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传统文化看个人修身

从传统文化看个人修身

从传统文化看个人修身
从传统文化看个人修身

从传统文化看个人修身(一)

前言

根据公司要求,按照柳老师的安排,从现在开始,员工培训要有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时间是四个小时。

关于职业道德,内容很多,有修身的,有守纪的,有追求的,有创造的,等等。修身是最基础的,我今天就从最基础的修身讲起,希望通过我们的交流,能够使大家有所启发、有所收获,能够对大家明白如何修身有所助益。

修身,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个人修身的内容。老子讲“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孔子讲“人者仁也,亲亲为大”。墨子曰“兼爱”,“非攻”。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修身是人生成功的必修课,古人在这方面非常重视,儒家子弟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排在最前面,把“修身”作为人生修炼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我们现在通常讲“做事先做人”就是这个意思。知识非常重要,技术非常重要,等等。但是这些所谓很要的东西都应该和“修身”统一起来,按我们习惯的说法,就是要把所谓重要的东西和人生有价值的、积极的、健康的东西统一起来,服务于修身,这样的人生才会圆满、丰厚,充满意义。有的人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跑得快”和“方向对”哪个更重要?就人生而言,当然是“方向对”了。前段时间有个叫博尔特的人又刷新了世界短跑的纪录,他首先是方向跑对了。如果方向错了,成绩是不

能记的。有的人的问题就出在把这两种情况没有弄清楚。方向错了,跑得越快,错误越大。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是什么意思呢?主是方向错了,无法挽回了,只有悔恨加身了。

那么人应该如何修身呢?人应该修身成什么样呢?从理论上讲,不好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现实中看,历史上有很多修身的范例。关于个人修身的方法,我认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向前人学习,另一个是“实践出真知”。

关于人生,人世间的看法很多。一个历史时期,一个地理范围,一个性格特征,所形成的关于人生的看法,都会各有差异,很难找到一个大一统的认识。这一点,从古到今,《尚书》里说“曰若稽古”,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例证,有诗为证:

凉州词

唐王翰(hàn)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kǎn )清,相思迢递(dì)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里我们选了四首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唐诗。关于这样的诗词,在我们的古代有很多,如果有这个爱好,大家可以抽时间看看。“腹有诗书

气自华”,这对于个人气质的修养和品质的陶冶有很大的好处。这是闲话。下面我们具体试着理解一下这四首诗,看一看关于人生,古人都有些什么样的看法。

《凉州词》写得潇洒。潇洒的关键一个是“醉”,一个是“回”。“醉”不是好饮滥觞(shāng) 之醉,而是精忠报国之醉。纵横沙场,出生入死如果情非所愿,那愁也多,怨也大,甚至还有可能贪生怕死开小差、做逃兵。但如果是精忠报国,那他们则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了,与黎民百姓的安居乐业联系在一起了。他们因为这种联系而使心灵充满了责任与使命的光辉。他们虽然也愁,乡愁,亲愁;虽然也怨,别怨,离怨。但他们因为我愁而使国家天下不愁,因为我怨而使黎民百姓不怨,又不愁不怨。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就是这样个意思,有大愁而没有小愁,有大怨而没有小怨。既然情系家国,那么回是家,不回也是家;回是国,不回也是国。“梦间说梦重重梦,家外忘家处处家。”“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个人恩怨全部付与流水,何等豪迈!何等潇洒!

《终南别业》写得空灵。登山过程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水很美,清亮,明快。可惜走着走着,水没有了。这就是“行到水穷处。”“行到水穷处”时,美幻灭了。人生最怕这样的境地,希望坠落了,无路可走,无梦可做,无欲可求,无家可归,无人可别,无情可诉。王维不是这样想的,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一般都是不这样想的。水没了,不一定是水没了,也许只是暂时水没了,或者我们没有看到水。它也许是化成了云,也许是化成了雾,也许是化成了气,一阵风过,雨来了,水又来了,美

又重生了。这就是“坐看云起时”。“坐看”不一定是坐以待毙,死等。而是一种诗意的想像,即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人都不能放弃希望,希望一直陪着我们。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的是,人生中,人常常会有这样的情景,被打倒了,被命运无情地击中,倒下了。但事实是,他不是被命运无情地击中了,而是被自己所看到、听到和感觉到的现象打倒了。他是被命运的现象蒙蔽了,他是被自己的错误判断打倒了。人世是很复杂的,人世所呈现的现象五颜六色,有时候你不能确定哪里是玫瑰哪里是沙石,有时候你也不能确定哪里是康庄大道哪里是险象环生,哪里通向希望哪里通向绝望。在这样的时候,你怎样认识判断,你就怎样作为。从这个角度来说,你命运的结局实际缘于你最初的认识,你的人生是幸福还是悲伤实际取决于你对人生持有什么样的判断。苏东坡说过这样两句话,“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秋鸿指的是秋天的大雁,是候鸟,秋天来了,它也来了,这指代的是希望。春梦指的是春天的美梦,春天走了,美梦也走了。那么该去的就让去吧!不要留恋,指代的是豁达。人生就是这样,幸福在哪里,要问你自己。问什么呢?问看你有没有品尝、把握幸福的能力。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写得飘逸。“留得枯荷听雨声”。荷花是非常美的,去过江南,见过江南的人一定会有印象。那种美清丽、高洁,脱俗世外,不染尘烟,沁人心脾,发人深醒。枯荷应该是残败了,美失去了,没有用了。通常人都是会这样想的。但诗人不是。诗人会“留得枯荷听雨声”。“枯荷听雨”我没有过,因为我生活的地方没有荷花。“杨柳听雨”我倒是听过,很美!诗情画意。我们仔细想想,也许会明白诗

人的用意。读诗有一个窍门,就是要明白诗意其实在诗外。理解诗不能直解,不能硬解,那样就伤了诗意,所理解到的不一定是诗所表达的真正的含义。人生一世有很多重要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一定是功名利禄,荣华宝贵。但什么最重要,一言难尽。有时候,“枯荷”也许最为重要。它能让人听见花开的声音,能让人看见月动的美丽,能让人醉心流水的清澈,能让人痴迷三春的烂漫。幸福的成份很复杂,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有时候也许只是一枚柳叶落在肩上。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可以共勉,“偶尔和蜗牛一起散散步,你一定会发现许多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美丽。”《蜀相》写得感人。蜀相就是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个人不容易被人忘记,这三个人是孔子,诸葛亮和周恩来。他们真正不能为人所忘记的是他们的人格。当然就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而言。诸葛亮的学识、人品,在很长的历史时间内,几乎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代表。忠诚,勤奋,忧患。“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这是《出师表》中的话,是诸葛亮在又一次出师北伐前写给小皇上刘禅的。这几句话中充满了诸葛先生知恩图报的感情。有些情况大家要是没有相关的阅历可能会不太明白。中国在历史上基本是一个人治社会,中国有伯乐的故事,你能不能被人赏识、被人重用,关键要看有没有伯乐发现你。看过苏秦的故事的人可能会知道,那苏秦第一次出山游说失败后,回到家后,家里几乎和他说话的人都没有,妻子坐在织布机上织布见了他理都没有理,那种境况是很悲惨的。好在后来他还成名了。那没有成名的呢?多了去了,有谁知道他们?西方的国情和我们有点差别,人家是“煮酒论制度”,

我们常讲的是“煮酒论英雄”。诸葛亮要是不是刘备先生三顾茅庐,他可能得一直当他的“卧龙”了。“尔来二十有一年也。”这是诸葛先生面对小皇上刘禅在深情地回顾他的过去。

在白帝城临死之前,刘备手抚诸葛亮说:“我儿可辅则辅,若不可辅君当自立为王。”这句话我们先不说它是真是假,单从依重和信任的角度来说,对刘备来说,除诸葛亮之外再无二人了。诸葛亮没有听刘备的。他的做法是,此儿可辅则辅,不可辅也要辅,自己绝不自立为王。问天下此等人臣能有几个。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卒于公元234年。《出师表》写于公元227年,此时诸葛亮自公元207年出山辅佐刘备已有二十一年,而距诸葛亮辞世也只有7年。诸葛亮公元234年逝于五丈原时,正是他六出祈山而北伐未定之时。杜甫言“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一言不差。诸葛亮的一生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一生,诸葛亮的一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这样的人具有特别强大的感染人的力量。

下面,关于个人修身,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吾与点也”,这一部分主要是讲人应该为什么而活着,即活着的目的。二是“吾有三宝”,三是“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这两部分主要是讲为实现活着的目的,人在个人修身方面需要做出的努力。

从传统文化看个人修身(二)

第一章“吾与点也”

第一节“吾与点也”原文及译文

“吾与点也”是孔子说的一句话,出自《论语》《侍坐》篇。

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晒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

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yí)河里洗洗澡,在舞雩(yú)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做个小小的赞礼人,那谁能去做大的赞礼人呢?”

第二节“吾与点也”所包含的修身含义

《侍坐》这篇文章实际是向我们大家在举例说明人生理想的各种特征,大与小,深与浅,远与近。它既是孔子人生理想的图画,也是我们向前人学习的示范文章。

这一篇文章有这样几个细节。第一个是,按发言的顺序来看,越早发言的人越自信,越晚发言的人越谦虚。第二个是,越早发言的人目标越大,越晚发言的人目标越小。目标最小的是曾晳。第三个是,孔子“与”的是目标最小的曾晳。要读懂这篇文章很有讲究,按南华瑾先生的说法是,“这段书不要马马虎虎读过去,读书不要只靠两只有形的眼睛,还要用智慧的眼睛去读”。

下面我们开始学习这篇文章。

一、“吾”为什么“与”“点”。“吾”是孔子,“与”是赞成,“点”是曾晳。意思是我赞成曾晳的说法。前面说过,曾晳的说法最小,无非是洗洗澡,吹吹风,唱唱歌。这相比于子路、冉求、公西赤的说法应该是再小不过了,前边的基本都是治国平天下,公西赤最差还是国家大典的司仪官,按我们容易理解的说法就是总指挥长,官够大的了,志向不在小处。古人常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三人的说法可以说是对这一目标的经典追求,应该大加赞扬。但孔子没有,其中待子路说完话,孔子不仅不“与”还“晒之”。孔子的这一“与”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这葫芦里买的是什么药呢?

要正确理解这个“与”有三层含义必须掌握:1、子路、冉求、公西赤的追求不是终极的,他们的追求后面还有追求,这个后面的追求才是他

们的终极追求。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之后呢?相比于“平天下”之后的东西,“平天下”或“平天下”之前的东西都不是终极的,也不是最终要的。2、子路、冉求、公西赤所说的追求都是可以替代的,都不是基本的。历史上平过的天下很多,可平过的天下有几多为老百姓所得?这就不好说了。古人云:法乎其上,得乎其中。现在子路、冉求、公西赤只是法乎其中,那得乎更得其下了。3、曾晳说出了孔子的心声,说出了孔子那个时代黎民百姓的心声。他的洗洗澡、吹吹风、唱唱歌说出了人性的终极追求。人应该怎么样活着,应该活成什么样,孔子认为就应该是曾晳说的那样,洗洗澡,吹吹风,唱唱歌。至于国家是否得到治理、社会生活有否有序、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最终都得落实黎民百姓的具体生活上。如果能使老百姓快乐生活,那么这样的国家就是好的,这样的社会就是好的,这样的制度就是好的。

具体滋味大家可以自己去品味。有人说,幸福在指尖缠绕,身心被快乐包围。说穿了就是两个字:快乐。试问人世间还有那样大得过这两个字,试问人世间还有什么物件能够胜过这两个字。孔子在古代被读书人尊为圣人,这不仅是孔子学问博大,更在于他博大到了历代苍生的心里。我喜欢解放前的读书人,不仅是喜欢他们饱读诗书,还喜欢他们阅尽了人间沧桑。他们的人生的历程一直与国家兴亡黎民忧患纠缠在一起,他们的学问被血和泪渗透了,有温度,有湿度,有份量。有这样一句话,大家可以去体会:说服人的是理论,打动人的是感情。解放前读书人的那种家国一心的情操让人发自内心的佩服。如果除却了这一点,就只是聪明的多少,才气的有无了。

二、孔子不是妄谈。前面我们说了,孔子在古代被读书人尊为圣人。孔子说“吾与点也”不是无病呻吟白说的。孔子才华有如泰山之高,忧患恰似东海之深,他说“吾与点也”虽然仅有四个字,但他这为四个字加了一个有七十三年之长的注角。孔子活了七十三年。也就是说孔子之所以“与点”,重要性不在于他与曾晳关于人生的看法相同,而在于他以七十三年的人生长度,吃尽了人间苦中苦后的有感而发。

孔子是私生子(书上是这么说的,我们暂且以此而论),他从一出生所遭受的社会关注就远远大于别人,他在成长过程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要远远大于别人。

孔子生活在我们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对于这个时代后人有这样一句评价: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孟子说:“春秋无义战”。上征下为“义”,下征上为不义。春秋时期诸候各自呈强,周王室反而成为了附庸,所谓“义”已经荡然无存。我们现在有时说“反了”,即是此中情景。

春秋时期最流行的职业是说客和军事家。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繁荣的时期就是春秋时期。以两千年后现在的观点来看当时的思想繁荣大多看到的都是思想的光辉之处。如果我们能回到历史的当时再看这种思想的繁荣,大多看到的都是战争、苦难和流离失所。春秋时期出现了至今仍为国人念念不忘的思想巨人,客观的来说,这些思想巨人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他们汲取了太多的称黎民苦难的营养。

“苛政猛于虎”这句话就是出自这个时期。据说孔子当时游历于四方,期望逢识人之君,以图以仁德报民。有一天他和弟子们走在一条山间小道上,见到一个女子泣于路边。他问怎么回事,女子答父亲死了,丈夫死了,儿子死了。孔子问你怎么不回家去,女子答:苛政猛于虎,呆到山里比呆到家里还能好点。

那时候的读书人基本上就一个目的,学成之后即游历四方,寻得识人之君,施展才华,求得荣华富贵。苏秦的事迹在这方面有经典的说明意义。大家可以了解这样一条社会经验,大凡思想繁荣的时期,基本上都是社会苦难特别深重的时期。如果把“不义”从原来的意义上放大,春秋时期有太多“不义”的事情。这里简单说几个。一个是孔子不仕。孔子游历四方以图仁德报名,但是诸候各国基本上借孔子之名者多,用孔子之才者少。孔子很多学生都做官了,孔子自己做不了官。为什么会这样呢?有这样一个原因,春秋时期各路诸候基本上都是弹丸小国,而孔子仅弟子就三千多人,且尽是有学问的人。如果孔子做官,再得到他这些弟子的支持,这些国家最后姓谁都不太好说。孔子与当时齐国的宰相晏子是很好的朋友,当时的齐王都已经答应要给孔子封地封官,但晏子坚决反对,说对孔子好吃好喝可以,封地封官坚决不能办。孔子有助人之力也有毁世之才,他到齐国只能乱世而不能治世。齐王作罢。

春秋时期,诸候犯上,臣子也犯诸候。孔子故国鲁国的大权实际被控制在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所谓“三桓(huán)”的手里。其中季孙氏当时权力最大。权力最大的人一般有这样一个习惯,就是为所欲为。春秋时期按礼仪规定,乐舞时,周王室可以用八侑(yòu)之舞,诸候

可以用六侑之舞。这个季孙氏有权了,他不愿意用六侑之舞了,一天家庭宴会,他大宴宾客,用上了八侑之舞。孔子闻知后勃然大怒,说,“八侑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一次游历回到鲁国,按照礼节他应该先去拜见鲁国国君。但他的学生冉求劝他先去拜见季孙氏。冉求当时在季孙氏的手下做官。冉求认为鲁国当时的实权已经在季孙氏的手里,先去拜见季孙氏比较实在。孔子以一次勃然大怒,他不仅先去拜见了鲁国国君,还大骂冉求,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在评价春秋的景象时有一个说法是“礼崩乐毁”。指的就是刚才所说的这种情况,整个社会已经严重地陷入了你争我夺,尔谀我诈,寡廉鲜耻,道德沦丧的地步。哪里还有“义”可讲。以此种人生经历而言快乐,不是一般人可比,不是一般人可悟。

社会的不义通常是源于人的欲望的膨胀和人性自我约束力量的弱小。这两者相辅相成,如果其中之一失去控制,那么社会必然陷于不义的状况。关于这一点,如果我们能很好地研究一下秦二世曾经提出的那个问题,就心知肚明了。秦二世在赵高李斯的帮助下当上皇上以后,向李斯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作为后世心理学研究的经典案例。这个问题是:“夫人生居世间也,譬(pì)犹骋六骥(jì)过决隙也。吾既已临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安宗庙而乐万姓,长有天下,终吾年寿,其道可乎?”

孔子七十三岁而死,他直到晚年才因绝望而罢却了以政报民的思想,转而著书立说,以图教化于民,让人懂得人应该怎么样做人,人应该活

成什么模样。孔子的思想核心就是仁和德,而仁和德的核心,就是前面我们说过的:快乐。天下平安,人人快乐,和曾晳那样,洗洗澡,吹吹风,唱唱歌。

关于快乐,无忧无虑的不一定能理解它的全部含意,惟有历尽人间沧桑方知它乃人生最为宝贵的东西。这就是“吾与点也”的真正原因,以此而比,子路、冉求、公西赤的理想只能见其小了。

从传统文化看个人修身(三)

三、我对于做人的一些看法。人应该做怎样的人?人应该怎样做人?这是两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说很值得思考呢?因为第一个问题问得是人的基本品质的问题,这是人生最为基本的一个问题,人生没有什么问题,能比这个问题更为重要。如果这个问题不能思考得很清楚,那么这个人的人生应该会是一塌糊涂。中国人说“盖棺论定”,就是人死了以后要给这个人给出一个结论、一个评价。评价人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这个人所具有的基本品质。因为第二个问题问的是人的基本行为方式的问题。在人的基本品质的决定下,人的基本行为方式具有长期性、统一性和一贯性。第二个问题也是“盖棺论定”的一个重要依据。一个人如何评价,关键就看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你究竟各自能得多少分。

关于这两个问题应该如何来回答,从理论上来讲没有规定的答案。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完成的,也只有自己能完成;每个人的人生答案是自己给出的,也只有自己能给出。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有这样一个建议,就是当你在决定或你已经决定你要做一个怎样的人(事)时,你可以在内心问自己两个问题,一个是:你心安吗?有这样八个字,我觉得说得挺好:人归何处,心安为上。就是也许你行走江湖,走马天涯,你想干什么别人都不知道,你做了什么别人也不知道,但是总有一个人你是躲不开的,那就是你自己,即不论你在哪里,不论你做了什么,你自己都是非常清楚的,面对这些想法,面对这些做法,你自己能心安吗?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你准备给自己身后留下些什么。中国有这样一个词:名声。那么你准备给自己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名声。这个名声你活着的时候你自己要背负,你死了以后你的子女要背负。“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槐姓秦。”这两句话是清朝乾隆年间在朝为官的秦桧的后人秦涧泉说的。他在回杭州省亲游西湖看到岳飞墓时说的。他作为秦桧的后人不能逃避的背负了先人留下来的名声。这是我关于做人的建议。这些建议都是精神上的,至于法律道德方面的现实规定,那是人人都明白的,就不用说了。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同样有一个建议,这个建议同样包含两层含义,一个是不要拘泥,一个是不要弄巧。中国有这样两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什么意思呢?就是做人不能太拘泥。现实社会是很复杂的,做人要懂得生活,学会生活。《道德经》里有这样一句话,

“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nè)”。什么意思呢?“大真若屈”是指非常直爽的人有时也要非常随和。为什么呢?人际之间的言谈举止非常注意时间、场合、人物,如果对这些考虑得不是很周到,有时也许能办成的事也会因为自己过于直率而办砸了。“大巧若拙”也是这样,你虽然很能干,但有的工作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为了整体的需要,你得注意让自己不能过于的显山露水。如果你老让别人下不了台来,那么总有一天别人会让你不了台来。古时候讲“男女授受不亲”,即男女不能随便拉拉扯扯。这是一个行为规范,儒家子弟是非常遵守的。作为一个行为标准这句话很简单,没有什么难理解的地方,可是现实社会生活很复杂,有时还确实很难掌握。孟子有一个学生叫淳(chún)於髡(kūn),就被这个标准难住了。有一天淳於髡问孟子,说老师,假设我嫂子掉到井里了,你说这种情况我是救还是不救?孟子听了以后气不打一处来,说了一句名言:“嫂溺不援,是豺狼也”。这就是拘泥。做人赤心不能改,但处事的方式可以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变通、周旋,切记一次撞到南墙上,下一次又撞到了南墙上。做事的水平没有提高,撞南墙的功夫倒是越来越高了,之于人生这也应该是一种失败。

第二层含义是弄巧。弄巧就是阳奉阴违,口蜜腹剑,表里不一。人没必要弄巧。弄巧是弄不长久的。骗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如果弄巧成拙,反而让人更讨厌。人应该本色生活,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好就好,不好就不好。人常说好人难做。这不仅是指做人有时反而会得罪人,招人误解,还在于做好人需要努力学习、肯下功夫、提高修养,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有弄巧的精力,还不如花点功夫学学好好

做人。拘泥与弄巧正好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孔子说“过犹不及”,拘泥是“不及”,过也是不及。打个比如是,弄巧的人看到拘泥的人好笨,他就变通、周旋,结果变通、周旋的太厉害了,结果还不如不及。拘泥往往是因为天性,弄巧常常是因为品质。大凡喜欢弄巧的人,往往是道德品质有缺陷。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相关的内容,我给大家简单讲一下林觉民。我看过林觉民的故居,一个江南小院,红色木质结构的院落,院里还有芭蕉。我仔细地看过院落里面的所有陈设,离开时还意犹未尽。林觉民的《与妻书》中学课本里有,大家应该有印象。《与妻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这段话至今读起来都非常感人。感人在什么地方呢?1、“吾至爱汝”,他十分爱他的妻子;2、“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不仅让天下的有情人都能象他和他的妻子一样相爱,还要帮助天下所有的人都能爱其所爱,得其所爱;3、“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只有你我两人相爱是不够的,只有天下人都能如你我两人一样地相爱,才是真正的美好。

在这段话里,林觉民谈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也谈了自己为了实现人生理想而做出的努力。写完《与妻书》的第二天,林觉民英勇就义,时年二十五岁。他死后不久,他的妻子也离开了人世,时年二十出头。林觉民是一个伟大的生命,是一个高贵的人格,是一个人生的典范。

从传统文化看个人修身(四)

第二章“吾有三宝”

第一节“吾有三宝”原文及译文

“吾有三宝”是老子的话,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周守藏室之史也。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原文:“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者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译文:“我有三样很好的品质,我始终保持这三样很好的品质。这三样品质第一个叫慈,第二个叫俭,第三个叫不敢为天下先。我因为仁慈而勇敢;因为节俭而富有;因为不敢与天下人争先而走在天下人的前面。现在有的人的勇敢是舍弃了仁慈的勇敢;富有是舍弃了节俭的富有;居于人先是舍弃了退让的居于人先;这样的人只能是死路一条!仁慈了,

2020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下列哪项不属于传统文化的特征? A.传统是延续性的 B.传统是指向未来的 C.传统是历史的 D.传统是革新的 答案: 传统是革新的 2、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为主干的文化,辅以道家和佛家。 答案: 对 3、国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特指在历史上积淀下来成为传统的、属于中国人的历史文化。 答案: 错 4、《易经》是由谁翻译之后传到西方的? A.马可波罗 B.郑和 C.利玛窦 D.魏源 答案:利玛窦 5、“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

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句话是谁提出的? A.林则徐 B.梁启超 C.康有为 D.司马迁 答案:梁启超 第二章 1、中华文化是在半封闭的大河大陆型原始协作农业自然经济以及( )的宗法分封制的基础上而产生的,这体现在夏、商、周三代的社会文化形态。 A.母系氏族 B.分封制 C.父系氏族 D.家国一体 答案: 家国一体 2、近代中国人则通过对比东方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从这两种文化生态的差异中,对自己文化的特质重新加以认识。 答案: 对 3、孔子开创了古代中国的“私学”传统,主张并实行“有教无类”,不分贫富和地区,对各类学生都采取( )的态度。 A.因材施教

B.诲人不倦 C.寓教于乐 D.不耻下问 答案:因材施教 4、墨子提倡以“三表”作为判断是非真假的标准。这“三表”是本、原、用。 答案: 对 5、“文景之治”时期,儒生贾谊曾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始皇暴毙 B.边患日重 C.仁义不施 答案: 仁义不施 6、两汉时期,代表性的文章来自两位司马,一个是司马迁,还有一位是( )。 A.司马相如 B.司马徽 C.司马懿 答案:司马相如 7、汉学学风,即“经学学风”,与后世( )成为古代中国两大学风的代表。 A.明代心学学风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20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的要义体现的。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根本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质状况。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生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生,自然应从“修身”开始。 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的人文之化,中国突出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儒家学说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得说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儒学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儒家文化价值

一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一年及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尚德修身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先贤为人处世之道,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 2、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二、重点难点: 保持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1《厚德载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厚德载物》的由来 2、明白做人的道理,培养孝顺、友爱品德 二、重点难点: 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道理 三、课前准备:听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说文解字 1、厚德载物 2、解字: (二)、故事引导 1、讲关于舜的故事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舜的故事

(三)、熟读成诵 1、开火车读文 2、小组读文 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 (四)、情景明理 1、情景表演,辨析: (1)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里(2)妹妹向我要一支铅笔 2、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

3、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会有什么后果: (1)小明在教室里捡到一块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没人发现,就放在了自己的铅笔盒里。 (2)小华答应借给晓红一本漫画书,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却不带来4、小结道理:一个人只有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言语行为中小心谨慎,讲信用,才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二、重点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三、课前准备:在家借助拼音读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范读课文。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3、教读课文。 朗读课文,边学习边指名学生朗读。 4、明道喻理:周处改过自新 5、拓展活动: 出示知行合一

修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修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孔子强调“修己以敏”,“修己以安百姓”。我们党的领导人继承了“修养”的有益思想,并赋予新的 含义。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修养》曾成为全党的必读课本。进入历史新 时期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在论述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时都强调 要讲修养、讲道德、讲荣辱。 修养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做动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修身养性,指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以及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态度,求得学士、才干、道德、 涵养等各方面的充实,完善和提高;另一层含义是作为名词,如:某人很有修养,指一个人在思想理论知识、才华、道德质量等方面达到一定程度、一定水平。所以修养既是过程,又是目标。 一、准确把握加强修养的重要意义 下面从个人成长规律方面,从时代和事业发展需要方面,阐述加强修养的 重要意义: 〈一〉加强自身修养,是个人健康成长的基本规律 1、一方面加强自身修养是一个人成就事业有所作为的前提和基础。 成就事业,有所作为,既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能否成就事业,有所作为,既决定于外界环境,即:组织培养,群众支持,才 华施展之地,更决定于自身的素质,自身的努力,这是内在动力。而素质不是 天生的,是来自于自身的修养,要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改造,以期提高自 身素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先,然后达到成就事业,有所 作为。修身是成就事业的内在要求,成就事业是修身的必然结果。 2、另一方面加强自身修养是提升人格魅力的必然要求。 加强自身修养是提升非权力影响力的必然选择。如果是领导,其影响来自 两个方面,一是权力因素的影响,二是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即人格魅力)。权 力影响,是由领导者的职位和人们对职位的传统服从所形成,一旦离开这个职

修身与传统文化论文

修身与传统文化论文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学古人之言行改自身之弊端 中华千年文化,历史传承,各位古圣先贤为后人树立了众多学习的榜样。古人之言行对于现代生活的我们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适应了现代生活的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践行古圣先贤的言行呢!又有多少人与先贤们的言行相背离呢! 学习了修身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后,对于古圣先贤有了一定的了解,《弟子规》、《了凡四训》等众多古代经典更是让人获益匪浅!回想自己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习惯,再想想古人,不免自惭形秽!所以我们要学古人之言行,改自身之弊端。 对于我自己过去的生活,有顺也有败,有挫折也有成功。有时候命运就是爱捉弄人,高中时的我膝盖出了问题,医生说是天生盘状半月板不适合运动,很容易损伤。由于自己当时并不知道,最后出了问题,几乎不能走路了。就这样,住进了医院,手术台我就上了两次,最终治愈的差不多了。我想说的是有时候一些事情虽然是天注定的,但是我们依旧有能力去改变它!袁了凡先生的命运不就是这样吗?命由我作,福自我求!由先前的命中命中无子变为膝下有两子。袁了凡先生是靠自己的积德行善为自己改变的命运,并且教育自己的子孙学会积德行善。 高考,对于所有的高中生来说应该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然而我的第一次高考失败了,正如古人的落榜!古人对待落榜,几乎全部都是发奋努力,专心读书,等待下一次机会。他们并不在乎自己年龄的问题,只是一味读书,立志报国。正如《了凡四训》中讲到的: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然而现代的我们,失败后只是有一少部分会选择

六年级上册传统文化备课

六上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尚德修身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先贤为人处世之道,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 2、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二、重点难点 保持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第1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出处 2、明白美好品德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 明白做人要德才兼备。 三、课前准备 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古语今说 原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译文: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二)故事引导 1、讲德才兼备的薛仁贵的故事 2、你如何看待薛仁贵的“才”和“德” 3、你还知道哪些德才兼备的人的故事 (三)熟读成诵 1、开火车读文 2、小组读文 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 (四)知行合一 1、情景表演 小明学习成绩优秀,总觉得自己了不起,瞧不起其他同同学,同学们问他一些难题,他总是爱搭不理。班干部竞选时,小明落选了,他很苦恼。 2、你认为小明落选的原因是什么? 3、如果小明想重新赢得同学们的信任,你有何建议? (五)拓展诵读 五、板书设计 德才兼备 六、教学反思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办学要尊重这个规律,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引导,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句话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行合一让学生明白在实际生活应该如何运用这句话,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第2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出处 2、明白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二、重点难点 明白人际交往要有宽广的胸怀。 三、课前准备 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古语今说 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一定不要强加给别人。 (二)故事引导 1、讲以邻为壑的故事 2、同样是治水,为什么白圭不能与大禹相提并论? 3、你还知道哪些故事 (三)熟读成诵 1、开火车读文 2、小组读文 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 (四)知行合一 1、情景表演 雨天一位女士走上公交车,发现座位上有水滴,椅面有点湿。她皱着眉头走向了另一边空着的双人座位。入座时,她随手把还滴着水的雨伞放在了旁边的座位上。 2、这位女士的行为合理吗? 3、生活中你有过“换位思考”吗?说说看。 (五)拓展诵读 五、板书设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七、教学反思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第3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出处 2、明白如何与不理解自己的人交往。

中国传统文化与个人修养的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个人修养的联系 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个人修养的联系,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国传统文化与个人修养的联系:“和合”与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它和个人修养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例如:孝亲尊师,尊老爱幼,慎独修身,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谦敬礼让,勤劳节俭等等,有强大的文化感召力和透射力,世世代代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和”、“合”二字均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合,就词义本身而言,“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一般情况下,它们是相通的,讲的是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诸多元素之间的状态。蕴含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和”的精神,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园融。 “和”的基础,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互相存异,共生共长。“和”的途径,是以对话求理解,和睦相处;以共识求团结,和衷共济,以包容求和谐,和谐发展。“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中国,以广泛深厚的和合文化为基础的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说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 “和合”最形象而生动的表述,则要算“太极图”了――阴阳鱼合抱、互含,两条鱼的内边天3 衣无缝,两条鱼的外边是为正圆。这个“太极图”告诉我们:第一,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两个对立面;第二,两个对立面相互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两个对立面的协调吻合,构成一

个和谐的整体。在这三点内涵中,以第三点内涵最为重要,因为从中可以引申出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统一体之中,凡是有利于对方的,便有利于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必然反过来有利于自身;反之,凡是有损于对方的,便有损于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必然反过来有损于自身。中国传统文化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中国传统文化与个人修养的联系:“中庸”与修养 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推崇“仁爱”原则,强调人际和谐“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孔子提倡“仁者爱人”,认为“仁爱”是人我关系的准则。“仁”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准则,也是实行这一准则的普遍的方法原则。“己欲立而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既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原则,又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在人我关系中,惟有从爱人出发,才能达到“人恒爱之”的彼此相爱的和谐关系。 “己欲立而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想立足社会达到理想目标,同时也要使有关的人立足达到目标。在孔子看来,以爱人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即可融洽和谐;如果整个社会都建立在人人爱人的基础上,那么社会自会太平。它提倡人与人相爱,尊重人的价值、同情人、帮助人,体现了古代的人道主义精神。提倡尊老爱幼,强调人伦价值。从《尚书》中最早提出的“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开始,到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关系,再到《礼记·礼运》中所强调的“十义”,既所谓“父慈、子孝、兄良、弟恭、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等,从各种不同的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

第一单元尚德修身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先贤为人处世之道,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 2、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二、重点难点: 保持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1《厚德载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厚德载物》的由来 2、明白做人的道理,培养孝顺、友爱品德 二、重点难点: 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道理 三、课前准备:听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说文解字 1、厚德载物 2、解字: (二)、故事引导 1、讲关于舜的故事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舜的故事

(三)、熟读成诵 1、开火车读文 2、小组读文 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 (四)、情景明理 1、情景表演,辨析: (1)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里(2)妹妹向我要一支铅笔 2、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

3、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会有什么后果: (1)小明在教室里捡到一块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没人发现,就放在了自己的铅笔盒里。 (2)小华答应借给晓红一本漫画书,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却不带来4、小结道理:一个人只有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言语行为中小心谨慎,讲信用,才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二、重点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三、课前准备:在家借助拼音读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范读课文。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3、教读课文。 朗读课文,边学习边指名学生朗读。 4、明道喻理:周处改过自新 5、拓展活动: 出示知行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 ——学习传统文化有感2014年9月参加优秀青年培训班以来,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项目管理、组织行为学、卓越团队建设等多个课程,这些课程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管理特别是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经过深入的学习和自己反复琢磨,认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了现代的管理方法: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管理的“道”,而西方现代管理方法是管理的“术”,道是论述事务的本质,而术是对处理事务的技巧和方法的总结;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管理偏重于“德”治,而西方现代管理方法偏重于“法”治,德治讲究的是强调管理的艺术性、人文性是软的一面,法治追求的是管理的科学性、计划性是硬的一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目标的管理注重的是定性的管理,目标是比较模糊的,强调在执行过程中对人的管理,西方现代管理办法对目标的管理注重的是量的管理,目标必须清晰和量化,强调在执行过程中对事的控制。 深入的体会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会在企业发展、团队建设、日常工作管理多个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管理学相结合,用中国传统文化管人,用西方现代管理文化管事,这样将会对企业和团队内部的各项工作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下面从“道和术”,“德和法”,“定性和定量”三个方面说明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相结合的学习心得。 一、道与术相结合,本质和技巧并重 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分成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老子代表的道

家思想,儒家思想对管理的“道”主要是中庸思想,子曰:中也者,天下之大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所阐述的不偏不倚与不走极端的处世之道,认为它会使天地之间所有的人们各就其位,各得其所;万物生长,一片繁荣景象。道家思想是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的“无为”,主张的是为人、处世乃至治国、兴邦、治世的基本原则,无为并不是要人们无所事事,而是主张人们的活动应该顺应自然之道。 从“中庸”到“无为”讲的都是,企业和团队的外部关系不应是“竞争”关系,而应是“竞赛”关系。因为“争”会导致自我混乱,使自己脱离市场根本,把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到企业和团队的非正常上升通道外。明智的企业应当在“不争”上下功夫,去了解存在于市场中新的、尚未被发现的利益需求点,设法去满足尚未被市场认识到的潜在需求。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传统文化中要求的是管理工作应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要使管理活动顺应自然之“道”。克服轻率和浮躁的弊病,以清静、持重的态度做事。 明确了企业和团队的目标和方向后,如何去做呢?所遵照的路径和工作方法有哪些呢?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再好的目标也都是只有得到良好的贯彻执行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在企业中心思想贯彻执行过程中就必须讲究策略和方法,就需要重“术”,就是对目标的执行进行技巧性监控、处理,加强反馈,加强考核,这是西方现代管理学中描述的项目管理、团队管理的强项,通过目标分解、计划设定、人事关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 土管1101 朱少春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有时甚至与文化精神、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精神 随着外国特别是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青年人热衷过情人节、圣诞节,淡化中国传统节日中必须有的一些习俗,比如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吃粽、中秋赏月吃月饼等。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发出通知,公布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明确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目为法定假日,此举无疑是及时且具有现实意义的。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等关系的约定,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还与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它实质上是与人类化联系在一起的。原始人钻木取火、刀耕火种,崇拜自然、图腾、祖先与神灵;宗法制社会形态下,人们讲究长幼尊卑、人伦血亲、礼教德治。各个历史阶段,人们祭祖、拜月、踏青、登高、折柳驱邪……人类的行为、观念随着人类的起源、进化、发展日益丰富,文化的内涵也随之渐趋深厚。假如某些行为、观念变成大多数人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则成为一种习俗,有些习俗以节日或民风民俗的形式存在下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节日达 200多种,而其中最主要的有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 6种。下面以这 6种主要传统节日为例,阐述其中的文化内涵。 (1)中国传统节目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 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决定了早期的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人们发明了农具,培育出新的农作物,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制度,形成了一些农事习俗,创作了农事诗、各式图形等,这些都是农耕文化的体现。中国传统节日根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周代才叫“年”。“载”、“岁”、“年”都是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熟,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收的寓意。关于春节的另一种说法是: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清明节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上开始忙于春耕春种。江南有农谚这样形容清明:“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种树造林,莫过清明”。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秋报的遗俗,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重阳节在陕北是正式收割的季节……从传统节日的起源看,大多出于农耕目的,虽然在流传过程中,有些节日淡化了农耕印象,但传统节日体现或根植于古代农耕文化这一点是确定的。 (2)中国传统节日体现了原始观念文化 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这里的大自然主要指太阳、

国旗下讲话(学习传统文化-提升个人修养)

学习传统文化提升个人修养 四一班韩硕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的主题是《学习传统文化提升个人修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拥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史,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该立足于我们的实际,切实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化修养. 儒家学问里有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要想成才,那么首要的是修身-----即修身养性!怎样才算修身养性呢?我们首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资格谈能力。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以一颗真诚虔诚谦虚的心努力学习文化精华,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将知识化为动力,最终成为自己的智慧!心里渐渐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知道自己以后应该怎么更好地去学习,来提高自己,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从而更好的营造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风气,在此特向同学们发出以下倡议: 1、要懂得尊敬师长、知书达礼。俗话说:百事孝为先,百善孝为先。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今天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更应该得到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中

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所以同学们要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2、从仪态上,穿着要符合自己的年龄,大方得体;与人交谈时要正视对方,保持微笑,语气和蔼; 3、增加个人兴趣爱好,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多看书,多实践。 4、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判断能力,做个有责任、有文化、有素养的学生。 同学们,从你我做起,学习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提升个人修养,努力成为新一代出色的青年。 谢谢大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六年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 教 学 设 计 六年级 第一单元尚德修身 一、教学目得 1、学习先贤为人处世之道,崇尚道德得优良传统。 2、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得滋养。 二、重点难点: 保持崇尚道德得优良传统,感悟中华美德得滋养。 1《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得由来 2、明白做人得道理 二、重点难点:

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得道理 三、课前准备: 听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说文解字 1、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2、解字: (二)、故事引导 1、讲关于薛仁贵得故事 2、您还知道哪些关于德才兼备得故事 (三)、熟读成诵 1、开火车读文 2、小组读文 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 (四)、情景明理 1、情景表演,辨析: 小明成绩优秀却瞧不起别人,班干部竞选落选了,她很苦恼。 2、说一说,小明落选得原因就是什么?她应该怎么做才能重新赢得同学们得信任? 4、小结道理:一个人只有品德高尚,在言语行为中小心谨慎,讲信用,对人真诚才会就是一个受人欢迎得人。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在老师得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得意思。 3、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换位思考,体谅她人得品质。 二、重点难点: 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换位思考,体谅她人得品质。 三、课前准备:在家读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范读课文。《以邻为壑》 3、教读课文。 朗读课文,边学习边指名学生朗读。 4、明道喻理:周处改过自新 5、拓展活动: 出示知行合一 (1)引领学生读文。 (2)说说这种做法得正误及判断理由。

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单元测试题答案

精心整理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 B.诲人不倦 C.寓教于乐 4、墨子提倡以“三表”作为判断是非真假的标准。这“三表”是本、原、用。 A.对 B.错 5、“文景之治”时期,儒生贾谊曾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C)。 A.始皇暴毙 B.边患日重 C.仁义不施

6、两汉时期,代表性的文章来自两位司马,一个是司马迁,还有一位是(A)。 A.司马相如 B.司马徽 C.司马懿 7、汉学学风,即“经学学风”,与后世(B)成为古代中国两大学风的代表。 A.明代心学学风 B.宋代理学学风 C.唐代诗学学风 8、道教创立后逐渐分为两大流派,一支为太平道;另一支为天师道,也称“五斗米道”。A A.对 B.错 9 A.对 B.错 10、“”这一概 A.韩愈 B. C. A.西学 B.心学 C. A. B. C.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最早的字典是(A)。 A.《尔雅》 B.《康熙字典》 C.《永乐大典》 日、俄两国的一些汉学研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往往是具有威胁性的。A A.对 B.错 要研究和传承国学,必须实现的贯通是(ABC)。

A.文理贯通 B.古今贯通 C.中外贯通 第四章单元测试 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多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山水花鸟等物,赋予他们特殊的品格与寓意,这种手法叫托物言志。A A.对 B.错 儒家所说的“修身”就是对个人的(B)的提高,类似道家的修炼养性。 A. B. C. “礼”、“ A.对 B.错 A.对以 B.错 A. B. C. A.孤僻 B.自觉 C.谨慎 “ A.朱熹 B.左丘明 C.杨振 戒、定、慧三学是循序渐进的关系。也就是说,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A A.对 B.错 慧的主要根源是戒与定,所以修持的入门工夫,应从身心两方面着手:一是修德,二是修心。B A.对

修身立德当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修身立德当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2015-06-24 10:50河南日报杨晓东 字号: 核心提示:修身立德的最终目的在于以德化人,就是通过改造主观世界来改造客观世界。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传统文化中广汲养分,切磋琢磨,日新又新,不断提高自身道德养成,刻苦练就“金刚不坏之身”,为做人处事、谋事创业打下良好的人格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去年5月他在我省考察时也曾强调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 中华民族向来讲求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把对道德的追求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特别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提出,奠定了我国数千年来的德治传统。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在其《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中对中西文化的差异做了概括,他认为西方人注重向外用力,走的是征服自然、改造环境的路径,而中国人则注重向内用力,走的是折中调和、自我提升的路径。可见,“克明俊德”、“克己复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也为广大党员干部修身立德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滋养。 一要摒除浮华、返璞归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返璞归真、固本培元”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去除内心的浮躁和浮华,不兴伪事、不博虚名,保持做人行事的本色与担当。“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的人,仁德不会多到哪里去。当前有一些同志,作风浮漂,哗众取宠,把党性宗旨束之高阁,把民情民瘼置之度外,在纷繁浮华中迷失了本心,有的推崇厚黑立身,面善心黑,八面玲珑,善做“两面人”;有的见利忘义,心为物役,仆仆于风尘,汲汲于名利,乐做“不倒翁”;这些都是自欺欺人、自误误人。因此,修身立德首要在于保持本真,只有这样,才能使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二要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指出,要见贤思齐,组织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来好好照一照自己,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2013年9月,他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指出,要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见贤思齐”语出《论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与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是同样的道理,强调自我检讨、自我反省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一个人只有对照更高的标杆,才能发现自身不足,才能不断自我修正,从而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目的。当前有部分同志,缺乏知醒知惧的态度,对于错误不加反省,对于警示无动于衷,不但不能见贤思齐,甚至还嫉贤妒能,刚愎自用,丧失了自我修正的机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孔子说:“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这种闻义则徙、过则能改的态度加强道德修养,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三要培养志趣、据德游艺。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下决心减少应酬,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自觉远离那些庸俗的东西”。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个人良好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也

山东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年级教案 第1课《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为“尚德修身”,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同时提供了“晋文公赏勉以德为先”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在知行合一里提供了场景帮助理解内容 学情分析 修身尚德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接触。本课的内容有故事及与学生生活相近的场景,学生可以在故事和场景中较容易理解本课内容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明确单元主题 1.引导学生阅读单元主题,明确单元主题,自由朗读单元主题,提取本单元主题 2.导入本课主题——士有百行,以德为首,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教师范读。 1

2、老师讲解句子的意思。 3、读古语今说。理解句意 三、明道喻理 1.引导学生读“晋文公赏勉以德为先”的故事 2.出示问题:晋文公是按照什么标准赏赐大臣的四、知行合一 1.出示知行合一内容 2.组织学生自由讨论 作业熟练背诵“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第2课《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第一单元“尚德修身”第二课,出处是晋朝陈寿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本课承接第一课的内容,强调 人的德行很重要。 学情分析 在学习第一课的基础上,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尚德修身的主题,在理解本课时会有连贯性,学生较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 2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重难点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背诵《1》 1. 2.继续学习尚德修身的句子,导出课题。复习背诵第一课内容 2.齐读课题 1.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展示朗读 1.学生自读故 二、朗读句子 1.引导学生自读,能够准确流利朗读 3

国学与大学生修养

国学与大学生修养论文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国文人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有了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做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中国的历史发展,也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 国学,是如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了,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我们的祖辈们的经历经验方法思想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之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领悟其中奥妙。他们留下这些书文给后代们,自然希望我们传承这些经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到经世致用。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文化教育一直都是以圣贤的经典为基准,就是在元朝与清朝时,外族入主中原时,这种教育方法也不曾被改变。这种以国学为基础的教育,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巨人与治国之能臣。然而"五四"之后,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摒弃中国祖先自己留下的国学。中国也开始了所谓的与世界教育的接轨,思想与行为也开始逐渐西化,一切都以物质为基础,以自我为中心。学校中所教的也只是物理,化学,英语等与国际接轨的课程,对国学的课程也很少提及。现代的教育只是对人的智力与技能方面的开发加大重视,然而对于人的德育与做人做事方面却不管不顾。其实德行的教育才应该放在人生教育的首位,一个再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德行,也会在社会上处处碰壁,不会得到幸福的人生。而我们的祖先早就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得到一个圆满的人生。这些道理也都写在国学里面。还好有易和人的不懈努力,以易和书院这个平台,让现代人可以了解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让现代人在浮躁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与幸福之本。 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出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智慧可以改变命运,因此,经常学习新知识,温习老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快的事情,我们要养成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伟大的话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学问从学习中来,能力从实践中来。人生困顿,皆因不学无术,其实学习和实践就构成了人生的两大主题。孔子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修炼的一生,境界越高越注意学习修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说孔子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七十岁随心所欲不越规矩”。孔子自述了一生学习和修炼品性的过程,从求学、立身、明德和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不难看出孔子也非天生的圣人,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在学习中提高,良好道德的养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自我约束到随心所欲不逾矩,思想和言行的高度统一,已经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此所谓慎独,就是一个人独处时候也能做到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这也使我们懂得了伟大来至与平凡的道理。 孔子一生致力于研究学问,修炼自身,传道授业,他自己被尊称为圣人,其思想学说影响了无数人,但仍然十分谦和并注意学习,其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弘扬传统文化,加强道德修养

弘扬传统文化,加强道德修养 今天讲的是传统文化与道德修养。当然就会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其中不乏众多道德修养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的确在后世人的道德修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当今的社会仍十分匮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不少人甚至将道德修养放置一边,不理不顾。这种现象令人深思。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对世界的发展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无数磨难与困苦,但始终能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当说,是同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特别是优良的道德传统的作用分不开的。也是因此,我们必须更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建设首先提到的是传统文化,然后就是加强道德修养。那么就咱们的传统文化来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才是我们必须弘扬的传统文化呢?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一、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华民族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这些优良道德传统是先辈们留下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对后世个人道德修养建设的影响可谓深远。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仁者,人也。仁者,爱人。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认为,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立身之根本。这道德修养包括爱己,爱人,爱国。一个自爱的人方可谈爱他人。爱己就要求我们十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建设。热爱生命,言行一致。而爱人则要求我们谦逊礼让,诚信待人,推己及人。爱亲人,爱朋友,爱同胞,乃至爱全人类。此谓博爱。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杜甫,他忧国忧民,他的诗多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反映人民所承受的各种苦难,表达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大胆揭露社会弊端,从而成为人民的代言人。他的诗具有“诗史”的性质。他的爱是大爱,是博爱,是对广大人民的爱,这爱让人心生钦佩。最后是爱国,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转身毅然投入汨罗江,这爱国气势磅礴,这爱国可歌可泣。岳飞一首《满江红》,歌尽不少仁人志士心中所盼。这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中国民族的长期发展中起了积极的意义,而且对提高我国当前的道德水平仍有重要意义。

四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尚德修身》等四个单元。当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学生会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还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三、教学目标: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熟读成诵。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师讲解、学生讲故事、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第一单元尚德修身 1、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