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寒假将至,小华计划到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远古人类遗址所在地游玩,你能告诉他应该去下列哪个地方吗?() A.云南省元谋县 B.北京周口店

C.陕西西安半坡村

D.浙江省余姚市

2.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想要获得关于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通过()

A.文献记载B.图片展示C.影像记录D.考古发掘

3.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有没有语音

B.会不会使用火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能不能直立行走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请问下列原始居民中已经学会种植水稻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5.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④城市出现。

A.①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

6.观察下列图示,请你判断①和②处所应填写的内容是()

A.分封制、桀 B.宗法制、纣 C.推选制、启D.禅让制、启

7.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其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请问它属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夏

B.商

C.西周

D.秦朝

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

B.商

C.西周

D.秦朝

9.与如图相关的远古传说是()

A.仓颉造字B.伶伦制作音律C.大禹治水D.隶首发明算盘

10.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

B.四羊方尊是世界已知的最大青铜器

C.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

D.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

11.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平之战②盘庚迁殷③牧野大战④国人暴动。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④①D.④①③②

12.战国时期通过不断的兼并战争,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的国家,合称为“战国七雄”。战国七雄中处于最西端的是()

A.燕国

B.楚国

C.齐国

D.秦国

13.《华阳国志》有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那么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主要原因是 ( ) A.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B.都江堰的修建

C.商鞅变法的实施

D.秦朝统一的完成

14.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

A.为政以德

B.仁者爱人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15.伟大诗人李白曾歌颂秦始皇为“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请问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的时间为()

A.公元前356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60年

D.公元60年

1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国人暴动

B.大泽乡起义

C.黄巾起义

D.黄巢起义

17.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淝水之战

18.西汉初期吸取秦亡教训,开始采取休息生息政策的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9.“盖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与“非常之功”是 ( ) A.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蔡伦改进造纸术

C.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 D.华佗发明麻沸散

20.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术,使纸逐渐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的是()A.蔡伦 B.华佗 C.张仲景 D.张凌

21.下列著作与其作者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

A .《兰亭序》——王羲之

B .《史记》一一司马迁

C .《齐民要术》一一贾思勰

D .《九章算术》一一祖冲之

22.在我国古代,很多成语典故或历史故事源于战役。下列成语典故或历史故事与战役搭配不正确的是 ( )

A .破釜沉舟——巨鹿之战

B .草船借箭——赤壁之战

C .风声鹤唳——官渡之战

D .草木皆兵——淝水之战

23.佛教是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自西汉末期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佛教传入后在我国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请问佛教起源于 ( )

A.朝鲜

B.韩国

C.越南

D.印度

24.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A .

B .

C .

D .

25.下列历史人物中不属于三国时期人物的是 (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26.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万人乘舰船到达夷洲,夷洲是今天的 ( )

A.海南岛

B.台湾

C.日本

D.菲律宾

27.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 ( )

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缀术》

28.屠呦呦是当代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其实中国古代中医学成就同样令我们骄傲,例如《伤寒杂病论》至今仍是中医学的重要典籍,这是哪位医学家的成果?( )

A .华佗

B .李时珍

C .张仲景

D .扁鹊

29.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

A.贾思勰

B.郦道元

C.祖冲之

D.顾恺之

30.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作品是 ( )

A.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图

B.顾恺之的绘画

C.云冈石窟额的浮雕

D.王羲之的书法

二.非选择题(共3个小题,40分)

31.中国历史上一直把“秦皇”、“汉武”并称。两人在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出了许多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熄灭,然后统纪可一,民之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1)材料一,图示反应秦始皇开创了一套怎样的政治体制?其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什么?(4分)

(2)为巩固统治,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措施,他们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各是什么?(4分)

(3)在经济方面,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巩固统治,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统一铸造什么钱?(4分)

(4)概括两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有哪些?(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及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笆,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如图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10月测试题(无答案)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10月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我们说大汶口原始居民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主要判断依据是()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 D.随葬品的多少 2.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 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 3.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原始农耕时代文化特征的有()。 ①定居生活②建造房屋③饲养家畜 ④制造陶器⑤使用打制石器⑥用耒耜耕地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⑥ 4.有关黄帝、炎帝传说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黄炎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 B.黄炎联盟通过涿鹿之战大败蚩尤 C.黄炎联盟在长江流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族 D.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5.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之父”,下列关于黄帝时期的发明正确的一组是( ) A.仓颉——缫丝 B.隶首——文字 C.嫘祖——算盘 D.伶伦——乐谱

6.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命脉。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A.标志着中国的远古人类已逐步进入定居生活 B.表明个体家庭和私有财产的出现 C.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D.表明中国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7.黄河被誉为祖国的母亲河,因为黄河流域孕育了最早的华夏文明。那么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8.使河姆渡、半坡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学会建造房屋 B.自然环境的变化 C.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D.掘井引水方便 9.寒冷的冬天,能坐在热乎乎的灶炕上取暖,他们是哪种居民,房屋样式怎样( ) A.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 B.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 C.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 D.半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 10.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的共同之处有() ①都能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②都能制作陶器 ③都种植水稻④都饲养家畜⑤都使用磨制石器。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11.“元谋人”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专属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省第一张历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提纲(答案)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提纲(答案)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北京人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国境内的人类逐渐懂得了耕种农作物、饲养家畜、磨制工具和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距今四五千年时,炎帝和黄帝结成联盟,并通过涿鹿之战打败蚩尤。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二、北京人的发现 1.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北京人又称北京直立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 3.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并发现用火遗迹。 三、北京人的特征 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比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2.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工具。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成的工具有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zhēn)等。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3.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4.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5.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6.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距今约6000年,定名为半坡遗址。 2.半坡人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窑器的窑场。 3.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做柱子。 4.半坡人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半坡人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主要种植粟,饲养猪和狗等家畜。他们还用弓箭、长矛、石球等工具捕猎。 5.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最有代表性的是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6.半坡人有少量的乐器,如陶埙。还会制造骨针、骨锥和纺轮,可见半坡人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距今约7000年左右。 2.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3.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迄今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4.河姆渡人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农业工具以骨耜(sì)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

人教版新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归纳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 4采集、狩猎;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 (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1、炎帝的贡献: (1)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2)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3)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銅,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3、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推举人才的标准———贤德之人 3、禅让制的实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4、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舜、禹。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夏历。 2、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5、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 1600 年被商汤所亡。 (二)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1600 年,汤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 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动脑筋: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1)暴政引起民愤 (2)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 (3)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三)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1、建立: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统编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统编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检测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满分6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小题28分) 1.春秋时期的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确立了自己的政治优势。东汉的曹操采取哪一个措施也达到了相似的目的() A.把汉献帝接到许B.招揽人才C.发动官渡之战D.实行屯田 2.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加强了内地与这个地区的联系。“夷洲”指的是今天的() A.黄岩岛B.钓鱼岛C.台湾岛D.海南岛 3.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①都是以曹操的胜利告终 ②都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4.我国的春运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徙。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 A.东汉初年B.东汉末年C.西晋初年D.西晋末年 5.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6.公元266年,下列哪一个人物废掉曹魏皇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 A.司马懿B.司马炎C.司马昭D.司马睿 7.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A.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B.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 C.皇帝往往控制长江下游一带 D.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8.右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江南经济发展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D.国家统一完成 9.西晋末年至南朝初期的170年间,我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口向北迁移B.经历了无法抗拒的瘟疫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战争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10.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 11.许多的成语故事都有它的历史渊源。下列与淝水之战这一历史事件有渊源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①破釜沉舟②四面楚歌③草木皆兵④风声鹤唳

统编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卷

期末测试卷 [范围:1~21课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春节期间,小王去参观了历史博物馆,在半坡文物展厅里,他不可能看到的是 A.粟的朽粒 B.纺轮 C.彩陶 D.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 2.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下列有关黄帝的传说,正确的是 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③他教人们挖井,制造船只④他发明缫丝,创造了文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右图所反映的是创建于西周时期的 A.郡县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4.考古学家们发掘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凡祭祀、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以及病疫等都是通过占卜向上天请命。这种文字(见右图)最早可能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晋朝 5.春秋战国时期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6.《帝国的终结》深刻探究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 D.实现国家统一和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7.右图是中国银行的徽标。观察它的特点,可知在设计徽标时,参考了这种古钱币的外形 A.刀形币 B.贝币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

8.秦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右图是秦朝测重量的工具之一——铜权。铜权上面所刻文字的字体应该是 A.大篆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9.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临洮—辽东 B.临洮—咸阳 C.陇西—辽东 D.临洮—函谷关 10.“伐无道,诛暴秦”,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最后率军攻入咸阳,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11.“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③文帝、景帝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④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2.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是从哪一位皇帝开始的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13.学习历史需要辨别史料的价值,从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史记》属于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C.实物资料 D.影像资料 14. A.长平之战 15.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三国鼎立格局的是 A B C D 16.观察《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图中①处代表哪一个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区 A.匈奴族 B.羌族 C.鲜卑族 D.氏族

部编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素材)

秦灭六国 经过春秋和战国长期的兼并战乱,中国社会逐渐向全国统一的趋势发展。到公元前246年,也即秦始皇即位的初年,随着秦灭六国统一战争的开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国,即将在刀光剑影中诞生。六国日渐没落、秦国蒸蒸日上已成不可逆转之势。秦依次对韩,赵,魏,楚,燕,齐发起了战争,采取“远交近攻”的攻法逐渐得取天下。 齐向为东方之强国。但到秦始皇初年,齐政权传至齐王建时,齐威王时期建立起来的霸业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齐国实已徒具东方强国的虚名。它政治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国无贤臣良将,军无奋进战斗之志,面对强秦即将发动的并灭六国的战争,竟毫无准备,坐以待毙。 韩本来就是三晋中最弱的一方。到韩桓惠王时,韩就已臣服于秦国。秦始皇初年,韩国的疆域更加缩小,只剩下都城阳翟与其周围10多个中小城邑,基本上已是名存实亡之国了。 魏虽然也曾经历过战国初期最强盛的时期,曾力压战国群雄,它据有河东、河西、河内、河外广大地区,疆域之内山河纵横,形势险要,但由于它阻扼秦东出函谷之咽喉,多年均为秦之首要对手,但自魏惠王以来,不断被秦战败,疆域日渐缩小。秦始皇初年,正当魏安厘王晚期,国势更加衰弱。但信陵君窃符救赵,尤其是联合各诸侯国合纵抗秦,取得河外大捷,大大提高了魏的威望,本应乘胜恢复魏之疆域,然而安厘王昏聩无能,不但不借机复国,反而听信秦国离间挑拨,罢黜信陵君,失去了东山再起的可贵时机。 赵地处中原之北方,方圆2000里,也是北方之强国。在赵武灵王时,倡导胡服骑射,革新政治,富国强兵,国势为之一振。赵国北拒匈奴,南抗强秦,成为唯一可与秦相抗衡之国。但赵武灵王死后,赵屡被秦兵攻伐,对本国良将廉颇、李牧等不予任用,竟听信谗言妄加诛黜,赵王的这种昏庸无能,使赵终于为秦所破。 燕春秋初期尚属极弱小之国,到燕昭王时,励精图治,疆域扩大,国力日强,曾北至辽东,西至上谷,南与齐、赵接壤。到燕王喜当政时期,非但不与近邻赵、齐修好,且常常发动混战,劳民伤财,国力损耗巨大,成为六国之中略强于韩的弱小之国。 楚自春秋至战国始终未失其南方大国之地位,领有疆域5000里,带甲百万,地大物博,粟支10年,为诸侯国中具有相当实力的大国。但自秦将白起攻陷楚都后,楚国势力大大减弱,国都被迫迁于陈地,以后又再迁于巨阳与寿春。都城多次被迫迁移,大大挫伤了楚国的民心士气。楚考烈王当政的前后,楚国实际上已徒具强楚之名,远远无法与秦相匹敌。 秦地处西陲,原为关中地区的一个小国,靠近西戎,春秋时期远较中原地区各诸侯国落后,春秋各国称霸中原盟会争雄时,秦常被摈斥于外。但自秦孝公起励精图治,任用商鞅变法革新,废除旧奴隶主贵族特权和世卿世禄制度,逐渐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政权。对内实行“奖军功、教耕战”,对外则连横而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后问题参考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后问题参考答案 1.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课本第8页) 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处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一个在长江流域,一个在黄河流域;两者的房屋建筑样式不同,河姆渡人是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是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的主要作物不同,一个是水稻,一个是粟;河姆渡人会挖井,半坡人会使用弓箭;他们制造的陶器艺术风格也不同。 2.从大禹治水的事迹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精神?(课本第15页) 合作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等。 3.材料中“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课本第18页) 这里的“家”是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世代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 4.西周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课本第21页) 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3.课后练习 5.想一想,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课本第28页) 处于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分裂割据状态。 6.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课本第29页)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 7.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仿效。想一想,这种情况反映出什么问题?(课本第30页) 这反映了王室的衰微、诸侯势力的崛起。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瓦解,这里

主要反映西周礼乐制度的破坏。 8.总结一下,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课本第22页) 夏、商、西周的灭亡都是因为出现了暴君,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9.设想一下,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的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课本第32页) 反对战争,希望结束战争;渴望国家统一,和平、安定地生活。 10.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课本第33页) 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 11.支持商鞅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课本第35页) 变法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强烈反对,要付出代价;但只要顺应了历史潮流,改革终会推行下去,并取得成功,得到后世肯定。 12.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课本第37页) “为政以德”即是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同时以道德教化天下。这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这些对于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3.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精神?(课本第39页) 这这是在强调做人不卑不亢,应具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要点归纳总结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归纳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 1.、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间:距今约年地点:省县地位:是我国境内人类。特点:能够制作,知道用。 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二、北京人的发现 1、时间:距今约年发现时间:1921年是第一个发现北京人头 盖骨化石的学者地点: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是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较多的区域。 三、北京人的特征 1、特征:前额,眉骨,颧骨,鼻骨,嘴部,脑容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但仍然保留了的某些特征。 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 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 ②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生活,北京人过生活,一起获取食物; ③用: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3、被发现的历史意义 (1)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2)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__遗址;(3)通过对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 现向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 的。 四、山顶洞人: 1、时间:距今约年; 2、地点:; 3、生产生活情况:(1)已掌握技术和技术,其中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2)已经有了观念。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年地点:区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主要种植,饲养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④生活用具:主要是,最具特色的为,代表:半坡;还有装饰品,乐器。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 会、。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年地点:区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②生产活动:农作物主要种植,农业工具,家畜以、、为主;⑤生活技术: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会运用和使用,会制作艺术品。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的起源地,是栽培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到。 4、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 5、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生活时间:年前 2、主要事迹:在黄河流域,黄帝与炎帝在交战,炎帝战败,归顺黄帝。后黄帝部落联 合炎帝部落运用能辨别方向的在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 形成日后的。 3、人文始祖:后人尊崇和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习惯把中华民族称为“”。 二、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发明:①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和蔬菜;②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和知识。 2、黄帝发明:姓公孙,名轩辕。①建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 弓箭和;②他的妻子擅长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隶首发明算盘,伶伦制作音律。 3、历史地位:这些远古传说反映出当时的,考古发现印证了我国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 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 教材分析: 汉朝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西汉建立之初,由于秦末以来的长期战乱,经济凋敝,物价飞涨,社会局势动荡。汉高祖刘邦为稳定汉初社会局势,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实施了休养生息政策,使得汉初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局势得以稳定。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实施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减轻人民负担,使得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汉初统治者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以及由此而使得社会经济恢复发展,为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的实施与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 难点:“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公元前202年,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汉朝建立之初究竟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来学习第十一课。(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西汉建立

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重点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 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2.、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 3、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我们民族自 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学习重点】 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学习难点】 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人物: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_________。春秋时期世界文化名人_______ 。2.地点:湖北_______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 3.时间:相传_______多年前,就有历法了。 二、合作探究 1.参照现在的汉字想象甲骨文中的“日”“月”“人”字分别应该怎样书写? -------------------------------------------------------------------------------------------------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甲骨文的被发现,有什么意义? ---------------------------------------------------------------------------------------------- 3.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谁?这种民俗反映了人们什么思想感情呢? -------------------------------------------------------------------------------------------------------- 三、精讲点拨 1.中华民族早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就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其成就一直处在世界前列。我国甲骨文是世界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5、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木棒(生产工具) 4采集、狩猎;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3万年; 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生产工具:打制石器,但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 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5、社会主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 (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 (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距今约9000-7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 (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异同: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1、炎帝的贡献: (1)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2)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3)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銅,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3、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 1、推举人才的标准———贤德之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 2、禅让制的实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 3、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4、大禹治水:采取疏导的方式治理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体现了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的精神。

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课本问题解答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课本疑难之解惑篇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P3 问题思考:生物死亡以后,埋在泥沙里,伴随时间的推移,动物、植物尸体就会随着泥沙的沉积慢慢被埋在地层深处。在极少数特殊的环境下,那里压力相当大,温度十分高,沉积的泥沙慢慢变成了一层岩石,地质学上叫做地层。而生物的坚硬部分如骨骼以及贝壳等,也伴随泥沙慢慢变为地层且像岩石一样坚硬;生物的那些柔软部分,如叶子等,也会在地层中留下印迹。这种伴随地层而形成的留有原生物印迹的石头,就叫作化石。 作用:化石形成后,无论地球上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它都几乎不会改变。所以,化石成了记录地球历史的特别文字。依据这些特别的文字,人们能了解地层的年龄及当时的一些情况。P5 课后活动:1、可以从脑的容量、血管的粗细、血管分布的疏密等角度进行分析。 2、A是砍砸器,用来砍伐木柴和狩猎用的木棍。B是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C是尖状器,用于割剥兽皮,也可以用来挖取树木中的昆虫。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P8 问题思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不同之处在于:(1)处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一个在长江流域,一个在黄河流域;(2)房屋建筑样式不同,河姆渡人是干栏式房屋,半坡人是半地穴式房屋;(3)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不同,河姆渡人是水稻,半坡人是粟。另外,河姆渡人会挖井,半坡人胡使用弓箭;两者制作的陶器艺术风格也不同。 P10 课后活动:1、请在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前打√。 √农作物的出现;√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城市的出现。 2、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主要用于挖土。如果我们使用骨耜,要在骨耜上加一把木柄。使用时,手持骨耜上的木柄,用脚踏插入横孔的木棍,推耜入土,然后手腕一翻,就能掀起土来。 第3课远古的传说 P13 材料研读:华夏族形成的特点是多元一体、融合而成。 P14 问题思考:炎帝和皇帝的发明,虽说都是古人的传说,有些内容还近乎神话,但无一不有社会历史的近似事实作为根据。近年来大量的考古资料,证实了我国古代传说并非完全虚有。这些发明创造主要反映了人民生活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总之,先民的传说是有科学依据的。 P15 问题思考: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P18 材料研读:这里的“家”是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世代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有财产。 P21 问题思考:分封制保证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P22 课后活动:1、西周实行的分封制。自上而下分别是国王、诸侯、卿大夫、士。 2、夏商西周的灭亡都是因为出现了暴君,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P26 课后活动:1、用途是酒器、炊具、礼器。 2、A.人 B.水 C.猪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5、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木棒(生产工具) 4采集、狩猎;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3万年; 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生产工具:打制石器,但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 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5、社会主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 (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 (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距今约9000-7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 (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异同: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1、炎帝的贡献: (1)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2)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3)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銅,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3、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 1、推举人才的标准———贤德之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 2、禅让制的实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 3、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单元试题全册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 1.关于人类起源有很多说法,右图表明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得出这一结论最有力的证据是() A.传说、遗址 B.化石、遗址 C.遗物、记载 D.传说、记载 2.“右图为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的宣传海报。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古时代去体验我国最早古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回到() A.170万年前 B.70万年前 C.3万年前 D.7000年前 3. “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元谋”且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A.陕西省B.云南省C.浙江省D.北京市 4.“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5.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判断“北京人”应在什么位置( ) 6.以色列的设计师曾设计了一系列石器工具(如图),以一种现代的方式再现了人类 祖先所使用的工具。在我国漫长的石器时代,主要使用打制石器的是( ) A.河姆渡人 B.半坡人 C.北京人 D.大汶口人 7.“在一期《自然》的封面上,赫然印着“北京人曾经很冷”的黑色标题。气候条件将让更多学者重新考虑北京人“主动用火”的可能。北京人“主动用火”来( ) ①烧烤食物②照明③御寒④发电 A.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8.右图所示的彩陶应该出土于() A.云南元谋人遗址 B.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C.北京周口店遗址 D.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9.半坡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下列有关半坡居民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使用天然漆 B.主要种植粟 C.会制作彩陶 D.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10.有几位同学出去野炊时,决定做“模拟半坡人生活”的游戏。模拟的内容有捕鱼、砍柴、切菜、煮饭。用以下哪一组用具最能体验历史( ) A.石叉、石钩、陶盆、陶碗、石刀、稻米 B.骨制鱼叉、鱼钩、陶罐、陶碗、石刀、稻米 C.铜制鱼叉、鱼钩、陶罐、陶碗、石刀、粟 D.骨制鱼叉、鱼钩、陶盆、陶碗、石刀、粟 11.假设你生活在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将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应该是下列哪一种()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 1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提纲-答案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北京人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国境内的人类逐渐懂得了耕种农作物、饲养家畜、磨制工具和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距今四五千年时,炎帝和黄帝结成联盟,并通过涿鹿之战打败蚩尤。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二、北京人的发现 1.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北京人又称北京直立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 3.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并发现用火遗迹。 三、北京人的特征 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比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2.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工具。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成的工具有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zhēn)等。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3.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4.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5.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6.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距今约6000年,定名为半坡遗址。 2.半坡人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窑器的窑场。 3.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做柱子。 4.半坡人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半坡人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主要种植粟,饲养猪和狗等家畜。他们还用弓箭、长矛、石球等工具捕猎。 5.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最有代表性的是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6.半坡人有少量的乐器,如陶埙。还会制造骨针、骨锥和纺轮,可见半坡人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距今约7000年左右。 2.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3.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迄今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4.河姆渡人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农业工具以骨耜(sì)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5.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 6.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还懂得使用天然漆。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中国是农业大国,在中国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发源地。 2.距今约9000---7000年,中国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lěi sì )等工具进行耕种,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3.农作物种植和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3课远古的传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