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乡土建筑与生态建筑

乡土建筑与生态建筑

乡土建筑与生态建筑
乡土建筑与生态建筑

乡土建筑与生态建筑

(戴雯建筑082班 200804110201)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发展绿色和生态的投入、产出活动将是新世纪反战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开始了对各种与生态学相关的学科的在认识和探索。

作为建筑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生态建筑学体系中中的一个子系统,乡土建筑系统以及对这种系统的研究和学习越来越受到广大专家、学者和热心人士的重视。应该了解乡土建筑的本质,及其特点,并将其优势尤其是在生态环境上的不可忽视的成就运用于当代建筑中。

关键词:乡土建筑的理解气候生态学与气候有关的建造方式

一、对乡土建筑的理解

按照通俗的理解,“乡土建筑”就是在乡土环境中生长起来的建筑。这种理解是广义层面上的,比这把其内容分为三个体系:环境体系、生命实体体系、文化体系。

1、环境体系

建筑本身是有生命的,这种生命实体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它所“生存”的环境,这种环境构成生育实体建筑的基质;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气象、土壤、水文、植被等等。乡土建筑在生成的过程中与这些环境要素间和谐关系的处理是本文要阐述的主要内容。

2、生命实体体系

你无论是建筑单体还是建筑群体,其结构、构造、形式、色彩、风格、材料等各要素都可归于这个体系当中,是它们构成了有生命的建筑。

3、文化体系

清华大学建筑系陈志华教授曾语:“乡土建筑就是一部史书。”乡土建筑的生成过程就是一种或多种文化形成的过程,这些文化随地域的不同而不同,同时也存在同质与异质的不同,它们体现的是多元化和复杂性。

二、乡土建筑与生态学

之所以说乡土建筑本身是有生命的,这与乡土建筑中的生态学、生态哲学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乡土建筑中的环境体系就是一种生态系统,只是建筑在这个系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它不同于现代生态建筑学中的生态系统,因为它既包括自然的也包括人工的生态系统。如果没有了环境体系,那么“乡土建筑”就不再被称为乡土建筑了。

中国古代的建筑营造完成了一项颇具意义的成就:自然的人化过程、人的自然化过程。笔者认为,乡土建筑完成的就是一个建筑的自然化过程,加之人的作用和影响。我们大致用下图来表示乡土建筑的产生过程:

结构形式

类型用料

色彩空间地域风格围合象征符号山水形势传统哲学

(天人合一、

风水等)

精神需求

———→

心理感知

——————

空间环境营造

———→

物质需求

——————

乡土建筑本体

———→

从上图可知,几乎所有的系统构成要素和条件都存在一种相互的关系,而这种相关性

对乡土建筑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从图中抽取一些相关的要素对象图建筑中的生态哲学和理念进行阐述。

1、意识层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把“天人合一”当作思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地、人合一”,三者之间和谐关系的正确处理在古代建筑营造中得到很好的利用。这里也要提及风水学说,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理论之一的风水学说,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自然知识、人生哲理以及传统的美学、伦理学等诸多方面的丰富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回应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从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来追溯,风水一直是中国人追求理想环境的代名词,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神圣的环境理论和方位理论。风水理论在景观方面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在环境方面又特别关注人工环境与天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这也正好与乡土建筑中的生态哲学和观念相呼应。风水学说虽然不是科学,也不能用科学解释它;但是这种二元互补学说确实在乡土建筑的生成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典型的中国古城镇或村落的选址要讲求“背山面水”、“负阴抱阳”,是不是也在潜意识中寻找一种可维持的生态环境要素?

2、物质层面

古人在对建筑的营造过程中,处处体现生态观念;而这种观念在乡土建筑中的体现尤为突出。例如独具赣南特色的“九井十八厅”、多进院落式民居等,这些珍贵的建筑遗产为我们认识和研究乡土建筑中的生态哲学、观念、技术、手法提供了真实的活的资料。在建筑的空间布局方面,中间纵轴线上布置多个天井,房间围绕天井布局,天井的檐下设廊道;这种布局方法在保证房间有合适的自然采光的条件下,同时还保证了良好的自然通风。这就是为什么炎炎夏日只要走进这种民居建筑就会有凉爽之感的原因。正是天井中的这种气流和气压平衡理论为解决现代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空气流动提供了启示。

三、乡土(传统)建筑与气候

在当今的建筑设计中,一些传统建筑形式的基本处理方法或多或少地消失了,因此建筑师有必要重新思考乡土住屋中有特色的建造风格,尤其是与当地气候特征相适应的那些建筑风格。

生物气象学方法,即吸取传统房屋的经验和房屋的建造结合当地的气候。利用新材料改善房屋的结构,同时满足现代居住功能的要求,也适宜于地方气候条件。

查尔斯柯里亚曾说过:危机不仅仅在于惊人地浪费能量。真正的灾难是:建筑师把他的责任让给了设备工程师的同时,也大大消减了他想象力的进程——而这个进程在整个历史阶段都对他是有用的。西班牙阿尔汗布拉宫内凉快的,有遮阳的庭院和喷水池不只是的视觉景观其也是对格拉纳干热气候的直接反应——这是建筑创造力的最深刻和最丰富的源泉。

对生物气候最有力的肯定是,场所气候是最不可变因素。无论哪一个地区的气候,在过去的一百年或将来的一百年都不会改变或只有微小的变化(雨量、阳光、温度和湿度)。气候与其他地方性的因素相比较变化是最少的。因此气候将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不可或缺的基础因素,也是人类营建活动中必须应对的第一因素。

1、建筑的生态气候学

建筑针对气候而产生,因而建筑与气候的关系问题必然是建筑学中最古老、最普遍的课题。在农耕时代处理农业与气候关系之前,原始人必须面对和解决居所与气候的关系问题了。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与舒适要求的提高,人类不断改进和调整建筑形态,完善建筑的气候性能。从建筑形态的角度来看,特定的气候条件是其形成与演进的主导自然因素,因为建筑的原始功能本来就是给人类提供一个“这风雨、避暑寒”的庇护所,因此不同气候方式就会有不同的庇护方式,要求具有不同的建筑形态手段。因此,特定地区的气候条件是建筑形态最

重要的决定因素,气候不仅造化了自然界本身的特殊性,如地表机理、水文、植被等,而且还是地域文化特征及人类行为习惯特征的重要成因。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气候造就了建筑。

1、各气候地区的传统乡土建筑结合气候的典型建造方式

湿热气候区

湿热气候属于热带气候的一种类型,最明显的气候是环境终年温度较高,潮湿和闷热。该类气候地区中传统乡土建筑的建造原则一般要重视遮阳、通风、避湿、避雨的处理。因而表现在结合气候的建造策略上有如下方式:

(1)建筑定位常面对场地常年主导风向,布局形式较松散

房屋面朝常年主导风向,采用松散的平面布局,围护界面多处开口可以让更多的风进入和穿过室内,形成较好的通风效果。

(2)建筑底层架空

由于环境常年潮湿,为避免过湿的环境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因而房屋在建造时常作底层架空处理,架空的部分不作为居住空间,一般作为贮藏杂物之用。

(3)房屋面扩大进深小

一般来讲,湿热地区的建筑采用较大的面宽和较小的进深,有利于室内空气流动形成良好的通风效果。

(4)配置开敞空间

此类房屋常设有开敞的厅堂、亭或廊,加强横向空气对流,有利于内部房间的通风,降低室内环境的湿度,改善室内人体热舒适感。

(5)大屋面深出檐

由于气候的特殊性,遮阳和避雨显得更为重要,因而房屋的屋面一般较大,而且檐口出挑深远,既有利于排放雨水,又可减少太阳光热辐射的不利影响。

(6)可开启和通风的门窗隔扇

一般以各种轻型门窗隔扇代替内墙,可随意开启和关闭,既分隔空间又能组织通风。

(7)墙体较薄

由于热带湿热地区常年温差相对较小,因此在房屋墙体的构造上处理简单,常用当地的木材和竹材,墙体厚度显得较为轻薄,有的甚至没有围合的墙面,这样可以加快热量的散失。

(8)窗户较大

房屋窗户一般设置较大,有利于增加内部空间的通透性,使空气流通,在潮湿炎热的地区,起到通风和散热的作用

干热气候区

干热气候属于热带气候区的另外一种类型,最明显的气候特征是夏季温度较高,太阳光热辐射较大,日照较为强烈,但雨量不足,气候干燥,气温昼夜变化大。该类气候地区中建筑的建造相对干湿热地区更加重视建筑物的遮阳,设置热稳定性较高的厚重墙体。因而在结合气候的建造策略上有不同的方式。

由于干热地区一般纬度不高,处于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o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太阳光热辐射大,日照强,因而建筑都要尽量作遮阳处理。

(1)建筑物间距较小

相对于干湿热地区城市街道的宽度,干热地区的城市街道布局往往更显狭窄。南北向狭窄的街道可以使东西两边的建筑墙面较接近,相互间的阴影能减弱环境热能的吸收。

(2)内向下沉开敞式庭院布局

干热地区的建筑常以周围的内部空间围绕中间的下沉开敞庭院进行布局。这样的空间在白天可以提供更多的遮阳,能够形成阴影,夜晚可以接纳凉爽的室外空气,达到散热和室内降温的目的。

(3)厚实的墙体,小面积开窗

干热地区建筑厚墙小窗的外观形式有利于白天室内尽量保持夜间获得的凉爽温度,小窗可以减少白天的通风量,即减少从窗户的进热量,厚墙可以抵御白天太阳光热辐射的热量传入,增强热稳定性。

(4)利用水体吸收热量

常在建筑周围布置水池,利用水来吸收环境中的热量,调节微气候,改善热舒适度。

温和气候区

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纬40o~60o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气候的特点是干燥少雨,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燥,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地球上一种最基本的气候类型。在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都很大啊,所以夏季温度很高,气压很低,较为炎热。冬季受冷高压控制,温度很低,较为寒冷,也很干燥。温和气候区最明显的是冬冷夏热,气温的月变化、年变化幅度较大。

该类气候地区中建筑的建造策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重视过热期的隔热、通风与降温;另一方面还得考虑过冷期的保暖和避寒,因而在结合气候的建造策略上有如下特殊的方式。

(1)开放式前廊

由于气候比较暖和,传统木结构的构架更便于建造,房屋一般带有开放式前廊,设置宽大的外廊,具有遮阳的作用,可以起到夏季防热的效果。

(2)减少东西立面的开窗、

处于温带气候区的建筑受太阳东西日晒的几率增多,因此建筑定位时主要的开窗面尽量朝向赤道,东西向的窗一般作垂直遮阳处理。

(3)天窗

由于温带大陆气候的特点,昼夜气温变化很大,房屋一般不开侧窗,只开前窗,或通过天窗采光。通过天窗,既弥补了内向型民居的采光不足问题,又在小气候方面利用到了热压通风的原理,是室内空气保持清新。

(4)隔热的阁楼空间

一般房屋若采用坡屋面,常建有阁楼,作贮藏之用,同时也起到了在夏季隔热的功效。

(5)室内采暖——炕和壁炉

由于温带气候区在冬季温度较低,所以在过冷期室内需要保温,因而除了房屋墙体的厚度较热带地区建筑的要厚一些以外,还要进行室内采暖,所以该类地区房屋内部设有很多炕和壁炉,以达到保温要求。

寒冷气候区

寒冷气候区多分布于高纬度和南北极圈以内的极地域或高山高原地带。终年温度较低,大部分月平均温度低于15oC。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并且常伴有暴风雪。因此,在寒冷地区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建筑围合界面的保温性能。

(1)建筑外形简洁紧凑

传统的新英格兰盐盒屋,其平面十分简洁和紧凑,房间围绕中心壁炉布置,这样可以使建筑在采暖期减少热损失,提高房屋的保温性能。

我国西藏高寒地区的碉房大多为乱石砌成或土筑而成,石墙有明显的收分,门和窗都很小。平顶,外形厚重、稳固。建筑的体型系数小,有利于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2)加厚的墙体

厚重墙体的热惰性较好,在过冷期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如极地气候区爱斯基摩人的冰屋,用干雪砌成,厚度500㎜的墙体,这样可以提供较好的保温作用。

(3)深色的建筑外表面

在寒冷气候地区,深色的建筑外表面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光热辐射,使建筑表面的温度升高,从而减少围护界面的热损失,可以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

(4)覆土民居

寒冷地区的房屋建筑常有覆土做法,覆土建筑的特点是冬暖夏凉,可以保持良好的室内温度,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避免外界冷量的渗透。

(5)较陡的坡屋面

该类气候区冬季漫长,风雪较多,如北欧挪威地区采用坡屋顶的房屋,其屋面坡度一般比较陡,有利于避免雪荷载的不利影响。

(6)屋面出檐少

相对于湿热气候区,得到更多的日照比房屋的遮阳和避雨显得更为重要,因而房屋的檐口出挑相对较少,既不影响雨水排放,又有利于在过冷期得到更多的太阳光照。

(7)较大的天井

性对于热带地区房屋设置较小的天井,一般在北方寒冷地区建筑要有较大的天井或院落,以满足在冬季过冷期有足够的日照效应,接受更多的太阳光热。

四、小结

当然除了上述针对不同气候乡土建筑使用的不同建造方式值得当代建筑学习以外,乡土建筑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也是有其意义这得学习的。虽然现在只是重点讨论了乡土建筑应对气候的建造方式,但也不能忘了材料的独特在乡土建筑其特色中也很重要。

参考文献:

1、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中国乡土生态建筑环境观的当代价值

3、建筑·环境·文化——以环境和文化的观点考察乡土建筑保护

4、朱旭焰.生态建筑与城市建设问题的探讨.昆明大学学报,2005(2)

5、张鲲,气候与建筑形式解析,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节能 低碳 绿色 生态 可持续建筑区别与联系

节能建筑: 节能建筑:是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 低碳建筑: 所谓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供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它不仅能提供舒适、健康而安全的内部环境,同时具有与自然相和谐的良好的建筑外部环境。绿色建筑所代表的是高效率、环境好而又可持续性的建筑。绿色建筑不但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空间,同时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的概念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合理地设计和建造居住、办公、商贸、生产等用房,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国际上,通常认为“生态建筑”体现三大主题:一是以人为本,健康舒适;二是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三是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协调,生态建筑是一种具有复合功能的建筑。 可持续建筑: 指以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建筑,包括从建筑材料、建筑物、城市区域规模大小等,到这些有关的功能性、经济性、社会文化和生态因素。可持续建筑的理念:就是追求降低环境负荷,与环境相融合,且有利于居住者健康。其目的在于:减少能耗、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健康、提高生产力、有益于子孙后代, 关系: 生态建筑归纳起来称为“资源有效利用”的建筑(Resource Effieient Buildings),又称之为“4R”建筑,即:Reduce: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Renewable: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Recycle:利用回收材料,设置废弃物回收系统;Reuse:在结构允许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 绿色建筑、低碳建筑都是可持续建筑的组成部分,可持续建筑包含了低碳和绿色建筑,其关注的内容和着眼点更加广泛而完整。例如在减耗方面,可持续建筑不仅要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时也减少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其他有害气体对臭氧层的破坏,减少磷化物和重金属的排放,以避免对全球环境造成更严重的破坏。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1试题及答案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 1.绿色建筑基于建筑必须考虑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共生,以( B)为基本出发点。 A 破坏生态、污染环境 B 以人为本 C 商业活动 D 尊重生态、尊重环境 2.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理念已经从单纯的节能走向“四节、一环保、一运营”,其中“四节、一环保、一运营”是指( A ) A 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环境保护和运营管理 B 节能、节油、节水、节地、环境保护和运营管理 C 节电、节材、节水、节地、环境保护和运营管理 D 节能、节材、节水、节源、环境保护和运营管理 3.在改革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在有条件的城市探索( B)部门合一 A 城市规划管理和水资源管理 B 城市规划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 C 城市规划管理和能源管理 D 城市规划管理和教育资源管理 4.在推进污水大气治理的措施中,整理城市黑臭水的突破口为( A) A 中水洁厕 B 排污治理 C 黑水净化 D 源头净化 ======多选题部分 ======

5.一下具有绿色建筑性质的建筑物是( D) A 福建土楼 B 陕西窑洞 C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 D 英国伍斯特大学蜂巢图书馆 6.完善城镇存量土地再开发过程中的供应方式,鼓励原土地使用权人自行改造,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需补办出让手续的,经依法批准,可采取规定方式办理并按市场价缴纳土地出让价款。在国家、改造者、土地权利人之间合理分配“三旧”改造的土地收益。其中三旧是指(ABC ) A 旧城镇 B 旧厂房 C 旧村庄 D 违章建筑 7.加强建筑设计管理中建筑方针是( ABC ) A 适用 B 经济 C 绿色 D 美观 ======判断题部分 ====== 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做到减少成本和环境影响,加强城市和郊区的生态完整性,并增强公民的废物回收分类意识对错 9.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有效期为 3 年对错 10.绿色施工评价组织的评价结果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三方签认对错

“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作者:————————————————————————————————日期:

X X X X X X X X X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学生XXX 学号XXXXXXXXXX 专业土木工程 层次XXXX 通讯地址XXXXXXXXXXXXXXXXXXX 邮政编码XXXXX 指导教师XXXXX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和资源日益短缺,人们的生活品位逐渐提高,发展“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市场机遇日趋成熟,“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也随之越来越突出。阐明了“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概念,从都是节能的建筑、都符合国家的政策等两个方面研究了二者的相同性,同时分析了“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在特征、发展时间、要求、效益等方面的不同。发展节能建筑和生态建筑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字:节能建筑,生态建筑,相同性,不同性

目录 1.“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概念 (2) 1.1节能建筑 (2) 1.2生态建筑 (2) 2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2) 2.1节能建筑国内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2) 2.2节能建筑国外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2) 2.3生态建筑国内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3) 2.4生态建筑国外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3) 3.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异同 (4) 3.1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相同性 (4) 3.1.1都是节能的建筑 (4) 3.1.2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 (4) 3.2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不同性 (5) 3.2.1特征不同 (5) 3.2.2发展不同 (5) 3.2.3要求不同 (6) 3.2.4效益不同 (7) 4.我国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未来及发展前景 (7) 4.1我国节能建筑的未来及发展前景 (7) 4.2 我国生态建筑的未来及发展前景 (8)

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论文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绿色建筑与城市环境保护 姓名:龙杰 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专业:工程管理1103 学号: 110602317 指导教师;魏娜 2014年12月30 日

目录 绿色建筑与城市环境保护 (1)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1) 二、现代建筑遇到的问题 (1) 三、绿色建筑的发展 (2) 四、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 (3) 1、绿色建筑与社会环境 (3) 2、绿色建筑与自然环境 (4) 五、环境保护需要发展绿色建筑 (5) 1.绿色建筑有利于减少能源的消耗保护环境 (5) 2.绿色建筑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 (5) 3. 绿色建筑有利于保护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5) 4.建材的推动 (5) 5.绿色建筑有利于改善室内环境 (5) 六、绿色建筑的其他环保措施 (6) 1. 水 (6) 2.建筑物中的应用 (6) 七、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8)

绿色建筑与城市环境保护 摘要 本文主要是对绿色建筑的介绍及绿色建筑的发展,结合现在建筑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及可持续发展中绿色建筑的具大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所谓绿色建筑,是一种象征,象征着节能的、环保的、健康的、高效的人居环境,它是现代建筑为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要求的必然产物。它要考虑到建筑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绿色建筑它属于生态建筑,它是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是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 二、现代建筑遇到的问题 现代建筑是一种过分依赖有限能源的建筑。能源对于那些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的建筑意味着生命,而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不仅是导致能源紧张的重要因素,并且是使之成为制造大气污染的元凶。据统计,全球能量的50%消耗于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绿色建筑主张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和方式,使建筑由高能耗方式向低能耗方向转化,依靠节能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使建筑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实现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日本有关学者研究得出: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业有关的环境污染占比例为34%,包括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而生态环境保护是绿色建筑的追求。因此,绿色建筑设计必须深入到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考察、评估建筑能耗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建立全面能源观。首先必须注重研制、优化保温材料与构造,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如在建筑物的内外表面或外层结构的空气层中,采用高效热发射材料,可将大部分红外射线反射回去,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目前,美国已开展大规模生产热反射膜,主要用于建筑节能。此外,还可运用高效节能玻璃,硅气凝胶——新型节能墙材,以提高节能效率;其次,研制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力、水力)的收集,储存装置和热回收装置。太阳能是一种最丰富,便捷,无污染的绿色能源,近年来在我国的天津、北京、甘肃、河北等省市建立了17座被动式太阳能恒温式住宅,以建筑物本身为太阳能收集器,从而达到屋内取暖制冷的目的。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城市化让我们生活越来越便捷越来越美好,然而当下社会面临诸多发展带来的问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居民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这不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模式。作为全球最知名建筑地产综合企业集团,如何减少约占全社会总能耗三分之一的建筑能耗打造绿色建筑的确是个命题。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重

关于未来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趋势的探讨

关于未来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趋势的探讨 摘要本文介绍了生态建筑设计、内容与特点,结合生态建筑设计方面存在问题分析,我们提出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与手法,指出建筑设计生态化的发展趋势,包括:探索和运用新的生态技术,加快建筑的生态化;在能源利用方面的发展趋势;物质材料的运用方面的发展趋势;环境属性与科研机制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趋势 前言 工业化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社会经济虽然呈现出繁荣的趋势,但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最后,它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建筑业的发展和创新过程中,也出现了现代建筑技术、设备和材料,极大地提高了现代建筑的水平。为生态建筑的设计和生态建筑的实现奠定了基础[1]。 1 生态建筑设计、内容与特点 1.1 生态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 所谓生态建筑就是结合以人为本的设计理论,从人、建筑、自然三者构成的整体环境出发。生态建筑,要求设计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的建筑,使建筑不再与自然割裂分离,而是与自然、与生态形成一种和平共处的平衡状态。倘若将建筑比作一个生态系统,那么生态建筑设计就是生态系统的构建,在这一构建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科学理论,将建筑内以及建筑以外的物态因素进行合理组织,确保在建筑这一生态系统中,其所涉及的物质能源能够实现循环利用,生态建筑的设计,不仅能够高效利用资源,为人们打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能够降低消耗,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最终实现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所谓绿色建筑就是以建设生态宜居建筑为着力点,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绿色、环保方向延伸,进一步挖掘建筑投资增长点。开展建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着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绿色建筑体现着这样的特点,它没有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建筑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1.2 生态建筑设计基本内容 一是在建筑设计中尽量使用可循环再造及环保的物料,以减少建筑废物。例如,使用环保管道。二是立足节能视角,对再生资源充分加以利用。节能是生态建筑的显著特点之一,节能通常指对能源加以节约,降低能耗,但从其深层含义理解,节能还意味着对能源使用率的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在设计生态建筑时,应

浅谈“生态建筑”和“节能建筑”的异同

X X X X X X X X X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 同 学生XXX 学号XXXXXXXXXX 专业土木工程 层次XXXX 通讯地址XXXXXXXXXXXXXXXXXXX 邮政编码XXXXX 指导教师XXXXX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和资源日益短缺,人们的生活品位逐渐提高,发展“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市场机遇日趋成熟,“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也随之越来越突出。阐明了“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概念,从都是节能的建筑、都符合国家的政策等两个方面研究了二者的相同性,同时分析了“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在特征、发展时间、要求、效益等方面的不同。发展节能建筑和生态建筑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字:节能建筑,生态建筑,相同性,不同性

目录 1.“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概念 (2) 1.1节能建筑 (2) 1.2生态建筑 (2) 2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2) 2.1节能建筑国内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3) 2.2节能建筑国外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3) 2.3生态建筑国内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3) 2.4生态建筑国外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4) 3.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异同 (5) 3.1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相同性 (5) 3.1.1都是节能的建筑 (5) 3.1.2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 (5) 3.2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不同性 (6) 3.2.1特征不同 (6) 3.2.2发展不同 (8) 3.2.3要求不同 (9) 3.2.4效益不同 (10)

生态城市及绿色建筑简介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0春季刊简介 资讯 国内外前沿报道 评论 科学借鉴与因地制宜发展﹍﹍﹍﹍﹍﹍﹍﹍﹍﹍﹍﹍﹍﹍﹍﹍﹍﹍特约评论员结合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应注意的问题。认为一方面应该科学、合理地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另一方面应根据国情,走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同时要积极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的体制建设和机制创新,加强绿色建筑的教育和推广工作。 特约专稿 可持续建筑的挑战与2010年的香港﹍﹍﹍﹍﹍﹍﹍﹍﹍﹍﹍﹍﹍﹍﹍﹍黄锦星在2010年来临之际,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聚居在城市。亚洲城市化的进程尤其快速。如何培育可持续的城市形态成为我们最为关键的共识。作为紧凑城市形态的香港正在发展低碳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交通节能方面。这种超高密度的城市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而香港的发展经历可以为其它一些亚洲城市借鉴。香港努力在改善城市可居住性的同时,进一步减少人均的碳足迹,由此作为热带气候下高密度建筑环境的典范。本文介绍了香港公共和私人领域的可持续建筑创新,其中包括政府在空气流通评估和城市气候图上的咨询研究、公众在建筑设计中创建有质量和可持续的建筑环境的努力、近期香港绿色建筑委员会的成立。 台湾的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研究﹍﹍﹍﹍﹍﹍﹍﹍﹍﹍﹍﹍﹍﹍﹍﹍﹍林宪德能源对外依存度达98%以上的台湾,建筑的节能减碳政策已成为其永续营建政策的一环,1995年第一次实施建筑节约能源设计法规与技术规范,至2009年前后经过六次强化节能规范的标准与适用范围。1999

年建立了台湾新建建筑物之绿建筑评估系统,又称EEWH-NC系统,并制订《绿建筑解说与评估手册》,推出《绿建筑标章》的认证制度,2009年完成都市热岛评估系统EEWH-HI与生态小区评估系统EEWH-EC,2010年即将完成高科技厂房绿建筑评估系统EEWH-EF以及既有建筑物绿建筑评估系统EEWH-EB,这些版本将构成一系列更完整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学术研究 中国绿色低碳住区减碳技术评估框架体系(讨论稿节选)﹍﹍﹍﹍﹍﹍﹍﹍﹍﹍﹍﹍﹍﹍﹍﹍﹍﹍﹍﹍﹍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精瑞(中国)不动产研究院 低碳建筑已成为建筑界,产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但国内外学术界至今对“低碳建筑”并未作出明确科学的界定。要科学地界定低碳建筑需要确定各类建筑低碳排放的标准,同时要建立起建筑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和评估办法。这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多专业共同认真研究的课题。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邀请建筑界部分专家对住宅区减碳排放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绿色低碳住区减碳技术评估框架体系”讨论稿。讨论稿提出了“低碳住区”的技术要点,构建原则及减碳评估指标。对住区建筑节能,节水,住区绿化,住区交通以及住区建造期、运行期的许多技术措施提出了量化的计算方法。对住区各个系统的减碳减排放状况提出了评价办法。讨论稿提出的评估框架体系试图为住宅区的减碳计算和评估提出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技术方法。这是我们看到的国内第一个提出的系统的减碳技术评估框架体系。这个讨论稿尽管是邀请各方面建筑专家经数次讨论而成,但这毕竟是“一家”之言。讨论稿中所确定的计算方法是否科学,对碳排放状况的评价方法是否合理等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论证。既是讨论稿,稿中的论点、公式、方法就可能有不全面、不准确、不科学的部分。这个讨论稿共有5章,核心内容是2~4章。限于篇幅本刊将讨论稿最核心的2~4章全文发表。希望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和讨论。 美国的创新性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卡桑德拉·亚当斯 本文介绍了一些美国环保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发展前沿的创新者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包括普林尼·菲斯克(Pliny Fisk)的原材料实验,戴维·伊斯顿(David Easton)对夯土技术的现代化改革以及戴维·艾森伯

生态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生态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今天,世界上的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建筑的建设已成为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建筑的需求不仅是人们在传统意义上生活和工作的场所,而且是对节能、环保、绿色等的需求。自上世纪60年代的“生态建筑”概念以来,人类建设的历史有了新的概念和方向。生态建筑领域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后,相关概念被引入行业。但随着“生态建筑”的普及和应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文件,引导产业从政策走向发展。中国的“生态建筑”呈现出发展的趋势。本文分析了未来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标签:生态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生态环境 引言:为了改善建筑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的高效、低消耗、无浪费、无建筑环境,生态建筑将逐渐取代现代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新趋势。 1、生態建筑内涵及特征 1.1生态建筑内涵 生态建筑作为近年来一种新的建筑形式,有许多不同版本的生态建筑诠释。总体而言,生态建筑是建筑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不同的物理因素,通过建立相应的内部和外部的组织空间,为了实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转变本身,生态系统循环和平衡,以得到一个没有污染、效率高和环境保护。生态建筑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态建筑能够提供健康绿色的环境,给建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居住空间和空间;二是减少能源消耗,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和尊重、建筑和环境实现融合机制。 1.2生态建筑特征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生态建筑的表现主要是选择不同的绿化方式来改善建筑周围的微气候,选择大跨度和轻建筑结构,以增强建筑空间的适应性。生态建筑的设计,将从生态建设的特点出发,其特点是:一是对区域内外建筑设计环境相对应关系的整体和系统考虑;二是注重人与环境的自然和谐共存,相互分离;三是自然材料和绿色环保材料的选择,尽可能在建筑材料的范围内允许,尽量利用自然选择可回收材料;四是从自然和可再生能源中选择节能环保技术,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五是施工现场尽可能远离污染区。 2、生态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2.1节能、环保的设计方面 在建筑设计中,第一个方面是把节能和节能作为核心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实现各种建筑特色的融合。现在大部分建筑设计完成的建筑师,建筑师负

绿色建筑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中的作用——以苏州吴中太湖新城为例

绿色建筑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中的作用——以苏州吴中太湖新城为例看绿色生态城市建设中绿色建筑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9-12-31T14:22:21.187Z 来源:《房地产世界》2019年14期作者:王浩1 童山中2 [导读] 以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建设为例,重点分析新兴城市建设过程中绿色建筑建设的经验,并以《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GB/T51255-2017为对照,分析了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绿色建筑所达到的建设标准。 王浩1 童山中2 1.苏州北建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苏州 215000; 2.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常州 213000 摘要:以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建设为例,重点分析新兴城市建设过程中绿色建筑建设的经验,并以《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为对照,分析了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绿色建筑所达到的建设标准。详细阐述了绿色建筑对于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坚持绿色建筑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城市;太湖新城 1 概述:城市发展建设的方向——绿色生态城区 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于2018年初通过江苏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验收,完成了一个新城市的初始阶段建设工作。验收后城市如何落实绿色和生态的理念成为城市建设的新的研究方向。同年度即2018年4月1日《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正式实施,该标准为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的建设指明了一个方向。 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规划陆地30平方公里(启动区面积10平方公里)(见图1)。经过6年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核心区(即中心商务区)以东吴郡半岛和湾东片区的开发建设,目前重点建设区域为核心区及核心区以西。 图1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规划 2 绿色建筑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中的作用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中绿色建筑重要性占比为15%,并对绿色建筑提出了具体要求,如要求区域内新建建筑应全面按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中一星级及以上的标准执行。并以单独章节对绿色建筑提出详细具体要求,本文结合吴中太湖新城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2.1高星级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在立城建设之初即十分重视绿色建筑的要求,并于2013年申报成功江苏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在后期城市建设过程中自发提高建设要求,将原计划一星级建筑100%覆盖,二星级建筑占比50%,调整为二星级及以上建筑占比100%。 截至本文发稿前已完成绿色建筑二星级申报项目19个,三星级建筑一个。竣工交付的小区有新城郡未来、融创壹号院、天地源太湖颐景、建屋吴郡半岛、永旺梦乐城等;正在建设的有歌林小镇、吴郡幼儿园、吴郡小学、吴郡邻里中心等。申报完成项目集中于图一的吴郡绿岛片区和湾东片区;绿色建筑星级完美完成建设要求(图2)。 因此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在对标《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中绿色建筑要求,相关条文可得满分。 2.2绿色建筑的上位规划 上位规划对于城区的建设起到引领作用,并最终决定城区建设的品质,因此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在建设过程中对上位规划逐步进行优化和调整,如:提出高绿色建筑星级要求、出台财政补贴制度、提供系统专业技术服务制度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尤其是财政补贴制度不仅刺激了入区开发商的建设积极性,同时保障了绿色建筑建设的技术投入。 自2013年创建江苏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至2018年初针对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绿色建筑项目共完成补贴1100万元,极大的促进了绿色建筑的建设工作。

浅谈绿色建筑与居住环境的关系

浅谈绿色建筑与居住环境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7-01-19T11:44:11.7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1期作者:杨秋云 [导读] 为了推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也在绿色建筑的课题研究上逐步走向完善。本文将论述绿色建筑在人类居住环境中的作用。 柳州市远道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广西柳州市 545000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生活的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带来了威胁。并且事实证明,这些都与建筑活动有着密切关系。为了推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也在绿色建筑的课题研究上逐步走向完善。本文将论述绿色建筑在人类居住环境中的作用。 关键词:住区环境;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1. 绿色建筑概述 1.1什么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一种高性能的建筑类型,它着眼于怎样减少环境破坏、降低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绿色建筑就是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减少材料使用过程中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的破坏。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更好的场地、更优的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高质量的建造、合理运营、及时维修与搬迁,以及尽可能的回收再利用。 1.2建筑与环境 人类从穴居走到今天的现代化城市,其中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人类学会了利用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创造了今天灿烂的建筑文明。21世纪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世界各地迅速发展的城市化,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也无形之中留下了许多问题: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污染、土地沙漠化、森林滥砍滥伐、生态系统的破坏、资源的滥用、废弃物的积累,给各种生命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带来了威胁。 绿色是生命之色,是生态系统的本色。建筑是人类为了居住、生活、生产及某种特殊的需要而建造的围护结构。绿色冠于建筑,意在把绿色生命赋予建筑,使建筑富有生机、富有活力,使建筑与环境相协调,使建筑和生态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 作为人类未来生产和生活的一部分,绿色环境建设的目的就在于为人类创造适宜的居住环境,其中包括人工环境,也应包括自然环境;要自觉地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体现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上,尊重并充分体现环境资源的价值。 1.3绿色建筑的发展 1)国外绿色建筑研究趋向成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欧、美、日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受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的影响,促使各国意识到自然能源消耗最多的建筑也应是可持续的,建筑能耗问题开始备受关注,节能要求极大地促进了建筑节能理念的产生和发展。几十年来,绿色建筑从理念到实践在发达国家已逐步趋向成熟。 2)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中国一直注重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作为关乎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环节,国家一直给予极高的重视,对绿色建筑的研究和探索也在不断地进行着。 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目前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主要是: ①缺乏对绿色建筑的准确认识,往往把绿色建筑技术看成割离的技术,缺乏整体整合和注重过程行为落实等更深层次的意识。在行业中尚未形成制度,成为自觉行动;难以保证绿色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正确实施,绿色建筑的影响力未能发挥出来。 ②缺乏强有力的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首先部门规章和奖励政策力度不够,导致开发企业对绿色建筑投入和产出经济效益主体分离,不能调动开发企业兴建绿色节能建筑的积极性,出现了绿色建筑“叫好不叫座”的局面。其次绿色建筑主管各部门尚未能协同工作,尚未提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有效的公共政策。 ③缺乏有效的推广交流平台。绿色建筑在世界各国已经收到不同程度的关注,有的已经取得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和能耗持续下降的突出成就。但在国内缺乏多层面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和组织结构,对国际的成功经验、技术、信息和政策,不能进行及时、系统、广泛的交流,缺乏组织相应的国内国际方面的学术研讨和培训。 ④缺乏广泛的社会普及宣传。对绿色建筑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无明确的案例分析,带给群众和开发商的实际利益无明显量化体现,无法发挥市场的推广作用。 2.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居住区 人类聚居学发展至今,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是研究的焦点。“绿色建筑”体系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定义人类住区模式,试图寻找最适合人类及人类环境的住区模式。 归纳国内外学者对以“绿色建筑”体系为前提的可持续住区的阐述,总结为以下几条原则: 1)整体有序原则 即依据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从随机到有序并趋于稳定的特征,在住区规划中着眼于全局,以防止系统的无序和混乱。 2)循环再生原则 即依据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可循环再生、多次利用的原理,在住区的建设中要建立和完善这种循环再生机制,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持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 3)反馈平衡原则 即依据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发展过程既受到某些限制因子的制约,又受某些有利因子的促进来保持生态平衡的原理,在住区建设和使用中,注意运用信息反馈机制来进行调节控制。通过正反馈的强化作用,是系统的发展不断趋向生态平衡的目标;通过负反馈作用,又不断地调整系统内部的良性运行机制,进而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 4)层次阶跃原则 即依据生态系统中生物有不断扩展起生态位以获得更多发展机会的趋势,在住区系统中不断调整内部结构,并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使住区系统上升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

商机与挑战:可持续城市发展之绿色建筑

商机与挑战:可持续城市发展之绿色建筑 拉尔夫·万查福特(Ralph Wahnschafft):可持续城市发展要保护与振兴并存(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UNDESA)可持续发展司高级官员) 拉尔夫·万查福特 城市应该尊重自然,考虑到城市生态环境作为一种资产,整合环境问题纳入城市规划和管理,并加快转型可持续发展。他们应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和促进绿色制造。城市和市民应该携手共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生态文明,人与环境也应该和谐共存。 有关于可持续城市的发展上,采用综合规划和管理等方式合理规划和发展城市,能促进建设在经济、文化和环境上可持续的社会。在这方面,需要对城市发展和人类住区采用整体方法,做到提供负担得起的住房和基础设施,并优先开展贫民窟改造和城市复兴工作。我们承诺努力提高人类住区的质量,包括在消除贫穷背景下改善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使人人都获得基本服务、住房和流动能力。此外,还应认识到需要酌情保护人类住区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振兴历史街区,修复城市中心地区。 在制定可持续城市远景方面,从启动城市规划直至振兴老城市和老街区,政府都应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在建筑物管理方面采纳提高能效方案,以及发展适合本地的可持续运输系统。 任志强:绿色经济不该只有开发商在做(华远地产(600743,股吧)董事长) 任志强 绿色经济主要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大家都把焦点放在开发商身上,国际上从来不是开发商做节能的,都是建筑商、材料商做节能。中国恰恰相反,在材料和其他问题上都不行,标准过低,是开发商在努力做节能产品。但要做绿色低碳的节能建筑,材料不得不从国外进口,那成本就较高。 目前,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经济的困难也在于投入较大,产品支付成本高于一般成本,因而难以被社会接受。 要发展绿色经济,应该是每个企业应该承担的职能,每一个企业都可以在生产过程中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而不仅仅是生产节能建筑材料的企业和生产节能设备的企业。此外,政府也应该从制度上规范和鼓励企业做节能。比如,在美国购买绿色标准的房子,马上给优惠和补贴,这就解决了节能房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成本等问题。 倡导绿色建筑,精装修也是表现之一,华远地产90年代初就开始做精装修房,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策略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策略 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迅猛发展,人类正以无比的勇气和智慧改造自然,书写着人类史辉煌的篇章.但是在轰隆的机器声中,人类这些“天之骄子”在征服自然的同时,自然界也正在悄然地向人类发起报复,生态危机、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匮乏,正日甚一日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一切使得人们不得不进行反思和总结,并使人类渐渐认识到大自然不是可以任意改造的,是一个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有机体,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世界上有两类资源:一是可再生资源,如水、氧气、树木、生物等,它来源于地球上的自然的发展过程;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等,它的数量在地球上是固定不变的.目前我国能源形势相当严重,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约占75%.全国年耗煤量已超过13亿t.由于燃煤效率低,对环境污染严重,造成我国大气污染和酸雨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我国能源终端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之一,目前我国建筑用能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我国的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量的45%.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建筑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建筑节能环保势在必行. 随着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的日益严重,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环境,联合国于1986年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而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各个国家正确处理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相互关系的共同的发展战略,是人类发展的唯一途径.1999年20届国际建协大会在北京召开,各国与会代表在“21世纪的建筑学”的主体下签署了《北京宪章》,《北京宪章》中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倡导科技与人文共进.因此“可持续的建筑”、“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等在广大学者和政府的多方努力下应运而生. 1绿色建筑的涵义 维基百科将绿色建筑表述为:通过在设计、建造、使用、维护和拆除等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仔细与全面的考虑,以提高建筑在土地、能源、水、材料等方面的利用率,同时减少建筑对人们健康以及周边的负面影响为目标的实践活动.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制定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认为绿色建筑追求的是如何实现从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建筑、施工到运行和拆除的全生命周期,建筑对环境造成危害总量最少,同时居住者和使用者有舒适的居住质量.评价体系分5个方面:合理的建筑选址(sustainablesites)、节水(waterefficiency)、能源和大气环境(energyandatmosphere)、材料和资源(materialandresource)及室内环境质量(indoorenvironmentalquality).该标准 成为绿色建筑实践与设计的有力推动者. 读解绿色建筑,其涵义为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中,最少程度地占有和消耗地球资源,最小且高效率地使用能源,最少产生废弃物并最少排放有害环境物质,成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利生态系统与人居系统共同安全、健康且满足人类功能需求、心里需求、生理需求及舒适度需求的可持续建筑物. 2绿色建筑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遵循以下原则: 1)和谐原则:建筑作为人类基本的生活、生产场所,由于其建造过程和使用拆除的全寿命过程存在着消耗和影响,其自身系统和谐、与环境关系和谐便成为绿色建筑特别强调的

浅谈绿色建材与建筑节能

中国矿业大学 《环境与节能》课程 专题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绿色建材与建筑节能 姓名石丽 班级 学号 学期10-11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程 2011年04月

浅谈绿色建材与建筑节能 班级姓名学号 摘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绿色建材及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特点进行分析和论述,提出了绿色新型材料及建筑节能在当前建筑中的应用,指出能 源短缺已不容忽视,节约能源势在必行。 关键词: 绿色建材,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 1发展绿色建材和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拥有自己的房子,就是拥有了自己的家,有时住房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让人头疼不已,家住顶层,夏天被太阳晒透屋顶,空调一刻不停的要开着,但是谁都知道空调开久了对身体不好。而到了冬天,墙体似乎也挡不住寒风……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支持节约型建筑的发展,利人利己 绿色建材旨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建筑材料工业。以最低的资源、能源和环境代价,用现代科技加速建材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传统建材向绿色建材产业的转变,着重解决消耗建材资源90%和能源85%的墙体材料和水泥的现代化,发展绿色建材――墙体新材料、节能玻璃窗、绿色屋顶和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为节约型建筑业发展提供支撑。。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把它放在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战 略高度坚持不懈地推进,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优美型社会的战略任务。2009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突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当低碳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热门话题的时候,如何节约能源,推广新型建筑材料,提高资源利用率等,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 目前我国仍有大部分地区采用传统的砖、瓦、灰、砂石来建造房屋,且绝大部分是由工艺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的小型企业生产的,不仅毁坏了大量的良田,耗费大量的能源,而且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房屋的建筑功能也难以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全国各地工业化的发展,排放的工业废渣大量堆积,这些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如何满足高速增长的经济对资源的需求,摒弃大量浪费有限资源的做法,做到既要保护耕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又要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发展绿色建材是实现节能减排战略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 3绿色建材的概念及特点 1 概念:所谓绿色建材,是指无毒或低毒的健康型建材、防火或阻燃的安全型建材、耗能低的节能型建材及各类新型多功能建材。从绿色墙体材料具有的特

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第24卷第3期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Vol.24No.3 2006年9月 JOURNAL OF HE BE I I N STI T UTE OF ARCH I TECT URAL E NGI N EER I N G Sep te mber2006 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王志军1 董 伟2 1秦皇岛海三建设工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张家口第五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 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是持续发展建筑的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意义,通过具体实例 简述可持续发展对于我们今天建筑设计的意义. 关键词 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中图号 T U-0 1 生态建筑 所谓“生态建筑”,其实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真正意义的生态建筑,应该是从设计、建设、使用到废弃整个过程都做到无害化.要实现这个目标,至少要做到四点:一是在建筑工业中实现高效、节能.具体到建材产品,使用再生、不产生副作用的建材产品.二是建材的研发应更多地致力于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并尽快扩大这种材料的使用范围.三是注重工程建设中的能源节约.尽量使用节能降耗、能够再生的天然材料.四是建材原料从使用到回收是否影响环境的污染,也是划定生态建筑的重要标准.最关键的是,把这种绿色理念贯穿到人居环境中去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只有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建筑的生态化. 应当说,以生态学途径解决建筑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是“生态建筑”研究中最有价值的内容.然而,以建筑单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为维持“生态建筑”的正常使用,每幢建筑必须有充足的用地面积才能保证生态循环所必需的环境空间容量.对于城市而言,这种占地多建筑面积又小的“生态建筑”既无法实施也无可想像.设想城市中的建筑各自拥有自己的“风力发电厂”、“污水处理站”、“养鱼塘”和“自留地”,该是何等景象呢?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存在的前提,必须依靠建筑自身物态因素构成一个完整的、合乎生态循环的系统.然而事实上,这样的生态系统很难在一幢甚至在一组建筑群中形成.何况建筑所需的建材及设备既不可能从建筑用地获得,又不可能从这块用地上降解,即使基地面积再大,其生态能力总是有限的. 在这方面,世界各地的建筑师都做出了很多的尝试. 20世纪60年代以后大力提倡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的建筑师有印度的C?柯里亚和马来西亚的杨经文.柯里亚提出形式追随气候的设计方法论,来适应印度各个地区的干热或湿热气候.他设计的E-mail总部大楼和MRF大厦即属此例.杨经文认为传统建筑学没有把建筑看作是生命循环系统的有机部分,没有从生态的角度来研究建筑学科的发展,而生态建筑学要求建筑师和设计者有足够的生态学和环境生物学方面的知识,进行研究和设计时应与生态学相结合.主要作品有自住宅、梅纳拉商厦和马来西亚I B M大厦等. 2 绿色建筑 提到“绿色”人们很容易联想到环保、节能、健康、效率等,也就是说,“绿色”一词已经有了它约定俗成的含义.那么,照这样理解所谓“绿色建筑”就是节能、环保、健康舒适、讲求效率的建筑.通俗一点说, 收稿日期:2005-12-30 作者简介:男,1970年生,工程师,秦皇岛市,

生态建筑与仿生建筑

生态建筑与仿生建筑 摘要:在当前全球面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的严峻局势下,如何使建筑能够减少能耗,并使建筑能够给人提供一个绿色的空间,也成为摆在国内建筑师以及建筑行业面前的一个难题。生态建筑和仿生建筑是其中的一种解决方法。本文以笔者对于国外建筑界最新动态较为熟悉的知识背景,介绍了大量的近年来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生态建筑和仿生建筑,而且其中绝大多数的作品都是国际著名建筑师的作品。这对于国内的建筑设计以及建筑学教育都会起到较好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生态学仿生学环保节能 ABSTRACT Under the serious situation of resource shortage and pollution,architectural profession ofChin a is facing a difficult question:how to make architecture of less energy consumption,in order to pro vide a green environment for human being?Sustainability and Bionics aretwo of the solutions to th is problem.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of the influential sustainable and bionic buildings around t he world,which were mostly designed by world-famous architects.This introduction is aimed to provide an inspiration for architecturaldesig n and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Ecology,Bionic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energy conservation 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新世纪的现代主义建筑有幸生存在一个和平发展的、物质富足的福利社会,然而在建筑发展之上永远高悬着一柄利剑,那就是资源的极限。 推崇不断革命、永远创新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建筑师们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之后不得不承认,当代建筑的发展将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而且也是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这就是:建筑的环保与节能问题。 因此,在世纪之交探讨当代建筑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大潮中,尽管不同建筑师所倾向的研究和表现方向不一致,但他们却不约而同或多或少地追求建筑的生态性与环保特点。这已成为20世纪末期以来当代建筑越来越受人关注的问题,而且也将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一个必经之路。 生态学(Ecology)是一门专门研究生物之间或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建筑中的生态学则是主要研究建筑为人们所创造的安居环境对自然和人的影响。而这种安居环境包含的范围也很广泛,从建筑内部的空气冷暖到室外的自然绿地,从给人们提供的公共活动空间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等方面无所不包。概括起来,一座建筑能被称为生态建筑,应该具备三个要素:第一,建筑对外界环境低能耗。一个能耗超标的建筑只能是伪生态建筑;第二,建筑让人接近自然元素,如绿化花草、风霜雨雪、日照阳光和自然通风等等;第三,建筑对外界零排放。 三点合一,就是如何提供一个让人和环境都舒适和度的人造物。由于建筑取向的不同,人们对这一目标的敏感程度也不同。而在一些具有特殊功能或背景的小型公共性建筑中,这一考量显得较为突出。因为这些特殊性决定了建筑本身的性质基调、外观形象直至内部空间的设置。 除了考虑上述三点要素而营造的建筑外,还有一种在外形上仿照自然生物的建筑形式,目前也在国外流行,这就是仿生(Bionics)建筑。 在当代,随着材料、技术等与建筑有关方面的科学水平的发展,生态建筑和仿生建筑所具有的内涵也越来越广泛。生态建筑和仿生建筑的含义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 生态建筑 现代建筑高大、宽敞、明亮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但这种建筑在彰显人类技术与财富的同时,却并不实用。通透的巨大玻璃体在保温、遮阳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虽然现代技术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