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送股与资本公积转股

送股与资本公积转股

送股与资本公积转股

送股与资本公积转股

送股以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定义

?送股,也称股票股利, 是指股份公司对原有股东无偿派发股票的行为,送股时,将上市公司的留存收益转入股本帐户, 并按照投资者所持有公司的股份份额比例的大小分到各个投资者的帐户中, 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送股实质上是留存利润的资本化。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是指上市公司将公积金转入股本帐户内, 并按照投资者所持有公司的股份份额比例的大小分到各个投资者的帐户中, 以此增加每个投资者的投资成本。资本公积金是公司的生产经营之外,由资本,资产本身及其他原因形成的股东权益收入。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基金主要来源于股票发行的溢价收入,接受的赠与,资产增值, 因合并而接受其他公司资产的净额等。其中, 股票发行的溢价是上市公司最常见,最主要的资本公积金来源。

?送股以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

?相同点

?1. 根据上述的定义, 送股以及资本公积转股都属于公司权益内部帐户之间的转换,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并不会增加或者减少公司的权益。但是同时由于股本科目的增加, 都会对投资者产生股份增持的效果。

盈余公积及投资收益的抵消处理

盈余公积抵销分录释惑 文号:廖小菲发文单位:发文日期:2006-6-20 在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程序中,抵销分录的编制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如果抵销分录出现了错误,合并会计报表肯定也会出错,这会导致报表不能准确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达不到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因此,为了保证抵销分录的质量,我们除了要熟练掌握各笔抵销分录的形式之外,还必须深刻理解其实质和内涵,做到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下面,笔者就“盈余公积”的抵销分录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在合并会计报表中,涉及“盈余公积”的抵销分录有两笔:一笔是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分录(借: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贷:长期股权投资等);另一笔是盈余公积的抵销分录(借:提取盈余公积,贷:盈余 公积)。其中第一笔分录很好理解、没有异义,这里就不再赘述,主要是第二笔分录,让人 颇有疑惑。第二笔分录名为盈余公积的“抵销”,但从分录的形式上看却像盈余公积的提取(盈余公积在贷方),似有矛盾。 事实上,只要把这个问题的分析角度和立场搞清楚了,对这笔抵销分录的理解也就不会再有疑惑了。由于合并会计报表是由母公司编制的、反映整个企业集团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表,因此,应该站在母公司的角度来分析和思考。具体的分析如下: 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原则里有一条:要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的会计报表为编制基础,并要求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即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随着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变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等于其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拥有的份额)。以此为基础,当子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时,母公司和子公司应该分 别在自己的账簿上反映为: (1)母公司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2)子公司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盈余公积 应付股利 以上情况需要运用抵销分录来消除它们对合并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影响。

关于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产生资本公积会计处理探讨

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产生的资本公积是否存在借方金额,是否可以在后续处置相关股权投资时随之转出? 个人意见: 1.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产生的资本公积可以存在借方金额,理由如下: (1)交易的经济实质 同一控制企业合并,站在合并方、被合并方,及其最终控制方组成的集团层面,实质是最终控制方将被合并方的净资产投入合并方,属于集团内权益的重新组合。当合并方支付对价大于所获得净资产账面价值时,是合并主体向最终控制方的资本分配;相对应的,合并方支付对价小于所获得净资产账面价值时,则是最终控制方对合并主体的资本投入。 (2)会计处理与《公司法》的关系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第六条规定:“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现行处理规定可能主要是出于《公司法》的规定考虑,为保护债权人,《公司法》规定,资本公积金只能用于转增资本,不能用于弥补亏损、向股东分配,而且,公司不能向股东进行超额分配。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中,当合并方以大于所获得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对价取得被合并方控制权,将产生资本公积借方差额,此时,实质是用资本公积向股东进行了分配;当冲减资本公积超过其账面余额,则相当于以超过其资本的金额进行了分配,从而与相关法律相悖。 个人认为,《公司法》等法律法规,针对的是法人主体,而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产生的资本公积,是在合并主体(合并方和被合并方所组成的主体)的合并财务报表层面确认,属于会计主体而不是法人主体范围内所进行的处理,《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并没有直接对其作出规定。事实上,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中,如权益法核算时“顺流逆流交易”的内部未实现损益抵消,以及分步收购或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区别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采用不同会计处理,已经将法人主体与会计主体清晰的区分开来。 会计处理的目标是如实反映交易实质,而不具备限制、改变交易的权力。如果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产生的借方差额,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则应当由相关法律法规对该合并交易本身作出限制规定,而不是由会计处理来规避法律法规。相反,若会计处理没有如实反映交易实质,反而可能掩饰了违反法律法规的交易。 (3)会计处理模型 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并未规范同一控制企业合并的处理,实务中,一般区分同一控制企业合并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分别采用收购法(Acquisition Method)或权益结合法(Pooling of Interest Method)。当具有商业实质时,合并方支付对价大于所获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有可能属于购买一项满足“核心商誉”定义的资产所支付的价款,从而将该差额确认为商誉;当不具有商业实质时,合并产生的差额,直接计入合并主体的权益。在现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对于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一般认为不具有商业实质,全部采用权益结合法,不采用收购法。 从会计处理模型看,同一控制企业合并,是在股东主导下与股东发生的交易,符合权益性交易的概念,应按此类交易的会计处理模型处理。一般,权益性交易所产生的差额,应当直接增加或减少合并主体的资本(一般对应“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相对应的,留存收益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性积累。如果以权益性交易的差额直接冲减留存收益,是以资本的变动影

新旧会计准则科目衔接的处理

新旧会计准则科目衔接的处理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新旧会计准则会计科目相同、有余额的调帐处理: 应将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这类有如下科目: (一)“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和“预付账款”科目 (十二)“长期待摊费用”和“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十五)“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代销商品款”、“应付股利”、“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和“预提费用” (二十)“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和“专项应付款”科目 (二十一)“实收资本”科目 (二十三)“盈余公积”科目 (四)“在途物资”、“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委托加工物资”、“受托代销商品”、“待摊费用”和“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但对会计科目“库存商品”来说下列情况应换新准则科目,并将余额进行调整: 1、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 “库存商品”(旧准则)--------“开发产品”(新准则) 2、对于农业企业 “库存商品”(旧准则)----------“农产品”(新准则) 3、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科目 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 但下列情况除外 投资性房地产并且按照新准: 1、采用成本模式计量 “固定资产”(余额)---------“投资性房地产” “无形资产”(余额)--------“投资性房地产”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按照首次执行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 “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资本公积用途

资本公积的用途 一、资本公积是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或者资产。资本公积从形成来源上看,它不是由企业实现的利润转化而来的,从本质上讲应属于投入资本范畴,因此,它与留存收益有根本区别,因为后者是由企业实现的利润转化而来的。 二、资本公积形成的来源 由于资本公积是所有者权益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它通常会直接导致企业净资产的增加,因此,资本公积信息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十分重要。为了避免虚增净资产,误导决策,就有必要明确资本公积形成的主要来源。资本公积形成的来源按其用途主要包括两类: 一类是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资本的资本公积,它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现金捐赠、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等。其中,资本(或股本)溢价,是指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在股份有限公司称之为股本溢价。接受现金捐赠,是指企业因接受现金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拨款转入,是指企业收到国家拨入的专门用于技术改造、技术研究等的拨款项目完成后,按规定转入资本公积的部分,企业应按转入金额入账。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是指企业因接

受外币投资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是指除上述各项资本公积以外所形成的资本公积,以及从资本公积各准备项目转入的金额,其中包括债权人豁免的债务。 一类是不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资本的资本公积,它包括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和股权投资准备等。其中,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是指企业因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是指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等原因增加资本公积,从而导致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或投资比例计算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三、资本公积的主要用途有两个,一是转赠资本,二是弥补亏损。根据我国公司法等法律的规定,资本公积的用途主要是用来转增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既没有改变企业的投入资本总额,也没有改变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总额,不会增加企业的价值,那么,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还有何意义呢?它有何经济影响呢?一种解释是,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可以改变企业投入资本的结构,体现企业稳健、持续发展的潜力,因为企业实收资本一般不会用于投资者的分配或者用于弥补亏损,即使是在企业破产的情况下,它也将被优先分配给债权人;另一种解释是,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它会增加投资者持有的股份,从而增加公司股票的流通量,进而可以激活股价,提高股票的交易量和资本的流动性。 为了确保转增的资本公积体现其经济价值,避免虚增资本,

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是什么意思

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是什么意思? 资本公积是指由投资者投入的,但不能计入实收资本的资产价值,或从其他来源取得、由投资者享有的资金。 资本公积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等。 资本公积的用途是转赠资本。 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主要用途为弥补亏损、转赠资本;法定公益金主要用于集体福利设施的支出,如兴建职工宿舍、托儿所等;任意 盈余公积的用途与法定盈余公相同,企业在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转赠资本时,一般先使用任意盈余公积,在任意盈余公积用完后,再按规定使用法定盈余公积。资本公积:资本在营运过 程中发生的增值. 盈余公积:企业从税后净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 具体:资本公积从来源上看,不是由企业实现的利润转化而来,本质上属于投入资本的范畴。资本公积主要用途是用来转增资本,其明细科目有八个,其中不能直接转增资本的有3个。 盈余公积是从企业实现的净利润转化而来的,因此属于留存收益的组成部分。分为两种,第1是按国家规定必须提取的,称为法定盈余公积金与法定公益金;第2是企业自愿提取的,由股 东大会决定留存企业的利润,称为任意盈余公积。盈余公积的用途包括三个,其中之一是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二、有限公司创立时,出资者认缴的出资往往与注册资本一致,不会产生资本公积。在有新的投资者界入时,投入的等于按投资比例计算的出资额,计入实收资本,超过部分计入资本公 积——资本溢价。这点与长期股权投资中的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区别开来。

三、企业接受投资者以非现金资产投入的资本,在办理产权转移手续后,按投资各方确认的资产价值作为实收资本,确认的资产价值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所占份额的部分,应计入资本公 积。 四、股份公司溢价发行股票时,要确认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发行股票所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等发行费用,减去发行期间冻结期间产生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没有溢价或溢价金额不足 以支付发行费用的部分,直接计入财务费用,不作为长期待摊费用。 五、企业为减资等目的,回购本公司股票,属于所有者权益变化,回购价格与所对应股本之间的差额不计入损益。依次冲减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等科 目。如回购价格低于所对应的股本,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六、资本公积——拨款转入:按形成资产并留存企业的计入资本公积,形成资产后上交的部分不计入资本公积。对未形成资产报经核销后(费用化)不计入资本公积。 七、具体核算规定: 1、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先全额转入资本公积,计算应交所得税时再另行调整。 2、接受现金损赠时也是通过待转资产价值进行核算,年底再进行所得税的计算。 3、企业改组时评估增值应调整资产账面价值,同时在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金额计入资本公积。 4、评估日与调账日不一致时,是以调账前的账面金额为基础,评估增值的用加法,评估减值用减法。如果这期间数量发生了变化,已减少的数量评估差额不再调整,需要调整的是在调 账日仍然保留在企业中的部分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实践中是计算原材料增值率。 5、会计核算上,未分配利润是通过利润分配科目进行的。收入与成本通过本年利润归集转

资本公积的账务处理如何进行

资本公积的账务处理如何进行 资本公积包括了资本溢价、资产评估增值、非现金资产股权出资、接受捐赠资产等几个方面,对此,资本公积的账务处理也分为了资本溢价等几个方面。下面就来具体解析资本公积的账务处理如何进行。 资本公积的账务处理过程: (一)资本(或股本)溢价的会计处理 1.资本溢价 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中按其投资比例计算的出资额部分,应记入“实收资本”科目,大于部分记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 2.股本溢价 股份有限公司在采用溢价发行股票的情况下,企业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相当于股票的面值部分记入“股本”科目,超过股票面值的溢价部分在扣除发行手续费、佣金等发行费用后,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影响资本(或股本)溢价的特殊业务 (1)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其会计处理参见第四章第一节; (2)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回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资,其会计处理参见本章第二节;

(3)可转换公司债券,其会计处理参见第九章第二节。 (二)其他资本公积的会计处理 1.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在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时,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被投资单位资本公积减少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2.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按确定的金额 借:管理费用等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在行权日,应按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的金额: 借:银行存款(按行权价收取的金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原确定的金额) 贷:股本(增加的股份的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3.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贷:开发产品等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 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因转换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应转入当期其他业务成本: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的区别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的区别 拖欠的材料款、职工未按期领取的工资、包装物押金等应计入应付账款还是其他应付款?经常会有一些学员对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的概念不能区分清楚。小编对这两个科目的核算进行了如下总结: 应付账款 1.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该科目应当按照不同的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2.应付账款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购入材料、商品等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根据有关凭证(发票账单、随货同行发票上记载的实际价款或暂估价值),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按应付的价款,贷记本科目。 (2)接受供应单位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付未付款项,根据供应单位的发票账单,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支付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采用售后回购方式融资的,在发出商品等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本科目。回购价格与原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应在售后回购期间内按期计提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购回该项商品等时,应按回购商品等的价款,借记本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4)企业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应当分别债务重组的不同方式进行账务处理 ①以低于应付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的,应按应付账款的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科目。 ②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应按应付账款的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按用于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应交税费”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等科目或借记“营业外支出”等科目。 ③以债务转为资本,应按应付账款的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按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权的公允价值,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科目。 ④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清偿的,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与重组后债务的公允价值的差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科目。 (五)企业如有将应付账款划转出去或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按其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其他”科目。

2018会计继续教育答案解析

4、下列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等待期内,上市公司在核算应分配给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时,应合理估计未来解锁条件的满足情况,该估计与进行股份支付会计处理时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进行的估计应当保持一致? B、对于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持有者,上市公司应分配给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应当作为利润分配进行会计处理,借记“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科目,贷记“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科目? C、上市公司在等待期内发放现金股利的会计处理及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无论其发放的现金股利是否可撤销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一定是一致的? D、现金股利不可撤销,即不论是否达到解锁条件,限制性股票持有者仍有权获得(或不得被要求退回)其在等待期内应收(或已收)的现金股利?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上市公司在等待期内发放现金股利的会计处理及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应视其发放的现金股利是否可撤销采取不同的方法。 5、等待期内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视()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 A、锁定条件? B、解锁条件? C、授予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 D、资产负债表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等待期内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视解锁条件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 6、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等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应当考虑其稀释性。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下列关于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计算公式中正确的是()。 A、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行权价格-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 B、增加的普通股股数=行权价格×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 C、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行权价格×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 D、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行权价格?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等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应当考虑其稀释性。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行权价格×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

验资报告(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

验资报告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我们接受委托,审验了贵公司截至××年×月×日止新增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股本)情况。按照法律法规以及协议、章程的要求出资,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验资资料,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是全体股东及贵公司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对贵公司新增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情况发表审验意见。我们的审验是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资》进行的。在审验过程中,我们结合贵公司的实际情况,实施了检查等必要的审验程序。 贵公司原注册资本为人民币××元,实收资本(股本)为××元。根据贵公司××股东期会决议和修改后的章程规定,贵公司申请增加注册资本人民币××元,由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转增基准日期为××年×月×日,变更后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元,经我们审验,截至××年×月×日止,贵公司已将资本公积××元,盈余公积××元,[其中法定盈余公积××元], 未分配利润××元,合计××元转增股本。 [如果存在需要说明的重大事项增加说明段] ………… 同时我们注意到,贵公司本次增资前注册资本人民币××元,实收资本(股本)××元,已经××会计师事务所审验,并于××年×月×日出具××[文号]验资报告。截至××年×月×日止,变更后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元,累计实收资本(股本)人民币××元。 本验资报告供贵公司申请办理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股本)变更登记及据以向全体 股东签发出资证明时使用,不应被视为是对贵公司验资报告日后资本保全、偿债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等的保证。因使用不当造成的后果,与执行本验资业务的注册会计师计本会计师事务所无关。 附件:1.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股本)变更前后对照表 2. 验资事项说明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如何处理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如何处理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在企业日常经营中比较常见,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本公积都可以转增资本。由于形成资本公积的情形很多,情况不同,涉及的税务处理也不同。结合资本公积相关会计、税收政策,笔者就常见的几种情况列举说明如下。 一、属于原资本溢价部分可以转增资本且不涉及企业所得税情形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第四条“被投资企业将股权(票)溢价所形成的资本公积转为股本的,不作为投资方企业的股息、红利收入,投资方企业也不得增加该项长期投资的计税基础”规定,资本溢价形成的资本公积税务上不确认收入,自然就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当然也不能增加投资方的长期股权投资计税成本。 会计账务处理: 借: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贷:实收资本(股本)。 二、不能转增资本的资本公积若转增需缴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前款所称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企业持有各项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可见资产持有期间产生的增值属于“未实现收益”,只是由于会计计量需要,将其增值部分暂时计入了资本公积,不确认损益,也不增加计税基础,增值部分待资产处置即收益真正实现时方能确认损益。 下面四种情形是企业各项资产在持有期间增值产生的资本公积,在资产处置前,该“资本公积”属于不能动用的所有者权益,税法和会计均不确认损益,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只能在资产处置时结转损益,不能转增资本。若企业违反规定转增资本,可以视同企业提前将资产“增值部分”进行了“处置”,需确认损益缴纳企业所得税。 一、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方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产生的资本公积。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问题_盈余公积通俗解释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问题_盈余公积通俗解 释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问题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税收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的通知》(财税〔20XX〕116号),国家税务总局又于近日出台《关于股权奖励和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XX年第80号,以下简称“税总80号公告”),就相关税收征管的政策予以了明确。那么,至此对于资本公积等转增股本的个人所得税问题也就更为清晰了。 转增股本的个人所得税规定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应税所得。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 财税〔20XX〕116号文件规定:从20XX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和资本公积向个人股东转增股本,个人股东一次缴纳个人所得税确有困难的,可在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 鉴于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政策对于不同企业的股东取得“股息红利”实行差别化政策,为便于纳税人知晓相关规定,财税〔20XX〕116号文件和税总80号公告依法再次明确“个人股东获得转增的股本,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统一适用20%税率

征收个人所得税”,同时对于转增股本涉及的个人所得税相关征管事项予以了明细列示: (一)个人取得上市公司或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企业(简称“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不含以股票发行溢价形成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转增的股本,不适用分期纳税政策,而继续按现行有关股息红利差别化政策执行: 1.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2.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3.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二)个人取得非“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转增的股本,并符合财税〔20XX〕116号文件有关规定的,纳税人可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个人从非“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取得的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转增的股本,应一次性缴纳个人所得税,实施转增的企业应及时代扣代缴。 转增股本不征个人所得税的由来对于资

2016新会计准则中“资本公积”的规定解读

2016新会计准则中“资本公积”的规定解读 发布时间:2016-02-25 编辑:少芬手机版 新《企业会计准则》自从引入“权益性交易”和“其他综合收益”这两个概念之后,对原来的“资本公积”进行了大刀阔斧地重分类调整,也就是把原来的“资本公积”核算内容分解成三个部分: ①企业股东和其子公司投入的,划归为只进不出的“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②把企业资产计价变动而形成的,划归为可进可出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③把企业与股东形成“一项业务”交易产生利得直接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是由特定资产计价变动而形成的,而并非在交易活动中形成的所得,所以当特定资产处置时,“其他资本公积”也应随之一并处置,因此具有临时归集过渡的性质,在该特定资产存在时不得用于直接转增资本(或股本)。否则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作为收入而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资本公积”核算内容被重新设定后。结合“资本公积”形成的原因,对两大类资本公积进行新定义: 1、“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是权益性交易(与投资者投入有关资本交易所产生的权益)形成的。 主要有:①有限公司股东投入资本形成的资本溢价; ②股份公司股东投入股本形成的股本溢价; ③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涉及的资本公积; ④专项拨款转入形成的资本公积; ⑤接受股东或股东子公司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 2、“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则是其他综合收益(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关所产生的权益)形成的。 主要包括:①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③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④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 ⑤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⑥可转债的分拆; ⑦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资本公积的和盈余公积在账务处理上的区别

资本公积的和盈余公积在账务处理上的区别 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容易产生混淆,两者存在着实质性的差异。资本公积具体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实物资产、资产评估增值、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盈余公积包括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以及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三个方面。 资本公积的账务处理过程: (一)资本(或股本)溢价的会计处理 1.资本溢价 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中按其投资比例计算的出资额部分,应记入“实收资本”科目,大于部分记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 2.股本溢价 股份有限公司在采用溢价发行股票的情况下,企业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相当于股票的面值部分记入“股本”科目,超过股票面值的溢价部分在扣除发行手续费、佣金等发行费用后,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影响资本(或股本)溢价的特殊业务 (1)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其会计处理参见第四章第一节; (2)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回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资,其会计处理参见本章第二节;

(3)可转换公司债券,其会计处理参见第九章第二节。 (二)其他资本公积的会计处理 1.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在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时,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被投资单位资本公积减少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2.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按确定的金额 借:管理费用等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在行权日,应按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的金额: 借:银行存款(按行权价收取的金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原确定的金额) 贷:股本(增加的股份的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3.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贷:开发产品等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 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因转换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应转入当期其他业务成本: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明细科目的变迁

解读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 资本公积科目来源于我国公司设立时采用的注册资本制度。我国从会计制度改革首次提出资本公积概念以来,对资本公积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多次改革,资本公积是指由投资者或其他人(或单位)投入,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但不构成实收资本的那部分资本或资产。资本公积从形成来源看,它是由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额中超过法定资本的部分,或者其他人(或单位)投入的不形成实收资本的资产的转化形式,其具有“准资本的性质”。 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虽然都属于投入资本的范畴,但实收资本一般是投资者为谋求价值增值的原始投资,属于法定资本,与企业的注册资本相一致。因此,实收资本无论从来源上还是资金上都有比较严格的限制;资本公积主要来源于资本或股本溢价,是企业投入资本超过法定资本的部分,只是由于法律的规定而无法直接以资本的名义出现。 一、原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 我国从会计制度改革首次提出资本公积概念以来,对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进行了5次改革。 1993年7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的资本公积包括股本溢价、法定资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等3项内容。 1998年1月开始实施的《股份制公司会计制度》中资本公积包括5项内容:股本溢价、接受捐赠实物资产、住房周转金转入、资产评估增值和投资准备等。 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公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以后的补充规定,对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作了较大调整,具体有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关联交易差价、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7项内容。其中其他资本公积包括资本公积现金捐赠、准备转入、债务重组和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2001年12月出台了(《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财会[2001]64号),明确关联方之间的资产交易所产生的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

(0052)财务会计复习思考题

(0052)《财务会计》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固定资产的损耗分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 12、消费税的计税方法有和___________________ 。 13、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和。 14、企业的营业收入可按其重要性进行分类,可分为和 _______________ 。 15、在具体编制的现金流量表时可采用和 16、商业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可分为和。 17、存货数量的盘存制度有和。 18、企业转让无形资产的两种方式,其一, 其二。 19、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符合原则的要求 20、坏帐损失的核算方法有和。 21、企业转让无形资产的两种方式,其一, 其二。 22、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符合原则的要求 23、坏帐损失的核算方法有和。 24、企业的营业收入可按其重要性进行分类,可分为和 _______________ 。 25、在具体编制的现金流量表时可采用和 26、期货交易的业务范围通常分为和两大类。 27、汇率的标价法有和两种表示方法。 28、我国上市公司目前提供的中期报告有:和。 29、按租赁双方对租赁物所担的风险和报酬为标准,可将租赁分为 和。 30、某企业对外币业务采用发生当日的市场汇率进行核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3月25日销售价款为40万美元产品一批,货款尚未收到,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25人民币。3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8人民币。4月30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23人民币,货款于5月5日收回。该外币债权4月份发生的汇兑损益为万元。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无法偿付时,出票企业应当进行的帐务处理是。 A、转作应付帐款 B、转作短期借款 C、转作其他应付款 D、转作资本公积 22、汽车、轮船、火车等运输行业提折旧时比较运用的折旧方法是。 A、平均年限法 B、工作时间法 C、双倍余额递减法 D、年数总和法 23、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当时即可转作销售。 A、产品发出 B、收到全部货款 C、收到第一笔货款 D、合同约定的收款日 24、某企业年末应收帐款余额为500000元,坏帐准备帐户借方余额为1000元,企业按5‰ 提取坏帐准备,则该年末实提的坏帐准备为元。 A、3500 B、2500 C、6500 D、1000 25、当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与发行的市场利率相同时,则债券的现值面值。 26、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 A、10天 B、1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27、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折旧方法是。 A、平均年限法 B、年数总和法 C、双倍余额递减法 D、工作量法 28、某企业年初“坏帐准备”帐户有贷方余额1400元,当年收回以前年度确认的坏帐800元,年末按帐龄分析法估计的坏帐为2300元,该企业年末应提的坏帐准备为。

浅谈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

浅谈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 验资是注册会计师的法定业务之一,企业登记注册常常遇到增加注册资本,注册会计师为其出具验资报告,增加注册资本的方式有货币、实物、无形资产和净资产(即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本文试就净资产增加企业注册资本的方式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一、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 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或者资产。资本公积的形成按其用途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可以直接用来转增注册资本的资本公积,它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现金捐赠、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从资本公积各准备项目转入的金额(包括债权人豁免的债务);一类是不可以直接用来转增注册资本的资本公积,它包括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和股权投资准备。正因为有这种分类,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使用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时一定要在审计的基础上进行,查明资本公积的形成原因,形成金额是否正确,接受捐赠形成的资本公积是否缴纳了所得税。注册会计师审计完成之后对其进行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 但是笔者在执行验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企业的资本公积形成是由于对其现有资产评估增值形成的,且金额较大。企业的管理者要求注册会计师为其出具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的验资报告,注册会计师如果冒然为其出具验资报告,就会形成虚假出资和虚假验资。这是因为这种资本公积违反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九条规定: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也明确规定: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情况,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规定:国有资产占有单位在资产拍卖、转让、企业兼并、出售、联营、股份经营,与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开办合资、合作经营企业,或者企业清算时,应当进行资产评估。资产重估增值只有在法定重估和企业产权变动的情况下,才能调整被重估资产的账面价值。在非公司制企业改制中,只有发生了产权变动,即改变为公司制时才能考虑调账。根据上述规定,不经法定程序评估资产,是不能调整和改变企业账面价值的。 另外,资本公积各准备项目不能转增资本。根据《公司法》及相关财务制度规定,资本公积项目可以转增注册资本。但应当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本公积项目都可以转增资本。资本公积中的各种准备明细科目如接受非现金资产、股权投资准备,是所有者权益的一种准备,在未转入“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明细科目前,不得用于转增注册资本。待实现后转入“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明细科目后,才可按规定程序转增资本。

资本公积知识

第四章资本公积:资本公积 1、题干:A公司是由甲、乙、丙三方各出资200万元共同设立的,2018年年末该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余额为:实收资本600万元,资本公积150万元,盈余公积60万元,未分配利润60万元。为扩大经营规模,甲、乙、丙决定重组公司,吸收丁投资者加入。 丁投资者投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合同约定的价值为300万元(与公允价值相等),增值税税额为39万元。接受丁投资者后的注册资本为800万元,且四方投资比例均为25%。 则A公司接受丁投资者投资时应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的金额为()万元。 A、3135 B、348 C、139 D、1335 答案:C 解析: 应记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的金额=339-800×25%=139(万元),投资者花大于注册资本所占份额的资金投资企业,多出的部分就形成了 资本溢价。 借:固定资产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9贷:实收资本2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139 2、题干:以下关于资本公积与留存收益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留存收益是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 B、留存收益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利润

C、资本公积的用途主要用来弥补亏损 D、资本公积主要来自于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答案:C 解析:资本公积是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 额的部分以及其他资本公积等,所以资本公积的用途主要是用来转增资本,所 以选项C不正确。 3、题干:形成资本溢价(股本溢价)的原因有() A、企业溢价发行股票 B、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累积资金 C、企业历年结存的利润 D、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答案:A 解析:选项BC属于留存收益中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来源。 选项D属于利润分配阶段形成的。 4、题干:某企业首次公开发行普通股600万股,每股面值为1元,每股发行价格为6元,支付佣金72万元,手续费18万元,该业务使企业资本公积增加金额为()万元。 A、2928 B、2982 C、3000 D、2910 答案:D 解析:该业务使资本公积增加的金额(6-1)×600-(72+18)=2910(万元)。资本公积=(益价收入-相关手续费佣金等)

资本公积的所得税调整账务处理

资本公积的所得税调整账务处理 资本公积科目的所得税检查 “资本公积”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核算企业取得的资本公积金,包括资本感股本)溢价、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接受现金捐赠、股权投资准备、国家专门按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税务人员在对企业进行的企业所得税检查中,往往会误认为谈科目与应税收入和损益的关联不大,而忽略了对其的审查。实际上,资本公积科目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此作一归纳。 一、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应直接转入资本公积,借记“应付帐款”等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而税法规定,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应作为其他收入纳入纳税人的收入总额,征收企业所得税。因此在检查时,若其对应科目有“应付账款”等科目,就应着重审查。 二、债务重组所得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时,以低于账面价值的现金、非现金资产、债务转为资本和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清偿债务的,应将其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而税法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应当分解为按公允价值转让非现金资产,再以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相当的金额偿还债务两项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债务人应当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将重组债务的计税成本与支付的现金金额或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包括与转让非现金资产相关的税费)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所得,计入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以债务辕为资本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权的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所得;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计税成本减记至将来应付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当期的债务重组所得。 因此,在检查时,应认真审查“资产公积”中“其他资本公积”和“股本溢价”科目,并认真对照其对应科目有无“应付账款”等应付款项科目,联系“固定资产”及“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股本”的贷方发生额,检查有无发生债务重组业务不按规定确认重组所得和相关资产转让所得而少纳企业所得税的情况。另外,还应审核债务人转出的非现金资产和股权的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降低公允价值少记所得、少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情况。 三、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应按确定的价值,借记有关科目,贷记“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