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全】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全】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全】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全】

小学数学知识整理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1】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单位是1。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连续自然数相差1。

【2】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整数。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整数含有数位的个数叫做位数。最小的一位数是1。

【4】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例如)读作:一百零二亿五千零二十万零五十。

【5】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例如)七十亿零三百万四千写作:00。

【6】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例如)把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亿。

【7】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13 亿。

【8】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35 万;省略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47 亿。

【9】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例如)6÷3=2(或2×3=6),那么我们就说6能被3整除(或6能被2整除),或3能整除6(或2能整除6)。

【10】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a的约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例如)6÷3=2(或2×3=6),那么6就是3和2的倍数,2和3就是6的因数(或a的约数)。

【1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一个数最小的倍数等于它最大的约数。(例如)9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9,最小的倍数是9。

【12】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758的个位是8,所以2758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975的个位是5,所以975能被5整除。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2748的各位和2+7+4+8=21,因为21能被3整除,所以2748就能被3整除。

【13】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例如)2745的各位和2+7+4+5=18,因为18能被9整除,所以2745就能被9整除。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0316的末两位是16,因为16能被4整除,所以10316就能被4整除;1350的末两位是50,因为50能被25整除,所以1350就能被25整除。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例如)10816的末三位是816,因为816能被8整除,所以10816就能被8整除;7250的末三位是250,因为250能被125整除,所以7250就能被125整除。

【14】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最小的偶数是0。连续偶数相差2。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连续奇数相差2 。

【15】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叫做质数(或素数)。(例如)因为37只有1和37这两个因数,所以37是质数。最小的质数是2。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只有2。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叫做合数。(例如)因为91除了有因数1和91外,还有因数7、13,所以91是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6】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例如)把48分解质因数:48=2×2×2×2×3。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这个合

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17】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几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8】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是互质数。一定是互质数的情况有:①1和任何自然数;②相邻的两个自然数;③两个不同的质数。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19】自然数按能否被 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为质数、合数和1。

【20】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例如)3和5因为是互质数,所以3和5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3×5=15。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24和6因为24是6的倍数,所以24和6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24。

【21】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因数。【22】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因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是整数部分,从右向左依次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小数部分,从左向右依次分别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3】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

【6】数位顺序表:

【7】小数的分类(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1)小数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就叫做有限小数(纯小数和带小数)。

①、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②、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2)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①、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无限)循环小数(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

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Ⅱ: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②、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8】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

【9】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10、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

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3】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4】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5】两个整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即:a÷b =b

a (b≠0) 【6】分数的分类(真分数和假分数)

(1)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2)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①、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②、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7】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8】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9】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10】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

【11】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12】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13】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14】商店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出售,统称“打折”。几折表示十分之几或者百分之几

十。打几折表示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如:八五折就是原价的85%。

【15】农业收入,经常用“成数”来表示,几成就表示十分之几或者百分之几十。

【1】像-16,-8

3,,…这样的数叫做负数。负数有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 【2】像16,8

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可以加上“+”号,也可以省去“+”号。正数有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除不尽的,一般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三位小数。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3】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4】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6】百分数化成分数:把百分数写成分数形式。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1】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按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大小。

【5】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混合比较:一般先统一化成小数,再比较大小。

5、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正数小。

二、数的运算

【1】加法(一级运算):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关系式: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一级运算):己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关系式: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3】乘法(二级运算):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关系式: 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除法(二级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关系式: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字母表示:(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字母表示: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字母表示:(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字母表示:(a+b)×c=a×c+b×c

【6】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几个减数的和。字母表示:a-b-c=a-(b+c)

【7】除法的性质:

(1)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几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a×c)÷(b×c)或a÷b=(a÷c)÷(b÷c)

【8】加法的性质:一个加数加上(或减去)一个数,另一个加数减去(或加上)相同的数,和不变。字母表示:a+b=(a+c)+(b-c)

【9】乘法的性质: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不为0的数,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以)相同的数,积不变。字母表示:a×b=(a×c)×(b÷c)(c≠0)

【10】有趣的括号:括号前面是减号(或除号),去掉括号,括号里面的数所带符号变为逆运算符号;括号前面是加号(或乘号),去掉括号,括号里面的数所带符号不变。

字母表示为:a-(b-c)=a-b+c或a÷(b÷c)=a÷b×c

a+(b-c)=a+b-c或a×(b÷c)=a×b÷c

【1】整数加、减法: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小数加、减法: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3】整数乘法: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4】小数乘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得数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5】整数除法: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6】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补零,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用零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除。

【7】分数加、减法: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或相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

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方法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是因为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

【8】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表示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分子与整数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用分子与整数的乘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2)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①、整数乘分数:整数与分子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用分子与整数的乘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②、分数乘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用分数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③、小数乘分数:把小数化成分数(或者把分数化成小数,也可以让小数与分母同时除以不为0的数进行化简),然后再乘。

【9】分数除法:甲数乘以乙数(乙数≠0)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10】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的倒数:把原分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整数的倒数:用整数做分母,分子是1的分数;小数的倒数:先把小数化成分数,然后按求分数倒数的方法找。百分数的倒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形式,然后按求分数倒数的方法找。

【1】在四则运算中,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2】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改变运算顺序,但必须遵循“数字带着运算符号移”的原则,例如:172+39-72=172-72+39=100+39=139);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3】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1】“0”的计算:0+A=A,A-0=A,0×A=0,0÷A=0

【2】“1”的计算:1×A=A,A÷1=A

【3】同数(A≠0)的计算:A×A=2A,A÷A=1,A+A=2A,A-A=0

【1】加法(或乘法)中:一个加数(或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或因数)越大,和(或积)越大;另一个加数(或因数)越小,和(或积)越小。

【2】减法(或除法)中:减数(或除数)不变,被减数(或被除数)越大,差(或商)越大;被减数(或被除数)越小,差(或商)越小。被减数(或被除数)不变,减数(或除数)越大,差(或商)越小;减数(或除数)越小,差(或商)越大。

【3】乘法中:一个因数>1,积>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1,积<另一个因数

【4】除法中:除数>1,商<被除数;除数<1,商>被除数

三、式与方程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1)数与字母相乘,可以省略乘号,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例如)a×3可以简写成:a·3或3a;

(2)字母与字母相乘,可以省略乘号,也可以写成乘号的简写法,

(例如)不同字母相乘:a×b可以简写成:a·b或ab;

相同字母相乘:a×a可以简写成:a·a或a2(读作:“a的平方”或“a的二次方”);

(3)注意:数与数相乘不能省略乘号。

【3】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4】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解方程不一定是解比例,但解比例是解方程。

【5】当n表示任何一个自然数时:2n表示偶数;2n+1表示奇数。

【6】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或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7】比较2a和a2

(1)2a表示两个a相加(也就是2乘a),即表示:a+a

(2)a2表示两个a相乘,即表示:a×a

(3)比较大小

①、当a<2,2a>a2;如a=1时,2a=2×1=2,a2=1×1=1,2>1。

②、当a=2,2a= a2;如a=2时,2a=2×2=4,a2=2×2=4,4=4。

③当a>2,2a <a 2;如a=3时,2a =2×3=6,a 2

=3×3=9,6<9。

【8】解方程及检验方程(举例)

(1)2x +4=16 (2)12-3x=9

2x +4-4=16-4 3x=12-9(依据“减数=被减数-差”) 2x=12 3x=3

2x ÷2=12÷2 x=3÷3 X=6 x=1

(3) 4x -x=9 (4)18÷2x=3

(4-1)x=9 2x=18÷3(依据“除数=被除数÷商”) 3x=9 2x=6

X=9÷3 x=6÷2

X=3 x=3

检验:把x=3代入原方程, 检验: 把x=3代入原方程,

左边=4x -x =4×3-3=12-3=9, 左边=18÷2x =18÷(2×3)=18÷6=3, 右边=9, 右边=3

左边=右边, 左边=右边,

所以x=3是方程4x -x=9的解。 所以x=3是方程18÷2x=3的解。 四、常见的量

【1】把计量得到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2】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叫做单名数。

【3】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

【4】名数的改写方法: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乘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除以进率。(例如)

(1)12千米=(12000)米。想:要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即:12×1000=12000米。

(2)40分=(32)时。想:要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即:40÷60=3

2时。 (3)50吨70千克=(50070)千克。想:先把50吨改写成50×1000=50000千克,再用70千

+50000千克=50070千克,即:50×1000+70=50070千克。

(4)50吨70千克=()吨。想:先把70千克改写成70÷1000=吨,再用吨+50吨=吨,即:50+70÷1000=吨

(5)62703dm =(6)3m (270) 3dm 。想:要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即:6270÷1000=63m 余2703dm 。

(6)3m =(8)3m (30)3dm 。想:取3m 的整数部分的8表示为3m 的量,剩余的3m ,按照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方法改写成3dm ,即:×1000=303dm 。

(7)532时=(5)时(40)分。想:取532时的整数部分的5表示为“时”量,剩余的3

2时,按照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方法改写成“分”,即:3

2×60=40分。

【1】长度单位

(1)单位名称及对应字母:千米(公里)---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除过千米和米)其它相邻长度单位进率都是10。

(2)单位大小(实物参照):1米(小方桌边长);1分米(粉笔盒棱长);1厘米(手指宽度);1毫米(缝衣针孔宽度)。

(3)常用进率: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千米=100000厘米

【2】面积单位

(1)单位名称及对应字母:平方千米---2km 、公顷、(公亩)、平方米---2m 、平方分米---2dm 、平方厘米---2cm 、平方毫米---2mm 。相邻面积单位进率都是100。

(2)单位大小(实物参照):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边长1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亩);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小方桌面);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粉笔盒一个面);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手指甲盖);边长1毫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毫米(缝衣针孔)。

(3)常用进率: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公亩) 1(公亩)=1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3】体积(或容积)单位

(1)单位名称及对应字母:立方米---3m 、立方分米(升)---)(3L dm 、立方厘米(毫升)---)(3ml cm 、立方毫米---3mm 。相邻体积(或容积)单位进率都是1000。

(2)单位大小(实物参照):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小方桌所占空间);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粉笔盒所占空间);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手指尖所占空间);棱长1毫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毫米(缝衣针孔所占空间)。

(3)常用进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4】重量单位

(1)单位名称及对应字母:吨---t 、千克(公斤)---kg 、克---g 。相邻重量单位进率都是1000。

(2)常用进率: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5】人民币单位

(1)单位名称:元、角、分。相邻人民币单位进率都是10。

(2)常用进率: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6】时间单位

(1)单位名称:世纪、年、季度、月、旬、日、时、分、秒,

(2)常用进率:

①、1世纪=100年 1年=12月 1年(平年)=365天 1年(闰年)=366天 ②、 一个月的天数:

大月有31天(包括:1、3、5、7、8、10、12月)

小月有30天(包括:4、6、9、11月)

平年2月有28天 闰年2月有29天

③、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④、一年有4个季度,每个季度3个月

第一季度:1、2、3月;

第二季度:4、5、6月;

第三季度:7、8、9月;

第一季度:10、11、12月。

⑤、一年大约有52个星期;一星期有7天。

⑥、一个月有三旬(上旬:1~10日;中旬:11~20日;下旬:21~月底)。

⑦、判断某年是闰年或平年: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否则都是平年。

(例如)1980÷4=495,1980是4的倍数,所以1980年是闰年;1982÷4=495余2,1982不是4的倍数,所以1982年是平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否则都是平年。

(例如)1900÷400=4余300,1900不是400的倍数,所以1900年是平年;2000÷400=5,2000是400的倍数,所以2000年是闰年;

五、比和比例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有前项(比号前的数)和后项(比号后的数)。

(二)比例

【1】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例中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比例的内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意三项,可以求出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未知项的过程,叫做解比例。

【4】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正比例关系式表示为:(一定)=k x

y 。 【5】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式表示为:x ·y = k( k 一定)。

六、数学思考

n 个点,可以连成“(n -1)+(n -2)+(n -3)+…+1”条线段,或用公式“n ×(n -1)÷2”计算线段条数。

n 条射线,能组成“(n -1)+(n -2)+(n -3)+…+1”个角,或用公式“n ×(n -1)÷2”计算角的个数。

【1】等差数列的意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相等,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相等的差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这一列数的个数叫做项数。

【2】等差数列的公式

(1)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2)和=(首项+末项)×项数÷2

(3)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

【1】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n 种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A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B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C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A +B +…+C ”种不同方法。

【2】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一步有A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

步有B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C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A×B×…×C”种不同的方法。

(每分钟通知一个人),那么1分钟通知到1人;2分钟通知到:1×2+1=3人;3分钟通知到:3×2+1=7人;4分钟通知到:7×2+1=15人;5分钟通知到:15×2+1=31人……n分钟通知到:(n-1)分钟通知到的人数×2+1 =n分钟通知到的人数。

【1】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2】邮政编码由六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如448268,它的前两位数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如44表示湖北省;第三位数表示邮区代号,如448代表湖北省荆门邮区;第四位数表示县(市)的编号,如4482代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邮局;最后两位代表邮件投寄局(所),所以448268表示的就是: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五里邮电支局的投递局。

【3】身份证号码是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行政区划代码,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7位数字也表示性别区分,奇数为男,偶数为女),第18位为效验码。

第二部分:空间与图形

一、基本概念

【1】线

(1)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没有端点。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过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的连线中,垂线最短。

(3)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线之间垂直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2】角

(1)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在放大镜下看角,角的大小不变。

(2)角的度量: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的角,记作1°。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该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3)角的分类:大于0°,而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等于180°的角叫做平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为一个360°的角叫做周角。

(4)1周角=2平角=4直角,1平角=2直角。

【3】三角形

(1)由三条线段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图形叫三角形。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n边形内角和是:(n-2)×180°。

(3)三角形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

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4)三角形按角分: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5)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里,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一条边叫做底;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边上的两个角叫做底角。

(6)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7)为了表示方便,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字母如果是A、B、C,则三角形可以表示成△ABC。【4】四边形

(1)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四边形容易变形。(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上、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在梯形里,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做菱形。

(5)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四个内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做长方形。

(6)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内都是直角,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7)最少用四个相等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

【5】圆

(1)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o);圆心决定圆的位置。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圆的半径(r);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经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圆的直径(d)。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同一个圆里的直径都相等,半径都相等。

(2)圆周长中任意两点的距离叫做“弧”。

(3)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而且是一个固定的数。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用字母“π”表示,π=…… 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即π≈ 。约1500年前,中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应在和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七位小数的人。

(4)画圆可以用圆规来画:先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作为圆心;再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作为半径;然后让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成一个圆。(5)如果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则直径比是2:3,周长比是2:3,面积比是4:9。(6)一条弧和经过这两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在同一个圆里,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有关。

【6】周长和面积

(1)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3)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梯形面积相等。

(4)周长相等的几个平面图形比较,圆的面积最大,其次是正方形、长方形……。

【1】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正方体可以看成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至少用八个相同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4)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12条棱、6个面、8个顶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是正方体);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正方体12条棱都相等,6个面都相等;长方体中最多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最多有4个面大小相等。

【2】圆柱

(1)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有无数条高。圆柱有一个

曲面,叫做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2)圆柱的三个特点:①上下一样粗细;②侧面是曲面;③两个底面是相同的圆。

【3】圆锥

(1)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2)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个底面,一个顶点,一条高。(3)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个扇形。

【4】表面积和体积

(1)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的和,叫做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2)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5】联系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把一个圆可以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拼成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C÷2×r=(2πr÷2)×r=(πr)×r=π2r。

(3)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C×h=πd×h =2πr×h。

(4)把圆柱可以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圆柱的体积等于拼成长方体的体积。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5)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三倍。(6)体积和底面积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高是圆锥的三分之一,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7)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①、选定一个圆柱形容器,里面装适量能淹没被测量物体的水,并测量出圆柱形容器的底面半径和所盛水的高度,根据V=π2r h,求出容器中水的体积。

②、将不规则物体淹没入水中,测量出这时水面的高度,同理算出这时的容器中水的体积。

③、沉入不规则物体后水的体积与未沉入物体前水的体积之差就是这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一概念 (一)整数 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例如15÷3=5,所以15能被3整除,3能整除15。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 、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28=2×2×7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因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汇集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 、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1、小数的读写:读小数时,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即使是连续的0,也要依次读出来。写小数时,也是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2、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叫做纯小数;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3、比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 1、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角),十分位(角)上数字大的小数就大…… 小数的加减法 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①小数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②小数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2、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小数加减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从末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如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得数的小数点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4、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同级运算,从左往右;有括号的,先里后外。 5、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1、轴对称图形: ①如果一个图形沿着直线对折之后,左右两边能重合。 ②有的轴对称图形不止一条对称轴。 ③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2、左右对称图形距离对称轴近的另一边也近,距离远的另一边也远。 3、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形是轴对称图形。 ①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②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菱形有2条对称轴。 ③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④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⑤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4、镜子中的数学:左右对称图形左右正好相反,上下对称图形,上下正好相反。发现镜子中的人和照镜子的人左右方向正好相反。 5、平移与旋转 ①平移现象:飞机飞行、升国旗、坐缆车、开汽车。平移是指整个物体沿某个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全】

小学数学知识整理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1】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单位是1。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连续自然数相差1。 【2】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整数。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整数含有数位的个数叫做位数。最小的一位数是1。 【4】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例如)读作:一百零二亿五千零二十万零五十。 【5】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例如)七十亿零三百万四千写作:00。 【6】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例如)把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亿。 【7】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13 亿。 【8】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35 万;省略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47 亿。 【9】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例如)6÷3=2(或2×3=6),那么我们就说6能被3整除(或6能被2整除),或3能整除6(或2能整除6)。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整理(全)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1、开口向左读大于,尖角向左读小于,一双筷子是等于。 比较两数大和小,前面数大用大于,前面数小用小于,两边相等用等于。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2、把几部分的数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要用加法计算。如: 从总数里拿走(或去掉、吃了、飞了)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如: 3、一个数加0或减0,还得这个数。 4、6个面都相同的是正方体;长长方方的是长方体;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形的是圆柱;圆圆的,可以向任意方向滚动的是球。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 5、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都是平面图形,都是立体图形上的一个平平的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是看边的长短,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是看面的形状,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6、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7、大问号,弯弯绕,问个问题不知道,一滴眼泪往下掉。 大括号,像花边,两条花边分两方,两边合起就用它。 问号挂在括号下,加法来算共多少。 问号掉在括号上,减法来算一部分。 正确使用加减法,解决问题我最棒。 8、计算连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加。 9、计算连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用得数减去第三个数。 10、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11、凑十法:九凑一,一凑九。八凑二,二凑八。 七凑三,三凑七。六凑四,四凑六。 双五相见就满十。 1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有1个十在十位写1,有2个十在十位写2,有几个一在个位写几。个位上的数是几就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是几就表示几个十。 读数写书都从高位起。 13、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 14、确定位置时,一般横为行,竖为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如:8+7﹦7+8﹦15 15、破十法就是先把十几分成十和几,先用十减去减数,减得的结果再和几合起来。 16、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17、时针最粗、最短,分针较细、较长。 认识钟面上的刻度: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 时针转动1大格是1小时,分针转动1小格是1分钟。 1时=60分 认识整时与半时,先看分针指哪里。 整时分针指12,时针指几是几时。 半时分针指向6,时针就在两数间, 半时时针过了几,我们就读几十半。 18、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计算技巧: 大数是9,用小数减1,剩几就是十几。如:9+6=?,大数是9,小数是6,用小数6-1=5,所以9+6=15。 大数是8,用小数减2,剩几就是十几。 大数是7,用小数减3,剩几就是十几。 大数是6,用小数减4,剩几就是十几。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西北←→东南, 东北←→西南。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4、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指南针的一端永远指向北,另一端永远指向南。 5、在描述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的时候,一定要清楚正方向在哪里,还有以谁为主。 6、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7、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方向标跟着走动。 8、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 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描述的时候要注意的是选取哪个物体为主的,以谁为“主”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用乘法验算)。 2、关于0的一些规定: (1)0不能作除数。(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4)0乘任何数都得0。 (5)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6)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3、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 (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再商。) (百位够除)(百位不够除)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小学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2019年小学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2019年小学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供您参考。 一、位置 在学习位置时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起初确定一点位置是根据规定和约定。由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先画X轴,而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先用小括号将两个数括起来,再用逗号将两个数隔开。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列数与行数必须是具体的数,而不能用字母如(X,5)表示,它表述一条横线,(5,Y)它表示一条竖线,都不能确定一个点。 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二、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法的算法: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数的化简: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关于分数乘法的计算:可在乘的过程中约分,也可将积的分子分母约分,提倡在计算过程中约分,这样简便。

约分的书写格式:把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特别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是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是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0没有倒数。 三、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就是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除以一个数是乘这个数的倒数,除以几就是乘这个数的几分之一。 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但仍读几比几。注:10/2=5/1,表示比读5比1,19:2=5,是比值,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重要知识点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 单数:1、3、5、7、9 ······ 双数:2、4、6、8、10 ······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 毫米: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 1毫米=0.1厘米; =0.01分米; =0.001 米; =0.000001 千米 2. 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度单位,符号为:cm.,1厘米=1/100米。 1厘米=10毫米 =0.1分米 =0.01 米 =0.00001 千米. 3. 分米: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0.0001 千米(km)=1分米 0.1 米(m) = 1 分米 10厘米(cm) = 1 分米 100毫米(mm) = 1 分米 10分米=1 米(m) 0.1 分米=1 厘米(cm) 0.01 分米=1 毫米(mm) 4. 千米:千米又称公里,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国际标 准长度计量单位,符号km。 1千米(公里)=1,000 米(公尺)=100,000厘米(公分)=1 ,000,000 毫米(公厘) 5. 吨:质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 6. 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

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把和放在等号(=)之后。例:1、2和3之和是6,就写成:1+2+3=6。 7. 加法各部分名称 “ + ”是加号,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是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是和。 100 (加数)+ (加号)300 (加数)=(等于号)400 (和) 8. 加法性质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9. 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运算叫做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10. 减法的性质: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1. 验算:算题算好以后,再通过逆运算(如减法算题用加法,除法算题用乘法)演算 一遍,检验以前运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12. 验算的作用:验算能够有效地检查出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但对解题思维上的 错误无太大用处,通过验算(用结果来推导条件)所得的数据与原数据比较来建议运 算是否正确。 13. 四边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四条线段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的立体图形叫四边形。由 凸四边形和凹四边形组成. 14.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15. 周长:环绕有限面积的区域边缘的长度积分,叫做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周长的长度因此亦相等于图形所有边的和。 16. 估计:根据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 17. 余数:在整数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与不能整除两种情况。当不能整除时,就产生余数, 取余数运算:1.指整数除法中被除数未被除尽部分。 例如27除以6,商数为4,余数为3。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1时,c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一生活中的数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可爱的校园(数数) 知识点: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二比较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 知识点: 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知识点: 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 轻重(比轻重) 知识点: 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三 加减法(一)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完整word版)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一、概念 (一)整数 1、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⑴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12.543 亿。 ⑵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⑶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厦大附小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 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最粗,秒针最细最长)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这是分针正好走一小格。 2、进率。(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60分=1时 1分=60秒 60秒=1分半时=30分 30分=半时 3、(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解决时间问题一般思路和公式: 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特别注意:中间是0的退位减法,例如:309-189;1000-428等 3、⑴加法公式: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另一个加数+加数=和 ②和-另一个加数=加数 ⑵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减法的验算:①差+减数=被减数②减数+差=被减数③被减数-差=减数 特别注意:验算时“验算”别忘了写!!! 第三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 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新版)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7.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以后称为“标准量”)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是”、“占”、“比”、“相当于”的后面 (3)画出线段图,标准量与比较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即可,标准量与比较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即可。 (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标准量×对应分率=比较量。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 几 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5)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12.乘法应用题有关注意概念。 (1)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量 (2)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是、比、相当于、占、等于”后的规则。 (3)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多的数占乙的几分之几,乙比甲少几分之几表示乙比甲少的数占甲的几分之几。 (甲-乙)÷乙 = 甲÷乙-1(甲-乙)÷甲 = 1-乙÷甲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测量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测量知识点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我们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这篇测量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 认识分米、毫米、千米 1、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成1dm 2、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写成1mm 3、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km 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之间的换算 1、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3、1米=100厘米或1m=100cm 4、1米=10分米或1m=10dm 5、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间的实际长度 1、一张IC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1扎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3、公共汽车两站地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 4、根据详尽情境选择适合的长度单位 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 知识点:

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1米=10分米或1m=10dm; 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知道1分米或1毫米的实际长度。 3.能利用长度单位之间关系进行单位换算 1千米有多长(千米的认识) 知识点: 1.体验1千米有多长。 2.了解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3、能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1、毫米、分米的认识: (1)会用厘米估计多见物体的长度,并在实际测量中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毫米和1分米大约有多长,会用毫米和分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估计。 (3)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能根据详尽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会用这些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4)能完成有关的计算和应用,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千米的认识: (1)了解“千米“是比“米“大很多的长度单位,知道1千米大 约有多长,并初步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念总结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 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 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把0.25化成分数,即1/4,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数4,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所以,比和比例的联系就可以说成是: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由至少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合而成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是比的意义。比例有4项,前项后项各2个. 1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比的性质用于化简比。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 16.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16年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小学是我们整个学业生涯的基础,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下就是为大家分享的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生活中的数学 各课知识点: 可爱的校园(数数) 知识点: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 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 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正整数: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做正整数.相邻的两个正数整数之间相差1. 0: 0是一个数,是一个自然数,也是一个整数,但不是正整数或负整数. 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作为某些数量的界限,如0o C等. 0是一个偶数.0不能作除数,不能作分母,也不能作比的后项. 负整数: 像-l、-2、-3、-4、-5……这样的数就叫做负整数.相邻的两个负整数之间也是相差1. 整数: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整数. 整数包括负整数、0和正整数. 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l、2、3、4、5、6、7……叫做自然数.自然数包括0和正整数. 正数:正数包括正整数、正分数、正小数、正百分数等. 负数:负数包括负整数、负分数、负小数、负百分数等. 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数对: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写者都要从高位到低位,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不管读和写都要进行分级.如534007000602读作:五千三百四十亿零七百万零六百零二 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 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例如: 7 12 的分数单位是 1 12 ,它有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一个整数(零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也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相互之间可以互化. 分数的基本性质: 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小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 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例如0.3、0.24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例如0.25、 0.423 有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这样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 也是无限小数,它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

人教版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一、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二、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乂高* 2。公式S= a xh *2 正方形的面积二边长x边长公式S= a x a 长方形的面积=长乂宽公式S= a x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乂高公式S= a x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2公式S=(a+b)h十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乂宽x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x n公式:L= n d = 2冗r 圆的面积=半径x半径x n公式:S=冗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 n dh = 2 冗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 冗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二1/3底面X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 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 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 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 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口:(2+4 )X5 = 2 X5+4 X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

部编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准备课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