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

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

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
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

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

姓名:陈裕豪

学号: 011230130

院系:航空宇航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 0112301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自然环境与建筑的融合,讲到了自然环境和建筑融合的定义以及目的。并讨论了中国从古代时来建筑的研究。进一步加上流水别墅,西塔里埃森,贝芬格建筑三个例子为我们展示了成功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建筑并基于这些例子提出了如何将自然环境与建筑融合的方法论。

关键词:自然环境,建筑设计,绿化,环境观念。

一、什么是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

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指的是以当地的自然环境为基础,合理利用再生能源,根据仿生学,工程力学等学科。通过组织和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从而获得一种高效,低损,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同时,建筑独有的特色和当地的景观相融合,突出了当地景色,为人类的精神需求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

二、为什么要将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融合?

(一)、建筑要体现文脉特色。

荷兰建筑大师基·考恩尼(1949- )说过:“建筑绝不只是单一存在的个体。它与构成自然的许多秩序一样,也是庞大秩序中的一个”。建筑设计,归根结底是设计环境,既创造适合人类生活工作并能激发心智的新环境。因此,建筑环境不但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还要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体现一定的文脉特色,这对保持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与和谐尤为重要。

(二)、大自然的建筑是最伟大的。

大自然是最伟大的建筑师。人类在建筑技术上所遇到的许多难题,其实在自然界中早已有了类似的解答。因为生物在千万年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界的规律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性能和组织,它需要获得高效低耗、自觉应变、新陈代谢、肌体完整的保障系统,才能得以生存与繁衍。只有这样,自然界才能成为一个整体,才能保持生物链的平衡与延续。当然,人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不仅需要建筑,而建筑也同样需要适应自然界的规律,否则不仅会破坏自然环境,而且也会毁灭人类自身。(三)、人类在长期的工作对精神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工作压力也是与日俱增。将自然环境和建筑结合,能够让人在疲惫的工作之余,精神上得到良好的放松。建筑和自然的相互融合,能够最大化程度将人类融入到自然之中,当人类在自然之中就能够更好地放松心灵,有助于人们缓解压力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人类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过程

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非常复杂、难以认识和预测的,因为建筑涉及到室外环境和人。室外气候具有随机变化的特点,而人类对环境的感觉与反应又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而且还会随很多外部环境和主管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人类对建筑环境规律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

(一)、风水说的应用

中国的风水说,实际上是人们对建筑环境规律认识的总结。风水说以五行八卦、河图洛书等易学文化为基础,在建筑选址方面认为“背山,面水,向阳”为最佳方位、在建筑布局方面注意空间分割、方位调整、色彩运用,认为宅院地势应适当前低后高,要重视“水口,气口”方位等等;认为不好的住宅物理环境对人的心理有影响,导致影响人的命运。其合理的部分是认为环境因素影响人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内容设计环境心理学、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建筑学等。风水的理论更多的是前人实践的总结,缺乏理性分析的提炼。由于过去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分析手段,人们对有关建筑环境的很多问题无法给出合理解释,但公众又对于建筑环境分析如建筑选址、建筑布局等有着迫切的要求,因此风水术士把神秘注意引入了风水说,对自然现象解释不清的地方,陷入巫术。例如,消除不利因素的“符镇法”,把光、电、磁等波动均称之为“气”,且无所不在,无所不包。这样就把风水理论变成了一种把合理的前人经验与神秘注意糅合在一起的玄学,陷入了迷信的歧途。

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为研究分析建筑环境提供了手段。借助现代技术我们可以解释、分析、探讨有关建筑与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诸多问题,从而可以在建筑环境的研究上拜托玄学的误导。

(二)、天人合一的环境观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自然,喜爱自然的传统,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传统建筑中“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即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创造和谐形态。环境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而且还包括这个建筑内外空间以及周围自然环境。建筑应该成为这个大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其中,与之和谐统一,与之适应共存。中国传统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存也是其主要特点。

历代文人默克的诗词文章描写建筑与环境关系的作品不可胜数。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滕王阁赋》等更是名作佳篇,流传千古。以致建筑与文学竭诚不解之缘,。赋予了多少建筑构思和建筑美学的灵感与创作的激情,象赖特设计的注明的流水别墅那

样表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多少山居村舍莫不如此。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还蕴含了中国传统阴阳五行的自然观和永恒观。在中国人心目中,木代表了生命,树木的四季变化正说明了生命的永恒。民间的观念是“木吸收天精地气”,是生命的象征。同样,土是中性的,是所有农作物的培植者。这也是至今我们还使用“土木工程”这一术语的历史缘由。相反,石却是无生命的,在中国主要用于坟墓,而木构建筑,尽管屡屡毁于雷电或者火灾,仍世代沿袭。梁思成教授称之为“不求原物长存之观念”

(三)、崇尚自然的环境美学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及审美心理结构中,在崇尚天道自然的思维模式影响下,中国人很早就把自然山水风景作为审美的现照对象,巧妙地进行着建筑美与自然美的集合。《园治》中,以“收四时之浪漫”,“桐荫之地,愧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作为理想境界,而中国古典园林都在追求唤起对原始自然的联想,以苏州园林为代表。

在传统文化培育下,把最美的山水赋予“中和之美”的特征加以推崇。如概括山以五形,以山为佳。水以多曲。以冠带形为丽。“中和美”的核心在于“和”。“美在和谐”,才是美的真谛。在传统文化里,美是礼乐的统一。因此,必须礼乐适度,互有制约,才会成为中和之美,自然景观中的山水是“乐而和”的。故此,建筑之美要与环境之美求得“和”才能得到“乐”的目的。这种中和的建筑环境美在气质上则追求平和,宁静,淡泊、含蓄、自然而不造作,奇异而不张狂。“以理节情”,“以情晓理”。凡人工环境,也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样的环境美学最集中的体现便是中国的自然式园林艺术,,其审美情趣与哲理的表达与西方几何式园林直露的美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四、自然环境与建筑融合的成功实例

(一)、流水别墅

这座建于1936年的度假别墅,是由美国建筑大师赖特设计的。别墅位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匹兹堡市附近的一片风景优美的山林之中。它坐落在地形复杂、溪水跌落形成的小瀑布之上。整个别墅利用钢筋混凝土的悬挑力,伸出于溪流和小瀑布的上方。悬挑的楼板锚固定在后面自然山石中,主要的一层几乎是一个完整的大房间,通过空间处理而形成相互流通的各种从属空间,并且有小梯子与下面的水池联系。正面在窗台和天棚

之间,是一金属框的大玻璃,实虚对比十分强烈。

从流水别墅的外观,我们可以读出那些水平伸张的地坪,要桥,便道,车道,阳台及棚架,沿着各自的伸展轴向,越过谷而向周围延伸,这些水平的推力,以一种诡异的空间秩序紧张地集结在一起,巨大的露台扭转回旋,恰似瀑布水流曲折迂回地自每一平展的岩石突然滑落一般,无从预料。整个建筑看起来像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但它更像是盘旋在大地之上。它似乎全身飞跃而起,指挥着整个山谷,超凡脱俗。建筑内的壁炉是以暴漏的自然山岩砌成的,瀑布所形成的雄伟的外部空间让其更加完美。不同凡响的室内使人犹如进入一个梦境。赖特对自然光纤的巧妙掌握,让内部空间仿佛充满了生机,光纤流动于起居的东,南,西三侧,最明亮的部分光线从天窗泻下,一直通往建筑物下方溪流崖壁的楼梯,东、西、北侧的房间,则相形之下显得比较暗。岩石铺成的地板上,隐约出现它们的倒影,流布在起居空间之中。从北侧及山崖反射进来的光线和反射在楼梯的光纤显得十分柔美。在心理上,这个起居室的气氛,随着线的明暗变化,而显现多样的风采。

这栋房子随着四级更替以“无声之声”作出反应和进行着自我的更新。建筑动势的性质与瀑布的流速动势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例子。冰雪消融,纯水上涨时的强大动势使建筑物看上去更像一组露出店面的岩石,而当夏日流水涓涓之时,倒像是让别墅进行一种动物冬眠前的肌体蜷曲动作;到了冬季,瀑布宛如冰帘般垂在北岩的花架与点缀出挑的冰凌之间。建筑本身疏密有致,有虚有实,与山石,林木,水流紧密交融。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汇成一体,交相映衬。在这儿自然和人的悠然共存,呈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二)、西塔里埃森

20世纪20年代末,赖特在加州丛林和亚特桑那州沙漠贫瘠而原始的景观中的几个项目上耗费了数月时间。在一个大型建议书的基础上,他修建了一个季节性营地。这便是后来的西塔里埃森。

西塔里埃森和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由建筑、院落和花园组成的综合体以周围环境为导向,并且交织在这种环境之中。墙壁、屋顶、凉棚和小路都捕捉着灿烂的阳光,并将阴影置之身后。墙壁上镶嵌着从当地采集来的石头。视线可以直接抵达远方连绵的土地。带有坡度的屋顶所暗示的不可见的轨迹将在远方的丘陵和山峰连为一体。

西塔里埃森位于河谷较高的地方,站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地区。麦克道尔山脉位于河谷北面,将这里封闭并包围起来。山坡上曾经是史前霍卡姆人狩猎和举办仪式的地方,他们在这里留下的踪迹——岩石画和史前古器物——增加了这里的神秘气氛。

赖特将建筑物修建在山的侧脊边,使其与山的走向平行,利用对角线的转移将周围环境中的地界标连接起来,使屋顶伸出部分与沙漠相接。房屋都用石头、木头和帆布修建。有角度的石墙、栏杆以及地基都经过凝结而成。先将各种颜色的火山岩石放进装有混凝土的模型之中,等混凝土凝结后将模板拿走。矮墙墙头上压有重要较大的红木框架,以支撑帆布上的半透明盖板。防止盖板前后左右移动,同时也是为了加强空气流通。

第一眼看过去,好像这里的建筑都依山而建,散乱的锯齿轮廓和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

在这里发现的一块巨石上面刻有印第安人的标记,这块巨石就竖立在入口处。从这个点上,我们可以俯视下面的沙漠。藤架小径一直通向花园的南边。视线穿过绘图室,我们可以看到远处另一端的沙漠,进一步吸引我们走向居于房子中心的阶梯式花园。

决定西塔里埃森建筑和体验的并不仅仅是这里封闭的空间。建筑物之间和周围的空间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通道,桥梁、平台和阶梯不但将一栋栋建筑物连接起来。将山顶与其他特色地形连接起来的小路引导着人们的视线和身体的移动。为了标识定向点,赖特办公室对面的三角形突出部分或者设计室前水池的金字塔形基座上放置着霍霍坎文化的岩石雕刻,这些石头与景观产生了共鸣。

“只要基地的自然条件有特征,建筑就应象在他的基地自然自然生长出来那样同周围环境想协调”。在斯科茨代的沙漠中,赖特发现她的美,更运用建筑认知和强调了这种美:它有起伏的山脉,于是便有了依山就势的地形;它有一望无际的平坦,于是就有了低缓的屋顶,厚重的墙体;它有强烈的阳光,粗狂的风沙,于是便有了开场的空间——一切都源于自然,一切又设计的如此巧妙,这就是西塔里埃森的魅力所在。

(三)、贝芬格住宅

贝芬格及其家人在诺曼市附近修建的私人住宅各个方面都很不一般。这栋房子由贝芬格于1950年设计,其主人耗费了4年才得以完工。

贝芬格父母不喜欢他们以前的房子,认为居住在互相分离的房间中有种封闭的感觉,而且房子和周围环境之间缺乏联系。他们要求贝芬格将空间设计得更为开阔更有连续性,要求不但能够提供他们夫妇以及两个儿子居住,而且还能够满足他们的园艺爱好。为了设计出能够完全适合他们的房子,高夫决定将各个空间联合为一个连贯的整体,并将建筑和场地整合在一起。

住宅场地选在距离诺曼市5英里的一块不适合耕种的土地上。高夫在一个浅峡谷旁边选择了一块空地作为房子的修建场所。他在附近小山的之间修了一条小道,作为房子低层和下面小溪之间的一条捷径。浓密的森林“结构上很紧凑,而且看起来很有生气”。

岩床上有一个自然形成的空间,“就好像是螺旋的一部分”,这片空间构成了房子的第一层,沙岩暴露在房子内部。因为这片空地比较小,而且贝芬格夫妇想要一个多层建筑物,所以高夫认为设计一个朝上延伸的空间应该很有趣,沿着岩石螺旋上升。“地板和围墙的一部分由从山道上和附近地区挖掘出的大石头组成。这段长96英尺的围墙呈对数型螺旋,最外面仅有6英尺高,而中间高达50英尺。螺旋的中间为一根钢架,由两个深井钻井管组成,该结构支撑了大量绳索,这些绳索用来控制悬浮式铜盖螺旋型屋顶。所有非石材部件都为悬浮式,好像在空间的自由流动中无力地漂浮。

在内部,底层的地面作室内花园,植物和不规则的水池占据了较大面积。除了位于螺旋中央的用餐区和厨房外,所有房间都不在这一层上,而是悬浮在上面。每个房间都为圆柱状,都悬挂在焊接于中央架子的钢杆上。

上面共有5个主要悬浮区域;一个起居空间;父母休息区;就餐区,楼梯从这里直通孩子玩耍区,而一座吊桥则横跨小溪将孩子玩耍区和对面的花园连接起来;休息区上是一个画室。

房子中的空间是动态的,因为墙壁、天花板和地面都不平行,所以空间也在不断变化。房间都是悬挂的大型容器,排列在外层石头螺旋体的中间,就像螺旋楼梯不断上升。两个螺旋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内部空间——同样复杂的悬挂存罐系统,将外面的石头墙壁和屋顶间隔开来的天窗以及连接房子和花园的悬浮桥梁都进一步加强了该空间。

内部空间的巨大归功于自然光的数量和质量。自然光照耀了整个内部空间以及石头围城的水池和室内花园,上面的天窗为石头墙围城的种植区提供光线。另一个天窗则为环绕内墙的楼梯提供了光线。

贝芬格住宅地面上所用的材料和元素(石头和水)与悬浮体(悬挂屋顶、螺旋楼梯、吊舱房间和壁橱)的材料和元素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高夫想通过各种结构元素之间的对比来暗示自然中的各种元素。

贝芬格将这些元素都集中在了住宅上——螺旋、水上花园以及悬挂因素——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项目上,几乎凝聚了他毕生的创新,包括开放式设计、分隔式和悬挂式功能元素、几何创造以及乡村石头工艺和水晶元素的结合。贝芬格住宅与外部环境的完全融合使得箭镞的一部分已经隐藏在树丛中。现在,杂乱生长的橡树已经将这栋房子团团包围。

五、自然环境如何与建筑融合

(一)、建筑与环境的互动

要做到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就要做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也称为综合环境设计。城市设计是指城市社会的空间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的艺术安排,是当建筑进一步城市化,城市空间更加丰富多样化时,对人类新的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造成使人类活动更有意义的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以改善人的空间环境质量,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质量。

建筑业资深策划人聂建湘认为,无论是那种流派的风格,对于一个房产项目来说,构思独特、造型精巧的景观所起到的绝不仅是锦上添花的辅助作用,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奇妙功效。他指出,一个优秀的房产项目应该做到动、静空间相互制衡,同时满足业主两种心理上的需要。要考察一个项目的景观优势,应该对其景观要素进行综合评定,“软”“硬”兼顾,南国风情也好,江浙景致也罢,都不过是景观的表观手法而非居住的终极目标。

(二)、建筑之间的对比、协调、韵味

世界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认为,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是人居住的最高境界。“仅有优美的环境,或者仅有别致的建筑都是不够的,只有将优美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活氛围融于一体,才能营造理想的居家社区。”2004年7月8日晚的演讲上,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共生成为安藤忠雄提及最多的词语。在他看来,建筑元素对细节的把握,还应与景观因素相互融合,建筑的造型、色彩、立面、风格应恰如其分地与景观相互呼应。

建筑之间既要有对比,又要有协调,对比与协调统一,一系列建筑重复与变化交替形成韵律,像一曲优美的音乐。要避免过分整齐(死板)与过分不整齐(杂乱),这是美的基本法则。街道的建筑排列过分整齐,建筑的形式、颜色千篇一律,像火车箱一样,也不美。特色是一个城市景观和形象的生命力。

建筑要创造、创新、创美,要搞好设计,创造形式美观、文化内涵深刻丰富、有生命力的建筑。创造美的、新的文化性建筑。

对现代人而言,对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的追求是人们越来越渴望的。景观的魅力就在于细节的交融。

(三)、建筑的个性和环境的融合

实际上两者并不矛盾,只是把握建筑如何来表现个性就可以了,现在强调的原创更加强调与环境融合,强调个性与环境的结合,在环境中突出个性。个性建筑并不因“个性”而鹤立鸡群于建筑之上,相反,它们和大多数建筑一样,掩映于自然中。

国外一些建筑很有个性,但放在城市环境中并不觉的冲突,国内则有些过了,有的

设计师只强调自我,不管和周围环境的结合,似乎个性十足,但却给个混乱之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国外的一个项目设计周期是按年来计算的,而我们则是按月,按周来计算,设计周期短,为了完成人物,设计师只好去抄杂志上的东西。有时,一个人同时做四五项工程,这时的设计师变成了机器,这种设计已经枯竭了他的创作思想和灵感,设计师必须要冷静下来仔细考虑问题。

建筑是时代结晶的产物,新的建筑文化倡导创新,但创新及特色追求不是猎奇。特色是独出心裁的创作,是思想和智慧的火花。以创作奇异建筑的猎奇不是特色,更非创作的初衷。特色不会从天而降,它凝聚着人的汗水,是人的智慧经验世世代代相传的结晶,是人创造力的表现。

(四)、绿化网络在建筑与周边环境融合中的作用

所谓的绿化网络是指一些绿化元素的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又相互协调,从而共同形成一种整体绿化空间。

园林绿化是任何开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这不仅因为绿化是受环境因素制约最小,可行性最强的生态手段,而且因为绿化对于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的意义远比山地水体大的多。《马丘比丘宪章》中指出:“城市要取的生活基本质量及自然环境协调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建筑,城市和绿化的再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绿化事业迅速的发展。城市绿化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发展旅游,完善投资环境等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化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绿化的景观特征主要有:色彩基本统一,色调以绿色为主,以软质枝叶取得协调的质感,整体景观效果完整,协调统一,在景观环境中主要起衬托人工建设景观的背景作用,能够协调各种环境因素,突出景观中心和隔离组团等,具体表现为:

(1)整体统一

绿化网络是整体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它的详细布置应与场地的总体风格和特性相一致,应将它有机统一到整体之中,使之能够与整体中的其他内容,尤其是与作为主体的建筑物相互配合和协调或是采用一致的处理手法,一致的形式语言,或者是构成有意义的对比。总之,是要在相互之间形成积极的关联,而不是各有一套思路,各自为政。(2)强调规则

绿化作为软质界面,可以塑造各种类型的空间,为观赏景物提供封闭周围,强调中心的画框,展现景观序列,绿化可以使得重要的节点空间显而易见,使之标识其重要性。绿化可以引导观赏的注意力,使之集中于某处,从而突出和强调重要的景观。

绿化网络的建设应该形成整体,在衬托主体建筑和满足生态需求的过程中共同作用。

要做到建筑与自然互为风景,其前提是建筑设计必须从小区地貌特征为出发点,使整体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都实现着风景的功能。而在这一点上,对有着丰富地建筑设计经验的澳洲怡境师设计事务所是轻车熟路的,国内的建筑师应该向国外的先进集体或者个人多多学习。

六、总结

建筑应与自然环境想适应,并有机融合。“自然”这个概念的含义十分广泛,赖特曾说过:“自然,不只是指户外的云、树、暴风、岩层和动物的生活,而且还涉及到他们的本性,事物内在,固有的东西。如说材料的本性或一种计划,一种感情或一种工具本性”。我们应集成中国传统建筑中“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创作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建筑形态,用人文环境自然化,自然环境人文化的手法,让建筑之美与环境之美求得“和”。创作出具有中和之美的朴素庄重,淡雅优美的建筑及环境。环境是建筑创作的起点,又是建筑的归属,建筑创作应以环境体察和场所感悟为基础进行立意构思,透过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融,相得益彰,从而体现出鲜明的个性与特色。同时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是建筑创作也是世界建筑的必然发展趋势。

21实际是生态实际。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调协,保持生态平衡,尽可能地利用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尽可能的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自然调温,节能、节水、节材,绿色景观丰富,对各种污染物的阻隔、废物的有控排放和无害处理,生态化、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等等已不可避免地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我国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现在看来,仍显得有十分的积极意义。建筑物只有与大自然和谐共存并相互促进再生,才能为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建筑物应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钢筋混凝土丛林,一个人们用来遮风挡雨的场所。它更应该像一棵树、一汪水、或者像一个鸟窝那样,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人们置身其中,就仿佛处于大自然中。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欣喜地发现,我们的家园已不再单调而枯燥,它们就像一棵棵郁郁葱葱的大树、一片生机勃勃的森林那样,充满阳光、充满生机、还有鸟语花香。

建筑是一颗有根的生命之树,建筑从材料的堆积提升到富有精神内涵的境界,成为地区名族的特色同时又含有灵气神韵的标志。世界在变化中,建筑也在变化中,是从民族式,国际式走向文化交流式的建筑风格。21世纪应该是亚洲国家的世纪,是我国建筑发展的世纪。因此,寻求开拓新的理念,把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与国际先进技术结合起来,

真正体现现代建筑中孕育的文化内涵和中国情节。

参考文献

[1]朱颖心。建筑环境学(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2005。[2]牟跃。现代居室环境设计。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发行;2004.7。

[3]常大伟。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2011.10。

[4](美)罗杰·谢菲尔顿编著;刘晓光等译。保定市中画美凯印刷有限公司印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

[5]王鹏。建筑适应气候——兼论乡土建筑及气候策略。清华学博士论文,2001 [6]郭振钧。建筑与生态环境。2003.12

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024506576.html,/view/5c6a1f946bec0975f465e22f.html

[7]浅谈自然环境与现代生态建筑的关系

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024506576.html,/view/a516a57301f69e3143329416.html

[8]浅谈建筑设计与生态环境的融合

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024506576.html,/view/f9a00ae9f8c75fbfc77db2c1.html

[9]蔡昶。与自然融合的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观

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024506576.html,/view/b7b12aa1b0717fd5360cdc55.html [10]李珊。生长在自然中的建筑——从生态方面谈建筑

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024506576.html,/view/c1a11d154431b90d6c85c7c5.html

建筑与景观的有机融合——以常州新区公园规划设计为例

图1新区公园总平面图图2鸟瞰夜景图 图3宴会厅效果图屋顶。在细部处理上,建筑外部立柱与玻璃的分格均与地 坪倾斜并垂直于屋面,该手法强调了建筑从“地面”蜕变 运动的演变过程。随着建筑成为园路的组成部分,公园的 步行空间便随着建筑形态的起伏而展开,下沉建筑的屋 顶是主园路的起点,随着建筑的变化而不断升高并突出 地面,延展到二层空间,游人在行走的过程中步移景异, 不知不觉之中体会到空间的变化与交错(图4~7)。另外, 从建筑屋顶可通过室外楼梯下到滨湖的长廊,置身长廊 凭栏远眺中心湖景,又是另一番感受。这样,人们围绕主 体建筑所营造出来的空间交互关系,形成多种游园的路 径:从下沉空间一地面一屋面一长廊或从下沉广场一首 层一长廊,感受到丰富而多变的空间体验(图8、9)。 3景观空间的多重体验 景观能达到记忆深处往往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心灵感 受,即“意”的融入。本案中,“意”的融入以人在其中的行 为感受为原点,通过精心的场地设计,营造出人性化的特 质空间,满足人们最基本的行为及心态需求,使不同年 龄、性别、阶层、文化背景的人群都能在公园中寻找到属 于自己的空问,实现景观空间的多维体验{图10、11)。其 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屋顶花园,它在景观营造上讲究个性 化、人性化的空间组织,综合了多重身份的屋顶花园也综 合了景观空间的多维体验,满足了人们“坐”“躺”“观” “谈”的行为及心理需求: 坐(憩):宽阔的林荫下,感受怡人的休憩空间; 躺(歇)更舒适的休息方式,能够倾听大自然的呼吸; 观{看):创造“人看人”的空间体验,使人的行为也成 了一道风景: 谈(聊):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尺度空间,增加随意性交 流(图12)。 另外,“戏水石矶”和“跌瀑留音”通过体量厚重的方 形石块堆砌成景,体现石与水的刚柔对比,“戏水石矶”结 合层层叠叠的滨水大台阶,综合了观景、戏水、休息等空 间体验,“跌瀑留音”则营造动态多变的水景,体现动与静 的对比协调,潺潺的水声掩盖了城市的噪声,形成一个安 静愉悦的休息空间。“意向山水庭”作为动态意象山水脉 络的起点,在空间关系强调和深化公园竖向变化,旱喷广 场上置石景雕塑,喷泉随音乐舞动,增加酒吧街的商业氛 围,多重感官体验综合于此。滨水处以折线木平台环绕, 形成开敞的亲水场所,惬意无比i深入水中的亲水木栈道 长短错落,形成或急促、或舒缓的穿梭与停留空间。绿化 设计方面,以色叶灌木和宿根花卉营造四时花境,高大的 合欢保留其问,移步换景,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缤纷花境 丰富了游人的感官体验。 4新材料、新技术的成功运用 公园建筑设计注重与环境的整体空间融合,而并非 仅仅突显建筑本身,在这一前提下体现“时尚、生态、节 能、环保”的特点。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在其中起到了关 键的作用。 4.1Low—E玻璃的运用 公园中的主要建筑可以说是从园路“裂变”的产物, 我们选择玻璃作为建筑的外维护介质。一方面可以强调

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关键字:建筑环境和谐 传统的建筑业一直极大地消耗着自然环境,同时附带着种种对自然环境的负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关注逐渐从建筑本身投向了与建筑相关的环境上,这是当代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建筑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环境则是建筑所依存的条件。建筑与周边环境应当保持和谐的关系。荷兰建筑大师基·考恩尼说过:“建筑绝不只是单一存在的个体。它与构成自然的许多次序一样,也是庞大次序中的一个”。建筑设计归根到底是设计环境,即创造适合人类生活工作并能激发心智的新环境。因此,建筑创造不但要满足使用功能,还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体现一定的文脉特色,这对保持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与和谐尤为重要。而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又包括多个方面。 一、建筑与历史环境的和谐 在历史建筑环境中建造新建筑,需要着重研究如何使其与历史建筑相处融洽的问题。用协调来处理两者的形态关系是最基本的手法。在一些历史文化氛围浓郁的环境中,新建筑的外观形态模仿老建筑是与其和谐共处的常用方法。而更有效的是采用把老建筑形态上的一些特征有机的组织到新建筑的形态中,创造与周围建筑有共同点的新建筑。在北京曾多次发生过这种情况:将古代的“五柱式”当作“假肢”,随意地“移植”、安装到现代建筑的躯体上,将大屋顶像戴帽子似地

到处搬用,任意扣到中国新建筑的“头”上!这种方法无疑是不可行的,毕竟新老建筑之间时代差异性很大,机械的拼装只能产生不伦不类的怪物,毫无美感可言。建筑是随着我们自身的情况以及这个时代的节拍的变化而变化,但总是万变又是不离其宗,只要寻找到共同点将它们联系到一个场景之中,便能使“新”与“旧”、“现代”与“历史”有机地结合。 二、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建筑与环境存在“互塑共生”的关系。人类最原始的建筑是天然洞穴,之后是稍加改造的人工洞穴和在树林里就地取材搭建的巢穴。因此建筑的原始含义就是“庇护所”,即遮风避雨、抵御自然侵害的场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过漫长的岁月,建筑从单一的“庇护”功能拓展到包括生产、运行等在内的多种基本功能,建筑的形式也日益多样。今天,建筑不仅仅构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道道“屏障”,也成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座座“桥梁”。拥有上述功能的建筑显然具有消耗资源和排泄废物等行为,从而与其所环境息息相关。任何建筑都是其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系统科学揭示,系统对其环境存在两种相反的作用,即引起环境中某些事物的有益变化、维护环境品质和动态平衡的积极作用与不断向环境排泄自身废物、导致环境品质变坏和失衡的消极作用。 建筑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工创造的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亲近的,当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筑与环境应当有机结合,建筑应当利用环境,与环境融合,成为环

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关系

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关系 传统的建筑业一直极大地消耗着自然环境,同时附带着种种对自然环境的负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关注逐渐从建筑本身投向了与建筑相关的环境上,这是当代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建筑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环境则是建筑所依存的条件。建筑与周边环境应当保持和谐的关系。荷兰建筑大师基·考恩尼说过:“建筑绝不只是单一存在的个体。它与构成自然的许多次序一样,也是庞大次序中的一个”。建筑设计归根到底是设计环境,即创造适合人类生活工作并能激发心智的新环境。因此,建筑创造不但要满足使用功能,还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体现一定的文脉特色,这对保持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与和谐尤为重要。而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又包括多个方面。 一、建筑与历史环境的和谐 在历史建筑环境中建造新建筑,需要着重研究如何使其与历史建筑相处融洽的问题。用协调来处理两者的形态关系是最基本的手法。在一些历史文化氛围浓郁的环境中,新建筑的外观形态模仿老建筑是与其和谐共处的常用方法。而更有效的是采用把老建筑形态上的一些特征有机的组织到新建筑的形态中,创造与周围建筑有共同点的新建筑。在北京曾多次发生过这种情况:将古代的“五柱式”当作“假肢”,随意地“移植”、安装到现代建筑的躯体上,将大屋顶像戴帽子似地到处搬用,任意扣到中国新建筑的“头”上!这种方法无疑是不可行的,毕竟新老建筑之间时代差异性很大,机械的拼装只能产生不伦不类的怪物,毫无美感可言。建筑是随着我们自身的情况以及这个时代的节拍的变化而变化,但总是万变又是不离其宗,只要寻找到共同点将它们联系到一个场景之中,便能使“新”与“旧”、“现代”与“历史”有机地结合。 二、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

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 姓名:陈裕豪 学号: 011230130 院系:航空宇航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 0112301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自然环境与建筑的融合,讲到了自然环境和建筑融合的定义以及目的。并讨论了中国从古代时来建筑的研究。进一步加上流水别墅,西塔里埃森,贝芬格建筑三个例子为我们展示了成功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建筑并基于这些例子提出了如何将自然环境与建筑融合的方法论。 关键词:自然环境,建筑设计,绿化,环境观念。 一、什么是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 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指的是以当地的自然环境为基础,合理利用再生能源,根据仿生学,工程力学等学科。通过组织和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从而获得一种高效,低损,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同时,建筑独有的特色和当地的景观相融合,突出了当地景色,为人类的精神需求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 二、为什么要将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融合? (一)、建筑要体现文脉特色。 荷兰建筑大师基·考恩尼(1949- )说过:“建筑绝不只是单一存在的个体。它与构成自然的许多秩序一样,也是庞大秩序中的一个”。建筑设计,归根结底是设计环境,既创造适合人类生活工作并能激发心智的新环境。因此,建筑环境不但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还要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体现一定的文脉特色,这对保持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与和谐尤为重要。 (二)、大自然的建筑是最伟大的。 大自然是最伟大的建筑师。人类在建筑技术上所遇到的许多难题,其实在自然界中早已有了类似的解答。因为生物在千万年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界的规律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性能和组织,它需要获得高效低耗、自觉应变、新陈代谢、肌体完整的保障系统,才能得以生存与繁衍。只有这样,自然界才能成为一个整体,才能保持生物链的平衡与延续。当然,人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不仅需要建筑,而建筑也同样需要适应自然界的规律,否则不仅会破坏自然环境,而且也会毁灭人类自身。(三)、人类在长期的工作对精神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工作压力也是与日俱增。将自然环境和建筑结合,能够让人在疲惫的工作之余,精神上得到良好的放松。建筑和自然的相互融合,能够最大化程度将人类融入到自然之中,当人类在自然之中就能够更好地放松心灵,有助于人们缓解压力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X X X X X X X X X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生态建筑”及“节能建筑”的异同 学生 XXX 学号 XXXXXXXXXX 专业土木工程 层次 XXXX 通讯地址 XXXXXXXXXXXXXXXXXXX 邮政编码 XXXXX 指导教师 XXXXX

浅析“生态建筑”及“节能建筑”的异同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和资源日益短缺,人们的生活品位逐渐提高,发展“生态建筑”及“节能建筑”的市场机遇日趋成熟,“生态建筑”及“节能建筑”的异同也随之越来越突出。阐明了“生态建筑”及“节能建筑”的概念,从都是节能的建筑、都符合国家的政策等两个方面研究了二者的相同性,同时分析了“生态建筑”及“节能建筑”在特征、发展时间、要求、效益等方面的不同。发展节能建筑和生态建筑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人及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字:节能建筑,生态建筑,相同性,不同性 目录 1.“节能建筑”及“生态建筑”的概念1

1.1节能建筑1 1.2生态建筑2 2节能建筑及生态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2 2.1节能建筑国内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2 2.2节能建筑国外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3 2.3生态建筑国内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3 2.4生态建筑国外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4 3.节能建筑及生态建筑的异同5 3.1节能建筑及生态建筑的相同性5 3.1.1都是节能的建筑5 3.1.2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5 3.2节能建筑及生态建筑的不同性6 3.2.1特征不同6 3.2.2发展不同8 3.2.3要求不同10 3.2.4效益不同11 4.我国节能建筑及生态建筑的未来及发展前景11 4.1我国节能建筑的未来及发展前景11 4.2 我国生态建筑的未来及发展前景12

还原与自然融合的建筑

还原与自然融合的建筑 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 050000 摘要:我国伟大的建筑师梁先生曾言语过“最美的建筑应该是跳动的音符,伟大的建筑应该与自然融合一体才是真正的建筑”。纵观现今的建筑处处透露着洋气,不乏有东拼西凑之感,毫无美感。传统的建筑犹如传统文化,那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切合让人感到宇宙在面前。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自然的建筑渐渐离我们远去,只是留下了简单的钢筋混泥土的组合体。显当然这是与现实的快节奏是相呼应的,但是让人感觉不到那种天人和一的境界。使人疲劳。所以,追求还原与自然融合的建筑是有较强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自然、和谐、人文城市、还原 一、前言 人源于宇宙,有时又与自然产生了距离,只因为如今这个世纪是一个匆忙的世纪。但本质中我们是亲近自然的,我们宏观上回顾一下我国的古代建筑,它是自然与人文、科学与艺术的高度集合体,在这个环境下人们才真正享受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美。始终坚信二十一世纪或在下一个世纪里,传统的城市和乡村将被大规模的改造,而成为绿色大地上各种大小级别的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与地下和空中相结合的亦城亦乡的集团或社区。这将像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揭示的“山水城市”那样——由绿化集团高楼所形成的山水化自然城市,使建筑物与周边自然环境能更加融洽和协调发展。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理念和风采 中国传统建筑作为哲学与艺术的物质载体,映射出的美学精神、严谨伦理规范,以及对人生的终极关怀,都蕴藏在了高超的土木结构科技成就与迷人的艺术风韵之中,铸就了高雅的理性品格和深邃的自然哲学建筑。中国传统建筑的哲学理念可从传统建筑理念、建筑与自然关系实例、现代建筑理念做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

浅析建筑意境与空间、光影设计的关系

浅析建筑意境与空间、光影设计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7-10-18T19:08:04.503Z 来源:《建筑科技》2017年9期作者:朱路路[导读] 本文阐述了何为建筑意境,并通过分析一些优秀的建筑实例,阐明建筑空间、建筑光影设计手法对建筑意境塑造的具体影响。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蚌埠市 233000 摘要:本文阐述了何为建筑意境,并通过分析一些优秀的建筑实例,阐明建筑空间、建筑光影设计手法对建筑意境塑造的具体影响。关键词:建筑意境空间形态空间秩序光影 一、建筑意境的概念 意境一词最早出现在诗学领域, 唐宋时期基本属于诗学范畴。元明以后, 意境理论逐渐渗透到其他文艺门类, 清代开始提出“情景交融”的意境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和其他一些著作中对意境的解释亦是如此, 意境开始被纳入中国传统美学范畴。到了现代, 宗白华先生认为意境是在一个艺术表现里, 情景交融, 而发掘出更深的情与景, 为人类增加了想象, 为世界开辟了新境。叶朗先生在《现代美学体系》一书中, 也明确意境属于现代美学体系的研究范畴, 认为意境是一种特殊的美感, 包含了对于整个人生和历史的某种体验和感受。1932年, 梁思成、林徽因在他们合写的《平郊杂谈录》中,提出了“建筑意”的概念。根据《辞海》(198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诠释, 即“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 如身临其境, 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 建筑作为一门艺术, 其意境能超越具体的、有限的景物, 进入无限的时空领域, 引起建筑审美者特异的感觉, 引起特殊的性灵融合的一种境界。建筑意境的生成, 必须具备“景外之景”、“象外之象”, 即艺术的想象空间, 用美学的术语来说, 就是“召唤结构”的“意义空白”, 建筑师的意境构思就是要把作品创造成优化的“召唤结构”, 提供极富诱惑力的“意义空白”, 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从而使人们获得某种高层次的感悟。 二、建筑意境的塑造方法 通过对一些优秀的建筑作品的分析,现总结出了建筑意境塑造的一些常用方法:建筑空间形态、建筑空间序列、建筑光影的运用。1:建筑空间的形态 建筑是空间的艺术,空间是建筑的主题。首先,空间具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并具有开敞、封闭程度的特点。不同的空间形式给人不同的精神感受。如方、圆、八角等规则严谨的几何空间,给人以庄严、平稳、肃穆的感受;流畅或不规则的空间形式给人以随意、自由、流畅、无拘无束的气氛,窄而高的空间给人向上的感觉,细长的空间容易给人向前的感觉,带有引导性。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建筑,由前后左右四个宫殿式重檐歇山抱厦建筑组成,就像四层卷叠的龙脊,拱托出中央巨大的八角形攒尖式屋顶。整座建筑面积约3700平方米,高49米,可容纳5000人。建筑采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室内空间显得高大、雄伟,气势恢宏。 2:建筑空间的序列 柯布西耶提出以“人的运动”来欣赏建筑的空间:人四处走动并变换位置,在一连串的静止的建筑实体之间移动,体验通过运动的秩序所得到的的强烈感受。所以,建筑空间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人在行进的过程中,会随时空的变化产生不同的体验,所以空间序列的变化,也是建筑意境营造的一种方法。 贝聿铭先生在日本甲贺信乐山景区设计的美秀美术馆,来访者需要通过一条长长的隧道和吊桥缓缓进入。这段深幽的入口空间序列,采用了江南园林入口空间欲扬先抑的手法, 再现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那幅场景: 山有小口,迂回通过,豁然开朗,如入仙境,乐而忘返。而建筑主体,受到用地的限制,被巧妙地隐藏于山地之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中国山水画般诗意的效果。穿过入口的月亮门, 进入大厅, 刚才还半遮半掩的建筑主体,一下子变得通透明朗,透过一排落地长窗,近景苍劲的松柏和远景壮观的山谷如微缩景观被收进了建筑的胶卷一样,一览无余。人们置身其中,品味着自然与人生和那不断涌进的壮阔之景所带来的天人合一的感觉,对现代建筑之意境再次做出了完美的诠释。 3:建筑光影的运用 路易斯·康曾说过:“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亮”。光对于建筑空间的表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光才能产生空间层次的变化,体量尺度的表达、材料的质感、光影的对比、斑斓艳丽的色彩等等。勒·柯布西埃的朗香教堂,采用了一种雕塑化且奇特的设计方案。主坛位于东方,强烈的光线从厚墙上的孔洞中透过彩色玻璃投射到这里。圣像就在十字架斜上方的窗后,幽暗中高处一孔强光射入,圣像逆光以致看不清细节,只余轮廓,恰似驭光而来,无限神圣。教堂南面的墙被称为“光墙”,厚重的墙体上面留有一些不规则的窗洞,由外向内呈喇叭口放大,靠外墙部分装有彩色玻璃,一缕缕光线冲破黑暗射入,使得整面墙和每个洞口都散发出令人难以言说的吸引力。墙体和屋顶的连接处留有一定的间隙,三个弧形塔把屋顶的自然光引入室内,这一做法使室内产生了非常奇特的光线效果,到处弥漫着一种神秘感。教堂的任何一个角度均给人以一种捉摸不定、模糊不清、神秘古怪的感觉, 为人们的想象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形象, 创造了一种宗教建筑所特有的空间意境, 模糊了世俗和天国的界线,增强其自身“唯神忘我”的感觉。 三、对建筑意境的思考 通过对以上建筑实例的分析,可以得出,优秀的建筑作品总是源于成功的意境塑造, 建筑创作只有达到高层次境界, 其作品才会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建筑意境的塑造是建筑设计的高层次要求, 是建筑设计的难点和重点,作为中国的建筑设计师,我们应该不断探索祖国文化的内涵和历史底蕴,努力塑造出带有独特中式意境的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艺境》,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2]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王建国,张彤,《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关于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的研究

关于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02T16:46:09.923Z 来源:《房地产世界》2019年3期作者:李海平 [导读] 建筑设计作品不仅仅具有较高实用性,更应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使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层面得到最大的享受。 中恒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的设计,没有景观的融合,就是没有灵魂的死气沉沉的钢筋水泥;而只有景观没有建筑的设计,其实用性也只能满足于观赏,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建筑设计作品不仅仅具有较高实用性,更应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使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层面得到最大的享受。在设计中,只有将这两种设计意识相结合,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才能更具特色。中国华夏民族历史文化悠久,园林景观设计更是鬼斧神工,近5000年的沉淀,为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提供了优质的参考案例。景观一直作为建筑的附属品而存在,但同时建筑也作为园林中的景观而存在,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分别对功能性和观赏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关系到建筑的功能是否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以及建筑景观对建筑的观赏性产生多少影响,故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相融合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融合;研究 引言 如今建筑和景观已不再是两个孤立存在的个体,它们均存在于我们这个环境社会之中,相互依存,相互照应,为寻求两者更好的共生,应在理念和实际上找到最佳的契机,应将景观设计的审美需求和视觉享受贯彻实施到建筑设计当中,同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把景观设计作为其必须存在的一部分纳入设计中,求同存异,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最大程度的促进两者的融合,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生。正文 一、背景 1.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在过去,作为建筑设计附属品的景观设计,并没有真正得到充分的认识与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景观设计在建筑设计整体规划布局中得到了重新定位。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应考虑到实用性、文化、自然与美学等多方面的因素,但这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职能所独立完成的,这需要建筑师、景观师、规划师共同协调,相互合作。 提高景观设计的地位,是实现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相融合的重要途径。在修建计划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景观在规划中的价值和必不可少的作用,为了建造更高水平的建筑,建筑和景观的融合势在必行。建筑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景观和建筑的融合不只是在使用功能上的兼容,更在视觉上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各个时代多种因素的融合。社会、历史、经济、空间等一系列因素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千姿百态的建筑。 在当前建筑设计中,景观设计已经成为设计师们不可忽视的因素,重视景观设计也是提升建筑设计的重要的环节,可以充分表现建筑的时代性和功能性,体现人们在审美和精神上的需求被赋予了更高的层次。另一方面,在原有古建物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时代性,对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展,将本民族特有的建筑技艺和设计观念与时俱进,使原本只具有单一的使用功能变得更加丰富,从而为功能和形式的发展开拓新的道路。 2.社会开始关注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矛盾 中国古典园林中一直提倡建筑与景观的融合,但由于它的私密性和封闭性,不能适应现代人生活的需求。近年来,我们没有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一味地追求西方,造成景观设计平面化,设计思想追求形式美,没有考虑到建筑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使景观成为建筑的附属品,同时景观行业的出现也较晚,不能及时与建筑设计保持同步。我们应当吸取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与现代景观结合,营造更好的人居环境,用景观来提升建筑品质。 随着设计的“西化”,我们抛弃了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布置大量的混凝土路面,大面积的铺装,景观也变得形式化和轴线化,将其作为建筑的配景;后来我们认识到中国园林的精髓,设计开始回归,开始提倡中国园林的意境美,开始建筑与园林的相互融合。纵观西方的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从误解和对立到相互理解,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持建筑为主导设计观点的人们认为,建筑设计是正道,而景观设计充其量只是建筑的点缀而已,人的使用需求才是人的本性;持景观为主导设计观点的人们认为,景观设计是从全局出发,自然、文化、美学都是景观设计所必须考虑的,是设计的根本,而人的审美需求与精神需求也是不能忽略的。实践和历史证明,每一件优秀的建筑、景观设计作品都不能独立存在,只有良好的融合和积极的参与才是唯一出路。景观设计师与建筑设计师本职不同,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景观设计师考虑的和接触的更多的是人文与自然,理性加之感性的思维方式的碰撞,可以解决很多建筑设计师所不能涉及到的问题,反之亦然,建筑与景观可以协调解决一些问题。 二、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辩证关系 1.建筑与景观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之间的对立统一。如果仅仅把目光投放于建筑设计,而忽略了景观设计,这样会使建筑功能只具有实用性,而缺乏了建筑的观赏性;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只着重于景观设计,而缺乏了对建筑设计的关注,那样的设计带来的只是样式美观的壳子。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要把景观意识牢记于心,同时,建筑意识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也不能被忽略。在设计中,兼顾以上两点便可将建筑的功能性和观赏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2.建筑设计中的景观意识分析 景观带给人们最直接的便是视觉上的冲击,它体现在环境中的方方面面,城市、乡间无一不在诉说着景观设计带来的变化。我们应与时俱进,吸收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景观设计灌输新的灵感和血液,推动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现代建筑具有舒适、便利、安全等使用功能,同时也兼具视觉审美和寄托情感的精神需求,功能不再单一,建筑被赋予更多职能。主体建筑设计的初期,我们必须首先对其周围的环境和景观进行适当的调查,通过了解周边情况,才能确保将建筑和景观设计进行良好的融合。(1)整体设计思想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具有整体的设计理念,要考虑到建筑主体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将目光只关注于建筑本身的设计。

建筑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建筑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摘要: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与此同时, 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 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 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 它与其支撑的环境息息相关。 关键词:建筑环境影响 1.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即要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发展模式, 从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 走上良性循环的生态型发展模式,促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在目标上,它追求人(生产和生活) 、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在方法上, 它主张“设计追随自然”。在技术上, 它提倡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所代表的是高效率、环境好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自身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的建筑。它所寻求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绿色建筑要赋予建筑以生命。它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型的、可调节的系统。 2 绿色建筑的能源观———节能与环境现代建筑是一种过分依赖有限能源的建筑。能源对于那些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的建筑意味着生命, 而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不仅是导致能源紧张的重要因素,并且是使之成为制造大气污染的元凶。因此, 绿色建筑设计必须深入到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考察、评估建筑能耗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建立全面能源观。首先必须注重研制、优化保温材料与构造, 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如在建筑物的内外表面或外层结构的空气层中, 采用高效热发射材料, 可将大部分红外射线反射回去,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目前,美国已开展大规模生产热反射膜,主要用于建筑节能。此外,还可运用高效节能玻璃, 硅气凝胶———新型节能墙材, 以提高节能效率;其次,研制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力、水力) 的收集,储存装置和热回收装置。 3 绿色建筑的设计观———建筑与气候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使得人类可以用机械空调来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 这自然是人类的幸运, 但这种违背气候环境的高能耗建筑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能源代价,同时增加了生态环境的污染, 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居者与自然环境人为地分离。因此, 以绿色建筑的设计观来看,大自然是主要的供给者,而辅助设备系统属于其次。因而大部分的照明可以由太阳光提供, 制冷由流动的空气产生, 采暖可以从人体以及办公设备中获得, 这些资源还可以通过其他自然方式补充: 太阳加热, 以风压和太阳浮力产生自然通风, 以水的蒸发产生制冷。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是一种可以在任何技术层次上使用的方法。 4 绿色建筑的技术观———技术与形式绿色建筑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的、可调节系统。因此,它要求建筑外层的材料和结构,一方面作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有成功的建筑设计,再好的景观设计也是一个没有实用性空壳,而没有与之融合的景观设计,再好的建筑设计也不能给人带来美的 享受,所以寻找各种途径,达到两者的完美融合则是当今乃至以后 的一个目标。下面是关于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的文章,一起 来看看! 一、建筑设计中的景观意识 当代建筑设计不仅要完成自身主体设计,对环境、景观的理解和把握更应先于建筑设计。而目前的设计程序中景观设计往往滞后, 环境和景观被作为城市设计或者建筑设计的附属产品,导致城市中 景观形态的支离破碎。如果把场地的景观环境作为建筑设计的限制 性前提性条件,使建筑成为景观设计的一个因素,那设计就可以成 为有机的整体。就此而言,建筑设计是否应该树立景观规划为先的 设计观念,在建筑设计的始终,是否贯穿对景观的参照、理解、协 调与统一,成为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1.整体设计思想。广义上说,整体设计是把城市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即一个局部和另一个局部是相互依存而发挥作用的。狭义上,建筑整体设计思想是一个新概念,其特点是全面地考虑与建筑相关 的各个元素-外部环境、建筑构造技术装备等协同关系。城市中的建 筑不只是其本身构筑的主体,也是城市单元的一部分,从时间上说 它是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断面。因此,建筑设计应注重城市空间的整 体效果,考虑对所处地块有影响的城市景观要素,如面宽、轮廓线、相邻建筑造型等,不可因过分强调自我表现而与景观相冲突,保持 建筑与景观的有机整合。 2.建筑完善景观环境的积极策略。建筑存在于环境之中,相对成为环境中的主角,它决定了环境的表情、控制着景观中的重音。建

论述建筑设计与环境的相互融合

论述建筑设计与环境的相互融合 摘要:文章从建筑设计在选择、利用和营造环境三个方面,论述了建筑设计和环境利用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突出了环境利用的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设计环境利用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in the selection, use and create the environment thre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environment using the connection and mutual relationship,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environment.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environment; use 建筑是人类文化发展在自然环境上留下的标志,同时,它又在自然环境中形成自己的人文景观。因此,任何建筑都处在一个相应的环境之中,离不开它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筑与环境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们之间互为依托,交相辉映,在自然景观中,建筑往往是自然风光的点缀,而在人文景观中,自然环境又成为建筑物的衬托,因而,建筑就必然也必须与环境结合在一起。我国传统建筑十分注重选择环境、利用环境和营造环境,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华建筑的一大特色。中国园林是建筑与环境相结合的最佳典范,对世界园林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建筑设计在选择环境重要性 我国传统建筑对选址十分重视.把它作为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无论是殿宇、陵墓,还是宗祠、宅第,都要由堪舆家选择基址,观察山脉走向,寻找水流源头,探求来龙去脉,以“背山面水,左右围护”为风水宝地。由于背山可以阻挡冬季北来的寒风,面水在夏季又有凉风吹来,并可取得用水方便;左右山林围护能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调节小气候。建筑多取南向或偏南向,可以获得更好的日照条件。这些都是古代先民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也符合我国的自然条件和人类生活的需要。风水选址虽然有不少合理之处,但由于在观侧自然界的征兆中,把吉凶祸福与选址联系起来,使风水选址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带有一些巫术迷信的成分,这是应当给予批判和摒弃的。 “背山面水,左右围护”是风水选址的标准模式,但是这种理想的风水格局只是一种宏观的选择,而在具体的选址条件中,风水学称:“未看山,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说明水比山更重要,人类生活不可须臾无水。水具有饮用、渔捞、灌溉、舟揖、净化环境、调节气候等功能,所以我们的先人都择址聚居在水边,古代城池也都建在江河之滨。这与当时以水道交通为主也有关系,而且在军事上又是易守难攻之地。对建筑物的选址,也注意按照建筑功能选择不同的环境。如宫殿、衙署都建在城池的中轴线上,寺观多建在名山大川,远离尘地,书院多在环境清幽之处,楼阁都选在景色宜人的地方,民宅往往与街坊相连。

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关系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忘了以前是在哪本书上读到过这样一句话:美在于自然景观与艺术表现的结合。在上了马老师的日本建筑环境技术概论课后,我才觉得自己是真正的理解了这句话。 我们人类是希望生活在一个自然舒适美好的环境之中的,在这个环境之中,需要的不仅是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是需要有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艺术表现”—建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呢? 一栋建筑在设计建造的时候,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外观上的引人注目,更应该考虑如何将建筑与周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融合。 我们人类最原始的建筑天然的洞穴,之后是用石器稍加修饰过的人工洞穴,在树林中借用自然树木建筑的“巢穴”。在这个时期,建筑还并没有成为一种艺术,而仅仅只是为原始人类提供一个藏身之所。随着我们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建筑逐渐发展成为集生产、运行、庇护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巢穴”。而今天,我们的建筑不仅仅拥有了过往岁月中功能,建筑的形式也越来越多,但是,现今的建筑更是有了更多的资源消耗,排泄废物等的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这时,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便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建筑应该利用环境,成为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记得在中学时代的美术书里有一张关于流水别墅的图片,至今我仍然印象深刻。在流水别墅中,建筑便是利用环境,将建筑处理成为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得建筑融入环境,甚至成为环境的一个特殊的部分,像照片中近景远景的处理技术一样,衬托出环境的美,也显示出自身的美与和谐。而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不论是董仲舒的新儒学,还是道家的“道法自然”,甚至近代武侠中,都体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而我们在设计建筑的时候,追求的就是在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达到最完美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样,建筑也成为了自然的一个部分,而此时,自然也会成就建筑,使得建筑成为不朽的艺术。 在近几年中,我们不断地看见一些“保护性拆除”等类似的新闻,我们不仅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设计建筑的时候,不仅是要使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

基于建筑策划的建筑与景观融合

基于建筑策划的建筑与景观融合 发表时间:2019-11-07T15:25:39.1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作者:郭攀攀苏琪杨波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建筑策划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710003 摘要: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建筑策划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建筑策划与规划设计层面对建筑与景观融合展开了分析和探讨,希望通过二者的交融和渗透能够进一步提升现代建筑整体水平,给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场所。 关键词:人造建筑;景观;趋势;共生;互融 引言: 建筑与景观融合设计,形成科学合理的有机统一体,不但体现在建筑策划操作性的可实现性,还能加强使用者与建筑、景观的互动性,进一步满足人们不断提升对建筑内在和外在的要求。这一切都需要以建筑策划作为理论依据,以建筑策划来指导建筑与景观进行荣恶化。 1 建筑策划概述 所谓建筑策划在建设项目的目标设定阶段,或项目的总规划阶段。以实现阶段定下的目标位目标,对其方法、手段、过程和关键点进行探索,从而总结出定性、定量的结果,并且在这过程中不断评价反馈研究,这一研究过程就是“建筑策划”。 在我国,“建筑策划”概念是被研究建筑策划实际理论和应用的庄惟敏教授引入国内,他认为:“建筑策划就是将建筑学的理论研究与近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在总体规划之后为建筑设计提供科学而逻辑的设计依据”。事实上,建筑策划在20 世纪30 年代的日本就初现端倪,经历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如今的建筑策划得到更名学的发展,理论构架突飞猛进,方法研究和传统建筑学紧密相连,与多学科交叉互动融合,建筑策划理论框架基本形成。如今建筑策划的核心概念已经与当代建筑达成成学术共识,建筑策划和城市规划、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指导性的联系。 2 现代建筑与景观融合的必要性 建筑规划设计中最基本原则笔者认为是以人为本原则。关于居住区的一切设计和规划都是出自于人——它的居民来评判和决定的。这个主体的个性、偏好等决定了对建筑空间对景观环境的选择和要求。因为这个主体的不同和差异性,我们的规划设计也充满了丰富性。随着人性化的高度发展,人们对居住的要求早已不仅仅满足于生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对亲近自然产生了极度的渴望,那么作为人们密切相关的居住区就应该满足人们对这一欲望的需求。创造出满足人们要求的人情化的城市居住空间便成为对我们每一个设计师的要求。自然空间和人工空间的结合也必将是未来居住空间的发展趋势。 3 建筑与景观融合的意义 3.1 景观对于居住建筑的意义 尊重自然、体现自然这是景观的最大的特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就体现在人造建筑和景观环境的充分融合。景观设计中要考虑人文内涵,建筑设计中要体现自然要素。居住区景观设计就要把握多个特征,不仅仅体现自然环境还应该更多的体现建筑风格、社会时尚,甚至是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人文的内容。地形、种植、水系、建筑都是打造设计空间的利器,创造一个环境让人们感受到舒适自然,是规划设计师设计景观的首要任务。在居住区景观设计时除了通常需要包含的景观,还应该考虑和人造建筑相关的人文景观适当的引进,同时做到在从空间形态、尺度、界面的色彩、细部表达来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让优美的景观与浓郁的地域文化、地方美学有机统一,和谐共生。从以上浅析看出景观对于居住区设计有着重要意义。 3.2 建筑与景观融合的意义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都在追求着这样一个理念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这个概念很广泛,其实在我们的居住规划设计中也是有体现的,即我们所说的人造建筑与景观融合。人造建筑对应“人”,景观对应“天”。理所应当建筑与景观融合就是成为了我们设计中追求的目标。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使我们的周围充斥着钢筋水泥,人们与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居住园区的景观和自然环境是居民接触自然,拉近自己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和有效快捷的途径。也是我们追求“天人合一”观念的一种绝妙手法。所以我们设计师们都在努力寻找自然空间和人工空间的结合的途径和设计方法。 4 建筑策划下建筑与景观融合的策略 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中,景观作为建筑策划的第二领域应得到重视,把建筑的部分营造为景观设计中的一个元素,建筑与景观融合及环环相扣形成有机统一体。 4.1 全面的设计理念 从广义上角度分析将,建筑策划景观划分到建筑设计的第二领域,也就是建筑和景观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建筑策划与景观设计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建筑是不能只关心空间、功能、形式、色彩、也要关注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及外部景观环境与内部空间。 4.2 建筑融入于景观设计之中的策略 建筑融入于景观设计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把景观视为与建筑互动的要素,作为建筑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重要组成部分,它掌握着建筑整体环境的因素,调节着建筑的协调性。建筑设计丛独立思考的角度跳出来,以建筑策划方法把建筑融入到景观中去,促使建筑与景观的完美的结合。 (1)实体的融合策划。 现阶段的建筑师要有意识的把握建筑本身设计的同时,进一步对建筑的周围环境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深入分析建筑地址环境以及周围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而且要总结建筑与景观融合的信息要素与策划构想,具体要涵盖建外部条件、内部条件、策划构想及评价反馈体系。在建筑的有效周期带动景观的设计,并进一步加强建筑与景观的统一融合。 (2)外部融合策划 在对景观进行整体的设计时,考虑到建筑的建造的项目,并且针对具体情况提出改善的建议。将传统建筑设计将眼光着眼于建筑单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摘要: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是人居的最高境界。仅有优美的环境或者仅有别致的建筑都是不够的,只有将优美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活氛围融于一体,才能营造理想的人居环境。建筑元素对细节的把握还应与景观因素相融合,建筑的造型、色彩、立面、风格都应恰如其分地与景观相互呼应。自然与建筑的融合将是21世纪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一位建筑师曾经说过,一个成功的建筑是“意”和“境”的完美结合,随着人们对景观的要求逐步增加,对景观的理解逐步深化,已经改变了人们过去只注重建筑的局面,一个以“人居环境”为关键词的景观新纪元正逐渐显露雏形,让景观融入建筑,让建筑影响景观,使二者在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艺术的基础上和谐地融为一体,而再不是孤 立的个体。 关键词:景观建筑学;生态系统;人居环境;和谐交融 一、建筑与景观的和谐交融 在过去的50年中,人们一直在讨论人类活动对大气变暖趋势的影响程度。复杂的大气过程和不确定的数据促使人们对人类的活动的影响产生怀疑。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生活,这需要我们努力探寻世界并且学会与世界的发展相协调,并且服从它的限制。在全球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师的职责和角色十分重要。他们要劝说决策者和开发商们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出正确的抉择,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发展的程序。在面对未来和改善环境方面,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师能够做出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在城市地域发展规划方面,做出城市规划如何融入大自然之中的决策。人类的进步改变着世界,同时也带来了众多与大自然交融中的复杂问题。建筑与环境设计思想的发展在于,建筑已经成为改造环境的一个契机。建筑师对建筑基地的原生环境日益重视,并将之列入建筑设计的内容之中;有的还将恢复和改善建筑基地的自然状况、绿化环境作为建筑的目的之一。时间不可能倒流,环境破坏的结果,不仅在于对自然的直接侵蚀,更在于剥夺了人们心灵中保存的美好的历史性记忆,因此必须探求一条与自然共生的道路。首先应该在恢复自然意识上着眼改革, 这种建筑设计思想在建筑设计着眼点和目标上的转变暗示着建筑设计与绿化景观关系质的跳跃,逐渐向建筑中生态要素的角色转变。“环境协调”是近年来建筑界的一种新主张,它实质上就是讲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强调人类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的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协调好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使景观系统中诸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系统,能持续而不断地生长与完善,整体的生态观体现于建筑环境协调中,就是从宏观创造和谐而适宜的人居环境,达到美学系统,生态系统,人文系统高度融合,使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都得以保护而形成独特的建筑空间。 城市是包括人工与自然诸多要素综合而成的一个景观空间系统。城市建设本是地景规划、建筑一体化的过程与结果,整个城市就是一座大艺术品,一个有机的统一体。19世纪中叶西方城市产生了诸多“美化城市”的运动与理论流派,如巴黎的改建、英国的公园运动、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勒·柯布西耶的明日城市。在美国以奥姆斯托德(Olmsted)为代表的景观设计师在一系列城市公园系统规划设计中,倡导自然田园风光,与当时大城市恶劣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满足了人类回归自然的社会需求。其理论与实践从一开始就从城市及地景的整体概念出发,使景观设计领域涵盖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各个层次,并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逐渐发展成为包含风景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等多学科复合的设计体系。从大地的生态规划、区域风景规划国家的生态保护与规划、国家公园建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景观生态空间规划到城市公园,城市广场、景观步行街、校园及居住区景观设计、建筑环境设计、城市小品等,几乎包括了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传统景园设计师所涉及的整个人居环境。 二、景观建筑学的发展 景观建筑学是近年来国内刚刚兴起,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和技术。景观设计的范畴不仅包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