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第一节

从广义上讲,凡是由一定的主体制定的、同时对一定的客体产生了一定影响的要求、希望、规定、强制等都可以被视为主体的某种政策。政策、决策、对策、决定具有共同或共通的含义。当主体被限定为公共权力机关时,所谓政策指的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是公共政策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

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活动方式或过程,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的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为解决公共政策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的方案。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规范

第二节

一政策的产生与阶级、国家的起源紧密

★公共政策产生的三个初始条件:①公共问题形成②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③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

二、当代公共政策的发展

1公共政策民主化、科学化的趋势

2从单一型到综合型政策的变化

3社会主义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公共政策的变化

4资本主义国家从消极政策向积极政策的转变

★三、公共政策的本质

①阶级本质: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与表达。

②社会本质:公共权力机关为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

③认识论本质: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四、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1政治性与合法性。政治性,是指公共政策是国家、政府及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它是公共政策的灵魂。合法性:即人们内心的一种态度——政府统治是否具有合法性应基于民众的“同意”。

2权威性和强制性 3公共性和偏好性的

4认识论上应然与实然的统一5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第三节

一、公共政策的性质分类

改造型与调整型创新型与重申型鼓励型与限制型原生型与派生型二、公共政策的层次分类

元政策(总政策)是政策体系中管总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作用,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是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的高度原则性指针,处于支配地位(总路线,总方针)。

基本政策针对某一社会领域而制定,对该领域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又被称为纲领性政策(基本国策,方针性政策根本政策)具体政策在基本政策的指导下,为解决特定时期和范围的某类或某个特定问题所确定的具体目标任务和行动准则。

三、公共政策的内容构成

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教育科学文化政策

四、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

横向:

(1)美国:公共政策=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

中国:公共政策=执政党政策+人大决策+行政决策

(2)执政党的政策是否直接成为公共政策

(3)是否有司法决策和元首决策的存在(中国,司法机关在政策过程中,它们制定政策的功能很弱,功能主要体现为政策执行和

政策监控。释宪权)

纵向:(取决于国家结构和各个层级的公共权力机关的大小及其拥有的实际能力的强弱)

1.美国:联邦政府政策州政府政策地方政府政策

2.中国:中央政府政策地方政府政策(省、市、县、乡四级政府的政策)

五、公共政策的结构

合理的政策结构应具有的特征:

1.结构的有序化

2.有效的分级管理

3.严格的组合秩序第四节功能管制功能引导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

看待高薪养廉总结

①高薪与是否廉洁无必然联系;②反腐败、保证廉洁更应该加强制度建设。③公务员的薪酬应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相适应,考虑到民众的心理感受。④公务员的薪酬应与其职责、能力一致。此外,选择这一职业还应有为民服务的精神。⑤正确解读国外经验。

对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的理性评价:

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

*积极意义:“玻璃房子里的考试”

*负面影响:资源的浪费(报考总人数急剧增长,报考总人数与录取人数比过高;社会资源严重消耗);对青年人就业去向的误导;影响社会的良性发展。

第一节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及其环境

一、公共政策的主体

1、政策主体:在特定政策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行为者(组织和个人)。

2.直接主体即公共政策法定的生产者,能对社会价值作权威性分配从而主导政策过程,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某些领袖个人。

3.间接主体指的是那些不拥有合法强制力但可以以各种方式参与、介入到政策过程,产生一定影响,包括利益集团、大众传媒、政策研究组织和公民。

多元化特点(次国家政策行为者、跨国政策行为者、全球性政策行为者)

二、公共政策客体

政策发挥作用时所指向的对象:事、人

公共政策问题(问题、社会问题、公共问题、公共政策问题)

目标群体政策社会化

三、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及运行(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和工作环境)

1.政策主体系统

(1)政策制定系统

居于政策系统的核心地位,决策中枢系统。由拥有法定决策权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某些政治领人物组成。

基本功能:确认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组织政策方案的设计;

政策方案的终确定。

(2)政策执行系统

*将观念形态的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形态的政策效果的系统.

*由政策执行组织及人员,特别是行政机关和政府公务人员组成。

*基本功能:为政策方案的实施做准备效实施政策方案分析和总结执行情况。

2.政策支持系统(DSS)

(1)信息传播系统

政策的“神经”系统,包括情报、统计、档案、图书资料及政策信息的咨询、监督、反馈等部门和系统数据库。

基本功能: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储存及传递

(2)政策咨询统:思想库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①人类处理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的需要②政府决策科学化的需要

③资产阶级维护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

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产物⑤科技进步的推动

思想库的作用:

①提供政策建议,充当资政参议机构;

②提供学术思想,充当认识机构;

③向政府输送官员,充当人才交流和储备机构;

④制造舆论,传播观点,充当宣传机构。

(3)政策监控系统

(4)政策评估系统是有政策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目的评估目的和评估方法五大要素构成

3.政策反馈系统,多层次,多网络是最突出的特点,反馈首先来自于对象系统,也来自于与对象系统有关的某种关联的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反馈也来自于支持系统,

工作程序一般都从信息系统开始

四、政策系统的环境

公共政策环境是指外在于公共政策而存在并影响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一切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治环境、文化环境和国际环境等因素。

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1.自然环境2.经济环境

?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提供了政策系统运行所必需的人、财、物

?影响政策系统的经济目标取向

?不同的经济环境对政策系统运行的要求不同

3.政治法治环境

影响政策系统的性质.影响政策系统民主化的程度

影响政策系统合法化程度

4.文化环境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分为:参与型、臣属型、地区型。

5.国际环境

?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

?正确判断国际环境是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重要前提。

?国际环境影响各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目标确定、途径选择。第二节公共权力与公共政策

★名词解释:公共权力基于特定政治共同体成员的同意或授权,为管理、支配、影响和调控该共同体内部的公共事务,而集中起来掌握在法定公共组织手中的一种公共权威力量。分为社会自治性公共权力和政府权力。其中,政府权力是核心。

一、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

1.政府职能的二重性决定了公共政策本质的二重性。

2.政府职能决定了公共政策的性质、类型与数量。

三、政府能力与公共政策

1.政策科学视野中的政府能力及构成

政府在其职责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力,正确地制定并有效地实施公共政策的能力。包括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两个层次。

2.市场、政府与公共政策

市场失灵政府失败

思考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及公共政策的作用问题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克服“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是必要的。而政府自身也具有干预的优势。但要防止“政府失效”。

政府干预的原则:(1)政府不能替代市场发挥作用;(2)政府干预应严格限制在市场失灵领域;(3)政府干预应坚持公平优先的原则;(4)政府干预要遵循成本-收益规则;(5)政府干预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进行。

政府干预的形式和内容:(1)提供公共物品;(2)维持有效竞争,充当“自由竟争”的裁判员;(3)调节收入分配;(4)解决外部经济效应问题;(5)保持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6)承担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及产业风险极大、资金回收期长、私有部门难以进行投资的产业并经营部分与国计民生关系重大的产业的生产。

3.治理、治理能力与公共政策

治理(governance),原意为是控制、引导和操纵。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之总和。

在现代治理的视角下,政府能力就是治理能力。

治理与统治有本质区别:

1主体不同 2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

善治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和最佳结合。★善治的6个特征:

①合法性:社会权威和秩序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与状态。

②透明性:政治信息的公开③责任性:人们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④法治:公共政治管理的最高准则是法律

⑤回应: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

责任的反应

⑥有效:管理的效率。★当代治理理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①重新确定了政府的角色,强调政府的调控能力;

②强调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多元化;

③强调公共决策权力运行的双向性;④强调政府的政治责任。

第三节

一、公民与公共政策

1.作为政策客体的公民(态度)

2.作为政策主体的公民

二、公民社会与公共政策

公民社会,又称为“市民社会”、“民间社会”,指介于市场和国家之间的中介性社团领域或空间。由非政府组织、公民的自愿性社团或协会、社区组织及利益集团等社会团体组成。

1.社会团体与公共政策

积极作用:政策信息沟通、影响并制约公共政策(利益聚合、利益表达、政策传递、政策监督)、稳定公共政策秩序(作为中介机构充当“安全阀”及“政治社会化”的组织者)、角色替代(自我管理、解决公共政策问题)。

消极作用:易导致政治腐败;侵蚀和消解政治权威,甚至替代政府决策;加剧新的社会不平等并使之固定下来。

2.利益集团与公共政策

利益集团是由具有相同价值需求和利益倾向的个人所组成的团体或团体间的联盟。在西方(主要是美国),利益集团又被称为”压力集团”或”走廊议员”。

利益集团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以各种形式将社会的变化及该集团的利益、要求表达出来,以期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采纳与实施。将国家的意志和信息传达给社会公众,并对其进行管理,形成一个中介体。

三、政党与公共政策

1.在实行一党制的国家中,政党是公共政策过程的主导性力量,公共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视为执政党的政策。

2.在实行竞争制政党制度的国家中,政党首先与公共权力联系在一起。执政党是公共政策最重要的倡导者和政策理念的提供者;非执政党通过对执政党的监督、批评及在议会中的合法活动,间接地参与政策过程。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四、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大众传媒是指广播等人们借以表达思想和意愿、传播各种信息的舆论工具。1传播政府政策意图的有效工具。2社会舆论的风向标与导向舵。3社会信息分配的中枢。4监督与制约的作用。

第四节

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

含义:公共决策体制:决策权力分配的制度和决策程序、规则、方式的总称。

构成: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决策权力、决策程序、决策的规则与方式等。

公共决策权力: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对他人的控制力、制约力和影响力。

形式:正式或非正式决策权力手段:说服、威胁、交换与施用权威。中心:决策权力角逐的是利益问题。

二、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

1按掌握最高决策权的人数:首长制与委员会制

2按决策权力使用的特点:集权制与分权制

部成外本,即一项决策方案的实施将给那些偏好与之不一致的人所带来的损害。这种成本是由于集体的内部强制性。

决策成本:决策成本是指单个参与者为了使集体决策得到所需的同意人数而耗费的时间与精力。

三、公共决策规则

1.全体一致原则,所有投票人都对某项表决的方案投赞成票,一致同意。特征:一票否决;“帕累托最优”。

缺陷:决策成本过高、鼓励“策略行为”(讨价还价、弃权)

2.过半数原则,对一项表决方案,需要超过二分之一的投票人赞同方才通过的规则。特征:决策效率高、少数服从多数。

缺陷:“多数剥削少数”;决策结果未必可靠;投票悖论。

变异形式:、博尔达计数淘汰投票赞成投票等。

孔多塞悖论:当面对三个或更多的备选方案时,多数票规则便显得不那么有效,通常会出现循环投票现象。

阿罗悖论或阿罗不可能定理:不可能存在一种社会选择机制,能够使个人偏好通过多数票规则转换为社会偏好。

赫伯特.西蒙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

政治互动是在现代公共决策中,各种利益和价值之间在一定规则下的相互影响、协商而取得一致意见的过程。其中,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构的代表,将通过民主政治程序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而社会多元价值和利益的代表则通过民主程序极力影响政府制定和执行符合自己意愿及有利于自己的政策。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是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

一、问题、社会问题、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问题

问题:泛指实际状态与期望之间的差距。

社会问题:一个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认为某种社会状况不理想或不可取,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并设法加以改变。有过失性社会问题和结构性社会问题两类。

广义的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基本是等同的。

社会问题的界定

?是否妨碍社会的正常运行

?是否破坏多数人的利益

?是否符合社会的主导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是否要依靠社会力量才能加以解决

二、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

公共政策问题的定义

社会客观现象:所谓的公共政策问题是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于他们的价值、利益与规范的冲突有相当严重的矛盾或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基本内涵:1、客观的事实或问题环境2、问题的察觉3、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4、团体与组织的活动5、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

三公共政策问题形成的因素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因素:

?自然灾害的发生自然环境变迁科技的发展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社会转型国际社会的影响

四、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特征

1、关联性和公共性:一种政策问题的处理可能会产生可预测的或不

可预测的其他其他相关的政策问题。政策问题是发生在社会公共领域的

2、客观性和人为性政策问题是基于一定的客观事实而得以成立,同

时它们又是基于人们的主观的价值判断及其他主动行为才得以上升到政策问题的高度

3、历史性和动态性,是要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才会达到普遍化和严

重化的程度。

邓恩:公共政策问题的分类和结构(决策者,备选方案效用结果概率)

4、政策问题的复杂性

5、利益与价值偏好的影响

6、决策者的局限

六、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

有谁提出公共政策问题:

1政府部门(公共问题最直接最重要的主体)

2政治领袖

3政党组织(核心目标是争取执政以解决公共政策问题,维护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和利益集团(其核心目的并不是在于上台执政,而是前方百计的影响政府各机关制定政策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政策)4大众传媒“第四种权力” 5各类政策研究组织

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

公共政策议程,又称公共政策日程,指将政策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决策领域的过程。一、公共政策议程的类型

1、公众议程

系统议程:由政治群体的成员共同认为值得公众关注并且处于政策管辖范围之内的所有问题的构成(政治系统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

一个问题成为系统议程的条件:

(1)该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引起了公众的注意;(2)公众认为必须对该问题采取行动;(3)该问题属于政府管辖范围。

2、正式议程

政府议程:政府组织正式的讨论和认定有关的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由于政府议程通常比较系统或公众议程正规,所以又称为正式议程。

①有新、旧项目之分

②按照期间里过程各项功能活动的先后次序,可分为四种阶段类型

界定议程;规划议程;磋商议程;循环议程。

二、公共政策议程建立的条件和障碍

1.社会问题的充分暴露事件必须明朗而严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引发社会公众和政府组织的高度关注,从而进入政策议程(安德森:“扳机触发器” )

2.政治领导人或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政治权威人物对问题的察觉往往易于建立政策议程,而专家的察觉则不然

3.察觉机制与过程(正常、民主、开放)

?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双重关卡:一是社群的价值规范,二是制度或程序上的限制)

?政治原则的偏离

?价值体系的排斥

?政府体系的封闭

决策者承受能力的超重

表达方式失当,一个技术上的障碍

三、建立政策议程的策略

?社会中部分团体或个人主动,政府只是有限介入;

?政府主动介入,社会中的团体或个人有限介入;

?政府、社会团体及个人都主动介入;

第八章公共政策规划

对政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或方法的活动过程。包括目标确立、方案设计、方案评估与择优等环节。

★政策目标的特征:

1问题的针对性 2未来的预期性3可行性(实事求是)

4系统协调性5规范性5明确具体

★确立目标的意义:

政策设计和政策择优的基础

政策执行的指导方针

为政策评估提供标准

★基本政策目标:公平与效率、自由与安全(元目标)

▲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指导原则

1.政策方案设计的原则:

目的性:紧扣政策目标整体性:规划多重目标

独立性:方案彼此独立可行性:方案其实可行

前瞻性:过程性

2.指导原则

1社会公正原则 2普遍受益原则3最终受益者是个人的原则4最劣者受益最大原则

5紧迫性原则 6持续性原

★二、政策规划主体

政策规划的政府主导化

?政策规型多元划的主体多元化:听证会

?单一型(直接主体、间接主体)

★.政策方案的评估择优(预测性评估和可行性评估)

?评估:对所有制定出的政策方案进行全面的评价。

?择优:在若干经过评估的可行性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

★政策方案可行性评估:

?政治可行性:政策方案能否获得公共权威部门和公众的接受和认可;

?经济可行性:能否获得必要的资源性条件;

?技术可行性:是否具备实现政策目标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法律可行性:是否符合宪法和相关法律的条款和精神;

?行政可行性:行政环境是否具备实施某项政策规划的可能性。

政策方案评估择优的标准

1有利于元政策的实现2 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政策目标;

3消耗的政策资源尽可能少;4 实现政策目标的风险尽可能小;

5 政策实施中产生的副作用尽可能小

▲公共政策规划的分类

?根据主体:中央、地方、政府部门

?根据问题所属领域:经济、政治、教育、人口、环境等

?根据问题是单一还是多样:单一性和综合性

?根据政策方案性质分类:例行、渐进、分支、创新

?根据时效性:长期、中期、短期

?根据作用:积极、应变、临时

▲合法性:合法性表示某一事物具有被承认、被认可、被接受的基础,其含义有:

1根据法律的、符合法律的

?2合法婚姻所生的

?3以继承权的原则为依据的

?4与既定的规章、原则、标准相一致的

?5符合推理规则的、有逻辑的,并因而有效力的

?6正当的

?7正常的或通常类型的

?8民众的心理同意

合法化:显示、证明或宣称是合法的、适当的或正当的,以获得承认或授权。当合法性的客观基础被质疑时,为达成关于合法性的某种共识而进行的努力。

内容合法化和程序合法化

1内容合法化:

内容的合法化决策者在择定的政策在内容上不能与既定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必须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具体规定

2程序合法化

(1)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

1提出议案,

2审议议案这是立法机关在决策程序中最复杂的一种程序通过议案,规则一般是过半数

3公布政策:政策通过后必须经过法定公布程序,才能生效。

4政策的法律化

(2)行政机构的制度程序和要求

1(法制部门的审查)

2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

3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行政首长在整个行政决策中处于核心地位,又有最高决策权和领导权,拥有最后决定权,签署权,和发布权(3)政党和社会组织的制度程序和要求

1拟订政策草案2党、组织内外征求意见3中央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公共政策合法化过程的特征

1公共权威和社会主体相互影响和协调的过程

2政策主体在各自的权限内依法进行的规范活动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作用

1、完成政策制定的决定性环节。

2、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具体体现。

3、依法治国的需要。

★何谓成功的政策:1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政2 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政策总结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决策的方法、程序要符合科学要求;决策结果要符合客观规律。

公共决策的民主化:保障人民群众、各种社会团体和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及气氛。关键是解决决策过程中人民与政府的互动问题。

公共决策的法制化:通过宪法和法律来规定和约束决策主体的行为、决策体制和决策过程,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民主权利,使决策权力受到法律和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

民主化是公共决策现代化的基础;科学化是公共决策现代化的主导;法制化是公共决策现代化的保证。

启示

1谁拍板谁负责,行政决策权力与行政责任是不可分离的;

2行政决策失误必须追究行政决策者的责任;

3所谓”集体决定,集体负责”,不能否定行政首长的决策责任;

4拥有行政决策权而不拍板的也应追究行政责任。

第四章公共政策执行

第一节公共政策执行概述

一、政策执行研究的缘起

从20世纪70年代起,政策执行成为政策科学研究的重点。

?政策问题的真正解决依赖政策执行;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阶段和运行环节;

?政策实践表明,政策执行环节的差错往往是导致整个政策失误的原因之一。

?1973年,艾伦.维尔达夫斯基、杰弗里.普瑞斯曼:《执行:华盛顿的期望在奥克兰市破灭》

二、政策执行的内涵

?涵义:政策执行主体为实现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政策对象,使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本质:遵循政策指令所进行的变革,是将政策付诸实施的所有行动的总和。

三、政策执行的特点

?目标导向性,内容务实性,行为能动性,影响深远性,手段强制性,过程的连续,协调性

四、政策执行的原则

?忠实原则,民主原则,法治原则,效益原则,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政策变通

求神似,不求形似;不求神似,只求形似;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 五、政策执行的作用

?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

?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

?检验政策质量的唯一环节

?制定后继政策的基本依据

六、政策执行模型(P369-372)

?过程模型互动理论模型循环模型博弈模型系统模型综合模型第二节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与手段

一、公共政策执行程序

分析政策执行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执行的准备阶段,包括政策认知,制定政策执行计划,进行物质和组织准备阶段等环节;二是公共政策的实施阶段包括政策宣传,政策试验,和全面推广的环节;三是执行的总结阶段,包括公共政策的监测和再决策

政策执行活动的逻辑顺序

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实验、

政策实施、协调与监控。

二、政策执行的手段

?政策执行机构和人员为完成一定的政策任务、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

?手段是否恰当决定着政策执行的质量和效果。

1.行政手段(权威性强制性具体性)

?最基本的方法

?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采用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及下达任务指标等方式,按照行政系统、层次和区划来实施政策

?较强的约束力和强制性

2.法律手段

?采用立法、司法和仲裁等形式,特别是通过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来调整政策执行中的各种关系的方法。

?权威性、强制性、稳定性、规范性

3.经济手段

?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政策执行过程中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动政策的实施。

关于经济手段:如何认识“以罚代管”现象?如何正确运用经济手段?

4.思想诱导手段

?人本主义的管理方法、制造舆论、说服教育、协商对话

?批评或表扬

5.技术手段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技产品(如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来执行政策

?有利于政务公开、提高政策执行的能力与效率

?关于技术手段:从“杜宝良事件”说起。

简单化的以罚代管有违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价值追求。只有高度重视服务型政府和行政伦理的建设,才能真正发挥先进管理技术手段的效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三、政策执行资源

?经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权威资源,制度资源

制度”制度是政策执行程序化的基本保证,是对执行主体的权力依法予以保障和对其行为责任依法予以追究的依据

制度的类型

?正式制度,人们有意识地创造的一系列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它通常表现为由一定的组织机构公开发布和实施的行为准则,包括各种组织的章程、协议、纪律、国家的法律、政策、条例等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一种等级结构。

?非正式制度,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约定俗成、共同恪守的行为准则,它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表现形式。

制度的主要功用

?人们有效地开展社会活动的工具

?为人们的行为设定了一个本利结构和奖惩机制

?是理解和观察社会政治经济活动和行为的钥匙

四、政策执行再决策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或执行任务完成之后,根据信息反馈对原政策方案所作的必要补充或修正。依据:

①主要任务目标路线的变化②政策环境的变化③认识的深化④政策偏差的产生⑤政策副作用

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的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实效性原则信息原则民主原则创新原则动态原则

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的分类

?现场与反馈,常规和非常规,突破型和追踪型

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作用

?1有利于纠正政策执行偏差2保证公共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3后继政策的科学制定第三节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一、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含义

?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实质是政策执行与政策目标的背离。

?政策执行障碍、执行不力、执行走样、政策梗阻、目标置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二、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

1象征式 2附加式 3或缺式 4替代式

三、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

1.主观原因

(1)政策执行者的自身利益和需求(2)执行者的素质缺陷

(3)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4)政策执行的宣传缺陷

2.客观原因

1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2政策质量低劣(缺乏合理性、明晰性、协调性、稳定性、公平性)

3政策环境的变化4目标群体的压力5政策资源不足6监督机制的缺位和乏力

转变施政理念的“取缔”

?顺乎民意的决策也必须依法行政

?刚性规定柔性操作体现政府平等意识

?科学决策,阳光作业

?形成统筹解决问题的机制

四、构建良好的公共政策执行机制

1信息沟通机制2公民参与机制3激励、责任与监督机制

1.公共政策执行的信息沟通机制

?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的信息网络和政府上网工程

?优化政策信息传播和反馈渠道,抓好政策信息宣传建设

2.公共政策执行的公众参与机制

(1)公众参与制定执行计划听证制度电视电话会议电子行政(2)公众参与执行监督行政契约制(教材P400-401)

(3)公众参与执行评估民主投票制社会评价机制

3.公共政策执行的激励、

责任和监督机制

激励机制:

(1)引入竞争机制(2)引入功绩制(3)创新职务晋升制

责任追究机制:首长负责制 ,目标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行政处罚法》

监督机制:行政监察,审计,专家,舆论,公众

总结: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

?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政策质量低劣(缺乏合理性、明晰性、协调性、稳定性、公平性)?政策环境的变化

?目标群体的压力

?政策资源不足乏力

?监督机制的缺位和

?政策执行者的因素(自身利益和需求、执行者的素质缺陷、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与宣传缺陷)

第五章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第一节公共政策评估概述

?公共政策评估的概念

一、公共政策评估概念

公共政策的评估就是评估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估标准,通过相关的评估程序,考察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产出磨合政策影响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满族目标群体需要,价值和机会的程度的活动

二、政策评估主体

1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政策调查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公民意见投诉、听证会、政府绩效考评

1专业机构和人员分为政府机构内部、外部两类

3大众传媒

三、政策评估客体:政策效果

政策效果指政策执行后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包括:(1)政策产出:政府从事某项活动的计划结果,是目标群体和受益者所获得的货物、服务或其他各种资源。如,成本-效益评估、需求评估、过程评估

(2)政策影响:政策产出所引起的人们在行为和态度上的实际变化。如,影响、价值、绩效。

★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对目标群体或现状的作用;

?对目标以外的群体或状况的作用(溢出效应);

?对近期或未来情况的作用;

?直接成本,即直接用于方案的资源消耗;

?间接成本,即机会成本(做其他事情的机会损失)和社会成本(社会为政策方案付出的代价)。

★对于政策效果评估需要注意的是,“政策效果”与“政策输出”是不同的,政策效果是指政策执行后对目标群体和目标外群体产生的实际作用,而政策输出仅说明政府花了多少钱,做了什么工作。因此,政策效果评估不仅要评估政策输出,更要评估政策产生的实际效果。★政策效果的类型

直接效果附带效果意外效果潜在效果象征性效果(初始用意不过是为了让目标团体得到印象,以为他们要求的问题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之中,从而减轻对政策制定者的压力,或激发起某种精神。)四、政策评估类型

1正式评估与非正式评估 2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

3事前评估、执行过程评估与事后评估

五、政策评估的意义

1检验政策的效果的必要途径2是重新配置政策资源的基本前提3是进行政策调整,提出政策建议的重要依据4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公共关系5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6是提供政策运行可靠和有效信息的重要手段

第二节评估过程和步骤

一、政策评估的过程和步骤

1准备阶段(确立评估对象制订评估方案挑选和培训人员)

2.实施阶段(信息采集数据分析)

3.评估总结(处理评估结果、撰写评估报告)

二、政策评估标准:衡量有关政策利弊优劣的指标或准则。

(1)事实标准:能够用数量值、比率关系、统计结果等手段来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存在状况。

1投入—产出(成本、效益、效率)2政策目标实现的程度和范围3政策对社会的影响程度4政策回应度:政策实施后满足特定社会团体需求的程度

5绩效(依据目标,分析政策对客观事物与环境所造成的实际影响。既包括政策推动的结果,也包含有民众心目中认定的满意程度。)(2)技术标准

1以技术手段、规范和工具进行政策评估2科学、客观、可信

3多样化、系统化、数量化

(3)价值标准:反映评估主体在评估活动中的倾向性

三政策评估的影响因素

1政策信息、资料不公开2政策制定者、执行者不重视、不配合

3政策目标的多样化和政治化 4政策的沉淀成本

5评估方式、方法不规范、不完整 6缺乏经费支持

7评估的制度化程度不高 8是否有独立的政策评估组织

三、政策评估方法

一、评估方法的演进

?1910----二战:测量二战----1963:描述 1963----1975:判断

?1975年----:“回应的—建构性评估”

1.过程评估方法

为政策评估者提供政策影响的各种信息但偏重结果,忽视执行过程一些典型的社会指标

2.对比评估方法:“前—后”对比“目标与结果”对比“始—终”对比“始—中”对比“有—无”对比

3.成本-收益分析

4.成本-效益分析

5.统计抽样分析

6.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国内外公共关系的现状,剖析公共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认识公共关系的社会历史必然性,更好瞻望公共关系的未来发展。 学习方法:以识记为主,领会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职业和学科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把握公共关系发生与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尤其需要通过阅读,了解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公共关系在中国的未来走势。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起源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美国。但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作为人类一种朴素的思想意识观念,作为人类一种不自觉的社会活动却早已问世

了。 一、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 1.考古学家发现,远在公元前1800年伊拉克原一种农业公告,很有点像现代社会某些农业组织公共关系部的宣传资料。 2.在古希腊,社会对于沟通技术非常重视.有些深谙沟通学问的第一流演说家常常被推为首领。 古罗马独裁者儒略·凯撒的纪实著作(高卢战记)被公共关系同业工会主席李利·比诺称为“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 希腊人认为,较强的修辞能力是参与政治过程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政治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是靠修辞来架筑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经典著作《修辞学》被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是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 3.在我国古代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和军事活动中,亦有许多类似于公共关系活动的成功范例。

1)古代的游说活动 2)古代帝王对民意的重视 3)古代商业经济领域的诚信原则“和” 4)古代军事领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仅仅是“类似”而已,公共关系其源头并不在古代,而在近代的美国。美国19世纪中叶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可以说是公共关系的发端时期,其代表人物是巴纳姆(Phines T.Barnum)。 二、巴纳姆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端19世纪中叶在美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业的“前身”。 “报刊宣传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制造舆论,扩大影响。 当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巴纳姆。巴纳姆的信条是“凡宣传皆好事”。 当时,这种把新闻媒介视为异己,或利用

【发展战略】关于促进新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关于促进新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新一代通信技术和新计算方法、模式的出现,催生了新信息技术应用和新信息产业的发展。新信息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优化环境巩固规模优势,以重大工程带动技术突破,以新的应用推动新信息产业发展,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把新信息产业培育成为战略产业,特制定本政策。 一、发展现状 (一)现状。 1.信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一是规模和效益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全省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11亿元,总量居全国第四位。软件业主营业务收入484亿元,增长25%。通信业务收入509亿元。新信息产业规模达2100亿元,占比29.1%。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软件中间件、集成电路设计、高端容错服务器、液晶电视LED(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和模组、碳化硅晶体材料及单晶生长炉、半导体发光器件及白光照明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实现新突破。手机、通信基站、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光电子、光伏电池、电子器件、软件外包服务等高端产业增幅都在20%以上,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全省拥有1个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5个国家级信息产业园、29个省级信息产业园,2个国家级软件园、11个省级软件园。以青岛为龙头,以胶东半岛和济南都市圈为基地,沿胶济铁路沿线铺开并向两翼拓展的信息产业带基本形成。三是技术创新和标准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全行业拥有国家创新型企业3个、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5个、国家和省级重点试验室8个、软件工程技术中心35个、集成电路设计中心8个,光电子和光伏工程中心14个、重点科技成果近4000项,申请专利 2.2万项,参与制订或修订国家标准62项。 2.信息网络发展能级稳步提升。近年来,我省通信业务总量、业务收入一直处于全国前列。截至2009年9月,全省固定电话总数为2381.9万户(含专网31万户),普及率为25.3%,居全国第三位;全省移动电话总数达到5025.9万户,同比增长11.2%,普及率达到5 3.4%,居全国第二位;以XDSL、LAN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宽带接入业务保持高速增长,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748.1万户,同比增长26%。 3.信息技术应用步伐继续加快。我省重点针对轻工、纺织、石化、机械、建材、冶金、煤炭、电力、医药等行业,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控制、产品营销、企业管理、节能减排等环节,启动实施了“四个一百”工程,大力加强工业软件、应用电子、行业应用方案等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推广,切实加快信息技术改造、电子商务、移动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化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应用,信息化对企业效益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20%,初步形成了“点(企业)、线(行业)、面(区域)”的三级两化融合推进模式。 (二)发展形势。智慧地球、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概念、新技术的提出,使传统信息通信技术和产业发展格局正在被打破,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力争抢占发展制高点,给我国技术、产业和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全球科技创新必然带来新一轮的资源配置和分工调整,有利于推动我国新信息产业的加快发展和结构升级。 二、发展目标

公共政策制定意义(1)

公共政策制定意义 摘要:公民参与在公共政策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 众的主人翁地位,真正贯彻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原则,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公共政策,以实现公共政策的有效性中的意义是极其重大 而长远的。公民参与也是民主程序的核心概念,“真正的民主,需要 通过‘公民持续的参与’,方能领略什么是民主,在心理上融会和建 立民主作风,在行为上获取民主办事的技巧和方法,这样才能够保证 社会运作是真正由人民主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民主的迅速发展,公共政策已经成为政 府调控现代市场经济和实行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不过,因 为政府自身的缺陷和公共事务的复杂等因素,公共政策往往并不像人 们所想象和期望的那样有效。为了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公共政策,人们持续地从多方视角、通过多种途径实行探讨及实践。本文从“公民参与”视角出发,从原因和背景、功能、争议及存有问题和对 策几个方面论述了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以期为公民参与乃至政策 科学的发展“添一把薪”。 一、公民参与的原因及背景解析 1.公共政策的整个运行过程都以社会民众为基础 首先,政策的需求信息来自社会民众或团体(利益集团)。任何一项 政策的实际需求总是来自社会的实际需要,代表公众实际利益和要求 的政策总是从民间社会首先萌发。且任何公共政策总是涉及广大民众的,公共政策应是以保护他们的起码利益为目的的。其次,民众也是 公共政策运行的主体,公共政策的执行常常需要施政者与影响对象之 间的密切合作。如果后者是被动的、消极的,那么政策的效果会大打 折扣或成本大增。政策制定者也只有在充分考虑到政策相对人的态度、利益得失,才能够制定出最符合社会需要、最能为社会公众所接受的 公共政策。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 (1)政治学的研究途径 系统途径、过程途径、团体途径、精英途径、制度途径 (2)经济学研究途径 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 2、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4、公共政策的规范性和指导性的具体表现 (1)规范了具体的客体、指向目标、制定程序,对人或包括政党在内的组织都具有约束力。(2)政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及人们的行为予以指导 (3)分为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总指导或具体指导,指令性指导或一般性指导。 (4)与法律不同,公共政策的指导性只具有一般性约束力。 5、公共政策的时代性的具体表现 (1)在与公共政策同时期的历史条件下,政策自身为适应时代所显示的特征。 (2)公共政策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丰富。 (3)政策理论和政策分析方法的多元化 (4)政策问题的复杂性问题体现了时代性。 第二章 1、公共政策的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的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公共政策的目标团体:从人的角度看,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是社会成员,这些受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称为目标团体。 政策所要调整或规范的是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 2、政策环境的定义: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3、社会问题的定义:社会正常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或现实状况与社会期望状况之间的差距。偏差和差距导致了社会的紧张状态,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4、社会经济状况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经济状况是一国或地区的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其次,经济实力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资本物质条件。 (3)最后,社会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一定历史时期政策体系,特别是大量经济社会政策得以确定的主要根据。 5、制度或体制条件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体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其次,一项政策的决策,往往是在多个方案中选择的,选择的结果与体制密切相关。(3)在次,体制的习惯势力的大小和所占优势的程度,影响着人们对各种社会利益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表达以及这些利益和问题得到正确解决的机会。 (4)最后,体制制约着政策的执行。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公共政策真题及复习资料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 A )1-97 A.拉斯韦 尔 B.德洛尔 C.韦 伯 D.西蒙 2.我国宋代苏轼在科举应试时所进的“时务策”是( C )1-91 A.《国 策》 B.《谏逐客书》 C.《教战守 策》 D.《盐铁论》 3.下列属于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是( D )3-183 A.利益集 团 B.公民个人

媒 D.代议机关 4.实行半总统半议会制决策体制的典型国家是( B )3-208 A.英 国 B.法国 C.瑞 士 D.美国 5.下列属于政策规划范畴的概念是( C )6-287 A.问题界 定 B.政策宣传 C.政策设 计 D.政策抉择 6.在政策制定中从一个不同的评价角度来看待事物的政策学习类型是( B )6-300 A.工具学 习 B.概念学习 C.社会学 习 D.组织学习 7.提出决策者有限理性和满意决策命题的学者是( D )1-94

森 B.戴伊 C.拉斯韦 尔 D.西蒙 8.托马斯·戴伊的著作《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对美国政治和政策过程进行了考察,这部著作所用的分析视角是( A )4-238 A.精英模 型 B.集团模型 C.混合扫描模 型 D.渐进主义模型 9.政治系统中的公众共同讨论某一问题的是非好坏以及社会应持态度的过程是( A )5-268 A.系统议 程 B.政府议程 C.正式议 程 D.规划议程 10.当代美国公共政策学者雷恩和拉宾诺维茨在1978年构建了一个以循环为特色的政策执行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被称之为( C )7-327 A.过程模 型 B.互适模型 C.循环模 型 D.系统模型 11.下列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中,属于政策本身的可控性变量是 ( D )7-330

公共政策学发展历史的简述

西方公共政策学发展历史的简述第一阶段创建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1.1 标志性事件 1.1.1一次学术会议 即“关于国际关系论的革命性、发展新血水讨论会”(简称RADIR学术会议)。 会议在美国西部斯坦福大学召开,与会成员有当时闻名于世的一些社会科学精英人士。 1.1.2一本著作 即《政策科学》(The Policy Sciences)。 这本著作是作为上述会议主要成果之一的论文集,1951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作为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然而并未在社会上包括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生中产生较大的影响。 后来许多学者认为,其真正意义在于引发了社会科学上的“静悄悄的革命”。 1.2代表人物:哈罗德·拉斯韦尔 1.3主要思想 20世纪60年代,公共政策学者致力于研究公共政策的制定,以及其中对议会、政府和政党作用的分析和评价。在这一时期,将政策制定规划视为由若干环节按照程序组成的循序推移的过程,大多采用线性思维方式。 1.4相关评价 这一时期的公共政策学过分偏重自然科学和枯燥的数字,因而是一门生硬的机械的科学,不可能推动社会前进。 第二阶段发展时期——20世界70年代 2.1标志性事件及代表人物 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的出版,包括《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1968年),《政策科学探索》(1971年),《政策科学构想》(1971年)。 这三部著作是由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叶海尔·德洛尔(Yehezhel Dror)在1968年至1971年旅居美国期间写的。 2.2主要思想 德洛尔认为,公共政策必须要构建一个模型,并且要包括方法论和决定论。他将医学上的治疗来比喻这种模式,治疗一般有两种模型,一是通过外部处理,一是让患者自己恢复功

公共政策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1、公共政策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预测性原则、协调性原则、信息化原则、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 则。 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包括系统科学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预测方法等几种基本形式。 2、公共政策分析模式 (1)内容—过程分析模式 这是美国学者麦考尔与韦伯提出的分析模式。它强调公共政策分析应集中在内容与过程的分析上,主 张使用规范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两种方法。 (2)系统分析模式 这是美国行政学家沃尔夫提出的分析模式。它强调政策分析既要重视对政策制定的分析,也应加强对 政策执行的分析。 (3)信息转换分析模式 这一模式是由美国学者邓恩提出的。该模式认为,公共政策分析主要是事实、价值、规范三大问题,由此产生了经验方法、评价方法、规范方法三种分析方法。 3、公共政策体系的结构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来划分,公共政策体系的结构可以分为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 (1)纵向结构包括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2)横向结构包括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社会政策和对外政策。 4、公共政策决策思维模式 (1)经验决策模式:最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指决策者依据个人决策实际经验进行公共政策抉择的思 维方式。 (2)理性决策模式:二战后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家特别倡导的公共政策决策模式,又叫科学决策模式。指决策者采用科学实证的量化分析技术和严格的逻辑程序,对确定的公共政策问题作出最优的公共政策方 案设计和政策决定的思维模式。 (3)非理性决策模式:指决策者依靠直觉、信仰、意志、感情等非理性因素对公共政策作出选择和决 定的思维方式。 (4)渐进决策模式:该模式认为政策决定是人们根据政策经验,经过政治互动和渐进调试的过程,而 获得共同一致看法的政策活动

国家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政策支持

国家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政策支持 为了保障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教育部在政策、规章和标准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1)颁布关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法规 在2000~2002的期间,教育部已经发布了多项与基础教育信息化相关的规制和指导意见,如:2000年7月发布了《教育网站和风校暂行管理办法》,2000年11月印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6月发布了《关于开展教育系统办公自动化和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2001年11月发布了《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 (2)建设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 2000年初成立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2002年12月经国家标准化管理会批准成为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专门从事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及远程教育应用技术的标准化工作。该委员会已经制定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简称CELTS),并且发布了十多项部颁规范。其中,2002年12月,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该规范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专家编制的,经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批准为CELTS标准系列中的一项专用规范,编号为CELTS—42。2002年9月,教育部发布《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第一部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该标准是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和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牵头组织力量开发的,从1999年开始,历时3年才编制完成的。该标准现也纳入CELTS体系,编号为CELTS—40。 (3)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 2002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十五”期间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发展目标和措施,明确指出,要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各种方式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一轮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培训,并加强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职教师专职教师的培训,并加强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职教师的培训,争取用2~3年时间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骨干教师和网络技术管理人员有针对性的轮训一遍,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国家还将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和管理春员的培训。此外,许多省市的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发布了一批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譬如广东省在评定教育强区、强县、强镇的标准中明确提出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的指标,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 v 一、政策执行研究的兴起 v 二、政策执行的基本内容 v 三、政策执行力 v 四、提高政策执行力 一、政策执行研究的兴起 v (一)政策执行研究兴起的背景 v 1、政策科学早期的认识 v 虽然拉斯韦尔等早期政策科学家把政策执行看成了政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是政策执行并没有引起政策科学学者的足够重视,政策科学被认为是研究政策制定的科学,例如德洛尔的政策科学范式就认为政策科学就是对政策制定的研究,其目标是改善政策制定系统,提高政策制定的质量;政策过程被分成元政策制定、政策制定和后政策制定(包括政策制定和评估等环节)三个阶段。 v 2、政策执行不受重视的原因 v 天真地假设政策执行过程是简单的且人所共知的;强调权威决策者的作用而排除了“低层次”官员对政策执行过程负责;执行过程涉及严重的边界问题,往往难以界定相关的行动者;时间和资源的巨大消耗。 v v (二)政策执行研究兴起的契机 v 1、美国奥克兰计划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

v 1973年美国学者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对美国联邦政府的创造就业的机会的政策项目——“奥克兰”计划的跟踪研究而写成报告《执行:华盛顿的宏大计划是如何在奥克兰破灭的》。这本书成为70年代“执行运动”兴起的标志。 v 2、政策科学研究视野的拓宽 v 从理论上看,20世纪60年代末政策科学研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要求对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实践上看,60年代约斡逊总统发起的“伟大社会”改革的许多政策项目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客观上提出了为什么比较理想的政策方案及项目也不能取得预期的结果这样一个问题,这促使人们从政策执行上寻找原因。 (三)政策执行研究的主要途径 v 1、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径 v 这种途径假定,政策是由上层规划制定的,然后它们被翻译或具体化为各种指示、以便下层的行政官员或职员执行。领导人形成政策偏好,这种偏好随着行政层次的降低而不断被具体化,为下层行政官员或职员。 v 2、自下而上的途径 v 这种途径以组织中的个人(即参与政策过程中的所有行动者)作为出发点,政策链条中的较低及最低层次被当作政策执行的基础;客观存在强调政策或项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参与执行项目的行动者的承诺与技巧。 v 3、“政策/行动连续统”途径 v 这种途径或多或少有作为前两种途径的综合的意味。政策制定者将作出限制其他行动者权力的决策,而行动者将做出规避决策者权力的决策。这一途径是以权力作为焦点的。 v 4、工具选择途径 v 政策决策的实质或形式的过程总是包含着在可利用的政府工具箱选择特定工具。

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

一、阐述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论述、1页) 公共关系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是有着悠久历史的。 古代西方的类公关。外国古代利用各种艺术形式、宣传工具、演讲和人际交往等手段去影响公众的观点和行为,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初期。古代埃及、巴比伦、波斯、古希腊、古罗马,统治者就一方面利用武力、一方面用舆论手段来控制社会,处理与民众的关系。这可以算是早期公共关系的萌芽。 主要代表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注重具体方法技术研究,如演讲,修辞,逻辑,旨在说服他人。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强调怎样用语音来影响听众的艺术。 中国是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蕴藏着深刻而丰富的公共关系思想与活动,可追溯到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老子、鬼谷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安石等安邦治国方案及政治活动中体现了古代公共关系思想。如老子提倡“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的与人为善的交往原则;兵家认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原则;法家以“性恶论”应用法、术、权、势来管制民众;纵横家则提倡“远近交攻,纵横捭阖”的思想;儒家孔子提出“仁政”忠恕之道、信义为重,孟子提出“君轻民重”、君王应体恤民情。古代公共关系重视民心所向,调节施政措施;守信用,重信誉;重视人际关系,强调人和的重要作用。 纵观中西方古代的公共关系,都带有浓厚的功利性;盲目的,被动的进行原始状态的公共关系,本能的自发行为,没有明确的公共关系意识;与其他活动交织在一起没有分化出来;主要发生在政治领域,不涉及经济。 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诸多不同,但在社会的长期不断发展中,都为现代的公共关系积淀了一定的经验。19世纪中期,公共关系开始由原始向现代、由朦胧向清晰、由零星向系统、由感性向理性的历史性转变。到了20世纪,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开始在美国出现。 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菲尼斯·巴纳姆时期、艾维·李时期、爱德华·博内斯时期以及斯科特·卡特李普和弗兰克·杰弗金斯时期,基本走向成熟。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向全世界延伸,公共关系发展职业化、行业化,理论规范化、国际化,主体多元化,全方位发展。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英国伦敦成立,总部在日内瓦。80年代进入中国大陆,这些年全国逐渐开始公关教育,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公关人才。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密切,国家对公共关系变得更加重视。尤其是社会与信息高速发展,国家更需要掌握公关主动权。

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一)

Y.德洛尔的话来说是一次“科学革命”,用A.里夫林的话来说是“当代社会科学发生的一次静悄悄的革命”。国际政治学会主席K.冯贝米称“政策分析的发展是国际政治学会成立20年来最重大的突破”;W.罗迪则称“当代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发展是政策研究的兴起”。 第1——2学时难点:政策科学的定义;西方政策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要点:政策科学的定义,为什么学习政策科学,如何学习政策科学,西方政策科学产生的渊源,西方政策科学产生的时间地点,西方政策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自我介绍1 什么是政策科学 学科术语1 “政策科学”(Policy Sciences)、“政策分析”( Policy Analysis)、“公共政策(学)”(Public Policy)和“政策研究”是几个经常用来表示这一学科领域的术语。 这些术语有时被当作同义词而加以交替使用, 有时则被有区别地加以界定。一般认为, “政策科学”概念是美国政治科学家拉斯韦尔(Haroad D. Lasswell)首先提出的。早在1943年的一个备忘录中,他就提到了“政策科学”的概念,而正式提出这个概念则是1950年他与卡普兰(A. Kaplan)合著的《权力和社会:政治研究的框架》一书。1 “政策分析”一词则是美国经济学家林德布洛姆(Charles E. Lindblom)首先使用的,他在1958年发表了《政策分析》一文,用“政策分析”表示一种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渐进比较分析的类型。2 多种定义17 按照拉斯韦尔:政策科学是“以制订政策规划和政策备选方案为焦点,运用新的方法对未来的趋势进行分析的学问;3 德洛尔认为,政策科学或政策研究的核心是把政策制定作为研究和改革的对象,包括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以及具体的政策问题和领域;政策研究的性质、范围、内容和任务是:理解政策如何演变,在总体上特别是在具体政策上改进政策制订过程。4 1See Ronald D. Brunner, "The policy Movement as a Policy Problem". in Advances in Policy Studies Since 1950,V ol.10,Policy Studies Annual Review. Eds. By William N. Dunn and Rita Mae Kelly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Books ,1991), p.189,note 2. 2Charles E. Lindblom, “Policy Analysi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8,No.3,Jun.1985, pp.298-312. 3Daniel Lerner and Harold D. Lasswell, The Policy Sciences: 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Scope and Method, Standford, C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51, pp.Ⅷ~XI. 4S.S.那格尔主编.政策研究百科全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7.

2013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2013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国家各项鼓励政策的扶持下发展迅速。未来,本行业巨大的市场容量将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社会资源的投入,这对行业整体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为本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自2000年开始,国务院相继发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鼓励政策,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和保障;工信部相继编制了《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十一五”专项规划》、《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等发展规划,为行业的发展指明方向;税收优惠方面,国家对软件企业和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的认定以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大大减轻了行业内企业的税负,支持企业的研发和扩大再生产。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运行态势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2)市场需求空间巨大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国家各项鼓励政策的扶持下发展迅速。未来,本行业巨大的市场容量将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社会资源的投入,这对行业整体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未来,随着金融、电力、社保、卫生、交通等国家重要信息化领域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本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地方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逐渐增加 近年来,随着地方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启动,省市县乡层级的电子政务建设领域的投资大幅增加,一些地方政府开始根据地方特点提出新的建设需求。地方政府对信息化的重视和资金投入的增加,给立足于地方的区域性信息服务提供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4)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 软件行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生命周期短、技术继承性和产品复用性强的特点。每一次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都持续推动行业发展。系统软件的更新换代、

第五章公共政策制定及合法化

第五章政策制定及合法化 主要内容 政策问题的产生与确认 政策议程的建立 政策规划 政策合法化 中国政策制定过程的特点与经验 政策制定(policy-making):是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是政策科学的核心主题。 广义的政策制定,(德罗尔)理解为整个政策过程,把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等环节称为后政策制定阶段。——部分 狭义的政策制定,理解为政策形成或政策规划,指从问题界定到方案抉择以及合法化的过程。——普遍、本课件 政策制定过程包括三阶段:政策议程建立/政策方案规划/政策方案合法化 第一节社会问题与政策问题 一、社会问题的产生 1、社会问题的涵义 社会问题就是达到的状态与观察到的状态之间的距离。 2、社会问题基本特征

客观性、主观性、价值相关性、社会性、过程性、系统相关性 3、社会问题的分类 1)过失性社会问题:这类社会问题产生于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一些过失行为。 2)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社会自身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 4、社会问题产生 只有当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认为某种社会状况是社会问题时,它才是社会问题,其中权力因素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另外,人们的主观认识、思想信仰、生活态度等价值因素在社会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二、政策问题的确认 1、政策问题的确认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察觉、界定和描述的过程。 问题察觉是指某一问题被人们发现并引起政府关注的过程; 问题界定是指对问题进行特定解释的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分类,目的是把问题情境转变为实质问题; 问题描述是指运用可操作性语言对问题进行明确表述的过程。 2、政策问题确认与政策决策者的分离是现代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特征。 政策问题确认的原则: 第一,问题描述应做到真实详尽,切忌人为夸大或缩小;第二,尽量缩短报告链条,减少报告层次。总之,以客观代替主观,以直接代替间接。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题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100题) 1)、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主体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4)、决策权力 决策权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法津权力,它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他去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公共决策体制 公共决策体制:实质就是围绕决策权力的分配,人为设计出来的包括决策程序、决策规划、决策方式等制度的总称。 6)政策执行资源 政策执行资源:指的是政策执行主体实施政策时必须具备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主要包括:经费和人力、信息、权威、执行保护。 7)、政策执行矫正 政策执行矫正:是指政策主体采取一定的纠正措施,使政策执行回到正确的方向并且消除不良后果的过程。 8)、政策均衡 政策均衡:指的是所有政策要素、政策关系维持一定的最好情况的状态,政策供给适应政策需求,人们对既定的政策安排和政策结构处于一种满族或满意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政策。 9)、政策宣示: 政策宣示:即法定政策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通过法定和约定俗成的方式,正式向公众发布政策决定,如记者招待会,白皮书,文件,宪报等。 10)、政策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是指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11)、公共政策评价 公共政策评价:依据一定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

公共政策执行(1)

政策执行的理论研究 1、公共政策执行本质上是() A、遵循政策指令所进行的变革 B、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重新调整行为模式的过程 C、将一种政策付诸实施的各项活动 D、扩大势力范围的一种政治手段 E、统治人民的政治工具 ABC 2、公共政策能否得到有效执行,取决于如下的因素() A、政策问题的性质 B、政策的质量 C、执行机关的效能 D、政策对象的情况 E、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 ABCDE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政策涉及的政策对象的数量越多,政策就越易执行 B、政策对象的类型越多,政策执行的难度就越大 C、政策执行者是主体,是施动者,政策对象是客体,是受动者,因此,政策对象不具有能动性 D、政策对象具有主观差异性 E、任何政策方案都明确界定政策使用对象的范围 BDE 4、政策监控的目的是() A、为了保证政策系统的顺利运行 B、提高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质量

C、巩固执政党的地位 D、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 E、使预定的政策效果最大化 ABDE 5、理性方法可以帮助分析者简化对象、理清关系。 (T) 6、政策分析需要多元的评估标准。 (T) 7、任何可引起“行动”的政策都比基本维持现状更值得考虑。(F) 8、奥尔森关于集体行动逻辑的理论假设前提包括() A、经济人假定 B、人的有限理性 C、人的学习能力 D、道德人假定 A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集团越大,个人提供集体物品的可能性就越大 B、提供集体物品的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或团体的部分成员 C、区分一个集团是何种集团的依据是集团的规模 D、一般说来,公益性集团的行动能力较弱 B 10、奥尔森把集团分为两种类型,即() A、大规模集团和小规模集团 B、生产者集团和消费者集团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纳什均衡——从博弈论视角看政府治理的合理性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纳什均衡——从博弈论视角看政府治理的合理性 [ 关键词 ] 公共政策/博弈论/纳什均衡/政府治理/合理性 [ 内容摘要 ] 政府治理的合理性问题日益为人关注。本文从博弈论的立场探讨 作为政府治理基础的公共政策制定,结合奥斯本与鲁宾斯坦的博弈论思想提供了几 种政策博弈纳什均衡的解释。文章列举热点政策问题的纳什均衡,论述如何在公共 政策制定中更好地运用博弈论思想,试图说明公共政策制定的博弈论分析是实现合 理化政府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公共政策是政府治理的一个基本条件,它作为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管理组织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治理的相对法律而言更为具体、明确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必然地应当注重合理化问题,惟其如此,政府治理的合理性才有根本保证。这里,作者试图运用博弈模式描述公共政策制定的分析过程,讨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纳什均衡,旨在从博弈论的立场对政府治理的合理性作出一些探讨。 一、公共政策制定博弈的实质 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治理的基础,公共政策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政府治理效果。坦率地说,我们一直重视政府实施治理后的反馈分析,以此修正我们所实施的公共政策,但在制定公共政策、进行方案选择之时,就缺乏合理有效的前瞻性分析,造成政府治理成本过大的现实。 考虑到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方案选择对合理化政府治理的关键性、现实性作用,本文讨论博弈论立场上的合理化政府治理,主要将就政策博弈的分析展开。 所谓博弈(Game),按照莱不尼兹的观点,是指人们在策略相互依存情况下相互作用的一种状态,个人所取得的成绩取决于与别人策略的对比。博弈具备了局中人(players)、战略(strategies)、信息(information)、支付(pay off)、均衡(equilibrium)、行动(actions or moves)和结果(outcome)等要素,博弈论分析存在着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博弈的参与者进行的是理性行为选择(行为主体均是利润或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者),也即意味着存在多人选择的情况下,人们将依据对手的策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由此,我们可以将政策博弈界定为:参与政策博弈的局中人在宪法、法律、行政机关决定、习惯与传统等框架或规则范围内,利用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在充分比较各种可能情况下自身支付大小后,采取相对应对的行动以获得满足效用最大化结果的行为选择过程。政策博弈用于指导作为政府治理基础的公共政策制定,主要探讨政府作为局中人的行为选择,政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第一章公共政策绪论 第一节理解公共政策(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 1951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和拉纳合编的《政策科学:范围与方法的新近发展》一书正式出版,提出了“政策科学”(policy science)这一概念,标志着政策科学的诞生。而拉斯韦尔本人则被誉为“现代政策科学的创立者”。 一、公共政策的涵义(The Definition of Public Policy) ? 目前,学术界对于公共政策的定义尚无一致的看法。学者们关于公共政策概念的界定见仁见智。 ? 美国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 哈罗德?D?拉斯韦尔和亚伯拉罕?卡普兰指出,“政策是一种为某项目标、价值与实践而设计的计划” ? 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 ? 托马斯?R.?戴伊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选择要做的或者不要做的事情。” ? 罗伯特?艾斯通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关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达即为P=f (G, E),其中,P指公共政策,G指政府系统,E指生存环境。 ? 司图亚特?S?那格尔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为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作出的决定。” ? 概括:所谓公共政策就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它具体地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 ? 关键词: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选择行为;解决某种社会问题;行为准则 二、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The Nature of Public Policy) ? 阶级性 ? 目标性 ? 强制性

公共政策执行的手段与过程

第四节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和手段 一、政策执行过程的诸环节 政策执行过程包括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实验、全面实施等环节。 1 、政策宣传 政策宣传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始环节和一项重要的功能活动。要使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必须首先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政策宣传就是统一人们思想认识的一个有效手段。执行者只有在对政策的意图和政策实施的具体措施有明确认识和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执行政策。因此,各级政策执行机构要努力运用各种手段,宣传政策的意义、目标,实施政策的方法和步骤。 2 、政策的分解 政策分解就是通常所说的制定计划,它是政策实施初期的另一项功能活动,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必经之路途。制定执行计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 1 )客观性原则。编制计划要切实可行,积极可靠,排除臆断;计划的各项指标,不保守也不冒进:既不是唾手可得的,也不是经过努力仍然高不可攀的;对有关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含糊笼统。 ( 2 )适应性原则。编制的计划要有适应环境变化的弹性机制,特别是要有应对意外情况发生的防范机制。 ( 3 )全面性原则。编制计划要能够统筹方方面面、理顺各种关系,切忌顾此失彼。计划前后衔接、轻重缓急有层次,不同管理层次的计划各有侧重。 ( 4 )一致性原则。执行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要做到工作目标和政策目标保持一致,上下级的政策目标保持一致,以增强组织上的统一性和方向上的一致性。 3 、物质准备 物质准备主要是指必需的财力(经费)和必要的物力(设备)两方面的准备。执行者应根据政策执行活动中的各项开支编制预算。预算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才算落实了经费。必要的设备,包括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技术机械设备、办公用品等,是政策执行的物质手段。只有具备了必不可少的设备条件,政策执行才有可能顺利进行。 4 、组织准备 组织准备工作是政策具体贯彻落实的保障机制。组织功能的发挥情况,直接决定着政策目标的实现方式。

我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公共关系历史、现状、未来 我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历程 针对公共关系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内地至今的发展状况,有人用这样的一首诗来形容它:“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争似满炉煨骨垛,慢腾腾地暖烘烘”。这首诗前两句写茅草燃烧时的火焰非常大,但一下子就熄灭了。后两句写树根燃烧时虽然不旺盛却耐久。该诗的意思是说,在公共关系在刚传入我国大陆时,确实出现了一哄而上,比较乱而又比较短暂的发展现象,后来公共关系研究者和实践者经过逐步调整使公共关系逐渐走向了一条比较平稳扎实的发展道路。具体来讲,从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来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初创阶段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方法和技术传入中国,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传播趋势是:从地理位置上看是自南向北,自东向西扩展的;从地形来看是从沿海、平原向高原,山区扩展的;从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是从

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扩展的;从行业部门来看是从服务业、企业向政府、文教、军队扩展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形成了第一股公关热,其特点是:一见钟情,一帆风顺、一夜成名。人们对它一见钟情,在沿海特区、酒店等服务性行业一帆风顺地发展起来,继广州中国大酒店,白天鹅宾馆,北京长城饭店率先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之后,1984年在国营企业中出现了第一个设立公共关系部的厂家——广州白云山制药厂,1984年月12月26日,《经济日报》报道和介绍了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成功经验,并发表社论呼吁社会各方面重视和研究社会主义的公共关系,这为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以及公共关系被人们正确地认识、理解和接受,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经由新闻界、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传播,尤其是电视剧《公关小姐》的播出,几乎使公关一夜成名。 (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普及阶段 可概括为内冷外热、内忧外患、内通外联。内冷外热是指新闻界、学术界的热炒使公关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和趋之若鹜的职业,而此时的公关业内部处在

电子信息产业新政策、新规划解读4套题-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

2.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的挑战包括( )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 4 道题】 1.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 —2017 ),集成电路制造和显示器件制造均属于( ) A . 计算机制造 B .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 C . 非专业视听设备制 造 D . 电子器件制造 用户答案: [D] 得分: 10.00 2.2014 年 6 月,发布了( )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A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 B .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C . 《信息产业发展指南》 D . 《 " 十三五 "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规划》 用户答案: [A] 得分: 10.00 3. 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网络强国 “三步走 ”的战略目标中的三个时间节点为( ) 2020 年、 2025 年 2025 年、 2030 年 C . 2020 年、 2025 年、本世纪中叶 用户答案: [C] 得分: 10.00 4. 平板显示技术已基本完成了对( )显示技术的替代 A .等离子体( PDP ) B .薄膜晶体管液晶( TFT-LCD ) C .阴极射线管( CRT ) D .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 用户答案: [C] 得分: 10.00 二、多选题 【本题型共 2 道题】 1. 以下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正确的定位包括( ) 电子信息产业增速超前于国民经济发展,拉动国民经济发展 用户答案: [ACD] 得分: 20.00 A . 2015 年、 B . 2020 年、 A . 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最具创新的行业之一 B . 已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强国 C . 已成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支柱性产业 D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