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口腔科学》理论教学大纲(五官)

《口腔科学》理论教学大纲(五官)

《口腔科学》理论教学大纲(五官)
《口腔科学》理论教学大纲(五官)

《口腔科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眼耳鼻喉咽方向使用)

Ⅰ前言

根据遵义医学院眼耳鼻喉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口腔科学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内容,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教学重点,通过熟悉、掌握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为眼耳鼻喉专业相关学科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拓展打下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眼耳鼻喉咽方向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重点内容以实线标示,便于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重点内容的前提下,可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40学时。

四教材:《口腔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张志愿,6版,2004年。

Ⅱ正文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一教学目的

学习口腔颌面部、牙、牙周组织和口腔黏膜的解剖结构、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口腔颌面部的范围及分区。

(二)熟悉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

(三)了解乳牙列、恒牙列及牙位记录。

(四)了解牙齿的解剖及牙体、牙周组织结构。

(五)熟悉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及生理特点。

三教学内容

(一)口腔颌面部的范围、分区。

(二)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结构、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三)乳牙、恒牙的数目、名称、萌出时间次序及牙位记录符号与方法,为病历书写奠定基础。(四)牙体的解剖形态及牙体、牙周组织的结构。

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

一教学目的

学习口腔颌面部常规检查及特殊检查,对口腔常见病、多发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二教学要求

(一)熟悉口腔内常规检查方法、内容和意义。

(二)熟悉口腔颌面部常规检查方法、内容和意义。

(三)了解口腔颌面部特殊检查所涉及的内容。

三教学内容

(一)口腔内常规检查

1口镜、探针和镊子的使用。

2详细询问病史。

3 视、探、叩、触、嗅和咬诊。

(二)颌面部常规检查。

(三)口腔颌面部特殊检查。

第三章龋病、牙髓、根尖周病

一教学目的

学习牙体牙髓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一)熟悉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二)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

(三)了解诊断、治疗原则。

三教学内容

龋病:

(一)概述龋病的定义。

(二)病因:龋病发病的四联因素(细菌、食物、宿主、时间)。

(三)临床表现:龋病的临床特点:色、形、质改变和疼痛。病变过程:浅龋、中龋、深龋(四)诊断:诊断要点:色、形、质的改变和疼痛特点。

(五)治疗:讲述治疗原则。去除龋坏组织,充填龋洞;保护牙髓的正常活力;恢复解剖外形咀龋功能。

(六)预防:

1 定期做口腔检查;

2菌斑控制

3窝沟封闭与氟化物应用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一)概述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定义。

(二)病因:细菌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免疫因素。

(三)可复性牙髓炎、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坏死和急、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特点。

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特点:

1自发性、阵发性剧痛

2冷热刺激疼痛加剧

3夜间疼痛加剧

4疼痛不能定位

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特点:

1自发性持续性剧痛

2牙齿有伸长感

3对温度刺激无反应

4轻叩剧痛

5 可以明确指出患牙

6化脓期可出现全身反应

(四)可复性牙髓炎、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坏死和急、慢性根尖周炎的诊断、鉴别诊断要点和应急处理、治疗原则。

第四章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一教学目的

学习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熟悉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三)掌握预防措施。

三教学内容

(一)病因:牙齿生长发育期间,受到某种全身性或局部性不利因素的影响而使牙齿在结构、形态、数目和萌出等方面受到影响,致使牙齿发育异常及各种物理或化学原因所致的牙体缺损。(二)临床表现:非龋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特征。

(三)诊断和治疗: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四)预防:

1牙齿发育异常应从孕期、儿童期进行预防;

2牙齿磨损应从改正不良习惯等方面进行预防。

第五章牙周组织疾病

一教学目的

认识理解牙周组织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一)熟悉牙周组织疾病的流行情况和分类。

(二)掌握牙周组织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

(三)了解牙周组织疾病的治疗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病因:慢性龈炎及慢性牙周炎的始动因素和全身因素。始动因素中重点是菌斑、牙石、食

物嵌塞。

(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特点,包括色、形、质的改变。

龈炎临床特点:

1牙龈出血、疼痛。

2牙龈本身有色、形、质的改变。

3牙石、菌斑、口腔卫生差、口臭。

4龈沟加深、龈脓肿。

牙周炎临床特点:

1牙龈炎症。

2牙周袋形成、溢脓。

3牙龈退缩。

4牙齿松动移位。

5 X-ray表现:牙槽骨吸收。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要点。

龈炎:牙龈色、形、质的改变,牙龈出血。

牙周炎:牙周袋形成和附着丧失、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移位。

(四)治疗:介绍各种治疗方法。

龈上洁治术(洁牙)、龈下刮治术、翻瓣术、牙龈切除成形术、松牙固定术、拔除不能保留的患牙。

(五)牙龈炎的预防。

第六章口腔粘膜病

一教学目的

认识理解口腔粘膜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了解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单纯疱疹的病因、症状、临床分类、诊断、治疗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病因:

1阿弗它口疮的病因

分类:轻型口疮、口炎性口疮;

重型口疮、自塞氏综合征;

2疱疹性口炎的病因

(二)临床表现: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各类临床表现特点、疱疹性口炎的临床表现特点。

(三)诊断: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及疤疹性口炎的诊断要点:

(四)治疗:对症治疗。

第七章口腔卫生保健

一教学目的

学习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口腔摄护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保持口腔卫生的基本方法。

(二)熟悉不同人群的口腔保健。

三教学内容

(一)控制菌斑的方法:刷牙、牙线、牙签、漱口。

(二)龈上洁治术。

(三)口腔不良习惯对牙齿与颌骨发育的影响。

(四)消除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

(五)普通和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妊娠期妇女的口腔保健;婴幼儿、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口腔保健。

第八章口腔局部麻醉

一教学目的

学习口腔局部麻醉和阻滞麻醉的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口腔局部麻醉的方法。

(二)了解常用局部麻醉药物。

(三)熟悉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和预防。

三教学内容

(一)常用局部麻醉药物。

(二)口腔局部麻醉方法:表面麻醉、润麻醉和阻滞麻醉。

(三)阻滞麻醉时采用的体位、注射部位(解剖标志)、进针角度和深度、麻醉区域。

(四)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和预防:全身和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

第九章牙拔除术

一教学目的

学习牙拔除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牙拔除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了解拔牙的基本步骤。

(三)了解拔牙术常见并发症与预防。

三教学内容

(一)拔牙的适应证。

(二)拔牙的禁忌证。

(三)拔牙前准备和拔牙的基本步骤。

(四)拔牙术常见并发症与预防

1 术中并发症的产生和防治。

2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和防治。

第十章口腔颌面部感染

一教学目的

认识理解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原则。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颌面部感染的病因、临床特点。

(二)熟悉颌面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三)并发症的防治。

三教学内容

(一)概述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

(二)智齿冠周炎及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病因、临床特点。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原则。

(四)治疗原则。

第十一章口腔颌面部损伤

一教学目的

认识理解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原则。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特点及处理原则。

(二)熟悉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颌骨骨折的分类及临床表现。三教学内容

(一)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

(二)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

1窒息 1)、原因 2)、临床表现 3)、急救

2 出血

3颅脑损伤

4休克

5感染

(三)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特点及处理

1特点。

2处理原则。

(四)颌骨骨折

1上颌骨骨折

1)临床分类(I、Ⅱ、Ⅲ型)。

2)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2下颌骨骨折

1)临床分类(四型)。

2)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3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

1)复位固定:

上颌骨骨折的复位固定包括外固定、内固定;下颌骨骨折的复位固定包括单颌牙弓夹板固定、邻牙结扎固定和颌间固定法。

2)髁状突骨折的治疗原则。

3)儿童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

第十二章口腔颌面部肿瘤

一教学目的

认识理解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口腔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

(二)了解口腔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原则。

三教学内容

(一)口腔颌面部囊肿:软组织囊肿和颌骨囊肿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二)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三)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十三章颞下颌关节疾病

一教学目的

认识理解颞下颌关节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颞下颌关节的功能解剖。

(二)熟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颞下颌关节脱位和颞下颌关节强直。

三教学内容

(一)颞下颌关节的软、硬组织、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的运动特点。

(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颞下颌关节脱位和颞下颌关节强直的病因、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原则。

第十四章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

一教学目的

学习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全身系统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

(二)熟悉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

(一)全身系统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

1 血液及出血性疾病的口腔表现特征。

2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口腔表现特征。

3 爱滋病的口腔表现特征。

(二)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1 龋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2 牙周炎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Ⅲ教学组织和方法

一实施机构:由口腔学院相关教研室执行。

二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

三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课堂教学方式,辅助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重点内容以讲授为主,一般内容以自学为主。

2.辅导形式:辅导讲义,课堂答疑,网络查询。

四考核办法:采用闭卷笔试。教学测量:理论考试80%,平时成绩20%。

Ⅳ教学时数分配表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五官科护理学课程编号: N2070069 英文名称:Ophthalmology and otorhinolaryngology Nursing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24学时讲课学时:24学时 学 分:1.5学分 适用对象: 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药理学、中医护理基础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五官科护理学是阐述眼科、耳鼻咽喉科和口腔科护理规律的学科。属临床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本学科从护理学角度观察眼、耳鼻咽喉、口腔等器官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状态进行护理评估作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提出预期目标和护理措施,探讨用护理学的技术方法,协同医生做好各种治疗护理工作,促使其从疾病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 本课程主要介绍眼耳鼻喉的解剖生理以及眼耳鼻喉科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原则及相应的专科护理。并通过临床见习与实习使所学理论语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对疾病加深认识和理解。 五官科护理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和考试,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板书、模型、图谱等,以及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强化学生对眼、耳、鼻、咽喉、口腔的解剖、生理特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五官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在教学和教改方面,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科学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以问题为中心(PBL)、多媒体、电化教学等,应用投影仪、幻灯、挂图、模型、演示、录像等现代化教具。同时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判断,增强教学效果。适当开展临床病例讨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所学的知识,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一章眼的应用解剖生理 【教学要求】 1.掌握眼球的各组成部分 2.熟悉眼球各组成部分的生理特点及熟悉眼附属器官的解剖 3.了解眼附属器官的生理特点 【教学内容】 1.眼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康复过程中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入门课程;是学习护理专业的基础教材,它包括了护理学发展史、护理学基本概念、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卫生服务体系、护理专业与法律、护理程序、以及基础护理理论基础和操作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最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二、总体要求 通过护理学基础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护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各项基本技能,掌握病人的生理需求及心理社会需求,用护理理论知识和娴熟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满足病人的生理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学基础》主要教授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时数分配 总学时:81 (理论:60 操作:21)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护理学基础的教学目的及护理学的任务和范畴。 熟悉护理工作方式及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 了解现代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课程内容 一、护理学的形成,现代护理学和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二、护理学的任务、范畴与工作方式,护士素质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三、学习护理学基础的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护理学的发展过程。 二、现代护理的任务和范畴、发展方向 考核要求 一、掌握现代护理学发展的特点,护理学的主要任务 二、熟悉护理学实践的范畴 三、了解我国卫生保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今后方向 第二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人的基本需要的特性及意义,健康的定义及影响因素熟悉护理的发展历程,成长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了解护理的特征,整体护理为护理领域带来的变革 课程内容 一、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人的基本需要 三、人的成长与发展 四、人的自我发展 五、健康和疾病的概念及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六、人的内外环境、人类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七、护理的概念及演变进程 八、护士在维持和促进健康中的角色 九、专业与护理专业 十、学习护理学基本概念的重要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健康的定义、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有机化学(汪小兰-第四版)教学大纲(最新整理)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及名称:[11C115010]有机化学 学分:3 总学时:50 开课专业:科学教育(专升本)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有机化学在化工学院的教学计划中是一门基础课。它是化学学科一门关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用途以及有机反应原理的重要课程。 课程设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化学等有关课程准备必要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结合生物系的需要,介绍有关的物质和反应,并兼顾现代有机化学新成就: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 1、掌握重要有机化学的命名方法,构造异构现象和顺、反异构现象。 2、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及其典型性质。熟悉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缩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游离基反应、亲电加成反应、亲电取代反应、亲核加成反应的反应历程。 3、初步掌握旋光异构现象。了解外消旋化和内消旋化。外消旋化的拆分、构象、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 4、掌握糖、油脂、类脂、重要杂环母体的结构、组成利性质。 5、萜类、甾类化合物利维生素只作——般了解。

6、每章每节都留有一定的习题作业。在可能的情况下安排一些习题课。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1学时) 1-1 有机化学研究对象与任务 1-2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3 共价键的键参数 键长、键角、键能、键的极性。 1-4 分子间的力 1-5 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点 1-6 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 1-7 研究有机化学的方法 1-8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二章烷烃(3学时) 2-1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 2-2烷烃的命名;普通命名法、系统命名法、基的概念。 2-3烷烃的结构;SP3杂化轨道、σ一键、键角、键长、键能 2-4烷烃的构象:乙烷、丁烷的构象。 2-5烷烃的性质:物理性质:熔点、沸点、比重、溶解度、化学性质:稳定性、氧化、热裂化、 2-6卤化反应(均裂、异裂、游离反应历程)。天然气和石油。

《中级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中级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学时:45学时 学分:2.5 学分 理论学时:45 实验学时:0 适用专业: 应用化学,材料化学 课程号:BF001016 大纲执笔人:姜林 大纲审定人:朱凤岗 一、 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级有机化学是本科(基础)有机化学的后续课程之一,本课程是在基础有机化学的 基础上,对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对有机反应机理进行比较深入地讨论,对立 体化学知识进行归纳,同时还介绍有机化学的最新进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原 有有机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有机化学反应及其机理的理解,掌握一些有机化学的理 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深造或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取代、缩合、消除、重排等反应的机理, 掌握立体化学的知识,掌握有机反应中活性中间体的结构及特征,了解周环反应的原理、 芳烃亲电反应的分速率因子,了解有机化学的新进展等。 3.课程教学改革 新课程,略。 二、 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 有机反应总论(2学时) 1.1有机反应的分类 按反应历程分类—自由基反应,离子反应,分子反应 按原料与产物分类—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加成反应,分子重排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1.2反应热力学 反应的自由能变化的关系式:ΔG = ΔH-TΔS 自由能与平衡常数的关系:ΔG = -RT ln K;ΔG<0,正反应容易发生 1.3反应动力学 基元反应的反应速率 r = k[A]a [B]b 反应级数 = a+b

1.4反应速率理论 碰撞理论 r = 几率因子×碰撞因子×能量因子,该理论在有机反应中很少应用 过渡状态理论 反应物 → 过渡状态[X…Y…Z]→产物;一步反应有一个过渡态、而二步反应有两个过渡态;该理论又称为活化络合物理论 Hammond假设—分子的能量改变小,它在结构上的改变也小,因此,过渡态的结构应当与能量相近的分子(反应物或产物)近似 同位素效应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 kH/kD 1.5研究有机历程的一般方法 产品的鉴定,中间体存在的确定,同位素标记,催化剂研究,立体化学研究,动力学研究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反应热力学,过渡状态理论,Hammond假设 难点:Hammond假设,同位素效应 第二章 立体化学(4学时) 2.1立体化学基础 构造异构、立体异构、构造、构型、构象的概念 对称性、手性和对映异构 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不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2.2 构象与构象分析 链状化合物的构象—1,2–二取代乙烷、乙醛、丙酮的构象 环状化合物的构象—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 2.3 外消旋体的拆份 机械分离法 形成非对映体的拆分法 生物化学法 色谱分离法 2.4 不对称合成的几个概念 光学纯度百分率(%O.P)= [α]观 / [α]max 对映体过量百分率(%e.e)= %R-%S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课程代码:ZBB091003-04 适用专业:化学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学时学分:96学时/ 6学分 先修要求:无机化学 大纲执笔人:黄国保大纲审核人:杨黄根 教材信息:李景宁主编《有机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一、课程概述 《有机化学》课程是化学与食品科学学院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对人才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有机化合物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的应用为重点,研究有机化学类化合物具有共同特点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具有理论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是化学(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有机化学》课程主要讲授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在具有无机化学等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有机化合物相关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有机化学》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综合性强,是化学专业本科知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由基础到专业的特殊使命。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观点、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而且有助于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开发学生智能及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课程目标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一)课程目标 通过对《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从事化学教育、化工技术职业岗位必需的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教学、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学习专业课和毕业后从事化学教育、医药以及化工产品的生产、化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目标如下:(1)【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理论知识教学,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立体异构、有机合成等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本着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为原则,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淡化过深的反应机理,强化与实际的联系。 (2)【学科思想方法】 通过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实验教学以基本技能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以严谨的课堂训练为主,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加强相关实验理论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3)【学科教学育人】

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7学分)教学大纲Word版

《有机化学》(7学分)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7学分》(有机化学上4学分,有机化学下3学分)(建议本课程放于二年级) 一、教学基本目标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它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合成、物理性质及有机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是化工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并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基本技能,为后继课程和进一步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打下必要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和研究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2学时) *有机化合物的含义和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共价键的性质:键长、键角、键能及其键的极性; 共价键的断裂方式:均裂、异裂; 自由基反应和离子型反应的特点; *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概念;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有机化学的现状和发展; *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 第二章烷烃(5学时) 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构造异构; 烷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 烷烃的结构:甲烷的结构,*碳原子的SP3杂化,?键; *构象:乙烷、正丁烷的构象;

*构象的表示方法:透视式、纽曼投影式; 烷烃的物理性质; 烷烃的化学性质: 取代反应:自由基卤代反应, *自由基取代反应历程,*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反应热、*活化能; 氧化反应:低级和高级烷烃的氧化,有机化学中氧化反应的含义; 异构化反应、裂化反应和裂解反应。 第三章烯烃(7学时) 烯烃的通式、同系列和构造异构; 烯烃的命名:系统命名、顺反和Z-E命名(次序规则); 烯烃的结构:乙烯的结构、*碳原子的SP2杂化、*键;分子轨道理论、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 *构型; 烯烃的主要来源和制法:石油裂解气的分离、*醇脱水、*卤代烷烃脱卤化氢、邻二卤化物脱卤素 烯烃的化学性质: 双键的加成反应:催化加氢;*亲电加成(X2、HX、H2SO4、HOX、H2O及硼氢化—氧化水解),亲电加成规则(马氏规则)及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含顺式、反式加成);*自由基加成——过氧化物效应及其反应历程; 烯烃的氧化:*臭氧化分解、环氧化; 聚合反应; -H的卤代、氧化。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红外光谱(5学时) (一)炔烃 炔烃的命名;

五官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教学文稿

五官科护理学教学大 纲

《五官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五官科护理学是介绍对眼、耳、鼻、喉、气管、食管疾病病人的整体护理和防治知识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眼科护理学及耳鼻喉科护理学二部分。其重点在于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强化预防战略,把三级预防观念贯彻始终,并融医疗、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护理程序,对五官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进行常规的护理,对五官科的急诊患者能采取应急护理措施,并学会使用五官科器械,对病人进行一般检查。 一.总述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能够: 1、叙述五官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护理知识 2、对五官科危急病人作出初步应急护理措施。 3、进行五官科一般的检查、常用的治疗护理操作和常见手术护理常规 4、进行五官科卫生宣教和预防保健措施。 (二)内容及学时分配

(三)总学时:30小时 (四)教学方式:讲授、小组病例讨论、见习及学生自习、CAI课件、实验实习等(五)教学效果评价: l、理论考试。 2、学生反馈及学生作业评判、同行评判。 3、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有关考核。 二、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眼的应用与解剖生理 〔目标〕 1.描述眼球壁各层的解剖生理特征,并说出其功能。 2、说出屈光间质的组成及生理意义 3、列出房水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4、叙述眼附属器的组成及其在保护眼球上的功能。 5、说明视路的组成及其损害所出现的征象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眼球 一、眼球壁 二、眼球内容物 第二节视路 第三节眼附属器 一、眼睑 二、结膜 三、泪器 四、眼外肌 五、眼眶 第四节眼球的血管与神经 一、血管 二、神经 第二章眼科护理概述 〔目标〕 1.能收集眼科病人的护理病史,进行初步的评估,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和措施。2.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视力检查,视野检查,色觉检查,光定位检查的操作及记录方法 3.简述常用的眼压测量法及注意事项 4.进行眼前段的顺序检查 5.会进行翻眼皮操作、进行照亮放大操作。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Syllabus for Fundamental Nursing 一、课程任务与性质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是护理专业主干学科之一,是护理患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满足患者清洁、舒适、休息活动、营养排泄等需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用药知识与技能;常用抢救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的情感,掌握评估和满足患者各种基本需要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敏锐的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情景式模拟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化管理病人,满足服务对象整体护理的需要,为后期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学习和临床护理实践打下重要基础。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单元测试、阶段测试、期末测试、操作考核及实验报告测评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价。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理论考试占70%,技能考试占30%。 三、学时分配表 理论课教学内容学时数实验(见习)课教学内容学时数 绪论 1 环境 3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3 铺备用床法、铺麻醉床法12 舒适与安全 3 卧位与搬运3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9 无菌技术、隔离技术 6 患者的清洁卫生 6 口腔、皮肤、头发护理 6 休息与活动 3 协助患者活动 3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8 T、P、R、BP测量及绘制、鼻导管 吸氧法 9 冷、热疗法 1 冷、热疗法 3 饮食与营养 6 鼻饲法 3 排泄 6 女患者导尿术、灌肠法 6 给药9 摆发口服药法、肌内注射法、静脉 注射法、皮下注射法、皮肤过敏试 验法 15 静脉输液与输血8 周围静脉输液法 6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 6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6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0432023 课程英文名称: organic chemistry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40 实验:0 上机:0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06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1.课程的地位 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选修。 2.教学目标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使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获得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及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使学生能根据今后卓越工程师发展计划,进一步学习和钻研与本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学方面知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知识方面的基本要求 掌握脂环烃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掌握芳香烃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掌握卤代烃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掌握醇,醚、酮、羧酸和羧酸衍生物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掌握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2.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合成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具备利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三)实施说明 教师在讲授时,应联系实验及生产实践,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生产实践观。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门课应在学生修完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后开设。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1.对习题的要求 适量、适当的习题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使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效果,对下一步的教学组织,改进教学方法具有直接作用。同时,还可督促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建议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布置作业。学习中应包含2-3次习题课。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开卷或论文。 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相关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适当考核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计算能力等。

五官科护理学重点

名词解释: 第一斜视角:健眼注视时,斜眼偏斜得角度称为第一斜视角 第二斜视角:当斜眼注视时,健眼偏斜得角度称为第二斜视角 玻璃体液化:当玻璃体变性时即出现液化、由凝胶变为溶胶,逐渐变成液状 代偿性头位:水平肌麻痹时,病人常将脸转向麻痹肌行使作用得方向。 麻痹性斜视:就是由于病变累及眼外肌运动神经核、神经或肌肉等结构而致得眼位偏斜,又称为非共同性斜视。 眼化学伤:就是指化学物品得溶液、气体接触眼部,引起眼部损伤,也称化学性烧伤。 角膜移植术就是一种采用同种异体得透明角膜代替病变角膜得手术。 黄斑:视网膜后极部有一中央无血管得凹陷区,称为黄斑。 视神经盘:也叫视神经乳头,位于黄斑区鼻侧约3mm处,直径约1、5mm,境界清楚,呈白色、圆盘状,因此也称为视盘,视网膜上视觉纤维在此汇集,并于此穿出眼球向视中枢传递。 翼状胬肉就是一种向角膜表面生长得与结膜相连得纤维血管样组织,呈三角形朝向角膜侵袭生长,形如昆虫翅翼。 利特尔区:鼻中隔得前下方动脉血管汇聚成网,就是鼻出血得好发部位,称利特尔区。 声门裂:两侧声带之间得狭窄裂隙。 咽峡系由悬雍垂、软腭游离缘、舌背、两侧腭舌弓与腭咽弓共同构成得环行狭窄部分。 耳漏:从外耳道内流出一些非脓性得液体 四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下窝、胸骨剑突下或上腹部、肋间隙于吸气时向内凹陷,称此为“四凹征” 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就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得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为耳鼻喉常见疾病之一,儿童多见。 美尼尔病:梅尼埃病得旧称,也曾称作梅尼埃尔病,就是因膜迷路积水引起阵发性眩晕、耳聋、耳鸣。 睑腺炎:俗称麦粒肿,就是眼睑腺体得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 睑板腺囊肿:霰粒肿就是因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与分泌物潴留得基础上而形成得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又称睑板腺囊肿。 沙眼就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得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 白内障:各种原因引起得晶状体混浊。 先天性白内障:就是常见儿童眼病,指出生时即存在或出生后第1年半内发生得晶状体浑浊,就是造成儿童失明与弱视得重要原因。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就是指随着年龄增长在中老年发生得晶状体混浊。 青光眼:眼压增高,引起视功能障碍、视乳头凹陷与视神经萎缩。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就是由于前房角被周边虹膜组织机械性阻塞导致房水流出受阻,造成眼压升高得一类青光眼。 暗室试验:在暗室内,病人清醒状态下,静坐60~120分钟,然后在暗光下测眼压,如测得眼压比试验前升高>8mmHg,则为阳性。 交感性眼炎:一眼穿通伤后,经2~8周潜伏期,对侧眼发生相同性质得葡萄膜炎症。 喉阻塞就是喉及喉周得病变使喉腔狭窄或阻塞,引起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症

(新)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 1、护理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专科护理学的基础,要求学生学好护理学基础为临床专业课打好基础。 2、熟悉护理学基础有关操作的目的,适应症。 3、熟悉运用护理程序做好各项护理操作,规范各项操作规程,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4、具有熟练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更好地适应今后临床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成为优秀的高级护理人才。 二、实验学时分配

三、实验内容 实验一护士基本素质及行为规范 【内容提要】护士的仪表要求与行为规范 【目的与要求】 1、熟悉正确的颈、胸、腰、腹、臀部姿态;正确的站、坐、行走、下蹲姿态。 2、掌握正确的端治疗盘、持病历夹、推治疗车、下蹲捡物的方法;护士仪表 的要求。 实验二环境 【内容提要】医院业务科室的设置及护理工作 【目的与要求】 1、了解门诊及病区的设置、布局和护理工作。 2、熟悉急诊科的设置、布局和护理工作。 实验三入院和出院护理 【内容提要】 1、病员床单位的设施。 2、铺床法。 3、运送病人法。 【目的要求】 1、熟悉病员床单元的设施。 2、掌握三种病床的铺法。 3、掌握搬运病人法。 实验四卧位和安全的护理 【内容提要】 1、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法。 2、保护具的应用。

【目的要求】 1、熟悉各种操作目的、要求和适用对象。 2、熟悉约束带的使用方法。 4、掌握正确协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方法。 实验五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内容提要】 1、清洁、消毒、灭菌。 2、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3、隔离技术。 【目的要求】 1、树立清洁、消毒、灭菌观念。 2、熟悉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等概念。 3、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方法。 4、掌握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5、掌握隔离技术的操作方法。 实验六患者的清洁护理 【内容提要】 1、口腔护理。 2、床上梳发洗发。 3、床上擦浴。 4、压疮护理。 5、卧有患者更换床单法。 6、全背按摩法。 【目的要求】 1、常用漱口溶液的临床应用。 2、熟悉压疮护理、全背按摩的方法。 3、掌握特殊口腔护理、床上梳发洗发、床上擦浴、卧床患者更换床单、递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名称(中文):有机化学课程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化工、环境等 (英文):Organic Chemistry 课程适用层次:专升本 学时:104(其中面授64,实验32)学分:6.5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1、课程作用: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是应用化学、化工、及材料类各专业及相关专业(环境、生物科学等)的重要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有机化学主要讲授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基本反应、分析鉴定、制备合成、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介绍学科发展前沿。 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难题讨论、多媒体演示和实验答疑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有机化学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和重要有机化学知识;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关注相关的应用信息;对有机化学在国民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较好认识。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掌握一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各类化合物的制备及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熟悉主要有机试剂及具体应用。 (2)熟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定性鉴定、分离方法和了解某些定量测定方法;初步学会解析图谱,能根据图谱数据推出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3)掌握一般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掌握有机活泼中间体正碳离子,负碳离子,自由基的生成和反应;能用结构理论、热力学、动力学来解释一

般有机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反应;基本掌握自由基取代、亲电加成、亲核加成、消除和芳香族亲电取代、亲核取代等反应机理。 (4)在熟悉各类有机化合物性质及制备的基础上,能将这些知识灵活应用于有机合成。 (5)对于与有机化学密切相关的石油化工、能源、材料、环境等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并对这些学科与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 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5、先修课程:大学基础化学、无机化学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绪论 1、知识点 1.1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 1.2 有机化合物的特征 1.3 分子结构和结构式 短线式、缩简式、键线式 1.4 共价键 Lewis 结构式、价键理论、轨道杂化(sp、sp2、sp3 杂化) 键长、键能、键角、键的极性、诱导效应 共价键的断裂和有机反应的类型 均裂(产生自由基)、异裂(形成正、负离子)、自由基反应、离子型反应1.5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范德华力、氢键 1.6 酸碱的概念 Br? nsted 酸、Br? nsted 碱、共轭酸碱

五官科护理学期末考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五官科护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C/D 2、屈光 3、黎特尔区 4、龋病 5、智齿冠周炎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__________________。和1、泪器在结构上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内障。 2、按晶状体混浊部位可分为和、 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角膜移植是器、角膜没有,免疫学上处于相对的3官移植中成功率最高的一种。 4、梅尼埃病的临床表现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眩晕、 耳鸣、耳聋和头脑胀满感 ) 5、气管异物的三大典型体征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6、口腔科病人的基本特征 7、口腔颌面部损伤急救:首先处理 ___________ ,然后依次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蝶筛隐窝有哪对鼻窦的开口 A.前组筛窦 B.额窦 C.上颌窦 D.蝶窦 2、喉癌的发生率下列的哪一部位最高 A.杓会厌襞 B.会厌 C.声带 D.声门下区 3、对于少年儿童,切除腭扁桃体应慎重,是因为 A.影响咽腔共鸣 B.易发生软腭瘢痕 C.腭扁桃体是重要免疫器官 D.易引起咽干,咽后壁淋巴组织增生成团 4.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

A.喉口 B.喉室 C.前庭裂 声门裂D.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发病率最高的一对鼻窦是 A.额窦 B.筛窦 C.上颌窦 D.蝶窦 6.胆脂瘤型中耳炎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A.面瘫 B.耳后瘘管 C.颅内并发症 D.迷路炎 7.通常正常眼压定义在: A. 11~21mmHg B.10~21mmHg C.(16±3)mmHg D. <21mmHg 8..如果在2m处才能看清0.1行视标,则该眼视力为: A. 0.1 B. 0.04 C. 0.02 D. 0.2 9.国际标准视力表远视力检查距离为: A. 50米 B. 3米 C. 5米 D. 2.5米 10.视网膜色素变性最早期的症状或体征是: A. 黄斑囊样水肿 B.管状视野 C.并发症白内障 D. 夜盲 11.眼睑瘀血和肿胀较明显时: A.可在伤后立即热敷 B.伤后24小时内行冷敷,以后改热敷 C.伤后48小时内行热敷,以后改冷敷 D.伤后48小时内性冷敷,以后该热敷 12.外麦粒肿手术时,其切口应: A.与皮肤面垂直 B.与睑板面垂直 C.与睑缘垂直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 英文名称:Organic Chemistry 适用专业:化学与化工各专业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学时:108学时(54?2) 课程学分:6学分(3?2)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授课方式:讲授与多媒体辅助等 大纲制定人:田来进 大纲审定:有机教研室 制定时间:2013-06-26 二、使用说明 1、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 《有机化学》课程是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应使学生在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础上,系统地获得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有机化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以及最新的成果和发展趋势。在创造性思维、了解自然科学规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获得初步的训练。为学习后续课程、进一步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发展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表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和创造知识的能力等),为培养高起点、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和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面向21世纪、能胜任在科研机构、高等和中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化学、应用化学、环境化学、化工工艺以及相关专业的科研和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打好必要的有机化学基础。并满足硕士有机化学课程入学考试的要求。 2、课程学时、学分、主要教学环节 (1)每周4学时,共计36周(两学期),108学时 (2)学分:6分 (3)主要教学环节 A.课堂讲授、辅导、作业、习题课。结合运用分子模型,组织研讨课、习题课或辅导课。突出教学内容的“精讲”和“启发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B.课后作业:每周约2小时。 3、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为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本课程应在学生学习化学键和原子、分子结构、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以及酸碱理论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讲授; 四大谱的原理和计算、对称守恒原理,本课程仅作一般介绍,主要由谱学、物质结构等后续课程完成。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总学时:120学时讲课40学时自学80学时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预修要求:无机化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一)课程性质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应用及有关问题的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是高等院校化工、生化、环保、轻工、农、林、医、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学习有机化学不仅是后续课程之需要也是学生和掌握新的科技知识之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药、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问世及人类的更高需求,有机化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目的与任务 1、研究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和性质,了解重要代表物的用途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明确理论来自于实践并指导实践,从而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3、使学生明确有机化合物及有机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一些负面影响,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生产、科研、设计等工作中加强环保意识,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 2、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化学反应(包括反应条件)及应用。 3、熟悉各类化合物相互间的转化,能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 4、理解并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及规律。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 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和课后查资料相结合。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 四、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课程学时120,其中理论课40学时,自学80学时。

大纲正文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和性质学时:4学时(讲课2学时,自学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特性、分子轨道理论,掌握杂化轨道理论、键的极性等知识。 本章讲授要点: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 重点: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2、子轨道理论 3、杂化轨道理论。 难点:分子轨道理论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1-2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1-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1、价键理论。共用电子对理论。原子轨道交盖理论。杂化轨道理论。 2、分子轨道理论。 3、共价键的属性:键长、键角、键能、元素的电负性,键的极性。 §1-4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5 有机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烷烃学时:4学时(讲课2学时,自学2学时) 了解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等基本知识,理解烷烃的结构和各类氢、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烷烃的结构。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和自由基取代历程。 本章讲授要点:烷烃的性质和结构 重点:1、烷烃的结构和各类氢 2、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烷烃的结构 3、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命名 4、烷烃的化学性质和自由基取代历程 难点:取代反应的活性和自由基的稳定性 §2-1 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同分异构 §2-2 烷烃的命名 1、碳原子的类型、氢原子的类型、基的概念 2、命名法:习惯命名法、衍生物命名法、系统命名法。

五官科护理学试卷5套(含答案解析)

《五官科护理》考试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眼球固视正前方不动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为() A、视力 B、视野 C、暗适应 D、色觉 2、眼压指的是() A、眼内血的压力 B、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的压力 C、眶内容物对眼球的压力 D、眼外肌收缩时对眼球的压力 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房角为() A、闭角 B、眼压低时为开角,眼压高时为闭角 C、始终是开角 D、眼压高时为开角,眼压低时为闭角 4、老年性白内障中皮质性白内障分期不包括() A、初发期 B、未成熟期 C、成熟期 D、过熟期 E、硬核期 5、屈光不正不包括() A、近视眼 B、远视眼 C、散光 D、斜视 E、老视 6、慢性单纯性鼻炎的鼻塞特点为() A、交替性鼻塞 B、单侧进行性鼻塞 C、双侧持续性鼻塞 D、双侧进行性鼻塞 E、双侧阵发性鼻塞 7、慢性肥厚性鼻炎下列哪项不符() A、对血管收缩剂不敏感 B、分泌物粘稠 C、下鼻甲肿胀,表面光滑、平整 D、持续性鼻塞 8、下列哪个不属于鼻窦() A、上颌窦 B、鼓窦 C、筛窦 D、蝶窦 E、.额窦 9、鼻咽癌好发于() A、下鼻甲后方 B、梨状窝 C、会厌 D、咽鼓管 E、咽隐窝 10、鼻塞呈持续性,下甲肥厚,1%麻黄素收缩不明显,分泌物粘稠属那种鼻炎() A、慢性单纯性鼻炎 B、萎缩性鼻炎 C、慢性肥厚性鼻炎 D、过敏性鼻炎 E、干酪性鼻炎 11、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首选药物为() A、庆大霉素 B、青霉素 C、红霉素 D、林可霉素 E、链霉素 12、鼻窦炎术后患者取半卧位的目的不对的是() A、利于鼻腔引流 B、减少头面部充血 C、减少鼻腔出血 D、用利于将口内的分泌物排出 E、能方便睡觉 13、扁桃体炎可引起的并发症不包括() A、扁桃体周围脓肿 B、舌下脓肿 C、心肌炎 D、关节炎 E、肾炎 14、扁桃体手术前肌注阿托品的目的() A、镇静 B、止痛 C、减少唾液分泌 D、保证呼吸通畅 E、减少术中出血 15、OSAHS的诊断标准:成人在夜间7h的睡眠中,呼吸暂停大于() A、20次 B、10次 C、30次 D、40次 E、25次 16、牙的功能不包括() A、发育时限定了舌的活动范围 B、通过咀嚼可刺激颌骨正常发育 C、通过咀嚼增进牙周组织健康 D、保持面部形态正常 E、保持口腔的自洁作用

护理学基础3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大纲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三年中专)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系 0—七年八月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基础护理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从概念、程序、和实践的角度出发介绍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 通过对知识、技术程序和经验积累、以及人文关怀理念的整合,注重教学的整体优化,重点培养学 生关怀和照顾病人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基础护理工作作 为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贯穿于满足患者对健康需求的始终,是临床专业课程的先导。为临床专 科护理奠定基础。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临 床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二、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遗传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学学基本概念、基 本原理、基本试验研究方法、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熟悉近护理学学发展的新动向,并能解答和分析 理论上和实践上遇到的护理学问题。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146学时,其中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82学时。

四、选用教材和参考书 (1)《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第1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2)《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第2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3)《基础护理学》:李晓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年第5版,全国医学高等医药“十 二五”规划教材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与前修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主要包括文化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和护理人文课程 等,前修课程的学习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 为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作用,使护生在学习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时能利用护理学的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专科护理技术对各专科患者实施针对个案特点的整体护理, 是连接岗位通用能力和专科护理能力的桥梁。 六、教学方法与考核 本课程宜利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理论教学与课外习题和答疑相配合的教学方法。随着 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增加和补充视听资料。 成绩考核应以笔试闭卷考试为主,结合平时实验,作业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填 写实验报告,实训内容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手册。 运用多元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能力为引导学生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学习,针对护理专 业的学科特点,按职业岗位标准改过去单一理论考试的模式为平时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并重的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徐寿昌)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60 学分:4.0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有机化学是食品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在中学化学的基础上,对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了解有机化学烷、烯、炔、脂环烃、醇、酚、醚、醛、酮、醌、卤代烃、芳香烃、羧酸及其衍生物、硝基化合物和胺、杂环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等物质的结构、来源和制备、物理及化学性质及种类有机化合物的重要代表,以及立体化学、波谱分析等基本内容;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为以后学习食品专业中的生物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工艺、食品化学等专业课打下一定的化学基础。二、本课程的重点和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重点、难点: 重点: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难点:共价键的形成理论及应用,有机化合物的反映机理。 2.对学生的要求: 通过本门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各大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化学性质;了解各大类有机化合物的来源与制备、物理性质及重要代表物;初步学习阅读课外参考书,逐步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进一步熟练实验技能,为专业实验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时分配表:(总60学时,理论学时)

四、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选用教材:《有机化学》,徐寿昌编。 主要参考书:《有机化学》,天津大学、华东石油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编。 《有机化学》,吉林师大等五所院校编。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编。 《有机化学》,汪小兰编。 实验课参考书:《有机化学实验》,兰州大学、复旦大学编。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议 大学有机化学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化合物种类多,化学反应繁杂,因此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 对本课程的重点,教师可通过对各类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首先总结其应有特性,然后逐一讲解化学性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 对本课程的难点,可采取多次重复的讲授方法,在绪论中,首先集中介绍共价键的形成理论,及在C—C、C=C、C≡C中的具体表现,然后在每章中再重复讲解,这样可加深学生的印象。对有机化学的反应机理,可从化合物所具结构(官能团)入手介绍分析,并进行各类化合物的横向比较,使学生对烷烃的自由基取代、烯烃的亲电加成、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和醛和酮的亲核加成等几大类主要的反应机理有初步了解和掌握。 六、与有关课程的衔接和分工 有机化学可在学完无机化学课程后学,也可与无机化学并列学习。它以中学化学课程和部分无机化学内容为基础,进一步探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化学等专业课程相衔接,与食品工艺、营养与卫生、食品添加剂、仪器分析等课程联系也比较紧密,是多门专业课的基础,尤其是高分子有机化学更是与食品密切相关。因此打好有机化学课程的基础,有利于以后多门专业课的学习。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大纲 第一章绪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