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政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案 新人教版

高中政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案 新人教版

高中政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案 新人教版
高中政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案 新人教版

2013年高中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案新人教版

一、判断:

1、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最高决定权、最高立法权、最高监督权、最高任免权 ( )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

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执政方式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6、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

7、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这一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我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

8、我国宗教政策包括: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9、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10、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

1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3、民族平等意味着民族间实现了事实上的平等。()

14、民族乡是民族自治地方,司法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二、选择:

1、2012年3月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北京代表团举行团组开放日活动。开放日活动吸引了大量中外媒体,物价和楼市仍是媒体关注的热点。人大会议对公众开放是( )

①国家权力机关对人民负责的体现②依法行政、建设法制国家的需要③国家自信和政治民主发展的表现④公民直接参与公共决策的要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自2012年5月23日至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中国人大网上向社会公开征求关于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情况的意见。人大常委会实施该举措的根本原因是( )

A.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B.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

C.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

D. 政府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

3、2012年3月由民建中央、农工党中央、全国工商联联名提交的《关于强本固基维护实体经济坚实基础的提案》被列为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一号提案。一号提案的部分建议目前已经被国家相关部门列入工作日程。这表明 ( )

A. 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B. 国家机构致力于发展实体经济

C. 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D. 人民政协拥有部分重大事务决定权

4、2012年3月4日,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李肇星在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时称,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将就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农田水利建设、饮用水安全等问题开展专题询问。专题询问已经成为经常性的监督方式,今后还会在实践中不断加强。政府部门必须接受人大询问表明( )

A.我国政府难以独立履行政府职能 B.人大可以代行政府部门的工作

C.我国政府要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受其监督 D.我国政府只接受人大的监督

5、复杂的表格、晦涩的数据、繁多的项目……以往审查预算报告的人民代表大会时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冷场”。2012年这一状况悄然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代表“睁大眼睛”审查“国家账本”,从不同角度论证如何花好这一笔笔钱。这一变化表明( )

A.人大代表的质询范围不断扩大 B.人大代表行使行政权力维护人民利益

C.人大代表的议政意识不断增强 D.人大代表行使国家权力发挥监督作用

6、2012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召开,假如你是一位参加今年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针对当前房价问题提出了提案、在征求其他代表签名附议的基础上,形成了正式提案,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全国人大审议获得大会表决通过。那么,你履行了人大代表的( )

①审议权②表决权③提案权④质询权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7、《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发挥人大和政协的作用。这是因为(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重要机关④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④

8、在“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北京市政协调动各方进行了历时近3个月的大调研,完成22篇专项报告,针对21个问题提出83条建议。这表明( )

A.政协委员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决定 B.政协委员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C.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 D.构建和谐社会是人民政协的主要任务

9、在我国,公民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由此可见( )

①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③人大代表具有提案权④公民通过人大代表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0、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起草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随后“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在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正式通过。这一过程表明( )

①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②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③国务院作为党的行政机关,积极履行其职能④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6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中国宗教界始终坚持爱国爱教方向,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时俱进、团结进步,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丰硕成果。由此可见( ) ①我国信教群众的世界观发生了改变②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③正常的宗教活动可以为社会和谐做贡献④宗教信仰自由是尊重人权的重要体现

A.①②B.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12、按照国家宗教事务局颁布的《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依照历史定制、宗教仪轨,第五世德珠活佛转世灵童洛桑多吉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继任为第六世德珠活佛。这表明( )

A.我国宗教领袖由政府任免 B.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C.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D.我国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13、(2012北京31)甲组同学撰写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有:《关于推动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发挥宗教团体在赈灾救济中的社会功能》、《论农村信教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新时期爱国宗教人士的培养研究》。据此推断,甲组的研究主题最可能是( ) A.我国如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B.我国如何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C.我国宗教如何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D.我国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4、(2012安徽5)2012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国际和国内的新形势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 )

①体现党的性质宗旨,践行党的执政理念②履行党的管理职能,完善党的执政方式③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④赋予党的执政资格,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12四川31)一名全国政协委员长期关注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问题,经过大量调查研究,他在2011年“两会”期间提交了提案《关于加强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的建议》。年底,民政部对该提案作出了书面答复,其切中时弊、言之有物的建议得到不同程度的采纳并正在转化为相关政策。这说明,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 )

①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形式②是国家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③转化为政府政策是有条件的④体现了政协对政府负责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2012江苏14)目前,我国的立法重点由制定新法转到修订旧法、抓紧配套方面。2012年国务院计划完成“商标法修订草案”等33项法律的起草、修订,并提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这表明( )

A.国务院行使构建法律体系的职能B.全国人大可以委托国务院行使立法权

C.国务院可以对所有法律进行修改D.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

17、(2012江苏15)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要求中国共产党( )

①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②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③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④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2012江苏17)2011年9月,有着58年历史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再次成功举行。参赛人数从首届13个民族的395人,发展到如今第九届55个民族的6 700多人,各民族兄弟姐妹实现了更好的交流和融合。这从侧面表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和睦相处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一律平等 D.平等、团结、共同繁荣19、(2012江苏18)我国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这充分说明了( )

A.我国宗教是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 B.我国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C.我国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D.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0、(2012课标17)近年来,公共外交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0年,全国政协成功举办了以“对话、合作、共赢——中国与世界”为议题的第六次“21世纪论坛”。在十一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上,政协外事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国公共外交的书面发言,部分委员还提交了相关提案。由此可见,人民政协( )

A.创新了参政议政的方法和途径 B.履行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新职能

C.积极参与行使国家对外职权 D.是推动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

A.人大代表有依法行政的义务 B.人大代表有权监督政府的工作

C.该代表有权提出意见并直接处理问题 D.该代表行使了提案权、审议权、问责权

某景区利用当地著名佛教庙宇进行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出现了商业开发过度、管理不规范以及“僧人”摆地摊、占卦算命等问题。当地政府为此制定景区旅游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方案,进行整改。回答22~23题。

22、(2012海南12)当地政府对该景区的综合整治,履行的职能是( )

A.发展宗教事业 B.保护信教自由 C.进行市场监管 D.提供旅游产品

23、(2012海南13)规范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

①能够拓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途径,发展文化生产力②能够消除封建迷信活动,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③有利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④有利于消除信教群众与非信教群众信仰上的差别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2012全国33)在2012年2月召开的Z市八届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上,Z市市长提请关于市口岸局局长的任命案未获通过。市长提请任命的人选被人大常委会否决,这表明( )

①地方人大是本行政区的国家权力机关②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工作行使了决定权③人大常委会拥有对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免权④行政权力受到人大常委会的有效制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2012海南14)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个人所得税法的修订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同时向各地方、各部门书面征求意见,并召开座谈会、论证会,直接听取公众代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在综合考虑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审议和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这一法律修改( )

①合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要求②表明全国人大拥有制定税法的最高权力③完善了依法治国的制度安排④保护了公众对全国人大的监督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6、(2012海南16)2011年,党员干部“进村入企”,服务群众,“下基层”活动在全国各地深入展开。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与困难群众共结成帮扶对子2 710万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2 313万件。这些做法( )

①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举措②是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制度创新③是党服务基层群众、巩固执政根基的现实途径④体现了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的要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7、(2012重庆34)2011年“两会”前,人民网开辟“e政广场”收集网友的电子提案,由全国政协办公厅选编,发至每位政协委员。2011年入选的提案有30件,2012年达到134件。这种做法( )

①拓宽了政协调查研究的渠道②更有利于政协反映社情民意③调动了政协委员参政的积极性④体现了公民对政协的民主监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2012重庆35)2012年3月24日,农历三月初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海内外万余名炎黄子孙汇聚一堂,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这是( ) A.典型的民间封建迷信活动 B.传统的人文艺术表演活动

C.海内外华人共同参加的宗教活动 D.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的纪念活动

29、(2012山东21)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是在党的领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完善。这表明( )

A.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 B.基层民主自治进一步完善

C.全体公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司法权

30、(2012福建26)某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于2012年1月中旬召开。会前,部分人大代表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形成议案提交大会。会议期间,市政府工作报告经代表们审议后,在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这表明人大代表有权依法( )

①向人大提出议案②向政府机关提出质询③决定国家重大事项④表决各项决定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1、(2012天津1)“俯身接地气,用心听民意。”近来在广阔的华夏大地上,新一轮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在蓬勃展开。群众反映干部们带来了政策和资金,改善了干群关系;干部们体会到只有“接地气”,才能“有人气”。下基层活动的良好成效体现了我们党( ) A.坚持政治领导的领导方式 B.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C.坚持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 D.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

32、(2012天津7)从太空眺望地球,这个蓝色星球非常美丽。然而,地球的淡水资源却十分有限,我国淡水资源尤为短缺。针对我国这一问题,56位在津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关于恳请国家制定扶持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政策的提案》等多份提案。在政协委员推动下,2011年国家制定了《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十二五”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政协委员这一做法属于( )

A.依照宪法和法律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B.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质询权

C.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进行民主监督 D.参与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

33、(2012全国34)目前,新疆有清真寺、教堂、佛道教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约2.48万座、宗教教职人员2.9万多人。西藏有佛教活动场所1 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僧俗信教群众每年组织和参加各种宗教活动,每年到拉萨朝佛敬香的各族信教群众达百万人次以上。由此可见 ( )

①宗教信仰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②各民族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③宗教信仰具有相同的阶级基础④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三、主观题:

34、近年来,浙江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内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推进体制创新,推动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0%,高出同期GDP增长速度3.4个百分点。鉴于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十二五”期间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提出要推动浙江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实现从大到优、从大到精、从大到强的转变,既注重数量和规模的扩张,更注重结构和质量的改善。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力争达到7%。

结合上述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浙江省委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十二五”文化建设强省的目标。

35、(2012全国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到城市务工。目前,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达1.2亿左右,农民工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一据调查,2004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企业出现了“招工难”问题,2009年以来,大范围的“民工荒”再次在这些地区出现,不仅缺工人群由技术工人扩展到普通工人,而且缺工的时间分布由“季节性”、“阶段性”向“常态化”、“全年性”转变。从农民工找不到工作的“民工慌”,到目前企业招工难的“民工荒”,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变。

材料二在农村外出务工群体中,“80后”、“90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约占60%。他们希望通过进城务工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客观存在的城乡差距让他们遇到许多实际生活问题,一些不平等现象也让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落差。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党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将解决“三农问题”视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1)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10分)

(2)党和政府为什么重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结合国家职能相关知识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政策建议。(13分)

36、(2012福建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人们对义利观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孙中山提倡“大义所在”,坚持革命和民族大义,反对“重私心而忘公义”;中国共产党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自身的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材料二福建某著名民营企业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利义兼顾,诚信不欺,重视节能减排,依法纳税,积极捐助慈善事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材料一中义利观的演变过程如何体现了矛盾观点?( 12 分)

(2)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努力践行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理由。(9分)

专题六我国的政治制度与民主政治

(参考答案)

1-5:BAACC 6-10:ADBBD 11-15:BBDBB 16-20:DCDDD

21-25:BCBBA 26-30:DADAA 31-33:DDD

34、(1)省委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实现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

(2)省委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文化发展繁荣。

(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努力探索和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5分)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加强同民主党派的合作,积极听取意见和建议,使文化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35、(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

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4分)②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面临的新情况,形成了着力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认识;(3分)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政策措施,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解决(3分)

(2)①是党的执政为民理念和政府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维护社会稳定。

②履行国家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让农民工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民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36、(1)①对义利关系的探索,推动了人们对义利观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②对义利关系的认识既看到二者的不同,又看到二者的统一,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全面地看问题。③不同历史时代的义利观各有特点,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①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体现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②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是我国政府的宗旨、原则及履行职能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树立政府权威。③维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富强。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集体备课教案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专题概要: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涵是指一定社会政治制度(包括国体、政体、法律规范体系等)的进步程度和完善发展的水平。它与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物质文明血肉相联,体现该历史阶段政治、法律制度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希腊、罗马是古代世界文明中心之一,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是西方和世界文明宝库中的奇葩,在世界文明史上一直占有突出地位,成为近代西方文化的摇篮。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其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航海民族”之誉的特性及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赋予了希腊文明重要的影响和独特的魅力,其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武器,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最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为人类文明的政治组织形式的形成和完善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道路,以后的西方文明在众多方面都承袭了希腊文明的许多因素。 古代罗马继希腊之后成为地中海地区有着重大影响的古代文明中心,罗马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制度构成古代罗马文明的核心内容,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罗马的法律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体现了自身发展的规律,从奴隶制时代罗马公民内部的“公民法”到“万民法”,反映了罗马疆域不断扩大后统治的需要,也使罗马法的创设成型,对其统治起到有力的维系作用,也为后世人们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提供了启示,法律是古罗马政治文明中的基本要件,对欧美法律的发展以及民主进程影响深远。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希腊城邦的特点以及雅典民族政治和罗马法发展的历程可作为本专题的教学重点。 这些基本史实是引导我们分析评价古希腊和罗马政治文明的依据。 难点:如何看待雅典民族政治及罗马法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教学难点。对这一问题的认 识,需要在掌握历史史实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教案:三、民主政治 的扩展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基本内容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知识。 3、比较两部宪法出台的背景、内容,找出异同点,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为参照,认识法国、德国法治化的基本脉络。 过程与方法 情境再现,分析材料。 通过学习,搭建知识框架。结合法德两国在当时的国内形势、阶级力量的对比以及当时欧洲的民主思潮等多方面因素去探寻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历史渊源,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由浅入深,学习过程由简单记忆到主动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根据法兰西共和历程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学习法国人民为进步事业勇于斗争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并积极投身到现实生活的民主实践中去,正确积极地使用自己的民主权利。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价德国和法国的民主政治,尽管其有很多不完善或保守之处,但民主政治的确立仍是历史的一股进步潮流,是值得肯定的。 重点和难点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具体内容 难点:分析比较两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并能结合其国内外气势探究其原因 教学方法 谈话法、问答法、探究法,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强直观性并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现任的法国总统和德国总理吗? 生:法国总统是希拉克,德国总理是施罗德,他们曾多次到中国访问。 师:对,法德两国是欧盟的的重要成员国,与中国的关系密切,两国元首曾多次到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大家知道这两国的国体和政体吗? 生:法国和德国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师:那么两国的国体和政体是怎样形成的呢? 生:不知道。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民主政治的扩展》,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就会清楚法国和德国的国体和政体的渊源了。 讲授新课 (一)法国的1875年宪法 1、历史背景——震荡中的法国 ⑴政局动荡不安 问:自1789年以来,法国政局是如何变换的? 答:大革命——拿破仑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帝国——巴黎公社——梯也尔任总统——麦克马洪任总统 ⑵德军占领法国部分领土: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在普法战争中获胜的德军还占领着法国近20个省。 ⑶人民革命力量较强大;一些大城市的人民还掌握着武装。 ⑷共和与帝制的斗争激烈: 各派政治力量围绕着共和与帝制的政权形式问题展开了反复较量。 ①在国民议会中的议席情况:保皇派占430个席位,共和派只有200个席位。 ②保皇派内部:分三个派系,但有共同目标,即恢复帝制,都分别推出自己的王位继承人。 ③梯也尔任总统: 问:梯也尔是什么人? 答:是镇压巴黎公社的刽子手,是保皇派。 问:梯也尔任总统后想干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_百舸争流的思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百舸争流的思想》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复习 单位: 姓名:

《百舸争流的思想》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复习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生在完成复习预习学案后,关键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去分析和探究材料,应用所学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第一课对哲学这一概念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以及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判断以及对它们各自发展形态的判断。本课知识是必修四的一个基础,理解它对以后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本着高考的要求,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对于这些哲学的基础知识,只有达到完全理解的程度,才能保证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学习下一阶段知识。 二、学情分析 1、知识技能:在高二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哲学知识,不再那么陌生。 2、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学习态度:高考在即,学习目标明确,愿意刻苦专研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对于哲学有初步的认识与理解。识记: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理解: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如何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 运用: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如何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如何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优越性,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并用其指导自己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四、教学环境与准备 授课地点是多媒体功能室。多媒体教学系统、投影仪,学习网站,案例素材等。 五、教学方法 1、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课程标准中强调的新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希腊(教学设计)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了解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其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2、掌握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及政治经济文化特色 3、归纳古希腊公民素质的表现 (2)、过程与方法:1、查阅有关希腊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让学生先从感观上感受一 下希腊的美 2、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 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通过对古希腊城邦特点和公民素质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概 括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感悟历史之美,拥有发现美 的眼光。 2、明白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得益于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和 社会环境。 3、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重新审视现代公民素质,当 好现实中的小公民。 三、教学过程 (一)向学生总体介绍学习本节课的三个过程:(1)整体感知古希腊的“美”(2)分组探索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基石(地理,政治,社会)(教师设置假设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感悟历史真实。本课主要通过考察团对古希腊的考察这个假设场景来完成,分三个行程(行程一:惊鸿一瞥鸟瞰古希腊;行程二:身临其境考察古城邦;行程三:入乡随俗接触古公民)。3)头脑风暴,感悟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整体感知古希腊的“美”。(观察以下几组图片,领悟自然之美—自然,建筑之美—城邦,思想之美—公民) 第一组图片:古希腊自然之美:

古希腊地处地中海的东部,拥有曲折绵延的海岸线,最令人向往的爱琴海。在被誉为天神之所的奥林匹克山上有着现代人类体育的圣火。地中海的气候孕育了古希腊秀美壮阔的山河。 问题1:说说你对古希腊的自然之美感悟? 第二组图片:建筑之美 希腊人用自己的才华,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建筑艺术世界。特别是那些优雅的希腊“柱式”和令人惊心动魄的神庙建筑艺术构成了古希腊绵亘2000多年的艺术史基础。帕特农神庙的设计代表了全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从外貌看,它气宇非凡,光彩照人,细部加工也精细无比。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作了许多创新,事无巨细皆精益求精,由此成为古代建筑最伟大的典范之作。 问题2:古希腊的建筑之美给你的整体印是什么,有简洁的词汇概括? 第三组图片:公民之美 掷铁饼者,表达了运动的瞬间,表现了男子的力量与健美。断臂的维纳斯是美丽,青春,爱情的象征,她的丰满而圣洁,柔美而单纯,优雅而高贵。亚里士多德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后的又一位古希腊的伟大思想家,他那“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求真精神,令世人钦佩。 问题3:以上三组图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体现了古希腊人怎样的个性特征?(体育,健康,自由,真理) (在整体感知完古希腊的美后,我们将亲身考察真实真切的古希腊,探索其民主政治形成的基石。) 2、角色扮演,分行程探索。 (展示:古代希腊考察团行程安排表。角色安排:考察团团长——教师考察团成员——学生)行程一:惊鸿一瞥鸟瞰古希腊(课文第一子目)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6.1《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教案(无答案)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留各庄中 学马文娟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教学目标: 通过古希腊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希腊公民的素质等史实||,认识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环境||。 知识与能力 掌握希腊地理环境||,理解其对希腊的影响 了解城邦的含义及特点 了解公民的基本情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希腊环境的掌握||,认识环境对民主政治形成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雅典公民所享有的民主权利||,体会民主对雅典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 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 希腊的民主政治滥觞于古希腊的历史条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希腊在世界地理范围中的具体位置||,展示地图来

让学生认识希腊 归纳线索: 学习延伸: 1、希腊的地理环境适合什么经济活动||,中国的地理环境适合什么经济活动||,这两种不同的经济活动对古代希腊、古代中国的政治各有何不同的影响?是不是有希腊那样的地理环境就一定会产生民主政治? 2、希腊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怎样的不同||,这对它们的政治带来了怎样不同的影响||。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大体了解了希腊的地理环境、希腊的城邦和希腊的公民||,这一切都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下一节我们还要学习雅典的民主制度||。 板书设计: 自然条件:希腊地理环境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社会环境:城邦制度 重要保障:公民素质 达标检测: 1.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 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2.下列不属于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造成的影响是() A.城邦制度的形成B.海外贸易的繁荣C.民主政治的确立D.法律体系的完备

资本主义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教案

必修一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教学设计(B)

教学目标1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国之路 1.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三共和国建立的背景: (1)封建势力:十分强大、竭力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2)资产阶级:反抗激烈、公开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宗教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即:封建君主专制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 2.简述共和国建立的历程: 学生按时间顺序归纳,老师播放视频《攻占巴士底狱》、《拿破仑加冕》。 用 PPT 演示共和国建立的历程: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1792年建立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建立第一帝国。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1848年,再次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 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 1871年,巴黎人民起义建立第三共和国 3.引导学生归纳法国共和之路艰难的表现(通过做题来检测是否掌握)。 第1题,解读材料(图文)并选择: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体变化反复。最终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的漫画家为此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 .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B .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 .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 .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第2题,下列内容能体现法国共和之路的艰难性有 ①经过了君主制与共和制的反复斗争,最后才确立了共和制; ②从1789年到1875年,长达80多年,法国社会处于动荡之中; ③既有国内斗争,又有法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斗争。 ④资产阶级思想家不敢公开反对君主专制,没有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教学目标2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3《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课型] 新授[第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巴黎公社失败后在国民议会中的派系和权力之争、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内容; 2、对两部宪法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认识资产阶级宪法的本质;分析资产 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用及对世界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表,再现法兰西共和国之路的艰难; 2、通过史论结合分析方法,与学生共同探讨法兰西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意义。 3、比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引导学生归纳出两部宪法的异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法、德两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及其影响的学习,明确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作用是一致的,即为资产阶级管理国家提供了政权组织形式,保障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权力。 2、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具有反封建主义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教学重点]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具体内容 [教学难点] 分析比较两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并能结合其国内外气势探究其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 1)同学们知道现任的法国总统和德国总理吗? 法国总统是希拉克,德国总理是施罗德,他们曾多次到中国访问。 2)法德两国是欧盟的的重要成员国,与中国的关系密切,两国元首曾多次到中国进 行友好访问。大家知道这两国的国体和政体吗? 法国和德国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1 / 7

3)那么两国的国体和政体是怎样形成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民主政治的扩展》,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就会清楚法国和德国的国体和政体的渊源了。 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历史背景——震荡中的法国; 1)法国近代政体的演变:政局动荡不安(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法国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 自1789年以来,法国政局是如何变换的?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国之路 1589年—1792年波旁王朝的统治 1792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资产阶级军事独裁政权 1814年—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1848年“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 1848年—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二战后1946第四共和国、1958第五共和国) 2)德国军队:在普法战争中获胜的德军还占领着法国近20个省。 3)人民革命力量:(巴黎公社)一些大城市的人民还掌握着武装。 4)共和与帝制的斗争:各派政治力量围绕着共和与帝制的政权形式问题展开了反复较量。 ①在国会中:保皇派占430个席位,共和派只有200个席位。 ②梯也尔政府:“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梯也尔是保皇派,他虽然想恢复帝制,但害怕巴黎公社革命重演,不敢贸然废除共和制,法国名义上仍是共和国,但由于他继续疯狂破坏“国际工人协会组织”,野蛮屠杀巴黎公社战士,取消出版、结社自由,制造白色恐怖,压制共和派,所以做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 ③麦克马洪政府:直接着手恢复帝制,甚至定制了迎接国王的马车,缝制了国王的衣服,准备发动政变。 2 / 7

7-3民主政治的扩展导学案

第七专题第3课民主政治的扩展 一、学习目标: 1、识记巴黎公社失败后在国民议会中的派系和权力之争、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内容; 2、对两部宪法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认识资产阶级宪法的本质;分析资 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用及对世界的影响。 3、比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引导学生归纳出两部宪 法的异同。 4、对法、德两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及其影响的学习,明确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作用 是一致的,即为资产阶级管理国家提供了政权组织形式,保障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权力。 5、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具有反封建主义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二、情景设计: 播放《英雄交响曲》,提问曲名作者;打出贝多芬、拿破仑的图片。提出问题:贝多芬的这篇交响乐是歌颂拿破仑的,得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他愤怒地撕毁了手稿,后来改为《英雄交响曲》,这反映出什么问题?贝多芬与拿破仑的分道扬镳,反映了法国社会哪两种政体选择观念的斗争?法国是怎样艰难走上共和道路的呢? 三.学习任务: (一)基础知识整理:(学生预习,自主完成) 一、民主政治扩展的背景:(运用已有知识) 1、经济:的发展。 2、政治:或阻碍发展。 3、思想:欧洲思想的传播。 4、外力:的推动。 二、民主政治扩展的表现: 1、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⑴背景:震荡中的法国。 ①概况:自1789年以来,法国经历了、第一共和国、、 、、第二共和国以及的覆灭。 ②基本特点:政局一直,党派林立,斗争激烈。 ③焦点:的政权形式之争。 ⑵标志:1875年的通过。 ①“一票多数”赢得共和制说明:力量强大。 ②宪法内容: A、1875年宪法赋予了极大的权力。 a总统任期年,是和军队的最高统帅。 b经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B、议会采取,参议院通过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负责。 C、在宪法审议中,将定为法国国歌,定位法国国庆日,在法律上阻断了复辟的道路。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教学设计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教学设计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鲁东海 (本课获得了2009年扬州市直学校骨干教师课堂风采展示活动一等奖,教学设计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七期下半月刊) 一、课标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希腊地理条件、城邦特点和公民素质,分析理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图片的阅读和思考,深刻感受历史之美,提高审美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得益于古代希腊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理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一方人民造就一种文明制度。 三、教学过程 (一)向学生总体介绍本课学习的三个步骤: 1、(站在今天、中国这个视角)远距离眺望与观察 2、(站在中间人的立场、客观)近距离阅读与理解 3、(走进希腊,现代与古代对话)零距离分析与探讨 (二)第一环节:远距离眺望与观察——记忆中关于古希腊印象最深的人和事。 (教师强调要求:注意领略古代希腊人鲜明的个性,学生集体回答。) 第一组图片 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地——奥林匹亚,圣火一直在公共会堂中燃烧,它被作为火种去点燃其他神圣的场所。1896年,在顾拜旦的倡导下,现代人类体育文明的圣火再次在这里点燃。掷铁饼者,表达了运动的瞬间,表现了男子的力量和健美。维纳斯是美丽、青春、爱情的象征,她丰满而圣洁,柔媚而单纯,优雅而高贵。 问题1:上述三幅图片反映了古代希腊人怎样的个性特征?(崇尚体育运动,追求健康与美丽)第二组图片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位历史人物都是古希腊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前后延续构成师生关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Plato is dear to me, but dearer still is truth !一般译成“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问题2:三位思想家有着怎样共同的思想追求?(崇尚理性,追求真理和自由。) 问题3:上述古代希腊人的这些个性特征与思想风格形成原因是什么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制度造就一方人民。导入新课学习。) (二)第二环节:近距离阅读与理解 (教师强调要求:阅读地图审读其中所包含的历史信息;阅读教科书上相关文字,画出主要信息;争取能清晰准确地表达历史概念。古希腊神谕:认识你自己!亲爱的同学,首先相信自己的自学能力!) 第三组图片 问题4:请说出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对其经济生产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地理位置:欧洲东南部,地中海东部,欧亚非三洲交界。地理环境:多山少平原;海岸曲折多港口;地中海式气候。 生产影响:耕地少,粮食生产困难,经济作物相对发达,需要对外贸易。)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三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学案 人民版必修1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震荡中的法国(背景) (1)政权更迭:自1789年以来,法国经历了大革命、拿破仑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以及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覆灭。 (2)政局动荡:党派林立,执政者变换频繁,政治运动和人民斗争此起彼伏。 (3)保皇派梯也尔和麦克马洪积极准备恢复帝制。 2.“一票共和”(确立) (1)标志:1875年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2)宪法内容: ①总统:拥有极大权力,任期七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③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法国国庆日,规定共和体制永远不得动摇。 3.共和体制的影响 (1)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2)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3)法国的共和政体并不巩固,共和派人士还需进行长期的顽强斗争。 二、脆弱的德国民主 1.背景:德意志的统一 (1)过程:俾斯麦的三次王朝战争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标志: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皇帝。 2.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 (1)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等权限,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2)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①皇帝:授予德意志皇帝巨大权力,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等大权。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3(人民版必修1)

民主政治的扩展 课标要求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基本内容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知识。 3、比较两部宪法出台的背景、内容,找出异同点,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为参照,认识法国、德国法治化的基本脉络。过程与方法 情境再现,分析材料。 通过学习,搭建知识框架。结合法德两国在当时的国内形势、阶级力量的对比以及当时欧洲的民主思潮等多方面因素去探寻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历史渊源,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由浅入深,学习过程由简单记忆到主动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根据法兰西共和历程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学习法国人民为进步事业勇于斗争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并积极投身到现实生活的民主实践中去,正确积极地使用自己的民主权利。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价德国和法国的民主政治,尽管其有很多不完善或保守之处,但民主政治的确立仍是历史的一股进步潮流,是值得肯定的。 重点和难点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具体内容 难点:分析比较两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并能结合其国内外气势探究其原因 教学方法 谈话法、问答法、探究法,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强直观性并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现任的法国总统和德国总理吗? 生:法国总统是希拉克,德国总理是施罗德,他们曾多次到中国访问。 师:对,法德两国是欧盟的的重要成员国,与中国的关系密切,两国元首曾多次到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大家知道这两国的国体和政体吗? 生:法国和德国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师:那么两国的国体和政体是怎样形成的呢? 生:不知道。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民主政治的扩展》,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就会清楚法国和德国的国体和政体的渊源了。 讲授新课 (一)法国的1875年宪法 1、历史背景——震荡中的法国 ⑴政局动荡不安 问:自1789年以来,法国政局是如何变换的? 答:大革命——拿破仑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帝国——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教案2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教案2 【课标要求】 知道法兰西第三国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比较法国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提高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相关材料的补充,了解法兰西共和之路的艰难,初步掌握观察阅读、获取信息的学习方法。 了解并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提高比较、概括和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比较英美法德代议制的不同特点及对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有益启示,培养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代议制等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的进步。 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的艰难性与曲折性,正确对待历史发展进程,总结历史发展规律。 学会历史和客观分析评价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18世纪末期,在封建势力比较强大的欧洲大陆,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共和政体;19世纪中后期,德国完成统一,并确立君主立宪政体。伴随这两个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代议制在欧洲大陆得到进一步发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等一系列法典,成为欧洲和亚非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样板。 难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与旧教材相比,本课内容师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尚显不足。分析法德代议制的异同,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5(人民版必修1)

《民主政治的扩展》 [课标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帝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单了解法兰西人民为争取共和制所经历的艰辛历程;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两部宪法出台的背景、内容,找出两部宪法的异同点,从而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和主动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对法、德民主政治特点的学习不能用英美模式去生搬硬套,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也是马克思唯物辨证主义的灵魂,即结合德国和法国当时的国内形势,阶级力量的对比以及当时欧洲的民主思潮等多方面的因素去探寻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历史渊源,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浅显到深刻,学习的过程也由简单的记忆到主动的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法国人民为了争取共和捍卫民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要培养学生学习法国人民为进步事业勇于斗争的精神;树立民主意识,并积极投身到现实的民主实践中去,正确积极地使用自己的民主权利。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价德国和法国的民主政治,尽管其有很多不够完善或保守之处,但民主政治的确立仍是历史的一股进步潮流。 [教材分析] 一、法兰西第三帝国宪法 1、背景:共和制与帝制的较量 (1)保皇派企图恢复帝制的举动 A、梯也尔时期:“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梯也尔是保皇派,他虽然想恢复帝制,但害怕巴黎公社革命重演,不敢贸然废除共和制,法国名义上仍是共和国,但由于他继续疯狂破坏“国际工人协会组织”,野蛮屠杀巴黎公社战士,取消出版、结社自由,制造白色恐怖,压制共和派,所以做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 B、麦克马洪时期:直接着手恢复帝制,甚至定制了迎接国王的马车,缝制了国王的衣服,准备发动政变。 (2)结果:梯也尔由于得不到保皇派和共和派的支持而宣告辞职。麦克马洪也难以实现其计划。 (3)难以成功的原因:一方面面临着外部危机——德国仍占据着法国近20个省;一方面内部广大工农群众强烈反对,而巴黎公社展示了人民的力量,同时人民还控制着一部分武装,资产阶级共和派强烈反对。 2、通过:1873~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内容: (1)赋予总统很大的权利:总统任职七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2)议会采取两院制,即参议院和众议院,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案,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众议院是由普选产生。 (3)确定国歌、国庆日:国歌——《马赛曲》、国庆日——7月14日。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教案(1)(1)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自主预习】 一.请自主学习教材第六专题第—节102页至105页 二.思考题目: 1.以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为例,思考自然坏境与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古希腊公民会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3.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 三.自主解答: 1.希腊的自然地理坏境。 2.古希腊城邦有哪些特征? 3.希腊城邦对古希腊文明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互动学习】 一.情景激趣 至今为止,西方人对古希腊文明都怀有一种无法释怀的感情,他们将古希腊奉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古希腊罗马文明光辉灿烂,一直影响到现在。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一片大地孕育了如此伟大的文明?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二.探索生趣 主题一:蔚蓝色的希腊 问题一: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古希腊为什么会形成民主政治呢?我们说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天然物质条件就是自然地理环境。人类早期的历史活动更是受到各地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古希腊文明也是如此。大家观察地图,思考就地理环境而言,希腊有何特点? 希腊地理环境独特(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空间因素),古希腊濒临海洋,有利于加强与周边国家联系,形成了较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这一切都有利于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建立。所以我们说自然地理环境和一个文明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问题二:自然地理环境与世界各地区文明有何关系呢?前者和后者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呢?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很大,例如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最主要的是收益于尼罗河。这条大河一方面给予古希腊充分的水源,另一方面也冲击出了广阔肥沃的平原,所以才造就了光辉灿烂的古埃及文明。但我们肯定地理环境作用并不意味着人类一切事物都受制于自然。 主题二: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 问题一:不管如何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但人的力量也是不可忽略的,有时甚至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希腊人赖以生存的城邦的大体情况。大家阅读教材思考什么是城邦? 城邦也叫“城市国家”,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典型特征:小国寡民。最大的城邦:斯巴达和雅典。 问题二:城邦的特点有那些? 1、政治上: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实行民主政治。 2、经济上:发达的商品经济。 3、文化上:繁荣的思想文化、共同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信仰和奥林匹亚竞技会。 问题三:古希腊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何不同? 古希腊城邦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不同之处在于:(1)希腊城邦始终以独立的政治单位独立于希腊世界;中国各诸侯国有同管他们的宗主,逐渐走向统一的帝国。(2)希腊城邦商品经济发达,农、工商并重;中国重农抑商。(3)希腊城邦王权衰微,实行较民主的政治;中国各诸侯国王权日益强大,最后发展为君主专制制度。 主题三:珍惜自由的希腊公民

高中思想政治教案参考

高中思想政治教案参考 教案高中政治篇一: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精品教案全集 经济生活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备课日期上课日期 教学目的:(见考点导航) 重点;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基本职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难点: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汇率 教法: 教具: 一、考点导航 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2.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3.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 4.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5.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6.了解外汇与汇率 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知识网络(板书设计): 商品的含义、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货币的产生、含义货币的本质价值尺度

揭开货币的货币的基本职能贮藏手段 神秘面纱其他职能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纸币的含义 神奇的货币纸币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的优点 信用卡的含义 使用信用卡的优点 转帐支票 信用工具和支票支票的种类外汇现金支票 外汇的含义 外汇汇率(汇价) 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及意义 三、考点疏理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②不同的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 脑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①统一: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②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支付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的实现 2.货币的产生、含义与本质 (1)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产生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注:偶然的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 (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营活动都离不开货币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注意】 (1)货币与商品的关系: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但与其他商品不同货币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人民版高中历史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 腊》教案 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专题概要: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涵是指一定社会政治制度(包括国体、政体、法律规范体系等)的进步程度和完善发展的水平。它与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物质文明血肉相联,体现该历史阶段政治、法律制度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希腊、罗马是古代世界文明中心之一,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是西方和世界文明宝库中的奇葩,在世界文明史上一直占有突出地位,成为近代西方文化的摇篮。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其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航海民族”之誉的特性及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赋予了希腊文明重要的影响和独特的魅力,其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武器,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最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为人类文明的政治组织形式的形成和完善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道路,以后的西方文明在众多方面都承袭了希腊文明的许多因素。 古代罗马继希腊之后成为地中海地区有着重大影响的古代文明中心,罗马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制度构成古代罗马文明的核心内容,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罗马的法律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体现了自身发展的规律,从奴隶制时代罗马公民内部的“公民法”到“万民法”,反映了罗马疆域不断扩大后统治的需要,也使罗马法的创设成型,对其统治起到有力的维系作用,也为后世人们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提供了启示,法律是古罗马政治文明中的基本要件,对欧美法律的发展以及民主进程影响深远。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希腊城邦的特点以及雅典民族政治和罗马法发展的历程可作为本专题的教学重点。这些基本史实是引导我们分析评价古希腊和罗马政治文明的依据。 难点:如何看待雅典民族政治及罗马法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教学难点。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需要在掌握历史史实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1: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学设计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 (3)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 2、能力目标: (1)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评价、权衡四种选举方式的利弊。 (2)学会把理论和实际材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讨论,明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于民主和公民的意义,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实际本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初步理解民主建设是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拥护我国的民主选举。(2)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养公民意识。珍惜得来不易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认真投出自己的一票选出人民满意得当家人,努力提高自己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增强自己的政治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之间的区别和利弊。(难点) 2、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重难点)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老师:同学们,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我们总要参与政治、总会参与政治。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在这么多的政治自由和权利中,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那么,关于选举,我们了解多少呢? 幻灯片显示: 1、选举有何方式? 2、我国的选举方式是怎么样?为什么?

3、怎样珍惜这个公民的最基本政治权利? 老师:问题『答案』何在?让我们一起去探究。 (二)讲授新课 1、选举面面观(3分钟) 幻灯片上展示图片: 图片①:美国布什和克里总统选举大战; 图片②: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 图片③:我国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国家领导人。 老师:图片中人们在做什么?图片①和图片③有何区别? 学生甲:图片①显示的是美国全国上下直接选举总统,图片③选举我国的领导人是通过全国人大代表来选举的。图片②则是我国的村民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 老师:很好。图片①和②是直接选举代表,图片③则是代表选举代表。所以我们从选举人的角度出发,选举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2、选举方式的选择 (1)幻灯片显示: 选举的分类①:从选举人的角度来看,选举方式可以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2)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难点)(8分钟) 老师: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各有何千秋呢?请同学们结合P16第一段和方框内的探讨活动,讨论一下它们的优劣,讨论时间3分钟,然后归纳总结。 3分钟后,老师:好,时间到。请哪位同学总结一下? 学生乙:结合书本对这两者的定义,直接选举的优点是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能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间接选举的有点则是适用选民多、分布较广的情况。老师:乙同学总结了两者的优点,很好。那么它们的缺点何在?对比一下两者,间接选举适用于选民多、分布广的情况,那么反过来,直接选举呢? 学生丙:直接选举就不宜用于选民多,分布广的! 老师:对。我们看美国的选举,一选就是几个月,程序复杂,效率低,还有小布什当选总统,花了多少钱,单位是以亿美元计的。所以操作性复杂,成本太高,效率低是直接选举的局限所在。同样的道理,直接选举能直接表达选民意愿,那么间接选举就不能直接表达了,这是间接选举的局限性。 幻灯片显示:

全国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说明

全国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如下: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学生学习的目标要点: 1.知识目标: ◎懂得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了解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 ◎了解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 ◎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 ◎分析商品价格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实际生活能力。 ◎能够运用商品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有关理论,分析相关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能够初步根据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对如何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能辨证看待商品供求与商品价格的关系,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三、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既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 以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法为主。 ——教案设计——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经济生活之中,时刻感受着价格的变动对我们生活

的影响。前段时间,同学们曾经利用周末,做过一份《关于价格上涨对于居民生活影响的调查报告》。同学们组成实践小组,或者走访各大超市,或者走进居民家庭,或者在街头巷尾,采取访问、笔录、问卷等方式,对城市居民进行了调查。综合各实践小组的调查结果,我把两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报告展示给大家: (一)调查对象:超市工作人员 价格上涨的影响: ①肉类销量有所减少。 ②鸡蛋、海产品销量有所增加。 ③米、面、蔬菜销量没有太大变化。 ④特价活动期间,销量增加。 (二)调查对象:行人、 价格上涨的影响:(原话实录) ①加不起油,吃不起肉。 ②每月花费增多,但食品类商品不得不买,一些贵重商品消费减少。 ③使用私家车次数减少。 ④用海产品、鸡蛋代替猪肉,尽量使用电器做饭。 ⑤减少对价格上涨商品的购买。 ⑥对生活的影响不大。 通过以上的调查报告,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价格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一、价格的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咱班有两个同学根据我们的调查,模仿电视正在热播的家庭喜剧《家有儿女》,自编自导自演了一段小品——《家有儿女之价格篇》。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请特别注意其中有关价格的情节。 人物:妈妈一一梅儿子一一星 地占、:客厅 妈妈:(提着满满两大袋东西,累得气喘吁吁,推门进来)星星,快来接东西! 可累死我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