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兴安岭实验中学生物必修一前四章阶段性测试

大兴安岭实验中学生物必修一前四章阶段性测试

大兴安岭实验中学生物必修一

前四章阶段性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将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检测所有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和羧基,两者的数量关系可能是A.相等B.氨基多于羧基C.氨基少于羧基D.很难预测

2.下列生命活动中,与蛋白质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A.引起肌肉收缩,红细胞运输O2和CO2B.维持植物直立生长的形态

C.降低血糖浓度D.决定生物性状,调节新陈代谢3.美、英研究人员在2002年相继宣布,“敲除排斥基因”的猪已经降生。人们可望利用这种猪大量“生产”适用于移植手术的器官。在此之前如果把猪器官移植给人体,人类的免疫系统

能识别猪细胞上的某种物质,从而发生强烈的排异反应。该物质所处的位置和化学成分分别

..是

A.细胞膜胆固醇B.细胞膜糖与蛋白质的复合物

C.细胞质蛋白质D.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

4.在下列结构中含有核苷酸种类最多的是

A.线粒体B.核糖体C.中心体D.内质网

5.下列关于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多肽链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

B.在核糖体翻译出的蛋白质还要经过内质网的加工

C.胰岛素的分泌是通过主动运输完成的

D.胰岛素的合成、运输、分泌过程均与线粒体有关

6.胰腺所产生的胰液最终分泌到消化腔中,下列哪一途径最可能是酶移动的途径

A.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核B.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与质膜融

C.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D.内质网→溶酶体→囊泡与质膜融合

7.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如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Ⅱ→Ⅰ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b过程不需要ATP,a过程未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

8.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哪种物质有其相同的运输方式

A.乙醇B.胆固醇C.脂肪酸D.氨基酸

9.右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

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

..是

A.能量、载体数量B.能量、离子浓度

C.载体数量、能量D.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10.水在生物体及细胞内生命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代谢活动的强度与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有关

B.生物体内出现水分过多或过少会影响新陈代谢活动

C.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等在其活动中都可以产生水

D.糖类、蛋白质、脂质在其彻底氧化分解过程都产生水

11.下列有关植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植物细胞都有液泡和叶绿体

B.正在分裂的根尖生长点细胞中有较多的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少量的中心体

C.有许多果实、花瓣的色彩是由液泡中的色素决定,这种色素的颜色与液泡中的细胞液的pH有关

D.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都含有叶绿体

12.下列各项中不可以通过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加以鉴定的有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B.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亲水性依次递减C.能进行渗透吸水D.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大小

13.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数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 C H O N P C

a

S

植物43

.57

6

.24

44

.43

1

.46

.20

.23

.17

动物55

.99

7

.46

14

.62

9

.33

3

.11

4

.67

.78

A.碳元素的含量说明有机物是干物质的主要成分

B.这两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N、S含量说明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若该动物血钙高则会发生肌肉抽搐

D.经测定该植物某有机物含C、H、O、N、S,此化合物可能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14.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中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②变形虫能伸出伪足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Na +、 K+的吸收④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⑤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15.糖被在细胞膜上的分布特点是

A.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B.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内侧

C.分布在细胞膜的内侧和外侧D.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内部

16.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叶绿体的细胞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没有线粒体的细菌都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没有DNA的生物都不能完成性状遗传D.没有核糖体的生物都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

17.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这三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A.实验设计中都需要有对照B.实验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加热

C.实验结果都有颜色变化D.实验材料都始终保持生物活性18.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A.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B.高等植物细胞放人浓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

C.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D.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

19.下图中的①、②、③、④依次表示:内分泌腺与靶细胞的关系、有丝分裂末期和四分体时期的三个重要数值的相对量、C3和C4植物在不同CO2浓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鲜重的相对含量,其中有错误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高尔基体具有极性,靠近细胞核的一面称为形成面,接近细胞膜的一面称为成熟面。从

形成面到成熟面,膜的厚度和化学成分逐渐发生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面更似核膜,成熟面更似内质网膜

B.形成面更似内质网膜,成熟面更似细胞膜C.形成面更似核膜,成熟面更似细胞膜D.形成面更似内质网膜,成熟面更似核膜

21.科学家将含人的抗胰蛋白酶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羊能分泌含抗胰蛋白酶的奶。这一过程不涉及

A.DNA的自我复制B.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C.RNA的自我复制D.按照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

22.在人体内,下面哪一组物质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产生

A.胰岛素和胰蛋白酶B.甲状腺激素和呼吸酶

C.雄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3.有人把变形虫的核取出,观察无核变形虫短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特点后,预测出a~b 四个现象,并推测出相应的理由①~④。请选出预测现象和推理均正确的一个组合

a.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停止伸出伪足,但几天后核将再生,能正常活动

b.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内将死亡

c.失去核的变形虫,虽将会反复进行数次无丝分裂,但结果还是死亡

d.除去核以后,细胞质活动反而暂时提高,因此细胞分裂将更加旺盛

椎测理由:①核能抵制细胞的过度分裂;②没有核的细胞也具备分裂的能力;③如果没有核,就不能制造出合成众多蛋白质所必需的核酸;④许多生物结构都有再生能力,核也能再生A.a~④ B.b~③ C.c~② D.d~①

24、DNA 聚合酶彻底水解后可得到的物质是

A .氨基酸

B .脱氧核糖、含氮碱基和磷酸

C .二氧化碳、水和含氮废物

D .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25.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

A.抗体和糖蛋白B.纤维素和脱氧核糖C.性激素和tRNA D.质粒和呼吸酶26.某些生物概念之间具有一定的包含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中,符合下图所示的有

A 主动运输自由扩散胞吐

B

原核生物 细菌 酵母菌

C

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D 体液调节 激素凋节 免疫调节

27.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①

28.下面能发生质壁分离作用的一组细胞是

①食用的糖醋蒜的细胞 ②蚕豆叶的表皮细胞 ③植物的根毛细胞 ④人的口

腔上皮细胞 ⑤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 ⑥根尖分生区细胞

A .①⑤

B .②③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②③

29.分析下列人体不同细胞的寿命和分裂能力的比较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细胞种类 小肠上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 (分布在内脏器官) 心肌 细胞

神经细胞

白细胞 寿命 1—2天 很长

很长 很长 5—7 A 能否分裂 能 能 不能 大多不能 不能

A .分裂能力与细胞寿命呈正相关

B .分裂能力与细胞寿命呈负相关

C .分裂能力可能与它们的功能有关

D .分裂能力与它们的功能无关

30、某哺乳动物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Q 1 ,散热速率为Q 1′;进入0℃环境30min 后

的产热速率为Q 2 ,散热速率为Q 2′,则

A .Q 1 = Q 1′< Q 2 = Q 2′

B .Q 1 = Q 1′< Q 2 > Q 2′

C .Q 1 > Q 1′, Q 2 > Q 2′

D .Q 1 < Q 1′, Q 2 > Q 2′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31.有关细胞内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碳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B .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c .核酸是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D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32.下列有关硝化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被污染的水体中,硝化细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

B.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利用光能和化学能合成有机物

C.硝化细菌能促进植物对土壤中氮素的利用和氮素循环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使硝化细菌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33.生物学研究中,经常使用染色剂对生物体的结构或物质染色,以便观察和鉴定。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线粒体被染成蓝黑色

B.鉴定蛋白质时用斐林试剂,混合后加热变成砖红色

C.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细胞核变红色,细胞质变绿色

D.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用O.02g/ml的龙胆紫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34.在高等植物细胞中有两种大量元素,淀粉中不含有,核酸中含有。关于这两种元素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这两种元素是生物膜、三磷酸腺苷、染色体、辅酶Ⅱ的主要组成元素

B.一种施用过多会造成农作物倒伏,另一种则与植物体糖类合成和运输有关

C.健康的成年人,摄入和排出这两种元素的量基本相等

D.在只缺这两种元素的营养液中培养正常植株,首先表现缺素症的是老叶

35.从分子水平鉴定物种不能依据

A.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B.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C.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D.mRNA分子中含氮碱基的排列顺序

36、(7分)已知蛋白质混合液中硫酸铵浓度的不同可以使不同种类的蛋白质

析出(或沉淀),随着硫酸铵浓度增加,混合液中析出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增

加。下表是某蛋白质混合液中的不同蛋白质从开始析出到完全析出所需要的

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范围。

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析出的蛋白质

15~20 甲蛋白

23~30 乙蛋白

25~35 丙蛋白

38~40 丁蛋白

请据表回答:

⑴若只完全析出甲蛋白,混合液中最合适的硫酸铵浓度应为。

⑵向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或硫酸铵),使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达到30%,会析出若干种蛋白质,它们分别是。

⑶通过改变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能、不能)从混合液中得到所有的、不含有其他蛋白质的乙蛋白,原因是。

⑷简要写出从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分离出全部丁蛋白的实验设计思路(2分)。

⑸如果蛋白质析出物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硫酸铵,可用半透膜除去析出物中的硫酸铵。用半透膜能除去析出物中硫酸铵的原理是。

37(12分)从人的肝细胞提取A、B、C、D、E五种有机物,它们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其中B、E是有机小分子物质,A、C、D是有机大分子物质。B、E分别是A、D的基本组成单位,B物质最初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A、B之间的相互转化受a、b两种激素的调节,在有

关酶的作用下,B.E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体内过多的B和E(D)可转化为C物质。它们

之同的关系见图。请分析:

(1)A是,D是。在肝细胞的化合物中D物质的含量占细胞干物质的

(2)C物质水解需酶,水解的产物是

(3)马粒松运动员对A、B、C、D四种能源物质的利用的顺序是

(4)a、b两种激素分别是和

(5)B要转变为E物质时必须增加元素,人体内的E物质共有种,但通过c过程获得的E却只有种,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图中d过程的产物除了B外还有

38.(8分)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2分);

②。(2分)(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4分)

39.(10分)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是图________ ;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________ ,图中结构[_____]________ 起重要作用。([ ]中填标号)

(2)图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甲、乙两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4)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B.前者有片层结构,后者有嵴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5)细胞进行下列各种生命活动,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

________ ,图乙细胞________ 。(填入编号)

①不增殖②能继续增殖③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④出现染色体结构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40.(8分)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有关实验。

组别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X染液线粒体

C 菠菜叶清水叶绿体

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0.3g/mL;蔗糖溶液质壁分离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

(1)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2)A组实验的目的是,50%酒精的作用是,细胞中小颗粒呈色。(3)B组实验的X染液是,显微镜下看到的线粒体呈色。

(4)在C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原因是。(5)D组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原因是。

41.(10分)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

处理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甘薯还原糖含量(mg/g)22.1 23.3 25.8 37.6 40.5 47.4 54.7 68.9 45.3 28.6 1由表可见,温度为70℃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二苯胺试剂,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__,

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铃薯不含还原糖,但吃起来略带甜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作用,食用马铃薯

后消化分解成的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听收后发生的代谢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42.(10分)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一必需矿质元素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请回答:

(1)只依据B曲线(能、不能)确定幼根20~60mm部位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理由是(2分)。

(2)一般情况下,土壤中该矿质元素的浓度比根细胞中的浓度,所以幼根表皮细胞通过方式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缺氧条件下,根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原因是。

(3)若大麦吸收该矿质元素不足,老叶首先表现缺乏该矿质元素的症状,说明该矿质元素(能、不能)被植物体再度利用。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大麦对该矿质歹毒的需要量(相同、不同)。

(4)该大麦幼根大量吸收该矿质元素的部位与大量吸收其他矿质元素的部位(相同、不同),该部位称为。

答案

1-5 DBBAC 6-10 BDDAC 11-15 CBACA 16-20 DCBBB

21-25CBBAB 26-30 CDDCA 31 ACD 32 ABD 33 ABC 34 ABD 35 ABD

36、(7分)⑴20%⑵甲蛋白、乙蛋白、丙蛋白

⑶不能乙蛋白和丙蛋白析出所需的硫酸铵浓度范围有重叠

⑷向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或硫酸铵),使其浓度达到35%(或35%≤硫酸铵浓度<38%)范围内任意一个浓度;分离析出物与溶液,保留溶液,取保留溶液,再加入硫酸铵溶液(或硫酸铵),使硫酸铵在溶液中的浓度达到40%(或40%以上),分离析出物与溶液,析出物即为丁蛋白。

⑸半透膜是一种选择性透过膜,只允许小分子的硫酸铵通过,不允许大分子蛋白质通过。

37、(l)肝糖元;蛋白质;50%以上(2)脂肪;甘油和脂肪酸(3)BACD (4)胰岛素;胰高血糖素(5)N;20;12;人体内缺少合成八种必需氨基酸有关的酶;尿素(氨基38.(1)①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U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b两管内液面的变化②吸取a、b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并加入斐林试剂,(60~65℃)水浴加热,观察A、B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2)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A、B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A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B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39.(1)乙甲 [1]大液泡 (2)纤维素果胶 (3)线粒体叶绿体

(4)A (5)①③⑤②④⑤

40.(1)盖玻片、载玻片(缺一不给分)

(2)检测花生种子含有脂肪;洗去浮色;橘黄

(3)健那绿染液;蓝绿色

(4)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

(5)使细胞液呈紫色,便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

41【答案】(10分)

(1)还原糖的产生是酶作用的结果,酶具有最适温度(2)不含淀粉酶

3实验原理:

①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②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第二步:等量淀粉溶液第三步:等量斐林试剂第四步:沸水浴加热煮沸1-2min

实验结果:A管砖红色,B管蓝色唾液淀粉酶

4 代谢变化是:氧化分解为CO2、H2O及释放能量;合成糖元(肝糖元、肌糖元);转变成非糖物质(脂肪、某些非必需氨基酸)

42 【答案】(1)不能该部位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等于输出量与积累量之和,只考虑B曲线只能得到积累量的数据。

(2)低主动运输减少主动运输需要能量,缺氧时根细胞呼吸作用降低,产生能量减少。(3)能不同4)相同成熟区

【解析】关键是要根据根尖的结构的功能判断出A、B曲线的含意。某部位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等于输出量与积累量之和,积累量主要是用于该部位对矿质元素的需求及留存于该部位的含量,相对来说,积累量是保持相对恒定的。幼根的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根冠和分生区吸收和输导能力都较弱,积累的矿质元素主要满足自身的需求,从伸长区到成熟区,吸收和输导能力逐渐增强。所以,B曲线是幼根不同部位的积累量,A曲线是幼根的不同部位的输出量。能被再度利用的元素当缺乏时,代谢旺盛的幼叶可以从衰老的老叶中夺取,故幼叶正常而老叶出现缺乏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