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药鉴定学的基本概念

中药鉴定学的基本概念

中药鉴定学的基本概念
中药鉴定学的基本概念

第1篇总论

第1章 绪论

第1节 中药鉴定学的基本概念

中药鉴定学(Identificolog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是研究中药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一门应用学科。它是以传统的中药鉴别经验为基础,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来源、品种鉴别特征、质量评价方法、开发和扩大中药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中药(Chinese materia medica)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drug),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中药材(Chinese crude drugs)是取自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原料药,简称为“药材”,按其来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3大类,迄今为止,中药材的总数量已近13 000种。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炮制,制成符合临床医疗需要的加工品称之为饮片(decoction pieces)。中成药(Chinese patent medicine)是以饮片(或药材)为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的随时可以应用的剂型。中药饮片(或药材)在临床上应用的形式绝大多数是复方和中成药。据不完全统计,中药的方剂已达100 000余首,已经批准生产的中成药数量为9 300余种。由此可见,对于中药的鉴定,只有把药材、饮片和中成药的鉴定方法与特征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达到鉴定的目的。

中药鉴定学记载的内容主要有: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及任务,分类与命名,发展历史,资源概况,采收和加工方法、贮藏方法、鉴定的依据与方法、质量标准要求、代表性中药选论。代表性中药的记载大纲主要包括下列项目:名称、药用历史、来源、生物(或矿物)学特征、产地、采收加工或制法、化学成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生物鉴别、性味功能、用法用量等。

第2节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中药价值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能,而对其使用价值的评价,主要依赖

其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这三条原则是中药研究、生产和应用的准绳,也是制定中药质量标准的核心内容。中药鉴定学任务的核心就是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科学依据、为中药的生产提供质量标准和鉴定方法、为中药研究的准确性提供技术支撑。由此可见,中药鉴定学在中药现代化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药鉴定学的任务概括起来,就是鉴定中药的品质、继承和弘扬中医医药学遗产、制订规范化的质量标准、扩大和开发中药资源。

一、中药品种鉴定

中药品种鉴定是指对中药真实性和基原的鉴别,它是中药鉴定学的首要任务。据初步统计,常用的商品中药达7 000余种,其中常用饮片及药材1 200种左右、中成药6 000种左右。商品药材及饮片有复杂品种问题的约占50%,直接影响了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中药产品的质量。中药材品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药多种来源,本末难分;形态相似,造成误采、误收、误种、误用;以假充真,冒名顶替;地方用药习惯;人为制造伪品等等。中药材的品种与中成药的质量控制密切相关,要通过对中药商品的调查和资源的普查,采集标本,运用多学科的方法与技术进行科学分类,澄清混乱品种。由于中药来源的特殊性,解决中药品种存在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中药质量鉴定

中药质量鉴定是指对中药优良度的检验。鉴定中药的优良度是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它是中药鉴定学的基本任务。中药质量的优良度,主要取决于药效组分(the active components alignment)或有害成分的含量,而药效组分除了受药用品种(内部因素)的影响外,还与栽培条件和产地(生长环境因素)、采收时间、加工方法和生产工艺、药用部位、贮藏环境、运输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中药质量的科学评价,一般是以其所药效组分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或生物效应的强度等为指标。目前认为,评价中药质量的先进方法是能够反映中药本质的“中药药效组分鉴定”系统,或是能够客观地表述中药效价或信息物质特征等为指标的“生物鉴定法”。总之,只有建立全面地、客观地、科学地评价中药品质的方法学体系,才能实现中药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才能促进中医药的产业化并加速其国际化的进程。

三、继承和弘扬中医药学遗产

临床常用中药绝大多数在历代本草中有记载,所以对本草史料的考证和整理,是中药鉴定学的历史任务。我们要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对本草学进行考证、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澄清复杂品种,整理和发掘优势品种;结合本草考证研究,对中药的品种和质量评价理论进行探讨,总结中药品种的延续性、变异性、性效可变性、优良品种的地域性、基原的单一与有限多原性等基本规律;正本清源,解决几千年来中药名称混乱的问题,做到一药一名。

四、制定中药规范化的质量标准

质量是中药的生命,质量标准是中药广泛应用的科学依据。制订中药规范化的质量标准,

是保证临床用药质量的可控性,促进中药国际化和产业化的关键,它是中药鉴定学的战略任务。规范化质量标准具有的特点是:权威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具有中药的标准物质。质量标准制定的前提,主要是中药来源的固定、加工炮制或生产工艺的稳定、临床疗效的确定,以及对所含有效物质和有害物质、贮藏期限与条件的限定。

五、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中药的资源绝大部分是天然资源,对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它是中药鉴定学的长期任务。由于野生中药资源逐年减少,部分中药品种有濒临灭绝的危险,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我们要通过对中药资源蕴藏量评估,制定实用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和药用动物的保护计划,研究中药资源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建立中药自然保护区,做到计划采收及合理利用,保护中药的资源;积极发展中药的栽培和养殖事业,同时加快研究制定栽培(或养殖)和采集中药的规范化生产标准(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 GAP);

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研制中药的新药或原料药,开发和扩大中药的资源。

第3节 中药的分类与命名

一、中药的分类

中药的种类繁多,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有利于对中药的学习、研究、生产和应用。

(一)中药材及其饮片

1.按药用部位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对中药商品的鉴定、经营管理和贸易,一般归纳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3大类。植物药类可按药用部位分为根及根茎、茎、木、树皮、叶、花、果实、种子、全草、藻菌和地衣、树脂等类别。动物药类可分为骨骼、昆虫、贝壳、分泌物、角、排泄物等类别。矿物药类一般不再分类。

2.按照基原自然属性或生物分类系统分类采用这种分类方法,便于进行品种鉴定,也有利于根据植物、动物的亲缘关系去开发和研制新药。如《神农本草经集注》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玉石、草木等7类。《本草纲目》则将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等16部,以部为纲,部下又分60类。

3.按药物的性味和功效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便于临床用药。如分为辛味药、酸味药,或寒性药、热性药,或解表药、清热药等等。或按中药的性能分为上、中、下三品。

4.按药物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便于研究中药的活性成分(active constituent)及其药理作用,便于通过对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的研究去寻找生物合成的途径和理化分析方法。动、植物药可分为生物碱类、苷类、蛋白质类等等。矿物药可按所含的阳离子或阴

离子的种类来分类。

5.以药名汉字首字笔画为序或汉语拼音字母顺序分类此种分类方法多在中药的书籍中采用,便于学习和查阅。

(二)中成药

中成药与中药材及饮片的分类方法有所区别,常用的分类方法如下:

1.按剂型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中成药的研究、生产、检验、贸易、运输和贮藏等。如丸剂、片剂等。

2.按主要功能和临床用药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调剂、零售和临床用药。如补益剂、发

表剂等。也有以病名按门分类的。

二、中药的命名

中药的名称应含意确切、科学性强、体现中医药特色,有利于临床应用、商品贸易(merchandise trade)和经营管理。中药名称不规范,是造成中药市场品种混乱的主要因素之一,故应对中药的命名方法和名称进行规范化(standardization)整理,尽量达到一药一名。

(一)中文名称

1.中药材

(1)根据药材的产地或集散地命名如巴豆产四川(古代巴蜀),秦艽产于陕西、甘肃(古代秦国),皆因产地而得名。中药因产地不同,其质量差异很大,为了强调临床用药的佳品,常在中药名前冠以地名,以示优质(道地),如川黄柏、怀牛膝等。

(2)根据药材形状命名如钩藤是因为茎枝上有弯曲的钩,故名。

(3)根据药材的颜色命名如丹参因其根皮色紫红、紫草因其色紫、玄参因其色黑而得名。

(4)根据药材的气味命名如五味子因其果皮酸、甜,种子苦、辛又有咸味而取名。苦参因其味极苦,故名。

(5)根据药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命名如夏枯草因生长到夏至枯萎,款冬花因冬至才开花,半夏指立夏至夏至之间即完成生长周期等。

(6)根据药用部位命名如桂枝是桂树的嫩枝、鹿角是鹿骨化的角。

(7)根据功效命名如防风能防治诸风邪、泽泻能渗湿利水肿、远志能益智强志、伸筋草能舒筋通络等。

(8)根据进口药材名的译音命名如诃子原名“诃黎勒”,产印度、缅甸,音译而来。胡黄连、胡椒均原产印度、尼泊尔等国,其胡字是印度番语之意。

(9)根据人名命名如何首乌、刘寄奴、杜仲、徐长卿、使君子等都是以纪念最早发现此药的人而得名。

(10)根据传说故事而命名如牵牛子、女贞子等。

2.饮片临床上直接使用新鲜药材加工的饮片,常在其名称前冠以“鲜”字,如鲜石斛。一般生用的饮片,使用原药材名称。具有毒性或生熟品功效差异较大时,在生品的药名前常加生字,以引起注意,如生川乌。炮制品常在药名前冠以炮制的方法、辅料的名称或缀以炮制后的形态,如煅赭石、巴豆霜、当归片、酒白芍等。

3.中成药中成药的名称,一般均用药名加制剂名称组成,其命名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单味药制剂,一般采用药材的名称,如三七片。复方(compound recipe)制剂,常使用处方中主要药物的缩写名,如香连丸。用君药或在君药前冠以复方二字命名,如天麻丸、复方丹参片。用君药名称、方剂中药味的数量或主要功能命名,如龙胆泻肝丸、六味地黄丸。根据处方中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或剂量限度命名,如六一散等。用君药和服用方法结合,如川芎茶调散。用有效成分命名,如齐墩果酸片。用成方的原始文献与主要功能结合命名,如金匮肾气丸等。用成方创始人名或与君药、主要功能结合命名,如万氏牛黄清心丸等。药名前冠以产地,如云南白药等。用成药的性状命名,如紫金锭、一捻金等。用中医术语或主要功能、主治命名,如利胆片等。用假借或比喻的方法命名,如二仙膏等。

(二)拉丁文名称

为了使中药的名称统一化、规范化,有利于国际贸易和交流,可使用拉丁文名称。命名的基本格式为:药用部位或剂型名(名词主格)加药名(名词属格)。即药用部位或剂型名用名词单数主格形式位于前,药名用名词单数属格形式置于后,当然也有例外。其中药名通常使用药用动、植物的学名(scientific name)或原矿物的拉丁名等,亦有使用汉语拼音和俗名的。中药拉丁名(Latin nam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中的名词和形容词第一个字母均大写,连词和前置词一般均小写。命名的基本方法如下:

1.植物类药材的命名

(1)药用部位名加植物学名的属名例如:杜仲Cortex Eucommiae等。

(2)药用部位名加植物学名的种加词例如:人参Radix et Rhizoma Ginseng等。

(3)药用部位名加植物的种名例如:当归Radix Angelicae Sinensis等。

(4)药用部位名加植物学名的属名或种名,再加形容词形容词置于后,与所修饰的药用部位名保持性、数、格一致,例如:豆蔻Fructus Amomi Rotundus(近圆形的),附子Radix Aconiti Lateralis(侧边生的)Preparata(制备的)等。

(5)药用部位名加植物学名的属名、前置词短语此种方法也用来说明药材的特征、性质。其中前置词in(在……内,呈……状)和cum(含,带,同)所组成的前置词短语置于后。例如:竹茹Caulis Bambusae in Taeniam(呈带状),钩藤Ramulus Uncariae cum Uncis(带钩状)等。

(6)药用部位名加药用部位名、植物学名的属名,或药用部位名加植物学名的属名、植物学名的属名此种方法用于药材的药用部分为同种植物的不同部位,或药材来源于2个不同属的

植物。例如:大黄Radix et Rhizoma Rhei,马勃Lasiosphaera seu Calvatia等。

(7)仅用植物学名的属名或种加词、或药用部位名加俗名作为药材拉丁名此种方法遵循的是习惯用法,有些是国际通用名称,仅用于少数药材。例如:冬虫夏草Cordyceps,牡丹皮Cortex Moutan等。

2.动物类药材的命名动物类药材命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药用部位名加动物学名的属名:如牛黄Calculus Bovis。药用部位名加动物的种名:如羚羊角Cornu Saigae Tataricae。加工品名加药用部位名、动物学名的属名或种加词:其中加工品用名词主格,药用部位名、动物学名的属名或种加词都用名词属格,如阿胶Colla Corii Asini。药用部位名加动物学名的属名和形容词:如鹿茸Cornu Cervi Pantotrichum(具茸毛的)。动物学名的属名加形容词:如金钱白花蛇Bungarus Parvus(幼小的)。药用部位名加动物学名的属名、属名或属名加属名:如蛤壳Concha Meretricis seu Cyclinae、土鳖虫Eupolyphaga seu Steleophaga。仅用动物学名的属名或种加词:如蕲蛇Agkistrodon、蛤蚧Gecko。仅用动物的俗名:如蜂蜜Mel,全蝎Scorpio。

3.矿物类药材的命名

(1)用矿物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的拉丁名或化学成分拉丁名加形容词例如:芒硝Natrii Sulfas,玄明粉Natrii Sulfas Exsiccatus(干燥的)。

(2)用原矿物的拉丁名例如:炉甘石Calamina。

4.中成药的命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Pharmacopeia of the P. R. C)中的中成药拉丁名归纳如下。剂型名加主要原料药学名的属名:如远志酊Tinctura Polygalae。剂型名加主要原料药学名的种加词,如颠茄浸膏Extractum Belladonnae。剂型名加主要原料药的种名,如刺五加片Tabellae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剂型名加主要原料药学名的属名和形容词,如复方甘草片Tabellae Glycyrrhizae Compositae(复方的)。剂型名加药材拉丁名,如满山红油滴丸Pilulae Oliei Phododendri Daurici。使用中成药中文名称的汉语拼音,如冠心苏合丸Guanxin Suhe Wan。

(张贵君)

(完整版)中药鉴定学期末考试试题

中药鉴定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本草纲目》作者是李时珍。 2.人参的栽培品称为园参。 3.附子常见的加工品主要有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4.黄柏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 5.皮类药材的入药部位是指形成层以外的部分。 6.进行药材鉴定时,药材取样应具有代表性。 7.秦皮水浸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唐本草》 D.《本草纲目》 2.断面具有5~13个黄白色小点(分体中柱)的药材是(B) A.当归 B.绵马贯众 C.甘草 D.黄连 3.药材大黄的药用部位是(C) A.根 B.根茎 C.根及根茎 D.块茎 4.具有虎皮斑的贝母是(C) A.松贝 B.青贝 C.炉贝 D.平贝 5.黄连的根茎折断面在紫外灯下观察应显(D)荧光 A.蓝色 B.紫色 C.黄白色 D.金黄色 6.在进行中药的鉴定时,药材的取样量应为实验用量的(A) A.3倍 B.4倍 C.5倍 D.6倍 7.下列哪一种药材不具有多环同心性异型维管束(C) A.牛膝 B.商陆 C.何首乌 D.川牛膝 8.麦冬的药用部位是(B) A.块茎 B.块根 C.根 D.根茎 9.具有辐射型维管束的药材是(A) A.麦冬 B.甘草 C.黄连 D.人参 10.商品大青叶来源于(A) A.十字花科的菘蓝 B.爵床科的马蓝 C.蓼科的蓼蓝 D.马鞭草科的路边青 11.关于天麻的性状不正确的(D) A.扁长椭圆形 B.有点状痕点组成的环节 C.断面角质样 D.春麻有“红小辫” 12.石菖蒲的中柱维管束类型是(A) A.周木型及外韧型 B.周木型及双韧性 C.周木型 D.外韧性 13.下列药材显微鉴定时需要作三切面观察的是(B) A.关木通 B.沉香 C.鸡血藤 D.川木通 14.关于白木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含树脂和挥发油成分 B.来源于瑞香科 C.药材呈不规则块片,表面有斑纹 D.能沉水 15.关于番泻叶组织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表皮细胞中有气孔 B.表皮细胞中不含非腺毛 C.主脉维管束外韧型 D.有晶鞘纤维 16.厚朴的药用部位是(D) A.干皮 B.枝皮 C.根皮 D.干皮、枝皮和根皮 17.企边桂通常是剥取(C)年以上的干皮。 A.8 B.9 C.10 D.12 18.具有硬韧部的药材是(A)

中药鉴定学整理

中药鉴定学 名词解释: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发重要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即“保质寻新,整理提高”。 2、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3、性状鉴定: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 4、星点:是指大黄根茎横切面中髓部较大,有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 5、云锦花纹:是指何首乌的横切面皮部环列4~11个异型维管束,如同散列的云朵状花纹。 6、鸡爪黄连:是指多分枝,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的黄连,习称“鸡爪黄连”。 7、过桥:是指味连根茎中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习称“过桥”。 8、芦头:是指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根状茎或茎基,习称“芦头”。 9、芦碗:是指草本植物药材根茎部分每年地上茎枯死后留下的凹窝状茎痕,因中心凹陷似碗形而习称“芦碗”。 10、艼:人参上的细长横伸的不定根习称“艼” 11、鲜地黄:是指地黄秋季采挖,除去芦头及须根,洗净,鲜用者习称“鲜地黄”。 12、生地黄:将鲜地黄徐徐烘焙,至内部变黑,约八成干,捏成团块,习称“生地黄”。 13、朱砂点:是指药材断面散在的红棕色油点,如茅苍术。 14、起霜(吐脂):茅苍术断面暴露稍久,常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习称“起霜”。 15、怀中抱月:是指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的松贝。 16、鹦哥嘴:天麻顶端有红棕色之深棕色干枯芽苞,习称“鹦哥嘴”。 17、冬麻:是指质地坚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无空心的天麻。 18、春麻:是指质地轻泡,有残留茎基、断面色晦暗、空心的天麻。 19、发汗:是指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剌激性,或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茯苓、厚朴。 20、桂通(官桂):是指剥取栽培5~6年生幼肉桂树的干皮和粗枝皮、老树枝皮,不经压制,自然卷曲成筒状。 21、企边桂:是指剥取十年生以上肉桂树的干皮,将两端削成斜面,突出桂心,夹在木质的凹凸板中间,压成两侧向内卷曲的浅槽状。 22、板桂:是指剥取老年肉桂树最下部近地面的干皮,夹在木制的桂夹内,晒至九成干,经纵横堆叠,加压,约一个月完全干燥,成为扁平板状。 23、绢状茸毛:是指马钱子表面密被的,呈灰棕色或灰绿色,自中央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有丝样光泽的茸毛。 24、间隙腺毛:是指存在于栅栏组织或薄壁细胞的细胞间隙中,头部单细胞,呈不规则囊状。 25、铁皮枫斗:是指兰科植物铁皮石斛的茎,除去杂质,减去部分须根,边加热边扭成螺旋形成弹簧状,烘干而成,习称“铁皮枫斗”(耳环石斛)。 26、铁皮石斛:是指将兰科植物铁皮石斛的茎切成段,干燥或低温烘干而成的药材。 27、二杠、大挺、门庄:花鹿茸的锯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 28、条痕色:是指矿物在白色毛瓷板上画过后所留下的粉末痕迹的颜色,称为条痕色。 选择题:

中药学专业知识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总论 1.中药鉴定学的首要任务是:鉴定中药的品种(真伪)。 2.解决药材品种混乱的途径有:a:实际调查临床用药情况,考证本草记载,b:考察地方药志者民间用药历史,c:规范使用品种,做到一药一名,保证中药品种的准确性,d:以药效为基础,整理中药复杂品种。 3.中药鉴定学的工作重点和影响中药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中药的质量标准。 4.中药鉴定学的研究的范围是:药材来源、中药鉴定方法、中药质量评估方法、保护和开发药材资源。 5.中药鉴定学的任务是:质量鉴定、品种鉴定、制定中药的质量标准、保护盒利用药材资源。 6.开发和扩大中药资源的途径通常有:挖掘古代本草和民间草药,根据生物亲缘关系和生物活性成分的生源关系研制新药,研究和制定药材规范化生产标准,建立药材优良品种的种子库和基因库,变野生动、植物为家种家养。 7.影响药材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产地、采收季节、贮藏方法、贮藏时间。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1.我国已知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2.我国最早一部具有药典性质的本草著作是《新修本草》。 3.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著作是《证类本草》。 4.本草著作中,较著名的药用植物学专著是《植物名实图考》。 5.我国16世纪以前对中药学贡献最大的本草著作是《本草纲目》。 6.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医学方书《五十二病方》。 7.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方向是:中药质量标准鉴定,中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中药鉴定 方法研究,中药标准物质研究。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 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 1.根据药材本身的性质,易虫蛀的是含淀粉多或蛋白质类成分多的药材,含脂肪油的药材, 含糖类成分多的药材。 2.根及根茎类药材一般的采收时间是:秋、冬二季节。 3.全草类药材的一般采收时间是:茎叶生长茂盛时间。 4.皮类药材的一般采收时间是:春末夏初。 5.含黏液质、淀粉或糖类成分多的药材,通常采用的加工方法是:蒸或煮、烫后晒干。 6.药材气调养护的过程中,对库内空气组成进行调节的主要目的是:降氧。 7.药材“发汗”法的目的是:便于切制。 8.药材自身能贮藏的最基本条件是:干燥。 9.木类药材一般采收应在:全年均可。花类药材一般采收应在花苞含苞待放时,叶类药材 一般采收应在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时,矿物类药材全年可挖。果实种子类药材一般采收应在果实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藻、菌、地衣类药材一般采收应在因用药部位不一样,采收情况不一,动物类药材因药材的种类不同而异。 10.药材适宜采收期的确定应考路的因素有:有效成分积累、植物的发育阶段、毒性成分的 含量。 11.在贮藏时易发生“走油”现象的药材是:当归、枸杞子、天冬、桃仁。 12.药材产地加工的目的是:促使干燥,符合商品规格,保证药材质量,便于包装储运。 13.药材在贮藏保管中常易发生的变质现象有:虫蛀、生霉、变色、走油。 14.加工时需要“发汗”的药材有: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 中药的鉴定

中药鉴定学试卷及答案(1)

中药鉴定学试卷(1) 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性状鉴定: 就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 3.怀中抱月:指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4. 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干枯芽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 5. 挂甲:牛黄加水调和,涂于指甲上,将指甲染成淡黄色,习称挂甲。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 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植物名实图考 2.样品检定时,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试验所需用的(B) A.2倍数 B.3倍数 C.4倍数 D.5倍数 E.6倍数 3.一般宜在春末夏初采收的中药是(D) A.根及根茎类中药 B.全草类中药 C.果实种子类中药 D.皮类中药 4.根头部有“狮子盘头”之称的药材是(B) A. 太子参 B. 党参 C. 明党参 D. 南沙参 E. 北沙参 5.皮类中药粉末镜检不应有(D) A. 石细胞 B. 结晶 C. 纤维 D. 导管 E. 油室碎片 得分评卷人

6. 大黄根茎横切面具有(A) A.星点 B.云锦状花纹 C.朱砂点 D.车轮纹 7.组织中具有晶鞘纤维的药材是(B) A.人参 B.甘草 C.黄连 D.黄芪 8.番泻叶和大黄粉末遇碱试液显(B) A.蓝色 B.红色 C.绿色 D.紫色 E.黄色 9.小茴香果实的分泌组织为(B) A.油细胞 B.油管 C.油室 D.树脂道 E.蜜腺 10.条痕为红色至褐红色的矿物类中药是(C) A. 磁石 B. 自然铜 C. 朱砂 D. 雄黄 (二)多选题 1.中药鉴定的依据是:(ABC) A.《中国药典》 B.《卫生部药品标准》 C.地方药品标准 D.中药志 E.中药鉴定学 2.在产后加工过程中需要“发汗”的药材有(AB): A. 厚朴 B.杜仲 C. 延胡索 D.丹皮 E.人参 3.下列具有分枝状石细胞的药材是(BD) A.黄连 B.厚朴 C.黄柏 D.五味子E黄芪 4.“四大怀药”是指(BCDE) A. 金银花 B.山药 C.地黄 D. 菊花 E.牛膝 F. 当归 5.来源于唇形科植物的药材是(ABE) A.黄芩 B.丹参 C.泽兰 D.佩兰 E.茺蔚子 6.用水提取后,取提取液置试管中,用力振摇1分钟,可产生持久性泡沫的药材为(ABCE): A.人参B.三七C.桔梗D.苦参E.柴胡 7.金银花的显微特征是(ABC) A.腺毛 B.花粉粒 C.非腺毛 D.草酸钙方晶 E.油细胞 8.何首乌具有以下哪些显微特征和化学成分(ABD) A.含蒽醌类衍生物 B.块根有异常维管束 C.根茎有异常维管束

中药鉴定学重点整理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白皮书的重点)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 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 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3.走油(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 出油样物质。 4.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为异常构造就是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 5.星点:是指大黄根茎中央的髓部有异常维管束散在或环列。 6.云锦花纹:指何首乌断面皮部有4到11个异常维管束环列。 7.菊花心: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成放射状,似菊花心。 8.过桥:味连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 9.晶鞘纤维:韧皮部及木质部纤维,周围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 10.芦头: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根状茎。 11.芦碗:芦头上的数个圆形或半圆形凹窝状已枯茎痕。 12.艼:人参的不定根。 13.金井玉栏:指药材横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黄色(桔梗) 14.蚯蚓头: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15.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成凹下圆点状。 16.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包小瓣,未包部分成新月形。 17.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至深棕色干枯芽胞。 18.气孔指数: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100\(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同面积的表皮细胞数) 19.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平均栅栏细胞数目。 20.脉岛:叶脉中最微细的叶脉所包围的叶肉单位。 21.脉岛数:是指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22.萌发孔:3孔沟(金银花);3个突起萌发孔(红花) 23.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或砂晶,如麻黄。 24.方胜纹: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 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

中药鉴定学试卷3

中药鉴定学试卷(3)参考答案 二、选择题 1.中药质量标准中“鉴别”验的主要目的是A A.确认中药的真伪 B. 测定中药主成分的含量 C.评价中药的安全性 D. 鉴定中药的优劣 2.药材产地加工通常使用的“低温干燥”的温度是:( B) A、50℃以下 B、60℃以下 C、70℃以下 D、80℃以下 E、以上 都不是 3.取粉末少量,加95%乙醇1-2滴,片刻后加30%硝酸1滴,放置片刻后镜检,有黄色针状或针簇状结晶,加热结晶显红色并消失的生药是(B) A. 大黄 B. 黄连 C. 黄芩 D.黄芪 4.下列药材具有车轮纹的有(D) A.商陆 B.牛膝 C.何首乌 D.粉防己 E.山豆根 5.组织中具有晶鞘纤维的药材是(B) A.人参 B.甘草 C.黄连 D.黄芪 6.某贝母商品,呈长圆锥形,表面黄白色,稍粗糙,常有黄棕色斑块;外层两瓣鳞片大小相近,顶端开口。可初步判断为(C) A.松贝 B.珠贝 C.炉贝 D.青贝 E. 平贝 7.黄芩横切面镜检,老根中央可见(A) A. 栓化细胞环 B. 石细胞环 C. 纤维束 D. 环髓纤维 8.下列药材原植物不相同的是(D) A.红花和白平子 B.益母草和茺蔚子 C.枸杞子和地骨皮 D.何首乌和天仙藤 9.气清香,入口无清凉感的药材是(B) A.天然牛黄 B.人工牛黄 C.冰片 D.薄荷 10.厚朴和肉桂的分泌组织为(A) A.油细胞 B.油管 C.油室 D.树脂道 E.蜜腺 (二)多选题 1.属于山东道地药材的有(AE) A.金银花 B.山药 C.地黄 D.当归 E.北沙参 2.具异型维管束的药材有(BCE) A.大血藤 B.何首乌 C.牛膝 D.粉防己 E. 大黄 3.白芷为(AD) A.药用部分为根 B.菊科植物 C.气微,味苦而微甜D.气香浓烈, 味微苦E.主产云南、广西 4.金银花的显微特征是(ABC) A.腺毛 B.花粉粒 C.非腺毛 D.草酸钙方晶 E.油细胞 5.蛤蚧的鉴别特征有(AC) 得分评卷人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答案)

问答题:写出下列问题的正确答案,每题10 分 1.中药鉴定的取样方法和取样原则是什么? 1、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1)药材总包件数在100 件以下的, 取样5件 (2)100-1000 件,按5%取样 (3)超过1000 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 (4)不足5 件的逐件取样 (5)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2、破碎或粉末装药材的取样:每一包件的取样量一般按下列规定: (1)一般药材100?500g (2)粉末状药材25g (3)贵重药材5?10g (4)个大的药材,根据实际情况抽取有代表性的供试品 3、中药鉴定中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量的 3 倍,留样的保 存期至少一年。 2.根类中药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点? 根类中药--- 性状鉴别没有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圆柱形或长圆锥形,块根,圆锥形或纺锤形等。双子叶植物根一般主根明显;根横断面有一圈形成层环,环内范围较环外范围大,中央无髓部。 单子叶植物根横断面有一圈内皮层环,环内范围较环外范围小,中央有髓部。有的断面可见分泌物散布。 根类中药--- 显微鉴别 1.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次生构造。最外层大多为周皮。少数根类中药无周皮 而有表皮或为后生表皮、后生皮层;这些根的内皮层均较明显。维管束一般为无限外韧型。形成层连续成环;射线较明显;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央。一般无髓。另要注意,有无异常构造,存在部位和排列方式; 2.单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初生构造,最外层为表皮细胞,无木栓层,少数根的表 皮细胞形成根被。皮层宽厚,内皮层及凯氏点通常明显。中柱与皮层的界限分明。 维管束为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无形成层。髓部通常明显。 3.简述水合氯醛透化装片的操作方法。水合氯醛液透化装片的操作方法为:取粉末 少许,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试液1 ?2滴,搅匀,用试管夹执载玻片一端,置酒精灯火焰上方约1?2cm 处加热,微沸后,离开火焰,再滴加水合氯醛试液,小火继续加热,如此反复操作至透化清晰,放冷后滴加稀甘油 1 ? 2 滴,封片镜检。 4.简述灰分测定在中药鉴定中的意义? 灰分是有机物经高温灼烧以后的残留物称为灰分。在灰分中有包括: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各种中药的总灰分都应该在一定的范围以内,所以测定的灰分数值高于正常范围时,就可能是在加工或运输储存等环节中有其他有机物污染或参杂,药典中规定了中药的总灰分的最高限量(如甘草不得超过7.0%,大黄 不得超过10.0%),因此对限制药材中的泥沙和杂质,保证中药的纯度具有重要意义。 5.简述中药来源鉴定的目的和方法? 1. 有 4 大鉴定方法: a 来源鉴定 b. 性状鉴定 c. 显微鉴定 d 、理化鉴定 2. 来源鉴定的目的: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应用品种准确无误。.

中药饮片鉴别及检验相关知识培训

中药饮片鉴别及检验相关知识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二章第十条第二款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应当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方剂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中成药的基本原料,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体现,直接关系到人们用药的安全、有效。但是,随着中药饮片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及部分外来中药饮片的冲击,致使出现了大量的不按规定炮制方法炮制的中药饮片流入市场,从而导致了中药饮片的整体质量有所下降。 近年来,中药材抽验不合格率居高不下,在这当中有大部分是一些不法分子故意造假(重金属超标的虫草、模具压制的人参、土豆染色做成的天麻等),售假。有的则是中药材保管发生变质。中药材的鉴别不具有一定中药鉴别常识是很难鉴别真伪的。安排这次培训的目的,为了方便从药人员能够对中药材进行简单的快速鉴别,根据中药的某些成分的特性,快速鉴别一些中药。 一、药用植物学知识 1 .药用植物的分类 现以黄连为例示其分类等级如下: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茛目 科………………毛茛科 属………………黄连属 种………………黄连 2. 植物组织的类型 2.1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位于植物体生长的部位,由于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分化,使植物体得以生长 2.2薄壁组织:基本薄壁组织、同化薄壁组织、贮薄壁组织藏、吸收薄壁组织、通气薄壁组织 在植物体内担负着同化、贮藏、吸收、通气等营养功能,又称营养组织 2.3保护组织:表皮(毛茸(腺毛非腺毛)、气孔(平轴式直轴式不等式不定式环式)) 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三种不同的组织的复合体) 保护着植物的内部组织,控制和进行气体交换,防止水分的过度散失,病虫的侵害以及机械损伤等。 2.4机械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纤维、石细胞 2.5输导组织:管胞与导管;筛管、伴胞与筛胞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本科《中药鉴定学》考试试卷一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本科《中药鉴定学》考试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请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其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总题数:10,分数:10.00) 1.中药细辛入药部位是() A.全草 B.根 C.根和根茎√ D.叶 2.下列药材中哪一种不含晶鞘纤维() A.番泻叶 B.黄柏 C.鸡血藤 D.黄芪√ 3.川贝母的药用部位应是() A.鳞茎√ B.根茎 C.块茎 D.块根 4.厚朴中的分泌组织是() A.油室 B.油管 C.油细胞√ D.乳汁管 5.蟾酥加工时不可使用的器械是() A.铜器 B.铝器 C.铁器√ D.瓷器 6.大黄抗菌的有效成分是() A.结合性蒽醌类衍生物 B.生物碱 C.游离性蒽醌类衍生物√ D.番泻甙 7.广藿香和绵马贯众共有的特征是() A.非腺毛 B.腺毛 C.腺鳞 D.细胞间隙腺毛√ 8.下列几组药材中,主要成分为小檗碱的是() A.黄芩黄连 B.黄连黄柏√ C.黄柏厚朴 D.厚朴丹皮 9. 巴豆果皮非腺毛为() A.单细胞 B.双细胞 C.多细胞

D.星状毛√ 10.红花的最佳采收时间是() A.花冠由黄变红√ B.由黄变棕 C.由绿变红 D.由绿变棕 二、多项选择题(请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标号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总题数:10,分数:20.00) 11.桔梗科植物药材中常有()()()()() A.菊糖√ B.草酸钙针晶 C.乳汁管√ D.油室 E.油管 12.味连的主要性状特征是()()()()() A.多弯曲有分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 B.部分节间平滑,习称“过桥”√ C.断面木质部金黄色√ D.气微,味极苦√ E.味苦 13.药材产地加工时需要“发汗”的有()()()()() A.厚扑√ B.杜仲√ C.黄柏 D.丹皮 E.肉桂 14.沉香与白木香的主要区别是()()()()() A.圆柱状或不规则棒状,表面有刀劈痕。√ B.质坚硬而重,沉于水或半沉于水。√ C.气味较浓。√ D.燃之发浓烟,香气强烈。√ E.质坚硬而轻,不沉于水或半沉于水。 15.组织中有油细胞的药材有()()()()() A.五味子√ B.木香 C.黄柏 D.肉桂√ E.石菖蒲√ 16.Flos Loniceaae的主要产地是()()()()() A.山东√ B.河南√ C.黑龙江 D.河北 E.广东 17.肉桂根据采收加工方法不同应有以下几种加工品()()()()() A.官桂(桂通)√ B.企边桂√ C.板桂√ D.桂碎√

中药鉴定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药鉴定学试卷 一、概念题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性状鉴定: 就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 3.怀中抱月:指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4. 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干枯芽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 5. 挂甲:牛黄加水调和,涂于指甲上,将指甲染成淡黄色,习称挂甲。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 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植物名实图考 2.样品检定时,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试验所需用的(B ) A.2倍数 B.3倍数 C.4倍数 D.5倍数 E.6倍数 3.一般宜在春末夏初采收的中药是(D) A.根及根茎类中药 B.全草类中药 C.果实种子类中药 D.皮类中药

4.根头部有“狮子盘头”之称的药材是(B) A. 太子参 B. 党参 C. 明党参 D. 南沙参 E. 北沙参 5.皮类中药粉末镜检不应有(D) A. 石细胞 B. 结晶 C. 纤维 D. 导管 E. 油室碎片 6. 大黄根茎横切面具有(A) A.星点 B.云锦状花纹 C.朱砂点 D.车轮纹 7.组织中具有晶鞘纤维的药材是(B) A.人参 B.甘草 C.黄连 D.黄芪 8.番泻叶和大黄粉末遇碱试液显(B) A.蓝色 B.红色 C.绿色 D.紫色 E.黄色 9.小茴香果实的分泌组织为(B) A.油细胞 B.油管 C.油室 D.树脂道 E.蜜腺 10.条痕为红色至褐红色的矿物类中药是(C) A. 磁石 B. 自然铜 C. 朱砂 D. 雄黄 (二)多选题 1.中药鉴定的依据是:(ABC ) A.《中国药典》 B.《卫生部药品标准》 C.地方药品标准 D.中药志 E.中药鉴定学 2.在产后加工过程中需要“发汗” 的药材有(AB): A. 厚朴 B.杜仲 C. 延胡索 D.丹皮 E.人参 3.下列具有分枝状石细胞的药材是(BD) A.黄连 B.厚朴 C.黄柏 D.五味子E黄芪

名词解释(1)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题库-名词解释 1.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学是研究中药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一门应用学科。 2.中药品种鉴定:中药品种鉴定是指对中药真实性和基原的鉴别,它是中药鉴定学的首要 任务。 3.中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 饮片和中成药。 4.霉变:即是霉菌在药材表面或内部滋生的现象。 5.走油:又称“泛油”,是指某些含油药材在贮藏不当时油分“溢出”或某些药材在受潮、 变色、变质后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的变化。在贮藏上必须采取低温、低湿环境和减少与空气的接触为基本措施。 6.发汗:是将某些药材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蒸煮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外溢, 质地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这种方法习称“发汗”。 7.钉头:指矿物或较坚硬药材表面乳头状突起。 8.变色:药材储存不当,导致颜色发生变化的变质现象。 9.车轮纹:指药材横切面上有较稀疏的放射装纹理,其颜色不一,一直延伸至中心部,并 相间排列成车幅状。是由维管束或木质部与射线相间呈放射状而成。 10.细胞间隙腺毛:指存在于大型薄壁细胞间隙的腺毛。 11.朱砂点:指药材横切面上棕红色小点,色如朱砂。 12.虎皮斑:指炉贝表面具有棕色斑点,色如虎皮,习称虎皮斑。 13.马牙嘴:炉贝外层两鳞瓣大小相近,顶端稍尖,多开口,称“马牙嘴” 14.怀中抱月:川贝母中的松贝,形状呈圆锥形,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 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15.狮子盘头:指一些根及根茎类药材头部膨大,并且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形如狮 子头,如党参。 16.通天眼:羚羊角无骨塞部分的中心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 17.合把:羚羊角环脊之间有一定距离,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习称“合把”。 18.二杠:为具有一个侧枝的花鹿茸。 19.单门:指有一个侧枝的马鹿茸。 20.莲花:指有两个侧枝的马鹿茸。

中药学:植物基础知识--花

中药学:植物基础知识--花 编者按:植物的基础知识,属于《药用植物学》的内容,是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基础。因此,我们为大家总结了一系列的植物学基本概念,以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知识。 花是种子植物进行有性繁殖的主要器官,是种子植物固有特征之一。从演化的观点来看,花是由枝变态而来的,花亦有花茎与花叶之分。在被子植物的花,花的花梗、花托相当于花茎;花的花被(包括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相当于花叶。花的各部常随植物种属的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异,其与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比较,这些差异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故花的特征又是植物分类鉴定的主要根据。许多植物的花,如洋金花、金银花、红花等都是重要的中药人在藏族等民族药中,以花供药用的更是特别多。 (一)花的组成部分:花一般由花梗、花托、花被(包括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几个部分组成。 1. 花梗:又称为花柄,为花的支持部分,自茎或花轴长出,上端与花托相连。其上着生的叶片,称为苞叶、小苞叶或小苞片。 2.花托:为花梗上端着生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膨大部分。其下面着生的叶片称为付萼。花托常有凸起、扁平、凹陷等形状。 3.花被:包括花萼与花冠。 (1)花萼:为花朵最外层着生的片状物,通常绿色,每个片状物称为萼片,分离或联合。 (2)花冠:为紧靠花萼内侧着生的片状物,每个片状物称为花瓣。花冠有离瓣花冠与台瓣花冠之分。 离瓣花冠:即花瓣彼此分离的花冠。花瓣上部宽阔部分,称为瓣片,下面狭窄部分,称为瓣爪。属于此种类型的花冠,从基数性划分有:三数性的花冠(如葱)、四数性的花冠(如菘兰)及五数性的花冠(如梅)。从形状上划分有:蝶形花冠(如槐)、距形花冠(如延胡索)及兰形花冠(如白及)。 合瓣花冠:即花瓣彼此联合的花冠。花瓣联合的下方狭窄部分称为花冠管部,上方宽阔部分称为花冠舷部,花冠管部与花冠舷部交会处称为花冠喉部,而花冠舷部外侧未联合部分则称为花冠裂片。属于此种类型的花冠,除亦可从基数性进行划分外,主要是从外形上

中药鉴定学试题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不包括() A.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B.发掘祖国药学遗产C.中成药的鉴定 D.寻找和扩大新药源E.研究中药质量与疗效的关系 2、益母草,在东北呈坤草,又叫楞子棵;江苏某些地区称天芝麻或田芝麻,青海叫千层塔。这种使药材品种混乱的原因属于() A.同物异名B.同名异物C.古代典籍,记述粗略 D.一药多源,易于混杂E.历史沿革,品种变迁 3、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B.《证类本草》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E.《本草经集注》 4、中国最早的一部具药典性质的本草是() A.《神农本草经》B.《证类本草》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E.《本草蒙筌》 5、《图经本草》的作者是() A.苏敬B.苏颂C.苏轼D.苏恭E.苏辙 6、我国现存最早的且最完整的本草是() A.《证类本草》B.《神农本草经》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E.《本草衍义》 7、本草书中,最著名的收载药用植物的专著是() A.《救荒本草》B.《植物名实图考》C.《图经本草》 D.《神农本草经》E.《本草纲目》 8、中药拉丁名称的一般组成原则是() A.属名+种名(种加词)B.属名+种名+命名人姓氏 C.药用部位名(第一格)+药名(第二格) D.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E.药名(第二格)+药用部位名(第一格) 9、RhizomaCoptidis的组成是() A.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 B.属名(名词第一格)+形容词(第二格) C.属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 D.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 E.以上都不是 1/64 10、SemenArmeniacaeAmarum的组成是() A.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二格) B.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一格) C.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种名(名词第二格) D.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一格) E.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二格) 11、“四大怀药”包括() A.怀牛膝、地黄、山药、菊花B.怀牛膝、地黄、山药、红花 C.怀牛膝、地黄、山药、芫花D.怀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 E.怀牛膝、玄参、天花粉、菊花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5*2) 1、中药鉴定学: 2、中药 3、脉岛数 4、气孔指数: 5、栅表比: 6、菊花心: 7、云锦花纹: 8、蚯蚓头: 9、膨胀度: 10、性状鉴别: 11、显微鉴别: 12、理化鉴别: 13、过桥: 14、珍珠点: 15、车论纹: 16、狮子头: 17、泥鳅头: 18、菌丝: 19、菌丝体: 20、菌核: 21、子座: 22、过支合把: 23、挂甲: 24、乌金衣: 25、通天眼: 26、道地药材: 二、简答(6*7) 1、牛膝横切面图: 2、大黄横切面图:

1、薄荷横切面图: 2、冬虫夏草横切面图: 3、番泻叶横切面图: 4、大黄性状鉴别: 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前两种称“北大黄”后一种称“南大黄”。 性状鉴别:药材呈类圆柱形、圆锥形。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可见类白色的网状纹理。 质坚,横切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根茎髓部可见星点,环列或不规则散在。 根类药材形层层明显,具明显的放射状纹理,无星点。 气清香,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显微鉴别: 一、根茎横切面 ①木栓层:残留。 ②皮层:窄,有草酸钙簇晶。 ③韧皮部:射线宽一至数列细胞,含棕色物质,韧皮部有粘液腔。 ④形成层:呈环状。 ⑤木质部:导管稀疏,径向排列,非木华。 ⑥髓部:宽广,有异常维管束(韧在内,木在外)薄壁组织中含草酸钙簇晶及淀粉粒。 二、根横切面无髓部其他同根茎。 三、粉末:①草酸钙簇晶:众多,棱角多短钝。 ②导管:多网纹导管,非木化。 ③淀粉粒:单粒脐点星状,类圆形。复粒有2-7分粒组成。 理化鉴别 ①微量升华:可见黄色菱状针晶或与状结晶加碱结晶消失并显红色。 ②取少量粉末于履职上加1% NaOH aq 滤纸染成红色 ③荧光检查:稀醇浸出液于滤纸上,晾干----棕色至红棕色荧光。 如果是亮蓝色或紫色荧光为伪品。 5、黄连的性状鉴别: 味连:①多分枝聚集成簇,形如鸡爪,俗称“鸡爪黄连”表面黄褐色粗糙。 ②上部具有棕黄色鳞也残基,表面有须根及须根痕。 ③质地坚硬,折断面不整齐,皮部呈红色或暗棕色 ④木质部金黄色,髓部红棕色或成空洞。 ⑤味极苦 雅连:多单枝,较粗长,微弯曲,“过桥”长,(蚕蛹状)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释

中药鉴定学 一、名词解释 1、发汗:指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积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2、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的物。 3、车论纹:指广防己等药材横切面的木部有放射状纹理,形如“车论纹” 4、星点:指大黄根茎髓部环列或散在的异常维管束。 5、云锦花纹:指何首乌皮部的异常维管束,横切面如云朵状的花纹。 6、罗盘纹:商陆的异常维管束,横切面排列数个同心环列的纹理,形似罗盘纹 7、菊花心:指根或根茎的横切面的中心部位具有类似菊花瓣状的放射性纹理。如当归、白芍、党参。 8、过桥:黄连的节间长而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9、金井玉栏:指药材横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如党参、黄芪、板蓝根 10、珍珠疙瘩:指人参须根上的疣状突起 11、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芽痕的顶端呈凹下圆点状,习称狮子盘头 12、铁线纹:人参表面具纵纹,上端有紧密而深陷的环状横纹,习称“铁线纹” 13、油头:指药材根头有黑色发粘的胶状物,习称油头。 14、起霜:指茅苍术等药材断面暴露在空气中,常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习称起霜。 15、怀中包月:指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

新月形。 16、马牙嘴:指炉贝外面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端开裂而略尖,开口习称马牙嘴。 17、虎皮斑:指炉贝表面类白色或浅棕***,有的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 18、鹦哥嘴:天麻顶端具红棕色干枯芽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 19、凹肚脐:天麻末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留下的圆脐形疤痕,习称凹肚脐。 20、连三朵:款冬花单生2-3个基部花序连在一起,习称连三朵。 21、镶嵌细胞:指伞形科药材的内表面上可见5到8个狭长的薄壁细胞个群以斜角相连成镶嵌状。 22、错入组织:槟榔种皮内层与外胚乳的折合层常不规则地插入到内胚乳中,形成错如组织 23、白颈:地龙第14-16环为生殖带,习称白颈。 24、翘鼻子:蘄蛇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子。 25、方胜纹:蘄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 26、连珠斑:蘄蛇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 27、佛指甲:蘄蛇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习称佛指甲。 28、剑脊:乌梢蛇脊部高耸成屋脊状 29、单门/莲花/三岔/四岔:马鹿茸中分枝较多,侧枝1个者习称“单门”,两个者习称“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含答案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我国己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2.西红花的药用部位是柱头。 3.茯苓的药用部位是菌核。主要活性成分是茯苓多糖。 4.黄柏来源于芸香科植物,主要活性成分是小檗碱。 5.血竭是植物麒麟血竭果实中渗出的红色树脂。 6.药材的干燥方法通常有晒干,烘干,阴干。 7.附子道地产区四川。商品分为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主要成分为乌头碱。 8.江西著名道地药材有枳壳、薄荷、栀子、满山白。 9.黄芩药材的商品规格主要有子芩与枯芩。 10.茯苓的药用部位是。主要活性成分是。 11.药材的干燥方法通常有,,。 12.天然牛黄可分为蛋黄和管蛋,蛋黄的鉴别特征乌金衣,层纹,挂甲,味清凉等。 13.蛤蚧的主产地广西。 14.血竭的采收加工过程中,将血竭用布包起,入热水中使软化成团,取出放冷,即为原装血竭;加入辅料加工后成为加工血竭。 15.枸杞子的主产地宁夏、甘肃、青海,其主要活性成分甜菜碱。 16.延胡索的道地产区是浙江,主要活性成分生物碱类。 17.甘草的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其解毒的活性成分甘草酸。 18.麻黄的药用部位是草质茎,主要活性成分左旋麻黄碱。 19.茯苓的药用部位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20.中药鉴定学的研究任务是发掘整理祖国药学、坚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成药的坚定、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21.薄荷来源是唇形科植物,其主要活性成分是挥发油。 22.大黄来源是蓼科科植物,其泻下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双蒽酮甙。 23.红花来源是菊科植物。 24.三七的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其性状鉴别的核心要点是铜皮铁骨狮子头 二、名词解释 1.发汗: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2.镶嵌细胞:伞形科植物果实的内果皮由5-8个狭长的薄壁组织相互并列为一群,各群以斜角联合呈镶嵌状,称为“镶嵌细胞” 3.铜皮铁皮狮子头:优质的三七。 4.怀中抱月: 怀中抱月常指鳞茎类药材鳞茎的结合状态。其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5.挂甲:又叫“透甲”。指牛黄用清水调和后,涂于指甲上,能使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褪的现象。 6.云锦花纹云锦花纹指药材横切面上散列的云朵状花纹,并具色彩。多指根类药材外侧皮部的异型维管束。 7.乌金衣乌金衣指牛黄药材外部挂有的黑色光亮薄膜 8.走油是指将加工好的原料放入滚油之中迅速拖过,为继后的烹调提供前沿基础的加工方法。 9.错入组织:肉豆蔻的外胚乳伸入到内胚乳,形成的称为错入组织。 10.星点大黄根茎横断面可见的暗红橙色的放射状小点,环列或散在。如星星点缀。 11.芦头:人参顶端根茎 12.通天眼顶端部分光滑,内有细孔道直通角尖。 13.当门子气香强烈而特异,成颗粒状者俗称"当门子",三、单项选择题 1.中药鉴定学研究的对象是(A ) A.中药材及成方、制剂 B.天然药物 C.中成药 D.中药的化学成分 2.白芍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为( C ) A.晒干 B.去皮后晒干 C.去皮,煮透心后晒干 D.开水浸泡后晒干 3.那种柴胡有毒,不能药用( C ) A.北柴胡 B.狭叶柴胡 C.大叶柴胡 D.银柴胡 4.甘草中具有解毒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 ) A.甘草甜素 B.甘草苷 C.异甘草苷 D.甘草内酯 5.沉香的药用部位是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 C ) A.含树脂的茎 B.香树脂 C.含有树脂的心材 D.含有树脂的边材 6.钩藤中具有降血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D ) A.黄酮类 B.蒽醌类 C.皂苷类 D.生物碱类 7.以干燥的柱头入药的药材是( D ) A.菊花 B.洋金花 C.丁香 D.西红花 8.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B ) A.安徽省 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9.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B ) A、安徽省 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10.折断时有细密银白丝相连的药材是( D ) A、桑白皮 B、地骨皮 C、肉桂 D、杜仲 12.番泻叶的泻下成分主要是( D ) A、大黄素 B、大黄酸 C、大黄酚 D、番泻叶苷ABCD 13.当归主产于( D ) A.四川省B.青海省C.甘肃省D.陕西省14.牡丹皮中具有镇痛、解痉和抑菌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B ) A、牡丹酚原苷 B、牡丹酚 C、牡丹酚苷 D、芍药苷 15.药用部位为种子的药材是(B ) A、小茴香 B、马钱子 C、五味子 D、马兜铃 16.枳壳类药材以(B )产者最佳。 A、湖南 B、江西 C、四川 D、福建 17.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B ) A、安徽省 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18.白芍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为( C ) A.晒干 B.去皮后晒干 C.去皮,煮透心后晒干 D.开水浸泡后晒干 19.下列有关天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 A.来源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B.具“过桥”这一典型特征 C.具“鹦哥嘴”这一典型特征 D.质坚硬,不易折断 20.下列有关肉桂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A.来源为木兰科植物 B.气香浓烈,味甜、辣 C.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D.具分枝状石细胞 25.下列哪项不是猪苓的特征( C ) A、呈不规则条形、块状或扁块状 B、表面乌黑或棕黑色,有瘤状突起 C、体重质坚实,入水下沉 D、粉末黄白色,菌丝团大多无色 26.沉香的药用部位是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C ) A、含树脂的茎 B、香树脂 C、含有树脂的心材 D、含有树脂的边材 27.钩藤中具有降血压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D ) A、黄酮类 B、蒽醌类 C、皂苷类 D、生物碱类 28.枳壳类药材以(B)产者最佳。 A、湖南 B、江西 C、四川 D、福建 29.金银花的药用部位是(D ) A、花蕾 B、花 C、头状花序 D、带初开的花

中药鉴定学的名词解释

中药鉴定学 一、名词解释 1.药物:凡具有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保健作用的物质。 2.生药:一般是指取自生物的药物,兼有生货原药之意。 指天然来源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或矿物类药材。 3.本草: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知识的著作 4.中药: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中药包含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成方制剂)。 5.中药材:指切制成饮片,供调配中医临床使用,或供中药厂生产中药成方制剂或制药工业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的原料药。 6.草药:一般是指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7.生药学:是一门研究生药的科学。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和中医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生药(药材)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和医疗用途的科学。 8.民族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使用的民间药物称为“民族药”。 9.有效成分:指具有显著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在临床上有一定应用价值的成分。 10.辅成分:指具有次要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的成分。 11.无效成分:指无生理活性,在临床上没有医疗作用的成分。 12.真伪鉴定:是鉴定所用的药材是否与规定的或实际需要的品种相符。 13.纯度鉴定:是检查药材中可能混入的各类杂质以及杂质的数量是否超过规定的限度。 14.品质优良度鉴定:是确定生药是否符合药用标准。生药的品质优劣主要取决于有效成分的含量. 15.正品:其来源与药典收载相符的品种。 16.伪品:是指来源和药效均与正品不同的品种。它主要是由于采药人员认识上的错误或者是故意以假充真造成。 17.习用品:它是与正品不同的,但在某地区使用历史较久、沿用成习的品种,实际上也属于混淆品种。 18.代用品:在来源上与正品不同,但已经过系统的化学、药理和临床研究,证明有与正品相似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并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品种. 19.同名异物:指一种中药名称下有多种不同来源的植物(或动物)作相同的药物使用。 20.同物异名:是指同一药用材料在不同地区称呼不同的名字,作不同的生药使用。 21.药典:是国家对药品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22. 来源鉴定:是应用植(动)物分类学的知识,对生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确保应用中品种的准确性。 23. 性状鉴别:主要是利用人体的感觉器官,通过看、摸、嗅、尝等方法,去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