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产线异常处理流程与技巧

产线异常处理流程与技巧

产线异常处理流程与技巧
产线异常处理流程与技巧

产线异常处理流程及技巧

一.品管人员问题处理之流程(步骤)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

备注 : 品管人员之所以不同于工程人员处理问题之关键在于品管人员用品管技能, 品管

统计手法 ,逻辑推理等方法来进行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

A.发现问题

不良现象(必须了解清楚及正确之数据)

发生日期,不良数﹑投产数﹑不良率﹑不良发生点﹑不良状况(不良状况是怎样产生的), 亦

即何种测试条件下之测试不良 ,具体详细之不良情形 .相关的信息 ,在我们处理问题前 , 必须

清楚无误地掌握到 .

Case1:

1.4/27,产线发现 PUH 不良 ,不良率 5%.

2.产线 Loader test站,发现较多托盘进出过缓 ,分析为托盘不良 .

3.贵司 4/7 来料之 3374365191之碟盖 ,批量 1000pcs,在我司检验时发现表面有严重刮伤

之不良现象 ,不良率 2.5%.

4.贵司 4/22 来料之 1232001520陶瓷 (1500Pf +/-10%) 450k,在我司检验时发现本体上

上有两种文字印刷 ,见图 .

B.分析问题

此项来讲﹐为 SQE 处理问题之关键﹕怎样判定此部分之不良是原材料造成还是产线制程造成﹖

基本上我们应能通过种种的品管手法及逻辑推理手段中作出进一步的判定, 当然 , 从某种程度来看,其效果有时并不一定如理想中的那么直接 , 但从另一方面讲﹐对我们来处理产线问题绝对是有益的﹐现例﹕当产线发生不良 ,并初步怀疑为组件不良所致 , SQE 该如何处治 ? 通过何种方式去剖析并解决问题 .

不良现象与组件之关联 , 其相关关系如何 ?

找出组件不良之相关与机台不良之相关联系参数 . 如其中的某个参数 , 规格 , 外观等不良 , 是

否对产品 (机台 )有直接的影响 ?以往历史中是否有类似之不良 ?

在分析问题前 ,我们必须展开相关的联想并设问 .

不良之确认

分析前 , 我们应该对所产生的现象作进一步的确认 , 确认所产生的现象 , 确实为不良 , 否则 , 以下相关之工作将只能是徒劳 .

*不良之现象 ,是否确实为不良 (超出规格之要求 ).

*是否确实为组件 fail.

相关的不良之判定 ,需经验之积累 .针对一些比较模糊的规格,希望尽量能量化来定义 .

如 : 杂音的判定 ,焊锡性不良之判定等 .

分析过程及方法 : 前提 :( 若初步分析为原材不良所致)

组件不良确认 :

a. 交叉实验法 (尽可能多机种 , 多状态 , 多次实验作确认 , 尽可能比较全面地得到第一信息.)

*单体简单比较 (单次 )

*多因子之间比较 (机种 , F/W, 线别 , DISC,厂商 ,Date Code)

*单体多次比较 (PCBA, Mega)

举例 : ( PUH, MOTOR, CHIP-C 等 )

b. 借助我们现有之零件测试设备对零件参数作测试确认.

这一点要求我们所有的 SQE 人员在执行时日常的工作中应不断地提升我们对零件 , 产品相关的认知 , 不断提升 IQC 检验之精准度 , 可用性及实效性 , 尽可能地从组件本身参数特性及与我们产品之相配性作检测 , 如塑料件 (尺寸 , 实配治具等 ).以厂商认可的测试判定方法来进行量化的判定 .

b. 待不良确认后 , 用罗辑 , QC 方法进一步展开原因之深入调查.

品管人员在处理问题时 ,最重要的一点同时也是最首要的工作是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统计并

分析 ,从而得出我们所需求的信息 .

*不良现象之集中性 ? 变羿性 ? 是我们考究的重点 . 在此仅以材料羿常处理查德检表 , 以供各位在日常工作中能灵活运用 , 势必在处理相关问题时会得心应手 .

1.问题确认

不良现象发生之日期 , 时间 ?

在哪一段时间这不良率DPPM 是多少 ?

不良数是否集中在哪一条件?

不良数是否集中在哪一个班?

不良数是否集中在哪一产品型号(版别 )?

不良品之DATE CODE 为何 ? 是否有信集中之趋势 ?

不良数是否集中在哪一个基板位置?

以前是否有类似现象发生过?

不良是否集中在哪一个测试治具?

仪嚣治具是否有维修或不良?

不良出现前后 , 生产条件是否有变更 (5M: 人,机,材 ,法,量测 )

其他供货商之供料是否有类似疵病?

IQC 之 SIP 是否有针对此项疵病作检验?

IQC 是否有检验仪具与能力 ?

以上经由收集相关资料来进一步判定不良现象之集中性及相关之QC 手法(查检表 ,层别法 ),

不良分析 Case1:

手插 5条线.

Function test项‘’不27良.

初步分析为 C221 电容不良 (Chip-C)

d. 利用前后制程的一致性来推断不良产生之原因.

利用各前后制程之测试状况作相应之判定.

相关以上不良问题而产生的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 实验法 .

各种实验的实施 ,能有效地辅助我们进行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C.解决问题

内部

满足产线正常生产为第一需求, 利上以上相关判定之信息, 换用其他 DATE CODE, 厂商 ,

批次等料正常上线并追踪。

厂商紧急调料

原材料 (可疑不良品 )在厂内各段各区域之分配方式前全数隔离, 确定是滞需要发 Purge

Notice?结果如何 ?

与采购协商不良品件处理(时间 , 数量及 Charge sheet)

已生产出之不良品是否需要Re-work? 已送出到客户端的可能不良品有多少?具体如何 :

客户 ?日期 ?型号 ?数量 ?是否需要 Re-work?

SIP 是否要补正 ?有否将不良羿常登录到厂商历史资料卡, 并倡导相关 IQC 人员 ?是否列入

后续主要项目之追踪及稽核?

检验仪具能力如何提升 ?

外部

厂商还有多少不良品件 ? 是否有作全数隔离 , 标示 , 数量如何 ?

厂商限时提供 Rework prcedure , 并确实执行 ? 重工结果如何 ? 标示如何 ? 预估何时交付本

厂 ? 厂商必须到时告知 SQE, 征求 SQE 同意后方可交入厂商现行之管控方式如何 ? 怎样改

善 ?

何时可将新品送至本厂 ?(DATE CODE, LOT NO, 标示如何 ?)

新品数量为多少 ?

新品与旧品如何区分 ?

要求厂商限期提供改善前后QC 工程图 (日期 )

厂商必须提供改善前后之良率报告.

为何之前 QC PROCESS 无法测出其不良 ? 如何克服 ?

改善前 (人?机?材?法?品何行为 ?)改善后 (人 ?机 ?材?法?品何行为 ?)

D.预防问题

厂商是否从 QC 角度作自我预防之动作 ?

制程及品管作来是否有正规之文件(SOP, SIP)系统化地监控 (人, 机 , 材, 法, 环境 )?

问题之追踪

有正确 Solution 必须 follow up 及 Do.

找到真正原因就消失掉 , 如下再现 , 代表﹕

a.不是真正原因

b.执行不彻底

定期之追 1 并随时发现对策无效需重新作检讨, 直至问题之最终 CLOSE.

二,CAR 之相关问题 .

*CAR有效之CHECK

What (什么 ): 问题之描述是否抓住重点, 突出问题之所在 ,

Why ( 为什么 ): 原因分析要多问为什么 .

Where (在哪儿 ): 对策的具体作业方式是否明确.

Who (谁): 执行者是谁 ? 责任归属 ?

When (什么时候 ): 对策导入的时间 ?

How ( 如何做 ): 要怎橛执行 ? 其方式是否合理 (Q, C , D)

*CAR 之书写要点 :

D2: 问题描述 : 时间 , 地点 , 问题 , 不良现象 , 不良率?

D3: 原因分析 : 测试条件 , 原因 , 多次问 WHY

D4: 暂时对策 : 厂内库存 , 厂商库存 , Keep problem

D5: 永久对策 : 除去根本原因 , 持续管控 , 已生产产品correct

D6: 有效性验证 : D4,D5 有效性 , 提供相关证据给客户

D7: 预防 : 操作系统 , 品保行为 , 手法

三.问题处理应注意事项 :

1.解决问题之方法是片面的 , 非全面的 .

a.解决部分问题 , 不是问题的全部

b.解决一个区域内的问题 , 仅仅是找出我们可以将它简单地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方法.

c.解决一个问题 , 却制造了更多问题 .

2.解决问题切忌事项 .

a.立即得出结论 , 在未了解

b.不善于收集相关的资料 , 采取快捷方式并且不善于分析所有的数据数据 .

c.不能对问题产生影响 , 解决了那些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 那些问题是我们能力所不及

的.

d.解决那些定义不清楚的问题 , 典型的特征 .

问题太大 , 太综合 , 太复杂性 , 太耗时 , 不稳定 , 有多种条件不能实行 .

e. 不善于网络所有的风险承担者, 不善于团结 , 深受这个问题压迫的人们, 或都它的解决

方法可能导致任何尝试解决的方法失败

f.无计划

g.不全面的 , 工作效率低的解决方法 .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精

供应商来料异常管理流程 1. 目的: 规范来料产品的异常处理流程控制,提高来料合格率。 2.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外购零部件及外包加工件。 3. 职责与权限: 3.1生技部:负责检测治具的制作。 3.2质量中心:负责来料异常的提出、分析、处理。 3.3生产部:负责来料异常协助处理。 3.4研发部:负责来料异常的分析、处理。 3.5生管部:负责确认来料品上线使用时间。 3.6采购部:负责来料异常与供应商的纠通取得异常的处理。 4. 名词定义: 4.1不合格:未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4.2 A类: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4.3 B类: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4.4 C类: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5、异常处理流程控制 5.1 IQC依据检验指导书、封样、评估报告等资料检验,发现来料品不满足质量要求。 5.2 IQC将自已判定为不合格的产品经工程师、部门主管核对确实为不合格品。 5.3 IQC 立即填写《供应商异常矫正单》进行处理。 5.4 质量中心主管主导组织针对异常讨论,参与人员:采购、PIE、质量中心经理、研发工程师、研发总监、厂部厂长及其相关人员。 6、异常分类: 6.1 外观不良:表面有划痕、水印、字体不清、表面气泡、砂眼、黑点、缺料、油污、毛刺、变形、色差、氧化及电镀层脱落、标识规格错误、无料号贴纸、无出厂检验报告等。 6.2性能不良:尺寸与图纸不符、适配过大,过小、色温,波长,亮度不符、电压,电流不符等。 7、异常处理方式 7.1将不良品返回供应商进行返工、返修、报废等。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模板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公开文件,共4页) 一、目的: 规范品质异常处理流程,提高品质异常处理的时效性,确保来料质量及生产的正常运转,同时满足顾客的质量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来料、制程、出货品质异常的处理。 三、定义: 3.1 来料品质异常: a、不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且不良率超过质量目标时; b、合格物料制程中发现重点物料不合格时; c、有经过改善且有效果确认,但又重复发生品质异常时。 3.2 制程品质异常: a、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或材料; b、同一缺陷连续发生; c、不遵守作业标准或不遵守工艺要求; d、机械发生故障或精度磨损; e、其他情形影响到产品质量时。 3.3 出货品质异常: a、客户投诉或抱怨; 四、职责 4.1 来料品质异常: 品质:a.负责填写《品质异常联络单》“异常描述”部分; b.负责将《来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联络单》发送于采购,抄送工程、生产; c负责品质异常改善结果确认。 采购:负责将《来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联络单》发送给供应商并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跟踪供应商及时回复“原因分析”“纠正与预防措施”并将结果回复品质部. 4.2 制程品质异常: 品质部: a,负责品质异常之最终判定; b,负责确认品质异常责任部门; c,负责主导品质异常案例的处理过程; d,负责对责任单位的改善结果进行追踪确认

异常责任单位: a负责品质异常的原因分析,提出临时措施及长期改善对策并执行。 生产部: a负责品质异常的改善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其它相关单位: a在需要时进行异常改善的配合 4.3 出货品质异常: 品质部: a负责将品质异常通知各部门及确定责任部门; b负责异常改善后的跟踪确认; c负责处理客户抱怨 异常责任单位: a负责品质异常的原因分析,提出临时措施及长期改善对策并执行。 生产部: a负责品质异常的改善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营业部: a负责将客户抱怨反馈给相关部门。 其它相关单位: a在需要时进行异常改善的配合 五、工作程序: 5.1 进料品质异常: 5.1.1 依相关检验标准判定不合格,针对不合格物料标示“不合格”,并立即移至不良品区域。 5.1.2 异常成立4小时内开立《品质异常联络单》通知采购。 5.1.3 采购接《品质异常联络单》后4小时内转责任供应商。 5.1.4 供应商需于1个工作日内针对异常物料提出临时对策,如对异常内容有疑问,需在4 小时与品质相关人员确认清楚。 5.1.5 供应商必须在《品质异常联络单》要求的期限前(如无明确要求,默认为《品质异常联络单》发出后2个工作日内)回复完整的改善方案。 5.1.6 品质部对供应商回复内容进行确认,针对改善措施不合格部分予以退件,要求供应商重新回复。改善措施合格,则报告予以归档,跟踪后续进料品质状况,依5.1.7执行。 5.1.7 针对供应商改善后产品加严检验,连续追踪3批无异常予以结案,转正常检验;连续追踪3批中途发现不良现象仍存在,则重复5.1.2-5.1.7。 5.1.8 如供应商改善措施回复后连续2个月无进料,则强制结案,后续进料依正常检验执行。 5.1.9

产线异常处理流程及技巧

产线异常处理流程及技巧 一.品管人员问题处理之流程(步骤)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 备注: 品管人员之所以不同于工程人员处理问题之关键在于品管人员用品管技能, 品管统计手法,逻辑推理等方法来进行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A.发现问题 ●不良现象(必须了解清楚及正确之数据) 发生日期,不良数﹑投产数﹑不良率﹑不良发生点﹑不良状况(不良状况是怎样产生的), 亦即何种测试条件下之测试不良,具体详细之不良情形.相关的信息,在我们处理问题前, 必须清楚无误地掌握到. Case1: 1.4/27,产线发现PUH不良,不良率5%. 2.产线Loader test站,发现较多托盘进出过缓,分析为托盘不良. 3.贵司4/7来料之3374365191之碟盖,批量1000pcs,在我司检验时发现表面有严重刮伤 之不良现象,不良率2.5%. 4.贵司4/22来料之1232001520陶瓷(1500Pf +/-10%) 450k,在我司检验时发现本体上 上有两种文字印刷,见图. B.分析问题 此项来讲﹐为SQE处理问题之关键﹕怎样判定此部分之不良是原材料造成还是产线制程造成﹖基本上我们应能通过种种的品管手法及逻辑推理手段中作出进一步的判定, 当然, 从某种程度来看, 其效果有时并不一定如理想中的那么直接, 但从另一方面讲﹐对我们来处理产线问题绝对是有益的﹐现例﹕当产线发生不良,并初步怀疑为组件不良所致, SQE该如何处治? 通过何种方式去剖析并解决问题. ●不良现象与组件之关联, 其相关关系如何? 找出组件不良之相关与机台不良之相关联系参数. 如其中的某个参数, 规格, 外观等不良, 是否对产品(机台)有直接的影响?以往历史中是否有类似之不良? 在分析问题前,我们必须展开相关的联想并设问. ●不良之确认 分析前, 我们应该对所产生的现象作进一步的确认, 确认所产生的现象, 确实为不良, 否则, 以下相关之工作将只能是徒劳. *不良之现象,是否确实为不良(超出规格之要求). *是否确实为组件fail. 相关的不良之判定,需经验之积累.针对一些比较模糊的规格,希望尽量能量化来定义.

生产异常及停线管理规范

生产异常及停线管理规范 1. Purpose 目的 规范各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产线发生紧急事故、质量、安全、设备、物料、 况时;各车间及辅助部门的标准作业流程,特制定本规范。 2. Scope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制造部门、各车间、各生产线。 3. Definition 定义 产线在生产过程中未按照 SOP 规定的操作,导致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 临时有特殊生产工艺要求,但未有临时 SOP 导致生产中操作不符合规定。 5% B 类问题不良率》10% C 类问题不良率》20%参照5.4.材料等级及影响表。 3.1.6. 不符合法律、法规行为: 在生产过程中,管理或操作违反操作规程、强迫生产,女口:使用危害健康物质、未按 GMF 要求使用指定设备生产或产品转换时未清洗设备,导致产品被污染等。 4. Responsibilities 职责 3.1.5 . 物料异常: 3.1.5.1 . 对于物料发生 A\B\C 类问题的停产比例达到一定值,需停线整改。 A 类问题不良率》 EHS 人员等异常状 3.1. 生产异常类型 3.1.1. 不安全行为: 3.1.1.1. 不安全是在生产过程中,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的生命、 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 例如:设备安全保护措施失效或不稳定等。 3.1.2. 人员异常: 3.121. 在生产活动中生产人员不足以满足最低生产配置要求, 重要岗位人员技能不足,突发 疾病等状况。 3.1.3. 设备异常: 3.1.3.1. 在生产活动中由于生产设备发生故障、 参数异常、 未按规定操作状况;例如:功率仪、 绝缘耐压综合仪等未有校验,光栅损坏等。 3.1.4. 操作异常: 3.1. 4.1. 3.1.4.2. 3.1.6.1.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范本

word整理版 XXXXXXXX有限公司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 YCCL---2012 编制:版号: 审核: 受控状态: 批准: 分发号: 2012. 3 . 发布2012. 3 . 实行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 1.0目的: 规范品质异常处理作业,使品质异常发生时处理过程有据可依有规可循,使品质异常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改善,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相同问题重复发生。降低处理品质异常的成本,满足客户质量要求。 2.0范围: 品质异常、制程异常、出货前异常、客户抱怨 3.0定义: 3.1品质异常 3.1.1产品品质异常: 3.1.1.1不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且不良率超过质量目标时。 3.1.1.2有经过改善且有效果确认,但又重复发生品质异常时。 3.1.1.3客户抱怨及退货时。 3.1.1.4其它情形,影响到产品品质时。 3.1.2 制程异常 3.1.2.1不遵守操作标准操作。 3.1.2.2虽然照操作标准操作,但因各种标准不完善,以致无法控制变异原因。

3.1.2.3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或材料。 3.1.2.4机械发生故障或磨损。 3.1.2.5其它情形,可能存在品质隐患时。 4.0职责 4.1质控部: 4.1.1负责各生产部门质量异常不良的提出 4.1.2负责不良现象及不良比例的确认和判定,临时对策效果的确认及不良物料的处理。 4.1.3负责质量外观不良类的最终判定与裁决。 4.2技术部: 负责结构类和功能类质量异常的分析与临时对策的提出。 4.3生产部门: 负责按质控部/技术部临时对策的执行,并配合处理相关不良品处理。 4.4业务部: 负责接收客户投诉并反馈信息至技术、质控,投诉分析完成后把 处理结果反馈至客户。 4.5其它部门: 在问题涉及时负责问题的分析、措施的提出及执行。

生产异常处理流程

A版 汇签: 制定:审核:批准:修订记录:

1.目的 为了规范产线发生异常时,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并能通过相关人员确认、分析、及时解决,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客户与工厂合作产品之生产线发生的异常现象。 3. 职责 3.1 工厂品质:提出异常问题,确认是否属实。 3.2 工厂工程:负责产线异常分析,找出问题原因,提出改善对策。 3.3 工厂IQC:跟进改善结果及效果确认;对来料进行管控。 3.4 工厂品质:提供异常的最终处理方案,并对改善方案评估/验证;供应商改善报告回复及监控。 3.5 客户项目、结构、工程:负责结构、软/硬件异常问题的解决。 3.6 客户采购:负责来料异常商务方面的处理。 3.7 客户计划:负责异常发生时总体计划的协调和异常发生产生的工时和物料的签合。 3.8 质量总监:让步接收最终审批。 4. 异常处理流程 4.1工厂仓库按客户计划要求根据BOM及套料单领取物料安排生产! 4.2产线在生产中发现产品与样板不符、功能缺失、装配出来的成品达不到标准要求或来料无法使用等现象时, 及时上报IPQC、工厂品质&工程等相关人员确认。 4.2 工厂品质确认异常可接受,通知产线继续生产;如确认异常成立则交工厂工程分析同时开出《生产异常报 告》。 4.3 经工厂工程分析,给出初步分析结果,结果分为工艺问题、设计问题、来料问题。 4.4 由工厂工程分析为工艺问题,由工程辅导产线纠正生产工艺,工厂品质监督确认,产线恢复正常生产。 4.5 经工厂工程初步分析异常属于设计问题,在能力范围内能解决的自行处理,但需将解决办法知会客户,若 无法解决的则书面知会客户品质、项目、结构、计划。由客户计划主导协调客户项目结构分析在30分钟内给出临时处理解决办法,经工厂品质确认合格恢复生产;对于后期的改善对策,由客户品质主导负责协调项目、结构工程等一起实施有效的解决对策并进行验证,得到工厂品质确认方可进行生产安排! 4.6由工厂工程及品质确认异常是来料问题,第一时间以邮件通知客户计划、品质、采购,并要求客户品质在 30分钟内对物料问题给予回复处理意见(临时解决办法),工厂给予相应配合和支持!同时客户品质联系供应商到工厂工厂及时解决,并要求供应商给出不良原因分析及改善报告回复,客户品质对其进行验证,同时要求供应商挑选符合品质标准的物料经品质确认后方可恢复生产。 4.6.1若供应商没在规定时间(原则上要求供应商4小时内)到工厂处理,先由采购或品质与供应商沟通,如 果供应商同意接收工厂工厂挑选并承担其挑选费用和不良物料,产线予以上线生产! 4.6.2 由于A 物料来料不良比例较高,拆修时造成B物料不良,产线立即提报生产异常单和提报预估损耗比例, 让客户品质现场确认,后续以此作为退料依据! 4.7.生产异常时产线处理: 4.7.1当产线单项不良超过20%,通过加工处理,不良率仍超过5%,经与客户计划协商,产线开出异常通知单, 通知停线。工厂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提报工时损耗及物料损耗明细,让客户计划汇签确认! 4.7.2生产过程中造成A类物料≥1%的损耗,连续二个小时达到此标准产线暂停线待处理,如超1.5%应立即暂 停线待分析处理。 4.7.3生产过程中造成B类物料≥3%的损耗,应立即暂停线待分析处理。 4.7.4生产异常发生时如客户品质有人在工厂由客户品质确认,如无则由工厂品质确认,必须在接到异常半小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

. XXXXXXXX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 YCCL---2012 编制:版号: 审核: 受控状态: 批准: 分发号: 2012. 3 . 发布 2012. 3 . 实行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 1.0目的: 规品质异常处理作业,使品质异常发生时处理过程有据可依有规可循,使品质异常能在规定的时间有效改善,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相同问题重复发生。降低处理品质异常的成本,满足客户质量要求。 2.0围: 品质异常、制程异常、出货前异常、客户抱怨 3.0定义: 3.1品质异常 3.1.1产品品质异常: 3.1.1.1不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且不良率超过质量目标时。 3.1.1.2有经过改善且有效果确认,但又重复发生品质异常时。 3.1.1.3客户抱怨及退货时。 3.1.1.4其它情形,影响到产品品质时。 3.1.2 制程异常 3.1.2.1不遵守操作标准操作。

3.1.2.2虽然照操作标准操作,但因各种标准不完善,以致无法控制变异原因。 3.1.2.3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或材料。 3.1.2.4机械发生故障或磨损。 3.1.2.5其它情形,可能存在品质隐患时。 4.0职责 4.1质控部: 4.1.1负责各生产部门质量异常不良的提出 4.1.2负责不良现象及不良比例的确认和判定,临时对策效果的确认及不良物料的处理。 4.1.3负责质量外观不良类的最终判定与裁决。 4.2技术部: 负责结构类和功能类质量异常的分析与临时对策的提出。 4.3生产部门: 负责按质控部/技术部临时对策的执行,并配合处理相关不良品处理。 4.4业务部: 负责接收客户投诉并反馈信息至技术、质控,投诉分析完成后把 处理结果反馈至客户。 4.5其它部门:

异常处理流程

异常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1.发现不良; (1)确认所采用标准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2)熟练掌握检验所涉及之相关标准或其他文件; (3)严格按抽样标准取样,注意均匀,来料检验须注意来料的不同时间,批号,生产班次等; (4)了解以往的品质状况及其品质履历; (5)掌握品管之检验技巧; 2.标示,区分,隔离; (1)标示,隔离须涉及到具体的不良品和可疑批次,不合格标示要完整且必要时要口头或书面知会先相关人员,以避免他人 混淆误用为原则; (2)不合格标示,隔离须注明不合格原因,检验员,检验日期,进料检验另须注明检验单号,并知会相关人员; 3.初步分析判断,并知会相关单位及现场领导; (1)确定不良等级,异常比率,影响度和影响面,必要时须及时知会相关单位之人员; (2)针对制程或成品类异常,要及时研拟临时对策; (3)进料之异常可能涉及组装或功能之不良,需通过试组装来确定其严重性和影响度,必要时可请工程部帮忙确认; 4.异常提报; (1)异常提报时要注意时效性和准确性,异常单的填写需准确完

整,成品异常要确认追溯批号,PO#与数量; (2)须标示和提供不良品; (3)会签的填写和勾选须正确完整; 5.跟催各相关单位签单状况,根据会签结果处理异常; (1)品管必须跟催会签状况,有迟迟未签之单位必须及时跟催,如多次跟催无效,可请领导协助,以避免异常处理的时效; (2)有签核S物料时,按S物料作业流程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维护到异常单中; (3)当物料急上线,且部门领导有同意采用,而高级主管又不在厂内,无法立即签核S单时,可询问品质经理,先输S物料, 以便后续作业; (4)当会签单位处理意见不一致时,需反映部门领导,并确认最终处理结果; 6.确认处理结果; (1)全检或重工后的,需重新确认品质状况,成品类有拆箱之异常,需填写成品不合格处置报表; (2)S物料须对其品质进行跟踪,有异常要及时提报; 7.追踪改善措施; (1)注意改善措施回文必须由责任单位之领导签核,并且要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改善措施回文; 8.确认改善结果; (1)评估改善措施之有效性,必要时须修改相关品质系统文件或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 摘要:品质人员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要及时发现反馈生产中的品质异常状况,并督促现场执行改善措施、追踪其改善效果,保证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转入下一道工序,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品质人员的工作职责 1、熟悉所控制范围的工艺流程 2、来料确认 3、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检验(首检、巡检) 4、作相关的质量记录 5、及时发现反馈生产中的品质异常状况,并督促现场执行改善措施、追踪其改善效果 6、特殊产品的跟踪及质量记录 7、及时提醒现场对各物料及成品明显标识,以免混淆 8、及时纠正作业员的违规操作,督促其按作业指导书作业 9、对转下工序的产品进行质量及标识进行确认 品质异常可能发生的原因 生产现场的品质异常主要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来料、自制件批量不合格或有批量不合格的趋势。品质异常的原因通常有: A. 来料不合格包括上工序、车间的来料不合格 B. 员工操作不规范,不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新员工未经培训或未达到要求就上岗 C. 工装夹具定位不准 D. 设备故障 E. 由于标识不清造成混料 F. 图纸、工艺技术文件错误。

品质异常一般处理流程 1、判断异常的严重程度(要用数据说话) 2、及时反馈品质组长及生产拉长并一起分析异常原因(不良率高时应立即开出停线通知单) 3、查出异常原因后将异常反馈给相关的部门 (1)来料原因反馈上工序改善 (2)人为操作因素反馈生产部改善 (3)机器原因反馈设备部 (4)工艺原因反馈工程部 (5)测量误差反馈计量工程师 (6)原因不明的反馈工程部 4、各相关部门提出改善措施,IPQC督促执行 5、跟踪其改善效果,改善OK,此异常则结案,改善没有效果则继续反馈 怎样做才能尽可能的预防品质异常 是一款专门分析品质异常的工具,它主要是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项目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区分出过程中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了解每个工序有可能出现的品质异常、了解哪些工位容易出品质异常,从而对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稳定,从而达到稳定过程,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产品异常处理流程

产品异常处理流程 1目的: 为了使品质异常发生时处理过程有据可依有规可循,使重大品质异常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防止相同问题重复发生,降低品质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符合需求 2范围: 制程控制、出货检验 3定义:重大品质异常是指品质问题严重有必要开具《品质异常联络单》,并由QE/IPQC进行特别 跟进的质量事件 3.1制程外观不良达10%时开具《品质异常联络单》 3.2制程性能不良达5%时开具《品质异常联络单》 3.3制程尺寸不良达3%时开具《品质异常联络单》 3.4制程无作业指导书、无标准或制程条件不能满足工艺需求而导致停线 3.5制程连续3天重复出现的品质问题开具《品质异常联络单》 4运作流程: 4.1在生产制程过程中,当作业人员发现产品出现品质异常时第一时间通知现场IPQC、现场主管予以确认,无误由IPQC开《品质异常联络单》,若IPQC与现场主管对该异常项目发生分歧时则立即报告上级主管予以确认、属实IPQC继续开《品质异常联络单》; 4.2现场IPQC初步分析异常原因(必要时协同工艺、技术一起进行异常原因分析)后,填写 《品质异常联络单》

4.3《品质异常联络单》的填写必须清楚地写明事件发生的日期、时间、地点、批量数、批号、异常数量、不良率、异常状况的描述 及异常原因的分析 4.4由IPQC将《品质异常联络单》送本部门主管审核后,由主 管将《品质异常联络单》统一编号后转送责任部门主管并在《品质 异常跟进表》上签收,相关人员接到联络单后一个工作日之内给与 回复 4.5现场原因分析清楚后,相关责任部门主管针对生产实际状况 制订纠正措施,由责任部门主管将纠正措施规范填入《品质异常联 络单》之纠正措施栏内,现场IPQC进行跟踪验证; 4.6责任部门主管对品质异常的实质原因进行分析并将其填写在《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对应的原因分析栏中 4.7责任部门主管应在48小时内对《纠正/预防措施报告》的异 常原因做出预防措施, 4.8QE依《品质异常联络单》、《纠正、预防措施报告》进行跟 踪验证、确认效果 4.8.1责任部门是否在规定时限内实施改进措施4.8.2责任部门 是否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改进措施 4.8.3涉及部门相关人员是否积极配合改进措施的实施; 5奖惩制度:5.1处罚制度: 5.1.1责任人必须在2个工作日内做出改进计划和明确完成时限,否则给以5元/次的处罚; 5.1.2改进措施在限定时限内未能完成给以5元/次的处罚; 5.1.3责任部门未彻底执行改进措施导致改善无效给以责任人10元/次的处罚;5.1.4同一个异常点在同一部门一个月内重复发生5 次或以上给以20元/月的处罚。5.2奖励制度:

产线异常处理流程及技巧

产线异常处理流程及技 巧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产线异常处理流程及技巧 一.品管人员问题处理之流程(步骤)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 备注:品管人员之所以不同于工程人员处理问题之关键在于品管人员用品管技能, 品管统计手法,逻辑推理等方法来进行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A.发现问题 不良现象(必须了解清楚及正确之数据) 发生日期,不良数﹑投产数﹑不良率﹑不良发生点﹑不良状况(不良状况是怎样产生的), 亦即何种测试条件下之测试不良,具体详细之不良情形.相关的信息,在我们处理问题前, 必须清楚无误地掌握到. Case1: 1.4/27,产线发现PUH不良,不良率5%. 2.产线Loadertest站,发现较多托盘进出过缓,分析为托盘不良. 3.贵司4/7来料之之碟盖,批量1000pcs,在我司检验时发现表面有严重刮伤 之不良现象,不良率2.5%. 4.贵司4/22来料之陶瓷(1500Pf+/-10%)450k,在我司检验时发现本体上 上有两种文字印刷,见图. B.分析问题 此项来讲﹐为SQE处理问题之关键﹕怎样判定此部分之不良是原材料造成还是产线制程造成﹖基本上我们应能通过种种的品管手法及逻辑推理手段中作出进一步的判定,当然,从某种程度来看,其效果有时并不一定如理想中的那么直接,但从另一方面讲﹐对我们来处理产线问题绝对是有益的﹐现例﹕当产线发生不良,并初步怀疑为组件不良所致,SQE 该如何处治通过何种方式去剖析并解决问题. 不良现象与组件之关联,其相关关系如何 找出组件不良之相关与机台不良之相关联系参数.如其中的某个参数,规格,外观等不良,是否对产品(机台)有直接的影响以往历史中是否有类似之不良 在分析问题前,我们必须展开相关的联想并设问. 不良之确认 分析前,我们应该对所产生的现象作进一步的确认,确认所产生的现象,确实为不良,否 则,以下相关之工作将只能是徒劳. *不良之现象,是否确实为不良(超出规格之要求). *是否确实为组件fail. 相关的不良之判定,需经验之积累.针对一些比较模糊的规格,希望尽量能量化来定义. 如:杂音的判定,焊锡性不良之判定等. 分析过程及方法:前提:(若初步分析为原材不良所致) 组件不良确认: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

宁波远大成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 编制:版号: 审核: 受控状态: 批准: 分发号: 2017.9.9 发布2017.9.9实行品质部发布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 1.0目的: 规范品质异常处理作业,使品质异常发生时处理过程有据可依有规可循,使品质异常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改善,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相同问题重复发生。降低处理品质异常的成本,满足客户质量要求。 2.0范围: 品质异常、制程异常、出货前异常、客户抱怨 3.0定义: 3.1品质异常 3.1.1产品品质异常: 3.1.1.1不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且不良率超过质量目标时。 3.1.1.2有经过改善且有效果确认,但又重复发生品质异常时。 3.1.1.3客户抱怨及退货时。 3.1.1.4其它情形,影响到产品品质时。 3.1.2 制程异常 3.1.2.1不遵守操作标准操作。 3.1.2.2虽然照操作标准操作,但因各种标准不完善,以致无法控制变异原因。 3.1.2.3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或材料。 3.1.2.4机械发生故障或磨损。

3.1.2.5其它情形,可能存在品质隐患时。 4.0职责 4.1品质部: 4.1.1负责各生产部门质量异常不良的提出 4.1.2负责不良现象及不良比例的确认和判定,临时对策效果的确认及不良物料的处理。 4.1.3负责质量外观不良类的最终判定与裁决。 4.2技术部: 4.2.1负责评估退货品返工及返修作业指导书中要求工装夹具的制作; 4.2.2负责指导退货品返工及返修作业指导书的制订; 4.2.3负责对产品及零部件图纸、技术参数标准进行更新,经客户确认合格后重新下发至所涉及车间。 4.3生产部: 负责按品质部/技术部临时对策的执行,并配合处理相关不良品处理。 4.4销售部: 负责接收客户投诉并反馈信息至技术、品质,投诉分析完成后把 处理结果反馈至客户。 4.5其它部门: 在问题涉及时负责问题的分析、措施的提出及执行。 5.0工作程序: 5.1进料品质异常:

车间异常处理流程图

车间异常处理流程图 1、生产计划的异常 如若出现生产计划异常,生产车间应根据计划进行调整,迅速合理的做出工作安排,保证生产效率,确保总产量不变;安排因计划调 整而遗留的产品、半成品、原材料的盘点、入库、清退等处理工作; 安排因计划调整而闲置的人员做前加工工作;安排人员以最快速度做 计划更换的物料、设备等准备工作;利用计划调整的时间做必要的教 育训练。 2、物料计划的异常 接到生产计划后,相关人员要立即确认物料状况,查验物料有无短缺,随时掌控各种物料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避免异常的发生; 物料即将告缺前30分钟,用警示灯、电话或书面形式反馈给采购、 资财、生产管理部门;物料告缺前10分钟必须确认物料何时可以接上;如属短暂断料,可安排闲置人员做前加工、整理整顿或其它零星 工作,如断料时间较长,可安排教育训练,或与生管协调做计划变更,安排生产其他产品。 3、设备异常 立即通知工程维修部门协助排除,安排闲置人员整理整顿或做前加工工作。如排除故障需要教长时间的,应与生管部门协调另作安排。 4、制程品质异常 对有品质不良记录的产品,应在产前做好重点管理,异常发生时,迅速用警示灯、电话或其他方式通知品管部及相关部门;协助品管、 责任部门一起研究对策,配合临时对策的实施,以确保生产任务的 达成,在对策实施前,安排闲置人员做前加工或整理整顿工作,如 果异常暂时无法排除时,与生管协调做生产变更。

5此外,如遇到设计工艺异常应迅速通知品管、生技或开发部。 水电异常则要迅速采取措施降低损失,通知工程动力维修部门抢修,对于闲置人员可做其他安排。生产异常排除后,一定要坚持“三不”原则进行处理,以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

宁波远大成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 编制:版号: 审核: 受控状态: 批准: 分发号: 2017.9.9 发布2017.9.9实行

品质部发布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 1.0目的: 规范品质异常处理作业,使品质异常发生时处理过程有据可依有规可循,使品质异常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改善,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相同问题重复发生。降低处理品质异常的成本,满足客户质量要求。 2.0范围: 品质异常、制程异常、出货前异常、客户抱怨 3.0定义: 3.1品质异常 3.1.1产品品质异常: 3.1.1.1不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且不良率超过质量目标时。 3.1.1.2有经过改善且有效果确认,但又重复发生品质异常时。 3.1.1.3客户抱怨及退货时。 3.1.1.4其它情形,影响到产品品质时。 3.1.2 制程异常 3.1.2.1不遵守操作标准操作。 3.1.2.2虽然照操作标准操作,但因各种标准不完善,以致无法控制变异原因。

3.1.2.3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或材料。 3.1.2.4机械发生故障或磨损。 3.1.2.5其它情形,可能存在品质隐患时。 4.0职责 4.1品质部: 4.1.1负责各生产部门质量异常不良的提出 4.1.2负责不良现象及不良比例的确认和判定,临时对策效果的确认及不良物料的处理。 4.1.3负责质量外观不良类的最终判定与裁决。 4.2技术部: 4.2.1负责评估退货品返工及返修作业指导书中要求工装夹具的制作; 4.2.2负责指导退货品返工及返修作业指导书的制订; 4.2.3负责对产品及零部件图纸、技术参数标准进行更新,经客户确认合格后重新下发至所涉及车间。 4.3生产部: 负责按品质部/技术部临时对策的执行,并配合处理相关不良品处理。 4.4销售部: 负责接收客户投诉并反馈信息至技术、品质,投诉分析完成后把 处理结果反馈至客户。 4.5其它部门: 在问题涉及时负责问题的分析、措施的提出及执行。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1 目的: 为了使品质异常发生时处理过程有据可依有规可循,使重大品质异常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防止相同问题重复发生,降低品质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本公司或客户需求2 范围: 来料检验、制程控制、出货检验 3 定义:重大品质异常是指品质问题严重有必要开具《品质异常报告》,并由品质部进行特别跟进的质量事件 3.1来料检验 3.1.1当进料检验需要品质工程师确认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制程控制 3.2.1 制程外观不良达10%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2 制程组装不良达8%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3 制程性能不良达3%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4 制程条件不能满足工艺需求而导致停线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5 制程连续3天重复出现的品质问题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出货检查 3.3.1 出货检查外观不良达5%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2 出货检查性能不良达2% 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3 出货检查连续3天同一款产品重复出现同一个的品质问题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备注:以上描述的不良范围每个月月底按照品质异常汇总进行修订,逐步强化。 4 运作流程: 4.1 在生产过程中,当作业人员发现产品出现品质异常时第一时间通知生产组长确认,由生产组长开出《品质异常报告》给到生产主管确认后交予生产文员进行编档之后交品质工程师。 4.2《品质异常报告》的填写必须清楚地写明事件发生的日期、时间、地点、批量数、批号、异常数量、不良率、异常状况的描述 4.3 品质工程师对异常的现象进行初步确认,并在《品质异常报告》签收,然后找到PIE,由PIE对异常进行分析处理。 4.4 PIE接到《品质异常报告》后,需在一个小时内对原因进行分析及给出临时方案,如一个小时完成不了,需上报上级主管给予协助处理,现场原因分析清楚后,PIE针对生产实际状况制订临时方案,临时方案里面必须包括仓库原材料库存,生产在制品,成品的处理,并将临时方案填写至《品质异常报告》中; 4.5 由PIE,品质,采购对临时方案进行评审确认是否可行,如异常是设计或者制程不良时,无需采购对临时方案进行评审,当异常为来料不良时,才需采购对此加工方案进行评审)。 4.6 生产部按照评审合格的的方案进行实施。由PIE对异常临时解决方案进行指导,品质部持续跟踪处理结果是否可行。 4.7 品质工程师按照PIE给出的原因分析找到相关责任部门,要求半个工作日内(采购部因需与供应商沟通,可与品质部协商延长此时间,但需在报告上注明。)给予出长期纠正预防措施。(涉及到来料问题,需采购联系供应商解决,并由PIE及品质工程师对供应商回复进行跟进验证). 4.8 品质工程师依《品质异常报告》进行跟踪验证、确认效果 4.8.1 责任部门是否在规定时限内实施改进措施 4.8.2责任部门是否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改进措施

[重点]设备异常处理流程及规定

[重点]设备异常处理流程及规定 设备异常处理流程 序流程图责任人表单作业内容号 班组长/线长不能处生产异常出现时,生产部门/设备生产异常理或异常会导致停产时间超过30分钟 1 相关部门/ 时,应立即上报,或开出《生产异常发现者报告单》进行处理。 生产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在10分钟生产部门/内赶赴现场;必要时可同时通知相关相关人员 2 相关部门/ 部门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接到通赶赴现场负责人知后应在10分钟内赶到现场( 相关部门负责人到达现场后立即对异相关部门异常分析 3 常进行分析,若部门负责人不能到场负责人应在10分钟内派人到达现场( 如不能立即处理应作出是否停产的意确定是总经办/总4 见,并注明预计恢复生产的时间(停否停产经理产应由总经理批准( 相关部门负责人针对问题应在30分钟制定应急相关部门生产异常 5 内制定出应急处理措施,制定措施时处理措施负责人报告单应尽可能地降低影响生产部门生产异常生产部门按应急措施进行生产按照处理6 负责人报告单调整生产措施生产 生产部/品 质部 NG 应急措施的有效性由生产部与品质部生产异常责任人措施7 共同验证,如验证不符合则重新制定报告单验证相关措施( YES 验证结果符合生产及品质相关要求,生产部负责恢复正8 可以在恢复生产后由品质部和生产部人常生产对异常进行跟进确认(

相关责任部生产恢复正常后相关部门应对问题的生产异常 9 制定长期门深层次的原因加以分析,并在两个工报告单预防措施负责人作日内制定出长期预防措施( 生产部生产异常生产部应协同品质部对责任部门的长10 负责人报告单期预防措施执行结果进行跟踪预防措施跟踪 异常处理规定 1(目的 为了更好的规范和完善公司生产异常处理作业,使生产问题发生后,各部门人员迅速、有效的处理,减免停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流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异常的处理。 3(职责 3(1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异常的反馈和处理措施验证。 3(2 品质部负责品质异常的处理及验证。 3(3 设备组负责设备异常的处理。 3(4 计控部负责物料异常的处理。 3(5 技术部负责技术、关键工序设备、工装模具、工艺异常的处理。 4(作业规范 4.1 生产异常反馈 4.1.1 当生产发生异常或有出现异常的趋势时,生产部发现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如班组长)应即时给予分析,并主动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包括与相关人员联系,如能及时解决则不在本流程规定内。

最新产线异常处理流程及技巧

产线异常处理流程及技巧 1 2 3 一.品管人员问题处理之流程(步骤) 4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 5 6 备注: 品管人员之所以不同于工程人员处理问题之关键在于品管人员用品管技能, 品管统计手法,逻辑推理等方法来进行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7 8 A.发现问题 9 10 不良现象(必须了解清楚及正确之数据) 11 发生日期,不良数﹑投产数﹑不良率﹑不良发生点﹑不良状况(不良状况是怎样产生的), 亦即何种测试条件下之测试不良,具体详细之不良情形.相关的信息,在我们处理问题前, 12 13 必须清楚无误地掌握到. 14 Case1: 15 1.4/27,产线发现PUH不良,不良率5%. 16 2.产线Loader test站,发现较多托盘进出过缓,分析为托盘不良. 17 3.贵司4/7来料之3374365191之碟盖,批量1000pcs,在我司检验时发现表面有严重刮18 伤 19 之不良现象,不良率2.5%.

20 4.贵司4/22来料之1232001520陶瓷(1500Pf +/-10%) 450k,在我司检验时发现本体上21 上有两种文字印刷,见图. 22 B.分析问题 23 24 此项来讲﹐为SQE处理问题之关键﹕怎样判定此部分之不良是原材料造成还是产线制程造成25 ﹖基本上我们应能通过种种的品管手法及逻辑推理手段中作出进一步的判定, 当然, 从某种程26 度来看, 其效果有时并不一定如理想中的那么直接, 但从另一方面讲﹐对我们来处理产线问题27 绝对是有益的﹐现例﹕当产线发生不良,并初步怀疑为组件不良所致, SQE该如何处治? 通过何28 种方式去剖析并解决问题. 29 不良现象与组件之关联, 其相关关系如何? 30 找出组件不良之相关与机台不良之相关联系参数. 如其中的某个参数, 规格, 外观等不31 良, 32 是否对产品(机台)有直接的影响?以往历史中是否有类似之不良? 33 在分析问题前,我们必须展开相关的联想并设问. 34 不良之确认 35 36 分析前, 我们应该对所产生的现象作进一步的确认, 确认所产生的现象, 确实为不良, 否37 则, 以下相关之工作将只能是徒劳. *不良之现象,是否确实为不良(超出规格之要求). 38 39 *是否确实为组件fail.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 摘要:品质人员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要及时发现反馈生产中的品质异常状况,并督促现场执行改善措施、追踪其改善效果,保证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转入下一道工序,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品质人员的工作职责 1、熟悉所控制范围的工艺流程 2、来料确认 3、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检验(首检、巡检) 4、作相关的质量记录 5、及时发现反馈生产中的品质异常状况,并督促现场执行改善措施、追踪其改善效果 6、特殊产品的跟踪及质量记录 7、及时提醒现场对各物料及成品明显标识,以免混淆 8、及时纠正作业员的违规操作,督促其按作业指导书作业 9、对转下工序的产品进行质量及标识进行确认 品质异常可能发生的原因 生产现场的品质异常主要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来料、自制件批量不合格或有批量不合格的趋势。品质异常的原因通常有: A. 来料不合格包括上工序、车间的来料不合格 B. 员工操作不规范,不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新员工未经培训或未达到要求就上岗 C. 工装夹具定位不准 D. 设备故障 E. 由于标识不清造成混料 F. 图纸、工艺技术文件错误。 品质异常一般处理流程 1、判断异常的严重程度(要用数据说话) 2、及时反馈品质组长及生产拉长并一起分析异常原因(不良率高时应立即开出停线通知单) 3、查出异常原因后将异常反馈给相关的部门 (1)来料原因反馈上工序改善 (2)人为操作因素反馈生产部改善 (3)机器原因反馈设备部 (4)工艺原因反馈工程部 (5)测量误差反馈计量工程师 (6)原因不明的反馈工程部 4、各相关部门提出改善措施,IPQC督促执行 5、跟踪其改善效果,改善OK,此异常则结案,改善没有效果则继续反馈 怎样做才能尽可能的预防品质异常 SPC是一款专门分析品质异常的工具,它主要是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项目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区分出过程中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1 目的: 为了使品质异常发生时处理过程有据可依有规可循,使重大品质异常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防止相同问题重复发生,降低品质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本公司或客户需求 2 范围: 来料检验、制程控制、出货检验 3 定义:重大品质异常是指品质问题严重有必要开具《品质异常报告》,并由品质部进行特别跟进的质量事件 3.1来料检验 3.1.1当进料检验需要品质工程师确认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制程控制 3.2.1 制程外观不良达10%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2 制程组装不良达8%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3 制程性能不良达3%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4 制程条件不能满足工艺需求而导致停线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5 制程连续3天重复出现的品质问题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出货检查 3.3.1 出货检查外观不良达 5%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2 出货检查性能不良达2% 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3 出货检查连续3天同一款产品重复出现同一个的品质问题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备注:以上描述的不良范围每个月月底按照品质异常汇总进行修订,逐步强化。 4 运作流程: 4.1 在生产过程中,当作业人员发现产品出现品质异常时第一时间通知生产组长确认,由生产组长开出《品质异常报告》给到生产主管确认后交予生产文员进行编档之后交品质工程师。 4.2《品质异常报告》的填写必须清楚地写明事件发生的日期、时间、地点、批量数、批号、异常数量、不良率、异常状况的描述 4.3 品质工程师对异常的现象进行初步确认,并在《品质异常报告》签收,然后找到PIE,由PIE对异常进行分析处理。 4.4 PIE接到《品质异常报告》后,需在一个小时内对原因进行分析及给出临时方案,如一个小时完成不了,需上报上级主管给予协助处理,现场原因分析清楚后,PIE针对生产实际状况制订临时方案,临时方案里面必须包括仓库原材料库存,生产在制品,成品的处理,并将临时方案填写至《品质异常报告》中; 4.5 由PIE,品质,采购对临时方案进行评审确认是否可行,如异常是设计或者制程不良时,无需采购对临时方案进行评审,当异常为来料不良时,才需采购对此加工方案进行评审)。 4.6 生产部按照评审合格的的方案进行实施。由PIE对异常临时解决方案进行指导,品质部持续跟踪处理结果是否可行。 4.7 品质工程师按照PIE给出的原因分析找到相关责任部门,要求半个工作日内(采购部因需与供应商沟通,可与品质部协商延长此时间,但需在报告上注

相关主题