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水稻生育期自然灾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一)

水稻生育期自然灾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一)

水稻生育期自然灾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一)
水稻生育期自然灾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一)

水稻生育期自然灾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一)

摘要介绍早稻、单季稻、双季晚稻生育期中自然灾害的种类和特点,并提出防治方法,以为芜湖县水稻生育期自然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育期;自然灾害;早稻;单季稻;双季晚稻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频突发,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使水稻产量的提高存在一定的难度,严重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也受到一定的影响1]。纵观水稻整个生育期,其中的自然灾害主要表现为低温冻害、内涝灾害、高温热害、台风冰雹灾害和雪灾等。芜湖地处长江下游,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属南北冷暖气候交汇区,因而四季有时不太分明,会出现倒春寒现象;雨量充沛时可能一夜成涝灾;夏秋季交替不明显,秋后高温天气持续;亚热带台风虽不直接危害水稻生长,但其过境后的威力也很强大,为迁飞性害虫提供有利条件;冬季提早来临或下雪天提早,这些反常的季节表现都给水稻生产带来极大的破坏。早稻、单季稻和双晚稻生育期中所受自然灾害也有所不同2]。现就芜湖地区水稻生育期和自然灾害进行总结,并提出防治措施。

1自然灾害类型

1早稻

芜湖县早稻播种一般在清明以后或谷雨前,7月中下旬收获,生育期中所受自然灾害有低温冻害和内涝灾害。

(1)低温冻害。主要发生在播种后的四叶期。由于低温、阴雨、冷害、深水灌溉,使秧苗呼吸受阻,缺氧窒息,营养物质失调,造成烂秧,并可能诱发病菌的侵染,使病害更严重。

(2)内涝灾害。主要发生在5—6月的黄梅雨季,此时正值早稻孕穗至抽穗灌浆期,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期。现在一夜成灾的现象时有发生,低洼稻田绝收现象也常有。另外,暴风雨可提早带来稻飞虱的危害。

1.2单季稻

芜湖县单季稻一般是在5月上旬播种,在6月中旬移栽。单季稻生育期所受自然灾害有内涝灾害和高温热害。

(1)内涝灾害。主要发生在5—6月的黄梅雨季,此时单季稻正处在分蘖期,是大田有效穗形成的关键期。若这时稻田淹水3~5d,单位面积有效穗不足,难以达到高产。

(2)高温热害。发生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正值单季稻孕穗至抽穗扬花期,水稻在含苞、抽穗期对温度极为敏感(即抽穗前后各10d),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日平均温度30℃以上就会对水稻生产产生不利影响3-4]。孕穗期如遇35℃以上的持续高温,水稻花器发育不全,花粉发育不良,活力下降;抽穗扬花期如遇35℃以上高温就会产生热害,影响散粉和花粉管伸长,导致不能受精而形成空壳粒,造成结实率下降,千粒重偏低,甚至绝收。

(3)台风灾害。台风虽然不直接危害当地水稻生长,但一般从芜湖县过境时形成大风和强降雨,一般发生在8—9月,以9月上中旬台风危害重。此时单季稻处于灌浆成熟期。台风过后,造成水稻倒伏,损失一般3~5成,严重的达7成甚至绝收。另外,台风可带来迁飞性害虫的危害,也会引起病害的暴发,如细菌性条纹叶枯病和稻曲病。

1.3双季晚稻

芜湖县双季晚稻是6月上中旬播种,10月底至11月初收获。双季晚稻生育期所受自然灾害有台风灾害和低温雪灾。

(1)台风灾害。一般发生在8—9月,此时台风灾害会带来迁飞性害虫,也会引起病害的暴发,如细菌性条纹叶枯病、稻瘟病。

(2)低温雪灾。一般发生在10月底,双季晚稻进入收获期。低温雪灾造成双季晚稻倒伏,时间长引起烂谷,因而增产不增收。

以上所述是芜湖县水稻生育期中遇到的几类主要自然灾害。在农业生产中自然灾害有的可以

避免,有的可根据水稻生长过程中的补偿机理采取补救措施,有的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切不可大意。面对自然灾害,首要的任务是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其次才是考虑如何减少自然灾害。

2019年水稻生育期需肥特点及技术

2019 年水稻生育期需肥特点及技术 篇一:水稻生育期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 水稻生育期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 一、水稻的需肥特点 水稻属喜肥作物,仅仅依靠土壤的供给不能够满足水稻的生长发育,必须依据水稻不同生长发育的需肥特点进行相应元素肥料的施用,尤其是需在较大量的氮磷钾元素。 氮、磷、钾是水稻需要量较大而土壤又比较缺乏的营养元素,一般每生产稻谷100kg,约需吸收氮1.6~1.9kg ,磷0.8~1.3kg ,钾1.8~3.8kg ,三者的比例约为1:0.5 :1.3 。氮素以返青至分蘖期为最高,磷和钾以拔节期为最高。水稻对三要素的吸收量分别在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后期形成两个吸肥高峰。因此水稻施肥必须根据水稻这些营养规律和吸肥特性,充分满足水稻吸肥高峰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 二、水稻施肥技术

1 、秧田施肥技术一是配制营养土:肥沃的旱田土和腐熟的猪粪按7:3 比例混合堆制;二是秧苗追肥:秧苗3叶期以后,若出现叶片普遍退绿发黄缺肥时,每亩苗床可用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铵16~20kg,兑水1200~1500kg 叶面喷洒,喷肥后要浇清水冲洗,防止烧苗;三是送嫁肥:在移栽前两天最好追施一次送嫁肥,以保证插秧后返青的速度一般按每亩施硫酸铵10kg 或尿素5kg 为宜。 2 、本田施肥技术本田施肥要做到有机肥与化肥结合,追肥与叶面喷肥结合,施肥原则为减氮、增磷钾。结合秋整地或春整地, 可隔年施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每亩2~3t ;再结合耙地施入优质水稻配方肥每公顷15~25kg;分蘖肥:分两次施入,第一次分蘖肥在返青后立即施用总量的50%,最晚不超过6 叶期,促进分蘖早生快发,低位分蘖;当水稻7叶末到第8 叶露尖时施入第二次蘖肥;穗肥:穗肥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倒3 叶刚刚露尖时施穗肥总量的60%,促进穗、枝梗、颖花的分化,争取大穗;第二次在剑叶(倒1 叶)露尖时施用,穗肥以氮肥为主,加入适量钾肥。(胡汉龙)、 基肥:基肥非常重要,并且最适宜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满足水稻各生育期对各种肥料元素的基本需要,使稻苗扎根后能及时吸到肥料,促进早发。一般亩施有机肥2000~3000kg,同时还要增施化肥。由于水稻前期不吸收销态氮,因

水稻的分类

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1.1 营养生长阶段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它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在生产上又分为秧田期和大(本)田期(从移栽返青到拔节)。 2.1.2 生殖生长阶段是结实器官的增长,从幼穗分化到开花结实,又分为长穗期和开花结实期。幼穗分化到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后基本上是生殖生长期。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30天左右。结实期从抽穗开花到谷粒成熟,因气候和品种而异一般25?/FONT>50天之间。 2.1.3 水稻生育类型(幼穗分化和拔节的关系)早、中、晚稻品种各异,早稻品种先幼穗分化后拔节,称重叠生育型;中稻品种,拔节和幼穗分化同时进行,称衔接生育型;晚稻品种拔节后隔一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称分离生育型。 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受自身遗传特性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2.2.1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不同年份栽培,由于年际间都处于相似的生态条件下,其生育期相对稳定,早熟品种总是表现早熟,迟熟品种总是表现迟熟。这种稳定性主要受遗传因子所支配。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划分为早稻,全生育期100?/FONT>125天,中稻130?/FONT>150天,连作晚恼120?/FONT>140天,一季晚稻150?/FONT>170天,还可把早、中、迟熟稻中生育期长短差异划分为早、中、迟熟品种,以适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需要,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可变性随着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变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时,表现出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生育期延长,相反,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降低,生育期缩短;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季节里栽培表现出随播种季节推迟生育期缩短,播种季节提早其生育期延长。早稻品种作连作晚稻栽培,生育期缩短;南方引种到北方,生育期延长。 2.3 水稻品种的“三性”三性是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遗传特性。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季节,水稻品种生育期长短(从播种到抽穗的日教),基本上决定于品种“三性”的综合作用。因此水稻品种的三性是决定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其变化的实质。水稻三性是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的影响下形成的,对任何一个具体品种来说,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2.3.1水稻品种的感光性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因日照长短使生育期延长或缩短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的感光性。对于感光性品种,短日照可以加速其发育转变而提早幼穗分化,这就是指短于某一日长时抽穗较早;长于某一日长时抽穗显著推迟,这又称为“延迟抽穗的临介日长”,即是诱导幼穗分化的日长高限。水稻品种不同,种植地区不同,延迟抽穗的临介日长亦不同。我国南北稻区,水稻生育期间大多处于11?/FONT>16小时之间。 2.3.2 水稻品种的感温性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高温可使水稻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温度高低而使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品种的感温性。水稻在高温条伴下品种生育期会缩短,但缩短的程度因品种特性而有所不同。晚稻品种的感温性比早稻更强,但晚稻品种其发育转变,主要受日长条件的支配,当日长不能满足要求时,则高温的效果不能显现。中稻品种介于早、晚稻之间。 2.3.3 水稻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在受高温短日影响下,而不能被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期。它不受环境因子所左右的品种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又称为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营养生长期中受短日高温所缩短的那部分生长期,称为可消营养生长期。 水稻的“三性”是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影响下形成的,对任何一个品种来说,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根据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的强弱和基本营养生长期的长短,划分光温反

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

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 (1)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2)地形平坦开阔。 (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生产经验 特点原因发展措施小农经营家庭为主,人均耕地少集约经营 单产量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 控制人口数量 自给为主 机械化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加快机械化发展 水利工程量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大力投资,兴修水利科技水平低靠传统经验加大科技投入

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农业区位条件 商品谷物农业美国·加拿大·阿 根廷·澳大利亚·俄 罗斯·乌克兰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 度高,商品率高 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 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 科学技术 大牧场放牧业美国·澳大利亚·新 西兰·阿根廷·南 非等国的半干旱, 半湿润气候区生产规模大,商品率 高,专业化程度高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离海港近; 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混合型农业 欧洲,北美,南非, 澳大利亚·新西兰家庭农场,农场规模 大,农业生产的机械水 平很高,耕种,放牧, 休耕轮作 地势较平坦,地广人稀,地租低廉, 交通便利,农业机械水平程度高 优点:农场称为良性的生态系统,农 民可以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 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 的适应性 乳畜业五大湖周围地区, 西欧,中欧,澳大 利亚,新西兰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 高,集约化程度高,多 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人口,城市密 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 发达 热带种植园农业拉丁美洲,东南亚, 南亚,撒哈拉以南 的非洲 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 主,专业化和商品化程 度很高 位于热带,终年高温,气候湿热,土 壤肥沃

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划分

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划分 一、生育时期的划分:生育时期可从形态、生长和发育、生理特征的角度分为几个时段。 (1)从形态和田间诊断角度分期 幼苗期:包括萌动、发芽、三叶等时期。 分蘖期:包括始期、盛期、末期(最高分蘖期)以及决定穗数关键时期的有效分蘖终止期。 穗分化期(长穗期):包括穗分化各期、拔节期以及外观看到剑叶鞘膨鼓时的孕穗期。 结实期(成熟期) 包括抽穗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黄熟期和完熟期。 栽培上插秧稻又分秧田期和本田期,幼苗期和分蘖期的一部分在秧田期完成,但习惯上称秧田期为幼苗期,插秧后有一段缓秧过程叫返青期,其后再开始分蘖。

(2)从发育角度分期 可分为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这是以茎尖质的转变—穗原基开始(穗首分化)分化为标志分期的。 (3)从器官的生长发育角度分期 可分为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并进期、生殖生长期。各以穗原始体开始分化和抽穗开花期为界。 (4)从生理角度分期 可分为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结实期。这是以产量形成生理为根据的。即营养生长期主要形成供给器官,即吸收器官根和光合器官(源器官)叶;生殖生长期主要形成收容器官(库)颖花和支持器官(流)茎;结实期主要是光合物质和矿物质通过茎流向收容器官库被贮藏起来。为利用方便,常把分蘖期称前期,穗分化期称中期,结实(成熟)期为后期。 2. 常用生育时期的定义及标准: (1)生育期:指种子萌动到新的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日期。 (2)营养生长期:是指植株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阶段,一般是从种子萌发到幼穗分化以前。这一阶段包括出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 (3)生殖生长期:是指植物生殖器官幼穗、花、种子的生长阶段,一般是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新种子的形成。这一阶段包括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 (4)苗期:以幼芽露青50%开始,一直到插秧,整个秧田期为苗期。对于旱育苗,黑龙江省水稻苗期一般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 立针期:第1片完全叶尚未展开时,稻苗呈针状,称为立针期。

水稻种植业习题

练习就是高考高考就是练习 做一题会一题一题决定命运 怀仁大地学校高一年级地理配餐编号(17) 班级 姓名 学号 主备葛志刚 时间 2014-3-24 基础题【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一)选择题 1.关于世界水稻种植业正确的叙述是( ) A 、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 B 、亚洲的主要水稻区是世界经济最发达地区 C 、亚洲水稻生产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 D 、亚洲水稻生产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高 2.世界的水稻生产,绝大多数分布在( ) A 、非洲刚果盆地 B 、南美洲亚马孙平原 C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D 、西欧、南欧和美国东南部 3、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区种植水稻的区位优势有( ) A 、全年高温多雨B 、都可以一年三熟C 、人口稠密,劳力丰富D 、种植历史悠久,科技水平较高 4.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 ) A 、以机械化耕作为主B 人均耕地少,小农经营C 、单位面积产量高,每户家庭产量大D 商品率高 5.在季风区内,每年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灾害 B.寒潮侵袭 C.水旱灾害 D.台风侵袭 6.亚洲广大水稻产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的最主要措施应该是( ) A.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 B.改善水利设施 C.加大科技投入 D.精耕细作 7.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的国家是( ) ①中国、印度、巴西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③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④日本、英国、德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我国东北、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主要是( ) A.一般是家庭经营的 B.一般是国营的 C.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 D.以种植冬小麦、玉米为主 9、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 B 、只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 C 、要提高产量,必须加大科技和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 D 、对缓解当地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促进世界粮食贸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0、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多以家庭为单位经营B 、单位面积产量低、但商品率高C 、机械化程度低D 、科技水平低 11.亚洲水稻种植业是一种( ) A 、原始农业B 、粗放农业C 、自给农业D 、商品农业 12、关于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生产小麦和水稻B 、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产品商品率较低 C 、国外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家庭经营的,我国一般是国营的 D 、加拿大和中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 13、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B.种植的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玉米 C.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 D.生产规模不大,机械化程度低 (二)综合题 1、读“亚洲水稻的主要分布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 、 和 降水丰富的地区。 (2)图示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有: ①气候: ; ②地形: ; ③劳动力: 。 (3)该区发展水稻种植业,在解决人地关系矛盾方面的好处是: 。 (4)亚洲水稻生产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因主要是 。 (5)亚洲水稻种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 2.读下图,按要求回答: (1)用字母A 、B 在图中标出美国的小麦区和玉米带。 (2)美国小麦区主要分布在 平原上,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 ,本区小麦发展的气候条件是 。 (3)A 、B 农业带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 本区发展这类农业在交通、土地方面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 ; ② 。

水稻各生育期图谱

水稻各生育期图谱(2011-03-30 11:18:41)

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1.1 营养生长阶段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它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在生产上又分为秧田期和大(本)田期(从移栽返青到拔节)。 2.1.2 生殖生长阶段是结实器官的增长,从幼穗分化到开花结实,又分为长穗期和开花结实期。幼穗分化到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后基本上是生殖生长期。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30天左右。结实期从抽穗开花到谷粒成熟,因气候和品种而异一般25?/FONT>50天之间。 2.1.3 水稻生育类型(幼穗分化和拔节的关系)早、中、晚稻品种各异,早稻品种先幼穗分化后拔节,称重叠生育型;中稻品种,拔节和幼穗分化同时进行,称衔接生育型;晚稻品种拔节后隔一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称分离生育型。 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受自身遗传特性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2.2.1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不同年份栽培,由于年际间都处于相似的生态条件下,其生育期相对稳定,早熟品种总是表现早熟,迟熟品种总是表现迟熟。这种稳定性主要受遗传因子所支配。因此在

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划分为早稻,全生育期100?/FONT>125天,中稻130?/FONT>150天,连作晚恼120?/FONT>140天,一季晚稻150?/FONT>170天,还可把早、中、迟熟稻中生育期长短差异划分为早、中、迟熟品种,以适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需要,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可变性随着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变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时,表现出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生育期延长,相反,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降低,生育期缩短;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季节里栽培表现出随播种季节推迟生育期缩短,播种季节提早其生育期延长。早稻品种作连作晚稻栽培,生育期缩短;南方引种到北方,生育期延长。 2.3 水稻品种的“三性”三性是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遗传特性。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季节,水稻品种生育期长短(从播种到抽穗的日教),基本上决定于品种“三性”的综合作用。因此水稻品种的三性是决定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其变化的实质。水稻三性是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的影响下形成的,对任何一个具体品种来说,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2.3.1水稻品种的感光性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因日照长短使生育期延长或缩短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的感光性。对于感光性品种,短日照可以加速其发育转变而提早幼穗分化,这就是指短于某一日长时抽穗较早;长于某一日长时抽穗显著推迟,这又称为“延迟抽穗的临介日长”,即是诱导幼穗分化的日长高限。水稻品种不同,种植地区不同,延迟抽穗的临介日长亦不同。我国南北稻区,水稻生育期间大多处于11?/FONT>16小时之间。 2.3.2 水稻品种的感温性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高温可使水稻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温度高低而使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品种的感温性。水稻在高温条伴下品种生育期会缩短,但缩短的程度因品种特性而有所不同。晚稻品种的感温性比早稻更强,但晚稻品种其发育转变,主要受日长条件的支配,当日长不能满足要求时,则高温的效果不能显现。中稻品种介于早、晚稻之间。 2.3.3 水稻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在受高温短日影响下,而不能被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期。它不受环境因子所左右的品种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又称为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营养生长期中受短日高温所缩短的那部分生长期,称为可消营养生长期。 水稻的“三性”是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影响下形成的,对任何一个品种来说,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根据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的强弱和基本营养生长期的长短,划分光温反应类型。实际上就是将不同生态类型的稻种的三性进行组合。早稻品种,绝大多数感光性弱,基本营养生长期短至中等,感温性中等,没有感光性强和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的;中稻品种,多数基本营养生长期较长,感温性中等至强,感光性较弱;晚稻品种感光性强,基本营养生长期短至中等,感温性强至中等。我国晚稻基本营养生长期偏短,没有感光性弱和中等的,晚稻的感温性要在短日条件下才能体现。早稻类型的品种在温带高纬度地区种植,能在夏季日照较长条件下正常抽穗,在低温来临前成熟,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5?/FONT>6月,日照较长的条件下,开始幼穗分化完成发育转变;晚稻类型品肿,不适于温带高纬度地区栽培,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作单季晚稻和双季晚稻栽培;中稻类型品种,早熟中稻其“三性”偏于早稻,迟熟中稻品种"三性"偏于晚稻。早季栽培时,抽穗期比早稻显著延迟,晚季栽培时又比晚稻延迟。

水稻生长过程图解

水稻生长过程图解 时期 0:种子播种前,通常要浸种24小时并催芽24小时使其预先发芽。种子发芽 后,幼根和幼芽就从稻壳中长出! 种子在苗床上发芽后2~3天,第一片叶就突破胚芽鞘长出了。到时期0末期可看到,第一叶(初出叶)仍然卷曲着,但幼根已伸长! 时期 1:即幼苗期。该时期从第一叶长出一直持续到第一个分蘖出现前。在这一时 期中,种根和五片叶子已长成! 在幼苗持续生长时,两片乃至更多叶子长出!幼苗早期叶片继续以每3~4天出一片的速度生长! 次生根迅速地形成永久性的纤维性根部体系,从而取代了临时的胚根和种子根。

这是一个为移栽已有18日龄的幼苗。该幼苗有5片叶子和一快速生长的根部系统!

时期2:分蘖期.这个时期从第一个分蘖出现一直持续到达最大分蘖数为止 当秧苗生长发育时,分蘖从节的腋芽处形成并替代了叶子! 这棵秧苗表明了两个一次分蘖相对于主茎及其叶片的地位。 分蘖发生后,那些主要分蘖产生了二次分蘖。这出现在移栽后30天左右。 这时的秧苗高度正在增加,分蘖也非常活跃。 这是一块秧苗正处于分蘖早期的稻田。记下分蘖高度后,为了增加的叶片和分蘖生长,我们用天棚遮住秧苗。 在分蘖期,分蘖已经增加到难以分辩出主茎的地步。当水稻进入下一个时期即拔节期时,分蘖数将继续增多。

时期3:拔节期.这个时期可能开始于幼穗分化前,也可能开始于分蘖期即将结束 时。如此,时期2和时期3可能有部分重叠。 分蘖的数目越来越多,高度也增加,叶片没有明显的衰老现象。 水稻生育期长短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关系到其株高高矮,长生育期种类拔节期较长。由此,

根据水稻生育期长短,可将其分为两大类:短生育品种,其105~120天内成熟;长生育期品种,其生育期达150天。 在早熟半矮秆品种如IR64中,幼穗分化点下方的主茎第四节间,在看见幼穗前只伸长2~4厘米。这张幻灯片指明已解剖的茎在幼穗分化开始时第四节间的长度。 在105~120天的短生育期品种中,最大分蘖量、茎伸长和幼穗分化几乎同时出现。 在长生育期品种(150天)中,在最大分蘖出现时有一个所谓的落后生长期,它伴随着茎或节间伸长,直至最终幼穗分化。

认识水稻生育期基础重点关注三个关键节点

认识水稻生育期基础重点关注三个关键节点 水稻的生长从种子萌发开始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生育期,直到有新的种子成熟为止,这些时期大致分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成熟期等。 苗床、返青、分蘖盛期、分蘖末期 移栽后25天(圆杆拔节) 移栽后40天(穗分化6期末7期始,离抽穗10天)

移栽后50-60天破口前(主茎鱼肚白) 破口前7天、齐穗期、灌浆期

按照水稻各生育期的不同生育特点,一般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水稻的营 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 一般全生育期,早稻约为110天,双季晚稻约为120天,一季晚稻约为130天,一季中稻约为130-150天。不同品种间,生育期差异较大。 水稻生育期示意图 早稻生育期(长江中游)

晚稻生育期(长江中游) 一季稻生育期(长江中游)

水稻类型: 按起源分为:籼稻和粳稻。 按生长季节来分:早稻、中稻和晚稻。 根据品种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耐旱性来划分:水稻和旱稻。 根据淀粉性状分为:粘稻和糯稻。 按生育期长短分为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 南方地区,温度较高,热量资源丰富,可以种一季,也可以种两季;北方地区只能种植单季稻。 水稻的栽培方式:抛秧、移栽(人工、机械)、直播(水直播和旱直播)。 水稻生育期需重点关注三个关键节点 1、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分蘖期-拔节期,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 水稻有效分蘖是指在成熟期能抽穗并能结籽10粒以上的分蘖,否则为无效分蘖。有效分蘖决定最终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是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 只有1-2叶的分蘖为无效分蘖,具有3叶的分蘖有可能成为有效穗,具4叶以上的分蘖一般都能成为有效穗。

水稻生育期需肥特点及技术

水稻生育期需肥特点及技术 篇一:水稻生育期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 水稻生育期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 一、水稻的需肥特点 水稻属喜肥作物,仅仅依靠土壤的供给不能够满足水稻的生长发育,必须依据水稻不同生长发育的需肥特点进行相应元素肥料的施用,尤其是需在较大量的氮磷钾元素。 氮、磷、钾是水稻需要量较大而土壤又比较缺乏的营养元素,一般每生产稻谷100 kg,约需吸收氮1.6~1.9 kg,磷 0.8~1.3 kg,钾1.8~3.8 kg,三者的比例约为1:0.5:1.3。氮素以返青至分蘖期为最高,磷和钾以拔节期为最高。水稻对三要素的吸收量分别在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后期形成两个吸肥高峰。因此水稻施肥必须根据水稻这些营养规律和吸肥特性,充分满足水稻吸肥高峰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 二、水稻施肥技术 1、秧田施肥技术一是配制营养土:肥沃的旱田土和腐熟的猪粪按7:3比例混合堆制;二是秧苗追肥:秧苗3叶期以后,若出现叶片普遍退绿发黄缺肥时,每亩苗床可用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铵16~20 kg,兑水1200~1500 kg叶面喷洒,喷肥后要浇清水冲洗,防止烧苗;三是送嫁肥:在移栽前两天最好追施一次送嫁

肥,以保证插秧后返青的速度一般按每亩施硫酸铵10 kg或尿素5 kg为宜。 2、本田施肥技术本田施肥要做到有机肥与化肥结合,追肥 与叶面喷肥结合,施肥原则为减氮、增磷钾。结合秋整地或春整地, 可隔年施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每亩2~3 t;再结合耙地施入优质水稻配方肥每公顷15~25kg;分蘖肥:分两次施入,第一次分蘖肥在返青后立即施用总量的50%,最晚不超过6叶期,促进分蘖早生快发,低位分蘖;当水稻7叶末到第8叶露尖时施入第二次蘖肥;穗肥:穗肥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倒3叶刚刚露尖时施穗肥 总量的60%,促进穗、枝梗、颖花的分化,争取大穗;第二次在剑叶(倒1叶)露尖时施用,穗肥以氮肥为主,加入适量钾肥。 (胡汉龙)、 基肥:基肥非常重要,并且最适宜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有 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满足水稻各生育期对各种肥料元 素的基本需要,使稻苗扎根后能及时吸到肥料,促进早发。一般 亩施有机肥2000~3000kg,同时还要增施化肥。由于水稻前期不吸收销态氮,因此,一般每亩施用尿素7~8kg、过磷酸钙30~40kg、氯化钾8~10kg,另外,硫酸锌1kg,每亩施用6~8kg硅肥。基肥 应在插秧前结合整地施用,施肥深度应在12~20cm。对缺锌敏感,易患“缩苗病”。硅对水稻有重要作用,可以增强水稻的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水稻是吸硅最多的作物。

水稻的生物学特性

水稻的生物学特性 2.1水稻品种生育期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1水稻品种生育期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1.1 营养生长阶段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它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在生产上又分为秧田期和大(本)田期(从移栽返青到拔节)。 2.1.2 生殖生长阶段是结实器官的增长,从幼穗分化到开花结实,又分为长穗期和开花结实期。幼穗分化到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后基本上是生殖生长期。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30天左右。结实期从抽穗开花到谷粒成熟,因气候和品种而异一般25?/FONT>50天之间。 2.1.3 水稻生育类型(幼穗分化和拔节的关系)早、中、晚稻品种各异,早稻品种先幼穗分化后拔节,称重叠生育型;中稻品种,拔节和幼穗分化同时进行,称衔接生育型;晚稻品种拔节后隔一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称分离生育型。 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受自身遗传特性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2.2.1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不同年份栽培,由于年际间都处于相似的生态条件下,其生育期相对稳定,早熟品种总是表现早熟,迟熟品种总是表现迟熟。这种稳定性主要受遗传因子所支配。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划分为早稻,全生育期100?/FONT>125天,中稻130?/FONT>150天,连作晚恼120?/FONT>140天,一季晚稻150?/FONT>170天,还可把早、中、迟熟稻中生育期长短差异划分为早、中、迟熟品种,以适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需要,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可变性随着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变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时,表现出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生育期延长,相反,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降低,生育期缩短;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季节里栽培表现出随播种季节推迟生育期缩短,播种季节提早其生育期延长。早稻品种作连作晚稻栽培,生育期缩短;南方引种到北方,生育期延长。 2.3 水稻品种的“三性”三性是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遗传特性。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季节,水稻品种生育期长短(从播种到抽穗的日教),基本上决定于品种“三性”的综合作用。因此水稻品种的三性是决定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其变化的实质。水稻三性是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的影响下形成的,对任何一个具体品种来说,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2.3.1水稻品种的感光性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因日照长短使生育期延长或缩短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的感光性。对于感光性品种,短日照可以加速其发育转变而提早幼穗分化,这就是指短于某一日长时抽穗较早;长于某一日长时抽穗显著推迟,这又称为“延迟抽穗的临介日长”,即是诱导幼穗分化的日长高限。水稻品种不同,种植地区不同,延迟抽穗的临介日长亦不同。我国南北稻区,水稻生育期间大多处于11?/FONT>16小时之间。 2.3.2 水稻品种的感温性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高温可使水稻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温度高低而使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品种的感温性。水稻在高温条伴下品种生育期会缩短,但缩短的程度因品种特性而有所不同。晚稻品种的感温性比早稻更强,但晚稻品种其发育转变,主要受日长条件的支配,当日长不能满足要求时,则高温的效果不能显现。中稻品种介于早、晚稻之间。 2.3.3 水稻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在受高温短日影响下,而不能被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期。它不受环境因子所左右的品种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又称为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营养

水稻的特点

水稻从播种至成熟的天数称全育期,从移栽至成熟称大田(本田)生育期。水稻生育期可以随其生长季节的温度、日照长短变化而变化。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在适时播种和适时移栽的条件下,其生育期是比较稳定的,它是品种固有的遗传特性。 水稻的一生(王维金,1998.8) 幼苗期:秧田期 秧苗分蘖期:返青期有效分蘖期无效分蘖期 幼穗发育期:分化期形成期完成期 开花结实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 水稻的一生要经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其中,营养生长期主要包括秧苗期和分蘖期。秧苗期指种子萌发开始到拔秧这段时间;分蘖期是指秧苗移栽返青到拔节这段时间。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受到损伤,需要5-7天时间地上部才能恢复生长,根系萌发出新根,这段时期称返青期。水稻返青后分蘖开始发生,直到开始拔节时分蘖停止,一部分分蘖具有一定量的根系,以后能抽穗结实,称为有效分蘖;一部分出生较迟的分蘖以后不能抽穗结实或渐渐死亡,这部分分蘖称为称为无效分蘖。分蘖前期产生有效分蘖,这一时期称有效分蘖期,而分蘖后期所产生的是无效分蘖,称无效分蘖期。 水稻营养生长期的主要生育特点是根系生长,分蘖增加,叶片增多,建立一定的营养器官,为以后穗粒的生长发育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肥水管理搭好丰产的苗架,要求有较高的群体质量,应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否则不仅容易造成病虫为害而且也容易造成后期生长控制困难而贪青倒伏等,对水稻产量形成影响很大。 水稻生殖生长期包括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和灌浆结实期。拔节孕穗期是指幼穗分化开始到长出穗为止,一般需一个月左右;抽穗开花期是指稻穗从顶端茎鞘里抽出到开花齐穗这段时间,一般5-7天;灌浆结实期是指稻穗开花后到谷粒成熟的时期,又可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水稻生殖生长期的生育特点是长茎长穗、开花、结实,形成和充实籽粒,这是夺取高产的主要阶段,栽培上尤其要重视肥、水、气的协调,延长根系和叶片的功能期,提高物质积累转化率,达到穗数足,穗型大,千粒重和结实率高。 温度水稻为喜温作物。生物学零度粳稻为10℃、籼稻12℃,早稻三时期以前,日平均气温低于12℃三天以上易感染绵腐病,出现烂秧、死苗,后季稻秧苗温度高于40℃易受灼伤。日平均气温15~17℃以下时,分蘖停止,造成僵苗不发。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幼小孢子阶段及减数分裂细线期),最低温度低于15~17℃,会造成颖花退化,不实粒增加和抽穗延迟。抽穗开花期适宜温度为25~32℃(杂交稻25~30℃),当遇连续3天平均气温低于20℃(粳稻)或2~3天低于22℃(籼稻),易形成空壳和瘪谷,但气温在35~37℃以上(杂交稻32℃以上)造成结实率下降。灌浆结实期要求日平均气温在23~28℃之间,温度低时物质运转减慢,温度高时呼吸消耗增加。温度在13~15℃以下灌浆相当缓慢。粳稻比籼稻对低温更有适应性,

水稻生产基础知识

第二章水稻生产基础知识 1、水稻一生包括几个生育阶段 水稻一生从种子发芽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过程,直到新的种子形成为止。根据水稻一生不同时期生长发育状况的不同,通常划分为两个生育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4个生育时期,即秧苗期、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及结实期。 (一)水稻营养生长阶段 在生产上如何应用水稻营养生长阶段是指从种子发芽开始到幼穗分化前,在这一时期主要是摄取养分长植物体,为过渡到下一发育阶段积累必要的营养物质。营养生长阶段包括幼苗期和分蘖期。幼苗期是指秧田期稻种发芽,出苗到插秧前,分蘖期依分蘖时间和速度不同,又分为分蘖始期,最高分蕖期、分蘖末期等。分蘖期间分蘖数开始时增加较慢,数量少,称分蘖始期,随着稻株同化作用的增加,生长旺盛,分蘖速度加快,分蘖茎数迅速增加以至达到最高分蘖数,称最高分蘖期,最高分蘖期以后,分蘖茎数的增加又趋于缓慢,以至分蘖茎数停止发生,即分蘖末期。水稻发生的分蘖并非都能成穗,只有有效分蘖茎数才是每亩穗数的基础。因此,了解水稻分蘖特性后,在农业生产上就要千方百计的采取促进措施,争取多一些有效分蘖。如果分蘖期光照充足、温度高、环境条件好,栽培上施足基肥,加强肥、水管理,供给稻株充足的营养物质,促使早生快发,就能达到早分蘖,低节位蘖数多,有效分蘖数多,无效分蘖少,成穗率高,保证

在一定面积达到最高的有效茎数。因此,分蘖期是决定穗数多少的关键时期。 (二)水稻生殖生长阶段 在生产上如何应用水稻生殖生长阶段是指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新的种子形成。在这个时期要吸取大量营养物质,除建造植物体外,还要转化形成生殖器官,开花结实。生殖生长期包括幼穗形成期和结实期。幼穗形成期从穗原始体开始分化到抽穗为止。结实期是从抽穗开花到籽粒成熟为止。幼穗形成期间,稻株节间迅速伸长,植株高度增加很快,所以这个时期又叫伸长期,这个时期是决定每穗粒数多少的重要时期,也是关系到产量高低的重要时期。此期如外界环境条件良好,营养充足,每穗粒数就多,则获得高产可能性就大,反之,外界环境条件不能满足稻穗生长发育,营养条件很差,穗头小,籽粒少,产量不高.从氮素供应情况看,从幼穗分化到抽穗结束,所吸收的氮素数量约占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总量的30%左右,为此,栽培上特别强调在前期施肥不足的情况下,采用施穗肥的措施,补充营养,以增加粒数。结实期是结实率的高低和粒重的决定时期,此期营养条件妤,则结实率高,籽粒饱满,相反,养分不足,影响千粒重,因此,这个时期水稻继续吸收养分,氮素需吸收l0%左右,如此期养分不足,应施粒肥,增加粒重。结实率是指除去未受精的空壳和很早停止发育的秕粒以外的谷粒占全穗所有粒数(含秕粒)的百分率,成熟率还应除去结实率中不够充实的谷粒,因此,成熟率的标准要求比结实率高。 2、划分水稻品种早、中,晚熟的标准 人们常说这个水稻品种是早熟种、中熟种或晚熟种。那

不同生育期水稻耐冷性的鉴定及耐冷性差异的生理机制9

不同生育期水稻耐冷性的鉴定及耐冷性差异的生理机制 2010-07-06 以粳稻9516、H45、武育粳、转PEPC基因水稻、Kitaake、苏沪香粳,籼稻扬稻6号、香籼、IR64,培矮64S以及杂交稻粤优938、汕优63、X07S/紫徽100、两优培九共1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鉴定了芽期(胚根1 cm, 胚芽0.5 cm)、苗期(三叶)和孕穗期的耐冷性,同时选取南京对水稻播种敏感的自然低温条件,进行低温鉴定.结果表明,芽期存活率、苗期的枯死率和孕穗期结实率均为可靠的水稻耐冷性鉴定指标.进一步从叶片的光合速率、PSⅡ光化学效率(Fv/Fm)、脂肪酸组分、活性氧指标(丙二醛、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和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的变化等方面,研究耐冷性不同的水稻的耐冷生理机制.表明耐冷的水稻品种武育粳含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在低温逆境下,膜的.流动性愈大,低温对其伤害愈小.对杂交稻汕优63而言,其叶内抵御逆境的保护系统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的循环被较大地激活,特别是谷胱甘肽再生的高速运转,与不耐冷的品种香籼相比,汕优63叶内的过氧化物质累积较少,其耐冷性表现中等.认为水稻叶片维持高的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和谷胱甘肽的周转循环能力是水稻耐冷的重要特征. 作者:李霞戴传超程睿陈婷焦德茂 LI Xia DAI Chuan-Chao CHENG Yu CHEN Ting JIAO De-Mao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刊名:作物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AGRONOMICA SINICA 年,卷(期):2006 32(1) 分类号:S511 Q945.11 关键词:水稻耐冷性生理基础

2019年水稻生育期需肥特点及技术

2019年水稻生育期需肥特点及技术 篇一:水稻生育期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 水稻生育期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 一、水稻的需肥特点 水稻属喜肥作物,仅仅依靠土壤的供给不能够满足水稻的生长发育,必须依据水稻不同生长发育的需肥特点进行相应元素肥料的施用,尤其是需在较大量的氮磷钾元素。 氮、磷、钾是水稻需要量较大而土壤又比较缺乏的营养元素,一 般每生产稻谷100kg,约需吸收氮1.6~1.9kg,磷0.8~1.3kg,钾 1.8~3.8kg,三者的比例约为1:0.5:1.3。氮素以返青至分蘖期为 最高,磷和钾以拔节期为最高。水稻对三要素的吸收量分别在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后期形成两个吸肥高峰。因此水稻施肥必须根据水稻这些营养规律和吸肥特性,充分满足水稻吸肥高峰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 二、水稻施肥技术

1、秧田施肥技术一是配制营养土:肥沃的旱田土和腐熟的猪粪按7:3比例混合堆制;二是秧苗追肥:秧苗3叶期以后,若出现叶片普遍退绿发黄缺肥时,每亩苗床可用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铵16~20kg,兑水1200~1500kg叶面喷洒,喷肥后要浇清水冲洗,防止烧苗;三是送嫁肥:在移栽前两天最好追施一次送嫁肥,以保证插秧后返青的速度一般按每亩施硫酸铵10kg或尿素5kg为宜。 2、本田施肥技术本田施肥要做到有机肥与化肥结合,追肥与叶面喷肥结合,施肥原则为减氮、增磷钾。结合秋整地或春整地, 可隔年施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每亩2~3t;再结合耙地施入优质水稻配方肥每公顷15~25kg;分蘖肥:分两次施入,第一次分蘖肥在返青后立即施用总量的50%,最晚不超过6叶期,促进分蘖早生快发,低位分蘖;当水稻7叶末到第8叶露尖时施入第二次蘖肥;穗肥:穗肥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倒3叶刚刚露尖时施穗肥总量的60%,促进穗、枝梗、颖花的分化,争取大穗;第二次在剑叶(倒1叶)露尖时施用,穗肥以氮肥为主,加入适量钾肥。(胡汉龙)、 基肥:基肥非常重要,并且最适宜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满足水稻各生育期对各种肥料元素的基本需要,使稻苗扎根后能及时吸到肥料,促进早发。一般亩施有机肥2000~3000kg,同时还要增施化肥。由于水稻前期不吸收销态氮,因

水稻各生育阶段主要栽培管理技术

水稻各生育阶段主要栽培管理技术 水稻各生育阶段主要栽培管理技术 (一)育秧阶段主攻目标培育适龄壮秧。措施内容晒种、选种、浸种、催芽、精做秧板,适期适量播种,合理管水,追肥拔草,防治病虫。 措施要求 1·晒种播种前将种子摊薄晒2一3天,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 2·选种盐水、粘泥水或其它溶液进行比重选种,清除杂质和秕谷,杂交水稻可分半壮谷和壮谷粒播种。选液浓度,籼稻和有芒粳稻用比重1.05一1.08左右,无芒粳稻用 1.08一1.10左右。前者以新鲜鸡蛋露出水面有一分硬币大小,后者要露出水面2分硬币大小为准。一般每100 斤水加泥30一40斤或盐25一30斤。选种后种谷需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影响发芽率。 3·浸种浸种有利种谷均匀地吸足水分,当种谷吸收水量达到其种子重的30一40%左右时,达饱和吸水量,米粒上的腹白和胚已清晰可见,其时最利于萌发,种谷吸水分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低吸水速度慢,温度高吸水速度快。一般早稻浸种3一4天,晚稻浸种2一3天,外界温度高要勤换水,早春温度低也可用温水浸种,以缩短浸种时间。如

用1%的石灰水浸种,不可将水面的石灰水膜搞破,以免影响杀菌效果,或用杀菌剂浸种。用石灰水或杀菌剂浸种的种子应选净后催芽,以免影响催芽整齐度。 4·催芽掌握种堆湿润、高温(35一40℃)破胸,适温(30℃左右)长芽,根芽齐长,芽长为种谷的一半,根长与种谷相等,整齐粗壮,双季早稻播种时气温低,根与芽的长度要长些,中稻气温高,根与芽的长度可短些,晚稻和后季稻,种谷只要破胸就可以。早、中稻可采用地窖催芽,位置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爽,排水方便的地方,开宽3尺、深2.5尺、长10一12尺(每100 斤种谷3尺长)的地窖,窖底中间挖深、宽各3寸的排水沟通到窖外,沟面架空,上铺无病稻草和芦席,窖顶以弓形竹架覆盖塑料薄膜,种谷在45一50℃的温水中淘浴几分钟后上堆(堆高0.8一1尺),破胸露白前保温在35一40℃左右,露白到齐芽,保温25一30℃左右,保持湿润,根与芽长度达到要求时,摊开晾芽后播种。晚稻播种时,外界气温高,可把种谷装人口袋(布、麻、蒲席等)白天置于流水中,日浸夜露,2一3天后,破胸露白即可播种。 5·精做秧板秧田与大田面积的比例要根据季节、品种和不同叶龄移栽而定。适龄移栽条件下,早稻为1:8一10,中稻为l:6一8,杂交水稻为1:10,晚稻和后季稻为1:4一5,后季稻二段育秧,秧田、寄秧田和大田的面积比例为1:3:10

水稻种植业

1.【白静】 2013年11月21日新华网讯,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台风“海燕”不但给菲律宾中部地区的2013年主季农作物生产造成损失,还严重影响了2014年该农作物的种植。各国应立即向受灾地区提供种子和化肥等必要物资,否则灾民可能会面临严重的粮食安全和生计问题。根据材料回答1~2题。 1.【白静】材料中的“主季农作物”指的是()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大豆 2.【白静】下图中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条件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投入,则最能代表菲律宾该作物生产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水稻生产发展对保障国内粮食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是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白静】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它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 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B.土壤肥沃,生长期长 C.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D.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4.【白静】当前我国水稻种植业的发展特点是() A.单产提高 B.种植面积不变 C.商品率降低 D.受自然因素影响变大 下图示意图是1978-2009年我国水稻产量重心的空间变化。读图回答5~6题。 5.【白静】下列因素中与水稻产量重心的空间变化相关性最小的是() A.农业劳动力 B.自然灾害 C.耕地面积 D.人均收入 6.【白静】由图可推断() A.2003年我国西部水稻产量大幅度增加B.2006年后我国南方地区水稻产量低于北方C.1997~2009年湖北水稻产量最高 D.1981~2009年图示东北地区水稻增产较快下图是云南省元阳县麻栗寨河沿岸水稻梯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图。据此回答14~15题。 高一A部地理第 1页 (共6页) 1/6/2015 11:01:22 AM高一A部地理第 2页 (共6页)

水稻生长过程概述

水稻的生长发育 水稻从播种至成熟的天数称全育期,从移栽至成熟称大田(本田)生育期。水稻生育期可以随其生长季节的温度、日照长短变化而变化。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在适时播种和适时移栽的条件下,其生育期是比较稳定的,它是品种固有的遗传特性。 水稻的一生(王维金,1998.8) 幼苗期:秧田期 秧苗分蘖期:返青期有效分蘖期无效分蘖期 幼穗发育期:分化期形成期完成期 开花结实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 水稻的一生要经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其中,营养生长期主要包括秧苗期和分蘖期。秧苗期指种子萌发开始到拔秧这段时间;分蘖期是指秧苗移栽返青到拔节这段时间。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受到损伤,需要5-7天时间地上部才能恢复生长,根系萌发出新根,这段时期称返青期。水稻返青后分蘖开始发生,直到开始拔节时分蘖停止,一部分分蘖具有一定量的根系,以后能抽穗结实,称为有效分蘖;一部分出生较迟的分蘖以后不能抽穗结实或渐渐死亡,这部分分蘖称为称为无效分蘖。分蘖前期产生有效分蘖,这一时期称有效分蘖期,而分蘖后期所产生的是无效分蘖,称无效分蘖期。 水稻营养生长期的主要生育特点是根系生长,分蘖增加,叶片增多,建立一定的营养器官,为以后穗粒的生长发育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肥水管理搭好丰产的苗架,要求有较高的群体质量,应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否则不仅容易造成病虫为害而且也容易造成后期生长控制困难而贪青倒伏等,对水稻产量形成影响很大。 水稻生殖生长期包括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和灌浆结实期。拔节孕穗期是指幼穗分化开始到长出穗为止,一般需一个月左右;抽穗开花期是指稻穗从顶端茎鞘里抽出到开花齐穗这段时间,一般5-7天;灌浆结实期是指稻穗开花后到谷粒成熟的时期,又可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水稻生殖生长期的生育特点是长茎长穗、开花、结实,形成和充实籽粒,这是夺取高产的主要阶段,栽培上尤其要重视肥、水、气的协调,延长根系和叶片的功能期,提高物质积累转化率,达到穗数足,穗型大,千粒重和结实率高。 温度水稻为喜温作物。生物学零度粳稻为10℃、籼稻12℃,早稻三时期以前,日平均气温低于12℃三天以上易感染绵腐病,出现烂秧、死苗,后季稻秧苗温度高于40℃易受灼伤。日平均气温15~17℃以下时,分蘖停止,造成僵苗不发。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幼小孢子阶段及减数分裂细线期),最低温度低于15~17℃,会造成颖花退化,不实粒增加和抽穗延迟。抽穗开花期适宜温度为25~32℃(杂交稻25~30℃),当遇连续3天平均气温低于20℃(粳稻)或2~3天低于22℃(籼稻),易形成空壳和瘪谷,但气温在35~37℃以上(杂交稻32℃以上)造成结实率下降。灌浆结实期要求日平均气温在23~28℃之间,温度低时物质运转减慢,温度高时呼吸消耗增加。温度在13~15℃以下灌浆相当缓慢。粳稻比籼稻对低温更有适应性, 由于高温条件下水稻光呼吸作用增强。其光合作用适宜温度范围较大,籼稻为25~35℃、粳稻为18~33℃,当籼稻低于20℃或高于40℃和粳稻低于15℃或高于38℃时,光合作用急剧减弱。稻根呼吸作用随温度升高至32℃时迅速加快,然后缓慢增加,至38℃时达最大值,接着减慢,而稻叶呼吸在20~44℃之间随温度升高呈直线增强。低温(尤其霜冻)情况下,光合效率受抑制,稻根吸水减少,导致气孔关闭和叶片枯萎。根呼吸对高温危害的反应比叶片更敏感。 水分水稻全生长季需水量一般在700~1200毫米之间,大田蒸腾系数在250~600之间,水稻蒸腾总量随光、温、水分、风、施肥状况、品种光合效率、生育期长短及熟期而变化。单季中、晚稻在孕穗期、双季早稻在开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