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狗包弟》导学案

《小狗包弟》导学案

《小狗包弟》导学案

课前预习:

巴金,四川成都人,原名(),字(),主要作品有:第一部中篇小说《》;“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散文集《》,这是一部“讲真话的书”。巴金被誉为“世纪老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

“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

《随想录》收录了巴金先生文革结束创作的150篇文章,分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五集,统称《随想录》。《随想录》反映了巴金在经历十年动乱后对自己、对时代、对导致这场民族悲剧的深层原因的深刻思考和剖析,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坦荡而真诚的灵魂和他所自觉担负的神圣的历史责任感。是巴金文学道路上的又一座丰碑,一部无比沉重的“忏悔录”,一部说真话的大书。《小狗包弟》是《随想录》中的名篇。

巴金,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等称号。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2003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2003年巴金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2003感动中国·颁奖词: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一场“十年浩劫”席卷而至。党政机构全面受到冲击,大江南北一片混乱。无辜的人们惨遭杀害,千年的古迹毁于一旦。上至国家主席刘少奇,下到普通百姓,稍有不慎便遭横祸;知识分子更是如此。那是一个非人的疯狂的年代,亲友疏远,人情殆尽。

主要论点: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革命队伍里,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现象:红卫兵,大字报,批斗会,游街示众,武斗。

在这十年中,雄厚的古老文明奇迹般地消失,人间演出原始蒙昧时代的互相残杀;善与美转入地下,丑与恶肆意宣泄;千千万万家庭被轰毁,千千万万生命被吞噬。……坚强的化为怯弱,诚实的化为诡诈,恬静的化为疯狂,豁朗的化为阴沉。人性、人道、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所有含有人的最高贵的成分,都是它公开践踏的内容。虽然这不是大动干戈的战争,但是再惨烈的战争也难以达到如此残酷——灵魂的虐杀。——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3、了解背景

“文革”期间,巴金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等相继受到各种迫害,以致爱妻非正常死亡,过早地离他而去。许多人丧失了做人的权利,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有时还不得不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文革”结束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他说:“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地活下去。”“我必须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本着对社会、历史深刻的反思,怀着对国家和人民强烈的爱,希望将来不再发生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事情;以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坚持讲出自己的心里话,偿还蓄积在心灵上的欠债——这一切成为巴金创作《随想录》的缘起,也就是本文的写作背景。

《小狗包弟》原载《芳草》,后收在《随想录》第二集《探索集》中,完成于1980年1月4日。它叙述了一个真实而简单的故事:在“文革”棍棒的恐吓下,一只讨人喜爱的狗,被胆小的主人送给医院作了解剖试验品。

作品中故事的背景正值十年浩劫时期,那是个非人的时代,缺少人性,缺少温情,更缺少宁静的气氛。作品最深刻的意义,还在于对“文革”的无情揭露,它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狗的命运中,客观地暴露了“文革”时期那非人时代的某些特点,以及那一段特殊的历史给善良正直的人们所带来的近乎毁灭性的灾难。

【词语释义】

专政队:“文化大革命”中管制被无理迫害的人们的组织。

“四旧”:“文化大革命”时对所谓旧文化、旧思想、旧风俗和旧习惯的简称。

靠边: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利。

【识记注音】

揪.回来 倘.使 头破血.流 血.迹 脚爪. 作揖. 租赁. 满身是血. 解剖. 堕.入 绿草如茵. 创.伤 【行文思路】

这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性散文,它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请大家再次阅读这篇文章,看看文章哪些内容是开端,哪些内容又是发展、结局和尾声。

引子 ( 自然段) —— 。 开端 ( 自然段) —— 。 发展 ( 自然段) —— 。 结局 ( 自然段) —— 。 尾声 ( 自然段) —— 。 【认识包弟】填写资料卡:

合作学习:

再次阅读文章。并思考以下问题:

1、 作家在介绍包弟的来历和描写人与狗之间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怎样的特点?运用了什么描写方

法? ①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2、 小狗包弟最终结局如何?为什么?

3、小狗包弟被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 (1)变化过程:

(2)变化的原因:

4、巴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阅读10~13段简要分析。

5、学习文章第一自然段,探究问题:开篇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

内容上:

6、能够反映文革的素材很多,为什么要选一只小狗?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八课小狗包弟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语文第八课《小狗包弟》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家巴金基本情况 2、理清全文的思路 ㈡过程与方法: ⒈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⒉阅读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 ⒊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学习难点: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学法指导】 学习思路与方法:了解文革,导入新课。快速概括文意,把握作者的情感,探究文章 的主旨。拓宽眼界,展开讨论,进行价值观教学。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1982 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2.作者背景

在巴金的创作生涯中,30~40年代和新时期是两个高峰。 30~40年代的巴金,主要凭借他的小说创作赢得了广大读者,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的不朽地位。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以及人类一切黑暗现象的暴露与鞭挞,对光明 未来的希望与热切呼唤,这些构成了他的小说的基本主题。 进入新时期,年届古稀的老作家仍然嫉恶如仇,笔锋直指刚刚逝去的恶梦一样的专制 年代,深刻反思这段历史、反思自身及整个民族的弱点,呼唤人性的觉醒与复归。他是这 一幕悲喜剧的亲身经历者,甚至有时不自觉的充当着某种角色,因而笔端流露出来的切肤之痛便具有了特别深刻的含义。适应于直接宣泄内心痛苦的需要,巴金选择了更便于袒露自己心迹的文体──散文:他似乎要迫不及待地传达某种情绪、某种感受,而无暇去经营纯粹 的技巧了,这正是劫后余生而良知未泯的老作家的可爱与可敬之处。当被虚伪与矫饰蒙蔽双眼达数十年之久的人们再一次面对这样一种赤裸裸坦露自己真性情的文学作品时,他们的 灵魂不由得不悚颤、他们的内心不由得不引起巨大的共鸣。可以说,迄今为止,巴金在新 1 《大陆续在香港,年起,他开始写作《随想录》1978时期文坛的地位主要是由散文确立的。从篇,凡岁高龄完成了1509公报》和《文汇报》等报刊上发表。到1986年月,巴金以82 《真《探索集》42万字的五集《随想录》的写作,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含《随想录》话集》《病中集》《小狗包弟》即选自其中的《探索集》。《无影集》等五个集子。【学习过程】一、品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看准字形。.读准字音1堕解剖(租赁)()吠入()忏)叫(驾驭悔 ()...... ())一撮)(灰(作 揖.. .注音并组词2 )堕(飞蛾())撕()茵 (

高中语文 第8课《小狗包弟》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8.《小狗包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的叙事线索和感情变化,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学习巴金敢于自我剖析的勇气和追求人性完善的精神。 3.细读文章,学习作者巧妙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写作水平。 【重点难点】 1.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揣摩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 【学法指导】 诵读法、探究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2.作者背景 在巴金的创作生涯中,30~40年代和新时期是两个高峰。 30~40年代的巴金,主要凭借他的小说创作赢得了广大读者,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以及人类一切黑暗现象的暴露与鞭挞,对光明未来的希望与热切呼唤,这些构成了他的小说的基本主题。 进入新时期,年届古稀的老作家仍然嫉恶如仇,笔锋直指刚刚逝去的恶梦一样的专制年代,深刻反思这段历史、反思自身及整个民族的弱点,呼唤人性的觉醒与复归。他是这一幕悲喜剧的亲身经历者,甚至有时不自觉的充当着某种角色,因而笔端流露出来的切肤之痛便具有了特别深刻的含义。适应于直接宣泄内心痛苦的需要,巴金选择了更便于袒露自己心迹的文体──散文:他似乎要迫不及待地传达某种情绪、某种感受,而无暇去经营纯粹的技巧了,这正是劫后余生而良知未泯的老作家的可爱与可敬之处。当被虚伪与矫饰蒙蔽双眼达数十年之久的人们再一次面对这样一种赤裸裸坦露自己真性情的文学作品时,他们的灵魂不由得不悚颤、他们的内心不由得不引起巨大的共鸣。可以说,迄今为止,巴金在新时期文坛的地位主要是由散文确立的。从1978年起,他开始写作《随想录》,陆续在香港《大公报》和《文汇报》等报刊上发表。到1986年9月,巴金以82岁高龄完成了150篇,凡42万字的五集《随想录》的写作,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含《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影集》等五个集子。《小狗包弟》即选自其中的《探索集》。 【学习过程】 一、品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看准字形。 1.读准字音 租赁.()解剖.()吠.叫()堕.入() 忏.悔()驾驭.()一撮.灰()作揖.() 2.注音并组词 撕()堕()茵()飞蛾()

人教版高一《小狗包弟》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一《小狗包弟》教学反思 《小狗包弟》是巴金的著作《随想录》中的一部名篇。今天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人教版高一《小狗包弟》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到大家哦~ 《小狗包弟》教学反思1: 《小狗包弟》选自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写人记事的散文单元),是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语言浅近,情感真挚。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人们普遍的命运、人性扭曲的状况。课文对了解那个年代有一定的认识和教育作用,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学生对散文样式已比较熟悉,情节的把握不是难事;但学生对文革这段特殊历史缺乏了解,因此不会做深入的思考。现在的学生多数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孩子普遍缺乏反省意识,但已经初步具备判断分析能力,学生若能被事实真相震撼,反省忏悔意识就会被唤醒,理性思维也就会被激活。 另外语文的课堂应是激发学生思维、自主交流的课堂,没有学 生参与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就不会有深层次 的师生互动,更谈不上学生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基于以上因素,我把这节课设计为学生质疑、探究解疑的探究课。在探究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意识。课前学生做了认真的预习,了解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深入研读了课文,并提出了对文章的疑问。课堂上,学生充分参与,在合作探究中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见解,深入理解了文本,基本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反思这节课,还有一些遗憾,具体如下: 1、为节省课堂时间,学生提出的疑问,课前做了梳理,课上用幻灯片做了展示,如果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提问我想会更好些。 2、关于联系实际进行自我反思这个环节,课堂上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这是个遗憾。但相信学生已在内心里有所领悟。 关于了解历史真实的思考:对于那个时代感受和了解,学生是通过巴金的《小狗包弟》这个侧面进行的。我想巴金笔下的社会印象,仅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部分特点,并不是全部。要想让学生真正了解时代的全貌,我想还可以指导学生课下多阅读相关资料,这样会更加客观和全面。 《小狗包弟》教学反思2:人们常说,缺乏激情的人生是平 淡无味的,激情常常被 看作一种生活态度。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当我们需要一种

高中语文《小狗包弟》教学反思.doc

高中语文《小狗包弟》教学反思 《小狗包弟》教学反思 第一,教学理念要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以往教师在教学中过分重视的是基础性,而忽视了人文性的培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以往教师在教学中过分重视的是基础性、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的培养。在教学《小狗包弟》的活动中,我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我以为,《小狗包弟》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包括现在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因此我布置学生在课前通过上网搜索,或通过报刊杂志,或从长辈们那里了解这场政治运动,并以此理解课文所反映的文革现实及巴金的行为。 另外,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反省、忏悔是《小狗包弟》的主题,一个受迫害的无责任的老作家居然对自己反省,对小狗包弟、对读者、对社会表达忏悔,而那些曾经迫害过他人、制造或参加过社会动乱的人们,却不见有多少反省和忏悔。可见,国人反省之心,忏悔之意多么缺失。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他的忏悔行为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这种崇高的精神,这对于一个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很好的强化和补充。我们可以把这篇文章当作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在教这篇课文时,我们不应再像以往那样进行字词句、段落、形象、写法诸如此类的分析,而是引导学生透彻的把握全篇的思想内容并且使学生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提升和感情上的熏陶。 第二,教学方法要新。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材为中

小狗包弟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小狗包弟(第二课时) 连城一中林小英 教学目标: 1.深刻体会和分析巴金先生将小狗包弟送上解剖台后的痛苦愧疚等复杂情感。 2.学习巴金先生身上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3.联系现实生活,挖掘巴金身上其蕴含的儒家孔孟思想。 教学重点: 学习巴金先生身上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教学难点: 联系现实生活,挖掘巴金身上其蕴含的儒家孔孟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人性的真善美,做一个有良知的大写的人。 教学设想: 本篇文章分为两课时,此为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受作者情感。第二课时进一步拓展延伸做学生思想精神方面的教育。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能把握文章思路及其情感。在此基础之上,学生能更好跟着老师的思路,更好的探讨人性,完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导入,同学们,通过我们上节课的学习,艺术家和狗的故事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人类对狗的感情,已经大大超越了对其他动物,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关于人和狗之间感人的事例么? 课件展示:人类与狗的感人画面。(如:艺术家与狗) (此环节主要通过直观画面,让学生快速进入情景,体会其中感情) 二、而在这篇文章中,“我”与包弟感情又如何呢?前前后后“我”又是如何对 待“包弟”? 先躲--------交出(由保护到送上解剖剖台) 三、自主探究 1.交出小狗后,我内心痛苦,且随之带来许多复杂情感变化?细读原文,并说说分别体现在文中哪里?

痛苦、内疚、自责、忏悔、赎罪 2..巴金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我们要向他学习哪些难能可贵的品质? 他是一个有同情心、羞耻心、善良、且敢于解剖自己、敢于忏悔、敢于赎罪的有良知的人。有人评价巴金先生,说是20世纪的良心。 过度引导:同学们,这些情感也时常出现在我们心中,这就是人性。但任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人事变迁,但人性从未变。人类从未停止过对人性真善美追求的脚步。我们可以回归到孔孟儒家思想中去感受它、领悟它 3.其实在巴金身上,蕴含了很深的儒家孔孟思想,符合孔孟对做人的基本要求和高尚的美德,大家都来说说具体符合哪些方面! (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 (2)“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 (3)温、良、恭、俭、让 (4)孟子的性善论的“四心” 四心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出自《孟子·公孙丑》 课件展示并分析: (由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或感触深的,师做引导与点评分析) 四、合作探究 1.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一部分人为了私利,泯灭良知,不知羞耻,做出有违忠义甚至突破人性底线的事又何其多,这些人缺乏巴金身上的什么呢?他们需要怎么做呢?你能根据自己的见闻讲讲吗?对这类事情,你们是如何看待的呢? (学生自由讨论) 当今社会难道全都是这些人吗?其实这个社会依然存在许多具有高尚品德和情操、具有正能量和正义感的人,大家都来说说都有哪些? (学生自由讨论) 展示图片:触目惊心的图片与一些体现人性温暖的图片,这能直观让学生反思社会,反思自身,呼吁人性的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㈠目标与任务:1.学习文章精巧的构思和布局 2.探讨文本思想情感的现实意义 ㈡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2.探究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⒈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3.勇于反省自己,珍惜生命,关爱别人。 二、教学重点:学习文本选材与剪裁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及其原因。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古人云,一花一木总关情,一棵树、一株花、一只可爱的小动物,都能触发我们的情感,从而为它忧为它乐,甚至为它伤心落泪,我们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就是因

当年放弃了一只小狗,有感而发,写下了一篇感人泪下的文章(板书标题和作者——小狗包弟巴金) (二)整体感知,熟悉文本 1、让学生通读课文,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一下小狗包弟在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设置这个问题,目的是依据叙事散文的文体特点理清文章的思路)主要表现在:(屏幕显示) (1)是一条日本种的黄色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直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的作揖——小狗可爱 (2)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跑开了——听话 (3)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可爱(4)日本的由起女士访问上海,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三年后,她再到北京,看见我问:“您的小狗怎样?” (5)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在三年困难时期,每次到俱乐部吃饭,总要向服务员讨骨头回去喂包弟

高中语文第3单元第8课《小狗包弟》导学案1解析

《小狗包弟》 【使用说明】 1.以学案为线路图自学课本,熟悉基础知识,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要点。在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填写在【我的疑问】栏。仍不明确的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予以解决。相信自己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预习阶段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课上完善探究案、完成训练案。 3.本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一、基础知识 ●作者名片 巴金,原名 ,字芾(fú)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 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 《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 “爱情三部曲”( 、 、 )“激流三部曲” ( 、 、 )和“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等小 说,又发表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 、 等,散文 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5集)。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 《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写作背景(勾画重点) 本文选自《随想录》。十年“文化大革命”中丧失做人的权利和噩梦般的经历和遭遇;许多亲朋好友以至爱妻非正死亡,过早地离他而去;进入老年后,对社会、历史深刻的反思。怀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强烈的爱,希望将来不再发生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事情;以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坚持讲出自己心里的真话,偿还积蓄在心灵上的欠债——这一切成为巴金创作《随想录》的缘起。正如他自己所说:“五卷书上每篇每页满是血迹,但更多的却是十年创伤的浓血。我知道不把浓血弄干净,它就会毒害全身。我也知道,不仅是我,许多人的伤口都淌着这样的浓血。”在作品中,作者没有醉心于苦难中的甜蜜,也没有把自己当成受害者和谴责者,而是把自己连同历史一起押上审判台,他“把笔当做手术刀一下一下地割自己的心”。他解剖着自己,同时解剖着历史,他要找出并剔除附于文化与心灵上的毒疮与脓血,为一个民族找出通向未来的道路。 ●注音 舔舐.. 作揖. 租赁. 篱笆. 叱.骂 包袱. 解剖. 绿草如茵. 预 习 案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小狗包弟》导学案

《小狗包弟》导学案 教学参考 1130 1456 《小狗包弟》导学案 【学习目的】 1、掌握本文的叙事线索和感情变化,领悟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学习巴金敢于自我剖析的勇气和追求人性完善的精神; 3、细读文章,学习巧妙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写作水平。 【目标难点】 1.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揣摩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 【学法指导】 诵读法探究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品思题目】 初读题目,很容易知道本文是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此文处于散文单元,定然是通过动物小狗的描写抒发的思想感情。阅读文章,就要留心文章中最触动心灵的地方,那里或隐或显的流露出的情感。而题目称小狗为“包弟”,这是很让人动心的地方,给狗一个名字很正常,但称狗为“弟”就是一个吸引读者阅读的第一点。 写物的散文,一定要选择与此物有关的各种事情,让这些故事围绕一个中心进行,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在类似的文章中更是集中体现。散文成功的关键在于它的巧妙构思,那么,本文的构思应当是欣赏的另一个妙点所在。读散文,随着点滴趣事感触的心动。在散文的阅读中体验人生,品味人生,当是此文阅读给人的最好回馈。

【走进】 1、简介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2、背景 在巴金的创作生涯中,30~40年代和新时期是两个高峰。 30~40年代的巴金,主要凭借他的小说创作赢得了广大读者,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以及人类一切黑暗现象的暴露与鞭挞,对光明未来的希望与热切呼唤,这些构成了他的小说的基本主题。 进入新时期,年届古稀的老作家仍然嫉恶如仇,笔锋直指刚刚逝去的恶梦一样的专制年代,深刻反思这段历史、反思自身及整个民族的弱点,呼唤人性的觉醒与复归。他是这一幕悲喜剧的亲身经历者,甚至有时不自觉的充当着某种角色,因而笔端流露出来的切肤之痛便具有了特别深刻的含义。适应于直接宣泄内心痛苦的需要,巴金选择了更便于袒露自己心迹的文体──散文:他似乎要迫不及待地传达某种情绪、某种感受,而无暇去经营纯粹的技巧了,这正是劫后余生而良知未泯的老作家的可爱与可敬之处。当被虚伪与矫饰蒙蔽双眼达数十年之久的人们再一次面对这样一种赤裸裸坦露自己真性情的文学作品时,他们的灵魂不由得不悚颤、他们的内心不由得不引起巨大的共鸣。可以说,迄今为止,巴金在新时期文坛的地位主要是由散文确立的。从1978年起,他开始写作《随想录》,陆续在香港《大公报》和《文汇报》等报刊上发表。到1986年9月,巴金以82岁高龄完成了150篇,凡42万字的五集《随想录》的写作,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含《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影集》等五个集子。《小狗包弟》即选自其中的《探索集》。 【学习过程】 一品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看准字形: 1.读准字音 租赁()解剖()吠叫()堕入()

教学反思10篇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反思(10篇) 高一年级(1班、2班)宋玉玲 一、《再别康桥》 高中一年级的聋生对现代新诗流露出的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情感体会较为肤浅。《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有极高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通过诵读诗歌将学生带入诗境,唤起他们内心的真情实感,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基于信息化学习的发展,借助移动学习设备,课前布置学案、共享学生制作的小视频;课中自学微课、在线答题,相互评价;课后延续写作分享、交流评价、课业提交与拓展阅读。读写结合是聋校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诗歌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与诗人产生共情,激发出对初中母校的眷恋之情来鉴赏诗歌,习得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即兴仿写诗歌,效果很好。 诗歌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诵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五次诵读,循序渐进:从开始的齐读的整体感知;诗歌分节的诵读;跟着微课理解的读;到带着问题思考的读,圈点勾画,把握意象;到师生跟着手语视频熟读成诵,体悟诗情。在反复诵读中逐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对情感的体悟。以读导学,情感共鸣,读写结合,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缺憾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挖掘以及对学生的课堂评价不够深入,对文本的提炼和鉴赏可以进一步提升高度。课上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教学的衔接再流畅一些,学生间的互动再充分一些,交流展示的范围再广泛一些,学习效果会更好。 课堂时间的把握还要更加严格。仿写诗歌作为本堂课的难点和亮点,展示时间应再充裕一些。另外,读写训练还应该注重学生诵读理解文本后内心的情感体验与表达交流的紧密结合。 二、《大堰河——我的保姆》 1、为了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我利用这篇阅读篇目,指导学生从题目进行“发问”,即根据题目,提出一些问题。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也可以训练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思路。 2、在“发问”的基础上,再整体阅读这首诗,让学生试着讲述大堰河的故事。学生既感知了课文,又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3、由于聋生对于旧社会农村生活并不了解,诸如“虱子”“典押”等词语无法理解,所以在教学中,用于这些语句的解释用时较多。 4、新课标对鉴赏文学作品的要求:“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能够得到感染与启迪”。对诗歌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历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这个单元的几首诗歌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艾青的这首诗中,意象只有一个大堰河,通过追忆大堰河短暂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对养育他的乳母的刻骨铭心的真挚怀念与赞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作品,揣摩诗人表达的情感,以丰富心灵,陶冶性情。 5、课后要求学生写“我的母亲”,让学生用心感受身边的母爱,告诉同学们不要给自己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三、《烛之武退秦师》 1、本篇是本届聋生进入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在之前的古文学习中,学生基本不知道文学常识及文言知识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如何理解和积累文言知识的方法,效果较好。 2、学生在翻译文句时,还不能明确对译的方法,需要进一步指导。

人教版语文高一-《小狗包弟》导学案

《小狗包弟》导学案 【学习目的】 1、掌握本文的叙事线索和感情变化,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学习巴金敢于自我剖析的勇气和追求人性完善的精神; 3、细读文章,学习作者巧妙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写作水平。 【目标难点】 1.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揣摩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 【学法指导】 诵读法探究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品思题目】 初读题目,很容易知道本文是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此文处于散文单元,定然是通过动物小狗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文章,就要留心文章中最触动心灵的地方,那里或隐或显的流露出作者的情感。而题目称小狗为“包弟”,这是很让人动心的地方,给狗一个名字很正常,但称狗为“弟”就是一个吸引读者阅读的第一点。 写物的散文,一定要选择与此物有关的各种事情,让这些故事围绕一个中心进行,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在类似的文章中更是集中体现。散文成功的关键在于它的巧妙构思,那么,本文的构思应当是欣赏的另一个妙点所在。读散文,随着点滴趣事感触作者的心动。在散文的阅读中体验人生,品味人生,当是此文阅读给人的最好回馈。 【走进作者】 1、作者简介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

《小狗包弟》教学反思

《小狗包弟》教学反思 《小狗包弟》教学反思篇一 课程如期进行,经过之前的预习与阅读工作,学生们对文章内容差不多有了深入了解、做到这些对上好这节课有特不大帮助。课前我让学生针对本课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个环节就是让她们积极参与,有同学一张纸上写了10个问题。可见她们参与的热情,与具备的能力,教师不应该忽视如此的 环节、 课堂教学中,关于教师提出“从全文找出描写文革的句子,您读到这些句子是什么感受?由此讲讲您对文革体会?", 学生能从中找到相关答案,特不是有一个女同学,又自己提 出不人没有读到的细节,经她提出全班学生引起了注意,教 师引导她们自己体会其中的含义,激发她们的考虑与领悟能力、这是这次教学中我学到的宝贵经验、 在体会作者感情的这个问题时,学生们通过自己阅读教师提示,纷纷讲出自己的直观感受、通过她们的表述我发现她们是经过考虑与感悟的。一句“作者不仅是剖析自己,更是拿起解剖刀剖析自己的灵魂”,让我体会到学生的自主领悟力。往往是教师教学中满堂教书,没有给学生自己参与的机会。事实上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放手让学生们参与,相信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收到的效果是可喜的、同时在其中教师的引导适度,充满

激情的导读,是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的。经验是积累了特不多,不足之处还有,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锻炼自己,提高水平。 《小狗包弟》教学反思篇二 教完了《小狗包弟》,回过头想想,真是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受。课文是通过一条小狗的遭遇,反思了一个时代,反思了人性弱点。我在教学当中有收获也有一些遗憾。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价值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精神境界。讲透对比的表现手法与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思路上引导学生依照故情况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结构形式展开,掌握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课文通过艺术家的狗与小狗包弟的遭遇对比,明白得了巴金的狗悲哀在于心灵,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而且构成“群像"效果,此事当时是普遍可见的,深化了文章主题。在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阅读规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感受、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设置两个问题,您读明白了什么?您有什么疑惑?这两个问题不仅能够统摄课堂,也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能读明白的内容让学生交流,补充,略讲;有疑惑的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精讲、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每六个人一组、采纳讨论法,将学生自己的质疑拿出来供大伙儿探讨,有利于激发其考虑探求的欲望,探求所得容易成为学生的独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与反思 授课墨J)币;周腊楼 一、内容与解析 《小狗包弟》是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二课,是新课程新选入的散文,且是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它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疯狂年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文章还描写了小狗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心中永难磨灭的创痛,表的了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人性扭曲的状况,由此而产生课文应用的认识作用,所以中国人应该记住这个时.代,让悲剧不再重演。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巴金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二、目标与解析 (-)教学目标 1,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 2, 品味精彩的语言,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二)目标解析 散文又称美文,主要是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以情动人,作者写这篇散文的用意是忏悔,且多有主观表意文字,把理念,思想寓于精彩感人的事件叙述中,在描写中体现真情,在表达中饱含情思。作品突出表现了作者对爱犬的眷恋与怀念之情,因而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情感。 本文在艺术上的独到之处是语言的质朴。作者情感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只有从语言出发,通过品味精彩语言来感受作者的情感以及伟大的人格。 三、问题诊断分析 由于历史原因,学生可能对“文革”这段时期的历史不够了解,体会不到文革对人的精神伤害,因而很难理解作者那种反思忏悔的精神,教师适时点拨,介绍文革有关内容,解决学生认识的不足;另外这篇文章语言质朴,学生难以体会,

《小狗包弟》教学案例评审

《小狗包弟》--吴小燕 恩平市恩城中学 教学背景: 在这个个性张扬的年代,不少生活在幸福中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遇到问题时,往往是抱怨别人,缺乏反省意识,极少从自己身上思考自身责任。巴金老人的这一篇文章,恰好就提出一个自我反思的问题,教师可以以此为教育的契机,借助多媒体,通过一些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文革这段特殊的历史,了解包金的遭遇,了解他对小狗的愧疚及反省。让学生明白,“吾日三省吾身”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是必须的!因为善于反省的民族、国家和个人,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教学课题:《小狗包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领会其写作意图。 2、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以及以叙述为主,叙述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式。 过程与方法: 3、品味探究,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学习目标说明:目标1、2、3是本课学习的基础和重点,目标4为学习难点。 教材分析: 《小狗包弟》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的课文。这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佳作,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情感,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所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重在帮助我们增长见识,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 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以以小见大的方式,借一条小狗反映了那个疯狂时代惨无人道的现实,以及十年动乱给人的心灵带来的深深的伤害。那个年代虽然已经渐行渐远,但我们不应该忘记那场浩劫,更不应该让悲剧再次上演。

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那个年代,别说是放弃一条小狗,就算是夫妻离散,父子背叛,朋友反目都不是新闻。可是,巴金,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动荡、社会变迁而执著地保持着清醒头脑的老人,在文革过后能够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就算只是面对一条小狗,也在反思自己的良心,他的这种勇气和度量,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以此来呼唤美好人性的回归。 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以多媒体教学来启发引导学生。 了解巴金,激趣导入新课,搜集有关文革的图片、文字材料以及课文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把握作者的情感,设置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体会探究、发现的乐趣。拓展视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行价值观教育。 学习过程: 一、引入 1、写作背景 “十年浩劫”,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人性扭曲变形。在这场灾难中,战绩彪炳的革命战士,潜心治学的文人,与世无争的民众,都会经历劫难;甚至,连一条小狗,也不能幸免。面对这场灾难,很多人都不敢说真话,但巴金敢于解剖自己,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借《小狗包弟》一文,进行了良心的拷问。(因为学生对那个年代的了解不多,以多媒体展示那个年代三幅有代表性的图片:1、批斗战绩彪炳的革命战士,2、批斗潜心治学的文人, 3、毁坏万千学子向往的求学圣殿清华大学的校门。) 2、作家作品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fèi)甘。他被公认为20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代表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颠峰,因出色的成就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多媒体展示感动中国2003对巴金的颁奖词,领略作家的风采。)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灭亡》 中篇小说:《寒夜》、《憩园》、《春天里的秋天》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案例《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写人记事散文。巴金老人通过对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侧面为我们讲述了那个疯狂时代人性迷失、惨无人道的历史事实。小狗的悲惨遭遇给作者的内心留下了永远无法愈合的创痛,文章表达了作者深重的歉疚、忏悔及悲天悯人的情怀。本文的价值,首先在于发挥了其对学生的认识教育作用,它以小见大、深入浅出,从一个侧面客观地反映了十年浩劫时代人的命运的难堪,人性的扭曲,进而告诉我们“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本文的价值还在于,巴金在已近杖朝之年以一颗交织着爱与恨、血与泪、人性和热诚的正直而成熟的良心,进行深刻反省、自我拷问,这种严于剖析自己、敢讲真话的勇气和度量,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巴金不愧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通过学习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的时代,对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进行讨论和深入挖掘。因此,本文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整理并积累一些关于巴金及其作品的知识资料;了解一些有关“文革”期间的历史事件及社会情况;学习借鉴文章中对比、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查阅背景资料,包括与作者巴金以及“文革”相关的作品、图片、视频等,通过资料的拓展,推动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认识文革给人带来的巨大的身心伤害,感悟作者敢讲真话、严于剖析自己的精神,正确认识作者抛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培养学生的忏悔意识。 2、学会正确评价作者抛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认识文革给人的身心

《小狗包弟》导学案设计

《小狗包弟》导学案设计 导读:【学习目的】 1、掌握的叙事线索和感情变化,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认识大革命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学习巴金敢于自我剖析的勇气和追求人性完善的精神; 3、细读文章,学习作者巧妙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写作水平。 【目标难点】 1.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揣摩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 【学法指导】 诵读法探究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品思题目】 初读题目,很容易知道是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此文处于散文单元,定然是通过动物小狗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文章,就要留心文章中最触动心灵的地方,那里或隐或显的流露出作者的情感。而题目称小狗为“包弟”,这是很让人动心的地方,给狗一个名字很正常,但称狗为“弟”就是一个吸引读者阅读的第一点。 写物的散文,一定要选择与此物有关的各种事情,让这些故事围绕一个中心进行,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在类似的文章中更是集

中体现。散文成功的关键在于它的巧妙构思,那么,的构思应当是欣赏的另一个妙点所在。读散文,随着点滴趣事感触作者的心动。在散文的阅读中体验人生,品味人生,当是此文阅读给人的最好回馈。 【走进作者】 1、作者简介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大革命”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2、作者背景 在巴金的创作生涯中,30~40年代和新时期是两个高峰。 30~40年代的巴金,主要凭借他的小说创作赢得了广大读者,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以及人类一切黑暗现象的暴露与鞭挞,对光明未来的希望与热切呼唤,这些构成了他的小说的基本主题。 进入新时期,年届古稀的老作家仍然嫉恶如仇,笔锋直指刚刚逝去的恶梦一样的专制年代,深刻反思这段历史、反思自身及整个民族

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8课《小狗包弟》导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1 第三单元第8课 《小狗包弟》导学案 一、新知导学 (一)学习目标 1. 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 2. 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反省忏悔意识。 3.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写作水 平 (二)学习重点 1.理清思路,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 感情变化及其原因。 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 于自责的精神。 (三)学习难点 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四)知识清单 1、字音: 舔舐(tiǎn shì)舐犊(shì dú)情深 忝(tiǎn )列作揖 (yī) 缉 (jī) 毒 编辑 (jí) 修葺 (qì) 揪(jiū)住 锹(qiāo)啁啾(jiū)愀(qiǎo)然 堕(du?)落坠(zhuì)入叱(chì)骂 解剖(pōu) 租赁(lìn)绿草如茵(yīn) 绿树成荫(yīn)树荫(yīn)荫庇(yìn)阴暗yīn 塌(tā)方竹榻(tà) 邋遢(lā)拖沓(tà)毛茸茸(r?ng) 煎熬(áo)熬(āo)白菜 2、字形: 姗姗来迟删除蹒跚栅栏惊魂摄魄 满目疮痍绿草如茵绿树成阴荫蔽 血:xua,用于复音词及成语,如“贫血、 心血、呕心沥血、血泪史、狗血喷头”;xiě,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鸡血,血晕,血块子”。爪:手爪、鹰爪、爪牙,读zhǎo;余指禽兽的脚或像爪的东西,读zhuǎ。 逆来顺受: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理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3、近义词辨析 ①适合适宜 适合:指符合实际情况或者客观要求。如:这件衣服适合秋冬季穿着。 适宜:指合适、相宜。 如:这汤的浓淡适宜。 ②安静清净 安静:指没有声音,同时安稳平静,如:过了几年安静生活,她改掉了自己的急脾气。 清净:指环境安静不嘈杂,如:耳根清净/我们找个清净的地方谈谈 二.教材探究. (一)知人论世 1、作者介绍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巴金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曾对二十世纪中国有过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无论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鼓舞人们走向新生道路的《激流三部曲》,还是八十年代代表一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痛苦反思的“讲真话的书”——《随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 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掌握通过文眼来了解文章主旨的方法。 ⑵学习把握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的构思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⑵ 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懂得认清历史的局限性。 ⑵ 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和忏悔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2、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提要钩玄、细读品味、互动启发 【教学步骤】 一、导入(一分钟内) 故事: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因为讲述胆略过人、机警智谋的毛主席在浏阳遇险,被迫在水沟藏身而被人划为歪曲毛主席伟大形象的右派,并被判刑8年,最终丧妻失子.对这样一个故事,你作何感想? 或许你们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这是事实,而且事实甚至比这个更残酷、更荒唐,这就是“文革”.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就通过文革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 二、关于文革【多媒体课件展示】(两分钟) (ppt多媒体图片展示):大字报,刘少奇被批斗,彭德怀被批斗,老舍走进了大明湖。 (ppt多媒体文字展示): 材料一:这场运动堪称“十年浩劫",多少无辜的人惨遭杀害,多少千年古迹毁于一旦。那是一个非人的疯狂的年代,亲友疏远,人情殆尽。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人们咬着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