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孔孟时代及对孔孟思想的简单述评.

孔孟时代及对孔孟思想的简单述评.

孔孟时代及对孔孟思想的简单述评.
孔孟时代及对孔孟思想的简单述评.

孔孟时代及对孔孟思想的简单述评

先秦诸子的思想渊源具有

非常大的共同性,虽然他们相互之间常常进行貌似水火不容的批判。因为先秦诸子都重视氏族的道德主义思想遗产,而且都生活在一个农业占主导的农耕社会,

而且都面对一个不太了解但是又决定性地人们生存状况的,所以儒道法墨诸子的思想颇有相通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如果不能理解其他诸子的思想特别是老子的思想,就无法很好理解儒家的主张。

中华文化的三大思想渊源是:氏族社会的道德主义思想遗产、农耕社会的人生经验、自然笼罩下的宗教情感主义。中华文化的人生态度是温和的现世主义和温和的道德主义,所关注的中心是个人的生存状态,实现道路是在实现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道路上把握个人命运。由于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分化已经发生而且不可逆转,所以整体利益的实现缺乏可以依靠的力量,需要人们的有意识的努力和合作,中华文化从而具有深刻的积极理念。

儒家学派主张以道德主义实现社会整合和社会教化,虽然“大同”不可能但是还应该为实现“小康”而努力,儒家代表的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源流---道德主义。

法家认为道德主义的黄金已经无可奈何地过去了,所以引入新的社会管理手段是必须的。但是法家思想与西方的法治思想根本不同,西治思想的中心是基于物权和利益关系的调整,而中国的法家的目标是维护社会道德的地位。所以中国古代中基本上没有民商法的地位,而且刑法也偏于严酷,这也很好理解---对坏人没有什么好客气的。

道家特别是老子对道德主义失落的社会后果认识十分深刻,而且也认识到管理的悖论---要调和不同地位的主体去为共同的目标努力是何其困难,失去了道德自觉,社会管理就没有根本出路。实际上今天世界上最著名的那些管大师十个就有九个出自美国,这并非因为美国人特别喜欢标新立异、无病呻吟,而是现实中不停地有新需要答案,正如民间谚语所说的“按下葫芦浮起瓢”。正因为老子对此体认深刻,所以他的底调也就更加悲观,同时《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言,但已经全面涉及到道德主义如何失落的社会条件,精英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社会危害,个人克服欲望制约的困难,国家和社会管理的困境,这在一个很大的程度上全面涉及到微观和宏观的差别,短期利益和长期管理的不同,因此反而成为治国治兵的要道。

墨家思想除了来源于氏族社会的道德主义遗产之外,更集中体现了农耕社会的人生经验。墨子主张“强本节用”,实际上就是一种审慎的决策方式,这种决策方式用今天的语汇来替代,可以称之为“低成本运营方式”,因为农业的收获很少,如果不尽量节省开支和避免风险,足以产生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的困难。

兵家思想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的综合。

各家学说都面临一个难以预知和确知的自然界,在农业作为人们生存的主导产业的时代,这个自然界偏偏又无法回避而且对人们的生存状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各家对此无不含糊其词地“任以自然”和言“天道”,并给予高度重视。所以儒家的基本经典中有《易经》,老子的“道”更是无所不在,墨子也一样主张“天志、明鬼”,鬼神和自然也一样关乎人伦道德,人伦社会甚至还是“参天地之化育”,中国的“天人合一”境界全面参杂着道德主义的现世情怀。

1、孔子属于氏族社会解体的时代:孔子生活的时代对于孔子思想的意义具有决定性,中国上没有奴隶制和封建制时代,否则中国也将和欧洲一样无法完成民族融合。奴隶制是一种精英主义(精英主义基于丛林法则)指导下制造出来的制度,正是因为奴隶制的充分发育,西方社会无法完成民族融合,“希腊化”过程终究归于失败,所以后来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欧洲的封建制就是在游牧民族入侵成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希腊奴隶制实际上是欧洲封建制的前提,而中华文化的核心源流---道德主义,则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条件。

孔子生活的,处于“王道衰微”的氏族解体的时代,曾经在社会上广泛起作用的道德自觉开始丧失,社会迫切需要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这个时代要求就是诸子蜂起和百家争鸣的客观条件。孔子从个人的生存状况出发,希望保留氏族社会的道德主义遗产,实现社会不同阶层的整合和协调,并使用道德主义的精神遗产进行社会教化,用比较低的社会成本实现天下大治。在孔子那里社会整合是一个前提性的步骤,而社会教化是一个最重要的管理手段,目标是实现“事前的主动协调”。

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需要相当程度的道德自觉,由于氏族社会的解体,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分化,这个道德自觉在社会上是不容易维持的。所以孔子并非是以为“周礼”是上好的追求目标,而是因为这已经是道德自觉的最后一道防线,孔子的理想是“大同”,而孔子因为认识道“大同”的时代已经难以恢复,所以是在为实现“小康”而努力。而且小康也是不容易实现的,因此孔子实际上自己知道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故孔子相当悲观。

2、孔子的道德主义思想是有现实利害基础的,而不是什么空洞的说教。孔子的道德也不是西方的那种道德—-马克思称之为“社会价值规范总和”的东西,也不是五四之后人们所指称的“吃人的礼教”的那种东西。孔孟的道德是个人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的结合,是决定个人生存状况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的统一。孔孟把家庭人伦作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隐喻,道德的深刻意义在于个人获得的物质利益无论膨胀到何种程度,都是无法根本改善个人的生存状况的,所以道德主义所主张的“利群”和“利他”,正是在社会上换取并实现对他人的真诚关怀与帮助的良好互动基础,也是个人把握自己命运追求幸福的要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产生了特有的积极理念,个人利益的良好实现有赖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实现,个人在物质利益上的主动让步,并不是毫无意义的牺牲,而是具有更高回报的交换。所以儒家把家国并称,把修齐治平放在一起相提并论。而公共秩序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这不仅是所有个人生活安定的前提,而且也是进行社会整合和社会教化得以进行的必要社会条件。毫无疑问一个基于积极政治理念而建立的国家机构是必须的,而共同利益的实现也有赖于大家在国家指导下的共同努力。实际上孔子对此相当悲观,因为由于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分化之后,共同利益的实现已经没有了可以依靠的力量。但是孔子还是坚持努力,即使不能完全实现那么部分实现道德主义也是好的,毕竟主动协调比放任纷争好,投桃报李比以牙还牙好。

孔子的悲观也正是他的深刻之处,实际上到今天,孔子所忧虑的还是没有解决方案。孔子不幻想道德自觉有实现的可能,而是基于放任纷争没有前途的深刻认识,所以坚持不懈地为道德鼓与呼。在春秋所记载的短短的242年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频繁的战争和社会动荡,给民众带来的苦痛和精英阶层的罹难,那确实难以尽述,而这样的社会成本并没有换来一丝一毫的真正进步,正如孟子所言“春秋无义战”。所以道德的社会功用是基于所有人利益的,而不是什么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子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孟子则把它继续向前推演到“仁者无敌”的最高功利境界,都是着眼于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这种道德普适性是中华文化中的特点,而西方社会因为阶级分化早所以不可能有这种特点。整体利益虽然清楚地摆在那儿,但是社会并不总是能够把个人利益自动地纳入实现整体利益的轨道,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分化的阴影,无处不在,极大地妨碍了整体利益的实现。

3、道德主义在上的执行结果:中国整合程度比西方社会奴隶制和封建制好,所以实现了民族融合,抵制住了游牧民族的毁灭性,中华文化的传统能够代代相传。但是大同和小康都没有实现,历史进入一治一乱、一分一合的循环,每当精英阶层忘乎所以地侵耗弱势阶层的基本生存利益之后,就有农民起义对这种极端的精英主义给予实质性的教训,精英们受了教训往往在一个时期里会有所收敛,又能够想起孔孟的教诲,部分地实现与弱势阶层协调,社会往往会进入一个时期的“治世”,时间长了精英们又会忘乎所以。

道德主义的最大缺陷是无法监督,最终要归结到个人的道德自觉,这是一个到今天仍然无法解决的难题,如果这个难题能够解决,那么今天所有的国际国内重大,都将迎刃而解。这实际上也是全人类的共同难题。制度崇拜和管理迷信是没有根据的,社会管理终究要归结到个人执行,而个人行为的完全被监督是无法在现实中实现的。

民主是无用的,现实的民主都是一种精英阶层的分赃,如果能够实现社会良好整合,那么民主没有必要,如果不能够实现社会整合,民主只能是加强精英阶层的精英化努力,更加破坏社会整合目标的实现。今天西方社会精英阶层与平民阶层的部分程度的整合,是来源于一个比较低层次的“物质财富充分涌流”,来源于建立在垄断利润基础上的外部利益输入,和在利益输入基础上的世界资源分配上的优势地位,在这种利益输入基础上产生的弥漫整个西方社会的种族主义情绪,则是西方社会实现社会整合的精神粮食。

利益输入和种族主义是西方社会实现社会整合的两大法宝,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西方民主与第三世界国家相比,才显得比较高明一些,因为他们的精英们和平民阶层有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但是西方社会所实现的协调方式前提是部分的“物质财富充分涌流”,这个前提的实现要求在世界上撮取垄断利润并在资源分配上排除其他国家人民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占有有限的地球资源。这不仅导致与第三世界国家矛盾深重,而且在资源方面也具有不可克服的制约,因为西方今天放任人们的欲望已经达到无法兼顾生态与环境的地步,所以西方的“社会协调方式”是无法和推广的。而中国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官商结合,则是西方民主的经典形式,民主最根本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向商人阶层让渡政治影响力。

正是因为西方基于精英主义的“消极政治理念”没有普遍意义和前途,中华积极政治理念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缺乏足够的自然资源支持而没

有现实的可能,那么主动利益协调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

4、孔孟认为实现社会整合的前提是精英阶层具有第一责任:首先是精英们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与民众的利益和欲望相协调,孟子反复提到“同乐”就是这个意思。孔孟与后来宋明时期的“”在实现社会整合问题上有根本的区别,孔孟言必称君子应该如何如何,而宋明时期已经是特别要求弱势阶层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所以孔孟所宣扬的重点在“王道”首先针对精英阶层,而理学宣扬的重点在“礼教”首先针对弱势阶层,理学极端化以后成为一种宗法依据,发展为一种本土精英主义,成为压迫弱势阶层的“吃人的礼教”。因此五四以后儒学地位的动摇,实际上程朱陆王做了“堡垒从内部攻破”的内部破坏角色,儒家最重要的社会整合思想被他们抛弃了,社会教化功能单方面无限制地膨胀,最后不可能不被社会优势阶层利用成为“吃人的礼教”,不管程朱陆王他们原来是如何考虑的,最后在社会上落实的结果和五四诸公所批判的相差无几。区分孔孟和程朱陆王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无法认识到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源流的道德主义,和西方道德观念(作为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的根本差别。

5、道德主义的认知和实现手段:道德主义的实现,需要个人的高度自觉;而个人的自觉当然取决于个人抵制自身欲望的能力,抵制追求利益的过分强烈愿望,所以“感觉第一”的消费主义和“追求老子天下第一”的精英主义,是实现道德自觉的最大障碍。孟子提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过程,就是克服精英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最重要最实用的修炼过程。而老子的“贵柔”“守雌”主张,则是非精英主义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一个人如果经过艰苦的劳动锻炼,经过困苦的洗礼,毫无疑问他的意志就得到一定程度的磨练,他的欲望就能够得到自己相对轻松的克制,他的品行就具备进步的条件。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能够理解古人所说的“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因为古代人口稀少服务业和商品都很不发达,外出不仅是免不了饥餐露宿,而且缺乏理想的代步工具也免不了要“劳其筋骨”,“行千里路”所得到的意志磨练是远远比读书得来的领悟深刻,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知”和“行”的结合需要个人意志的力量大于欲望的强度,古人说“非知之难,是志之难”就是这个意思。实际上这种道德主义修身过程的重要性,在充分之前,对个人的生存状况的改善确实具有第一重要的地位,古代不仅修身是“致仕”的必由之路,而且也是寻求个人心灵安逸、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不二法门。实际上即使在今天严重西风毒化的,有一个高震东先生大力推行“忠信(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法”,他的“忠信工专”的学生,就远远比台湾大学的毕业生更受资本家的欢迎。人人都知道,没有道德自觉精神的人是无法予以有效管理的,也是难以相处和共事的。

评孔孟关于_教育与人的发展_桑秋杰

第18卷第6期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11月V o l.18 N o.6Journal of Chang Chun T eachers Co llege N ov 1999 评孔孟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 桑秋杰 (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 讲师 长春 130032) 摘 要 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是教育家们常论常新的课题。我国对人与 教育的第一次论争是战国时代,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从理论的高度对人与教育的关 系进行了全面阐述。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理论,而孟子则提出了“性善论”与“充善 端”。虽然他们的出发点微有歧异,但最终都认为教育在改变人性、促进人的发展方面起决 定作用。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人性论 教育与人 中图分类号:B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1999)06-0024-03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这是教育家历来研究探讨的永恒主题。战国时期有一场对人生问题的论争,“孟子道性善”是其中重要的一派观点,而且是第一次从理论高度对人自身本质加以认识和阐述,并从此形成了论政治必先论教育,论教育必先论人性的思维习惯。因此,从孟子开始,中国古代教育家在论述教育,论及教育在改变人性、促进人的发展方面的作用这个问题时,大多是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的。 那么,何谓人性? “性”于孔子之前,在民间早有口传,但正式见于文献大概是在《论语》。《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习相远也”。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性”字在《论语》中,仅出现过两次,但是,由这两个“性”引起的后世经师们对孔子之“性”的解释及经师们对“性”本身含义的论争,则可以用一个“繁”字来概括。古往今来,历来的教育大师都曾对“性”有过阐释。而陶希圣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二章中说:“人是动物的一种,人之所以为人,在其中有自然的理性,可以超越物欲的束缚,探求真理,完成人的目的,由肉体与理性两部分有机组成的统一体。”陶先生把人性解释为“肉体与理性的有机统一体”,笔者认为是比较科学、全面、合理的,它不仅是关于古代教育大师“人性论”的综合提炼,而且与当今社会人们对“人性”的理解相吻合,是“人性论”比较完善的解释。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的祖先一代传一代,不仅赋予了我们生命,而且赋予了我们思想与智慧。但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发展首先取决于人的发展。人如何才能发展?归根到底需要人首先对人自身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然后在认识自身的基础上通过努力而发展自己。 收稿日期:1999-07-12 ? ? 4 2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几乎是同一时期产生于不同两个国家和文化的两位著名的教育家,一个来自东方中国,一个来自西方希腊,不同的文化熏陶,不同的时代背景,但文化往往是相通的,地域的差别阻挡不了两位智者精神层次的交流和相通之处。 教育对象上,两者认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孔子所处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教育被贵族所垄断,平民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高昂的学费也不是一般平民能承受得起的。孔子并不认同这一观念,他创办私学,并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提出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战争使得文化学术下移,私学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不仅适应了时代的需求,还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愿望。而苏格拉底认为人有天赋的差异,但是都应接受教育而获取知识、完善美德,这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是很相似的。苏格拉底说:“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想法,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并且从他的弟子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这一点,他的弟子囊括了出生豪门的富家子弟,出生贫寒的手工业者等各行各业的人。教育方法上,两者都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孔子是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认真思考,思考很长时间但还想不通的,可以去启发他;经过思考后已经有所领

悟的,但不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得,此时可以去开导他。他强调教师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并能举一反三。苏格拉底的“苏格拉底方法”,又称之为“产婆术”。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循循善诱,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相比之下,两者都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试图通过学生本身的学习发现进步,这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上,两者都注重文德教育。孔子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这是孔子教学内容四个基本方面,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文”是排在第一位的,历史上的孔子在教育方面确实是偏重文教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但与此同时,孔子也没有忽略技能技巧的培养,他也要求学生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而苏格拉底呢,他认为美德即知识,他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并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强调了知识对人的重要性。同时,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1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1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答:(1)关于教育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孔子认为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有作用。 (2)关于教育对象:提出“有教无类”其中“无类”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不包括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 (3)关于教育目的:致力于通过教育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4)关于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是指文化知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行、忠、信是道德行为规范要求。不足之处在于缺少自然科学知识和劳动知识内容。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内容占有重要地位,文化知识学习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 (5)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联系第8章教学原则与方法) 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谦虚笃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关于道德修养 立志有恒:“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孔子认为人要有远大的人生志向,“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 自省自克:“躬自厚而薄则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身体力行:“巧言令色,鲜矣仁”,“敏于事而慎于言”,“纳于言而敏于行”,“言必行,行必果”。 改过迁善:“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勿惮改”。(7)教师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师无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2、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是什么? 答:(1)关于教育本质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2)关于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的生长下去。 (3)论课程与教材 为完成活动课程,提出“做中学”的教育原则。活动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活动教学。 (4)提出教学的五步骤 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足以产生问题的资料、学生产生问题和假设、设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亲自动手做、验证假设。 (5)提出儿童中心论 杜威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和活动作业中心。 3、《学记》阐述了哪些教育思想? 答:(1)教育的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敏,教学为先”。即教育的作用是为国家培养所需的人才,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

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一)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 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 (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很多场合和自己的学生说教时都会涉及到“仁”的理念。比如说,他曾针对对自贡提出的什么是“仁”时回答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回答曾子提出的问题“仁以为己任”时,孔子解释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就是说,为了实现所谓的“仁”,人们可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由此可见,孔子理解“仁”就是爱人,同情人,舍身处地的体贴人。 翻开《孟子-离娄》一文,孟子就明确提出了“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显而易见在这里分明强调了“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性善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孔子直接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看不出从皆有的那个“相近的”“天生”的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加上他实际上认定了仁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品性,而仁的本质规定就是“爱人”,所以他心中本有“人性本善”的意思事实未予说明而已。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都是从“仁、爱、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其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主张“仁治”和“法治”。 孔子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为人君者当以德治国,为政与为德是根本分不开的。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上之风必偃。”①孔子主张的“礼治”与“德治”并无不同,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统治者,领导者要重德轻政即要通过自身为榜样作用和对人民实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民。其德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惠民的方式巩固统治权,要求“为政者正身”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②其要求“正身”的思想最终是为了达到“德治”的效果。孔子考虑政治问题基本精神理念就是“德治”思想。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典型的“德治主义”,故而和孔子政治主张完全一致。他们两人的政治思想都是道德的延伸,都想使政治手段和目的都是以道德为依归,而他们的道理思想又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其“仁政”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与孔子相同即用“仁政”、“德治”,来教化人民,用道德理念使人们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比如他提出的“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等,看到了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些都是他“德治”的表现。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都主张“德治”。

孔孟思想比较

孔孟思想 仁义礼智信 “礼乐”思想、“仁”的思想和“中庸”思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思想 孔子的伦理思想--“仁”。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 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 孔子的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应“正己然后正人”, 以德治民。他把“仁”扩充到政治领域, 要求君主爱民, 施行仁政。他还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 都应安守本分, 名实相符,并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观。 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他主张祭祀, 是对鬼神表示诚敬的意思, 至于鬼神是否存在, 则可以不问。相对于天命鬼神而言,孔子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孔子的教育观--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 而要一视同仁, 开平民教育之先河。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 孔子主张学思并重, 认为“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 孔子教以“文、行、忠、信”四

目, 并以“诗、书、礼、乐”等内容教导学生。故孔子之教, 可谓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 孟子思想 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弃”、“自贼”。 “仁政”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学说。“仁政”就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总结和提高。 理想人格: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教育思想

1.立志有恒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孔子常和学生们“言志”,一天,他对学生颜渊、子路说:“你们何不谈谈各人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拿出车马、衣服、皮袍与朋友们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洲说:“我的志向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我们愿听听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通过与学生无拘束的谈话,示意学生朝着“仁”道的方向去修养去提高,这是他指导学生立志的一种方式。 孔子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 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要求君子在吃一顿饭的瞬间也不要离开仁德,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不要离开仁德,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也不要离开仁德。他要求学生"笃信好学,守无善道",对仁德和理想要笃信,要好学,要坚守,并用生命去捍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要求君子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

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

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 -----来自《中国图书商报》 孟子的儒家 首先,三纲五常中的三纲,也就是规定君臣、父子、夫妻主次关系的三纲在孔子思想里是找不到的。因为孔子思想符合人性的绝对光速宇宙观。在这样的宇宙观中,空间是完全相对的,没有哪一个空间比另一个更特殊,也没有哪一个空间可以主宰其他空间。于是,没有哪一个人比另一个更特殊,也没有哪一个人可以主宰其他人。而儒家的三纲却在君臣、父子、夫妻关系中规定了一方主宰另一方的关系。从表面上看,这君为臣纲似乎来源于孔子思想中的“忠”,但是通过对《论语》里“忠”的分析,可以看出《论语》里的“忠”并不是忠君这样狭隘。《论语》中有一段话可能与儒家的三纲有些瓜葛,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有意思的是,这段话不是描写君臣、父子关系的。这段话出自于《论语》第十二章: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齐景公向孔子询问如何从政。孔子说:“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说:“对啊!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然有足够的粮食,我又能给谁吃呢?” 可见上面这段对话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很显然属于“礼”的相对性,它在强调每个人尽管社会角色不同,但都有约束自己的准则。孔子在这里没有涉及到君臣、父子的关系。但是100年后的孟子和荀子将这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演化成了君臣、父子。如《孟子·滕文公上》中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孟子·尽心上》中的“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于是孔子思想在孟子手里转了个弯,从孔子重点强调“君、臣、父、子”各有自身的界限到孟子重点研究君与臣、父与子的关系,历史的发展似乎注定要发生这样的偏离。尽管孟子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对父子、君臣的关系描述得不清不楚,但是,这种对父子、君臣、夫妻之间关系的关注最终导致了儒家“三纲”的诞生。 儒家的“五常”来源于孟子的脉络则更为清晰。《孟子·尽心上》中的一段话就可以看到孟子对“仁、义、礼、智”排比。有意思的是五常之中唯一具备基本道德特点的“信”并不在孟子所列的基本道德之列,孟子仅举“仁义礼智”四德,而“信”被

第1课__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形成(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无论对于“百家争鸣”还是早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生总体上比较熟悉,所以基本史实上学习起来较为容易。但对于“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形成的历史大背景以及孔孟荀三位儒学家和老庄两位道学家的思想较为深邃,需作重点分析,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和把握。 课程标准: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及其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以及老子、庄子和韩非子的主要思想; (2)理解孔子“仁”的思想、墨子“仁政”的思想和“性本善”思想、荀子的性恶论、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3)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寻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2)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 中国的传统的主流思想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而西方经典哲学的鼻祖则是苏格拉底,两个人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苏格拉底出生于孔子死后10年。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东西方历史上两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在全世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影响着整个东西方文明。直到今天,他们的教育思想仍然渗透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并指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孔子与苏格拉底相隔近一个世纪,由于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互不相同,个人生活经历也不尽一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各具特色,互有短长,但同时他们的教育思想更存在着相似之处。下面通过这学期所学到的关于这两位教育家的知识,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改革,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这种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教育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表明,他的弟子也都是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但是虽然门下弟子出身复杂,却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说明了教育家胸怀的宽大以及教育艺术的高明和善化。 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都实施“有教无类”,但是苏格拉底不同的地方是,他不收取学费,甚至报酬,和孔子比起来,苏格拉底似乎更胜一筹。他的教学地点也并不固定,广场、街头、商店、作坊、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因此造就了一大批贤者、哲人,为西方的教育、文化、学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向他请教,这样就扩大了教育的对象,更多的受到他的启发,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享受教育。 这两个人在教育对象方面,都以一种博大的胸怀来对待,不论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这样推广教育,可以使得学术下移,知识得到大范围的普及,这种“有教无类”的思想至今影响着我们,值得我们永久的学习和效仿。 二、孔子和苏格拉底都以培养治国人才为教育目的 孔子生活在奴隶制社会,面对着“礼崩乐坏”的危机,为了振衰起敝,他想走政治改良的道路,主张复兴周礼、举纳贤才,吸收平民参与政权,使社会回到君子与小人各安其分的局面。这一思想反映在教育上,就以培养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贤才,造就能“弘道”的君子为目标。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论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通过这段对话,孔子简明扼要地阐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治国施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文摘要:孔子是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作了详细的阐述。它是后人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这些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也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很丰富的,既涉及基本理论问题,又包括许多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育 一. 倡导“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与全面教育相结合 1.孔子,作为我国第一所私学的开创者,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提倡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重身份,不看财产多少,也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弟子很多,各个、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还有父子二人同学于孔子的,如颜回、曾参等。孔子的这种思想观点,奠定了后世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开历史之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生在资质、性格、才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就无法达到统一要实现的目标。孔子将因材施教与全面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纯,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已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这样,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就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孔子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出,是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学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他始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孔之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与他对学生有深刻、准确、全面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孔子十分注意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观察了解学生,他非常熟悉学生

孔孟思想

一、孔孟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 孔孟思想中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个体身与心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孔孟“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不仅对中华民族过去的社会历史产生过积极的作用,而且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今,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对于实施可持续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健全个体的身心都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 孔孟学说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孔孟学说中包涵了极其丰富的和谐思想。诸如自我和谐、人际和谐、生态和谐等。这些和谐思想,在今天“以人为本”构建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对提高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一、孔孟的“和谐”思想的产生极其内容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和”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和”字是由“禾”与“口”合并而成的。“和”本作“咊”,“咊,相应也”。其本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和,声相应”,后用作“和谐,协调,和顺”之意。如“和,调也”;“和,谐也”;“和,顺也”[2]我们知道“和”是由“禾”与“口”合并而成的。在《说文解字》中“口,人所以言,食也”。由口所表现出来的“调”也就是“和”。“和”《说文解字》中“调,和也”。于是就有以“调”为特点的“和”就这样产生了。“和”主要强调的是人为的调剂所达到的统一与和谐。正是在这一基本含义的引发下,于是就有春秋战国时期晏婴提出的“相济”,“相成”的和谐思想。“和如羹焉,水火醯醢以烹鱼肉,禪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济,……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3]综合起来而言“和谐”就是指事物协调的生存状态与发展状态。 孔孟学说产生于春秋战国这个社会大变革的年代,由于社会极度的动乱不安,各路诸侯群雄并起,导致了“礼崩乐坏”和原有的和谐社会机制的崩溃,所以,恢复社会和谐与稳定就成了当时学者们所关注的焦点。为寻找新的和谐机制的形成,恢复原来的社会秩序,实现新的社会和谐与稳定,特别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者,他们在继承前人“和谐”思想的基础上,将“和谐”思想扩展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按自己的理解和要求对“和谐”思想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第一、自我和谐即个体身与心的和谐 儒家非常重视自我人格的完善,并把它作为实现社会,人,自然三者和谐统一基本途径。那么要怎样才能达到自我人格的完善,体现自我和谐呢?儒家认为必须要“安生立命”,所谓“安生立命”就像孟子所说的那样“反省内求”通过个人内在和外在因素相结合,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道德修养,即以实现自我和谐。因此孔孟十分重视个人修身作用,他们认为天底下无论是谁都应该以“修身”为本。怎样才能达到修身的目的呢?孔孟认为“君子”人格就是修身的最终目标。

北京市立新学校教1

导入新课: 三、战国时期 儒家代表 问题: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儒家还有哪些著名学者? 1、孟子的思想 . 政治思想——“仁政”。 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推行 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 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孟子总 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 (3)性善论思想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问题:如何评价孟子性善论思想? 性善学说虽然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但孟子强调君王要善待人民,要制民之产, 使民有恒产,又有恒心地安于生产生活的思想,在当时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与民同乐》:古代的君王与民同乐,所以能真正快乐。相反,《汤誓》说:‘你 这太阳啊,什麽时候毁灭呢?我宁肯与你一起毁灭!’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 即使你有高太深池、珍禽异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快乐吗?” 2、荀子的思想 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孔孟荀一脉相承,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 (1)政治上——“仁义”和“王道”中学历史教研网 (2)君民关系上——“君舟民水” 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 促进作用。 (3)性恶思想 对于孟子所说的人之性善,荀子驳斥他说:“是不然,人之性恶。”荀子为什么说 “人之性恶”呢?荀子说:人饿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劳了便喜休息;苦饭不 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不乐意干;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顺 着这些天性,人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 问题:如何评价?与孟子、法家思想的区别联系? 荀子分析批判诸子百家的言论,并吸收了各家的优秀思想。如荀子说“天行有常”, 就是说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有其固定的次序的,这同老子说的“道法自然”,在客观 物质世界都有其一定的运行规律这一点上是相通的,显然是受了道家思想的影 响。荀子主张以礼治国,这跟孔子的重视礼是源流相通的。可是荀子所说的礼, 重在分定界限,对人制裁。强调礼的制裁的一面,已隐含着法的作用,表现出趋 向法治的观点,并以此影响了他的学生韩非子、李斯等人,成为主张法治主义的 回顾所学 孟子典故 讨论区别 不是民主 引发兴趣 澄清观念 透过现象看实质的能力 培养比较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完整word版)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早期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教育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为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教育思想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异之处,下面试从几个方面来比较他们教育思想的异同,从而可略窥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擅变规律。 一、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是以其人性论作为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的。 在我国教育史上,孔子是较早提出人性问题的学者。其在《论语·阳货》中谈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一命题成为其人人应当受教育、人人有可能受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同的,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别。为了使人具有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就要重视教育的作用。这一教育理论具有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是相近的,打破了官学时代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良,就好比水之本性是向下流淌一样;而人没有不善良的,水也没有不往下流的。基于此,孟子提出了“性善论”,成为继孔子之后第一个具体回答人性问题的教育家。“性善论”是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孟子据此肯定了“人皆可以为尧舜”,并贯彻实施于其教育实践之中。 荀子在《荀子·性恶》中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人的本性是恶的,其善良则是后天人为培养的结果。在荀子看来,“伪”主要是指教育的感化,礼义的引导,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本性的恶,树立人为的善,经过长期的考验而不再恢复到原来的本性。 孔孟言性善,追求的目标是至善,荀子言性恶并非追求恶,而是针对人有恶念、恶行,追求的目标同样是至善。因此,他们只是出发点不同,在追求的教育理想上并没有本质上的矛盾,其着眼点都在于施教与为政及肯定人性的可塑性。 二、教育目的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维护周朝初年的社会制度而培养政治人才,这条人才路线被概括为“学而优则仕”,他所极力推崇的都是治国的政治人才,让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学生入仕,以其人格力量完成政治目的,从而改变春秋末期混乱的局面。孔子明确提出了以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理想的实现,用教育来实现其政治抱负。 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可以看出,在法政、教育两者与治理国家的关系中,他更重视教化。“善教”比“善政”在认识上更高一层,“善教”使人民从被动地服从统治而变为心甘情愿地认同。孟子基本上是继承了孔子的教育目的。 荀子为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分层次的教育目的。荀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士”、“君子”和“圣人”。“终乎为圣人”,以学为圣人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由些看来,孔子、孟子和荀子关于教育目的的思想大体相同,都把统治人才作为培养的最高标准。不同之处在于,荀子提出了多层次的教育目的:从“士”到“君子”、“圣人”的要求,即是培养“俗儒”、“雅儒”和“大儒”三个不同的层次。 三、教学论 (一)教学内容 孔子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其指意尽管模糊,但特点十分明确:一是注重德育、智育、体育兼备;二是文理科兼顾,以文科为主。 孟子受业于子思门下,“治儒之术道,通《五经》,尤长于《诗》、《书》。”因而他所采用

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1.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一)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

历史(心得)之浅谈历史的教学方法

历史论文之浅谈历史的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根据时间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按范围分为中国史、世界史,按内容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在教学中除历史典故学生较感兴趣外,其他内容学生兴趣不大,复习时难以理出头绪,考试时容易张冠李戴,特别是九年级的学生,更觉困难。因而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记忆,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经过不断的摸索,吸取他人的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上课有兴趣,下课记得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这样,才能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上历史课时,结合中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一、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把历史知识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几个基本要素讲清楚,利用这些要素把各朝代的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如儒家思想——春秋战国时的孔孟荀—秦的焚书坑儒——汉朝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在上课中让学生进行前后比较,就可以把历史知识连贯起来,不但学得快,而且记得牢。二、历史课的语文教学法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在历史课教学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对特定的历史人物、事件进行描述、渲染,如讲官渡之战结合语文《覌沧海》,主要人物和战争事件就给学生更深刻的印象。 三、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以“点”带“面”。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使之融汇贯通,

孔孟老庄思想比较研究

孔孟老庄思想比较研究 总目录 第一章孔孟与老庄异同之概说 第一节孔孟老庄存在于我们身边 第二节孔孟老庄在近代的坎坷历程 第三节孔孟老庄在今天的思想文化价值 第二章孔孟老庄的辩证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老子》的素朴的辩证法思想 一、老子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二,提示大家要重 视对立面的作用三,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到某种极限的程度时,就改变了原有的状况,而转变成它的反面了 第二节庄子的“齐物论”相对主义哲学打破独断论的辩证意义 一、“齐物论”之形成二、“齐物论”的本质三、“齐物论”独特意义与作用 第三节孔子“中庸”论的辩证法思想 一、原“中庸”二、世俗对中庸的误解及辩正三、中庸的利害功用 第四节孟子“中”“权”等辩证法思想 一、“中”是针对偏激片面的二、“权”是矫正保守呆板的三、其他辩证法思想 第五节孔孟老庄辨证思想异同比较 第三章孔孟老庄的美学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孔子的美学思想 第二节孟子的美学思想

第三节老子的美学思想 第四节庄子的美学思想 第五节小结 第四章孔孟老庄的天命鬼神观之比较 第一节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对孔子天命鬼神观的论述 第二节孔孟的天命鬼神观38 附一、荀子的天论 附二、董子的“天人合一”论 附三、孟子天道观若干问题初探 附四墨子的“天志”、“明鬼”的宗教思想 第三节老子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思想 第四节天人关系问题上儒道思想的异同 第五章孔孟老庄的经济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孔子的经济思想 一、财富观二、生产与流遍概念三、分配与消费观念四、财政思想五、孔子经济思想的总考察六、子贡的经济观点七、《大学》《中庸》的经济思想八、大同、小康论 第二节、孟子经济思想 一、孟子的义利观二、孟子的恒产理论三、孟子的分工和劳动理论四、孟子的财政赋税理论五、简短的结语 第三节道家的经济思想

2020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及论文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培养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并倡导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教育格言,成为万世师表。孔子虽然没有自己的著作传世,但由他的弟子将其言论汇集而成的《论语》一书,却可以让我们从中领略他的哲人风采,感悟他的教育思想。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和谐的指导意义. 一、孔子的学生观 孔子的学生观集中体现在他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可塑性的思想。孔子认为,人的天生素质都相差不远,只是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人与人之间才形成差异,即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认为除了上知、下愚不可移易之外,其他人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的。这说明了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人的可塑性。孔子在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可塑性的基础

上,演绎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是孔子最先执行的教育方针。他自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门弟子来自鲁、齐、宋、晋、楚、秦等国,其中有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贱人”仲弓;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箪食瓢饮的颜渊;有愚直的高柴,也有卤莽的子路。孔子不畏世俗,怀着极大的教育热情,“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对于那些出身低贱和家境贫寒的学生施以平等的教育,真正做到了“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忠于道”,体现了师爱的理智性和广泛性。“有教无类”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所呼唤的教育公平是最好的回答。 孔子在尊重学生志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方面树立了榜样。由于他对学生了如指掌,因而能因人而教,循循善诱。孔子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例子在《论语》一书中的记载是很多的。在《论语?先进篇》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子路和冉有都向孔子提出了“闻斯行诸”的问题,即“得到真理就马上干起来吗?”孔子的答案竟完全相反,这引起了公西华的疑问。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说,冉求平日做事,过分谨慎,所以我给他壮壮胆;仲由有两个人的胆量,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的锐气。这就是典型的因材施教、因人而教的范例。这个例子说明了孔子的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是无的放矢。 孔子的教育还十分注重顺应学生的性情,采用使学生“趋向鼓舞”和“中心喜悦”的积极教育方法,这就好像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