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No.11-12 生活与哲学 寻觅社会的真谛(印刷)

No.11-12 生活与哲学 寻觅社会的真谛(印刷)

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四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No.11

195 192

1

考点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温馨提示:

注意: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不等于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主要矛盾是……

②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也是先有经济基础的确立,后由上层建筑的建立。

判断:

(1)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 (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3)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就是改变现在的生产关系。

---当堂训练----

1.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的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的合理性。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第11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预习案---

一、用大约15分钟的时间,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用大约15分钟的时间,结合课本和学案课堂案部分预习、巩固如下问题: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2)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三、用20分钟的时间,完成下题

1.(2012 全国)在农村外出务工群体中,“80后”、“90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约占60%,他们希望通过进城务工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客观存在的城乡差距让他们遇到许多实际生活问题,一些不平等现象也让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心里落差。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将解决“三农问题”视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问题”。

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对此加以说明。(10分)

2.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

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B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

C 、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

D 、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

3.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 A 、社会主义市场关系的调整和完善

B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

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四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No.11

193 194

C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改变

D 、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将在北京召开,改革将成关键词。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材料二:2013年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发展活力,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材料三:2013年10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实施政府职能转变,扭转政令不畅的“堰塞湖”现象,让政府管理更加到位,努力营造各类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材料四:2013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在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强调,十八届三中全会主要研究部署深化改革,这一轮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都将是空前的,必将强有力地推动大陆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当前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课堂案---

【考点梳理与训练】

考点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型

温馨提示:

注意:①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的各种体制属于社会存在,是物质现象,是组织物质资料生产的上层建筑,因而属于广义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②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来看待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同时必须看到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判断:

(1) 错误的社会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始终不可分。

(3) 有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会带来精神生活的提高。 (4) 凡是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当堂训练----

1.(2011·天津)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我国曾对15个副省级城市的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益行动等文明指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公布后,促进了社会文明建设。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B.城市文明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3.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对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

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四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No.11

199 196

---课堂案---

【考点梳理与训练】

考点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含义

3.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当堂训练----

1.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下面属于党的群众路线内容的是

①相信群众 ②一切为了群众 ③一切向群众负责 ④一切依靠群众 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⑤ D .②④⑤

2.中国古代就有“民为邦本”的思想,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最先在《管子·霸业》中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也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因为

A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B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智慧、经受检验,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这体现了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②认识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项伟大创造:一是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三项伟大创造说明

A .劳动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 .农民是中国改革的主体 5.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十二五”规划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富民强”。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探寻从“国富”到“民富”转变的理论依据。

考点三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 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1) 阶级社会:(直接动力) (2) 社会主义社会:(强大动力)

3.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拓展案---

1.“一种观念的产生、发展和消失,不能由它自身来解释,而只能由社会存在的状况及其

变化发展来说明。”这句话

A.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B.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C.歪曲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D.全面说明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十四大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明确表述为“起决定性作用”。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决定意识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发展的观点 3.下列观点中,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有

A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它相适应

B .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的

C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D .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4.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自我、亲人、友情、健康、蓝天、梦想……都去哪儿了?这些追问,在凸显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同时,还萌动着人们寻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这表明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 ②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 ④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创新设计冶起着重要作用。以奔驰、通用、波音、西门子等为代表的汽车飞机、电力电器设计,引领了现代交通和电气化社会;以英特尔、微软、苹果、联想等为代表的芯片、软件、智能终端设计,造就了信息网络社会的生活方式。这说明

A. 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发展

B.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 创新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四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No.12

197 198

6.马云说,为赚钱顺便做好事,还是为做好事同时赚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以商业的心态去做事已经不行,必须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 ②“心态“影响商业活动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③不同的“心态“决定着商业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和成败 ④符合社会规律的意识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物质力量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漫画所蕴含的哲理有

①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物质原因

②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③人的欲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如影随形

A.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②④ 7.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

义。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注重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及政策设计;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等。

联系材料,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进行财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第11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2)

----预习案---

一、用大约15分钟的时间,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用大约5分钟的时间,结合课本和学案课堂案部分预习、巩固如下问题:

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的概念;地位;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三、用20分钟的时间,完成下题

1.近年来,W 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所谓“一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或劳动人民。 ( ) (2)人民群众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 )

(3)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3.辨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杰出人物的巨大作用是根本对立的。

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四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No.12

200 201

----拓展案---

1.201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唯物史观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①是顺应群众期盼、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的重要形式

③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 ④以宣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为根本目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在我国农村改革中,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选了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创办了第一批乡镇企业,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

A .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B .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 .社会变革的引导者

D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这一观点 A 错误。抹杀了英雄人物在历史创造中的作用 B 正确。认为人民群众都是英雄人物

C 正确。坚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 错误。否认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4.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为 “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东、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 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结合材料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8分)

5.材料 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了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阐明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哲学依据。(9分)

6.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从管控到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

两年前,T 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社区。社区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均需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设立了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理的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救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

两年来,该市社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

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T 市是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12分)

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四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No.12

200 201

第11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参考答案

----预习案---

三、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

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4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面临的新情况,形成了着力解决新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认识;(3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政策措施,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解决。(3分)

2.B

3.D

4.(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以及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要破解发展难题,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必须打破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

(4)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课堂案---

考点一 ---当堂训练----

1.A

2.C

3.(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但具有相对独立性。妈祖文化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同时又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2)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妈祖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考点二 ---当堂训练----

1.(1)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也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在我国,这是非对抗的矛盾,只能通过改革加以解决。(3)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拓展案--- 1-6:BCDBDA

7.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必须出台相应的财税体制改革政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决定了必须实施财税体制改革,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所以,我们要进行财税体制改革。

第11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2)参考答案

----预习案--- 三、1.W

村村民发展经济,不断提高收入,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提

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W 村群众在革命战胜时期的英雄壮举,新时期的生活求学和就业经历是“一碑两谱五星”活动的源泉。W 村通过收集、整理、评鉴、比学等方式,还直接创造了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精神财富。

3.马克思既承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作用,又承认历史人物的重大历史作用,他们是统一于社会实践中的一股力量而不是两股力量。杰出人物是社会历史发展和群众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没有这种需要,他们也不可能产生。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也包括造就自己的英雄(杰出)人物(领袖)。杰出人物的杰出才能使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结晶,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实践,其领袖才能就成了无源之水。杰出历史人物的巨大历史作用也要通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否则,即使它们有三头六臂也完成不了历史大业。

---课堂案--- ---当堂训练---- 1-4:DBCC

5.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虽然发展,但也存在发展不够协调、收入分配不公平等问题,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要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国富”到“民富”的社会意识变化。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是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体现。 ----拓展案--- 1-3:CAC

4.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全民动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和生态保护,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加强,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依法对排污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促进了政府重视生态环境。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广东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民动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为绿色广东建设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5.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6.①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适应社会转型要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3分)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调整上层建筑,进行机构改革,促进社会发展;(3分)③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发展社区自治,培育社会组织,推动社会进步;(3分)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民服务,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

寻觅社会的真谛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 2 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3 4 和设施, 5 用的人们, 不同的国家、 的内涵, 的主体部分。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二、基本问答: 1 (1) 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上升的, 在社会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 就是使生产关系 全心全意为人民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6、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三、基本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原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反之,则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和方法论 (1)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方法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寻觅社会的真谛导学案

专题十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1课时寻觅社会的真谛

环节一主干知识归纳——明题点 一、主干梳理(学生自主结合教材和二轮复习资料课前完成)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误区警示 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存在。 纠错: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不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存在。 2、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纠错: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3、只要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纠错: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看,只有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看,变革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变革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4、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纠错: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5、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纠错: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因此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6、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领导力量。 纠错: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变革的领导力量是代表当时社会先进生产力的阶级或集团。 环节二高考真题研究——找规律 考向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2017全国Ⅰ卷,20)2016年10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强化互联网思维的依据是() ①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 ②互联网思维适应了网络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③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 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1 寻觅社会的真谛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1.社会发展的规律:分析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领会②人类社会 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2.社会历史的主体: 分析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领会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能力:通过本课的复习,培养学生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 点以及国内外一些重大时政热点的能力;比较事物及所学知识的异同,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判断政治是非,并对错误现象或观点进行简单批判的能力;初步运用思想政治学科知 识和技能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探究和说明的能力;能恰当运用学科语言,条理清晰、逻辑 严密、观点正确地表述见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复习,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自觉支 持和拥护党的领导,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做改革的支持者。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学科标准,本课涉及到当前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多,是社会热点, 又是重点;本课的知识理论性、思辨性强,又是难点。 2. 教学重点/难点 1.社会发展的规律: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②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 遍规律、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2.社会历史的主体: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授课过程: 1、导入新课:今天我带领同学们一起共同完成一节复习课,学考怎么复习?当然是考纲怎么要求、学考怎么考就怎么复习。我们一起来看今天1月份浙江 省的两道学考题。 【2014年1月学考卷】 选择题(材料选自2013年1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轮复习教案

《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轮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两大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人民群众的含义;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分析:联系社会实际,说明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联系我国调整生产关系的实际,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分析社会现实,说明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物质性,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本讲重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本讲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创造和奉献中实现价值;人民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 【考点点拨】 一、正确认识社会 重要概念 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人民群众: A、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B、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C、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重要原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A、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B、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社会存在决定作用第一位);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学案_刘海伟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 【学习目标】 ⑴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矛盾运动的两大规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⑵理解: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学习重难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4、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课前预习案 【自主梳理】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含义:(1)社会存在是指 (2)社会意识是指 2、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_______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_________。社会存在的________________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________________。 ①社会意识有时会__________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___________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__________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__________作用。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_________的。马克思主义的__________ 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哪里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 __________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其中形成的__________ 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__________ 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2)辩证关系 ①在生产方式中,___________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__________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变化迟早会引起___________ 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______________。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______________;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的规律。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含义: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即所有制形式、交换形式、分配形式)各方面的总和。 (2)辩证关系 ①经济基础___________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_____________。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时,它就会_________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________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__________生产力的发展, _________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会___________生产力的发展,_________社会前进。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课时达标检测:(三十九)_寻觅社会的真谛 含答案解析

课时达标检测(三十九)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选择题 1.精准扶贫是针对粗放式扶贫提出来的。我国领导人指出:要实现到2020年我国5 5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越往后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倘若不深入贫困地区,不了解贫困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没有针对性,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材料中蕴含的哲理有()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②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③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④统一物的分解、平衡的破坏不利于事物的发展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A没有针对性,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正确;精准扶贫是针对我国贫困人口实际提出来的,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正确;③④错误。 2.(2018·天一大联考)近年来,每到岁末,人们总会对一年中出现的热词进行盘点,进而推出年度网络流行语。流行语,是社会发展的显示屏、生活时尚的风向标、民众心态的晴雨表。从唯物史观角度看,对流行语的上述界定说明() ①社会意识总先于社会存在而存在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③社会意识推动社会的变化和发展④网络流行语折射出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C流行语是社会发展的显示屏、生活时尚的风向标、民众心态的晴雨表,旨在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折射出了社会生活的变迁,②④正确。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①错误。正确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的变化和发展,③表述不科学。 3.(2018·南昌十校联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因为其属于() ①思想意识,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③上层建筑,服务于先进的经济基础,推动社会进步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本题使用排除法比较容易,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起到推动作用,①错误;核心价值观属于上层建筑不是生产关系,②错误;核心价值观属于先进的社会意识,是上层建筑,推动社会进步,对社会存在起推动作用,③④表述正确。 4.截至2017年1月6日,除新疆外,全国其余各省市均已出台高考改革方案。其中,今年北京、湖南、海南、江西、山东、天津等6省市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高考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综合学案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综合学案(二) 一、课堂练习 1.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向前推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多年来,以惊人的速度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加入世贸组织扩展了我国发展的国际空间,极大地发挥了我国的比较优势,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产业升级,扩大了我国就业总量,提升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10多年来,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都出现了很多新变化。一方面,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主要经济体复苏步伐放缓;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劳动力等资源比较优势正在减退,经济增长的环境资源约束强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日显紧迫。 材料二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深化农村改革需要多要素联动,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规划先行,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 (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结合材料二,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所描绘的美好愿景。 2.“十二五”期间,我国各地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全力推进农村贫困地区发展,扶贫、脱贫工作成效显著。 材料一经济贫困背后隐藏着文化的贫困。贫困地区长期固有的落后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所谓贫困文化,这种长期的贫困文化积淀,又反过来成为人们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桎梏。 材料二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必须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研究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把握区域和个体因素的差异,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要改变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发生,要将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地的实际相结合,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关知识,说明在扶贫工作中注重解决文化贫困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精准扶贫政策的正确性。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引发了信息革命,1952年中国科学家开始研究计算机技术,但以字母为主的输入方式把方块汉字拦在了门外。“中国必须摒弃传统汉字,走拼音文字道路”,外国专家如此定论,国内也泛起一些废除汉字的主张。不放弃汉字,中国就可能错过信息化机遇;放弃汉字,中华文化势必面临竭泽断流的危险。面对冲击,一批中国科学家和语言学家开始专攻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经过不懈努力,汉字输入输出方法、汉字编码程序、汉字智能终端、汉字打印系统等难题被一一攻克。现在,在计算机使用、出版印刷等方面,汉字的输入速度、简洁程度等都显示出明显优势,以信息化为由否定汉字的鼓噪逐渐消退。 材料二技术进步会不会使人的能力下降?早在几千年前,先哲老子就提醒人们:“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曾几何时,技术进步帮助汉字转危为安。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各种即时通信工具使“鸿雁传书”离我们远去;各种便捷的输入法使许多人患上了键盘依赖症,提笔忘字的情形不时发生;层出不穷的网络词语使有的人忘记了许多字词本来的含义……汉字的传承又遇到了新的挑战,这种挑战虽然没有过去那样直接和猛烈,但其潜在的杀伤力却绝不能等闲视之。 结合材料,说明在看待技术进步对汉字传承的作用问题上如何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怒江大峡谷被誉为世界第二大峡谷。这里地质结构复杂,峡谷两岸山体、断层以及岩层的破碎、变质、旁侧牵引现象分布广泛,构成丰富多彩的地质构造遗迹景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资源丰富,除拥有独一无二的峡谷自然景观、“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以外,还拥有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文化,如傈僳族的阔时节、同心酒,怒族的桃花节、仙女节,独龙族的文面女,普米族的吾昔节、火塘文化……怒江是亚洲最天然的水道之一,中下游河段天然落差达1 578米,可开发装机容量达2 132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 000亿度。过去10年来,由于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水电开发之间存在争议,怒江大峡谷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2016年初,在云南省“两会”上,原云南省委书记、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郑重表态,云南将停止一切怒江小水电开发,把生态保护起来,推动怒江大峡谷申报国家公园,使之成为旅游天堂。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阐明停止一切怒江小水电开发的合理性。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名是历史命运的容器,是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当城市建设的推土机轰鸣驶过,大量古建筑遭到毁坏,由于对地名文化缺乏认知,地名随意更改和废止现象屡禁不止,致使很多意蕴丰富的地名不断消失。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约有6万个乡镇名称、40多万个建制村名称被废弃。 很多离家远行的游子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离家多年,家乡变化令人欣喜,但地名变了让人惆怅。乡愁无处寄,梦里寻踪迹,地名不仅承载了大量的个体记忆与情感,也承载着传统文化和城市的历史密码,众多独特地名其实都是历史留下的“活化石”,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令人痛惜的是,一个个生拼硬造的怪名、洋名抹去了很多富有丰富内涵的老地名。 珍惜那些有文化积淀的老地名,才能留住我们的乡愁;精心设计有文化内涵的新地名,接续和发展地名文化,传统文化才能有血脉传承,城市才能有厚度和温度。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知识,分析如何“接续和发展地名文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练习题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单项选择题 1.自古以来,在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结婚买房一直都是男人“分内的事儿”。但随着房价日益疋高,男女社会地位的平等和新婚姻法的实施,女方出资、双方共同置业成了当下年轻夫妻买房普遍能够接受的形式。这表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2.近年来,山东省枳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专家学者深入乡村开设儒学讲堂,让儒学 走进生活、走进群众,有力推动了乡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材料体现了()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B.社会意识不依赖于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D.社会意识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 3.在一次哲学讨论课上,同学们就历史发展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其中属于历史唯 心主义观点的是() Ao人类社会的进步主要源于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B。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o人类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又是有规律的 D.人类的生产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迫作用 4.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场经济”在上海郊县悄然岀现.上地集中, 规模经营,利用现代销售条件更好地对接市场;原来的农户成为农场工人、股东……这一经营形式的优势在逐渐显现。以下引起“农场经济"岀现的原因中,最根本的是() A.有一批懂市场、僮经营的人偏好农业 Bo经营农业能得到政府更多的扶持 C.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经营形式作出调整 Do上海郊县的环境为此提供了条件 5.推进城镇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必须“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髙效、生 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淸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 要求推进土地制度改革,解决城镇化的这一关键环节?上地制度改革体现了() ①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③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A.?? B.①③

寻觅社会的真谛,复习提纲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复习提纲 一、基本概念: 1、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既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3、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4、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5、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二、基本问答: 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2)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2)①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②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改革实现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3、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4、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5、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6、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三、基本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原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41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专题精练(含答案)

第四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选择题 1.“络反腐”“海推直选”“阳光政府”等热词折射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态势。这说明()。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相互制约 【解析】“热词折射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态势”体现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材料并未体现社会意识的反作用,A项排除;材料也没有经济基础的信息,B项排除;D项“相互制约”表述错误。 【答案】C 2.清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荣辱倒错,是当前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C.以耻为荣、以廉为耻的错误社会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解析】该题考查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故舍A项取B项。错误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项错误。D项不合题意。 【答案】B 3.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应运而生。这说明()。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②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③哲学与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④实践是认识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B 4.鲁迅曾经说过: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鲁迅的这一句话告诉我们()。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鲁迅的这一句话主要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故选A。B项本身说法不正确。C、D两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5.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主要说明()。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D.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解析】“手推磨”、“蒸汽磨”是从生产力角度讲的,“封建主的社会”、“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则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说的,前者“产生”后者,故马克思的话强调说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B项正确。C项错误。A、D两项和材料无关。 【答案】B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对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体现出()。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寻觅社会的真谛教案

寻觅社会的真谛 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理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列举具体材料例证法、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乐曲】《国际歌》,同时投影其歌词: 国际歌 词:欧仁·鲍狄埃曲:比尔·狄盖特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副歌)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师: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

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板书]二、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 【探究活动一】判断图中的相关人物是否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学生讨论得出: [板书]1、什么是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练中感悟】 下面对人民群众的认识,正确的是( C ) ①人民群众就是指劳动群众②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③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④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①②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下面对人民群众的认识,正确的是( C ) ①人民群众就是指劳动群众 ②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③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 ④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①②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通过对这两题的讲评,形成对人民群众这一概念的正确认识。) 【创设情景,问题探究】 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 问:谁是物质生产的主体? 生:人民群众。 师:每天的《新闻联播》中有一个固定的栏目“劳动者之歌”讴歌各条战线上默默奉献的劳动者。今天向大家介绍“劳动者之歌----朱玉雷:用头脑打井,靠智慧找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学案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编写人:姚彩美审核人:李涛时间:11.27 批改:二次批改:【高考考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 展的总趋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创造者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 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用及其矛盾运。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 矛盾运动 1.社会发展 的实现方式 2.社会主义 社会的基本 矛盾的特点 1.人民群众的概念、 2。人民群众创造历 史的作用 3.群众观点和群众 路线 【课前预习案】 【知识梳理】 一、社会发展的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注意: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划分依据) ⑵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注意理解) ⑶不同性质社会意识的不同作用: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和,决定着的变革和更替。 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①内容 ②表明: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⑴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含义: ⑵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①内容 ②体现 ⒊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是什么?(两个方面)(注意:是普遍规律)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⒈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及社会实现方式是什么? ⒉阶级社会基本矛盾: ⑴基本矛盾是什么? ⑵实现方式: 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⑴特点?(非对抗性的) ⑵实现方式:(如何理解改革?) 二、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含义:⑴是什么?⑵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但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主体部分⑶我国阶段,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范围: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方法论) ⑴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⑵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⑶党的群众路线:①地位②基本内容: ⑷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构建知识体系: 【预习自测】A层 1.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荣辱倒错,是当前腐败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D.社会意识有时候对社会存在起决定作用 2.(11江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房展规划纲要》颁布后,人们认识到,观念变革是改革的先导,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转变观念。这一认识的依据是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观)教案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观) 教案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观)教案 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忆目标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3)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理解目标 (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3)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运用目标 (1)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虚幻、歪曲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

精神文明建设; (3)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4)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有正确的认识; 3、通过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带到物质领域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2、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3、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最新寻觅社会的真谛练习题

寻觅社会的真谛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3·临沂模拟)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缺乏起码的公平时,社会心理就很难积淀起劳动光荣的观念。这说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 C.创造价值和享受价值同等重要 D.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加固训练】“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主要指的是“80后”“90后”。从根本上讲,这个词的出现说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2.(2011·北京文综)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养奋发进取、理性和平、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 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3.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因为( )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C.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力的保障,故选B。政治体制不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A不选。C、D均与题意不符。 4.(2013·西昌模拟)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仍然有人对封建迷信笃信着迷,甚至导演

2019-2020年高三政治复习 《生活与哲学》3.11寻觅社会的真谛复习学案 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三政治复习《生活与哲学》3.11寻觅社会的真谛复习学案 人教版 预习导学 一、学习目标 ★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 ★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 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二、重点难点(加★) 三、自主学习 四、知识体系建构 探究质疑 1.社会存在主要是指自然地理环境。 2.社会存在的变化和社会意识的变化是同步进行的。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4.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 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6.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7.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国家设施、各种思想观念。 练习反馈 单项选择题 1.(xx江苏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我国之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因为()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的 C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的 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2.“城市,让生活更美好”—xx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多地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 )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xx广东卷)温家宝指出,xx年我们要努力工作,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这里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 )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D.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 4.在我国农村改革中,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选了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创办了第一批乡镇企业,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 ( )

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每课一测41:寻觅社会的真谛(含答案)

每课一测(四十一)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选择题 1.(2019·惠州调研)伴随着国家主席习近平2017年新年贺词的发表,“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天上不会掉馅饼”“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等内容再度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呈现“刷屏”态势,成为最新热词。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对热词理解正确的有( ) ①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②体现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③体现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C 之所以出现“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天上不会掉馅饼”“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等热词,是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③当选;①不符合题意,④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均不当选。 2.(2019·青岛联考)2017年8月23日,国务院发布《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办法》共十九条,主要调整了无证无照经营的查处范围,明确了部门监管职责,是转变监管理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障“先照后证”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促进创业创新。可见,《办法》的出台和实施表明( )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C 《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的调整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办法》的出台和实施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促进创业创新,表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②③当选;①与题意不符;材料对部门监管职责的明确是调整上层建筑而不是改革生产关系,④不当选。 3.(2019·武汉联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 ) ①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遵循规律就能实现人生价值追求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认识历史必然性 ③理想信念是人生奋斗目标,树立坚定理想信念才能走上正确人生道路④社会意识具

人教版哲学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导学案

: 曹县第三中学 政治 学科导学案 编号:11-01 课题:第 11 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分 2 课时)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备课组:政治组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1、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理解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预习导航】阅读课本 P86——P88 1、 识记什么是社会存在? 什么是社会意识? 2、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3、理解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 【背诵模板】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探究活动一】 1、 课本 P86 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人们可以认识自然界的规律,从而唯物主义地 解释自然界,为什么不能认识社会的规律,从而唯物主义地解释人类社会? 【探究活动二】 材料一:人们必须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恩格斯 材料二: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灾区的饥民,大约 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鲁迅 材料三: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以上名人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探究活动三】 课本 P88 页,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为什么会存在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能 不能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为什么? 【探究活动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 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前面进步 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 【随堂达标训练】 1、在 1978 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出生时,整个世界争论不休,“不合伦理”的 诅咒声一度铺天盖地。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试管婴儿”已经是很 正常的事。人们观念的变化说明了: A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D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生活的本质是 A 、社会意识 B 、社会存在 C 、人的思维和人的行为的组合 D 、实践 3、“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它 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头牛。”该观点说明了: A 、动物也有意识 B 、上帝是人脑自生的 C 、有什么样的上帝就有什么样的上帝观念 D 、上帝观念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 【作业布置】: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要适应 新的时代要求,根据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的民 族精神。 说说弘扬民族精神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