。也只有这样,你的修行才会快乐,得到增上的利益。如果你根本做不到,就不要强迫自己遵守,受这种戒没有益处,反而有害处。我们都知道,佛菩提道非常长远,你不能一天到晚都沉浸在懊恼和罪恶感当中,这样的话,你可能没修多久就不想修了。所以,“任力所能”这一点,对所有修行人都是适用的。当然,你也不能把这作为纵欲的理由。佛教一向主张欲乐是毒、能障圣道,如果你暂时不能远离,那你在顺从自己欲望的时候,也要知道它对你没有好处,这样你才能慢慢地远离它,否则只会原地打转,甚至越陷越深。

895、见道以后,修行人未必能常常保持在“道”上,要到“修道位”以后才行。以大乘法来讲,初地以上的菩萨才是法身位、修道位;大乘见道只是解行位,身口意行还常常会偏离“道”。虽然他知道什么是道,但因为无始以来的习气,他还不太习惯走在这条道上,需要慢慢修治

896、“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众生听闻、读诵、修习佛法而得到的功德增长,连他自己都觉察不到。一般来说,我们看佛经的时候,很难立刻知道自己得到了多少功德。不过,经文里都有佛的智慧力和威德力,也许你读的时候,对里面讲的意思完全没有头绪,或者心中有很多疑问,但实际上你在慢慢远离障碍、开启智慧。

897、“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这个“空”,是把一切法相都消灭了的意思,而不是说什么都没有。因为大乘佛法都是以唯一实相作为法印,既然是实相,怎么可能说什么都没有?这个空,其实就是“度一切法到彼岸”的般若波罗蜜。“度一切法”是消灭一切法相,消灭一切法相之后,只剩下唯一实相。如果什么都没有,就不能叫唯一实相了。但是,我们能用什么语言文字去描述唯一实相呢?没有办法说。因为它是离名言相的,所以就用了“空”这个字。

898、对于自己将来会成佛这件事,在学佛人中,确实有人会怀疑,心想“真是这样吗”,承担不下来。这可能因为他是最近几辈子、几十辈子才开始学佛,信心还不坚定。所以,我们要经常安慰、鼓励其他的修行人。这种肯定,并不仅限于成佛的信心,还包括修行路上的各种关卡等等。比如见道位上,有的人已经证了声闻初果,但如果没人给他印证说“你这样已经是证初果了”,他心里可能还是不踏实,安住不下来。

这种情况发生在初学者身上是很正常的。大乘法的修行也一样,《菩萨璎珞本业经》说:“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意思是,六住将要入七住的菩萨,值诸佛菩萨的护佑,包括为他肯定,也就是印证,因为得到信心的加持,这个正知见才能常住不退。而如果福德不足,碰到恶知识,往往就会退转。

899、“菩萨声闻,断一切有”,这句话就表明,无论是菩萨还是声闻人,他们修学的目标,都是要离开、除断一切三界有法的系缚。这一点是通于三乘的,也可以说是修行佛法的一个中心目标。三界有,就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的诸法,对这些法起的贪爱就是三界爱。众生因为三界爱炽然,不断地在三界中流转轮回。所以,我们可以用“断一切有”这个标准来检查自己或别人。

900、种什么种子结什么果,如果你种的是希求三界爱的种子,就不可能结出解脱的果。只要你有所求,就说明你不自在,不自在就会有烦恼。真正的佛法是要帮助众生从这些烦恼中解脱出来,而不是像溺爱孩子的父母那样要什么给什么,这样只会害你。如果你现在是以成佛为目标而修行,就还是要从修习“断一切有”的法入手,而不要妄想仅仅靠修人天善法就能成佛。

901、往昔的事情都以种子的形式收藏在第八识中。第八识是真正无漏无碍的。成佛之后,第八识的这些功能就得到圆满的显现。其实我们每一个有情的第八识都无漏无碍,都通达无量劫的过往。它遇缘时会现起应该流注的识种,没有丝毫错乱,只是我们现在不知道具体的原理和细节。成佛之后,第八识的功能完全显现出来。因此,无论多么久远的往事,在佛看来都和当场目睹一样清晰。

902、四圣谛:“苦”“集”“灭”“道”

四圣谛:“苦”,这个三界火宅中有种种的痛苦,可以大致分为苦苦、坏苦和行苦这三种。“集”,是造成这三苦的原因。如果有人想修解脱法,就一定要先知道苦。如果连苦都不知道,就跟前面经文里三界火宅中的小孩一样,不知道被火烧是痛苦,也不知道可以从火里逃出来,这样的话就解脱不了。所以,解脱的因缘,一定是从观察痛苦开始。知道有痛苦存在以后,他就会想去探求痛苦的根源,这就是苦的“集”。接下来,他要知道离开痛苦的状态,这叫苦的“灭”——只有涅槃,才能息灭一切苦。为什么呢?三苦中的苦苦和坏苦先不谈,就说行苦。打麻将、玩电脑游戏、吃饭等活动,是一般人觉得快乐的事,但在有智慧的人看来,这些都有身、口、意行运作中的忙烦和痛苦,都离不开行苦。可见,必须要把身、口、意行全都灭掉,也就是涅槃,才能离开一切苦。所以声闻法讲的苦灭,就是无余涅槃。苦灭的“道”,就是离开三苦、入于涅槃的方法和道路,一般来说是八正道。这就是四谛法。

903、“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未来某时,我会在他方国土作佛,佛名也不同于现在的释迦牟尼。这些人虽然取证了无余涅槃,但将来一定会再出生到那个国土,在那里学习佛乘的智慧。声闻和缘觉入的无余涅槃是靠不住的。经文说,释迦牟尼佛到时会在另一个国土作佛,这些声闻、缘觉人入了无余涅槃,之后出来时就都集中到那里修行。

904、二乘人取证的无余涅槃,是第八识独存的状态。不过,他们只断了分段生死,还没断变易生死。变易生死,是指第八识自心种子的流转,这会使过去熏闻大乘法的种子渐次增长,经过极长的时劫后,大乘法种成熟,复生名色,重回三界修习大乘法。这些二乘人未断变易生死,即使取证了无余涅槃,也没有办法真正永离三界。但因为他们离开三界的时劫极为长远,所以不了义经中方便说为“已断后有”。

905、富楼那尊者与文殊师利菩萨都是过去佛

富楼那尊者的佛国土极为广大,“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

一般的佛国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这里竟然是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作为一尊佛的国土,真是不得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富楼那很明显是过去佛。因为,绝对没有一尊佛在第一次成佛时就能成就这么大的佛国土,这需要非常大的功德、福德,不是仅仅三个阿僧祇劫就能成就的。可见这个富楼那绝对不是一般人。这个佛国土的广大殊胜,或许可以跟文殊师利菩萨将来成就的佛国土相媲美。文殊师利菩萨说:将来他以清净天眼观察,如果所见范围内的佛全都是由他教化而成正觉的,他才会成佛。这个条件的达成也非常难。因为文殊菩萨天眼所及的范围一定大得惊人。相应的,所成就的佛国土也尤为殊胜奇异。

阿难尊者也很可能是过去佛再来,而且还不是第二次成佛,而是第三、第四次,就像文殊师利菩萨一样。到底是第几次,现在的我们是没办法知道的。

906、文殊师利菩萨非常不可思议,《佛说首楞严三昧经》说,久远劫前,南方平等世界的龙种上如来是他;《央掘魔罗经》说,现在,北方常喜世界的欢喜藏摩尼宝积如来也是他;《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剎功德庄严经》又说,将来,文殊师利菩萨还会再证菩提,佛号普见如来。而且,他还为这次成佛限定了一个条件,这前面也提过:如果以他的无碍

天眼所见的十方乃至无量无边世界的所有诸佛,都是经由他教化而成佛的,他才会取证无上菩提。这个条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达成。不过,对文殊菩萨而言,与其说他是成佛,不如说他是换下菩萨的外衣,重新以佛的姿态显示在世人面前而已。

907、虽说一切诸佛所成就的智慧功德都一样,没有高下之分,但在外显出来的寿命、佛法住世的时间、国土的大小、所度的菩萨数量等方面,会有相当大的差别。

908、有的新学菩萨劝人往生极乐世界,为了强调极乐世界的殊胜,便毁谤发愿留在娑婆世界的久学菩萨,说他们狂妄无知──这么做显然是违背经教的。

909、

一般讲的舍利有两种:一种是身骨舍利,也叫生身舍利;另一种是法身舍利,也叫法颂舍利。一般人会对身骨舍利尊重礼拜,但这种人可能还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才会成佛;而法身舍利,就是佛陀的教法,是能让众生直截了当地成佛的。如果这有两种人,一种礼拜身骨舍利,

一种称赞修习《法华经》,你说哪一种人会比较快成佛?绝对是第二种。因为礼拜身骨舍利的人,可能还会毁谤《法华经》,不一定能很快成佛。所以,供养法身舍利的功德远远超过供养身骨舍利。不过我们也要知道,供养身骨舍利也是众生修习佛法的善缘,有了善缘,将来才会供养法身舍利继而成佛。

910、“若说此经时,有人恶口骂,加刀杖瓦石,念佛故应忍。”这也是在讲柔和忍辱心。虽然宣说《法华经》有很大的功德,但众生是很难度的,他们因为受制于业力,起种种邪见来抗拒、毁谤《法华经》中佛道修证的内涵,你要有心理准备。可能会有人骂你、用刀杖打杀你、用瓦片石头丢你,如果你这时心里起念:“这些人竟敢这样对我,我是如来使啊!他们对我无礼,也就是对如来无礼,我要惩罚他们!”这就有违《法华经》的道理了。人家对你不好,一定有过去世的恶缘,你要忍辱才能了断这个恶缘。“念佛故应忍”的“佛”也是指第八识,你要知道,恶人也是佛,他们打你、骂你,都是第八识的显示,你能这样想,就是在修习忍辱波罗蜜。

以下911-919为学习善知识吕真观讲解的《佛陀的最后遗教--大般涅槃经》(八)重点内容摘录:

911、“护持正法者不受五戒,不修威仪”,所以,一直以来,有人

问我“要不要受五戒”,我会说“你想受就受,不想受也可以不受”,我这样说的经教依据就在这里。我认为受不受戒并不是那么严重的事,因为我们最主要的目的是护持正法,而不是自身的修行。这个次序大家一定要搞清楚。

要是你现在还没有受五戒,我不认为一定要受,但普贤行愿你一定要发起。因为发起普贤行愿,就有了成佛和度众生的善愿,不会为了自身的利益去破坏五戒等世间善法。而将来一旦发生某种状况,必须为了护法而舍戒的时候,你也不会犹豫。所以,受不受五戒不是那么严重,重点在于你要发菩提心。当你随顺于普贤行愿的时候,再对你强调哪个戒律要受,哪个戒律不受,都会变得多余。以教育原理来讲,告诉你哪件事情该做,比告诉你哪件事情不该做要更好。好比你跟一个小孩子讲:“那个东西很烫,你千万不要去摸。”结果他还是很好奇,偏偏要去摸一下。但如果你跟他讲:“这些玩具很好玩,你赶快过来玩。”他就会听你的话,过去那边玩,然后你再把很烫的东西放得高一点,不要让他有机会摸到,也不要去提醒他这个是不能碰的。因为你越跟他讲不能碰,他就偏偏要去碰一下。

912、佛弟子要把守护佛法的慧命当成是第一等大事,如果佛法灭亡了,你个人修得再清净又有什么用?要知道,我们修的不是声闻法,而是菩萨法,菩萨要以利益众生为第一考量。人间有正法存在才能利益众生,

不然众生一定会学坏而下堕三恶道。所以,很多悲心极重的菩萨,无畏末法时代的艰难,发愿留在娑婆世界,企图延长佛法住世的时间。

913、

菩萨戒里有一条“不说四众过”。四众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他们有时候也会犯身口意行上的过失,但其实这不是很严重,所以你不要到处去宣传。因为你的宣传会使人家对佛教的印象变坏。在家居士身口意行的过失,你更不应该去宣传,因为社会大众并不把他当作佛教的代表,只觉得他是一般人。但有些东西你一定要讲,那就是“非律言律、非法言法”,也就是把法或律颠倒过来,解释错了、曲解了,这个时候你应该去做法义的辨正,跟他辩论到底。因为这些错误的知见一讲出来,人家误以为他讲的是正确的,这就会造成佛法的灭亡。

914、在很恶劣的状况之下,护法比守戒更重要,它真正的意思是强调优先顺序。为了护持正法而必须毁破五戒的时候,你不要犹豫;利益众生,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915、《央掘摩罗经》卷4 预言:“若于未来正法住世余八十年,菩萨摩诃萨弃舍身命,演说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当知彼人即是如来。”等到佛法剩下最后八十年,宣说如来藏常恒不变的菩萨法师,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大家要知道,末法佛教最大的特征,就是否定常住法。

能够演说正确的常住法的菩萨法师,能够延长佛法住世的时间,他们的功德跟佛世尊没有两样。

916、“非律不证者”,不是戒律的东西,不要跟人家说这是戒律。“是律应证者,你知道是符合戒律的事情,就要跟人家说:“对,你这样做得很好。”要去称赞别人,告诉人家这样做会有大福德。不仅能够这样做,而且知道戒律的轻重,也能分清符合戒律与不符合戒律,这才是真正的律师。

917、“善解一字,善持契经,亦复如是”,上一句是讲戒律,这一句是讲法。也就是说,拿到经典,要能够善于解说。能够把佛陀演说的经典解释得非常好,让人家能够听懂,这样才称得上法师。

918、如来身,其实就是第八识能藏的心体。第八识能够记录你的善行、恶行,既然如此,第八识心体就必须是不可毁坏的。假设第八识能藏的心体会毁坏,里面所含藏的种子随之散坏,因果报应也就无法成立了。

919、真正记录生死、善恶的,是第八识心体,它是金刚不可坏身,它不会被人家拿来乱改,也没有办法一笔抹消。你能知道这个义理,就是善学佛法,有正知、正见。你如果清楚地知道这个义理,就是见到佛的金刚身、不可坏身,就像在镜中见到色像一样。镜中见像的比喻非常好,

因为金刚身没有办法直接看到,而是要从因果报应与轮回去推理得知它的存在

以下920-927为学习善知识吕真观讲解的《杂阿含经》隐藏的大乘法(五)重点内容摘录:

920、

“于现在色厌”,“厌”就是讨厌的意思。色身再怎么好,也是痛苦的根源。正因为有色身,你才会生病、衰老,乃至死亡。所以,你喜欢这个色身,就相当于喜欢痛苦。当你如实地观察现在色无常的时候,就会讨厌它,产生离开的欲望,因为没有了它,也就没有了因它而起的痛苦。

921、一切有为法都一定有四相——无常、苦、空、非我。

“诸行”泛指一切有为法。只要是有为法,就一定有四种特性:一、一定是无常的;二、一定会让你感受到苦;三、空;四、无我。“施设”这两个字在佛经里经常出现,从胜义谛的观点来看,根本没有一切法可说,也没有一切法的性质,一切的法相都是施设而有。只有站在世俗谛的观点才有法相可说

922、“施设”这两个字在佛经里经常出现,从胜义谛的观点来看,根本没有一切法可说,也没有一切法的性质,一切的法相都是施设而有。只有站在世俗谛的观点才有法相可说

923、

“我”的定义。“我”在梵文里,叫做“阿特曼”。《杂阿含经》卷6:“有我、有世间、有此世,常、恒、不变易法。”《中阿含经》卷54定义:“此是神,

此是世,此是我,我当后世有,常不变易,恒不磨灭法。”《大般涅槃经》卷2定义:“若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者,是名为我。”这三个定义其实是相通的,我们解释《大般涅槃经》就好。“若法是实”,如果说有一个法是真实的。“是常”,是常住法。“是主”,是造物主。“是依”,诸法必须要依靠它才能够继续存在下去。“性不变易”,它的性质不会变更。“是名为我”,具备以上这些条件才可以称之为“我”。变易,有时候会写成变异,但这两个词意义有些不同。变易,是说它不会整个改变。变异,则是说它是有为法。第八识应该是真妄和合,有些地方会变异,所以用“性不变易”比较准确。

924、

八苦与三苦:1、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等八苦。第二2、“三苦”是指苦苦、坏苦、行苦。苦苦就是一般人都会认为痛苦的苦;坏苦就是本来比较好,现在变得比较差而产生的苦;行苦是身口意行变异当中的忙烦之苦。

925、

行苦的“行”和诸行无常中的“行”,虽然是同一个字,但意思不一样。“诸行”泛指一切有为法,行苦的“行”指身口意行,特别是觉知心的了别。了别久了会累,这是因为了别即是忙烦;一向不忙烦的法,例如涅槃,再久都不会累。所以,一旦觉知心察觉到有为法的存在,一定有行苦,它是绝对逃不掉的;即使你是在享受男女合会的乐,也一样有行苦。

佛教中的智慧与爱心

佛教中的智慧与爱心 哲社思政 201011022953 黄慧 【内容摘要】佛是思想的觉悟,就是智慧。人们可以以实践四谛的过程,体悟人生的大智大慧。智慧最为具体的表现就是爱心。我认为智慧是人们 的思想,内部的精神世界,智慧的外化体现就是爱心。慈悲心,是 一种惠及世界万有的普遍的情感,一种对于生命的不忍之心和对于 存在的敬畏之念,一种关于此岸今生而非彼岸来世的、自然的、成 熟的、健康的身心状态,一种自己努力活得好也希望别人活得还好 的处世态度,一种对于自己也对于别人的善意、理解、责任及温和 的宽容精神。 【关键词】智慧四谛人生爱心慈悲心 佛法,是理智的德行的宗教,是以身心的笃行为主,而达到深奥与究竟的。从印度而来,千百年流行于中国人间的佛法,融贯精深。 什么是佛,佛,这一个字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它是智慧,觉悟的意思。从它本意来讲是智慧,从它的作用来讲是觉悟。他绝不是庙宇里的泥塑金身,绝不可能点几柱香,叩几个头或是念几声就有求必应,随心所欲的。佛是具有圆满觉悟与大慈悲、大智慧、大能力,让众生不再受轮回之苦,能引导众生出离轮回的圣人。也就是说, 佛的主要学说可归结为四谛说。“四谛”的字面意思是四个真实的道理。首先,苦谛是指人生充满种种痛苦。佛教把各种苦恼归纳为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五盛阴苦。人无时不刻都在各种苦难中。我们平时的生活里都真实存在,被苦恼,被牵绊。我为家里亲人的生病而痛苦,离家远行,朋友离别等等。 集谛揭示了人生苦恼产生的根本原因。佛教认为人的贪求欲望或者“爱”是带来一切痛苦的根本原因。贪、瞋、痴是万恶之源。对于现代人来讲,完全是现代人盲目依赖物质手段和无节制追求物欲的结果。若追究其根由,也不外于佛教所揭出的贪、瞋、痴三毒心。贪,为人的贪欲心,当官的贪钱,才会使社会不平衡,穷苦的人民得不到帮助;瞋,为人的瞋怒心,世界的恐怖分子不能理性的对待事情,才会造成许多袭击和爆炸;痴,为人的愚痴心,人类为了自己私利,才会盲目破坏环境,竭取资源,慢性自杀性的愚昧做法。贪欲是对名声、财物等己所爱好的东西的无限制追求;瞋怒是对不合己意的有情众生的嫉妒或憎恨;愚痴则是对事理的颠倒执着。三毒心的不断扩张,使现代人在不断扩张的物欲追求中,身为物欲之奴隶而尚不自觉;在日益发展的高科技面前,越来越被自己所创造的科技环境所支配,而走向“自我异化”。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失去了越来越多的个体自我本有的主动和自由,越来越找不到人生真实价值之所在。 灭谛指的是灭除贪爱欲望,断除产生痛苦的原因,使自己永远不再轮回于生死苦海。这是原始佛教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佛教以戒、定、慧三学来对治贪、瞋、痴三毒,教导人们以布施心去转化贪欲心,以慈悲心去转化瞋怒心,以智慧心去转化愚痴心。大乘佛教以本来清净为诸法之本性,既不应有人我之分别,亦不应有物我之分别。世人之追境逐欲,求名为利,自寻物尽之烦恼,实为自我清

《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第17集 蔡礼旭老师主讲

《弟子规》与佛法修学第17集蔡礼旭老師主讲 《弟子规》与佛法修学蔡礼旭老師(第十七集)2005/3/9澳洲净宗学院档名:52-118-17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同修,阿弥陀佛!我们进入《弟子规》第三个单元「谨」这个部分,要谨言慎行。一生要有所成就,一定要处处谨慎,家庭要能够美满,也是如此。我们看到第一句经文,我们一起把它念一遍:【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淨手。】『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早上要起得早,晚上可以晚点睡的话,每天就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可以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很多家长说,那孩子的睡眠会不会不够?在古代,这个「朝起早,夜眠迟」是讲到孝子,他都很早就起来打扫家裡,就像《朱子治家格言》提到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非常勤奋。「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傍晚的时候都是孩子去检查门窗,有没有该关的都有关好;而到了晚上,子女会先侍奉父母先睡觉,然后他才去睡觉,这是「夜眠迟」。所以,古代人为什麽十几岁工作能力就特别好,甚至于还能够当县长?就在于从小就有很多的历练,很多的锻鍊,再加上都是读圣贤的经典。「老易至,惜此时」,这句话也警示我们生命非常短暂,我们自从出生以后,只有一件事情是勇猛精进,诸位同修,哪件事?走向

死亡。人生难免一死,在这短暂的时光当中,应该让生命有价值,发光发热。所以,古代圣哲人对于珍惜时间有非常多的教诲,其中在明代一个画家叫文嘉,他就提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我这一生假如每天都等著有明天,「万事成蹉跎」,那可能一事无成。唐朝的颜真卿也写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髮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们常常也看到很多上了年纪,四十几岁的人都会说到,假如人生让我重来一次,我就不会怎麽样怎麽样。但是人生能不能重来一次?不可能,所以悔之晚矣!后悔,后悔,都是后面才来悔。但是这一生只要有机缘闻到圣贤教诲、闻到佛法,我们要珍惜这个机缘,不管我们现在年纪多大都没关系。孔老夫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闻到念佛往生的机缘,我们只要抓住了,这一生将可以无量光,无量寿。所以这个无量劫来希有难逢遇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勇猛精进,一定要比王永庆还努力,不可以少于他们的努力,有这样的态度,相信道业不会蹉跎。古代这麽多的提醒,我们一定要领受他们的用心,不可浪费时光。我们来思考一下,人为什麽会浪费时光?原因在哪?我父亲那一代人日子很充实,他们在念书的时候都相当认真,我们这一代念书就没有他们那一代认真。原因就在他们有志向,他们想到我要赶快长大,好好工作,孝顺父母。我的三叔是博士,他说他当初在农田裡面耕作,在那裡插秧,常常抬起头来看

《弟子规》心得体会

《弟子规》心得体会 《弟子规》心得体会 《弟子规》心得体会1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我学了“首孝悌”这一段,感悟很深。 首孝悌,是告诉我们要孝敬与尊重自己的父母。如果连这都不懂,就不可能尊重朋友、同学等在生活中帮助过你的人。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告诉我们:父母叫你时,不能慢吞吞;父母让你做事时,你就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偷懒。到这里,我很内疚,因为我在三年级时,妈妈要求每学课后要听写英语。那时的我总是慢吞吞地,很不情愿,或想办法脱身,甚至哭过。可是妈妈紧抓不放,坚持每学课后要我听写英语。正因为这样,在三年级英语期末考试考了100分,才知道妈妈的用心良苦。可是在四年级时依然不怎么情愿听写,分数下降了,可是我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妈妈只好随便我,什么时候自愿就什么时候听写。学了《弟子规》后,觉得自己对不起妈妈……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的意思是:自己的身上有伤时,自己的亲人会非常担忧;而你的道德有“伤”时,亲人的脸面就都被丢了。我在深圳时,不小心摔破了头,妈妈被吓得脸色苍白。

妈妈送我到医院,边哭边送我进手术室……。读了《弟子规》“入则孝”后,联想那时的情景,真正理解“身有伤,贻亲忧”这句话的意思。 《弟子规》是中华文化的经典,它正以特殊的魅力感染着每一位炎黄子孙。当古老的钟声再次响起,让我们一起徜徉在这美妙的文化经典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弟子规》心得体会2岳母重病,想行孝而不得力,唯有求佛开示,以便是孝心彰显,母体得以康复,究竟圆满,也许孝心所感,也许机缘巧合,因为医生已经束手无策,只有求佛,最终答案都在经典。 首先顶礼感恩儒释道的古圣先贤,感谢给我们留下的教诲和财富! 在经典的开示和善知识的讲解下,才晓得一切的不如意来自颠倒,人活颠倒了,佛讲得贪嗔痴慢疑五毒中的太深了,结果不言而语。 学习一个月的经典最终明白,自己和周围的人的生活就想花瓶里的花,呈现的是一时的浮华,如同最近流行的一句话,神马都是浮云。为什么鲜艳的花会短暂的凋谢呢,追根溯源是没有根,人何尝不是如此,没有了根基所以浮华只是一时的,这个根基就是孝,就是德,就是道。于是我放下高深从基础《弟子规》学起,从今天起,早起颂《弟子规》,晚回颂《弟子规》,而且同时对照践行,确实获益很多,首先自己身心和谐,其次影响身边的人也在改变。 吾已经发宏愿回响,将无畏布施坚持到不能做为止,老婆也开始处处体谅,并发愿颂经回响.相信在不久就有好的果报,观相岳母最

老师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范文最新推荐------------------------------------------------------ 老师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的人生目标是好好教育孩... 刚读《弟子规》我就被它所震撼,原来中国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得承认自己才疏学浅,到现在才结识《弟子规》这本好书。通读之后,我感慨万分,《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检验我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标准,是提高国民素质重要的启蒙教育,也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然而现在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我感到非常的幸运。>《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更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等现象。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规》一书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 1 / 8

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习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习方法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习惯和现象,而这些习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做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此次学习,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克服平时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身体力行,

企业学弟子规感悟体会

企业学弟子规感悟体会 企业学弟子规感悟领会篇1 初次接触《第子规》,认为和儿时背的《三字经》一样,不过是儿童的启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为然。听完某位名家的幸福人生讲座之后,才知道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粗浅易懂的文字蕴却含着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和谐的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谓弟子就是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做圣人的学生。规是什么意思?就是标准、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标准。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博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过去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人能知晓呢?父亲早年读过几年私塾,对我们的教育是严而宽,用餐时长辈不上桌,晚辈绝不可以动筷子,长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长辈先尝。所以,在我们的人生理念中,长辈就是太阳,我们是星星,永远围绕着太阳转。父亲老家在农村,生活非常贫困,爷爷奶奶生病时,母亲把家中所有的积蓄和每月工资,全部拿出来给老人治病,而父母只好借债过日子。父母从没有刻意要求我们姐弟孝敬他们,而我们如今对父母都

很孝敬,耳渲目染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来说是刻骨铭心的。 早年虽然读过《三字经》、《道德经》,但读而不知其意,听了幸福人生讲座以后,才恍然大悟,《弟子规》是十善的细化,是孔孟之学和大乘佛法的契合点。儒家讲的仁与佛家讲的慈是息息相通的。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是以五戒十善来检验约束自己的言行,然而五戒十善比较概括,详细运用到生活中有点不知所以然,所以常常犯小恶却不能发觉,时常因为工作繁忙而无视了别人的感受,话说出口不是很柔和,怡无色,柔无声没有做到,和同事讨论问习题,意见不统一,语调会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八度,言语忍,忿自泯没有落实,学习《弟子规》后才觉察自己的缺点竟然有这么多。除了前面的两条,自认为还算及格外,其余每一条都有很多的不足,试想,假如时光倒退200年,当我们面对无邪而知礼的孩童,该是怎样的汗颜。 和古人相比,我们的品行已经落后的太远太远了,今天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感到非常幸运,很感恩这本书。要报恩,唯有认真学习《弟子规》并学以致用,用《弟子规》来标准言行,指导生活和学习,培养自己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谦虚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来对待一切人、事、物,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以众生之苦为己苦,帮助更多有缘人。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须要的。爱四周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

中国佛教建筑概述

幻灯片1 英教学院 11级11班 张金朵 幻灯片2 佛教建筑虽然起 源于印度,在中国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演变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寺”一词最初与佛教无关,是官府之称,《说文解字》云:“寺,官舍也。”东汉时

建的白马寺,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建筑,后来僧徒所居之处,渐渐得到寺院之名。 幻灯片3 最早的寺院或由官舍改建,或由信徒捐出私人住宅,没有固定的建筑格局。直到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广泛流行,佛寺日益增多,佛寺建筑才趋于成熟,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院落式建筑格局。 幻灯片4 典型的汉地佛寺一般是对称结构,以南北为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两侧,是两条侧轴线,依次有迦蓝殿、祖师殿、观音殿、罗汉堂等,最后还有僧房、禅房等设施。 幻灯片5 一、山门: 山门是佛寺最外边的大门。因寺院多居山林之中,故有此名。一般有三个门,象征三解脱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故又称“三门”。即使仅与一门,也通称为“三门”。幻灯片6 广东顺德宝林寺山门 幻灯片7

洛阳白马寺幻灯片8 北京广济寺幻灯片9

大兴善寺山门幻灯片10

较大的寺院山门外塑两座金刚像,是佛经中的护法神“密迹金刚”,但中国人根据《封神演义》的传说,俗称哼哈二将,其实佛经里没有这个名字。 幻灯片11 二、天王殿: 进入山门后,第一重殿即为天王殿,大殿正中供奉弥勒菩萨,东西两边供四大天王像。弥勒菩萨是未来佛,佛经上说佛陀涅槃后一万年,世间道德提高,就不会再有佛教,佛教渐渐消亡。 幻灯片12

大兴善寺天王殿 幻灯片13 广东顺德宝林寺天王殿

践行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践行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前段时间,学校安排全体教师进行了为期3天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大家共同学习、感悟和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取得了 较好的学习成果。 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 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 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做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 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此次学习,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克服平时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学习的过 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 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 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 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 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

云南圆通寺佛教文化概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14798481.html, 云南圆通寺佛教文化概述 作者:刘素晶 来源:《大观》2017年第06期 摘要: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各种文化的交汇点。受印度以及大部分东南亚国家的影响,云南的佛教接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佛教体系,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圆通寺作为云南佛教体系完备的代表,融合了佛教的三大主要流派即大乘佛教(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在碑刻、石雕、音乐以及对联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这在国内都是极为罕见的。 关键词:圆通寺;佛教文化;多元化 云南省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历史的推移,环境的变迁,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碰撞,产生了云南多种多样的宗教文化。在昆明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中,圆通寺因其历史及 宗教信仰影响力,在昆明城市结构和市民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处闻名于世的佛教圣地,更是市民日常生活、岁时节日或逢人生重要关口之际经常选择前往的重要 场所,已经成为众多市民精神中的一部分。长久以来,圆通寺的影响能力已经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圆通寺简介及文化背景分析 圆通寺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云南省重要的佛教文化遗址。它位于昆明市区内的圆通街,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也是云南省和昆明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已有 1200 多年的建寺历史,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享有盛名。由于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夹在几大文化板块之间,在众多宗教文化的感染熏陶下,作为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圆通寺具有许多不同于一般寺院的独特之处。 圆通寺始建于唐朝南诏时代,初名补陀罗寺。“补陀罗”补陀罗迦,乃梵语音译,在佛教中被认为是观音菩萨居处。据此推断,圆通寺兴建之初应为观音道场,专奉观音菩萨。经过多次重修与增建之后,形成园林景色和宗教寺庙融为一体的佛教圣地。 圆通寺殿宇依圆通山势修建,寺门临街,给人以“到门惟有寺,入寺始知山” 的感觉。寺门外是凡世间的芸芸众生,寺门内则是阪依佛门的一片净土。进寺门后,不是上坡,而是沿着中轴线一直下坡,这种建筑布局在我国是极为少见的。大雄宝殿处于寺院的最低点,低于寺门10米左右。这种倒坡格局固然是受地形的影响,但寺院初建选址时不加避免,应已包含了某 种特殊的观念,让人想到观音退水、伏镇罗刹等传说。寺宇坐北朝南,以圆通宝殿为中心,前有一池,两侧设抄手回廊绕池接通对厅,形成水榭式神殿和池塘院落的独特风格。从建筑学 上讲,它闹中求静,以小见大,并借背后螺峰山之景,形成别具一格的水院佛寺,在中国的造园艺术中具有独特的风格,被誉为“螺峰拥翠”,成为昆明八景之一。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

弟子规完整版

弟子规txt 弟子规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和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和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和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 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佛教解脱的含义和次第-雪漠

佛教解脱的含义和次第-- 雪漠 佛教解脱的含义和次第(《光明大手印系列》代序)雪漠 1、佛教修炼的目的是什么? 今天,我讲一讲佛教追求的终极目的、解脱原理以及相关次第。 这是目前好多朋友想解决、而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甚至一些信仰者也不知道佛教真正的本质是什么?时下,信仰佛教的人有追求福报的、有害怕轮回的、有想要学习一种新文化,汲取文化营养的……目的不一样,结果也就不一样。 佛教文化非常博大,有三藏十二部。这三藏十二部的内容浩如烟海。我阅过两次《大藏经》,整天闭关地阅读。如果一天24个小时中除了基本的休息之外,差不多要三年时间才能够读完一遍。阅读能力稍弱的人,三年也不一定读完。这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全部地了解佛教、完整地了解佛教,以及想了解佛教中许多精髓的东西,那么就必须得到善知识的点拨。 历史上有许多非常伟大的善知识,他们造了好多“论”,比

如龙树菩萨造过《大智度论》、弥勒菩萨造过《瑜伽师地论》等等。这些大论是佛教的基本概论,很有价值。不过,现在能读懂这些大论的人也少之又少。于是,出现了一种状况:无论是学习佛学的人,还是信仰佛教的人,并不懂真正信仰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有信仰?我们在追求什么? 如果不懂这些,那么就是迷信。 比如,有些人把佛教变成了世间法的一种助缘,在广州一带,有向观音借钱的习俗,今年向观世音菩萨借多少钱,挣上多少钱后,明年再来还愿。像这种习俗就非常的有趣,他们把观音菩萨当成一个财神来“信仰”;有些人是为了祈求佛与护法的保佑;还有些人甚至让护法神惩罚自己的敌人,修一些像藏传佛教里面的“诛法”之类,等等。这些习俗和做法并不符合佛教的真正精神。正因为有不同的人对佛教有着不同有理解,才导致了佛教界的混乱。 事实上,信仰宗教的真正目的就是追求真理和自由。无论伊斯兰教也罢、基督教也罢、印度教也罢,许许多多的宗教都追求真理。它们将真理赋予不同的名相,比如印度教将真理称之为“梵天”、基督教称之为“上帝”、伊斯兰教称之为“真主”、中国的道教称之为“道”、佛教称之为“真如”、“空性”等等。就是说,每一种宗教都认为有一种存在比人类更伟大。这种存在有两种层次,第一种是物质性的存在,有一种功能性的作用;另一种是纯精神性的存在。无论它是物质的、功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一) 为了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建设,丰学习弟子规的体会与感受富校园文化,根据教育局的安排,我校号召全校师生诵读《弟子规》。学习圣人经典,传承民族经典文化的读书学习活动在我校开展。现在,学生诵读、学习《弟子规》的情景给我们的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师生诵读、学习的过程中,使我受到了身心的洗礼与教育。 我从学习《弟子规》有四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一个人而言,应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最先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都是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做不到。平时感到做得不错,可仔细回想,做得并不是尽善尽美。学习弟子规的体会与感受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佛法里说人有四种恩德必须报答:父母、师长、国家和众生。上面已经提到了父母之恩;老师的恩德,启发我们的智慧非常的大;今天如果没有国家,没有一切的施政,我们就没有办法生活在安定的社会里头;我们今天所享有的一切,都是一切众生努力才有的结果。时常怀着感恩之心,念念想着别人的恩德,人才不会那么自私,不会有那么多的不满和怨言,人才会活得开心,社会才会和谐。 第三,为人要谦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让别人喜欢与你相处,你的态度首先要恭敬,行动上要多为他人着想。'为他人着想是第一等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所谓做人难,不就是难在这里吗?我们有时候会觉得敏感度不够,其实是缺乏平日的训练。《弟子规》让我知道在平时的一些小事上,在人前人后,在独处时都要持恭敬的态度,恭敬才会成为一个人自让更多的人得到快乐和幸福!为社会和谐和稳定出自己的一份力! 第四,要找准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想从《弟子规》学到做人的智慧。人生是一个过程,过得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学习弟子规的体会与感受'从这句经文让我明白了要以'德学'和'才艺'为重。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需要这样的经典为他们指路、引航,让他们从心中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不是很难的事情,但真正对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学习《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的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然流露的品质。 《弟子规》给我的生活一个指导,一个方向,让我学会了什么是知足,知道了享受现在生活的快乐同时又有积极人生目标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其次,看了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讲座我深深地感受到不仅自己要去学习《弟子规》而且要不时的把自己的行为和《弟子规》的要求对照,看看哪些做到了,哪些差距还比较远,我要从小事情,小细节做起。要继续努力完善自己,让自己的快乐带给周围的人,《弟子规》讲述的是我们身边的学问,我们学习圣人经典文化,是教育学生及自己的子女从小学会为人处事的根基,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学习、解读、实践这一经典,使圣人经典文化代代传承下去!

隋唐佛教宗派概述

隋唐佛教宗派概述 ——读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佛教产生于印度,经中亚盖至西汉传入中国内地。魏晋时佛教发展迅速,致寺院经济盛行,寺院与官府争夺土地和人口,因此北周武帝下令毁经灭佛。从南北朝末年到隋唐之际,佛法就出现了许多宗派。所谓宗派者,其质有三:一、教理阐明,独辟蹊径;二、门户见深,入主出奴;三、时味说教,自夸承继道统。用是标准来衡量,那么南北朝时确实未有完全之宗派确立,迨及隋唐而有宗派确定矣。现分列诸宗,稍加叙述,主要有: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真言宗即密宗、三阶教。 一、三论宗。世谓三论之学,推文殊师利为印度始祖,鸠摩罗什为中国初祖,罗什传道生,生传昙济,济传河西道朗,道朗传摄山僧诠,诠传兴皇法朗。一说僧诠之师僧朗,僧朗之师名法度,黄龙人。又说周颙受学而作《三宗论》,此说有人考其为虚构。僧朗重振三论并大弘《华严》,但其三论宗的影响也只是在中原,未及京邑地区,即说首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后南盛于浙江,北盛于关中。三论宗兴盛于隋代及唐初,至贞观后渐衰。 二、天台宗。自称定慧双修,其宗“文者北齐慧文,思者南岳慧思,者天台智一”,因此慧文、慧思、智一被称为天台宗三初祖。盖在智一以前,慧文慧思以禅法著称,至智一而义学亦胜。天台宗因智者大师住在天台山而得名,天台宗抱定由禅生禁

之旨,而谓其所得为大乘圆顿境界。其教旨三满圆融,一念三千。似流行于江汉一带,经安史之乱至会昌法难后日渐式微。 三、法相宗。法相宗在唐初即大盛多半都是由于玄奘的影响。玄奘受学十三师,俱当世名宿,但其偏重法相之学,因此法相盛大。法相宗自玄奘开基业,其继承者最优秀者当推窥基、圆测。后又有窥基之弟子慧诏,圆测之弟子道证。据《僧传》言光、宝之后,晖公问世,两河间,二京道,江表燕齐楚蜀盛行晖疏。 四、华严宗。其实际创始人为法藏,后其弟子慧苑、慧英、宗一,至澄观,宗密(圭峰大师)。华严宗强调宗教灵异,说人人都能进入宗教幻想的幸福世界,以《华严经》为最高经典。华严宗兴盛于武则天时期,至会昌法难后交断。 五、律宗。其创始者为慧光,南山为戒律之宗,延续甚长。而律宗又分为三派:即法砺律师之相部宗、怀素律师之东塔宗、道宗律师之南山宗是也。 六、禅宗。原其公认创始人为六祖慧能,近多认为于五祖弘忍时禅宗之大体已构成。禅宗自谓教外别传,盖谓灵山会中,如来拈花,迦叶微笑,即是付法。迦叶遂为印度禅宗初祖,中国禅宗初祖为菩提达摩。达摩传慧可,是为二祖;可传僧璨,是为三祖;璨传道信,是为四祖;信传弘忍,是为五祖;忍传慧能,是为六祖。慧能与其同学神秀分为南北二宗。慧能在岭南一带提倡顿悟见性,宣传诵《金刚经》,即以见性。神秀受到武则天礼

幸福人生讲座 细讲《弟子规》第1-10集笔记

第一集 幸福其实是下对了抉择,下对抉择人生才会幸福。六方面:择偶(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择业(入对行业,跟对主管才能事业有成);择食(身体健康才会幸福);择友(交对朋友很重要,家庭才会幸福,出外靠朋友);教育(轻重缓急,至要莫若教子,身教)。择念,思想观念 西方企业由全面品质(产品)管制到全面道德伦理管理发展。教育不是金钱万能,不是理论越多。 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做善也。 例子(生日感恩孝顺,饭前祈祷文) 孝才幸福。施比受幸福。 第二集 理智、智慧——判断力——抉择 家庭是教付出、感恩、认知尽本分、懂得尽孝道的地方。 中国文化经历几千年印证,圣贤智慧超越了时间和空间。 抉择当中择念最重要,因为思想决定——行为决定——习惯决定——性格决定——命运人与人冲突的根源在思想,因为现在人思想普遍是自我为中心(即自私)(受功利主义、欲望、物质的影响)——(损人利己)竞争——斗争——战争——末日 解决21世纪的问题要用孔孟学说(核心仁爱)和大乘佛法(核心慈悲)。西方圣者(核心博爱) 仁爱——互助——互爱——大同 奢侈——物质的奴隶天堂——战场——坟墓 生涯规划(仁爱):从小培福、积福——年轻造福——老年享福 从自身做起,一定可以影响周围和社会 福田心耕 第三集 读书志在圣贤,道德学问奉献社会,仁爱,处处为别人着想。 人生格局的经营,垂范后世还是不饿死就行? 仁慈的根本是孝。《孝经》中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名为悖德。不学孝道,恩义、道义的人生态度没有办法形成。长利害(好恶),离婚率上升,带来犯罪率。《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论语》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贵立志。学贵力行。 佛即觉悟的人,有智慧的人,即明白道理的人。学佛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道:辶即实践。道,首先实践。道是做到的意思。 教育要慎于始。 第四集 《三字经》说,小学终,至四书。学要重视次序。 学一句做一句。 林则徐在《十无益》中说,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学习的方法: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门即道德。 认识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此之谓道。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

中国文化概论 浅析佛教中国化

浅析佛教中国化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摘要: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后,经过了一个长期的中国化过程,佛教的中国化主要表现在译经、格义、僧官制度,与农业结合及其判教开宗上。 关键词:佛教中国化格义僧官制度判教开宗 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支撑着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厦。这其中,儒、道是由中国本土产生的,而佛教则是从国外输入的。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在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了长期的中国化过程,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 一、什么是“佛教中国化”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由于它的思想学说在很多方面都与中国原有的思想有巨大差异,所以,在其传入中国后,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壮大,就必须根据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实际情况,在教义理论的内容和形式、传播方式、修行实践等各个方面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逐渐适应中国的国情。事实上,佛教自传人中国以后,由于其学说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佛儒之间为了争夺在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开展了长达近千年的争论。在争论中,佛教为了争取在中国发展的机会,针对当时中国的情况对佛教义理、修行方式和政治价值取向都进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造,最终完成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实现了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并推动和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换言之,佛教这样一个从两汉开始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直至隋唐时期繁荣的过程,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佛教中国化。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一一禅宗的出现,则是佛教中国化完成的标志。简言之,“佛教中国化,就是佛教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而不断调整传播方式和不断发展义理的过程。”① 二、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表现 (一)佛教初传入华与译经格义

读了弟子规的体会doc

读了弟子规的体会 篇一:读《弟子规》心得体会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 六一班孙淑贤 这个学期,学校开展了诵读经典《弟子规》的活动。“真是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古人写的《弟子规》压韵、好背,读上去琅琅上口,津津有味,且是至理名言。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听到别人赞美自己就感到惶恐不安,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就欢喜接受。经常这样做,那些正直诚实的人就逐渐与你亲近起来。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这样做的人太少了,而我呢?我的行为不正与这相反吗?记得不久前的期中考试,数学我拿了个99分,我就高兴得不知天高地厚地骄傲起来。妈妈告诫我说:“碗外有盆,盆外有缸,缸外有湖。”原本满心期待妈妈能夸奖我几句,真扫兴。我愤愤不平地说:“好不容易考得这么好,只差一分就是满分,也不晓得说几句好听的,哼!”唉,现在,我懂了,我们的古人多么谦虚呀,他们竟然是“闻誉恐,闻过欣”,我是不是该为自己曾经的骄傲感到羞愧呀! “出必吿,反必面。”这句话的意思是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做得真好,反之有个别同学在同学家玩到七八点才回家,他父母可着急了,打电话问这个同学,问那个同学的。过了

一天,老师在课堂上严厉的批评了他。那时我想到了“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其实我也有这样的毛病,有时下午上一节课玩到五点才回家,我得赶紧改啊! 《弟子规》里像以上这样的生活学习方面的“小”道理还有很多很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用心去体会,去理解,才能慢慢运用它,实践它。当我们把一些良好的习惯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我想这个世界就多一份和谐和文明。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篇二:读《弟子规》心得体会 读《弟子规》有感 读了《弟子规》一书,使我获益良多。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担任着多种角色,妻子、子女、母亲、教师,如何在这种物欲横流的今天找到方向,我想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很大。 一、孝敬之道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可到底怎么做到孝呢?就如弟子规中所说“入则孝”,就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都要尽到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之操心,和睦

弟子规 立人之本 法尔如是

弟子规立人之本法尔如是 老王谨白:学校读经管;学财政;当下亲近“国学”,实无所得。天命之年,仍就迷惑,赐墙及肩惭愧末学,岂谈国学之奥藏和心要,况未真修实证,说食数宝,唯恐自误误人,每思汗颜,想起“错下一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顿感惶悚,兹将局心限量学习心得和体会敬供养诸位老师分享矣,粗浅贻笑,万望仁者,垂慈海涵。 随着时代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弟子规》时常受到争议和质疑,《弟子规》自始至终围绕孝敬二字展开,此为儒之根,做人之本,性德乃尔。过现未来,无论何时何地,真理不变,是大根大本,形式可以改变,所谓不变随缘,随缘不变。 一、“成人”第一 当今,物质财富丰盛优裕,休闲娱乐多姿多彩,但社会风气日趋堪忧,诚信道德问题层出不穷,科技虽能强国,但却不能拯救世道人心。欣喜的是,近日,国家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而全国很多地方亦在开展和推广公民德行教育和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活动,不胜感叹。这是对当前教育偏颇和不足的正本清源和纠偏补正。 一个人可能成不了“才”,但必须“成人”,《弟子规》曰:唯德学,不如人,当自砺,《弟子规》结尾又道,“圣与贤,可驯致”。人成则圣贤成,教育首先要让一个人成为“人”,“成人”第一,“成人”的教育是扎根的教育,好比欲修万丈高楼,

必先坚筑地基。“成人”是教育最根本的使命,可见教育担负的重任,为此,德行是树人的第一要务,所谓“一德立而百善从之”,“君亲师”非为官之标准,是人人皆当如是,人人皆是“君亲师”,君是领导,是带头,讲求君道;亲是父母,亲爱、仁爱;师是教化,行为师范,相互教导、共同提升。关于国学、国粹、国史等,媒体讨论颇多,实在说,国学之真相是:学而时习之;国粹之真相是:孝敬而已;国史之真相是:一部因果史矣,皆“成人”教育与修身立德之核心与精粹。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和历史,历经沧桑,未被淘汰,孝敬为本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主导和维系着我们这个民族和大家庭,力量巨大,殊胜无比,功不可没。 二、弟子规:儒家之根,立人之本 1、弟子规,性德之彰显: 当前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中国,更凸显诚信道德和修身立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那么学习和贯彻传统文化应从何着手、如何落实,能否有个基本的标准,便于学习和观照呢,答案是首先从中国五千年家教的集大成者《弟子规》开始,《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和基础,是儒家的根,堪称“童蒙养正”的宝典,没有根,怎么修学,怎么用功努力,最终都不能“证果”。弟子规,从表面、事上看,是根据《论语?学而篇》章句所述而编写的,但根本上讲,从理上、性上看,弟子规是自性性德的体现,正如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金刚经曰:“如来无所说”,因为孔子和释迦摩尼所说,都是转述古圣先贤和古佛所说,再进

践行弟子规的心得

践行弟子规的心得 践行弟子规的心得践行弟子规的心得前段时间 ,学校安排全体教师进行了为期3 天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 ,大家共同学习、感悟和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成果。 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 ,使我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 ,不应该做哪些事 ,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 ,不应该做哪些事 ,怎么做好 ,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 ,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 ,其实做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 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 ,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 ,虽然历时久远 ,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 ,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此次学习 ,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 ,克服平时自己的一些惰性 ,要求学生做到的 ,必须自己身体力行 ,率先垂范 ,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 ,为学生做好表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 ,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 ,我们学习《弟子规》 ,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 ,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 ,那就需要时间了。 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 ,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 ,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 ,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 ,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 ,

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 ,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 ,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 ,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 ,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 ,使我受益非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 ,但就是没有真正去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 ,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三点体会 :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 ,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 ,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 ,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 通过这次学习 ,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 ,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以前和自己的老公总是爱闹别扭 ,委屈了还常常去找自己地父母诉说 ,想想自己多不该啊 ,不担没有关心父母 ,相反却总是带给他们烦恼。通过学习《弟子规》我发愿 :无论爸妈还是公婆我都要全心地尽一份孝心 ,让他们的晚年更加快乐 !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 ,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 ,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 ,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 ,反而常常争强好胜 ,骄傲自满。 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 ,也让自己落后于

佛教的哲学

浅评佛教哲学中的“方便”说(转) 摘要:方便在佛学中的概念是指引众生入真实法而设的灵活法门,是佛学重要的度化设施。方便思想还构成联结佛学体系的筋脉,可以平息经典之间的分歧。久而久之,方便更成为佛门中一种独特的行为文化,正,可以行中正之道,广利众生;反,可以排斥异己,文过饰非。总之,方便是属于佛学核心层的重要指导思想,支撑起佛学的浩大体系。 关键词:方便因人施教权巧反面作用 “方便”是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与之相对应,方便的原则也是僧人(居士或教众)处理日常事务的重要原则。佛教用语“方便”的原意应是指以灵活方式因人施教,使觉悟佛法真义,《维摩经·法供养品》:“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坛经·般若品》:“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五灯会元·章敬晖禅师法嗣·荐福弘辩禅师》:“方便者,隐实覆相,权巧之门也。被接中下,曲施诱迪,谓之方便。”这种方便又可称为“权假方便”、“善巧方便”,系指善于引诱众生入真实法而设的法门(当然,佛学喜细微的思辨,如慧远、窥基等对于方便概念的甲乙丙丁类之罗列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此处再换用佛学外语言来表述,“方便”在佛学中的第一要义是指一种点播、教化手段,也是一种传法的高水平功夫和师徒之间密切呼应的功夫,是佛家实现其宗旨的重要途径。佛法深奥,“方便”才是佛法与大众接触的面,这足以说明“方便”对于佛门是须臾不可离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历史演化的角度来看,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它自古印度传入中国后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方便”的过程。在宗派佛教中,较多地保留了印度佛学形态且不能够方便设教的律宗、法相宗流传范围不广,而简便易行、大胆剥落繁琐教义的禅宗、净土宗则得以发扬光大。“方便”其实也是一种双向互利的行为,不仅教众可以因此证悟佛法,提升思想境界,教门亦因“方便”而扩大兴盛,获得朝野重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