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复习教案:第2章 三角形

新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复习教案:第2章 三角形

新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复习教案:第2章  三角形
新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复习教案:第2章  三角形

新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学案:第二章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及三角形的重要线段的概念;

2、掌握三角形的三边间的关系;

3、会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公式计算角度。 难点重点

1、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

2、会灵活运用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公式计算角度

一、知识点梳理

(1)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 (2) 三角形的分类.

??

???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

??)

(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 三角形的重要线段及其稳定性

①三角形的中线: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③三角形的高: (5)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性质 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6)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性质、判定 二、典例分析

例1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9,第三边为奇数,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三边关系:判定能否成三角形;求线段的取值范围;证明线段的不等关系) 针对性练习: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7cm 长是 。 例2如图,已知ABC ?中,ACB ABC ∠∠和 的 于点 O,且 60=∠A 求的度数BOC ∠。(内角和定理思考:若 n A =∠,则BOC ∠的度数为多少? 例3 如图,BP 平分∠FBC ,CP 平分∠ECB ,∠A=40°

求∠BPC 的度数。

三角形 (按角分) 三角形 (按边分) A

C E P

B

4 2 1 3 F

例4 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DE=2AE. 若ABE ABC S cm S △△求,242=

三、本章思想方法:1、方程思想

例5 已知:在ABC ?中,∠C=∠ABC ,BE ⊥AC ,BDE ?是正三角形,求∠C 的度数。 2、化归思想:(证明线段的平行问题,常转化为证明角相等或互补来解决) 例6:如图,∠B=42°,∠A+10°=∠1,∠ACD=64°,求证:AB ∥CD 。

针对性练习:

1、能把一个任意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的线段是三角形的( )

A 、角平分线

B 、中线

C 、高

D 、两边中点连线

2、如图2,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 且24cm S ABC =△,则BEF S △的值为 。 A.2cm 2

B.1cm

2

C.1

2

cm

2

D.1

4

cm

2

3、ABC ?中,AB=AC.周长为16cm.AC 边上的中线BD 将ABC ?分成周长之差为2cm 的两个三角形.求ABC ?的各边长. 反馈练习: 1.如图所示,在△ABC 中,∠ACB=90°,把△ABC 沿直线AC 翻折180°,使点B 落在点B ′的位置,则线段AC 具有性质( )

A.是边BB ′上的中线

B.是边BB ′上的高

C.是∠BAB ′的角平分线

D.以上三种

3、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cm,2cm,3cm

B.1cm,2cm,4cm;

C.2cm,3cm,4cm

D.2cm,3cm,6cm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它的周长为( ) A.9 B.12 C.15 D.12或15

5、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则它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或直角三角形 6、已知△ABC 中,∠A=2(∠B+∠C),则∠A 的度数为( ) A.100° B.120° C.140° D.160°

7、在△ABC 中,∠B,∠C 的平分线交于点O,若∠BOC=132°,则

图2

B '

C A A

B C D

∠A=_______度.

8、如图所示,在△ABC中,AD⊥BC于D,AE平分∠BAC,且∠B=36°, ∠C=76°,

求∠EAD的度数。

9、如图,已知DE分别交△ABC的边AB、AC于点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B=63°,∠ACB=75°,∠AED=46°,求∠BDF的度数。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期末数学教学目标检测试卷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计算2的结果是( ) A . 2 B .2± C . 4 D . 4± 2. 分式2 2+-x 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为( ) A . 2x ≠± B .2x = C .2x ≠- D . 2x ≠ 3.不等式226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 4. 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那么这 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是( ) A . 20? B . 40? C . 90? D . 120? 5.在实数0, ,3 2-,|-2|中,最小的是 ( ) B D A C

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共付车费19元,那么甲地到乙地路 程的最大值是( ) A.5千米 B.7千米 C.8千米 D.15千米 10.我们常用的数是十进制数,计算机程序使用的是二 进制数(只有数码0和1),它们两者之间可以互相换算,如将(101)2,(1011)2换算成十进制数应为: 5104212021)101(0122=++=?+?+?=; 32102(1011)12021212802111 =?+?+?+?=+++=. 按此方式,将二进制(1001)2换算成十进制数和将十 进制数13转化为二进制的结果分别为 ( ) A.9,2(1101) B.9,2(1110) C.17,2 (1101) D.17, 2 (1110) 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使23-+x 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12. 5-与x 的差不小于3-,用不等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 13.计算:24-18×13 =________. 14.命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 是 . 15. 以长为13cm 、10cm 、5cm 、7cm 的四条线段中的三

《相似三角形的证明——K字型相似》教案

课题:相似三角形的证明——K型相似(教案) 学校:茶陵思源实验学校教师姓名:段中明 教学目标: 1、通过习题引入,了解“K型图”的特征与其中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并掌握其中两个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利用“K型图”中两个三角的相似性解决一些计算、证明等简单问题; 3、在“K型图”变化的过程中经历图形动态思考,积累做“K型图”相似解 题的特点与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已知图形中观察关键特征——“K型”; 2、在非“K型”图形中画辅助线,得到“K型”图形; 3、在“K型”图的两个三角形中,探索其相似条件。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完湘教版九上数学第三章图形的相似,复习完本章各知识点 后,进行一些思维拓展延伸,教师已引导学生学习相似三角形中的基本图形,如 “A”字型、“X”字型、“母子”型、“双垂直”型等。结合中考试题探究“K型 图”相似这个问题,本课将在此基础上展开学习。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寄语: 学生在老师的心里就是自己的孩子,所以老师祝福天下所有的孩子健康成 长,快乐学习! 二、复习与回顾: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条定理; 2.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图形:A字型、反A字型、母子型、X型、蝴蝶型、双 垂直型…… 3.图形演变:双垂直型变三垂直型,三垂直型变K字型。 三、新课讲解: (一).呈现学习目标: (1).能利用k形图证明三角形相似; (2).能构造k形图解决相关问题 (3).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二).轻松一刻:(突出快乐学习) 同学们,这幅画美吗?看到这幅画我就想起小学时学过的一首小诗,一首富 有诗情画意的诗,哪位同学能把这首诗读出来吗? 对,是《小池》。它句句是诗,句句是画,描绘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 实又真切感人。今天我们边欣赏古诗边学习新课。下面我们跟着这首古诗走进今 天的例题探究。 (三).例题探究: 1.如图,在矩形ABCD中,E在AD上,EF⊥BE ,交CD于F,连结BF,已知AE=4, ED=2,AB=3则DF=__________ 2.在等边△ABC中,D为BC边上一点,E为AC边上一点,且∠ADE=60°,BD=2,CE=1, 则△ABC的边长为 .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docx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三 一 二 总 分 评卷人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计算 ( 2) 2 的结果是( ) A . 2 B . 2 C . 4 D . 4 2. 分式 x 2 有意义 , 则 x 的取值范围为( ) x 2 A . 3.不等式 x 2 B . x 2 C . x 2 D . x 2 2x 2 6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 -10123 -10123 -10123 -10123 A B C D 4. 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 2︰ 3︰ 4, 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是 ( ) A . 20 B. 40 C. 90 D. 120 5.在实数 0, - 3 , 2 ( ) , |- 2|中 , 最小的是 3 2 A .0 B .- 3 D .|- 2| C . 6.如图 , AB AC ,要说明 ADC 3 可能是 ( ) AEB ,需添加的条件不... A . B C B. AD AE A C . ADC AEB D. DC BE D E 1 1 1 , 则 ab F 7. 已知 的值是( ) B C a b 2 a b A . 1 B.- 1 C.2 D. -2 2 2 8. 如图 ,是一块三角形的草坪 ,现要在草坪上 A 建一凉亭供大家休息 ,要使凉亭到草坪三条 边的距离相等 ,凉亭的位置应选在( ) A. △ ABC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 . B △ C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套)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套) 八年级(上)数学科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任教八年级数学,共有学生67人。2010年上期学生总体来看,成绩较差。学生到八年级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表现为:基础好的同学学习兴趣大,进取心强,学习自觉主动;而基础较差的同学学习兴趣不浓,上课爱走神,参与意识弱,不愿动脑筋,对自己缺乏信心;处于中等成绩的学生学习缺乏主动,需要不时鞭策、激励。八年级的学生处于一个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有叛逆心理,自尊心强,初步展露自己个性的时期。 学生学习基础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有理数,这学期将学习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通称实数;在七年级上学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这学期将学习用字母表示变量,学习用来描述现实世界中一些量之间确定性依赖关系的数学模型――函数,着重学习描述均匀变化现象的数学模型――一次函数;在七年级下学期学习了平移和轴反射,这学期将学习旋转,并且运用平移、轴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课题: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相似三角形的知识. 2.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如测量金字塔高度问题、测量河宽问题、盲区问题)等的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有关相似三角形的数学模型,进一步了解数学建模的思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学习难点】 灵活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回顾: 1.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有哪些方法? 答:基本定理以及判定定理1~3. 2.相似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答: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二、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计算河的宽度 阅读教材P91“动脑筋”和“做一做”,完成例1. 【例1】 如图,小芳家的落地窗(线段DE)与公路(直线PQ)互相平行,她每天做完作业后都会在点A处向窗外的公路 望去,小芳很想知道点A与公路之间的距离,于是她想到了一个办法.她测出了邻家小彬在公路BC段上走过的时间为10秒,又测量出了点A到窗的距离是4米,且窗DE的长为3米,若小彬步行的平均速度为1.2米/秒,请你帮助小芳计算出点A到公路的距离.

解:过点A 作AM ⊥BC ,垂足为M ,交DE 于点N.∵DE ∥BC ,∴∠3=∠4,∠1=∠2=90°,∴AN ⊥DE. 又∵∠DAE =∠BAC ,∴△ADE ∽△ABC ,∴DE BC =AN AM .根据题意,知BC =1.2×10=12(米).又∵AN =4米,DE =3米,∴312=4AM ,∴AM =16(米).∴点A 到公路的距离为16米. 知识模块二 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阅读教材P 92例题,完成下面的例2. 【例2】 据史料记载,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泰勒斯曾经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在金字塔影子的顶部立一根木杆,借助太阳光线构成的两个相似三角形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如图,如果木杆EF 长2m ,它的影长FD 为3m ,测得OA 为201m ,求金字塔的高度BO.(太阳光线是互相平行的) 解:由题意,得2∶BO =3∶201,解得BO =134m .即金字塔的高度为134m .

湘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 第1 章:分式: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的运算;能够依据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简单的分式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会解简单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 第2章:三角形:本章主要内容包括三角形相关概念和性质,命题与证明;利用平移、旋转和轴反射得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及勾股定理;三角形的作法。 第3章:实数: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平方根与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在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概念后,引进了无理数,从而对数的认识从有理数扩大到实数,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得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为学习函数及通过直角坐标系研究几何问题提供了研究工具。本章包含了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第4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本章主要内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和解法。 第5章:二次根式: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能够应用定义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二次根式;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 六、课时安排 章节时间 第1章分式约22课时 1.1分式 1.2分式的乘法和除法 1.3整数指数幂 1.4分式的加法和减法 1.5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小结与复习 第2章三角形约27课时 2.1三角形 2.2命题与证明 2.3等腰三角形 2.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5全等三角形 2.6用尺规作三角形

小结与复习 第3章实数约9课时 3.1平方根 3.2立方根 3.3实数 小结与复习 第4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约13课时 4.1不等式 4.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4.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4.4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4.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小结与复习 第5章二次根式约14课时 5.1二次根式 5.2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 5.3二次根式的加法和减法 小结与复习 2013-9-1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和“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线相似”的探索过程. 2、掌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和“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线相似”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3、能运用上述两个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重点与难点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和“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线相似”及其应用. 2、例题的解答首先要选择用什么判定方法,然后利用方格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来判断两个三角形的三边是否对应成比例,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分析、判断和计算能力,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知识要点 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1、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线相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种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C (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直线定理 ∵DE∥BC,∴△ADE∽△ABC (2)判定定理1: ∵∠A=∠A′,∠B=∠B′,∴ △ABC∽△A′B′C′ (3)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重要结论

∵∠ACB =Rt ∠,CD ⊥AB ,∴△ABC ∽△ACD ∽△CDB 二、新课 1、合作学习: 下面我们来探究还可用哪些条件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类似于三角形全等的“SAS ”、“SSS ”判定方法,三角形相似还有两个判定方法,即判定定理2和判定定理3. 2、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以简单说成“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已知:如图,△A ′B ′C ′和△ABC 中, ∠A ′=∠A ,A ′B ′∶AB =A ′C ′∶AC 求证:△A ′B ′C ′∽△ABC 定理的几何格式: ∵∠A =∠A ′ AB A ′B ′ =AC A ′C ′ ∴△ABC ∽△A ′B ′C ′ 3、例题讲解 例:如图已知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AD AB =AE AC 求证:DE ∥BC . 4、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说成: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几何格式 ∵AB A ′B ′ =AC A ′C ′ =BC B ′C ′ ∴△ABC ∽△A ′B ′C ′ 三、探究活动: 在有平行横线的练习薄上画一条线段AB ,使线段A ,B 恰好在两条平行线上,线段AB 就 A B C A ′ B ′ C ′ A B C D E A B C A ′ B ′ C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一)
一.精心选一选(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请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代号填入 下面表格中) 题号 答案 1. 16 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2 2.在实数 ? B. ?2 C.4 D. ?? 1 2 3 4 5 6 7 8 9 10
2 , 0 , 3 4 , ? , 9 中,无理数有 (★) 3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3.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并且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4. 如图, △ABC 与 △ A′B′C′ 关 于 直线 l 对称, 则∠B 的度数为 (★)
A.
B.
C.
D.
A.30o
B.50o
C.90o
D.100ob5E2RGbCAP
A
50o
l
A′ B′
30o
B C
C′
(第 4 题)
5.如果实数 x、 y 满足 y= x ? 1 ? 1 ? x ? 1 , 那么 x ? 3 y 的值是(★) A.0 B.1 C.2 D.-2 6.与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 (★) 1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边中线的交点 B A 2 C.三边上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D.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 7.如图,已知∠1=∠2,AC=AD,增加下列条件:①AB=AE; 第7题图 ②BC=ED;③∠C=∠D;④∠B=∠E.其中能使 △ABC≌△AED 的条件有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8.以数轴的单位长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数轴的原点为旋转中心,将过原点的对角线顺时针旋转,使 对角线的另一端点落在数轴正半轴的点 A 处,则点 A 表示的数是(★)p1EanqFDPw
E C

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湘教版教案

3.4.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 教学目标 1、经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探索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2、知道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会利用三角形两角分别相等的相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的感受。 教学重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的应用 教学过程: 复习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1.三角形相似的定义判定; 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关键是找一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一边) 动脑筋:任意画△ABC 和△C B A ''',使∠A=∠A ',∠B=∠B ' . (1) ∠C =∠C '吗? (2) 分别度量这两个三角形的边长,它们是否对应成比例? (3) 把你的结果与同学交流,你们的结论相同吗? D E

在△C B A '''的边B A ''上截取点D ,使D A '' = AB. 过点D 作DE ∥C B '',交C A ''于点E. 在△ABC 与△A 'DE 中, ∵∠A=∠A ',D A ''= AB ∠A 'DE=∠B '=∠B , ∴△ABC ≌△A 'DE 又 DE ∥B ′C ′, ∴△C B A '''≌△A 'DE ∴△ABC ∽△C B A ''' 由此得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例3:如图,在△ABC 中,∠C=90°.从点D 分别作边AB ,BC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 ,F ,DF 与AB 交于点H . 求证:△DEH ∽△BCA . 证明 ∵ ∠C=90°, DF ⊥BC ∴DF ∥AC. ∴ ∠BHF =∠A , ∴ ∠DHE =∠A.

九年级数学上册3.5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案1(新版)湘教版

3.5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1.学会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高度(长度)测量问题.(重点,难点) 2.学会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河宽测量等问题.(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被誉为“世界古代八大奇迹之一”,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泰勒斯曾经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你能根据图示说出他测量金字塔的原理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运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高度(长度)测量问题 【类型一】利用影长测量高度(长度) 如图所示,某同学身高(AB)是1.66m,测得他在地面上的影长(BC)为2.49m,如果这时操场上旗杆的影长为42.3m(BE),那么旗杆的高度(DE)是多少米? 解析:首先根据已知条件求△ABC∽△DEB.然后得出比例式,最后求出结果. 解:∵AC∥DB(平行光),∴∠ACB=∠DBE,∵∠ABC=∠DEB=90°,∴△ABC∽△DEB,∴有 AB DE = BC BE ,DE= AB·BE BC =28.2m,即旗杆高度是28.2m. 方法总结: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对于都垂直于地面的两个物体来说,它们的影长之比等于它们的高度之比. 【类型二】利用标杆测量高度(长度) 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某棵树的高度,小明用长为2m的竹竿做测量工具,移动竹竿,使竹竿和树的顶端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上的同一点,此时竹竿的底端与这一点相距6m,与树的底端相距15m,则树的高度为m. 解析:∵∠DOC=∠BOA,∠BAO=∠DCO=90°,∴△OBA∽△ODC,∴ BA CD = OA OC = OA OA+AC ,又∵AO=6m,BA=2m,AC=15m,∴DC= BA(OA+AC) OA =7m,故填7.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姓名: 组号: (共120分) 一、选一选,看完四个选项再做决定!(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为了实现街巷硬化工程高质量“全覆盖”,我省今年1~4月公路建设累计投资9 2.7亿元, 该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B . C. D. 2.(x 2+1)2的算术平方根是( ) A.x2+1 ?B .(x 2+1)2 C .(x 2 +1)4 ?D.±(x 2+1) 3.如果2 3303x y ??++-= ? ??? ,则(xy )3 等于( ) A.3 B .-3??C .1 D.-1 4.如果a与3互为相反数,则|a -3|的倒数等于( ) A.0 B .6- C. 16 ?D .16 - 5.3、若分式3 21 22---b b b 的值为0,则b 的值为(? ) A. 1? B . -1 C.±1 D.2 6.要使分式11 x +有意义,则x 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1x ≠?? B.1x ≠-? C.0x ≠ ? D .1x > 7.在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长为4 cm ,9 cm 的两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 A.4 cm ? B.5 cm C.9 cm D .13 cm 8.将分式2 x x y +中的x 、y 的值同时扩大2倍,则分式的值( ) A .扩大为原来的2倍 B.缩小到原来的 2 1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9.如图2,OD =OC ,BD =AC ,∠O =70度,∠C =30度,则∠BED 等于( ) A.45度??B .50度 ?C .55度??D.60度 10.如图3,E 、F 在线段B C上,AB =DC ,AE =D F,BF =CE .下列问题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 B .AF ∥DE C.AE =DE ??D .AB ∥DC 二、填一填,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每小题3分,共30分) 1.化简:2 (73)-= . 2.如果有:210x y -++=,则x= ,y = . 3.若38.9 6.24=, 3.89 1.97=,则0.00389= . 4.已知方程组24 20x ky x y +=?? -=? 有正数解,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5.当1-=x 时,____________1 12 =-+x x 。 6.计算:() ____________3 2=-a 。 7.化简: =+--2 693x x x 。 8.如图4,△AB C中,D 是AC 的中点,延长BD 到E ,使DE = ,则△DAE ≌△DCB . 9.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5cm 和7cm ,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_ 。 10.若解分式方程 4 41+=+-x m x x 产生增根,则_______. 三、做一做,要注意认真审题!(本大题共60分) 1.(6分)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 ①(x-2)2 =25 ② -8(1-x)3=27 2.(6分)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⑴()4321213 x x x x -<-?? ?++>? ? (2) ()2 1.55261x x x x ≤+???->-??

(完整版)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实数 1。 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 (1) 概念:如果x 2 a ,那么x 是a 的平方根,记作: Ji ;其中 而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2) 性质:①当a >0时,Ji > 0 ;当a v o 时,ja 无意义; ② 4a = a ;③ Va2 a 。 2。 立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 (1) 概念:若x 3 a ,那么x 是a 的立方根,记作:3a ; 一 .3 _ _ (2) 性质:①§a a ;②湿 a ;③^~a ^a 3。 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 (1) 概念:实数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 (2) 分类:按定义分为有理数可分为整数的分数;按性质分为正数、负数和零。无理数就是无限 不循环小数;小数可分为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其中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 小数称为分数。(书上有图) 4。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算术平方根定义如果一个非负数 x 的平方等于a,即x 2 a 那么这个非负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 石, 算术平方根为非负数 a 0 正数的平方根有 £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平方根 0的平方根是 0 负数没有平方根 2. 无理数的表示 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 a,即x 2 a,那么这个数就 叫做a 的平方根,记为 焰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 立方根 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0的立方根是0 定义:如果一个数x 的立方等于a,即x 3 a,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 a 的立方根,记为 3 a. 5。与实数有关的概念: 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与有理数范围内的意义完全一致;在实数范围内, 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同样成立。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 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 -------------------------------------- 对应的。因此,数轴正好可以被实 数填满。 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有理数, 分类十 苗皿或 无理数 绝对值、相反数、 倒数的意义同有理数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对应 实数的运算法则、运算规律与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运算规律相同。 正数 0 负数 3.实数及其相关概念

九年级数学上册 34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案 (新版)湘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 34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案(新版)湘教 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和“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探索及证明过程.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在合作、交流、探讨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判定定理,会运用判定定理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教学难点】 会准确的运用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来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问题:(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是什么?

三边成比例,三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你有哪些方法? 方法1:通过定义(不常用); 方法2:通过平行线(条件特殊,使用起来有局限性); 方法3:判定定理1,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承前启后,激发学生学 习新知的欲望.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下面我们来探究还可用哪些条件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1.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类似于三角形全等的 “SAS ”判定方法,你能通过类比的方法猜想到三角形相似的其它判定方法吗? 2.任意画△ABC 与△A ′B ′C ′,使∠A ′=∠A , =k.AB AC A B A C ='''' (1)分别度量∠B ′和∠B ,∠C ′和∠C 的大小,它们分别相等吗? (2)分别度量BC 和B ′C ′的长,它们的比等于k 吗? (3)改变∠A 或k 的大小,你的结论相同吗?由此你有什么发现?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画图,并鼓励证明命题归纳结论. 【归纳结论】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如图,在△ABC 与△DEF 中,已知∠C=∠ F,AC=3.5cm,BC=2.5cm,DF=2.1cm,EF=1.5cm.求证:△ABC ∽△DEF. 证明:∵AC=3.5cm ,BC=2.5cm,DF=2.1cm, EF=1.5cm ,

新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一、细心填一填 1. 下列有理式中① 2,② x y,③ 1,④ 1中分式有()(填序号)。 x 5 2 a 1 2. 如果把分式10x中的x、y都扩大10倍,则分式的值()。 xy 2 3. 将分式122x x2化简的结果是()。 x 2 1 4. 计算2a22b 2b的结果是()。 b2 a a 5.若x 3 0 2 3x 6 2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6.方程 1 1 x 1 去分母后的结果是()。 x 2x 7.学生有m 个,若每n 个人分配 1 间宿舍,则还有一人没有地方住,则宿舍的间数为()间. 8.若关于x 的方程m 1 x0有增根,则m的值是() x 1 x 1 9.某市为处理污水需要铺设一条长为4000 米的管道,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实际施工时每天比原计划多铺设10 米,结果提前20天完成任务。设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x 米,则可得方程() 10.当x ___ 时,分式x有意义,当x= _时,分式x的值等于0; x 1 x 1 11. 计算:2m2n 3 mn 2m2n 等于_______ 。 12. 用四舍五入法,对0.0070991 取近似值,若要求保留三个有效数字,?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则该数的近似值为。 13. 计算x2y 2y 得。 y x x 14. 若方程2 3 的解是x=5,则a= _______ 。 a(x 1) 亲爱的同学,坚持每天练习 5 个题,成绩每天进步一点点!第1页

15. 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x a 31无解,则 a 。 x 1 x 16 16 若 a 1 5 ,则a2 12= _________ 。 aa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湘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学生的基本情况: 上学期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整式的乘法,相交线与平行线以及统计的一些简单知识,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等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至的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与进一步的发展,但学习习惯上,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培养得很不理想,应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思考,敢于大胆思考,课堂上就把时间有在思考问题上。本学期要思考如何克服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弊端,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学生对思考规律的小结,及时复习、总结上的习惯,还需要加强,课堂上专心致至的听讲,想在老师和同学的前面,及时纠正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表扬和鼓励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需要加强训练与培养。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

湘教版九上数学第4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教案

湘教版九上数学第4课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 【知识与技能】 经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探索及证明过程.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在合作、交流、探讨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 【教学难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的相关应用.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观察下列几组图形,探究其中规律. 试判断与△ABC相似的三角形.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相似的2个判定定理,类似于三角形全等的“SSS”判定方法,你能通过类比的方法猜想三角形相似的其他判定方法吗?

2.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 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 求证:△A′B′C′∽△ABC.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证明.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见教材P84例8. 2.在△ABC和△A′B′C′中,已知下列条件成立,判断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1)AB=5,AC=3,∠A=45°, A′B′=10,A′C′=6,∠A′=45°; (2)∠A=38°,∠C=97°, ∠A′=38°,∠B′=45°; (3)AB=2,2,10 A′B′2,B′C′=1,A′C′5 解:(1)SAS,相似; (2)AA,相似; (3)SSS,相似. 3.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P是BC边上的点,且 BP=3PC,Q是CD的中点,求证:△ADQ∽△QCP. 分析:先设参数,求出各边,证明三边成比例,即可证△ ADQ∽△QCP. 证明: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a.∵P是BC边上的点,且BP=3PC,∴ PC=a,∵Q是CD的中点,∴QC=QD=2a,AQ=5,5,而 21 42 QC a AD a ==,

最新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第2课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和“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探索及证明过程.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在合作、交流、探讨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判定定理,会运用判定定理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教学难点】 会准确的运用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来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问题:(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是什么? 三边成比例,三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 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你有哪些方法? 方法1:通过定义 (不常用); 方法2:通过平行线(条件特殊,使用起来有局限性); 方法3:判定定理1, 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承前启后,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下面我们来探究还可用哪些条件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1.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类似于三角形全等的“SAS ”判定方法,你能通过类比的方法猜想到三角形相似的其它判定方法吗? 2.任意画△ABC 与△A ′B ′C ′,使∠A ′=∠A , AB AC A B A C ='''' =k. (1)分别度量∠B ′和∠B ,∠C ′和∠C 的大小,它们分别相等吗? (2)分别度量BC 和B ′C ′的长,它们的比等于k 吗? (3)改变∠A 或k 的大小,你的结论相同吗?由此你有什么发现?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画图,并鼓励证明命题归纳结论. 【归纳结论】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如图,在△ABC 与△DEF 中,已知∠C=∠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将分式2 x x y +中的x 、y 的值同时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分式的值( ) A.扩大为原来的2倍 B.缩小到原来的2 1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2、. 如图, 数轴上表示的是下列哪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 A .53x x ≥-??>-? B .53x x >-??≥-? C .53x x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9的算术平方根是±3。 B 、125.0的立方根是5.0± C 、无限小数是无理数,无理数也是无限小数 D 、一个无理数和一个有理数之积为无理数 4. 是二次根式,那么x 应满足的条件是( ) A.8x ≠ B.8x ≤ C.8x < D.0x >且8x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零不存在算术平方根 B 、一个数的算术平根一定是正数 C 、一个数的立方根一定比这个数小 D 、一个非零数的立方根仍是一个非零数 6.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4,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 A.2 B.4 C.6 D.8 7.若0<x <1,那么2)1(1-++x x 的化简结果是( ) A 、x 2 B 、2 C 、0 D 、22+x 8.下列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6)6(2-=-- B 、9)3(2=- C 、16)16(2±=- D 、25 16)2516(2=-- 9.边长为a cm 的正方形的面积与长、宽分别为8cm 、4cm 的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则a 的值在( ) A 、2与3之间 B 、3与4之间 C 、4与5之间 之间 10.如图,在△ABC 中,AB =AC ,D 为BC 中点, ∠BAD =35°,则∠C 的度数为( ) A.35° B.45° C.55° D.6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湘教版九上数学: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本定理教案

课题: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本定理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基本判定定理并能运用基本定理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2.初步识别8字型和A 字型相似图形. 3.能运用基本定理解决简单的相似问题。 【学习重点】 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判定定理. 【学习难点】 运用基本判定定理进行相似的判定.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回顾: 1.复习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若△ABC ∽△A′B′C′,则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即∠A =∠A′,∠B =∠B′,∠C =∠C′;AB A′B′ =BC B ′C′=CA C′A′ . 3.若AB ∶A′B′=k ,那么△A′B′C′∽△ABC 的相似比为1k . 例如:AB ∶A′B′=2∶3,那么△ABC 和△A′B′C′的相似比为2∶3,而△A′B′C′∽△ABC 的相似比为3∶2.若AB ∶A′B′=1∶1,那么△ABC 和△A′B′C′的相似比是1∶1,△ABC 和△A′B′C′的关系是全等. 二、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 探究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本定理 阅读教材P 77~P 78例1上面,完成下面的内容: 在△ABC 中,D 为AB 上任意一点,过点D 作BC 的平行线DE ,交AC 于点E. 问题(1):△ADE 与△ABC 的三个角分别相等吗? 问题(2):分别度量△ADE 与△ABC 的边长,它们的边长是否对应成比例? 问题(3):△ADE 与△ABC 之间有什么关系?平行移动DE 的位置,你的结论还成立吗? 解:(1)相等. (2)成比例. (3)△ADE ∽△ABC ,结论还成立. 师生合作探究、共同归纳三角形的基本定理. 归纳: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本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例】 如图,D ,E 分别是△ABC 的AB 与AC 边的中点,求证:△ADE 与△ABC 相似.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各单元基础题

数学基础题 《分式》 1、要使分式 值为零,那么x的值是 ; 2.213() x yz ---= 3、解方程: 1322 x x x x --=-- 4、某工地调来72人挖土和运土,已知3人挖出的土1人恰好能全部运走,怎样调配劳动力才能使挖出来的土能及时运走且不误工? 《三角形》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8,则周长为( )。 2、如图,△ABD ≌△ACE ,点B 和点C是对应顶点,AB=8cm,BD=7cm, AD=3cm,则DC=( )cm. 3、 如图,已知∠E FD =∠B CA,B C=EF,A F=DC ,则AB=DE 。请说明理由。(填空) 解:∵AF=DC(已知) ∴AF+____=DC +____, 即________________, 在△ABC 和△______中, =(BC EF AC DF =????=? ∠____∠______( ) 已证) A C=D F(已证), ∴△ABC ≌△______( ) 4、如图,△ACD 与△EC B均是等边三角形,AE ,BD 分别与CD

5、将命题“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改写“如果……那么……”的形式 。 6、请写出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逆定理 : 。 7、反证法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多有一个角是钝角。”中应假设: 。 《实数》 1、 的平方根( ),0.0256的算术平方根( ),81的平方根( )。 2、计算: =( ),22 ()3-=_______;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308=_______; 4、 的立方根是________; =( ). 5、计算:02 31(9)645()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2(5x +3)≤x -3(1-2x ); (2) (3) (4) 2、某次数学测验,共有16道选择题,评分办法是:答对一题给6分,答错一题扣2分,不答则不给分;某学生有一道题未答,那么这个学生至少要答对多少题,成绩才能不低于6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