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第五单元第3课时 练习课-精品

2020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第五单元第3课时 练习课-精品

2020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第五单元第3课时 练习课-精品
2020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第五单元第3课时 练习课-精品

第3课时 练习课

一、填空题。

1、23-14

,因为这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也就是( )不同,所以要先( ),把它们转化成( )( )( )( )

才能相减。 2、27+49+57+59=(( )( )+( )( ))+(( )( )+( )( )

)这是运用了( ),进行简便运算的。

3、1611

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4、在圆圈里填上“>”“<”或“=”。

58-15○12 35-12○1-19 78-(18+112)○78-18+112

二、选择题。

1、两个真分数相加,和是( )。

A .真分数

B .假分数

C .都有可能

2、一根绳子长89米,第一次剪去全长的13,第二次剪去全长的14

,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下列列式不正确的是( )。

A .1-13-14

B .89-13-14

C .1-(13+14

) 3、29+13+19=13+(29+19

)运用了( )。 A .加法交换律

B .加法结合律

C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一堆货物,运走它的25

,那么运走的比剩下的少这堆货物的( )。 A .25

B.1 5

C.3 5

5、红山希望小学里有一个花园,其中月季花的面积占1

4

,杜鹃花的面积占

1

3

草坪的面积占

5

12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花园里还有其他的种植物

B.花园里没有其他的种植物

C.无法判断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分数相加减,只要将分子与分母相加减,分母与分母相加减即可

B.

7

13

2

13

7

13

2

13

=0

C.5

9

1

3

更接近

1

2

三、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1 5+

3

10

1

2

1

6

1

8

1

9

1 5+

1

7

1

4

1

7

= 1-

99

100

2、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 15+

2

3

4

15

5

6

3

4

1

3

5 9+

5

18

5

9

9

10

-(

7

12

1

6

11 13-(

5

8

2

13

7

11

3

7

9

11

4

7

3、解方程。

1

+x=1 6

51 x-=

83

四、解决问题。

1、白兔家、灰兔家和动物乐园在同一条直线上。

白兔家和灰兔家相距多少千米?

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8天完成,乙队单独做要12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一天,共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3、某工厂生产一批产品,上半月完成计划产量的3

4

,下半月完成计划产量的

2

3

实际完成月产量超过计划的几分之几?

4、一根5

2

米的彩带,做道具用去

3

4

米,还剩多少米?若做道具用去

3

4

,还剩彩

带的几分之几?

5、一堆沙有2

3

吨,第一天用去250千克,第二天用去

1

5

吨,还剩下多少吨?

6、一节课的时间为2

3

小时,许老师复习的时间占整节课的

1

12

,讲授新课的时间

占3

8

,其余的时间做巩固练习,做巩固练习所用时间占几分之几?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6、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7、4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 问题。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 G、作答。

第二单元确定位置 1、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 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2、数对(x,y)第1个数表示第几列(x),第2个数表示 第几行(y),写数对时,是先写列数,再写行数。 3、从地球仪上看,连接北极和南极两点的是经线,垂直于 经线的线圈是纬线,经线和纬线、分别按一定的顺序编排表示“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都用度(°)、分(′)、秒(″)表示。 4、将某个点向左右平移几格,只是列(x)上的数字发生 加减变化,向左减,向右加,行(y)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8,3),列6+2=8;将点(6,3)的位置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4,3),列6-2=4。 5、将某个点向上下平移几格,只是行(y)上的数字发生 加减变化,向上减,向下加,列(x)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5),行3+2=5;将点(6,3)的位置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1),列3-2=1。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6、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7、4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1、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这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2、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步骤: ①写标题和统计时间;②注明图例(实线和虚线表示); ③分别描点、标数;④实线和虚线的区分(画线用直尺)。 注意:先画表示实线的统计图,再画虚线统计图。不能同时描点画线,以免混淆。(也可以先画虚线的统计图) 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 1、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2、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符号[ ,]表示。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3、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符号( , )。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 4、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合数。举例:3×5=15,15是合数。 5、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举例:[6,8]=24,(6,8)=2,2 4是2的倍数。 6、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举例:15和5,[15,5]=15,(15,5)=5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家庭作业

五年级数学家庭作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 1、10枝铅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枝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 (,每人分得的铅笔 是铅笔总数的) () (。 2、24的因数有( ),30的因数有( ),24和30的公因数有( ), 24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 )。 3、在15、18、20、25、40中,( )既有因数2,又有因数3;( )是3和5的公倍数;( )和( )有公因数2和5。 4、在括号内填上分数。 25秒 = ( )分 32厘米 = ( )米 75分 = ( )时 750克 = ( )千克 4000平方米 = ( )公顷 5、明明用40元去买书,买了x 本,每本6.2元,买书用了( )元。当x=3时,应找回( )元。 6、如果15+x=28,那么15+x-15=28○□,如果3x=42,那么3x ÷3=42○□。 7、根据“张明比钱惠重16千克”,知道:( )体重+16=( )体重。 8、如果x ÷3=0.18,那么x +1.56=( )。 9、小彤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 ,她坐在第( )列第( )行。小丽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6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是(___,___)。 10、把7公顷的地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公顷,每份是7公顷的( ),是1公顷的( )。 11、小明的爸爸每隔4天休息一天, 妈妈却每隔5天休息一天。3月4日 爸爸、妈妈都在家休息,再到( )月 ( )日他们又可以同时在家休息。 12、某学校为学生编学籍号,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如果二年 级4班的王浩是2005年入学,学号36,他的学籍号是2005204361,那么他表姐李姗2003年入学,是五年级2班的19号同学,她的学籍号是( )。 13、11只李子的重量等于2只苹果和1只桃子的重量,2只李子和1只苹果的重量等于1只桃子的重量,那么,一只桃子的重量等于( )只李子的重量。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 ) 2、如果x ÷0.5=0.5,那么x =1。…………………………………( ) 3、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 2007年3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 数 学 教 案 缑氏镇中心小学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 八、课时安排:12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安排八个单元:《简易方程》、《折线统计图》、《因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圆》、《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 二、教材简析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5个单元,有第一单元的“方程”,第三个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是第六单元的“圆”图形的认识。“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1个单元,是第二单元的“统计”。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同样作了富有创意的尝试,共安排三次。“积与积的奇偶性”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会运用数表示事物,进行交流;“球的反弹高度”结合分数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验记录数据,研究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各中不同球的反弹高度是否相同。“蒜叶的生长”让学生围绕身边的事物,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统计活动,通过观察、记录数据。进一步熟悉统计的方法与过程。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目标 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会解一些简易方程,会列方程解答相关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经历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的认识过程,学会求两个数得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加深对自然数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的理解;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意义、性质以及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数概念的进一步扩展,丰富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圆的特征,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获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在分析数量间的相互关系,推导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探索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归纳分数基本性质等活动中,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思考,进一步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强烈推荐】五年级数学学科实践活动方案

五年级数学学科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1.通过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景,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活动。通过实践,使学生能够利用表面积等相关知识,探索相同的长方体叠放的方法及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过程,使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并能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渗透优化思想,同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面、棱、体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活动内容及课时分配:包装中的数学问题,2课时 三、活动方式: 1、收集长方体包装盒,结合具体情境,提出与面积、体积相关的问题。 2、面积的计算; 3、设计包装箱。 四、组织实施: (一)课前准备阶段:(1课时) 1、同款肥皂盒若干、包装纸。 2、计算器、学习单。 (二)活动过程: (1)分组收集一些包装纸盒,分别计算出他们的体积和表面积。

(2)将盒子打开,看看它们是怎样裁剪和粘结出来的。 (3)给学生一个长方形的硬纸板,动手裁剪、折叠出一个无盖的盒子,并计算出它的体积。 (4)同组同学比较,分析谁的体积较大?怎样制作出体积更大的盒子。 (5)结合教材内容,以组为单位选择合适的物品(如香皂等)设计不同的包装方案,有条件的可以制作出最节省材料的包装盒 将设计方案填入表格 五、展示作品。

五年级数学学科实践活动方案2 一、活动目的:综合应用“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方法,通过调查收集家庭生活中交通出行、能源消耗、生活垃圾等相关数据,计算家庭生活中的碳排放量。 二、活动内容:家庭生活中的碳排放。课时:2课时。 三、活动方式: 1、自学教材有关知识。 2、收集整理数据。 3、总结制作统计表,汇总调查结果。 四、组织实施 (一)准备阶段(1课时) 1、查阅资料。 2、调查数据。 (二)活动过程 ①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碳排放”的资料,了解所要研究的内容。 ②引导学生理解家庭生中碳排放的相关信息。 ③组织学生研讨,交流调查收集数据、解决问题的计划。 ④让学生计算自己家一个月交通出行、能源消耗、生活垃圾三个方面的碳排放量。制成统计表。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家庭作业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家庭作业 班级姓名 一、口算设计:陈松审核:丁萍 80÷20=56÷4=48+42=36×3= 400÷50=72÷24=60+460=4×18×25= 96÷6=78÷3=24×5=810÷15÷6= 4×14=91-56=15 4×4÷4×4= 二、用竖式计算 504÷26=728÷24=888÷34= 三、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46+789+5425×2815×13×4 421-173-27720÷45420÷35÷2 四、填空。(写数时要注意分级) 1、10个一千是(),10个一万是(),()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是一千万。 2、16个万是(),810个万是(),()个万是10000000。 3、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故宫的宫殿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0000多平方米。 (2)北京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总面积达2730000平方米。 (3)阿迪达斯是2004欧洲杯国家级赞助商,它为欧洲杯提供了总数超过100000件的产品。读作:(1)(2)(3) 4、写出下面横线上各数。 (1)到2005年底,南京总人口数可能达到六百八十五万人左右,到2020年南京市人口总数将超过九百万。写作:()() (2)据科学家统计,现已被人认识的两栖爬行类动物有3万多种,鱼类有2万多种,植物大约有40万种。写作:()()() 5、按规律再写几个数。 85万、90万、95万、、、。 2070万、2080万、2090万、、、。 6、一个数它的千万位上是5,十万位上是3,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7、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五位是2,第七位是9,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 8、到报纸或网络上找一些较大的数据摘录在作业纸的上面。 五、勤思妙用。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20XX年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蒜叶的生长 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 和与积的奇偶性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球的反弹高度 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 第六单元圆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一单元课题:等式与方程 第 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教学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天平实物)谈话:这是天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 师作简单介绍: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这是天平的左右两个盘,这是指针。当天平的指针指着中间,表示天平左右两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也叫做天平平衡。天平的哪一边下垂,就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揭题:今天我们利用天平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一页例1天平平衡的情境图,谈话: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 学生思考后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学生口答:天平的一端放一个50克的鸡蛋和一个50克砝码,另一端放一个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2)教师小结: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例2的四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 教师板书: x+50>100 x+50=150

五年级下册 数学作业

五年级数学作业 姓名: 一、填空: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2、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棱长和是( ) 厘米;六个面中最大的一个面积是( ) 平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3、285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2.8米=( )分米=( )厘米 4、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锯成2个小长方体,其中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 厘米,它的棱长和是( )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6、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棱长1分米的大正方体,需要( )个小正方体,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排,长( )米。 7、平角的21 是( )度,是( )角。 8、一段公路每天修全长的121 ,4天修全长的( )。 9、七折指现价是原价的( ),一套原价75元的书,现八折出售,每套( )元。 10、正方形的边长34 米,它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11、在“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9 ”这一数学信息中,( )是“一个整 体”,写出求女生人数的数量关系式是:( )×59 =女生人数。 12、一根铁丝长58 米,截去14 ,还剩下( )( ) ;若截去14 米,还剩下( )米。 13、 1吨的58 等于( )吨的18 。 二、火眼金睛 1、将一个长方体切成两个相等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长方 体表面积的一半。( ) 2、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体的长方体,其他四个面的面积相等。( ) 3、把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2倍,表面积也扩大2倍。( ) 4、2个长方体表面积相等,棱长之和也一定相等。( ) 5.一件商品打六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106 。( ) 计算 109-53 134 - 51 117+158 1-198 158-3 2

小学数学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题

5月11日家庭作业 姓名家长签字 一、填空。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1平方米=()平方分米 2.04立方米=()立方分米 0.08立方米=()升= ()毫升 3.8升=()升()毫升 2、长方体、正方体都有()个面、()条棱和()个顶点。 3、一个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长5厘米、3厘米、4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之和是()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可用字母公式()来表示。 5、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平方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6、用三个长5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木块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大的长方体,这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一个长方体木箱,竖着放和横着放时所占的空间不一样大。() 2、一个厚度为2毫米的铁皮箱的体积和容积完全相等。()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表面积就扩大8倍。() 4、体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5、一个棱长为1米的无盖正方体铁箱,它的表面积是5平方米。() 四、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6.8+ 6.8×6.8 – 1.5× 6.8 (3.6+ 12.03÷ 0.3 )× 2.5 1.25× 0.25×8× 0.496.356 ×(5.9 + 5.1)-963.56

五解决问题 1、一种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8分米,宽5分米,高3.5分米。做这个油箱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这个油箱可以装多少升汽油? 2、用一根长36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框架,在框架外面全部糊上白纸,需要白纸多少平方厘米? 3、把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钢块,锻造成横截面积为4平方分米的长方体钢锭,这根钢锭长多少米? 4、一个长方体侧面展开和底面都是正方形。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3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附加题: 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是100厘米,它的高是7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作业

班级:姓名:学籍号: 整除具备的条件: 1、被除数、除数(0除外)都是整数; 2、商是整数; 3、商后面没有余数。 (说一说一个整数除法算式中,谁能被谁整除?谁能整除谁?) 整除的算式的特征: 1.除数、被除数都是自然数,且除数不为0。 2.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自然数而没有余数。 整除的意义: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整数能被第二个整数整除。 除尽包括整除。能除尽的不一定能整除,能整除的一定能除尽。 一个整数a除以整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自然数,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 整除。b能整除a 。如15÷5=3、80÷20=4、24÷4=6 。自然数都是整数。a÷b=c (a、b、c均为自然数且b≠0) 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整除、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都是指除0以外的自然数。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12÷6=2,所以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说一说一个整数除法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a×b=c (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 a和b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也是b的倍数。例如,3×6=18 ,3和6是18的因数,18是3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班级:姓名:学籍号:家长签字: 练一练: 1.下面各题哪些是整除?哪些是除尽?哪些都不是?为什么? 32÷8=4 40÷30=1 (10) 35÷0.7=50 51÷17=3 20÷9=2……2 4.8÷1.2=4 4.2÷6=0.7 60÷5=12 2.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b就叫做a的()。 15能被5整除,我们就说,15是5的(),5是15的()。 a、b、c都是非0的整数,如果存在ab=c,那么()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5×4=20,则()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3.说一说:20和10 7和3 5和5 2.1和0.7 1和17 1.哪组数中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为什么? 2.说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了这个立体图形,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1)从正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2)从左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3)从上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现阶段俱乐部存在的问题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6、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7、检验格式:60-4X=20解4X=60-20 4X=40 X=10 检验:把X=10代入原方程, 左边=60-4×10=20,右边=20,左边=右边,所以,X=10是原方程的解. 8、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9、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 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 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E、解方程 F、检验 G、作答。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1、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这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2、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步骤: ①写标题和统计时间; ②注明图例(实线和虚线表示); ③分别描点、连线、标数; ④实线和虚线的区分(画线用直尺)。 注意:先画表示实线的统计图,再画虚线统计图。不能同时描点画线,以免混淆。 (也可以先画虚线的统计图) 第三单元:因数和公倍数 1、几个非零自然数相乘,每个自然数都叫它们积的因数,积是这几个自然数的倍数。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绝不能孤立的存在。 2、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找因数的方法:成对的找,一般从小到大排列。) 3、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从自然数1、2、3……分别乘这个数) 4、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5、按照一个数因数个数的多少可以把非0自然数分成三类 ①只有自己本身一个因数的1 ②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作质数(素数) 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 71、73、79、83、89、97二十五个。 最小的质数是2。在所有的质数中,2是唯一的一个偶数。 ③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作合数。(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最小的合数是4。

五年级数学家庭作业习题集

五年级数学家庭作业习题集 一.分析数据,合理计算。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0.49divide;7= 2.4times; 5 = 3.7+3 = 0.12divide;100 = 1.25times;0.73times;8= 0.72divide;0.9= 0.27-0.2= 0.9 times;0.09= 0.83times;1000= 8-2.45-1.55= 2. 用你喜欢的方法算:(12分) 12.7- (3.7+0.84) 1.23+3.4-0.23+6.6 9.16times;1.5-0.5times;9.16 28.6times;101-28.6 16.35-8.2times;0.45 1.29+3.7+ 2.71+6.3 3.列式计算:(7分) (1)把64.8平均分成18份, (2)85乘3.46与2.54的和, 每份是多少? 积是多少? 4.解下列方程。( 8分) (1)80.64 divide;x =96 (2)xndash;3.5=10.5 (3)3.7+0.5x=6.3 (4)4x-2.6=5.4 二.认真读题,谨慎填空。26分(第8题2分,其余每

个空格1分) (1)1.05吨=( )吨( )千克 0.25时=( )分 4.5平方米=( )平方分米 5米4厘米=( )米 (2) 9.954保留一位小数是( ),精确到百分位是( )。 (3)在计算1.152divide;0.36时,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要向( )移动( )位,都扩大( )倍,变成( )除以( )。 (4)在下面的○中填入“gt;”、“lt;”、“=”。 5.08times;0.98○5.08 3.9○3.9divide;1.01 4.5divide;0.01 ○4.5times;100 3公顷40平方米 ○3.4公顷 (5)将4.05扩大100倍是( ),30.25缩小( )倍是3.025。 (6)5.04times;2.1的积是( )位小数,估计这个积比10( )。 (7)根据105times;24=2520,可以推出 10.5times;2.4=( ),0.105times;0.24=( ) (8)5.3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再向左移动2位是( )。 (9)一台收割机7小时收割小麦3.5公顷。平均收割一公顷小麦要( )小时, 平均一小时收割小麦( )公顷。 三、仔细推敲,认真判断。5分 (1)一个数的1.05倍,一定比原数大。 (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作业

五 年 级 数 学 作 业 1、3 5 块可以表示把( )块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或者表示把( )块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12分=( )时 36时=( )日 50千克=( )吨 25厘米=( )米 3、小红去书店买了x 本书,每本6.2元,付出了50元,买书用了( )元。当x=3时,应找回( )元。 4、把一袋重3千克的巧克力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分得1千克巧克力的( )( ) ,是这一袋巧克力的( ) ( ) 。 5、在○里填上“>”、“<”或“=” (1)当x =7时,x +9○15 (2)当x =0.2时,5x ○1 (3)当x =1.3时,x ×100○13÷0.01 (4)当x =5.5时,x ÷9○0.7 6、小丽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 ,她坐在第( )列第( )行。她的同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是(___,___),也可能是(___,___)。 7、在8x 中,x 是非0自然数。当x 是( )时,8 x 是真分数;当x 是( )时,8x 是假分数;当x 是( )时,8 x 是整数。 8、右图是2010年3月的月历卡,用形如 的长方形去框月历卡里的日期数,每次同时框出3 个数。框出的3个数和最大的是( ),最小的 是( );一共可以框出( )种不同的和。 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2010年3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6、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7、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3倍。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①、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②、理清题目的数量关系。③、设未知数,一般是把问题中的量用X表示。④、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⑤、解方程。⑥、检验。 ⑦、答。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9.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够反映物体的变化趋势情况。作图时要注意描点、写数据、连线。 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 10、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11、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12、2的倍数特征:末尾是0、2、4、6、8;5的倍数特征:末尾是0或5;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13、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作质数(素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作合数。如果一个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是它的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作分解质因数。 14、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 15、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16、两个质数(素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17、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数学书五年级下册答案苏教版

数学书五年级下册答案苏教版 【篇一: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模拟测试及答 案】 ss=txt>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20分) 1.含有未知数的()是方程。 3.解方程x+6.2=12时,方程左右两边应同时()6.2。 4.解方程25x=325时,方程左右两边应同时()25。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a米,宽是2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米,面积是()平方米。 6.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最小的一个是n,其他两个分别是()和()。 7.如果3x=12.3,那么x-2.5=()。 8.在○里填上“”“”或“=”。 9.按要求在横线上列方程。 (1) 5比b的小是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个y的和是6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8千米,t小时行429千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盒牛奶x毫升,东东喝了200毫升,还剩780毫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办公桌每张价格是120元,办公椅每把价格是45元,买n套办公桌椅共付了1485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1个和()个一样重。 1.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就叫做解方程。() 2.等式两边同时乘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3.方程是一种特殊的等式,等式中只有一部分是方程。() 4.因为42+x=77,所以x=77+42。() 5.4.5x-36=0是方程。()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家庭作业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家庭作业练习题 2、8+22=30, 54-30=24,把这两道算式改写成一道算式应该是()。 3、把9个面包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个面包,列成算式是()。 4、计算54 + 9 =)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5、6个百、7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 6、一个直角三角板中有一个()角,两个()角。 7、风扇转动是()现象,推拉抽屉(t )i是()现象。 8、49、50、51、52、()、() 9、一架钢琴的售价是998元,约是()元;一台冰箱的售价是203元,约是()。 10、将下列算式填在合适的()里。 35-7 42 + 6 7X7 72 + 8 36 + 6 ()>()>()>()>() 11、9的3倍是(),8是2的()倍。 12、有12个苹果,每3个分一份,可以分()份。 二、判断下面的话对吗?对的画错的画“X” 1、计算35- (23-12)时,先算23-12。() 2、12 + 4=3这道算式表示把12分成4份,每份是3。() 3、风车转动是平移现象。() 4、计算7X痢56 +渊同一句乘法口诀。() 5、比锐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三、选择。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 1、8的4倍是() ①32②2③12 2、96-32+28=正确答案是()。 ①29②60③92 3、36+28 () 6X9比较,括号内应填()。 ①③二 4、12+ 碳作:() ①12除4②12除以4③4除以12 5、唱歌的有45人,跳舞的有9人,唱歌的是跳舞的()倍。 ①3②4③5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54 + 9=5 X 8=54+6=7 + 7+5=50+60= 64-8=7 X 3=32 + 8=36-36 + 6=98-80= 16-2=1 X 1=63-7=3 X 8-9=150+10= 72 + 8=6 + 6=5 X 9=16 -2+2=12-6= 2、在O填上“()> () > () > () 6、用6104组成的四位数中,的一个数是(),最小的一个数是() 7、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作业

1 班级:姓名:学籍号: 2 整除具备的条件: 3 1、被除数、除数(0除外)都是整数; 4 2、商是整数; 5 3、商后面没有余数。 6 (说一说一个整数除法算式中,谁能被谁整除?谁能整除谁?) 7 8 整除的算式的特征: 1.除数、被除数都是自然数,且除数不为0。 9 10 2.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自然数而没有余数。 11 整除的意义: 12 13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整数能14 被第二个整数整除。 15 16 除尽包括整除。能除尽的不一定能整除,能整除的一定能除尽。 17 一个整数a除以整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自然数,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 18 19 能被b整除。b能整除a 。如15÷5=3、80÷20=4、24÷4=6 。自然数都是整数。 20 a÷b=c(a、b、c均为自然数且b≠0) 21 22 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整除、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都是指除0以外的自然 23 24 数。 25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 26 27 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12÷6=2,28 所以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29 30 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说一说一个整数除法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31 的倍数?)a×b=c (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 a和b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32 也是b的倍数。例如,3×6=18 ,3和6是18的因数,18是3的倍数,也是6的倍33 数。 34 35 班级:姓名:学籍号:家长签字: 36 练一练: 37 1.下面各题哪些是整除?哪些是除尽?哪些都不是?为什么? 38 32÷8=4 40÷30=1 (10) 35÷0.7=50 51÷17=3 39 40 20÷9=2……2 4.8÷1.2=4 41 4.2÷6=0.7 60÷5=12 2.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b就叫做a的()。 42 43 15能被5整除,我们就说,15是5的(),5是15的()。 44 a、b、c都是非0的整数,如果存在ab=c,那么()是()的因数,() 是()的倍数。 45 46 5×4=20,则()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2020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优质教案

第一单元 第1课时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 2.引导: (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三、完成练一练 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作业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作业 整除具备的条件: 1、被除数、除数(0除外)都是整数; 2、商是整数; 3、商后面没有余数. (说一说一个整数除法算式中,谁能被谁整除?谁能整除谁?) 整除的算式的特征: 1.除数、被除数都是自然数,且除数不为0. 2.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自然数而没有余数. 整除的意义: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整数能被第 二个整数整除. 除尽包括整除.能除尽的不一定能整除,能整除的一定能除尽. 一个整数a除以整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自然数,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b 能整除a .如15÷5=3、80÷20=4、24÷4=6 .自然数都是整数.a÷b=c(a、b、c均为自然数且b≠0) 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整除、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都是指除0以外的自然数.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 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12÷6=2,所以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说一说一个整数除法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a×b=c (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 a和b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也是b的倍数.例如,3×6=18 ,3和6是18的因数,18是3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班级:姓名:学籍号:家长签字: 练一练: 1.下面各题哪些是整除?哪些是除尽?哪些都不是?为什么? 32÷8=4 40÷30=1 (10) 35÷0.7=50 51÷17=3 20÷9=2……2 4.8÷1.2=4 4.2÷6=0.7 60÷5=12 2.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b就叫做a的(). 15能被5整除,我们就说,15是5的(),5是15的(). a、b、c都是非0的整数,如果存在ab=c,那么()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5×4=20,则()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3.说一说:20和10 7和3 5和5 2.1和0.7 1和17 1.哪组数中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为什么? 2.说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了这个立体图形,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1)从正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2)从左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3)从上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