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和雅尔塔会议

教学难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80周年。回首这场战争,警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和摧残! 1939年9月1日4时40分,希特勒下令以“闪电战”的方式

,执行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电战”的滋味。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9月3日,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1年后,为什么德国再一次挑起世界大战?这一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信息,从时间和空间上认识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的出现。

图一 图二

设问:图一是发生于何时的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 提示:图一是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图二是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归纳总结:二战爆发与主要战场

(1)局部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主要战场:随着战争的推进,出现了欧洲西线、北非、欧洲东线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

2.在学习上述图文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欧洲西线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况。

目标导学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结合二战爆发后主要战场的战况,理解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历史意义。

设问:此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中、美、苏、英等国是如何走向联合的?

提示: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归纳总结:《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理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诺曼底登陆的历史作用。

材料展示: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1)毛泽东这番话是对苏德战场哪次战役的评价?运用史实佐证毛泽东对该战役的评价。

提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军元气大伤,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2)教师在上述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历史意义。

提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诺曼底登陆”图片信息,讲述诺曼底登陆的概况。

【图解战役】

目标导学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认识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内容与影响。

设问:图片再现了哪一历史事件?图片中前排左起的三位人物是谁?说说该事件的积极影响。

提示:雅尔塔会议;图片中前排左起的三位人物分别是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进一步协调了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了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采用分组形式自主学习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的相关内容,小组代表展示成果。

2.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德、日法西斯投降的史实,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设问:日本法西斯是何时投降的?为了加速日本投降,美、苏是如何对日本作战的?日本投降有何历史意义?

提示: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也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日本投降,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归纳总结:(1)法西斯投降

①1943年9月,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②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③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④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课堂总结

由于德、日、意三国结成了法西斯同盟,轴心国形成,加上法西斯蓄意发动战争,准备充分。通过“闪电战”“偷袭战”等方式,在二战初期,法西斯侵略屡屡得手。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促使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走向联合,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从此,反法西斯国家协调作战、相互联合,最终战胜了法西斯。历史告诉我们: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条理比较清晰,从七七事变、德国“闪电战”突袭波兰开始讲解战争的爆发,到德军进攻苏联,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可以说,环环紧扣,步步深入,能够让学生在教学内容的逐步展开中掌握知识,形成自己的态度与情感。本节课有待改进的地方是给予学生问题讨论的时间尚不够充裕,学生尚没有充分地展现自己的观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观点的碰撞比较缺乏。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二战的战争性质、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

【教学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原因、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时间、重要人物、标志性事件有何不同?

2、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权在建立背景和历史影响方面具有哪些共同之处?

A、建立背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德、意、日三国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对外都需要用暴力恐怖手段来巩固统治地位。对内方面,三国都需要加强镇压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对外方面,德国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日本统治集团不甘心于华盛顿会议所受的制约,意大利也醉心于对外扩张。

B、历史影响:它们代表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恐怖专政,对外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是最反动,最富侵略野心的政权。随着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了;随着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亚洲战争策源地也形成了。各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与相互勾结,预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

3、教师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意、日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其目的是瓜分和掠夺别国,充分暴露了法西斯的残暴本性。其他参战各国的人民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其中,中国等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苏联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希特勒上台之初如何对外侵略?何谓“慕尼黑阴谋”?

2、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较,爆发情况有什么不同?

4、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突袭波兰? 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为什么会迅速败亡?

5、英国和法国遭到法西斯德国侵略的情况和结果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6、正当不列颠之战胜负未分之时,德国法西斯为什么把矛头突然转向苏联?

7、德国在欧洲大陆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为什么没能使苏联屈服?请谈谈你的看法。

8、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 为什么?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慕尼黑阴谋(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辅导学生观察思考)

1、希特勒上台之初如何对外侵略?(大肆扩军备战,公开吞并奥地利)

2、何谓“慕尼黑阴谋”?(学生标注知识要素)

A、时间:1938年9月

B、地点:德国慕尼黑

C、人物:张伯伦(英)、达拉第(法)、希特勒(德)、墨索里尼(意)

D、要害:采取绥靖政策,在背地里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满足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要求,以求得一时的太平。

3、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A、他们仇视社会主义苏联,希望以此推动纳粹德国去进攻苏联。希特勒投其所好,竭力造成一种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

B、他们经济、军事地位受到一战的削弱。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谈战色变。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针锋相对。

C、经济大危机使他们国内政局动荡,自顾不暇。而英、法资产阶级一贯蔑视弱小国家,所以就随意地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维护本国利益。这是根本原因。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在演示相关图片的基础上,教师解释事件原因,学生“动脑筋”)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较,爆发情况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是一触即发的。1914年6月28日发生了萨拉热窝事件,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以后的一周内,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是逐步打起来的。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然后又于1937年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早就揭开了亚洲战场的序幕;后来,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国先后吞并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战火越烧越凶猛。1939年9月,德国侵入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突袭波兰?

①德国法西斯进攻波兰之前,已占领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从地理上看波兰处于德国的半包围之中。

②波兰和英法是盟国,德国处于法波之间,而波兰实力不如英法。所以希特勒决定先攻占波兰,然后再来解决英法。

③波兰又与苏联接壤,占领波兰就有了进攻苏联的跳板。

④为了避免攻占波兰后可能引起英、法和苏联同时出来干涉,所以法西斯德国和苏联于1939年8月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切准备妥当,为了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战果,纳粹德国便于9月1日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

3、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为什么会迅速败亡?

①主要原因是绥靖政策的影响。

②战术思想陈旧,面对希特勒的突袭战、闪电战,波兰依靠骑兵,法国准备凭借马奇诺防线进行防御

战和消耗战。

③欧洲国家各自为战,被纳粹德国各个击破。

4、英国和法国遭到法西斯德国侵略的情况和结果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教师示范)

A、法国:遭到直接进攻,败亡而降。原因有①虽然对德宣战,但没有采取行动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使德军完成了更大规模战争的准备。②战术思想陈旧,只凭借“马奇诺防线”进行防御战和消耗战,而巴黎却被戏称为“不设防城市”。③意大利眼看法国就要失败,赶忙趁火打劫。

B、英国:遭到大规模空袭,抵抗到底。原因有①纳粹德国海军实力不及英国,英吉利海峡便成为英国的天然防线。德国无法对英国发动全面进攻,只能通过空中作战。②英国战斗机性能优越和雷达技术先进,英国空军不但没有被摧毁,反而在战斗中壮大起来。③新任首相丘吉尔领导全国军民坚决抵抗,而且得到了美国的援助。

5、正当不列颠之战胜负未分之时,德国法西斯为什么把矛头突然转向苏联?

①由于英国人民坚决抵抗,如果再拖延下去,德国的侵略计划就要被打乱了。

②即使德军在大不列颠登陆,德军也只能占领英国本土,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将落入美、日等国之手。

③当时苏联的战备在不断加强,希特勒既怕苏联强大,更怕英、苏走向联合,所以决定先征服苏联后,再挥师西进。

④为了有足够的力量打败苏联,德国法西斯与意大利、日本结成三国军事同盟,同时又占领和控制了匈、罗、保、南、希等小国。这样,希特勒便可动用14个国家的人力、物力对苏作战了。

⑤选定6月进攻是因为苏联冬季十分寒冷,为了避免拿破仑出征俄国的遭遇,为了在严冬到来之前结束战争,所以在6月22日便开始了闪击行动。

6、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 为什么?

这种说法不对。因为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日军早已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等等,对中国进行了疯狂的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早已拉开。日军偷袭珍珠港只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

【练习巩固】

1、完成第38页“连线”:

德军进攻波兰1938年9月

德军进攻苏联1939年9月

签署慕尼黑协定1941年6月

2、德国在欧洲大陆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为什么没能使苏联屈服?

A、领导坚强:苏联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按战时体制改组党政工作。

B、爱国传统:苏联军民团结一心,誓死捍卫祖国,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C、.因地制宜:德军对冬季作战毫无准备,苏联选择寒冷的冬季展开反攻,充分发挥了环境作用。

九年级历史上册重要知识点汇总(14—15课)

九年级历史上册重要知识点汇总(14— 15课) 一、英国工业革命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2、直接原因:18世纪,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3、进程:①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称为“珍妮机”的织布机;②1785年,瓦特改进蒸汽机。 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用蒸汽作动力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轮船(当时人称“轮船”)。 2、1825年,英国的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旅行者号”。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开始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 1、背景:新航路开辟以后,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等国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2、路线:【出程】欧洲(携带劣质商品)è【中程】非

洲(用劣质货物换取黑人)è美洲【中程】(把黑人卖做奴隶,把得到的金银和原料运回欧洲) 3、影响:“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奴隶贩子却大发横财,利润高达百分之几百。很多人发财后,回到欧洲,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1、形成过程:16世纪打败西班牙è17世纪打败荷兰è18世纪打败法国 2、对印度的扩张和侵略(时间:17世纪) ①机构:英国东印度公司 ②扩张的步骤:建立沿海据点è在内地扩张è掠夺财富 3、影响:英国人利用抢来的这些财富发展国内经济;这些殖民地也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15课_资本原始积累教案

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 导学目标 1、知道“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 2、讲述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 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导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角贸易 难点:资本原始积累 导学方法:三步五环节和谐互助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新航路开辟示意图》,指导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的时间、首探国、路线及影响,由“新 航路开辟为欧洲殖民扩张和掠夺开辟了道路”导入本课知识的学习。 二自主学习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 1、近代西方殖民扩张活动首先从开始,最早进行殖民活动的国家是 和。 2、罪恶的黑奴贸易这一活动首先始于(国家),18世纪初,国凭借海上霸权排挤竞争对手, 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1、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它相继打败了、和,到18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的殖民国家,号称“”。 2、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活动始于,负责对印度进行殖民侵略的工具是。侵略印度的 殖民头是。 三互助: 简述“三角贸易”的过程,分析“三角贸易”给欧洲、非洲、美洲带来的影响。

1 (2)概述三角贸易的影响。 四展示: 一、选一选: 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冒险家为了寻找黄金来到非洲,开始了殖民扩张。最早进行殖民活动的国家是() A 英国法国 B 葡萄牙荷兰 C 西班牙英国 D 西班牙葡萄牙 2、黑奴贸易中,殖民者将黑奴从非洲运往() A 美洲 B 欧洲 C 非洲 D 亚洲 3、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大肆的屠杀() A 美利坚人 B 印第安人 C 日耳曼人 D黑人 4、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人。 A英国B葡萄牙C西班牙D荷兰 5、在黑奴贸易中,后来居上,成为主要经营者的是() A西班牙B葡萄牙C英国D荷兰 6、贩卖黑奴贸易的出发点和终点均是() A欧洲B非洲C美洲D亚洲 7.在罪恶的“三角贸易”中,连接“三角”路线,正确的是() A 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B美洲——非洲——欧洲——美洲 C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D非洲——欧洲——美洲——非洲 8.马克思抨击欧洲资产阶级“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的事件是() A 海上抢劫 B 殖民掠夺 C 贩卖黑奴 D 不等价交换 9.通过疯狂的殖民掠夺,英国在印度获得了巨额利润,仅1757——1815年,英国就从印度榨取了()的财富。 A 23万英镑 B 5亿英镑 C 7亿英镑 D 10亿英镑 10.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是() A法国 B 德国 C 英国 D 美国 11.英国负责对印度等亚洲国家进行侵略的工具是() A 海上抢劫 B建立殖民据点 C发动战争 D 东印度公司 12.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头目是()。 A 克莱武 B 华尔 C 康华利 D 瓦德西 13、阅读材料: 奴隶贩子一般先从欧洲港口出发,航抵西海岸,用各种方法掠取黑奴,叫“出程”;然后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出卖黑奴换取农、矿产品,叫“中程”;最后把农、矿产品运到欧洲出售,完成一个巡回,叫“归程”。三角贸易整个航程一般历时6个月,其中进行三次贸易,获得三笔巨额利润。英国、法国等都籍此进行了资本原始积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绘制出三角贸易示意图。 (2)三角贸易的起点是何处?并说出该活动对非洲、欧洲和美洲分别产生的影响。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教学设计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主要航海家、时间、路线等基本史实。 2.依据教材内容动手绘制几位航海家的简要航海路线示意图,并能列表对几位航海家从时间、国别、路线、主要成就等方面做归纳比较。 3.学习航海家们的不怕吃苦,勇于探索的精神。[来源:学,科,网Z,X,X,K] 比较几位航海家开辟的新航路 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来源:https://www.sodocs.net/doc/034069207.html,]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今天我们知道世界有七大洲四大洋,可在15世纪以前,人们并不清楚世界究竟有多大,有多少陆地,有多少海洋。一些人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无论向东还是向西,都可以绕地球一圈回到原地。第一批实践这个设想的是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愿意去冒险呢?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__贸易市场__。[来源:Z+xx+https://www.sodocs.net/doc/034069207.html,] 2.意大利人__马可·波罗__描绘的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既古老神秘,又富庶昌明,更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 3.15世纪中期,__奥斯曼土耳其帝国__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欧洲人越发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4.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__圆__的。 5.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

知识点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6.1487年,__迪亚士__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由3艘轻便帆船组成的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__好望角__。 7.1497年,__达·伽马__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__印度洋__,1498年到达__印度西海岸__。 8.1492年8月,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从西班牙出发,横渡__大西洋__。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__古巴__和__海地__。他把当地人称为“__印第安人__”,即印度人。 知识点三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来源:https://www.sodocs.net/doc/034069207.html,] 9.1519年,__麦哲伦__奉西班牙国王之命,船队穿越大西洋、__太平洋__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10.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__资本主义__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欧洲和__亚洲__、非洲、__美洲__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 阅读教材,说说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 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掀起前往东方实现黄金梦的“寻金热”;③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之间商路受阻。 探究二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及影响 1.阅读教材,找出新航路开辟中的几条主要航线,并尝试绘制航海路线图。 新航路:指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辟的不经过地中海,而是绕过非洲或美洲到达亚洲的航路。①从欧洲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的航线:迪亚士: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好望角。达·伽马:1497年,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②自欧洲向西环球航行:哥伦布: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麦哲伦:1519年,受西班牙国王之命,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什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教案

备课活页纸 第三单元共8 课时 课题第15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课型新授第16 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能力 培养目标 学生要求掌握的知识:美国的领土扩张;美国南北经济发展的概况;南北矛盾 的激化;内战的经过;内战的影响。 实践能力 培养目标 1、通过对美国内战原因、经过和结果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内战对美国影响 巨大:取消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 2、通过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情感、态度、 价值观培养 目标 通过对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和他在美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的认识,了解生 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基本观点,初步形成历史进步意识。 重点美国领土的扩张。美国内战。授课日期班级节次 11、14 4、5、6、7课 难点美国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1、2、3、4班 11、15 3、4 手 段 讲述法;讲解法;历史情境设计法:讨论法。5、6班 教学内容(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今 天将要介绍的人物是在美国发展进程中占有突出地位 的一位总统,他的名字叫林肯。(通过课件展示林肯的 画像)林肯的名字是和美国南北战争联系在一起的。今 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美国内战 讲授新课 美国独立后建立的是资本家和种植园奴隶制的联 合政权。他们有分歧,但在对外扩张的问题上却取得了 高度一致。美国独立后不久就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一、工厂主与种植园主的冲突 1、领土扩张 美国是怎样扩张领土的,它采取了哪几种方式呢?经过半个多世纪,美国通过购买、抢占和吞并等方式,先后从法国、墨西哥、俄国手中夺取了大片领土,成为一个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当然美国向西扩张的过程,也是驱赶、屠杀印第安人和侵占他们仕地的过程。这样,今天美国的版图形成了。 2、南北矛盾(板书) (1).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展示《美国的领土扩 张》一页。 学生有感性认识

九年级历史上册14和15课的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上册14和15课的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上册14和15课的知识点汇总 一、英国工业革命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2、直接原因:18世纪,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3、进程:①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称为“珍妮机”的织布机;②1785年,瓦特改进蒸汽机。 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用蒸汽作动力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轮 船(当时人称“轮船”)。 2、1825年,英国的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旅行 者号”。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了工业革 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开始形成了 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 1、背景:新航路开辟以后,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 国和法国等国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2、路线:【出程】欧洲(携带劣质商品)è【中程】非洲(用劣质货物换取黑人)è美洲【中程】(把黑人卖做奴隶,把得到的金 银和原料运回欧洲)

3、影响:“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奴隶贩子却大发横财,利润高达百分之几百。很多人发财后,回到欧洲,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1、形成过程:16世纪打败西班牙è17世纪打败荷兰è18世纪打败法国 2、对印度的扩张和侵略(时间:17世纪) ①机构:英国东印度公司②扩张的步骤:建立沿海据点è在内地扩张è掠夺财富 3、影响:英国人利用抢来的这些财富发展国内经济;这些殖民地也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练习题(含答案)

第五单元步入近代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1.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 A.地圆学说流行 B.中国的指南针导航技术传入欧洲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日趋扩大 D.欧洲人渴望到东方追逐财富 2.下面的知识结构图适合于说明() A.文艺复兴的原因B.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佛教对外传播的过程D.亚历山大东征路线 3.14世纪以来,欧洲人非常渴望到东方寻找黄金,从而掀起了寻金热。最先组织寻找黄金的国家是() A.意大利、英国B.葡萄牙、西班牙 C.荷兰、英国D.意大利、葡萄牙 4.1497年,葡萄牙王室派达·伽马率领船队沿西非海岸继续航行,寻找新的航线。最终达·伽马船队开通了() A.从欧洲通往美洲的航线B.从欧洲通往东非的航线 C.从欧洲通往印度的航线D.环球的航线 5. “1519年9月20日晨,在西班牙桑卢卡尔港,隆隆的炮声送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奇异的远航。”“最奇异的远航”是指() A.迪亚士船队的远航 B.达·伽马船队的远航 C.哥伦布船队的远航

D.麦哲伦船队的远航 6.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倡导人文主义 B.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C.发现了美洲大陆 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比较 (1)指出材料一图中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路线。根据材料二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2)从远航的目的方面,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之处。 (3)郑和船队成功远航和新航路的成功开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同步作业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15课探寻新航路同步作业 一、选择题 1.15世纪,蓝色海洋的奥秘诱惑着欧洲的水手扬帆出海,大航海时代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序幕。这一时期,“欧洲的水手扬帆出海”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B.欧洲地理学的发展 C.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D.《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的描述 2.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开始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这一时期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哪项发明促进了欧洲航海技术的发展() A.印刷术B.“罗盘”导航技术 C.造纸术D.火药 3.迪亚士的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途中遇到风暴,一度远离海岸,当船队再次看到陆地时,船员发现,陆地的走向已经不是向南……这里是非洲的最南端,迪亚士把它命名为“风暴角”。“风暴角”即() A.印度B.美洲 C.好望角D.菲律宾群岛 4.哥伦布在他的旅行日记中写道:“大量的金子可以使国王在三年之内准备和实现收复圣地的事业。这样,我就向国王陛下表示,我希望看到能把我这次航行的收入,用于收复耶路撒冷。”可见,哥伦布此次航行的直接目的是() A.寻求大量黄金B.“发现”美洲新大陆 C.完成环球航行D.收复耶路撒冷 5.15世纪时,欧洲人十分渴望到东方发财,哥伦布偏偏“背道而驰”,坚持认为向西航行也可以到达东方,支持他这一信念最重要的因素是() A.西班牙王室的大力支持B.他得到了航海地图 C.郑和航海也是向西D.地圆学说 6.1492年的一段航行日记:“星期日,10月28日,我就因此便去寻找在西南方向海岸的古巴岛,向着该岛的最近点出发。12月6日,人们来到美丽的海地岛。”据此推断,该航行日记记录的是() A.迪亚士航行B.哥伦布航行 C.达·伽马航行D.麦哲伦航行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优秀教案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教学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托勒密留下的传统地理观念——赤道附近的海水会“沸腾”,南方炎热,生命无法存在。平静时,大海像一个温柔的母亲,可当它时,强大海流便形成白色汹涌的漩涡,排空的巨浪将船只顷刻掀入海底,这个魔窟的世界会将人推入万劫难逃的地狱。长期的海上航行会陷入生活的困境,老鼠、牛皮、木屑、令人作呕的臭水成为生存的支柱,孤独无时不在,坏血病一次次将生命带入绝境。虽然航行如此艰难,探寻新航路的热潮还是出现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探寻新航路。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一)鸦片走私 1.图片展示: 2.教师提问:结合图片提问,图画中的主人公在做什么?女主人手下的书是什么书?她的目光在看什么?说明了什么?

提示:图中男主人公正在数金币和银币。他身边的女主人在看着他或者帮着他数钱。在当时的情况下,女主人会读《圣经》或祈祷用的书,总之是与宗教有关的书。女主人并没有专心致地读书,而是眼睛紧紧地盯着丈夫手中的钱币,这说明他们喜爱金钱,渴求金钱,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宗教信仰。这幅图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欧洲人普遍的一种心态就是对金钱的崇拜。 3.问题思考:结合上述图片并阅读教材,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提示: (一)原因——必要性 (1)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出现(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3)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直接原因) (4)政治原因:葡萄牙和西班牙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5)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 (二)条件——可能性 客观条件: (1)造船技术的进步 (2)航海技术的进步——罗盘针的应用 (3)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流行 主观条件:驱使欧洲人远涉重洋、不畏艰险去探寻新航路的除了有黄金的魔力(物质利益的诱惑)外,还有无形的精神动力。 (1)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2)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 (3)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者的支持。 目标导学二: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1.教师讲述: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而把发现新航路的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发现的时代”。 3.教师提问:葡萄牙、西班牙为何能走在开辟新航路的前列? ①地理位置处于大西洋沿岸; ②掌握了航海技术; ③是中央集权国家,侈奢享乐需要; ④人文主义思想提供了精神动力; ⑤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精品教案

《探寻新航路》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阐述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以及影响几个方面。在设计本课内容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视频、绘制地图等环节,增强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区分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进行一个知识的拓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客观条件,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大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2、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学会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 3、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比较并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

同结果,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表分析,引用史料、地图等进行动态情景演示,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的不同影响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模拟、辩论赛等方式,让学生模拟历史情景,体会历史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的分析,领会中国古代发明对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重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教学难点】 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教学准备: 1、电脑、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托勒密留下的传统地理观念——赤道附近的海水会“沸腾”,南方炎热,生命无法存在。平静时,大海像一个温柔的母亲,可当它时,强大海流便形成白色汹涌的漩涡,排空的巨浪将船只顷刻掀入海底,这个魔窟的世界会将人推入万劫难逃的地狱。长期的海上航行会陷入生活的困境,老鼠、牛皮、木屑、令人作呕的臭水成为生存的支柱,孤独无时不在,坏血病一次次将生命带入绝境。虽然航行如此艰难,探寻新航路的热潮还是出现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探寻新航路。

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详案逐字稿 今天来学习第15课《探寻新航路》。我们知道,随着文艺复兴运动深入的开展,欧洲的资本主义获得巨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生产出来大量的产品,倾销到世界各地。欧洲毕竟人口和土地有限,于是就激发他们去寻找新的土地,获得原料,倾销商品。所以就有了今天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探寻新航路》。这是欧洲人到其它地方去寻求新的财富这样一段历史。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节课的课标要求。第一部分我们要了解欧洲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及条件。欧洲人对海外财富的追求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发展,它需要寻求原料地和商品的倾销地。同时还有古代的东方对于他们巨大的诱惑力,都是他们寻求新航路的原因。虽然想要寻求新的航路,但和真正的做到之间还有差距,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技术水平。在这一时期,欧洲寻求新航路的条件是基本具备的,那么都有哪些条件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之一。在这个探寻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有很多航海家和探险家一个一个艰难地完成的,所以这节这节课的第二部分,我们就列举一些具体的航海家,比如说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他们的不同航行的过程。我们要通过了解这些基本的事实来看他们是如何一步步开拓出新的航路,从而让整个世界逐渐的连在一起的。第三个部分我们要知道在这些航海家中有两个人贡献卓著。第一个就是哥伦布,因为他发现

了美洲大陆;第二个就是麦哲伦,他所带领的船队首次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环球航行,我们结合这两个史实所产生的历史影响来具体的分析。 (PPT2)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部分——探寻新航路的热潮。其实欧洲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对于开拓新的航路,寻找欧洲以外的世界,就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愿望和信心,为什么呢?首先我们来看根本原因就从社会经济的因素去思考,我们知道在这一时期,欧洲的城市已经非常繁荣了,工商业相当发达,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资本主义要扩大生产,所以就必须寻求新的航路,这是根本的经济根源。那么,另外还有一些社会的因素,我们来看欧洲人对东方贸易的需要和马可波罗一些曾经去过东方的人,他们所写的书对东方的描述引起了欧洲人的寻金热。我们知道在古代世界中,东方是一个既神秘又繁华的存在。欧洲人处在一种比较落后的状态,所以,他们对东方世界非常向往。第三个就是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要进行贸易,发现过去传统的商路,就是陆上贸易被中断了,因为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的商道,就逼迫着生活在大西洋沿岸的这些欧洲人,他们要寻求一些新的经商路线。既然陆地的路线不可行了,那么他们就自然而然的把自己的目光投向深邃的海洋。还有另外一个就是宗教的因素,由于宗教产生之后,它要传播教义,要发展信徒,所以说为了传播天主教,也在催促着欧洲人向外面的世界进行探索。 (PPT3)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巩固训练(第14、15课) 新人教版

(第14、15课) 课时组合巩固训练 1.“意大利是一个典型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 B ) A.手工工场出现 B.文艺复兴运动 C.教会神学统治 D.宗教改革运动 2.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A ) A.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B.否定天主教会权威 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3.(xx 常州期末)14—16世纪时,“市民意识兴起,一种不受基督教和中世纪任何传统支配的世俗伦理被提出”,这里的“世俗伦理”指的是( C ) A.自由平等 B.民主法治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4.(xx 惠州模拟)他生活在巨人辈出的时代,他的祖国曾宣称:我们宁愿失去一百个印度,也不愿缺少一个他。他的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被称为西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他的另一代表作品是( C ) A.《蒙娜丽莎》 B.《俄底浦斯王》 C.《哈姆雷特》 D.《天方夜谭》 5.14—16世纪的西欧,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一些思想文化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他们是( B ) ①但丁②达·芬奇③哥伦布④达·伽马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6.(xx 潍坊模拟)知识结构的梳理与展示,是传递历史知识信息的一种直观工具,能帮助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下面的知识结构图,适合于说明( B ) A.文艺复兴的原因 B.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 D.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7.邮票中的历史:这张邮票(如图)以哥伦布航海为主题,是为了纪念他( B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优秀教案

2018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找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 2.通过自主学习,说出四条主要新航路开辟的时间、路线和主要人物和支持他们的国家;能够在地图上画出四条新航线。 3.通过阅读材料分析,知道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 4.通过合作探究,知道航海家们的优秀品德,并感受学习。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导入新课 出示《大航海》视频。在《郑和下西洋》的主题曲中,渲染气氛,教师导入:这是气势磅礴的《大航海》,这是中国的大航海,这是郑和下西洋的大航海。然而这大航海,随着船头白帆的徐徐降下,其影响也慢慢淡去。而五十年以后,西欧的大航海兴起,那是真正的大航海,那是世界的大航海,它开启了新的时代,它被称为“地理大发现”,它使世界连为一个整体,它开启了全球化的历程,它就是新航路的开辟。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第15课探寻新航路》 讲授新课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根本原因: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

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望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敲黑板: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原因:来自东方的商品在欧洲很受欢迎。《马可?波罗行纪》又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 (3)直接原因(东西方传统商路受阻)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传统的商路,迫使欧洲商人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新的道路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地圆说”传播 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地圆学说开始流行,人们相信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 (2)航海技术的进步(罗盘针和计算纬度的星盘的应用) (3)造船技术的进步 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船的规模变得更大,速度更快,操纵更加灵便。 二、新航路的开辟: 1.迪亚士:1487年在葡萄牙支持下,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第二年达到非洲的好望角。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2.达?伽马:1497年从葡萄牙出发,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 3.哥伦布:意大利(国家)航海家在西班牙的支持下,横渡大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