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2016—2017学年度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教案)

电子技术实验

内容提要

本章介绍了电子电路基础实验。通过基础实验教学,可使学生掌握器件的基本性能、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及基本的实验方法,从而验证理论,并发现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条件,培养学生从大量的实验数据中总结规律、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课的安排上,分成必做和选做题,同时配备了大量的思考题,使学习优秀的学生有发挥的余地。本章内容是进行电子技术设计的基础。

3.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熟悉模拟实验装置的结构。

二、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

三、预习要求

(1)阅读有关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部分内容。

(2)了解所用仪器仪表的主要用途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测量交流信号电压时,应当使用万用表的交流档还是使用交流毫伏表?为什么?

②当示波器显示屏上的波形高度超出显示屏时应该调整哪个旋钮?

③如何得到频率f=1KHz,幅值为100mv(有效值)的正弦信号?

回答上述问题并将答案写在实验报告上。

四、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等,它们和数字万用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3-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公共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示波器、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万用表接线用专用的表笔线。

1、示波器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现着重指出下列几点:

(1)寻找扫描光迹。开机预热,然后将示波器“垂直”显示方式置“CH1”或“CH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

①适当调节亮度旋钮(INTEN);

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AUTO”;

③适当调节垂直、水平“位移”(POSITION)旋钮,使扫描亮线位于屏幕的中央。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四种显示方式,即“CH1”、“CH2”、“DUAL”、“ADD”。

(3)为了显示稳定的被测信号波形,“触发源选择(SOURCE)”开关一般选为“CH1”或“CH2”触发,使扫描触发信号取自示波器内部的被测信号。

(4)触发方式开关(MODE)通常先置于“自动(AUTO)”调出波形后,若被显示的波形不稳定,可置触发方式开关于“常态(NORM)”,通过调节“触发电平”旋钮(LEVEL)找到合适的触发电压,使被测试的波形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

有时,由于选择了较慢的扫描速率,显示屏上将会出现闪烁的光迹,但被测信号的波形不在X轴方向左右移动,这样的现象仍属于稳定显示。

(5)适当调节“扫描时间”开关(TIME/DIV)及“垂直衰减”开关(VOLTS/ DIV),使

显示屏上能显示1~2个周期的被测信号波形。在测量幅值时,应注意将“垂直灵敏度微调”旋钮(VAR)置于“校准”(CAL)位置,即顺时针旋到底。

根据被测波形在显示屏坐标刻度上垂直方向所占的格数(DIV或CM)与“垂直灵敏度”旋钮指示值(VOLTS/DIV)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幅值的实测值Vp-p。

根据被测信号波形一个周期在显示屏坐标刻度水平方向所占的格数(DIV或CM)与“扫描时间”旋钮指示值(TIME/DIV)的乘积,即可得信号频率的实测值。

2、函数信号发生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按需要可以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输出电压最大可达9Vp-p,通过输出衰减开关(按下ATT和拉出AMPL各衰减20dB)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AMPL),可使输出电压在5mV~8V的范围内连续调节。输出信号的幅度的有效值和峰值需用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测量。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1Hz~1MHz)和频率微调旋钮(FREQUENCY)进行调节。输出的频率从面板上的数码显示直接读出。

函数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3、交流毫伏表

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之内用来测量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了防止过载而损坏,测量前一般先把量程开关置于量程较大位置上,然后在测量中逐档减小量程。

五、实验设备与器件

(1)示波器。

(2)函数信号发生器。

(3)双输入交流毫伏表。

(4)数字万用表。

(5)模拟电路实验箱。

六、实验内容和要求

1、用机内基准信号(CAL 2Vp-p)对示波器进行自检

(1)扫描基线调节。开启电源开关将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置于“CH1”、或“CH2”显示,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GND”,触发方式式开关置于“自动AUTO”。调节“辉度INTEN”旋钮和“聚集FOCUS”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且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然后调节“水平位移POSITION”旋钮和“垂直位移POSITION”旋钮,使扫描线位于屏幕中央,并且能上下左右移动自如。

(2)测试“基准信号”波形的幅度、频率。将示波器的“基准信号CAL”通过专用电缆线引入选定的CH1或CH2,将垂直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AC”或“DC”,触发源选择开关置于“CH1”或“CH2”。调节“扫描时间”开关(TIME/DIV)和“垂直衰减”开关(VOLTS/DIV)使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一个或数个周期稳定的方波波形。

①测量“基准信号CAL”幅度及频率,将“垂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校准CAL”位置,“垂直衰减”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基准信号幅值,记入表3-1中。

②测量“基准信号”频率。将“扫描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扫描时间”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基准信号频率,记入表3-1中。

2、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信号参数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有关旋钮,使输出频率分别为100Hz、1KHz、10KHZ、100KHz,有效值为0.5V、1V、10mV、50mV(交流毫伏表测量值)的正弦波信号,将两组数据分别填入表3-2中。

改变示波器“扫描时间”开关及“垂直衰减”开关等位置,测量信号源输出电压的周期、频率(需换算)及峰-峰值和有效值(需换算)记入表3-2中。

3、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实验箱中的电源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实验箱中的直流稳压电源电压值,并填入表3-3中,再用万用表测量直流信号源的电压值(为一个电压范围)填入表3-4中。

七、注意事项

预习报告只需写预习实验内容,无需抄录实验指导书中的所有内容,实验过程中所有的测量数据需记录在书中提供的便撕式原始数据记录表。待实验完成,经指导老师签字后撕下贴在实验报告的原始数据记录页。

实验报告是实验结束后,经过分析和整理实验原始数据得出实验结果,并通过分析、讨论给出心得体会。

八、思考题

1、测量实验箱上的直流电源+12V和-12V时,万用表的功能开关应放在什么位置

上?挡位打到什么数值上?

2、实验过程中,可以从示波器读取测量数据,也可以用交流毫伏表测量数据,

度说明两个测量结果有什么不同?

九、实验报告

1、整理实验数据,对预习要求回答的问题进行归纳。

2、归纳本次实验用到的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和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方法。

3、写出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哪些实验方法和需注意的地方?对实验方法有何

建议,如何改进?

4、回答预习要求的思考题中的问题目。

5、附上原始数据记录及指导教师签名。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步骤1:

表3-1 用机内基准信号(CSL 2Vp-p)对示波器进行自检

步骤2:

步骤3:

步骤4: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实验二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学会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 三、预习要求

1、阅读教材中有关单管放大电路的内容并估算实验电路的性能指标。

假设:NPN 三极管的100β=,120RB k =Ω,260RB k =Ω, 2.4RC k =Ω, 2.4RL k =Ω。估算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电压放大倍数u A 。

2、改变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i R 是否有影响?改变外接电阻RL 对输出电阻o R 是否有影响?

四、实验原理

图3-2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2和R B1

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 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3-2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3-2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和R B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基极电流I B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U CC 为供电电源,此为+12V 。

1

12

B B C

C B B R U U R R ≈

+ (3-1)

C E

BE

B E I R U U I ≈-=

(3-2)

)(E C C CC CE R R I U U +-= (3-3)

电压放大倍数

be

L C V r R R A β

-= (3-4)

输入电阻 be B B i r R R R 21= (3-5) 输出电阻 C R R ≈0 (3-6)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 i =0的情况下进行,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数字万用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 C 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 B 、U C 和U E 。一般实验中,为了避免断开集电极,所以采用测量电压,然后算出I C 的方法,例如,只要测出U E ,即可用E E

E C R U I I =

≈算出I C (也可根据C

C CC C R U U I -=,

由U C 确定I C ),同时也能算出E C CE E B BE U U U U U U -=-=,。

2、 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是指对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 C (或U CE )调整与测试。

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的影响。如工作点偏高,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以后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u O 的负半周将被削底,如图3-3(a )所示,如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失真,即u O 的正半周被缩顶(一般截止失真不如饱和失真明显),如图3-3(b )所示。这些情况都不符合不失真放大的要求。所以在选定工作点以后还必须进行动态调试,即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一定的u i ,检查输出电压u O 的大小和波形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则应调节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a)饱和失真 (b)截止失真

图3-3 静态工作点对U0波形失真的影响

改变电路参数U CC ,R C ,R B (R B1,R B2)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如图3-4所示,但通常多采用调节偏电阻R B2的方法来改变静态工作点,如减小R B2,则可使静态工作点提高等。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上面所说的工作点“偏高”或“偏低”不是绝对的,应该是相对信号的幅度而言,如信号幅度很小,即使工作点较高或较低也不一定会出现失真。所以确切的说,产生波形失真是信号幅度与静态工作点设置配合不当所致。如须满足较大信号的要求,

静态工作点最好尽量靠近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图3-4 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3、放大器动态指标测试

放大器动态指标测试包括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动态范围)和通频带等。

(1)电压放大倍数A V 的测量

调整放大器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然后加入输入电压u i ,在输出电压u o 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 i 和u o 的有效值U i 和U o ,则

A V =

i

O

U U (3-7) (2)输入电阻R i 的测量 为了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按图3-5电路在被测放大器的输入端与信号源之间串入一已知电阻R ,在放大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 S 和U i ,则根据输入电阻的定义可得:

R i =

i i I U =R

U U R i =R U U U i

S i

- (3-8) 测量时应注意

① 测量R 两端电压U R 时必须分别测出U S 和U i ,然后按U R =U S -U i 求出U R 值。

② 电阻R 的值不宜取得过大或过小,以免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通常取R 与R i

为同一数量级为好,本实验可取R=1~2K Ω。

(3)输出电阻R O 的测量

按图3-5电路,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条件下,测出输出端不接负载R L 的输出电压U O 和接入负载后输出电压U L ,根据

U L =

O L

O L

U R R R + (3-9)

即可求出R O

R O =(

1-L

O

U U )R L (3-10)

在测试中应注意,必须保持R L接入前后输入信号的大小不变。

图3-5 输入、输出电阻测量电路

①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 OPP的测量(最大动态范围)

如上所述,为了得到最大动态范围,应将静态工作点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为此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情况下,逐步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并同时调节R W(改变静态工作点),用示波器观察u o,当输出波形同时出现削底和缩顶现象(如图3-6)时,说明静态工作点已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然后反复调整输入信号,使波形输出幅度最大,且无明显失真时,用交

流毫伏表测出U O(有效值),则动态范围等于22U O。或用示波器直接读出U OPP来。

图3-6 静态工作点正常,输入信号太大引起的失真

②放大器频率特性的测量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是指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 V与输入信号频率f之间的关系曲线。单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3-7所示:

图3-7 幅频特性曲线

A vm为中频电压放大倍数,通常规定电压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下降到中频放大倍数的

1/2倍,即0.707A vm所对应的频率分别称为下限频率f L和上限频率f H,则通频带

f BW=f H-f L (3-11)

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就是测量不同频率信号时的电压放大倍数A V。为此可采用前述测A V 的方法,每改变一个信号频率,测量其相应的电压放大倍数,测量时要注意取点要恰当,在低频段与高频段要多测几点,在中频可以少测几点。此外,在改变频率时,要保持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且输出波形不能失真。

五、实验设备与器件 1、模拟电路实验箱。 2、函数信号发生器。 3、双踪示波器。 4、交流毫伏表。 5、数字万用表。

6、实验中所需的电阻器件。 六、实验内容和要求 1.连线

在实验箱的晶体管系列模块中,按图3-2所示连接电路。 2.测量静态工作点

静态工作点测量条件:输入接地即使Ui=0.

在步骤1连线基础上,Ui=0,打开直流开关,调节R W ,使I C =2.0mA (即U E =2.4V ),用万用表测量U B 、U E 、U C 、R B2值。记入表3-5中。

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调节一个频率为1KHz 、峰峰值为50mV 的正弦波作为输入信号U i 。把输入信号连接到

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同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入电压U i 和输出电压U o 的波形,在U o 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毫伏表测量表3-6中三种情况下的0U 和V A ,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 o 和U i 的相位关系,记入表3-6中。

注意:由于晶体管元件参数的分散性,定量分析时所给U i 为50mV 不一定适合,具体情况需

要根据实际给适当的U i 值,以后不再说明。由于Uo 所测的值为有效值,故峰峰值Ui 需要转化为有效值或用毫伏表测得的Ui 来计算A V 值。切记万用表、毫伏表测量都是有效值,而示波器观察的都是峰峰值。 4.观察静态工作点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在步骤3的R C =2.4K Ω,R L = ∞连线条件下,调节一个频率为1KHz 、峰峰值为50mV 的正弦波作为输入信号U i 。调节R W ,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电压波形,在u o 不失真的条件下,测量数组I C 和U O 的值,记入表3-7。测量I C 时,要使Ui=0(断开输入信号U i )。

5.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在步骤3的R C =2.4K Ω R L =∞连线条件下,使u i =0,调节R W 使I C =2.0mA (参见本实验步骤2),测出U CE 值。调节一个频率为1KHz 、峰峰值为50mV 的正弦波作为输入信号U i ,再逐步加大输入信号,使输出电压U o 足够大但不失真。然后保持输入信号不变,分别增大和减小R W ,使波形出现失真,绘出U o 的波形,并测出失真情况下的I C 和U CE 值,记入表3-8中。每次测I C 和U CE 值时要使输入信号为零(即使u i =0)。

6.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在步骤3的R C =2.4K Ω R L =2.4K Ω连线条件下,同时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电位器R W ,用示波器和毫伏表测量U OPP 及U O 值,记入表3-9。

*7.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按图2-4所示,取R=2K ,置R C =2.4K Ω,R L =2.4K Ω,I C =2.0mA 。输入f=1KHz 、峰峰值为50mV 的正弦信号,在输出电压u o 不失真的情况下,用毫伏表测出U S ,U i 和U L ,用公式2-8(3-8)算出R i 。

保持U S 不变,断开R L ,测量输出电压U O ,参见公式3-10算出R 0。 *8.测量幅频特性曲线

取I C =2.0mA ,R C =2.4K Ω,R L =2.4K Ω。保持上步输入信号u i 不变,改变信号源频率f ,逐点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U O ,自作表记录之。为了频率f 取值合适,可先粗测一下,找出中

频范围,然后再仔细读数。

七、注意事项

1.检测所用导线是否导通,尽量连接短导线避免干扰。接好电路检查无误再通电。

2.选连接直流通路测静态工作点,接Ucc=+12V和地线,电路图虚线部分需用导线连接,测量时开上接通,开关下断开,测量电阻Rb2的时候需要将Rb2和电路断开,即开关上断开。

3.测量静态电压时,注意正确调整万用表挡位;实验中不直接测量电路电流值,通过测量两点电压,计算电流。调节电位器进需缓慢些,静态工作调好后,不要再动电位器,以免影响测量。

4.如果电路工作不正常,可自己检测电路中的三极管。其方法:将万用表的旋钮拨到欧姆挡的R×100(或R×1K)位置,用红表笔接触基极,用黑表笔分别接触另两个电极,若三极管为NPN型,则测量的两个电阻值都较大(几百千欧以上);若三极管为PNP型,则测量的两个电阻值都较小(几百欧至几千欧)。如果不符合这个规律,则表明该三极管坏了。

八、实验报告

1.整理测试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画出相关曲线;

2.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各参数对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影响,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比较。

3.回答预习要求和思考题中的问题;

4.附上原始数据记录及指导教师的签名。

九、思考题

1.如果在实验电路中,将NPN型晶体管换成PNP型晶体管,试问Ucc及电解电容极性应如何改动?

2.在示波器上显示的NPN和PNP型晶体管放大器输出电压的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波形是否相同?说明其理由。

3.在单级放大电路中,哪些元件是决定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

4.负载电阻R L变化时,对电压放大倍数有无影响?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步骤1:

表3-5 测量静态工作点(+I C=2.0mA)

步骤2:

表3-6 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I C=2.0mA U i= mV (有效值)

步骤3:

表3-7 观察静态工作点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R C=2.4KΩ R L= ∞ U i= mV

步骤4:

表3-8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步骤5:

表3-9 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C L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实验三 射极跟随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射极跟随器的特性及测试方法 2.进一步学习放大器各项参数测试方法 二、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 三、预习要求

1.复习射极跟随器的工作原理。

2.根据图3-8的元件参数值估算静态工作点,并画出交、直流负载线。 四、实验原理

图3-8 射极跟随器实验电路

图3-8为射极跟随器,输出取自发射极,故称其为射极跟随器。RB 调到最小值时易出现饱和失真,RB 调到最大值时易出现截止失真,由于本实验不需要失真情况,故RW=100K 取值比较适中,若想看到饱和失真使RW=0K ,增加输入幅度即可出现,若想看到截止失真使RW=1M ,增加输入幅度即可出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验证一下。本实验基于图3-8做实验,现分析射极跟随器的特点。

其特点是

1. 输入电阻R i 高

R i =r be +(1+β)R E (3-12) 如考虑偏置电阻R B 和负载电阻RL 的影响,则 R i =R B ∥[r be +(1+β)(R E ∥R L )] (3-13) 由上式可知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电阻R i 比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 i =R B ∥r be

要高的多。输入电阻的测试方法同单管放大器,实验线路如图3-8所示,

R i =

1R U U U I U i

S i

i i -= (3-14)

即只要测得A 、B 两点的对地电位即可。 2. 输出电阻R O 低

R O =

β

be

r ∥R E ≈

β

be

r (3-15)

如考虑信号源内阻R S ,则 R O =

β

)

//(B S be R R r +∥R E ≈

β

)

//(B S be R R r + (3-16)

由上式可知射极跟随器的输出电阻R O 比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输出电阻R O =R C 低得多。三极管的β愈高,输出电阻愈小。

输出电阻R O 的测试方法亦同单管放大器,即先测出空载输出电压U O ,再测接入负载R L 后的输出电压U L ,根据

U L =

L L

O O

R R R U + (3-17)

即可求出R O

R O =(

1-L

O

U U )R L (3-18) 3. 电压放大倍数近似等于1 图3-8电路 A V =

)

//)(1()

//)(1(L E be L E R R r R R ββ+++<1 (3-19)

上式说明射极跟随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小于近似1且为正值。这是深度电压负反馈的结果。但它的射极电流仍比基极电流大(1+β)倍,所以它具有一定的电流和功率放大作用。

五、实验设备与器件 1、模拟电路实验箱。 2、函数信号发生器。 3、双踪示波器。

4、交流毫伏表。

5、数字万用表。

6、实验中所需的电阻器件。 六、实验内容和要求

1.在晶体管系列实验模块中按图3-8正确连接电路,此时开关K 先开路,。

2. 静态工作点的调整

打开直流开关,在B 点加入频率为1KHZ 、峰峰值为1V 的正弦信号U i ,输出端用示波器监视,调节R W 及信号源的输出幅度,使在示波器的屏幕上得到一个最大不失真输出波形,然后置U i =0,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各电极对地电位,将测得数据记入表3-10中。

在下面整个测试过程中应保持R W 和R b 值不变(即I E 不变)。

3. 测量电压放大倍数A V

接入负载R L=1KΩ,在B点加入频率为1KHZ、峰峰值为1V的正弦信号U i,调节输入信号幅度,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U o,在输出最大不失真情况下,用毫伏表测U i、U0值。记入表3-11。

4. 测量输出电阻R O

接上负载R L=1K,在B点加入频率为1KHZ、峰峰值为1V的正弦信号U i,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用毫伏表测空载输出电压U O,有负载时输出电压U L,记入表3-12。

5. 测量输入电阻R i

在A点加入频率为1KHZ、峰峰值为1V的正弦信号U S,,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出A、B点对地的电位U S、U i,记入表3-13。

6. 测射极跟随器的跟随特性

接入负载R L=1KΩ,在B点加入频率为1KHZ、峰峰值为1V的正弦信号U i,并保持不变,逐渐增大信号U i幅度,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直至输出波形不失真时,测所对应的U L值,计算出A V记入表3-14。

七、注意事项

电流值是经由测量电压和电阻值计算获得,不进行电流的直接测量。

八、实验报告

1.整理测试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画出相关曲线;

2.分析射极跟随器的性能和特点各是什么?

3.回答预习要求和思考题中的问题;

4.附上原始数据记录及指导教师的签名。

九、思考题

1.射极跟随器和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区别是什么?

2.为了减小电路对信号源的衰减,需要增加电路的输入电阻,在射极跟随器中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提高电路的输入电阻?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步骤1:

表3-10静态工作点的调整

步骤2:

步骤3:

步骤4:

步骤5: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实验四场效应管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结型场效应管的性能和特点。

2.进一步熟悉放大器动态参数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

三、预习要求

1.复习有关场效应管部分内容,并分别用图解法与估算法计算管子的静态工作点(根据实验电路参数),求出工作点处的跨导g m。

2.场效应管放大器输入回路的电容C1为什么可以取得小一些(可以取C1=0.1μF)?

四、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万用表

3.交流毫伏表

4.信号发生器

5.电阻器、电容器若干。

五、实验原理

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

.

图3-9 结型场效应管共源级放大器

1. 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和参数

图3-10 3DJ6F 的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曲线

场效应管的特性主要有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图3-10所示为N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3DJ6F 的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曲线。其直流参数主要有饱和漏极电流I DSS ,夹断电压U P 等;交流参数主要有低频跨导g m =

GS

D

U I ??|U GS =常数。3DJ6F 的典型参数值及测试条件如表3-15所示。 参数名称 饱和漏极电流I DSS (mA) 夹断电压U P (V) 跨导g m (μA/V) 测试条件

U DS =10V U GS =0V

U DS =10V I DS =50μA

U DS =10V

I DS =3mA f=1KHz 参数值

1~3.5

<|-9|

>1000

2. 场效应管放大器性能分析

图3-9为结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共源极放大电路。其静态工作点 U GS =U G -U S =

2

11g g g R R R +U DD -I D R S (3-20)

I D =I DSS (1-

2

)P

GS U U (3-21) 中频电压放大倍数 A V =-g m '

L R =-g m R D ║R L (3-22) 输入电阻 R i =R G +R g1║R g2 (3-23) 输出电阻 R O ≈R D (3-24) 式中跨导g m 可由特性曲线用作图法求得,或用公式 g m =

)1(2P

GS P DSS U U

U I - (3-25) 计算。但要注意,计算时U GS 要用静态工作点处之数值。

3. 输入电阻的测量方法

场效应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与实验二中晶体管放大器测量方法相同。其输入电阻的测量,从原理上讲,也可采用实验二中所述方法,但由于场效应管的R i 比较大,如直接测量输入电压U S 和U i ,由于测量仪器的输入电阻有限,必然会带来较大的误差。因此为了减小误差,常利用被测放大器的隔离作用,通过测量输出电压U O 来计算输入电阻。测量电路如图3-11所示。

图3-11 输入电阻测量电路

在放大器的输入端串入电阻R ,把开关K 掷向位置1(即使R=0),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压U O1=A V U S ;保持U S 不变,再把K 掷向2(即接入R ),测量放大器的输出电压U O2。由于两次测量中A V 和U S 保持不变,故 U O2=A V U i =

V S i

i

A U R R R + 由此可以求出

R i =

R U U U O O O 2

12

- (3-26)

式中R 和R i 不要相差太大,本实验可取R=100~200K Ω。 六、实验内容

1.按图3-9连接好电路,且使电位器R D 初始值调到4.3K 。 2.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整

1)查阅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和参数,记录下来备用,如图3-10可知放大区的中间部分:U DS 在4~8V 之间,U GS 在-1~-0.2V 之间。

2)使Ui=0,打开直流开关,用万用表测量U G 、U S 和U D 。检查静态工作点是否在特性曲线放大区的中间部分。如合适则把结果记入表3-16中。

3)若不合适,则适当调整R g2,调好后,再测量U G 、U S 和U D 记入表3-16中。 3.电压放大倍数A V 、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的测量 1) A V 和R O 的测量 按图3-9电路实验,把R D 值固定在4.3K 接入电路,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KHz 、峰峰值为200mV 的正弦信号U i ,并用示波器监视输出u o 的波形。在输出u o 没有失真的条件下,分别测量R L =∞和R L =10K Ω的输出电压U O (注意:保持U i 不变),记入表3-17中。.用示波器同时观察u i 和u o 的波形,描绘出来并分析它们的相位关系。 2) R i 的测量

按图3-11改接实验电路, 把R D 值固定在4.3K 接入电路,选择合适大小的输入电压U S ,将开关K 掷向“1”,测出R=0时的输出电压U O1,然后将开关掷向“2”(接入R),保持U S 不变,再测出U O2,根据公式 R i =

R U U U O O O 2

12

- 求出R i ,记入表3-18中。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答案-

习题1-1欲使二极管具有良好的单向导电性,管子的正向电阻和反向电阻分别为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答:二极管的正向电阻越小越好,反向电阻越大越好。理想二极管的正向电阻等于零,反向电阻等于无穷大。习题1-2假设一个二极管在50℃时的反向电流为10μA ,试问它在20℃和80℃时的反向电流大约分别为多大?已知温度每升高10℃,反向电流大致增加一倍。解:在20℃时的反向电流约为:3 2 10 1.25A A μμ-?=在80℃时的反向电流约为:321080A A μμ?=

习题1-5欲使稳压管具有良好的稳压特性,它的工作电流I Z 、动态电阻r Z 以及温度系数αU ,是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答:动态电阻r Z 愈小,则当稳压管的电流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量愈小,稳压性能愈好。 一般来说,对同一个稳压管而言,工作电流I Z 愈大,则其动态内阻愈小,稳压性能也愈好。但应注意不要超过其额定功耗,以免损坏稳压管。 温度系数αU 的绝对值愈小,表示当温度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的百分比愈小,则稳压性能愈好。

100B i A μ=80A μ60A μ40A μ20A μ0A μ0.993 3.22 安全工作区

习题1-11设某三极管在20℃时的反向饱和电流I CBO =1μA , β=30;试估算该管在50℃的I CBO 和穿透电流I CE O 大致等于多少。已知每当温度升高10℃时,I CBO 大约增大一倍,而每当温度升高1℃时,β大约增大1% 。解:20℃时,()131CEO CBO I I A βμ=+=50℃时,8C BO I A μ≈() () ()0 5020 011%3011%301301%39 t t ββ--=+=?+≈?+?=()13200.32CEO CBO I I A mA βμ=+==

《电子技术基础》正式教案

电 子 技 术 基 础 教 案 §1-1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半导体的导电本质, 2. 理解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概念 3. 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难点 1.半导体的导电本质 2.PN结的形成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列举法,启发法 教具 二极管,三角尺 小结 半导体中载流子有扩散运动和漂移运动两种运动方式。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运动称为漂移运动。在半导体中,如果载流子浓度分布不均匀,因为浓度差,载流子将会从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扩散运动。 多数载流子因浓度上的差异而形成的运动称为扩散运动 PN结的单向导电性是指PN结外加正向电压时处于导通状态,外加反向电压时处于截止状态。 布置作业 1.什么叫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1-1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自然界中的物质,按其导电能力可分为三大类: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半导体的特点: ①热敏性 ②光敏性 ③掺杂性 导体和绝缘体的导电原理:了解简介。

一、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Si)、锗(Ge)。硅和锗是4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轨道上有4个价电子。 1.热激发产生自由电子和空穴 每个原子周围有四个相邻的原子,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紧密结合在一起。两个相邻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室温下,由于热运动少数价电子挣脱共价键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同时在共价键中留下一个空位这个空位称为空穴。失去价电子的原子成为正离子,就好象空穴带正电荷一样。 在电子技术中,将空穴看成带正电荷的载流子。 2.空穴的运动(与自由电子的运动不同) 有了空穴,邻近共价键中的价电子很容易过来填补这个空穴,这样空穴便转移到邻近共价键中。新的空穴又会被邻近的价电子填补。带负电荷的价电子依次填补空穴的运动,从效果上看,相当于带正电荷的空穴作相反方向的运动。 3.结论 (1)半导体中存在两种载流子,一种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另一种是带正电的空穴,它们都可以运载电荷形成电流。 (2)本征半导体中,自由电子和空穴相伴产生,数目相同。 (3)一定温度下,本征半导体中电子空穴对的产生与复合相对平衡,电子空穴对的数目相对稳定。 (4)温度升高,激发的电子空穴对数目增加,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增强。 空穴的出现是半导体导电区别导体导电的一个主要特征。 二、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 完全纯净的、结构完整的半导体材料称为本征半导体。 杂质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微量杂质,可使其导电性能显著改变。根据掺入杂质的性质不同,杂质半导体分为两类:电子型(N型)半导体和空穴型(P型)半导体。 1. N型半导体 在硅(或锗)半导体晶体中,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如磷(P)、砷(As)等,则构成N型半导体。 在纯净半导体硅或锗中掺入磷、砷等5价元素,由于这类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5个价电子,故在构成的共价键结构中,由于存在多余的价电子而产生大量自由电子,这种半导体主要靠自由电子导电,称为电子半导体或N型半导体,其中自由电子为多数载流子,热激发形成的空穴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1、本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其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和典型集成运放的特性与参数,掌握基本放大、负反馈放大、集成运放应用等低频电子线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打好基础。 2、本课程教学要求: 1.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外部特性、主要参数、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及应用原理。 2.掌握共射、共集、共基、差分、电流源、互补输出级六种基本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分析,熟悉改进放大电路,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分析方法,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概念及分析。 3.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熟练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增益的近似估算,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及其消除原则。 4.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和典型电路,理解理想运放的概念,熟练掌握集成运放的线性和非线性应用原理及典型电路;掌握一般直流电源的组成,理解整流、滤波、稳压的工作原理,了解电路主要指标的估算。

3、使用的教材: 杨栓科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教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康华光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高教出版社 童诗白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凤言编,《电子电路基础》第二版,高教出版社, 谢嘉奎编,《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四版,高教出版社, 陈大钦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问答、例题、试题》,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唐竞新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解题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肖子编,《电子线路辅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谢自美编,《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绪论 本章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要求了解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本章总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采用多媒体教学) §1-1 电子系统与信号0.5 §1-2 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0.5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学生情况分析 该门课程所授对象是电子20和电子22班,两个班的学生都接近50人,均为二年一期学生。该批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子技术基础》的模拟电路的大部分,对专业都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专业课的学习方法都有一定的掌握,并学习过《电工基础》课程且有部分同学通过了电工证的考试,还学习过电子技能训练,掌握了基本工具的使用,具备一定的制作能力并有浓厚的兴趣。他们都还处于入门期,对知识的渴望较高,对专业课的反映很好。这些都是有利的方面。 不利的方面也是有的,诸如存在学生之间发展不平衡:有的课外参加过制作培训,甚至有少部分同学对电视机维修都有较好的掌握,而有同学对起码的制作还没入门,更有甚者有学生还不会使用万用表。还存在班级发展不平衡:由于电子20班与电子22班在以前的授课中专业老师不一样,各任课教师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使得班级之间有各方面的差异。随着《电子技术基础》一年二期的学习,有部分同学产生了畏难情绪,失去了学习兴趣。这两个班都有少部分同学是从电子23班转入的,在学生不平衡方面就尤为明显。 当然,教学过程本身就是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状况做出相应的布置,让学生能学有所获。在对教材处理上,在教学方法上,在教学辅导等等各教学环节上都要有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达到建立学生的学习兴趣,构成学生的知识个性。使学生能成为社会的中等技术工人,并具备后绪发展能力。

教材分析 该课程选用的由张龙兴主编的《电子技术基础》,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教育部规划教材。全书分两篇,第一篇模拟电路基础,第二篇数字电路基础。第一篇学生已经在一年二期学习了大部分内容,只有集成运放一节没有学习。第二篇数字电路包括逻辑门电路、数字逻辑基础、组合逻辑电路、集成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的产生和整形电路、数模和模数转换、智能化电子系统简介八个章节。 在教学中不可能面面具到,就需要适度的对教材进行处理,只能以部分为重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侧重于逻辑门电路(8课时)、数字逻辑基础(10课时)、组合逻辑电路的教学(14课时)、集成触发器(16课时)、时序逻辑电路(16课时);对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电路让学生了解性掌握(4课时)。对于智能化电子系统简介、数模和模数转换章节由于内容太深,太抽象学生不易掌握,不予讲解,但在大学阶段又有较多的应用,故就鼓励学生进行自学,对于不懂的内容个别辅导。所授内容共68课时(共需17周),由于时间限制,对其他相关内容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故要求学生能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相关资料,来达到学以至用的目的。《电子技术基础》虽然是一门基础课,但他的应用还是相当广泛的,故在教学中也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以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教学措施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课程.doc

周 授课 教学 执行 授课章节及内容摘要 学时 方式 课外作业及考核 次 情况 思考: 1、冬季穿脱毛衣时,静 1 绪论 安全用电常识 2 讲授 电有上千 v 的电压,为什么没有 出现电死人的情况? 2 15、 16 级德育体验周, 17 级军训 2 3 触电急救 2 电教 练习急救措施 4 第一章 电路的结构和常用基本 2 电教 课后习题一、二 物理量(电压、电流) 5 国庆、中秋放假 2 6 电路的相关物理量(电位、电动 2 讲授 课后习题三 1、 2、 3、 4 势、电能 ) 7 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结构与作用 2 讲授 练习册 1.3、 1.4 8 秋季田径运动会 2 9 电路相关名词及基尔霍夫电压、 2 讲授 练习册 1.5 一、填空题 电流定律 10 第二章 磁场及电磁感应 2 电教 练习册 2.1、 2.2 11 半期复习与测试 2 测试 半期测试题 12 第三章 电容、 电感的概念、 参数 2 电教 课后习题一 、二、 标注及应用 13 第四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概 2 电教 练习册 4.1 念、相关物理量 14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2 讲授 课后习题 一、二、 15 纯电感、纯电容电路的结构及功 2 电教 课后习题 三、四 率 16 纯电阻电路的结构及功率、电路 2 讲授 练习册 4.2 4.5 的功率因数 17 第五章三相交流电源的产生与应 2 讲授 课后题一、二、三 用 18 三相负载的连接 2 电教 练习册 5.1 一、 19 三相电功率 2 讲授 练习册 5.1 二、三 5.2 一、 二、 三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适用学时:前60(54)学时 编写日期:2006年2月1日

§绪言 学时:1学时 教学内容 一、电子技术基础课的性质 电子技术研究怎样通过各种半导体管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电路将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变换或重新组合,然后应用到各个领域。 电子技术基础课主要介绍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等,进而说明各种基本电路的应用范围、效率和形式。 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容 1、半导体器件 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是最常用的半导体器件,本书重点介绍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和主要参数,以及它们的简单检测方法。 2、放大和振荡电路 放大电路的放大功能是电子技术的重要理论依据。 3、集成运算放大器 4、直流电源 5、晶闸管电路 6、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7、触发器和时序电路 三、课程目的和学习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虽然是专业理论基础,但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第一节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学时:1学时 教学要求: 1.了解半导体的一般概念 2.理解半导体的导电机理与导电特性 3.理解掺杂半导体的产生及导电类型 4.了解PN结的概念 5.理解PN结形成的原理及PN结的单向导电性 教学内容 一、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a )硅和锗原子的简化结构模型 (b)晶体的共价键结构及电子空穴对的产生 图 1.1硅、锗原子结构模型及共价键结构示意图 二、N 型和P 型半导体 1、N 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参入微量五价元素的杂质形成的半导体,其共价键结构如图1.2所示。常用的三价元素的杂质有磷、砷和锑等。 图1.2 N 2、P 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参入微量三价元素的杂质形成的半导体,其共价键结构如图1.3所示。常用的三价元素的杂质有硼、铟等。 图1.3 P 三、PN 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1、PN 结的形成 所示。

04730电子技术基础(三)及答案07教学内容

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电子技术基础(三)试题 课程代码:0473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某元件A 上的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如题1图所示,已知 U =5V ,I=2mA ,则( ) A.元件吸收的功率为10W B.元件产生的功率为10W C.元件吸收的功率为10mW D.元件产生的功率为10mW 题1图 2.若令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等于零,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 B.电压源开路,电流源开路 C.电压源短路,电流源短路 D.电压源开路,电流源短路 3.若正弦电流i 1(t )=I 1m sin(2πt )A,i 2(t )=I 2m sin(4πt -2π)A ,则i 1相位( ) A.超前i 2相位2π B.滞后i 2相位2π C.滞后i 2相位4 π D.不能与i 2相位作比较 4.在由双极型晶体管构成的单级放大电路中,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位相反的是( ) A.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B.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C.共基极放大电路 D.任何一种放大电路 5.放大电路如题5图所示,假设电容C 1,C 2,C s 容量足够大,对交流信号可视作短路, L L R R ='∥R D ,则输入电阻R i 的表达式是( ) A.R G 1 B.R G 2 C.R G 1∥R G 2 D.R G 1+R G 2

题5图 6.在同相比例运算电路中,其输入电阻R if 为( ) A.R if =∞ B.R if 很小 C.R if =0 D.R if 与信号有关 7.理想运放作放大信号使用时,其放大倍数A uf ( ) A.与信号大小有关 B.与信号极性有关 C.仅与外接电阻有关 D.与运放型号有关 8.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流过每个二极管的电流平均值I D(A V)与输出电流平均值I O(A V)的关系为 ( ) A.I D(A V)=2I O(A V) B.I D(A V)=I O(A V) C.I D(A V)=2 1 I O(A V) D.I D(A V)=4 1 I O(A V) 9.如输出电压为5V ,最大输出电流为1.5A ,则可选用的集成稳压器是( ) A.7805 B.78M05 C.78L05 D.7905 10.十六进制数(7D)16对应的十进制数为( ) A.(123)10 B.(125)10 C.(127)10 D.(256)10 11.有三个输入端的或非门电路,要求输出高电平,则其输入端应( ) A.全部都要为高电平 B.至少一个端为低电平 C.全部都要为低电平 D.至少一个端为高电平 12.下列各图中,使输出F=1的电路是( ) 13.在半加器 中,AB 分别为被加数与加数,则半加器和S 为( ) A.S =B A B.S =B A +AB C.S =B A B A + 14.在下列各图中,能实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的教案.doc

周 授课章节及内容摘要 授课次学时 1 绪论安全用电常识 2 2 15、16 级德育体验周, 17 级军训 2 3 触电急救 2 4 第一章电路的结构和常用基本 2 物理量(电压、电流) 5 国庆、中秋放假 2 6 电路的相关物理量(电位、电动 2 势、电能) 7 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结构与作用 2 8 秋季田径运动会 2 9 电路相关名词及基尔霍夫电压、 2 电流定律 10 第二章磁场及电磁感应 2 11 半期复习与测试 2 12 第三章电容、电感的概念、参数 2 标注及应用 13 第四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概 2 念、相关物理量 14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2 15 纯电感、纯电容电路的结构及功 2 率 16 纯电阻电路的结构及功率、电路 2 教学执行 课外作业及考核 方式情况 思考: 1、冬季穿脱毛衣时,静 讲授电有上千v 的电压,为什么没有 出现电死人的情况? 电教练习急救措施 电教课后习题一、二 讲授课后习题三1、 2、 3、 4 讲授练习册1.3、 1.4 讲授练习册 1.5 一、填空题 电教练习册 2.1、 2.2 测试半期测试题 电教课后习题一、二、 电教练习册 4.1 讲授课后习题一、二、 电教课后习题三、四 讲授练习册 4.2 4.5

的功率因数 17 第五章三相交流电源的产生与应 2 讲授课后题一、二、三 用 18 三相负载的连接 2 电教练习册 5.1 一、 19 三相电功率 2 讲授练习册 5.1 二、三 5.2 一、二、 三 20 期末复习 2 讲授复习试题 第一章审核签字课题 第一节 授课时数 2 课时授课时间第1 周第 1 ~ 2 课时 知识1、了解电路的组成。 与 2、掌握电路中每部分的作用。 技能 教 学过程 目与讲授法与图示法相结合,便于学生回忆巩固。 标 方法 情感 态度 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电器设备来进行讲解。 与价 值观 新学期开学,学生身心状态还未收回,切寒假后,此前所学知识部分已经遗忘或模糊,学情分析 需要通过复习收心和巩固知识,为新课内容做准备。 教学重点1、电路结构2、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1、讲电路图形符号和实物结合,识读简单电路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教材信息:《模拟电子电路及技术基础(第三版)》,孙肖子主编 主讲教师:孙肖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 学时:64学时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已具备线性电路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包含有源器件的线性电路和线性分析、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晶体二极管、稳压管、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和集成运放等非线性有源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主要参数及其基本应用电路,掌握各种放大器、比较器、稳压器等电路的组成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及应用技术,获得电子技术和线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其他相关领域中的内容,以及为电子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课程具体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电子技术的发展与模电课的学习MAP图(2学时) 介绍模拟信号特点和模拟电路用途,电子技术发展简史,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四种放大器模型的结构、特点、用途及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主要性能指标,频率特性和反馈的基本概念。 1.基本要求 (1)了解电子技术的发展,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模拟信号特点和模拟电路用途。 (2)熟悉放大器模型和主要性能指标。

(3)了解反馈基本概念和反馈分类。 (二)、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基础(8学时) 主要介绍各种理想集成运算应用电路的分析、计算,包括同/反相比例放大、同/反相相加、相减、积/微分、V-I和I-V变换电路和有源滤波等电路的分析、计算,简单介绍集成运放的实际非理想特性对应用电路的影响及实践应用中器件选择的依据和方法。 1.基本要求 (1)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符号、模型、理想运放条件和电压传输特性。 (2)熟悉在理想集成运放条件下,对电路引入深反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掌握“虚短”、“虚断”和“虚地”概念。 (3)掌握比例放大、相加、相减、积/微分、V-I和I-V变换电路的分析、计算。 (4)了解二阶有源RC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和全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幅频特性及零极点分布,能正确判断电路的滤波特性。 (5)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的含义,了解实际集成运放电路的非理想特性对实际应用的限制。 2.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集成运放应用电路的分析、计算和设计。 难点:有源滤波器的分析、计算和集成运放非理想特性对实际应用的影响,。 (三)、电压比较器、弛张振荡器及模拟开关(4学时) 主要介绍简单比较器、迟滞比较器和弛张振荡器的电路构成、特点、用途、传输特性及主要参数的分析、计算,简单介绍单片集成电压比较器和模拟开关的特点、主要参数和基本应用。

最新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设计

《电工基础》教案

《电工基础》教案 教 学 总 结 本节课内容较浅,再加上勤与学生互动,是可以达到教学目标的。 课堂练习 4个小组各选1名学生上黑板默画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作 业 1.名词解释(1) (P 36) 2.填空题(1) (P 36) 章 节 第1章 直流电路 1.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流 学 时 1学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理解电流产生的条件和电流的概念, 2、掌握电流的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流的计算公式。 难点:电流产生的原因、条件。 教 法 类比、讲解、练习 教学过程 过程设计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初中对电流是如何定义的? 引 入:在初中我们就知道:大量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就如同水流一般,在大量自由电荷(自由运动的水分子)的两端 加上电压(水压)就发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水流)。 新课讲解 一、电流的形成 1、电流:大量的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 要有自由电荷。 (2) 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 1、电流的强弱用电流强度表示。电流强度简称为电流。

《电工基础》教案

《电工基础》教案 一、电能 1、设导体两端电压为U,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q,电场力所做 的功为:W = q U 而q = I t,所以 W = U I t 单位:W-焦耳(J);U-伏特(V);I-安培(A);t-秒(s)。 2、电场力所做的功即电路所消耗的电能W = UIt 3、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二、电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某段电路传送或转换的电能。 W P= t 或P= UI 单位:P-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电能的常用单位(kW ? h) 1度 =h k W 1?= 3.6?106J 2 、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1)定义:电气设备在给定的工作条件下,正常运行时所规定的最大允许值。 2)实际工作时,如果超过电气设备的额定值,会是使用寿命缩短获造成损伤;如果小于电气设备的额定值,电气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3)额定功率—P N 额定电压—U N :。 额定电流—I N 例:有一功率为60 W的电灯,每天使用它照明的时间为4小时,如果平均每月按30天计算,那么每月消耗的电能为多少度?合为多少

(完整word版)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

第1、2课时 课题半导体特性、 PN 结、二极管课型 教学了解半导体的特性和PN 结的形成与特性 目的掌握二极管、稳压管的特性 重点PN结的形成与特性 难点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教学过程 一、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1、光敏性、热敏性、可掺杂性 2、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3、 N 型半导体 结构形成方式:掺入五价杂质元素使载流子数目增多,自由电子是多子 4、 P 型半导体 结构形成方式:掺入三价杂质元素使载流子数目增多,空穴是多子 二、 PN结的形成与特性 1、形成过程 2、特性:单向导电性 三、二极管 1、结构、外形、分类: (1)按材料分 : 有硅二极管,锗二极管和砷化镓二极管等。 (2 )按结构分 : 根据 PN结面积大小 , 有点接触型、面接触型二极管。 (3 )按用途分 : 有整流、稳压、开关、发光、光电、变容、阻尼等二极管。 (4 )按封装形式分: 有塑封及金属封等二极管。 (5)按功率分 : 2、主要参数 3、判别办法:用万用表欧姆档判别正、负极及好坏。 4、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5、特殊功能二极管:稳压管、发光二极管 课后小结半导体有自由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普通 二极管电路的分析主要采用模型分析法 稳压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结构与普通二极管类似,均由 PN 结构成。但稳压二极管工作在反向击穿区

第 3、4 课时 课题半导体三极管课型 教学1、了解三极管的结构与特性;2、掌握三极管的类型和电流放大原理; 目的3、理解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重点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 难点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 教学过程 一、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二、三极管在电路中的联接方式 三、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及原理 三极管实现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是发射结正向偏置, 集电结反向偏置。 1)发射区向基区发射电子的过程 2)电子在基区的扩散和复合过程 I C I B 3)电子被集电区收集的过程 二、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1、输入特性:i B=f(u BE)u CE常数 2、输出特性:i C=f(u CE)i B常数 课后小结了解三极管的结构与特性;掌握三极管的类型和电流放大原理;理解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资料(含答案)

11级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一.概念填空: 1.电路由电源负载中间环节三部分组成。 2.电路中电流数值的正或负与参考方向有关,参考方向设的不同,计算结果也不同。 3.理想电压源的端电压与流过它s的电流的方向和大小无关,流过它的电流由端电压与外电路所共同决定。 4.由电路中某点“走”至另一点,沿途各元件上电压代数和就是这两点之间的电压。5.相互等效的两部分电路具有相同的伏安特性。 6.电阻并联分流与分流电阻值成反比,即电阻值大者分得的电流小,且消耗的功率也小。 7.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大电阻分得的电压大,小电阻分得的电压小功率也小。 8.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相互等效是对外电路而言。 9.在电路分析中,应用戴维南或诺顿定理求解,其等效是对外电路而言。 11 .常用的线性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常用的非线性元件有二极管和三极管。 12.二极管正向偏置,是指外接电源正极接二极管的阳(或正)极,外接电源负极接二极管 的阴(或负)极。 13.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杂 3 价元素,其多数载流子是空穴,少数

载流子是 自由电子 。 40. N 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杂 5 价元素,其多数载流子是 自由电 子 ,少数载流子是 空穴 。 14.若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其发射结必须 正偏 、集电结必须 反偏 ; 三极管最重要的特性是具有 电流放大 作用。 15.根据换路定则,如果电路在t=0时刻发生换路,则电容的电压u c(0+)= uc(0-) ,电 感电流i l (0+)= i l (0-) 。 16.三极管工作时,有三种可能的工作状态,它们分别是__放大状态_、___饱和状态、___ 截止状态_____。 38.3个输入的译码器,最多可译出 __8____(2×2×2)____ 路的输出。 17.4个输入的译码器,最多可译出 __16___(2×2×2×2)______ 路的输出。 18.根据逻辑功能的不同,可将数字电路分为___组合 ______逻辑电路和 时序________逻辑电路两大类。 19.F=A ——(B+C) +AB C —— 的最小项表达式是 m1+m2+m3+m6 。 20.两个电压值不同的理想电压源并联,在实际电路中将 不允许(或不存在) 。 33.两个电流值不同的理想电流源串联,在实际电路中将 不允许(或不存在) 。 21.基本数字逻辑关系有 与 、 或 、 非 三种。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电类各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 本课程以分立元件的基本放大电路为基础,以集成电路为主体,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理解各种基本电路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及应用;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基本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课程性质、特点、学习方法。了解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掌握放大电路的模型和 主要性能指标。 教学重点:

放大电路的模型,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应用考虑。 教学难点: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应用考虑。 教学内容: 简单介绍本课程的性质、课程特点、课程学习方法等。对电子技术的发展状况作简要介绍,引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对放大电路的模型、性能指标及应用做概要介绍。 对教材中第一章内容可不作详细讲解,待讲到相关内容时再作简要讲解。 第二章、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集成运放的主要结构,掌握理想运放的模型、特点及利用“虚短”和“虚断”分析理想放大器构成的应用电路。熟练掌握集成运放构成的典型应用电路,包括同相放大、反相放大、加法、减法、微分、积分运算电路和仪用放大器。通过自学和上机环节掌握模拟电路计算机仿真软件-PSPICE。 教学重点: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模型、特性。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典型应用电路。 教学难点: 对理想放大器的理解,“虚短”和“虚断”的理解和正确运用。 教学内容: (1)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了解集成动算放大器的内部构成、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传输特性。 (2)理想运算放大器 正确理解理想放大器条件下,放大器的电路参数及其物理意义。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新

1概论和安全用电常识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及重要性 1)电力工业(能源、电力、电工制造) 2)基础工业(运输、铁路、冶金、化工、机械) 3)高新技术 (生物、光学、半导体、卫星、空间站、核弹、导弹等) 2.教学安排 1)时间 2)内容及主要参考书 3)考试方式及成绩评定 3.基本要求 1)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按时交作业 3)注意学习方法 预习——听课——作业——实验 4)重视实验 希望师生互动,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4.主要内容 二、安全用电 1.触电 人体因触及高电压的带电体而承受过大的电流,以致引起死亡或局部受伤的现象称为触电。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流过人体电流的频率、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以及触电者本人的情况有关。人体的电阻为800 至几万欧不等,36V以下的电压对人体安全不构成威胁。通常规定36V以下的电压为安全电压。

触电事故表明,频率为50~100Hz的电流最危险,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50mA(工频)时,就会产生呼吸困难、肌肉痉挛、中枢神经遭受损害从而使心脏停止跳动以至死亡;电流流过大脑或心脏时,最容易造成死亡事故。 2.安全措施 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除应注意开关必须安装在火线上以及合理选择导线与熔丝外,还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1)正确安装用电设备电气设备要根据说明和要求正确安装,不可马虎。带电部分必须有防护罩或放到不易接触到的高处,以防触电。 2)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用导线和埋在地中的接地装置连接起来,叫做保护接地,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系统中。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地以后,即使外壳因绝缘不好而带电,这时工作人员碰到机壳就相当于人体和接地电阻并联,而人体的电阻远比接地电阻大,因此流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微小,保证了人身安全。 3)电气设备的保护接零保护接零就是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中,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中性线连接起来。这时,如果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而碰壳,由于中性线的电阻很小,所以短路电流很大,立即使电路中的熔丝烧断,切断电源,从而消除触电危险。 4)使用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的作用主要是防止由漏电引起的触电事故和单相触电事故;其次是防止由漏电引起火灾事故以及监视或切除一相接地故障。有的漏电保护装置还能切除三相电动机的断相运行故障。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讲课稿

精品文档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 授课教师:姚大杰 授课班级:14机制 14机制(对口) 2015—2016第二学期

教学内容注意点手写课前互动:试想如果没有电,会给同学们哪些不便? 由问题引出下面内容: 电工学是非电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电 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为升学以及后续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1、电工学课程研究的对象————“电” 2、电工学课程的发展 3、电能的优越性 (1)便于转换 (2)便于输送 (3)便于控制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电路:电流流通的路径。 直流电路:由直流电源供电的电路。 1.1电路作用与电路模型 一、电路的组成及作用 电路就是电流通过的闭合路径,它是由各种电气器件按一定方式用导 线连接组成的总体。电路的结构形式和所能完成的任务是多种多样的,从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用电设备到工、农业生产中用到的各种生产机械的电器 控制部分及计算机、各种测试仪表等,从广义说,都是电路。最简单的电 路如图所示的手电筒电路。 1、组成:电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电源是供应电能的设备。在发电厂内将化学能或机械能等非 电能转换为电能,如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 (2)负载是使用电能的设备,又称用电器。作用是将电能转换成 其它形式的能量,如电灯、电炉、扬声器、电动机等。 (3)中间环节用于连接电源和负载。起传输和分配电能或对电信 号进行传递和处理的作用,如变压器、输电线等。 电路三 部分组 成

教 学 内 容 注意点 手写 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恒定电流,也称为直流电流,用I 表示。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交变电流,简称交流电流,用i 表示。 电流的单位为A (安[培]),还有kA (千安)、mA (毫安)、μA (微安)等。 31kA 10A = 361A 10mA 10A μ== 3、电流的方向 (1)实际方向 习惯上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或负电荷移动的反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2)参考方向:可以任意选取 在分析电路时,常常要知道电流的方向,但有时电路中电流的实际方向难于判断,此时常可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电流的“参考方向(也称正方向)”。 所选的参考方向不一定与实际方向一致。 当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其参考方向一致时,则电流为正值;反之,当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其参考方向相反时,则电流为负值,如图所示。 I I 实际方向实际方向 参考方向参考方向 a a b b a )0I > b )0I < 4、电流的表示方法 (1)箭头:→ (2)双下标:ab I 5、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安培表)来测量。测量时注意: (1)交、直流电流用不同表测量。 (2)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 参考方向选取

电子技术基础作业习题教学文案

精品文档 一、填空题: 1、N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极微量的价元素组成的。这种半导体内的多数载流子为,少数载流子为,不能移动的杂质离子带电。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极微量的价元素组成的。这种半导体内的多数载流子为,少数载流子为,不能移动的杂质离子带电。 2、三极管的内部结构是由区、区、区及结和结组成的。三极管对外引出的电极分别是极、极和极。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1、P型半导体中不能移动的杂质离子带负电,说明P型半导体呈负电性。()2、自由电子载流子填补空穴的“复合”运动产生空穴载流子。 ()3、用万用表测试晶体管时,选择欧姆档R×10K档位。 ()4、PN结正向偏置时,其内外电场方向一致。 ()5、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三极管都具有电流放大能力。 三、选择题 1、单极型半导体器件是()。 A、二极管; B、双极型三极管; C、场效应管; D、稳压管。 2、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微量的()元素构成的。 A、三价; B、四价; C、五价; D、六价。 3、稳压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状态是()。 A、导通状态; B、截止状态; C、反向击穿状态; D、任意状态。 4、用万用表检测某二极管时,发现其正、反电阻均约等于1KΩ,说明该二极管()。 A、已经击穿; B、完好状态; C、内部老化不通; D、无法判断。 5、PN结两端加正向电压时,其正向电流是()而成。 A、多子扩散; B、少子扩散; C、少子漂移; D、多子漂移。 四、简述题 1、N型半导体中的多子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载流子,P型半导体中的多子是带正电的空穴载流子,因此说N型半导体带负电,P型半导体带正电。上述说法对吗?为什么? 2、半导体和金属导体的导电机理有什么不同?单极型和双极型晶体管的导电情况又有何不同? 精品文档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 第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自测题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和“√”表示判断结果填入空内。 (1)在N 型半导体中如果掺入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 型半导体。( √) (2)因为N 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3)PN 结在无光照、无外加电压时,结电流为零。( √) (4)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是多子漂移运动形成的。(×) (5)结型场效应管外加的栅一源电压应使栅一源间的耗尽层承受反向电压,才能保证 R大的特点。( √) 其 GS U大于零,则其输入电阻会明显变小。(×) (6)若耗尽型N 沟道MOS 管的 GS 二、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l) PN 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A 。 A.变窄 B.基本不变 C.变宽 (2)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C 。 A.正向导通 B.反向截止 C.反向击穿 (3)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电压和集电结电压应为 B 。 A.前者反偏、后者也反偏 B.前者正偏、后者反偏 C.前者正偏、后者也正偏 (4) U GS=0V时,能够工作在恒流区的场效应管有A 、C 。 A.结型管 B.增强型MOS 管 C.耗尽型MOS 管 三、写出图Tl.3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 图T1.3

四、已知稳压管的稳压值U Z =6V ,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min =5mA 。求图Tl.4所示电路中U O1和U O2各为多少伏。 (a) (b) 图T1.4 解:左图中稳压管工作在击穿状态,故U O1=6V 。 右图中稳压管没有击穿,故U O2=5V 。 五、电路如图T1.5所示,V CC =15V ,β=100,U BE =0.7V 。 试问: (1)R b =50k Ω时,U o=? (2)若T 临界饱和,则R b =? 解:(1)26BB BE B b V U I A R μ-= =, 2.6C B I I mA β==, 2O CC C c U V I R V =-=。图T1.5 (2)∵ 2.86CC BE CS c V U I mA R -= =,/28.6BS CS I I A βμ== ∴45.5BB BE b BS V U R k I -= =Ω 六、测得某放大电路中三个MOS 管的三个电极的电位如表Tl.6所示,它们的开启电压也在表中。试分析各管的工作状态(截止区、恒流区、可变电阻区),并填入表内。 表T1.6 管号 U GS(th) /V U S /V U G /V U D /V 工作状态 T 1 4 -5 1 3 恒流区 T 2 -4 3 3 10 截止区 T 3 -4 6 5 可变电阻区 解:因为三只管子均有开启电压,所以它们均为增强型MOS 管。根据表中所示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2016—2017学年度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教案)

电子技术实验 内容提要 本章介绍了电子电路基础实验。通过基础实验教学,可使学生掌握器件的基本性能、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及基本的实验方法,从而验证理论,并发现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条件,培养学生从大量的实验数据中总结规律、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课的安排上,分成必做和选做题,同时配备了大量的思考题,使学习优秀的学生有发挥的余地。本章内容是进行电子技术设计的基础。 3.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熟悉模拟实验装置的结构。 二、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 三、预习要求 (1)阅读有关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部分内容。 (2)了解所用仪器仪表的主要用途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测量交流信号电压时,应当使用万用表的交流档还是使用交流毫伏表?为什么? ②当示波器显示屏上的波形高度超出显示屏时应该调整哪个旋钮? ③如何得到频率f=1KHz,幅值为100mv(有效值)的正弦信号? 回答上述问题并将答案写在实验报告上。 四、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等,它们和数字万用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3-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公共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示波器、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万用表接线用专用的表笔线。 1、示波器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现着重指出下列几点: (1)寻找扫描光迹。开机预热,然后将示波器“垂直”显示方式置“CH1”或“CH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 ①适当调节亮度旋钮(INTEN); 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AUTO”; ③适当调节垂直、水平“位移”(POSITION)旋钮,使扫描亮线位于屏幕的中央。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四种显示方式,即“CH1”、“CH2”、“DUAL”、“ADD”。 (3)为了显示稳定的被测信号波形,“触发源选择(SOURCE)”开关一般选为“CH1”或“CH2”触发,使扫描触发信号取自示波器内部的被测信号。 (4)触发方式开关(MODE)通常先置于“自动(AUTO)”调出波形后,若被显示的波形不稳定,可置触发方式开关于“常态(NORM)”,通过调节“触发电平”旋钮(LEVEL)找到合适的触发电压,使被测试的波形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 有时,由于选择了较慢的扫描速率,显示屏上将会出现闪烁的光迹,但被测信号的波形不在X轴方向左右移动,这样的现象仍属于稳定显示。 (5)适当调节“扫描时间”开关(TIME/DIV)及“垂直衰减”开关(VOLTS/ DIV),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